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者、作者、编者、(论文文献综述)
王庭波[1](2013)在《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将步入“深水区”,对语文课程改革十余年成效与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将会使语文课程改革摆脱理论的困惑与实践的困境,逐渐走向澄明之境。从变革性实践的角度看,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在愿景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裂隙”,其根本原因在于从思想观念到教学实践的转化过程中,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的根深蒂固与新型教学范式的乏力。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以范式理论为“体”(结构框架),以哲学解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用”(思想方法),针对当前“内容分析”式教学暴露出的问题,构建“视域融合”教学范式,既直击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难处”与“痛处”,又丰富和拓展了语文教学研究视野。本研究从“问题”切入,采取“读懂变革性实践+理性反思”的研究路径,主要采用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与调查法,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研究的问题、思路与方法,并对“语文教学范式”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第一章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原点出发,聚焦学生“主体性危机”论题,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习非成是的“内容分析”式教学进行检讨,对其特征、产生根源以及对学生主体性的遮蔽进行揭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语文教学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与教学本质观的当下审视,引导“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出场”。第二章对“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主要沿着从“视域融合”的哲学解释学原理阐释,到“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原理阐说的逻辑展开,探讨了“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涵义、特征、对话旨趣与教学喻义。第三章至第五章,围绕“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建构的基本逻辑范畴,分别从宏观层面的教学观念与教学原则——中观层面的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微观层面的教学程序与策略三个层次展开探讨。第三章阐述了“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基本观念与教学原则。“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主体”意蕴反映在教学观的革新,具体体现在教学目的观、过程观、师生观与评价观四个维度。教学观念的转变,不仅是一种教学重心的转移,而且是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当代意义的思考。“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多元有界”原则,针对“视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这一核心问题提出,旨在回答语文阅读理解中“一元”与“多元”、“有界”与“无界”的“解释学冲突”。第四章从“阅读”与“教学”耦合的视角,对“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四个结构要素进行分析,“视域融合”教学范式中的学生是文本世界的意义生成者;教师是“角色丛林”中的对话者;文本是开放的“召唤结构”;教科书编者是学生“期待视野”的预判与提升者。对教学要素进行静态分析,目的是把握教学要素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五章探讨了“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运行机制与教学策略。“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运行机制包括其动力系统与操作程序,“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内在融合系统是师生与文本的视域融合,外在融合系统是教学主体间的视域融合;“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操作程序包括常式与四种变式,凸显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参与性、合作性与差异性。“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策略指向了学生、教师、文本三个教学主体与对象要素,包括拓展学生期待视野的策略,把握文本召唤结构的策略,增进师生对话交流的策略。“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提出虽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但本研究的主旨在于“扬弃”而非“颠覆”:“视域融合”与中国传统文论之间的映照,“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对“内容分析”式的反拨,“视域融合”与“对话”理念的互融互补,都反映了本研究的意图在于揭露、诊断、明辨与建设。
韩文静[2](2020)在《《读书》杂志办刊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读书》杂志创刊于1979年4月,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它以“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为己任,不断探讨书内书外的人、事、物,展现不同时期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为读者带来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它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创刊,到2019年4月共走过40年的历程,共出版481期杂志,可谓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的见证者。《读书》杂志办刊情况概述。《读书》杂志的创刊环境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为《读书》杂志的创刊提供了良好的时代背景;在经历了十年“文革”、长期“书荒”后,满怀壮志的老一代出版家、编辑家和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鼎力支持,为《读书》的创办提供人力条件;直接由出版局研究室领导、人民出版社出版、三联书店挂名的特殊出版环境,为《读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出版条件。《读书》杂志虽然先后经历了多任主编,但每一任主编都兢兢业业,在自己在任时期,为《读书》杂志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读书》还十分重视自身品格的形成和打造,分别在内容品格、精神品格和服务品格等方面做出诸多努力,也正因为如此,《读书》的品牌形象才更加深入人心。《读书》杂志的编辑特色。《读书》创刊40年来,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编辑特色:与时俱进的内容特色,即《读书》内容随着不同的时代特点进行着相应的变化,符合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既稳定又灵活的栏目特色,即不仅拥有稳定的重点栏,还拥有灵活的一般栏和随机栏,在给读者稳定性的同时又有期待感。别具一格的装帧特色,即40年不变的32开小开本设计、从简朴到开放的封面设计、独具匠心的封里设计和追求紧凑的版面设计。高度体现《读书》杂志宗旨的广告特色,即《读书》的广告都是与书籍相关的及时的、有价值的信息,符合《读书》的刊物定位。《读书》杂志编者和作者团队。一本精品杂志的出版,离不开与它相关的作者、编者和读者团队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作者和编者作为编辑出版环节的前两环,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读书》杂志十分重视编者和作者团队的建设,其不仅拥有一直精干专业的编者团队,团队人数虽少,但分工明确、配合完美;还拥有一只数量庞大、专业性极强的作者团队,为《读书》杂志提供不同专业领域的优质稿源,共同打造精品杂志。《读书》杂志作者、编者与读者关系维护。作者、编者与读者作为编辑活动的主体元素,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至关重要。《读书》编辑部通过开设编读往来栏目、举办“读书服务日”活动、举办夏季读书活动等方式,促进作者、编者和读者三者关系有序、健康、良好地发展,形成互动、友好、稳固的编辑三元素关系,进而不断促进《读书》杂志的发展。《读书》杂志办刊启示。《读书》杂志能够在同种类期刊中较为稳定地发展,离不开其40年来摸索出来的经验,一些优秀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它杂志的发展提供经验、启示,即立足刊物自身特色,敢于与时俱进;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听取各方声音,在不断反思中前进;重视培养作者团队,保证刊物拥有更加优质的稿源;更要培养编辑部竭诚为读者服务的服务意识,不断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读书》杂志40年的经验总结,希望可以给其它杂志一些经验借鉴,以期促进我国期刊业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发展。
雷永青[3](2014)在《从“读者”到“用户”——探讨传统纸媒转型的盈利模式》文中指出受互联网冲击,传统纸媒面临转型难题,症结在哪里?通过以"读者"、"作者"与"编者"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纸媒转型中的"死穴"——用户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纸媒转型成功之后盈利的可能性。
孙吉娟[4](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汤喜燕[5](2012)在《媒介话语中的“时尚” ——意义的建构、消解及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后,以时尚杂志为代表的时尚媒介开始兴起。伴随着时尚杂志的兴起,时尚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以时尚杂志为代表的时尚媒介究竟建构了一个什么样的“时尚”——时尚的意义,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此本文采纳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的方法,并联结了柯林斯的社会冲突理论来对媒介话语中的“时尚”进行分析,通过阐述,以期勾画出媒介话语中“时尚”的意义变迁之旅。在中国,现代意义层面的时尚,可追溯至民国时期的上海。那时的媒介对于“摩登”概念的建构,形成了改革开放后媒介话语中时尚成长的文化背景之一。此外,“奇装异服”与“美”,是媒介建构时尚意义的另外两个重要的基础概念,特别是“美”,成了中国媒介话语中时尚意义变迁的内在线索,也是与西方时尚意义存在差别的一个重要方面。自8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服饰类杂志开始兴起。这类杂志垫定了中国时尚杂志的基础。在这个时期,“时尚”本身并没有独立的意义,“时尚”是时装或潮流的同义词,“时尚”的意义就是时装的意义;而时装不只是服装,是一种有高下优劣之分的艺术,其核心问题是美。时装的美是相对于奇装异服而彰显的,是在区分奇装异服中获得的。于是,时装的意义就是不同于奇装异服的一种现代人的美,理应是由全民共享的美。因而,相应地,“时尚”的意义也就是一种全民共享的美。进入90年代中以后,“时尚”有了独立的意涵。这个时期,媒介话语中的“时尚”成了一种有限定的美。这种限定主要限定在“时尚”的适用人群:都市、年轻、女性。随着适用人群的限定,事实上也暗含着“时尚”作为一种美的审美取向的限定,即“时尚”是一种具有都市感的、年轻的、女性意味的美。因而“摩登”是这个时期最频繁出现的时尚的代用词。随着时尚男刊的兴起,时尚适用于女性的限定首先被打破了。但如果将女性意味限定在重装饰、强调来自性别间的吸引,即“性感”的话,那么男性时尚在审美取向上,依然是与之前的女性意味是一致的。与此同时,都市感与年轻味再度得到强化。这使得时尚的意义,作为一种有限定的美,在这个阶段再度得到了强化。但与此同时,随着时尚概念的日益广泛传播,媒介话语中的时尚的意义增加了一个新的纬度——一种挑战精神。在媒介的话语中,时尚作为一种挑战精神并不是挑战一切,而是集中在对于性及两性关系的既有观念的挑战。而且,对于挑战的话语,是与维系及传承的话语并列存在的。这使得时尚的意义显得游移而不确定。这样的话语策略,使得时尚的意义内在地受到了挑战,“时尚”不仅仅是美,而是超越美。在媒介话语中,时尚的意义从其变迁的过程来看,一方面由于不同于西方的诞生背景,这使得中国媒介话语中的时尚与美的关系更为紧密,不仅是存在的合法性所在,也是内在变迁的一条线索;另一方面,在媒介的话语中,时尚的意义日益向身体聚焦,身体的呈现与反应成了时尚话语的核心指向。至此,时尚的适用领域已形成了一系列以身体为中心的同心圆,与时尚最为关切的方面即是身体本身。第三,时尚媒介在不同的资源境况会采取不同的话语策略。笼统地来说,在资源缺乏时,时尚媒介会强调团结,在资源较充足时,则采取分离的策略。时尚媒介通过不断地分化与团结的策略,把自身的层级日益推高,并将编者置于组织的最高层级,时尚编辑成了时尚的最终裁决者。这样的时尚意义建构过程,使得“时尚”连同时尚媒介,日益走向了一种想象的异托邦。
董瑞兰[6](2013)在《广义修辞学视野中《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的政治性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分析《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选取其中四类政治性比较强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读者来信”、“编者的话”作为研究内容。本文借鉴广义修辞学理论,以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主体精神建构为脉络,分别从语词、语句、语篇层面探讨这四类话语的政治性面貌。希望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当代文学期刊话语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思路。
刘衍青[7](2015)在《《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由小说《红楼梦》改编的戏曲、曲艺、话剧作品为研究对象,在全力搜集、阅读相关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对原着与改编作品的比较,重点探讨了《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的改编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主题思想的变化、人物形象的嬗变、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戏曲、曲艺名角对改编作品的演绎等。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戏曲为主,第二部分以曲艺为主,第三部分以话剧为主,在各部分的论述中结合戏曲、曲艺、话剧的艺术特征展开论述,每一部分都对该艺术门类的《红楼梦》改编作品做了较详尽的概述。戏曲、曲艺部分,在按照时间分期的基础上,以剧种、曲种为序,对不同种类的《红楼梦》改编作品做了分类述评,并在一粟的《红楼梦书录》和胡文彬《红楼梦叙录》的基础上,补充、增添了一些作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红楼梦》戏曲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戏曲改编与时代的关系、人物形象的嬗变及戏曲名角与“红楼戏”。“概述”中述评了清代乾隆五十七年至新世纪期间,传奇、杂剧、昆剧、京剧、桂剧、粤剧、越剧、秦腔、评剧、闽剧、川剧、潮剧、吉剧、龙江剧、淮剧、上海滩簧、曲剧、锡剧、豫剧、湘剧、黄梅戏、绍剧等二十多个剧种的《红楼梦》作品,兼述其演出情况。《红楼梦》戏曲改编与时代的关系中重点阐述《红楼梦》戏曲剧目受到传统伦理、社会改良、意识形态、戏曲发展、民间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红楼梦》戏曲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清代“红楼戏”在对宝玉和黛玉形象的塑造上,既尊重原着,也有刻意的修饰、修正和无意的误读。其目的是使人物符合传统伦理的要求。民国时期宝黛钗的形象既有突破也有缺憾,突破在于强化了宝黛彼此牵挂、体贴之情。缺憾在于:(1)为了表现黛玉性情和顺、审慎知理的一面而有损其特立独行、孤高清标的个性;(2)对宝玉形象作了庸俗化的处理,融入了浪荡公子的品性。“十七年”期间的“红楼”人物形象在阶级斗争主题的支配下,刚硬有余,圆润缺失,以晴雯的剑拔弩张、袭人的阴狠恶毒为代表。新时期“红楼戏”中的人物呈现出“小人物唱大戏”的特征,刘姥姥、焦大、娇杏、妙玉等人物成为主角,或传达人间温情,或反思历史,或批判官场,或揭示人性,多以原着为基础,展示其复杂性。并让人物形象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对王熙凤、宝钗、贾雨村等人物表现出包容的态度,甚至回避小说中宝钗等人物的品质缺陷,使其具有近乎完美的人格。戏曲名角参加改编并演出红楼戏,不仅使红楼的故事得到广泛的传播,还使得《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更加动人。《红楼梦》曲艺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曲艺改编与文人及城市传媒之间的关系、《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红楼梦》曲艺的人物及《露泪缘》的成就等。概述以曲种为序,述评了评书、子弟书、弹词、广东木鱼书、南音、弹词开篇、鼓词、河南大调曲子、河南坠子、福州评话、岔曲、单弦、兰州鼓子、飏歌、广西文场、马头调、岭儿调、扬州清曲、四川清音、西府曲子、湖南丝弦、粤曲、龙舟曲、山东琴书、四川扬琴、恩施扬琴、莲花落、相声、山东平调、四川竹琴及蒙古族的乌力格尔、达斡尔族的乌春等三十多个曲种所改编的《红楼梦》曲目。《红楼梦》曲艺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曲艺大繁荣的背景下,在韩小窗、马如飞等有较高文学素养的文人与艺人的参与创作下,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城市书坊业、唱片公司、广播电台等新旧传媒及曲艺名角的表演,对《红楼梦》曲艺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主要表现在“诗性叙事与书场叙事的结合”与“故事情节的铺陈与浓缩”两个方面。《红楼梦》曲艺的人物塑造别有特色,重点描摹了黛玉、宝玉、晴雯等主要人物,同时多视角地塑造了其它红楼人物。黛玉形象的塑造集中摹写她的愁情,对宝玉形象的塑造则围绕其痴情展开,在不同曲段中反复皴染、描摹这些特征。不足的是,二人形象在曲艺作品中多有世俗化的描写,如宝黛攻读“四书五经”,追求科举功名的情节等。《露泪缘》是《红楼梦》曲艺中成就最高的作品,被许多曲种移植、借鉴,该章重点分析其艺术成就。该作情节编排依托原着后四十回,却能巧妙交待前八十回的故事情节,使全篇逻辑清晰、合乎情理。人物塑造注重延续前八十回人物性格,又有独特的创造。艺术手法多样,通过用典故、穿插方言俗语、采用对比手法等,使《红楼梦》的诗意与书场的俚俗相融合。《红楼梦》话剧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主题的新变、艺术手法的新奇及赵清阁《红楼梦》话剧分析等。概述中述评了民国及建国后《红楼梦》话剧的改编与演出。《红楼梦》话剧的主题不同于戏曲、曲艺,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可归纳为家庭伦理、女性婚恋、时事政治与民众苦难、以象征手法揭示民族性格的劣根性、人生反思与当代众生乱相的揭示等五个方面。《红楼梦》话剧的艺术手法以新奇的面貌而引人关注,无论是民国时期的作品还是新世纪的“先锋”话剧,都以表达方式独特或另类而与戏曲、曲艺形成对比。赵清阁是创作《红楼梦》话剧数量最多、质量较高的作家,其作品呈现出以下特点:忠实于原着的改编原则、重视舞台效果的改编技巧、改编者思想的适度表达。《红楼梦》原着的经典性为戏曲、曲艺、话剧的改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纵观《红楼梦》二百多年的改编历程,家族伦理、女性婚恋、赤子人格及对社会弊病的揭示是改编者关注的主要内容,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则贯穿了《红楼梦》的改编史。《红楼梦》改编成戏曲、曲艺、话剧等艺术形式,既扩大了原着的影响,也丰富和滋润了这些艺术形式。
崔艳秋[8](2014)在《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文中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读者市场一直处于边缘化生存状态。这种现状固然与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领先地位导致的国民骄傲心理有关,也与美国读者的阅读偏好、诗学观念、价值取向、民族性格有关。对于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接受,尤其是美国读者市场研究,目前尚无系统深入的探讨。这是本文致力于研究的内容。本文第一章介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的接受环境。以《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作家、作品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美国记者、社论撰稿人的视阈为观察点,根据报道的角度,内容、态度,还原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美国的接受环境。通过整理曾获得关注的作家、作品,了解美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现有的知识;根据畅销书书评栏目介绍的作品来考察哪些华人作品曾在美国产生影响力及其在塑造中国及中国文学形象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以此窥测大众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印象,厘清中国文学在美国译介与传播的历史脉络,探寻这些历史资料对于中国文学进入美国读者市场的启示。此外,根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阅读人口研究报告及Harris报告,总结了美国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情况及偏爱的文学类型,并从美国读者及出版社对翻译文学的态度、读者的阅读趣味,初步分析中国文学在美国边缘化的原因。第二章侧重分析了中国当代文学在美国文学场域传播时所涉及的各种客观关系。从文学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角度回顾并评价了中国官方机构、学术机构、民间机构、英美出版社及译者译介中国文学的努力,分析了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传播效果。此外还梳理、评述了美国汉学家对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所作的贡献,包括翻译、教学、研究、文学史及文学选集的编撰等。第三章讨论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在美国传播的因素,包括文化、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读者等因素。文学作品域外接受的实际情况表明,译着所造成的文化影响,并不取决于原着或译着本身,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接受国的文化环境的影响。本章以《上海生与死》和《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为个案分析,揭示文革回忆录在美国畅销的多方面原因,既涉及政治、宗教、诗学因素,也包含读者阅读心理、出版商、主流媒介、文艺界及学术界的推荐与宣传。根据中西诗学差异,围绕《狼图腾》改写所体现的出版社及译者对可读性的追求,笔者从翻译理论(功能学派、文化学派、多元系统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论证了翻译过程中跨文化改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改写的原则和尺度。基于前三章的研究结论,第四章探讨了在全球化和消费时代的双重语境下,中国文学如何跻身世界文学、如何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的问题。我们认为拥有世界读者是世界小说的一个评判标准,因此世界小说具有可读性和普世性两个参照标准。在此基础上,笔者对世界小说的其它特质,比如民族性和普世性的结合、小说内容与世界读者的相关性、作者的国际化视野与写作方式等方面倾注了思考,提出唯有走出文化政治的藩篱,尊重接受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开放的心态包容、鼓励文化创造,中国当代文学才能以全新的形象走向世界。
熊红霞[9](2017)在《《旅行杂志》研究(1949-1954)》文中研究指明创刊于1927年的《旅行杂志》,是中国近现代时期的优秀的旅行专业刊物之一。《旅行杂志》在1949年一度休刊,但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复刊,一直到1954年8月终刊,又继续办刊五年。《旅行杂志》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崭新政治经济环境,定位不断调整,积极创新,并在杂志的形式、内容上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继续受到了读者的欢迎。通过对1949—1954年《旅行杂志》的研究,可以反映出《旅行杂志》在共和国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努力继承和保留其创刊以来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为顺应潮流,适应新环境而进行“自我改造”。1949—1954年间,《旅行杂志》编辑的方针不再是单纯的提供旅行服务与指导,而是在坚持“阐扬中国名胜,提倡旅行事业”宗旨同时,转向努力落实“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文艺方针,并通过杂志增加文教、经济建设等两个方面的内容,介绍祖国山河、经济建设动态、经济资源、历史文物、地方特点、名胜古迹等方面的情况,对读者进行爱国主义、史地和时事教育。当然,新时期《旅行杂志》的这一调整、适应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这个过程中出现定位的困惑与改革的徘徊。《旅行杂志》中蕴含大量、丰富的信息,忠实记录了1927—1954年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是进行这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等研究的宝贵资料。目前,对于《旅行杂志》1927—1949年的研究,已经见有博士学位论文,而且出现了对于1949—1954年时期《旅行杂志》的研究,说明中国近现代旅游史的研究,逐渐受到了学界(历史学、旅游学)、业界(旅游界、经济管理与金融界)等专家们的重视。从目前作者所查阅的资料来看,还没有人以《旅行杂志》1949—1954年为研究对象的专题研究论文。现有研究成果,只是对这一时段的某一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局部,不全面,亟待深化,以及深入的系统化研究。因此,作者将《旅行杂志》研究(1949—1954)研究,定位为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本硕士学位论文,拟用五部分的内容,对《旅行杂志》在1949—1954年的办刊进行了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分析,希冀这一研究,归纳有创新,立论有新意,对于目前研究的某些薄弱现状有所改善。第一章《导论》,主要回顾了我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对于这一时期旅游期刊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同时,阐述了对于《旅行杂志》研究(1949—1954)的选题依据、学术意义与价值,并陈述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探讨《旅行杂志》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民国时期的发展。20世纪初中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也成为《旅游杂志》产生的时代背景;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中国旅行社”的发展,是民国时期《旅行杂志》出现的前奏;经营者陈光甫先生的管理理念,则对民国时期《旅行杂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三章重建了《旅行杂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旅行杂志》复刊,面对新生共和国崭新的政治、经济形势,《旅行杂志》积极努力适应新环境,进行了自我改造。同时,该刊也希望坚持“阐扬中国名胜,提倡旅行事业”宗旨。维护旧宗旨、适应新形势,二者的冲突,导致了杂志在新时期的转型,但这一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在过程中出现定位的困惑与改革的徘徊。第四章,主要针对《旅行杂志》发表文章、栏目设置的内容以及编辑队伍、作者群体、读者群,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立足于共和国时期,与民国时期的《旅行杂志》的同类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与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旅行杂志》在民国时期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以“阐扬中国名胜,提倡旅行事业”为宗旨,不谈政治,不论作者身份,仅仅注重杂志内容;而1949-1954年共和国时期,为了适应环境需要,编辑的方针不再是单纯的提倡旅行,而是转向文教、经济建设两个方面。第五章,在前面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总结了《旅行杂志》在我国旅游期刊发展史上的作用,归纳了这一杂志的地位,希冀这一归纳、总结,对当代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吴梅云[10](2016)在《叶圣陶的编辑出版观 ——基于叶圣陶民国时期编辑应用文资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段黄金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一大批成就非凡的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就是其中一位,其独特的编辑出版理念是编辑出版界的可贵财富,值得探讨和学习。学界研究叶圣陶编辑出版观的视角很多,而编辑应用文是其中一个重要视角,也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叶圣陶民国时期创作了大量的编辑应用文,包括序跋、书信、编后记、发刊词和广告等,材料非常丰富。对叶圣陶民国时期所作的编辑应用文资料进行梳理研究后发现,这些编辑应用文的内容中多次或直或曲地表达和反映了叶圣陶的读者意识、作者意识以及编者意识,随着这些意识的逐渐发展和成熟,叶圣陶的人本主义编辑出版观也最终形成,这编辑出版观有其独特的内涵,也对时下编辑出版工作有相当的启发。
二、读者、作者、编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者、作者、编者、(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地位和价值的关注 |
(二) 对语文课程改革愿景与现实疏离的忧虑 |
(三) 对语文教学重心转移与范式变革的求索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论域 |
(一)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二) 问题研究域界定 |
四、研究的问题、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新意 |
(一) 视角新 |
(二) 观点新 |
(三) 素材新 |
第一章 “主体性危机”与语文教学范式变革的吁求 |
一、“内容分析”式教学的实践检视 |
(一) “内容分析”式:语文教学的一道顽固“魔障” |
(二) “魔障”对学生主体性的遮蔽 |
二、“内容分析”式教学的成因探询 |
(一) 食古不化:“训诲—驯化型”教学 |
(二) 食洋不化:“传授—训练型”教学 |
三、语文教学范式变革的问题聚焦 |
(一) 反思:语文教学改革的“范式乏力” |
(二) 诘问:将教学范式问题“连根拔起” |
(三) 选择:对语文教学范式“重新提问” |
第二章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基本原理 |
一、“视域融合”的本体论阐释 |
(一) “视域融合”的哲学解释学原理 |
(二) “视域融合”与接受美学的融合 |
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意蕴 |
(一)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涵义 |
(二)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特征 |
(三)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对话旨趣 |
(四)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喻义:“交响乐团”式教学 |
第三章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观念与原则 |
一、彰显主体:“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观念 |
(一) 教学目的观: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鹄的 |
(二) 教学过程观: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 |
(三) 师生观:主体间的理解与对话 |
(四) 教学评价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
二、多元有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原则 |
(一) “多元有界”的内涵 |
(二) 关于“多元有界”的阐说 |
(三) 多元之“界”的确立 |
第四章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结构要素分析 |
一、学生:文本世界的意义生成者 |
(一) 教学活动的主体 |
(二) 一种特殊的读者 |
(三) 文本意义的创造者 |
(四) 教学效果的仲裁者 |
二、教师:“角色丛林”中的对话者 |
(一) 文本的批判性读者 |
(二) 教学文本的创造者 |
(三) 学生的平等对话者 |
(四) 学生接受图式的影响者 |
三、文本:开放的“召唤结构” |
(一) 有待实现的潜在文本 |
(二) 教学过程的对话者 |
(三) 教学“事件”的引导者 |
(四) 阅读“期待”的唤起者 |
四、教科书编者:“期待视野”的预判与提升者 |
(一) 文本的“采集者” |
(二) 文本的“裁剪师” |
(三) 结构的“设计师” |
(四) 解读的“教练员” |
第五章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运行机制与策略 |
一、“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运行机制 |
(一)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动力系统 |
(二)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操作程序 |
(三)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融合点” |
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策略 |
(一) 动力调节策略: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 |
(二) 意义生成策略:把握文本的召唤结构 |
(三) 人际交往策略:增进师生的对话交流 |
结语 范式变革:一种“扬弃”而非“颠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0年吉林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监测阅读试题与成绩统计 |
附录2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3 《狐狸阿权》课文 |
附录4 《秋天的怀念》调查问卷及课文 |
附录5 《景阳冈》课文 |
附录6 小学六年级学生阅读意识的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读书》杂志办刊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读书》办刊情况概述 |
(一)《读书》的创刊背景 |
1.社会环境的孕育 |
2.出版机构的支持 |
3.老一代出版家的胆识 |
(二)《读书》杂志的历任主编 |
1.陈原、范用主编(1979-1986年) |
2.沈昌文主编(1986-1996年) |
3.汪晖、黄平主编(1996-2007年) |
4.主编更迭频繁期(2007-至今) |
(三)《读书》的品格塑造 |
1.“读书无禁区”的口号奠定《读书》精神品格 |
2.刊物定位与文稿选择夯实《读书》内容品格 |
3.延伸文化链条体现《读书》服务品格 |
二、《读书》的编辑特色 |
(一)与时俱进的内容特色 |
1.深入浅出的启蒙文章 |
2.学术性增强的贴近现实性文章 |
3.文章可读性兼思想性的不断探索 |
(二)既稳定又灵活的栏目特色 |
1.固定栏目不固定 |
2.为特约作者开辟专栏 |
3.开办主题专题栏目 |
4.创立自评栏目及编读往来栏目 |
5.辛辣幽默的漫画栏目 |
(三)别具一格的装帧设计特色 |
1.便于携带的小开本设计 |
2.从简朴到开放的封面设计 |
3.独具匠心的封里设计 |
4.追求紧凑的版面设计 |
(四)体现《读书》宗旨的广告特色 |
1.高度契合的广告种类 |
2.较为固定的封面广告 |
3.根据版面留白精心设计广告内容 |
三、《读书》的编者、作者团队 |
(一)精干专业的编者团队 |
(二)优秀且庞大的作者群体 |
四、《读书》作者、编者与读者关系维护 |
(一)互相信赖的作者与编者关系 |
1.真心诚意尊重作者 |
2.积极组织作者活动 |
(二)平等友好的读者与编者关系 |
1.重视“编读往来” |
2.积极开展读者活动 |
(三)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作者与读者关系 |
1.读者与作者角色的相互转换 |
2.对刊物文章不断“求疵” |
五、《读书》杂志办刊启示 |
(一)立足刊物特色,敢于与时俱进 |
(二)保持谦虚态度,听取各方声音 |
(三)培养作者团队,保证内容质量 |
(四)竭诚服务读者,打造品牌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从“读者”到“用户”——探讨传统纸媒转型的盈利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从“读者”阶段上升到“用户”阶段 |
互联网时代, 改变“编者”与“读者”、“作者”的利益分配方式 |
为用户创造价值, 向用户提供服务, 共赢才能盈利 |
(4)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5)媒介话语中的“时尚” ——意义的建构、消解及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辨析 |
第二节 西方理论中的“时尚” |
一、时尚有无意义的讨论 |
二、时尚是什么 |
第三节 参考理论与分析框架 |
一、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理论 |
二、柯林斯的社会冲突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第四节 样本与研究方法 |
一、样本 |
二、研究方法 |
三、补充说明 |
四、欠缺与不足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一章 时尚成长的文化土壤:三个相关概念 |
第一节 摩登 |
一、摩登是都市的 |
二、摩登是一种重西式消费的生活方式 |
三、两性关系中的摩登:摩登的神秘意味 |
第二节 美 |
一、美的禁区 |
二、美的讨论 |
第三节 奇装异服 |
一、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对奇装异服的限制 |
二、20世纪60年代对于奇装异服的讨论与讨伐 |
三、20世纪80年代后对于奇装异服的批评与反思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二章 “时尚”的初涉:“时装”,全民共享的美 |
第一节 时尚话语的社会背景 |
一、20世纪90年代中以前的中国时尚工业 |
二、中国时尚杂志诞生初期概况 |
第二节 “时尚”的哺育者——“时装” |
一、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中的“时装” |
二、时尚杂志中的“时装” |
第三节 “时尚”的话语分析 |
一、时尚的语义沿袭 |
二、时尚杂志话语中的“时尚” |
第四节 美的话语实践的群体 |
一、刊物的自我呈现 |
二、与读者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三章 “时尚”的建构:有限定的美 |
第一节 改善中的时尚话语环境 |
一、消费水平的提升 |
二、都市化进程 |
三、日益发达的时尚杂志 |
第二节 时尚意义的建构之一:“时尚”是一种美 |
一、对于“时装”的新理解 |
二、“时尚”的新用法 |
三、时尚意义的讨论 |
四、时尚意义的统一:美 |
第三节 时尚意义的建构之二:“时尚”之为美的限定 |
一、都市 |
二、年轻 |
三、女性 |
第四节 时尚媒介的自我建构 |
一、媒介种类的自我认定 |
二、时尚话语的群体 |
三、与读者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与注释 |
第四章 “时尚”的强化与解构:不只是美 |
第一节 发达而复杂的时尚生态 |
一、迅速膨胀的中国时尚工业 |
二、日益复杂的时尚杂志体系 |
三、多元价值观 |
第二节 “时尚”之为美的强化与拓宽 |
一、有限定的美的强化 |
二、有限定的美的拓宽 |
第三节 “时尚”超越美 |
一、时尚:一种全栖类文化 |
二、时尚:挑战 |
第四节 时尚媒介的自我呈现 |
一、对于时尚话语人群的巅覆 |
二、时尚作者群体:时尚媒介的代言人 |
三、时尚编辑:时尚的最终裁决者 |
四、编读之间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与注 |
第五章 结论:走向想象的异托邦 |
第一节 “时尚”的变迁 |
第二节 时尚的话语策略 |
一、时尚的意义与社会文化背景 |
二、传受双方的关系 |
第三节 想象的异托邦 |
一、走向想象的异托邦 |
二、启示与思考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广义修辞学视野中《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的政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节 理论资源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文艺学习》文学创作话语的政治性分析 |
第一节 “我”、“我们”、“他/她”:角色定位与政治阐释 |
一、“我”的角色定位与政治阐释 |
二、“我们”的角色定位与政治阐释 |
三、“他/她”的角色定位与政治阐释 |
第二节 “时间”与“空间”:语义分析与政治隐喻 |
一、时间的语义分析与政治隐喻 |
二、空间的语义分析与政治隐喻 |
第三节 语篇个案:邓友梅《在悬崖上》 |
一、标题话语与语篇关键词 |
二、叙述要素与修辞结构 |
三、人物关系与文本评价 |
四、语篇政治化投射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艺学习》文学批评话语的政治性分析 |
第一节 作为政治事件的“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讨论” |
一、“真实”、“不真实”、“歪曲”:批评语词的政治升级 |
二、“反问句”、“否定句”:批评语句的政治含量 |
三、政治话语、教育意义、党性立场:批评维度的意识形态化 |
四、文学批评,还是政治事件:批评的修辞语境分析 |
第二节 《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批评话语的政治介入 |
一、批评立场:政治规约下的个人话语 |
二、批评转向:文学话语的政治特征 |
三、批评升级:政治权力的强势介入 |
四、批评终结:政治话语与人的精神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艺学习》“读者来信”话语的政治性分析 |
第一节 “工农兵”:读者的身份符号与政治认证 |
一、政治性/非政治性:工农兵读者的身份符号 |
二、自我认证/编者认证:工农兵读者的政治认证 |
第二节 “读者来信”的祈使句型与政治倾向 |
一、“命令”句型结构与政治倾向 |
二、“禁止”句型结构与政治倾向 |
第三节 “读者来信”的语篇建构与政治修辞 |
一、批判性:读者批评话语的政治策略 |
二、功利性:读者批评话语的政治功能 |
三、权威性:读者批评话语的政治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艺学习》“编者的话”话语的政治性分析 |
第一节 “普及”:“编者的话”关键语词的政治功能 |
一、“普及”的语义指向与政治色彩 |
二、“普及”文本的建构与政治功能 |
第二节 “目的句”:“编者的话”句型模式和政治意图 |
一、“目的句”的句型模式 |
二、“目的句”的政治意图 |
第三节 综述、评论、道歉:“编者的话”语篇类型与政治规约 |
一、编者综述话语的角色设计与修辞策略 |
二、编者评论话语的修辞方式与政治语境 |
三、编者道歉话语的缘由分析与政治升级 |
本章小结 |
结语 本文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附录1 与《文艺学习》(1954-1957)相关度较高的成果目录 |
附录2 《文艺学习》(1954-1957)部分文章分类目录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红楼梦》戏曲研究 |
概述 |
第一节 清代《红楼梦》戏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红楼梦》戏曲 |
第三节 建国后《红楼梦》戏曲 |
第一章 《红楼梦》戏曲的多元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清代《红楼梦》戏曲的都市发展 |
一、北京的《红楼梦》传奇 |
二、扬州、上海的《红楼梦》戏曲 |
三、广州的《红楼梦》戏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京、沪《红楼梦》戏曲的繁荣 |
一、新式文人与《红楼梦》戏曲 |
二、观众群体的变化与《红楼梦》戏曲 |
三、传媒与《红楼梦》戏曲 |
四、竞争机制对《红楼梦》编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建国后《红楼梦》戏曲的多元文化 |
一、意识形态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束缚 |
二、诗意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浸润 |
三、民间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濡染 |
第二章 《红楼梦》戏曲人物形象的嬗变 |
第一节 清代红楼戏人物形象 |
一、黛玉形象的本色与“润色” |
二、宝玉形象的“误读”与修正 |
三、设立专折(出)塑造红楼女性形象 |
四、《红楼梦》人物的全景式塑造 |
第二节 民国红楼戏人物形象的新变 |
一、宝黛形象的微妙变化 |
二、红楼丫头聪慧率真形象的再现 |
三、“红楼”女性形象承载起婚恋主题 |
四、贾政等人物形象的时代特点 |
第三节“十七年”红楼戏人物形象的意识形态化 |
一、反抗者晴雯等人物形象的塑造 |
二、施恶者王熙凤等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三、徐进等剧作家对宝玉形象的刻画 |
四、“十七年”间红楼戏人物塑造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新时期红楼戏人物形象平民化 |
一、宝玉成为新时期红楼戏的主角 |
二、“小人物,唱大戏” |
三、对王熙凤、薛宝钗等人物的“包容” |
第三章 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
第一节 名角竞演红楼戏 |
一、清代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
二、民国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
三、建国后,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
第二节 戏曲名角对“红楼戏”的艺术创新 |
一、对红楼人物的深情演绎 |
二、对红楼戏的创新演绎 |
中编:《红楼梦》曲艺研究 |
概述 |
第一章 《红楼梦》曲艺的改编与传播 |
第一节 文人、艺人与“红楼梦”曲艺的改编 |
第二节 名艺人对“红楼梦”曲艺传播的推动 |
第三节 传媒与《红楼梦》曲艺 |
第二章 《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诗性叙事与书场叙事的结合 |
第二节 故事情节的铺陈与浓缩 |
第三章 《红楼梦》曲艺的人物 |
第一节 黛玉愁情的反复皴染 |
第二节 宝玉痴情的多面描摹 |
第三节 宝黛形象的世俗化描摹 |
第四节 《红楼梦》人物的多视角全面塑造 |
第四章 《露泪缘》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合乎情理与逻辑的情节编排 |
第二节 前八十回人物性格的延续与创新 |
第三节 丰富而恰当的艺术手法 |
下编:《红楼梦》话剧研究 |
概述 |
一、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话剧 |
二、五十年代至新世纪的《红楼梦》话剧 |
第一章《红楼梦》话剧主题的新变 |
第一节 家庭伦理主题的浅俗与劝诫 |
第二节 女性婚恋主题的时代意蕴 |
第三节 时事政治与民众苦难主题 |
第四节 民族性格劣根性的揭示 |
第五节 当代众生乱相的反映 |
第二章 《红楼梦》话剧的艺术手法 |
第一节 民国《红楼梦》话剧的新奇编排 |
第二节 新世纪《红楼梦》话剧的另类表达 |
第三章 赵清阁的《红楼梦》话剧 |
第一节 忠实于原着的改编原则 |
第二节 重视舞台效果的改编技巧 |
第三节 改编者思想的适度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拟解决的问题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的接受环境 |
第一节 80 年代以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塑造的中国文学形象 |
一、 中国文学在美国的接受环境 |
二、 获得关注的作品 |
三、 80 年代以来在美国产生过影响力的华人作品 |
第二节 文学阅读在美国 |
第三节 难以开启的心门:中国文学在美国读者市场的边缘化存在 |
一、 翻译文学在美国的边缘化存在 |
二、 大众读者的阅读心理 |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文学场域的传播 |
第一节 文学传播的场域、资本、途径 |
第二节 80 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主体 |
一、 官方宣传机构的实践:《中国文学》、“熊猫丛书”、《Pathlight》 |
二、 官方机构与学术机构联手译介当代文学 |
三、 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译丛》 |
四、 英美出版社 |
五、 民间知识分子主办的英译文学刊物:《Chutzpah!天南》 |
六、 “纸上共和国”翻译团队 |
第三节 英语世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第四节 中国文学在美国大学里的教学 |
第三章 翻译是罪魁祸首?影响文学译介的因素 |
第一节 作者错过读者:诗学、文化差异导致审美落差 |
一、 西方主流诗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叙事与语言 |
二、 文化隔膜 |
三、 中国当代小说的主题与美国读者阅读需求的差距 |
第二节 畅销美国的文革回忆录给中国文学译介的启示 |
一、 《上海生与死》的接受:政治、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合力 |
二、 《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自传还是小说? |
三、 文革回忆录畅销的原因 |
第三节 文学翻译的跨文化改写 |
一、 《狼图腾》译文引发的争议 |
二、 翻译作为一种改写 |
三、 改写的原则和尺度 |
四、 个案研究:《阿 Q 正传》译本的争鸣与商榷 |
第四章 全球化与消费主义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译介 |
第一节 世界文学:人类性与可读性 |
第二节 打造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从文化政治到文化创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安德鲁·琼斯(ANDREWF. JONES)教授访谈 |
附录 2:马悦然访谈 |
附录 3:80 年代以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刊载的中国文学报道与评论文章 |
附录 4:中国现当代小说翻译出版情况总览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旅行杂志》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我国旅游期刊研究的成果及其论述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1.4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
1.5 课题的创新性 |
2 《旅行杂志》的产生及其在民国时期的发展 |
2.1 《旅行杂志》创办的社会背景 |
2.1.1 近代交通的发展 |
2.1.2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
2.1.3 中国城市居民旅行观念的形成 |
2.2 1927 年陈光甫创办《旅行杂志》及其行业依托 |
2.2.1 陈光甫与《旅行杂志》创办 |
2.2.2《旅行杂志》与中国旅行社 |
2.3 《旅行杂志》在民国时期的发展 |
2.3.1 1927—1937 年《旅行杂志》的发展 |
2.3.2 1937-1945 年《旅行杂志》的艰难发展与调整 |
2.3.3 1945-1949 年《旅行杂志》的衰败 |
3 《旅行杂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变迁 |
3.1 1949-1950《旅行杂志》的恢复与调整 |
3.2 1951—1953 年《旅行杂志》的艰难转型 |
3.3 1954 年《旅行杂志》的终刊 |
4 《旅行杂志》的办刊特色与编者读者作者分析 |
4.1 《旅行杂志》的基本内容 |
4.1.1 游记 |
4.1.2 《旅行杂志》中旅游理论的探索 |
4.2 《旅行杂志》的特色版块 |
4.2.1 读者作者编者栏目 |
4.2.2 美术图景 |
4.2.3 人地事物专栏 |
4.3 《旅行杂志》的广告 |
4.3.1 广告内容与类别 |
4.3.2 广告的特点 |
4.3.3 广告数量 |
4.4 《旅行杂志》的编辑、作者、读者群体分析 |
4.4.1 《旅行杂志》的编辑队伍 |
4.4.2《旅行杂志》的作者队伍 |
4.4.3《旅行杂志》的读者群 |
5 《旅行杂志》在我国旅游期刊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
5.1 《旅行杂志》的历史地位 |
5.2 《旅行杂志》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叶圣陶的编辑出版观 ——基于叶圣陶民国时期编辑应用文资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意识 |
第一节 从满足到引导 |
第二节 从工作到生活 |
第三节 从谦和到交心 |
第二章 以作者为根本的作者意识 |
第一节 建立多结构的作者队伍 |
第二节 尊重文格引导发稿 |
第三节 保障利益扩大影响 |
第三章 以编辑为桥梁的编者意识 |
第一节 原创与成品的桥梁 |
第二节 出版物与市场的桥梁 |
第三节 商业效益与文化效益的桥梁 |
第四章 叶圣陶人本主义的编辑出版观 |
第一节 人本主义编辑出版观内涵 |
第二节 人本主义编辑出版观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读者、作者、编者、(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D]. 王庭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2]《读书》杂志办刊特色研究[D]. 韩文静. 河南大学, 2020(02)
- [3]从“读者”到“用户”——探讨传统纸媒转型的盈利模式[J]. 雷永青. 新闻与写作, 2014(02)
- [4]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5]媒介话语中的“时尚” ——意义的建构、消解及变迁[D]. 汤喜燕. 复旦大学, 2012(03)
- [6]广义修辞学视野中《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的政治性分析[D]. 董瑞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7]《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D]. 刘衍青. 上海大学, 2015(02)
- [8]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D]. 崔艳秋. 吉林大学, 2014(12)
- [9]《旅行杂志》研究(1949-1954)[D]. 熊红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10]叶圣陶的编辑出版观 ——基于叶圣陶民国时期编辑应用文资料的研究[D]. 吴梅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