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22例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22例体会

一、用中西两法治疗肺原性心脏病二十二例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余泱川[1](2012)在《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根据《当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当代”一词作为一个史学概念,“一般指建国后到现在这一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当代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医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被质疑、被限制的处境,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西医并行的医学体系的地位,重新获得官方与民间的承认,中医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都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纳入正轨,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该时期也是国家对于中医政策、中医学术研究方向的探索期,从提倡“中医科学化”、“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政策的制定与修正频现;从以“科学化”革新中医药学术经验,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再到强调实践的中医学术研究,30年间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模式及重点亦不断发生变化。唐太宗说:“以史为鉴”,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医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为重要的学术人物、学术事件、学术成果存史,观察学术研究特征的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今天中医学术研究的现状知所从来,探究那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活动、成果从萌发、积累到走向成熟的具体过程,为今后中医学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医学研究不能脱离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等因素,而中医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正好重视了这些内容”。地域医学虽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因对于医学史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迅速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广东具有悠久的中医学术、医疗传统,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最早受到现代化思潮冲击的地区,广东既是西医在华发展的中心地带,又是最早萌发中医革新思潮和中医现代化教育的地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中医学术革新,理论大讨论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广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地域经济、文化明清以来的勃兴,促使岭南地域医学随着建国后对中医学术研究的深入而结出硕果。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建国后的中医学者群体,学术发展特征,政策、文化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冀望可以发现1949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学术界对香港中医发展情况从前关注不多,但随着陈存仁、谢永光等一批在港名医的着述出版,该地中医史的研究价值逐渐凸显。香港毗邻广东,新中国成立以前,两地医学交流频繁,当时几乎所有香港的名医都是祖籍广东的客籍人士,香港的中医医疗、教育、学术研究莫不赖历年迁港的内地名医推动,而大陆解放前一批“海派名医”迁港的历史意义尤为重大,他们在香港着书、兴学、行医,使香港变为大陆之外的第二个中医学术中心。该时期香港有代表性的医家、医着、中医学校、学术活动少有系统的记述,本研究力图对1840年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香港代表医家的生平事迹、着作;着名的医学院校,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百余年来香港中医发展的概貌,另外特别对“迁港中医”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香港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文献研究法是基础工作开展时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调研收集,资料归类汇编。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有三大来源:一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藏书,收集内容包括了1949年至1979年间的中医学术期刊、专着、会议文献、研究成果汇编、政策公文汇编等等;二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收集内容主要是历年来政府发布的卫生政策法规原文,关于中医医疗、学术的统计数据,以及少量出版地在香港的学术文献;第三个来源是香港中医师陈永光先生所提供的大量的香港医家专着、中医教材、学术团体资料汇编等等。本研究按照医史文献学科研究方法与标准,其具体研究步骤为:①首先利用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内部书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书目查找所需文献。②然后按图索骥,以借阅、拍照、复印、扫描等方式获取文献,并将重点文献转换成10万字的数字形式以便利用。③最后将已获文献进行汇编,建立本研究专用的书目、文献目录,并以时间顺序、学科分类、医家姓名建立三种索引,配合已转换为数字格式的重点文献,形成一套可以按照文献内部、外部特征进行检索调阅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对于文献研究的标准是:引用文献全部为一次文献,文献版本尽可能获取首版,重要观点用文献原文体现。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的相关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概述和详述医家生平、重大政策、学术事件;凝练学者学术观点;总结单一或群体医家的学术倾向;将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学术观点进行对比;探索某一因素对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学术研究的观点、成果的影响。具体到论文内容中,对于某一时期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某一机构或某一医家的学术活动多采用记述法;对某一医家的着作内容、学术思想则采用传统阐释和归纳演绎的结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学术发展的特征研究采取的是归纳演绎与相关对比的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49年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史研究,该部分以时间为序又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间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阶段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包括:“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卫生统计数据等等;分析“中医科学化”政策在广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及其成因。第二节介绍广东实践“中医科学化”的学者群体并分析其特征;记述广东当时的主要学术期刊及其学术倾向和刊登之有代表性的学术论着。第三节首先研究广东中医界在“中医科学化”中对如何看待传统理论以及学术革新途径、方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归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持不同观点者的争鸣情况;其后概述当时广东中医界两份系统化阐述“中医科学化”原则、步骤、标准的学术整理方案并提炼其中的要点。第四节总结广东中医界实践“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在医学文献整理、中医理论研究、针灸、脉诊学、中药提炼等方面的各项成果。第五章分析该时期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即:①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②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③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④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第二章对1954至1965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两份重要的学术期刊,《广东中医》和《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的概况及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介绍当时主要的中医研究机构——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的概况及其对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节论述1956、1957年间几篇探讨中医学术研究态度和具体观点的争鸣文章,分析这些论争产生的背景和其对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意义。第三节至第六节论述该时期广东中医研究在医学文献整理、地域医学研究、基础理论探讨、临床医学研究诸领域的研究活动及学术成果。第七节总结1954至1965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对1966至1979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中医脾胃学说在文献收集整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第二节论述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具体内容为在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针刺麻醉研究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第三节论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青蒿素、破伤风抗毒素、毛冬青等中药特效药的研究。第四节介绍侯灿、梁直英等人将现代医学、科学上的新方法、新理论引入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五节总结1966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二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香港中医学史的研究。分为两节,第一节的研究内容是香港中医在医疗、教育、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详细的记录了:①香港中医行医方式的演变及东华三院等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②香港中医在规模、办学方式上的发展以及着名中医学校的概况;③香港知名中医社团成立、合并、发展的状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二节的研究内容是“侨港中医”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医疗、学术、教育的影响。首先论述侨港中医的内涵并介绍历次中医侨港热潮及其历史成因;然后选取十余位祖籍广东及其他地区的侨港名医,重点论述其生平、事迹、学术活动和重要着作;最后从整体上论述“侨港名医”对于香港中医事业的影响和贡献。研究结论以中医基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学术研究模式、重点及方向的转变,学者主体的转变,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的影响为依据,作者认为1949年至1979年的广东中医学术史应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至1953年,该阶段国家关于中医学术的政策是“中医科学化”,主要学术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关于中医学术革新意义、途径、目的的学术讨论以及在文献研究和剂型改进方面的初步实践。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奠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4至1965年,国家及时对中医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对传统医学进行继承与发扬,推动中医高等教育和师带徒教育,广东的中医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地域医学、传染病防治等诸方面均获得丰硕成果。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年至1979年,该阶段由于国家对中医研究重点的调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开始以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强调临床实践,以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为主要方向,在急腹症治疗、针灸麻醉、骨伤复位、特效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上获得巨大成绩的阶段。广东作为全国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医学文化积淀使该地区在建国后的中医学术发展带有一些鲜明的特征。笔者认为这些特征是:①以临床实践为学术研究的导向和根本动力;②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学术发展的推动力量;③以知名学者和民间支持作为学术研究的支撑力量;④坚持中医本位,注重前人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特征决定了1949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未来中医学术研究事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凌志远[2](2010)在《沙参麦冬汤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沙参麦冬汤出自清代着名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由沙参、玉竹、生甘草、冬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7味药物组成,堪称清养肺胃、生津润燥的代表方剂。原方主要治疗温热和燥热之邪伤及肺胃阴分之证。近几十年来,随着医家的不断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范围得到显着扩展。本文检索了中国知网数据库1985~2009的医学文献,搜集到关于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文献资料157篇。分析研究初步弄清了沙参麦冬汤在现代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主治病证的证候特点、药物使用情况和治疗效果等,为今后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157篇文献资料显示,沙参麦冬汤在现代临床上可用于内、外、妇、儿等科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五官科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多种病证。沙参麦冬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11种,其中治疗咳嗽、支气管炎、肺癌患者最多。所治咳嗽以干咳为主症,方中沙参、麦冬的使用频率最高,总有效率最高达100%。所治支气管炎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症,方中沙参、麦冬、玉竹使用频率最高,治疗有效率为92.93%。肺癌以气急为主症,方中沙参、麦冬、甘草使用频率最高,有效率最高达92.11%。治疗儿科疾病6种,其中治疗咳嗽患者最多。所治咳嗽以干咳无痰为主症,方中沙参、麦冬、甘草的使用频率最高,疗效最好达到94%。治疗消化系统疾病7种,其中治疗萎缩性胃炎、抗痨药后反应、胃痛患者最多。所治萎缩性胃炎,临床以食后嘈杂、舌质红、少苔为主症,方中沙参、麦冬、甘草的使用率最高,疗效高达96%。所治抗痨药后反应,临床以口咽干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主症,方中沙参、麦冬、扁豆、甘草的使用频率最高,疗效最好达到95.6%。所治胃痛以胃胀痛、呕逆烧心、口干、渴不欲饮、纳差为主症,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甘草的使用频率最高,疗效最好达到97.5%。治疗五官科疾病6种,其中治疗慢性咽炎、放疗损伤、剥脱性唇炎患者最多。所治慢性咽炎,临床以咽部异物感为主症,方中沙参、麦冬、甘草的使用频率最高,疗效达到100%。所治放疗损伤,临床以口腔疼痛、溃疡白膜为主症,方中各药使用频率均达到100%,疗效达到94.4%。所治剥脱性唇炎,方中以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的使用频率最高,疗效达90%。治疗结缔组织疾病3种,其中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最多。其临床以咽干、口干为主症,方中沙参、麦冬的使用频率最高,总有效率达95.6%。研究还表明,沙参麦冬汤在现代临床应用中,一般为随证加减或者合方使用,很少照搬原方。方中各药以扁豆使用率最少,值得探讨。

段传皓[3](2010)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本文从中医理论、临床研究两方面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的临床观察研究。研究方法:所有病人均门诊采集,病例来源于2009年6月-2009年7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患者。共纳入临床病历100例,采用治疗组及对照组,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共50例,对照组共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标准疗法,治疗组联合应用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总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项症状比较,咳嗽、咯痰、喘息单项症候积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发现,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总分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小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前后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相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于治疗前后评分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于治疗前后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积分对比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小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前后感冒情况比较,从感冒次数来说,治疗前两组感冒次数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感冒次数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感冒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感冒次数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感冒的等级分布来说,治疗前两组感冒次数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感冒等级分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尚不能认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感冒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情况比较,两组在治疗前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采用不同用药种类的患者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用药种类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采用不同用药种类的患者人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途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采取不同治疗途径的患者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采取不同治疗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采取不同治疗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采取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肺虚、脾虚、肾虚三组在治疗前中医证候总分比较不全相同,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无可比性(P<0.05)。三组在治疗前咳嗽积分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咯痰、喘息积分有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肺虚、肾虚组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于治疗前后评分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组的咳嗽、咯痰症状于治疗前后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症状于治疗前后积分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在治疗后咳嗽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咳嗽、咯痰、喘息等临床症状,同时可减少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及感冒次数。目前世界上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尚缺乏特效的药物及方法,而中医中药秉承其五千年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髓,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张毅之[4](2010)在《岭南伤寒名家何志雄教授主要学术思想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历代诸多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在理论、临床、本草、方剂等各个方面推动着中医学不断发展。何志雄教授是当代岭南伤寒名家之一,为我国当代杰出的中医理论家、教育家、临床大家。先生治学严谨,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数十春秋,对诸多理论问题阐发透彻,如伤寒六经实质、伤寒胃气学说等。先生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将理论研究成果用之于临床实践,擅用六经辨证辨治六淫外感疾病、脏腑辨证论治内伤杂病。对于经方的运用更是颇具心得,多有创见,常以经方治疗各种疑难病症,本师古而不泥古之风,临证多有加减而切中病情。先生临证之时重视保护调养胃气在外感内伤诸多病症中的运用,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以扶正祛邪为其重要的临证特色,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是当代岭南中医学的宝贵财富。本研究主要运用伤寒学的相关理论方法,通过搜集整理何志雄教授相关文献资料,采访与何老有关的人物从而获取口述材料,旁纳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方法对何志雄教授主要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等内容作深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便于岭南伤寒学术的传承和发展。何老一生所积累的学术思想内容甚多,笔者在取材上多有取舍,旨在对重点内容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研究,故将何老有代表性的、理论体系完整的、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内容作重点研究,对于何老其它学术思想,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陆续开展。本研究主要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何志雄教授生平简述。通过细致的资料搜集,较为详细地描述出何老一生的人生际遇和走上中医之路并成为一代大家的外部史实。旨在以史实为依据,从中探讨外部环境因素对于何志雄教授走上中医之路的历史动因;从其人生际遇的客观史料窥探出何老立志中医,悬壶济世,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促进因素。藉此对后人立志中医给予一定的启迪和鼓舞。第二部分为何志雄教授的学术精华。何志雄教授为当代岭南伤寒名家之一,对于《伤寒论》的理论阐发、临床运用等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体会。通过整理何志雄教授文献资料及有关口述材料,结合伤寒学相关理论方法,我们发现何志雄教授对于《伤寒论》六经实质的阐发是以脏腑经络有关理论为基础,以《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着作为理论依据,结合伤寒六经自身的内在独特性,对伤寒六经的实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何志雄教授以数十年研究运用《伤寒论》之经验体会,认为胃气学说贯穿于《伤寒论》理论方法的始终,是《伤寒论》重要的内在组成部分之一。何老强调,学习伤寒使用经方的关键之一,在于对伤寒胃气学说的深刻把握,何老此论对当代伤寒学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启迪意义。以伤寒胃气学说为门径,为研究伤寒,使用经方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第三部分为何志雄教授的临证经验。与岭南大多数医家一样,何志雄教授不但是一位中医理论家,教育家,更是一位临床实干家。何老注重中医理论与临证实践的内在一致性,强调中医之本在于理论发明,其生命力在于临床的简、便、效、廉,二者密不可分,均应加以重视。在治学育人之余,何老勤于临证,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先生对于外感疾病常以六经辨证为指导,在六经辨治运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以六经辨证辨治外感温病是其一大特色。对于内伤杂病又偏重于使用脏腑辨证,在具体运用中,何老又强调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外感内伤诸多病症的治疗上,先生首重患者脾胃之气的强弱,在处方用药中亦时时注重顾护中焦脾胃之气,切实提高疗效,对末学颇多启发。第四部分为何志雄教授运用经方的医案研究。何老是当代岭南“经方派”名家之一,一生研究伤寒,运用伤寒,于经方多有理论发明,运用上均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搜集整理何老经方治验医案,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何老注重“方证相对”,强调运用经方的关键,首先在于对经方组方机理和加减变化的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其次在于娴熟地运用四诊,全面准确地搜集脉证表现,进而对病因病机的准确把握。何老对于“方证相对”的具体内容所强调的是病因病机与组方机理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同时注重临证时的灵活加减运用。通过深入系统地研究何志雄教授的学术思想,我们得出:先生为当代岭南伤寒的杰出代表,是当代岭南地区的“经方派”大家,为当代中医教育家、临床实干家。六经实质论是其重大的研究成果之一,是何老阐释《伤寒论》六经病证、经方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持,直接影响到何老对伤寒胃气学说的深入探讨,运用六经辨治外感温病等各个方面;补土以扶正气是何志雄教授学术思想的中心和重点内容,贯穿于何老对于六经实质、六经病证、伤寒营卫学说等诸多理论阐述之中;同时补益脾胃的具体运用亦成为何志雄教授临证所常用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研究何志雄教授一生的成才之路,我们发现中医经典着作所蕴含的深刻的科学内涵及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何老学术思想的根源,而近代科学思潮使先生具备崇尚实证的学术风格。何老朴实无华,注重实际的风格体现于其诸多论着之中。幼年艰苦的生活经历又铸就了先生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及虚怀若谷的人格品质。从先生的中医之路,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学习经典,运用经典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医教育事业,开展中医普及工作是中医发展的内在根据。

刘志刚[5](2010)在《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构建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2)依据该模式,通过大柴胡汤方证文献研究,初步明确该方应用指征、药物剂量及配伍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在导师已经提出观点及近年来中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2)以网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图书馆馆藏为文献来源。网上数据库检索范围为1979年至2009年的期刊文献(部分期刊回溯至创刊)。还收集各类专着及日本汉方杂志中有关大柴胡汤医案及论述。利用MS Excel建立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字段包括医案来源、作者、组成、药物剂量、相似度、病名(中医、西医)、疾病类别、患者性别、年龄、症状和体征、舌苔及脉象等内容。采用SPSS 13.0, SPSS Clementine 8.1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及数据挖掘(Apriori算法)等方法。结果:(1)体质、疾病之间及它们与证候的形成都存在密切的联系。体质能够明显影响疾病的类型,而疾病对体质的形成及变化也存在显着作用。体质和疾病均是证候形成关键因素,决定着证候产生,类型及其转归。疾病和体质是证候的构成要素。应当对方剂、主治疾病及体质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体质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方证的内涵。(2)本研究共收集医案717例,经筛选后共入选医案557例。通过分析,主要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以下特点:大柴胡汤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及胆管疾病、胰腺疾病、肝脏疾病、胃及食管疾病,肠道疾病,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该方主治疾病范围非常广泛,但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及感染性疾病。通过ArrowSmith闭合式文本挖掘方法研究发现大柴胡汤主治疾病可能与精神及其他应激、炎症及免疫反应、动力障碍、前列腺素和组胺有关。大柴胡汤方证体质:形体特征:体格发育较好,比较壮实,但不一定肥胖。肌肉丰满,比较坚紧。肤色偏黑,皮肤较干燥,脸色一般较佳。颈部粗短,上腹角偏宽,头围、肩宽、胸围较大。心理特征:性格外向,但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且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多见。机能特点:肝机能和胃肠机能弱。神疲乏力,睡眠障碍,食欲不振,食后上腹胀,便秘倾向,小便黄而短。腹诊特点:主要表现在上腹及胸胁部,以紧张、抵抗及压痛为特征。其判断要点为:如患者的形体特点、机能特征及腹诊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特点,即可以诊断为大柴胡汤体质。如心理特征也符合,则可以认为是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大柴胡汤方证临床表现: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总体表现,消化及非消化系统表现的区别与联系,并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在不同疾病类别中的临床表现模式。在消化系统中,大柴胡汤方证总体表现为舌红、呕吐、口苦、恶心、腹痛、腹胀、胁痛、便秘等。很多患者还表现为嗳气、肩痛、头痛、失眠、头晕等。还有个别患者表现为乏力、神疲、便溏等。而在非消化系统疾病中,临床表现模式更加多样。总体表现为头痛、失眠、头晕、烦躁、苔黄或苔薄黄、舌红、便秘等。患者仍然会出现包括胁痛在内的症状群,如胁痛、肢冷、便秘、头晕、尿黄、目眩;胁痛、肩痛、腹胀、胸闷、暖气;胁痛、面红、返酸。少部分患者也会出现纳差、神疲、乏力等表现。大柴胡汤加味药物的配伍规律及应用指征。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加味药物归为以下几类:1、行气、消食、利胆、止痛药;2、活血、清热、泻下药;3、行气、化痰、清热药;4、行气、泻下药;5、清热解毒药;6、补气药等。非消化系统加味药物归为以下几类:1、活血药;2、平肝、化痰药;3、清热燥湿、攻下药;4、清气分热药;5、清热解毒、化痰药等等。大柴胡汤剂量应用规律,应用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大柴胡汤剂量可以归为4类。一是方中药物比例基本一致,方中各味药物剂量在10克左右,当以口苦、脉弦等为主时应用;二是以大黄为主,可达20g左右。当阳明热结较重,出现发热、舌红,而又以腹痛、苔黄、便秘为主要表现时用之;三是以芍药为主,可达30g左右。以上腹痛为主时,重用芍药缓急止痛;四是以柴胡为主,可达24g左右。以胸胁苦满为主时则重用柴胡以和解少阳。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的大柴胡汤经验性的临床判断标准为:1、患者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大体符合总体临床表现者;2、患者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符合总体临床表现,虽不符合主治疾病谱者;3、虽不符合大柴胡汤体质,但符合主治疾病,且符合典型临床表现者。在提出经验性诊断标准后,我们利用基于临床医案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探讨了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另外,还对大柴胡汤组成药物临床应用指征、方剂结构、剂型、煎服法,主治疾病间的关系等作简单讨论。结论:(1)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模式基本涵盖了中医方证的构成要素,能够比较全面反应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特点。本研究也从文献研究角度证明该研究模式是可行的。(2)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患者为大柴胡汤体质或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且临床表现符合该方临床表现特征时。可以认为是大柴胡汤典型方证。疾病急性期,可以用大柴胡汤控制病情恶化、缓解症状;疾病慢性期,可以用该方调理体质,预防疾病进展或复发;2、患者为大柴胡汤体质或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认为是大柴胡汤方证。可以用该方调理体质,预防疾病进展或复发;3、患者不是大柴胡汤体质,但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且临床表现典型时。可以在疾病急性期应用大柴胡汤,如症状缓解,应换用他方调理。如无效,应尽快调整治疗;4、患者非大柴胡汤体质,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即便属于该方主治疾病范围,也当忌用大柴胡汤。

凌燕[6](2009)在《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肺疾病,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本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在整理总结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关慢性肺心病的记载、现代中医学对慢性肺心病的研究进展、现代医学对慢性肺心病的规范化防治及研究进展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研究探讨清肺化痰活血法对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痰热夹瘀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血瘀证候及外周血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对照,探讨清肺化痰活血法对血液流变学作用的机理,从而为临床运用该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痰热夹瘀型患者提供科学依据。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分轻、中、重度)证属痰热夹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控制性氧疗、支气管舒张剂、抗生素、祛痰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具有清肺化痰活血作用的中药汤剂。疗程为1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1.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胸闷、自汗、食欲、腹胀、乏力、肺部哮鸣音等项症状体征等指标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案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口唇及齿龈暗、舌下静脉曲张、颈静脉曲张等血瘀证表现(P<0.01或P<0.05),而治疗组的治疗方案在改善口唇、齿龈暗、爪甲紫暗/微循环障碍、面色晦暗、颈静脉曲张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舌暗(瘀斑)、脉象、皮下瘀血斑、影像学或心脏彩超肺动脉高压的表现方面相比较,没有显着改善。3.外周血血液流变学:治疗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等也有所改善(P<0.05或P<0.01)。而治疗组在改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上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

李敏[7](2007)在《《伤寒杂病论》对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证治规律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意义: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易反复,多呈缓慢进行性,往往本虚标实,或者虚实兼夹,其后期可并发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肺不张,甚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入“咳嗽”、“喘证”、“痰饮”等病证范畴。现代临床仍然运用仲景方辨证治疗慢支,并获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以分期辨治为线索,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出发,系统阐述《伤寒杂病论》在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中的证治规律;总结《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咳嗽”、“喘证”、“痰饮”的内容,收集后世医家运用仲景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的资料,分析其中蕴含的仲景学术思想,为临床运用仲景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内容:根据临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则,将慢性支气管炎分为两个阶段(发作期和缓解期)进行辨证论治。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出发,以分期辨治为线索,系统阐述《伤寒杂病论》在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中的论治规律。以《伤寒杂病论》为根本,结合后世临床研究,对仲景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进行归纳总结。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多为实证、虚实夹杂为主,治疗上以攻邪为主,扶正为辅,其发作往往多为外邪引动痰饮而致咳喘加剧。而脾肺肾气虚又是招致外邪入侵的内在因素。纵观《伤寒杂病论》关于咳喘的证治,大抵有表证兼喘、热实之喘、水饮之喘、邪在少阳、肝郁气滞,气机逆乱、阳脱之喘数端。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治疗上应该以扶正为主,兼以攻邪,其主要表现为脾肺两虚,久致肾虚,正愈虚而邪愈恋,邪愈恋则正更伤。《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所着之医书,其中的治疗咳喘诸方充分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咳喘的规律,实证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虚证以扶正为先,兼以祛邪;虚实夹杂则祛邪与扶正兼施,效法于临床,其理法可准绳,方药可循用,对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并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胡波[8](2005)在《脾经胃经生理功能经典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是十四经中非常重要的两条经脉。二经表里相合,在外循行身前,在内属络脾胃,联系脏腑器官众多。通过生成输布气血、调节气机升降,来调控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行。 本论文系统复习整理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相关经典文献,明确分析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气血多寡、病候及其腧穴主治规律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总结提炼出二经各自的生理功能,试图丰富经络学说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经络学说,对于临床实践和科研都有重要意义。 论文分三大部分,前言、正文和附录。 前言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概况并介绍了研究所要论述涉及到的四个方面。 正文部分为本文主体,通过对经典文献中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内容的研究,初步总结了二经的生理功能,分两节论述。 第一节总结了足阳明胃经的生理功能。 1.足阳明胃经经为十二经脉之长,循行分布广泛,联系经络脏腑器官众多,气血充足,功用复杂,为全身经脉之根本。表现为宽胸利肺、通心安神、络脾统肠、充养奇经。 2.足阳明胃经脉大血多、气盛阳旺。阳明气血俱多;通过不同方面论证阳明为三阳,阳气最旺。 3.足阳明主润宗筋。阳明虚是宗筋为痿的主要病机,取阳明是治疗痿证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总结了足太阴脾经生理功能。 1.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运化精微。通过输布水谷精微,主润四肢肌肉、连系舌本、荣养口唇;脾经属脾络胃,和调中焦气机。 2.足太阴脾经统帅三阴。足太阴脾经为三阴,阴气最盛,为多血少气之经;其位于三阴之关,为内部之门户;行气于三阴,能对多个脏腑功能起到调控作用。 附录部分为脾胃经穴现代临床应用的概述,通过对近年来发表的针灸临床文献中脾胃经穴的应用研究,归纳、总结了脾胃经穴的主治规律。

陈柏翰[9](2005)在《论大柴胡汤的临床运用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柴胡汤是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首见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历代医家所珍视,奉为圭臬,尊为良方。有关于大柴胡汤证在仲景原文中共有四条,一见于《伤寒论》第103、136、165条,一见《金匮要略》中“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之十二,主治少阳未解,内有里实,少阳阳明合病,其主证除少阳病(小柴胡汤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喜呕等表现之外,更见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满拘急硬痛,下利,腹满不通,舌苔黄燥,脉弦等症。大柴胡汤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炙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组成。因其少阳未解,故用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又兼阳明里实,故去人参、炙甘草以免补中助邪,关门留寇;加芍药以和营和缓急止痛;加枳实、大黄以利气消痞,通下热结,为少阳阳明(少阳兼里实)两解之剂。临床疗效可靠,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本研究通过对大柴胡汤近年来临床报道文献的整理,以探讨大柴胡汤在临床的运用规律,从而更有效的指导临床。 本方在现代临床被方泛运用于治疗:消化、呼吸、脑血管系统、循环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其它方面的疾病。其临床运用归律如下:(一) 少阳络肝属胆,和解清热、通里清下,以治中焦病证。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灵枢·营卫生会》曰:“此(指中焦)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是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少阳之脉络肝属胆,肝胆相连,脾胃相关,肝胆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肝胆病则可影响及脾胃,可见“土壅木郁”、“土虚木乘”或“土虚木贼”。因而凡脾胃肝胆病,所致之腹痛、胃脘痛、黄疸、等症,辨证属少阳阳明同病之证,皆可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近年,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消化系统多种疾患,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溃疡病穿孔等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二) 少阳主胸,疏利清宣,通腑降浊,以治心胸肺病证。手少阳经,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足少阳之脉,下胸中,贯膈。正是由于这些经脉上之联系,因而临床某些心悸、胸痹、咳喘等病证,用本方疏利清宣,通腑降浊,有时可收到较理想的效果;(三) 少阳属三焦,和解通里,调畅气机,以治代谢失常病证。手少阳之脉,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而代谢失常及内分泌失调病证,往往病变范围涉及上、中、下三焦和气血津液的不利,因此临床上亦有用大柴胡汤两解少阳阳明,治此类病证:(四) 突出主证,参以病机,随证施治,治疗其它病证。少阳主决断,解郁泻热疏肝利胆,以治精神情志病证。少阳可入可出,宣通内外,以疗皮肤诸病。调达上下,达邪利窍,治疗神经系统疾近代实验研究显示:大柴胡汤可影响胃酸调节机制有保护胃的作用,可抑制阿斯匹林引起的胃薪膜电位差低下,并可调整离体小肠的运动:调节脂质代谢,增加APO一I、APOll、APOB,同时降低胆固醇、一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一C;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清GPT、GOT、TNF一a和淀粉酶水平,促进肝)9i:和胰腺血流;彤响内分泌系统,改善钙及磷酸的代谢;大柴胡汤对强的松龙引起的羊红细胞抗体反应的抑制,均有恢复作用,说明其有刺激T细胞,调节免疫的功能;对D一半乳糖Ilu所致的人鼠急性肝炎模型能抑制其SGPT含量的升高,呈现护肝效应,同时可抑制肝纤维化形成:还有显着的抗炎、利胆、解痉等作用。 在我们所收集的资料中,大柴胡汤所治之证,十分广泛,但其中消化系统的疾病为多,尤其是治疗肝胆胰三脏器病变为最多,在所收集资料中占到50%以上。患者病变多集中在胸胁以下和上腹部。临证多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发热(或往来寒热),口干、口苦、食欲不振,或兼有胸胁满痛,小便黄,黄疽,烦躁,下利等,舌脉多表现为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六经辨证其证归属少阳阳明同病的证候,辛且国医学中可归属为“月复痛,胃院痛,黄疽,胆痒”等范围。临证以大柴胡汤为基本方,清少阳之邪而疏利肝胆,泻阳明里实而运脾gJl,随证加减治疗肝胆肤及胃肠道疾病,多获良效。大柴胡汤具有小柴胡汤和承气汤之意,和解少阳,通下.里实。少阳主枢,.可主内外上’厂,病理可山外入内,治疗可由内达外,}二下亦然,因而大柴胡汤在临床!二之所以可治1二下内外诸病,与其作用是密不可分的。主题词:大柴胡汤临床运用规律研究

陈泽霖[10](1979)在《论“辨舌”用药》文中认为 辨舌用药,最早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对后世有指导意义。如《伤寒论·阳明篇》:“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心中懊(忄农),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二条引文说明同为阳明经证,因舌、苔有异,所以立法用药也就不同。咽燥口苦而兼白苔,为热邪留扰胸膈之症,当以栀子豉汤清热,而口干舌燥,则是热盛,阳明津液受伤的表现,所以需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生

二、用中西两法治疗肺原性心脏病二十二例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中西两法治疗肺原性心脏病二十二例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意义与预期成果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医科学化”政策下的学术探讨与实践(1949至1953年)
    第一节 建国后“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历史、政策背景
        一、“中医科学化”政策的提出
        二、“中医科学化”对于广东中医界的特殊意义
    第二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的主要群体和学术阵地
        一、以民国时期各中医学校教师及毕业生为主的进步中医
        二、具有中医学术素养的开明西医、药师
        三、“中医科学化”的学术阵地——《广东中医药》与《星群医药月刊》
    第三节 围绕“中医科学化”中基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一、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价值的探讨
        二、梁尚博关于“中医科学化”研究方向的设想
        三、谭次仲的“中医科学化”方案
    第四节 广东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学术实践
        一、医史文献研究
        二、中医理论研究
        三、脉学研究
        四、针灸机理及治疗学的研究
        五、星群药厂与中药炼剂研究
    第五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学术革新运动的特征
        一、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
        二、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
        三、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
        四、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政策引导下的中医学术勃兴(1954至1965年)
    第一节 重要的中医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机构
        一、《广东中医》与《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二、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广东中医药研究所)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第二节 以学术讨论端正对继承发展中医学术的态度
        一、梁乃津对余云岫及其学术观点的批判
        二、对《新针灸学》的评论及相关争论
        三、对龙世雄“关于中医中药的研究问题”一文的评论
    第三节 医史文献研究
        一、萧熙的医史文献研究
        二、赵思兢关于中药功效及炮制法的文献溯源
        三、张创献关于经络实质与“九针”源流的考证
    第四节 地域医学研究
        一、岭南医家、医籍、医学文化研究
        二、广东医家医案、医话研究及医疗经验提炼总结
        三、岭南生草药及验方研究
    第五节 关于中医理论核心、诊疗手段的探讨
        一、关于中医理论核心的大讨论
        二、关于脉学的大讨论
        三、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
    第六节 中医临床医学研究
        一、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二、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
        三、妇科疾病防治
        四、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学研究
        五、针灸手法、模型及经络学说研究
        六、五官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七节 1954至1965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特征
        一、注重文献研究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先导作用
        二、岭南医学研究方兴未艾
        三、注重名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四、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
        五、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成果丰硕
        六、国家政策推动学术勃兴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繁荣(1966至1979年)
    第一节 脾胃学说研究的深入
        一、文献收集整理方面
        二、临床研究方面
        三、实验研究方面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
        一、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
        二、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
        三、针刺麻醉研究
    第三节 中药特效药及岭南生草药研究
        一、青蒿素防治疟疾研究
        二、破伤风抗毒素的研究
        三、毛冬青防治脉管炎研究
        四、岭南生草药研究
    第四节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一、侯灿关于“八纲”现代医学意义的研究
        二、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控制论原理的探讨
        三、梁直英从控制论角度对《伤寒论》的再认识
    第五节 1966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特征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学术活动的主流
        二、临床应用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文献研究相对匮乏
        三、注重现代科学前沿理论与中医学术研究的结合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香港地区中医发展史略
    第一节 香港中医发展概况
        一、港英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限制
        二、香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三、香港中医教育发展概况
        四、香港中医团体发展概况
    第二节 侨港名医与香港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一、侨港中医群体
        二、“侨港名医”对香港中医事业的贡献
        三、“二战”后着名侨港医家及其在港学术成就
    参考文献
结论
图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沙参麦冬汤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沙参麦冬汤的临床研究概况
        1 呼吸系统疾病
        2 儿科疾病
        3 五官疾病
        4 消化系统疾病
        5 神经系统疾病
        6 代谢疾病
        7 结缔组织病
        8 皮肤病
        9 血液系统疾病
        10 循环系统疾病
        11 内分泌系统疾病
        12 妇科
        13 其他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沙参麦冬汤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
    前言
    1 沙参麦冬汤方证的理论研究
        1.1 方证源流
        1.2 症状分析
        1.3 病位分析
        1.3.1 燥伤于肺
        1.3.2 燥伤于胃
        1.4 病因病机
        1.5 类证鉴别
        1.5.1 温燥与凉燥
        1.5.2 温燥与风温
        1.5.3 温燥与伏暑
        1.5.4 肺胃阴伤与胃热阴伤
        1.6 药性分析
        1.6.1 沙参麦冬汤中各药的性味、功效分析
        1.6.2 沙参麦冬汤中各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1.7 方证特点
        1.7.1 重在甘寒滋阴生津
        1.7.2 重在滋养肺胃
        1.7.3 培土生金法
        1.8 类方鉴别
        1.8.1 益胃汤
        1.8.2 增液汤
    2 沙参麦冬汤治疗各科疾病的现代临床研究
        2.1 呼吸系统疾病
        2.1.1 咳嗽
        2.1.2 支气管炎
        2.1.3 肺癌
        2.2 儿科疾病
        2.2.1 咳嗽
        2.3 消化系统疾病
        2.3.1 萎缩性胃炎
        2.3.2 抗痨药后反应
        2.3.3 胃痛
        2.4 五官疾病
        2.4.1 慢性咽炎
        2.4.2 放疗损伤
        2.4.3 剥脱性唇炎
        2.5 结缔组织疾病
        2.5.1 干燥综合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1 历代医家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2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现代研究概况
        3 慢性支气管炎辨证论治的现代研究概况
        4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冬病夏治与穴位贴敷的认识
        1 历代医家对冬病夏治的认识
        2 历代医家对穴位贴敷的认识
        3 冬病夏治与穴位贴敷的中医治疗现代研究概况
        4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慢性支气管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1 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
        2 慢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资料
        3 慢性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
        4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
        5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
        6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7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及进展
        8 慢性支气管炎的预后评价
        9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一般情况
        3 均衡性分析
    诊断标准
        1 西医诊断标准
        2 临床分期
        3 急性发作期病情程度划分
        4 中医病证证候分类
    研究方法
        1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
        2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侯积分之间的差异及总分之间的差异
        3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候积分之间的差异及总分之间的差异
        4 两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情况
        5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情况
        6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情况
        7 感冒情况
        8 用药情况
        9 治疗途径
        10 观察治疗组患者不同证型的中医症候积分
    讨论
        1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的理论依据
        2 方义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4 总结
        5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调查表1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调查表2(用来判断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型)

(4)岭南伤寒名家何志雄教授主要学术思想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Ⅰ文献综述
    1 文献研究
        1.1 岭南伤寒发展脉络简要回顾
        1.2 研究岭南伤寒医家的学术成果回顾
        1.3 建国以后岭南伤寒学的发展状况
    2 选题依据
    3 主要研究内容
        3.1 学术精华研究
        3.2 临证特色研究
        3.3 经方医案研究
    4 研究方法
Ⅱ 生平简述
    1 幼年坎坷 立志岐黄
    2 回国执教 报效祖国
Ⅲ 学术精华
    1 何老六经实质论的整理研究
        1.1 何老六经实质论的整理归纳
        1.2 对何老六经实质论的探讨
    2 对《伤寒论》中胃气学说的探讨
        2.1 何老对伤寒"胃气"实质的概括
        2.2 "胃气"强弱决定六经发病类型
        2.3 胃气与六经病的传变和预后
        2.4 顾护胃气是伤寒立法施治之本
Ⅳ 临证特色
    1 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运用经验总结
        1.1 外感疾病以六经辨证为指导
        1.2 内伤杂病多以脏腑辨证为主
    2 何志雄教授调理脾胃经验总结研究
        2.1 风寒外感用桂枝汤健脾散邪
        2.2 温热外受强调健脾益胃生津
        2.3 擅以四君子汤平调脾胃以治诸证
        2.4 中阳不运,治法多遵从仲景
        2.5 脏腑相关,理肝胆以治脾胃
Ⅴ 经方医案研究
    1 个案鉴析
        1.1 桂枝汤案
        1.2 麻黄汤案
        1.3 小青龙汤案
        1.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案
        1.5 五苓散案
        1.6 苓桂术甘汤案
        1.7 炙甘草汤案
        1.8 栀子豉汤案
        1.9 小陷胸汤案
        1.10 大黄黄连泻心汤
        1.11 附子泻心汤案
        1.12 半夏泻心汤案
        1.13 生姜泻心汤案
        1.14 桂枝人参汤案
        1.15 葛根芩连汤案
        1.16 葛根加半夏汤案
        1.17 小建中汤案
        1.18 白虎加人参汤案
        1.19 猪苓汤案
        1.20 调胃承气汤案
        1.21 小承气汤案
        1.22 栀子柏皮汤案
        1.23 小柴胡汤案
        1.24 大柴胡汤案
        1.25 黄芩汤案
        1.26 柴胡桂枝汤案
        1.27 真武汤案
        1.28 四逆汤案
        1.29 吴茱萸汤案
        1.30 白头翁汤案
    2 综合评述
        1 治病求本,见证知机
        2 擅抓主症,依症施方
        3 随证治之,变化灵活
        4 标本缓急,次序分明
        5 善调脾胃,以固后天
Ⅵ 问题探讨与前景展望
    1 整理研究当代医家学术经验的优越性和紧迫性探讨
    2 何志雄教授在岭南医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2.1 何志雄教授为当代岭南伤寒的杰出代表
        2.2 何志雄教授为当代岭南地区的“经方派”大家
        2.3 何志雄教授为当代中医教育家
    3 影响何志雄教授学术思想诸多因素的探讨
        3.1 近代科学思潮的影响
        3.2 某些学术流派和医家的影响
        3.3 自身素质的因素
    4 何志雄教授的学术思想对现代中医发展的启发
        4.1 重视经典,固中医之根
        4.2 注重中医教育,普及中医知识
    5 对何志雄教授学术经验研究的前景展望
        5.1 对何志雄教授着作的继承
        5.2 对继承何老临证经验的一些想法
        5.3 对何老验方的研究开发
结语
    1 何志雄教授六经实质论是其重大研究成果之一
    2 保胃气以扶正气是何志雄教授学术思想的中心
    3 何志雄教授学术思想与岭南地域特色有关
    4 学习何志雄教授学术思想对笔者的启迪作用
    5 本论文的创新点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
    1 贯彻"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原则是中医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1.1 "病证结合"是现代中医临床实际的需求
        1.2 "方证相应"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
    2 方证研究源流及现状
        2.1 方证相应的概念
        2.1.1 方证相应的不同提法
        2.1.2 方证相应概念的内涵
        2.2 方证相应的源流
        2.3 方证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3.1 方证的病机概念
        2.3.2 方证的证据概念
    3. 构建"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
        3.1 研究思路
        3.1.1 以体质、主治疾病谱为要素重新构建"证"的研究内容
        3.1.2 体质
        3.1.3 主治疾病谱
        3.1.4 小结
        3.2 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3.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的诊断及治疗特征
        3.3.1 诊断
        3.3.2 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现状
    1 大柴胡汤源流
    2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现状
        2.1 关于大柴胡汤方剂组成
        2.1.1 大柴胡汤中必有大黄
        2.1.2 大柴胡汤中必无大黄
        2.1.3 大黄可有可无说
        2.2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病机定位
        2.2.1 少阳阳明合病
        2.2.2 少阳病
        2.2.3 阳明病
        2.2.4 三阳合病
        2.2.5 太阴病
        2.2.6 少阴病
        2.2.7 矛盾说
        2.3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临床特征
        2.3.1 对于《伤寒杂病论》条文的总结
        2.3.2 大柴胡汤方剂主治
        2.3.3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3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1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
        3.1.1 消化系统
        3.1.2 心血管系统
        3.1.3 调节代谢作用
        3.1.4 免疫调节作用
        3.1.5 血液系统
        3.1.6 内分泌系统
        3.1.7 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3.1.8 抗炎作用
        3.1.9 抗病原体
        3.1.10 抗过敏作用
        3.2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
        3.2.1 传染病
        3.2.2 呼吸系统疾病
        3.2.3 循环系统疾病
        3.2.4 消化系统疾病
        3.2.5 泌尿系统疾病
        3.2.6 生殖系统疾病
        3.2.7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3.2.8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3.2.9 神经系统疾病
        3.2.10 骨科疾病
        3.2.11 妇产科疾病
        3.2.12 皮肤病
        3.2.13 五官科疾病
        3.2.14 精神疾病
        3.2.15 发热性疾病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1 大柴胡汤方证特点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数据库建立
        1.1.3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情况
        1.2.2 大柴胡汤方证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及大柴胡汤证形成时间
        1.2.3 大柴胡汤病位、病机、病性
        1.2.4 大柴胡汤方证主要内容
        1.2.5 大柴胡汤药物配伍
    2 大柴胡汤剂量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药物剂量分析
        2.3 小结
    3 讨论
        3.1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病机
        3.2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
        3.2.1 关于大柴胡汤
        3.2.2 主治疾病谱
        3.2.3 体质
        3.2.4 临床表现特点
        3.2.5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
        3.2.6 大柴胡汤应用流程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柴胡汤方证机制探索
附录2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研究方法探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慢性肺心病的认识
        1.1 古代文献对慢性肺心病的论述
        1.2 慢性肺心病中医现代研究概况
        1.3 小结
    2 现代医学对慢性肺心病的研究
        2.1 关于流行病学的研究
        2.2 病因研究
        2.3 发病机制和病理
        2.4 分期及临床表现
        2.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
        2.6 治疗
    3 小结
    4 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5 本研究组方及药物分析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资料
        1.3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观察项目
        3.2 评分标准
        3.3 疗效评定方法
        3.4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症状比较
        4.2 治疗组与对照组次要症状比较
        4.3 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体征比较
        4.4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瘀证积分的比较
        4.5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的比较
        4.6 治疗组与对照组证候疗效比较
        4.7 安全性检查
    5 讨论
        5.1 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辨证属痰热夹瘀型患者的选方基础
        5.2 研究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伤寒杂病论》对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证治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3 前言
4 慢性支气管炎证治
    4.1 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证治
        4.1.1 表证兼喘
        4.1.1.1 风寒束表,表闭而喘
        4.1.1.2 营卫不和,肺寒而喘
        4.1.1.3 外感风寒,内有郁热
        4.1.2 热实之喘
        4.1.2.1 肺热壅塞
        4.1.2.2 肠热挟表
        4.1.2.3 热实结胸
        4.1.2.4 痰热互结
        4.1.2.5 阳明热炽,腑气不通
        4.1.3 水饮之喘
        4.1.3.1 外寒内饮
        4.1.3.2 外寒内饮挟热
        4.1.3.3 寒饮挟热,上迫于肺
        4.1.3.4 外感风热,水饮内作
        4.1.3.5 寒饮郁肺
        4.1.3.6 寒饮内停,聚结化热
        4.1.3.7 水饮上凌心肺
        4.1.3.8 饮热壅肺
        4.1.3.9 痰壅气闭
        4.1.4 邪在少阳
        4.1.4.1 邪入少阳致咳
        4.1.4.2 邪传少阳兼水饮内结
        4.1.5 肝郁气滞,气机逆乱
        4.1.6 阳脱之喘
    4.2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证治
        4.2.1 脾虚水饮内停
        4.2.2 肾虚
        4.2.2.1 肾阳虚
        4.2.2.1.1 阳虚水泛
        4.2.2.1.2 肾虚不能化水
        4.2.2.2 肾阴虚
        4.2.3 肺胃阴虚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致谢

(8)脾经胃经生理功能经典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概况
    3 研究内容
正文:脾经胃经生理功能经典文献研究
    第一节:足阳明胃经生理功能经典文献研究
        1 十二经脉之长
        1.1 足阳明胃经宽胸利肺
        1.2 足阳明胃经通心安神
        1.3 足阳明胃经络脾统肠
        1.4 足阳明胃经充养奇经
        2 脉大血多,气盛阳旺
        2.1 阳明多气多血
        2.2 阳明阳气最旺
        3. 主润宗筋
        3.1 宗筋定义
        3.2 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
        3.3 阳明致宗筋为病
        3.3.1 痿证
        3.3.2 阳痿
        3.4 治痿独取阳明
        4 胃经生理功能小结
    第二节:足太阴脾经生理功能经典文献研究
        1 属脾络胃、运化精微
        1.1 主肌肉、连舌本、荣口唇
        1.2 和调中焦气机
        2 统帅三阴
        2.1 太阴经阴气最盛
        2.2 太阴为三阴之关
        2.3 太阴行气于三阴
        3 脾经生理功能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脾胃经穴现代临床应用概况

(9)论大柴胡汤的临床运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理论探讨
临床运用规律
    一、少阳络肝属胆,和解清热,通里清下,以治中焦病证
        1、治疗急性胰腺炎
        2、治疗胆系疾病
        3、治疗溃疡病穿孔、胃石症、胃下垂、肠道疾病
    二、少阳下胸中,疏利消宣,通腑降浊,以治心胸肺病证
        1、治疗循环系统疾病
        2、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3、治疗儿科诸病
    三、少阳属三焦,和解通里,调理气机,以治代谢失常病证
        1、治疗脂代谢异常
        2、治疗脂肪肝
    四、突出主证,参以病机,随证施治,以治诸证
实验研究概况
    一、保护胃粘膜和调整小肠运动作用
    二、调节脂质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改善血液流变性
    三、保护胰腺
    四、影响内分泌系统
    五、调节免疫系统
    六、影响生殖系统
    七、护肝利胆和降低括约肌张力作用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用中西两法治疗肺原性心脏病二十二例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D]. 余泱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2]沙参麦冬汤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凌志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3]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D]. 段传皓.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1)
  • [4]岭南伤寒名家何志雄教授主要学术思想整理研究[D]. 张毅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5]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D]. 刘志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2)
  • [6]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临床疗效观察[D]. 凌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1)
  • [7]《伤寒杂病论》对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证治规律探讨[D]. 李敏. 湖北中医学院, 2007(02)
  • [8]脾经胃经生理功能经典文献研究[D]. 胡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5)
  • [9]论大柴胡汤的临床运用规律[D]. 陈柏翰. 湖北中医学院, 2005(04)
  • [10]论“辨舌”用药[J]. 陈泽霖.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79(03)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22例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