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港人创造香港繁荣》

评《港人创造香港繁荣》

一、评《港人创造香港繁荣》(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1](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马楠楠[2](2014)在《城市空间的书写、身份认同的困惑与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 ——许鞍华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许鞍华无疑是香港影圈乃至华语影坛中一位重要的女性导演,在其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许鞍华的电影在传统与现代、边缘与主流、本土与全球、艺术与商业之间不断协商并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电影体现出了一种浓厚的香港情怀和香港意识,在“香港电影”的概念变得疑云密布的当下,这份独有的港味显得尤为可贵。另一方面,许鞍华电影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又使其超越了香港,在呈现出鲜明的跨本土特质的同时,赢得了两岸四地观众的普遍欢迎。本文以许鞍华电影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美学、空间、身份认同、女性主义等理论资源,从电影形式与风格、香港城市空间的书写、文化身份与国族想象、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体性的独特表达等多个角度对许鞍华电影进行系统地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许鞍华电影如何实现本土与跨本土、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对话与协商,以期对香港电影及女性电影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缘起、研究现状综述及主要研究方法,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概括评价的基础上,阐明本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主要是对许鞍华的成长历程、电视台岁月和自新浪潮以来的从影时期进行梳理和描摹,尤其是将许鞍华的电影还原于具体的创作语境中,探讨香港电影整体工业环境的潮涨潮落与许鞍华个人电影生涯的跌宕起伏之间的联系,分析许鞍华如何在个人言志与商业体制、艺术追求与票房压力之间艰难平衡。第二章主要从电影本体论的角度,结合香港文化特质和城市精神来分析许鞍华电影中西融合的电影形式与风格。一方面,受欧洲艺术电影、先锋电影的滋养,许鞍华在其电影中对西方现代电影技巧进行了熟练地运用,如时空交错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和多重人称的叙事视点;另一方面,许鞍华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颇为迷恋和向往,其电影浸润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和韵味,呈现出独特的东方影像美学特征。第三章主要运用文化地理学以及空间的相关理论,从日常生活空间和底层边缘空间两个方面来考察许鞍华电影中的香港城市空间书写及其文化表征。许鞍华的电影剥去了香港作为全球化大都市的浮华光环,用饱含人道主义情怀和现实主义精神的镜头捕捉着香港都市空间的平凡与诗意,聚焦承载着港人文化记忆和在地经验的日常生活空间以及被主流商业电影和官方宏大叙事所忽略的、底层边缘群体所处的另类空间。第四章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维,以人物的跨界、流徙为焦点,从浮城隐喻与离散叙述、香港本位与国族的幻灭、主体分裂与差异政治等方面来探讨许鞍华电影中的文化身份认同与国族想象问题,指出许鞍华对国族论述与民族主义的宏大话语所持的疏离、质疑的态度。第五章结合女性主义理论探讨许鞍华电影中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作为一名关注女性命运和生存处境的女性导演,许鞍华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质疑了主流的性别常规,揭示了父权制、资本主义现代化经济体制以及国族、历史等宏大论述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在面对这些压迫时所表现出的能动性与主体性。当然,作为一名在商业体制中艰难谋生的导演,许鞍华的电影并无意于从根本上推翻或颠覆主流的性别秩序和性别常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许鞍华电影的一个综合评价,分析其对于当下香港电影创作的启示意义,并指出其在艺术上的不足之处。

张清秀[3](2012)在《香港文学:一种城市文学形态》文中研究说明香港特殊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使香港社会展现出不同于其他华语地区的独特文化景观。较少意识形态的制约使香港文学能够自由独立地发展,华洋杂处、中西交汇,殖民文化和传统观念的不断交融、碰撞也形成了香港文学的独特性。香港文学的发展与香港的城市化进程基本上是同步的。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城市文学的兴发,到七八十年代香港文学的繁荣,虽然香港文学的发展有着华语文学的共性,但是香港社会的特殊性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环境也使香港文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学形态。本论文通过对香港城市文学发展历史的回顾及现状的研究,以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文学所展现的主体意识为线索,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分析了香港文学在城市化的不同时期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与批判。从本土意识的生发、本土文化的形成到文化身份的迷思以及个性创作的张扬和实践等方面研究了香港城市文学主体意识的演变,并尝试从中归纳出香港城市文学形态的独特面貌。在对香港城市文学发展脉络描述的基础上,认识并探讨城市化进程中香港文学的特色及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惑,尝试寻找香港文学走出困境的可能。在与商业文化角力的过程中,香港文学充分展现了物质社会中文学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切观照。从对商业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到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和本土意识的觉醒和实践,再到非殖化意识的形成和个性创作的不懈追求,香港文学所展现出的对人性社会的深度挖掘成为香港文学的亮点。香港特殊的殖民地身份,使香港文学在反映城市文化的同时,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困惑和本土意识的生发也成为贯穿香港城市文学的主题,因此也成为香港文学的重要标志。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香港作家在追求文学主体价值和艺术表现创新上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反映城市、社会、人生和人性的各个方面,使香港文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轨迹。在内地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研究香港城市文学的发展特性对我们研究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以及文学与商业文化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和大陆、台湾文学相比,香港文学虽然有着自由发展的空间,但由于文化体制上对文学创作缺乏支持,商业市场对文学发展的制约以及粤方言和英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等诸多因素,都使香港文学的发展面临更多挑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香港文学有被边缘化的趋势,逐渐退出文化主流位置。然而,由于香港文学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多年来香港文学雅俗并举、方言与国语文学并存的特殊文学形态也使香港文学所面临的重重困境具有了更加典型的意义和参考价值。香港文学的发展历程正是城市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认识并探讨香港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对找寻城市化进程中文学的出路无疑有着一定的前瞻价值和参考意义。

强世功[4](2020)在《中央治港方针的历史原意与规范意涵——重温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要论述》文中研究指明修例风波显示人心回归问题仍是中央治理香港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人心回归涉及思想文化教育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问题,需要建构"一国两制"理论的话语体系。在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阐释中,围绕"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这两个概念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亟待正本清源。重温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要论述,探寻中央治港方针的历史原意,并在法理学层面上把握中央治港方针的规范意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唯有对中央治港方针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才能理解中央对治港方针的不断重构以及围绕"一国两制"展开的理论建构和话语论述。

沈本秋[5](2008)在《美国的香港政策:决策的视角(1989-200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89年以来,美国开始深入介入香港“一国两制”的实施。香港回归前美国出台针对香港的特殊移民政策,关注香港的民主化进程与人权,并制定《美国——香港政策法》。香港回归后,美国一直支持香港走向西方式民主,并不断介入香港的政治改革过程。这就是中美之间的“香港问题”。那么美国的香港政策是一个怎样的决策过程?美国的香港政策对香港“一国两制”的影响如何?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将从对外政策研究的决策过程出发,综合分析美国香港政策生成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因素,即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国内政治和社会环境、以及决策者个体特点。为了使三个层次的分析更加便于操作,本文在宏观层次引进了理性行为者模式,在中观层次引进了跨机构政治模式,在微观层次引入决策者个体特点和认知因素,来分析美国的香港的政策决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并比较不同决策结果所生成的美国香港政策对“一国两制”影响程度的差异。通过分析,本文发现,美国对香港这一具有国际政治经济“二元特征”地区的政策具有以下特点:老布什政府在维护美国在港利益与保持中美友好关系之间寻求平衡;克林顿政府尽管也在维护美国在港利益和维持中美关系之间寻求平衡,但这种平衡偏向于维护美国在港利益;小布什政府第一阶段出于全球反恐以及朝核问题等战略需要而急于和中国谋求发展良好关系,所以为了中美关系大局,美国的平衡是偏向维护中美关系的,而第二阶段小布什政府逐步加大了在全球推动民主的战略,尽管也有平衡,但是偏重于扩展美国在香港的利益。总之,美国的香港政策表现出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确定性的一面就是历届美国政府尽力在维护中美关系和扩展美国在香港的利益之间寻求平衡。不确定性就是这种平衡并不总是稳定的,有时候偏向于维护中美关系,有时候偏向于扩展美国在港利益。美国的香港政策为何有上述特点?理性行为者模式可以解释美国香港政策的确定性,跨机构政治模式和决策者个体因素可以解释美国香港政策的不确定性。作为理性行为者的美国政府既要维护美国在香港的利益,又要维护中美关系,所以会尽量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因此理性行为者模式能够解释为什么三届美国政府都尽力在维护中美关系和维护美国在港利益之间寻求平衡;跨机构政治模式能够解释在意识形态、利益团体和党派政治等因素影响下,国会努力维护美国在港利益;决策者个体因素能够解释,当决策者个人倾向中国和重视现实战略时会维护中美关系,而决策者不倾向中国和重视国内价值时会维护美国在港利益。但这三种方式单独都不具有充分解释力。美国自1989年以来历届政府的香港政策决策过程都是这三种决策方式在综合起作用。但是不同的政府时期三种决策视角的解释力不一样。老布什政府时期理性行为者模式解释力最强,所以该政府的政策以在维护中美关系和维护美国在港利益之间寻求平衡为主。克林顿政府时期跨机构政治模式解释力最强,所以该政府的政策偏重维护美国在港利益。小布什政府时期决策者个体因素解释力最强,所以美国的香港政策体现出不稳定特点,在2003年前偏重于维护中美关系,而2003年后偏重于维护美国在港利益。就美国1989年以来历届政府的香港政策对“一国两制”的影响而言,小布什政府2003年以前的政策负面影响较小,老布什政府的政策负面影响相对较大,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2003年之后的政策负面影响最大。从政策意图和政策绩效来说,当美国的对港政策目标是倾向于维护中美关系时,其政策对“一国两制”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小;当美国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在维护中美关系和维护美国在港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时,其政策对“一国两制”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当美国的主要政策目标是为了维护美国在香港的利益时,其政策对“一国两制”发展的负面影响最大。从决策视角来看,理性行为者模式主导的政策(老布什政府)对香港“一国两制”负面影响较大;跨机构模式主导的政策(克林顿政府)对香港“一国两制”负面影响最大;决策者个体因素主导的政策(小布什政府)最不稳定,决策者重视维护中美关系时,其政策对“一国两制”负面影响较小;当决策者重视维护美国在港利益时,其政策对香港“一国两制”负面影响最大。

罗盛齐[6](2016)在《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校是开展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场所。近代以来,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经历了殖民教育时期(1842-1984)、过渡时期(1985-1996)、回归以来新时期等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曲折发展历程,其历次重大改革变迁始终与当时香港重大政制发展与社会变革密切关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点。当前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是在1996年《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及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颁布的多份课程文件共同指导下推行的。学校公民教育着眼于运用高度生活化的跨学科价值教育,透过生活事件,以全方位校本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正面价值观和积极态度。经过多年教育培养,香港学生的公民知识和素养已经在全球有较大影响。香港学校公民教育在受到重视、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备受争议。特别是近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学校公民教育也随之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公民政治教育相较于道德教育显现颓势;国民教育受到重视但力不从心无所适从;未成熟的校本课程为公民教育带来阵痛;公民社会与学校公民教育互动存在隐忧,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有其微观成因,也有历史的、现实的、主客观因素叠加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如长期殖民文化惯性导致港人人心回归曲折漫长;特殊区情下多重身份并存造成身份认同复杂化;社会政治化争拗在培养下一代问题上集中爆发,等等。查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当前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价值取向上的“认同和批判”、策略取向上的“原则和方式”、效用取向上的“思想和现实”等关系问题亟待理顺和解决。新形势下,学校公民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革创新,不能停滞不前。加强和改善学校公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课堂是基础、功夫在课外、制度是保障”的主线,动员校内外资源共参共建,形成政府引导、学校主建、社会协同的发展格局。本文即是循着这样的脉络,从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发展谈起,力求详尽梳理和介绍当前学校公民教育制度特点及推行情况,着重分析当前学校公民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思考引致问题的微观成因以及深层次矛盾和原因,并据此探寻加强和改善当前学校公民教育的可行路径。

黄凤武[7](1996)在《“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国两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整体有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8页)“一国两制”作为完成我国统一大业的基本国策,首先在“香港问题”上获得成功。本文的任务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创造过程,并探讨它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全文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为全世界瞩目的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着意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这一历史事件。中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既是我国按期收回香港主权的机遇,又构成了中国政府争取谈判成功的基点。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构成了完成祖国统一的宽广舞台,我们党的政治家们在这个舞台上成功地导演了第一幕。其中邓小平同志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主权问题是香港谈判中的要害问题,本文强调了社会主义在主权问题上决不退让的原则立场,及其灵活的斗争艺术。“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曾成为中英双方商谈香港问题的共同话题,但英方渲染这一话题是别有用心的,真正关心香港前途的是中国政府,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成为了我们在谈判中的旗帜;使我们在世界舆论,在香港人民心中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与同情。用“一国两制”的办法通过和平谈判成功地解决香港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一个解决冲突、争取和平的成功范例。 第二部分研讨“具有世界历史意义”(邓小平语)的基本法

王黎黎[8](2020)在《大众文化视域下李碧华小说价值新探》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活跃于香港文坛与影视界的李碧华,在逐步走进海内外学术界研究的视野时,也因其不同于严肃文学的写作态度与风格,使得其作品在进入大陆市场后备受争议。伴随着90年代内地商品经济时代开启以后,大陆地区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文化以商品形式输出愈发普遍,在传媒经济助力下,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新崛起的文化研究力量从文化分析角度,提出其作品中隐含的社会文化与政治思考。前后如此分化的评论态度不光验证了李碧华小说创作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对其研究的必要性。本论文试图从李碧华小说创作的争议性入手,通过分析其争议集中点所体现的大众文化因素,找到李碧华小说文本与大众文本之间的联系。借鉴以费斯克为代表的伯明翰学派对大众文化的解码式解读,探索李碧华的小说是如何通过对社会宰制性力量的迎合,窥探社会话语导向和背后的权力运作,揭露情欲与存在对人的奴役真相,在文本中发出反抗与自由的独特声音。全文共包括绪论、正文三章和结尾五个部分:绪论主要对本文研究范围进行界定,选择争议性集中的其八九十年代创作的中长篇小说。简单地介绍大众文化的概念和费斯克的理论,同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论文的创新性价值。第一章梳理八九十年代经济腾飞下,香港文学市场的整体氛围。具体分析香港文学市场中大众文化的具体表现,李碧华与同时期流行言情作家的创作情况与接受情况,香港文学评论的整体性缺乏对李碧华的作品传播过程所形成的阻力,这也为其作品争议性埋下伏笔。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从“史”的角度,梳理在港本土学者对李碧华作品的理解情况,以及大陆研究学者对李作品历史价值逐步改观的评价。之后,从单个作家对李碧华具体小说创作的分析入手,结合文本和文化两方面,总结李碧华小说的争议集中点。第三章结合文本,分析李碧华小说争议点中的大众文化因素,这些争议点所带来的大众快感如何帮助小说,迅速打开文化市场,在大众文化风气盛行的香港文学市场经济中,以其独特性占据一席之地。接着,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小说文本与大众文化“互文性”的过程,即如何在迎合社会规训权力之下,寄予作品中的内在抵抗和对自由的追求。这一部分从情欲与存在对人的奴役的这两方面入手,借助别尔嘉耶夫的存在主义自由理论,观看作者如何通过挖掘“真相”,揭露历史盖棺定论背后的多幅面孔,试图重新为故事注入自己的时代价值观念,从而恢复经典写就之初的开放性自由。结语部分在总结的基础上指出,李碧华小说文本所引发的争议性,不仅给我们展示了大众文本的缝隙,同时,也因为这些缝隙和空间,为研究和探索李碧华的创作带来更多的思考角度。李企图摆脱情欲束缚以及恢复经典写作之初的开放性自由,也是通过给读者更多的阅读空间,参与文本共建来实现的,体现其自由思考的价值精神。同时,结尾部分也分析了论文的不足与可深入的可能。

钱芳[9](2012)在《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新探》文中指出此论文----《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新探》计由8章组成。除绪论外,作为正文开端的第2章,首先梳理了香港普通话教学的历史,特别是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的历史,旨在为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提供学科发展的背景。第3章,着重对香港普通话教学的多元性质进行探讨,旨在揭示“香港普通话教学”这一研究对象内涵的丰富性,确立新的香港普通话教学观,为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领域的扩展提供根本的依据。接着便在第4、5、6三章中,运用应用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借取多学科的理论学理,力图剖析与探讨香港普通话教学对香港语言生活影响的两大结果---“港味普通话”的流行与“两文三语”语言生态的建构,为确立“港味普通话”的科学对策和多语平衡的发展方针提供科学依据。并尝试展现普通话进入香港语言生活以后所呈现出来的多彩景观,为应用语言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一些富有价值的案例。第7章则是从现代语言学的历史回顾中,对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学科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第8章提出“关于提升香港普通话教学建设的若干建议”,由四大部分组成。本论文除了散见于各章的创新点外,在研究方向与方法上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本论文所着力探讨与关注的问题,包括香港普通话教学对象及社会功能的多元性论题,香港普通话教学事业与教学产业的关联性论题,香港普通话教学与港味普通话流行相关的论题,香港普通话教学与香港“两文三语”语文政策相关的论题,香港普通话教学与香港语言生态建设关系的论题,以及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学科发展方向的论题等,大多不在既有的“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的热衷议题之内。这些论题的提出反映了本论文已把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的目光从对语音词汇、教材教法等教学本体课题的专注,扩展到了对教学对象与使用人群的关注,对香港普通话教学的社会功能及社会影响的关注,以及对普通话在香港流行所出现的相关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关注等,并以充实的论述展现了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新天地的丰富与广阔。其次,是采用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走了一条跨学科发展的开放道路,广泛地吸纳了语言学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既有成果,利用了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生态语言学、经济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语用学等新学科的理论与视角,从不同的方向或层面去探讨与普通话在香港的教学、使用及传播相关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初步展开了一种由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构建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新格局的大课题。

王为民[10](2001)在《美国对港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从主权意义上来讲,香港问题已经解决,但作为一个学术问题,仍然值得认真研究。本文试图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主要就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以来的美国对港政策发展演变进行探讨。 本文正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涉及新中国成立后直到80年代初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前美国对香港的政策,目的在于为整个研究提供一个历史背景和参照。 第二章研究中英谈判期间美国所采取的低调政策及其原因、对中英《联合声明》的态度,以及此后美国社会出现的对香港“民主化”进程的关注。 第三章主要研究布什政府时期的对港政策,内容包括以移民政策为突破口的对港政策初步调整、以《美国—香港政策法》为标志的对港政策法律框架的形成,并就此作出评述。 第四章研究彭定康“政改方案”导致中英对抗局面出现后美国政府的对港政策,特别是克林顿政府对香港事务全面介入的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对“政改方案”和“三级议会”选举的支持,对香港法治、人权和新闻自由的关注以及加强美港双边关系的措施。 第五章主要研究中国政府筹建特区政府过程中美国所持的态度,内容包括对临立会的态度、对中方决定修改香港法例决定的反应、对民主党的支持,以及针对香港回归所采取的加强监察香港局势、维持美港联系的措施等。 第六章主要研究香港回归后美国对香港的政策,内容包括美国对香港局势的总体判断,以及继续干预香港事务的具体措施,如立法会选举与民主进程问题、言论自由问题、司法独立问题、出口控制问题等。 结语部分主要概述对港政策与对华政策的关系、美国对港政策目标及其内在矛盾性,认为美国对香港事务的干预有着必然性,但受其自身利益的制约,将会采取将会采取务实政策。

二、评《港人创造香港繁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港人创造香港繁荣》(论文提纲范文)

(1)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城市空间的书写、身份认同的困惑与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 ——许鞍华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缘起
    二、 研究方法
    三、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她从新浪潮来
    第一节 许鞍华的成长历程
        一、 家庭背景
        二、 成长和教育经历
        三、 电影经验
    第二节 电视台岁月
    第三节 电影时期
        一、 新浪潮时期:锐气逼人,佳作迭出
        二、 19842003 年:跌宕起伏,多元探索
        三、 20032013 年:辗转南北,回归本土
第二章 中西融通的电影形式与风格
    第一节 西方现代电影技巧的运用
        一、 时空交错的非线性叙事结构
        二、 多重人称的叙事视点
    第二节 东方哲思与传统美学韵味
        一、 诗意写实与永恒之思
        二、 冲和寡淡与无言之境
        三、 感伤情怀与沉郁之美
第三章 香港城市空间的书写及其文化表征
    第一节 日常生活空间
        一、 资本、全球化与“无地域空间”
        二、 从“空间”到“地方”
        三、 日常生活、传统仪式与在地经验
    第二节 底层边缘空间
        一、 权力、空间与政治
        二、 被遗忘的弱者的反抗空间
        三、 现代化面具下的悲情城市
第四章 文化身份与国族想象
    第一节 浮城隐喻与离散叙述
        一、 香港的殖民历史与离散叙事
        二、 无根的漂泊与认同的困境
    第二节 香港本位与国族的幻灭
        一、 《客途秋恨》:协商中的家
        二、 《千言万语》:国族维度的弱化与政治幻灭感
    第三节 主体分裂与差异政治
        一、 在全球化与再国族化的拉扯之间
        二、 移民叙述与性别修辞
        三、 分裂的主体与国族内部的差异政治
第五章 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体性的独特表达
    第一节 女性主义抑或反女性主义?
    第二节 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性间的摇摆
        一、 《疯劫》中的传统、女性与现代性
        二、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全球化、性别与经济
        三、 《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女性对现代性的补偿
    第三节 在个体意识与国族话语中的权衡
        一、 《香香公主》:站在国族历史前景的女性
        二、 《客途秋恨》:女性的赋权与父权的衰落
        三、 《今夜星光灿烂》、《千言万语》:国族论述的消退与个人琐碎的凸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许鞍华影像资料汇编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致谢

(3)香港文学:一种城市文学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香港文学:一种城市文学的鸟瞰
第一章 纷繁复杂的香港文学
    第一节 香港都市文学形成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都市商业文化对香港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雅俗共存的多元文学形态
    第四节 文学表现形式的创新
第二章 城市映像
    第一节 反思和批判
    第二节 理性思考与创作实践
    第三节 本土意识与身份的界定
    第四节 城市影像
    第五节 个性创作与本土文化的扞卫
第三章 从本土性到非殖化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香港文学的本土性特征
    第二节 身份认同的迷思
    第三节 非殖化意识的形成及对香港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 困境与可能
    第一节 港式中文对香港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影响香港文学发展的内部原因
        4.2.1 党同伐异阻碍文学的发展
        4.2.2 技术与艺术的本末倒置
    第三节 政策推动与文学教育
    第四节 现代传媒与文学
        4.4.1 影视传媒与文学
        4.4.2 网络与跨媒体创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美国的香港政策:决策的视角(1989-200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中美之间的“香港问题”
    二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及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概念界定、视角与方法、预期的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五 论文结构
第一章 决策视角关于美国香港政策的假设
    第一节 对外政策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第二节 香港国际政治经济“二元特征”与美国的香港政策目标
        一、香港的国际政治经济“二元特征”
        二、中美在香港利益的融合与冲突界定了美国香港政策的目标
    第三节 理性行为者、跨机构政治、决策者与美国的香港政策
        一、理性行为者模式与美国的香港政策
        二、跨机构政治模式与美国的香港政策
        三、决策者个体因素与美国的香港政策
    第四节 美国的香港政策对香港“一国两制”的影响
第二章 中美“香港问题”的端倪
    第一节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及双方的政策
        一、中英“香港问题”的迫近
        二、中国的政策
        三、英国的政策
    第二节 美国对中英“香港问题”的政策
        一、美国对谈判过程的态度:保持低姿态关注
        二、美国对中英争论的态度:维持港人信心
        三、美国对谈判结果走向的态度:间接施压
        四、美国对中英《联合声明》的态度:热烈欢迎
        五、过渡期内美国鼓励港人和国际社会继续维持对港信心
    第三节 美国国内对中英“香港问题”的另一种声音
    小结
第三章 老布什政府的香港政策及其决策
    第一节 美国对港移民政策的出台
        一、“六四风波”后英国在香港移民政策上的国际化措施
        二、美国国会的双边和多边移民计划
        三、老布什政府的理性抉择:批准双边计划但拒绝多边计划
    第二节 美国对香港“民主”与“人权”的关注
        一、国会的激进:批评《基本法》与呼吁港人“自决权”
        二、老布什政府的理性平衡
    第三节 《美国—香港政策法》出台
        一、国会的声音:麦康奈尔的《美国一香港政策法》
        二、老布什政府的理性抉择:对国会法案的“保守支持”
        三、老布什政府理性权衡的结果:《美国一香港政策法》的出台
        四、《美国—香港政策法》出台的意义
    第四节 老布什政府对港政策的决策视角分析
        一、理性行为者模式分析
        二、跨机构政治模式分析
        三、老布什政府决策者的个体因素分析
        四、理性行为者模式主导的美国香港政策对香港“一国两制”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克林顿政府的香港政策及其决策
    第一节 美国对彭定康政改的支持
        一、英国在港推行“民主化”与彭定康的“政改方案”
        二、克林顿政府决策者的理念与对华战略及其对彭定康方案的支持
        三、强势国会对香港“三级议会”选举的强烈支持
        四、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在“三级议会”选举中的平衡
    第二节 美国对香港“临时立法会”成立的反对
        一、中国政府“另起炉灶”的计划与美国政府的反对
        二、追求现实利益与价值利益:国会修订《美国—香港政策法》
        三、总统的犹豫不决与国会敦促总统接见李柱铭
        四、国会施压与行政部门对临立会成立的反对
    第三节 香港回归前夕美国的态度
        一、美国府会对中国修改《人权法案条例》的一致反对
        二、国会要求白宫接见李柱铭
        三、看顾香港:国会的法律建议以及《香港回归法》
        四、国会施压与行政部门对香港临立会就职的“消极抵制”
    第四节 克林顿政府对港政策的决策视角分析
        一、理性行为者模式分析
        二、跨机构政治模式分析
        三、克林顿政府决策者的个体因素分析
        四、跨机构政治模式主导的美国香港政策对香港“一国两制”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小布什政府的香港政策及其决策
    第一节 美国对《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的态度
        一、《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与“七月风潮”
        二、国会对香港二十三条立法的强烈反对
        三、美国对华战略理念的变化及其对港二十三条立法的“低调反应”
    第二节 理性的平衡:美国政府对香港政改之争的态度
        一、中国人大就政改释法
        二、美国的态度:低层杯葛与高层平衡
        三、理性抉择下的平衡:美国政府对香港政制之争的态度
    第三节 “颜色革命”与转型外交:美国增加对涉港非政府组织支持
        一、从推动“颜色革命”到提出转型外交
        二、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涉港活动
        三、小布什政府增加了对涉港非政府组织的支持
    第四节 小布什政府对港政策的决策视角分析
        一、理性行为者模式分析
        二、跨机构政治模式分析
        三、小布什政府决策者的个体因素分析
        四、决策者个体因素主导的美国香港政策对香港“一国两制”的影响
    小结
结语 美国香港政策中的决策政治
    一 美国香港政策的决策特点
    二 美国香港政策对“一国两制”影响的比较分析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6)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近代以来香港学校公民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殖民教育时期(1842—1984)学校公民教育发展概述
        1.“公民科”的兴起与更迭
        2.殖民教育时期学校公民教育主要特点
    (二)过渡时期(1985—1996)学校公民教育发展情况概述
        1.1985 年《学校公民教育指引》的颁布
        2.过渡时期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特点
    (三)《九六指引》颁布及回归以来学校公民教育发展情况概述
        1.1996 年《学校公民教育指引》的颁布
        2.公民教育科的设立
        3.2001 年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公民教育发展概况
二、香港现行学校公民教育制度特点及推行情况
    (一)教育目标:培育七种首要的价值观和态度
    (二)教育内容:高度生活化的跨学科价值教育
    (三)推行策略:透过生活事件以全方位校本课程推行
        1.两个课堂相得益彰
        2.三个层面互动支撑
        3.四个阶段渐次递进
        4.五个范畴紧密联系
        5.六种角色共同参与
    (四)评估体系:进展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相结合
        1.评估目的
        2.评核方法
三、当前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难点和重点
    (一)当前学校公民教育面临问题及微观成因
        1.公民政治教育相较于道德教育显现颓势
        2.国民教育受到重视但力不从心无所适从
        3.未成熟的校本课程为公民教育带来阵痛
        4.公民社会与学校公民教育互动存在隐忧
    (二)引致当前学校公民教育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
        1.长期殖民文化惯性导致港人人心回归曲折漫长
        2.特殊区情下多重身份并存造成身份认同复杂化
        3.社会政治化争拗在培养下一代问题上集中爆发
    (三)当前学校公民教育应重点审思的若干关系问题
        1.在“培育什么样的公民”问题上,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上的“认同和批判”关系
        2.在“如何开展政治引导”问题上,正确处理策略取向上的“原则和方式”关系
        3.在“怎样提高课程吸引”问题上,正确把握效用取向上的“思想和现实”关系
四、加强和改善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路径探寻
    (一)政府引导:完善顶层设计和施政导向
        1.编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指引
        2.改善教育总体施政水平和提高政策认受性科学性
        3.一手抓公民教育一手抓“去殖民化”工作
    (二)学校主建:加强主渠道和新途径建设
        1.坚持突出“公民政治教育”和更好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
        2.坚持“生活体验式”创新教学与“学科化”传统教学并行不悖的教学策略
        3.坚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社会协同:营造良好氛围和和谐环境
        1.搁下政治争拗共谋经济民生发展
        2.提高居民有序政治参与水平
        3.加强社会化公民教育媒介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
第一章 举世瞩目的中英谈判
    第一节:改革、开放——香港谈判的基点
        一、寻求解决香港问题的历史切入点
        二、中国改革开放构成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基点
        三、全面看待等待和斗争的33年
    第二节:主权、治权——中英谈判的要害
        一、舆论
        二、交锋
        三、僵局的突破及其原因分析
    第三节:繁荣与稳定——香港谈判的旗帜
        一、我们真正关心香港的繁荣与稳定
        二、繁荣、稳定旗帜下的斗争
        三、繁荣、稳定与《中英联合声明》。
第二章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基本法》
    第一节:中国法制的新创造
        一、创制《基本法》的客观要求
        二、《基本法》的创造性与起草委员会
        三、《基本法》的创造性与咨询委员会
    第二节 创制《基本法》的指导方针
        一、“一国两制”总方针与《基本法》
        二、我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与《基本法》
        三、指导方针在《基本法》中的实现
    第三节 《基本法》的性质和意义
        一、《基本法》的性质
        二、《基本法》与“一国两制”热潮
        三、《基本法》在社会主义史上的意义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政治艺术与过渡期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合作与斗争
        一、前过渡时期
        二、后过渡时期
        三、现代国际政治艺术
    第二节 主权斗争的延续:香港政制
        一、“政制改革”斗争的由来
        二、“政制改革”与中英关系恶化
        三、中国政府的对策
    第三节 对后过渡期的展望
        一、过程充满斗争,前途肯定光明
        二、以我为主、依靠港人、港人治港
        三、不可转逆的过渡
第四章 “一国两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一国两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主体部分的社会主义制度
        二、“五星红旗”下的香港式资本主义制度
        三、祖国统一大业与国家结构形式
    第二节 “一国两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一国两制”是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一国两制”有机地交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整体之中
        三、“一国两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三节 “一国两制”与世界政治
        一、“一国两制”与世界政治现实
        二、“一国两制”与世界政治理论
        三、“一国两制”与更加璀璨的“东方之珠”
主要参考书目

(8)大众文化视域下李碧华小说价值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角度与意义
    二、李碧华作品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大众文化与香港文学
    第一节 八九十年代经济腾飞背景下的香港文学概况
    第二节 大众文化在八九十年代香港文学市场中的表现
    第三节 李碧华与香港同时期社会言情作家的创作
第二章 批判与接受:李碧华小说的争议集中点
    第一节 香港文学史中摇摆不定的价值定位
        (一) 接受中的曲折:港台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李碧华创作
        (二) 曲折中的接受:大陆及其他旁观研究视角下的李碧华创作
    第二节 对李碧华单篇文本价值的批评
        (一) 对文本本身的批判:文本策略的失控
        1 故事的兴趣与乐趣:游戏创作的娱乐心态
        2 叙事的破碎与矛盾:复杂问题简单化倾向
        3 “物”的执念与想象:重构历史的虚假性
        (二) 对文本文化层面的开发:大众化社会与文化的思考
第三章 大众文化视域下“争议性”文本中的自由价值
    第一节 李碧华小说中的大众文化表现
        (一) 看与被看:情欲化的审视与反审视
        (二) 诱饵与陷阱:浅白口语中暗藏新意
        (三) 信与不信:神秘力量与人为抵抗的较量
        (四) 世俗化的历史情结:传统记忆与现实价值的碰撞
    第二节 大众文化外衣下的价值思考
        (一) 人格与自由:虚假性下的爱欲痴缠
        1 畸形爱欲下生死纠缠的苦痛
        2 雄雌同体共相化
        3 小结
        (二) 存在与自由:历史存在与真相的对话
        1 戏谑的批判史观
        2 二重奏式的形式结构
        3 找寻历史隐匿的真相
        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引言
    1.1 确立本研究的背景和理由
    1.2 选择应用语言学理论与方法作为观照体系及研究方法的基本途径
    1.3 对香港普通话教研究发展状况的梳理与评说及本研究要回答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各章主要创新点
        1.4.1 关于香港普通话教学的源起及历史发展研究的创新点
        1.4.2 关于香港普通话教学多元性质探讨的创新点
        1.4.3 关于香港普通话教学与“港味普通话”流行现象探讨的创新点
        1.4.4 关于香港普通话教学与“两文三语“和谐生态建立的创新点
        1.4.5 关于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学科发展方向探讨的创新点
    1.5 对本研究成果所确立的“香港普通话教学观”及“若干建议”的预期
第二章 论香港普通话教学之源起及历史发展
    2.0 引言
    2.1 香港学者对香港回归前普通话教学历史之认定与概括
        2.1.1 香港学者对香港普通话教学源起的认定
        2.1.2 何国祥关于香港普通话教学历史四个阶段的论述
        2.1.3 施仲谋对于香港中文教学历史分期的论述
        2.1.4 施仲谋对于香港普通话教学历史分期的概括
        2.1.5 对于香港普通话教学由枯转荣发展趋势的共识
    2.2 对香港回归后普通话教学发展盛况的梳理
        2.2.1 香港特区政府的促进举措
        2.2.2 各类学校普通话教学的积极配合
        2.2.3 教材出版与理论研究的疯狂跟进
        2.2.4 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追捧
    2.3 对香港普通话教学兴盛缘由的理论阐释
        2.3.1 与语言教学兴衰动因相关的的理论介绍
        2.3.2 结合香港普通话教学枯荣的历史事实所作出的分析
    2.4 面对香港普通话教学兴衰历史的理论探讨
        2.4.1 由“高低层级的双层语言”向“功能性双层语言”的转换-普通话介入后的香港社会语言结构的转变
        2.4.2 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香港普通话教学兴衰规律探讨
第三章 论香港普通话教学之多元性质
    3.0 引言
    3.1 教学对象的多元性
        3.1.1 从学习动因看香港普通话教学对象的多元性
        3.1.2 从学习者在接受汉语普通话教学前所固有的语言状况看香港普通话教学对象的多元性
        3.1.3 小结
    3.2 社会属性的多元性
        3.2.1 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性质的香港普通话教学事业
        3.2.2 作为市场运营的香港普通话教学产业
        3.2.3 非政府非牟利机构举办的汉语普通话教学
        3.2.4 小结
    3.3 社会功能的多元性
        3.3.1 香港普通话教学最主要的社会功能是为了满足香港社会与内地交际的需要
        3.3.2 香港普通话教学的又一社会功能是促进汉语普通话的“国际传播”
        3.3.3 香港普通话教学的另一社会功能是实现多种语言共生的平衡
        3.3.4 香港普通话教学的另一社会功能则是引领香港普通话教学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为香港产业结构的提升与转型作出贡献
        3.3.5 结语
第四章 论香港普通话教学与“港味普通话”的流行(上)“港味普通话”的表现形态分析
    4.0 引言
    4.1 “港味普通话”是一种语言变体(Language Variety)
        4.1.1 “港味普通话”已经成为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
        4.1.2 语言变体的出现在语言发展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4.1.3 粤普两语对比观察中的“港味粤语”与“港味普通话”
    4.2 “港味普通话”的表现形态分析之一---在语音上的表现
        4.2.1 “港味普通话”在声调上的表现
        4.2.2 “港味普通话”在声母上的表现
        4.2.3 “港味普通话”在韵母上的表现
    4.3 “港味普通话”的表现形态分析之二---在词汇上的表现
        4.3.1 对粤普两语中语同形异义词的使用
        4.3.2 香港本土文化中的特有词汇及表达方法在“港味普通话”中的反映
        4.3.3 对外来词的借用
        4.3.4 已经常被广泛借用的粤语词汇
    4.4 “港味普通话”的表现形态分析之三---在语法上的表现
        4.4.1 将港人喜欢用的“有”字句引入“港味普通话”
        4.4.2 将粤语特有的语气词对译成发音相近的普通话
        4.4.3 粤语中名词性的结构助词“嘅”,使用非常普遍
        4.4.4 将粤语习惯说法“有搞错”对译成“有没有搞错”
        4.4.5 将表示比较的粤语句子“形容词+过”直接用普通话说出来
        4.4.6 按照粤语的语法,将副词后置
        4.4.7 粤语中的双宾语句子通常是直接宾语(人)在后,间接宾语(物)在前
        4.4.8 粤语量词数量多,用法灵活,港人在使用普通话时也经常“借用”
        4.4.9 其它
    4.5 “港味普通话”的表现形态之四---在文化、语用上的表现
        4.5.1 对谦敬词和称谓的使用
        4.5.2 对隐私问题的表达
        4.5.3 对儿化词的不当使用
第五章 论香港普通话教学与“港味普通话”的流行(下)面对“港味普通话”现象的若干思考
    5.0 引言
        5.1 “港味普通话”现象与语言规范观的发展
        5.2 对“港味普通话”因势利导进行规范的细分思考
        5.3 “港味普通话”与语言跨文化传播问题思考
        5.4 “港味普通话”与跨文化语用问题思考
        5.5 对“港味普通话”研究之其它意义的思考
第六章 论香港普通话教学与“两文三语”和谐生态的建立
    6.0 引言
    6.1 香港社会语言生态的历史嬗变
        6.1.1 香港沦为英殖民地前后语言生态的变化
        6.1.2 香港社会语言生态的过渡性转变
        6.1.3 香港回归后,以“两文三语”为主的多语生态的形成
    6.2 香港普通话教学的发展与多语社会语能供需的平衡
        6.2.1 多语社会语能供需的平衡
        6.2.2 关于香港社会对多语能力需求的分析
        6.2.3 关于香港社会多语能力供给情况的分析
    6.3 香港普通话教学与多语功能配置及相互关系的平衡
        6.3.1 香港社会对多语功能配置的需求
        6.3.2 处理好普通话和原有两语的关系是正确实行“两文三语”政策、维系新的语言生态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
        6.3.3 关于普通话在三语格局中的定位及“适度发展”策略的探讨
    6.4 对香港“两文三语”语言生态模式的简要评估
        6.4.1 “三语”生态模式中最值得关注的两大创新点
        6.4.2 这两大创新点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章 在现代语言学的历史回顾中确立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学科发展方向
    7.0 引言
    7.1 西方现代语言学的飞跃发展与应用语言学的兴盛
        7.1.1 现代语言学的飞跃发展
        7.1.2 应用语言学的兴盛是现代语言学发展的趋势
    7.2 我国应用语言学的迅猛发展
        7.2.1 语言应用的研究在上个世纪初的中国已经是一个事实
        7.2.2 中国学者对应用语言学学科定位及研究范围的探讨
        7.2.3 中国学者对应用语言学若干基本理论的梳理
        7.2.4 我国的应用语言研究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为国家繁荣昌盛所做的贡献也越来越巨大
        7.2.5 我国的应用语言学推动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走向法制的轨道
        7.2.6 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已把我国的语言生活建设课题提到日程
        7.2.7 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已将国家语言战略的制定提到议事日程
        7.2.8 中国应用语言学国际地位的确立
    7.3 对提升香港普通话教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一些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7.3.1 语言交际理论对提升香港普通话教学建设的借鉴意义
        7.3.2 语言动态理论对提升香港普通话教学建设的借鉴意义
        7.3.3 语言层次理论对提升香港普通话教学建设的借鉴意义
        7.3.4 语言中介理论对提升香港普通话教学建设的借鉴意义
    7.4 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对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学科发展方向的启示
        7.4.1 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学科发展应当跟上现代语言学科发展的大趋势
        7.4.2 从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现有格局中确立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独有的学科位置
第八章 对提升香港普通话教学建设的若干建议
    8.0 引言
    8.1 关于重构香港普通话教学建设的总体框架的建议
        8.1.1 应当以多元的香港普通话教学观重构香港普通话教学建设的总体框架
        8.1.2 要充分发挥普通话教学事业和普通话教学产业互补作用
        8.1.3 应当充分兼顾粤语人群和非粤语人群的普通话学习需求
        8.1.4 应当充分兼顾香港普通话教学在促进普通话的“国内推广”和“国际传播”方面所能够发挥的独特作用
        8.1.5 要使香港普通话教学建设更加有利于“两文三语”语言生态的和谐与发展
    8.2 关于香港普通话教学事业发展的建议
        8.2.1 香港普通话教学事业是特区政府施政工作的一部分
        8.2.2 重点关注香港普通话教学事业的三大基础建设
        8.2.3 普通话教学应当以构建“两文三语”的社会语言格局作为发展目标
        8.2.4 “两文三语”社会语言格局建设要注意克服来三个方面的阻力
        8.2.5 教学语言的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通盘规划”
        8.2.6 应当以基本法的核心思想为指导构建新的社会语言结构
        8.2.7 “两文三语”社会语言格局的建设应当是我国语言生活的大创举
        8.2.8 提高质量已成为香港普通话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议题
        8.2.9 香港普通话考试与测评应当引入应用语言学中介理论的一些观念
        8.2.10 应当促进香港普通话教学实践与应用语言学引领的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结合
        8.2.11 香港普通话教学应当借鉴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成果
        8.2.12 鼓励支持普通话教育市场为非粤语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普通话教学
    8.3 关于香港普通话教学产业发展的建议
        8.3.1 充分利用香港市场经济发达的优势大力发展普通话教学产业
        8.3.2 求得香港普通话教学产业与香港普通话教学事业的协调发展
        8.3.3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驱动下的普通话补习培训特长
        8.3.4 着力在产品的自主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
        8.3.5 为抢占三大目标市场先机做好充分的准备
        8.3.6 尽快走进全社会自觉关注并热心投入语言教学建设的时代
    8.4 关于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学科建设的建议
        8.4.1 提升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学科建设是落实香港普通话教学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
        8.4.2 确立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独有的的学科位置和新的发展方向
        8.4.3 香港应当利用置身实践的优势,成为“两文三语”研究的中心
        8.4.4 要开拓“香港普通话教学产业研究”的新天地,强化香港普通话教学产业研究的实用性
    8.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美国对港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范围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及分析框架
    五, 论文创新
第一章 80年代以前美国的对港政策
    一, 美国对华遏制政策及其对香港的利用
    二, 对华禁运与香港
    三, 美国与香港的防务问题
    四, 美国在港经济利益的发展
第二章 中英关于香港前途的安排与美国的态度
    一, 香港前途问题开始提上中英议事日常
    二, 中英谈判与美国的“低调”政策
    三, 对中英《联合声明》的支持
    四, “自决”或“民主化”:美国社会对香港的期望
第三章 美国对港政策的法律框架
    一, 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与香港问题的凸显
    二, 布什政府对港政策的初步调整
    三, 美国对港政策法律框架的形成
第四章 中英对抗与美国的全面介入
    一, 彭定康的政改方案与中英全面对抗
    二, 英方寻求“国际牌”与美国的积极支持
    三, 从政制安排到社会生活——美国全面介入
第五章 特区政制新架构与美国的反应
    一, 美国对临时立法会的质疑
    二, 修改法例与美国对人权自由的关注
    三, 理想与现实:为利益而谋求平衡
第六章 回归后美国的对港政策
    一, 美国对香港局势的总体判断
    二, 立法会选举与民主进程
    三, 公民权利与新闻自由
    四, 居港权、“人大释法”与法治
    五, 《考克斯报告》与出口控制问题
结束语
    一, 美国对港政策与对华政策的关系
    二, 对港政策目标及其内在矛盾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四、评《港人创造香港繁荣》(论文参考文献)

  • [1]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2]城市空间的书写、身份认同的困惑与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 ——许鞍华电影研究[D]. 马楠楠. 上海大学, 2014(02)
  • [3]香港文学:一种城市文学形态[D]. 张清秀. 兰州大学, 2012(10)
  • [4]中央治港方针的历史原意与规范意涵——重温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要论述[J]. 强世功. 港澳研究, 2020(02)
  • [5]美国的香港政策:决策的视角(1989-2007)[D]. 沈本秋. 复旦大学, 2008(08)
  • [6]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研究[D]. 罗盛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6(06)
  • [7]“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D]. 黄凤武. 中共中央党校, 1996(01)
  • [8]大众文化视域下李碧华小说价值新探[D]. 王黎黎. 山东大学, 2020(11)
  • [9]香港普通话教学研究新探[D]. 钱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10]美国对港政策研究[D]. 王为民. 外交学院, 2001(01)

标签:;  ;  ;  ;  ;  

评《港人创造香港繁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