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水文初步研究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水文初步研究

一、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水文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邹臣丹[1](2020)在《基于LANDIS模型的关门山森林公园景观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本溪市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收集调查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2018年二类清查13042个林班和10429个小班的资源数据,运用LANDIS Pro7.0空间直观景观模型和Fragstats、Arc GIS等软件模拟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未来300年的树种斑块面积比、景观聚集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分维度指数和均匀度五个景观指数动态变化规律。探究了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在长时间尺度、大空间范围下的森林演替景观动态变化情况,为本溪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植被结构和组成的科学调控,森林植被演替方向和速度的精准判断,森林景观格局的优化调整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关门山森林公园现主要以风景林为主,水源涵养林与一般用材林为辅。风景林与水源涵养林中栎类林分面积占据最大,分别为962.6 hm2和1193.5 hm2;一般用材林中落叶松林分占据面积最多,为371.8 hm2;关门山森林公园龄组结构主要以中幼龄林为主,面积分别为2549.9 hm2和863 hm2;立地类型主要为阴坡陡坡,占据面积为1691.5hm2。2.使用Fragstats软件对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300年自然演替模拟发现,2018年栎类林分景观斑块面积最大,为18.8078;其次是椴树面积,为16.9730;随着演替的进行,至2318年,落叶松林分的斑块面积最大,为29.5015;其次是红松景观斑块面积,为21.7816;从演替模拟结果发现,针叶树种在整个演替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阔叶树种总体呈下降状态,在自然演替下,森林植被将朝着针叶林进行逆行演替的方向发展。所有植被2318年的景观聚集度指数与2018年相比均下降;其中针叶林树种的聚集程度先降低后缓慢升高,阔叶树种中椴树的聚集程度变化相对稳定;榆树是模拟过程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树种,白蜡属的聚集程度在整个模拟阶段中不断下降直至演替结束。在演替模拟的300年中,各个优势树种的景观分维度指数均在1.0~1.1变化,表明其景观斑块边缘的变化程度均较小且规则,其中2018年榆树的景观分维度最大,为1.0904;2318年落叶松的分维度景观指数最大,为1.0556;表明他们在演替初期与结束时受到的外界影响最大,而在整个演替模拟中,白蜡属的分维度一直最小,它的连通性最好。在整个演替过程中,景观均匀度指数与景观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均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它们的变化趋势特征和整个森林景观朝着针叶林群落演替方向发展相吻合。3.为了改变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演替状态下针叶林逆行演替规律和提升关门山森林公园彩叶树种丰富度,应该采取保护适宜生长的阔叶树种,对落叶松等速生用材林,采取镶嵌式皆伐、渐伐、群团状择伐处理,重点开发形体高大,寿命长的乡土阔叶树种如蒙古栎、辽东栎等,对森林公园内的红松人工纯林进行合理改造,从单纯的以木材生产转变为果材兼用林和风景游憩林,采用透光伐、疏伐和卫生伐结合进行抚育间伐,补植黄檗、栎树等阔叶树种,形成红松阔叶混交林,促进向地带性植物群落正向演替发展。同时,合理促进槭树群落、阔叶混交林群落的发展,加快森林公园彩色森林的建设,改善现有森林景观的不足,更好优化森林景观以及促进植物群落健康稳定的发展。

郭超[2](2020)在《浙东森林木本植物功能属性和无脊椎动物对凋落叶和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文中提出植物凋落叶和木质残体分解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在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发现,由功能性状介导的植物经济型谱通过“生命后效应”(after-life effect)可预测种间凋落物分解的差异。由于植物器官的功能、形态、生理结构不同,其分解速率对植物经济型谱效应的响应可能不同。同时,作为主要分解者,无脊椎动物对不同器官的取食偏好不同。当前,还非常缺乏凋落物基质与无脊椎动物相互作用如何影响植物不同器官间凋落物分解轨迹的深入研究。另外,木腐真菌是大径级木质残体分解初期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其与无脊椎动物如何共同影响植物经济型谱预测的大径级木质残体分解种间格局尚不清楚。基于此,本论文在浙江普陀山和天童山分别建立了树木残体分解长期控制实验,以代表不同生长快慢植物经济型谱(the fast-slow economics spectrum)的41种木本植物的凋落叶、不同径级木质残体(2 cm细枝、5 cm粗枝和20 cm树干)为对象,在测定各器官功能性状的基础上,通过3年期的分解过程,分析凋落叶和不同径级木质残体的质量损耗、优势无脊椎动物以及木腐真菌的多度和物种组成动态。本论文旨在回答如下科学问题:1)凋落叶和木质残体(细枝)质量损耗对植物经济型谱效应的响应是否同步?且无脊椎动物如何影响凋落叶和木质残体分解的同步性?2)不同径级木质残体质量损耗对植物经济型谱效应的响应是否具有同步性?且白蚁如何介导植物经济型谱效应的影响?3)植物经济型谱、木腐真菌和白蚁三者如何通过相互作用而影响种间树干残体质量损耗的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参与叶片和细枝凋落物分解的鳞翅目幼虫和白蚁均显着改变了植物经济型谱预测的种间凋落物分解格局,并改变了凋落叶和细枝分解的同步性。具体来说:分解初期,叶经济型谱(the leaf economics spectrum,LES)与凋落叶质量损耗线性正相关,即:种间凋落叶分解的差异对应叶经济型谱预测的分解轨迹;但在分解中后期,随着鳞翅目幼虫盐肤木黑条螟(Arippara indicator Walker)的出现,二者间的相关性消失,盐肤木黑条螟幼虫多度与凋落叶质量损耗呈线性正相关,与LES呈倒U型的单峰关系。木质经济型谱(the wood economics spectrum,WES)与细枝质量损耗线性正相关,并随分解时间增加而增强。白蚁取食强度既与细枝质量损耗正相关,也与WES正相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盐肤木黑条螟幼虫多度和枝叶质量损耗的差异正相关,即,随着鳞翅目幼虫多度的增加,凋落叶与细枝质量损耗的耦合度降低;相反,白蚁取食强度和枝叶质量损耗的差异负相关,即,随着白蚁取食强度的增加,凋落叶与细枝质量损耗的耦合度加强。2.植物木质经济型谱可预测细枝、粗枝与树干残体分解的种间差异,但是,白蚁取食强度显着改变了不同径级木质残体分解的同步性。具体来说:WES与各径级质量损耗速率均显着正相关,其解释度在分解初期最大。随分解时间增加,径级间的分解差异增大。对于细枝,其质量损耗与WES和白蚁取食强度均正相关。对于粗枝,在分解前12个月,白蚁取食强度与WES正相关,但在18个月,二者呈倒U型单峰关系。对于树干,其质量损耗与WES和白蚁取食强度均显着正相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白蚁取食加速了快生长物种粗枝的分解,导致粗枝分解快于细枝;相反,白蚁对慢生长物种粗枝的取食较少,对其不同径级分解差异的改变很小;由于树干尚处于分解初期,白蚁取食强度和WES均不能解释其与小径级分解的差异。该结果表明,白蚁取食强度显着改变了细枝和粗枝残体分解的同步性,但分别对细枝与树干、粗枝与树干残体间分解差异的影响较小。3.树干残体质量损耗具有显着的木质经济型谱效应,白蚁和木腐真菌数量特征与WES密切相关,白蚁活动强度放大了木腐真菌对树干残体分解的影响。具体来说:白蚁活动强度低时,白蚁消耗的树干残体体积、木腐真菌强度(木腐真菌覆盖面积、优势种真菌覆盖面积、菌丝分布密度、菌丝入侵深度等反映木腐真菌强度的指标)均与WES显着正相关。白蚁活动强度高时,白蚁多度、木腐真菌强度沿着WES梯度呈倒U型分布;白蚁消耗的树干残体体积与WES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当白蚁活动强度低时,木腐真菌强度和白蚁活动强度与WES的协同性较高,木腐真菌和白蚁均促进了快生长物种的分解;当白蚁活动强度高时,其对快生长物种树干残体的消耗体积最大,改变了木腐真菌强度与WES的关系,使得二者负相关。整体上,WES是驱动物种间树干残体分解差异的主导因素,WES对白蚁活动强度的解释度高于木腐真菌强度,白蚁活动强度对树干残体分解的解释度高于木腐真菌强度。综上所述,本论文系统探索了浙东森林植物经济型谱对叶片、细枝、粗枝和树干残体质量损耗的影响,以及主要无脊椎动物和木腐真菌的调控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木本植物功能属性介导的植物经济型谱在枝叶器官,以及在木质器官不同径级中均具有显着的“生命后效应”,由于不同器官基质特征的不同,参与分解的无脊椎动物类型和取食强度以及木腐真菌类群差异巨大,从而显着改变植物经济型谱预测的凋落物或枯死木残体分解轨迹的同步性。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亚热带森林植物死亡后动植物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也有助于揭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机制,并为科学管理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理论支持。

张首和,曾雅雯,何义,陈越,陆嘉辉,刘何铭,徐明杰,王希华[3](2020)在《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文中提出植物凋落叶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格局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对森林土壤养分情况有重要的影响,而在群落结构复杂的亚热带森林中基于群落整体水平的凋落叶养分含量特征研究相对匮乏。在位于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中的20 hm2动态监测样地进行,收集凋落叶并测定其碳、氮、磷含量,结合不同生活型物种的凋落高峰,春季和初夏为常绿树种凋落高峰;秋季为落叶树种凋落高峰,以及地形特征对凋落叶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凋落叶养分含量表现为不同凋落高峰之间的差异,碳含量表现为秋季高峰<春季高峰<初夏季高峰,氮、磷含量为秋季高峰大于春季和初夏季高峰;在空间尺度上,凋落叶养分含量则表现为沟谷地形和山脊地形之间的差异性,在秋季凋落高峰时碳含量在沟谷地形显着低于山脊地形,氮、磷含量在山脊地形显着低于其他地形。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物种组成及其生活型差异是造成森林群落水平凋落叶养分含量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

方文[4](2020)在《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具有维持大气碳氧平衡、调节城市小气候、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重庆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森林对该区域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为凸显。科学合理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是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在有限的城市空间范围内,在尽可能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同时,对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重庆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4个时间节点,利用16个景观指数(类型层次8个,景观层次8个)从区域尺度(重庆主城九区及璧山、永川和江津区长江以北区域8570 km2范围)和城市尺度(重庆主城九区2737 km2范围)对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测算潜在生态网络,采用生态廊道综合指数对生态网络进行评价与优化。在城市尺度下的源斑块和重要生态节点中,于2009年和2018年对人为干扰强度较大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分析10年间的木本植物群落的变化趋势;并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分析初始建植物种对群落结构及小环境的影响。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区域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城市森林面积增加了27640.08 ha;城市森林中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大型斑块的面积比例逐年下降,而巨型斑块比例逐年上升。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指数逐年下降;而蔓延度指数、连接度指数、聚集度指数逐年增加,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城市森林景观类型较少,斑块密度较低,景观斑块聚集性和均匀度较高,但连接度偏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中高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40块,提取潜在生态廊道780条,节点320个,归并删除冗余重复廊道,得到540条优化生态廊道和2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153个,踏脚石71个)。优化后生态网络呈网状结构,可有效改善区域尺度下城市森林景观格局。(2)在城市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研究区城市森林面积减少了1206.69 ha。其中生态片林和河岸防护林逐年减少,游憩林、景观美化林和道路防护林有所增加。此间自然林和半自然林面积减少,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加。城市森林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和大型斑块面积逐年减少,微型斑块和巨型斑块面积逐年增加。在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分散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蔓延度、连接度和聚集度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31个,提取潜在生态廊道465条,节点199个,经归并和重力模型提取,得到278条优化生态廊道,1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83个,踏脚石41个)。研究区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得到改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得以优化。(3)2009年和2018年,分别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各设置样地5个样方100个。2009年半自然林植被类型共有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6个群系,物种41科、55属、72种;2018年共记录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5个群系,物种42科、56属、75种,增加了1科1属3种。人工林2009年共记录1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24个群系,物种26科38属47种,减少了1科1属1种,乔木变化了5种,灌木变化了7种。10年间半自然林前5种乔木层树种重要值排序几乎没有变化,仅平顶山样地中的刺桐跌落前5种地位,香樟上升为前5种之一;灌木层树种没有发生变化,但部分样地内物种重要值排序发生了变化。半自然林总体上物种多样性有所增加;人工林总体上木本植物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有所降低,乔木层略有增加。半自然林木本植物乔灌比和常绿落叶比在种类上保持不变,在数量上灌木数量有所增加;乔木层和灌木层木本植物常绿落叶比在此期间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人工林木本植物乔灌比种类没有变化,灌木数量减少。半自然林乔木层胸径等级在2009年和2018年均呈明显的“增长型”,且中间没有断层现象,表明群落总体上更新良好;10年间平均胸径都有所减小,从12.3 cm降到11.6 cm。人工林在10年间乔木层平均胸径从13.85 cm增加到14.91 cm;DBH>l cm的个体各个径级均呈明显的“衰退型”,在8个径级中都有个体分布,表明群落总体上相对稳定,群落呈现出“衰老型”特征。半自然林和人工林平均生物量都有所增加,说明样地内半自然林呈正向演替,而人工林受人为喜好较大,在人为干预下保持着相对稳定。(4)通过2009年在高速公路廊道人工建植群落并持续观测和调查,建植初期,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直接影响道路生态廊道植被的覆盖率实现时间以及群落生物量的积累。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高植被覆盖率形成时间越短,群落积累的生物量则越多,二者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间接对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固碳释氧能力形成积极影响,有利于道路廊道生态系统在固碳释氧生态功能的发挥。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的结构特征中物种多样性水平密切相关。相同生长季节内,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生境接纳新物种的潜力愈强,群落中物种数目越多,群落盖度也越大,所在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水平也越高。道路生态廊道植被所在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水平与植被的固持水土能力(护坡性能)密切相关: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所在生态系统越稳定、抗干扰能力就越强。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抗冲蚀能力、蓄水保土能力也越强,区域内的产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则越小,且随着建植时间的延长而趋势越明显。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能够影响建植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发展方向,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越多建植区土壤理化指标越向积极方向发展,如土壤pH值、速效N、P、K及全N、全P和全K等指标均随物种数量的增加而相应提升,且二者间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建植条件一致的条件下,提高初始建植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促进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发挥。综上,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面积在不同研究尺度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在区域尺度上逐年增加,在城市尺度上逐年递减;研究形成的2个尺度的生态网络可为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城市森林中半自然林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演替特征,而人工林表现出受人为喜好的影响,无明显变化规律;初始建植物种数量直接影响着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质量和发展趋势。

陈越[5](2020)在《天童常绿阔叶林土壤水分时空特征及其与植物群落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由地形和植被导致的微气候常与区域气候有较大不同,因此对植物群落产生的影响也将不同于区域气候的作用,但这些影响常被群落生态学研究忽略。土壤水分,作为微气候的一部分,也同样可能在较小尺度上随地形和植被发生较大变化,由此影响植物生长和森林物种分布。受限于监测能力,我们对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别是天童地区的土壤水分微气候特征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基于天童监测样地内新建的土壤水分观测网络,结合植物样方调查数据、微地形数据以及天童地区降水数据,探究林内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受地形和植被的影响,结果发现:(1)微地形因子会影响土壤水分状况,部分月份海拔与土壤水分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2)降水事件过程中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值及其变化有显着差异;高海拔地形土壤水分值显着高于低海拔地形;沟谷地形土壤水分值及最大上升率显着高于山脊地形;(3)小尺度上土壤水分状况还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其中常绿乔木物种分布区土壤水分主要与邻体密度和异种邻体的影响呈显着负相关,而落叶乔木物种则主要与个体相对生长速率呈显着正相关,与邻体密度和异种邻体的影响呈显着负相关;(4)常绿、落叶乔木物种分布区域的土壤水分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本研究为今后探究森林微气候影响环境因子变化以及环境因子驱动物种分布及共存打下基础。

徐明杰[6](2020)在《常绿阔叶林植被分类的最优取样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被分类是植被生态学的研究基础,同时也是最复杂的植被生态学问题之一。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森林结构复杂、过渡群落较多,更增加了植被分类的困难。取样问题是植被分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取样问题中样方大小和数量特征的选择可以显着地影响植被分类结果,同时也涉及野外调查的投入和效率。随着数量生态学的快速发展,植被分类结果的评估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衡量分类结果的好坏,而且可以对方法策略的选择进行优化,这使得通过数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植被分类中的取样问题成为可能。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建立,为本研究提供了准确详实的森林群落和生境因子数据,这些数据为本研究植被分类取样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材料。本研究以浙江天童20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首先依据围绕中心点划分法(Partition around medoids)对样方大小和数量特征随机组合产生的数量矩阵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多种评估方法对数量分类的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差异,探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与数量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Mantel相关分析(Mantel test)、轮廓宽度(Silhouette width)、线性判别式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4种评估方法对采用不同样方大小获得的数量分类结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为900 m2,其次为400 m2、625 m2、1225 m2和1600 m2,最后为100 m2和225 m2。2)通过相同的评估方法对采用不同数量特征获得的数量分类结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最优植被分类的数量特征为多度,紧随其后的是重要值,其次为盖度,最后为存在/缺失数据,另外数据经过转换后由于丧失部分信息不如原始数据的分类结果好。3)采用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istance-based Redundancy analysis)对样方大小和数量特征随机组合产生的数量分类结果的变化进行分割,确定样方大小与数量特征对植被分类的相对重要性。使用稳定性分析(Goodman&Kruskal’s lambda)对样方大小和数量特征随机组合产生的数量分类结果进行评估,确定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与数量特征的组合。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样方大小比数量特征对植被分类结果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无论样方大小还是数量特征对植被分类的结果均有显着影响。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与数量特征的组合为样方大小采用900 m2和数量特征采用多度。综上所述,物种组成是植被数量分类的重要基础,其中,900 m2为天童常绿阔叶林数量分类的最优取样面积,大于最优取样面积,会使得干扰信息增加,导致数量分类结果的代表性降低;同时由于天童常绿阔叶林灌木层物种最为丰富,可能在小尺度上更能反映环境的变化,所以考虑个体数量为主的多度指标最优,兼顾多度和显着度的综合指标重要值也有较好的效果。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在今后的植被分类工作中,应该结合所研究植被自身的特点充分重视样方大小和数量特征的选择。

刘娜[7](2020)在《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功能群结构与养分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斯特石漠化是西南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是解决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根本途径。本研究选择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退化植被自然恢复系列各阶段群落(草地、草灌丛、灌木林、乔灌林和乔木林)为研究对象,以群落植物功能群结构和养分特征为纽带,探讨不同恢复阶段群落植物功能群结构,C、N、P养分含量,C/N、C/P、N/P生态化学计量,C、N、P养分储量,N、P养分利用率(NUEN、NUEP),N、P养分再吸收率(REN、REP),N、P养分循环,揭示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物群落恢复过程中植物功能群的替代规律和群落养分分配对策,加深对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的认识,为喀斯特石漠化区植物配置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按生活型(草本型He、矮高位芽Ph(N)、小高位芽Ph(Mi)、中高位芽Ph(Me))、生长型(草本G、灌木S、乔木T、藤本V)、叶习性(常绿E、落叶D)和适应等级种组(先锋种PS、次先锋种SPS、过渡种TS、次顶极种SCS、顶极种CS)划分群落植物功能群。整个恢复过程中落叶植物均占据优势地位(54%~70%),草地阶段He(57%)、G(50%)及PS(90%)占绝对优势,同时具有一定比例的Ph(N)和Ph(Mi)(43%)、S(42%)和SPS(10%),无Ph(Me)、T、TS、SCS、CS,即为草本型先锋群落(简称为G-PS);草灌丛阶段He(34%)、G(33%)、PS(64%)比例下降,Ph(N)和Ph(Mi)(58%)、S(51%)、SPS(21%)比例上升,并出现了Ph(Me)(8%)、T(7%)和TS及以上的适应等级功能群(15%),即为草灌型先锋群落(简称为G-S-PS);灌木林阶段,Ph(Mi)(27%)及SPS(36%)比例进一步增加,即为灌-草小高位芽次先锋群落(简称为Ph(Mi)-SPS);乔灌林阶段Ph(Mi)(26%)、G(25%)、S(35%)、PS(38%)比例下降,Ph(Me)(17%)、T(21%)、TS及以上适应等级种(36%)比例增加,即为乔-灌-草中高位芽过渡群落(简称为Ph(Mi)-TS);乔木林阶段,Ph(Me)、T、SCS和CS数量进一步增加,形成乔-灌-草中高位芽次顶极群落(简称为Ph(Me)-SCS)。恢复过程中功能群的替代使群落最终呈现出稳定的乔-灌-草垂直分层结构。(2)叶片C(446.34~476.41g.kg-1)、N(10.10~17.65g.kg-1)、P(0.97~1.73g.kg-1)、C/N(27.20~48.45)、C/P(287.62~487.66)随恢复进展基本呈增加趋势,林地现存枯落物量(1.32~13.22t.hm-2)、枯落物N(10.75~17.82g.kg-1)、P(0.57~0.80g.kg-1)、C/N(22.23~38.58)、C/P(520.39~745.80)和土壤(0~10cm)C(77.13~108.68g.kg-1)、N(2.86~8.71g.kg-1)、P(0.95~1.16g.kg-1)、N/P(2.63~7.45)随恢复阶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为先增加后降低,土壤C/N(10.95~42.56)和C/P(49.46~92.37)在恢复后期较高,各恢复阶段叶片N/P(10.39~12.75)均小于14,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植被均受到N的限制。以上结果表明:G-PS和G-S-PS群落阶段具有较低的植物生长速率、枯落物分解速率和较高的土壤有效性养分水平;Ph(Mi)-SPS和Ph(Mi)-TS群落阶段具有中等的植物生长速率、较高的枯落物分解速率和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Ph(Me)-SCS群落阶段具有较快的植物生长速率、中等枯落物分解速率和较低的土壤有效性养分水平,体现l C、N、P养分含量和养分比值在不同恢复阶段群落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中的分配。(3)与非喀斯特地区植被相比,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叶片C、N含量为中等水平、P含量较高,叶片N/P较低,表明喀斯特地区植被生长易受N的限制;枯落物C、P含量较低,N含量较高,枯落物C/N较低,表明喀斯特地区枯落物分解速率较快;土壤表层C、N、P含量整体较高,C/N较高、C/P和N/P较低,表明喀斯特地区土壤P的回归较充分而N回归不足,土壤为N限制类型。(4)各恢复阶段群落植被生物量范围为9.95~132.32t.hm-2,植被-枯落物-土壤(0~10cm)连续体C储量依次为3.86~65.13t.hm-2、0.55~4.82t.hm-2、25.18~45.93t.hm-2,N储量为0.09~0.83t.hm-2、0.02~0.21t.hm-2、1.51~2.54t.hm-2,P储量为9.13~84.75kg.hm-2、0.88~9.31kg.hm-2、379.88~609.21kg.hm-2,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C、N、P储量基本呈现为中-低-高格局。随恢复进展,植被中养分储量分配比例逐渐增加(12%~55%),枯落物中养分储量分配比例先增加后减少(2%~8%~4%),土壤中的养分储量分配比例逐渐减少(86%~40%)。从存储器官来看,G-PS和G-S-PS群落阶段,植被层的C、N、P养分主要储存在叶中(52%~68%);Ph(Mi)-SPS和Ph(Mi)-TS群落阶段则主要储存在枝中(51%~75%);Ph(Me)-SCS群落阶段C主要储存在树干中(54%),N、P在叶、枝、干、根中的储存量相差不大(21%~28%),这体现养分总量在不同恢复阶段群落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和器官中的分配。(5)NUEN表现为Ph(Me)-SCS(96.60g.g-1)>Ph(Mi)-SPS(95.51g.g-1)>Ph(Mi)-TS(69.79g.g-1)、NUEP表现为Ph(Mi)-SPS(1208.97g.g-1)>Ph(Me)-SCS(1072.12g.g-1)>Ph(Mi)-TS(1000.95g.g-1);REN为Ph(Me)-SCS(38.03%)>Ph(Mi)-SPS(19.64%)>Ph(Mi)-TS(9.69%)、REP为Ph(Me)-SCS(43.72%)>Ph(Mi)-TS(39.22%)>Ph(Mi)-SPS(36.75%),且REP>REN,这表明受N限制的群落不一定具有高的N再吸收率。NUEN和NUEP分别与REN和REP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REN、REP与土壤N为极显着负相关(P<0.05),而与土壤P相关关系不显着(P<0.05),这表明表明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N、P再吸收率可能依赖土壤N含量的变化。(6)养分利用系数表现为Ph(Mi)-SPS(0.58)>Ph(Mi)-TS(0.46)>Ph(Me)-SCS(0.44),循环系数则相反,分别为0.42、0.54、0.56,周转时间表现为Ph(Me)-SCS(24.51)>Ph(Mi)-SPS(13.52)>>Ph(Mi)-TS(12.90)。以上结果表明:随植被正向恢复进行,群落养分储存速率降低、养分循环加快,在乔-灌-草中高位芽次顶极群落阶段养分周转时间长。

苏鑫[8](2020)在《极端干旱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真菌群落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降雨格局的改变,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将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存及土壤碳循环所涉及的一系列地上地下过程产生剧烈影响。亚热带森林是北半球的主要碳汇,目前日益受到地域性极端干旱的威胁,然而关于森林土壤碳在长期干旱条件下的动态变化及微生物相关的生物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在中国东部亚热带森林中建立的极端干旱样地为研究平台,样地采用透明PVC板隔断穿透雨设置了干旱、干扰和对照处理样地。经过五年的处理后,于2018年生长季前后期(夏、秋季)和非生长季前后期(春、冬季)进行土壤采集。通过“最佳湿度法”将土样筛分为>2 mm(S1)、1-2 mm(S2)、0.25-1mm(S3)和<0.25 mm(S4)粒级的团聚体后,采用酸水解、BiologEco板和基于ITS的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方法测定了土壤团聚体水平上的土壤碳氮(TC、TN)和难水解碳(NHC)组分、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揭示了微生物碳代谢、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过程在不同季节和团聚体粒级间的非均质分布。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干旱显着降低了土壤含水量,但对全土的TC和TN含量无显着影响;全土理化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2)土壤微生物整体代谢能力(AWCD)有明显的季节和团聚水平上的差异,非生长季后期和生长季的前期普遍高于生长季后期和非生长季前期,且较小粒级团聚体(S3、S4)中的AWCD高于较大粒级的团聚体(S1、S2)。干旱对不同采样期和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影响各异,在非生长季后期和生长季前期其影响更强烈,尤其是较小粒级中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氨基酸、羧酸和胺类)的利用受到更为明显的影响,说明微团聚体中的碳代谢对土壤水分的变化更敏感。伴随着微团聚体比例的增加,长期干旱可能会持续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特性。土壤理化性质对微生物碳代谢的影响也有季节差异,土壤含水量对春和冬季的微生物碳代谢影响较大,而土壤TC、TN和NHC显着影响了夏、秋冬季三个时期的微生物碳代谢。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的变化部分归因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其中变形菌、酸杆菌和放线菌在长期干旱条件下对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3)土壤真菌群落共划分为14个门,46个纲,357个属,土壤优势真菌类群为子囊菌、担子菌和被孢霉,占总丰度的92.2%;四个季度的优势菌纲同为Mortierellomycetes、Agaricomycetes、Eurotiomycetes、Leotiomycetes和Sordariomycetes,其相对丰度分别为13.6%-29.2%,14.7%-23.4%,11.9%-24.3%,10.2%-14.8%和5.7%-10.4%。(4)真菌群落多样性在团聚体水平上显着不同,中等粒级团聚体表现出较高的群落多样性。干旱和团聚体粒级显着影响了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尤其表现在干旱与对照以及较大粒级(S1、S2)与较小粒级(S3、S4)之间的结构差异。干旱显着降低了Sordariomycetes、Mortierellomycetes和Rozellomycota的丰度,而显着升高了Leotiomycetes和Dothideomycetes的丰度。土壤理化环性质占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最大解释量,土壤含水量和TC、TN含量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最大的环境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角度解释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过程对极端干旱的响应,并为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如何共同影响SOC周转扩展了研究思路,对这一过程的持续监测和调查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OC在长期干旱影响下的发展动态和微生物调控机制。

王越[9](2019)在《亚热带典型树种分解初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倒木分解在整个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探究不同气候带中倒木分解过程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和普陀山为研究地点:天童山代表典型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普陀山代表海岛森林生态系统,气候类型为季风性海洋气候。选取亚热带典型树种(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以及针叶乔木)为研究对象,在两个样地中进行倒木野外模拟分解,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因子和倒木自身理化性质,通过T-RFLP方法研究倒木分解过程中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探讨倒木分解初期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鉴于不同的生长环境会造成同一树种的自身理化性质有所差异,本研究选取天童山和普陀山的三个共有树种(香樟、枫香、马尾松)进行置换分解,力求更加准确的探究木材自身性质差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天童山)倒木分解的研究表明:1)天童山倒木分解过程中,土壤pH值均显着降低;常绿阔叶树种香樟、红楠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显着上升,而青冈分解过程中土壤全氮含量显着上升;落叶阔叶树种枫香分解过程中土壤速效钾含量显着上升,三角槭分解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着上升。2)不同树种倒木分解过程中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较为明显。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树皮含氮量和含磷量是造成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3)置换树种的研究中,不同生长地的香樟分解过程中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不同生长地的枫香分解过程中显着改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分,其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对季风性海洋气候(普陀山)倒木分解的研究表明:1)常绿阔叶树种香樟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碳氮比、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显着上升;落叶阔叶树种白栎、三角槭分解过程中,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显着上升。2)不同树种倒木分解过程中土壤真菌群落组分均发生显着改变;落叶阔叶树种枫香、三角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常绿阔叶树种香樟、红楠处理真菌群落组分发生明显改变。3)置换树种的研究中,不同生长地的香樟分解过程中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碳氮比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不同生长地的枫香树种分解过程中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置换树种分解后,土壤真菌群落组分均发生显着改变,群落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异,其中香樟树种中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有显着性差异。综上所述,1)倒木分解过程能够改变对土壤理化性质,且不同树种间影响有所差异;2)倒木分解的过程能够影响该地原本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较为明显;3)不同气候带中同一树种分解对土壤的影响也并不相同;4)对置换树种的研究也表明,同一树种由于其自身理化性质差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因此倒木分解的过程能够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气候条件、不同树种及倒木自身性状差异都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异产生影响。

刘梦洁[10](2020)在《浙江省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研究鸟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内容。这一研究有助于了解鸟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从而为鸟类保护和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了全面了解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对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在调查过程中在6个样带中选取六种不同的生境,对生境中鸟类群落的组成、群落结构、群落间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生物-环境变量相关性分析(BIOENV)法探究天童地区鸟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天童地区鸟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同时利用聚类分析,依据鸟类对森林的依赖性对鸟类进行集团划分,比较集团内部鸟类对环境因子选择的差异性;并从生态位角度探讨了典范对应分析中同一组鸟类对环境因子选择的差异性。内容如下:1.鸟类群落结构通过为期一年的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7种,属于11目33科。以生态类群分:分为鸣禽、陆禽、游禽、涉禽、猛禽、攀禽、走禽,其中鸣禽所占种类最多,占鸟类种类的78%。以居留类型分:留鸟有48种,占鸟类种类的55%;候鸟24种,其中冬候鸟19种,约占鸟类种类的22%,夏候鸟5种;旅鸟14种;迷鸟1种。从区系角度分:东洋界43种,约占鸟类种类的50%;古北界鸟类36种,约占鸟类种类的41%;广布种8种。依食性组成可分:杂食性鸟类数量最多,占38%;其次是食虫鸟,数量占32%;肉食性鸟类,数量占17%;食虫鸟、食种鸟、食谷鸟数量共占13%。本文研究表明,从鸟类一年中不同时期角度考虑,鸟类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越冬期最高;从生境角度考虑,鸟类多样性指数在竹林草地生境最高,丰富度指数在阔叶林最高。利用相似性系数比较不同生境之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相似度最高,其值为0.680,针阔混交林和农田次之,阔叶林和湿地的相似度最低。比较同一时期不同生境发现,鸟类丰富度和多样性在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草地相对丰富;比较同一生境不同时期发现,鸟类丰富度在越冬期和秋迁期相对丰富。2.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环境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BIOENV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影响天童地区鸟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在鸟类生态学中,初次采用BIOENV分析方法分析鸟类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BIOENV丰度矩阵与环境因子矩阵的相关性分析,得到结果为,春迁期与鸟类分布相关性最为紧密的环境因子子集为乔木高度、树木胸径、乔木盖度、草本灌丛盖度,相关系数为0.534;繁殖期与鸟类分布相关性最为密切的环境因子子集为乔木高度、树木胸径、乔木盖度,相关系数为0.770;秋迁期影响鸟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子集为树木胸径、乔木高度、乔木盖度、草本灌丛盖度,相关系数高达0.830;越冬期影响鸟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子集为树木胸径、乔木高度、乔木盖度,相关系数为0.396。建立生境-物种、生境-环境因子两个矩阵,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最终分析得出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鸟类分布正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为乔木高度、乔木盖度、树木胸径、草本灌丛盖度,与BIOENV分析法得到的结果相同。典范对应分析(CCA)不仅可以分析出与鸟类分布正相关的环境因子,而且能分析出负相关的环境因子。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人为直接干扰是影响大多数鸟类分布的负相关环境因子,但是对少部分较亲人鸟类则是正相关环境因子。干扰因素中,人为间接干扰因素距路距离对鸟类分布影响不大。BIOENV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得到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这两种分析结果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BIOENV分析的结果能够更直观的显示出环境因子与鸟类的正相关性,而典范对应分析(CCA)的结果在显示鸟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的同时,还能显示出负相关和相关性较弱的环境因子,可弥补BIOENV的缺陷。3.同一集团鸟类对环境因子选择的分析运用SPSS软件,采用最远邻元素聚类分析法,根据鸟类对森林的依赖程度,将鸟类划分为森林专性种、森林广幅种和非森林鸟类,非森林鸟类又根据实地观测现象划分为完全非森林鸟类和不完全非森林鸟类。集团分析结果发现,同一种鸟类在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的森林依赖性集团。如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在春迁期、秋迁期和越冬期,均属于森林专性种,但在繁殖期则属于非森林鸟类。为了探究同一集团鸟类对环境因子的选择有无一致性,将同一鸟类集团内鸟种与典范对应分析结果做对比。研究结果得出,同一集团内鸟类对环境因子的选择没有严格的一致性,如在森林专性种中,春迁期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栗背短脚鹎、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属于同一集团,但在CCA排序图中,灰眶雀鹛更偏向于亲乔木高度,红头长尾山雀和栗背短脚鹎更偏向于亲隐蔽度。4.典范对应分析中同一组鸟类生态位分析使用Levins指数法测定鸟类在生境类型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采用Cowll、Futuyma提出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对典范对应分析中同一组内鸟类进行生态位重叠比较分析,探究同一组内鸟类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值。分析结果为同一组内鸟类并未表现出绝对的高重叠值,也即变化差异较大,如白鹡鸰(Motacilla alba)与灰鹡鸰(Motacilla cinerea),其在CCA排序图上相距较近,属于同一组鸟类,对环境因子的选择极为相似,但这两者的生态位重叠值偏低。

二、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水文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水文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ANDIS模型的关门山森林公园景观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主要植被生态系统演替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研究
        1.2.2 农田生态系统演替研究
        1.2.3 公园生态系统演替研究
    1.3 主要植被生态系统景观研究进展
        1.3.1 森林生态系统景观研究
        1.3.2 农田生态系统景观研究
        1.3.3 公园生态系统景观研究
    1.4 森林景观动态模型研究进展
        1.4.1 林窗模型研究
        1.4.2 马尔科夫模型研究
        1.4.3 LANDIS模型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地形土壤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LANDIS PRO模型概述
        2.2.3 LANDIS PRO模型参数要求
        2.2.4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现状研究
        3.1.1 立地类型分析
        3.1.2 树种组成分析
        3.1.3 其他相关参数分析
    3.2 基于LANDIS模型的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3.2.1 森林景观变化特征分析
        3.2.2 斑块面积比
        3.2.3 景观聚集度指数
        3.2.4 景观分维度指数
        3.2.5 景观均匀度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变化
    3.3 关门山森林景观动态评价及结构调控建议
        3.3.1 景观动态评价
        3.3.2 结构调控建议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影响斑块面积的原因
        4.2.2 树种调控水平
        4.2.3 影响模拟精度的因素
        4.2.4 模型验证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2)浙东森林木本植物功能属性和无脊椎动物对凋落叶和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植物功能属性的差异及其“生命后效应”(after-life effect)
    1.3 植物经济型谱效应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1.3.1 植物经济型谱效应是否在不同器官的分解过程中具有同步性?
        1.3.2 植物经济型谱效应是否在不同径级木质残体分解过程中具有同步性?
    1.4 无脊椎动物对凋落物分解中植物经济型谱效应的介导
        1.4.1 无脊椎动物对不同植物器官分解过程的影响
        1.4.2 无脊椎动物对不同径级木质残体分解过程的影响
        1.4.3 无脊椎动物与木腐真菌对大径级树干残体分解的影响
    1.5 本论文的研究动机和思路
    1.6 研究内容及科学问题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设计和布置
        2.2.1 样地设置
        2.2.2 物种选择
        2.2.3 样品收集
        2.2.4 样品制作
        2.2.5 样品布置
        2.2.6 样品收回处理
    2.3 植物各器官功能性状测定
        2.3.1 叶片经济性状测定
        2.3.2 不同器官结构功能性状测定
        2.3.3 各器官化学性状测定
    2.4 白蚁取食强度测定
    2.5 木腐真菌测量及分类鉴定
    2.6 木腐真菌强度测定及物种多样性计算
    2.7 质量损耗计算
第三章 植物经济型谱与无脊椎动物对凋落叶和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
    3.1 前言
    3.2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叶片和细枝凋落物质量损耗的种间差异与时间动态
        3.3.2 植物经济型谱与凋落叶和细枝残体质量损耗的关系
        3.3.3 无脊椎动物与凋落叶和细枝残体质量损耗的关系
    3.4 讨论
        3.4.1 植物经济型谱对凋落叶和细枝残体质量损耗的影响
        3.4.2 无脊椎动物对凋落叶和细枝残体质量损耗的影响
        3.4.3 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经济型谱对枝叶分解同步性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植物经济型谱和白蚁相互作用对不同径级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
    4.1 前言
    4.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木质残体质量损耗的种间差异和径级差异
        4.3.2 植物经济型谱与木质残体分解径级间差异的关系
        4.3.3 白蚁取食强度与木质残体分解径级间差异的关系
        4.3.4 植物经济型谱和白蚁相互作用与木质残体分解径级差异的关系
    4.4 讨论
        4.4.1 植物经济型谱对木质残体分解径级差异的影响
        4.4.2 白蚁对木质残体分解径级差异的影响
        4.4.3 白蚁与植物经济型谱对不同径级木质残体分解同步性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植物经济型谱、白蚁与木腐真菌对树干残体分解的影响
    5.1 前言
    5.2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不同物种树干残体的质量损耗差异
        5.3.2 植物经济型谱与树干残体质量损耗的关系
        5.3.3 木腐真菌强度及白蚁活动强度与植物经济型谱的关系
        5.3.4 植物经济型谱和木腐真菌强度及白蚁活动强度与质量损耗的关系
    5.4 讨论
        5.4.1 植物经济型谱对树干残体分解的影响
        5.4.2 植物经济型谱对木腐真菌强度和白蚁活动强度的影响
        5.4.3 木腐真菌强度和白蚁活动强度介导植物经济型谱效应对质量损耗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结论
        6.1.1 植物经济型谱与无脊椎动物对凋落叶和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
        6.1.2 植物经济型谱和白蚁相互作用对不同径级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
        6.1.3 植物经济型谱、白蚁与木腐真菌对树干残体分解的影响
    6.2 研究特色和创新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概念释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样地概况
    1.2 凋落物采样及处理
    1.3 室内分析
    1.4 地形因子的计算及其类型的划分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凋落叶养分含量的时间特征
    2.2 凋落叶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2.1 地形因子与养分的相关性探究
        2.2.2 不同地形之间凋落叶养分含量的差异性
3 讨论
    3.1 凋落叶养分含量的时间分布特征
    3.2 凋落叶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4 结论

(4)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城市森林研究现状
        1.1.1 城市森林的概念
        1.1.2 城市森林的发展
        1.1.3 城市森林类型及影响因子
    1.2 生态网络研究现状
        1.2.1 生态网络组成
        1.2.2 生态网络基础理论
        1.2.3 国内外生态网络应用实践研究
        1.2.4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网络
        1.2.5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评价方法研究
    1.3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与近自然建植研究现状
        1.3.1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1.3.2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与人为干扰的研究
        1.3.3 城市森林近自然群落建植研究
        1.3.4 重庆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的研究与实践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内容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基于区域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2 区域尺度上重庆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区域尺度的重庆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优化
        3.3.1 研究内容
        3.3.2 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城市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2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4.2.1 研究内容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研究
        4.3.1 研究内容
        4.3.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样地选择
        5.1.3 调查群落类型
        5.1.4 样带和样方调查
        5.1.5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分布与群落类型变化
        5.2.2 木本植物群落组成变化
        5.2.3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5.2.4 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5.3 讨论
        5.3.1 群落树种的选择
        5.3.2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变化
        5.3.3 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变化
        5.3.4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5.4 小结
第6章 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模式及其动态变化—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
    6.1 研究内容和方法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研究内容
        6.1.3 试验设计
        6.1.4 指标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群落指标分析
        6.2.2 固持水土能力分析
        6.2.3 边坡植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的影响
        6.3.2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固持水土能力的影响
        6.3.3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5)天童常绿阔叶林土壤水分时空特征及其与植物群落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水分的研究意义
    1.2 微气候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
        1.2.1 土壤水分时空变异
        1.2.2 微气候及其对森林群落的影响
        1.2.3 微气候特征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
    1.3 森林群落土壤水分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天童森林公园概况
        2.1.2 天童20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简介
    2.2 土壤水分监测
        2.2.1 土壤水分监测仪器
        2.2.2 土壤水分监测仪器的测试
        2.2.3 土壤水分的测量准确程度
        2.2.4 土壤水分监测仪器的设置
    2.3 微地形的测量
    2.4 土壤水分数据收集
        2.4.1 天童5ha样地土壤水分数据收集
        2.4.2 天童20ha样地土壤水分数据收集
    2.5 降水数据
第三章 天童5ha样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其对微地形和降水的响应
    3.1 引言
    3.2 数据处理
        3.2.1 土壤水分的时间特征分析
        3.2.2 微地形数据计算
        3.2.3 空间自相关分析
        3.2.4 空间自回归模型
        3.2.5 土壤水分对降水事件的响应
    3.3 结果
        3.3.1 土壤水分的时间特征
        3.3.2 土壤水分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3.3.3 土壤水分与不同微地形因子之间的空间回归分析
        3.3.4 土壤水分对降水事件的响应
    3.4 讨论
        3.4.1 土壤水分的时间特征、对微气候的响应
        3.4.2 土壤水分的空间自相关
        3.4.3 土壤水分与微地形因子的关系
        3.4.4 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对降水事件的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童样地土壤水分与群落植被因子的相关关系初探
    4.1 引言
    4.2 数据处理
        4.2.1 空间插值
        4.2.2 常绿、落叶乔木物种的各项植被因子计算及与土壤水分的回归分析
    4.3 结果
        4.3.1 土壤水分与常绿乔木物种各项植被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4.3.2 土壤水分与落叶乔木物种各项植被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4.3.3 常绿、落叶乔木物种土壤水分变化程度与植被因子的关系
        4.3.4 常绿物种与落叶物种分布土壤水分范围的差异
    4.4 讨论
        4.4.1 土壤水分三种取值与常绿、落叶乔木物种植被因子的关系
        4.4.2 土壤水分变化程度与常绿、落叶乔木物种植被因子的关系
        4.4.3 落叶乔木物种土壤水分与相对生长速率的关系
        4.4.4 常绿、落叶乔木物种个体土壤水分的差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天童5ha样地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其与微气候的关系
        5.1.2 天童样地土壤水分与群落植被因子的相关关系初探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之处
        5.2.2 相关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6)常绿阔叶林植被分类的最优取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 取样问题中的样方大小
        1.1.2 取样问题中的数量特征
        1.1.3 数量分析在取样问题中的应用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样地概况
        2.1.1 研究区域
        2.1.2 样地概况
    2.2 数据选取
        2.2.1 样方大小
        2.2.2 数量特征
        2.2.3 地形因子
    2.3 数量分类方法
    2.4 分类结果的评估方法
    2.5 数据分析
        2.5.1 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
        2.5.2 最优植被分类的数量特征
        2.5.3 联合优化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与数量特征
第三章 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
        3.3.2 样方大小的普适性
    3.4 讨论
        3.4.1 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
        3.4.2 样方大小的普适性
第四章 最优植被分类的数量特征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最优植被分类的数量特征
        4.3.2 数量特征的普适性
    4.4 讨论
        4.4.1 最优植被分类的数量特征
        4.4.2 数量特征的普适性
第五章 联合优化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与数量特征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样方大小与数量特征的相对重要性
        5.3.2 联合优化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与数量特征
    5.4 讨论
        5.4.1 样方大小与数量特征的相对重要性
        5.4.2 联合优化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与数量特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
        6.1.2 最优植被分类的数量特征
        6.1.3 联合优化最优植被分类的样方大小与数量特征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7)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功能群结构与养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植物功能群与群落恢复
        1.2.2 生态化学计量
        1.2.3 养分利用效率与养分再吸收
        1.2.4 养分循环
    1.3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标准样地
        2.2.2 样地调查
        2.2.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4 测定方法
        2.2.5 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2.2.6 数据处理方法
3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特征
    3.1 样地基本信息
    3.2 群落数量分类
    3.3 植物群落特征
        3.3.1 植物群落组成分析
        3.3.2 群落植物多样性分析
        3.3.4 群落稳定性分析
4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群落恢复过程功能群结构及变化
    4.1 不同恢复阶段植物功能群组成特征
        4.1.1 生活型功能群组成
        4.1.2 生长型功能群组成
        4.1.3 适应等级功能群组成
        4.1.4 叶习性功能群组成
    4.2 恢复过程中功能群结构变化
5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C、N、P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
    5.1 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C、N、P养分含量
        5.1.1 植被层养分含量
        5.1.2 枯落物层养分含量
        5.1.3 土壤层养分含量
    5.2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生态化学计量
    5.3 讨论
        5.3.1 不同恢复阶段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C、N、P养分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5.3.2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C、N、P养分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6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群落养分储量与分配特征
    6.1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生物量
    6.2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植被养分储量与分配格局
    6.3 讨论
        6.3.1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植被生物量
        6.3.2 喀斯特高原区灌木林和乔木林生态系统C库
7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不同恢复阶段群落N、P养分利用率、再吸收率和养分循环
    7.1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N、P养分利用率
    7.2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N、P养分再吸收率
    7.3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N、P养分生物化学循环
    7.4 讨论
        7.4.1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群落N、P养分利用率和再吸收率特征
        7.4.2 养分利用率和再吸收率对土壤养分的响应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极端干旱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真菌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干旱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壤团聚体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
        1.3.2 土壤团聚体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1.3.3 干旱条件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及研究思路
        1.3.4 干旱对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的影响及研究方法
        1.3.5 干旱对土壤真菌群落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2 创新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样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实验样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样地设置
        2.2.2 样品采集
        2.2.3 团聚体筛分
        2.2.4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2.5 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的测定
        2.2.6 土壤基因组DNA的提取
        2.2.7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干旱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干旱对全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全土土壤含水量及pH的变化
        3.1.2 全土TC、TN和 TP含量的变化
        3.1.3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
    3.2 讨论
        3.2.1 土壤筛分方法的选择
        3.2.2 干旱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旱对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的影响
    4.1 干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总体活性的影响
    4.2 干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4.3 干旱对土壤微生物不同碳源底物利用的影响
    4.4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的主成分分析
    4.5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代谢模式的影响
        4.5.1 VPA分析样地处理、团聚体粒级以及土壤理化对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的影响
        4.5.2 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与土壤理化的相关性及Mantel检验
        4.5.3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的相关性
    4.6 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与细菌群落的相互作用
    4.7 讨论
        4.7.1 干旱对微生物整体碳代谢能力的影响
        4.7.2 土壤理化性质驱动了土壤微生物的碳代谢模式
        4.7.3 干旱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影响碳代谢模式
    4.8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干旱对土壤团聚体真菌群落的影响
    5.1 干旱和团聚体粒级对真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5.2 干旱和团聚体粒级对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5.3 干旱和团聚体粒级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4 环境因子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5.4.1 VPA分析样地处理、团聚体粒级及土壤理化性质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4.2 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的相关性
        5.4.3 真菌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的关系
    5.5 讨论
        5.5.1 干旱和团聚体粒级对真菌群落多样性差异性影响
        5.5.2 干旱和团聚体粒级影响了真菌群落组成
        5.5.3 土壤理化性质对真菌群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亚热带典型树种分解初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2 森林中倒木的研究意义
    1.3 森林中倒木分解的研究进展
        1.3.1 倒木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进展
        1.3.2 倒木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进展
2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天童山倒木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1 研究地区与材料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3 主要分析方法
    3.2 天童山倒木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2.1 倒木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2 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特征
        3.2.3 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及树皮基本性质的相关分析
        3.2.4 倒木置换分解对土壤理化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3 讨论
    3.4 结论与展望
4. 普陀山倒木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1 研究地区与材料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3 主要分析方法
    4.2 普陀山倒木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4.2.1 倒木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2 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特征
        4.2.3 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及树皮基本性质的相关分析
        4.2.4 置换树种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比较
    4.3 讨论
    4.4 结论与展望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浙江省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鸟类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
        1.1 国内相关研究
        1.2 国际相关研究
    第二节 天童山区域鸟类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意义
        4.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鸟类群落结构组成及生境选择情况
    第二节 鸟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
        2.1 鸟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BIOENV分析
        2.2 鸟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CCA分析
    第三节 天童地区鸟类一年中不同时期集团结构的变化
        3.1 春迁期鸟类集团组成
        3.2 繁殖期鸟类集团组成
        3.3 秋迁期鸟类集团组成
        3.4 越冬期鸟类集团组成
    第四节 天童地区鸟类不同时期相同集团的生态位分析
        4.1 生态位宽度分析
        4.2 鸟类生态位重叠值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鸟类群落结构特征及生境分析
    第二节 鸟类对环境因子的偏好
    第三节 从生态位角度和集团角度分析鸟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于天童山鸟类保护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研究所记录鸟类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名录
致谢

四、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水文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ANDIS模型的关门山森林公园景观动态变化研究[D]. 邹臣丹.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2]浙东森林木本植物功能属性和无脊椎动物对凋落叶和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D]. 郭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J]. 张首和,曾雅雯,何义,陈越,陆嘉辉,刘何铭,徐明杰,王希华. 生态学报, 2020(20)
  • [4]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D]. 方文. 西南大学, 2020
  • [5]天童常绿阔叶林土壤水分时空特征及其与植物群落的关系[D]. 陈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6]常绿阔叶林植被分类的最优取样问题研究[D]. 徐明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功能群结构与养分特征研究[D]. 刘娜. 贵州大学, 2020(02)
  • [8]极端干旱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真菌群落的影响[D]. 苏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9]亚热带典型树种分解初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 王越.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浙江省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 刘梦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水文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