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债发行市场管理之浅见(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17)在《中国国债市场效率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国债市场自建立以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于政府来说,国债市场不仅是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更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国债市场是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国债市场为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投资渠道;对于证券市场以至整个金融市场,国债市场提供了基准利率,发挥着基础信息的引导作用。因此,一个高效、开放、统一的国债市场,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进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一直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效率的研究较多,而对国债市场效率尚没有形成系统的、富有逻辑的研究内容。并且,在现有的对国债市场效率的研究中,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分析,其结果缺乏说服力。因此,本文试图明晰国债市场效率的内涵,通过实证分析从不同角度度量国债市场效率,进而分析我国国债市场效率较低的原因,为提高国债市场效率、完善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证券市场、国债市场效率的相关研究。梳理了现有文献中对国债市场效率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回顾了以往对国债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市场效率测量方法和提高效率途径的研究。本文对国债市场效率理论做了较全面的探讨,揭示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国债管理理论等对国债效率分析的重要性,结合国债市场功能的研究对国债市场效率的内涵做了新的定义,探讨了国债市场效率的评价标准和国债市场效率的作用与意义。其次,我国国债市场发展中的制度变迁对国债市场的效率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回顾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意在从历史过往中找出我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的渊源和它们对国债市场现状的影响。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初期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对其后的市场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理解了这一点,对我国国债市场效率方面一些问题的产生可以有更清晰的了解。第三,从微观角度分析我国国债市场效率。国债市场效率主要体现在市场流动性、市场波动性和市场有效性等三方面。本文建立流动性的衡量指标,对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做了市场深度和宽度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市场流动性的种种因素,并针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较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对国债市场波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中,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相关模型,在数据来源分析和数据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了相应结论,并探讨这些结论能给予我们的启示。第四,我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不仅仅是市场自身运作的问题,更是和经济体制、相关市场息息相关。所以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主要因素。例如法制环境和监管体制,交易机制和衍生品市场,投资者结构和统一市场等。并在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对策。完善国债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监管体制,是提高国债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在市场操作层面,完善交易机制,尤其是完善做市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市场流动性。推进市场分层,建立合理的国债市场结构,也对国债市场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应继续改善投资者结构,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和长线投资者,扩大境外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等。完善的国债衍生品市场对国债现货市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应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促进国债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本文主要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如下。1.本文认为我国国债市场建立和发展初期的制度变迁,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它能够减少实施成本,高效率地建立起国债市场并运行,但也带来了一些制度缺陷,对市场效率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强制性制度变迁带来的制度安排投入运行时,应考虑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否则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带来市场效率的缺损。2.在对运行效率的流动性分析中,通过对市场宽度和深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债各个子市场的交易规模极不平衡,交易规模的增长不但与发行规模的增长有关,也与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相关。以换手率为测度指标的银行间市场要高于交易所市场。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与发达国家和亚洲成熟市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通过对市场波动性的分析,可以看到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国债指数具有显着的波动“集聚效应”,且波动对市场走势反应较慢,说明对宏观信息的吸收能力有待增强。两个市场波动性都存在非对称效应,非对称效应使得市场波动性扩大。通过实证检验,我国国债市场收益率变动与各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同的因素对国债市场的影响和作用点不一样。3.在对市场信息效率的检验中,进行了市场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市场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自相关现象,且方差比统计量显着不为1。均不符合随机游走的假设。由此得出结论,无论是国债市场整体,还是国债市场的两个子市场均未达到市场弱式有效。在国债两个子市场的市场联动性方面,本文的实证检验证明,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价格走势并不趋同,说明了价格差没有引发投资者在两个国债子市场中套利,或者说两个子市场中国债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反映并不一致,市场是低效率的。4.本文在对影响国债市场效率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1)完善国债市场立法和监管体制。完善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国债市场适用的法律层级,建立基础性法律和专门性法律构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健全监管体制,制定专门的监管法规,明确监管的统一规划,并完善市场的监管机制。(2)促进国债发行的市场化进程,创新发行制度和发行机制。除了继续完善已推出的预发行和续发行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国债换券、本息分离债券的适时推出,通过国债一级市场的创新发展,助推二级市场效率的提升。(3)完善国债市场的架构。重点是实行市场分层,即建立起交易商之间的市场,解决市场扁平化问题。(4)加强市场交易机制的建设。要建立做市商之间的市场;增加做市商数量,丰富做市商种类;给予做市商政策扶持;加强监管机制建设,完善资信评估制度。(5)改善投资者结构。要丰富投资者类型,培育长线投资者,发展国债投资基金,改变商业银行占比过高,导致流动性减弱的现象。同时积极扩大境外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6)推进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改善投资者结构,推动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进入国债期货市场,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丰富国债期货品种,满足投资者保值和避险的需求;促进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流动性水平的提高。
王治国[2](2018)在《政府干预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的“利率倒挂”》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Bikhchandani和Huang(1989)经典的债券拍卖理论模型中引入政府干预问题,探讨地方政府发债过程中持续出现的"利率倒挂"现象背后的逻辑。在分析"利率倒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通过对财政存款等经济金融资源的控制来干预信贷市场,进而影响承销商在债券发行市场上报价行为的解释思路。首先,建立存在再售市场的共同价值拍卖的基准模型,分析不考虑政府干预情形下承销商的均衡报价行为;然后,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境,引入地方政府对信贷市场的干预将基准模型进行扩展。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政府干预的情形下,当竞争性竞标者的私有信号为互补信息时,债券拍卖博弈存在着唯一和对称的贝叶斯-纳什均衡,该均衡报价策略是关于竞标者私有信息的严格递增函数,并且明显高于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均衡价格,进而从非市场行为的视角为"利率倒挂"现象提供了解释。本文的研究对进一步完善现有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的发行体制具有参考价值。
杨宇婷[3](2014)在《我国国债运行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国债规模不断扩大,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30多年来,国债作为一种财政手段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拉动GDP的增长,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债的功能从早期的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日益发展成为调控宏观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尤其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债运行风险的研究,日益成为经济理论界探讨的一个崭新领域和分支学科。本文对我国国债运行风险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考察和剖析,国际经验与历史经验并重,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既从宏观层面对国债运行的系统性风险进行解析,又从微观层面对我国国债运行的市场操作风险进行研究;既从整个国债经济运行过程着眼,又从发行、流通、偿还等管理环节着手;力图将国债运行的前沿理论与我国实际紧密结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债运行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本文以国债运行过程为主线,通过对国债宏观总量与使用风险,发行-流通2偿还管理过程中存在风险,以及中央代发代偿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等内容的研究,构建一个国债运行风险管理体系,探索符合我国现状的管理路径。首先,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国债运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并对国债相关概念、理论、国际经验、历史经验、发展现状等问题进行详细地梳理与分析,以此作为整个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宏观层次,文章从宏观视角对国债运行的总量风险与使用风险进行分析。在分析总量风险过程当中,本文使用了应债能力的国债规模风险指标,包括国债负担率、国债借债率、居民应债率,以及偿债能力的国债规模风险指标,包括国债偿债率、国债依存度和财政赤字率进行研究。通过对近年来数据的分析,本文指出,我国国债负担偏低,但上升态势较为明显;国债借债率不断攀升;居民应债率趋于稳定;国债偿债率居高不下;国债依存度非常高;财政赤字率波动较大且风险较高。在分析使用风险过程当中,主要从国债资金使用投向风险和使用效率风险两个方面来分析。市场微观操作层次,本文以国债运行管理过程的发行、流通、偿还为主线,分别对我国国债的发行市场、流通市场以及违约偿付风险进行了深入考察。发行市场上,国债定价受到招标发行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等的制约,缺少续发行和预发行手段;期限结构不合理,存在“两头疏,中间密”,短期、长期国债规模不足等问题;国债持有者结构同样不合理,机构投资者的规模还需壮大;利率期限结构存在的风险主要是国债回购市场与银行拆借市场存在分割造成基准利率的确定风险问题。流通市场上,由于市场参与者行为趋同、市场上投资品种过于单一、质押式回购交易占用现券资源以及做市商制度缺乏有效性等原因,造成我国国债流动性偏低问题;关于流通市场结构,由于两大债券市场的分割,存在交易主体分布不均、债券品种差异较大、托管系统相分离、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体系不同等问题;我国国债衍生品市场的整体规模较小、品种结构单一、市场参与度低、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同时,我国应适时推动国债期货的发展。文本设计了我国国债违约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国债违约风险综合评价指标层次结构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次是一个国债违约风险综合指标。第二层次是第一层次的分解指标,包括国债应债能力风险指标、国债偿债能力风险指标和国债结构风险指标。第三层次是第二层次的分解指标,包括国债负担率、国债借债率、居民应债率、国债偿债率、国债依存度、财政赤字率、期限集中度和债务支出收入比率。然后为指标赋予权重并代入样本数据(我国从199122011年间的国内经济和国债数据),得出1991-2011年我国国债违约风险综合评价指标分析表,并对此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在国债违约风险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使用AHP和风险因子法构建我国国债违约风险预警体系的基本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相应结论。结论一:从总体应债能力来说,我国国债应债能力风险不大,基本处于安全区;从分项指标来看,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率在这二十年间一直处于安全状态,运行状况稳定,而国债借债率从1998年开始就进入轻警区,2007年甚至达到重警区。结论二:从总体来看,我国国债偿债能力存在较大的风险;从分项指标来看,财政赤字率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但国债偿债率和国债依存度指标却反映出较大的风险,国债依存度的风险程度更大。结论三:从总体结构风险来看,结构风险逐渐降低,且趋于稳定;从分项指标看,期限集中度指标风险呈降低趋势,债务支出收入比的风险也有所下降。结论四:从国债风险总体来看,我国国债综合风险呈上升趋势,但总体风险不高,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总体信号灯为蓝灯,属于轻警范围,风险可控。但偿债能力和结构风险较大,部分年份出现重警状态,需加强管理。此外,本文还创造性地加入了中央代发代偿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情况,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两方面剖析其存在的风险及问题。最后,本文提出规避我国国债运行风险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优化我国国债市场的宏观环境;二是推进我国国债发行市场化改革的建议,以此来规避国债发行当中的风险,实现发行的可持续性;三是促进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提高流动性、实现统一性与高效性,最终实现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建立和完善国债偿付制度实现偿付的可持续性,包括实行预算平衡管理,加强国债期限结构管理和优化国债的投资结果等三个方面;五是积极探索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方式,包括对财政部代理地方债的管理、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管理等。
战松[4](2006)在《制度与效率 ——基于中国债券市场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其实都是在探讨效率的改善,效率自古以来就是中外经济学家研究的核心课题,效率概念的界定以及效率状态的实现等都是由相关的约束条件所决定的,在众多约束条件背后又都可以找到深刻的制度根源,这不仅是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打下的烙印,其中也包含着制度本身对效率的固有的决定性影响。新制度经济学派提出的制度决定效率的观点,为考察效率问题带来了崭新的视角,使效率研究更加系统和全面,但它对制度与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解释却比较含糊,经常将效率概念转换为经济绩效、经济增长等,而在探讨制度与效率的关系时也多侧重于制度本身的效率状态,那么制度对效率的决定是否仅仅体现在制度变化对经济增长等指标的影响上呢?效率对制度是否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仅仅是依靠制度效率的改善来实现的吗?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促使下,产生了写作本论文的初始动因。制度与效率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课题,如果不限定研究的范围,研究工作可能会显得较为零乱和散漫,而且如果不进行一定的实证研究,也无法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纵观我国现有的金融市场,其中债券市场发展较早,发育程度较为成熟,市场行为也更为规范,相关数据资料的可获性和真实性更有保障,因此其制度特征和效率状态更加方便于进行分析研究。以制度分析的方法来解释中国债券市场效率状态改善的经济现实,以效率为前提来分析中国债券市场制度演变的历程,通过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实证研究来解释和验证制度与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但可以探索效率提升和制度演变的内在规律,也能够为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具体的政策建议。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形成了关于中国债券市场的制度与效率研究的基本思路。本论文的主题是研究中国债券市场上制度对效率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对效率的不断追求而导致的制度变迁规律,力求描绘出债券市场
郭凌奇[5](2019)在《定价偏高之谜 ——基于中国国债拍卖利差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拍卖是存在信息不对称时的一种高效的市场交易机制和定价机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国债发行中。自1981年恢复发行以来,我国的国债发行额迅猛增长,在2018年达到3.6万亿元,这使得如何提高国债拍卖市场的效率这一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以我国通过招标方式首次发行的记账式国债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国债市场存在负拍卖利差,也就是“定价偏高”的现象,而且在混合式拍卖中定价偏高的程度最大;拍卖市场的竞争越激烈、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波动性越小,国债拍卖的定价效率就越高。此外,发行手续费不仅可以促进国债拍卖市场的竞争,而且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与混合价格拍卖方式相比,在单一价格拍卖方式下国债拍卖市场的竞争程度更高、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低。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发现当存在预发行市场时,国债的拍卖价格更加偏离二级市场价格并且拍卖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反而越高。这一现象表明预发行市场的优越性尚未在我国的国债市场中体现出来。最后,结合我国国债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积极发展场外市场交易,丰富国债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第二,要提高国债市场的信息透明度,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第三,进一步完善国债承销商的管理机制;第四,积极推进国债期货等衍生工具,稳步开展国债预发行。
刘延斌[6](2011)在《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欧洲国家由于超负荷社会福利,导致政府财政和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欧洲多国政府又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公共债务随之大幅攀升。2010年初,从希腊、爱尔兰开始,再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以及英国,主权债务危机在欧洲大陆发作和扩散。与此同时,美国、日本财政和债务问题也不容乐观。美国2010财年预算赤字高达1.56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0.6%;政府债务总额超过13.6万亿美元,为GDP的93%。日本在税收大降及老龄化所致福利成本激增的背景下,试图通过大量举债以摆脱经济萧条,截至2010年6月底,国家债务突破900万亿日元,预计2010年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将接近200%。政府赤字和主权债务风险在全球范围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面临着巨大债务风险。本文紧扣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热点、焦点问题——政府债务问题,比较系统、全面地从国债管理的政策工具入手,对国债政策可持续性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论述。国债所具有的巨大经济能量,只有在合理驾驭和管理情况下,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将可能招致财政和货币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经济崩溃。因此,有些学者将国债形象地比喻为“经济中的原子弹”。有效的国债管理就是围绕政府债务管理目标,通过建立和执行审慎的政府债务管理政策的过程,以满足政府融资需要,同时确保国债的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总结各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国债管理目标概括为:在中长期内,保证以可能的最小成本满足政府融资和债务支付需要,并要求符合谨慎的风险承担原则。除上述国债管理基本目标,多数国家还包括了发展和维护有效的政府债券市场等目标。为解决好国债可持续发展问题,各国政府在国债管理实践中,围绕着制定明确的国债管理政策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国债政策定位,保证其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综合地采取国债管理各项政策工具,对国债实施系统化的科学合理管理。在国债管理中,可运用的政策工具包括了对国债总量管理、国债结构管理、国债发行管理、国债市场管理、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管理、国债信用管理、政府或有债务管理、国债偿付管理以及国债使用管理等多个方面、多种手段,在确保国债成本和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国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国债可持续发展。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债政策地位得到逐步提升,国债管理力度不断加强,科学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现阶段国债管理手段和水平,与国际经验以及欧美等发达市场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着力解决,如国债法制法规建设滞后、政府部门国债管理职责不清、国债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不活跃、政府或有负债管理欠缺以及存在主权信用滥用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但是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应系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综合协调地加以解决,尽快克服这些影响国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重点对国债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解决之道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阐释。在论述中,能够紧紧地抓住主题,从国内到国际、从发展历程到现实,对国债管理措施各个方面的政策目标和效果进行剖析,揭示了国债可持续发展与国债管理的各项措施、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明确了加强国债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并在本文的最后,结合我国国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改进和提高建议,对完善国债管理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这在现有的文献中尚不多见。本文的主要贡献之处在于:一、从加强宏观管理角度出发,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配合协调以及制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国债管理上的政策相对独立性要求,以确保国债可持续发展,并重点分析和强调了国债余额管理、国库现金管理对保证国债灵活管理的作用,以及制定清晰、合理的国债结构战略基准对落实和贯彻国债管理目标的重要意义,科学地对国债管理进行定位。二、从加强国债市场管理角度出发,利用大量的篇幅对国内外在国债发行、流通市场以及国债期货市场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进行充分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意义、现实条件以及具体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国债市场发展。同时,对在国债市场不断发展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公共产品——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相关理论以及重要意义进行论述,使国债管理的目标更加丰富。三、从国债可持续管理政策效果角度出发,在介绍主权信用评级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隐患,对欧债危机的演变情况及危害进行分析,强化了对主权信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并重点论述了危害主权信用的重要风险来源——政府或有债务的产生、分类、管理方式等,进而介绍了国债偿付管理的有关情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维护国家主权信用、国债信誉对国债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意义。
蒋泽云[7](2006)在《中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基准利率对市场均衡价格的任何偏离,都会通过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传导扩散到整个利率体系。由于国债基本上没有信用风险,其利率不受违约风险的干扰,只反映和期限的关系,适合做基准利率。而国债利率的均衡依赖于一个有效率的国债市场。本文主要讨论我国国债市场的效率。 第一章是导论。介绍选题的意义、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安排、使用的方法和创新点、不足等。第二章研究国债发行市场的效率问题。首先提出了国债发行市场效率的一般概念,第二节分析了国债发行市场信息发现机制的健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国债发行市场价格发现的机制,包括承购包销制度、拍卖制度等,最后探讨了影响国债发行市场效率的其他因素,包括寡头垄断的市场特征、国债发行品种的期限结构、央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等因素。本章主要分析了影响我国国债发行市场效率的因素,并提出自己建议。第三章是国债流通市场效率问题的分析。第一节考察了国债流通市场信息传导的效率,就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的传导分别论述。第二节探讨了有价证券流动性的含义和指标,并分析了影响有价证券流动性的主要因素。第三节主要分析了交易所国债市场国债流动性的变化特征,并尝试分析其原因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四节分析了银行间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变化特征,分析其变化原因,并提出了建议。第五节分析了跨市场国债流动性的特征,并分析了跨市场国债的价格。本章的基本观点是国债流通市场的信息传导效率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流动性是影响国债二级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最近两年来,国债市场的流动性表现出了新的特征,需要管理层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国债市场的运行效率必然会反映在国债收益率曲线上。为此,第四章我首先介绍了债券收益率曲线的一般含义和构建方法,并介绍了影响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基本因素。第二节我借鉴了美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了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基本情况,为分析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情况做铺垫。第三节分析了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现状。第四节对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完善提出政策措施。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分析的基础上,考察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状况,并得出要提高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均衡程度,其微观基础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国债市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贾康,王桂娟,张鹏,程瑜,封北麟,李婕,吴方伟,金烨[8](2012)在《目前中国政府债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指出本文对我国政府债券市场的宏观环境、发行市场、二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经验基础上,从优化政府债券市场的宏观环境、充实完善政府债券的发行市场、积极推进政府债券二级市场的发展、积极推进政府债券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四个角度,提出了课题组的政策建议主张,以期促进中国政府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刘锐[9](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研究 ——基于信用利差的角度》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财政部和各省市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迅速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18年6月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存量余额16.65万亿元,债券市场占比22.88%,地方政府债券已经成为我国债券市场规模最大的债券品种。目前,地方政府债券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债务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占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的比重为95.20%。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有利于完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落实国家和地方财政政策。地方政府债券作为我国债券市场占比最大的单一品种,其发行定价对市场参与各方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存在一定的干预问题,导致发行利差偏低,造成二级市场流通性较差、市场接受程度低、发行难度较大等问题,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已成为地方债发行工作的核心问题。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市场化,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机制,发挥市场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渐成为共识。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我国2015年以来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信用利差模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形成及定价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研究,分析影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主要因素,从而研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形成机制;由于债券票息效应,本文通过研究发行价格与地方政府债券二级市场价格的偏离程度,从而分析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合理性。本文基于信用利差理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引入行政干预因素,构建并优化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模型;通过引入抑价模型,研究发行价格的偏离程度,从而论述发行定价与二级市场定价的区别,验证地方政府债券定价的合理性。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与政府信用约束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重要因素,发行制度和市场的演变是推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定价的重要动力。因此,本文建议应严格约束政府干预行为,促进市场化发行定价。同时应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参考标准,充分参考二级市场定价,推进发行制度改革,完善二级市场基础设施,发展次主权债券市场,从而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定价。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构建并优化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信用利差模型,首次引入行政干预因素从而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提供了新的解释;(2)通过信用利差和抑价模型,首次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和二级市场定价的偏离度,从而显示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市场化过程;(3)在公债理论基础上,基于信用利差和抑价模型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公债理论。
于建忠[10](2006)在《中国债券市场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自1997年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以后,中国债券市场呈现快速发展,但是在管制仍然较为严格、基准利率缺失的背景下,债券定价缺乏合理的依据,活跃的市场主体基本依靠市场经验“拍脑袋”进行定价,特别是目前中国处于低利率时期,债券市场潜伏着极大的系统性风险。国内一些机构引进开发的债券定价模型和债券收益率曲线,由于中国利率体系的不健全,法律制度的约束,以及交易的不活跃、数据样本的不可靠等原因,造成模型理论定价与实际交易价格偏离过大,很难作为定价的参考。笔者经过多年交易实践体会到,市场主体的行为是产生债券定价偏离的关键,在实践过程中,重点加强了对债券定价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市场管理主体、债券发行主体、市场交易核心主体等运行机制的研究,并将零星和散乱的心得应用到债券定价中,效果比较明显。因此,研究债券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需要。本文在认真分析债券市场存在的“单边市”、“噪声交易”、“价格操纵”等造成债券定价模型失效的现象和理由的基础上,通过对活跃的市场主体的心理试验,发现了几种影响债券定价的主体行为:圈子效应、羊群行为、同质效应、情绪波动、投机行为、损失厌恶、过度自信、等等。其中,圈子效应和同质效应是第一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被提出来并加以学术研究。为了揭秘上述主体行为,引入了金融生态的概念,对影响债券定价的主要生态要素——债券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制度环境进行了分析。银行间债券市场经过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占中国债券市场容量的95%,并且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场所。银行间市场的主体包括管理主体中央银行、债券发行主体、投资交易主体以及中介服务主体。中央银行出于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实时调控市场资金量,并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发行主体在债券市场主要目的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需要的融资。投资交易主体参与债市根本目的是获取投资收益或满足流动性管理需要,当然不同的交易主体表现出不同的偏好与行为:银行类主体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占绝对优势的主体,主要进行流动性管理和优化银行资产配置,因此更多偏好短中期债券;保险公司主要是满足保险资金运用的要求,在保费收入成本比较低、期限长的情况下,大量投资中长期债券实现稳定的利差;货币市场基金受制度约束只能大量投资短期债券。上述行为造成了利率期限结构的人为分割。制度创新能够推动债券市场发展,能够培育和改造市场主体的市场化行为,有利于形成市场化的价格发现机制。在中国金融体制转轨的大环境下,银行间债券市场也经历了快速的制度变革,市场管制逐渐放松,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透明度提高,主体行为更加市场化。但是,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厚度还比较欠缺,市场化的底蕴积累的还比较薄,当前仍然存在着许多制度约束。因此,要提高主体定价行为的合理性,必须要改善主体所处的债券市场的金融生态。良好的金融生态是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促进债券市场价格发现进而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生态对主体的定价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无论何种生态要素对主体产生的影响最终体现在主体行为上,在诸多主体行为因子中,找出主要行为因子成为修正定价模型的关键。通过采用Logit模型估计的方法,分别从债券交易市场和发行市场角度对直觉判断、圈子效应、同质效应、发行规则等31个主体行为因子变量进行定价偏离度实证检验,发现了交易市场的主要行为因子——投资交易主体主要依靠自身的直觉判断(而非依靠严格的模型计算),次要行为因子——圈子效应,第三行为因子——周围同事的影响;以及发现了发行市场的主要行为因子——发行主体的发行规则,次要行为因子——主体的投资理念成熟度,第三行为因子——同质效应。同时,在两个市场的模型估计中,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都是影响债券定价的最直接的行为因子。基于发现的主要行为因子,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发行主体和交易主体的圈子效应及同质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形成定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国债发行市场管理之浅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债发行市场管理之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国债市场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需要改进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证券市场效率 |
2.1.1 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和外延 |
2.1.2 证券市场效率的衡量标准及影响因素 |
2.2 国债市场效率 |
2.2.1 国债市场效率的内涵及提高效率的途径 |
2.2.2 国债市场效率的测度标准 |
3 国债市场效率分析 |
3.1 国债市场效率的理论基础 |
3.1.1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
3.1.2 有效市场理论 |
3.1.3 国债管理理论 |
3.2 我国国债市场功能 |
3.2.1 国债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
3.2.2 国债市场的财政功能 |
3.2.3 国债市场的金融功能 |
3.3 国债市场效率理论 |
3.3.1 国债市场效率的涵义与分类 |
3.3.2 国债市场效率的评价标准 |
3.3.3 提高国债市场效率的作用与意义 |
4 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历程、制度变迁的效率分析 |
4.1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 |
4.1.1 我国国债市场的初创期:实物柜台交易市场时期(1988—1993) |
4.1.2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壮大期:交易所市场占主导时期(1994—2001) |
4.1.3 我国国债市场的规范完善期(2002年至今) |
4.2 我国国债市场的强制性变迁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4.2.1 对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的制度分析 |
4.2.2 我国国债市场的制度变迁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5 我国国债市场运行效率研究:基于流动性的研究 |
5.1 国债市场流动性定义、特征及度量方法 |
5.1.1 流动性定义 |
5.1.2 流动性的特征 |
5.1.3 流动性的度量方法 |
5.2 影响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因素 |
5.2.1 国债市场透明度 |
5.2.2 国债市场参与者 |
5.2.3 国债市场产品结构 |
5.2.4 国债交易场所 |
5.2.5 国债市场交易机制 |
5.3 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
5.3.1 深度分析 |
5.3.2 宽度分析 |
5.4 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较低的原因分析 |
5.4.1 经济因素 |
5.4.2 市场因素 |
5.4.3 产品因素 |
6 我国国债市场运行效率研究:基于波动性的研究 |
6.1 国债市场价格波动的测度方法 |
6.1.1 从收益率角度对国债价格波动性进行测度 |
6.1.2 从国债市场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偏离度考察国债价格波动性 |
6.1.3 由年波动率测度的国债市场价格波动 |
6.2 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因素 |
6.2.1 市场利率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2 国债供求关系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3 货币供给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4 通货膨胀率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5 经济增长状况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6 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3 我国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实证研究 |
6.3.1 数据来源和数据特征描述 |
6.3.2 我国国债市场波动特征的实证研究 |
6.3.3 我国国债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6.3.4 结论与启示 |
7 我国国债市场信息效率研究:基于有效性的研究 |
7.1 市场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7.1.1 市场有效性假说 |
7.1.2 外部有效与内部有效 |
7.2 我国国债市场有效性实证检验 |
7.2.1 我国国债市场弱有效检验 |
7.2.2 银行间国债市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套利分析 |
7.2.3 实证结果分析 |
8 影响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因素 |
8.1 国债市场的法制建设与监管体制 |
8.1.1 我国国债市场法制建设与监管体制的现状 |
8.1.2 我国国债市场法制建设与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8.2 做市商制度有待完善 |
8.2.1 做市商制度的功能及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8.2.2 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 |
8.3 国债期货市场有待发展壮大 |
8.3.1 我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8.3.2 国债期货市场对国债现货市场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 |
8.3.3 国债期货市场恢复后面临的困境 |
8.4 国债发行制度与发行机制仍需改进 |
8.4.1 国债发行市场对流通市场效率的影响 |
8.4.2 国债发行市场影响流通市场效率的主要因素 |
8.5 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 |
8.5.1 投资者结构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8.5.2 中外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对比分析 |
8.5.3 我国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存在的问题 |
9 提高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途径 |
9.1 完善国债立法与国债市场监管体制 |
9.1.1 完善国债市场法律法规 |
9.1.2 健全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水平 |
9.2 健全做市商制度 |
9.2.1 建立多层次的做市商市场 |
9.2.2 增加做市商数量,丰富做市商种类 |
9.2.3 给予做市商政策支持 |
9.2.4 加强做市商自身建设 |
9.2.5 加强监管机制建设,完善资信评估制度 |
9.3 进一步完善国债发行制度和发行机制 |
9.3.1 完善国债预发行和续发行制度 |
9.3.2 借鉴国际经验,实行国债换券 |
9.3.3 推出国债随卖的制度安排 |
9.3.4 丰富国债品种,推出本息分离债券 |
9.4 稳步推进市场分层,建立多层次的国债市场 |
9.4.1 我国国债市场分层存在的问题及国外经验借鉴 |
9.4.2 稳步推进国债市场分层,促进市场效率的提升 |
9.5 继续改善投资者结构 |
9.5.1 丰富投资者类型 |
9.5.2 大力发展国债投资基金 |
9.5.3 扩大境外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 |
9.6 完善国债期货市场 |
9.6.1 丰富国债期货品种,构建多层次的国债期货市场体系 |
9.6.2 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增加投资者专业性 |
9.6.3 加大国债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匹配程度 |
9.6.4 通过制度安排,保证国债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政府干预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的“利率倒挂”(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地方政府发债中的“利率倒挂” |
(一) “利率倒挂”的现实观察 |
(二) 非市场行为的解释视角 |
三、理论模型 |
(一) 模型设定 |
(二) 不考虑政府干预的基准情形 |
四、考虑政府干预的模型扩展 |
(一) 引入政府干预 |
(二) 考虑同质承销商的情形 |
(三) 考虑异质承销商的情形 |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
(3)我国国债运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债风险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债可持续性运行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的主要创新 |
1.4.2 本文的主要不足 |
2 国债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国债及其功能的界定 |
2.1.1.1 国债的概念及分类 |
2.1.1.2 国债的财政功能 |
2.1.1.3 国债的金融功能 |
2.1.2 国债运行机制的涵义 |
2.1.3 国债管理的界定 |
2.1.4 国债风险的界定 |
2.2 西方国债的经济效应理论分析 |
2.2.1 古典学派债务观 |
2.2.2 凯恩斯主义债务观 |
2.2.3 新古典学派的李嘉图的等价定理 |
2.2.4 现代国债效应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 |
2.3 我国国债理论的演进 |
2.3.1 我国早期国债思想萌芽 |
2.3.2 计划经济下的国债思想 |
2.3.3 改革开放以来国债思想 |
3 国债运行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国债运行与风险管理 |
3.1.1 国债立法的基本情况 |
3.1.2 国债发行市场 |
3.1.3 国债流通市场 |
3.1.4 国债期货市场 |
3.2 日本国债运行与风险管理 |
3.2.1 国债立法的基本情况 |
3.2.2 国债发行市场 |
3.2.3 国债流通市场 |
3.3 英国国债运行与风险管理 |
3.3.1 国债立法的基本情况 |
3.3.2 国债流通市场 |
3.4 几点启示与借鉴 |
3.4.1 对我国国债立法的启示与借鉴 |
3.4.2 对我国国债市场的启示及借鉴 |
4 我国国债运行管理的历史经验与现状分析 |
4.1 我国国债发展的历史沿革 |
4.1.1 改革开放以前 |
4.1.2 起步阶段(1981-1991年) |
4.1.3 发展阶段(1991-1998年) |
4.1.4 成熟阶段(1998年至今) |
4.2 我国国债政策实践回顾 |
4.2.1 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的基本功能 |
4.2.2 进行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增长的调节功能 |
4.3 我国国债运行管理现状 |
4.3.1 我国国债发行市场的发展管理现状 |
4.3.2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管理现状 |
5 我国国债运行宏观概述与风险分析 |
5.1 国债发行的总体目标与原则 |
5.1.1 国债发行的基本目标 |
5.1.2 国债发行的相关目标 |
5.1.3 国债发行原则的国际经验 |
5.1.4 我国国债的发行原则 |
5.2 我国国债的经济效应与经济约束 |
5.2.1 国债的经济效应 |
5.2.2 国债的经济约束 |
5.3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风险分析 |
5.3.1 我国国债规模及阶段性特征 |
5.3.2 我国国债规模数量风险分析 |
5.3.3 风险原因与适度规模的评判标准 |
5.4 我国国债运行使用风险分析 |
5.4.1 国债资金使用投向风险 |
5.4.2 国债资金使用效率风险 |
6 基于国债发行管理:我国国债发行市场风险分析 |
6.1 国债发行定价风险分析 |
6.1.1 我国国债发行实践 |
6.1.2 我国对国债预发行技术的探索 |
6.1.3 我国对国债续发行技术的探索 |
6.2 国债发行的结构性风险 |
6.2.1 我国国债期限结构风险 |
6.2.2 我国国债持有者结构风险 |
6.2.3 国债发行结构的战略性基准 |
6.3 国债发行利率期限结构风险 |
6.3.1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与意义 |
6.3.2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 |
6.3.3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分析 |
6.3.4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存在的风险 |
7 基于国债流通管理:我国国债流通市场风险分析 |
7.1 我国金融市场债券流通状况 |
7.1.1 债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
7.1.2 国债流通市场参与者的金融行为 |
7.2 国债流动性风险 |
7.2.1 我国国债流动性存在的主要风险 |
7.2.2 造成国债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原因 |
7.3 国债流通市场结构风险 |
7.3.1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结构的发展现状 |
7.3.2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结构存在的主要风险 |
7.3.3 我国国债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 |
7.3.4 我国国债衍生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风险 |
7.3.5 我国短暂的国债期货所带来的经验教训 |
8 基于国债偿付管理:我国国债偿付违约风险分析 |
8.1 我国国债偿付违约风险概述 |
8.1.1 国债偿付违约风险概念界定 |
8.1.2 我国国债偿付违约风险来源 |
8.2 我国国债违约风险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
8.2.1 国债违约风险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法 |
8.2.2 我国国债违约风险指标单项分析 |
8.2.3 我国国债违约风险指标综合分析 |
8.3 我国国债违约风险预警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 |
8.3.1 国债风险预警体系概念的界定 |
8.3.2 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国际经验 |
8.3.3 我国国债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
9 中央代发代偿地方政府债券运行风险 |
9.1 我国中央代发代偿地方政府债券概述 |
9.1.1 中央代发代偿地方政府债券涵义 |
9.1.2 中央代发代偿地方政府债券种类 |
9.2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
9.2.1 美国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管理 |
9.2.2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监管 |
9.2.3 澳大利亚市政债券风险的监管 |
9.3 我国中央政府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情况 |
9.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历史情况 |
9.3.2 中央政府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现状 |
9.3.3 中央政府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运行机制 |
9.4 我国中央政府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风险 |
9.4.1 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 |
9.4.2 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存在的风险 |
10 规避我国国债运行风险的对策建议 |
10.1 优化我国国债市场的宏观环境 |
10.1.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10.1.2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 |
10.1.3 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及相关制度的建设 |
10.2 推进我国国债发行市场化改革 |
10.2.1 寻求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度性 |
10.2.2 探索国债期限结构的均衡化 |
10.2.3 实现国债资金投向的合理化 |
10.2.4 建立统一高效多层次的国债市场 |
10.3 促进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发展与完善 |
10.3.1 改善国债市场流动性实现流通可持续性 |
10.3.2 促进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结构的合理性 |
10.3.3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完善国债衍生品市场 |
10.4 建立和完善国债偿付制度实现偿付可持续性 |
10.4.1 实行预算平衡管理,避免国家财政对国债发行过度依赖 |
10.4.2 加强国债期限结构管理,避免偿债时间过于集中 |
10.4.3 优化国债投资结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10.5 控制地方政府债券风险实现债务可持续性 |
10.5.1 明确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监管主体 |
10.5.2 健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
10.5.3 完善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约束机制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制度与效率 ——基于中国债券市场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对制度的经济学解释 |
2.1 制度的定义 |
2.1.1 对制度的语义分析 |
2.1.2 不同学派对制度的定义 |
2.1.3 总结 |
2.2 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
2.2.1 制度的起源 |
2.2.2 制度演变的规律 |
2.2.3 制度演变的三种模式 |
2.3 制度的类型与要素 |
2.3.1 制度的类型 |
2.3.2 制度的构成要素 |
2.4 制度的经济贡献与评价标准 |
2.4.1 制度的功能 |
2.4.2 制度的经济贡献 |
2.4.3 制度的评价标准 |
3. 对债券市场效率的探究 |
3.1 效率的经济学涵义 |
3.1.1 效率的定义 |
3.1.2 效率的内涵与外延 |
3.1.3 效率的衡量标准 |
3.2 证券市场效率 |
3.2.1 金融效率 |
3.2.2 金融市场效率 |
3.2.3 证券市场效率理论 |
3.3 债券市场效率的解析 |
3.3.1 债券市场的功能 |
3.3.2 对债券市场效率的解析 |
3.3.2 债券市场效率的衡量 |
4. 债券市场制度与效率 |
4.1 制度与效率的关系 |
4.1.1 制度决定效率 |
4.1.2 效率推动制度变迁 |
4.1.3 制度效率 |
4.1.4 制度效率递减规律 |
4.2 债券发行制度与效率 |
4.2.1 债券发行的制度构架 |
4.2.2 债券发行的制度特征 |
4.2.3 债券发行制度与效率 |
4.3 债券流通制度与效率 |
4.3.1 债券流通的市场结构 |
4.3.2 债券流通的制度特征 |
4.3.3 债券流通制度与效率 |
5. 中国债券市场制度演变过程分析 |
5.1 中国债券市场的历史沿革 |
5.1.1 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债券市场 |
5.1.2 改革开放后债券发行市场的重建 |
5.1.3 中国债券流通市场的发展 |
5.2 中国债券发行市场的制度演变 |
5.2.1 行政摊派式的发行制度 |
5.2.2 承购包销的发行制度 |
5.2.3 招标式的发行制度 |
5.2.4 债券发行制度的新发展 |
5.2.5 发行审批制度 |
5.3 中国债券流通市场的制度演变 |
5.3.1 禁止流通 |
5.3.2 有限制流通 |
5.3.3 债券流通市场的全面放开 |
5.3.4 债券流通市场制度的深化改革 |
6. 中国债券市场效率评价 |
6.1 中国债券市场现状 |
6.1.1 债券市场结构 |
6.1.2 主要的债券品种 |
6.1.3 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问题 |
6.2 中国债券市场的外在效率 |
6.2.1 债券市场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 |
6.2.2 债券市场发展与金融体系发展 |
6.2.3 债券市场的宏观调控效率 |
6.2.4 债券市场与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 |
6.3 中国债券市场的内在效率 |
6.3.1 中国债券市场筹资效率 |
6.3.2 中国债券市场投资效率 |
6.3.3 中国债券市场内在效率总体评价 |
7. 结束语: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创新 |
7.1 债券发行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 |
7.2 债券交易机制创新的模式选择 |
7.3 债券品种创新 |
7.4 债券市场监管制度的模式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5)定价偏高之谜 ——基于中国国债拍卖利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贡献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研究内容和框架 |
三、研究创新与贡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拍卖理论 |
一、拍卖的含义和分类 |
二、SIPV拍卖模型 |
三、SIPV拍卖模型的拓展 |
第二节 国债拍卖 |
一、国债拍卖的方式 |
二、拍卖收入 |
三、定价效率 |
第三节 文献评述与本文立意 |
第三章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一节 国债发行市场 |
一、发行规模 |
二、发行种类 |
三、发行期限 |
四、发行方式 |
五、国债拍卖机制的演变 |
第二节 国债二级市场 |
第三节 国债市场的定价机制 |
第四章 国债拍卖市场特征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
一、拍卖机制对竞争程度的影响 |
二、拍卖机制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
三、发行手续费对竞争程度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
第二节 样本数据与变量定义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与指标说明 |
第三节 实证模型的构建 |
一、拍卖市场中竞争程度的实证分析 |
二、拍卖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国债拍卖价差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平均拍卖利差 |
一、理论基础 |
二、拍卖利差 |
三、承销商的利润 |
第二节 国债拍卖利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研究假设 |
二、样本数据和变量定义 |
三、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有关文献综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国债理论演变 |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国债理论的演变 |
一、古典经济学的国债理论 |
二、凯恩斯主义的国债理论 |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国债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债理论的演变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债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国债思想的中国发展 |
第二章 国债政策管理目标及相对独立性要求 |
第一节 国债管理目标 |
一、IMF和WB对国债管理目标的一般表述 |
二、国债政策工具 |
第二节 国债政策相对独立性要求 |
一、国债政策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结合部位 |
二、保持国债政策相对独立性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国债管理的灵活性要求 |
第一节 国债余额管理 |
一、国债余额管理国际经验 |
二、我国国债余额管理制度 |
第二节 国库现金管理 |
一、国库现金管理国际经验 |
二、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做法 |
第四章 国债规模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基本预算约束条件分析 |
一、单期名义预算约束条件 |
二、现值约束检验 |
第二节 国债规模常规指标分析 |
一、国债规模常规指标介绍 |
二、我国国债规模常规指标比较 |
第五章 国债结构的战略基准确定 |
第一节 国债种类划分及不同政策效果 |
一、国债种类划分 |
二、国债结构的政策效果 |
第二节 国债结构的战略基准 |
一、确定国债结构战略基准 |
二、我国国债结构战略基准定位 |
第六章 推动国债发行市场化降低定价风险 |
第一节 我国提高国债发行市场化努力 |
一、我国国债发行市场发展 |
二、我国国债招标技术的发展 |
第二节 国债市场化发行国际经验 |
一、美国国债发行市场 |
二、德国国债发行市场 |
三、日本国债发行市场 |
四、韩国国债发行市场 |
第七章 促进国债市场交易降低流动性风险 |
第一节 我国促进国债流通市场发展努力 |
一、我国国债流通市场格局 |
二、我国流通市场的创新努力 |
第二节 国债流通市场国际发展经验 |
一、美国国债流通市场 |
二、德国国债流通市场 |
三、日本国债流通市场 |
四、韩国国债流通市场 |
第八章 发展我国国债期货市场 |
第一节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情况 |
一、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 |
二、我国发展国债期货市场的重要意义及现实条件 |
第二节 发展国债期货市场国际经验 |
一、美国国债期货市场 |
二、德国国债期货市场 |
三、日本国债期货市场 |
四、韩国国债期货市场 |
第九章 建立与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 |
第一节 国债收益率曲线 |
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
二、国债收益率计算及曲线编制 |
第二节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应用 |
一、建立与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意义 |
二、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我国的应用 |
第十章 维护国债主权信用降低信用风险 |
第一节 国际主权信用评级 |
一、国际主权信用评级方法 |
二、境外债券市场发行主权债务的意义 |
第二节 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反思 |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演变及救援 |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 |
第十一章 有效管理和控制或有债务规模 |
第一节 或有债务分类及影响 |
一、或有债务产生原因 |
二、或有债务的分类 |
三、或有债务的影响 |
第二节 管理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迫切性 |
一、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依据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
第十二章 建立和完善国债偿付制度 |
第一节 国债兑付管理 |
一、国债兑付资金筹集管理 |
二、国债兑付方式管理 |
三、国债兑付渠道管理 |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国债偿债基金制度 |
一、日本的国债偿债基金制度 |
二、我国国债偿债基金制度安排 |
第十三章 积极参与区域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 |
第一节 区域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情况 |
一、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动因 |
二、相关区域的合作机制 |
第二节 我国参与区域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的意义 |
一、积极参与亚洲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 |
二、亚洲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现实意义 |
第十四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一、国债法规建设滞后 |
二、部门国债管理职责不清 |
三、国债市场割裂 |
四、国债交易方式创新不足 |
五、国债市场层次有待深化 |
六、政府或有负债管理欠缺 |
七、主权信用地位受到冲击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加强国债法规建设 |
二、明确政府部门管理职责 |
三、大力发展国债市场 |
四、提高或有负债管理水平 |
五、维护国债主权信用地位 |
参考文献 |
英文部分 |
中文部分 |
(7)中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国债发行市场效率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国债发行市场效率的一般含义 |
第二节 国债发行市场信息发现机制分析 |
第三节 国债发行价格的发现机制分析 |
第四节 国债发行市场效率的其他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国债流通市场效率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国债流通市场信息的传导效率分析 |
第二节 有价证券的流动性 |
第三节 交易所国债市场流动性分析 |
第四节 银行间国债市场流动性分析 |
第五节 跨市场国债品种分析 |
第四章 国债市场效率与国债收益率曲线 |
第一节 国债收益率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功能及其微观市场基础 |
第三节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分析 |
第四节 我国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完善 |
全文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目前中国政府债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府债券市场宏观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政府债券市场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不系统、不协调、不完善的问题。 |
2. 在对政府债券市场的监督管理上, 存在着政出多门、监管不协调的局面。 |
3. 政府债券市场的宏观政策环境有待加强, 信用环境较差, 市场环境险峻。 |
二、政府债券发行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政府债券的发行方式。 |
2. 政府债券的发行机制。 |
3. 政府债券的期限结构安排。 |
三、政府债券二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仍然处于分割状态。 |
2. 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有待提高。 |
3. 政府债券市场需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
四、政府债券衍生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政府债券衍生交易品种不够丰富, 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 |
2. 政府债券衍生品市场结构单一, 市场参与度较低。 |
3. 质押品处置机制尚未建立, 担保品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4. 债券借贷业务对衍生品的支持不够。 |
(9)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研究 ——基于信用利差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
1.2.1 地方政府 |
1.2.2 地方政府债券 |
1.2.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 |
1.2.4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及评析 |
2.1 关于公债发行定价的研究 |
2.1.1 关于公债发行的研究 |
2.1.2 关于公债发行定价形成的研究 |
2.2 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研究 |
2.2.1 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 |
2.2.2 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3 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偏离的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3 理论分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公债管理理论 |
3.1.2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理论 |
3.1.3 信用利差理论 |
3.1.4 理论组织框架 |
3.2 分析框架 |
3.2.1 研究视角 |
3.2.2 理论模型与作用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4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历史演变、现状及特征 |
4.1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历史演变 |
4.1.1 发行制度的改革 |
4.1.2 发行利差的演变 |
4.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现状 |
4.2.1 发行定价方式 |
4.2.2 发行定价管理 |
4.2.3 发行定价利差 |
4.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特征 |
4.3.1 发行利差逐渐扩大 |
4.3.2 发行制度日趋市场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实证分析:基于发行利差影响因素的视角 |
5.1 研究设计 |
5.2 模型设定 |
5.3 指标选择 |
5.3.1 被解释变量 |
5.3.2 解释变量 |
5.4 数据统计 |
5.4.1 数据来源 |
5.4.2 样本选取 |
5.4.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5 实证结果 |
5.5.1 结果分析之一:发行要素与发行利差 |
5.5.2 结果分析之二:宏观经济要素与发行利差 |
5.5.3 结果分析之三:市场要素与发行利差 |
5.5.4 结果分析之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与发行利差 |
5.5.5 结果分析之五: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机制要素与发行利差 |
5.5.6 结果分析之六:地方政府债券干预要素与发行利差 |
5.6 内生性分析 |
5.7 稳健性检验 |
5.7.1 信用利差指标分析 |
5.7.2 Bootstrap与稳健标准误检验 |
5.7.3 基于面板的模型检验 |
5.8 驱动因素分析:基于变量标准化回归 |
5.9 本章小结 |
6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偏离实证分析:基于发行溢价率的视角 |
6.1 研究设计 |
6.2 模型设定 |
6.3 指标选择 |
6.3.1 被解释变量 |
6.3.2 解释变量 |
6.4 数据统计 |
6.4.1 数据来源 |
6.4.2 样本选取 |
6.4.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5 实证结果 |
6.5.1 结果分析之一: 发行要素与发行溢价率 |
6.5.2 结果分析之二: 宏观经济要素与发行溢价率 |
6.5.3 结果分析之三: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与发行溢价率 |
6.5.4 结果分析之四: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机制要素与发行溢价率 |
6.5.5 结果分析之五: 地方政府债券干预要素与发行溢价率 |
6.6 内生性分析 |
6.7 稳健性检验 |
6.7.1 溢价率指标分析 |
6.7.2 Bootstrap与稳健标准误检验 |
6.7.3 基于面板模型的检验 |
6.8 二级市场定价合理性分析 |
6.9 驱动因素分析:基于变量标准化回归 |
6.10 本章小结 |
7 国际经验借鉴 |
7.1 以市场化发行定价为原则 |
7.2 建立完善的一级发行制度 |
7.2.1 确定“黄金法则”发行框架 |
7.2.2 明确发行主体责任 |
7.2.3 强化信息披露 |
7.2.4 发挥信用评级约束功能 |
7.2.5 严格约束参与各方行为,促进公平交易与定价 |
7.3 建设发达的二级市场,为发行定价提供参考基础 |
7.3.1 降低投资门槛和投资成本 |
7.3.2 丰富资本市场品种,发展对应的衍生品种 |
7.3.3 建立完整的收益率曲线 |
7.3.4 丰富地方政府债券投资者群体 |
7.4 强化监管和风险处置制度,提高投资者信心 |
7.5 税收、风险资产等政策的支持及变革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政府干预与政府信用约束是我国发行定价的重要因素 |
8.1.2 发行制度和市场的演变是推动市场化发行定价的重要动力 |
8.1.3 一般债券与项目收益债券发行定价区别不大 |
8.1.4 与二级市场定价相比,发行定价偏离程度较大 |
8.1.5 先进国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
8.2 政策建议 |
8.2.1 以市场化发行定价为原则,严格约束政府干预行为 |
8.2.2 深化发行制度改革,形成合理定价机制 |
8.2.3 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基础设施 |
8.2.4 提高利息和交易税收、风险资产等支持力度 |
8.2.5 健全地方政府财政信用管理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国债券市场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国债券定价偏离的现象与证据 |
2.1 利率期限结构 |
2.2 国内外主流债券定价模型述评 |
2.2.1 国外主流债券定价模型的综述 |
2.2.2 国内利率期限结构研究现状述评 |
2.3 中国债券定价偏离的现象与证据 |
2.3.1 定价模型失效的现象与理由 |
2.3.2 心理实验证据 |
第三章 中国债券定价的金融生态 |
3.1 债券市场的金融生态要素 |
3.2 中国债券市场 |
3.2.1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情况 |
3.2.2 债券市场构成 |
3.3 债券市场主体 |
3.3.1 债券市场主体分类 |
3.3.2 各类主体参与债市的动机、偏好与行为 |
3.4 中国债券市场的制度约束 |
3.4.1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
3.4.2 制度供给的主体分析:政府行为 |
3.4.3 中国债券市场的制度性变革 |
3.4.4 当前仍然存在的制度性约束 |
第四章 主体行为因子的偏离度模型检验 |
4.1 模型变量设计 |
4.2 模型数据处理 |
4.3 偏离度模型检验 |
4.3.1 交易市场定价偏离Logit模型 |
4.3.2 发行市场定价偏离Logit模型 |
4.4 模型检验的启示 |
4.4.1 缓解交易市场定价偏离的对策 |
4.4.2 缓解发行市场定价偏离的对策 |
4.5 深入研究安排 |
第五章 中央银行影响市场定价行为的实证检验 |
5.1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及发展趋势 |
5.2 影响货币政策对市场行为有效性的因素 |
5.3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为提高有效性所作的努力 |
5.4 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行为的实证分析 |
5.5 制约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行为有效性的问题 |
第六章 发行主体债券定价效率研究 |
6.1 发行目的与发行市场 |
6.2 影响债券发行定价效率的因素 |
6.3 发行定价效率比较实证研究 |
6.4 对发行价格差异的进一步研究 |
6.5 发行定价效率差异的原因 |
第七章 交易主体圈子效应和同质效应定价影响实证检验 |
7.1 圈子效应定价影响实证检验 |
7.1.1 圈子效应的定义和内涵 |
7.1.2 银行间市场圈子的特点与作用 |
7.1.3 圈子交易存在性证明 |
7.1.4 圈子现象对主体定价行为的影响 |
7.2 同质效应定价实证检验 |
7.2.1 同质效应的定义和内涵 |
7.2.2 银行间债券发行市场同质效应的实证检验 |
7.2.3 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同质效应的实证检验 |
7.2.4 同质效应债券定价模型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
8.1 研究结论 |
8.2 改善主体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
附录 |
债券市场主体定价行为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国债发行市场管理之浅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国债市场效率研究[D]. 刘爽.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01)
- [2]政府干预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的“利率倒挂”[J]. 王治国. 管理世界, 2018(11)
- [3]我国国债运行风险管理研究[D]. 杨宇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4]制度与效率 ——基于中国债券市场的思考[D]. 战松.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5]定价偏高之谜 ——基于中国国债拍卖利差的实证研究[D]. 郭凌奇. 厦门大学, 2019(08)
- [6]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D]. 刘延斌.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12)
- [7]中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研究[D]. 蒋泽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8]目前中国政府债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J].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贾康,王桂娟,张鹏,程瑜,封北麟,李婕,吴方伟,金烨. 经济研究参考, 2012(19)
- [9]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研究 ——基于信用利差的角度[D]. 刘锐.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10]中国债券市场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 于建忠.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3)
标签:国债发行; 债券; 中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 市场管理; 国债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