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侏罗纪

西南侏罗纪

一、西南地区的侏罗系(论文文献综述)

吴忠银,葛枝华[1](2021)在《贵州金沙铜厂沟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文中指出金沙铜厂沟铜矿为沉积改造型铜矿床,铜矿赋存于侏罗纪上沙溪庙组(J2Sn)砂岩中。岩层由中长石、石英及岩屑等粒度由粗到细重复韵律,其中也伴随颜色的浅深变化。矿体受构造控制,矿体多赋存于向斜的地层扭曲处。孔雀石和铜蓝等次生硫化物的形成,说明铜矿经历了后期表生氧化和次生富集,因此,沉积作用为该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成岩期的各种地质作用使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后期氧化作用使其再富集。此成矿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可为后期铜矿资源勘查提供参考。

杨春龙,谢增业,李剑,国建英,张璐,金惠,郝翠果,王晓波,李志生,李谨,齐雪宁[2](2021)在《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是低油价形势下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盆地内不同地区天然气来源尚不明确,影响下一步勘探部署决策,为此开展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沙溪庙组天然气属于干酪根降解气,甲烷含量>84%,含少量乙烷、丙烷等烃类气体及少量的氮气、二氧化碳等非烃气体,不含硫化氢,不同区域的天然气成熟度存在差别;(2)天然气δ13C1值为-39.2‰~-31.2‰、δ13C2值为-32.8‰~-22.3‰、δ13C3值为-28.7‰~-19.5‰,天然气碳同位素未发生倒转,川西地区为煤成气,川中地区为油型气,川东地区为煤成气和油型气混合气,以油型气为主;(3)不同区域天然气δ13C1值、δ13C2值的差异,与其来源于不同类型烃源岩贡献比例大小有关。川西、川西南地区主力烃源岩为须五段煤系烃源岩,川中地区为下侏罗统湖相烃源岩,川东地区天然气来源于须五段和下侏罗统烃源岩。研究结果对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下一步天然气勘探部署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一婷[3](2021)在《演武-三岔地区侏罗系延7、延8油藏成藏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延安组油藏分布特征、控制因素、成藏规律及成藏模式研究薄弱,给下步勘探开发带来巨大难题。本文应用油田现有数据资料,开展研究区延安组古地貌、构造、沉积相、储层、烃源岩、油气运移通道、动力、充注期次与时限等成藏因素分析,确定各目的层成藏控制因素,总结成藏模式及成藏规律,为后期油气合理地勘探开发提供依据。根据测井、地震和岩心等地质资料,运用印模法及综合地质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侏罗系沉积前的古地貌进行恢复,前侏罗纪古地貌呈现出“北斜坡、中支沟、南高地”的形态,发育三条支河谷。侏罗系延安组延8、延7层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综合储集层性能、盖层封闭性能、圈闭类型、成藏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研究区油气富集规律,提炼出“河谷侧翼坡咀成藏、近河古高地成藏、河间丘上覆砂岩成藏”三种成藏模式,分析延安组油藏成藏控制因素,认为古地貌为下切河谷提供了来自延长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上运移通道,鼻隆构造与河道砂体匹配形成了良好储油圈闭。

袁远[4](2020)在《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闽西南地区是东南沿海乃至华南最具经济意义的铁、铜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120余个铁多金属矿床,尤以马坑式矽卡岩型铁钼多金属矿最为典型。铁钼多金属矿化与集中出露于该区永定—德化一带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针对该阶段花岗岩类的研究程度仍比较低,致使该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成因机制及其与铁钼多金属成矿的耦合关系还存在争议。据此,本文选取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相关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十二排、大排与永福复式岩体,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详细分析了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全面阐明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及演化机制,精确厘定了岩浆侵位时代;查明了典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事件的成因联系以及构造背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揭示了本文研究岩体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42~128Ma。通过对比分析区内已报道的同时期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岩石学资料,新提出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存在一条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限为早白垩世早期(145~125Ma)。2.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显示高硅富钾,普遍贫钙、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组成上,它们均不同程度富集K、Rb、Th、U、Y和REE,显着亏损P、Ti、Sr、Ba、Nb、Ta等元素,具有中等至强负Eu异常和平缓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体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3.Sr-Nd-Hf同位素特征表明,相关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由古元古代(麻源群)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岩浆发生混合,随后进一步通过较高程度分异结晶形成的。幔源岩浆不仅直接参与了成岩过程,并且地幔物质贡献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大,反映了深部趋于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4.典型矿床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主要形成于145~130Ma,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具有紧密时空关联。S-Pb-O-R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流体与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类相似的壳源岩浆。通过综合对比,本文认为闽西南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侵入及相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铁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的弧后伸展背景。5.通过对比分析前人对该区成矿系列的相关认识,本文将闽西南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重新厘定为“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钼、铅锌、铜成矿系列”,并进一步提出了铁钼多金属矿床的主攻类型及找矿方向。

陈佩蓉,许中杰,孔锦涛,程日辉[5](2020)在《闽西南地区中侏罗世古气候演化及其对华南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文中指出为探究闽西南地区中侏罗世古气候演化特征,寻找华南早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在古气候方面留下的记录,本文以闽西南地区漳平东坑剖面为研究对象,采集漳平组泥岩样品进行了X-射线荧光光谱主量元素分析及ICP-MS微量、稀土元素测试,并与其沉积特征、古生物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该剖面化学蚀变指数(CIA=72.2~81.6)、Mg/Ca值(0.40~38.5)、 Rb/Sr值(2.07~19.8),古盐度指标Sr/Ba值(0.05~0.12)及氧化还原条件判别指标δCe值(0.77~1.00)、V/Cr(0.73~1.79)、Ni/Co(0.76~4.38)、U/Th(0.13~0.46)、δU值(0.57~1.16)均指示闽西南地区中侏罗世早期以半温湿气候为主,存在短暂干热期,中侏罗世中期开始向半干热气候转变。这一古气候转变是闽西南及其围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温湿气候向晚侏罗世-白垩纪干热气候演化的重要纽带,其转变也是早中生代华南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

梁霄[6](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李永锋,代波,怀海宁,曹丽,高冬,许兆林,牛海洋,侯涛,刘楠,范迪[7](2020)在《安塞油田南部侏罗系古地貌与延安组油气成藏关系》文中认为为了解古地貌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以安塞油田南部地区为例,利用该地区丰富的钻井与测井资料,采用印模法恢复了该地区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古地貌对延安组成藏的控制作用。安塞南部侏罗系主要发育河谷、陡坡和支沟3种古地貌单元:河谷主要发育于研究区西南地区,河谷走向近东西向,是由强烈的河谷下切作用形成的;陡坡为高地与古河谷之间的过渡地带,宽度为3.0~9.5 km,可进一步将其划分为陡坡区与缓坡区;支沟对延长组地层的冲蚀及对陡坡的支解起重要作用,使地层边缘发生破碎并形成坡咀。河道砂体及支沟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陡坡区砂体为油气的有利储集体,而陡坡区内的有效构造圈闭或岩性上倾尖灭圈闭是安塞油田南部油气富集的潜力区。

李春阳[8](2020)在《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及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生长的启示》文中提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新生代早期的碰撞,造就了有着“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在板块碰撞及持续汇聚过程中,高原周缘形成了上千公里的陆内变形域,即“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记录着青藏高原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和隆升历史,对该体系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不仅对于探讨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过程和高原生长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对环青藏高原体系内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以下简称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沉积学观测、基于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盆地物源分析和基于地层厚度的盆地沉降过程研究,结合前人在盆地内的磁性地层学、构造变形以及造山带内部热年代学等研究,建立了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限定了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生长和古地貌演化过程,进而探讨了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的生长机制,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1、基于对塔西南地区三条新生代沉积剖面野外沉积学观测,分析了盆地新生代沉积相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阿尔塔什组至乌拉根组为浅海-泻湖相沉积,巴什布拉克组为滨海三角洲相沉积,克孜洛依组为河流相-冲积扇远端沉积,安居安组为湖泊三角洲-湖泊相沉积,帕卡布拉组为河流相-冲积扇远端沉积,阿图什组为冲积扇扇中沉积,西域组为冲积扇扇根沉积。该结果表明,塔西南盆地新生代经历了由海相向陆相沉积的转变,显示出由低能向高能沉积转变的整体趋势,但在克孜洛依组至安居安组发育一次由高能向低能转变的次级旋回,陆相沉积序列代表了典型的前陆盆地沉积建造。2、基于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相关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等研究,本文对塔西南地区克里阳剖面和喀什塔什剖面新生代沉积地层进行了物源分析,结果显示:盆地物源体系在阿图什组沉积时发生显着变化,巴什布拉克组、克孜洛依组、安居安组和帕卡布拉克组的沉积物质主要源于松潘甘孜地块和南昆仑地块,阿图什组的沉积物质主要源于南昆仑地块和北昆仑地块。3、基于地层厚度统计,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地层厚度与距造山带前缘断裂距离之间斜率值(RTD)的变化,揭示了盆地新生代的沉降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阿尔塔什组至巴什布拉克组地层厚度差异不明显,RTD值为~-1.71m/km,地层向南微弱增厚,盆地发生弱的构造沉降;克孜洛依组、安居安组和帕卡布拉克组地层厚度向南显着增厚,RTD值为阿尔塔什组至巴什布拉克组的三倍以上,指示盆地发生明显的构造沉降;阿图什组的地层厚度横向上出现向南先增大再减小的分段特征,盆地的沉积中心向北迁移~22 km;西域组的地层厚度横向上继续保持向南先增大再减小的分段特征,但盆地的沉积中心再次向北迁移~34 km。这些结果表明,塔西南前陆盆地的沉积中心自阿图什组沉积以来不断向北迁移。4、基于上述沉积相变化、物源分析和盆地沉降及沉积中心迁移等特征,本文对比分析了塔西南地区7条新生代沉积剖面,确定了新生代地层的沉积特征和标志性地层界线,结合前人对新生代地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演化过程:(1)古新世-始新世(~65-36.5 Ma),受到副特提斯海海进海退和松潘甘孜-甜水海-南昆仑地区构造活动的双重影响,塔西南盆地开始微弱的构造沉降,盆地内部主要沉积一套浅海相-滨海相沉积序列;(2)渐新世(~33-22.6 Ma),盆地开始发生显着的构造沉降,盆地沉积转变为陆相沉积环境,标志着塔西南前陆盆地的开始;该阶段沉积物总体表现为粒度向上变粗的趋势,其中克孜洛依组至安居安组沉积物记录的一个粒度由粗到细的次级旋回,代表着前陆盆地前缘的逐渐向北靠近,此时盆地物源来自于松潘甘孜地块和南昆仑地块;(3)早-中中新世(~22.6-15 Ma),盆地的沉积物源区转变为南昆仑地块和北昆仑地块,塔西南盆地则开始出现冲积扇扇中的粗碎屑沉积,盆地的沉积中心向北迁移~22 km;(4)中中新世以来(~15 Ma至今),塔西南盆地沉积继续转变为高能的冲积扇扇根的块状砾岩,沉积中心继续向北迁移~34 km,形成现今的盆地格局。5、综合前人在西昆仑造山带内部的热年代学和盆地冲断带构造变形研究,本文提出了新生代西昆仑造山带和塔西南盆地的协同演化模式:(1)古新世-始新世(~65-36.5 Ma),西昆仑造山带的隆升主要集中在松潘甘孜-甜水海和南昆仑地块局部地区,对塔西南盆地的影响十分有限;(2)渐新世(~33-22.6 Ma),西昆仑造山带的松潘甘孜-甜水海和南昆仑地块持续抬升并为塔西南盆地提供物源,塔西南前陆盆地启动,沉积中心(前陆盆地前渊)可能存在向北的迁移;(3)中新世以来(~22.6 Ma至今),北昆仑地块抬升并与南昆仑地块一起为塔西南前陆盆地提供物源,沉积中心(前陆盆地前渊)向北迁移了至少56 km。6、本文所揭示的新生代沉积物逐渐向高能沉积转变、沉积物源由松潘甘孜地块和南昆仑地块向南昆仑地块和北昆仑地块转变、沉积中心(前陆盆地前渊)向北迁移至少56 km,结合前人构造分析研究所揭示的变形逐渐向塔里木盆地迁移的结果,表明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逐渐向北隆升扩展。这些结果揭示青藏高原西北部的上地壳边界在新生代动态北移,高原西北缘向北生长。在此过程中,塔里木板块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可能下插(underthrusting)至现今西昆仑造山带之下,按照塔西南前陆盆地沉积中心向北迁移的距离估算,至少有56 km的塔里木板块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下插(underthrusting)至西昆仑造山带之下。7、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推测青藏高原西北缘的生长过程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始新世至渐新世,表现为西昆仑造山带内部的各块体由南向北逐渐抬升,直至北昆仑地块抬升并为塔西南盆地提供物源;第二阶段为中新世以来,表现为以北昆仑地块为界,一方面变形从西昆仑造山带向塔里木盆地内部传递,另一方面变形向南往南昆仑地块和松潘甘孜-甜水海地块集聚,造成由北昆仑地块向南的热年代学年龄变新的趋势。本文推测,这种演化模式可能体现出了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生代生长控制机制的转变,第一阶段被印度板块的向北挤压控制,第二阶段由塔里木板块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向南的下插作用主导。

陈竹新,王丽宁,杨光,张本健,应丹琳,苑保国,裴森奇,李伟[9](2020)在《川西南冲断带深层地质构造与潜在油气勘探领域》文中研究说明应用地质、地震及钻井等资料,对川西南冲断带深层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和变形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四川盆地西南(简称川西南)地区深层潜在的油气勘探领域。川西南冲断带在关键地质历史时期发育特征性的地层分布及构造变形结构,主要包括前震旦纪多个近南北向的裂谷构造、震旦系灯影组阶梯状台地-台缘构造、晚古生代早期的西部古隆起、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碳酸盐台地、晚三叠世至白垩纪的前陆斜坡和前缘隆起构造以及新生代多期多向再生前陆冲断构造等。现今川西南冲断带整体上表现为受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内盐层和基底拆离层控制的双层冲断变形几何学结构,浅变形层发育构造位移远距离传播的北东—南西走向的滑脱冲断构造;而深变形层则发育基底卷入的近南北走向的基底褶皱,并改造了上部早期形成的滑脱冲断构造,改造强度南强北弱。川西南冲断带南部地区以晚期基底冲断褶皱构造为特征,而中—北部地区则以浅层滑脱冲断为主。靠近山前的雾中山构造带呈现滑脱推覆结构特征,上盘推覆构造为复杂化的断层转折褶皱核部和前翼,深层则发育稳定的隐伏原地构造。从构造变形结构分析,区域盐滑脱层上、下的构造变形层中都发育了有利的勘探层系和区带,各变形层中多排显性背斜构造带是重点领域。而雾中山构造带深层原地隐伏的震旦系和二叠系、深层隐伏的前震旦纪裂谷层序及相关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台地-台缘带以及龙泉山构造东侧的印支期古隆起等是川西南冲断带潜在油气勘探领域。图11参36

芦建文[10](2020)在《川西南马边地区五指山背斜几何学、运动学与成因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指山背斜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马边地区,区内新构造运动活跃。目前对五指山背斜的成因机制及形成演化研究比较匮乏,论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平衡剖面技术为基础,综合利用二维地震剖面、地表地质资料及相关钻井资料对其浅表及地腹构造进行探究。定量分析五指山背斜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利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构造演化史,并结合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其动力学机制进行研究。最终对五指山背斜的成因机制及形成演化过程有了清晰认识。五指山背斜地表为一向北凸出的弧形构造,背斜南起新市镇一带,走向北西;在生基坪附近构造走向由北西向转为北东向,在马边一带收敛。背斜核部产状平缓,两翼产状较陡,剖面上表现为不对称“箱状”背斜。背斜主要出露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区内无大型断裂发育,仅在背斜北西利店一带发育利店断裂,背斜南部靛蓝坝向斜内发育靛蓝坝断层和中都断层,断裂活动时间较新,多为新生代以来的断裂。地表地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构造形成的新生性。二维地震剖面中不同反射层同相轴特征明显,显示各层位基本为稳定沉积,较好地揭露了地腹构造形态。基于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分析认为五指山背斜地腹构造几何学形态为不对称“箱状”背斜;地腹各层具相似的构造形迹,整体上各层呈现出同期卷入构造变形的特征。同时在深部基底与震旦系之间存在一同相轴特征突变界面,结合整个剖面构造样式及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我们认为该界面是一断层滑脱面,综合分析认为五指山背斜的形成机制应为断层滑脱褶皱。此外,深部构造特征揭示五指山背斜大致以下寒武统滑脱层为界,上下构造变形呈现出较大差异,说明了寒武系滑脱层对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结合五指山背斜几何学、运动学及平衡剖面演化史的综合分析,认为五指山背斜形成的动力学背景为喜山期以来印度板块的北移及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周边块体异向性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应力场发生转变,最终形成现今的构造面貌。五指山背斜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喜山早期南西-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北西向构造,喜山晚期北西西-南东东向的挤压应力形成的左旋应变体系使北西向构造发生弧形转变,形成北东向构造。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五指山背斜的形成有直观认识,较好地揭示了五指山背斜的动力学机制,对研究其形成演化具有参考价值。

二、西南地区的侏罗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地区的侏罗系(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金沙铜厂沟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2 矿床地质特征
    2.3 矿体特征
    2.4 矿石特征
3 矿床成因分析
4 找矿标志
    (1)岩性标志(浅紫交互)
    (2)矿物标志
    (3)构造标志

(2)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2.1 天然气组成
    2.2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
    2.3 天然气轻烃组成
4 地质意义
5 结论

(3)演武-三岔地区侏罗系延7、延8油藏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地层划分
        1.3.2 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研究
        1.3.3 沉积相的研究
        1.3.4 储层特征研究
        1.3.5 延安组成藏规律研究
    1.4 研究思路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地层划分
    2.1 构造背景
    2.2 沉积盆地演化
    2.3 沉积背景
    2.4 地层对比与划分
        2.4.1 标志层电性特征
        2.4.2 地层等厚原则
        2.4.3 旋回对比原则
        2.4.4 地层对比结果
    2.5 构造特征
        2.5.1 延8顶面构造特征
        2.5.2 延7顶面构造特征
第三章 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研究
    3.1 古地貌刻画方法
    3.2 古地貌单元划分
        3.2.1 侵蚀河谷古地貌单元
        3.2.2 支河谷(三级河谷)古地貌单元
        3.2.3 高地古地貌单元
        3.2.4 古隆起斜坡古地貌单元
        3.2.5 河间丘古地貌单元
    3.3 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
第四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4.1 岩石相标志
        4.1.1 颜色标志
        4.1.2 古生物标志
        4.1.3 岩石粒度
        4.1.4 煤层标志
        4.1.5 沉积构造标志
    4.2 测井相标志
    4.3 砂体结构面在露头上的特征
    4.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5 单井相分析
    4.6 连井沉积相分析
    4.7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8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1 岩石类型及碎屑组分
        5.1.2 填隙物成分及含量
    5.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5.2.1 孔隙类型
        5.2.2 喉道类型
    5.3 孔喉微观特征
        5.3.1 孔隙结构参数特征
        5.3.2 储层毛管压力特征
    5.4 成岩作用研究
        5.4.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5.4.2 成岩阶段划分
        5.4.3 储层孔隙演化
    5.5 储层物性及其平面展布特征
        5.5.1 储层物性特征
        5.5.2 储层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5.6 储层分类及综合评价
第六章 成藏要素分析
    6.1 油源对比
    6.2 烃源岩分析
    6.3 储层和盖层
    6.4 运移通道
    6.5 聚集条件
第七章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
    7.1 油藏特征
        7.1.1 延7层
        7.1.2 延8层
    7.2 油藏类型
    7.3 成藏控制因素
        7.3.1 古地貌控制成藏
        7.3.2 沉积控制成藏
        7.3.3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7.3.4 油藏平面分布规律
        7.3.5 油藏纵向分布规律
    7.4 成藏模式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2.2 闽西南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1.2.3 闽西南晚中生代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实验分析方法
        1.5.1 锆石U-Pb测年
        1.5.2 锆石Lu-Hf同位素测定
        1.5.3 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
        1.5.4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1.5.5 全岩Sr-Nd同位素测定
        1.5.6 电子探针分析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前泥盆系基底岩系
        2.1.2 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岩系
        2.1.3 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及火山岩系
    2.2 侵入岩
        2.2.1 前中生代侵入岩
        2.2.2 早中生代侵入岩
        2.2.3 晚中生代侵入岩
    2.3 区域构造
第3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3.1 十二排岩体
    3.2 大排岩体
    3.3 永福复式岩体
    3.4 洛阳岩体
    3.5 潘田岩体
第4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年代学特征
    4.1 十二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4.2 大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4.3 永福复式岩体年代学特征
第5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
    5.1 十二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5.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5.1.3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5.2 大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5.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5.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5.2.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5.3 永福复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5.3.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5.3.3 矿物学特征
        5.3.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5.3.5 各单元岩石的成因联系
第6章 典型铁钼矿床特征
    6.1 龙岩马坑铁(钼)矿
        6.1.1 矿区地质特征
        6.1.2 矿床地质特征
        6.1.3 成矿物质来源
        6.1.4 成矿时代
        6.1.5 矿床成因
    6.2 永定大排铁铅锌(钼)矿床
        6.2.1 矿区地质特征
        6.2.2 矿体特征
        6.2.3 围岩蚀变特征
        6.2.4 矿物共生组合与期次
        6.2.5 成矿时代
        6.2.6 矿床成因
    6.3 武平十二排钼矿
        6.3.1 矿区地质特征
        6.3.2 矿体特征
        6.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6.3.4 成矿时代
        6.3.5 矿床成因
    6.4 漳平洛阳铁(钼)多金属矿床
        6.4.1 矿区地质特征
        6.4.2 矿床地质特征
        6.4.3 成矿物质来源
        6.4.4 成矿时代
        6.4.5 矿床成因
    6.5 安溪潘田—德化阳山铁矿床
        6.5.1 潘田铁矿床
        6.5.2 德化阳山铁矿
    6.6 马坑外围铁(钼)矿化点地质特征及矿化时代
        6.6.1 竹子炉钼矿点
        6.6.2 山坪头铁多金属矿点
    6.7 永福岩体外围矿化特征及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6.7.1 主要地质矿化特征
        6.7.2 矿化时代
第7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成矿作用
    7.1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
    7.2 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带与深部构造的空间关系
    7.3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的关系
        7.3.1 岩浆起源与演化
        7.3.2 成矿物质来源
        7.3.3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对铁钼成矿作用的启示
    7.4 闽西南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相关铁钼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的再认识
        7.4.1 前人对于闽西南及邻区成矿系列的划分方案
        7.4.2 闽西南铁钼多金属矿化作用成矿系列的重新厘定
第8章 结语
    8.1 主要成果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5)闽西南地区中侏罗世古气候演化及其对华南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及剖面岩性、岩相特征
2 样品采集、处理及分析方法
3 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古气候的指示
    3.1 化学蚀变指数(CIA)及Mg/Ca值对古气候的指示
    3.2 Rb/Sr值对古气候的指示
    3.3 古盐度指标Sr/Ba值对古气候的指示
    3.4 氧化还原条件判别指标对古气候的指示
4 讨论
    4.1 漳平组沉积特征与古气候的关系
    4.2 漳平组古生物特征与古气候的关系
    4.3 古气候演化对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
5 结论

(6)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2.1.1 前寒武纪
        2.1.2 寒武纪-志留纪
        2.1.3 泥盆纪-石炭纪
        2.1.4 二叠纪
        2.1.5 三叠纪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3.3.2 断裂系统特征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安塞油田南部侏罗系古地貌与延安组油气成藏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地质背景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地质背景
    1.2 研究方法
2 前侏罗纪古地貌恢复
    2.1 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厚度特征
    2.2 古地貌特征
3 古地貌与油成藏关系分析
    3.1 河谷砂体提供油气运移通道,油气在陡坡区优先聚集
    3.2 微幅构造及岩性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
    3.3 油气富集潜力区预测
4 结 论

(8)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及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生长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塔西南盆地
        1.2.2 西昆仑造山带
        1.2.3 副特提斯海海退、区域构造活动及干旱化的关系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论文工作量
    1.6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塔里木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2.1.2 塔西南盆地格架及构造变形特征
        2.1.3 西昆仑造山带
    2.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
        2.2.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
        2.2.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3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过程
    3.1 克里阳沉积剖面
        3.1.1 喀什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1.2 乌恰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1.3 阿图什组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1.4 西域组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1.5 沉积相解释
        3.1.6 沉积充填过程
    3.2 喀什塔什剖面
        3.2.1 喀什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2.2 乌恰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2.3 阿图什组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2.4 沉积相解释
        3.2.5 沉积充填过程
    3.3 阿尔塔什剖面
        3.3.1 野外特征及沉积相解释
        3.3.2 沉积充填过程
    3.4 小结
4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物源分析
    4.1 采样及测试
    4.2 分析方法
    4.3 克里阳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4.3.1 CL图像及年龄数据投图
        4.3.2 碎屑锆石年龄数据特征分析
    4.4 克里阳剖面碎屑锆石物源对比分析
        4.4.1 潜在源区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分析
        4.4.2 新生代地层样品间K-S检验分析
    4.5 喀什塔什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4.5.1 CL图像及年龄数据投图
        4.5.2 碎屑锆石年龄数据特征分析
    4.6 喀什塔什剖面碎屑锆石物源对比分析
        4.6.1 潜在源区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分析
        4.6.2 新生代地层样品间K-S检验分析
        4.6.3 新生代地层样品与潜在物源区对比分析
    4.7 小结
5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降过程
    5.1 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和构造解释
        5.1.1 地震剖面反射特征
        5.1.2 地震剖面构造解释
        5.1.3 山前冲断带变形特征
    5.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厚度统计方法和结果
        5.2.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厚度统计方法
        5.2.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厚度统计结果
    5.3 塔西南盆地沉降分析
    5.4 小结
6 西昆仑造山带-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构造-沉积-沉降协同演化及其对青藏高原西北缘隆升过程的启示
    6.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对比及地层年代格架
        6.1.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对比
        6.1.2 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确立
    6.2 塔西南盆地沉积-沉降过程及其与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抬升的协同演化
        6.2.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
        6.2.2 新生代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抬升及其与塔西南盆地沉积-沉降的协同演化
    6.3 对青藏高原西北缘生长过程的启示
        6.3.1 对于塔里木板块陆内下插的启示
        6.3.2 对于高原生长的启示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川西南冲断带深层地质构造与潜在油气勘探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表地质构造
    1.1 地貌地形
    1.2 地表构造
    1.3 地层分布
2 构造变形结构
    2.1 北部浅层滑脱冲断构造段
    2.2 中部双层冲断变形构造段
    2.3 南部基底褶皱构造段
3 深层地质结构
    3.1 深层南华系隐伏裂谷构造
    3.2 震旦系灯影组台地-台缘结构
    3.3 雾中山深层稳伏构造
4 多阶段构造演化过程
5 潜在油气勘探领域
    5.1 深层隐伏裂谷构造带
    5.2 雾中山构造带多层系
    5.3 震旦系灯影组台地-台缘构造带
    5.4 前缘古隆起构造带
6 结论

(10)川西南马边地区五指山背斜几何学、运动学与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马边地震带构造变形及其动力学研究现状
        1.2.2 马边地区新生代隆升剥露研究现状
        1.2.3 断层相关褶皱研究进展
        1.2.4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基底地层
        2.2.2 沉积盖层
    2.3 区域构造特征
        2.3.1 褶皱构造
        2.3.2 断裂系统概述
    2.4 构造层划分
        2.4.1 震旦系构造层
        2.4.2 寒武系-志留系构造层
        2.4.3 二叠系-中三叠统构造层
        2.4.4 上三叠统-侏罗系构造层
    2.5 构造-沉积演化
第3章 五指山背斜几何学特征
    3.1 浅表地质构造特征
    3.2 地腹构造特征
    3.3 几何学特征综合分析
第4章 五指山背斜构造演化特征
    4.1 平衡剖面技术
        4.1.1 平衡剖面技术基本原理
        4.1.2 平衡剖面制作流程
    4.2 平衡剖面演化特征分析
    4.3 缩短量与缩短率分析
第5章 五指山背斜成因机制研究
    5.1 区域动力学背景
    5.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5.2.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基本原则
        5.2.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平台
        5.2.3 实验目的及意义
        5.2.4 五指山背斜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5.3 五指山背斜成因机制分析
        5.3.1 构造演化过程
        5.3.2 动力学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西南地区的侏罗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金沙铜厂沟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吴忠银,葛枝华. 贵州科学, 2021(04)
  • [2]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杨春龙,谢增业,李剑,国建英,张璐,金惠,郝翠果,王晓波,李志生,李谨,齐雪宁.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1(08)
  • [3]演武-三岔地区侏罗系延7、延8油藏成藏规律研究[D]. 刘一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4]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D]. 袁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闽西南地区中侏罗世古气候演化及其对华南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J]. 陈佩蓉,许中杰,孔锦涛,程日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0(05)
  • [6]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安塞油田南部侏罗系古地貌与延安组油气成藏关系[J]. 李永锋,代波,怀海宁,曹丽,高冬,许兆林,牛海洋,侯涛,刘楠,范迪.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0(03)
  • [8]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及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生长的启示[D]. 李春阳. 浙江大学, 2020
  • [9]川西南冲断带深层地质构造与潜在油气勘探领域[J]. 陈竹新,王丽宁,杨光,张本健,应丹琳,苑保国,裴森奇,李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0(04)
  • [10]川西南马边地区五指山背斜几何学、运动学与成因机制[D]. 芦建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西南侏罗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