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午夜”研究述评

新时代十年“午夜”研究述评

一、新时期十年《子夜》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赵京强[1](2020)在《孔孚山水诗新论》文中认为孔孚从1979年回归诗坛到1997年去世,演绎了一段虽不长久但精彩而完整的“山水人生”。其诗专写山水,也以此闻名,其诗论、散文、书法也都与山水紧密相关,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可谓“一枝独秀”。然而,这位独特而优秀的诗人在各种文学史着作中却声名不显,四十年来的孔孚研究成果也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以深度挖掘孔孚山水诗被文学史忽略的巨大价值为目标,在与前人对话基础上展开创新性研究,首先对孔孚诗歌的文学史意义进行重新厘定,对孔孚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补充、辨正。然后用全新的“山水整体观”视角,论证孔孚各类创作与其诗歌不可分割的山水共性,研究其诗艺探索的思想流变和得失,进而揭示其可观的创作成就、可贵的试验性质及其带给诗坛的有益启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理由、孔孚其人、研究综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说明,主要展现问题意识,表明研究思路。核心内容是综述中的研究述评部分,对孔孚研究成果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方向进行归纳、分析和论述,确立本文相关研究的核心价值、对话目标和创新起点。第一章是孔孚山水诗的历史溯源和时代呈现。前人研究对孔孚山水诗的源流问题多在“儒与道”的继承性上做文章,本文除了对此进行重新论证以外更注重揭示孔孚诗歌表现出的创新性。在文学史价值的确立上辨正过于简单化的“接线说”,突破“热爱祖国河山”与“附会审美性”的常规视角,指出孔孚为新诗寻找另一种出路的诗学理想以及赋予古老题材以青春活力的诗性特质。第二章就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问题与前人研究展开对话,做出新的探索。前人对孔孚诗歌“隐藏”、“布虚”、“减法”的论述太依赖孔孚诗论中自己的说法。本章从具体作品出发,围绕孔孚山水诗关于诗歌体裁、读者创造性、诗人游戏性的独特理念打开新的研究视角,以典型作品论证孔孚诗歌“越减越大”的美学空间、读者“寻径探幽”的审美路径和诗人“设幽布径”的隐藏原则。第三章是论述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孔孚在创作实践中尝试从多个角度掌控审美的“距离原则”,但纵观孔孚自己的诗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所谓的“距离”仍然仅限于“平远、高远、深远”的空间距离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距离,而且过多溢美之词。本章将拓展“距离原则”概念的范围,揭示“科技入诗”、“用典”等手法的时间距离本质。论述孔孚山水诗创作中表现出的对时空距离、心理距离、诗与“道”的距离、真与假的距离等问题的处理技巧,对其成败得失做出判断,最后据此探究其距离原则的标准。第四章研究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过程。孔孚笔下一首诗生成的具体过程、同一首诗版本的不断变更、十几年创作中审美追求的前后差异等都是重要研究领域。本章依托孔孚原作、现有研究成果和珍贵的透视本手稿等资料对相关问题展开新的探索,解析创作过程中的“唤情”、“语言软化”、“创象”、“意象组接”技巧,对前人的“戏景说”等进行去魅。最后阐明孔孚创作过程中比类型化更为明晰的阶段性特点,以对纵向流变的揭示突破前人类型化的横向研究。第五章是整体观的新视角。本章从孔孚诗、诗论、散文、书法显示共同的山水特质、遵循统一的创作理念入手,揭示其研究过程中的不可分割性,填补前人研究空白。先指出现有研究视角对孔孚实际创作的背离,继而从“诗者自论”的角度探究孔孚的诗与论的关系。揭示在孔孚山水创作体系中“诗和书法外显于艺”、“诗论与散文内辅于思”的深层联系,指明作整体研究的必要性——“整体观”既合于作家研究之道,以便从整体的诗性气质上解读孔孚相同艺术诉求下的不同文体形式;又合于作品研究之道,以便从相似的生成路径上探究孔孚不同文体形式下的同源山水作品。第六章是揭示孔孚创作中可贵的试验性。前人研究一直习惯于把孔孚的诗歌当作完成时来看待。本章所要揭示的是与此相反的孔孚诗歌创作中始终如一的未完成态和试验性质。这种探索性试验既表示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诗人对命运的不屈反抗,也是他对人生经验和惯性写作的突破,以及对中国新诗走向的独特思考。这彰显了一位“归来者诗人”的勇气、活力、持久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意识。本章将揭示孔孚诗歌在语言模糊性、诗歌文体拓展、建构“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探索中国新诗别样出路等方面显示出的试验性质,发掘孔孚山水诗写作的成功带给中国诗坛的启示性意义。

赵辉[2](2016)在《中西叙事传统融汇视野下的茅盾长篇小说创作》文中研究指明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在文学创作上建树颇丰。作为五四新文学的领军人物,茅盾不仅在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大量的文学批评和观点表达了自身对创作的理解,从中显现作者创作态度的不断演进。同时,作为“三十年代文学”的代表,在中西文学思潮交流碰撞的时代,茅盾通过大量的长篇小说创作实践,丰富了自身的现实主义理论,成功开创了茅盾小说创作范式。茅盾的文学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自身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成就上,更深刻体现在他有资格代表了中国新文学的一种传统,这种传统作为“范式”被后世所继承和发扬。这在他融汇中西方文学叙事传统,创作出大量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中长篇小说中得以充分展现。对于茅盾小说,各时期的研究成果颇丰。目前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作品的人物及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意义等方面,关于茅盾小说的社会功能以及其与西方小说的关联方面,论述已经相当丰富。这些成果一般认为茅盾小说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一一对应的镜像式反映,茅盾文学价值的体现,就在于这些镜像。而针对茅盾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中西方文学传统的交汇,做出的取舍、吸纳与创新,从而成功开创了“茅盾传统”范式,则更应为当下开启我们思维的向度,在深入理解茅盾小说审美范式的同时,提供给当代文学一种回归精神和难能可贵的召唤。本文以叙事学角度入手,以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展流变为背景,以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叙事模式分析为线索,着重从中西文学叙事传统融汇的视野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进行分析,力求厘清茅盾文学作品蕴含的范式传统和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的独特价值。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茅盾对中西方叙事传统的接受。在梳理茅盾与中国叙事传统、茅盾与西方叙事传统关联的基础上,着力分析阐释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及他对中西叙事传统的理论总结;第二至第四部分,从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时间三方面入手,以长篇小说文本为例,具体分析其小说创作所受中西叙事传统的影响;第五部分,对茅盾代表作《子夜》进行分析。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探讨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叙事模式在《子夜》这部作品中的交流汇融。以期证明茅盾作为领军人物为中国新文学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和深入挖掘茅盾长篇小说蕴含的独特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陈芬尧[3](2016)在《“茅盾研究之研究”文章目录总汇——关于茅盾研究论着的书评、书讯及序言汇编》文中研究指明自1931年12月出现第一部茅盾研究专书以来,至今已出版了百好几部茅盾研究专着、论文集、图传、回忆录及资料汇编。倘将普及性着作算在内,则会更多。这些茅盾研究论着出版后大多引起了学界的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出现了一篇乃至多篇书评。或缕述内容,剔抉特点;或揭橥意义,指出不足。它们是典型的"茅盾研究之研究"。具有同样价值的,还有着名学者受托为别人论着所写的序言,以及书讯、简介一类的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书评是论着出版后在学界引起反响和受欢迎程度的体现。倘对这类文章的观点加以梳理与整合,则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小型的《茅盾研究概观》;于"厚重、系统、深刻"的《茅盾研究史》的写作,也不无借鉴和参考价值。因此,书评一类的文字有着别具重要的意义。

陈丹[4](2015)在《韦勒克《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指出《文学理论》是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的代表着作,它传入中国后,引发了国内文学研究领域诸多问题的探讨和论争。在顺应性解读的同时,中国学界对《文学理论》也存在着不少变异和误读。本文通过阐述《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状况,系统梳理其在文学研究中引发的问题和思考,进而反思西方文论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求获得更多的学术启示。论文主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概述韦勒克的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引入历程。20世纪60年代,国内就有对韦勒克的零星介绍,但主要是作为批评对象;学界对韦勒克及《文学理论》的真正认识是在1984年后,随着《文学理论》第一个中译本的出版而开始。《文学理论》在中国共有三个中译版本,分别是1984版,2005版,和2010版,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前两个版本之间形式和翻译问题的某些改动。第二部分包含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详述《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状况。韦勒克的文学本体论以作品为研究中心,中国学界对这一理论的接受一方面表现为顺应性解读,另一方面出现误读,将“作家主体”、“读者主体”视为了“文学本体”,推动着“本体论”不断向“主体论”方向靠拢;韦勒克将文学进行了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划分,中国学者对这一理论顺应性解读的同时,提出了“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的新说法,并对韦勒克关于作家、读者及心理学等内容的内外归属发生了误读,引发了学界文学研究“向内转”的思潮;韦勒克的文学史观以回归文学性和审美性作为撰史理念,中国学界借此反思中国的文学史研究现状,从而推动了“重写文学史”思潮的出现。但在具体的“重写”实践中,中国学界对韦勒克的文学史观产生了误读。第三部分是第五章,总结并重点分析《文学理论》顺应性解读及误读的产生原因。接受过程中的误读并非贬义,而是中国学界在接受外来理论时基于中国特有的接受环境所作出的适时反应,其中部分甚至是有意的、创造性的误读。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经历了文革十年的压迫和摧残,中国文论的一大特点就是主体性的张扬,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对人性的高扬使学者将作家、读者等主体及相关研究放在了主要地位,由此对韦勒克的文学本体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理论、文学史观等方面产生了误读。此外,中国学界对韦勒克有关“文学理论”学科归属的论述亦有误读。韦勒克从无将“文学理论”归入某个学科之意,他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加以区分,是为了厘清这三者的研究领域,而中国学界将这三者作为分支纳入“文艺学”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误读。对《文学理论》接受问题的分析,提醒学界,在对西方文学理论的研究中,不仅要深入完整的解读其内涵,更要充分注意中国语境中存在的误读现象。

李城希[5](2014)在《一个时代的要求、误解、隔膜和偏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茅盾研究论析》文中指出包括《子夜》在内的茅盾小说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在20世纪80—90年代遭遇持续的质疑与否定,这一质疑与否定有着多重时代及文学、文化背景。从对作为小说艺术家的茅盾与小说艺术之间关系的全面质疑、对《子夜》艺术价值的否定直到将茅盾逐出文学史,这一质疑和否定有着清晰的发展过程。对茅盾小说艺术意义与价值的否定有着多重深刻的时代、生活及艺术原因,是改革开放之后新的时代对茅盾个人生活及艺术的要求、误解、隔膜和偏见的重要表现。我们今天需要以新的思维方式和心态在"未完成的中国现代文学"这一视域中,重新面对茅盾构建的宏大小说艺术世界以重新认识茅盾及其小说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董蕾[6](2014)在《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汉译的时代特征和影响 ——以清末民初小说翻译为比照》文中研究指明1979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国各项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同时,我国翻译界也迎来了文学翻译史上的又一次高潮。而清末民初和改革开放时期同属中国社会重要的转型时期,两个时期的翻译活动,尤其是小说翻译,都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两个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共性:开放、西化、反封建或反极左的思想解放意识。因此,对两个时期小说翻译的历时研究利于动态地考察新时期翻译文学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时期美国通俗小说翻译热潮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本文首先论述清末民初时期小说翻译的时代背景、选材特点、翻译策略以及翻译小说对中国近代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为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翻译提供参照。继而分析新时期十年翻译活动所处的文化语境,从翻译选材、传播渠道以及译作的重版、抢译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美国通俗小说的汉译情况。论文以清末民初小说翻译的选材为比照,考察了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汉译题材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归纳了该时期中国翻译的主要美国通俗小说的题材特征,列举了这一时期的重点作家作品并进行了具体分析,且深入分析了特定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对翻译选材的影响。之后,本文从翻译策略方面考察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汉译对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的适应性,以期更好地了解新时期美国通俗小说在中国的汉译及接受情况。最后,论文阐释了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译作对中国文学创作及文化发展的影响。以清末民初时期的小说翻译研究为比照,对比研究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汉译情况,可以发现这两个时期存在一些共性,从而进一步确认了社会意识形态在翻译文学主题选择和翻译策略方面占据的重要地位,其以潜在的形式操纵着翻译文学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翻译文学的发展又深刻影响着民族文学的改写和发展,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李云凤[7](2014)在《当代电影批评转型及其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发展,我国电影业也朝着商业化方向转型发展,人们的电影观念变得更加多元,因而电影批评也自觉或被迫地做出调整和转型。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批评,经历了三次转型:由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的转型、由艺术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型、由文化批评向产业批评的转型。本文主要描述和分析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批评转型发展进程,进而对当代电影批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第一章着重探讨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的转型及其问题。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变革发展和文艺政策的调整,为电影批评从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的转型提供了条件。这一转型首先从电影与政治关系的反思开始,推进到对电影本体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在实践批评层面则表现为电影观念、批评观念、批评话语、批评依据的理论资源、批评对象等各方面的变化。使电影回归艺术领域,使电影批评成为分析、解读电影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的手段,帮助电影艺术家总结创作经验和认识艺术规律,帮助电影观众更好地欣赏、理解电影,是这次转型的重要成果。其中暴露出的问题是电影本体观念不够普及,对电影的票房价值存在片面化的理解,以及未能更好地消除政治批评的干扰。第二章着重探讨艺术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型及其问题。文化批评的兴起是80年代中期的文化热潮、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引进以及新一代电影批评工作者的崛起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电影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型在文化学、文化批判、文化启蒙及文化分析等四个向度上展开。文化批评开启了对电影进行批评分析的新角度和新思路,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如文化批评的接受问题及与电影创作实践的脱节,批评西化带来的批评语境错位问题等。第三章着重探讨文化批评向产业批评的转型及其问题。中国加入WTO给电影业带来的挑战,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电影产业发展的推进,以及商业大片拍摄热潮带动的国产片市场回暖,为电影批评向产业批评的转型提供了契机。在电影观念层面,转型主要体现为电影作品观向电影产品观的改变以及电影发行观念向电影营销观念的改变。在批评观念层面,则体现为批评标准、批评方法和批评对象的改变。产业批评以票房高低为电影价值的主要衡量标准,引进了定量分析法、调查法等,与市场营销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结合,分析电影市场、产业经营与运作、电影院线及影院建设等。转型带来的问题主要是电影批评的学科边界遭遇了挑战,以及产业标准与其他批评标准的协调问题等。第四章对第一次转型中关于电影本体、电影特性问题的认识进行梳理,侧重于对电影批评理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如对戏剧及戏剧式电影结构认识上的误区,对戏剧化的不同理解,电影与文学的关系,电影文学、电影剧本的特性、作用及门类归属问题,对巴赞长镜头理论及照相本体论的误解,将蒙太奇理论与长镜头理论的人为对立等。第五章则选取电影批评转型中的典型症候问题,即对商业电影的批评,侧重于对电影批评实践中的问题的探讨。社会学批评、艺术批评和文化批评三种批评范式,对商业电影的批评都存在问题。在社会学批评中,主要是意识形态分歧、民族主义立场以及不符合实际的道德批判对商业电影的干扰。在艺术批评中,真实性与虚假性、类型化与创新的矛盾一直纠缠着对商业电影的批评。在文化批评中,则存在矫枉过正、以偏概全,以及对商业电影的商业属性和“媚俗”性的错位批判。第六章意在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电影批评,试图从电影批评学的层面,对如何正确认识与评价电影批评的学术价值、宣传价值、自我表达及交流价值,以及学院批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三种电影批评形态进行探讨,是对电影批评学科建设的思考。学术价值虽然事实上已经成为学院批评的主要价值,但学界对这一价值的研究却很薄弱。学界对电影批评的宣传价值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自我表达及交流价值长期受到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学界对其评价还存在一定的分歧。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对学院批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的价值认定及其存在的合法性。当下中国电影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刚刚起步,能力和经验都还很缺乏,差强人意是正常的。批评界应该对电影产业多一份宽容、理解,少一些苛责、冷嘲,多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少一些空洞的批判。批评者应当把电影批评场域当作一个平等交往和自由对话的公共领域,着力促成具有积极、建设性意义的公众舆论的形成,营造有利于电影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舆论氛围,最终促成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黄贤君[8](2012)在《跨越时空的承袭 ——“都市革命”视野下的《三家巷》与《子夜》比较论》文中提出《子夜》与《三家巷》是两部以全景图式,“史诗”笔法描绘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都市革命历史的长篇经典。两者分别以上海、广州两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革命城市作为叙述场域,在“城市革命”描写比较匮乏的现当代文学史上,堪属难得之作。本选题以“欧阳山的《三家巷》与茅盾《子夜》”为研究对象,以“都市革命”视野进行观照,分别从相同的社会矛盾描写,相同的主体以及相同的城市空间描写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从“都市革命”角度探究《三家巷》对《子夜》写作模式的继承性,以小见大地分析左翼传统对十七年革命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不同时代对作家创作同一题材的内在规约,进而从“都市革命”角度去重新认识《三家巷》及《子夜》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张军[9](2010)在《史家立场 叙述声部 述史方式 ——中国当代文学史叙事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从史家立场、叙述声部与述史方式三方面出发,对中国大陆文学史家编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进行历时性考察,并对大陆外史家编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着进行分析,力争梳理出近50年近百部中国当代文学史着的编撰规律。新中国开始至文革结束期间属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初创期。此时的史家处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立场撰写“新中国”文学史,即这时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塑造了“新中国”形象,昭显了“新中国”性质与气象。“新中国”形象的塑造体现在文学史着注重“新”的历史起源,“新”的作家作品、“新”的文类以及“新”的文艺方针等方面。文学史文本呈现为政治话语的独白,书写方式是社论式写作,文学史语言具有社论宣告般的权威性、号召力和激情鼓动性;史家常常使用“我们”的人称,直接表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批判立场;而能够体现出互文和多方向释义的注释逐步减少,甚至消失。用政治话语的独白方式书写“新中国”文学史的主要原因在于本时期史家在年龄特征、知识范式、阶级认同等方面的特征决定了他们自觉归依政治话语,从而将自己个人“我”的声音融合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我们”之中。本时期文学史述史线索是同一的:新中国文学不断开展两条路线的斗争并取得巨大进步。这条述史线索在压抑与它竞争的其它述史线索之时逐步走向极端。这一方面受到了中国新文学史编撰的影响,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和社会形态更替学说机械僵化的运用。文革后至1990年代中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的建设期。本时期文学史着主要为客观化写史,史家站立在知识话语的立场,追寻历史的真相和历史规律,力争全面反映文学历史。体现在对十七年文学史进行重评,对“文革”文学不回避,大量书写文学史实三方面。史家着意探寻文学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并开始按照文体、主题以及思潮进行文学史体例编排。这是因为史家进入学术成熟期,并响应了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的求真史学思潮。而中国当代文学在本时期得到学科化,使得文学史叙述声部为知识话语的独白。课堂教授的层次性、知识规律的明晰性、学科开始的常规研究使得文学史编撰出现了条理化、语言风格客观化、史着雷同化等特征。本阶段仍然书写政治话语规定的建立在“三分法”基础上的历史分期、历史评价、述史线索。该种述史线索的权威性也是通过批判与规训获取,例如1982年对杂志《时代的报告》所提出的“十六年”进行批评。199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进入探索期。本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客观化、个人化文学史并存繁荣。个人化文学史站立在个人立场之上,以“六经注我”的姿态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是本时期文学史着在编写形式,编写体例、文本选择、文学阐释、文学史概念、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出现了多元化与个性化色彩。这是因为出现了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家,他们是青少年时期在“文革”度过,“新时期”才进入大学的一代学者。自身的经历与西方史学思潮相互呼应,特别是主观史学以及年鉴学派历史学对他们影响甚大。他们通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以及“重写文学史”的口号,探讨并创建了新的文学史研究范式,从而导致了本时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色彩。本阶段的当代文学史文本出现了多声部。文学史着类似史家在主持多方会谈,文本内各种声音形成多元对话,众语喧哗。文学史实的理解不再是唯一,而需要读者重组真实。文学史分期与述史情节也开始出现个性化。出现了封孝伦的英雄主义与人性的交响曲;洪子诚提出的“一体化”;陈思和的从“共名”走向“无名”,民间与主流的互动等述史情节。也有史家用现代性理论框架来思考并编撰现当代文学史。“他者”的文学史一方面是指相对于中国大陆文学史家,大陆外文学史家是“他者”;另一方面是指这些史家书写的不是他们自己地区、国家的文学史,而是异于他们的“他者”的文学史。这些史家强调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文学性,坚持知识分子直面写史,但又充满了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他们的文学史中存在两种文学、文化对话的声音。其中林曼叔、杜博尼的文学史在文学史分期和文学史述史线索上做了比较成功的探索。林曼叔认为十七年文学的历史是作家、理论家等人对教条主义斗争的历史。杜博尼则将20世纪中国文学归结为三个述史情节:走向新文学、回归传统及重估现代性。

万同林[10](2008)在《我与许志英先生》文中研究说明"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句古老的谶言,实在毫无道理,却偏偏残酷地时有应验。我所尊敬的指导老师许志英先生,就在2007年9月13日刚刚穿透子夜时分,进入14日0点16分,于他七十三岁的命运之坎上,自己选择了远行天国并乘鹤西去。他走得从容,淡定。走之前的几天,忍受中风病痛和恩亲之苦(许夫人于半年前的春天去世)折磨的他,专门为自己淡然宽怀地料理着尘缘世事。他给自己最得意的几个门生,包括张生等,一一打了较长的电话,问长问短,并有说有

二、新时期十年《子夜》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十年《子夜》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孔孚山水诗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
    二、孔孚其人
    三、研究综述
    四、本文其他有关问题
第一章 历史溯源与时代呈现
    一、“源与流”的辨正
    二、“失重期”的选择
    三、孔孚留给诗坛的“财富”
第二章 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新探
    一、诗是骨感的文体
    二、捕捉诗美,读者的乐趣
    三、象现求隐,诗人的游戏
    四:孔孚的加减辩证
    五、《峨眉山月》的真美之境
    六、减隐的极限
第三章 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
    一、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
    二、诗与“道”
    三、心灵距离
    四、诗是造假的艺术
    五、距离的标准
第四章 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
    一、“看山”
    二、山水诗的“创作层”
    三、透视本的秘密——孔孚诗的删改
    四、孔孚诗歌创作流变
第五章 孔孚山水艺术整体观
    一、错位的批评
    二、理论自觉的诗人与身为诗人的论者
    三、升华的艺:孔孚的诗与书
    四、渊默的道:孔孚的论与文
    五、山水艺术整体观
第六章 孔孚山水创作的试验性
    一、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
    二、作为诗语策略的模糊
    三、文体试验:触壁
    四、丝人茧行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中西叙事传统融汇视野下的茅盾长篇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茅盾对中西方叙事传统的接受
    第一节 茅盾与中国叙事传统
    第二节 茅盾与西方叙事传统
    第三节 茅盾对中西叙事传统的理论总结
第二章 从叙事内容看茅盾长篇小说所受中西叙事传统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传统小说叙事内容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题材的宏大性和真实性
        二、主题的时代性
    第二节 西方小说叙事内容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立体”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二、“牵一发动全身”的切入点
        三、相似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三章 从叙事视角看茅盾长篇小说所受中西叙事传统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传统小说叙事视角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小说叙事视角运用的传承
        二、中国传统小说叙事视角运用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小说叙事视角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客观理性的“全知叙事视角”
        二、“限知叙事视角”的运用
        三、叙事视角的转换
        (一) 借用人物的视角
        (二) 叙述语言人物化
        (三) 以场景、画面、人物心理描写为叙事媒介
第四章 从叙事时间看茅盾长篇小说所受中西叙事传统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时间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回叙
        二、预叙与悬念
        三、“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技巧的运用
    第二节 西方小说叙事时间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第五章 《子夜》:中西方叙事传统融合的杰作
    第一节 《子夜》与中国传统小说
        一、谋篇布局
        (一) 题材的宏大性
        (二) 结构的宏阔性
        (三) 开放式结局
        二、人物情节设置与描写手法
    第二节 《子夜》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一、史诗型创作的审美倾向
        二、宏大的结构和全方位立体展示
        三、细腻的描写与典型性人物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韦勒克《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传入和译本问题
    1.1 韦勒克《文学理论》的引进
        1.1.1 被批判的对象
        1.1.2 受到中国学界的普遍关注
    1.2 《文学理论》的中译本比较
        1.2.1 形式的变动
        1.2.2 内容的变动
第二章 文学本体论的接受研究
    2.1 韦勒克的文学本体论
        2.1.1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2.1.2 文学的本质
    2.2 文学本体论在中国
        2.2.1 顺应性解读
        2.2.2 由“本体论”到“主体论”
第三章 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理论的接受
    3.1“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概述
        3.1.1 外部研究
        3.1.2 内部研究
    3.2 顺应性解读
    3.3 对内外部研究关系的不同看法
    3.4 内外部理论的新提法: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
    3.5 内外部理论的拓展:文学研究“向内转”
第四章 文学史观的接受研究
    4.1 韦勒克的文学史观
        4.1.1 文学史的任务
        4.1.2 文学史的分期
    4.2 文学史观在中国的接受
        4.2.1 顺应性解读
        4.2.2“重写文学史”现象
第五章 接受中的问题与反思
    5.1 关注的焦点
    5.2 误读现象
        5.2.1 本体论的误读
        5.2.2 内外部研究中的误读
        5.2.3“重写文学史”的误读
        5.2.4“文学理论”学科归属的误读
    5.3 接受中的反思与启示
        5.3.1 解读需要深入和完整
        5.3.2 要充分注意误读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汉译的时代特征和影响 ——以清末民初小说翻译为比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清末民初小说翻译研究现状
        1.2.2 美国通俗小说翻译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 本文的篇章结构
第2章 清末民初小说汉译概况
    2.1 时代背景
    2.2 清末民初小说翻译的选材特点
    2.3 清末民初小说翻译的政治倾向性
    2.4 清末民初小说翻译的影响
第3章 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汉译概况
    3.1 文化语境
        3.1.1 新时期我国文学翻译的有利条件
        3.1.2 新时期国内通俗文学兴起
    3.2 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译作数量多、题材广
    3.3 译作装帧和出版呈现趋利性
    3.4 出版社和期刊杂志配合出版
第4章 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汉译题材的开放性
    4.1 美国通俗小说创作题材的多样性
    4.2 美国通俗小说汉译选材的广泛性
        4.2.1 社会暴露小说
        4.2.2 言情小说
        4.2.3 家族犯罪小说
        4.2.4 超级小说
第5章 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汉译对转型期社会文化的适应
    5.1 借助序跋申述翻译合理性
    5.2 通过删减迎合文化传统
    5.3 关照读者阅读需求
第6章 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汉译的影响
    6.1 社会影响
    6.2 文学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当代电影批评转型及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的转型
    一、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转型发生的条件
        1.社会变革发展及文艺政策的调整
        2.电影界对变革电影创作及批评现状的渴望
    二、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转型的过程
        1.电影批评理论层面
        2.电影批评实践层面
    三、转型的意义与问题
        1 电影本体观念和本体批评未能普及
        2.意识形态观念对电影艺术批评的困扰
        3.对电影票房价值的片面批评
第二章 艺术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型
    一、艺术批评向文化批评转型发生的条件
        1.电影创作中的文化反思潮
        2.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引进热潮
        3.中青年电影理论及批评队伍的崛起
    二、艺术批评向文化批评转型的演进
        1.文化学向度
        2.文化批判向度
        3.文化启蒙向度
        4.文化分析向度
    三、转型的意义与问题
        1.文化批评的接受问题及与电影创作实践的脱节
        2.批评西化带来的批评语境错位问题
第三章 文化批评向产业批评的转型
    一、产业批评:一再被延宕的转型
        1.转型的第一次契机
        2.转型的第二次契机
    二、文化批评向产业批评转型发生的条件
        1.中国加入WTO给电影业带来的挑战
        2.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电影产业发展的推进
        3.商业大片拍摄热潮带动的国产片市场回暖
    三、文化批评向产业批评转型的过程
        1.电影观念和批评观念的变革
        2.电影产业研究和批评热
    四、转型的意义与问题
        1.产业批评的学科边界问题
        2.产业标准与其他批评标准的协调问题
第四章 对电影特性的认识问题
    一、电影与戏剧的关系
        1.对戏剧及戏剧式结构认识上的误区
        2.对戏剧化的理解问题
    二、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1.作为艺术门类的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2.电影文学、电影剧本的特性与门类归属
        3.电影文学、电影剧本的作用
    三、蒙太奇与长镜头之争
        1.对巴赞长镜头理论及照相本体论的误解
        2.将蒙太奇理论与长镜头理论的人为对立
第五章 关于商业电影批评问题
    一、社会学批评视域下的商业电影批评问题
        1.意识形态分歧和民族主义立场的困扰
        2.对商业电影的道德批判
    二、艺术批评视域下的商业电影批评问题
        1.商业电影的真实性与虚假性问题
        2.类型化与创新问题
    三、文化批评视域下的商业电影批评问题
        1.文化批评的矫枉过正和以偏概全
        2.文化批评对商业性和“媚俗”的批判
第六章 电影批评的价值功能问题
    一、学院批评及其学术价值
        1.学术价值的凸显与学院批评的兴起
        2.学院批评的价值与问题
    二、媒体影评及其宣传价值
        1.对宣传价值的再认识与媒体影评的发展
        2.媒体影评的价值与问题
    三、网络影评及其自我表达与交流价值
        1.自我表达及交流价值与网络影评的兴起
        2.网络影评的价值与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跨越时空的承袭 ——“都市革命”视野下的《三家巷》与《子夜》比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阐述
    1.1 《子夜》与《三家巷》的研究现状
        1.1.1 《子夜》的研究现状
        1.1.2 《三家巷》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问题提出
第二章 《子夜》与《三家巷》比较的可能性
    2.1 叙述的对象城市具备相似性
        2.1.1 港口与殖民城市
        2.1.2 思想与革命重地
        2.1.3 城市产业工人数量大
        2.1.4 工运高涨的革命之城
    2.2 皆以“城市革命”为叙述主题
    2.3 作者归属相似的左翼叙述传统
第三章 主题相同:社会方向的革命理念回答
    3.1. 史诗巨绘:社会矛盾的全面刻画
        3.1.1 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矛盾刻画
        3.1.2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3.1.3 以国共为主的多党派矛盾
    3.2 以文载道:社会走向的乐观预期
        3.2.1 阶级视点:革命理论洗礼下的共同选择
        3.2.2 以文载道:社会走向的乐观预期
第四章 主体相同:“资本家与工人”形象的时代塑造
    4.1. 城市劳资矛盾的文学叙述与历史叙述
    4.2.文学想象 :“资本家” 描写的脸谱范式
        4.2.1 资本家罪恶发家论
        4.2.2 资本家性关系混乱
    4.3 时代叙述:工人主体的传奇演绎
        4.3.1 《子夜》:鱼龙混杂的工人群像
        4.3.2 《三家巷》:工人群体描写的传奇演绎
第五章 相似的二元阶级空间:都市文化与世俗描写
    5.1. 城市物理空间阶级化
    5.2. “豪门”与“贫民”生活二元化对比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论文发表清单
致谢

(9)史家立场 叙述声部 述史方式 ——中国当代文学史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缘起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研究理论与研究线索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的初创期
    第一节 "新中国"文学史
        一、"新"的历史起源
        二、"新"的经典作家
        三、"新"的文类
        四、"新"的经典作品
        五、"新"的文艺政策
    第二节 政治话语的独白
        一、文艺批判的权威性
        二、文本注释的欠缺性
        三、"我们"的人称
        四、自觉认同
    第三节 逐渐激进的述史线索
        一、两条路线斗争的述史线索
        二、不断取得进步的述史线索
        三、新文学史编撰的前鉴
        四、史学模式的套用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的建设期
    第一节 客观化文学史
        一、追寻历史之真
        二、全面反映历史
        三、中年写史
    第二节 知识话语的独白
        一、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化
        二、知识权威
        三、语言客观化
    第三节 文学史分期的同与不同
        一、三分法和四分法
        二、不同的两分法
        三、文学史分期的背后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探索期
    第一节 客观化、个人化文学史并存竟荣
        一、客观化编撰取得成绩
        二、个人化编撰精彩不断
        三、新的学人新的范式
    第二节 多声部
        一、多方会谈
        二、文学史家作为主持人
        三、重组真实
    第三节 多元的述史方式
        一、多元化的文学史分期
        二、多元化的文学史情节
        三、未完成的现代性情节
第四章 "他者"的文学史
    第一节 "他者"的立场
        一、文学性
        二、知识分子写史
        三、意识形态性
    第二节 对话体
        一、传播与倾听
        二、对等交流
    第三节 "他者"的述史方式
        一、反对教条主义
        二、重估现代性
        三、大陆影响
        四、"新的"述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新时期十年《子夜》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孔孚山水诗新论[D]. 赵京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中西叙事传统融汇视野下的茅盾长篇小说创作[D]. 赵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4)
  • [3]“茅盾研究之研究”文章目录总汇——关于茅盾研究论着的书评、书讯及序言汇编[A]. 陈芬尧. 《茅盾研究》第15辑——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论文集, 2016
  • [4]韦勒克《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陈丹. 济南大学, 2015(06)
  • [5]一个时代的要求、误解、隔膜和偏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茅盾研究论析[J]. 李城希. 文学评论, 2014(06)
  • [6]新时期十年美国通俗小说汉译的时代特征和影响 ——以清末民初小说翻译为比照[D]. 董蕾. 河北大学, 2014(11)
  • [7]当代电影批评转型及其问题研究[D]. 李云凤.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2)
  • [8]跨越时空的承袭 ——“都市革命”视野下的《三家巷》与《子夜》比较论[D]. 黄贤君. 暨南大学, 2012(10)
  • [9]史家立场 叙述声部 述史方式 ——中国当代文学史叙事研究[D]. 张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
  • [10]我与许志英先生[J]. 万同林.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8(01)

标签:;  ;  ;  ;  ;  

新时代十年“午夜”研究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