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自然辩证法——兼论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学科建设

新中国自然辩证法——兼论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学科建设

一、自然辩证法在新中国——兼谈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学科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1](2020)在《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全球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学术能力高以及创新能力强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程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实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异同。在SWOT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课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议。由于两国教育管理体制不同,蒙古教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蒙古国强调的是硕士教育的过渡性和职业性,而中国强调的是学术性,因此蒙古国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社会为主,而中国以学科为主。同时,蒙古国教育学课程设置的优点是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重视方法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重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其课程设置过于灵活影响了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优点则是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然而,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还不够丰富;课程内容陈旧;有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合理的联系;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教育学课程没有人文学科课程。总之,基于中国的经验或者说优点,建议蒙古国在改进课程方面,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师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需要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要强调实践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改进教师课程实施办法,同时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正确合理进行课程评价;而就中国而言,基于蒙古国的有点与经验,需要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科学性,注重跨学科的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并且优化课程目标与评价。总之,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可以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张吉[2](2020)在《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得到蓬勃发展,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理论体系主要由自然观、科技观、科技方法论、科技与社会、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科学思想史、科学技术哲学史等部分构成。科学技术哲学与社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发展影响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哲学反作用于社会发展,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阐释科学技术哲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一部分概述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兴起的历史背景,概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影响。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其一,社会需要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提出大量的新问题,如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科技价值问题、科技伦理问题;其二,社会发展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提供生长条件,经济建设为科学技术哲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根本动力;民主政治为科学技术哲学创新提供宽容的制度保障;思想解放为科学技术哲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三部分着重分析科学技术哲学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体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科学技术哲学全面揭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哲学为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科学技术哲学引领人们的思维方式变革;科学技术哲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起。第四部分主要是关于科学技术哲学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瞻性思考。重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对高科技前沿伦理问题的反思;二是注重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复杂问题;三是弘扬创新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言献策。

唐丹[3](2020)在《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之一,要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的形式和途径发生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盛行,使得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富媒体性等特点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国使用新媒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新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仅非常关键,而且十分紧迫。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仅是相关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更鲜见传播效果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问题及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主体内容共分为6个部分。论文在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概念、传播渠道、传播特点、传播功能及其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分析了用于评估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等。论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模型和评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过模型构建与推导,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明确了影响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各类关键因素。论文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传播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在新媒体时代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具体措施和策略,以供决策参考之用。

张文毓[4](2020)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举足轻重的事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考察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传播具有借鉴价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发展史角度,考察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恩格斯的着作《自然辩证法》是其自然辩证法思想最主要的文本体现,因此,本文以这一着作为主线进行考察。按照事物的发生学原理,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我国及其早期传播(19世纪2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此阶段,自然辩证法思想主要在党内和先进分子中传播,传播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传播范围相对狭窄。二是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在我国的初步建制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此阶段,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初步建制化,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服务国家的优良传统。然而,由于“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阻碍,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的建制化进程被迫中断。三是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的全面制度化和规范化(1978年至今)。相对于上一阶段开启的建制化进程,我们把此阶段称为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的再建制化。在此阶段,自然辩证法思想奠基于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之上,吸收融合了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最新研究成果,由恩格斯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为主的内容体系,逐渐扩展到以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新框架。此外,自然辩证法思想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相结合,奠定了我国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传播和发展历程的研究表明:(1)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我国具有历史必然性。一方面,我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自然辩证法思想有迫切的时代需求,为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是科学的理论,它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自然科学上升为哲学的典范;它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品质,在内容上适合我国国情。(2)自然辩证法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是相互交织的过程。思想在传播中发展,同时在发展中传播,很难将思想传播与思想发展二者截然割裂开来。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受众群体、传播对象、传播渠道等不断扩大,传播方式从偶然性、不确定性逐渐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3)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是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以来,我国持续的现代化进程要求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为指导。进入新时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仍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更需要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王伟[5](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姜帆[6](2019)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奖项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学术奖项系统不仅是现代科学社会建制的基本要素,也是激励科研创新的重要制度。如今,无论在国家层面、机构层面还是个体层面,学术奖项业已成为科学制度运行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并承担着重要的评价职能,也因此吸引了学术界与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虽然奖项系统在现代科学社会中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学界对学术奖项的系统性调查与评价却十分有限。迄今为止,相关研究多局限于具体的设奖主体、使用单一的主观评分方法,且大多倾向于科技领域,缺乏对社会科学奖项的系统性评价。本研究聚焦以下问题:社会科学领域是否存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奖项?这些奖项的相对重要程度如何量化评价?奖项系统存在哪些结构特征,有何影响因素?卓越奖项与一流大学之间又具有怎样的联系和互动?对我国大学国际获奖和设奖有何参考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和网络分析方法首先对涵盖8个学科领域的180项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奖项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其次探讨了影响奖项声誉获得的属性因素,并对获奖人的机构流动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对我国大学的国际学术设奖和获奖提出了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社会科学领域存在若干高声誉奖项,不同学科之间的奖项声誉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另一方面,由共同获奖人组成的奖项网络具有无标度特征,这一结果表明奖项系统存在明显的累积优势与偏好依附效应,这在网络动力学的意义上揭示了奖项声誉的异速增长现象。第二,本研究以引文数据和共同获奖人数据等客观数据为基础,分别计算了奖项的文献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并由此对180项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奖项的综合影响力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综合影响力得分最高,且经济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奖项普遍拥有较高的综合影响力。此外,奖项的综合影响力评价结果与声誉评价结果之间总体而言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第三,通过建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影响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奖项声誉获得的属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设奖历史、奖金额度、设奖机构类型与颁奖仪式等属性因素对奖项声誉获得具有重要影响,并结合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奖项,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局部加权回归方法对其作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和讨论。第四,通过对80项卓越国际学术奖项的2176名历届获奖人的有向带权流动网络分析发现,获奖人的机构流动网络具有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存在“小派阀”现象,揭示了获奖人的层级分流模式;另一方面,历时性分析表明,获奖人的层级分流网络能够表征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别转移与地位变迁;同时,获奖人机构流动网络均有不同程度的等级化特征,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第五,通过对48名具有中国高等教育背景的获奖人以及17项由大学设立的奖项为案例样本,对其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据此为我国大学国际获奖提出:加强人才海外交流与合作、聚焦学术成果的国际化影响及扩大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规模等建议;为我国大学国际设奖提出:由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等机构设奖、把控奖励导向,体现奖项价值及注重奖项的制度建设,建立国际化的评奖程序等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基于共同获奖人和引文数据,对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奖项的综合影响力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测量。(2)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对影响奖项声誉获得的若干属性因素进行了重要性识别,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解释。(3)根据卓越奖项获奖人的机构流动网络特征,提出了国际学术精英的层级分流模式,并以此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变迁进行了量化表征。

朱晓雯[7](2018)在《我国大学专业共同体的学术制度构建研究 ——以教研室为例》文中指出现代大学本质上是一种学术组织,在富于挑战又充满希望的知识经济时代,它秉持固有的精神理念,发挥独有的知识权威,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从中世纪以来,大学的历程虽非一路辉煌,但无论在哪一段历史时期,它都以精英教育机构的姿态存在。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各项职能的直接承担着和组织者,它的发展与成功是大学各项事业发展与成功的前提条件。以基层为起点,对大学的结构与管理进行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的探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基层学术组织是构成大学的细胞,大学的管理和运行归根结底是基层学术组织的管理与运行。在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无论是“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其最终的落脚点与执行者都在基层学术组织;在“去行政化”的改革过程中,也只有完善的学术制度才能够保障组织架构的合理性,达到学术与行政权力的平衡。在相携而行的政策背景下,教研室学术制度安排的优劣直接影响大学的发展与改革的未来。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教研室学术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紧依“提出问题—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证法则,通过对教研室(学术制度)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其在职责范畴、行为主体、奖惩机制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总结运行机理与主要制约性因素,并通过对德国与美国基层组织建制的剖析,为我国学术制度构建奠定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是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结合,能够确保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与可行性。厘清基层学术组织的运行机制与制约因素,为基层学术组织设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运行准则,帮助其在管与不管、有序与无序间取得平衡,是一个既有实践意义又有学术意义的研究课题。构建合理的理论依据和逻辑架构是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前提。本研究以共同体理论为切入视角,在教研室与专业共同体之间架起学理性的桥梁:在知识逻辑下,教研室是大学的学科载体;在功能观照下,它是承担教学与研究的基层组织。教研室学术制度是专业共同体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用以约束、规范共同体成员学术活动的传统、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制度变迁需求伦理的作用下,在“好”与“坏”之间渐进、渐变。在知识经济社会下,“权力——利益”、“教学——科研”这两组博弈的反冲力将处于结构“底层”的教研室推入了逼仄之境,也让学术制度的供需伦理呈现出失衡状态。对这种反冲力的缓解与消弭必然以充分认知其要素为前提。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米切尔评分法测出,在教研室活动以及学术制度中,只有教师才是满足合法性、权力性与紧迫性三种属性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为后续的调查问卷划定了对象范畴,也为制度构建确定了行为主体。一个制度构建的现实依据,来源于对其现状的认知与把握。首先,需确定教研室的职责范畴。本研究搜集、整理了国内32所大学的教研室管理条例作为原始文本,运用MAXQDA软件与词频统计数据,比对、筛选得出教研室的五大职责:教学、科学研究、师资培养、行政事务处理以及自身制度建设,这五大职责是调查教研室活动的行为指标,也是教研室学术制度内容的具体表达。其次,结合制度变迁的广义理论的五个关键点及其相互关联,剖析出参与机制、运行机制、考核机制三个有关教研室学术制度运行的一级指标;与前面的职责范畴一起,架构出“大学教学教研室现状调查问卷”的四个一级指标。在保护隐私和平衡样本分布的原则下,对全国近800名大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回收问卷518份。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在我国大学教研室运行过程中,职责涵盖不全:教学与科研相分离,自身制度更新滞后;核心利益相关者缺位:教师的核心作用力弱化,专业共同体精神缺失;激励机制功利化:量化指标当道,评价标准单一。构建一种合情、合理、合法的学术制度正是对现实的考量,也是对需求的回应。现代大学基层组织建制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德国大学为代表的“权威型”讲座制,以美国大学为代表的“社团式”学系制和以中国大学为代表的教研室制。以历史演进为视角,以比较分析为手段,在正视自身不足的前提下梳理德国和美国大学的基层组织形成轨迹,并就其学术制度的现状、特点、优势进行剖析与整合,发现: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学术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群体是专业与学科发展的主导力量;自我更新是基层组织学术制度发展的重要前提;分权制衡是院系学术制度规范发展的重要保障。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构建什么样的大学教研室学术制度是本研究的核心命题。首先,以宏观到微观的聚焦作为学术制度的基本运行逻辑。在管办评分离的宏观统筹下,对二级学院进行増权赋能,使得学院一级在权力的制衡中释放学术活力;又通过微观合横,使基层教师群体脱离功利化、片面性的评价取向,回归本体发展。其次,以制度自调、知识导引与科教融合作为学术制度构建的路径选择,建立学理性的构建框架。以制度自调为原则,打破制度过剩与制度真空的怪圈,实现学术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自我调适;以知识逻辑为导引,建立健全新型“传帮带”模式,回归以学科为重心的学术本位;以科教融合为契机,致力于加强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同时,建立以教研室为依托的本科教学自评体系,落实以院系为基准的学术综合评价体系,保证教研室核心职责的履行,保障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的协调发展。

王治东,田锋[8](2018)在《挑战与机遇:新时代自然辩证法学科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文中提出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CSDN)批准成立40周年。回顾自然辩证法学科40年的发展历程,这个学科曾经创造了辉煌,但也形成了发展的背反。当前,自然辩证法学科面临发展瓶颈,存在包括学科名称、学科归属、课程体系建设、学科话语权、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学科研究平台、依托机构等诸多问题,其中,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是硬核性问题。如何在新时代突破发展瓶颈,抓住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机遇,再创新时代的辉煌,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命题,也是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的时代之问。

关雯文[9](2018)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快速发展,嵌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高等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应当借助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睿智和深邃,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价值观及方法论的指导和统摄,在“理念”上进行转型和澄明,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启转型发展之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论文研究得以开展的理论先导,一方面从史论论证维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演进及创新,另一方面运用这一方法论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路。其要义:一是追本溯源。首先对马克思发展观的历史生成、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贡献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主要历程,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初步探索、邓小平的开拓创新到江泽民的推进拓展、胡锦涛的深化突破直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与升华,为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敞开了宽广的理论视野。二是理论论证。论证了事实求是的理论基点、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反思批判的理性追求、改变世界的致思路向、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和交往实践的基本视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协调、发展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的同一、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一致、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叠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鲜明特征。从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与不同发展理论的殊异甄析、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当下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论证。三是现实思考。从转型的缘起入手,指出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遵循了大学功能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顺应了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应势之举、是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之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理性诉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困境,并对这一困境进行归因分析。四是理论建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制定学校战略规划;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找准自身“生态位”;以基本矛盾为动力,统筹推进学校全方位转型;遵从内外部关系规律,形成“校地互动”的良好机制;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创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应用普遍联系原理,创设有利于转型的内、外部环境;践行“以人为中心”理念,力促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在此基础上,从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两方面探讨了转型发展中的教育价值诉求重建,并指明其理性承担。五是实践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作为转型发展的个案进行剖析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有助于对我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正处于实践探索中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并就这一类型的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转型发展”从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科转型、师资队伍、科研导向、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路径探索。

李鹏[10](2018)在《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批判》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烟草产业的负效应和负外部性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健康,增加社会经济负担,被社会广泛批判的重要源头。世界范围内的全面禁烟控烟趋势始终同烟草产业的经济利益进行着矛盾斗争,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交织于中观层面的烟草产业之中,反映着人与自然、社会文化及产业过程中的博弈,成为技术哲学反思社会问题的目标对象。首先,本文在系统界定烟草技术、烟草产业技术等概念的基础上,针对烟草产业技术的技术负效应和社会危害,在哲学理性批判的视野下,以技术社会学为视域,对中观层面的烟草产业技术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剖析界定烟草产业技术的技术关系、技术系统,及其与生俱来的技术负外部性、顽固不化的技术功利主义、禁控刺激下的产业技术创新、地方性知识带来的技术垄断特征,揭示烟草产业技术的多元文化形态。其次,基于技术社会学的视角,揭示烟草产业技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共生和互动,对烟草产业技术进行全面批判。一方面,基于文化形态,以共时的烟草产业技术文化嵌入为线索,从烟草产业技术的欲望嵌入、认知嵌入、心理嵌入、符号文化嵌入、制度和伦理嵌入、政治嵌入层面进行全面批判,解释烟草产业技术存在发展的社会文化根由。另一方面,基于技术过程,以历时的烟草产业技术演化的内在文化逻辑为线索,对烟草产业技术系统的烟草原料种植技术、烟草生产加工技术、烟草销售服务技术进行文化批判。最后,针对技术进化的周期性和规律性,提出以优化烟草知识流动的内外环境;增强社会责任及与社会公众间的互动;针对特定人群的限制销售和使用;挖掘烟标收藏和鉴赏功能的文化转型的文化负效应消解路径。以及以“降焦减害”为特征的烟草原料种植技术转型路径;以“烟草技术无害化”为目标的烟草生产技术转型路径;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烟草销售服务技术转型路径。最终为烟草产业转型,实现全面禁烟找到社会文化出口和产业出口。

二、自然辩证法在新中国——兼谈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学科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辩证法在新中国——兼谈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学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需借鉴国际经验
        (二)蒙古国提高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三)个人的留学经历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育学硕士
        (二)研究生课程
        (三)课程设置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文献来源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
        (三)蒙古国研究生教育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一、泰勒课程理论
    二、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四、教学理论
第三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一、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理念比较
        (一)蒙古国课程理念
        (二)中国课程理念
    二、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比较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权力比较
    四、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五、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比较
    六、比较总结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第四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第五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评价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评价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一)课程目标比较
        (二)课程评价比较
第六章 中国与蒙古国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二)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三)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威胁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一)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三)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困境
第七章 借鉴中国经验,推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对策
    一、课程设置的改进
        (一)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
        (二)强调实践教育
        (三)优化课程内容
    二、课程实施的完善
        (一)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二)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
        (三)改进教师课程实施方法
    三、课程管理的改进
        (一)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
        (二)正确合理课程评价
第八章 借鉴蒙古国经验,推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策略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一)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五)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六)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二、课程实施的改进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改进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改进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技能训练
    三、课程管理的优化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
        (二)课程评价的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概述
    1.1 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1.1 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兴起的历史背景
        1.1.2 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的学科定位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 科学技术哲学的理论体系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影响
    2.1 社会需要为科学技术哲学提出大量新问题
        2.1.1 经济发展问题
        2.1.2 生态环境问题
        2.1.3 科技价值问题
        2.1.4 科技伦理问题
    2.2 社会发展为科学技术哲学提供生长条件
        2.2.1 经济建设为科学技术哲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根本动力
        2.2.2 民主政治为科学技术哲学创新提供宽容的制度保障
        2.2.3 思想解放为科学技术哲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第3章 科学技术哲学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1 科学技术哲学全面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3.2 科学技术哲学为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3.3 科学技术哲学引领人们的思维方式变革
    3.4 科学技术哲学推动生态文明的兴起
第4章 发挥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功能的前瞻性思考
    4.1 关注对高科技前沿伦理问题的反思
        4.1.1 当代高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
        4.1.2 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协调发展
    4.2 注重研究构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复杂问题
    4.3 弘扬创新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言献策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3)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新媒体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研究
        1.2.3 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目标
        1.3.2 论文研究内容
        1.3.3 论文研究难点
        1.3.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2.1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相关概念
        2.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1.3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2.2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2.1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和文化价值多元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2.2 坚持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2.3 坚持显性传播与隐性传播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2.4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2.5 坚持传承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3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渠道
        2.3.1 手机新媒体
        2.3.2 微博新媒体
        2.3.3 微信新媒体
        2.3.4 新闻客户端
    2.4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特点
        2.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呈现移动化特点
        2.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垂直化特点
        2.4.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呈现互动化特点
    2.5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功能
        2.5.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意识形态功能
        2.5.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信息源泉功能
        2.5.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交流互动功能
        2.5.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舆论监督功能
        2.5.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社会整合功能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技术创新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
        3.1.1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开发的影响
        3.1.2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发布的影响
        3.1.3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率的影响
    3.2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机遇
        3.2.1 移动媒体拓广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覆盖面
        3.2.2 媒体融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渠道
        3.2.3 新媒体传播模式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多向互动
    3.3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3.3.1 信息庞杂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影响力
        3.3.2 网络传播使大众化传播所处的意识形态环境复杂化
        3.3.3 话语权转移增大了大众化传播效果的不可控性
        3.3.4 社会发展使大众化传播受众的自我本位性增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理论模型
    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要素
        4.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目标
        4.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原则
        4.1.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模式
    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4.2.1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2.2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步骤
        4.2.3 评估指标的选取
        4.2.4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
    4.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理论模型
        4.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
        4.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理论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模型实证研究
    5.1 实证研究设计
        5.1.1 研究方法选择
        5.1.2 数据采集
        5.1.3 研究过程
    5.2 样本基本信息统计
    5.3 计算测评指标权重
        5.3.1 一级准则层指标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5.3.2 二级准则层指标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5.3.3 方案层指标权重确定
    5.4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5.4.1 单因素模糊评判
        5.4.2 模糊综合评判
        5.4.3 最终得分
        5.4.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提升策略分析
    6.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策略
        6.1.1 积极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的主动性
        6.1.2 大力培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意见领袖
    6.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策略
        6.2.1 全面整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
        6.2.2 结合中国特色,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
        6.2.3 贴合大众语境,采用多样化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6.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受众策略
        6.3.1 针对不同受众人群采取多样化传播方式
        6.3.2 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加强马克思主义内容传达率
    6.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渠道策略
        6.4.1 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
        6.4.2 采取多种方式推行和强化互动传播
    6.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环境策略
        6.5.1 依托科学技术,构造数字化媒体环境
        6.5.2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引领主流意识形态
    6.6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1: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2:FCE评测表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及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及理论品质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我国及其早期传播和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条件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和《自然辩证法》着作译介
    (三)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
三、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与社会主义初步结合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的初步建制化
    (三)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曲折中传播和发展
四、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的规范化
    (一)现代科技促进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的再建制化
    (三)在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中促进社会和科技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1.2.1 理论概念
        1.2.2 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1.3.1 主要观点
        1.3.2 主要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4.1.1 理念
        4.1.2 科学传播理念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5.2.1 出刊概况
        5.2.2 出刊内容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5.3.1 出刊概况
        5.3.2 出刊内容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5.4.1 出刊概况
        5.4.2 出刊内容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5.5.1 出刊概况
        5.5.2 出刊内容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7.1.1 “科学”的危机
        7.1.2 “传播”的危机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奖项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论文框架
    1.5 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 有关学术奖励的研究
        2.1.1 国外对学术奖励的相关研究
        2.1.2 国内对学术奖励的相关研究
    2.2 有关社会科学学术奖项的研究
        2.2.1 国外对社会科学学术奖项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对社会科学学术奖项的相关研究
    2.3 有关学术奖项评价的研究
        2.3.1 国外对学术奖项评价的相关研究
        2.3.2 国内对学术奖项评价的相关研究
    2.4 有关奖项与大学之间关系的研究
        2.4.1 国外对奖项与大学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2.4.2 国内对奖项与大学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2.5 小结
3.研究方法
    3.1 奖项样本的数据来源
        3.1.1 社会科学领域奖项样本的来源
        3.1.2 科技领域奖项样本的来源
    3.2 问卷调查方法
        3.2.1 奖项样本收集问卷的调查对象、发放和回收
        3.2.2 奖项声誉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发放和回收
    3.3 文献计量学方法
    3.4 网络分析方法
    3.5 案例分析方法
4.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奖项的声誉评价
    4.1 奖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1.1 设奖机构和设奖历史
        4.1.2 奖励形式与评奖制度
        4.1.3 国际获奖人比例
    4.2 奖项的声誉评价结果
        4.2.1 奖项声誉得分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4.2.2 奖项声誉评价结果的组别差异情况
    4.3 奖项声誉的等级结构
        4.3.1 奖项声誉的学科分层:与科技领域奖项的对比分析
        4.3.2 奖项声誉的异速增长
    4.4 小结
5.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奖项的影响力评价
    5.1 文献影响力
        5.1.1 计算过程和评价结果
        5.1.2 与声誉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5.2 网络影响力
        5.2.1 计算过程和评价结果
        5.2.2 与声誉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5.3 综合影响力
        5.3.1 计算过程和评价结果
        5.3.2 与声誉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5.4 与其他算法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以经济学奖项为例
    5.5 小结
6.影响奖项声誉获得的属性因素分析
    6.1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6.1.1 设奖历史
        6.1.2 奖金额度
        6.1.3 机构类型
        6.1.4 颁奖仪式
        6.1.5 评奖方式
        6.1.6 奖励范围
    6.2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因素重要性识别
        6.2.1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
        6.2.2 数据和变量
        6.2.3 属性因素的重要性
    6.3 重要属性因素的影响机制:与科技领域奖项的对比分析
        6.3.1 影响因素一:设奖历史的周期性特征
        6.3.2 影响因素二:奖金激励的“驼峰效应”
        6.3.3 影响因素三:机构类型——奖项的合法化空间
        6.3.4 影响因素四:颁奖仪式——权力的在场与缺席
    6.4 小结
7.获奖人的层级分流网络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变迁
    7.1 获奖人流动网络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识别
        7.1.1 获奖人流动网络的图表示
        7.1.2 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识别
    7.2 获奖人的层级分流模式
        7.2.1 流动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
        7.2.2 “小派阀”现象
    7.3 社会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变迁
        7.3.1 不同时期的网络中心变化
        7.3.2 不平等结构的再生产
    7.4 与科技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地位变迁的对比分析
        7.4.1 不同学科领域卓越奖项获奖人的流动网络
        7.4.2 不同学科领域获奖人流动网络的不平等结构
    7.5 小结
8.对中国大学国际获奖和设奖的案例研究
    8.1 案例选取
        8.1.1 获奖人的案例选取
        8.1.2 奖项的案例选取
    8.2 对中国大学获得国际学术奖项的案例研究
        8.2.1 统计分析
        8.2.2 个案分析
    8.3 对国外着名大学设立国际学术奖项的案例研究
        8.3.1 统计分析
        8.3.2 个案分析
    8.4 对中国大学国际获奖和设奖的建议
        8.4.1 对中国大学国际获奖的建议
        8.4.2 对中国大学国际设奖的建议
9.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研究的创新性与实践启示
    9.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说明
附录Ⅰ 180项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奖项清单及基本信息
附录Ⅱ 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奖项样本收集问卷(经济学)
附录Ⅲ 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奖项声誉调查问卷(经济学)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我国大学专业共同体的学术制度构建研究 ——以教研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政策背景
        (二)问题形成
        (三)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述评
        (二)关于学术制度的研究述评
        (三)关于教研室学术制度的研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专业共同体
        (二)教研室学术制度
    四、研究的理论支撑
        (一)制度变迁理论
        (二)共同体理论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教研室学术制度研究的逻辑架构
    一、专业共同体:大学教研室的学术释义
        (一)作为专业共同体的教研室
        (二)教研室的形成与演变
    二、学科组织化:大学教研室的内在逻辑
        (一)知识逻辑下的学科载体
        (二)功能观照下的基层组织
    三、权力与利益:大学学术制度的供需伦理
        (一)应然之态:学术制度的需求
        (二)实然之态:学术制度的供给
    四、利益相关者:教研室学术制度的实践主体
        (一)利益相关者的归类方法
        (二)教研室学术制度构建中利益相关者的甄别
第二章 大学教研室学术制度的现实观照
    一、教研室学术制度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一)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
        (二)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评价指标构建的理念
    三、评价指标的建构过程与量表设计
        (一)维度构建
        (二)制度评价的量表架构
    四、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一)问卷设计
        (二)数据收集
        (三)调研数据统计
第三章 大学教研室学术制度的问题述评
    一、大学教研室学术制度的主要问题
        (一)职责范畴涵盖不均
        (二)核心利益相关者缺位
        (三)激励机制功利化
    二、学术制度供给不足的外生性因素
        (一)砥砺前行:国内学术环境的发展性因素
        (二)知识生产:国内科学研究的时代性因素
        (三)话语权力:国际学术交流的竞争性因素
    三、学术制度供给不足的内生性因素
        (一)功利化:目标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
        (二)企业化:效用优先的学术管理体系
第四章 “权威型”:德国大学的讲座组织及其制度化发展
    一、进程回顾:德国讲座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16-18世纪:德国大学组织层次的分化
        (二)19-20世纪:德国大学讲座建制的形成
    二、内容诠释:德国大学讲座建制的构成要素
        (一)制度化的分科教学
        (二)组织化的科学研究
        (三)规范化的师资建设
    三、优势整合:德国大学讲座建制的主要功用及启示
        (一)德国大学讲座建制的主要功用
        (二)对我国教研室学术制度构建的启示
第五章 “社团式”:美国大学的学系组织及其制度化发展
    一、时空溯流:美国学系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境遇
        (一)16-19世纪:美国学院模式的移植与组织层次的分化
        (二)20-21世纪:研究型大学的建立与学系制度的确立
    二、权责分明:美国大学学系建制的主要特征
        (一)分权式的内部治理
        (二)整合式的教师增权
    三、协同合作:美国大学学系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一)美国大学学系制度发展的全新时代
        (二)对我国教研室学术制度构建的启示
第六章 大学教研室学术制度构建的路径选择
    一、教研室学术制度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一)教研室学术制度构建的目标定位
        (二)教研室学术制度构建的原则设定
    二、制衡与释放:教研室学术制度构建的运行逻辑
        (一)宏观统筹:大学的管办评分离
        (二)中观连纵:学院的赋能增权
        (三)微观合横:教师的本体发展
    三、教研室学术制度构建的内容呈现
        (一)教研室学术制度的自我提升与完善
        (二)知识导引下专业共同体的重组与提升
        (三)科教融合中大学教学功能的回归与保障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挑战与机遇:新时代自然辩证法学科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科源头: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组成部分的自然辩证法
    (一) 学科溯源:基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传统
    (二) 组织建构: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
    (三) 课程建设:学科育人体系不断完善
二、学科推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与发展的瓶颈
    (一) 基于自然辩证法学科名称变化的分析
    (二) 基于学科归属定位的分析
    (三) 基于研究内容的分析
    (四) 基于学术期刊平台的分析
    (五) 基于学会组织发展建构的分析
三、发展方向:新时代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话语体系构建路径
    (一) 在学科归属上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构成地位
    (二) 强化自然辨证法理论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特质
    (三) 加强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 强化育人体系建设

(9)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1.1.1 在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中彰显理论体系的价值指向
        1.1.2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解答时代问题的研究视角
        1.1.3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的积极尝试
        1.1.4 为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发展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科学有效的理性引航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有关应用型本科转型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1.4 相关概念说明
        1.4.1 发展
        1.4.2 发展观
        1.4.3 应用型本科院校
        1.4.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1.4.5 应用科技大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溯源与当代解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发展观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历史生成
        2.1.2 列宁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贡献
    2.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2.2.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初步探索
        2.2.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开拓与创新
        2.2.3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推进与拓展
        2.2.4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化与突破
        2.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与升华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内蕴与时代价值
    3.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
        3.1.1 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点
        3.1.2 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3.1.3 反思批判的理性追求
        3.1.4 改变世界的致思路向
        3.1.5 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
        3.1.6 交往实践的基本视界
    3.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鲜明特征
        3.2.1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3.2.2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
        3.2.3 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协调
        3.2.4 发展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的同一
        3.2.5 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一致
        3.2.6 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叠合
    3.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3.3.1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升华来看待其时代价值
        3.3.2 从与不同发展理论的殊异甄析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3.3.3 从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3.3.4 从当下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出发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第四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及境遇
    4.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召唤
        4.1.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遵循了大学功能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
        4.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顺应了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
        4.1.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4.1.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应势之举
        4.1.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之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理性诉求
    4.2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时代要意
        4.2.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
        4.2.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性目标——应用科技大学
    4.3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
        4.3.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外部困境
        4.3.2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部困境
    4.4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困境的归因分析
        4.4.1 转型发展中价值诉求的迷失
        4.4.2 转型发展中教育价值诉求的解读:缺乏科学正确发展观的指导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建构
    5.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引航
        5.1.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1.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与逻辑起点:物质生产实践
        5.1.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刻动因:矛盾运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
        5.1.4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路径指向: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5.1.5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根本要旨: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物质财富增加
        5.1.6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的整体性
        5.1.7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终极关怀: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5.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运用
        5.2.1 转型目标指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制定学校战略规划
        5.2.2 转型实践先导: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找准自身“生态位”
        5.2.3 转型动力机制:以基本矛盾为动力统筹推进学校全方位转型
        5.2.4 转型根本之道:遵从内外部关系规律形成校地互动的良好机制
        5.2.5 转型精神引领: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创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
        5.2.6 转型实践准则:应用普遍联系原理创设有利于转型的内外部环境
        5.2.7 转型价值旨归:践行“以人为中心”理念力促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
    5.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教育价值重建
        5.3.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理念的重建
        5.3.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实践的重建
        5.3.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价值诉求的理性承担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实践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个案呈现
    6.1 办学理念的转型:扬长避短,特色发展
    6.2 发展战略的转型:顺势而为,跃迁发展
    6.3 人才培养的转型:素能本位,持续发展
    6.4 课程体系的转型:注重实践,融合发展
    6.5 教学方式的转型:协同育人,开放发展
    6.6 学科专业的转型:链接产业,定向发展
    6.7 师资队伍的转型:双师双能,借力发展
    6.8 科研导向的转型:应用转化,主动发展
    6.9 服务社会的转型:贴近地方,互动发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关于产业技术的研究
        1.2.2 关于产业技术的文化研究
        1.2.3 关于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研究
        1.2.4 关于中国烟草产业技术的研究
        1.2.5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烟草产业技术和文化批判工具
    2.1 烟草产业技术的基本概念
        2.1.1 产业技术的界定
        2.1.2 烟草产业技术的界定
    2.2 烟草产业技术的内涵
        2.2.1 烟草产业的技术关系
        2.2.2 烟草产业技术系统
        2.2.3 烟草产业技术的特征
    2.3 烟草产业技术文化
        2.3.1 文化的内涵
        2.3.2 烟草产业技术过程中的文化
        2.3.3 烟草产业技术文化的界定
        2.3.4 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形态
    2.4 技术社会学视域下的烟草产业技术
        2.4.1 从技术批判到文化批判的技术社会学演进
        2.4.2 以技术解释学分析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嵌入
第3章 基于文化形态的烟草产业技术文化批判
    3.1 烟草产业技术的欲望嵌入批判
        3.1.1 人的欲望分层和纵容
        3.1.2 植物进化欲望的主客颠倒
    3.2 烟草产业技术的认知嵌入批判
        3.2.1 烟草认知的文化解释功能
        3.2.2 地方性知识的空间垄断
        3.2.3 认知代理人身份的技术专家局限
    3.3 烟草产业技术的心理嵌入批判
        3.3.1 烟草起源中的宗教文化心理
        3.3.2 烟草礼仪中获得的身份感和异化
        3.3.3 烟草品牌消费获得的虚幻满足感和优越感
        3.3.4 不同消费心理导致的消费取向审视
    3.4 烟草产业技术的符号文化嵌入批判
        3.4.1 烟草文化的过度繁荣
        3.4.2 烟标设计中的警示作用不强
        3.4.3 烟具技术从使用到观赏的功能转变
    3.5 烟草产业技术的制度和伦理嵌入批判
        3.5.1 禁烟运动规制下的烟草管制模式
        3.5.2 烟草专卖制度下的道德伦理迷失
        3.5.3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全球规约
    3.6 烟草产业技术的政治嵌入批判
        3.6.1 国家对产业技术的政治庇护
        3.6.2 产业技术中的政治渗透
第4章 基于烟草产业技术过程的文化批判
    4.1 烟草原料种植技术的文化批判
        4.1.1 烟叶种植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环境的危害
        4.1.2 烟草原料种植技术的区域隔离
        4.1.3 烟叶质量控制中的降焦减害悖论
    4.2 烟草生产加工技术的文化批判
        4.2.1 卷烟生产加工和行业标准的先天缺陷
        4.2.2 等级观念助长的加工技术分级
        4.2.3 烟草产业技术危害研究的滞后和避重就轻
        4.2.4 技术主体的多层次性导致的设计断裂
    4.3 烟草销售服务技术的文化批判
        4.3.1 烟草销售引发的健康威胁和国家税收依赖
        4.3.2 烟草服务对人欲望的纵容和对公众利益的忽视
        4.3.3 广告法修订前的隐形销售广告和误导宣传
    4.4 以英美烟草与南洋兄弟烟草的对峙为例
        4.4.1 民族资本与外来资本的对峙
        4.4.2 重税打压导致的种植技术破产
        4.4.3 烟草加工技术的拿来主义
        4.4.4 “迎合传统”与“振兴国货”的销售竞争
第5章 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负效应消解和技术转型路径
    5.1 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负效应消解路径
        5.1.1 优化烟草科普知识流动的内外环境
        5.1.2 增强社会责任及与社会公众间的互动
        5.1.3 针对特定人群的限制销售和使用
        5.1.4 挖掘烟标的收藏和鉴赏功能向文化产业转型
    5.2 烟草产业技术的转型之路不可逆转
        5.2.1 正视产业技术的生命周期
        5.2.2 递归创造是技术的一种本能
        5.2.3 转型是对技术价值判断的必然回应
        5.2.4 有效利用“利基现象”实现优化转型
    5.3 烟草产业技术的技术转型路径探析
        5.3.1 以“降焦减害”为特征烟草原料种植技术转型
        5.3.2 以“烟草技术无害化”为目标的烟草生产技术转型
        5.3.3 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烟草销售服务技术转型
第6章 结论
    6.1 烟草产业技术应在社会背景中进行文化解释
    6.2 烟草产业技术的负效应需要从文化路径和技术路径进行消解
    6.3 烟草产业技术转型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着及参与课题情况

四、自然辩证法在新中国——兼谈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学科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D].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2]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D]. 张吉.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3]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 唐丹.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D]. 张文毓.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5]《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6]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奖项评价研究[D]. 姜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我国大学专业共同体的学术制度构建研究 ——以教研室为例[D]. 朱晓雯. 西南大学, 2018(05)
  • [8]挑战与机遇:新时代自然辩证法学科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J]. 王治东,田锋.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09)
  • [9]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 关雯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10]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批判[D]. 李鹏. 东北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新中国自然辩证法——兼论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学科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