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省干湿气候区划(论文文献综述)
梁国昭,陈希龄[1](1986)在《台湾省干湿气候区划》文中研究说明 一、引言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部海中,由台湾本岛和附近数十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36000平方公里。北回归线在本岛中部偏南处通过。近70%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四列近乎平行的高峻山脉,南北纵贯全岛,超过3000米的山峰,多达60余座,最高的玉山主峰,高达3950米。本省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太平洋北赤道暖流的一支沿台湾岛东海岸北上,并分流一股进入台湾海峡。在这样的地理位置、地形、季风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台湾省干湿状况时空变化十分明显的特征。
杨强,郑西楠,何立恒[2](2017)在《基于HadCM3模式的我国主要气候区划界线时空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区域分异规律及其时空演变研究是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以1951-2014年中国气象数据和基于Had CM3模式的1950-2059年气象模拟数据为数据源来分析中国主要气候区划界线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寒温带界线北移,且速度呈加快趋势;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北部界线向北移动,且东段界线的移动趋势较明显;亚热带北部界线已越过秦岭-淮河一线,且其东段北移趋势较明显;热带范围逐渐向北扩张。东北地区由湿润转干燥,达到干湿并存的状态;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总体上呈转湿趋势,虽北方半干旱区有部分区域转换为干旱区,但未出现明显的移动;华北平原等地区的湿润—半湿润界线和干湿区分界线均向西北方向移动;南方湿润区的干湿状况未发生显著变化。
吕凯琳[3](2018)在《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研究》文中指出建筑能耗与气候息息相关,气候是建筑形成与演变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气候条件其建筑形态也各有不同。建筑气候分区可以明确区分其共性特征和差异,使建筑总体上做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止气候对建筑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建筑做到因地制宜。近百年来,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全球变暖是目前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变化尺度不同,如何根据气候变化的规律,建立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模型,分析气候变化下的建筑节能策略,从而有助于建筑节能控制,是本论文的重要研究内容。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变化日益明显,而气候变化又有着千变万化的趋势,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研究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首先有必要分析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变化特点。通过分析我国历史阶段和未来不同情景模式下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变化特点,包括全国整体的平均变化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变化,从而建立我国的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模型,分析气候变化下建筑气候分区的变化趋势。(2)目前常用于建筑气候分区的分区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分级区划,一类是聚类分区。两者在建筑气候分区方面均有其优缺点,研究气候变化的建筑气候分区,选择适合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方法尤为重要。通过对比分级区划以及不同聚类分区方法在建筑气候分区方面的表现,验证其在建筑气候分区方面的准确性,为我国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研究选择适应的分区方法。(3)我国目前关于建筑气候分区的研究中均缺乏对分区数量的定性研究,而分区数量的定义是建筑气候分区的基础。聚类分区中通过内部评价指标可以计算处最优的分区数量,不同的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标在不同的分区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效果。通过对比四种常用的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标,为我国建筑气候分区选择合适的分区数量。(4)气候变化必然会引起部分城市建筑气候区属的变化,不同的建筑气候区属有不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分析气候变化下建筑气候区属的变化对典型城市产生的影响,并制定应对区属变化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对我国的建筑节能有着重要意义。选取由寒冷地区转换为夏热冬冷地区的西安市,以办公建筑为例,分析随着气候变化建筑气候区属变化对建筑制冷能耗、采暖能耗以及总能耗变化趋势的影响。论文通过数学统计与文献调研方法结合合理的选择了分区指标,完成了我国1340个台站为代表样点的建筑气候分区,并与原有的建筑热工设计分区进行了对比,避免了分区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分区更加合理和科学,论证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建筑气候分区中的可靠性。分析了西安市办公建筑案例,探讨西安地区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建筑节能设计措施。
张玥滢[4](2020)在《苹果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保险产品研发》文中提出苹果种植是中国重要的林果产业,中国苹果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并仍在扩大。气象条件是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探明气候变化对苹果生产区域的影响,分析苹果种植区水旱灾害风险,探索苹果干旱指数保险产品的研发方法,开展本项研究。研究利用1981-2010年全国5 km×5 km格点气象数据,基于前人确定的气候学指标,采用气候倾向率、ArcGIS空间插值等方法,剔除不满足苹果生长基本需求的不可种植区域,评价可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并分析年际间适宜区的变化特征;运用1981-2010年全国756个站点气象数据,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情况和苹果成熟期连阴雨发生日数,分别构建干旱指数和连阴雨指数进行灾害风险分析;运用2011-2018年站点气象数据对气候区划、干旱风险和连阴雨风险进行验证与评价;结合产量数据,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构建干旱指数农业保险。主要结果如下:(1)从1981-2010年苹果气候适宜种植情况可知,苹果可种植区为华北、西北、西南以及华东、华中、华南的部分地区。在可种植区中,适宜区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次适宜区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少部分地区以及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地区,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以及新疆北部部分地区。不同年代变化下,山东半岛、黄土高原南部由适宜种植区转变为次适宜种植区,辽蒙交界地区、云贵川交界地区、黄土高原北部以及陕甘交界处由次适宜种植区转变为适宜种植区,苹果适宜种植区变化呈现明显北移西扩的特点。(2)1981-2010年间,在苹果生育期不同阶段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逐渐增大,成熟期干旱发生范围广,频率大,等级高,是干旱风险防范的重要阶段。根据苹果各生育阶段水分亏缺情况和干旱发生频率构建干旱指数(CWDR)进行干旱风险区划,可种植区域内苹果的干旱风险由南向北递增,且风险随年代的变化有所增大,主要表现为干旱风险范围的扩大和干旱风险等级的提高。在苹果周年生长过程中,生育期各个阶段干旱风险空间分布略有差异,环渤海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生育期各个阶段干旱风险等级随时间有南扩的趋势。(3)综合连阴雨发生次数、持续日数以及发生强度,构建连阴雨风险指数(Lu)进行风险区划,在苹果可种植区域内,1981-2010年间连阴雨风险由西南向北呈递减趋势,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地区为连阴雨风险较大的地区,而新疆中部、内蒙古西部、甘肃中部和环渤海地区连阴雨风险较小。(4)2011-2018年,热量和降水资源分布发生改变,苹果主产省份适宜种植区呈现北移西扩特征;干旱分布呈东南向西北加重趋势,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发生频率有所增加,而环渤海地区干旱频率略有降低;连阴雨灾害分布呈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甘肃、河南南部连阴雨发生的次数、强度均有所增加。灾害发生的范围、强度与1981-2010年干旱风险、连阴雨风险分布结果有一定的一致性。(5)选取山东省潍坊市进行干旱风险分析,在生育期的各个阶段干旱风险呈逐渐加重的趋势。选用Logistic分布对潍坊苹果减产率进行拟合,得到不同减产率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苹果干旱灾害纯保险费率为0.555%,实际费率为0.804%。基于高分辨率气象格点数据对中国苹果种植的气候因子及气候适宜区进行研究,对苹果种植区域的调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可种植区域内对干旱、连阴雨灾害进行风险分析,并运用干旱风险指标,结合实际保险政策设计苹果干旱指数保险,对苹果产业趋利避害、减损保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今后有关苹果水旱风险的研究中,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苹果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并结合土地利用、灌溉、栽培技术等,提出应对区域水旱灾害风险的策略,支撑苹果产业稳定发展。
陈咸吉[5](1982)在《中国气候区划新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大量资料的分析,得出在地势高差悬殊和幅员广大的位于中低纬度的我国,用≥10℃天数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指标,可以较好地显示出各气候带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 在三级气候区划中,本文在每一级中使用同一气象要素指标进行气候区划,便于比较。这比过去的气候区划有所改进。
胡琦,董蓓,潘学标,姜会飞,潘志华,乔宇,邵长秀,丁梦琳,尹紫薇,胡莉婷[6](2017)在《1961-2014年中国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全国701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基于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计算的湿润指数研究了近54a中国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敏感性和贡献率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主要气象因子对ET0的影响,对干湿气候变化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全国气候在3个时间段(时段1:1961-1980;时段2:1981-2000;时段3:2001-2014)中经历了变湿到变干的过程;不同地区干湿状况变化差异很大,干旱趋势主要发生在中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1961-2014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ET0呈显著下降的趋势,61.6%的站点出现"蒸发悖论"现象。南方大部分地区和新疆的西北部由于降水量增加和ET0减少,气候变湿;西北和西南大部分地区由于年降水量减少和ET0增加,气候呈显著变干的趋势。ET0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最敏感,风速的负贡献率是引起ET0变化的主导因子。研究时段内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减少对ET0的负效应超过温度上升对ET0的增大作用,导致全国ET0总体呈下降趋势。
齐锋[7](2015)在《被动式建筑设计气候分区》文中指出建筑是高能耗的产物。随着全球资源危机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开始反思建筑中的主动式设备高效便捷的为人类创造所需的舒适环境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索取,带来的无法弥补的负面作用。寻找新的能源来代替常规能源,从建筑本身入手,关注建筑的被动式设计,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生产建造、运营使用中带来的能耗问题。建筑的设计离不开对环境的考虑,不可避免的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影响。建筑设计可以规避环境的不利因素,相对于创造利于人类舒适生存的室内环境而言。建筑设计也可以利用环境的因素,为人类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这当然都是最为理想的状况。使建筑适应自然环境,融入其中,并利用其作用于建筑本身,这是一个难度逐步增加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归纳被动式建筑设计的内涵与主要内容,找到被动式建筑设计的两方面需求,被动式建筑得热设计与被动式建筑散热设计。根据影响被动式建筑设计的气候因素,对其进行设计区域划分。以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提供的气象数据与地面数据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太阳辐射数据缺失严重,太阳辐射数据是影响被动式建筑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气候参数。通过建立辐射模型,对太阳辐射日值数据进行了插值补全工作。以全国818个气象台站的地面与太阳辐射数据为最终统计分析数据源。并分别选取了5个参数作为分析原始量。被动式建筑得热分区的气候要素选取了太阳总辐射日总量、日平均温度、日照时数、日最高气压、日最低气压五个要素。被动式建筑散热分区的气候要素选取了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平均本站气压五个要素。以数理统计中的因子分析的选取的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最终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被动式建筑得热设计五个分区,与被动式建筑散热设计三个分区。并对各个区的设计原则与策略进行了总结。
曹莹[8](2018)在《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文中认为科学期刊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学术反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标尺。气象科学期刊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气象建设、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情况,有较强的文献性。民国时期,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近代科学研究成果多是通过期刊才得以保存和普及,民国时期气象学期刊是研究近代气象学发展的重要材料。本文以1915-1949年35年间的《观象丛报》、《中国气象学会会刊》、《气象杂志》和《气象学报》为着重点,利用文献分析和计量统计的方法,以期刊的外在形态和内部刊载的气象科技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期刊在封面、栏目、主办机构、作者群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发现,气象期刊逐步趋于成熟,而且逐渐向气象学术期刊发展,尤其气象研究所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作者群体,气象期刊的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根据四本气象专业期刊中的气象科技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气象学者在天气学和气候学领域的研究尤为突出,促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气候区域的认识和了解。综合气象期刊的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到气象期刊经历了从“科普气象知识”、“气象科技服务”到“自主气象科研”的过程,而我国气象科技则在“气象科学”、“气象技术”和“气象数据”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气象期刊为我国气象科技传播、推广以及指导做出突出的贡献,同时气象科技也为气象期刊带来积极的影响,两者的互动作用呈现的是积极良性的作用,为我国早期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本文全面完整地介绍我国在民国时期创办气象期刊的情况,探析中国近代气象科技发展,以及民国时期气象科技及气象期刊的互动作用,并对民国时期气象期刊做出一定的评价。一方面,加强人们对近代气象专业期刊和气象科技发展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探析气象期刊在气象科技的传播、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使大家认识到气象期刊在我国早期气象科技发展时期的地位及其影响。通过对早期气象期刊、气象科技发展的回溯,给现代气象科学的前景予启发,为当代的气象科学事业提供历史参考。
张振平[9](2004)在《中国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叶是一种特殊商品,用途单一。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烟叶生产大国,占世界产量近乎一半,若盲目发展,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WTO 和 WHO 的挑战,有计划地发展优质烟叶成为中国烟叶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进行优质烤烟区划就显得迫在眉睫。1985 年,陈瑞泰等人进行全国烟草种植区划时,以生态条件为烟草区划标准,仅考虑了适宜性和限制性,显然已不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烟叶吸食质量的要求,也不适用于指导我国烟叶总量饱和之后的烟叶区划种植。那么,全面分析烟叶种植的适宜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来进行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进一步对烟区进行细分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意义。本研究是在我国烟草种植区划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资源分析的方法,充分考虑烟区烟叶生产实践,对烟区的气候背景、地质背景、土壤背景和烟叶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区域划分标准,确定区域目标,规划烤烟区划,为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分析,有以下主要结论:1、首次对我国优质烤烟种植按气候背景、地质背景和土壤背景进行划分。并划分成 2 区 5 带 11 分区。2 区指南方和北方优质烤烟区;5 带指云贵高原优质烤烟带;湘南赣南闽西粤东优质烤烟带;秦巴山区低山丘陵优质烤烟带;豫西豫中优质烤烟带;鲁中南潍南缓岗浅丘优质烤烟带。11 分区指:(1)滇中滇西优质烤烟分区;(2)黔中黔西优质烤烟分区;(3)川东武陵山区优质烤烟分区;(4)湘西赣南优质烤烟分区; (5)闽西粤东(北)优质烤烟分区;(6)陕南河南南阳优质烤烟分区;(7)鄂西鄂北优质烤烟分区;(8)豫西优质烤烟分区;(9)豫中优质烤烟分区;(10)<WP=6>鲁中南优质烤烟分区;(11)鲁中潍南优质烤烟分区。 2、通过研究,优质烤烟分区的基本气候条件有九项,分别为:(1)还苗伸根期平均温度; (2)旺长期平均温度; (3)成熟期平均温度;(4)大田生长期大于 10℃的积温;(5)大田期日照时数;(6)还苗伸根期降雨量;(7)旺长期降雨量; (8)成熟期降雨量;(9)大田期温度。 3、研究了地质背景区与优质烤烟地区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地质背景与优质烤烟区划的关联性。通过对我国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及地貌形成特征的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在重要的构造单元中,不同优质烤烟带和分区中形成土壤母岩的分布不同,产生条件不同,具有明显的地貌单元,这些单断构造造成各种岩石形成的母岩条件,也就为不同类型优质烤烟带和分区的划分提供了地质背景。 4、通过对我国土壤区划、土壤肥力状况背景的综合分析,南方烟区为富铝质土区,北方烟区为硅铝质土区。富铝质土区优质烤烟适宜的土壤类型是地带性红壤、地带性黄壤及非地带性紫色土。硅铝质土区优质烤烟适宜的土壤类型是地带性棕壤和褐土,也是优质烤烟区划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出了优质烤烟适宜的土壤条件,并结合对各优质烤烟分区描述,提出了各分区存在的问题及各分区相应的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措施。 5、通过对 11 个优质烟烤烟分区的烟叶质量与进口烟叶质量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各分区气候、地质和土壤的差异,导致烟叶质量上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应配套的科学技术措施、生产建议和政策建议。
房玉林[10](2003)在《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酿酒葡萄栽培方式及休眠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西南干热河谷地区是地处金沙江中游,涵盖四川省攀枝花、西昌以及云南省楚雄州部分地区的生态亚区。其主要生态特征是热量充足,光照时间长,一年中分为明显的旱季(11月—莅年4月)和雨季(5—10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近年来,在葡萄酒市场持续扩大的影响下,该地区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之一。 为提高葡萄酒质量,该地区引种了广适性优良欧亚种(V.vinifera L.)酿酒葡萄品种以改变目前品种单一的现状。但在常规栽培方式下,该地区的葡萄成熟期正处于雨季,真菌病害发生严重,使欧亚种酿酒葡萄品种难以达到潜在的成熟度。 如何使葡萄浆果避开雨季成熟,是该地区葡萄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该地区气象因子的分析,认为不适宜的降水分布是该地区葡萄生产的最大限制性因子,但其旱季中具有生产优质葡萄和葡萄酒的基本生态条件。因此,探索葡萄产期调节的理论基础和可行的栽培方式,对葡萄的生长发育进行人为的控制,使其果实在干旱季节成熟,不仅能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同时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调节葡萄酒,特别是新鲜葡萄酒的上市季节。这对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大规模发展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至关重要,具有深远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研究通过酿酒葡萄品种的常规引种栽培、延迟栽培和促进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初步认为延迟栽培是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适宜发展的葡萄栽培方式。在该方式下,葡萄可推迟到11月中旬采收。由于避开了雨季成熟,浆果的质量有较大提高,同时病虫害发生显著减少,为实现生态型葡萄栽培,生产有机葡萄和葡萄酒奠定了基础。 同时,对葡萄产期调节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如芽体的休眠规律、冬芽休眠与冷温的关系、化学破眠物质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1999年在西昌葡萄试验园进行了以美引酿酒葡萄品种梅尔诺(Merlot)、真芳德(Zinfandel)、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优系8804为试材的常规引种栽培研究。8804具较强的抗真菌病害能力,其它品种较差。赤霞珠果实成熟度一般(可溶性固形物达17.5%,成熟系数M为15.9),真芳德较差(可溶性固形物达14.5%,成熟系数M为8.7)。均不能用于生产优质葡萄酒。在常规栽培条件下,广适性欧亚种酿酒葡萄品种不能在该地区获得良好的成熟度。 以三年生真芳德和梅尔诺为试材,2000年在西昌葡萄试验园进行了延迟栽培方式的研究。摘除一次花序,对新梢分别在花后20、40、60、80d进行(留3一4芽)修剪,逼迫冬芽萌发,形成新的树冠并开花结果,完成植株的年生长周期。结果表明:在延迟栽培条件下,真芳德具有较强的冬芽副梢结果能力。两品种的果实成熟期可推迟到11月上中旬。在各处理中,延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最大值(梅尔诺和真芳德分别达到21.2%和20.5%,对照为17.6%和17.4%)和总糖最大值(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6叭和35叭)均出现在花后60d的处理中。各处理滴定酸比对照增高;出汁率随处理时间延迟而降低。延迟栽培最大单株产量出现在花后60d的处理中,真芳德(2 080留株)和梅尔诺(1210留株)分别达到对照的50.7%和45.7%(理论最高产量分别为534.6kg/667扩和3lx/667澎)。两品种花后40、60和sod处理的果实黑痘病和白腐病的发生均低于对照。冬芽副梢成熟度良好。结果表明,延迟栽培能够有效调节葡萄成熟期并改善原料质量,但同时也造成产量的下降和生产周期的加长。 在西南干热河谷地区,梅尔诺、黑虎香(Fox)、霞多丽(C hardormay)和佳美(Gamay)四个品种分别在10月初、10月中旬、11月初和11月中旬进入生理性内休眠;约在12月初、12月中旬、1月初和12月中旬进入生态休眠阶段(萌芽率>5O%)。休眠期中葡萄新梢的淀粉和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随着休眠程度的加深,淀粉含量上升,总糖含量下降;随着内休眠解除,总糖上升,淀粉下降,二者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霞多丽枝条在冷温处理(3oC下0,480h,960h,144oh,z92oh)和药剂处理(12%CaCNZ,4%Dormex,3%硫脉)下,萌芽率随冷温处理时间延长而增长,但随着处理时间的持续加长,冷温效果减弱,Dormex和CaCNZ催芽效果下降,硫脉不敏感。对照萌芽率<50%。霞多丽的冷量(夕℃)需求在144Oh和96Oh之间。 在室内条件下,以CaCNZ(0,12%,16%,20%)、Dormex(0,1%,2%,3%,4%)、硫脉(0,1%,2%,3%,4%)处理黑虎香和霞多丽葡萄的双芽枝条的结果为,在萌芽整齐度的指标上,CaCN:优于Dormex和硫脉,但其最大萌芽率之间差别较小。对单一药剂,促进萌发效果随药品浓度而增加,但最大萌芽率没有差异。 田间促进栽培研究于2001年10月一2002年8月在攀枝花进行。处理药剂及其浓度为16.7%CaCNZ、0.5一2.0%HZCNZ、0.5一2.0%HZCNZ+l%吐温80、KN03+0.5一2.0%HZCNZ+l%吐温80。,处理时期为12月25日、l月10日、l月25日(KNO3在10月15日、30日处理)。最佳处理时间是1月10日:最佳处理组合是1.0%HZCNZ+1.0%吐温80,霞多丽、佳美、梅尔诺、黑虎香分别提前萌芽16d、13d、lld、4d:提前成熟17d、13d、14d、6d;提高萌芽率4%、12%、17%、9%:芽眼成枝率提高40%、29%、37%、12%;提高果枝率为9%
二、台湾省干湿气候区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省干湿气候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HadCM3模式的我国主要气候区划界线时空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源及研究方法 |
1.1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
1.2 气候区划的指标 |
1.2.1 温度带划分指标 |
1.2.2 干湿区划分指标 |
1.3 气候区划的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温度带区划及时空预测分析 |
2.2 干湿区区划及时空预测分析 |
3 结论 |
(3)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4.1 论文章节安排 |
1.4.2 论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气候变化与建筑气候分区指标选取 |
2.1 研究数据来源 |
2.2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
2.2.1 历史阶段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
2.2.2 未来不同情景模式下的变化趋势分析 |
2.3 建筑气候分区指标选取 |
2.4 本章小结 |
3.建筑气候分区的方法对比与实现 |
3.1 聚类有效性的评价 |
3.1.1 Calinski-Harabasz指标 |
3.1.2 Davies-Bouldin指标 |
3.1.3 轮廓系数 |
3.1.4 Gap准则 |
3.2 常用聚类算法介绍 |
3.2.1 层次聚类 |
3.2.2 分割聚类 |
3.3 分区方法选取 |
3.3.1 聚类算法对比 |
3.3.2 聚类算法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 |
4.1 建筑气候分区数量选取 |
4.2 建筑气候分区区域气候条件 |
4.3 RCP情景模式下建筑气候区的变化趋势 |
4.3.1 RCP4.5情景模式 |
4.3.2 RCP8.5情景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气候变化对西安市办公建筑能耗的影响 |
5.1 未来逐时气象数据生成方法 |
5.1.1 西安基础气候条件分析 |
5.1.2 未来典型年气象参数预测方法 |
5.2 气候变化下建筑能耗变化分析 |
5.2.1 气候变化下未来气候条件 |
5.2.2 气候变化下能耗模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成果 |
附录二 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软件 |
1.数据准备 |
2.程序运行 |
附录三 论文部分重要程序 |
(4)苹果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保险产品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苹果气候区划 |
1.2.2 苹果水旱灾害 |
1.2.3 天气指数保险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5km×5km网格气象数据 |
2.2.2 站点气象数据 |
2.2.3 苹果产量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苹果不可种植区剔除的气候标准 |
2.3.2 苹果适宜种植区划分的指标 |
2.3.3 经验频率法 |
2.3.4 气候倾向率 |
2.3.5 苹果生育期划分 |
2.3.6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 |
2.3.7 干旱频率 |
2.3.8 干旱站次比 |
2.3.9 连阴雨统计标准 |
2.3.10 气象减产率 |
第三章 苹果气候区划分析 |
3.1 不可种植苹果区域的剔除 |
3.1.1 日最低气温≤-20℃日数分布 |
3.1.2 高温多雨区分布 |
3.1.3 日平均气温≥10℃日数区分布 |
3.1.4 可种植区分布 |
3.2 可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评价 |
3.2.1 年平均气温 |
3.2.2 年降水量 |
3.2.3 夏季(6-8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 |
3.2.4 夏季(6-8月)平均最低气温 |
3.3 苹果适宜种植区及其年代际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苹果干旱风险分析 |
4.1 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的苹果干旱时空分布 |
4.1.1 年际间苹果干旱变化特征 |
4.1.2 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 |
4.2 干旱风险指数(CWDR)的构建 |
4.3 干旱风险评价 |
4.3.1 基于CWDR的苹果干旱风险分布 |
4.3.2 苹果主产省份干旱风险时空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苹果成熟期连阴雨风险分析 |
5.1 苹果成熟期连阴雨相关要素分析 |
5.2 连阴雨风险指数Lu的构建 |
5.3 苹果成熟期连阴雨风险评价 |
5.3.1 典型年份连阴雨灾害风险分析 |
5.3.2 苹果主产省份连阴雨风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八年苹果主产省气候适宜性与水旱灾害风险分析 |
6.1 苹果适宜种植区的变化分析 |
6.2 干旱风险分析 |
6.3 成熟期连阴雨风险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山东省潍坊市干旱指数保险 |
7.1 潍坊市概况 |
7.2 干旱风险与气象产量相关性 |
7.2.1 潍坊市干旱风险评价 |
7.2.2 干旱风险与气象产量相关关系 |
7.3 苹果干旱保险产品的设计 |
7.3.1 保险费率的厘定 |
7.3.2 赔付金额的计算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基本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被动式建筑设计气候分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候分区 |
1.2.2 被动式建筑设计 |
1.2.3 被动式建筑分区 |
1.3 提出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建筑气候与分区 |
2.1 气候与气候分区 |
2.2 建筑气候与建筑气候分区 |
2.3 被动式建筑设计及其气候分区 |
2.3.1 被动式建筑设计内容 |
2.3.2 被动式建筑设计方法 |
2.3.3 被动式建筑设计气候分区 |
2.4 本章小结 |
3 被动式建筑设计气候分区方法 |
3.1 分区需求 |
3.2 要素分析与完善 |
3.3 分区过程 |
3.3.1 分析用矩阵 |
3.3.2 数据的无量纲化 |
3.3.3 主成分分析 |
3.3.4 聚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分区结果 |
4.1 得热设计分区 |
4.1.1 一区 |
4.1.2 二区 |
4.1.3 三区 |
4.1.4 四区 |
4.1.5 五区 |
4.2 散热设计分区 |
4.2.1 一区 |
4.2.2 二区 |
4.2.3 三区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以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分析城市信息表 |
附录二 被动式得热分析设计分区信息表 |
附录三 被动式散热分析设计分区信息表 |
附录四 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情况 |
(8)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国内研究概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期刊发展简况 |
一、科技期刊概况 |
二、传播气象内容的科技期刊 |
第五节 资料来源、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
一、资料来源 |
二、概念界定 |
三、相关说明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气象期刊总体情况 |
第一节 气象期刊创刊 |
一、中央观象台气象科成立 |
二、民国第一本气象期刊——《气象月刊》出版 |
第二节 气象期刊的发展特征 |
一、期刊的区域分布 |
二、期刊的时间分布 |
三、期刊的持续时间 |
第三节 主办机构 |
一、气象观测机构 |
二、气象行政管理机构 |
三、气象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 |
四、高等教育机构 |
第四节 期刊形式与内容分析 |
一、期刊形式 |
二、期刊内容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分析 |
第一节 四本期刊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变更 |
一、主办机构 |
二、编委员 |
三、作者群体 |
第三节 刊物形式的变化 |
一、栏目设置 |
二、外观设计 |
三、出版经营 |
第三章 气象专业期刊的气象科技内容分析 |
第一节 《观象丛报》的科技内容 |
一、《观象丛报》的学术研究 |
二、《观象丛报》的气象资讯 |
三、《观象丛报》的气象数据 |
第二节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内容 |
一、《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学术研究 |
二、《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推介 |
三、《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气象资讯 |
第三节 《气象杂志》的气象科技内容 |
一、《气象杂志》的学术研究 |
二、《气象杂志》科技推介 |
三、《气象杂志》气象资讯 |
四、《气象杂志》的气象数据 |
第四节 《气象学报》的气象科技内容 |
一、《气象学报》的学术研究 |
二、《气象学报》科技推介 |
三、《气象学报》气象资讯 |
四、《气象学报》的气象数据 |
第四章 气象期刊与气象科技发展的互动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的发展阶段 |
一、气象期刊的萌芽时期 |
二、气象期刊的积累时期 |
三、气象期刊的发展时期 |
第二节 气象期刊所反映的气象科技发展 |
一、气象科学的发展 |
二、气象技术的发展 |
三、气象数据的发展 |
第三节 气象期刊对气象科技的推动作用 |
一、气象知识的启蒙作用 |
二、气象研究的传播作用 |
三、气象技术的指导作用 |
第四节 气象科技对气象期刊的影响 |
一、气象科研发展的需求 |
二、中外气象科技交流的带动 |
三、气象科学建制化的需要 |
总结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烟草的起源与传播 |
1.1.1 烟草的起源 |
1.1.2 烟草的传布 |
1.2 烟草的类型与分布 |
1.2.1 烟草的类型 |
1.2.2 烟草的分布 |
1.3 烟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1.3.1 土壤 |
1.3.2 气候 |
1.4 烤烟生产的现状与问题 |
1.4.1 世界烤烟生产情况 |
1.4.2 中国烤烟生产现状 |
1.5 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5.1 选题的背景 |
1.5.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6 项目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及框架结构 |
1.6.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优质烤烟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 烤烟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
2.1.1 烤烟的生长发育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土壤条件 |
2.1.4 栽培条件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优质烤烟质量形成的基本条件 |
2.2.1 优质烤烟的概念 |
2.2.2 优质烤烟的质量标准 |
2.2.3 优质烤烟生产的基本条件 |
2.3 国外(主要生产国)优质烤烟生产的基本要素 |
第三章 中国烤烟区划研究进展 |
3.1 中国烤烟种植分布和烤烟区划现状分析 |
3.1.1 烤烟种植分布 |
3.1.2 烤烟区划现状分析 |
3.2 中国烤烟区划的基本理论 |
3.2.1 烤烟区划的原则 |
3.2.2 烤烟区划的方法 |
3.2.3 烤烟区划的结论 |
3.3 烤烟区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 烤烟区划研究方向和思路 |
第四章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背景 |
4.1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类型及地理分布 |
4.1.1 秦岭、淮河以北优质烤烟气候带 |
4.1.2 秦岭、淮河以南优质烤烟气候带 |
4.2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特征分析 |
4.3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指标的划分 |
4.3.1 中国优质烤烟区划气候条件研究现状 |
4.3.2 国内外优质烤烟的气候条件比较 |
4.3.3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条件的综合评价 |
第五章 中国优质烤烟区划的地质背景 |
5.1 地质背景与构造单元 |
5.1.1 地质背景 |
5.1.2 主要构造单元 |
5.1.3 代表性地质背景区形成 |
5.2 地貌与优质烤烟 |
5.2.1 不同地貌单元及其特征 |
5.2.2 地貌与优质烤烟的关系 |
5.3 地质背景与优质烤烟区划 |
5.3.1 土壤母岩与优质烤烟的关系 |
5.3.2 地质背景对烤烟品质的宏观制约 |
第六章 中国优质烤烟土壤背景分析 |
6.1 中国地带土壤区划与植烟土壤 |
6.1.1 中国土壤区划与分区 |
6.1.2 中国主要植烟土壤及分布 |
6.2 中国土壤肥力状况与植烟土壤养分 |
6.2.1 中国土壤肥力 |
6.2.2 中国植烟土壤养分及其特征 |
6.3 优质烤烟与土壤钾素 |
6.3.1 中国土壤含钾矿物 |
6.3.2 土壤对钾固定的状况 |
6.3.3 不同植烟土壤的供钾能力 |
6.4 优质烤烟与土壤质地 |
6.5 中国优质烤烟的土壤综合评价 |
第七章 中国优质烤烟综合区划 |
7.1 生态、地质、土壤综合分析 |
7.1.1 气候地带性 |
7.1.2 地质、土壤地带性 |
7.2 中国优质烤烟种植区域划分 |
7.2.1 区划原则和命名 |
7.2.2 区划指标 |
7.3 优质烤烟区划的划分 |
第八章 优质烤烟分区描述 |
8.1 优质烤烟分区描述 |
8.1.1 滇中滇西优质烤烟分区 |
8.1.2 黔中黔西优质烤烟分区 |
8.1.3 川东武陵山区优质烤烟分区 |
8.1.4 湘南赣南优质烤烟分区 |
8.1.5 闽西粤东(北)优质烤烟分区 |
8.1.6 陕南河南南阳优质烤烟分区 |
8.1.7 鄂北鄂西优质烤烟分区 |
8.1.8 豫西优质烤烟分区 |
8.1.9 豫中优质烤烟分区 |
8.1.10 鲁中南优质烤烟分区 |
8.1.11 鲁中潍南优质烤烟分区 |
8.2 优质烤烟分区烟叶质量评价 |
8.2.1 烟叶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
8.2.2 各优质烤烟分区烟叶质量评价 |
8.3 关于区划的几点说明 |
8.4 存在问题与生产建议 |
8.4.1 存在问题 |
8.4.2 生产建议 |
8.5 优质烤烟生产的政策建议 |
8.5.1 当前优质烤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8.5.2 优质烤烟生产的政策建议 |
第九章 结 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酿酒葡萄栽培方式及休眠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葡萄栽培技术及气候区划的发展状况 |
1.1 葡萄栽培学的研究内容 |
1.2 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的研究进展 |
1.2.1 葡萄气候区划常用指标 |
1.2.2 传统区划指标及体系的评价 |
2 我国西南地区葡萄种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葡萄产区的形成 |
2.2 西南干热地区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3 葡萄产期调节和避雨栽培的研究 |
3.1 避雨栽培的研究 |
3.1.1 避雨栽培的优点 |
3.1.2 避雨栽培的不足之处 |
3.2 葡萄产期调节的研究 |
3.2.1 葡萄产期调节的概念 |
3.2.2 葡萄产期调节的生理基础研究 |
3.2.3 葡萄产期调节的相关技术研究 |
4 葡萄休眠及休眠打破的研究 |
4.1 落叶果树芽休眠的研究进展 |
4.1.1 休眠研究的相关术语和概念 |
4.1.2 休眠研究的不同学派 |
4.1.3 果树芽休眠的机理及调控 |
4.1.4 检测芽休眠深度的几种方式 |
4.2 葡萄芽休眠的研究 |
4.2.1 葡萄休眠过程中生理状态及内源物质的变化 |
4.2.2 光周期对葡萄休眠的影响 |
4.3 葡萄芽休眠打破的研究 |
4.3.1 葡萄生产中的化学破眠研究 |
4.3.2 物理破眠方式 |
5 落叶果树休眠与需冷量的关系 |
5.1 冷温的概念 |
5.2 冷量不足对落叶果树的影响 |
5.3 冷量估测模型及计算方式 |
5.3.1 冷量小时(Chill Hour-CH)系统 |
5.3.2 冷温单位(Chill Unit-CU)模型 |
5.4 冷温积累的可逆性 |
5.5 需冷量研究在生产中的应用 |
5.5.1 为品种区划、育种、引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5.5.2 为果树栽培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
6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酿酒葡萄栽培方式及休眠规律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葡萄产期调节的可行性分析 |
1 西南干热地区葡萄气象因子的基本情况 |
2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进行葡萄产期调节的可行性条件 |
2.1 攀西地区活动积温量的分布情况 |
2.2 产期调节方式下影响葡萄成熟的因子分析 |
2.3 攀西地区可能的葡萄产期调节方式 |
第三章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欧亚种酿酒葡萄品种常规栽培方式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田间调查 |
1.3 理化指标测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种的农业生物学特性 |
2.1.1 品种物候期 |
2.1.2 品种的农业性状 |
2.1.3 品种果实性状 |
2.2 果实成熟度的研究 |
2.2.1 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情况 |
2.2.2 滴定酸的变化情况 |
2.2.3 还原糖的变化 |
2.2.4 pH值的变化 |
2.2.5 品种加工性状的综合比较 |
2.3 品种抗病性研究 |
2.3.1 果实黑痘病的调查 |
2.3.2 黑痘病在叶片上发生的调查 |
2.3.3 果实对白粉病的感病情况 |
2.3.4 白粉病在叶片上的发生情况 |
2.3.5 霜霉病的发生情况 |
2.3.6 白腐病发生情况 |
第四章 酿酒葡萄延迟栽培方式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真芳德和梅尔诺延迟栽培的物候期 |
2.2 延迟栽培条件下各品种处理的农业性状 |
2.3 各延迟处理果实的加工特性 |
2.4 各延迟处理主要果实病害的发生情况 |
第五章 促进栽培方式的研究 |
1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葡萄休眠规律的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各葡萄品种芽休眠深度的季节性变化 |
1.2.2 各品种休眠期新梢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 |
2 冷温处理和化学药剂对葡萄萌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样品采集 |
2.1.3 冷温处理 |
2.1.4 药剂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药剂处理与冷温处理对萌芽的作用 |
2.2.2 不同冷温处理的作用模式 |
3 化学药剂对酿酒葡萄品种萌芽的作用效果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药剂对黑虎香品种萌芽的作用效果 |
3.2.2 不同药剂对霞多丽的作用效果 |
4 田间条件下化学药剂对酿酒葡萄萌芽及结果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材及化学试剂 |
4.1.2 田间试验设计 |
4.1.3 化学药剂处理方法 |
4.1.4 萌芽期调查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处理对提前萌芽和萌芽整齐度的影响 |
4.2.2 各处理对开花的影响 |
4.2.3 果实提前成熟的处理效果 |
4.2.4 各处理对品种主要果实性状的影响 |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
1 讨论 |
1.1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葡萄种植的限制因子及适种品种 |
1.2 延迟栽培的方式的可行性 |
1.3 延迟栽培的品种、处理和管理方式的选择 |
1.4 关于葡萄休眠的争议 |
1.5 葡萄与需冷量的关系 |
1.6 化学药剂和冷温共同作用的催芽效果 |
1.7 对葡萄进行破眠处理的浓度和时期 |
1.7.1 H_2CN_2的二元作用效果和CaCN_2的药害 |
1.7.2 打破休眠的适宜时期 |
1.7.3 葡萄品种对打破休眠物质的反应 |
1.8 促进栽培方式的可行性 |
2 结论 |
2.1 攀西地区葡萄产期调节的可行性及优选栽培方式 |
2.2 常规栽培方式的研究 |
2.3 延迟栽培方式的研究 |
2.4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葡萄休眠的特征 |
2.5 冷温处理和药剂互作的催芽效果 |
2.6 室内多浓度药剂处理试验 |
2.7 田间化学破眠、促进萌发和果实成熟的试验 |
2.7.1 化学控制处理的最佳处理时间 |
2.7.2 最佳处理组合和处理效果 |
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台湾省干湿气候区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省干湿气候区划[J]. 梁国昭,陈希龄. 热带地理, 1986(02)
- [2]基于HadCM3模式的我国主要气候区划界线时空预测研究[J]. 杨强,郑西楠,何立恒. 干旱区地理, 2017(01)
- [3]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研究[D]. 吕凯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4]苹果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保险产品研发[D]. 张玥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中国气候区划新探[J]. 陈咸吉. 气象学报, 1982(01)
- [6]1961-2014年中国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胡琦,董蓓,潘学标,姜会飞,潘志华,乔宇,邵长秀,丁梦琳,尹紫薇,胡莉婷. 农业工程学报, 2017(06)
- [7]被动式建筑设计气候分区[D]. 齐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6)
- [8]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D]. 曹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9]中国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D]. 张振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10]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酿酒葡萄栽培方式及休眠规律的研究[D]. 房玉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