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推动巨砾出地表的地震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吕艳[1](2016)在《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成因机理与脆弱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地质遗迹分类与成因研究》项目为依托,以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调查了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的分布状况和类型特征;探讨了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的成因机制、演化过程及成因分类;基于花岗岩地质遗迹脆弱模式的解析,对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的脆弱性进行了分类分级评价,为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的成因及脆弱性研究提供了示范。其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在前人区调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出有特色的华山景区的地质—构造简图,深化了对太华杂岩的认识;采用构造解析的方法将景区划分为太华群、太古代片麻岩岩套和花岗岩为主的三个构造区,特别是对华山花岗岩中的构造类型的确定,提升了华山景区基础地质研究的认知水平;(2)系统查明了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的空间分布格局,揭示了不同类别地质遗迹的地质属性;提出将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分成山景、峰景、谷景、单景等4个层次和类型,并细分出山景、峰景、谷景和单景的多个亚类;据此,对华山地质遗迹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系统分析,首次确立了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四层次”体系;(3)首次提出了―岩浆动力孕景、构造动力造景、地表营力成景和人类活动润景‖的四层次动力驱动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新观点,从本质上阐明了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的内外动力成景机制,并再现了“岩体侵入孕育、抬升出露地表、群峰河谷出现、景观发展优化”的华山花岗岩景观形成演化的4个阶段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成因分类方案;(4)依据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的赋存环境、发育特征、影响因素、成因机制和演化阶段等要素,阐明了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的脆弱性模式,建立了其评价指标体系,对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的脆弱性进行了分类分级评价,为地质遗迹景观的脆弱性研究提供了范例。
刘殊[2](2007)在《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特征研究 ——以米仓山、龙门山前陆盆地及其褶皱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前陆褶皱冲断带的研究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90年代后,安第斯山前冲断带发现一系列油气田,再次掀起了造山带前缘冲断构造研究高潮。1999年克拉2大型油气田的发现,促成了中国国内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研究热潮。在此背景下,龙门山前、米仓前褶皱冲断带成为国内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引起众多地质学家的关注。2000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在山前带投入巨资进行油气勘探,得到大量的山前带的构造剖面,盆山耦合关系得到清晰的展现,取得重大的突破。目前条件下对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构造变形特征、发育演化利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较为明确的认识,但是对造山带分段性机理的研究较少,对龙泉山前隆的性质研究更少。龙门山北段发育侏罗山式复杂推覆带、中段发育推覆冲断褶皱带、南段发育叠瓦冲断带;中、上三叠世时期,中段山前为凹陷、两端为古隆起;龙泉山前隆只是存在于乐山—德阳的盆地中部。总体上,前陆盆地系统在龙门山中段较完善。其控制性机理一直缺乏必要的研究。在前陆盆地凹陷附近的斜坡上,已经发现大型的新场气田。显然,对龙门山前陆盆地构造差异性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上的创新,对实践也具有指导作用。米仓山构造位置位于上扬子板块向北凸出的边缘,米仓山北邻东西向秦岭造山带,西侧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和北东向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东侧为大巴山北西—南东向弧形推覆构造带,南侧为四川盆地低缓变形区,米仓山实际上就是三个造山带中的一个构造结,对四川盆地的构造、以及沉积响应起着重要作用,是构造研究理想的场所。米仓山构造带是一个复杂叠合的造山带,具有多期次构造形成,多方向应力场复合的特征。米仓山也是一个较独特的造山带,关于米仓山造山带的性质研究一直较少。米仓山造山带模式也不同于龙门山和大巴山,和现有的造山带模式也有不同之处。研究表明,其形成过程由于扬子板块北端有一个米仓山—汉南刚性地体,可能在碰撞过程中被挤压而冲起。也有可能是刚形体两端形成断层,被推覆带铲出地表。对米仓山前构造样式的分析,直接能够指导山前盆地的油气勘探。对米仓山造山模式的研究,将丰富造山带构造理论。研究内容:(1)重点研究龙门山分段性形成机理。探讨推覆带内刚性地体和板块在前陆盆地构造演化中的影响;探讨盆地内构造差异在对山前构造样式的控制作用。分析前隆的控制因素。(2)采用构造结概念,分析米仓山地体在川东北盆地、山前构造演化中的作用。以米仓山地体为中心,分析三个地体:米仓山汉南地体-碧口地体—佛坪地体之间的碰撞和拼接关系;分析三个板块:秦岭—松潘甘孜—杨子板块之间的碰撞关系;(3结合龙门山、大巴山的构造演化,探讨米仓山前中、新生代以来的多边界盆山耦合关系。(4)详细对比米仓山前、大巴山前、龙门山前构造样式差异,分析造山带山前构造样式差异的控制性因素。(5)针对米仓山独特造山带性质,探讨刚性地体在造山带中的作用。研究思路:以龙门山前、米仓山两个互相关联的造山带的褶皱冲断带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个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造山带不同的形成机理;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盆山耦合构造样式,研究不同类型的构造样式控制性因素。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动力学为指导,结合模拟试验结果,运用盆山统一体的学术思想对褶皱冲断带进行研究。研究方法和技术:(1)在盆山结合带部位,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对地表构造进行研究,利用石油地震勘探剖面分析深部构造特征,对比分析深、浅部构造的关系之间的表现形式,以及深、浅部构造之间的相互控制关系。(2)利用已有钻井资料、结合最新地震资料,建立两个造山带山前逆冲构造的几何学模式。(3)利用地震剖面所揭示的前陆褶皱冲断带特征,采用平衡剖面技术来恢复周缘山系的演化,建立造山带运动学模式;在较为简单的构造部位,直接用层拉平描述构造演化过程。(4)借用模拟试验结果,和典型的造山带山前构造进行对比,探索米仓山和龙门山山前构造样式形成的理论依据。(5)重点关注造山带附近的刚性体,研究刚性体在板块中的作用。主要成果和认识: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分段性因素研究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龙门山北段:碧口地体起重要作用。三叠世以来,米仓山-汉南地体和碧口地体拼接;稍晚或者同时,米仓山-汉南地体和佛坪地体拼接;在晚三叠世晚期,三个地体拼接完成,龙门山北端造山形成天井山-摩天岭古陆;碧口地体碰撞在四川盆地内形成一系列NE向构造雏形,这些构造对后期的盆山耦合产生重大的影响,是龙门山山前构造分段性的主要原因之一。(2)、龙门山中段:在中段发育推覆带、山前凹陷和前隆,为比较完整的前陆盆地系统,与两端有明显区别。川西凹陷前陆盆地的形成由两个因素控制:动力来自松潘-甘孜刚性板块向东挤压;盆地因素为,从早三叠世开始,中段仍为海相盆地、两端为古陆。推覆带内的刚性地块和山前凹陷两者结合,成为川西凹陷前陆盆地的主要发育因素。龙泉山前隆只发育在龙门山中段、中南段。(3)、山前带内构造样式受到盆地构造控制:如果山前盆地存在隆起,容易发育薄皮推覆带,即南段新生代叠瓦冲断带、北段印支期侏罗山式推覆带;山前为凹陷则发育双重构造和反冲构造,即中段构造特征。米仓山前山前褶皱冲断带研究(包括大巴山前隐伏推覆带)取得如下认识和成果:(1)、米仓山是扬子板块北端的构造结。在构造结附近,三叠纪以来,以米仓山汉南地体为中心,米仓山汉南地体—碧口地体—佛坪地体先后相互碰撞;碧口地体和米仓山地体的碰撞相对在前;佛坪、碧口地体对米仓山汉南地体的碰撞形成复合应力场,大致方向为NW→SE;前后各个期次动力方向变化不大,山前构造为加强型。构造形成主体时间在晚燕山—喜山期。(2)、将米仓山前构造带划分为基底冲断带、山前冲断带、山前反冲三角带、山前褶皱带;建立盆山耦合样式:盆山之间以双重构造、反冲三角带过渡,推覆带发育程度相对低。(3)、米仓山山前构造样式的控制因素为:山前沉积盖层较厚;其次存在两个较厚滑脱层。两个原因的组合,使得米仓山前发育双重构造和反冲三角带。米仓山前基底异常也有一定作用,在碰撞过程中,在刚性体前端产生较强的剪切应力,形成冲断断层;由于嘉陵江膏岩层的存在,剪切应力不能向上传递,断层在膏岩层内滑脱,由此形成双重构造。(4)、米仓山前的构造分段性受到在早期的背斜、向斜控制。(5)、米仓山造山带是俯冲板块上的一个造山带,和通常造山带处于仰冲盘有较大的不同。米仓山造山带的形成机理为:尽管米仓山位于俯冲下盘,但扬子板块北端存在一个古刚性地体,在扬子板块和秦岭板块的碰撞过程,沿着早期火成岩边缘形成冲断层,基底冲出地表形成造山带—米仓山造山带。(6)、米仓山和大巴山的构造相互关系为:将米仓山看作一个刚性楔形体,楔入秦岭板块,因此米仓山和大巴山属于同一构造背景。在板块碰撞中,板块突出部—即刚性地体首先碰撞;刚性对碰结中间为残余洋。随着秦岭—扬子板块的拼接逐渐完成,残余洋逐渐关闭,时间稍晚。在刚性地体附近,构造变形自然发生旋转,形成各种弧形构造。7、NE向通南巴构造带上发育大量的NW向断层,是大巴山改造的产物。通南巴构造带中间发育NW向涪阳坝断裂带,在卫星影像上发现涪阳坝断裂延伸到普光气田。通过平衡剖面分析认为::早期是拉张断层,其后在大巴山推覆挤压作用下,拉张断层复活、反转,形成逆冲断裂带;这条断裂带上盘发现有生物礁,地表构造和地下构造具有一定联系,推测大巴山山前隐伏推覆带、盆地内存在大型礁滩相储层。
周道其[3](1991)在《关于推动巨砾出地表的地震机理》文中研究说明 通常巨大石块和巨砾都埋藏在沉积岩、灰土岩深处,它们被砂子和卵石所填满。但是在高地震活动区常常违背这一规律。例如,在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干线,在地面附近见到的直径2米左右的巨砾和大石块常比地下深处多1~2倍。在分水岭即在海拔很高的地方,经常可遇见所谓的石流即大石块(直径达1—2米)岩堆,在岩堆下埋藏有碎石和巨砾或罕见大石块的混合体。
邓辉[4](2007)在《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地质灾害的日益严重和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抢灾救灾工作的时效性要求,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是极其必要的,它可以贯穿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灾情评估以及灾害防治的全过程,是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遥感技术应用于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虽然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大多停留在对灾害点的提取、宏观区域评价等方面,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点的精细解译与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单点地质灾害分析方面大多依靠航空像片,特别是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成功的实例不多。本文以宣汉滑坡、泸定水电站近坝泥石流、三峡塌岸、拟建丽香铁路为例,在系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初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研究崩滑流地质灾害的方法体系,结合崩滑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行为特征修正和完善了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识别标志和解译方法,阐明了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优点和局限性,利用具体实例说明了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抢险救灾及治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2)详细论述了崩滑流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关键遥感技术,讨论了数据源的选取、图像的光谱校正、几何校正和正射校正、三维遥感模型的建立以及干涉雷达技术,有针性对地提出了地质灾害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研究阶段、不同研究程度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3)结合具体的图像讨论了现在比较流行的几种图像融合技术,针对地质灾害研究重在提取变形破坏迹象的特点,提出了在遥感解译时采用基于比积变换的分辨率融合方法,它可以增强图像的纹理特征;在成图时采用基于Gram—Schmidt变换或基于主成分变换的分辨率融合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多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并提出了一种新的SPOT图像色彩变换方法。(4)在大量崩滑流地质灾害的高精度卫星图像解译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研究了地质灾害的平面形态、内部结构及行为特征,补充和完善了遥感图形的解译标志和解译方法,并提出了新的滑坡体积估算方法。利用白衣庵滑坡和泸定水电站的近坝泥石流沟两个具体实例,建立了利用QuickBird图像提取地质灾害细部特征及其定量评价的方法。(5)结合丽江至香格里拉新建铁路选线的工程地质遥感解译项目,利用融合后分辨率为5米的SPOT图像与航片相结合,提取了研究区的孕灾条件、崩滑流地质灾害发育现状,评价了拟建线路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基于遥感技术提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的优势,利用简单的数学评价模型:GM=(multiply from i=1 to n pi)1/n建立可靠的评价指标,紧密结合崩滑地质灾害发育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形成机理,对研究区的崩滑地质灾害进行了区域危险性评价,对比分析结果可知,该评价模型较为可靠,分析结果与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吻合较好,有一定的利用价值。(6)利用多时相、高分辨率的IKNOS、QuickBird卫星图像对宣汉滑坡进行了滑坡前、滑坡后及治理后特征对比分析,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变形破坏迹象以及主要灾情状况,建立了滑坡区的高精度三维遥感遥感模型,为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7)首次利用多时相的QuickBird卫星图像进行库岸塌陷监测。建立了塌岸监测的遥感技术方法体系,完善了三峡库区的遥感解译工作,进行了两期三峡库区部分地段的QuickBird卫星遥感图像对比研究,圈定了139m库水位在一年多蓄水期间所引起的塌岸分布范围,分析了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来监测塌岸范围的可行性和准确度,为预测三峡库区在156水位、175水位的塌岸范围提供了依据。
王威[5](2010)在《龙门山谢家店震积体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中国四川西部龙门山主断裂面内靠近映秀镇的山区发生了Ms 8级地震,强烈的地震动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摧毁了大量的基础与公共设施。汶川地震的发生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研究龙门山地区活动断裂和地壳稳定性的同时,必须重视地震引发的地震地质体灾害的研究,这也是目前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5·12特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为地震科学研究领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本论文在区域地质考察与地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针对5·12汶川地震重灾区彭州市龙门山镇谢家店震积体地质特征,开展基础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研究。首先从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理环境入手,结合地质考察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解析了震积体发育过程及其特征,分析了地震地质体类型及特征以及各地质体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地震震积体相关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揭示了震积体的诱发机制和发育的控制因素,阐明了其强中纬力的动力学机制及其与龙门山断裂带紧密相连的特性,以探讨其在地质灾害学与油气地质学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而开展全面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发育过程及其特征分析。在对比分析基本地震地质体的发育过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资料,解析震积体发育过程及碎屑物岩性特征。总体上,龙门山谢家店震积体大致可以分为3段:①启动段、②刨蚀段、③堆积段;3体:①冲击体、②刨蚀体、③堆积体。并从震积体碎屑物的岩性、结构特征、构造与碎屑物颜色特征、与油气的关系等方面展开分析。指出刨蚀体储集性能较好,可作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带。其与大断裂紧密相连的特性,表明其有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2)地震地质体特征及对比。立足于现有的地震地质体的类型及基本特征,系统介绍了崩塌、滑坡、碎屑流、震积岩等发育特征及成因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震积体的概念。(3)诱发机制及其发育控制因素。通过对龙门山断裂带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学等方面的分析,揭示震积体的诱发机制及其控制因素。依据地震起始破裂点位于北纬约31.1°,东经约103.3°,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各点的纬度范围为31°00’N-31°50’N、经度范围为103°29’E-104°45’E,强中纬力在北半球、南半球的作用范围为北纬21°33’-68°27’、南纬21°33’-68°27’,由此断定,龙门山断裂带受明显的强中纬力作用。强中纬力作用于龙门山断裂带,为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提供动力。(4)探讨地质学意义。根据地震活动产生的动力学、地质学背景,以及地震活动对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的影响,阐述其在地质灾害防治、油气聚集与分布等领域的重要意义。
明庆忠[6](2006)在《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河在云南西北部紧密相邻,并列南流,构成独特的纵向岭谷区,被称之为三江并流区,构成了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区的北部。该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东南部边缘,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部、云贵高原西北部自然环境演化及青藏高原隆升对云贵高原自然环境演化影响的关键地区。 纵向岭谷区北部的河谷地貌,具有:①突出的纵向岭谷,构成了绝无仅有的三江并流奇观;②地貌相对高差大,河谷深切;③河谷地貌受地质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的控制:④流域内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多样化特征突出;⑤河谷地质地貌环境具有较强的生态脆弱性;⑥河谷支流水源多发源于高山湖泊,两岸支流河谷分布不均匀等特征。该区群山高耸、河谷深切、峡谷群聚,是横断山区及我国峡谷地貌密集分布的典型代表区。对该区河流峡谷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并着重论述了金沙江虎跳峡的成因和形成时代。认为玉龙—哈巴雪山为一相对完整的块状山体,金沙江虎跳峡的发育不是构造控制沿断裂发育的峡谷,仅用河流溯源侵蚀原因也难以取得合理的解释:虎跳峡上下段河谷层状地貌是连续分布的,说明虎跳峡上下游河谷发育是同时代的,长江第一弯是古水洛河、冲江河及古金沙江上游等河流汇流口处而非袭夺湾,虎跳峡是先成河在构造抬升背景下河流下切叠置而成。依据玉龙雪山冰川发育年代数据、丽江盆地湖相沉积年代、点苍山更新世沉积物分布及年代测定数据、河谷阶地或宽谷面哺乳动物化石的测年数据等,初步判断虎跳峡峡谷地貌形成于中更新世以来的河流深切。昆黄运动是该区地貌和水系发育的重要转型事件。 云南夷平面因受青藏高原隆升、本区活跃的新构造运动等的影响,在纵向岭谷区的北部发生了位移、解体,导致现今各地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上,即便在同一地区,在断裂两侧其分布海拔高度也很不一致。虽然有总体分布上因受青藏高原隆升牵引带动作用而造成的自西北向东南海拔高度降低的趋势,但仍呈现出纷繁杂乱的分布格局。根据夷平面的分布及其上有无残存的早第三纪红土状风化壳的状况,提出了本区晚新生代以来存在着与青藏高原相对应的山顶面、主夷平面两期夷平面的观点。依据本区的相关沉积和与邻区的对比分析,认为山顶面大约形成于23Ma的渐新世晚期,主夷平面大约形成于上新世初,即约在3.4Ma以前,后因横断运动而导致解体。现今夷平面、相关盆地沉积、各江河多级阶地的发育均说明了纵向岭谷区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演化也是多阶段间歇抬升的结果。 长江第一弯成因向来都有河流袭夺说,非河流袭夺(构造适应)说之争。其实,长江第一弯的形成与纵向岭谷区北部及云南水系演化息息相关。纵向岭谷区北部及云南地区水系经历了上新世末期以前的外流水系、上新世末至早更新世早
于兴河,李顺利,谭程鹏,瞿建华,张驰,赵晨帆[7](2018)在《粗粒沉积及其储层表征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常规砂岩与碳酸盐岩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举步维艰,砂砾岩这种粗粒沉积的特殊油气藏再次走进勘探家的视野。近年来,中国砂砾岩储集层展现出巨大的油气潜力,尤其是新疆准噶尔盆地玛湖大型砾岩油藏的发现,亟待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作者梳理了全球粗粒沉积研究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概念形成的萌芽(1885—1947)、成因分析的快速发展(1948—1987)以及理论形成的工业应用(1988至今)3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均表现为科学家对粗粒沉积的热点与瓶颈问题进行了聚焦分析与探讨,由实际现象或油气田的发现引发出问题,开展成因探讨,形成理论后再指导实践的科学发展过程。综合每个阶段的研究主题以及代表性文章和事件,并结合作者长期研究过程中的思考,提出了当前粗粒沉积所面临的关键性热点问题与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主要包括:古地形特征与坡度、沉积成因机制、相带与微相划分、水槽模拟实验、砾岩成岩作用、测井解释瓶颈、地震处理与解释以及定量地质知识库建立的需求等。
周月玲[8](2011)在《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的几何结构与构造变形》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北西西向张家口—渤海构造带与北东向山西断陷带的交汇/复合部位,具有复杂的大地构造、活动构造和地震构造特征。然而,受各种因素制约,研究区活动构造调查和研究比较薄弱,既不系统、也不深入,新生构造仍然是科学调查与研究的空白。因此,本文对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进行的构造地貌分析、几何结构与构造变形研究及构造转换模式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是洋河盆地北部边界,呈锯齿状展布,从东到西可分为四段:张家口断裂、万全断裂、洗马林断裂、怀安盆地北缘断裂,全长140km以上,各断裂具有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活动性。总体上,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由北西西、北东、近东西向三组构造组成,控制着盆地的发育与演化。结合前人调查和研究资料,本文综合运用地形地貌分析、地质调查、遥感解译、地球物理探测和年代测定等方法,详细分析了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较为系统的研究了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和构造变形,讨论了构造变形转换模式,为该地区相关研究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基础资料和构造模式的认识,取得的主要结果、结论和认识如下:①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是由一系列北西—北西西、北东—北北东及北东东—近东西向断裂组成,三组方向断裂互相交汇、切割和连接,从西到东为怀安盆地北缘断裂、洗马林断裂、万全断裂和张家口断裂。东部、中间为北西西向,西部为近东西向断裂,前两者为高角度北倾的逆左旋走滑断层,后者(怀安盆地北缘断裂中西段)是兼有左旋走滑分量的南倾正断层;三者之间为北东向正断层,倾向南东。②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在地质上造成了太古代/中生代地层与晚第四纪堆积的截然相接,在地貌上形成了低山/丘陵与冲洪积扇(盆地平原)的分界。总体上,断裂带的北西西—北西向断层以左旋走滑为主,北北东—北东向断层以高角度正断为主,第四纪期间持续活动,最新活动时代持续到晚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断裂的几何结构和空间展布及活动特征,显示出山西断陷带和张渤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和变形转换。③张家口断裂控制了洋河盆地东段的北部边界,总体上呈北西西走向展布,由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多条次级断层组成,长达70km,受到北西西向张家口—渤海构造带和北北东向山西断陷带的复合作用,是一条北西西向以左旋走滑为主的或正或逆的断裂,破碎带比较宽,为晚更新世晚期活动断裂,单条断层的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大于0.07~0.30mm/a。④万全断裂是万全盆地西北缘一条重要的地质地貌分界线,控制着本区的地貌发育和第四纪构造演化:西北侧抬升为低山丘陵,南侧下降成盆地平原或山间洼地。断裂东北端与张家口断裂相交,西南端与洗马林断裂相汇,总体走向北北东,长达15km,有南、北两段多条次级断层组成;多处可见断裂活动迹象,晚更新世以来单条断层的平均垂直活动速率为0.04~0.20mm/a。探槽揭露,万全断裂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发生过3-4次突发性近地表活动,错距大小不等(0.2-2m)。⑤洗马林断裂控制着怀安盆地的东北边缘,西北端止于北东向的怀安北缘断裂,东南端与万全断裂几乎直角相交,交汇处结构复杂,地貌变形特征表现清楚。洗马林断裂由四段北西走向左行次级断裂组成,也是怀安盆地东北缘重要的地质地貌分界线,东北侧为白垩纪砾岩山丘,西南侧为第四纪冲洪积扇。⑥怀安盆地北缘断裂为典型的山盆构造界线,控制着沿线地貌发育和地层分布,东段走向北东,中段和西段北东东—近东西走向,总体长约50 km,断裂两侧截然不同,北侧为变质岩山地,南侧为山前洪积扇,沿断裂发现多处高角度的错断晚更新世地层的正断层剖面,活动性较强,断面上留有断层活动的痕迹——镜面构造、擦痕,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21~0.22mm/a(方仲景等,1994)。⑦本区受北东东—南西西向挤压、北北西—南南东向拉张的构造应力场作用,断裂北西西向规模比较大,以左旋走滑为主,在北西西向断裂的尾部转为规模较小的北东向断裂的拉张,即北东向断裂为北西西向断裂的调节转换断裂,使得构造活动积累的应力不断的释放。
二、关于推动巨砾出地表的地震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推动巨砾出地表的地震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成因机理与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地质遗迹是极具价值的重要地质资源 |
1.1.2 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备受关注 |
1.1.3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是开展地质研究的理想地区之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花岗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华山区域地质调查及花岗岩科研工作成果和程度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主要进展及创新 |
第二章 华山花岗岩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
2.1.1 位置与交通 |
2.1.2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
2.1.3 地貌 |
2.1.4 植被 |
2.2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岩浆侵入岩 |
2.2.3 区域构造 |
2.2.4 区域断层 |
2.3 华山景区地质特征 |
2.3.1 景区地层与岩石 |
2.3.2 华山景区花岗岩地质特征 |
2.3.3 华山景区构造 |
第三章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发育特征及类型 |
3.1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发育特征 |
3.1.1 山景 |
3.1.2 峰景 |
3.1.3 谷景 |
3.1.4 单景 |
3.2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类型 |
3.3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发育规律 |
第四章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成因及演化 |
4.1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成因机理 |
4.1.1 岩浆动力孕景 |
4.1.2 构造动力造景 |
4.1.3 地表营力成景 |
4.1.4 人类活动润景 |
4.2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演化 |
4.2.1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演化过程 |
4.2.2 花岗岩成景过程与演化程度的关系 |
4.3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成因分类 |
第五章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脆弱性研究 |
5.1 地质遗迹脆弱性表象及其分布状况 |
5.2 地质遗迹脆弱模式 |
5.2.1 脆弱性影响因素 |
5.2.2 花岗岩地质遗迹脆弱模式 |
5.3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脆弱性评价及保护对策建议 |
5.3.1 脆弱性指标体系及脆弱性评价 |
5.3.2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脆弱性评价 |
5.3.3 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对策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特征研究 ——以米仓山、龙门山前陆盆地及其褶皱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前陆盆地及其褶皱冲断带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二节 米仓山前褶皱带以及大巴山弧形构造带研究状况概述 |
第三节 龙门山前褶皱带研究状况概述 |
第四节 选题目的意义、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其研究思路方法 |
第五节 取得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六节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褶皱带区域地质特征 |
第一节 四川盆地基本地质特征 |
第二节 四川盆地周边褶皱造山带及主要断裂特征 |
第三节 杨子地块(四川盆地)岩相古地理演化史 |
第四节 四川盆地边缘构造带的形成动力学背景—特提斯演化史 |
第五节、四川盆地构造演化史 |
第六节 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应力场状况分析 |
第三章 龙门山造山带演化特征研究 |
第一节、龙门山造山带构造特征 |
第二节、龙门山构造带构造分段性特征 |
第三节 龙门山造山带山前盆地特征 |
第四节 龙门山山前前隆带—天台山、龙泉山断裂带构造特征 |
第五节 龙门山造山带盆山祸合分段性、山前盆地分块机理研究 |
第四章 米仓山前构造特征及盆山耦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秦岭造山带区域构造格架概述 |
第二节 米仓山及其邻区区域地质概述 |
第三节、米苍山弯隆构造—山前构造带构造特征 |
第四节、米仓山山前构造动力学分析 |
第五节、米仓山山前盆地构造响应及构造带分段性机理 |
第六节、米仓山山前构造带形成机理及运动模式 |
第七节 米仓山造山带性质讨论 |
第八节 米仓山—大巴山相互关系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一、结论 |
二、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4)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代遥感技术简介 |
1.2.2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 |
第2章 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关键遥感技术 |
2.1 光学遥感图像的处理 |
2.1.1 遥感数据的选取 |
2.1.2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
2.1.3 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
2.1.4 遥感图像的融合处理 |
2.1.5 遥感图像的分割与镶嵌 |
2.1.6 图像正射校正 |
2.2 干涉雷达技术 |
2.2.1 SAR干涉测量基本原理 |
2.2.2 差分干涉雷达技术原理 |
2.3 三维遥感图像模型的建立 |
2.3.1 DEM的一般获取方法 |
2.3.2 SAR干涉测量提取DEM |
2.3.3 三维遥感图像模型的建立 |
2.3.4 地质景观漫游技术 |
第3章 单体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 |
3.1 滑坡地质灾害的遥感信息提取 |
3.1.1 滑坡解译特征的建立 |
3.1.2 滑坡活动性的解译 |
3.1.3 滑坡类型的解译 |
3.1.4 滑坡体积的估测 |
3.1.5 基于Quickbird-2卫星遥感图像的滑坡特征精细解译 |
3.2 崩塌地质灾害的解译 |
3.2.1 崩塌的解译特征 |
3.2.2 崩塌活动性的解译 |
3.3 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遥感调查 |
3.3.1 泥石流的解译特征 |
3.3.2 泥石流的解译内容 |
3.3.3 泥石流类型的解译 |
3.3.4 西南某水电站坝前泥石流沟的遥感调查 |
第4章 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
4.1 遥感图像选择及数字处理 |
4.1.1 遥感图像最佳波段选择 |
4.1.2 遥感图像预处理 |
4.2 图像融合 |
4.3 遥感图像精校正 |
4.2.1 工作区ETM遥感图像几何校正 |
4.3.2 工作区SPOT正射校正 |
4.4 图像镶嵌 |
4.5 正射影像地图制作 |
4.6 孕灾背景调查与研究 |
4.6.1 地形地貌 |
4.6.2 地层岩性 |
4.6.3 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
4.6.4 河流水系 |
4.6.5 人类活动 |
4.6.6 土地利用类型 |
4.7 地质灾害现状调查 |
4.7.1 滑坡地质灾害的解译 |
4.7.2 崩塌的判释 |
4.7.3 泥石流的判释 |
4.7.4 解译结果分析 |
4.7.5 解译结果的虚拟现实分析 |
4.8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4.8.1 地质灾害评价模型 |
4.8.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8.3 区域地质灾害综合数据库的建立 |
4.8.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 |
5.1 概述 |
5.2 滑坡灾害高分辨率遥感监测 |
5.2.1 滑坡概况 |
5.2.2 遥感图像选择及数字处理 |
5.2.3 滑坡区环境地质条件遥感解译 |
5.2.4 滑坡特征定量遥感解译 |
5.2.5 治理效果分析 |
5.3 塌岸范围遥感监测与验证研究 |
5.3.1 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
5.3.2 石榴树包滑坡塌岸范围遥感监测 |
5.3.3 三峡库区重点库岸段塌岸监测 |
5.4 差分干涉雷达技术在地面位移监测中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图 |
(5)龙门山谢家店震积体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龙门山断裂带研究现状 |
1.2.2 龙门山谢家店子"地开花" |
1.2.3 天然地震与油气成藏 |
1.2.4 震积作用与震积岩 |
1.2.5 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1.2.6 汶川地震灾害特征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龙门山区域地理与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气象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土壤植被 |
2.1.6 人文活动 |
2.1.7 经济发展 |
2.2 地质构造背景 |
2.2.1 构造背景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水文地质 |
2.2.4 岩土工程 |
2.2.5 自然资源 |
第3章 震积体发育过程及特征 |
3.1 震积体阶段划分 |
3.1.1 标志点划分 |
3.1.2 标志面划分 |
3.1.3 标志体划分 |
3.2 震积体划分依据 |
3.2.1 启动段 |
3.2.2 刨蚀段 |
3.2.3 堆积段 |
3.3 震积体特征描述 |
3.3.1 冲击体特征 |
3.3.2 刨蚀体特征 |
3.3.3 堆积体特征 |
第4章 地震地质体对比分析 |
4.1 砂土液化 |
4.2 崩离 |
4.2.1 崩离的类型 |
4.2.2 崩离的特征 |
4.2.3 崩离的诱发因素 |
4.2.4 崩离体边界的确定 |
4.2.5 岩崩发生的时间规律 |
4.2.6 崩离形成的堆积地貌 |
4.3 斜坡滑行 |
4.3.1 滑坡的种类 |
4.3.2 典型滑坡特征 |
4.3.3 滑坡的组成要素 |
4.3.4 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 |
4.3.5 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 |
4.3.6 滑坡活动强度的主要因素 |
4.3.7 影响滑坡的活动时间规律 |
4.3.8 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
4.4 碎屑流 |
4.5 冲积扇 |
4.6 震积体 |
第5章 震积体发育的控制因素 |
5.1 断裂带活动动力——强中纬力 |
5.1.1 强中纬力定义 |
5.1.2 强中纬力对龙门山断裂活动的控制 |
5.2 震积体重力作用 |
5.3 地球动力的控制作用 |
5.4 地质构造的控制作用 |
5.5 断裂带的控制作用 |
第6章 地质学意义探讨 |
6.1 地质灾害学意义 |
6.1.1 地质灾害现状及形式 |
6.1.2 地质灾害防治原则 |
6.1.3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
6.1.4 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建议 |
6.2 油气地质学意义 |
6.2.1 地震相标志 |
6.2.2 储层物性的改造 |
6.2.3 地下油气运移通道 |
6.2.4 盖层封闭性的破坏 |
6.2.5 油气藏的破坏与再分布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图表目录 |
英文目录 |
第一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效应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
一、对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的认知 |
二、西南纵向岭谷区的界定及其概貌 |
三、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及邻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进展 |
四、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五、本选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与拟解决的问题 |
六、本选题研究的由来 |
第二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与环境演化的地质基础 |
一、三江并流区地层概况 |
二、地质构造特征 |
三、影响河谷地貌发育的主要断裂 |
第三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特征与主要类型 |
一、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的主要特征 |
二、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主要河谷地貌 |
(一) 峡谷地貌 |
(二) 层状地貌 |
(三) 长江第一弯成因探析 |
三、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及河谷地貌演化机制、过程 |
第四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晚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化研究 |
一、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环境效应 |
二、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新构造期及环境演化 |
三、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主要自然环境要素演化 |
四、三江并流区环境演化预测评估及其对策 |
第五章 西南季风与三江并流区气候环境演化 |
一、东亚季风、高原季风、西南季风及其关系 |
二、西南季风形成演化的影响因子 |
三、西南季风的形成 |
四、西南季风影响区域变化 |
第六章 纵向岭谷地貌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一、纵向岭谷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
二、西南纵向岭谷地貌的生态环境效应 |
第七章 本区干热河谷的特征及其成因 |
一、干热河谷研究概况 |
二、干热河谷的分布及其生态地理特征 |
三、干热河谷成因探析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问题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问题讨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致谢 |
(7)粗粒沉积及其储层表征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概念形成的萌芽阶段 (1885—1947) |
2.1 粗粒沉积研究的开端—经典三角洲 |
2.2 Φ值的提出与粒级界限的划分 |
2.3 首个大型砂砾岩油气田的发现 |
3 成因分析的快速发展阶段 (1948—1987年) |
3.1 二战后砂砾岩油田的相继发现 |
3.1.1 国外典型砂砾岩油田的发现与特点 |
3.1.2 国内典型砂砾岩油田的发现与特点 |
3.2 冲积扇相带划分及其模式建立 |
3.3 砂砾岩的结构分类与储集层特点 |
3.4 流体成因讨论与多种沉积类型 |
3.5 粗粒沉积垂向序列分析与模式 |
4 理论形成的工业应用阶段 (1988至今) |
4.1 粗粒沉积概念与模式系统形成 |
4.2 中国砂砾岩油气田的再次发现 |
4.3 多种成因解释与物源特征分类 |
4.4 粗粒沉积岩相划分与沉积作用 |
4.5 地震上砂砾岩体识别方法探讨 |
4.6 碎屑流物理水槽实验及其启示 |
4.7 砂砾岩测井解释的难点与思路 |
4.8 国际会议重点与学术研讨方向 |
5 热点问题 |
5.1 古地形及其坡度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方法与成因探讨 |
5.1.3 未来方向与建议 |
5.2 成因机制的分析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未来方向与建议 |
5.3 相带与微相划分 |
5.3.1 问题的提出 |
5.3.2 未来方向与建议 |
5.4 水槽模拟的实验 |
5.4.1 问题的提出 |
5.4.2 未来方向与建议 |
5.5 砾岩的成岩作用 |
5.5.1 问题的提出 |
5.5.2 未来方向与建议 |
5.6 测井解释的瓶颈 |
5.6.1 问题的提出 |
5.6.2 未来方向与建议 |
5.7 地震处理与解释 |
5.7.1 问题的提出 |
5.7.2 未来方向与建议 |
5.8 定量地质知识库 |
5.8.1 问题的提出 |
5.8.2 未来方向与建议 |
6 结论 |
(8)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的几何结构与构造变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活动断裂和相关研究简要回顾 |
1.2.1 活动断裂研究简要回顾 |
1.2.2 活动断裂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区相关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4 前人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目的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量统计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1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
2.1.1 区域地层概况 |
2.1.2 区域构造演化及岩浆作用 |
2.2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
2.2.1 区域第四纪地层概述 |
2.2.2 区域第四纪地层特征 |
2.2.3 区域新构造单元划分 |
2.3 区域主要断裂及其基本特征 |
2.3.1 区域主要断裂分布特征 |
2.3.2 区域主要断裂(系)简述 |
第三章 断裂带构造地貌特征 |
3.1 断裂带总体展布特征 |
3.1.1 洋河盆地简介 |
3.1.2 断裂带构造位置简介 |
3.1.3 断裂带总体展布特征 |
3.2 断裂带分段构造地貌特征 |
3.2.1 张家口断裂 |
3.2.2 万全断裂 |
3.2.3 洗马林断裂 |
3.2.4 怀安盆地北缘断裂 |
3.3 断裂带附近年轻地貌及其形成年代 |
3.3.1 黄土台地 |
3.3.2 清水河阶地 |
3.4 断裂带构造地貌基本特征 |
第四章 断裂带的几何结构与构造变形研究 |
4.1 张家口断裂的几何结构与构造变形 |
4.1.1 高密度电法勘探剖面 |
4.1.2 地质地貌特征 |
4.1.3 小结 |
4.2 全断裂几何结构与构造变形 |
4.2.1 高密度电法勘探剖面 |
4.2.2 地质地貌特征 |
4.2.3 探槽剖面 |
4.2.4 小结 |
4.3 洗马林断裂几何结构与构造变形 |
4.3.1 高密度电法勘探剖面(XML) |
4.3.2 地质地貌特征 |
4.3.3 探槽剖面 |
4.3.4 小结 |
4.4 怀安盆地北缘断裂几何结构与变形特征 |
4.4.1 地质地貌特征 |
4.4.2 小结 |
4.5 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几何结构与构造变形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和构造变形的总体特征 |
5.1.2 张家口断裂构造活动特征 |
5.1.3 万全断裂构造活动特征 |
5.1.4 洗马林断裂构造活动特征 |
5.1.5 怀安盆地北缘断裂构造活动特征 |
5.2 讨论 |
5.2.1 洋河盆地及其附近地区构造应力场 |
5.2.2 断裂带变形模式转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科研实践及发表论文 |
四、关于推动巨砾出地表的地震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成因机理与脆弱性研究[D]. 吕艳. 长安大学, 2016(07)
- [2]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特征研究 ——以米仓山、龙门山前陆盆地及其褶皱带为例[D]. 刘殊.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3]关于推动巨砾出地表的地震机理[J]. 周道其. 大自然探索, 1991(04)
- [4]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D]. 邓辉.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2)
- [5]龙门山谢家店震积体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D]. 王威. 西南石油大学, 2010(03)
- [6]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明庆忠. 兰州大学, 2006(09)
- [7]粗粒沉积及其储层表征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探讨[J]. 于兴河,李顺利,谭程鹏,瞿建华,张驰,赵晨帆. 古地理学报, 2018(05)
- [8]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的几何结构与构造变形[D]. 周月玲.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