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对华北沦陷区的金融控制与掠夺(论文文献综述)
高莹莹[1](2015)在《1949年以来的沦陷区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沦陷区研究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学术界就已有所涉及。综览1949年以来沦陷区研究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其研究内容早在初期甚至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即已确定。但随着资料的挖掘与意识形态的变化,研究的方法及关注的侧重点也有所改变。
王亚倩[2](2020)在《抗战时期山西省日伪警察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警察作为近代国家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保障。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入侵导致社会结构发生裂变,中国两千多年的单一封建制度被打破,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清廷被迫办理警政以维持其风雨飘摇的统治,山西省警政由此起步发展。民国阎锡山掌管政权时期,加强对山西省进行社会建设,警政建设日臻完善。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进攻山西,并占领省会太原,建立傀儡政权统治沦陷区。1937年11月,日本侵略者在山西建立伪政权的过程中,迫切地建立起以省警务厅为首的殖民警察体系,组织结构严密,将侵略魔爪伸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成为日军在山西贯彻“以华治华”策略的重要机构。日军占据山西期间不断强化警察职能,增加伪警人员,实行恐怖统治,试图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控制沦陷区,成为法西斯统治的重要帮凶。本文主要利用抗战时期山西省日伪政权记录资料档案与报刊,研究山西省伪警察组织结构、职能与殖民活动,揭露其真实面目。全文分为前言和四个部分:前言部分对山西省为警察机构作了区域界定,探讨分析了目前学术界关于华北伪政权及日军在山西省殖民活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一部分,论述抗战前山西省警政建立发展状况及日伪警察机构在山西的建立。对战争爆发前山西省警政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在分析抗战前山西的社会状况基础上,对日军建立伪警察政权的过程进行论述。第二部分,论述山西省伪警察组织机构。论述伪警察机构的组织结构、武装警备力量及警察教育,对日本侵略者控制沦陷区警察手段及各级伪警察来源及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分析日伪伪警察部门的统治活动。日据期间,伪警察在政治、经济及思想等方面施行殖民管理,并进行特务活动,以达到控制社会秩序、统治群众的目的,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忠实傀儡。第四部分,分析日军侵略山西期间,伪警察的罪恶活动及其统治特点。伪警察在日军指挥下,窃取情报,封锁经济,迫害抗日群众及共产党员,抗战结束后部分日籍警察人员留守山西,意图恢复殖民政权,具有傀儡性、反动性、统治时间长等特点,给山西省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余子道[3](1999)在《回眸与展望:建国以来的沦陷区和伪政权研究》文中指出
郑起东[4](2008)在《1995—2005:抗日战争时期经济研究述评》文中指出
高颂[5](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日伪在浙江沦陷区粮食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于杭州湾实施登陆作战,战火开始波及浙江。同年12月24日,日军占领杭州城,此后,随着战局的演变,浙江众多县份沦陷。在近八年的时间里,日军在浙江省沦陷区内通过“以华治华”的侵略政策,建立伪组织、伪政权施行残酷的殖民统治,为了实现“以战养战”,对浙省粮食资源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与统制。笔者选择浙江省沦陷的八年作为主要时间段,聚焦考察日伪政权的粮食统制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日伪浙江省政权建立的过程,日伪政权在浙江省沦陷区内推行粮食统制的部门与组织机构,日伪浙江省政权的粮食统制政策方针,日伪政权施行粮食掠夺和统制所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考察了日伪政权施行粮食统制所遇到的困境和阻力。日伪政权在浙江省内的粮食统制基本随日本占领当局的粮食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日军司令部直接统制时期;二、“粮食管理会”统制时期;三、“米粮统制委员会”统制时期。日伪政权在不同战争阶段运用不同的手段和策略统制粮食资源,无不是为其侵略战争服务。各级伪政权和伪组织在执行日本占领当局的政策过程中,既有服从与“合作”,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特别是日汪之间在粮食统制问题上的合作和冲突,不难窥视日本侵略者和伪政权之间的微妙关系。日伪政权实行的粮食统制满足了维持日军占领和军事统治的需要,但相伴而生的是使浙江省内粮价飞涨,粮食存量和产量都大幅减少,民食短缺,各地米荒现象严重,抢米风波不断,奸商囤积走私日益猖獗,给浙江经济社会造成了深重灾难。浙江沦陷时期日伪政权实行的粮食统制政策其本质始终是供给日方战争机器的需要,绝非从占领区中国民众的福祉出发,是非正义的经济侵略举措。浙江各种抗日力量也在采取各种手段抵抗,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日伪政权粮食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也部分缓解了抗日力量粮食资源短缺的压力。
王占西[6](2017)在《日伪时期河南铁路殖民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铁路的修建源自于军事因素的影响。在近代中国,铁路与政治、铁路与军事之间的相互关系要远远超出铁路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河南铁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修建的。河南境内的主要铁路,如平汉铁路、陇海铁路及道清铁路,都是在清末民初修建而成。平汉铁路、陇海铁路是为中国干线,交汇于河南,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占有河南铁路既可绾毂中原,又可夺取丰厚的战略资源,铁路成为近代中国各方势力争夺的一个焦点。日本对于中国铁路的占领是由其大陆政策决定的,自甲午战后至抗战爆发,对铁路及沿线的殖民是其一贯的策略,只是在方法上稍有不同。铁路是日军侵华的重要工具,河南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铁路成为日本觊觎的目标。抗战前的河南铁路,日本通过贷款以占有各种特权,通过设立特务机构攫取军事情报,并将控制河南铁路纳入其“华北自治”阴谋的一部分。“七七事变”以后,日军迅速占领华北铁路。日本占领河南铁路,目的在于在河南建立长期的殖民统治,奴役河南人民,掠夺河南资源。在战争初期,铁路处于日军军管时期,一切铁路运输均为其侵略中国服务。在日军占领河南铁路期间,迅速修复具有战略意义的沦陷区平汉铁路及陇海铁路,由于受到中国军民的抵抗,日军没能实现打通河南铁路的计划,继而修筑新开铁路。与此同时,日军侵华先锋宣抚班组建铁路沿线“爱路村”以防护铁路。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沦陷区内治安趋于稳定,为更加稳妥的控制沦陷区铁路,日伪首先从殖民机构上进一步完善。日本政府最初设立华北开发公司作为掠夺华北资源的工具,而日本军方以满铁北支事务局作为其统制华北铁路的代理机构,二者不可避免的在使用沦陷区铁路上发生矛盾。同时鉴于中国民众的抵触情绪,日本决定成立以中国法人名义出现而实际由日本人控制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伪政权、满铁及华北开发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是华北开发公司的子公司,由满铁北支事务局直接演变而来。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的成立加深了沦陷区铁路的殖民化程度,其手段有强化“爱护村”护路活动、成立伪开封铁路局作为控制河南铁路的最高代理机构、掠夺河南省物资及劳力以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1944年以后,日本为摆脱战败的危机,重新置铁路于日军控制之下,停止一切商业营运。由此可见,日本对华北“军—政—军”的统制模式,完全是根据战时情况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控制途径。日本占领下的河南铁路具有明显的殖民特色,铁路运营亦非常态化。日伪占领河南铁路期间,首要的是保证军事运输,从政治上完全控制,而经济上的掠夺,文化上的侵蚀都是作为辅助手段出现的。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日本在河南的殖民政策是过时的、不合时宜的,并且经济掠夺的短视性与殖民占有的长期性也导致了日伪铁路殖民政策的失败。
张旭杨[7](2016)在《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抗战爆发后,桂省人民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以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统计学、计量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区域理论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选取“广西抗战损失研究——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为论题对广西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尝试性探析和回答。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系统地梳理20世纪30年代至今中国(包括广西)抗战损失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了简评,进而指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及所运用之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抗战损失”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回顾战前和战时广西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成就,主要分为农业、工商业、手工业、交通事业四大部分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探析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战前战时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第三部分揭露日军入侵四大城市时的罪行,主要通过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和七大暴行来反映,并阐述了个人对于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暴行和掠夺的基本认识。第四部分包含三章,意在理清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其中第三章梳理桂南沦陷期间四大城市中沦陷的南宁一地的损失,第四章理清广西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和财产损失,第五章在第三、四章的基础上指出战时和战后广西省政府抗战损失调查的缺陷,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最终总结了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损失总概况。第五部分评析了四大城市的抗战损失。即在考量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特点、原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对四大城市乃至广西带来的巨大影响。
李勇[8](2020)在《日军入侵与安徽社会生态破坏(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日本对中国的觊觎和侵略之心由来已久,安徽省作为中国华中地区的重要省份,在抗日战争期间,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掠夺和破坏,社会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经济陷入凋敝、经济秩序一片混乱,民众物质生活日益艰难;文教事业遭受灭顶之灾,日伪在沦陷区广泛实施烟赌娼毒化政策,并控制社会宣传,导致社会风气逐渐败坏,沦陷区民众精神世界也陷入困顿。战争前期,日军来势凶猛,炮火所及,玉石俱焚。除了与国民党守军在各地进行的攻防战外,日军还在安徽主要城镇和广大农村狂轰滥炸,大肆屠杀民众,毁坏房屋农田,掠夺城乡经济资源。战火直接破坏了安徽的社会生态环境,安徽城乡满目疮痍。安徽大部沦陷后,日本又在安徽扶植省、县、区各级伪政权,强化保甲制,设立特务机关,对安徽沦陷区进行严密的社会控制,将安徽社会经济、文化纳入日本侵华战争轨道。经济生产环境是社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安徽地区的经济资源,破坏安徽沦陷区的经济生产环境,对安徽的社会经济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沦陷初期,日本侵略者对安徽城乡进行“竭泽而渔”式疯狂掠夺,在安徽主要城镇和广大农村,大肆屠杀民众,掠夺城乡经济资源,大量粮食和其它各类物资被直接抢夺作为军用战略物资。随着日军“速战速决”作战计划破灭,单纯的抢掠物资已经无法满足其战争的需要,日本侵略者开始在安徽沦陷区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从物资、工矿业、金融业等方面统制安徽沦陷区经济,搜刮安徽的战略资源以达“就地自给”目的。安徽省的社会经济生态受到空前破坏,经济陷入全面的萧条和破败。文化生态同样是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教育是社会文化生态不可或缺的的重要方面,它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日寇为了破坏安徽沦陷区的教育事业,以武力强行关闭大量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办日伪学校以奴化广大青少年、培植知识界的汉奸傀儡,致使安徽省教育遭遇重大打击。为了毒化、腐化沦陷区的社会风气,挫败中国人民抗争意志,日本侵略者还大肆推行烟赌娼三大毒化政策,从新闻报刊、图书出版、电影戏剧等方面严格统制社会文化宣传,无耻鼓吹“王道乐土”、“大东亚圣战”,造成安徽社会文化一片乌烟瘴气。社会生态系统的破坏,对安徽沦陷区产生了持久的、深重的影响。经济生态的破坏,使安徽沦陷区经济秩序陷入混乱,战前稍有起色的民族工商业经济遭受灭顶之灾,农业经济也受到重大打击,沦陷区粮食极度短缺连民食问题都无法解决。农业、工商业、金融业日渐凋敝,安徽的社会经济陷入全面萧条和衰败,以致战后长期难以恢复。经济的衰败还加重了沦陷区民众所承受的苦难,战火摧毁了民众生产、生活环境,大批民众无家可归,四处流亡。生活在日伪统治下的民众,生活物资奇缺,生活水平极差,还时刻受到来自日伪军警的威胁,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同时,沦陷区的民众长期生活在侵略者的压迫之下,人格尊严被侮辱践踏,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感压抑在心中不得爆发,精神衰颓,斗志萎靡;整日里接受日伪的奴化宣传,整个社会一片乌烟瘴气。生存空间的挤压和反抗无能使得一部分人逐渐麻木、妥协、卑躬屈膝,甚至卖身投靠、沦为汉奸。
王辰伟[9](2020)在《控制与重塑:华北沦陷区日伪劳工统制研究》文中指出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伪在占领区内实施各种“开发计划”,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为保证劳工的正常供应,日伪对华北劳工采取从募集、分配到管理的全面统制的政策。因此,战时华北劳工的流动,就受到日伪的控制,主要流向伪满、伪蒙疆、华中、日本本土和朝鲜等地区。为迫使华北劳工自愿地接受日伪的统治、为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服务,日伪通过控制和重塑这两种手段,贯彻其劳工统制政策。一方面,从组织上对华北劳工进行控制。恢复行政单位的劳工管理机构,例如社会局等;设立日伪控制下的劳工组织,例如新民会、华北劳工协会等。另一方面,在生产和生活中控制劳工。控制劳工的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将其限缩在工厂及附近区域,便于管理。一昧地对劳工进行严格的控制,易于激起劳工的反抗,并非长久之计。因此日伪企图重新塑造符合统治需要的劳工。首先,通过“新民主义”的教育,从思想上改造劳工;其次,通过各种社会运动,从行动上改造劳工;最后,在劳工群体中树立典型。华北日伪当局通过控制和重塑两种手段,保障其劳工统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无论是严格的控制,还是软性的重塑,日伪在华北的劳工统制政策最终归于失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造成包括华北劳工在内的中国广大民众深重灾难的根源。日本将华北多数工矿企业归属“国策”公司所有,成为另类的“国有企业”,将日军占领前劳资关系中资方的角色,由资本家转变成华北日伪当局,因此工人将斗争的矛头由资本家转向华北日伪当局。再加上民族矛盾已然成为华北沦陷区的主要的社会矛盾,华北劳工具有很强的斗争性。中共根据整个抗战局势的变化,结合华北游击战的特点,制定出有效的华北沦陷区工人运动政策,领导华北劳工的抗日斗争。劳工群体的斗争方式分为非武装和武装两种。非武装斗争是在日资工厂企业中进行怠工、破坏生产等活动;武装斗争则主要集中在日本控制的铁路沿线和矿山附近,工人组织游击队破袭铁路、厂矿,同时配合八路军作战。华北沦陷区工人的抗日斗争,给予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为华北地区的最后解放做出巨大的贡献。
冯佳[10](2019)在《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文中研究说明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在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次灾荒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灾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灾害种类之繁令人震惊。为何这场灾荒前后历时两年并造成如此巨灾,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而且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场灾荒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如何救灾以及能否救灾,直接关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存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固,更关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兴衰成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救助灾荒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在领导根据地政府和军民救助中原大灾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救助灾荒视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中的精髓,沿袭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救灾机制与程序,而且将救灾上升到政治高度,将其视为凝聚民心、改造农村、促进社会变革、激发抗战决心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以生产自救为根本原则,舍弃了“政府包办”的依赖型救灾体制,将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结合起来,采取了以积极生产为主、政府帮助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救灾模式,从而帮助军民成功抗击了灾荒,使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救灾的成功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时为当前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原大灾荒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创新点与难点。正文总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灾情概述。介绍了中原大灾荒的受灾区域以及自然灾害种类。此次灾荒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平、陕西、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黄河中下游的广泛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极大影响。灾荒具有时代背景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灾种循环相生等特点。形成灾荒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日军侵略、国民政府迟缓救灾等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此次灾荒对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急救灾举措。灾荒发生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立即采取宣传动员、发放粮款、减免税负、社会互济、节约募捐等应急救灾举措,这些“治标”措施对于遏制灾荒蔓延、缓解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发展救灾举措。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采取“治标”措施的同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激发群众战胜灾荒的内生动力,必须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自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政府和军民采取了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纺织、建立合作社等“治本”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标本兼治的救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第四章:党政、社会体制与救灾。根据地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整风、精兵简政、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等运动,这些运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救助灾荒而开展的,但是促进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间接起到了利于救灾工作的效果。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救助中原大灾荒的成效、特点与现实启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灾荒,保证了军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次救荒的主要特点是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单纯救济转向服务抗战大局。这次救荒也为当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二、日本对华北沦陷区的金融控制与掠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对华北沦陷区的金融控制与掠夺(论文提纲范文)
(1)1949年以来的沦陷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的沦陷区研究 |
二、20 世纪八九十年代 |
( 一) 东北沦陷区 |
( 二) 华中沦陷区 |
( 三) 华北沦陷区 |
三、21 世纪以来的沦陷区研究 |
( 一) 日伪政权 |
( 二) 经济掠夺和经济统制 |
( 三) 奴化宣传教育 |
( 四) 地方社会 |
结语 |
( 一) 对沦陷区研究的理论性思考 |
( 二) 实证研究的进一步细化与通史性研究的重新梳理 |
( 三) 比较研究的发展 |
( 四) 对华南沦陷区研究的加强 |
(2)抗战时期山西省日伪警察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山西省日伪警政之建立 |
(一)抗战前山西省警政状况 |
1.清末山西警政演变 |
2.民国时期山西警政的发展 |
(二)山西省日伪警政机构之建立 |
1.沦陷时山西的社会状况 |
2.山西省日伪警察组织的建立 |
二、山西省日伪警察机构之内部组织 |
(一)日伪警务机关 |
1.山西省公署警务厅 |
2.县警备队 |
(二)日伪警察警备力量 |
1.伪警察机构武器装备 |
2.警务机构办公房舍之整备 |
3.通讯电话配备 |
4.警备交通工具之配备 |
(三)日伪警察教育组织 |
1.警察教练所 |
2.县警备队干部训练所 |
3.北京高等警官学校 |
4.日本内务省警察讲习所 |
5.警察补充教育 |
(四)日伪警务人员来源及管理 |
1.日伪警务人员来源 |
2.对警务人员的管理控制 |
三、山西省日伪警察统治活动 |
(一)管理沦陷区治安 |
1.卫生管理 |
2.消防管理 |
3.管理沦陷区秩序 |
4.管理交通 |
(二)管理刑事犯罪 |
1.刑事警察——处理违警案件 |
2.防犯警察——预防犯罪 |
3.鉴识警察——提升侦察技术 |
(三)进行特务活动 |
1.灭共警察 |
2.经济警察 |
3.特高警察 |
四、日伪警察在山西的罪行及特点 |
(一)日伪警察在山西的统治暴行 |
1.抢夺粮食,残害百姓 |
2.实施治安强化运动 |
3.搜查情报 |
(二)山西省日伪警察活动特点 |
1.反动傀儡性 |
2.特务性 |
3.统治时间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回眸与展望:建国以来的沦陷区和伪政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50年来的学术进展与主要成果 |
(一) 资料研究成果。 |
(二) 通论性研究论着。 |
(三) 专题研究论着。 |
(四) 汉奸人物传记。 |
(五) 翻译出版海外学者的着作和日本侵华当事者的回忆录。 |
二 逐步向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
(一) 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
(二) 汉奸集团和傀儡政权 |
(三) 沦陷区经济 |
(四) 沦陷区文化 |
三 对沦陷区和伪政权研究的展望 |
(4)1995—2005:抗日战争时期经济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概述 |
二分区经济研究 |
(一) 抗日大后方的经济 |
(二) 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
(三) 沦陷区的经济 |
三专题综合研究 |
(一) 国共经济政策比较 |
(二) 工业合作运动 |
(三) 中日经济战 |
(四) 中外经济关系 |
(五)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 |
(六) 战争损失与赔偿问题 |
(5)全面抗战时期日伪在浙江沦陷区粮食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论文旨趣 |
二、研究现状的回顾与反思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日军入侵浙江及各级伪组织伪政权的建立 |
第一节 日军入侵浙江之经过 |
第二节 日军在占领区的暴行 |
第三节 从伪组织“维持会”“自治会”到伪维新政府统治下的浙江地方伪政权 |
第四节 汪伪国民政府在浙江的地方政权组织 |
第二章 粮食资源对于日伪维持统治的价值 |
第一节 全面抗战爆发前浙江省粮食资源概况 |
第二节 全面侵华战争前日本的粮食状况及发动战争后的“以战养战” |
第三节 日本占领当局粮食战略的政治与经济考量 |
第三章 日伪政权粮食统制机构与政策之演变 |
第一节 沦陷初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
第四章 日伪在浙江沦陷区粮食统制政策的影响与困境 |
第一节 日伪粮食统制政策对浙江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日伪粮食统制政策实施的困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日伪时期河南铁路殖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一)铁路殖民化的含义 |
(二)沦陷区华北地区与沦陷区河南省行政区划界定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七七事变”爆发前之河南铁路形势 |
一、河南铁路的建设与扩展概况 |
二、河南铁路的战略地位 |
三、日本对华北铁路的渗透 |
(一)日本对华北铁路渗透之活动 |
(二)国民政府之应对 |
第二章 战时日军对铁路之军事统制 |
一、修复旧路 |
二、修筑新路 |
三、日军宣抚班与“爱护村”的组建 |
四、日军铁道司令部控制下的河南铁路 |
第三章 日伪铁路殖民机构之演变 |
一、华北开发公司的成立 |
二、战争初期的满铁北支事务局 |
三、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的成立 |
四、华北伪组织与华北交通株式会社 |
第四章 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对河南铁路之控制 |
一、整理路务 |
二、成立铁道警备队 |
三、强化“爱护村”护路活动 |
四、构筑铁路“防护带” |
五、成立伪开封铁路局 |
六、物资与铁路殖民:日伪对河南省物资的掠夺 |
七、掠夺河南省劳工 |
第五章 铁路殖民化模式之比较探析 |
一、日本早期的对华铁路殖民策略 |
二、日本对东北铁路的控制 |
三、日本对华北铁路的控制 |
(一)铁路殖民化的目的 |
(二)铁路殖民化的“军—政—军”统制模式 |
结论 沦陷区河南铁路殖民化与地方社会 |
一、日伪对河南铁路的殖民化 |
二、铁路殖民化对河南地方社会经济的破坏 |
(一)对农业经济的破坏 |
(二)对社会组织的破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史略 |
(一) 20世纪30-40年代的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 |
(二) 20世纪50-80年代初的抗战损失研究 |
(三) 改革开放至今海峡两岸的抗战损失研究 |
二、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的回顾 |
三、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间中国及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简评 |
(一) 中国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
(二) 广西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
四、选题缘由与本文旨趣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 研究方法与原则 |
五、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一) “抗战损失”概念的界定 |
(二) 时间、地域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战前、战时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 |
一、四大城市战前和战时的经济建设成就 |
(一) 农业 |
(二) 工商业 |
(三) 手工业 |
(四) 交通业 |
二、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 |
第二章 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的暴行与掠夺 |
一、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 |
(一) 伪暴力机构 |
(二) 伪行政机构——维持会 |
(三) 日伪及汉奸们的日常“事务” |
(四) 日伪组织在沦陷区的统治策略 |
(五) 日伪组织统治造成的危害 |
二、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暴行 |
(一) 轰炸 |
(二) 焚烧 |
(三) 屠杀 |
(四) 经济抢掠 |
(五) 性侵犯 |
(六) 文物古迹的毁灭 |
(七) 强征劳工 |
三、对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统治、暴行与掠夺的基本认识 |
第三章 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 |
一、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及广西的背景和战争概况 |
二、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造成的损失 |
(一) 人口损失 |
(二) 财产损失 |
第四章 日军第二次入侵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与财产损失 |
一、日军第二次入侵的背景、经过及后果 |
二、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损失 |
三、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
(一) 人民财产损失 |
(二) 机关团体损失 |
(三) 公务员役财产损失 |
(四) 交通事业损失 |
(五) 工厂、公用事业及矿业损失 |
(六) 合作社损失 |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总损失 |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
(一) 两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
(二) 空袭造成的人口损失 |
(三) 士兵伤亡损失 |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
(一) 空袭造成的财产损失 |
(二) 海关口岸的损失 |
第六章 四大城市抗战损失评析 |
一、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 |
二、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特点 |
三、四大城市损失的原因 |
四、四大城市损失的历史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人口与财产损失增补表 |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阵亡将士英名录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日军入侵与安徽社会生态破坏(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五、社会生态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日本对安徽的侵略 |
第一节 战前安徽社会生态 |
一、安徽的战略意义 |
二、安徽经济社会 |
第二节 日本在安徽沦陷区建立统治 |
一、日军入侵安徽 |
二、日本在安徽建立统治 |
第二章 日军入侵对安徽经济社会生态的破坏 |
第一节 战争对安徽城乡环境的破坏 |
一、日军在主要城市的烧杀抢掠 |
二、战争对乡村环境的破坏 |
第二节 日军经济统制对经济社会生态的破坏 |
一、物资统制 |
二、产业统制 |
三、金融统制 |
第三章 日军入侵对安徽文化社会生态的破坏 |
第一节 破坏教育事业 |
一、抗战前安徽教育事业的发展 |
二、日军对安徽教育的破坏 |
三、日本在安徽实施奴化教育 |
第二节 日伪统治下社会风气的败坏 |
一、烟赌娼毒化政策 |
二、沦陷区的奴化宣传 |
第四章 社会生态破坏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社会经济凋敝 |
二、经济秩序混乱 |
第二节 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
一、物质生活的艰苦 |
二、精神世界的困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9)控制与重塑:华北沦陷区日伪劳工统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和论文思路 |
四、研究方法、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日本劳工统制政策和华北劳工的流动 |
第一节 日本对华北劳工统制掠夺政策的演变 |
一、“七七”事变之前的限制入满政策 |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骗招政策 |
三、强制劳动政策 |
第二节 战时华北劳工的移动 |
一、伪满和伪蒙疆 |
二、华中 |
三、日本本土和朝鲜 |
第二章 日伪对华北劳工组织和生产生活的控制 |
第一节 劳工统制机构的演变 |
一、沦陷初期的日伪政府劳工事务管理机构 |
二、新民会及其下属机构 |
三、华北劳工协会 |
第二节 工矿企业中对劳工的管控 |
一、生产上的严酷管理 |
二、生活上的全盘掌控 |
第三章 再造“新民”:日伪对华北劳工的重塑 |
第一节 思想精神的培育 |
一、新民主义 |
二、劳资协调 |
第二节 日伪“运动”工人 |
一、“反英”运动的原因 |
二、“反英”运动中的利用劳工 |
第三节 日伪打造“华北建设模范战士” |
一、制造“模范”的缘由 |
二、树立劳工典型 |
第四章 华北沦陷区的工人运动 |
第一节 中共关于华北沦陷区工人运动的政策 |
一、战略防御阶段:从激进到灵活的转变 |
二、战略相持阶段:深入敌区,加强领导 |
三、战略反攻阶段:占领要地,配合反攻 |
第二节 华北沦陷区劳工的抗日活动 |
一、非武装斗争 |
二、武装斗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1942-1943 年中原大灾荒概述 |
第一节 中原大灾荒灾情概述 |
一、受灾区域概况 |
二、根据地灾情严重 |
第二节 中原大灾荒的特点 |
一、灾荒背景复杂 |
二、涉灾地域异常辽阔 |
三、灾害循环相生 |
第三节 中原大灾荒形成的原因 |
一、自然因素 |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 |
三、国民政府迟缓救灾 |
第四节 中原大灾荒造成的影响 |
一、对人口的影响 |
二、对经济的影响 |
三、对社会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救灾思想与“治标”救灾举措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回顾 |
一、救灾思想的起源 |
二、救灾体制 |
第二节 宣传动员 |
一、救灾前的宣传动员 |
二、救灾中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筹粮赈灾 |
一、赈济粮款 |
二、组织借粮 |
三、开展对敌粮食斗争 |
第四节 减轻税负 |
一、减免公粮 |
二、减租减息 |
第五节 节约募捐与准备代食 |
一、节约募捐 |
二、准备代食 |
第六节 处理灾荒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救助移民难民 |
二、开展卫生防疫 |
三、处理偷窃问题 |
四、惩治贪污腐败 |
第三章 “治本”救灾举措 |
第一节 创造农业生产条件 |
一、兴修水利 |
二、发展合作社 |
三、开展捕蝗运动 |
第二节 发展农业生产 |
一、抢种补种农作物 |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
第三节 发展副业 |
一、发展纺织业 |
二、发展家庭副业 |
第四节 开展赎地救人运动 |
一、开展赎地运动 |
二、开展救人运动 |
第四章 党政、社会体制、民生运动与救灾 |
第一节 加强政权建设以赢得阶级认同 |
第二节 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提高统领能力 |
第三节 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
第四节 开展民生运动以推动社会革新 |
第五章 救灾之成效、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主要成效 |
一、成功度过灾荒 |
二、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
三、增进党群、干群、军民的关系 |
四、战胜困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
第二节 主要特点 |
一、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 |
二、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
三、从单纯救济灾民转向服务抗战大局 |
第三节 现实启示 |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三、倡导以“自立更生、生产救灾”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日本对华北沦陷区的金融控制与掠夺(论文参考文献)
- [1]1949年以来的沦陷区研究综述[J]. 高莹莹. 兰州学刊, 2015(05)
- [2]抗战时期山西省日伪警察机构研究[D]. 王亚倩.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回眸与展望:建国以来的沦陷区和伪政权研究[J]. 余子道. 抗日战争研究, 1999(03)
- [4]1995—2005:抗日战争时期经济研究述评[J]. 郑起东. 抗日战争研究, 2008(03)
- [5]全面抗战时期日伪在浙江沦陷区粮食政策研究[D]. 高颂.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6]日伪时期河南铁路殖民化研究[D]. 王占西. 河南大学, 2017(06)
- [7]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D]. 张旭杨.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8]日军入侵与安徽社会生态破坏(1937-1945)[D]. 李勇. 安徽大学, 2020(07)
- [9]控制与重塑:华北沦陷区日伪劳工统制研究[D]. 王辰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D]. 冯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