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伯家的苔丝》艺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吴彬华[1](2020)在《论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艺术》文中提出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作为英国19世纪后期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小说家,具有非凡的文学影响力。其经典文学作品穿过历史长河而广为人知,影响深远。所出版的14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8卷诗以及两部诗剧,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研究哈代小说,一方面需要关注文本表面之下的丰富内涵,无论是揭示十九世纪英国宗法制农村逐渐走向衰亡的社会命运,亦或是关于人性、宗教、命运等主题的探讨;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哈代文本艺术表现形式,而“重复”就是其多样表现形式中的一种。研究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艺术,首先区分“重复”类型,分主题内容、描写手法、情节设置三大板块;主题上通过对爱情、宗教、命运三大主题的解读,阐释哈代长篇小说中基督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碰撞,难逃命运之手的扼腕叹息;描写手法主要分析悬念设置、螺旋循环以及巧合性对文本重复产生的影响;情节上主要分析多角式、圆圈式、链条式三大主要形式。其次进行“重复”成因探析;从社会时代因子、作者自身因素以及时代其他思想家影响三大角度进行阐释。再次针对“重复”现象在文本中的意义进行书写,一则是增强文本的叙事范式;二则是加深人物内蕴的解读;三则是观照文本重复的建构与消解。最后对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进行反思。在哈代的小说中,“重复”艺术是值得注意的现象,不论是作品中的词语、意象和结构;还是作品中的主题、内容和思想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重复性。当然,较之于显性重复,哈代多呈现出隐形重复的特点。因此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哈代重复现象研究比较少,重视程度欠缺。故本文从哈代的“重复”现象入手,分析在“重复”艺术背后展现的深刻内蕴与文化意义。
彭晨晨[2](2013)在《《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塑造的神话原型解读》文中研究表明《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最重要代表作之一,自1892年发表以后,就受到评论家广泛的关注,评论界对其褒贬不一。由于其有违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因此前期评论家更多的是对其进行抨击。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对小说的关注并未因时间而有所减少。《德伯家的苔丝》经久不衰的魅力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可从中寻找到某种契合。尽管从各种理论的角度对作品的解读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从神话原型理论的角度对作品人物塑造进行研究并不多见。文章以《德伯家的苔丝》为文本,从神话原型理论的角度对人物性格塑造进行探讨与研究。首先,本文对神话原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主要介绍神话原型理论启蒙者弗雷泽的社会人类学研究、荣格对神话原型理论精髓的贡献以及神话原型理论的集大成者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从而为本论文奠定理论基础。在这些学者奠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本文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神话原型理论视域下的分析,挖掘作品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苔丝、安玑、亚雷相对应的原型人物,即感性的佩尔塞福涅、理性的阿波罗和本性的狄俄尼索斯。通过人物的对比分析,探讨隐藏在人物内心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深层内涵与联系,发现三位主要人物看似简单的人物关系却隐含着感性、理性、本性的关联。接着,通过神话原型批评中对循环结构和倒置U型结构的分析,来探讨作品深层的内在结构与人物命运悲欢离合及跌宕起伏的关联,以使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得到进一步深化,人物命运也更加直观地得以展现。随后,本文通过对《德伯家的苔丝》中人物性格与人物命运的神话原型解读,进而反观作家哈代对人物塑造的创作动因,即哈代运用神话原型进行文学创作不仅是由于其受到了西方传统文化熏陶及其本人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还对作者哈代其个人意识心理认知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后,对神话原型赋予《德伯家的苔丝》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关照。全文旨在通过这一视角的研究,加深人们对《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的深刻认识,即神话原型解读不仅丰富和深化了人物性格的内涵,还可以使人们从中看出哈代对现实的批判、对人性及对精神危机的思考,以促使读者辩证地认识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并全方位地把握作家哈代的创作思想。
李粉娟[3](2019)在《英文小说中方言的翻译艺术研究 ——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方言是国内外作家珍爱的创作元素,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色彩,方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物情感,为小说的人物塑造增色不少。根据性质,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和个人方言,由于方言自身的独特性,翻译时要准确传达方言字词所蕴含的内容及情感也并非易事,因此其翻译任务困难重重,国内外译者也是仁者见仁,分歧较多。本研究在国内外方言的翻译研究基础上,以张谷若译本《德伯家的苔丝》为例,在接受美学理论框架下,以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和文本接受三个角度为切入点,从地域方言、社会方言、个人方言三个方面对方言翻译艺术特点展开具体的论述,详细解读读者的接受心理。本研究重点关注在不同情景下人物的方言措辞、谈吐、语气等因素,分析译文所反映出的人物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人物性格等特点,从而阐释其方言的翻译艺术。本研究发现,译者张谷若主要采用了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来处理地域方言;对于社会方言采用了误译飞白的翻译手法,并且采用还原粗话脏字、口语化的方式来翻译个人方言。总体来说,译者来力求尽可能保留原文美感,传递其独特的乡土气息,使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具有同样的审美体验。本研究探究了接受美学理论对方言翻译的指导作用,一方面深化了方言翻译的理论研究,丰富了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倡导译者在进行方言的翻译时,应当在对原文本和作者意图进行充分理解,并且关注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接受程度,从而采用合适的翻译手法来传达原文的美感,希望为方言的翻译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陆志国[4](2004)在《哈代在中国的译介》文中提出本篇论文以译介学理论为基石来考察哈代作品在二十世纪中国的译介情况,并从翻译研究的角度剖析了各个时期的译介特点和重点,从而揭示了在哈代译介的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操纵因素,同时,本文也分析了我国各个时期文化语境的特色,展现了翻译文学的变迁。 引言部分简要概括了哈代的文学成就,并指出本文的立论依据,表明占有完整的资料是从事译介学研究的基础,强调外国文学经典并不一定是中国翻译文学中的经典。 第一章对哈代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历史的回顾,分三个时期,建国前(1917-1949)、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新时期以来(1976-2003),为了不使本章成为有些人所认为的那种“流水帐”,特意增多了哈代研究者们的评价和论述,并在每部分的结尾进行总结和分析。 第二章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对哈代在中国的译介进行文化层面上的分析。多元系统理论着重探讨的是翻译文学自身的客观性发展,但这种客观性毫无疑问会受到不同时期一些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意识形态、诗学规范和赞助人行为等,因此,本章将文学系统的僵化、更新情况和不同时期的操纵行为融合在一起论述,即使读者看到了翻译文学发展的轨迹,又使读者了解到不同时期所采取的翻译策略。 第三章论述的是文学经典的解构和重构问题,是对前两章论述的深入和发展。本章首先指出文学作品成为经典并不主要是依据它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而主要与权力因素的制约有关。接着以中国当代文学史为背景描述了文学经典的确立过程,说明在权力因素如意识形态对文学的控制减弱时,西方的文学、文化理论为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并逐渐对经典进行解构。最后讨论了经典的重构问题,指出要重构文学经典,主要是看三种人的选择:文学的权力阶层、学术权威或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通大众。其中,后两者的选择最为重要,他们决定着文学艺术特征的再现,但他们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前者。文学的权力阶层在做选择时则要考虑时代精神的弘扬,所以,我们重建经典时必须要看三方的“合谋”。本章还论述了翻译文学经典和外国文学经典的不同。 结束部分通过对哈代译介的考察,提出了当今进行译介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丰富和完善译介学的学科理论,从而使译介学的研究呈现更广阔的前景。
陈辉[5](2012)在《翻译的文化选择 ——论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将采用译介学的理论,对译介作品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本进行文化角度的分析,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进行论述,发掘出当时的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所应用的理论基础,即译本的译介学视角下的文化选择。展示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赋予全文的框架结构和论文研究内容以理论上的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展开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概括《德伯家的苔丝》在中国的译介过程和张谷若译本的特点,指出本论文的立论依据,表明占有丰富的资料是从事译介学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从梳理张谷若的翻译思想入手,通过比较重点探讨了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文语言的文化选择、译文注解的文化选择以及译者的主导作用,从侧面也加强了译者的社会重要性。最后一部分回应了本文的主旨,即译介过程中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传播,不同版本的内容之变迁所体现出各个时代的文化意识转变,并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地位重要性,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翻译事业的发展。
龙慧[6](2020)在《生态批评视角下沈从文与哈代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从文和托马斯·哈代都是知名的文学大家,虽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所区别,但他们都是自然、人性、真善美的歌颂者。在自然、社会、精神等领域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受生态批评理论的影响,本文尝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对沈从文与哈代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结合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两者进行比较。引言部分主要就学术界目前对两位作家的生态批评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梳理,介绍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主要观点,指出了两位作家的可比性和创新性,也阐明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正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沈从文和哈代相同的生态观进行了论述,两位作家在各自的作品中都表现出了相同的生态理想,他们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人生状态,赞美自然、人性的真善美,并讴歌人的生命和自然的生命,同时他们也都是各自时代孤独的守候者。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污染和破坏,沈从文和哈代在作品中表现出了相似的生态隐忧,他们关注乡村的弱生态,对乡村原生态的破坏与失衡感到痛心。第二章对两者不同的生态追求方式进行说明,不管是两个文学世界的创造,还是从精神或者是身体的回归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态追求方式。第三章主要是对沈从文和哈代的生态观来源进行探源,沈从文的生态观是其对生命价值的崇高与弘扬以及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形成的,而哈代除了是自身对自然的热爱之外,还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第四章是在生态批评视角中比较研究沈从文和哈代的意义作一个简要的论述。沈从文和哈代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卓越的表达,给生态批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益的借鉴。他们对自然作用的肯定与认可,较为充分思考人们对和谐生存状态的向往和需求,同时还表现了可贵的生态责任感和自觉的文明意识,并且促使人们从爱与美善的角度思考各种生态关系。在生态问题频发的今天,挖掘沈从文和哈代在作品中表达的生态意蕴,总结两者作品中所包含的生态意义,能够为挽救此类危机提供一条可供选择的路。
单秀娟[7](2016)在《《德伯家的苔丝》原型解读》文中研究指明托马斯·哈代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后一位伟大作家,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自1891年问世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小说在问世之初曾遭到毁誉参半的评价,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作品反而愈发展现出迷人的光彩。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可以加深和拓展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发现作品在人物形象和曲折情节背后所隐藏的潜在的原型模式和作者的真实意图,探究出一部作品连接另一部作品的原型结构,从而将我们的文学经验合为一个整体。哈代借助神话原型的回归,不仅为人物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背景,使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而且赋予了神话原型一定的现代内涵,使小说具有了借古讽今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德伯家的苔丝》为研究对象,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研究该作品,从小说中的人物原型、情节原型、意象原型和环境原型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哈代将神话原型移用到作品创作上的动因,并对神话原型赋予小说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研究,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加全方位地理解哈代真实的创作意图。
王远芹[8](2020)在《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托马斯·哈代小说》文中指出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和诗人,“性格和环境小说”作为他最重要的作品一直备受读者和学者的关注。在这类小说中,哈代对自然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他用浓重的笔墨描摹了大自然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多重关系。作为跨越两个世纪的作家,哈代的创作对后世文学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生态批评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综合来看,从生态批评角度阐释哈代作品的为数并不多,仅有的也是更多地把目光聚焦于动物、女性等的自然生态,而较少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等层面进行分析。因此,从目前的研究态势和研究成果来看,运用生态批评视角诠释哈代的小说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本论文主要从生态批评视角对《德伯家的苔丝》、《还乡》、《卡斯特桥市长》、《远离尘嚣》和《无名的裘德》等作品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生态意识,展现哈代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哈代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探究哈代的生态意识。首先,从社会变革和哲学思潮等社会因素入手解析哈代的生态意识。其次,从哈代的生活经历等自身因素进一步探索哈代生态意识的形成原因。第三部分具体深入地探讨哈代小说中的生态意识。重点从扭曲的自然生态、失衡的精神生态和疏远的社会生态三个层面展开,解读并揭示哈代的生态意识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呈现的不同内涵。展现伟大作家作为时代先驱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体悟,发现其创作中的生态智慧。第四部分剖析并阐明哈代小说所折射出的生态智慧。一方面,以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端为中心进行分析,解读哈代“性格和环境小说”中暗含的生态思考。另一方面,从环境和人的关系角度阐述哈代对如何友好协调二者关系的思考和体悟。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结语,归纳总结本论文的观点,强调从生态批评视角研究哈代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姜静[9](2017)在《英汉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与真实方言一样,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含义。方言翻译关系到多种信息的筛选和转换,而不是简单的"同一实体"的等值转换。然而由于学界对英汉方言形式、涵义和功能等问题未能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英汉汉英的方言翻译研究一直难以进一步深化。本文以英汉方言形式和功能差异为基础,在文体-语篇的理论框架内,用文学文体学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较为深入地比较具体的名作名译。在汉语文学作品中选取小说《红楼梦》和话剧《茶馆》及其多种英译,在英语文学作品中选取小说《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和话剧《卖花女》(Pygmalion)及其多种汉译,进行了英汉和汉英两个翻译方向,小说与戏剧两种体裁中方言翻译的比较。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了英汉方言互译的语体转换特征、小说与戏剧方言翻译策略比较、方言翻译语言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等问题。本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表明,由于英汉方言形式和功能的差异,英汉、汉英方言翻译在转换模式上存在差别,方言译法在其中具有不同的涵义。英汉方言翻译中,汉语更易于用方言对译英语原文的非标准语,汉语地域方言在译文中担当了社会方言的角色,用以诠释原文方言的功能。而汉英方言翻译中,英语译文更倾向于用标准语译原文的汉语方言,且非标准语的使用需遵从英语文学传统,英语非标准语在译文中被"前景化",因此更能凸显人物的社会层次。各译本的语言相比原作语言,语言变异成分普遍减少,译语语体更接近标准语,语言趋于标准化。仅在特殊因素作用下,译本语言会出现"方言化"的现象,如张谷若1936版《苔丝》译本。英语文学中的非标准语,多用于少数人物对话,因此其语言结构更容易在汉语译文中复制,为汉语方言翻译语言增添异质成分;而汉语方言通常使用范围较广,不局限于人物对话,因此英语方言翻译语言的标准化趋势更为明显。总体而言,方言的功能和语域构成方言翻译的直接语境;文本体裁确定了翻译的文体功能,甚至翻译目的,对方言翻译策略的种类和使用频率都有一定的影响。译者对自身作为文本创造者的地位和优势的认识,译者对方言内涵的理解,以及源语语言文化与译语语言文化的关系,译语语言规范等多重因素在影响着方言翻译策略的抉择。译者在翻译时需平衡原文方言的文体需要(功能、语域、体裁)和译语语言和文化规范之间的关系。当文体需要与译语语境发生冲突时,译语语言文化的约束作用往往会更为凸显。本文深化了英汉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翻译研究,为方言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与方言相关的其他语言变体的翻译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张敏瑜[10](2015)在《基督教伦理视角下的《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研究》文中认为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创作通常蕴含着深刻的基督教伦理思想,《德伯家的苔丝》作为哈代最家喻户晓的作品之一,更被注入了丰富的宗教内涵。本论文从该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苔丝、安玑及亚雷入手,对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基督教信仰状况及哈代对此的探讨尝试给予细致的解剖。本论文立足于基督教视角,首先主要采用文本细读等批评方法对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精神信仰上的特征进行剖析,得出:苔丝实质上是一个笃信基督核心精神、反对束缚人性的宗教律条的“纯洁”女人。安玑起初表面上激烈批判基督教腐朽教义,但潜意识仍摆脱不了其束缚,内心充满矛盾痛苦,后来经过一系列波折,他终于成长蜕变成了一个身心和谐、能够正确看待宗教的知识分子。亚雷虽然拥有短暂的宣道经历,实际上却从头到尾都从未笃信基督教,是一个缺乏真正价值追求的享乐主义者。论文的第二部分尝试采用前人对这部小说研究中少有的方法——综合运用叙事学中的“重复叙事”理论、“互文”理论以及“原型”理论等研究方法对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修辞进行深度解读。通过分析发现该小说中的形象修辞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不但与人物形象的特征息息相关,还透露了哈代的一些深刻的宗教思考。论文的第三部分承接前两部分,主要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哲学研究以及宗教史研究等手段观照这三个人物形象的意义,认为三个迥然相异的人物形象实则共同折射了维多利亚后期人们的迷茫、混乱的基督教信仰状况;反映了哈代对当时堕落腐朽的宗教观念的批判以及对基督教原初教义及动机论道德观的倡导;同时,他们还透露了哈代改良社会信仰状况探索的可行性及重要性。
二、《德伯家的苔丝》艺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伯家的苔丝》艺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论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哈代研究现状 |
0.2.1 国外哈代研究现状 |
0.2.2 国内哈代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0.3.1 研究方法 |
0.3.2 创新之处 |
0.4 关键概念的辨析 |
第1章 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类型 |
1.1 主题的“重复” |
1.1.1 爱情主题“重复”的悖谬性 |
1.1.2 宗教主题“重复”的矛盾性 |
1.1.3 命运主题“重复”的悲剧性 |
1.2 描写手法的“重复” |
1.2.1 悬念的重叠 |
1.2.2 螺旋式循环 |
1.2.3 巧合性迭出 |
1.3 情节的“重复” |
1.3.1 情感纠葛与恋爱的多角式重复 |
1.3.2 季节循环与人物命运的圆圈式重复 |
1.3.3 记忆回放与变形重生的链条式重复 |
第2章 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成因 |
2.1 社会时代的助推 |
2.1.1 社会生产的模式化 |
2.1.2 重复劳动的异化 |
2.2 作者艺术追求之维 |
2.2.1 虚构对现实的重复“摹仿” |
2.2.2 “石匠的几何学” |
2.3 人文思潮对哈代的影响 |
2.3.1 阿诺德与边沁对哈代的影响 |
2.3.2 《圣经》的重复叙事对哈代的影响 |
第3章 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意义 |
3.1 增强文本叙事范式 |
3.1.1 “重复”助推情节发展 |
3.1.2 “重复”丰富文本结构 |
3.1.3 “重复”强化主题延展 |
3.2 加深人物内蕴解读 |
3.2.1 生存孤独的趋同 |
3.2.2 自我实现的寂灭 |
3.2.3 主体死亡的永恒 |
3.3 文本“重复”意义的建构与消解 |
3.3.1 “西西弗斯”式的对抗 |
3.3.2 “佩涅罗佩”式的“无意义” |
3.3.3 “坦塔罗斯”式的信仰缺失 |
第4章 哈代长篇小说中的“重复”反思 |
4.1 “重复”的贡献 |
4.1.1 人与时代的重新认识 |
4.1.2 “重复”中蕴含的审美多元化 |
4.1.3 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 |
4.2 “重复”的局限 |
4.2.1 “重复”导致的主题单面化 |
4.2.2 “重复”出现的情节模式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塑造的神话原型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启蒙者—弗雷泽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
第二节 精髓创造者—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
第三节 集大成者—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 |
第二章 《德伯家的苔丝》中人物性格的神话原型解读 |
第一节 苔丝的原型—感性的佩尔塞福涅 |
第二节 安玑的原型—理性的阿波罗 |
第三节 亚雷的原型—本性的狄俄尼索斯 |
第三章 《德伯家的苔丝》中人物命运的神话原型结构解读 |
第一节 悲欢离合的人生—循环结构 |
第二节 跌宕起伏的人生—倒置U型结构 |
第四章 《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塑造体现哈代创作动因 |
第一节 两希文明的深厚底蕴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背景 |
第三节 作者哈代心理认知的转变 |
第五章 《德伯家的苔丝》神话原型艺术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神话赋予《德伯家的苔丝》的文学价值 |
第二节 《德伯家的苔丝》神话原型研究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3)英文小说中方言的翻译艺术研究 ——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小说中方言的翻译研究 |
2.1 文学方言 |
2.1.1 方言的分类 |
2.1.2 文学方言及其作用 |
2.2 方言翻译研究 |
2.2.1 国内外方言翻译研究 |
2.2.2 《德伯家的苔丝》翻译研究现状 |
第3章 理论框架:接受美学理论与翻译研究 |
3.1 接受美学理论 |
3.1.1 读者中心论 |
3.1.2 期待视野 |
3.1.3 文本接受 |
3.2 接受美学理论与文学翻译研究 |
3.2.1 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 |
3.2.2 接受美学与方言的翻译艺术 |
第4章 接受美学视角下《德伯家的苔丝》中方言的翻译艺术分析 |
4.1 地域方言的翻译艺术 |
4.1.1 特定地域方言的翻译 |
4.1.2 泛地域方言的翻译 |
4.2 社会方言的翻译艺术 |
4.2.1 不同社会地位人物方言的翻译 |
4.2.2 不同教育程度人物方言的翻译 |
4.3 个人方言的翻译艺术 |
4.3.1 通俗方言的翻译 |
4.3.2 文雅方言的翻译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哈代在中国的译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哈代在中国的译介历程 |
第一节 解放前(1917-1949)的译介和评论 |
第二节 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的译介和研究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1976-2003)的译介和研究 |
第二章:边缘与中心—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来审视哈代在中国的译介 |
第一节 不是“中心”的中心 |
第二节 徘徊在“边缘” |
第三节 走向“中心”的历程 |
第三章:文学经典的解构与重构 |
第一节 文学经典秩序的确立和文学经典的形成 |
第二节 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文学经典的解构 |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重构 |
结束语:从哈代的个案梳理看译介学研究 |
附录: |
Ⅰ 托马斯哈代在中国译介研究资料总辑(1917-2003) |
Ⅱ 哈代作品中译目录(1917-2003) |
参考书目 |
(5)翻译的文化选择 ——论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德伯家的苔丝》译文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选题原因、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德伯家的苔丝》在中国的译介 |
第一节 简述哈代在中国的译介历程 |
第二节 《德伯家的苔丝》在中国的译介路线 |
第三节 张谷若对《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
第三章 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的文化选择 |
第一节 张谷若翻译思想的文化特色 |
第二节 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文语言的文化选择 |
第三节 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文注解的文化选择 |
第四节 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文的主体性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德伯家的苔丝》报刊译介研究和译本 |
致谢 |
(6)生态批评视角下沈从文与哈代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沈从文与哈代相同的生态观念与追求 |
第一节 相同的生态观念 |
一、共同的理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二、感悟自然与人性的真和美 |
三、生命的礼赞和共同的孤独守望者 |
第二节 相似的生态隐忧 |
一、原生态的破坏与失衡 |
二、乡村弱生态 |
第二章 沈从文与哈代不同的生态追求方式 |
第一节 沈从文自称的“乡下人”和哈代始终的乡下人 |
一、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 |
二、哈代始终的乡下人 |
第二节 湘西世界描写和威塞克斯世界创造 |
一、湘西世界的描写 |
二、威塞克斯世界的创造 |
第三章 沈从文和哈代的生态观探源 |
第一节 生命价值的尊崇与弘扬和对自然的热爱与回归 |
一、生命价值的尊崇和弘扬 |
二、对自然的热爱与回归 |
第二节 老庄哲学思想观念的继承和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影响 |
一、老庄哲学思想观念的继承 |
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影响 |
第四章 生态批评视角下沈从文与哈代比较研究的意义 |
第一节 践行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
一、加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同 |
二、认识到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义务 |
第二节 对生态问题的反思 |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
二、对发展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
第三节 重铸社会道德价值观 |
一、对重利轻义行为的批判 |
二、打破传统旧思想的束缚与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德伯家的苔丝》原型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原型表现及其寓意 |
1.1 人物原型 |
1.1.1 纯洁而坚强的苔丝——多个人物原型的化身 |
1.1.2 美好而冷酷的安玑——光明之神阿波罗的化身 |
1.1.3 充满色情与肉欲的亚雷——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化身 |
1.2 情节原型 |
1.2.1 魔鬼的引诱——悲剧命运的开始 |
1.2.2 替罪羊的燔祭——资本主义社会的牺牲品 |
1.2.3 耶稣基督的牺牲——对真爱的执着追求 |
1.2.4 欲娶拉结,妻以利亚——爱意的表达 |
1.3 意象原型 |
1.3.1 寓意纯洁、净化罪恶的水意象 |
1.3.2 象征纯洁、暗示危险的色彩意象 |
1.3.3 折射新生、预示死亡的太阳意象 |
1.3.4 预示死亡与灾难的马车意象 |
1.3.5 净化罪恶的火意象 |
1.3.6 象征死亡的石柱与石碑意象 |
1.4 环境原型 |
1.4.1 芙仑谷——伊甸园的缩影 |
1.4.2 森林——生命的源泉象征 |
第二章 《德伯家的苔丝》中原型移用的动因探究 |
2.1 哈代对基督教的赞同与批判 |
2.2 两希文明和维多利亚时代社会背景的双重作用 |
第三章 《德伯家的苔丝》中原型移用的价值和意义 |
3.1《德伯家的苔丝》中原型移用的文学价值 |
3.2《德伯家的苔丝》中原型移用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托马斯·哈代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哈代的生态意识溯源 |
第一节 社会因素 |
一、社会变革的影响 |
二、哲学思潮的影响 |
三、英国文学传统的影响 |
第二节 自身因素 |
第二章 哈代小说中的生态意识 |
第一节 扭曲的自然生态 |
一、不和谐的环境 |
二、逃离与回归的人物 |
第二节 疏远的社会生态 |
一、隔膜的社会人 |
二、淡漠的家庭关系 |
第三节 失衡的精神生态 |
一、迷失的自我 |
二、异化的感情 |
第三章 哈代小说折射的生态思考 |
第一节 批判现代工业文明的弊端 |
第二节 协调环境和人的关系 |
一、正视和关注环境 |
二、热爱和敬畏自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英汉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关于方言 |
1.2 方言翻译的意义 |
1.3 研究概述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价值 |
1.3.4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方言翻译研究现状 |
2.1.1 研究主题 |
2.1.2 研究特点与趋势 |
2.2 国内方言翻译研究现状 |
2.2.1 研究主题 |
2.2.2 研究特点与趋势 |
第3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
3.1 英汉方言概念及其特征比较 |
3.1.1 方言文学概念比较 |
3.1.2 文学方言概念比较 |
3.1.3 文学方言存在形式比较 |
3.2 真实对话与文学对话的特点 |
3.2.1 英语文学对话的语言特点 |
3.2.2 汉语文学对话的语言特点 |
3.3 英汉文学方言的功能比较 |
3.3.1 英语方言的功能 |
3.3.2 汉语方言的功能 |
3.4 理论框架 |
3.4.1 文学文体学理论 |
3.4.2 语篇理论 |
3.5 研究方法 |
3.6 小结 |
第4章 汉英方言翻译特征的定量分析 |
4.1 《红楼梦》中的方言及其翻译 |
4.1.1 译本介绍 |
4.1.2 《红楼梦》中的方言及其翻译特点 |
4.1.3 译本语言定量分析 |
4.1.4 数据分析 |
4.2 《茶馆》中的方言及其翻译 |
4.2.1 译本介绍 |
4.2.2 《茶馆》中的方言及其翻译特点 |
4.2.3 译本语言定量分析 |
4.3 研究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汉英方言翻译特征的定性分析 |
5.1 《红楼梦》原作和译作方言的定性分析 |
5.1.1 《红楼梦》原作方言的定性分析 |
5.1.2 霍克斯译本的语言特征 |
5.1.3 杨宪益译本的语言特征 |
5.2 《茶馆》原作和译作方言的定性分析 |
5.2.1 《茶馆》原作方言的定性分析 |
5.2.2 英若诚译本的语言特征 |
5.2.3 霍华译本的语言特征 |
5.3 研究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英汉方言翻译特征的定量分析 |
6.1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方言及其翻译 |
6.1.1 《德伯家的苔丝》原作的方言特点 |
6.1.2 《苔丝》译本介绍以及相关翻译研究 |
6.1.3 《苔丝》译本语言定量分析 |
6.1.4 数据分析 |
6.2 《卖花女》中的方言及其翻译 |
6.2.1 《卖花女》原作的方言特点 |
6.2.2 《卖花女》译本介绍及其相关翻译研究 |
6.2.3 《卖花女》译本语言定量分析 |
6.2.4 数据分析 |
6.3 研究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英汉方言翻译特征的定性分析 |
7.1 《德伯家的苔丝》原作和译作方言的定性分析 |
7.1.1 《德伯家的苔丝》原作方言的定性分析 |
7.1.2 张谷若《苔丝》译本的语言特征 |
7.1.3 孙致礼《苔丝》译本的语言特征 |
7.1.4 郑大民《苔丝》译本的语言特征 |
7.2 《卖花女》原作和译作方言的定性分析 |
7.2.1 《卖花女》原作方言的定性分析 |
7.2.2 林语堂《卖花女》译本的语言特征 |
7.2.3 杨宪益《卖花女》译本的语言特征 |
7.2.4 《卖花女》剧目转写本的语言特征 |
7.3 研究讨论 |
7.4 小结 |
第8章 方言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
8.1 语言及其分层 |
8.2 方言翻译语言的标准化 |
8.2.1 方言翻译语言的标准化特点 |
8.3 方言翻译语言中的异质成分 |
8.3.1 方言翻译对翻译语言的影响 |
8.4 方言翻译语言背后的因素 |
8.4.1 方言翻译语言标准化的形成 |
8.4.2 方言翻译语言中异质成分的产生 |
8.5 方言翻译语言的历时变化 |
8.5.1 社会文化语境 |
8.5.2 译者主体 |
8.6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督教伦理视角下的《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托马斯·哈代及其创作 |
2.《德伯家的苔丝》国内外研究述评 |
(1)国外研究述评 |
(2)国内研究述评 |
3.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意义 |
(1)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2)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德伯家的苔丝》的人物形象特征 |
1.1 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 |
1.1.1“离经叛道” |
1.1.2 执着于忏悔 |
1.1.3 富含“圣爱” |
1.2 安玑:一个走在成长之路上的知识青年 |
1.2.1 牧师世家的“叛逆之子” |
1.2.2 错待苔丝的延宕心理 |
1.2.3 完成成长蜕变 |
1.3 亚雷:一个无精神追求的享乐主义者 |
1.3.1 首次遇到苔丝至苔丝离开 |
1.3.2 其母去世至重遇苔丝 |
1.3.3 再次追求苔丝至被刺身亡 |
第二章:《德伯家的苔丝》的人物形象修辞 |
2.1《圣经》形象的互文指涉 |
2.1.1 亚当——安玑、夏娃——苔丝、撒旦——亚雷 |
2.1.2 苔丝——抹大拿的玛利亚 |
2.1.3 安玑——天使 |
2.2 重复叙事模式 |
2.2.1 空间的重复 |
2.2.2 时间的重复 |
2.2.3 人物及其行动的重复 |
2.3 时空象征 |
2.3.1 空间象征 |
2.3.2 时间象征 |
第三章:《德伯家的苔丝》的人物形象意义 |
3.1 时代巨变中精神困境的“镜像” |
3.1.1 巨变中的维多利亚社会概貌 |
3.1.2.精神困境 |
3.2 维多利亚时期腐朽道德观的诉状 |
3.2.1 基督教的文化渊源 |
3.2.2 被扭曲的基督教道德观 |
3.2.3 批判利器:基督教动机论 |
3.3 哈代探索之路的承载 |
3.3.1 叔本华哲学的图解? |
3.3.2 继承中超越,“悲观”中“向善” |
3.3.3 基督精神与“人道主义”相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德伯家的苔丝》艺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艺术[D]. 吴彬华. 湘潭大学, 2020(02)
- [2]《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塑造的神话原型解读[D]. 彭晨晨. 安徽大学, 2013(S2)
- [3]英文小说中方言的翻译艺术研究 ——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D]. 李粉娟. 华侨大学, 2019(01)
- [4]哈代在中国的译介[D]. 陆志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01)
- [5]翻译的文化选择 ——论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D]. 陈辉. 西南大学, 2012(01)
- [6]生态批评视角下沈从文与哈代比较研究[D]. 龙慧. 喀什大学, 2020(07)
- [7]《德伯家的苔丝》原型解读[D]. 单秀娟. 长春理工大学, 2016(03)
- [8]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托马斯·哈代小说[D]. 王远芹.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英汉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比较研究[D]. 姜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9)
- [10]基督教伦理视角下的《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研究[D]. 张敏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