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岳阳地区教育战线努力为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论文文献综述)
岳阳地区教育局通讯组[1](1977)在《岳阳地区教育战线努力为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文中研究表明 岳阳地区教育战线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坚持教育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努力为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他们把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陈永贵副总理的报告,作为中学和小学高年级的政治课教材,深入进
宋裕宽[2](1975)在《教育战线要为普及大寨县努力作贡献》文中提出 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已胜利闭幕。一个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高潮正在兴起。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教育怎么办?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最近,我们地委在岳阳县毛田区召开了全区教育革命经验交流会,着重研究了教育战线如何为普及大寨县作贡献的问题。从我们地区来看,当前教育革命的形势是很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批
高其荣[3](2011)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了严重困境,出现了严重的农业危机: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业产值特别是粮食产量接连下降,农民生活水平下降,饥荒蔓延。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步转入调整轨道,到1960年11月正式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调整,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后农业调整全面展开并进入高潮。农业调整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历时五年多,至1965年底结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首先,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和《关于坚决纠正平调错误、彻底退赔的规定》等文件,开展整风整社,退赔平调财物,坚决纠正了农村普遍存在的“共产风”等错误。其次,1961年,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下,全党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农村大调查。“农业六十条”是全党农村大调查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党领导对人民公社体制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解散了公共食堂,废除了供给制,划小了社队规模,将基本核算单位下调至生产队。再次,党逐步确立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采取了清理和下放农村劳动力、精简城镇人口、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对农业实行财政倾斜等措施,大力加强了农业战线。第四,党制定了恢复社员自留地,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贸易,实行“借田渡荒”,进行包产到户试验等休养生息政策,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党还通过降低农业税、减少粮食征购量、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等措施,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定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虽然存在以肯定“三面红旗”为前提、否定包产到户、与阶级斗争相联系、没有改变我国农业落后面貌等历史局限,但从总体上来说,它是成功的,产生了不能忽视的历史作用,在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它是六十年代整个国民经济调整的先导和中心,带动和促进了工业等其他战线的调整,促进了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第二,它阻止了饥荒的继续蔓延,杜绝了社会动荡,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对已觉察的“左”倾错误的纠正,是1959年庐山会议前纠“左”的继续,主要纠正了在建设速度问题上的急于求成思想和在生产关系变革问题上的急于过渡错误,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庐山会议前的纠“左”。第四,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并成为了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给我们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有: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农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农业兴则百业兴,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农村经济政策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基本出发点;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根本纠正“左”倾错误,避免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完善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这些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探索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济宁地区教育局[4](1976)在《教育为农业学大寨服务的新气象——济宁地区教育革命部分成果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普及大寨县,教育怎么办?这是我们济宁地区教育战线上的同志应认真考虑和回答的一个问题。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到处都在胜利地前进。形势大好,形势逼人。我们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认真学习了马列和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批判了各种否定教育革命的奇谈怪论,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区教育革命的经验,坚持“教育要革命”的方向,贯彻《五·七指示》,实行开门办学,巩固和发展教育革命的成
汤艳文[5](2004)在《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 ——1978-1988年中国财政包干制的政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都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化,无论其深度、广度还是进展速度,都令人始料不及。在肯定改革带来的经济上的“中国奇迹”的同时,我们有必要从政治学的角度对20年改革作出历史的考察与解读。显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理解离不开对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史的准确把握。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经历了80年代与90年代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改革因为不同的政治任务而展现出不同的政治逻辑。有必要从政治学的角度对80年代即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作出仔细地梳理与考察。本研究选择以财政包干制下的地方政府作为切入口,对其政治后果也即特定时期改革战略的政治价值进行了考察。本研究中试图集中探讨的问题是,中国是以怎样的分权方式迅速实现了对资源的动员与积累的?这一分权式改革的政治逻辑与政治价值是什么?本研究假定:一个陷入全面危机的社会如果要避免革命的发生,就必须迅速提升政府能力,获得整体性效能。这时,可能会面临两种选择:以集权或者分权的方式积累、动员资源。陷入危机中的集权意味着或者是军管的发生(这是现代政权常见的表现形式),或者是战争的发动。陷入危机中的分权意味着地方政府能力的提升是以国家能力的提升为条件的,意味着国家的分权战略是积累、动员资源、有效实施以赢得统治合法性为归宿的。进而,这时的分权又是有限的,可控的。就此问题与假定论文分五章展开了对历史的考察与分析。第一章就财政包干制的缘起进行了结构与过程的历史追踪。考察发现,80年代发展起来的财政包干制缘起于此前一元的高度计划化、组织化的政治空间中,高度一元化的政治空间被分割成块状,地方政府复制了部分计划、组织化的经济管理权限。这种权力分割的结构特征为后来的改革成功提供了发展空间。资源动员是财政包干制启动的经济原因,激励地方政府成为改革的引擎与蓄水池是财政包干制启动的政治原因。财政包干制的形成以1985年为转折点。1985年后,已经有了显着提高的中央财政收入下滑,这是中央为全面发动改革让步的结果。到1988年,财政包干制已经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分权化色彩,地方政府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行动自主权。分权化是与改革的全面深化联系在一起的。第二章对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的引擎作用进行了历史的考证。作为当代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明确了中国需要通过从整个体制的变革中获得发展能力,获得整体性政府效能作为改革的目标。在“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下,在扩展中形成的财政包干制成为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突破口,<WP=7>研究发现,恰当的动员体制的更新;适度的空间让渡与整理;政治领导人的胆略与战略是国家成功调动地方政府加入改革洪流的积极性的奥秘所在。而地方政府自主性发展责任加重、市场空间与竞争性环境的出现、地方领导者的角色发挥则是激励地方政府成为催生新体制的引擎的动力。地方政府的作用使国家的体制创新能力大大提高。80年代中国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国家一元体制构建与地方政府多元体制探索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章考察的是地方政府的蓄水池作用。由于改革中不断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当社会震荡或者社会运动被纳入到相应的改革战略中,“蓄水池”出现,改革者(国家)需要从中支付改革成本,希望由此调节改革风险,由此积累改革所需资源。由此,80年代改革逻辑之不同于90年代,在于其探索性、积累性、复原性和承接性。地方政府作为改革的“蓄水池”表现在:国家以“让利”于社会以平衡改革中的利益冲突、平息改革中不断出现的社会震荡与运动,国家又以“放权”于地方使地方政府有机会与空间创造新的空间、积累新的更多的资源,社会变革在“放权”与“让利”中发生。“放权让利”给予改革进程以缓冲的机会与时间,地方政府在国家的“放权让利”策略下以经济的发展,以细致的群众工作,以多样性的社会协调行为使改革在社会震荡中不断得到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利用相关政策与机会发展出更大的国家权力可以活动的空间,这就是,地方政府通过发展经济为国家积累了资源,缓解了改革中的社会压力与震荡。地方政府的资源积累为国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而国家为地方政府的资源积累提供行动空间。国家通过财政包干制给予地方政府的收益激励机制,这使得地方政府有能力和空间完成从中央政府那里不断承接到的支出责任。地方政府的行动一方面推动了改革的全面展开,地方政府的上述行动也表现为另一种作用,这就是地方政府在发育、保护市场体系的成长时也会阻碍、影响市场空间的统一与扩展,第四章就此问题予以了考察。考察发现,地方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渐渐获得了较大的经济自主权,这是中央政府的让步与地方政府的努力争取有关,地方政府还以其自主性行动加速了市场体制改革方向的合法化过程。第五章作为一般性理论总结分为三个小问题展开,一是讨论国家在改革进程中的资源积累及其限度问题,研究认为,变革时代经济结构、新的经济要素的不断生成构成了国家资源汲取的结构性限度,同时,改革进程对地方政府的依赖也即政治机构结构的存在是国家资源汲取的第二个限度。但总体上,中央通过地方政府获得了对新生资源的掌握能力,80年代中央自有财
刘桂玲[6](2011)在《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1949-1976年)》文中研究表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至改革开放前夕,为了满足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建设的特定需要和国家建设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我国义务教育学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试验。积累了许多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研究这一历史时期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改革,总结这一时期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当今乃至今后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与启示意义。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导论部分阐明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界定了核心概念,分析了该主题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思路和方法做了简要说明。正文的第一部分评析了建国初期(1949—1957年)义务教育的学制改革。笔者认为,建国初期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价值取向是“教育为政治服务”,主要体现为“教育为工农服务”。这种价值的选择体现了对国家社会性质的准确把握,有其必然性。但是,这一时期的义务教育学制改革存在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缺乏对学制改革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的考虑等问题。同时盲目地发展中小学教育,忽视当时经济的承载能力,导致了教育质量下滑。正文的第二部分探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1965年)义务教育学制改革。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这一时期学制改革的成绩在于通过学制改革试验对培养目标、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同时关于两种教育制度的探索,也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不足在于“大跃进”背景下学制改革步伐过快,学制试验面过大,并过分地缩短修业年限,出现了违背学生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现象。第三部分,主要回顾了“文革”期间义务教育的学制改革,“文革”期间的义务教育学制改革在极左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大幅度的缩短义务教育的修业年限,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质量。这一时期学制改革缺乏必要的指导,短时间内频繁变动,导致出现了学制混乱的局面。第四部分在对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夕整个历史阶段义务教育学制改革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对当今我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几点启示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义务教育学制改革必须考虑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条件;其次,义务教育学制改革必须坚持理性的精神,既要重视学制改革试验的作用,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考虑学制改革中的特殊情况;第三,义务教育学制改革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要关注义务教育的公平性特征,学制应该朝着有利于教育普及的方向发展;最后,义务教育学制改革要重视保障体系的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制改革中的作用。
二、岳阳地区教育战线努力为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岳阳地区教育战线努力为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论文提纲范文)
(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2章 农业调整的历史背景 |
2.1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农业形势 |
2.3 应对农业危机的临时之举 |
2.4 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出台 |
第3章 坚决纠正“五风”错误 |
3.1 “十二条”紧急指示信 |
3.2 整风整社运动 |
3.3 退赔平调财物 |
第4章 调整人民公社体制 |
4.1 全党农村大调查 |
4.2 解散公共食堂 |
4.3 废除供给制 |
4.4 划小社队规模 |
4.5 确定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
第5章 大力加强农业战线 |
5.1 确立农业基础地位 |
5.2 清理、下放农村劳动力 |
5.3 精简城镇人口 |
5.4 各行各业支援农业 |
5.5 对农业实行财政倾斜 |
第6章 调整农村经济政策 |
6.1. 恢复自留地,鼓励发展家庭副业 |
6.2 恢复农村集市贸易 |
6.3 实行“借田渡荒”政策 |
6.4 进行包产到户试验 |
6.5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
第7章 农业调整的历史定位 |
7.1 促进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
7.2 促进其他战线的调整 |
7.3 杜绝社会动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7.4 孕育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 |
7.5 农业调整的历史局限 |
第8章 农业调整的历史经验 |
8.1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
8.2 对农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
8.3 农业兴则百业兴,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 |
8.4 农村经济政策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基本出发点 |
8.5 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根本纠正“左”倾错误,避免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 |
8.6 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完善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博期间的科研和奖励情况 |
(5)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 ——1978-1988年中国财政包干制的政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一、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二、 分析框架 |
第一章 缘起与过程:财政包干制与分权改革 |
第一节 结构:包干制兴起的背景 |
一、 一元空间组织结构的形成 |
二、 财政管理制度的演进 |
三、 一元政治空间的病变 |
第二节 过程:财政包干制的形成 |
一、 1976年后的形势 |
二、 财政包干制的形成 |
三、 改革的分权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地方政府:体制变革的引擎 |
第一节 财政包干制与体制变革的突破口 |
一、 财政包干制作为体制变革的突破口 |
二、 作为改革引擎的地方政府的作用 |
第二节 改革的全面展开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催生体制变革的条件(Dynamics) |
一、 地方政府集体行动的条件 |
二、 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的动力 |
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政府:改革中的蓄水池 |
第一节 蓄水池与改革 |
一、 改革与“蓄水池” |
二、 放权让利与改革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改革的风险支撑与成本分担 |
一、 地方政府作为改革的支撑点 |
二、 建设城市修葺财富补给站 |
第三节 发展经济为国家积累资源 |
小结 |
第四章 蕴育市场:地方政府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第一节 地方自主权膨胀双重效应:破坏计划,寻求市场。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区域市场的培育与保护 |
一、 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培育 |
二、 地方政府对市场的保护与阻碍 |
第三节 地方政府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合法化 |
小结 |
第五章 资源与权力的积累:地方政府与中国社会平稳转型 |
第一节 改革进程中的资源积累及其限度 |
第二节 资源动员与有限可控分权 |
第三节 空间转型:权力增生的基础 |
小结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1949-197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概念界定 |
(三) 文献综述 |
(四)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建国初期义务教育的学制改革 |
(一) 建国初期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
(二) 建国初期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实施 |
(三) 建国初期我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审视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义务教育的学制改革 |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
(二) 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实施 |
(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评价 |
三、"文革"期间极左思潮指导下义务教育学制改革运动 |
(一) "文革"期间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
(二) "文革"期间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实施 |
(三) "文革"期间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问题分析 |
四、1949—1976年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总体评价及启示 |
(一) 1949—1976年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总体评价 |
(二)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学制改革对当今学制改革的启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岳阳地区教育战线努力为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岳阳地区教育战线努力为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J]. 岳阳地区教育局通讯组. 湖南教育, 1977(03)
- [2]教育战线要为普及大寨县努力作贡献[J]. 宋裕宽. 湖南教育, 1975(11)
- [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D]. 高其荣. 湘潭大学, 2011(05)
- [4]教育为农业学大寨服务的新气象——济宁地区教育革命部分成果综述[J]. 济宁地区教育局. 破与立, 1976(01)
- [5]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 ——1978-1988年中国财政包干制的政治学研究[D]. 汤艳文. 复旦大学, 2004(01)
- [6]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1949-1976年)[D]. 刘桂玲. 西南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