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东部泥盆纪“黑台组”命名剖面的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栾金鹏[1](2021)在《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松嫩地块上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以及两地块上新元古代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变沉积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确定了松嫩地块上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的形成时代,并讨论了其沉积环境、物源及构造背景;通过对松嫩地块东缘和佳木斯地块西缘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确定了松嫩地块东缘和佳木斯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并利用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讨论了研究区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证了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基底的属性,并探讨了二者的构造亲缘性和构造归属,以及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张允平,那福超,宋维民,刘英才,赵雪娟[2](2021)在《对东北地区古生代几个重要时段地层古生物信息的区域构造学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古生代有关时段的地层古生物信息及其与古亚洲洋域的区域构造的关联分析认为,东北北部陆块群及毗邻褶皱带的古生代构造演化,属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历史的一部分.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后形成的小洋盆地具有构造叠加的属性.华夏与安哥拉植物群的迁移与混生信息暗示,西伯利亚与中朝板块之间的碰撞拼贴过程早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二叠纪深水放射虫硅质岩的形成,可能与板块汇聚期间古"缝合带"活化的裂陷槽有关.
李伟民,刘永江,赵英利,冯志强,周建平,温泉波,梁琛岳,张夺[3](2020)在《佳木斯地块构造演化》文中指出佳木斯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大地构造单元,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复杂的多构造体系叠合的演化过程。本文在总结近二十年已报导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工作,探讨了佳木斯地块的基底属性和来源,重塑了佳木斯地块西缘碰撞拼贴,以及东缘俯冲-增生的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佳木斯地块具有亲冈瓦纳大陆的构造属性,裂离后经历了长距离的北漂。与松辽地块先后两次拼合,首次发生于中志留世(~425Ma),在晚二叠世前后(~250Ma)沿原缝合带位置发生裂解,拉张出新的有限洋盆(牡丹江洋),并于侏罗纪(185~145Ma)与松辽地块沿牡丹江-依兰构造带再次碰撞拼贴,形成了高压变质的黑龙江增生杂岩带。而佳木斯地块东缘受晚石炭世-晚三叠世(305~250Ma)泛大洋的俯冲-增生事件影响,形成了跃进山增生杂岩,随后于中侏罗世-早白垩世(165~128Ma)在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作用下,形成了饶河增生杂岩。因此,佳木斯地块的构造演化既涉及了晚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消亡,又经历了中生代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与改造,而黑龙江杂岩的形成标志着古太平洋构造体制与古亚洲洋构造体制的转换始于晚三叠世(~210Ma)。
刘程[4](2019)在《敦化-密山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文中研究说明敦化-密山断裂带(敦密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在东北地区(北段)的两条分支之一,呈NE–SW走向,长约1000 km,宽达10 km左右。这一重要的大型断裂带是认识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然而,由于该断裂带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构造活动,关于其起源及演化历史一直认识不清,长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详细的野外观察与室内分析表明,敦密断裂带的第一期构造(起源期,D1)表现为一系列NE–SW走向的韧性剪切带。这些剪切带具有陡倾的糜棱面理和缓倾的矿物拉伸线理,露头和显微构造均指示为左行走滑剪切带,是区域南北向挤压的产物。显微构造和石英C轴组构指示,这些起源期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450℃~500℃。一系列剪切带内变形与未变形岩体与岩脉的锆石U–Pb年龄结果,再结合区域地质,可以限定这期左行走滑活动发生在早白垩世初。因而,敦密断裂带起源于早白垩世初,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三叠纪或侏罗纪。正是早白垩世初的左行平移活动才使得郯庐断裂带向北扩展进入到东北地区。随后的早白垩世期间,敦密断裂带转变为强烈的伸展活动(D2),一方面发育了一系列NE–SW走向的脆性正断层,另一方面控制了多个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发育。断层滑动矢量反演指示,这期伸展活动的区域应力状态为NW–SE向拉张。继早白垩世期间伸展活动之后,敦密断裂带又经历了一期左行平移活动(D3)。这期左行平移断层不但切割早期走滑韧性剪切带,还切入早白垩世盆地内部。部分平移断层是利用D2期正断层而发育。断层滑动矢量反演指示,这期左行平移活动发生在区域南北向挤压的应力状态下。一系列盆地火山岩与错断岩脉的锆石U–Pb定年,限定了这期左行平移活动发生在102~96 Ma之间,更可能是晚白垩世初。敦密断裂带在晚白垩世期间(D4)和古近纪期间(D5),又转变为伸展活动,并控制了断陷盆地的发育。这两期伸展活动中,敦密断裂带本身呈现为右行正断活动,成为盆地的边界断层。而各期盆地内部,却主要发育近东西向正断层,呈现为张扭性地堑或半地堑特征。断层滑动矢量反演表明,这两期伸展活动中的区域应力状态皆为近南北向拉张。这些盆地内上白垩统与古近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反映晚白垩世末发生过盆地反转与沉积间断。依据一系列锆石U–Pb年龄、εHf(t)值以及Hf的二阶模式年龄分析,可以确定辽源增生带在敦密断裂带以东仍然存在。通过详细确定辽源增生带与华北克拉通的边界位置,本次工作可靠地限定了敦密断裂带的累计左行位移量为170 km。再结合前人确定的依兰-伊通断裂带35 km的左行位移量,郯庐断裂带北段共左行错移华北克拉通北界达205 km。区域对比表明,敦密断裂带白垩-古近纪的5期活动,是区域动力学作用的结果。这期间周期性的挤压与伸展活动,指示了活动大陆边缘弧后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的特征。它们的动力源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正是大洋板块俯冲方式的交替变化,才导致了活动大陆边缘挤压与伸展活动的交替,相应出现了敦密断裂带的多期演化。
吴猛[5](2018)在《黑龙江省中东部金矿类型、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省中东部隶属黑龙江省境内的逊克-铁力-尚志以东地区,南、北分别与吉林省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毗邻,是一个经历了不同时期的罗迪尼亚超大陆演化、古亚洲洋演化和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演化而形成的复合构造区,多期、复杂的地质作用使得本区成为重要的内生金矿床成矿区之一。目前为止,该区已发现大型金矿床4座(老柞山、东安、金厂和东风山等),中型金矿床10余座(大安河、平顶山、四山林场等),小型金矿床20余座及30处以上的金矿(化)点。长期以来,有关该区金矿类型、成矿特征,特别是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潜力,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但有关矿床成因类型、成矿规律等方面认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该区各类重要金矿床的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年代学等方面研究,取得如下进展。1.在系统研究矿床地质基础上,将该区内生金矿的主要成因类型划分为中温热液金矿床、接触交代/矽卡岩金矿床、浅成热液型和斑岩型金矿床以及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床五大类。同时将浅成热液型金矿床划分两个亚类,分别是浅成热液高硫化型、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2.通过典型矿床的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得出,研究区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是:中温热液金矿床具有中温、中盐度、低密度的流体特征,流体包裹体主要为CO2和H2O,属于CO2-H2O-NaCl岩浆流体体系;接触交代/矽卡岩金矿床具有高温、中等盐度、中等密度的属性,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以CO2-CH4-H2O为主,具有岩浆热液流体属性;浅成热液低硫化型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含矿流体性质,为H2O-NaCl岩浆流体体系;浅成低温热液高硫化型-斑岩型金矿床中温、中等密度、低盐度的含矿流性质,含CO2的H2O-NaCl岩浆流体;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流体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特征,成矿流体的气相成分以CO2为主,并含有一定量N2、H2O、CH4等。3.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数据揭示:中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含矿流体为岩浆流体性质,成矿过程有大量的大气降水加入;接触交代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或年轻地壳源,成矿流体属中温热液流体,流体组成为岩浆与地层相互作用形成的特征,并在成矿过程还有大气降水加入;斑岩型、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金铜矿床和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生源特征,但前两者成矿流体具有高氧化流体属性或岩浆热液属性,成矿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加入,后者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岩浆水所占比例较小。4.将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与蚀变矿物39Ar/40Ar同位素定年相结合,厘定了该区金矿床成矿期划分中二叠世(262 Ma)、晚三叠(219-182Ma)、早白垩世(119-110Ma)三个成矿期,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和斑岩-浅成热液铜金矿床成矿集中发育在早白垩世,而中温热液金矿床在晚三叠(219-182Ma)和早白垩世(119-110Ma)均有形成。5.从流体演化角度出发,得出不同成因类型金矿成矿机制:接触交代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经历了流体的不混溶或沸腾作用形成低盐度和高盐度后,再以气相为主的高温含矿液体交代围岩发生矽卡岩化,温度>350℃,后形成低盐度和高盐度,以液相为主的中高温的含矿液体卸载Fe、As、Au等元素,最终含矿流体与大气降水沉淀卸载石英、方解石;中温热液型金矿床是在成矿流体还原的、较封闭下,伴随温压降低和大气水加入过程而卸载沉淀出金、银等成矿物质;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是低温、低盐度的流体以充填结晶作用为主而沉淀卸载金等成矿元素;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金铜矿床和斑岩/类斑岩型成矿过程是高氧化流体上升、并发生强烈的不混溶、沸腾作用之后而卸载成矿物质而成矿;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经历了早期沉积和叠加变质变形作用而成矿的,并一定程度受到后期岩浆热液改造。6.从成岩成矿角度出发,分别建立了上述接触-交代热液型(矽卡岩型)、中温热液型、浅成低温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斑岩-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金铜矿床成岩成矿地质模式,为进一步开展区域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7.将区域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特征相结合,明确指出了在佳木斯地块上应以寻找矽卡岩型金矿和沉积变质型金矿床为主,而在广泛中生代发育的中生代盆地内具有较大的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潜力,而在花岗杂岩隆起区发育早白垩世花岗岩区是寻找浅成热液高硫化型-斑岩型金铜矿床的良好场所。8.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勘查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金矿的时空分布角度出发,重新将研究区的金矿床划分出5个成矿系列、6个成矿亚系列、11个矿床式。成矿单元划分为古亚洲和滨太平洋2个成矿域、吉黑1个成矿省、3个Ⅲ级成矿带、34个Ⅳ级成矿带或成矿远景区、6个Ⅴ级矿田或矿化集中区,并指出了金矿今后的找矿方向。
郝文丽[6](2018)在《黑龙江省东部“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岩石组合与时代: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的“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和剖面测定以及详细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黑云母Ar-Ar年代学研究,查明了“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岩石组合构成及其形成时代,确定了它们的构造属性;通过沉积建造组合和火成岩组合分析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区域沉积建造对比和构造热事件分析,重新厘定了黑龙江省东部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
陈贤[7](2018)在《松辽地块东缘地壳增生与花岗岩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花岗岩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一直是国际研究的大热点。位于中亚造山带最东段的松辽地块东缘是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其花岗岩成因、地壳增生、构造演化、花岗岩成矿作用等重要科学问题仍不清楚,因此,本文以松辽地块东缘花岗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花岗岩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填图以及全岩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等研究,探讨区域上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地壳增生时间和机制;结合已发表碎屑锆石年代学、岩石学、地层学等资料,探究微地块来源、区域构造演化;通过成矿花岗岩、矿体与非成矿花岗岩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探讨花岗岩的成矿作用。本次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松辽地块东缘至少存在八期花岗岩浆作用:~1800 Ma、~1000-800 Ma、~500-471 Ma、~380-300 Ma、~260-250 Ma、~220-190 Ma、~180-160 Ma和~120-100Ma,现今残存出露的花岗岩以显生宙为主,尤其中生代,但新生代也可能存在一期隐伏岩体。区域花岗岩均显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钾玄岩、准铝质-弱过铝质-强过铝质系列特征,整体向富钾和富铝方向演化;花岗岩成因类型主要为I型和高分异I型,少量A型,无S型;其中强过铝质花岗岩不属于S型,可能与准铝质岩浆的高度分异,尤其低ASI值的辉石和角闪石的分离有关。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松辽地块东缘上地壳可能存在一个比球粒陨石Nb/Ta比值(~19.9或17.5)大的高Nb/Ta储库和一个正常的低Nb/Ta储库。(2)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填图显示,松辽地块东缘地壳增生主要发生于中-新元古代,而中-西部略晚,增生时间主要为新元古-早古生代;微地块的原始陆核可能形成于早元古代,主要分布于微地块东缘小兴安岭南部;松辽地块现今残存的前寒武基底可能较稀少,但在早白垩世以前应该存在大规模老基底,且其地壳厚度在中-晚侏罗世可能超过50 km,早白垩世以来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撤的影响,导致地壳发生剧烈的地表剥蚀和下地壳拆沉,微地块东缘地壳整体减薄~15km(剥蚀~5 km,拆沉~10 km),中-西部地壳减薄厚度可能比东部更大;从而使得整个微地块呈现出广泛出露中生代花岗岩的地质格局。(3)碎屑锆石年龄图谱及火成岩格架的对比研究,表明松辽地块与中亚造山带西缘的塔里木板块有很好的亲缘关系,都是冈瓦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松辽地块类似,东北地区其它微地块(额尔古纳、兴安、佳木斯)也源于塔里木板块,且它们很可能都于新元古代末期从塔里木板块裂解出来,但前寒武时期,松辽地块与东北地区其它微地块并无直接的构造作用。(4)寒武纪-侏罗纪期间,松辽地块东缘与佳木斯地块分别于晚志留世和中侏罗世发生了两次碰撞造山事件;而微地块西缘与兴安地块于晚石炭世沿贺根山-黑河缝合带发生了拼合,南缘则与华北板块在晚二叠世沿西拉沐沦河-长春缝合线发生碰撞;早白垩世,整个微地块可能都受到古太平洋俯冲板块回撤的作用而发生伸展减薄。基于微地块东缘花岗岩与矿床的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本文认为,研究区寒武纪-侏罗纪的成岩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松辽地块和佳木斯地块之间的两次造山作用,而早白垩世时期则主要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回撤有关。(5)松辽地块东缘已发现矿床主要形成于四个时期:早三叠世矽卡岩-斑岩型Cu-Mo多金属矿、晚三叠-早侏罗世矽卡岩型Fe-Pb-Zn多金属矿、中侏罗世斑岩型Mo矿及早白垩世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中生代时期的成矿比微地块西缘普遍偏早,且东缘不发育W-Sn矿床,而西缘不发育Au矿床。岩(矿)相学、全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显示,早三叠世宝山矽卡岩型Cu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有年轻下地壳与还原地层的双重贡献;黑龙江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岩脉和岩枝状产出的晚三叠世高分异细粒碱长花岗岩密切相关,且暗示深部可能存在同期的低分异岩基;鹿鸣矿床的成矿母岩是岩枝状产出中侏罗世花岗斑岩而不是二长花岗岩岩基;团结沟Au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早白垩世(~101Ma),成矿物质有花岗闪长斑岩和地层的双重贡献,花岗闪长斑岩源于深部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早期较高的静水压力条件(>0.4 GPa)下,石英结晶较早,但后期与岩浆发生了强烈反应而广泛被溶蚀;各期成矿岩体整体显示氧化的岩浆环境,有利于Cu、Mo、Fe、Pb、Zn、Au等金属成矿;区域矿床都主要显示深源物源信息,但有部分较老地壳物质的混入,随矿床时代变老,物源区有变老趋势。基于构造-岩浆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本文建立了成矿动力学模型。(6)基于花岗岩含矿性以及地壳岩石(或矿床)剥蚀、改造和保存的研究,认为松辽地块东缘前寒武纪潜在矿床无保存潜力,但古生代和新生代时期可能有保存潜力,且新生代花岗岩类及伴随的潜在矿床仍未剥露出来。非成矿花岗岩浆演化通常遵循简单的石英-长石共熔体系,矿物结晶多比较规则,成矿元素可能仍分散于岩浆中,不利于成矿,而有其它外在因素(如矿化剂元素F、Cl、Li及B)介入的情况下,岩浆的结晶则会变得复杂,花岗岩中通常会会发育特殊结构(细晶结构、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球状结构等不规则结构)和标志性的矿物(如萤石、黄玉、电气石),且矿化剂容易将金属元素以络合物形式从熔体中向热液或挥发分中迁移富集,从而利于成矿,因此,建议今后区域找矿过程中,重点关注富含矿化剂元素,发育特征矿物和特殊结构的花岗岩体,尤其高演化的岩枝和岩脉;同时建议加强对区域上地壳浅部新生代花岗斑岩和次火山岩的填图和勘察工作。
毕君辉[8](2018)在《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文中研究说明佳木斯地块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地质单元,长期以来,因其广泛发育泛非期花岗质岩石、麻粒岩相高级变质岩及其西缘的黑龙江杂岩等而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该地块东缘不同类型晚古生代火成岩的成因及动力学背景的研究是解决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地质演化的关键。本文选取区内广泛出露的晚古生代侵入岩和火山岩,并结合其东部跃进山增生杂岩带开展详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原位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的综合研究,旨在查明区域晚古生代岩浆作用的时空格架,明确火成岩组合的时空变异特征,探讨不同类型火成岩岩浆源区性质及岩浆作用过程,揭示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岩浆作用与跃进山增生杂岩的构造演化关系,最终查明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火成岩的锆石形态多呈自形-半自形晶,其中酸性岩石中普遍发育清晰的振荡环带结构,基性岩石中则多具条痕状吸收的特点,结合较高的Th/U比值,暗示它们具有典型岩浆成因的特点。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佳木斯地块东缘主要分布三条近NNE向展布的岩浆岩带,分别为晚石炭世-中二叠世的酸性侵入岩带(305-259 Ma)、早-中二叠世的基性侵入岩带(290-274 Ma)和火山岩带(293-263 Ma),其与跃进山增生杂岩带的展布方向近似平行。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酸性侵入岩的岩性主要包括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文象花岗岩和花斑岩。根据它们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组成的差异,本文将其分为两组:(1)弱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64.98–72.90 wt.%)和K2O(3.08–4.70 wt.%)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比如:Rb、Th和U),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和高场强相地幔深度的部分熔融,而E-MORB型玄武岩的源区可能存在少量富集OIB型组分的加入。相比之下,碱性玄武岩起源于富集的OIB型地幔源区,由石榴石相稳定区持续熔融到尖晶石相稳定区。因此,跃进山增生杂岩中的OIB型和MORB型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与地幔柱相关的大洋板内和弧后伸展环境,二者共同构成古太平洋洋壳的组成部分。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并结合区域已发表资料,本文认为佳木斯地块东缘晚石炭世-中二叠世火成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能与佳木斯地块东侧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作用有关。基于此,我们构建了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式:(1)晚石炭世-早二叠世(305–290 Ma)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于佳木斯地块之下,该地块东缘在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下产生大陆弧岩浆作用;(2)早-中二叠世(290–260 Ma)时期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发生板片断离,伴有A型花岗岩和双峰式火山岩的形成,并最终停止俯冲。在此过程中,表征洋壳存在的海山、弧后熔岩和其它大洋碎片在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作用下拼贴就位到佳木斯地块东缘,形成跃进山增生杂岩。
乔健[9](2018)在《佳木斯地块北部早古生代沉积建造的时代与物源:来自岩浆和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的制约》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出露于佳木斯地块北部金银库组变沉积岩和侵入其中的火成岩脉体中的锆石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SIMS 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旨在限定金银库组的沉积时限,并揭示其物源及沉积环境。三个样品中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显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暗示其岩浆成因。研究结果显示,采自金银库组绢云母片岩中的碎屑锆石72个分析点给出1 955457 Ma的年龄区间,主要峰期年龄为814 Ma、757 Ma、568 Ma、491 Ma和463 Ma,与峰期年龄相应的锆石?Hf(t)值介于–13.9至–0.1之间,一阶段模式年龄TDM1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 8271 307 Ma和2 4111 715 Ma。采自侵入金银库组的花岗细晶岩和辉绿岩分别给出了263 Ma和267 Ma的结晶年龄,前者的?Hf(t)值介于+0.9至+2.0之间,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 1101 047 Ma;后者的?Hf(t)值介于–7.7至+6.4之间,Hf同位素一阶段模式年龄TDM1为1 206662 Ma。结合佳木斯地块及邻区约430 Ma火成岩的普遍存在和金银库组中该期碎屑锆石的缺乏以及碎屑锆石年龄众数及其Hf同位素组成,我们认为金银库组的形成时代应为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463430 Ma),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佳木斯地块及其邻区的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早期火成岩。综合沉积建造组合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本文认为金银库组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
董玉[10](2018)在《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拼合历史:年代学与地球化学证据》文中指出本文报道了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结合部发育的黑龙江杂岩及相关侵入岩的锆石-金红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这些数据不仅可以限定岩石的形成时代、源区特征以及构造背景,而且对理解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间的亲缘性与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黑龙江杂岩位于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之间,呈南北向带状展布于萝北-嘉荫、依兰-桦南以及牡丹江地区,岩石组合主要为蓝片岩、斜长角闪岩、绿片岩、蛇纹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变硅质岩以及大理岩等。其中,依兰-桦南地区的黑龙江杂岩变质沉积岩中大多数的碎屑锆石表现出富集重稀土元素、正Ce异常以及负Eu异常的岩浆成因锆石稀土配分模式。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变质沉积岩的最小碎屑锆石年龄为230180 Ma。结合黑龙江杂岩的早-中侏罗世变质年龄和前人相关研究,认为黑龙江杂岩变质沉积岩原岩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沉积。在黑龙江杂岩变质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中,大约55%的碎屑锆石年龄变化于297180Ma之间,并具有270245 Ma,230200 Ma和200180 Ma的峰期年龄,同时27%的碎屑锆石具有544412 Ma的年龄,峰期年龄为500480 Ma。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中还发现了元古代碎屑锆石(15%),年龄变化于2352595 Ma之间,并以新元古代为主。结合前人的研究和区域资料对比,本文推断黑龙江杂岩中碎屑锆石的来源与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的岩浆作用密切相关,且变质沉积岩的原岩形成于弧前盆地。此外,本文在依兰地区黑龙江杂岩的斜长角闪岩中获得了274±2 Ma的原岩年龄,且斜长角闪岩具有177±11 Ma和172±5 Ma的金红石SIMS U-Pb年龄,代表了岩石冷却到金红石U-Pb体系封闭的时间,即冷却年龄。这些斜长角闪岩属于拉斑系列岩石,并表现出Nb、Ta亏损,具有弧属性的地球化学特征。依兰大理石厂、龙兰港以及团山子地区的斜长角闪岩具有相似的岩石成因,岩浆均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的部分熔融作用,其中依兰大理石厂地区的斜长角闪岩岩浆的形成可能还与沉积物的交代作用有关。但是这些斜长角闪岩并非同一岩浆源区演化的产物,其中依兰大理石厂地区的斜长角闪岩的岩浆源区可能为尖晶石-石榴石过渡带橄榄岩,而依兰龙兰港与团山子地区的斜长角闪岩的岩浆源区为尖晶石相橄榄岩。结合前人关于黑龙江杂岩的研究,本文认为黑龙江杂岩属于俯冲增生杂岩,其原岩主要形成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并经历了绿帘角闪岩相-蓝片岩相-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变质作用的峰期时间为早-中侏罗世。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结合部发育的基性和酸性侵入岩同样也可以为两地块的复杂拼合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锆石U-Pb年龄的分析结果显示,珠山岩体和太平岩体中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56±2 Ma和259±3 Ma,代表了基性侵入岩的岩浆结晶年龄。其中,珠山岩体变辉长岩表现出拉斑系列向钙碱性系列过渡的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Zr、Hf等,且Hf(t)值在-5.47+0.74之间变化。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珠山岩体的岩浆来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岩浆源区为尖晶石-石榴石过渡带橄榄岩。太平岩体辉长岩表现出与珠山岩体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等,且Hf(t)值变化于-4.02-1.70,暗示二者具有相似的岩石成因。但是经详细研究,本文认为珠山岩体与太平岩体并非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此外,本文的酸性侵入岩(明义、驼腰子、孟家岗、横头山以及青背岩体)主要由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以及花岗闪长岩组成,并形成于早-中二叠世(278263 Ma)。花岗质岩石大多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和弱过铝质岩石,氧化物与SiO2具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并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和重稀土元素的特征。这些花岗质岩石还表现出一致的Hf同位素组成特征,Hf(t)值变化于–6.16+2.95,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6811111 Ma。根据上述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特征,认为明义岩体、驼腰子岩体、孟家岗岩体、横头山岩体以及青背岩体是相似岩浆源区演化的产物,岩浆均来源于角闪岩相铁镁质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但是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综上,本文认为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结合部的二叠纪基性和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可能与俯冲作用有关。牡丹江洋向佳木斯地块下的东向俯冲作用可能与文中早-中二叠世酸性侵入岩和晚二叠世太平岩体的形成有关;牡丹江洋向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下的西向俯冲作用可能导致了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二叠纪岩浆作用的产生,其产物包括晚二叠世珠山岩体。此外,结合前人关于黑龙江杂岩和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的岩浆-构造作用的相关研究,本文在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识别出两条南北向平行展布的二叠纪岩浆岩带,其与牡丹江洋的演化历史密切相关。综上,本文认为双向俯冲模式更适合解释牡丹江洋的演化历史,简述如下:(1)250 Ma之前,牡丹江洋已经存在于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之间,且牡丹江洋已发生双向俯冲作用。产物主要为:黑龙江杂岩原岩、佳木斯地块西部发育的弧岩浆岩以及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分布的弧岩浆岩。(2)250230 Ma,牡丹江洋持续发生双向俯冲作用,在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分别产生了三叠纪弧岩浆岩,产物还包括黑龙江杂岩的原岩。(3)230180 Ma,牡丹江洋双向俯冲作用继续进行,持续产生弧岩浆岩,且在弧前盆地沉积黑龙江杂岩变质沉积岩的原岩。(4)180160 Ma,牡丹江洋闭合,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发生碰撞-拼合,并造成黑龙江杂岩发生变质变形作用。
二、黑龙江省东部泥盆纪“黑台组”命名剖面的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东部泥盆纪“黑台组”命名剖面的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中亚造山带东段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1.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1.1 松嫩地块前寒武系 |
2.2.1.2 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系 |
2.2.2 古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松嫩地块岩浆作用 |
2.3.2 佳木斯地块岩浆作用 |
第3章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3.1 单矿物分选、制靶及图像采集和全岩粉末制备 |
3.2 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 |
3.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3.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地层的形成时限和沉积环境 |
4.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4.2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和麻山群西麻山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4.3 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
4.4 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时限 |
4.4.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沉积时限: |
4.4.2 佳木斯地块麻山群西麻山组的沉积时限 |
4.4.3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的沉积时限 |
4.5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4.6 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 |
4.7 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环境 |
4.7.1 风化作用和沉积再循环 |
4.7.2 水动力条件和成岩作用 |
4.8 新元古代地层的物源 |
4.8.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物源 |
4.8.2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和麻山群西麻山组的物源 |
4.9 新元古代地层形成的构造环境 |
4.10 小结 |
第5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侵入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及时空分布 |
5.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1.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1.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
5.2.1 松嫩地块东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
5.2.2 佳木斯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
5.3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与地球化学特征 |
5.3.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 |
5.3.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 |
5.4 锆石Hf同位素 |
5.4.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4.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第6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 |
6.1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成因 |
6.1.1 松嫩地块~95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2 松嫩地块~929–927 Ma片麻状正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 |
6.1.3 松嫩地块~895 Ma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
6.1.4 松嫩地块~872 Ma片麻状正长花岗岩 |
6.1.5 松嫩地块~801–787 Ma片麻状黑云母二长岩 |
6.1.6 松嫩地块~767 Ma辉石斜长角闪岩 |
6.1.7 松嫩地块~639 Ma片麻状二长岩 |
6.1.8 松嫩地块~579–573 Ma变角闪石二长岩和变辉长岩 |
6.1.9 佳木斯地块~93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10 佳木斯地块~774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11 佳木斯地块~74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2 构造背景 |
6.2.1 松嫩地块上~950–895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2 松嫩地块上~872–787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3 松嫩地块上~767–573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4 佳木斯地块上~930 Ma、774 Ma和740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3 小结 |
第7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
7.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亲缘性 |
7.1.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基底 |
7.1.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早期构造演化历史 |
7.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归属及时空演化 |
7.2.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归属 |
7.2.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时空演化历史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对东北地区古生代几个重要时段地层古生物信息的区域构造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概述 |
2 早寒武世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及其区域构造学思考 |
2.1 早寒武世的地层古生物信息 |
2.2 对早寒武世地层古生物信息的区域构造学思考 |
3 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及其区域构造学思考 |
3.1 东北地区南部的中—晚志留世地层古生物信息 |
3.2 东北地区北部的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地层古生物信息 |
3.3 张广才岭和佳木斯地块的早—中泥盆世地层古生物信息 |
3.4 对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地层古生物信息的区域构造学思考 |
4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及其区域构造学思考 |
5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及其区域构造学思考 |
5.1 华北古陆北缘加里东褶皱带出露的中—晚石炭世安哥拉植物群化石信息 |
5.2 华北古陆北缘赤峰-翁牛特地区的二叠纪华夏植物群化石时代问题 |
5.3 在早、中二叠世板块“缝合线”以北地区发现含华夏植物群化石的陆相地层 |
5.4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古生物信息的区域构造学意义 |
6 对吉黑东部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及构造演化进程重建的几个重要约束 |
7 结论 |
(3)佳木斯地块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佳木斯地块基底性质及归属 |
1.1 麻山杂岩组成 |
1.2 佳木斯地块的归属问题 |
2 佳木斯地块与松辽地块的拼贴过程 |
2.1 缝合带位置 |
2.2 佳木斯地块西缘构造带 |
2.2.1 黑龙江杂岩带 |
2.2.2 张广才岭构造混杂岩带 |
2.3 拼贴时间及演化过程 |
3 佳木斯地块东缘俯冲-增生过程 |
3.1 跃进山增生杂岩 |
3.2 饶河增生杂岩 |
3.3 俯冲-增生过程 |
3.3.1 晚石炭世-晚三叠世增生事件 |
3.3.2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增生事件 |
4 东北亚陆缘侏罗纪-早白垩世俯冲-增生杂岩的启示 |
5 讨论 |
5.1 佳木斯地块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 |
5.2 关于吉黑构造(高压)带的认识 |
5.3 关于弯山构造的认识 |
6 结论 |
(4)敦化-密山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敦化-密山断裂带起源与演化历史 |
1.1.2 敦化-密山断裂带左行平移距离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方法 |
1.2.1 断裂构造研究 |
1.2.2 断裂活动年代学研究 |
1.2.3 构造演化及动力学背景分析 |
1.2.4 断裂带水平位移量的确定 |
1.3 课题来源与意义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中亚造山带 |
2.1.2 华北克拉通 |
2.1.3 郯庐断裂带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敦化-密山断裂带地质概况 |
2.2.2 沿线变质基底及沉积地层 |
2.2.3 沿线岩浆岩 |
第三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早白垩世初起源期左行走滑活动 |
3.1 走滑韧性剪切带露头构造特征 |
3.1.1 抚顺段 |
3.1.2 清原段 |
3.1.3 鸡西段 |
3.1.4 密山段 |
3.1.5 虎林段 |
3.2 韧性剪切带显微构造 |
3.2.1 显微镜下观察 |
3.2.2 石英C轴组构 |
3.3 锆石U–Pb定年 |
3.3.1 测试方法 |
3.3.2 变形岩体和岩脉年龄 |
3.3.3 不变形岩脉年龄 |
3.3.4 火山岩年龄 |
3.4 韧性剪切活动的时间 |
第四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早白垩世期间伸展活动 |
4.1 早白垩世盆地沉积 |
4.2 正断层特征 |
4.3 断层应力场反演 |
4.4 伸展活动时间 |
第五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晚白垩世初左行平移活动 |
5.1 平移断层特征 |
5.1.1 抚顺段 |
5.1.2 清原段 |
5.1.3 鸡西段 |
5.1.4 密山段 |
5.1.5 虎林段 |
5.2 盆地内同期挤压变形 |
5.2.1 鸡西盆地 |
5.2.2 勃利盆地 |
5.3 平移断层应力场反演 |
5.4 问题讨论 |
5.4.1 两期左行平移活动的厘定 |
5.4.2 左行平移断层活动时间 |
第六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晚白垩世-古近纪伸展活动 |
6.1 晚白垩世-古近纪盆地沉积 |
6.1.1 晚白垩世盆地沉积 |
6.1.2 古近纪盆地沉积 |
6.2 断层特征 |
6.3 断层应力场反演 |
6.3.1 古近系内断层反演结果 |
6.3.2 上白垩统内断层反演结果 |
6.3.3 晚白垩世之前岩层内断层反演结果 |
6.4 伸展活动的时间与阶段 |
第七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左行平移距离的限定 |
7.1 采样区地质概况与样品描述 |
7.2 分析方法 |
7.2.1 锆石U–Pb定年 |
7.2.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7.3 测试结果 |
7.3.1 锆石定年结果 |
7.3.2 锆石Hf同位素结果 |
7.4 问题讨论 |
7.4.1 敦密断裂带东侧辽源增生带的位置 |
7.4.2 敦密断裂带的左行位移量 |
第八章 断裂带演化史与动力学背景 |
8.1 断裂带演化历史 |
8.2 区域对比与大地构造意义 |
8.3 动力学背景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敦化-密山断裂带岩浆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2 敦化-密山断裂带D_2期正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应力场数据 |
附表3 敦化-密山断裂带D_3期脆性左行平移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应力场数据 |
附表4 敦化-密山断裂带晚D_4期及D_5期正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应力场数据. |
附表5 敦化-密山断裂带东侧辽源增生带附近前人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数据 |
附表6 敦化-密山断裂带东侧赤峰-开原带两侧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7 敦化-密山断裂带东侧赤峰-开原带两侧样品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黑龙江省中东部金矿类型、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依托项目及论文选题 |
1.1.1 依托项目 |
1.1.2 论文选题 |
1.2 地理位置 |
1.2.1 研究区范围 |
1.2.2 自然地理概况 |
1.3 工作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研究区工作程度 |
1.3.2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 |
1.5 本次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中-新元古界 |
2.1.2 早古生界 |
2.1.3 晚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区域侵入岩 |
2.2.1 中元古代-古生代 |
2.2.2 中生代 |
2.3 区域火山岩 |
2.3.1 古生代 |
2.3.2 中生代 |
2.3.3 新生代 |
2.4 区域构造 |
2.4.1 褶皱构造 |
2.4.2 断裂构造 |
2.5 区域矿产特征 |
2.6 区域地壳演化 |
2.6.1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时期 |
2.6.2 早寒武世沉积盖层形成时期 |
2.6.3 晚寒武世-早志留世弧盆系形成时期 |
2.6.4 晚志留世-早三叠世构造发展演化时期 |
2.6.5 中三叠-早白垩世陆缘岩浆弧演化时期 |
2.6.6 晚白垩世-第四纪陆内盆山演化时期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金矿成因类型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床成因分类原则及分类 |
3.2 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2.1 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金矿 |
3.2.2 中温热液型 |
3.2.3 浅成热液型 |
3.2.4 斑岩型 |
3.2.5 沉积变质热液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4.1 接触交代/矽卡岩型 |
4.1.1 大安河金矿床 |
4.1.2 老柞山金矿床 |
4.2 中温热液型 |
4.2.1 四山林场金矿床 |
4.3 浅成热液型-斑岩型 |
4.3.1 团结沟金矿床 |
4.3.2 东宁金厂铜金矿床 |
4.4 沉积变质热液型 |
4.4.1 东风山金矿床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矿时代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5.1 成矿时代讨论 |
5.1.1 接触交代热液型/矽卡岩型 |
5.1.2 中温热液型 |
5.1.3 浅成热液型-斑岩型 |
5.1.4 沉积变质热液型 |
5.2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5.2.1 接触交代热液/矽卡岩型 |
5.2.2 中温热液型金矿床 |
5.2.3 浅成热液型金矿床 |
5.2.4 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1 大安河金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2 老柞山金矿床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3 四山林场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4 团结沟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5 金厂铜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6 东风山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
7.1 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
7.2 矿床的时间分布规律 |
7.3 成矿系列 |
7.4 成矿区带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黑龙江省东部“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岩石组合与时代: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
1.1.1 东北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现状与问题 |
1.1.2 松嫩-张广才岭地块前寒武纪地质体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松嫩-张广才岭地块 |
2.2.1 松辽盆地 |
2.2.2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 |
2.3 兴凯地块 |
第3章 黑龙江省东部“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沉积时限 |
3.1 黑龙江省东部“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基本特征 |
3.1.1 一面坡群 |
3.1.2 黄松群 |
3.2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3.2.1 一面坡群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3.2.2 黄松群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3.2.3 张广才岭南段辉长岩的岩石学特征 |
3.3 样品制备与分析方法 |
3.3.1 单矿物分选、制靶及图像采集和全岩粉末制备 |
3.3.2 锆石微区原位定年分析 |
3.4 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
3.5 沉积时限 |
3.5.1 一面坡群的形成时代 |
3.5.2 黄松群的形成时代 |
第4章 黑龙江省东部“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沉积物源 |
4.1 一面坡群的沉积物源 |
4.2 黄松群的沉积物源 |
4.2.1 黄松群杨木组的沉积物源 |
4.2.2 黄松群阎王殿组的沉积物源 |
第5章 黑龙江省东部“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构造属性 |
5.1 一面坡群的构造属性 |
5.1.1 定年结果与地层间的关系 |
5.1.2 一面坡群形成的构造背景 |
5.2 黄松群的构造属性 |
5.2.1 定年结果与地层层序 |
5.2.2 构造混杂岩的构造就位时间 |
5.2.3 不同时代沉积地层岩石组合与沉积环境 |
第6章 一面坡群和黄松群中早二叠世火成岩组合及其构造背景 |
6.1 早二叠世火成岩的年代学 |
6.2 早二叠世火成岩的岩石地球化学 |
6.2.1 分析方法 |
6.2.2 主量元素 |
6.2.3 微量元素 |
6.2.4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6.3 早二叠世火成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 |
6.3.1 早二叠世火成岩之间的成因关系 |
6.3.2 早二叠世火成岩的成因 |
6.3.3 早二叠世火成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第7章 黑龙江省东部古生代-早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
7.1 早古生代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与佳木斯地块拼合 |
7.2 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早二叠世)造山后伸展 |
7.3 晚古生代晚期(P2)-早中生代早期(T1):古亚洲洋最终闭合与牡丹江洋的打开 |
第8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松辽地块东缘地壳增生与花岗岩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问题 |
1.1.1 选题依据与科学问题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1 花岗岩研究进展 |
1.2.1.1 花岗岩成因类型 |
1.2.1.2 花岗岩浆高分异作用 |
1.2.1.3 花岗岩与地壳增生 |
1.2.1.4 花岗岩与大地构造演化 |
1.2.1.5 花岗岩与成矿作用 |
1.2.2 松辽地块研究进展 |
1.2.2.1 地壳增生 |
1.2.2.2 微地块基底 |
1.2.2.3 微地块来源 |
1.2.2.4 构造演化 |
1.2.2.5 花岗岩成因与成矿 |
1.2.3 微地块东缘研究进展 |
1.2.3.1 花岗岩成因和演化 |
1.2.3.2 构造演化 |
1.2.3.3 成矿作用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4 实验分析方法 |
1.3.4.1 全岩主、微量和稀土元素 |
1.3.4.2 锆石U-Pb定年 |
1.3.4.3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寒武系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松辽地块东缘花岗岩成因与演化 |
3.1 花岗岩岩相学 |
3.2 花岗岩锆石定年与Hf同位素组成 |
3.2.1 花岗岩锆石定年结果 |
3.2.2 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3.3 花岗岩区域时空分布 |
3.4 花岗岩成因类型 |
3.5 花岗岩成因演化 |
3.5.1 花岗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3.5.2 花岗岩成因演化 |
3.5.3 岩浆混合作用 |
3.6 小结 |
第4章 松辽地块东缘地壳增生 |
4.1 松辽地块东缘地壳增生 |
4.1.1 锆石Hf同位素原理 |
4.1.2 微地块东缘地壳增生 |
4.1.3 东缘与中西部的增生对比 |
4.2 地壳增生机制 |
4.3 松辽地块来源 |
4.3.1 松辽地块年代学特征 |
4.3.2 松辽地块毗邻陆块年代学特征 |
4.3.2.1 西伯利亚克拉通年代学特征 |
4.3.2.2 华北克拉通年代学特征 |
4.3.2.3 塔里木克拉通年代学特征 |
4.3.2.4 东北地区微地块 |
4.3.3 松辽地块来源 |
4.4 小结 |
第5章 松辽地块东缘构造演化 |
5.1 微地块东缘构造演化 |
5.1.1 元古宙时期 |
5.1.2 古生代时期 |
5.1.3 中生代时期 |
5.2 微地块西缘和南缘构造演化 |
5.2.1 微地块西缘构造演化 |
5.2.2 微地块南缘构造演化 |
5.3 小结 |
第6章 松辽地块东缘成矿作用 |
6.1 矿床时空分布及成因类型 |
6.2 典型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
6.2.1 早三叠世矿床 |
6.2.1.1 矿床地质特征 |
6.2.1.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2.2 晚三叠-早侏罗世矿床 |
6.2.2.1 矿床地质特征 |
6.2.2.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2.3 中侏罗世矿床 |
6.2.3.1 矿床地质特征 |
6.2.3.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2.4 早白垩世矿床 |
6.2.4.1 矿床地质特征 |
6.2.4.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3 成矿与非成矿花岗岩特征对比 |
6.4 成矿动力学机制 |
6.5 矿床保存与找矿方向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佳木斯地块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及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国东北区域地质背景概述 |
2.1.1 额尔古纳地块 |
2.1.2 兴安地块 |
2.1.3 松嫩-张广才岭地块 |
2.1.4 兴凯地块 |
2.1.5 那丹哈达地体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特征 |
2.2.2.1 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
2.2.2.2 上古生界 |
2.2.2.3 中-新生界 |
2.2.3 岩浆岩 |
2.2.4 增生杂岩 |
2.2.4.1 黑龙江杂岩 |
2.2.4.2 跃进山杂岩 |
第3章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
3.1 样品准备和锆石微区原位分析 |
3.1.1 样品制备 |
3.1.2 锆石U–Pb定年 |
3.1.3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3.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3.2.1 样品处理 |
3.2.2 主量、微量元素分析 |
3.2.3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花岗岩的岩石成因 |
4.1 岩体产状和岩石学特征 |
4.2 锆石U–Pb定年结果 |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微量元素特征 |
4.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4.4 岩石成因讨论 |
4.4.1 花岗岩的成因类型 |
4.4.2 I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 |
4.4.2.1 岩浆演化 |
4.4.1.2 源区性质 |
4.4.3 A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 |
第5章 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辉长岩的成因与演化 |
5.1 岩体产状和岩相学特征 |
5.1.1 街津口-勤得利地区 |
5.1.2 曙光-官山地区 |
5.2 年代学特征 |
5.2.1 街津口-勤得利地区 |
5.2.2 曙光-官山地区 |
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3.1 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 |
5.3.1.1 辉长岩 |
5.3.1.2 斜长花岗岩 |
5.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4 岩石成因讨论 |
5.4.1 辉长岩的AFC过程 |
5.4.2 辉长岩的岩浆源区性质 |
第6章 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火山岩的分布与成因 |
6.1 样品的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
6.1.1 街津口-勤得利地区 |
6.1.2 宝清地区 |
6.1.3 太平沟地区 |
6.1.4 龙头桥地区 |
6.2 年代学特征 |
6.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3.1 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 |
6.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6.4 岩石成因讨论 |
6.4.1 基性火山岩的成因 |
6.4.1.1 地壳混染 |
6.4.1.2 源区性质 |
6.4.2 酸性火山岩的成因 |
第7章 跃进山增生杂岩中镁铁质熔岩的成因与形成过程 |
7.1 岩相学特征 |
7.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7.2.1 变质变形作用对元素活动性的影响 |
7.2.2 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 |
7.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7.3 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分析 |
7.3.1 地幔源区性质 |
7.3.2 岩石成因和熔融过程 |
7.3.3 OIB和N-MORB的形成过程 |
第8章 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 |
8.1 佳木斯地块晚古生代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 |
8.2 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火成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8.2.1 晚石炭世-中二叠世侵入岩 |
8.2.2 早-中二叠世火山岩 |
8.3 跃进山增生杂岩与饶河杂岩的关系 |
8.4 佳木斯地块的构造演化历史 |
8.4.1 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的构造演化 |
8.4.2 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的构造-岩浆演化 |
第9章 结论与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佳木斯地块北部早古生代沉积建造的时代与物源:来自岩浆和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中亚造山带东段基础地质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1.1.2 佳木斯地块基础地质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2 古生界 |
2.2.3 中-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3.1 单矿物分选、制靶及图像采集 |
3.2 锆石微区原位分析 |
3.2.1 锆石U-Pb定年 |
3.2.2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佳木斯地块金银库组的岩石组合、时代及空间分布 |
4.1 石灰窑地区金银库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4.2 金银库组中相关岩石的锆石U-Pb定年结果 |
4.3 金银库组的沉积时限 |
第5章 佳木斯地块金银库组的沉积物源 |
5.1 金银库组中相关岩石的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 |
5.2 金银库组的沉积物源 |
第6章 石灰窑金银库组的沉积环境与佳木斯地块早古生代的构造属性 |
6.1 沉积相模式 |
6.2 构造属性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拼合历史:年代学与地球化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论 |
1.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与工作量 |
1.4.1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2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格架 |
2.1.1 东北地区微陆块的地质特征 |
2.1.2 东北地区微陆块拼贴演化历史 |
2.1.3 东北地区构造域演化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1 佳木斯地块 |
2.2.2 松嫩-张广才岭地块 |
2.2.3 黑龙江杂岩 |
第3章 黑龙江杂岩及相关侵入岩样品的地质与岩相学特征 |
3.1 依兰-桦南地区黑龙江杂岩 |
3.1.1 黑龙江杂岩变质沉积岩 |
3.1.2 黑龙江杂岩斜长角闪岩 |
3.2 依兰-桦南地区基性侵入岩 |
3.2.1 依兰珠山岩体 |
3.2.2 桦南太平岩体 |
3.3 桦南地区酸性侵入岩 |
3.3.1 明义岩体 |
3.3.2 驼腰子岩体 |
3.3.3 孟家岗岩体 |
3.3.4 横头山岩体 |
3.3.5 青背岩体 |
第4章 黑龙江杂岩及相关侵入岩的年代学 |
4.1 分析方法 |
4.1.1 锆石-金红石原位微区分析样品制备 |
4.1.2 锆石LA-ICP-MSU-Pb定年 |
4.1.3 锆石-金红石SIMSU-Pb定年 |
4.2 定年结果 |
4.2.1 黑龙江杂岩变质沉积岩 |
4.2.2 黑龙江杂岩斜长角闪岩 |
4.2.3 依兰-桦南地区基性侵入岩 |
4.2.4 桦南地区酸性侵入岩 |
4.3 年代学讨论 |
4.3.1 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结合部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作用 |
4.3.2 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结合部的早中生代变质事件.. |
4.3.3 黑龙江杂岩变质沉积岩的沉积时限与沉积物源 |
第5章 黑龙江杂岩及相关侵入岩的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组成 |
5.1 分析方法 |
5.1.1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5.1.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5.2 地球化学特征 |
5.2.1 黑龙江杂岩斜长角闪岩 |
5.2.2 依兰-桦南地区基性侵入岩 |
5.2.3 桦南地区酸性侵入岩 |
5.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3.1 依兰-桦南地区基性侵入岩 |
5.3.2 桦南地区酸性侵入岩 |
5.4 岩石成因 |
5.4.1 黑龙江杂岩斜长角闪岩 |
5.4.2 依兰-桦南地区基性侵入岩 |
5.4.3 桦南地区酸性侵入岩 |
5.5 构造背景 |
第6章 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拼合历史 |
6.1 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的亲缘性 |
6.2 黑龙江杂岩的形成与演化 |
6.3 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间牡丹江洋的演化历史 |
第7章 结论与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黑龙江省东部泥盆纪“黑台组”命名剖面的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D]. 栾金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2]对东北地区古生代几个重要时段地层古生物信息的区域构造学思考[J]. 张允平,那福超,宋维民,刘英才,赵雪娟. 地质与资源, 2021(01)
- [3]佳木斯地块构造演化[J]. 李伟民,刘永江,赵英利,冯志强,周建平,温泉波,梁琛岳,张夺. 岩石学报, 2020(03)
- [4]敦化-密山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D]. 刘程.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5]黑龙江省中东部金矿类型、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D]. 吴猛. 吉林大学, 2018(12)
- [6]黑龙江省东部“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岩石组合与时代: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意义[D]. 郝文丽. 吉林大学, 2018(12)
- [7]松辽地块东缘地壳增生与花岗岩成矿作用研究[D]. 陈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 [8]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D]. 毕君辉. 吉林大学, 2018(12)
- [9]佳木斯地块北部早古生代沉积建造的时代与物源:来自岩浆和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的制约[D]. 乔健. 吉林大学, 2018(12)
- [10]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拼合历史:年代学与地球化学证据[D]. 董玉. 吉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