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我们将做得更好(论文文献综述)
万圆[1](2017)在《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文中认为美国精英高校对生源的选拔,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唯有获得完整、深入地认识,才能取其精华。本研究以“录取决策机制”为切入点,基于对美国精英高校选拔生源时使用的考量因素、审阅方式以及质量控制手段的考察,分析其录取决策的目标及达成方式,进而构建驱动录取决策行为的多重逻辑作用模型。通过以美国三所精英公立大学、两所精英私立大学、两所精英文理学院为案例,运用质性取向下的多个案比较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基于对39位招办人员、13位利益相关者的访谈和大量的相关文本,本文得出以下研究发现、结论和建议:首先,美国精英高校均遵循目标导向、服务自身利益和使命的原则来选拔生源。一方面,美国精英高校的共同招生目标为以公正、透明的方式,塑造一届卓越且多样化的新生。另一方面,录取决策的铁律为服务高校利益和使命:高校利益包括达到注册目标、满足财政需求、提高声望、增加选拔性、促进种族多样化、保持校园体育实力等等,但各校录取决策服务的利益诉求和优先项不尽相同;录取决策实践受到高校承担的培养公民和公民领导者以及服务社会三大办学使命的驱动。其次,为了达成各项招生目标,案例高校在录取决策中都采用了基于多个标准的综合评价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整体性审阅,并通过质量检查技术、组建专业审阅团队、投入大量资源、接受教师和董事会监督等手段进行质量控制。其中,在综合评价上,各校通过查看学业表现、个人成就和个人背景三个维度下的多个具体因素,基于三个标准——在大学取得成功的潜能、做出外在贡献的潜能以及从大学教育中获益的潜能,来判断申请者与高校的匹配程度。综合评价中的决策规则体现为:学业成就是几乎所有申请者参与录取竞争的必要条件,其中学业杰出者基本都会被录取;个人成就有助于区分属于中间群体的“不错的学生”;加号因素有助于学业表现和个人成就相似的中间群体和“合格的学生”赢得竞争,也可使得“不合格的学生”以降低学业标准的形式被录取。在整体性审阅上,各校均使用背景化审阅、个体化审阅和集体化审阅,保证录取决策的公平与效率:1)将每位申请者取得的成就置于高中教育背景和个人成长背景中审阅,考虑其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同时被置于申请者库中审阅,即各校将每位申请者与来自同一高中的申请者、与申请者库的平均表现以及与录取标准之间进行比较,而非脱离背景进行横向比较。2)个体化审阅将每位申请者视为“一个整体”和“一个个体”,没有阈值、没有公式、没有单一的决胜因素,是最高法院批准的考虑种族的合法方式和州禁令下达成种族多样化的必要方式,也是保证决策自由度、区分申请者和达成各项招生目标的最佳方式。3)集体化审阅的模式分为委员会模式和团队审阅模式,但产出一届新生的路径均始于单名读者对每份申请材料进行基于量化评级的分项评价或基于质性评语的整体评价,并经历至少两名读者的评价以及委员会讨论或高级AO的审阅,止于确定一届新生名单的招生季末审核,是一种高度依赖人为经验的协作式决策路径。第三,在不同类型精英高校的录取决策实践中,学术逻辑、文化逻辑、市场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成本逻辑的影响同时存在,但每项逻辑发挥的作用强度存在差异:1)学术逻辑和文化逻辑是导致各校在使用考量因素时存在相似性的逻辑,市场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成本逻辑则是导致差异性的逻辑。2)学术逻辑和伦理逻辑的作用强度均在公、私立维度存在细微差别,并均在公立大学体现更为明显。文化逻辑的作用强度在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文理学院之间存在细微差别,其中在文理学院体现最为明显。市场逻辑和政治逻辑的作用强度在公、私立维度存在显着差别,其中市场逻辑在私立高校体现尤为明显,政治逻辑则在公立大学体现尤为明显。成本逻辑的作用强度不存在办学类型的差异。最后,美国经验为完善我国高校招考制度提供的启思包括:拓宽卓越生源的定义,探索生源多样化的价值;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提升招生透明度;坚定推进综合评价改革,完善实践操作;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提供环境支持。
张琳[2](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乌倩[3](2020)在《释意理论下汉英交替传译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2017年-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发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每年三月份“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招待会现场口译对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使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铿锵有力,中方领导人在发言中经常使用各种汉语修辞格来丰富语言,这为口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口译员要在短时间内正确理解修辞语言背后的真正内涵,并通过有效翻译策略和方法将严肃的政治内容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另一方面又要在不会造成误解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留原文风格,向国外表明中国态度,难度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以2017-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以释意理论为指导,结合汉语修辞格的特点和难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将招待会中常见修辞格分为句法修辞格和词义修辞格两类,其中句法修辞格包括排比、对偶和修辞疑问句;词义修辞格包括明喻、暗喻、引用和委婉语,并分别对各修辞格的口译策略进行总结,证明了释意理论用于指导记者招待会发言中汉语修辞格口译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希望为口译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刘醒龙[4](2018)在《黄冈秘卷》文中指出1凡事太巧,必有蹊跷,不是天赐,就是阴谋。一个刚刚上高中一年级的花季女孩,从未见过面,第一次交谈,便恶狠狠地表示,要变身为杀手,到我的老家黄冈寻仇。另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熟悉的,用从未有过的躁动,气急败坏地说,有人要打她,揪她的头发,要她的老命。如此天壤之别,又都带着某种戾气的话语,是通过电话传来的。第一个电话是朋友少川从北京打过来的,她没有说那些凶神恶煞的话,说那些话的女孩
李艳[5](2019)在《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文中提出遗产景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文化遗产地因为所具有的符号意义以及旅游符号消费意义,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关注。本质上,文化遗产地的空间表征是在国家权利话语基础上展开的经由规划师、专家、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经营者等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是权利、资本、技术的融合统一。一旦“遗产地空间”和“旅游”结合,遗产地的建构和表征成为一个重大议题。当旅游者涉入到此空间中,开始通过人的感官对文化遗产空间进行感知和体验,旅游者主体开始对空间进行解构性分析,遗产地空间的建构与解构成为一对生动的主客关系。而这一对生动的主客关系,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在以往有关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中,其视角大多基于文化遗产地的客体视角,后来也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遗产旅游者主体的感知,但鲜有研究能够结合主客两种视角来进行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而在一个系统中研究文化遗产地的表征与解构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正是推动构建理想的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研究关注主客双方对于旅游体验价值影响及生成作用。本研究将按照三个相互递进的研究进程对该问题展开研究:1)文化遗产地空间有关旅游吸引物的建构表征与游客感知与解构之间的互动,意在探讨旅游体验的生成及影响因素;2)游客旅游体验感知要素与旅游体验价值生成影响关系。意在基于游客主体层面探讨旅游体验价值的维度是如何生成以及相关体验要素对各个体验价值维度的影响;3)依据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体验属性对管理者表征的旅游吸引物系统进行分类,借由游客感知这一中间媒介,关联起管理者设计表征的旅游吸引物对游客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最终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构建出符号互动下主客之于旅游体验价值的生成模型。针对以上研究问题,结合不同研究范式有关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的论述,鉴于本研究关注具体旅游情境下游客动态性、主观性的心理特征,在本体论中存在“多重事实”以及在认识论中的“主观的”视角,更符合“解释学社会学范式”,本研究更适宜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因为定量研究的前提,按照本体论和认识论,是缺乏对经验的理解。因此,本研究以单案例嵌入式研究为策略,采用扎根理论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城墙为案例地,基于主客两方面的视角,以立意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抽样方法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法分别访谈客体——西安城墙景区管理者,主体——游客,借助Nvivo11软件结合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处理一手访谈数据,得到初始范畴与主范畴。为了保证研究的可信赖性,选取大众点评、猫途鹰以及马蜂窝三大网络平台上针对西安城墙旅游体验感知点评的网络文本数据,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本进行高词频统计,并对词频进行编码并与扎根理论三级编码进行匹配校验,实现了初始范畴与主范畴的覆盖与重叠。最终以初始范畴,主范畴,归纳出核心范畴,构建了西安城墙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的生成模型。研究发现:客体层面:1)文化遗产旅游空间建构主体为国家、政府、旅游开发商、规划师、学者以及旅游经营者,他们分别代表着空间生产的权利、资本、技术以及市场,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西安城墙的非现场标识以“大众传媒”、“节事活动”以及“媒介事件”等形式出现,它们作为非现场符号生产的过程联合促成了文化遗产地西安城墙的“意象”;2)进入到现场的符号生产本质是旅游吸引物的现场表征阶段。主题、对应文化要素、活动以及配套设施是这一个系统的核心,系统要素可以分为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以及体验属性,它们分别代表着非文化主题商品、服务;融入了文化主题的商品、服务以及与文化相关的一切体验属性;主体层面:3)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主体是旅游者,他们通过由管理者客体构建的一切有关西安城墙的非现场标识信息加上口碑传播构建了对于西安城墙的幻想和期待,这一阶段是符号想象的预体验阶段,催生了旅游需求及旅游动机。经由实地探访,旅游者开始对文化遗产空间中的“景观”、“标识”和“人”进行符号阅读,旅游吸引物感知最终表现为主题感知、氛围感知、节事感知、真实性感知以及服务感知。这些感知要素影响了游客旅游体验中的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以及功能价值的生成。主客互动层面:4)基于主题、对应要素、主题活动以及服务设施的旅游吸引物表征生成的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以及体验属性直接影响着游客主题感知、氛围感知、节事感知、真实性感知以及服务感知。而这五大属性组的体验感知又生成了旅游体验价值。管理者立意对旅游体验的塑造借助游客感知最终影响了旅游体验价值;5)只有主客双方在以上层面实现了良好的积极互动,才能构建值得回忆的旅游体验,并影响游客的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以及功能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本研究的视角以符号互动论为基础,首次在实证领域揭示文化遗产地旅游空间中,由管理者设计表征的体验属性与游客感知属性之间符号互动过程,这是在实证领域校验主客双方互动过程及结果,深化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其次,在微观层面关注旅游者动态性、情境性的旅游体验心理活动并衍深至旅游体验价值研究,目前有关旅游体验价值研究依旧借鉴的是市场营销领域的顾客价值理论,该研究丰富了旅游体验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体系。最后,本研究焦点是遗产地旅游吸引物表征、遗产地旅游体验感知和旅游体验价值三者的关系,研究这样的关联互动,可追本溯源,找到影响旅游体验价值的旅游吸引物要素,并发掘旅游体验价值实现过程。这不仅对于遗产地旅游空间管理方更好地设计表征体验产品有启发,也可使得其他文化遗产地体验设计者受益,从而最终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价值。这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王会亭[6](2017)在《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端于新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是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同时,教师培训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在需要。教师培训的质量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关乎学生的整全发展,还关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推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鉴于此,近年来,教师及其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已将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列入我国基础教育当前改革和发展规划工作的一个重点,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启动了国家级层面的教师培训工作(简称“国培计划”)。与此同时,省级教师培训、县区级教师培训、校本培训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尽管教师培训备受关注与重视,但其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培训即教师学习的过程,其效果深受教师培训相关行为主体的认识论的影响。当前教师培训效果不彰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则在于对人类认知与学习本质的误解。因此,当前教师培训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就在于重新认识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而被誉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对于人类的认知与学习有全新的认识与把握。它认为,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具身认知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知与学习发生的条件和内在机理,这正好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哲理上的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具身认知为理论视域,以复杂性思维、关系思维为导引,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为基点,以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为主线,以“不同的认知范式会对教师培训造成不同的影响为核心观点”,以问题解决为旨归,对教师培训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阐释与反思。具体而言,本论文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了研究中出现的核心概念,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为了廓清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首先阐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发展阶段,接着勾画了何为教师的理想形象,最后分析了教师的应然素质。第二章介绍了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主要流派、核心观点及主要困厄,使我们对离身认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第三章选取S大学承办的两个“国培计划”项目为研究个案,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四个维度剖析离身认知对教师培训造成的危害。第四章首先阐述了具身认知的实质意涵及具身效应,接着介绍了具身认知产生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最后分析了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及未来路向,使我们从本体论意义上对具知认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把握,为具身认知理论在教师培训中的合理运用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分析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适切性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具身培训应遵循悬置与还原、体验、反思等原则,进而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与方法论等四个层面阐述了具身认知对于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教师具身培训的理想范型。结语部分主要阐明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都有其价值与限度,强调要客观、辩证地对待这两种理论,并指出在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观照教师培训时,要避免落入“技术至上”的窠臼。
袁耀辉[7](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认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王席珍[8](2020)在《甘肃通渭方言语气词研究》文中指出通渭县是定西市下辖县之一,隶属中原官话陇中片,与兰银官话相邻。通渭方言既具有中原官话的共性,同时也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性。本文以通渭方言语气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结合描写归纳法和对比分析法的研究方法,立足于“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基础,对通渭方言的语气词进行系统性的描写和研究。尽可能全面地描写通渭方言语气词的全貌,并对其特殊形态进行重点突出,从而弥补通渭方言语法和语用上的研究,丰富方言语气词的研究内容。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四个章节。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绪论分为三个要点:一是介绍通渭及通渭方言;二是语气词的研究现状;三是本文研究意义、条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内容。第一章主要描写通渭方言的句末语气词,其中将句末语气词分为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三类,并从语法和语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句末语气词的相关功能。第二章主要描写了通渭方言的句中语气词并分析其相关功能。第三章系统的描写了通渭方言语气词连用的情况。第四章立足于“语言类型学”理论,从不同方言语气词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分析了通渭方言语气词的演变类型和意义。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梳理了全文的不足之处。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选题创新。通渭方言语气词作为目前一个空白的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研究的成果也较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通渭方言语气词的全貌;第二,语料鲜活。通渭方言语气词的研究基本为田野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语料,并结合笔者为母语人的优势,在尊重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根据这些语言事实总结归纳、整理分析通渭方言语气词的系统;第三,应用前沿理论。本文采用“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基础,将不同方言的语气词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共性,突出个性。
林伯胜[9](2020)在《社会支持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基于陕西省L县职教中心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学习投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专注和努力。学习投入好的学生往往在学业表现上更好。而社会支持对学生的学习投入的影响不可忽视。但是,在社会支持与学习投入的研究中,对于中职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试图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社会支持与中职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研究采用自编的《中职学生社会支持量问卷》和《学习投入教师评价问卷》,对陕西省L县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展开调研,对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学习投入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家庭人口结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居住地、班级类型等因素对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学习投入具有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对学生社会支持和学习投入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对学生学习投入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学校和老师支持、父母和家人支持、其他人支持对学生学习投入影响较大。为明确社会支持对学生学习投入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对学习投入不同、社会支持不同的学生进行访谈,发现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学习投入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根据研究发现,论文提出如下建议:父母和家人应多加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并正确引导各类学生群体;学校需要合理地分配学习资源并与实训企业应更好的对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同时必须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政府及社会必须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外部舆论环境。
刘立峰[10](2020)在《凌云壮语参考语法》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一篇以百色凌云壮语为研究对象的参考语法,是在田野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凌云壮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义范畴等进行地全面、系统的共时描写。全文一共分为10章。第1章为绪论部分,第2章为音系部分,第3章到第8章讨论与句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9章讨论语义范畴,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凌云及凌云壮语,以及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2章主要描写凌云壮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第3章讨论凌云壮语的词、词类和构词法。第4章讨论做论元的名词及名词性短语。包括名词性短语的扩展形式:受定语修饰和并列;描写和讨论凌云壮语的外延性定语(包括“量名指”短语、“数量名”短语、领属定语等)、内涵性定语、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以及名词性成分的并列。第5章讨论做谓语的谓词性短语。描写凌云壮语动词、形容词和状态词等谓词,讨论动补结构、动宾结构、连动结构等谓词性结构,介绍谓词性成分的指称化以及并列。第6章描写凌云壮语的简单句。描写凌云壮语简单句中论元关系的整合及调整和副词性的修饰语,论凌云壮语的话题成分和焦点表达。第7章考察凌云壮语的复杂句和复合句,描写分析凌云壮语的补足语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包括关系从句和同位语从句)、补语从句;介绍凌云壮语的主从复杂句、主次复杂句和并列复合句。第8章介绍凌云壮语的句类,考察凌云壮语的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以及与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9章讨论凌云壮语的否定、体、情态、量、比较和比拟等语义范畴。第10章总结
二、今年我们将做得更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我们将做得更好(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问题 |
一、相关概念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三节 研究背景 |
一、美国不同类型高校的信念与院校文化 |
二、美国选拔性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的演变历程 |
三、美国选拔性高校录取决策过程的隐秘性 |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概念框架 |
一、美国学者关于选拔性录取的理论学派 |
二、美国学者关于选拔性录取实践的研究 |
三、我国相关研究 |
四、概念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
三、研究可靠性 |
四、研究伦理 |
五、研究限制 |
第二章 考量因素(一):学业表现因素 |
第一节 高中学业记录之学业严格度 |
一、课程难度 |
二、课程门数 |
第二节 高中学业记录之课程成绩与年级排名 |
一、课程成绩 |
二、年级排名 |
三、作为整体的高中学业记录 |
第三节 考试分数之不可或缺 |
一、决策规则 |
二、不可或缺的原因 |
第四节 考试分数之可免试入学改革 |
一、改革历程 |
二、改革原因之考试价值审思 |
三、改革原因之服务高校利益 |
四、改革争议与回应 |
第五节 写作和推荐信 |
一、写作 |
二、推荐信 |
第三章 考量因素(二):个人成就因素 |
第一节 面试 |
一、面试不重要的原因与体现 |
二、面试重要的原因与体现 |
第二节 课外活动与才能 |
一、内涵与决策规则 |
二、驱动逻辑 |
三、UNC体育特长生的录取改革 |
第三节 个人品质 |
一、内涵与决策规则 |
二、驱动逻辑 |
三、甄别途径 |
第四章 考量因素(三):个人背景因素 |
第一节 种族 |
一、考虑原因 |
二、不考虑原因 |
第二节 社经地位 |
一、支付能力 |
二、“第一代大学生” |
第三节 家庭联结 |
一、校友联结 |
二、其他关系联结 |
第四节 地理位置 |
一、居住地 |
二、本州居民 |
第五节 其他因素 |
一、注册兴趣 |
二、就读高中 |
三、性别与宗教信仰 |
第五章 整体性审阅(一):背景化审阅 |
第一节 整体性审阅的要素 |
第二节 背景化审阅的维度与实施 |
一、背景化审阅的内涵与维度 |
二、了解背景的途径 |
三、申请者库审阅 |
第三节 实行背景化审阅的多重动因 |
一、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
二、识别大学成功潜能 |
三、决策最优化的需要 |
第六章 整体性审阅(二):个体化审阅 |
第一节 个体化审阅的内涵与特征 |
一、个体化审阅的内涵 |
二、个体化审阅的特征 |
第二节 个体化审阅的实施 |
一、UCSD的操作方式 |
二、UNC的操作方式 |
第三节 实行个体化审阅的多重动因 |
一、个体化审阅是考虑种族的合法方式 |
二、个体化审阅是州禁令下达成种族多样化的必要方式 |
三、个体化审阅是保证决策自由度的更好方式 |
四、个体化审阅是区分申请者的有效方式 |
五、个体化审阅是达成各项招生目标的最佳方式 |
第七章 整体性审阅(三):集体化审阅 |
第一节 集体化审阅的模式 |
一、委员会模式 |
二、团队审阅模式 |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 |
第二节 集体化审阅的路径 |
一、分项评价与整体评价 |
二、招生季末审核 |
第三节 录取决策的艺术性 |
第八章 录取决策的质量控制 |
第一节 开展质量控制的原因 |
一、保证信度 |
二、保证效度 |
第二节 质量检查技术 |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
二、验证申请材料真伪 |
第三节 专业的审阅团队 |
一、专业团队的构成 |
二、读者培训 |
第四节 大量的审阅投入 |
一、时间投入 |
二、人力投入 |
三、财力投入 |
第五节 教师和董事会的监督 |
一、教师监督的形式 |
二、教师监督的原因 |
三、董事会的监督 |
第九章 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一、录取决策的目标与铁律 |
二、招生目标的达成方式 |
第二节 研究结论:多重逻辑作用模型 |
一、各项逻辑的内涵与体现 |
二、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 |
三、多重逻辑作用模型存在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讨论与建议 |
一、美国精英高校入学机会的挑战及应对 |
二、美国经验对完善我国高校招考制度的启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3 约访邮件(隐去) |
附录4 PITZER COLLEGE ACADEMIC RATING SCALE-2014(隐去) |
附录5 USC INTERVIEW SHEET-2015(隐去) |
附录6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 RATING SHEET-2015(隐去) |
附录7 GUILFORD COLLEGE APPLICATION RUBRIC-2015(隐去) |
附录8 GUILFORD COLLEGE WRITING RUBRIC-2015(隐去) |
致谢 |
(2)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释意理论下汉英交替传译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2017年-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发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Ⅰ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Thesis |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1.3 Overview of the Thesis |
ChapterⅡ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of Figure of Speech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Figures of Speech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retive Theory |
2.4 Previous Studies on NPC and CPPCC Press Conferences |
2.5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reting Figures of Speech |
Chapter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Interpretive Theory |
3.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ive Theory |
3.2 The Definition of Interpretive Theory |
3.3 Basic Concepts of Interpretive Theory |
3.3.1 Deverbalization |
3.3.2 Sense |
3.3.3 Cognitive Inputs |
3.3.4 Equivalence and Correspondence |
3.4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
3.4.1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ation |
3.4.2 Three Stages of Interpreting |
3.5 Principles for Interpreting Figures of Speech from the Perspective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
3.5.1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Sense |
3.5.2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Explicit Sense and ImplicitSense in Re-expression |
Chapter IV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Figures of Speech from thePerspective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
4.1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of the Case Study |
4.2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Syntactical Figures of Speech |
4.2.1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Pai Bi |
4.2.2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Dui Ou |
4.2.3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Rhetorical Question |
4.3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Semantic Figures of Speech |
4.3.1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y of Simile |
4.3.2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Metaphor |
4.3.3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Allusion |
4.3.4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y of Euphemism |
Chapter V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Appendix Ⅲ |
Acknowledgements |
(5)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旅游体验研究 |
2.1.1 体验的定义 |
2.1.2 旅游体验内涵 |
2.1.3 旅游体验的内容研究 |
2.1.4 .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
2.1.5 旅游体验的策划与管理 |
2.2 旅游符号学研究 |
2.2.1 符号学的概念及内涵 |
2.2.2 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符号化表征 |
2.2.3 旅游吸引物表征的符号学解析 |
2.3 旅游体验价值研究 |
2.3.1 顾客价值 |
2.3.2 顾客体验价值 |
2.3.3 旅游体验价值概念 |
2.3.4 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因素 |
2.3.5 旅游体验价值的维度 |
2.4 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
2.4.1 文化遗产旅游者研究 |
2.4.2 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研究 |
2.4.3 文化遗产地解说系统研究 |
2.5 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研究概念界定 |
3.1.1 文化遗产旅游 |
3.1.2 旅游体验价值 |
3.2 研究理论基础 |
3.2.1 符号论与旅游吸引物理论 |
3.2.2 符号互动论与旅游吸引物的解构 |
3.2.3 真实性理论 |
3.2.4 空间三元论 |
3.3 本文理论体系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方法 |
4.1.1 解释社学会研究范式 |
4.1.2 定性研究—扎根理论 |
4.1.3 定量研究—内容分析法 |
4.2 研究设计 |
4.2.1 单案例嵌入式研究 |
4.2.2 案例地选择—西安城墙 |
4.2.3 抽样选择 |
4.2.4 半结构化访谈 |
4.3 数据采集 |
4.3.1 预调研 |
4.3.2 正式的数据收集 |
4.3.3 网络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 |
4.4.1 分析原则 |
4.4.2 三级编码 |
4.5 数据呈现 |
4.6 可信赖性(确实性)检验 |
4.7 研究伦理 |
第五章 符号生产——西安城墙空间生产与旅游吸引物表征 |
5.1 旅游空间生产 |
5.1.1 文化主题 |
5.1.2 文化要素 |
5.1.3 支撑系统 |
5.2 旅游吸引物表征 |
5.2.1 军事文化表征 |
5.2.2 历史文化表征 |
5.2.3 现代文化表征 |
5.3 旅游吸引物符号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符号阅读——西安城墙旅游吸引物游客感知解构 |
6.1 数据分析过程——初始范畴与主范畴提炼 |
6.2 数据呈现与研究分析 |
6.2.1 主题感知 |
6.2.2 氛围感知 |
6.2.3 节事感知 |
6.2.4 真实性感知 |
6.2.5 服务感知 |
6.2.6 五大属性组间的互动 |
6.3 .内容分析法 |
6.3.1 样本选取 |
6.3.2 样本处理 |
6.3.3 词频分析与扎根理论编码比对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符号互动下西安城墙主客双方与旅游体验价值生成 |
7.1 游客体验感知属性与旅游体验价值 |
7.1.1 数据分析过程与呈现 |
7.1.2 认知价值 |
7.1.3 情感价值 |
7.1.4 休闲娱乐价值 |
7.1.5 功能价值 |
7.2 管理者表征的旅游吸引物属性与旅游体检价值 |
7.2.1 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与体验属性 |
7.2.2 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体验属性与旅游体验价值 |
7.3 主客互动旅游体验价值生成模型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主客双方文化符号互动的关联及差异 |
8.1.2 游客主体符号阅读与旅游体验价值的互动 |
8.1.3 文化遗产地客体符号表征与旅游体验价值的互动 |
8.1.4 主客双方旅游体验价值共创 |
8.2 研究不足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 B 管理者访谈内容 |
附录 C 旅游者访谈提纲 |
附录 D 部分游客访谈内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目标与问题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师培训的始基:对教师专业发展、理想形象及素质的理解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阶段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
第二节 教师的理想形象--反思性实践者 |
一、教师形象概述 |
二、教师的理想形象:从教学技术员到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向 |
第三节 教师的素质 |
一、教师素质的内涵 |
二、教师素质的结构 |
第二章 渊源、流派与困厄:对离身认知的审视 |
第一节 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 |
一、身心二元论 |
二、功能主义 |
三、思想语言假说 |
四、图灵测试 |
第二节 离身认知的主要流派与困厄 |
一、符号计算主义 |
二、联结主义 |
三、离身认知的困厄 |
第三章 教师离身培训的缺陷:来自现场的调查 |
第一节 教师培训个案介绍 |
一、S大学的基本情况 |
二、S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的基本情况 |
三、本研究中的教师培训项目简介 |
第二节 教师离身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本体论:身心分离 |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学科本位 |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
第四章 认识“第二代认知科学”:对具身认知的探讨 |
第一节 具身认知的内涵与效应 |
一、具身认知的内涵 |
二、具身效应 |
第二节 具身认知产生的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心理学基础 |
第三节 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与未来进路 |
一、具身认知的优势 |
二、具身认知的局限 |
三、具身认知的未来进路 |
第五章 超越与贡献: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的适切性 |
一、把“人”当作“人” |
二、缄默知识习得的主要途径 |
三、契合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 |
第二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主要原则 |
一、悬置与还原 |
二、体验 |
三、反思 |
第三节 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价值体现 |
一、本体论:身心一体 |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问题中心 |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
第四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范例——合作教学 |
一、合作教学的涵义与缘起 |
二、合作教学的典型模式 |
三、合作教学高度契合教师具身培训的理念与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甘肃通渭方言语气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通渭及通渭方言概述 |
一、通渭县简介 |
二、通渭方言研究概述 |
三、通渭方言音系 |
第二节 语气词研究概述 |
一、语气、语气词与语气系统 |
二、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现状 |
三、甘肃方言语气词研究现状 |
四、通渭方言语气词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条件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第一章 通渭方言的句末语气词 |
第一节 事态语气词 |
第二节 情态语气词 |
第三节 疑问语气词 |
第四节 句末语气词的功能分析 |
一、表义功能 |
二、完句功能 |
第二章 通渭方言的句中语气词 |
第一节 句中语气词 |
第二节 句中语气词的功能分析 |
一、停顿标记功能 |
二、信息标记功能 |
第三章 通渭方言语气词的连用 |
第一节 事态语气词与事态语气词的连用 |
第二节 事态语气词与情态语气词的连用 |
第三节 事态语气词与疑问语气词的连用 |
第四节 疑问语气词与情态语气词的连用 |
第四章 通渭方言语气词的类型学分析 |
第一节 通渭方言语气词体现的语言共性 |
一、从语气词的数量看语言共性 |
二、从语气词的意义特点看语言共性 |
三、从语气词的分布特点看语言共性 |
第二节 通渭方言语气词的演变类型 |
一、动词的语气词化 |
二、量词的语气词化 |
第三节 通渭方言语气词研究的类型学意义 |
一、通渭方言语气词共性和个性的自我统一 |
二、通渭方言语气词句法结构和功能的自我调适 |
三、通渭方言语气词语气表达功能的自我完善 |
结语 |
一、通渭方言语气词的特点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社会支持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基于陕西省L县职教中心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 研究理论基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2.2 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 |
2.3 社会支持和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实施 |
3.3 参照组的选取及测量 |
3.4 统计分析工具 |
第4章 中职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投入的调查分析 |
4.1 中职学生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分析 |
4.2 中职学生学习投入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5章 社会支持与中职校学生学习投入相关性分析 |
5.1 社会支持与中职学生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
5.2 社会支持与中职学生学习投入的回归性分析 |
5.3 社会支持和中职学生学习投入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6章 社会支持与中职学生学习投入的访谈调查 |
6.1 访谈的目的 |
6.2 访谈对象的分类 |
6.3 访谈内容 |
6.4 访谈案例分析 |
6.5 访谈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班级学生学习投入评分表 |
附录B 中职学生社会支持情况问卷(初测问卷) |
附录C 中职学生社会支持情况问卷(正式问卷) |
附录D 普通高中学生社会支持情况问卷 |
附录E 学生访谈 |
附录F 教师访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凌云壮语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凌云简介 |
1.1.1 地理位置 |
1.1.2 凌云的建置沿革 |
1.1.3 凌云壮语的系属 |
1.2 凌云壮语研究综述 |
1.2.1 壮语语法的研究现状 |
1.2.2 凌云壮语语法研究现状 |
1.3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及框架基础 |
1.3.2 语料来源 |
第2章 凌云壮语音系 |
2.1 声韵调系统 |
2.1.1 声母系统 |
2.1.2 韵母系统 |
2.1.3 声调系统 |
2.2 音节结构 |
第3章 凌云壮语的词、词类及构词法 |
3.1 词及其判定标准 |
3.1.1 词的判断标准 |
3.1.2 凌云壮语词的构成 |
3.2 词类及其操作性定义 |
3.2.1 开放性词类 |
3.2.2 封闭性词类 |
3.3 构词法 |
3.3.1 复合构词法 |
3.3.2 派生构词法 |
第4章 凌云壮语的名词和名词性短语 |
4.1 名词 |
4.1.1 名词的分类 |
4.1.2 光杆名词的指称 |
4.2 人称代词 |
4.2.1 三身代词 |
4.2.2 旁指代词 |
4.2.3 统称代词 |
4.2.4 反身代词 |
4.3 量指结构修饰名词 |
4.3.1 指示词 |
4.3.2 量词 |
4.3.3 定指“量+名+指”结构 |
4.4 数词、量词修饰名词 |
4.4.1 数词 |
4.4.2 数量结构修饰名词 |
4.4.3 “量(名)一”结构 |
4.5 领属结构 |
4.5.1 领属结构类型 |
4.5.2 亲属-集体关系领属的表达 |
4.5.3 所有权关系领属的表达 |
4.6 内涵性定语 |
4.6.1 粘合式内涵性定语 |
4.6.2 组合式内涵性定语 |
4.7 多项定语的共现及语序 |
4.7.1 多项黏合式定语的内部语序 |
4.7.2 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 |
4.8 同位结构 |
4.8.1 由人称代词参与构成的同位结构 |
4.8.2 指示成分复指 |
4.9 名词及名词短语的并列 |
4.9.1 并列标记 |
4.9.2 有无标记使用的差异 |
第5章 凌云壮语的谓词及谓词性短语 |
5.1 动词及其重叠 |
5.1.1 动词 |
5.1.2 动词的重叠 |
5.2 形容词及其重叠 |
5.2.1 形容词的类别 |
5.2.2 形容词重叠 |
5.2.3 形容词句法功能 |
5.2.4 形容词短语 |
5.3 动补结构 |
5.3.1 “补语”的性质 |
5.3.2 结果补语 |
5.3.3 趋向补语 |
5.3.4 程度补语 |
5.4 动宾结构 |
5.4.1 名词性宾语 |
5.4.2 谓词性宾语 |
5.5 连动结构 |
5.5.1 由普通动词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2 由tau3“来”和pai1“去”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3 由mi2“有”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4 由t(?)?1“是”构成的连动结构 |
第6章 凌云壮语的简单句及其构成 |
6.1 简单句的主要类型 |
6.1.1 完整句 |
6.1.2 非完整句 |
6.2 动词谓语句 |
6.2.1 及物性 |
6.2.2 存在句 |
6.2.3 领有句 |
6.2.4 系词句 |
6.3 论元关系的调整 |
6.3.1 致使结构 |
6.3.2 被动结构 |
6.3.3 相互结构 |
6.4 旁格成分和加接成分 |
6.4.1 介宾状语 |
6.4.2 副词状语 |
6.5 话题 |
6.5.1 话题成分及其构成 |
6.5.2 话题结构的结构类型 |
6.5.3 话题化的规则 |
6.5.4 话题的话语功能 |
6.6 焦点结构 |
6.6.1 整句焦点 |
6.6.2 成分焦点 |
第7章 凌云壮语的复杂句及复合句 |
7.1 名词从句 |
7.1.1 主语从句 |
7.1.2 宾语从句 |
7.2 定语从句 |
7.2.1 关系从句 |
7.2.2 同位语从句 |
7.3 补语从句 |
7.3.1 结果补语从句 |
7.3.2 程度补语从句 |
7.4 主从关系和主次关系 |
7.4.1 时间小句 |
7.4.2 原因小句 |
7.4.3 目的小句 |
7.4.4 条件小句 |
7.4.5 让步小句 |
7.5 并列复合句 |
7.5.1 连接复合句的手段 |
7.5.2 等立关系 |
7.5.3 选择关系 |
7.5.4 承接关系 |
7.5.5 递进关系 |
7.5.6 取舍关系 |
7.5.7 转折关系 |
第8章 凌云壮语的句子功能类型 |
8.1 疑问句 |
8.1.1 是非问 |
8.1.2 特指问 |
8.1.3 选择问 |
8.1.4 回声问 |
8.2 祈使句 |
8.2.1 肯定性祈使 |
8.2.2 否定性祈使 |
8.3 感叹句 |
8.3.1 (?)in1“真” |
8.3.2 to~6“够” |
8.3.3 h(?)u~6ni~4“这么” |
8.3.4 V+(?)2 |
8.4 语气词 |
8.4.1 表交际功能的语气词 |
8.4.2 表主观态度的语气词 |
8.4.3 语气词的连用 |
第9章 凌云壮语的语义范畴 |
9.1 否定范畴 |
9.1.1 形态特征 |
9.1.2 句法、语义功能 |
9.2 时体范畴 |
9.2.1 完整体 |
9.2.2 完成体和经历体 |
9.2.3 起始体 |
9.2.4 持续/进行体 |
9.2.5 将始体 |
9.2.6 反复体 |
9.2.7 再次体 |
9.2.8 短时/轻说/随意体 |
9.2.9 尝试体 |
9.3 情态范畴 |
9.3.1 情态范畴 |
9.3.2 动力情态及其表现 |
9.3.3 道义情态及其表现 |
9.3.4 认识情态及其表现 |
9.3.5 传信 |
9.3.6 情态词的连用顺序 |
9.4 比较和比拟 |
9.4.1 差比 |
9.4.2 等比和比拟 |
第10章 结语 |
10.1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
10.2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0.2.1 创新之处 |
10.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词 |
附录二 长篇语料 |
致谢 |
四、今年我们将做得更好(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D]. 万圆. 厦门大学, 2017(02)
- [2]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释意理论下汉英交替传译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2017年-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发言为例[D]. 乌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黄冈秘卷[J]. 刘醒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8(02)
- [5]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D]. 李艳. 西北大学, 2019(04)
- [6]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D]. 王会亭. 苏州大学, 2017(04)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8]甘肃通渭方言语气词研究[D]. 王席珍.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社会支持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基于陕西省L县职教中心的调查[D]. 林伯胜.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凌云壮语参考语法[D]. 刘立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