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_(1—2)侧方穿刺Amipague脊髓造影(论文文献综述)
韩浩[1](2014)在《高颈段椎管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高颈段椎管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目的]探讨高颈段椎管内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分析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135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病理分类按照神经系统肿瘤WHO(2000)分类标准进行统计,总结不同类型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策略,并根据病变位置将患者分为髓内及髓外肿瘤两组,依据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患者的症状改善进行评估,分析高颈段肿瘤生长部位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本组135例患者术前均行颈椎MRI平扫和强化检查,明确肿瘤位置。其中105例(77.78%)患者采用颈后正中入路,颈外侧入路17例(12.59%),远外侧入路5例(3.71%),颈前入路6例(4.44%),颈前及颈后联合入路2例(1.48%)。肿瘤全切124例(占91.85%),次全切除10例(占7.41%),部分切除1例(占0.74%)。2.肿瘤位于髓外硬膜下96例,髓内35例,硬膜外4例,其中哑铃形肿瘤42例。病理类型主要为神经鞘瘤56例(41.48%)和脊膜瘤39例(28.89%),其他类型共占29.63%。术后2周内常规复查MRI,可见脊髓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3.本组5例患者术后出现单纯性脑脊液漏;1例高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术后第16天死于呼吸衰竭。术后随访110例患者2个月~3年,无颈椎不稳定情况。[结论]1.高颈段椎管肿瘤早期不容易确诊,患者就诊时肿瘤体积较大,手术风险高,颈椎MRI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患者诊断明确后应积极手术治疗,颈后正中入路适合绝大部分高颈段椎管肿瘤的切除,颈外侧入路及远外侧入路对于暴露颈椎管外肿瘤或累及延髓腹侧肿瘤有一定优势,但手术创伤较大。2.肿瘤病理类型以神经鞘瘤和脊膜瘤最常见,脊髓髓内肿瘤以良性及低恶性度肿瘤多见,术后常有不同程度脊髓肿胀,术中可预防性应用脱水药物及激素治疗,避免术后临床症状加重。3.若高颈段病变患者术前只有轻度肌力下降、肢体麻木且病程较短者,术后症状、体征基本同术前或较术前明显改善;而术前已出现明显肢体无力、肌张力增高及二便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缓慢,考虑其原因是术前肿瘤长期压迫脊髓,术中肿瘤切除后,脊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临床症状。4.髓内室管膜瘤与正常脊髓有分界面,无浸润性生长,手术全切除率高,肿瘤切除后的复发率低;而髓内星形细胞瘤呈浸润性生长,肿瘤与正常脊髓组织分界不清,如果强调手术切除率,常常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二、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高颈段椎管肿瘤术中的应用[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高颈段椎管肿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神经电生理技术监测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64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4例患者术中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辅助监测下,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54例(84.38%),次全切除8例(12.50%),部分切除2例(3.12%)。术前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Ⅰ级42例,Ⅱ级22例;术后2周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Ⅰ级48例,Ⅱ级15例,Ⅲ级1例。其中30例患者SEP监测出现波幅变化,48例患者术中出现MEP电生理波幅变化,在采取相应措施后电生理信号均恢复正常且术后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术中出现假阴性监测结果1例,患者术前双上肢活动正常,术后出现双上肢活动障碍,肌力Ⅱ级。[结论]l.显微手术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高手术安全性,最大程度保护神经功能,改善病人预后。但监测结果若出现假阳性,容易误导术者,延长手术时间;若出现假阴性,术者未能及时终止操作,导致脊髓损伤,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同时术中监测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使电生理监测的准确性下降。2.术前诊断为脊膜瘤的患者,在经后正中入路切除椎板的过程中,SEP/MEP的波幅可一过性降低,考虑其原因可能是脊髓压迫明显,在椎板切除过程中存在损伤脊髓及脊神经的可能,因此对于脊髓张力较高的病变在暴露肿瘤的过程中动作应轻柔。3.在高颈段髓内肿瘤术中,切开脊髓时可有神经电生理波幅的改变,如果在肿瘤切除的过程中出现神经电生理警报,则应暂停手术操作,评估肿瘤切除范围,并减少术中双极电凝的使用。我们在切除髓内室管膜瘤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患者在肿瘤切除后SEP/MEP的波幅都出现了逐渐恢复的趋势,而对于髓内边界不清的肿瘤应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指导下以部分切除肿瘤达到减压目的为主,不应追求肿瘤全切,避免损伤脊髓。
王斌[2](2006)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颈椎病、颈椎不稳、退变性椎管狭窄等颈椎退行性疾病常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增厚的韧带等结构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产生临床症状。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创伤、肿瘤等疾病最有效治疗手段,但颈椎间融合后,导致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促使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原有退变加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近年发展迅速,其目的是代替病变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保留病变阶段的运动和减少邻近节段继发性退变。颈椎间孔大小对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颈椎间孔形态改变与其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又是评估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颈椎间孔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颈椎人工椎间盘能否恢复正常的椎间盘功能,以及对邻近节段有无影响,尤其是CADR后对邻近下位椎间孔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颈椎间孔进行研究:(1)观测尸体标本和成人X线颈椎间孔,并进行比较,为实验和临床提供资料。(2)探讨C5/6ADR组、椎间盘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组不同状态不同载荷下,对邻近下位(C6/7)椎间孔的影响。(3)观察9例C5/6ADR和30例同阶段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的影响。 第一章 颈椎间孔的解剖学测量 目的 为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颈部疾患诊治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 方法 陈旧防腐标本15具,标本男10具,女5具。对C2~T1颈椎间孔高度和宽度进行观测;30名成人,男15,女15,行颈椎双斜位X线测量。对测量结果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结果 1、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31±0.80,宽度平均值为5.23±0.42;颈椎间孔X线测量高度平均值为11.04±1.11,宽度平均值为6.69±0.76。X线宽度自上向下逐渐减小。2、尸体解剖和X
施相空[3](2006)在《寰枢椎间侧方穿刺定位和定深的观测》文中指出目的为寰枢椎间侧方穿刺提供解剖学依据及穿刺点和穿刺深度的确定方法。方法观测40例头部正中矢状切标本的寰枢椎间孔逆向穿刺点、舌骨平面的横径半宽及穿刺深度、寰枢椎间孔的上下径和前后径、穿刺点距下颌角点和乳突尖的距离。结果穿刺点在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0.5cm范围内的占87.5%,在范围以外的占12.5%;穿刺深度为(5.17±0.83)cm。结论以O点为穿刺点,穿刺针尖指向椎管后1/3,穿刺方向垂直于矢状面,穿刺深度为4.40~6.30(5.17±0.47)cm较为安全。
文晓玲,刘建芝,曾效恒[4](2005)在《小脑延髓池穿刺和C12侧方穿刺的比较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与临床共同探讨小脑延髓池穿刺与C12侧方穿刺的解剖学比较及临床意义。方法:经甲醛处理的32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小脑延髓池穿刺与C1侧方穿刺进行解剖观测。结果:经第二颈椎棘突尖端上方2 cm处至小脑延髓池的深度为(3.50±0.54)cm,颈前后径(9.31±1.02)cm,颅前后径(17.25±0.78)cm,与颈前后径之间的自身比例(37.74±0.43)%,回归方程为y=-0.32+0.41x;与颅前后径之间的自身比例为(20.31±0.27)%、回归方程为y=-6.72±0.59x、小脑延髓池深度(0.52±0.27)cm。C1后弓下缘与C2椎弓上缘间有一梭形间隙,最大间径为0.7 cm1 cm,C12椎弓间隙处的蛛网膜下腔侧方宽度为0.3 cm0.5 cm。结论:小脑延髓池和C12侧方穿刺都存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个体差异,只有结合临床经验和操作技巧,才能安全进行小脑延髓池或C12侧方的穿刺。
王应富,屠永华,陈康宁[5](2005)在《颈椎侧方穿刺术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颈椎侧方位穿刺术(简称颈穿)是1963年首先由Mal- len报道,他应用颈穿的方法切断脊髓丘脑束治疗顽固性疼痛,从此开辟了一种新的进入蛛网膜下腔的途径。随后,颈穿在收集脑脊液标本、椎管造影、椎管内注药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广泛应用起来,并不断发展,现综述如下: 1 颈椎侧方穿刺术1.1 颈穿的解剖基础[2,3] 颈1无椎体,颈1-2侧方环椎和枢椎间约有0.8-1.2cm的间隙,呈梭形,称椎弓间隙,其间无大血管和神经。重度弯曲的椎动脉(呈u型),仰卧位时于最佳穿刺点上方0.5-1cm,平均约0.67cm。颈穿的解剖层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后缘或斜方肌前缘-头下
买尔旦·买买提[6](2002)在《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文中认为
张善生,程瑞新,丁乃时[7](1998)在《颈椎1-2侧方穿刺CT脊髓造影》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颈1-2侧方穿刺椎管造影方法和CT脊髓造影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3例经颈1-2侧方穿刺CT脊髓造影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穿刺55例次,穿刺成功54例(9818%),影像清晰能正确诊断者达52例(9811%),其中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颈1-2侧方穿刺尤适用于腰穿时上行性梗阻之颈胸段病变者,CT脊髓造影的诊断价值显着优于常规椎管造影。
吴善珍,孙先英[8](1998)在《颈1~2侧方穿刺术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颈1~2侧方穿刺术的临床应用湖南省怀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418000)吴善珍,孙先英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穿刺术分类号R743.35颈1~2侧方穿刺术是一种安全容易掌握的蛛网膜下腔穿刺方法,可代替腰穿和小脑延髓池穿刺。1968年以来,国外已广泛使用?..
陈海,黄德征,陈强,张宁[9](1997)在《第1、2颈椎侧方穿刺脊髓造影31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1、2颈椎侧方穿刺脊髓造影31例分析玉林地区人民医院骨科陈海黄德征陈强张宁第1、2颈椎侧方穿刺脊髓造影是一种比较安全易行的造影方法,为了解颈及上胸段脊髓病变部位及受压程度等情况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自19...
迟文涛,叶立娴,娄思权[10](1995)在《侧卧垂直颈_1~2穿刺颈脊髓造影术──关于减少并发症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颈段脊髓造影,包括颈1~2侧方穿刺,技术要求较严格,有些并发症和一定的危险性。本文在总结前人大量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侧卧垂直穿刺的方法注入造影剂,经104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并从理论上提示了减少并发症的可能性。
二、颈_(1—2)侧方穿刺Amipague脊髓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_(1—2)侧方穿刺Amipague脊髓造影(论文提纲范文)
(1)高颈段椎管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高颈段椎管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临床表现 |
1.1.3 影像学检查 |
1.1.4 病变部位 |
1.1.5 手术方式 |
1.1.6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病理性质 |
1.2.2 手术入路选择 |
1.2.3 手术疗效分析 |
1.3 讨论 |
1.3.1 高颈段局部解剖特点 |
1.3.2 常见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
1.3.3 不同肿瘤的手术策略 |
1.3.4 手术入路及要点 |
1.3.5 术中激素的应用 |
1.3.6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
1.3.7 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1.4 小结 |
二、神经电生理检查在高颈段椎管肿瘤术中的应用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2 临床表现 |
2.1.3 术中电生理检测 |
2.1.4 手术方式 |
2.2 结果 |
2.2.1 术中电生理检测结果 |
2.2.2 肿瘤切除程度及症状改善情况 |
2.3 讨论 |
2.3.1 术中电生理检测 |
2.3.2 术中干预原则 |
2.3.3 药物对检测的影响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一、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二、电生理检测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颈椎间孔的解剖学测量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 |
3.1 前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颈椎病研究进展 |
第五章 颈椎间孔相关研究进展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 颈椎间盘解剖与组织成份 |
2 颈椎间盘的营养途径 |
3 颈椎间盘生物力学特征 |
4 发病学 |
5 病理学特征 |
6 临床表现 |
7 影像学诊断 |
7.1 X线平片 |
7.2 脊髓造影 |
7.3 CT检查 |
7.4 MRI检查 |
8 电生理诊断 |
9 治 疗 |
四、颈_(1—2)侧方穿刺Amipague脊髓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颈段椎管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 韩浩.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2]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D]. 王斌. 中南大学, 2006(01)
- [3]寰枢椎间侧方穿刺定位和定深的观测[J]. 施相空. 卫生职业教育, 2006(01)
- [4]小脑延髓池穿刺和C12侧方穿刺的比较及临床意义[J]. 文晓玲,刘建芝,曾效恒. 实用医技杂志, 2005(18)
- [5]颈椎侧方穿刺术及临床应用[J]. 王应富,屠永华,陈康宁. 医药产业资讯, 2005(15)
- [6]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J]. 买尔旦·买买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08)
- [7]颈椎1-2侧方穿刺CT脊髓造影[J]. 张善生,程瑞新,丁乃时.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1998(01)
- [8]颈1~2侧方穿刺术的临床应用[J]. 吴善珍,孙先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998(02)
- [9]第1、2颈椎侧方穿刺脊髓造影31例分析[J]. 陈海,黄德征,陈强,张宁. 广西医学, 1997(06)
- [10]侧卧垂直颈_1~2穿刺颈脊髓造影术──关于减少并发症的探讨[J]. 迟文涛,叶立娴,娄思权.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