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选教制”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吴星儒[1](2017)在《当代中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机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育党和人民李诚卫士的重要使命,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公安院校在办学特色方面有其特殊的行业职能和定位,既要遵循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探索和践行公安院校专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法治观教育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途径。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李于党、李于祖国、李于人民、李于法律的优秀人民警察。当前形势下,我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不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与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安院校要牢记法治观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将理论知识与公安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学生法治观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培养,着力提升公安院校乃至公安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更多人才支撑。本选题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实际情况所开展的研究,以当代我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三个层面对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从我国宏观政治政策的制定运行到具体教育课程的实施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的探索,并结合国内外法治观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比较成功的方法来进行法治观教育规律的总结,以促进接下来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从结构上来看,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当代中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研究这一选题确定的背景、意义进行针对性阐述,并对当前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综述,对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表述。第二章对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进行概述,从“是什么”的角度对相关的概念进行分析说明,为后文问题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其中,重点对“法治观教育”和“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这两个核心概念加以界定和辨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五个方面基本内容,即“构成要素:法治观教育的静态结构”、“教材拓展: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体系”、“运行机制:法治观教育的动态模式”、“载体依托:法治观教育的手段选择”、“环境塑造:法治观教育的条件保障”,使得法治观教育的内涵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第三章从“为什么”的角度对我国公安院校开展法治观教育的独特意义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分析,强化对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理念的认识和认同。首先,从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出发,提出树立公民的法治观念、树立公民的守法意识、加强公民的法治教育三个方面阐述了法治观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其次,从法治观教育范式的角度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范式”的局限性分析进行分析,总结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提出法治观教育对传统德育范式的超越路径,强化法治观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的认同;最后,从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落实在法治观之中、扞卫法律尊严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衡量标准、法治观教育是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三个方面论证了法治观教育是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第四章侧重于论述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学理依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法治观教育的国家意识形态理论依据,即唯物史观辩证法原理、阶级意识理论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法治观建设思想的学理依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观教育的思想的历史演进,包括阶级斗争为主、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法治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实行依法治国;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范式转换原理,包括范式转换催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新发展、从“德育范式”向“法治教育范式”转换的必然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再审视三个方面,强化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理论依据。第五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法治观教育的现实依据。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法治观教育的国情依据,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法律体系不健全、公民法治观念不健全、公民法治教育体系不完善;二是抵御西方价值观冲击是建构法治观教育的重大使命,包括当代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及其危害分析、抵御西方价值观渗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论述、法治观教育作为抵御西方价值观冲击的有力武器的阐明;三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法治观教育的实践依据,包括法治观教育是推进深化公安改革的精神动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需要树立以“法治”为核心的价值观、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需要通过法律加以实施。第六章重点探索了我国公安院校开展法治观教育的基本路径,从“怎么办”的角度回归了选题研究的初衷,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路径设想。第一,以“四个全面”为指导,推进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分别从“四个全面”论述法治观教育变革的基本现实路径;第二,以依法治国为目标,完善公安院校法治观的教育路径,包括提升法律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法治观念的意识形态功能、加快法治观教育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大众化中的普及进程;第三,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指导,筑牢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基石,包括思想政治方向引领、教材知识体系、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路径、办学层次和质量提升路径。
艾尔肯[2](2016)在《依法治国背景下美国法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文中认为美国的法学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被许多国家法学教育改革参考和借鉴。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为法律职业准备的法律人才,我国应当借鉴美国法学教育先进的经验,促进和提升法学教育的总体水平,及时调整和改进法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合理定位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科学构建各种法学学位体系,加强法学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法学教育的投资力度;逐步改革法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法学院校的行业性管理;建立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审查制度,强调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为提高法学的职业化教育水平,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当施行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相衔接的教学模式。通过采取上述举措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法学教育制度,培育优秀的法律职业人才,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胡静波[3](2014)在《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随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生源质量层次不齐,学生素质有所下降的问题,原有班级的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高等数学教学发展要求.为适应这一变化,许多高校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文章阐述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背景和具体方案,并根据自身多年教学改革的实践和经验,提出分层教学的实施建议.
赵波,高联雄,吴庆畅,王万升[4](2013)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分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文中指出以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分级教学的实践为基础,介绍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分级教学的做法,并对如何做好分级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卫琳[5](2012)在《高校教育改革中创新人才、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从研究创新人才、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入手,剖析创新教育的构成要素与实施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创新教育中教育理念、考评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创新活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教育理念、培养体系、考评机制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分析高校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张漠[6](2011)在《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学分制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建立以学分制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分析了当前学分制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学生选课、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教学评估、考试考核等方面的相应对策,以期完善我国的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陈秀敏,杨鹏瑜,李铭[7](2010)在《完善学分制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目前,学分制在中国很多高校逐渐得到推广。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展选课倾向性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近年来高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完善高校学分制的方式。
胡桂开,彭萍[8](2010)在《选教制下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高等数学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介绍了学校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实行选教制和分级教学相结合的双模式教学的一些做法,并对高等数学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及日常教学管理和考核方式方面的改革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了双模式教学中关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体会。
李淑萍,康洁,蒋泰鹏,董锐明[9](2010)在《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用问卷法,从国内三个不同地区不同大学中抽取不同专业的大学生1000人、高校教师200人作为调查对象,全面系统的做调查分析,全面反映高校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普遍认为个人认识和学校氛围等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要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注重教育模式的转变,全面提升教师创新教学能力,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大学生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王建刚,李美洁,甘应进[10](2008)在《关于完善高校学分制学籍管理的思考与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在分析学分制学籍管理优点的基础上,结合闽江学院实行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实践,提出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和学籍管理制度、建设高素质学籍管理队伍、完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加强和完善学分制学籍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二、关于“选教制”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选教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二章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概述 |
2.1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概念界定 |
2.1.1 法治观教育的基本概念 |
2.1.2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基本概念 |
2.2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基本框架 |
2.2.1 构成要素:法治观教育的静态结构 |
2.2.2 教材拓展: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体系 |
2.2.3 运行机制:法治观教育的动态模式 |
2.2.4 载体依托:法治观教育的手段选择 |
2.2.5 环境塑造:法治观教育的条件保障 |
2.3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基本特征 |
2.3.1 法治观教育的理论灌输性 |
2.3.2 法治观教育的客观强制性 |
2.3.3 法治观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
第三章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独特意义 |
3.1 法治观教育是公安院校践行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 |
3.1.1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与普通高校相比的特殊性 |
3.1.2 公安院校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树立法治观念 |
3.1.3 公安院校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需要传播守法意识 |
3.1.4 公安院校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加强法治观教育 |
3.2 法治观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 |
3.2.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范式”的局限性 |
3.2.2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
3.2.3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范式对传统德育范式的超越 |
3.3 法治观教育是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
3.3.1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要落实在法治观之中 |
3.3.2 扞卫法律尊严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衡量标准 |
3.3.3 法治观教育是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
第四章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学理依据 |
4.1 法治观教育的国家意识形态理论 |
4.1.1 唯物史观的辩证法原理 |
4.1.2 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理论 |
4.1.3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理论 |
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法治观建设思想 |
4.2.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法治建设思维 |
4.2.2 民主与法制相统一的法治建设理念 |
4.2.3“三个代表”统领下的法治社会建设思路 |
4.2.4 科学发展观下的法治建设路径 |
4.2.5 全面依法治国的现代国家治理基础 |
4.3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范式转换原理 |
4.3.1 范式转换催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新发展 |
4.3.2 从“德育范式”向“法治教育范式”融合统一的必然性 |
4.3.3 两个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再审视 |
第五章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现实依据 |
5.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法治观教育的国情依据 |
5.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法律体系需进一步凝练 |
5.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法治观念需进一步塑造 |
5.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法治教育体系需进一步强化 |
5.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安院校法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
5.2 抵御西方错误价值观冲击是建构法治观教育的重大使命 |
5.2.1 当代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及其危害 |
5.2.2 抵御西方价值观渗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
5.2.3 法治观教育是抵御西方价值观冲击的有力武器 |
5.2.4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在西方价值观冲击下面临的挑战 |
5.3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实践依据 |
5.3.1 法治观教育是推进深化公安改革的精神动力 |
5.3.2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需要树立以“法治”为核心的价值观 |
5.3.3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需要通过法律加以实施 |
第六章 建构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基本路径 |
6.1 新形势下推进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 |
6.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 |
6.1.2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 |
6.1.3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 |
6.1.4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 |
6.2 以“依法治国”为目标,完善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路径 |
6.2.1 提升法律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
6.2.2 加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法治观念的意识形态功能 |
6.2.3 加快法治观教育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大众化中的普及进程 |
6.3 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指导,筑牢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基石 |
6.3.1 加深思想政治方向引领 |
6.3.2 加强教材知识体系建设 |
6.3.3 加大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建设 |
6.3.4 提升公安院校办学层次和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依法治国背景下美国法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应当合理定位法学教育的目标,培养为法律职业准备的法律人才 |
二、我国应当调整和改进法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三、我国应当理顺和完善法学学位体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
四、我国应当加强法学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法学教育的总体水平 |
五、我国应当增加法学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法学教育水平 |
六、我国应当改革法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法学院校的行业性管理 |
七、我国应当建立法学专业学生的审查制度,注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
八、我国的法学教育应当与司法考试相衔接,提高法学的职业化教育水平 |
(3)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分层教学优点 |
3 分层教学方案 |
3.1 学生分层 |
3.2 教学分层 |
3.2.1 教学目标分层 |
3.2.2 教学要求分层 |
3.2.3 教学方式分层 |
3.2.4 考核方式分层 |
3.3 动态管理 |
4 分层教学实施建议 |
4.1 分层教学与专业模块化教学相结合 |
4.2 分层教学与选教制相结合 |
4.3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分层教学 |
4.4 加强对C类学生的正确引导 |
5 结束语 |
(5)高校教育改革中创新人才、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创新人才、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的含义 |
2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2.1 教育理念偏离创新教育 |
2.2 课程设置制约创新教育 |
2.3 教学模式滞后创新教育 |
2.4 考评制度束缚创新教育 |
3 创新教育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
3.1 创新教育理念的重构 |
3.2 创新教育的培养体系建设 |
3.3 创新教育的考评机制优化 |
3.4 创新教育的师资培养 |
(6)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学分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行学分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弹性学制缺乏弹性 |
(二) 学分制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
(三)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缺乏科学性 |
(四) 学生选课存在随意性 |
(五) 课堂缺乏有效管理 |
(六) 教学评估体系需要改进 |
二、完善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相关对策 |
(一) 加强选课制 |
(二) 加强选教制 |
(三) 加强导师制 |
(四)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
(五) 压缩学时减少学分 |
(六)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
(7)完善学分制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课倾向性调查 |
1. 调查的意义。 |
2. 调查的形式。 |
3. 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 |
4. 调查过程和特色 |
5. 调查的结果 |
二、学分制在高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 成才目标管理力度的不足。 |
2. 部分学生选课具有较大盲目性。 |
3. 课程信息不够详细。 |
三、完善学分制的建议 |
1. 强化对学生成才目标的管理。 |
2.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形式。 |
3. 丰富教师信息, 更好地发挥选教制的作用。 |
4. 正确地应用学生评教。 |
5. 学生工作。 |
(9)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调查对象及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2.调查结果及分析 |
2.1 高校大学生对创新能力认识 |
2.2 院系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
2.3 大学生对创新的态度 |
2.4 高校氛围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
2.5 家庭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
2.6 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
(1) 具有创新意识, 而又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
(2) 思维敏捷, 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 |
3) 有灵感, 但缺少创新技能。 |
(4) 有创新的热情, 但独特的创新目标不明确。 |
3.对策研究 |
3.1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树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
3.2 增强创新意识, 深化教学体系, 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堂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
3.3 完善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形成激励创新型人才的管理机制和育人环境 |
3.4 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智能和创新方法。 |
3.5 营造高校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 |
(10)关于完善高校学分制学籍管理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分制的优点 |
1.学分制赋予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 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
2.学分制营造的竞争氛围,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
3.学分制拓宽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有利于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 |
二、我校实行学分制学籍管理工作的实践 |
1.实行免修免听制度。 |
2.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用学分绩点来衡量。 |
3.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各项学习纪律。 |
4.实行退学警示制度。 |
5.实行学籍二级管理制度。 |
三、完善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建议 |
1.加强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
2.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
3.建立和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及学籍管理制度 |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籍管理队伍 |
5.完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
四、关于“选教制”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研究[D]. 吴星儒. 吉林大学, 2017(11)
- [2]依法治国背景下美国法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 艾尔肯. 河北法学, 2016(06)
- [3]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探索[J]. 胡静波.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4]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分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赵波,高联雄,吴庆畅,王万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S1)
- [5]高校教育改革中创新人才、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探讨[J]. 卫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07)
- [6]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学分制的探讨[J]. 张漠.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1(02)
- [7]完善学分制的几点思考[J]. 陈秀敏,杨鹏瑜,李铭. 商场现代化, 2010(36)
- [8]选教制下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胡桂开,彭萍.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9]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李淑萍,康洁,蒋泰鹏,董锐明. 科技信息, 2010(08)
- [10]关于完善高校学分制学籍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 王建刚,李美洁,甘应进. 纺织教育,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