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粉末保温储罐的维修经验

真空粉末保温储罐的维修经验

一、真空粉末绝热贮槽检修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吴德慧[1](2018)在《核燃料后处理厂钚尾端批式干燥焙烧炉科研样机研制》文中指出钚尾端是压水堆后处理PUREX工艺的关键流程,用于将硝酸钚转化为产品。钚尾端干燥焙烧炉用于将中间产品草酸钚沉淀经干燥和焙烧转化为产品的工序。本文介绍了用于钚尾端批式流程工艺的干燥焙烧炉的研制过程。通过对钚尾端关键设备布置方案的介绍,以及对关键工艺及设备参数的分析,论述了批式干燥焙烧炉的结构方案和设备尺寸的设计过程,并对控制系统、通风要求及检修方案进行了介绍。对批式干燥焙烧炉验证装置进行了加热和冷却实验,并完成了实验数据的拟合分析。同时,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批式干燥焙烧炉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并对带载状态下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预测性仿真。最后,针对设计、制造和试验中的反馈,对批式干燥焙烧炉进行了重大改进。该成果可直接应用于中试厂改进工程和200t后处理厂工程,在核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池至河[2](2013)在《大型制氧机全流程国产化配置及安装过程问题处理》文中提出介绍了32000 m3/h空分设备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设备配置国产化特点。分析了在空分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处理方案,阐述工程中质量监控和优化设想,介绍了整套流程设备投资情况。

周刚[3](2012)在《酚醛树脂生产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评价 ——以苏州可隆乔治亚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酚醛树脂生产项目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酚醛树脂生产的发展趋势、工艺概况和应用情况等,论述了对酚醛树脂生产进行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评价的必要性,并对危险性分析评价方法进行了概述;以苏州可隆乔治亚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酚醛树脂生产项目为例,简述了酚醛树脂的生产工艺,讨论了酚醛树脂生产所涉及各种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各种因素;应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方法进行了泄漏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分析,应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方法对酚醛树脂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应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剖析了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通过计算每个基本原因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确定出对火灾爆炸事故发生起决定作用的原因事件,作为制定预防措施的重要参考;应用道(Dow)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选取对工艺影响较大的聚合反应、溶解和两个物料储存区共四个单元进行了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确定了各单元的火灾爆炸危险等级,推算出暴露半径和暴露区域面积,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利用模拟评价方法,对二号罐区甲醇储罐可能出现的池火灾和蒸气云爆炸二种重大灾害事故进行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其损失和伤害范围,并提出防范措施。

王振良[4](2011)在《大型LNG低温储罐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各国的天然气消费量迅速增长,使天然气消费量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所(?)份额逐步增加。同时国内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的不断增长,政府也日益重视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及其低温储存设备的设计和建造。作为存储、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装置,液化天然气储罐属于低温压力容器。与管道运输和压缩天然气储运形式相比,液化天然气储运具有体积小,储存运输方便,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大型储罐具有节省钢材、占地少、投资小及便于操作管理等优点。因此在国际上广泛采用,目前技术被欧美和日本所掌握,因此如能够掌握关键技术的设计便能节省大量的成本且不用受制于人。本文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储罐设计的发展现状,对设计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现有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方法的比较分析。通过对材料选择的分析与研究,在满足储罐材料要求的情况下选取国内自主生产的9Ni钢。通过分析了解国内外设计标准的优劣,选择可靠的设计方法进行储罐的重要部分的设计并校核。本文主要是通过面积最小原理来确定储罐的总体结构,并根据标准EN14620确定储罐的壁厚、罐底板厚度及底部边缘板的设计与排板。计算中间加强圈的间隔以及关于焊接的具体要求。并对设计结果进行强度校核,主要是水压试验,气压试验和抗震计算。通过校核,得出设计满足标准的要求。最后根据API650进行罐顶开孔的设计,主要是人孔方面的设计以便于日常的维护和操作。文章结尾对本设计进行了简单的经济型评价,大型LNG储罐的设计技术国产化无论从经济性还是安全性都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并相信未来国内关于大型LNG储罐设计技术的发展必定会很快形成自己的一套设计标准。

汪家琼[5](2009)在《氧化铝在布袋上沉积和吸附HF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在铝电解行业,广泛使用布袋除尘器净化铝电解烟气中的氧化铝粉尘和HF有毒气体。布袋上形成均匀的粉尘层不但能过滤微小粉尘,还具有吸附HF的作用。在兼顾压降的情况下,为了使粉尘层具有更好的吸附HF的效果,本文综合应用数值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方法对氧化铝粉尘在布袋上沉积和吸附HF规律进行了研究。用数值方法对布袋除尘器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结构优化方案。实验研究了氧化铝在布袋上沉积、布袋过滤压降和沉积层吸附HF的规律;拟合了粉尘沉积层厚度分布与平均过滤速度、粉尘含量、单位过滤面积加料量及布袋长度的关系式。从理论上对除尘器内氧化铝颗粒进行了受力分析,在前人一维压降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与粉尘层厚度关联的过滤压降二维模型,对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机理、氧化铝颗粒吸附氟化氢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氧化铝在布袋上沉积和吸附氟化氢的综合经验数学模型。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将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工业实践表明,我国广泛使用于铝电解烟气净化行业的布袋除尘器在结构上有诸多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了三种改进方法:(1)在除尘器进气口内侧增加导流结构,(2)在进气通道加导流板,(3)在除尘器底部加导流板。通过综合应用这三种方法来达到均匀除尘器内部流场的目的。并采用离散相模型,用FLUENT软件对每个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求得了除尘器内部氧化铝颗粒运动速度-轨迹和气相速度分布,通过颗粒相和气相流场分布均匀程度,确定布袋除尘器内流道增设构件结构和分布。除尘器结构改进后,改善了气流分布,使气体较均匀上升,避免大旋涡。为研究布袋上粉尘层的形成和吸附HF规律奠定基础。在实验部分,为了研究氧化铝在布袋上沉积规律,本文创新设计了一套除尘实验装置和粉尘层厚度测量方法。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装置和扁平布袋结构,用移动式测量显微镜从粉尘层外侧面在线测量其厚度。且在1米长的扁平过滤布袋基础上,本文分段实验研究了1米-6米布袋对粉尘层厚度分布的影响。从而解决了布袋上粉尘层不易测量和按传统实验方法研究所带来的实验装置建造费用高的问题。基于此装置,实验研究了烟气平均过滤速度、烟气中粉尘含量、过滤时间和布袋长度对布袋上粉尘层厚度分布的影响。并首次用GuassAmp峰值函数拟合了粉尘层厚度分布规律。GuassAmp峰值函数的三个中间变量A、w、xc可以用于评价粉尘层分布情况。A反映出沉积层厚度形成过程与u,c和t(时间)的关系,w除以布袋长度L,即w/L反映了布袋上粉尘层分布均匀程度,xc表示最厚处距布袋轴线长度中点的接近程度。所以,选择峰值函数y=Ae(x-xc)2/2w2进行拟合,在布袋除尘器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此外,在此实验装置上,实验研究了平均过滤速度、氧化铝粉尘含量和HF含量对过滤沉积层吸附氟化氢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过滤时间里,粉尘含量越高,除氟效果越好;综合考虑过滤压降和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布袋长5米最佳;平均过滤速度在20mm/s-60 mm/s范围内,40mm/s时具有最好的除氟效果;进口处HF含量越高,出口处HF含量越高。研究亦表明布袋脉冲清灰不要太彻底,否则刚清灰后,布袋上由于粉尘层太少,导致除氟效率低下。在过滤达西定律的基础上,本文依据特定条件推导了与粉尘层厚度相关的过滤压降二维模型。在分子气动理论基础和前人研究基础上,用反应本征动力学和宏观动力学相关理论分析HF在氧化铝沉积层中的吸附机理,其宏观反应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吸附速率方程式。最后,在实验和理论分析基础上,首次建立了氧化铝粉尘沉积和吸附HF的综合经验数学模型,并用MATLAB编程求得了数值解,数值解和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综合经验数学模型的有效性。该综合经验数学模型可以根据操作条件和布袋长度预测铝电解烟气布袋除尘器的过滤压降和除氟效率,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本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还需在不同温度范围、不同氧化铝样品对过滤吸附HF的影响方面做进一步研究,另外,本研究的过滤除氟综合经验数学模型还需得到工业实践检验,并根据实践对模型进行修正。

马静颖[6](2006)在《含盐高浓度有机废液的蒸发结晶及流化床焚烧处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工、制药、造纸等行业的发展排放了大量的含低熔点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的高浓度有机废液,这些废液往往毒性较高,如果直接排放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常规的生化处理方法等又无法解决此类污染问题。焚烧法是一种有效的高浓度有机废液处理方法,但是在将传统的焚烧法应用于处理含盐高浓度有机废液时,却遇到了低熔点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造成的焚烧炉结焦、结渣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更为可靠、更为有效的含盐高浓度有机废液处理方法已是废液污染治理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蒸发脱盐预处理和流化床焚烧的优点,开发了蒸发结晶脱盐和流化床焚烧处理含盐高浓度有机废液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焚烧过程中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导致的结焦问题,为含盐高浓度有机废液的连续稳定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种可靠、可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环保效益和应用价值。 本文在全面综述含盐高浓度有机废液排放和处理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蒸发结晶脱盐和循环流化床焚烧方法的系统,然后对含盐有机废液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离子色谱快速测定高浓度有机废液中常见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试验台架,对蒸发脱盐过程的有机物挥发和无机盐脱除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并分别进行了蒸发残液的萃取分离和脱盐后的有机废液蒸气流化床焚烧特性的试验研究;最后建立了废液蒸发和焚烧机理的动力学反应模型。 含氯化钠的苯酚模拟废液通过蒸发结晶可以达到脱盐的效果。有机物的析出率与苯酚的初始浓度、氯化钠的初始浓度及蒸发速度有关。由于有“盐析”效应,氯化钠初始浓度的升高有利于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挥发。蒸发速度从1.67ml/min提高到2.73ml/min,氯化钠的总去除率在99.88%~99.99%。在蒸发比为0.97的情况下,蒸发结晶技术对氯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均具有高于99.0%的去除率;降低蒸发比、提高原废液中氯化钾的浓度能提高氯化钾中钾离子的去除率。当模拟废液中含有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钾这些中性碱金属盐时,有机物的析出率都很高。 如果有机废液中主要含挥发性较大的有机物时,蒸发量可以达到比较大,则蒸发残液体积少,残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无机盐和高沸点有机物,在蒸发结晶—流化床焚烧工艺中,蒸发产生的残液可喷入流化床焚烧炉中焚烧处理。当有机废液中含有大量高沸点有机物时,蒸发量不能达到很大,则残液中无机盐的量较高,这些蒸发残液可通过溶剂萃取的方法进行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分离。以含氯化钠的对硝基苯酚作为模拟废液,乙酸乙酯的萃取效率较正辛醇的高。当油水比为1∶5时,含30,000mg/L氯化钠和1,000mg/L对硝基苯酚的模拟废液经过1min剧烈振荡和10min静置后的一级萃取效率和二级萃取效率分别达到97.12%和99.89%。萃取效率受到水油比、氯化钠初始浓度、萃取剂等因素的影响。萃取对无机盐的去除效果均很明显。当实际的废液含水量很低,有机物和无机盐含量都很高时(如一些垃圾、危险废弃物的浸出液等),萃取—焚烧工艺也可以使用。 蒸发脱盐后的有机废液蒸气直接通入流化床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流化床的床料采用氧化铝空心小球。有机物焚烧分解产物利用在线烟气分析仪进行测定。通过CO和CO2含量的变化确定焚烧效果。结果显示焚烧处理的效率受到焚烧温度、烟气停留时间、有机废液蒸气中有机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如:当焚烧炉的温度从650℃升高到800℃时,进样时间为18min时的焚烧效率从88.74%升高到99.80%;CO的浓度则从200ppm下降到0.6ppm。焚烧

熊雪立[7](2002)在《液氮贮槽抽真空的体会》文中认为

朱银在[8](2001)在《浅谈低温液体贮槽的安全管理》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低温贮槽在安装、使用和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的措施 ,提出了建议

罗亚薇[9](2000)在《真空粉末绝热贮槽检修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观察与分析计算 ,成功的判断了多台真空粉末低温贮槽内筒的泄漏问题。通常可以根据抽真空的情况 ,并结合内筒试压来观察 ,但对试压结果进行分析时 ,必须考虑内筒受压膨胀以及夹层气体受气温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图 2表 1。

姚泽华[10](2000)在《对低温液体贮槽定期检验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低温液氧贮槽的制造特点,分析了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该类设备定期检验的初步方案。

二、真空粉末绝热贮槽检修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空粉末绝热贮槽检修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核燃料后处理厂钚尾端批式干燥焙烧炉科研样机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0 国内外调研情况对比分析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1 国内调研情况
        1.1.1.2 国外调研情况
第2章 批式干燥焙烧炉的总体设计分析
    2.1 批式干燥焙烧炉的工艺参数研究(参数为样机的模拟参数)
        2.1.1 焙烧杯尺寸选择
        2.1.2 干燥和焙烧温度的选取
        2.1.3 炉温均匀性考虑
        2.1.4 反应热的估算
    2.2 干燥焙烧炉的设计与计算
        2.2.1 干燥焙烧炉的结构方案
        2.2.2 主要结构的尺寸链计算
        2.2.3 马弗炉的设计计算
        2.2.3.1 安装功率的计算
        2.2.3.2 炉膛结构的设计
        2.2.3.3 热平衡法核算电功率
        2.2.3.4 电热元件的计算
        2.2.4 干燥焙烧炉的控制系统设计
        2.2.5 安全与通风要求
        2.2.6 干燥焙烧炉的检修方法研究
    2.3 小节
第3章 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
    3.1 试验验证
        3.1.1 实验1:室温-500℃-1000℃升温曲线进行加热
        3.1.2 实验2:200℃-1050℃多段升温曲线进行加热
        3.1.3 实验3:从1050℃自然冷却15小时的降温曲线
        3.1.4 外部温度及功率测量
    3.2 数值模拟仿真验证
        3.2.1 几何模型建模及划分网格
        3.2.2 数学模型
        3.2.3 空载状态下的数值仿真计算
        3.2.4 带载状态下的数值仿真计算
    3.3 加热及冷却性能试验
        3.3.1 实验1:给定升温曲线加热实验
        3.3.2 实验2:多保温平台的加热实验
        3.3.3 实验3:自然冷却实验
    3.4 仿真与试验数据对比
    3.5 小节
第4章 科研样机的改进及仿真、试验研究
    4.1 科研样机的问题分析
    4.2 科研样机的改进
        4.2.1 加热元件的改进
        4.2.2 保温层结构及材料改进
        4.2.3 转接头处的结构改进
        4.2.4 热电偶布置方式改进
    4.3 改进样机的加工制造
    4.4 改进样机的试验
        4.4.1 加热性能测试
        4.4.1.1 给定升温曲线加热实验
        4.4.1.2 多保温平台的加热实验
        4.4.1.3 自然冷却实验
        4.4.1.4 强制冷却实验
        4.4.2 温度均匀性测试
        4.4.2.1 正常工况下的径向温度均匀性试验
        4.4.2.2 一个辐射管失效工况下的径向温度均匀性试验
        4.4.2.3 轴向温度均匀性试验
        4.4.3 密封性能测试
    4.5 改进样机的仿真计算
        4.5.1 几何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4.5.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4.5.3 材料属性
        4.5.4 炉内温度场瞬态数值模拟
        4.5.4.1 干燥工况炉内温度场瞬态数值模拟
        4.5.4.2 焙烧工况炉内温度场瞬态数值模拟
        4.5.4.3 干燥工况炉内温度场瞬态数值模拟
        4.5.4.4 焙烧工况炉内温度场瞬态数值模拟
        4.5.5 特殊运行工况温度场模拟
        4.5.5.1 单管运行工况稳态数值模拟
        4.5.5.2 双管运行工况稳态数值模拟
        4.5.5.3 三管运行工况稳态数值模拟
        4.5.5.4 单管运行工况稳态数值模拟
        4.5.5.5 双管运行工况稳态数值模拟
        4.5.5.6 三管运行工况稳态数值模拟
    4.6 焙烧炉加热实验对比
        4.6.1 加热终点温度1000℃
        4.6.2 加热终点温度500℃
    4.7 焙烧炉降温实验对比
        4.7.1 自然对流降温实验
        4.7.2 强制降温实验
    4.8 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致谢

(2)大型制氧机全流程国产化配置及安装过程问题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流程组织
    2.1 流程技术特点
    2.2 产品产量及纯度设计指标
3 主要设备国产化配套情况
    3.1 空气过滤器
    3.2 空压机
    3.3 氮水预冷系统
    3.4 分子筛系统
    3.5 透平膨胀机
    3.6 分馏塔
    3.7 液体贮存汽化系统
    3.8 氧压机
    3.9 氮压机
    3.1 0 氧气球罐
    3.1 1 低温液体输送管
    3.1 2 仪控
    3.1 3 电气设备
4 设备投资
    4.1 电气设备投资。
    4.2 主体设备投资。
    4.3 仪控系统投资。
5 工程安装问题处理、质量监控及优化设想
    5.1 空压机系统
    5.2 预冷系统
    5.3 分子筛系统
    5.4 膨胀机系统
    5.5 氮压机系统
    5.6 冷箱内
    5.7 公共气源
6 设备运行指标
7 体会

(3)酚醛树脂生产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评价 ——以苏州可隆乔治亚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酚醛树脂生产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酚醛树脂
        1.1.1 酚醛树脂的定义及分类
        1.1.2 酚醛树脂的应用及性质
        1.1.3 酚醛树脂的合成
        1.1.4 酚醛树脂的发展
    1.2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1.2.1 安全评价的定义
        1.2.2 安全评价的分类
        1.2.3 定性分析评价
        1.2.4 定量分析评价
        1.2.5 国内危险性分析和评价工作的发展简况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可隆公司酚醛树脂生产项目危险源识别
    2.1 企业基本情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质条件
        2.1.2 周围环境及交通状况
        2.1.3 自然环境条件
        2.1.4 消防设施
    2.2 酚醛树脂的结构区分及其制造工艺
        2.2.1 热固性酚醛树脂制造工艺
        2.2.2 热塑性酚醛树脂制造工艺
    2.3 主要生产设备
    2.4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4.1 危险化学品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4.2 生产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
        2.4.3 主要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4.4 储存单元的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
        2.4.5 选址、周边环境及自然条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第三章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3.1 泄漏引发火灾爆炸预先危险性分析
        3.1.1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方法简介
        3.1.2 泄漏引发火灾爆炸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
    3.2 反应失控引发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3.2.1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方法简介
        3.2.2 HAZOP分析步骤
        3.2.3 酚醛树脂聚合反应过程HAZOP分析
    3.3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FTA)
第四章 道(DOW)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评价
    4.1 道(DOW)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简介
    4.2 评价计算程序
    4.3 道(Dow)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评价
    4.4 评价结果分析
    4.5 安全措施
第五章 二号罐区甲醇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模拟评价
    5.1 甲醇罐区的池火灾分析
    5.2 甲醇罐区的蒸气云爆炸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大型LNG低温储罐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LNG发展现状
        1.1.1 世界LNG发展现状
        1.1.2 中国LNG发展现状
    1.2 LNG低温储罐简介
        1.2.1 国外大型LNG低温储罐设计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大型LNG低温储罐设计发展现状
        1.2.3 大型LNG低温储罐设计理论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课题来源
第二章 LNG低温储罐内罐材料选择
    2.1 LNG低温储罐的特殊要求
    2.2 LNG储罐内罐设计所用材料
        2.2.1 国内外LNG储罐常用材料概述
        2.2.2 9Ni钢的成分与力学性能
        2.2.3 LNG储罐内罐材料选择
第三章 LNG储罐内罐总体结构尺寸确定
    3.1 LNG储罐几何尺寸
    3.2 主要构件结构及尺寸确定
        3.2.1 罐壁厚度的计算方法对比
        3.2.2 壁板厚度计算
        3.2.3 罐壁焊接附加要求
        3.2.4 中间加强圈的间隔
        3.2.5 罐底板尺寸
        3.2.6 内罐罐底边缘板厚度与宽度确定
        3.2.7 罐底中幅板排板与连接
        3.2.8 储罐罐顶
第四章 内罐罐体强度计算
    4.1 水压试验
        4.1.1 概述
        4.1.2 LNG储罐的试验要求
        4.1.3 附加要求
        4.1.4 水质
        4.1.5 填加水
        4.1.6 水压试验校核
    4.2 气压试验
        4.2.1 气体压力试验
        4.2.2 负压试验
        4.2.3 排空检查
    4.3 抗震计算
        4.3.1 设计准则
        4.3.2 地震作用
        4.3.3 罐壁许用临界应力
        4.3.4 抗震验算
第五章 开孔设计
    5.1 罐顶人孔
    5.2 罐顶开孔接管及补强
第六章 经济性评价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5)氧化铝在布袋上沉积和吸附HF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铝电解HF污染及排放标准
    1.2 常规除氟方法
    1.3 国内外铝电解烟气净化技术
    1.4 布袋除尘器的发展
    1.5 过滤机理
    1.6 研究内容
2. 布袋除尘器结构优化模拟
    2.1 前言
    2.2 布袋除尘器流场均匀性的影响因素
    2.3 假设条件
    2.4 数值模拟方法和模型确定
    2.5 原布袋除尘器流场模拟
    2.6 结构改进及模拟
    2.7 本章小结
3. 不同工艺参数对布袋外侧粉尘沉积层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
    3.1 前言
    3.2 粉尘层厚度测量方法
    3.3 粉尘在布袋上沉积影响因素
    3.4 设计实验装置
    3.5 实验方案
    3.6 实验结果
    3.7 进一步实验
    3.8 粉尘厚度数学模型研究
    3.9 本章小结
4. 布袋长度对粉尘层厚度分布影响实验
    4.1 前言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小结
5. 过滤压降研究
    5.1 前言
    5.2 过滤压降模型研究现状
    5.3 二维压降模型研究
    5.4 过滤压降实验研究结果
    5.5 过滤阻力系数确定
    5.6 本章小结
6. 氧化铝粉尘层吸附氟化氢实验研究
    6.1 前言
    6.2 氧化铝吸附HF的研究现状
    6.3 氧化铝吸附氟化氢实验
    6.4 实验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氧化铝吸附氟化氢机理和吸附模型研究
    7.1 前言
    7.2 氧化铝吸附氟化氢的吸附模型
    7.3 Al_2O_3吸附HF的总体速度
    7.4 表面覆盖率与吸附半径的关系
    7.5 表面覆盖率与颗粒吸附速率的关系
    7.6 单位表面积吸附速率r_(HF)
    7.7 扩散系数D_(EFF)求解
    7.8 本章小结
8. 粉尘沉积及除氟综合经验数学模型研究
    8.1 前言
    8.2 粉尘沉积及除氟综合经验数学模型研究必要性
    8.3 氧化铝粉尘沉积及除氟综合经验数学模型建立
    8.4 综合经验数学模型求解
    8.5 模拟结果
    8.6 模型验证
    8.7 模型应用简述
    8.8 小结
9.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主要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本人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表1 6米布袋上粉尘厚度分段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数据
附表2 5米长布袋上分段错开研究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
附表3 6米长布袋上处理后粉尘层厚度数据
致谢

(6)含盐高浓度有机废液的蒸发结晶及流化床焚烧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标
        1.1.1 我国工业有机废液的产生情况
        1.1.2 研究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液焚烧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1.2 非焚烧类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1.2.1 生物处理法
        1.2.2 高级氧化技术
        1.2.2.1 湿式氧化法和湿式催化氧化法
        1.2.2.2 光化学氧化和光化学催化氧化
        1.2.2.3 电催化氧化法
        1.2.2.4 等离子体技术
    1.3 有机废液焚烧研究进展
        1.3.1 概述
        1.3.2 有机废液焚烧炉综述
        1.3.2.1 液体喷射焚烧炉
        1.3.2.2 回转窑焚烧炉
        1.3.2.3 流化床焚烧炉
        1.3.2.4 其他焚烧炉
        1.3.3 有机废液焚烧工艺研究和应用情况
    1.4 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液焚烧处理存在的技术困难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盐高浓度有机废液蒸发结晶和流化床焚烧处理系统流程
    2.1 概述
    2.2 含盐有机废液焚烧系统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2.3 含盐有机废液的蒸发结晶和流化床焚烧系统设计
        2.3.1 含盐有机废液预处理工艺的选取
        2.3.2 含盐有机废液蒸气焚烧方式的选取
        2.3.3 含盐有机废液蒸发—焚烧系统流程
        2.3.4 蒸发残液的萃取——焚烧系统流程
    2.4 焚烧系统控制二次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2.4.1 焚烧过程NO_x排放及其控制措施
        2.4.2 焚烧过程SO_x排放及其控制措施
        2.4.3 焚烧过程HCl排放及其控制措施
        2.4.4 焚烧过程二恶英排放及其控制措施
    2.5 含盐有机废液蒸发结晶和流化床焚烧系统的优点
第三章 有机物和离子检测方法研究
    3.1 概述
    3.2 高浓度有机废液中金属离子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
        3.2.1 检测原理
        3.2.2 试剂和分析仪器
        3.2.3 样品的处理与检测
        3.2.4 色谱条件
        3.2.5 离子色谱法检测金属离子的准确性
    3.3 含盐高浓度有机废液中碱(土)金属离子的色谱分析
        3.3.1 含盐高浓度有机废液的碱(土)金属离子检测精度
        3.3.2 脱盐后蒸气中金属离子的检测
    3.4 高浓度有机废液COD的催化快速测量方法
        3.4.1 选取COD作为废液中有机物浓度表征的原因
        3.4.2 COD催化快速测定法的原理
        3.4.3 高浓度有机废液COD催化快速分析方法
        3.4.4 氯离子对COD测量的干扰分析
        3.4.5 COD快速测量方法的精密度
        3.4.6 加标回收率实验
        3.4.7 对比试验
    3.5 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酚废液中的有机物浓度
        3.5.1 分析仪器设备
        3.5.2 分光光度法测量对硝基苯酚的特征波长
        3.5.3 分光光度法测量对硝基酚的测试精度
        3.5.4 盐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碱(土)金属盐和有机物在废液蒸发过程的迁移特性试验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系统及分析方法
        4.2.1 试验装置及流程
        4.2.2 试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4.2.3 分析方法
    4.3 含氯化钠的苯酚废液蒸发的迁移特性
        4.3.1 有机物和钠离子的挥发情况
        4.3.2 氯化钠初始浓度对有机物和盐类迁移特性的影响
        4.3.3 苯酚初始浓度对有机物和盐类迁移特性的影响
        4.3.4 蒸发速度对有机物和盐类迁移特性的影响
    4.4 含硫酸钠的苯酚废液的蒸发结晶
        4.4.1 钠离子的去除
        4.4.2 有机物的挥发
    4.5 含钾盐的苯酚废液的蒸发结晶
        4.5.1 钾的去除
        4.5.2 有机物的挥发
    4.6 碱土金属的去除
        4.6.1 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去除
        4.6.2 有机物的挥发
    4.7 氯和硫酸的去除
        4.7.1 氯的去除率
        4.8.2 硫酸根的去除率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蒸发脱盐后有机废液蒸气的流化床焚烧处理试验研究
    5.1 前言
    5.2 试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5.2.1 试验装置
        5.2.2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蒸发和脱盐
        5.3.2 焚烧温度对焚烧效率的影响
        5.3.3 流化风量对焚烧效率的影响
        5.3.4 蒸气中有机物浓度对焚烧效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蒸发残液的萃取——焚烧处理
    6.1 前言
    6.2 实验装置及试剂
    6.3 分析方法
    6.4 有机物的萃取
        6.4.1 萃取剂对萃取的影响
        6.4.2 水油比对萃取的影响
        6.4.3 废液含盐浓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6.5 脱盐
    6.6 脱盐浓缩后有机物的焚烧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蒸发和焚烧的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
    7.1 前言
    7.2 蒸发的动力学分析
        7.2.1 蒸发的物料平衡
        7.2.1.1 苯酚初始浓度的影响
        7.2.1.2 氯化钠初始浓度的影响
        7.2.1.3 蒸发速度的影响
        7.2.2 总动力学方程
    7.3 焚烧的动力学分析
        7.3.1 概述
        7.3.2 气相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7.3.3 苯酚的反应机理
        7.3.3.1 H_2/O_2的反应机理
        7.3.3.2 G_1-C_4的反应机理
        7.3.3.3 C_5-C_6的反应机理
        7.3.4 苯酚的燃烧反应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含盐有机废液蒸发结晶及流化床焚烧的实施设想
    8.1 概述
    8.2 某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建设背景
    8.3 医疗垃圾和危险废物的情况
        8.3.1 医疗废物分类
        8.3.2 医疗垃圾产生量
        8.3.3 危险工业废物来源
        8.3.4 危险工业废物的产量
    8.4 危险废物焚烧系统
        8.4.1 焚烧炉本体
        8.4.2 回转窑一燃室
        8.4.3 流化床二燃室
        8.4.4 辅助系统
        8.4.5 危险废物焚烧炉的设计规模
    8.5 考虑废液蒸发结晶预处理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本文研究创新点
    9.3 下一步工作建议
全文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液氮贮槽抽真空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贮槽“冒汗”的原因
2 抽真空机理
3 抽真空
4 抽真空注意事项
5 影响贮槽性能的两个因素
    5.1 真空度
    5.2 温度

四、真空粉末绝热贮槽检修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核燃料后处理厂钚尾端批式干燥焙烧炉科研样机研制[D]. 吴德慧. 南华大学, 2018(01)
  • [2]大型制氧机全流程国产化配置及安装过程问题处理[J]. 池至河. 冶金动力, 2013(04)
  • [3]酚醛树脂生产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评价 ——以苏州可隆乔治亚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酚醛树脂生产项目为例[D]. 周刚. 华东理工大学, 2012(10)
  • [4]大型LNG低温储罐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振良. 西安石油大学, 2011(02)
  • [5]氧化铝在布袋上沉积和吸附HF规律研究[D]. 汪家琼.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6]含盐高浓度有机废液的蒸发结晶及流化床焚烧处理研究[D]. 马静颖. 浙江大学, 2006(12)
  • [7]液氮贮槽抽真空的体会[J]. 熊雪立. 深冷技术, 2002(03)
  • [8]浅谈低温液体贮槽的安全管理[J]. 朱银在. 低温与特气, 2001(05)
  • [9]真空粉末绝热贮槽检修体会[J]. 罗亚薇. 深冷技术, 2000(06)
  • [10]对低温液体贮槽定期检验的探讨[J]. 姚泽华.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 2000(03)

标签:;  ;  ;  

真空粉末保温储罐的维修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