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行情疲软探讨未来银行贷款的主要投资方向

从当前行情疲软探讨未来银行贷款的主要投资方向

一、从当前市场疲软谈今后银行贷款的主要投向(论文文献综述)

卢兴杰[1](2012)在《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出现在神州大地上,不过真正引起国人高度关注还是在2008年末国家反经济周期的经济振兴计划出台之后。客观来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应对经济外生冲击力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投资建设步伐均衡基建成本成果的代际分布、助推城镇化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发展后劲、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快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暴露出今明两年偿债高峰兵临城下、偿债能力不强、公司治理规范化不够、中西部地区成为风险洼地等严峻问题,加之2008年起冰岛、迪拜、西班牙、意大利等亚欧国家一系列的主权债务危机连锁性爆发,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对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国家经济安全的极大担忧。因此,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对于国家经济安全、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十二五”国民经济能否“稳中求进”、乃至中国能否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从“崛起”到“超越”的转变,都是意义重大、功在当下、利在未来、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分类特征、历史演进、债务通道入手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基本面进行勾勒,然后运用宏观经济分析、微观财务异化行为等相关分析工具,从动力、动机、借口、机会、底气、途径六大方面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膨胀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长期以来被西方主流理论批判的中国式经济管控,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经受住考验,终于受到西方主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逐步认同和虚心借鉴。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问题,妥当的解决办法还是要靠中国式治理。因此,本文从政府的视角出发,贯彻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的理念,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探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解决之道;同时,考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又处于核心地位,而银行业平台贷款背后潜伏的金融风险状况同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为此,本文还从银行业的视角出发,探讨平台贷款的风险管控之策。本文的行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在这个部分,本文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法,以及行文结构和技术路线图进行总体的介绍。第二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该章具体介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类型与特点、三大历史演进阶段、五大融资通道,为后面章节提供必要的背景交代。第三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与问题。基于前述理论章节的叙述,本章对我国融资平台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探讨,目的是找准融资平台问题所在,为后文探讨融资平台债台高筑的原因作铺垫。第四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膨胀的理论分析。在本章中,从动力、动机、借口、机会、底气、途径这六大要素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挖掘平台债务膨胀的根源,梳理内在的机理,为后文平台债务治理和银行风险管控树立了靶子,力求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第五章,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治理。本章立足政府部门的角度,从扭转政绩考核导向、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改进政府会计系统、扩容地方债券发行、加强平台规范管理等思路,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融资平台债务治理办法。第六章,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本章立足银行业的角度,对平台信贷资产的风险进行分析,从强化贷前审批、做实贷后管理、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延展平台贷款期限的思路探索银行业平台贷款的风险管控办法。第七章,结论。本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在前述六章论述的基础上,归纳了全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明确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展望了未来后续研究的方向。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如下几点:1.平台债务疯狂膨胀是六大因素合力作用所导致。城市化提速是地方政府加快基础建设投资的外在动力;政绩考核的经济化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冲动的内在动机;分税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是地方政府举债建设投资的借口;松弛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地方政府大举借债的绝好机会;财政联邦制下的预算软约束是地方政府大胆举债的底气;设立融资平台作为特殊目的载体,表外化或有化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规避现行法律障碍举债的有效途径。2.此次平台债务问题,金融风险只是表象,财政风险才是实质。财力不足又追求经济政绩的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借入大量的中短期债务后,把相当部分投放到现金流回收周期较长或者不太理想的建设项目,结果债务和现金流的期限结构产生错配,债务到期缺乏足够的现金流偿还,进而引起银行业不良资产和坏账飙升的隐忧。3.平台债务风险分布具有不均衡性、不对称性。平台债务风险在全国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平台层级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具体来说,从地区来看,风险集中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融资平台;从层级来看,风险集中在市县级融资平台,因此,平台债务风险的洼地就是这两个风险集中点的交汇之处——中西部地区市县级融资平台。这就更加精准定位了平台债务治理的目标,着眼点紧紧盯在中西部市县融资平台债务,施以“外科手术式管控”。4.平台债务治理举措贯穿多角度、多主体、多维度的中国式管控理念。治理融资平台债务必须与时俱进、统筹兼顾、开拓创新,摈弃片面、孤立、静止的落后观念,既立足现在又放眼未来,既短期严防又长期谋划,既宏观着眼又微观着手,既扬汤止沸又釜底抽薪,做到远近结合、堵疏结合、发改结合,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方联动,方能正本清源、标本兼治、长治久安。对于政府部门要有堵有疏,既要扭转政绩考核导向、改进政府会计系统,又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扩容地方债券发行。对于融资平台,要做到改革与发展并举,要“边规范清理,边升级转型”,“在规范中谋转型,在转型中促规范”;对于银行业,既要“以时间换空间”,允许展期平台贷款,为后续风险管控腾出时间,又要“在风险管控促进结构调整,在稳重求进中消化信用风险”。5.平台债务风险从短期来看形势严峻,但长期来看又总体可控。今明两年融资平台到期债务峰值兵临城下,融资平台现有的现金流难以抵御债务到期本息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更不能掉以轻心。但是如果给予融资平台适当的展期延迟债务本金,那么风险又是总体可控,一方面,清理整顿后融资平台得到注资增信,资金实力得到增强,以及在到期债务的展期时间里,随着投资项目现金流逐渐走上正轨,融资平台对债务本息的偿付能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银行业调整业务结构寻找新的增长点,不断滚存增长的银行利润能够消化融资平台贷款转化的呆坏账。更让人宽心的是,政府手上还有有价值超百亿的国有股、自然资源等国有资产作为平台债务的靠山。因此,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平稳增长,平台债务风险确实是可控的。

包晓东[2](2010)在《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区域出口贸易模式的转变 ——以长三角“二省一市”为例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廉价而又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相对国内而言比较健全的基础设施以及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包括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在内的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已经成为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最为活跃、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在外贸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长三角地区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出口贸易模式,如以一般贸易为主导的贸易方式结构,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贸易主体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商品贸易结构为特点的浙江“倒逼型”贸易模式,以加工贸易偏重的贸易方式结构,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贸易主体结构,以高新技术商品为主的商品贸易结构为特点的江苏“扩散型”贸易模式等。但是,由于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引致的世界经济发展减速,国内外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较大冲击,其中长三角地区首当其冲,出口增速出现明显下降。探寻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外冲击因素对长三角“二省一市”不同出口贸易模式的冲击效果,分析各出口贸易模式下出口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对扭转长三角地区出口增速下滑态势,实现外贸稳定增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出口贸易模式的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以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发展造成冲击为背景,以长三角“二省一市”各具特色的区域出口贸易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不同出口贸易模式的特点以及出口所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同影响因素和差异。以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为理论模型基础,选取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出口增长波动的五大冲击因素(外部需求萎缩、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和银行信贷紧缩)构建长三角“二省一市”的出口冲击反应模型,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结论显示:1、外部需求萎缩是影响浙苏沪出口贸易增速下滑的第一要素;2、劳动力成本上升挤占了浙江和上海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3、加工贸易出口对原材料价格变动反映较为敏感;4、融资难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制约浙江民营出口企业发展的瓶颈。最后,本文在前文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长三角“二省一市”出口贸易模式调整的几点建议。

雷汉云[3](2010)在《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及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所获取的信用额度之间的不匹配,一直困扰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违约率偏高。面对金融全球化的挑战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本文借鉴国际经验,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和探索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表现以及防范对策。本文从风险的基本定义出发,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不完全合约理论、软预算约束理论、企业价值理论等企业信贷违约理论,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对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和实证的基础上,针对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的因素,商业银行、政府以及企业自身所采取的对策。首先构建了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的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的理论框架,综合分析了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软预算约束、法律制度环境与信用体系建设、宏观经济环境与中小企业信贷违约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离散时间涉险模型的框架下,以某商业银行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为样本,根据贷款信用风险的五级分类标准(次级、可疑和损失定义为违约贷款),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产业特征、企业经营能力(对16个财务比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相关性较大的比率,筛选了8个财务比率、通过散点图分析,进一步筛选了4个财务指标)、贷款比率、企业抵(质)押率、企业业主个人担保、宏观经济条件、法律信用环境等对中小企业贷款违约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企业的性质对企业的违约概率有较大的影响。由于治理结构和软预算的原因,有限责任公司的违约率低于非有限责任公司。②企业规模与违约概率负相关。与较小企业相比,规模大的企业有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抵抗风险的能力强,其违约概率较小。③不同的行业其违约概率不同。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Logit回归,商业和房地产业的违约率较高,而制造业和公用事业的违约较低。④企业的经营能力对企业的违约概率影响较大,且负相关。企业的经营能力主要由其财务指标来反映,企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的违约概率负相关。⑤企业贷款比率反映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承担程度。贷款比例越高,则企业项目风险分担比例越低,企业违背承诺选择高风险项目的道德风险越高,违约概率越大;企业贷款抵(质)押比例与企业贷款违约损失成正比,因此贷款违约概率与企业的抵(质)押率正相关,即随着贷款抵(质)押比例上升,银行违约损失将会上升,而企业违约成本会减少,企业违约概率将随之上升;如果贷款协议中要求企业主以其家庭财产承担担保责任,企业主以其家庭财产承担担保责任的贷款违约概率较没有家庭财产担保的贷款违约概率低。⑥宏观经济环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违约概率,企业所在地区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越高、企业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小。⑦法律环境同样也会影响企业违约行为。法律制度不完善程度越高,银行权益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企业违约概率就越高。接着阐述了传统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模型并进行比较,系统分析比较了几种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探讨在我国的适应性,并提出了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度量的新方法:粗糙集信息熵。最后,针对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从引入信用担保分散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实施关系型借贷,加大信息和人力资本投入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应采取的措施;政府应从完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法律和信用环境、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机制、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机制、建立社会信誉机制、构建中小企业信贷保证保险机制等方面为降低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体系;中小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提升抵抗和防御风险的能力。只有政府、银行、企业自身三方共同协作,中小企业信贷违约的风险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任晓东[4](2007)在《基于财政职能视角的“三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社会发展迟滞、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最大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近三年来,中央连续下发了有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涉农1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最主要手段,担负着国家经济发展与稳定的重大职责,财政政策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态势,本文认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利用财政职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从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经济增长与稳定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三个角度分析农村的社会发展问题、农业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文章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政策、农业财政投入政策、农业财政补贴政策以及农民收入分配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注重财政政策绩效的前提下,借鉴了发达国家在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方面的财政政策措施,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文章认为我国农村的落后问题是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缺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不对称、非均衡的工农业发展模式、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是农村公共产品缺乏有效供给的重要原因;农业的脆弱问题是财政经济发展职能的缺失,财政农业投入资金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财政支农资金效益外溢严重是农业经济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农民的困苦问题是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缺失,城乡分配关系不合理,管理体制不规范、教育、医疗负担沉重是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基于财政职能的视角,文章的结论是建立规范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完善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制度等是用以解决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建立长效的支持与保护农业的财政政策机制,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加强补贴等是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建立动态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免收农业税对减轻农民负担的成果,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的投入等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的有效途径。

张耀平[5](2007)在《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设计和前景》文中提出农村金融风险是与农村金融的经营行为相伴而行的,它具有与一般行业经营风险不同的特点。一般行业的经营风险对经济的影响只是局部的,一般不会构成对整个农村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而农村金融一旦出现较大的经营风险,如出现较大范围存款挤兑,就会迅速酿成金融风波,其结果将会使农村金融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陷于瘫痪。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不仅在于将大大削弱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损害广大存款人的利益,损害社会主义农村金融业的良好信誉,而且将严重激化财政收支矛盾,迫使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危及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在农村金融领域,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迫切和重要。目前关于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大多数研究一方面偏重于个体化的研究,另一方面偏重于静态化的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WTO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本研究则突破了这一束缚,从管理学、金融风险、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社会学角度探寻中国农村金融风险产生的理论根源及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战略。本研究共九章,按照“问题—设计—前景”的逻辑关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三章,属总论部分,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来论述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农村金融风险的理论涵义、经济分析及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在这一部分除了对我国农村金融风险进行现状评估以外,还有大量篇幅是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的研究。主要通过从体制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对印度、巴西、埃及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分析,寻求对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启示。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至第八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针对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设计战略规划。作者在第一部分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就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战略方针应该是: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农业发展远景目标,重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为依托,以深化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优化外部环境,构建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贸、工、农综合经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第二部分基本按照这一逻辑展开研究,分别从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深化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革及优化外部环境等角度论述防范与化解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论文的第九章是第三部分——前景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在WTO框架下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前景及风险防范问题。关于农村金融风险相关研究的文献浩如烟海,一方面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资料,但同时又使研究较难突破传统研究范式而有所创新。本论文试图从内容体系及方法论两个角度突破这一范式,可能的创新之处体现于:第一,分析和探讨了农村金融风险的理论涵义及成因。农村金融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货币资金损失的不确定性。其中不确定性是农村金融系统的内在属性,无法将其完全消除,它与市场经济系统的运行密切相关,对农村稀缺资源在竞争目标中的配置有着重要影响。农村金融风险是与农村金融的经营行为相伴而行的,它具有与一般行业经营风险不同的成因。从外部环境看,市场机制不健全、宏观调控负面效应和法制不健全、难落实是形成农村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从内部分析,农村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经营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内控机制不健全、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低下等原因所造成。第二,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战略方针。本研究从总体上力求全面系统地把握和研究整个农村金融风险问题,提出防范和化解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战略方针应该是: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农业发展远景目标,重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为依托,以深化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优化外部环境,构建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贸、工、农综合经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第三,提出了构建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设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助经济学、金融学、农村经济管理学,提出了构建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设想,即建立农村金融宏观风险预警机制,完善事前预警功能;建立农村金融中观风险预警机制,发挥事中监测作用;建立农村微观风险预警机制,降低风险程度。从而对金融机构实施全方位监管,保护各级各类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第四,探讨和分析了在WTO框架下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前景及风险防范。本研究将农村金融置于WTO框架下,探讨了WTO框架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宏观前景——国际化趋势、本土化趋势和竞争化趋势,分析了WTO框架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前景——混业式趋势、多元化趋势和电子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风险防范的关键是建立一个独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和一套完整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

吕立才[6](2006)在《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 ——理论与中国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过去的20多年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资本流动日趋活跃,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此,国内外学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目前国内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许多研究领域,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证层面,都还存在很大分歧,因而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连续十多年成为全球流入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4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8941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966.0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5621.0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并从诸多方面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针对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现象,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从既有文献来看,大多集中在国家和企业层面,而产业层面的研究却并不多见。由此,笔者针对中国农业及涉农产业,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现有理论的进一步检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当前中国农业及涉农产业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基于上述考虑,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可简单地概括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论文中的第1、2章,主要为研究背景介绍,选题的依据,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以及对既有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的回顾和评述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引出相关的问题。 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3、4、5、6章,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该部分主要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之间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具体而言,笔者重点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农业增长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的国际转移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之间的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农业市场结构效应,并分别给出了简要的结论。 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7、8、9章。针对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以及中国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过程出现的问题,同时借鉴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笔者在对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决定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薛磊[7](2005)在《房地产价格与银行贷款的关系、及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在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背景下,以统计资料为基础,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研究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与银行信贷,以及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全文由七章组成。本文首先论述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第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主要通过一系列统计指标,利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得出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呈正相关关系。第五章主要利用统计的一系列方法如趋势分析法、趋势剔除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方差分析法等,通过周期性实证研究来分析房地产业发展周期与国民经济发展周期的关系。同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均衡进行回归论证和分析。最后,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房地产业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密切关系可能导致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结合外国的一些先进经验,提出了建立或改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相关建议和对策。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利用统计数据系统地论述我国房地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的关系、房地产业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进行定量的分析。3、提出建立和健全房地产泡沫预警指标体系的设想,特别是净现值法测定房地产泡沫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局限在于进行深度的理论探讨不够或不深入。同时通过统计方法得到的结论是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难以确定,因此需要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进一步检验。

方凤玲[8](2005)在《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文中研究说明1997年底我国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后,人们面对的不再是短缺经济,而是商品供给过剩,库存不断增大,生产能力过剩,价格过度走低,平均利润率奇低。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内生增长的主要障碍,并使政府采取的启动和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对有效需求不足这一课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社会经济大系统出发,采用调查与预测、结构功能分析、计量经济学和系统评价方法,对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特点、原因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文章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宏观经济指标和近期的主要经济指标出发,说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问题,近两年虽有好转,但离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还有很大距离;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常态,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具有不同的特点。接着,探讨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分析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部门的决策行为的基础上,说明各个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决策行为是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微观基础。其次,探讨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政策原因。高积累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定物价—零通胀”政策、消费政策和固定汇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有效需求的不足。第三,分析了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体制、制度原因。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工资制度、法律制度、供求体制、投资体制、金融利率体制、民营企业机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影响着我国的有效需求。第四,分析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其他原因。劳动力供给的长期过剩,国内供求关系的根本性改变,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消极作用,还有世界经济持续下滑,东亚金融危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影响着我国的有效需求状况。最后,提出我国治理有效需求不足应采取的对策。在货币政策上,可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放松利率管制,适当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信贷结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财政政策上,由民营投资和非政府投资的增长为主力拉动社会投资;用税收政策刺激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加大财政政策直接启动消费需求的力度。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规范民营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金融工具创新,培育信用消费市场和新的需求主体;由政府支付改革成本并加快改革。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着重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好政府和市场、平等和效率、货币、物价、经济之间、采取的措施与金融风险的关系问题,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等问题。

杨庆育[9](2005)在《企业债券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是关于企业债券融资理论和运用以及债券市场发展的研究。通过比较系统地探讨企业债券融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债券融资的理论框架,比较了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公司债券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刻地剖析了问题及形成原因。结合我国企业债券发展的基础及所面临的环境,对闲置资金和社会资金总量、企业直接融资特别是企业债券融资发展作了定量与定性的分析预测。运用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和理论,研究了促进我国企业债券走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轨道所需要的制度体系和战略构想。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企业债券融资理论框架有着丰富的值得研究的内涵 企业债券是有价证券,是资金的代表,发行债券就是集中资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进行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企业债券具有作为一般金融工具特征和个性特征,个性特征表现为债券持有人对发债企业的收益和资产具有追偿权,债券具有契约和等级的概念。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当前的实践模式体现为,当企业具备了管理部门所规定的条件后,还必须经行政机关审批同意才能进入债券融资的正常序列。企业债券融资的价值集中体现在资本扩张价值、财务杠杆价值和改善资本结构上。企业债券的发展理论模型包括研究企业优化模式,只有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的条件下才能形成企业债券所需要的企业优化模式;研究市场优化模式,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高效率的债券市场以及完备的市场机制才能形成优化的市场模式;研究优化产权制度模式,只有在清晰的产权关系、多样化的产权主体、市场化的产权交易条件下才能形成优化的产权制度模式,产权交易条件下才能形成优化的产权制度模式;研究优化管理模式,包括债券管理调控模式,确定债券管理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2、企业债券融资市场化应借鉴国外公司债券的管理经验 由于我国企业债券诞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初期过渡阶段,其管理的基本特征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形成及深入发展,使现成的管理制度明显不适应。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在公司债券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集中体现在通过加大市场培育力度提高债券的流动性,高度重视债券投资人的形成,建立十分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重视利用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防范债券的风险。与此同时,各国根据不同的国情,灵活地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仅注意遵循公司债券作为金融工具的一般性规律同时还注意结合国情,充分重视运用市场手段管理公司债券,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 3、企业债券融资不规范问题对经济社会有显着的影响 企业债券融资是一项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经济行为,其关系的处理直接涉及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多年来我国企业债券管理已经形成了自身体制的特点,但明显存在四大方面的问题,管理体制的行政色彩浓厚,企业债券融资运作虚拟化现象突出,融资规模与市场需求明显不适应,且流动性差,效率低下,中介机构的运作也不规范。这些问题从

刘艳武[10](2004)在《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文中指出自从1984年中国确立中央银行体制以后,伴随着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持续下降,财政政策的作用弱化,货币政策逐步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中国改革开放后20多年货币政策的实践中,货币政策的运用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使人们对货币政策对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当前,国内货币政策实践已经为系统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且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的新动向,加之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和研究空间,进而促成了本文的选题。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运用各种工具通过货币存量调节总需求、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解的一种手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是考察货币供应量作为能动的政策变量,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能否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通常的度量标准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特别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否引起实际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的变动。中国货币政策在建国前就已经存在。笔者将中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分别进行分析:改革开放前30年(1948——1978)和改革开放后(1979年至今)。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长期处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依靠计划和财政手段,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货币政策目标是发展经济、稳定物价。发展经济放在首位,物价问题只有突出时才引起重视。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并不明显,信贷现金计划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改革开放以后,货币政策对宏观调控的作用也逐渐增强。1984年中国中央银行体制建立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就开始推进货币政策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经历了从“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到“稳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变,中介目标经历了从贷款规模到货币供应量的转变,操作目标经历了从贷款规模到基础货币的转变,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调控手段逐步扩大,政策工具经历了从直接工具到间接工具的转变。在对中国建国以来货币政策实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展开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笔者给出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框架,指出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WP=162>基本可以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理论层次研究了货币需求和供给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即货币供给变化能否导致实际经济变量(如实际产出)变化的问题;实践层次研究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与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即中央银行应当如何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正确预测货币需求函数是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在对货币需求理论和实证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之上,笔者构造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当前中国货币需求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国的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在80年代和90年代显着不同,据此货币需求也可能存在阶段性的显着变化。国内现有对货币需求的研究大多基于单一数据期间,并由此求出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形式,得到中国货币需求稳定与否的结论。而本文则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3和1994—2004年上半年)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M1、M2实际余额与收入、利率、通货膨胀预期、货币化程度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第一阶段M1和M2的短期动态方程比较稳定,而第二阶段M1和M2的短期动态方程的稳定性较差。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这导致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不易预测,这大大增加了货币政策的难度。虽然在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并不是中介目标的最合适变量,但在没有其他合适的中介目标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M1比M2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然后,笔者探讨了货币供给内生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考察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可控性。笔者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M1的内生性较弱,其作为中介目标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M2的内生性较强,将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监测目标。接下来,笔者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几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最终目标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历史表明,最终目标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两个主要问题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目标演变表明最终目标实质是反通货膨胀。关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较高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都是不利的,一定程度的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这表明,“稳定物价,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在理论上和中国当前和未来实践中是合理和科学的。在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方面,笔者分析了货币政策中介、操作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介绍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并分析了

二、从当前市场疲软谈今后银行贷款的主要投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当前市场疲软谈今后银行贷款的主要投向(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结构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
    2.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类型和特点
        2.1.1 类型
        2.1.2 特点
    2.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历史演进
        2.2.1 初步发展阶段
        2.2.2 快速发展阶段
        2.2.3 由盛而衰阶段
    2.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通道
        2.3.1 打捆贷款
        2.3.2 银行贷款
        2.3.3 城投债
        2.3.4 中期票据
        2.3.5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
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与问题
    3.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积极作用
        3.1.1 应对外生性冲击,力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1.2 加快基建的供给,均衡成本成果在代际间分布
        3.1.3 推进城镇化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发展后劲
        3.1.4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
        3.1.5 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
    3.2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3.2.1 成为地方政府债务主体,偿债高峰将逐步到来
        3.2.2 部分平台偿债能力不强,受制于房市景气状况
        3.2.3 部分融资平台政企不分,公司治理规范化不够
        3.2.4 区域发展严重不均衡,中西部平台更依赖债务
        3.2.5 平台信息透明度不高,债务资金流向易被操控
        3.2.6 资金通道高度依赖银行,受宏观监管政策冲击
    3.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探讨——以重庆八大投为例
        3.3.1 背景介绍
        3.3.2 运作思路
        3.3.3 运作手段
        3.3.4 债务问题
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膨胀的理论分析
    4.1 城市化提速是地方政府加快基础建设投资的动力
    4.2 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是地方政府举债建设的借口
    4.3 政绩考核的经济化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冲动的动机
    4.4 松弛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地方政府大举借债的机会
    4.5 预算软约束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膨胀的底气
    4.6 设立特殊目的载体是地方政府债务表外化的途径
5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治理
    5.1 扭转政绩考核导向,抑制地方官员投融资冲动
    5.2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
    5.3 改进政府会计系统,提升融资平台债务透明度
    5.4 扩容地方债券发行,助力融资平台债务的治理
    5.5 加强平台规范管理,转型走国有资产经营之路
    5.6 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降低融资平台的债务压力
    5.7 化解风险区域失衡,加大中西部地区政策倾斜
6 银行业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控
    6.1 银行业平台贷款的风险分析
        6.1.1 偿付风险
        6.1.2 集中度风险
        6.1.3 审慎风险
        6.1.4 政策政治风险
    6.2 银行业平台贷款的风险管控
        6.2.1 强化贷前审批,严把新增平台贷款准入关
        6.2.2 做实贷后管理,完善存量风险评估和预警
        6.2.3 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分散平台贷款风险
        6.2.4 延展平台贷款期限,稳重求进中消化风险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2)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区域出口贸易模式的转变 ——以长三角“二省一市”为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二、可能的创新点和难点
第二章 长三角"二省一市"出口贸易模式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浙江出口贸易模式
    第三节 江苏出口贸易模式
    第四节 上海出口贸易模式
    第五节 浙苏沪出口贸易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内向型国际化路径和外向型国际化路径
        二、外资导向型出口模式和贸易导向型出口模式
第三章 世界金融危机对长三角"二省一市"经贸的影响比较
    第一节 世界金融危机对浙苏沪三地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企业经营困难重重
        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回落
        三、居民消费增速稳定,价格指数小幅下滑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
        五、对外贸易形势严峻,外商直接投资总量萎缩
        六、劳动力需求下降,居民收入受到影响
    第二节 世界金融危机对浙苏沪出口贸易影响的比较分析
        一、金融危机对浙苏沪三地出口贸易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对浙苏沪三地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对浙苏沪三地出口贸易方式的影响
        四、金融危机对浙苏沪三地出口贸易主体的影响
        五、金融危机对浙苏沪三地出口贸易市场的影响
第四章 世界金融危机对长三角"二省一市"出口贸易的冲击效应分析
    第一节 金融危机背景下浙苏沪出口增长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全球市场疲软打击出口外部需求
        二、金融危机加快人民币升值遏制出口
        三、原材料价格大起大落影响出口
        四、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高出口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五、银行信贷紧缩加剧出口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
    第二节 浙苏沪出口增长波动的理论模型
        一、局部均衡分析
        二、一般均衡分析
        三、小结
    第三节 金融危机背景下浙苏沪出口贸易冲击效应实证研究
        一、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二、逐步回归分析
        三、协整检验
        四、脉冲响应分析
        五、实证结论
第五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长三角"二省一市"出口贸易模式的调整建议
    第一节 后金融危机时代浙苏沪出口贸易新格局
        一、贸易摩差加剧,保护主义抬头
        二、美元贬值迫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三、低碳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
        四、新经济体成为我国出口市场新的亮点
    第二节 后金融危机时代浙苏沪出口贸易模式的调整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长三角外贸产业的均衡发展
        二、转变贸易方式,实现长三角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开拓国内外新市场,降低长三角出口贸易的市场风险
        四、加大金融支持,扶持长三角中小出口企业快速成长
        五、扶持民资发展,摆脱持续性外资型依赖
        六、转变增长方式,警惕资源性恶化型增长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及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1.2.2 国内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4.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企业信贷违约的理论框架
    2.1 违约和违约概率
        2.1.1 违约
        2.1.2 违约概率
    2.2 企业信贷违约行为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与信贷违约
        2.2.2 不完全合约理论与企业违约
        2.2.3 软预算约束与信贷违约
        2.2.4 企业价值理论与信贷违约
        2.2.5 宏观经济因素与企业违约
    2.3 信贷违约行为的实证研究
        2.3.1 企业信贷违约预测模型
        2.3.2 经济计量模型
第三章 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的理论分析
    3.1 中小企业信贷违约的界定
        3.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3.1.2 中小企业信贷的特征
        3.1.3 中小企业信贷违约标准的选择
    3.2 基于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的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理论框架的构建
        3.2.1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3.2.2 中小企业-银行还贷动态博弈
        3.2.3 中小企业-银行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
    3.3 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对信贷违约选择的影响
        3.3.1 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与信贷违约
        3.3.2 中小企业资不抵债与信贷违约选择
    3.4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与信贷违约的相关性分析
        3.4.1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与企业预防和抵抗风险能力
        3.4.2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道德风险与企业信贷违约
    3.5 软预算约束对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选择的影响
        3.5.1 中小企业、银行、政府三方还贷博弈
        3.5.2 企业的"短贷长用"表现
    3.6 法律制度环境、信用体系建设与中小企业信贷违约的选择
        3.6.1 法律制度环境与中小企业信贷违约
        3.6.2 信用体系建设与中小企业信贷违约的选择
    3.7 经济周期、资本结构对中小企业信贷违约的影响
        3.7.1 中小企业债券价值与违约策略
        3.7.2 中小企业股权价值和违约策略
        3.7.3 动态资本结构与违约选择
        3.7.4 实证分析
        3.7.5 结论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离散时间涉险模型
        4.1.1 模型框架
        4.1.2 涉险函数的估计
    4.2 样品数据与变量
        4.2.1 样品数据来源
        4.2.2 样品特征与变量定义
    4.3 实证研究设计
        4.3.1 企业特征与信贷违约
        4.3.2 贷款属性与信贷违约
        4.3.3 宏观经济条件与信贷违约
        4.3.4 法律信用环境与信贷违约
        4.3.5 变量小结
        4.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的度量
    5.1 传统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度量模型
        5.1.1 基于专家意见法的信贷违约风险模型
        5.1.2 基于统计模型法的信贷违约风险模型
        5.1.3 模型的检验与比较分析
    5.2 现代企业信贷违约风险度量模型
        5.2.1 现代企业信贷违约风险度量的主要理论方法
        5.2.2 分段违约强度的信贷违约风险度量模型
        5.2.3 常用现代信贷违约风险度量模型
    5.3 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度量的新方法:粗糙集信息熵
        5.3.1 粗糙集、信息熵及信贷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5.3.2 实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银行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的防范
    6.1 引入信用担保分散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
        6.1.1 合理的信贷风险分散机制
        6.1.2 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模型
        6.1.3 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机制的对策
    6.2 关系型借贷与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的防范
        6.2.1 关系型借贷的理论综述
        6.2.2 关系型借贷的收益、成本
        6.2.3 基于信息距离假设的借款者信息甄别模型
    6.3 有效监控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加大信息和人力资本投入
        6.3.1 监控的理论依据
        6.3.2 监控模型
        6.3.3 模型的主要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和企业自身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的防范
    7.1 完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法律和信用环境
        7.1.1 政府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7.1.2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7.1.3 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机制
    7.2 构建中小企业信贷保证保险机制
        7.2.1 中小企业信贷保证保险的相关定义
        7.2.2 构建中小企业信贷保证保险机制的意义
        7.2.3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贷保证保险机制的基本思路
    7.3 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7.3.1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经营能力
        7.3.2 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7.3.3 促进融资方式的创新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4)基于财政职能视角的“三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财政支农研究综述
        1.2.1 国外财政支农研究综述
        1.2.2 国内财政支农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题与研究的方法
        1.3.1 研究的主题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可能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分析
    2.1 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
        2.1.1 农村发展问题分析
        2.1.2 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2.1.3 农民收入问题分析
    2.2 我国“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
        2.2.1 封建制度与人地比例关系
        2.2.2 城乡分割,二元政策
        2.2.3 利益集团兴起,农民群势弱化
    2.3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与演变
        2.3.1 改革开放以前的财政支农政策
        2.3.2 改革开放以后的财政支农政策
第3章 优化资源配置职能,推动农村繁荣的财政政策
    3.1 公共产品的理论分析
        3.1.1 公共产品的经典理论综述
        3.1.2 几点结论
    3.2 阻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问题
        3.2.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
        3.2.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财政政策问题
    3.3 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
        3.3.1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意义
        3.3.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重构
第4章 拓展经济发展职能,加快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
    4.1 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4.1.1 农业的基础性决定了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
        4.1.2 农业的风险性决定了农业发展需要财政支持
        4.1.3 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财政的支持
        4.1.4 财政支出与农业产出正相关决定了农业发展需要财政支持
    4.2 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分析
        4.2.1 财政农业投入的概念界定
        4.2.2 财政农业投入支持的实证分析
        4.2.3 几点结论
    4.3 国外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借鉴
        4.3.1 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分析
        4.3.2 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筹措分析
    4.4 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
        4.4.1 财政农业投入的原则
        4.4.2 财政农业投入的政策取向
第5章 拓展经济发展职能,加快农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
    5.1 农业补贴的理论分析
        5.1.1 农业补贴经典理论综述
        5.1.2 农业补贴的本质内涵
        5.1.3 农业补贴的福利效应
        5.1.4 农业补贴的测度
    5.2 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问题
        5.2.1 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
        5.2.2 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5.2.3 农业补贴水平比较
    5.3 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5.3.1 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
        5.3.2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
        5.3.3 国外调整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原因
        5.3.4 结论
    5.4 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
        5.4.1 WTO对国内支持和补贴承诺的规定
        5.4.2 绿箱补贴政策调整
        5.4.3 蓝箱补贴政策调整
        5.4.4 微量允许的黄箱补贴政策调整
        5.4.5 直接收入补贴政策调整
第6章 完善收入分配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
    6.1 收入分配的经典理论综述
        6.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收入分配思想要义
        6.1.2 西方经典收入分配理论要点
    6.2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6.2.2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
        6.2.3 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6.2.4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效应分析
    6.3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
        6.3.1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3.2 农业税取消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3.3 健全再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
        6.3.4 进一步增加投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设计和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农村金融风险研究的进展
        一、关于金融风险的基本理论
        二、关于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
        三、关于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措施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三、本研究的可能创新
第二章 农村金融风险的理论涵义和经济分析
    第一节 风险的性质与管理
        一、风险的概念和性质
        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三、风险管理的实践步骤
    第二节 金融风险与农村金融风险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二、金融风险的表征分析
        三、农村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
        四、农村金融风险与一般金融风险的区别分析
    第三节 农村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
        一、马克思理论对金融风险的一般解释
        二、有关金融风险的西方理论与假说
        三、农村金融风险的特有理论
    第四节 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成因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分析
        二、农村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三、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透视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比较
        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村金融特点
        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各经济类型的农村金融风险
    第二节 台湾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及启示
        一、完整、稳定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台湾有效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基础
        二、构建规范的合作金融体系,减少农村金融风险
        三、台湾的农业信用保证制度能够有效分担贷款风险
        四、存款保险制度是台湾地区减少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关键因素
    第三节 印度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及启示
        一、放松对银行金融机构设立与扩张的限制,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
        二、放松对银行金融机构放款数量的限制,调整监管目标、方式和手段
        三、放松对银行金融机构放款方向的限制
        四、要求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金融机构风险
        五、积极采用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中介
        六、放松对银行存贷利率及货币对外汇本的限制
        七、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
        八、加大对农村金融违规的惩罚力度
    第四节 韩国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及启示
        一、农村金融管理机构的改革
        二、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第五节 启示
        一、分离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职能和货币政策职能,建构风险管理主体
        二、加快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
        三、增强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四、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信用评估制度
        五、实行谨慎的金融监管政策和金融财务会计政策
第四章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首要条件
    第一节 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风险:理论分析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定义及功能探讨
        二、农村金融风险与金融体系:基于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的考察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分析框架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分析的方法论和切入点:转轨经济分析视角
        二、我国农村转型特征对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要求
    第三节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现状描述
        一、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结构缺陷
        二、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缺陷
    第四节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基本设想
        一、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约束
        二、多观点下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讨论
        三、结论性评述:重构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第五章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重要依托
    第一节 现代农村金融监管的作用
        一、农村金融监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二、农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第二节 中国农村金融监管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
        一、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制度变迁
        二、以农村金融风险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新形势下完善和加强我国现代农村金融监管的路径
    第三节 现代农村金融监管的基础:内部控制机制
        一、内控机制的定义
        二、构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标准及原则
        三、构建标准的内部控制机制
        四、现代农村金融监管:农村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督控制制度
    第四节 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协调分析
        一、协调的必要性
        二、协调的内容
    第五节 农村问题性金融机构的救助制度
        一、危机救助制度缺陷
        二、构建金融机构救助制度
第六章 深化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革: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基础
    第一节 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分析方法
        一、产权的定义
        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观点综述
        三、金融产权及其特征
    第二节 中国农村金融产权制度的历史考察
        一、中国农村金融产权体制变迁
        二、农村金融产权变革的必要性
    第三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一、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分析
        二、我国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缺陷
    第四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产权制度设计的原则
        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方案设计:确立真正的合作产权制度
    第五节 我国农村商业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缺陷
        二、我国农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目标
        三、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设计
第七章 优化外部环境:为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创造良好条件
    第一节 农村宏观经济与农村金融
        一、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问题
        二、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内在关系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金融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金融的关系
        二、农业产业化各阶段农村金融供求分析
    第三节 农民文化理念与农村金融
        一、中国农业文化的几个特征
        二、农户的融资次序
    第四节 社会信用、政策法律与农村金融
        一、社会信用环境与农村金融风险
        二、农村政策环境与农村金融风险
        三、金融法律环境与农村金融风险
    第五节 优化外部环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一、优化农村宏观经济环境,扶持乡镇企业发展
        二、支持农业产业化,优化农村金融的外部环境
        三、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提高农民素质
        四、优化农村政策环境,加大对农村金融组织的保护
        五、优化农村法律环境,加快合作金融立法
第八章 构建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
    第一节 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框架
        一、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运行程序
        二、国内外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综述
        三、构建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理论设想
        一、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
        二、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想
    第三节 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具体步骤
        一、农村金融风险预警信息系统构建
        二、农村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系统构建
        三、农村金融风险预警分析系统构建
        四、农村金融风险预警处理系统构建
    第四节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状况
        一、风险管理决策的一般理论分析
        二、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第五节 完善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政策途径
        一、完善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途径
        二、完善农业发展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途径
        三、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政策途径
第九章 农村金融发展:接轨与前景
    第一节 WTO对中国金融业影响的一般分析
        一、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WTO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中国农村金融
        一、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二、加入WTO对农业银行的影响
        三、加入WTO对农业发展银行的影响
        四、加入WTO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第三节 WTO框架下未来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一、WTO框架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未来前景
        二、未来农村金融风险的表征分析
        三、未来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6)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 ——理论与中国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的意义
        1.2.1 选题的依据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1.3.1 农业投资问题研究中的外商直接投资
        1.3.2 农业利用外资问题研究中的外商直接投资
        1.3.3 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中的农业
        1.3.4 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1.3.5 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内容安排与分析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内容安排
        1.4.3 分析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2 理论研究回顾及评述
    2.1 引言
    2.2 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决定因素的理论研究
        2.2.1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决定因素
        2.2.2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决定因素
    2.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3.1 国际资本流动对东道国经济福利影响的理论模型
        2.3.2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外商直接投资——“双缺口”模型
        2.3.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外商直接投资
    2.4 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方面的理论研究
    2.5 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结构效应方面的理论研究
    2.6 简要评述
3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的增长效应分析
    3.1 全球跨国公司投资农业的历史回顾及趋势
    3.2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农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3.2.1 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积累效应
        3.2.2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
        3.2.3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
        3.2.4 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3.2.5 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
        3.2.6 外商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效应
    3.3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总体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3.4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3.4.1 模型设定
        3.4.2 数据来源
        3.4.3 估计结果及分析
    3.5 中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典型案例
    3.6 简要结论
4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的国际转移分析
    4.1 引言
    4.2 当前世界农业技术的供给形势分析
    4.3 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内容和途径
        4.3.1 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内容
        4.3.2 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途径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4.4.1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直接作用机制
        4.4.2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间接作用机制
    4.5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
        4.5.1 农业技术本身的内在制约因素
        4.5.2 来自东道国的制约因素
    4.6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转移效果实证分析
        4.6.1 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4.6.2 计量检验及结果
        4.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6.4 简要结论
5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引言
    5.2 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5.3 数据、变量与研究方法
        5.3.1 数据和变量
        5.3.2 研究方法
    5.4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现状的一般描述性分析
    5.5 计量检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5.5.1 计量检验结果及分析
        5.5.2 对计量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5.6 简要结论
6 外商直接投资农业及涉农产业的市场结构效应分析
    6.1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
        6.1.1 外商直接投资与市场集中度
        6.1.2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品产异化
        6.1.3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进入壁垒
    6.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结构的影响
        6.2.1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传统垄断性产业进入壁垒的不断突破
        6.2.2 外商直接投资将改变中国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集中度
    6.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文献回顾
        6.3.2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6.3.3 计量检验及结果分析
        6.3.4 对计量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6.3.5 简要结论
7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决定因素分析
    7.1 引言
    7.2 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理论研究进展
        7.2.1 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变量及其测度
        7.2.2 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变量的相关因素
    7.3 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7.3.1 有关中国的实证研究
        7.3.2 有关农业和食品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7.4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决定因素实证研究
        7.4.1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基本现状及主要特点
        7.4.2 变量、模型与数据
        7.4.3 计量检验方法及估计结果
    7.5 对计量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解释及讨论
    7.6 简要结论
8 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8.1 发达国家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践
        8.1.1 发达国家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
        8.1.2 部分发达国家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具体情况
    8.2 发展中国家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践
        8.2.1 发展中国家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
        8.2.2 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具体情况
    8.3 国外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3.1 跨国公司对农业及涉农产业的支配
        8.3.2 转移不适宜的农业技术
        8.3.3 造成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
        8.3.4 对环境的极大破坏
        8.3.5 造成农业劳动力失业
    8.4 国外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趋势
    8.5 简要结论和启示
9 结论性评述及政策建议
    9.1 结论性评述
    9.2 政策建议
        9.2.1 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投资政策
        9.2.2 与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的技术政策
        9.2.3 与外商直接投资相配套的外贸政策调整
        9.2.4 与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的竞争政策
        9.2.5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房地产价格与银行贷款的关系、及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论述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业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从西方发达国家住宅业的发展看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三节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业的资金来源及其风险分析
    第一节 房地产金融概述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来源分析
    第三节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潜在的风险分析
    第四节 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第四章 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及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的关系实证分析
    第二节 宏观经济增长和信贷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房地产业的波动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五章 我国住宅金融发展规模研究
    第一节 住宅市场的供求平衡分析与预测
    第二节 我国潜在的住宅金融规模预测
第六章 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预防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的措施与对策研究
    第二节 建立与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第三节 我国住房金融其他风险防范措施与相关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summary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1.2.2 IS-LM模型
        1.2.3 货币供应量不足理论
        1.2.4 实际需求和投资的外生性下降理论
        1.2.5 债务紧缩理论
        1.2.6 “流动性陷阱”理论
        1.2.7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1.3 研究内容、方法、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
第2章 有效需求不足状况的出现
    2.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
        2.1.1 9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2.1.2 90年代中期有效需求不足的出现
        2.1.3 近期经济回升的性质
        2.1.4 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2.2 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2.2.1 资本主义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2.2.3 我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第3章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
    3.1 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决策基础
        3.1.1 中央银行的决策行为
        3.1.2 金融机构的决策行为
        3.1.3 企业的决策行为
        3.1.4 个人的决策行为
    3.2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政策原因
        3.2.1 高积累政策
        3.2.2 货币政策
        3.2.3 “稳定物价—零通胀”政策
        3.2.4 消费政策
        3.2.5 固定汇率政策
    3.3 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体制制度原因
        3.3.1 产权制度
        3.3.2 分配制度
        3.3.3 工资制度
        3.3.4 法律制度
        3.3.5 产权制度
        3.3.6 投资体制
        3.3.7 金融体制
        3.3.8 利率体制
        3.3.9 民营企业机制
        3.3.10 市场经济体制
    3.4 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其他原因
        3.4.1 国内供求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3.4.2 消费倾向的变化
        3.4.3 三农问题的压力
        3.4.4 心理原因
        3.4.5 政府的需求管理
        3.4.6 外部原因
第4章 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对策
    4.1 货币政策
        4.1.1 实施货币政策遇到的困境
        4.1.2 采取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4.2 财政政策
        4.2.1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
        4.2.2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边界
        4.2.3 财政政策内容的调整
        4.2.4 注重解决的关键问题
        4.2.5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4.3 经济体制改革
        4.3.1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4.3.2 规范民营企业
        4.3.3 调整产业结构
        4.3.4 金融体系合理化
        4.3.5 消费政策的转变
        4.3.6 培育新的需求主体
        4.3.7 政府支付改革成本并加快改革
    4.4 对外贸易政策
        4.4.1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分析
        4.4.2 引进外资,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
        4.4.3 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
        4.4.4 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
    4.5 正确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4.5.1 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4.5.2 必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
        4.5.3 必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4.5.4 解决好就业问题
        4.5.5 解决好采取的措施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4.5.6 正确处理货币、物价、经济之间的关系
第5章 总结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5.2 论文的成果与创新点
    5.3 论文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目录
附录(二) 表目录
附录(三) 主要字符代表含义总结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后记

(9)企业债券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引言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的问题与背景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的数据及资料
第2章 企业债券融资的理论基础
    2.1 资本集中理论
        2.1.1 资本集中与资源配置
        2.1.2 企业融资理论的内涵
    2.2 资本结构理论
        2.2.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2.2.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2.3 财务杠杆理论
        2.3.1 财务杠杆的基本概念
        2.3.2 财务杠杆理论的定量分析
第3章 企业债券融资的理论框架
    3.1 企业债券融资的内涵
        3.1.1 企业债券融资的实质
        3.1.2 企业债券融资的特征
    3.2 企业债券融资的实践模式
        3.2.1 企业债券融资的条件
        3.2.2 企业债券融资的评级
        3.2.3 企业债券融资的程序
    3.3 企业债券要素的确认原理
        3.3.1 债券的成本与面值
        3.3.2 债券的利率与收益
        3.3.3 债券的理论定价模型
    3.4 企业债券融资的价值分析
        3.4.1 资本扩张价值
        3.4.2 财务杠杆价值
        3.4.3 改善资本结构
    3.5 企业债券融资的理论模式
        3.5.1 企业优化模式
        3.5.2 市场优化模式
        3.5.3 产权制度优化模式
        3.5.4 管理优化模式
第4章 企业债券融资的国际比较
    4.1 国外企业债券融资的基本概况
        4.1.1 部分发达国家公司债券融资概况及特征
        4.1.2 新兴市场国家公司债券融资概况及特征
    4.2 国外企业债券融资与管理的异同
        4.2.1 企业债券融资与管理的共性
        4.2.2 企业债券融资与管理的差异
    4.3 中外企业债券发行管理的比较
        4.3.1 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存在较大的差距
        4.3.2 我国企业债券品种单一的特征突出
        4.3.3 中外企业债券管理差异的特征分析
    4.4 国外公司债券融资对我国的启示
        4.4.1 公司债券融资与管理的经验
        4.4.2 公司债券融资与管理的教训
第5章 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5.1 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的运行状况及特征
        5.5.1 企业债券融资的现状
        5.1.2 企业债券融资的特征
    5.2 中国企业债券融资不规范问题的诊断
        5.2.1 企业债券管理体制行政化
        5.2.2 企业债券融资运作虚拟化
        5.2.3 投融资规模小且流动性差
        5.2.4 中介运作不规范且效率低下
    5.3 中国企业债券融资不规范问题的影响
        5.3.1 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
        5.3.2 对资本金融市场的影响
        5.3.3 对企业经济成长的影响
    5.4 中国企业债券融资不规范问题的根源
        5.4.1 计划经济体制的羁绊是基础性根源
        5.4.2 行政干预贯穿着债券管理的全过程
        5.4.3 企业融资的市场体系及机制不健全
        5.4.4 产权制度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5.5.5 企业债券融资的运作过程极不规范
第6章 中国企业债券融资发展趋势预测
    6.1 中国闲置资金的规模与结构分析
        6.1.1 我国闲置资金的规模
        6.1.2 我国闲置资金的结构
    6.2 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与结构预测
        6.2.1 社会融资总量预测
        6.2.2 社会融资结构预测
    6.3 中国企业直接融资发展预测分析
        6.3.1 企业直接融资的市场基础
        6.3.2 企业直接融资的发展环境
        6.3.3 企业直接融资的结构预测
第7章 企业债券融资风险分析与管理
    7.1 企业债券融资风险的分类分析
        7.1.1 企业债券融资的市场风险
        7.1.2 企业债券融资的信用风险
        7.1.3 企业债券融资的操作风险
        7.1.4 企业债券融资的特殊风险
    7.2 企业债券融资风险的传递与扩散效应
        7.2.1 企业债券融资风险的微观效应
        7.2.2 企业债券融资风险的宏观效应
    7.3 国内外企业债券融资风险管理制度的评价
        7.3.1 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管理的国际通行作法
        7.3.2 我国企业债券融资风险防范措施的评价
    7.4 加强企业债券融资风险防范的基础工作
        7.4.1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7.4.2 建立发债主体分类监管制度
        7.4.3 发展和规范企业债券评级机构
        7.4.4 建立企业债券风险准备金制度
第8章 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的制度与战略构想
    8.1 完善企业债券融资的基本制度
        8.1.1 企业债券融资的市场体系
        8.1.2 企业债券融资的法律制度
        8.1.3 企业债券融资的监管制度
        8.1.4 企业债券融资的评级制度
        8.1.5 企业债券融资的风险防范制度
    8.2 规范企业债券融资的战略构想
        8.2.1 提高企业债券品质战略
        8.2.2 优化企业债券结构战略
        8.2.3 企业债券市场扩容战略
        8.2.4 企业债券融资全程监管战略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运用
        9.2.1 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主体
        9.2.2 完善企业债券融资的运作机制
        9.2.3 改造企业债券融资的中介机构
        9.2.4 构建企业债券融资的市场平台
        9.2.5 强化企业债券融资的有效监管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结构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和理论基础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货币政策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概述
    第一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框架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第四章 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一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三节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五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有效性分析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第七章 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
    第一节 “稳定物价”含义的深入剖析
    第二节 最优通货膨胀率的确定
    第三节 促进“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它成果
后记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四、从当前市场疲软谈今后银行贷款的主要投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研究[D]. 卢兴杰.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2]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区域出口贸易模式的转变 ——以长三角“二省一市”为例的分析[D]. 包晓东. 浙江工商大学, 2010(02)
  • [3]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及风险防范研究[D]. 雷汉云. 中南大学, 2010(11)
  • [4]基于财政职能视角的“三农”问题研究[D]. 任晓东.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
  • [5]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设计和前景[D]. 张耀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6]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 ——理论与中国实证研究[D]. 吕立才. 浙江大学, 2006(08)
  • [7]房地产价格与银行贷款的关系、及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D]. 薛磊. 厦门大学, 2005(02)
  • [8]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D]. 方凤玲. 西北工业大学, 2005(03)
  • [9]企业债券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杨庆育.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1)
  • [10]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 刘艳武. 吉林大学, 2004(02)

标签:;  ;  ;  ;  ;  

从当前行情疲软探讨未来银行贷款的主要投资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