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几个无机产品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史静超[1](2021)在《龟龄集的化学分析和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题依据龟龄集是我国传统中药名方,始于明清皇室,延用至今,其使用历史达四百多年之久。龟龄集组方庞大,属典型的中药大复方,制作技艺独特,功能主治多样,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龟龄集具有强身补脑、固肾补气、增进食欲之功效,可用于肾亏阳弱、记忆减退、夜梦精溢、腰酸腿软、气虚咳嗽、五更溏泻、食欲不振。然而,龟龄集的功能主治虽多,但临床定位不明确,研究工作严重滞后,影响了这一传统名优中成药的市场占有率和服务人民健康的需求,因此,开展龟龄集现代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龟龄集的多种功效源于其复杂的化学物质基础,但其化学物质组成研究仅停留在基于单味药材化学成分的推测上,实验性研究尚未见报道。其次,龟龄集是现存唯一采用“升炼”工艺制作的中药复方,“升炼”的科学内涵未知。第三,龟龄集组方庞大,制作技艺复杂,其产品质量一致性如何,目前尚未见相关评价。第四,龟龄集说明书明确表示其可用于“记忆减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证明龟龄集可显着改善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那么龟龄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否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何?本课题针对上述龟龄集研究存在的问题展开工作,为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这一名优中成药奠定研究基础。目的(1)从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两个层面探明龟龄集的化学物质组成。(2)从化学物质层面探讨龟龄集特有升炼工艺的科学内涵,并建立龟龄集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指纹图谱,评价现有产品质量一致性和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3)明确龟龄集改善MCI的药效,并进一步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的方法,结合LC-MS和1H NMR技术,并通过诊断离子过滤、中性丢失过滤和数据库匹配的方法快速鉴定了龟龄集中有机成分。同时,还采用ICP-MS技术测定了龟龄集中无机元素。(2)采用LC-MS和ICP-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了龟龄集升炼前后的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差异,从化学物质基础上解释升炼的科学内涵。采用UPLC法建立龟龄集有机成分指纹图谱,采用ICP-MS法建立龟龄集无机元素指纹图谱,从有机和无机两个层面评价龟龄集产品质量一致性和生产工艺稳定性。(3)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 mg/kg)合并半高脂饲料复制MCI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多奈哌齐、银杏叶片)组、龟龄集低剂量组(75 mg/kg)和高剂量组(150 mg/kg),连续给药30天。通过体重、外观、行为学(Morris水迷宫)、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脏器指数、胃蛋白酶、肝、肾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海马组织病理等指标评价龟龄集对MCI的药效作用;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因子、胆碱能、细胞凋亡、神经营养等指标探究龟龄集改善MCI可能的分子药理机制;通过LC-MS血清和海马组织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了龟龄集对MCI大鼠代谢轮廓的的影响,从代谢物角度探讨龟龄集对MCI大鼠的改善作用。结果(1)共鉴定了龟龄集中166个有机成分,包括氨基酸、有机酸、酚酸和皂苷、香豆素、黄酮、三萜和三萜皂苷、脂肪酸、有机碱和糖类等。发现龟龄集中所含无机元素达70余种,涵盖了几乎所有主族元素、过渡金属元素以及镧系、锕系元素。还依据元素的相对含量和龟龄集功能主治筛选出14种人体必需微量和常量元素作为构建元素指纹图谱的代表元素。(2)采用LC-MS和ICP-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发现龟龄集经升炼后有机成分包括:紫罗兰酮、查尔酮类、酰胺、脂肪酸类化合物含量升高;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苷、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降低;无机元素B、Si含量降低,Mg、K、Cr、Ni含量升高。建立了龟龄集U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9个共有峰,并计算了15批龟龄集产品的相似度,结果表明各批次样品相似度良好(>0.93)。采用ICP-MS法测定了14种代表元素(Na、Mg、K、Ca、Cr、Mn、Fe、Co、Ni、Cu、Zn、Se、Mo、Sn)的含量,并以元素类型为横坐标,相对含量为纵坐标建立了无机元素指纹图谱,计算了10批次产品的相似度,结果表明各批样品相似度良好(>0.97)。(3)药效作用:MCI大鼠呈现出衰老的特征,如毛色晦暗、皮肤松弛;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MCI大鼠定位航行实验逃逸潜伏期显着延长;目标象限滞留时间显着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显着减少;MCI大鼠肝和脾脏指数显着降低,胃蛋白酶水平显着降低;血脂指标、肝功和肾功指标发生显着变化,出现高血脂、肝功肾功损伤;并出现海马组织病理损伤。给予龟龄集后,MCI大鼠体重无明显变化,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得到改善;肝、脾脏指数、胃蛋白酶水平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龟龄集还能调节部分血脂和肝功相关指标,改善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可回调指标较两阳性药银杏叶片和多奈哌齐多。分子药理机制:龟龄集可显着降低MCI大鼠血清MDA水平,提高SOD、GSH-Px活性,显着降低TNF-α、IL-6、IL-1β水平;可显着提高海马Ach水平、降低Ach E活性;显着提高Bcl-2水平、降低Bax水平;提高BDNF水平。龟龄集较两阳性药对MCI的调节更为全面,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胆碱能、细胞凋亡和神经营养改善MCI。代谢组学:血清代谢组学鉴定了25个与MC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类如溶血卵磷脂、花生四烯酸、亚油酸、亚麻酸等;胆汁酸类如甘氨胆酸、脱氧胆酸等;鞘脂类。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CI涉及的主要代谢通路为亚油酸代谢、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海马代谢组学鉴定了19个与MC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氨基酸类如缬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焦谷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脂肪酸类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有机酸类如乌头酸、柠檬酸;还有烟酰胺、嘌呤、腺苷等。涉及的主要代谢通路包括亚油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三羧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上述结果提示MCI大鼠出现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紊乱。龟龄集可显着调节血清中17个生物标志物,海马中15个生物标志物,并可调节上述各条代谢通路,较两阳性药对各差异代谢物和通路的调节能力更优。结论(1)龟龄集化学物质基础的阐明为其药理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建立的分析方法亦可用于其他中药大复方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研究结果也为从化学物质组成方面阐明龟龄集“升炼”的科学性提供了研究基础。(2)龟龄集经升炼后,其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的含量变化一方面可改善药物的吸收作用,另一方面可改变复方作用于机体的药性——升炼使龟龄集燥性降低,药性由热转温、平。建立了龟龄集UPLC指纹图谱和无机元素指纹图谱,方法简便、稳定、结果可靠,可从有机和无机两个层面评价龟龄集生产工艺稳定性和的产品质量一致性,有利于龟龄集质量控制标准的全面提升。(3)龟龄集可通过改善MCI大鼠脾胃失和、肝肾亏虚之症,使气血化生、髓海充盈而减轻MCI相关症状;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胆碱能、细胞凋亡和神经营养;影响机体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等发挥药效作用。
巢守美[2](2021)在《从深圳地铁无机人造石应用谈产业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圳地铁投入运营前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不同线路某些站点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应用问题,在项目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问题已经得到圆满解决。经过时间的检验,应用效果也得到了建设方和运营方的认可。目前,深圳地铁已经成为各地大型公共设施无机人造石选材的重点考察项目。与此同时,作为主要材料供应商及技术服务商的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和深圳地铁运营公司在双方长期合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已经形成了更为完备的选材与应用方案,为未来更多高质量的无机人造石应用奠定了基础。
于岩[3](2021)在《水体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模拟与宽波段遥感叶绿素-a反演》文中研究说明沿岸水体和内陆湖泊是人类生活的最主要区域,全球接近10%的人口生活在面积不足陆地2%的沿岸区域,对于这两类水体的叶绿素-a遥感监测对于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水产养殖规划和海岸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低空间分辨率的传统的水色卫星(如MODIS、Sea Wi FS和MERIS)不能满足于沿岸的光学浅水区域和小型湖泊的观测需求。发展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对沿岸水体和小型湖泊等二类水体的水质监测,可以弥补传统水色卫星空间分辨率的不足和云覆盖对单一数据源的限制。但是,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大多为宽波段遥感数据(如Landsat卫星数据和SPOT卫星数据),受到带宽和二类水体复杂光学性质的限制,宽波段绿素-a反演算法不成熟,需要新的方法为沿岸水体和内陆湖泊水质监测提供理论基础。受到陆源物质输入影响的二类水体,光学性质复杂。因此,二类水体叶绿素-a反演算法一直是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基于遥感数据的叶绿素-a反演依赖于离水反射率的成功获取和应对不同类型水体叶绿素-a的方法选择。陆源输入的高浓度无机悬浮颗粒物改变了水体的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BRDF),而BRDF是标准化离水反射率的基础。此外,高浓度无机悬浮颗粒物可以掩盖宽波段遥感数据中的叶绿素-a信息。根据叶绿素-a和无机悬浮颗粒物的光学性质,如果不考虑无机悬浮颗粒物带来的误差,遥感反演叶绿素-a会被高估。因此,二类水体BRDF特性研究和宽波段遥感数据对无机悬浮颗粒物敏感性是宽波段反演水色参数两方面难点问题。考虑无机悬浮颗粒物对于水体BRDF特性的影响,首次使用多角度观测航飞数据(CAR)进行水体BRDF研究,探讨了适用于二类水体BRDF特性,评价了Lee水体BRDF模型和Morel水体BRDF模型,并将适用于二类水体的BRDF模型应用于渤海的离水反射率产品上。结果表明,Lee水体BRDF模型在后向散射方向比Morel的水体BRDF模型更接近于真实的观测数据和模拟无机悬浮颗粒物主导光学特性的水体BRDF。将Lee模型应用于渤海的MODIS数据,获取经过BRDF校正的离水反射率。通过Lee水体BRDF模型校正的离水反射率,校正后的离水反射率的蓝绿比值与叶绿素-a浓度有更好的相关性,提高了MODIS叶绿素-a反演精度,为反演二类水体离水反射率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内陆湖泊(9个研究区)和渤海海域的85个采样点实测光谱和水体参数数据的特征分析,探讨了不同叶绿素-a浓度算法的适用性。融合了蓝绿比值算法(BGr)、近红外三波段算法(3NR)和本文提出的基于蓝绿比值半经验算法,并通过设置不同算法的适用条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光学性质复杂的二类水体宽波段遥感叶绿素-a反演模型。新模型的适用条件为:(1)当3NR>0.03时为富营养化的水体,使用3NR算法;(2)当BGr>0.81时为叶绿素主导的清澈水体,使用BGr算法;(3)此外的情况为无机悬浮颗粒物主导光学性质的水体,使用本研究提出的改进蓝绿波段半经验算法。此模型不仅在中高营养化水体有效,而且在低浓度叶绿素-a的二类水体同样适用,扩展了单一模型的普适性,为宽波段遥感反演水色参数提供理论参考。针对光学浅水区的叶绿素-a反演受到耀斑、底部反射和无机悬浮颗粒物影响的问题,在三亚湾开展了叶绿素-a反演研究,并探讨三亚湾沿岸水体最大的误差来源。结果显示,在耀斑并不明显的遥感数据中,底部反射由于受到沿岸水体高浓度无机悬浮颗粒物的影响,对于叶绿素-a的反演影响较小,而无机悬浮颗粒物是沿岸水体最大的误差来源,使得三亚湾研究区叶绿素-a反演误差超过30%以上。对三亚湾的研究,揭示了无机悬浮颗粒物可能是沿岸水体最大的误差来源,为沿岸水体叶绿素反演算法选择提供参考。相比于中空间分辨率的传统水色卫星,在近岸光学浅水区、河口和小型湖泊水色参数遥感反演应用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对于无机悬浮颗粒物主导光学性质的水域叶绿素-a反演具有应用价值。
陈雪芳[4](2021)在《低泄漏率PP/石蜡定型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简称PCMs)是利用物质在相转变过程中的潜热(如固-液相变)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利用的一类材料,是近年来能源科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重点。石蜡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固-液相转变的相变材料,因其潜热高、无毒无味、性能稳定、种类丰富、价格低廉、来源广泛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石蜡在固-液相转变时存在漏液的问题,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封装起来。目前,封装石蜡的主要方法有微胶囊法、多孔吸附法和物理共混法。物理共混时比较受欢迎且适合工业化的方法。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问题是相变材料与聚合物共混过程不易加工、制备的定型相变材料漏液率高、高温定型能力差。鉴于此,本文提出通过对石蜡先增粘再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以聚丙烯(PP)为支撑材料的石蜡基定型相变材料。通过考察增粘剂类型及用量对石蜡的增粘效率、热性能影响,确定了增粘石蜡的增粘剂类型及用量,之后将增粘石蜡与PP共混制备PP/石蜡定型相变材料,通过考察增粘剂对PP/石蜡定型相变材料的泄漏率、定型能力、热性能、结晶性能及相形态的影响确定了制备具有出色定型能力且泄漏率低的PP/石蜡定型相变材料的增粘剂用量及最佳配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具有出色定型能力泄漏率低的PP/无机粉体/石蜡定型相变复合材料制备。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弹性体EPDM、POE、SEBS均可显着提高石蜡的粘度。SEBS增粘效果最好,加入10wt%可将石蜡粘度提高268.9倍,POE和EPDM对石蜡的增粘效果基本相当。(2)采用增粘石蜡可有效解决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P/石蜡定型相变材料过程中漏液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可获得泄漏低定型能力良好的PP/石蜡定型相变材料。(3)弹性体SEBS和POE具有协同作用,采用SEBS和POE共同增粘石蜡可制备具有出色定型能力且低泄漏率的PP/石蜡定型相变材料。SEBS和POE的最佳重量比为5/15,其添加量为石蜡重量分数的20wt%时制备的PP/石蜡定型相变材料在80℃恒温48小时的泄漏仅为1.41%,且在100℃恒温30分钟不会发生形变。(4)滑石粉较硅藻土更适合用于制备以PP为支撑材料的石蜡基定型相变复合材料。滑石粉的加入可以促进PP和石蜡的混合,增强支撑材料对石蜡的包裹。添加量为10wt%时,制备的PP/滑石粉/石蜡定型相变复合材料的泄露率最低,高温定型能力最好。
金蕊[5](2021)在《便携式生物传感器的构筑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农业数字技术革命的到来,发展高效、灵敏、准确的农药残留检测传感器是国家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计划和实现农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推动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公共安全监测及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传统的农药检测技术一般需要依赖于大型精密仪器,检测费用昂贵、操作复杂耗时,难以满足对于农药现场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的迫切需求。因此,设计和建立响应迅速、稳定性高且成本低廉的便携式农药检测装置,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利用生物传感器特异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结合纳米酶稳定性高、易于修饰等特点,构建一系列新型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农药传感器,并利用试纸、丝网印刷电极、水凝胶试剂盒等固相载体,开发了用于农药现场快速检测的手持式传感器。这不仅为农药的现场筛查提供了基础,也为便携式传感器的设计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制备稳定性高、表面积大的羟基氧化钴纳米酶材料,将其固定于纸基传感器上实现了有机磷农药及其中毒生物标志物的可视化检测。利用其模拟过氧化物酶特性,羟基氧化钴可催化显色底物四甲基联苯胺和H2O2生成蓝色产物,其中H2O2可由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氧化酶的作用下水解得到,而有机磷类农药能够有效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止H2O2的产生,从而体系无颜色响应,依据颜色变化构建比色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高耐受性的羟基氧化钴纳米酶代替不稳定的天然酶,可有效提升传感器的稳定性。该方法对于甲基对硫磷的检出限为0.1 ng m L-1。此外,应用自制试纸和智能手机组成检测系统,捕捉试纸颜色信号变化,通过颜色分析软件实现农药的精准定量分析。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对纳米酶在农药可视化检测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利用无机材料与生物酶联合构筑纳米复合材料(有机-无机杂化纳米酶)并搭建了高性能的酶级联传感器。其中酶级联体系是由乙酰胆碱酯酶、胆碱氧化酶和有机-无机杂化纳米酶组成,乙酰胆碱和显色底物(四甲基联苯胺)的引入可使酶级联体系产生颜色响应,从而构筑酶抑制型农药传感器。该传感器由丝网印刷电极和比色试纸集成,能够直接根据颜色变化对农药进行定性分析,再通过电化学技术完成精准定量检测。通过酶固定化技术增强了天然酶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传感器的存储稳定性。此外,利用多酶协同作用缩短底物传输距离,提高电化学反应效率,使检低至fg m L-1量级,大幅度提升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因此,该传感器在痕量农药残留检测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3、草酸钠作为一种非表面活性剂类农药助剂,在剂型配制和农药效力保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利用生物模板法合成具有类氧化酶活性的二氧化锰(Mn O2)纳米片,当引入底物四甲基联苯胺时可触发显色反应。同时,草酸钠可使Mn O2纳米片分解失去氧化酶特性,导致体系颜色变化。将Mn O2纳米片嵌入水凝胶以实现目标响应型试剂盒的构建,利用智能手机和Image J软件对试剂盒的光学图像进行记录和量化,实现对草酸钠的快速检测。该方法的检测范围是0.8-800μmol L-1,检出限为0.8μmol L-1。同时,该试剂盒能够在10分钟内同时筛查12个实际样品。可见,本论文设计的便携式凝胶试剂盒为农药助剂的现场高通量检测提供可能。4、提出了目标响应型水凝胶试剂盒与智能手机成像系统相结合的策略。利用纳米酶作为敏感材料构建凝胶试剂盒,结合兼顾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建立了光信号与农药浓度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实现有机磷类农药的精确实时分析检测。采用水凝胶作为固相载体,Mn O2纳米酶作为识别元件,构建快速响应的比色试剂盒。其中自主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具有数据采集和处理双重功能,可将图像信息转换为对应的灰度值,进一步计算得到灰度值与对氧磷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最优测试条件下,该方法检测对氧磷的检出限为0.5 ng m L-1。该传感器应用多酶串联催化体系放大检测信号,有效提高了灵敏度。同时,水凝胶的3D网络结构可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进而改善了传感器稳定性。该便携式试剂盒-手机传感平台为农药的现场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罗树林[6](2021)在《基于高通量计算与机器学习的材料设计方法与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不断发展,以高通量计算、晶体结构预测为代表的材料设计方法在材料研究中的地位正在快速上升。第一性原理高通量计算,可以大规模搜索材料相空间,发现新的材料、性质及原理。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为突破口,机器学习算法快速应用在多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机器学习与材料设计方法的交叉融合,在新材料、新的构效规律、设计原则等的发现上取得了显着的进展,进一步刺激了众多科研力量的持续关注。实现高通量计算等材料设计方法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有效结合,依赖于开发新的算法及软件基础架构。如何高效地产生、收集、管理、学习和挖掘大规模材料数据,是当前该研究方向涉及的算法开发及软件设计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点。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发展了三个基于高通量计算与机器学习的计算方法与软件,并将其应用于一些典型半导体光电材料物性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或进展:(1)参与开发了人工智能辅助、数据驱动的高通量计算材料设计软件JAMIP(Jilin Artificial-intelligence aided Materials-design Integrated Package)中的晶体结构数据读写模块的核心算法及结构原型数据库接口,并对JAMIP做了千百级高通量计算任务测试。材料晶体结构信息的保存具有多种不同的数据格式。正确读取,写入这些不同类型的结构文件,是材料设计软件开发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针对不同结构文件,设计开发了结构文件读写算法。特别重要的是,对各种非标准格式的晶体学信息文件(CIF),现有其他发布的同类算法存在无法正确识别所有非标准类型的CIF文件的问题,我们设计并发展了新的自适应算法来处理这些不同类型的非标准CIF文件,确保结构读写模块的更广泛的普适性。同时,我们开发了JAMIP软件的晶体结构原型数据库接口及配套工具,方便高通量结构建模及计算。此外,我们还对开发的JAMIP材料设计软件,开展了百千级高通量计算任务测试,验证了软件的可靠性。(2)发展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聚类算法的结构原型生成算法及软件SPGI(Structure Prototype Generator Infrastructure),并用此软件创建了一个大型无机晶体结构原型数据库LAE-ICSPD(Local Atomic Environment based Inorganic Crystal Structure Prototype Database)。通常,高通量计算方法是基于一些结构原型,进行候选元素替换,通过批量计算来快速筛选潜在的候选材料。因此,高质量、高独占性的结构原型数据库对于高通量计算具有重要的实际使用价值。晶体的原子局域环境编码了晶体结构的所有原子配置信息,能很好地代表结构的独占性。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晶体结构原型生成软件SPGI,其基于无监督学习策略,以晶体结构的局域原子环境作为描述符,对所有实验上已合成的无机晶体结构做聚类分析,从中挑选出来了15613个结构原型,并以此构造了一个大型无机晶体结构原型数据库LAE-ICSPD,为高通量计算或机器学习等材料设计方法提供所需的晶体结构原型数据。(3)发展了一种新的、可逆推回晶体结构的晶体结构表征方法,并基于此结构表征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通量计算和机器学习算法的逆向晶体结构预测策略。基于晶体结构投影分解算法,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可逆推回晶体结构的结构表征方法“二维切片格点图”。其核心思想是:对三维晶体结构做切片投影处理,将属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切片”(投影)到同一个二维格点图上。该描述符可以同时用作监督学习预测模型(如深度神经网络)和无监督学习生成式模型(如变分自编码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所需的材料特征描述符。同时,结合晶体结构原型数据库、监督学习性质预测模型/无监督学习生成式模型,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以材料目标性质为导向的逆向晶体结构预测策略。(4)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成功解析了实验观测到的Cs Pb Br3钙钛矿在两个不同表面上的具体原子排布,并解释了这两个不同表面间的相互转变机制。实验上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测到了无机钙钛矿Cs Pb Br3材料有两个不同的稳定表面,即“stripe”表面和“armchair”表面。其中,“stripe”表面区域面积比“armchair”表面区域面积更大。但是实验上无法确定这两个表面对应的具体的表面原子排布,也无法解释为什么“stripe”表面区域面积更大。通过采用自主开发的JAMIP软件,我们开展了Cs Pb Br3钙钛矿STM图像的高通量模拟。我们发现了两个构建表面的模拟STM图像与实验观测图像吻合,进而解析了实验上观测到的“stripe”,“armchair”两种STM图像对应的具体表面原子排布:“stripe”图像是由于表面Br原子对及其两侧的Cs原子的长程和短程间隔排布所形成;而“armchair”图像是由于表面Br原子对及其两侧的Cs原子分层排布所形成。通过计算这两个表面结构的表面能,我们发现“stripe”表面的表面能略低于“armchair”表面的表面能,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是“armchair”表面自发地转变为“stripe”表面的主要原因,解释了“stripe”表面区域具有更大面积的实验事实。(5)基于第一性原理高通量计算方法,探索了纯MAPb I3钙钛矿中掺杂5-AVA分子可以提高材料热力学稳定性的原因,以及二维层状硒化铟材料的β相和γ相中带隙值和电子迁移率随原子层层数的变化规律。对于有机钙钛矿MAPb I3材料,实验上发现往其纯相中掺杂5-AVA分子,使其变成(5-AVA)xMA1-xPb I3体系后,能显着提高其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采用高通量筛选方法,我们批量计算了数十个不同的MAPb I3相和(5-AVA)xMA1-xPb I3相的形成能,获得了能量最低的两个MAPb I3相和两个(5-AVA)xMA1-xPb I3相。通过分析筛选出的四个相的分解焓及结构中八面体的形变程度,我们发现:5-AVA离子与I离子间有更强的键合作用,使得掺杂相中具有更大的八面体畸变程度;(5-AVA)xMA1-xPb I3体系具有更低的分解焓。因此,理论计算结果显示:5-AVA分子的加入,使得有机钙钛矿中的有机分子更难逃逸。这是纯MAPb I3钙钛矿中掺杂5-AVA分子可以提高材料热力学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开发电子输运计算的高通量计算流程方法及模块,与合作者开展了对两种相(β相和γ相)的二维层状硒化铟材料从单层到十层结构的带隙值、电子迁移率等物性随着原子层层数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我们发现:两种相的带隙值都是随着原子层层数的增加而减小,两种相的电子迁移率都是随着原子层层数的增加而增大。
聂佳佳[7](2021)在《基于P(VDF-TrFE)/CsPbBr3量子点的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研究人员一直在致力于开发能源转换系统和生态友好型可持续能源存储,以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压电材料具有将环境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作为压电设备的活跃组成部分,压电材料在致动器,压电,自供电传感器和能量收集设备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经常使用的无机压电材料包括半导体压电材料如ZnO、GaN、CdS和ZnS,压电陶瓷如PZT和Ba TiO3都具有很大的压电系数和优越的能量转换效率,但存在韧性差、重量重、耐久性低、高毒性,在恶劣环境下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与上述无机材料相比,聚偏二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具有柔韧性,轻巧,加工简单等优点,可以极大地弥补无机材料的缺点。聚合物基复合压电材料则结合了无机压电材料的高压电系数和有机聚合物的柔韧性等诸多优点,通过添加一些填料到有机聚合物基体中,可以制备出压电性能高、柔韧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的压电复合纳米材料。P(VDF-TrFE)是一种半结晶聚合物,主要有五种不同的晶相,它的压电性能主要与β相的含量有关。P(VDF-TrFE)的β相的含量可以通过纳米粒子诱导,单轴拉伸,高电场极化来提高。本课题制备了一种CsPbBr3量子点(QDs)的P(VDF-TrFE)/CsPbBr3 QDs复合压电材料。在工艺优化、改性、稳定性和在人体运动方面的能量收集应用这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具体结论如下:在工艺优化方面,为减少薄膜的表面缺陷,使用真空干燥箱对薄膜进行干燥处理,并且对薄膜进行高压极化处理。在改性方面,研究了不同CsPbBr3QDs的P(VDF-TrFE)/CsPbBr3 QDs复合压电薄膜的压电性能。0.3%CsPbBr3QDs的P(VDF-TrFE)/CsPbBr3 QDs复合薄膜的压电纳米发电机(PENG)的压电系数从15.5 pC N-1增加到24.5 pC N-1,开路电压(Voc)和短路电流(Isc)分别提高了2.5倍和2.2倍。在稳定性和收集人体运动能量方面,用线性马达撞击优化的PENG数月来验证其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2个月后,也未观察到输出特性的明显下降。PENG的疲劳测试表明其作为坚固的可穿戴机械能量采集器的可能性。为了验证其灵活性和检测人体运动的潜力,已经在几种简单的人类动作下研究了从这些设备产生的压电能量,例如,手指轻拍,弯曲,风吹等,显示了其在能量收集和传感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
杨家霁[8](2021)在《基于柔性PEDOT:PSS有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文中认为世界上大约90%的能源是由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导致社会和政治动荡急剧升级。同样,矿物燃料燃烧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令人担忧。此外,化石能源技术不能满足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开发新的能源转换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是非常迫切需要的。一个改善我们电力基础可持续性的方法是使用热电(TE)发电机利用废热直接转换成电能。家庭供暖、汽车尾气和工业过程都会产生大量未使用的废热,这些废热可以通过热电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由于热电发电机是无需任何移动部件或产生运行噪声的固态设备,它们安静、可靠、可扩展,使其成为小型化、便携化、可穿戴化电子设备供电的理想选择,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作为最经典的有机热电材料,商业化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由于其高的柔韧性,无毒性,环境稳定性以及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学透明性等,成为研究热点。然而,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PEDOT:PSS的热电性能仍需进一步提高,寻求复合制备是主要策略之一。本论文基于PEDOT:PSS制备了两种不同的柔性复合材料,旨在通过复合实现材料热电性能的提高,其次,通过有机溶剂后处理的方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一步优化,主要内容归纳如下:1.本章通过将PEDOT:PSS与聚苯胺(PANI)原位复合,在静电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制备了水分散的PEDOT:PSS:PANI杂化体,然后通过真空抽滤得到有机热电薄膜。系统的研究了苯胺单体的投入量以及多种有机溶剂后处理对薄膜热电性能的影响。此复合体系的优势在于两种聚合物具有协同效应,即PEDOT:PSS分子不仅能够为PANI的原位制备提供质子,而且还能提高PANI的溶解性和导电性。另外,互补掺杂形成的PANI:PSS盐又会增加PSS与PEDOT在主链上的静电斥力,从而提高聚合物链的线性度,进一步提高电导率。研究发现,当苯胺投料比为20 wt%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达到43.7 S cm-1这主要归功于PSS与PANI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DMSO&CSA处理后,其功率因子显着提高为4.26μW m-1 K-2。该原位复合方法可为各种氨基衍生物与导电聚合物的结合,以及优化复合薄膜的热电性能提供参考。2.本章系统的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和碲纳米线(Te NWs)含量对三元复合纤维热电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对经乙二醇(EG)处理后的PEDOT:PSS/PVA/Te NWs纤维的热电和机械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所得的复合纤维的功率因子在室温下为8.5μWm-1 K-2,更重要的是,它们机械柔韧,拉伸强度为76 MPa,断裂应变为12.3%。高抗拉强度和适当的断裂伸长率对于可穿戴的热电设备承受织物的编织和人类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一个纤维基热电发电机(FTEGs)由十对EG-PEDOT:PSS/PVA/Te NWs复合纤维和铜线所组成,其在60 K温差下的输出电压和功率密度分别为5.03 m V和28.87μW cm-2。
李芬芬[9](2021)在《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改进研究 ——以无机元素化合物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沙桐[10](2021)在《WRF-Chem模式中土壤NOx排放和气溶胶化学机制改进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空气质量模式是研究大气污染成因、模拟与预报大气污染的重要工具。由于目前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物理过程和化学形成机理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以WRF-Chem、WRF-CMAQ等为代表的空气质量模式模拟和预报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论文围绕WRF-Chem模式低估土壤NOx排放(soil NOx emissions,SNOx),以及对PM2.5化学成分(硫酸盐sulfate、硝酸盐nitrate、铵盐ammonium,统称为SNA)模拟偏差较大(低估硫酸盐,高估硝酸盐)这两个问题,通过改进模式中相应的参数化方案和化学机制,从而提高模式的模拟效果,进而重点研究了SNOx排放和不同化学机制对空气质量模拟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相比WRF-Chem模式中原始的SNOx方案,新的SNOx参数化方案Berkeley Dalhousie Iowa Soil NO Parameterization(BDISNP)能够更好地表征不同陆地覆盖类型、土壤温湿度和土壤脉冲对SNOx的影响,并且考虑了氮肥施用和大气氮沉降对SNOx的贡献。利用新方案模拟了美国加州和中国东部对流层NO2柱浓度,模拟值与TROPOMI观测均显示出更好的一致性。此外,使用新方案模拟能够再现观测的土壤脉冲现象,提高对地面NO2、O3以及PM2.5浓度的模拟效果。(2)基于BDISNP方案,定量估算了SNOx对大气NOx的贡献。结果表明,美国加州夏季NOx总排放中40%来自于土壤贡献;在农田地区,SNOx贡献量与人为排放相当,占比51%。如此大量的SNOx使得加州(农田)地区月平均NO2柱浓度增大了35%(53%),地面NO2浓度增加了177%(114%),从而导致地面O3浓度增加了23.0%(23.2%)。对于中国东部(农田)地区,夏季SNOx对NOx总排放的贡献为34%(39%),这些SNOx使得月平均NO2柱浓度增大了33%(43%),地面NO2浓度增加了68%(69%),进而导致白天时段(13:00-16:00)O3浓度增大14.6%(14.8%)。尽管SNOx对中国东部地区O3浓度的影响小于美国加州,但是高SNOx会加重该地区气溶胶污染,导致硝酸盐浓度增大27%-33%,PM2.5浓度增大11%-16%。(3)WRF-Chem模式对南京地区总PM2.5模拟效果较好,同时能够再现雾霾发生的起止时间,但是普遍存在低估硫酸盐浓度而高估SO2的问题。研究发现,SO2氧化效率(SO2 oxidation rate,SOR)偏低是造成这一偏差的主要原因。本论文通过敏感性试验探究了不同的化学机制对SNA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SO2与OH的气相反应速率提高3倍,对硫酸盐浓度没有明显影响,且无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说明该反应机制可能不是造成硫酸盐浓度低估的主要原因。然而,在模式中添加SO2在气溶胶粒子表面的非均相反应使得模拟的硫酸盐浓度较基准试验增大了近1-2倍,且能够再现观测的硫酸盐浓度的日变化特征。虽然考虑非均相反应机制后,模拟的硫酸盐浓度依然较观测偏低50%左右,但是能够整体提高对SNA的模拟效果。(4)液相氧化反应作为生成硫酸盐的重要途径,模式中云水含量的低估会导致液相反应生成量的不足。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一次大范围的雾霾事件中SNA模拟进行评估发现,模式明显低估硫酸盐浓度,且无法再现观测的硫酸盐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即峰值浓度出现在对应雾消散的正午时分。同时,模式明显低估云水含量。通过利用MODIS卫星反演的LWP对模拟的云水含量进行校正,结果发现,相比于基准试验,校正后的云水含量能够明显提高硫酸盐的模拟效果,使其质量浓度增大了3倍,且能够模拟出中午时分的浓度峰值。硫酸盐模拟效果的提高也同时减小了硝酸盐的模拟偏差,使其显示出与观测一致的日变化特征。此外,SNA的模拟偏差也明显降低,从基准试验的77%下降为14%。
二、美国几个无机产品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几个无机产品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龟龄集的化学分析和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龟龄集研究概述 |
1.1 龟龄集方剂组成及方解 |
1.2 龟龄集特有“升炼”工艺的历史沿革 |
1.3 龟龄集组方药味与炮制 |
1.4 龟龄集质量研究现状 |
1.5 龟龄集临床及药理研究进展 |
1.5.1 龟龄集临床研究进展 |
1.5.2 龟龄集药理研究进展 |
2 中药大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现状 |
2.1 中药大复方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 |
2.2 中药大复方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 |
2.2.1 LC-HRMS技术 |
2.2.2 GC-MS技术 |
2.2.3 NMR技术 |
3 中药复方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研究进展 |
3.1 MCI概述 |
3.1.1 MCI的分型与转归 |
3.1.2 MCI的诊断标准 |
3.1.3 MCI的西药治疗研究现状 |
3.2 中药复方治疗MCI研究现状 |
3.2.1 MCI中医证候分析 |
3.2.2 中药复方治疗MCI的临床药效研究 |
3.2.3 中药复方治疗MCI的药理学研究 |
3.3 中药复方治疗MCI前景展望 |
4 课题设计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思路 |
4.3 技术路线 |
4.4 研究内容 |
4.5 创新点 |
第二章 龟龄集化学物质基础研究 |
第一节 基于UPLC-MS龟龄集化学成分鉴定和表征 |
1 引言 |
2 材料与仪器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样品溶液制备 |
3.2 色谱条件 |
3.3 质谱条件 |
3.4 数据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建立内部化合物库 |
4.2 裂解规律分析 |
4.3 UHPLC-QE HRMS分析和鉴定龟龄集中化学成分 |
4.4 龟龄集各提取部位鉴定化合物比较分析 |
5 讨论和小结 |
5.1 讨论 |
5.2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1H NMR龟龄集化学成分表征与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仪器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样品溶液制备 |
3.2 核磁测试条件 |
4 实验结果 |
4.1 龟龄集氯仿相化学成分鉴定 |
4.2 龟龄集甲醇/水相化学成分鉴定 |
第三节 基于ICP-MS龟龄集无机元素组成分析 |
第三章 基于化学物质组成的龟龄集升炼科学性和产品一致性评价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化学物质组成的升炼工艺科学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仪器 |
2.1 药品和试剂 |
2.2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供试品溶液制备 |
3.2 测试条件 |
3.3 数据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方法评价 |
4.1.1 龟龄集提取条件选择 |
4.1.2 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MS仪器系统稳定性评价 |
4.2 龟龄集升炼前后色差分析 |
4.3 龟龄集升炼前后有机成分分析 |
4.4 龟龄集升炼前后无机成分分析 |
5 讨论与小结 |
5.1 讨论 |
5.1.1 有机成分变化对药性的影响 |
5.1.2 有机成分变化对药物组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
5.1.3 无机成分变化对药性的影响 |
5.2 小结 |
第二节 龟龄集UPLC指纹图谱构建及产品一致性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与仪器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2 UPLC测试条件 |
4 实验结果 |
4.1 实验条件优化 |
4.2 方法学考察 |
4.3 龟龄集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
5 讨论与小结 |
第三节 龟龄集元素指纹图谱构建及产品一致性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与仪器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龟龄集ICP-MS元素分析 |
3.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龟龄集中14种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
4.2 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的建立与相似度评价 |
4.3 无机元素主成分分析 |
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龟龄集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 |
第一节 龟龄集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药效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仪器 |
2.1 动物 |
2.2 材料 |
2.3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3.2 Morris水迷宫实验 |
3.3 组织病理学测定 |
3.4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3.5 数据统计 |
4 实验结果 |
4.1 外观及体重 |
4.2 Morris水迷宫测试 |
4.3 脏器指数 |
4.4 胃蛋白酶指标 |
4.5 血清生化指标 |
4.6 海马组织形态观察 |
5 讨论与小结 |
5.1 讨论 |
5.1.1 建立的MCI模型与其他衰老模型对比 |
5.1.2 龟龄集对MCI大鼠的改善作用 |
5.2 小结 |
第二节 龟龄集改善MCI大鼠的分子药理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仪器 |
2.1 试剂 |
2.2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样本制备 |
3.2 数据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血清生化指标 |
4.2 海马组织生化指标 |
5 讨论与小结 |
5.1 讨论 |
5.2 小结 |
第三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龟龄集改善MCI作用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仪器 |
2.1 试剂 |
2.2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样本制备 |
3.2 LC-MS测试条件 |
3.3 数据处理 |
3.4 统计分析 |
3.5 代谢物鉴定 |
4 实验结果 |
4.1 血清LC-MS代谢组学分析 |
4.1.1 仪器稳定性监测 |
4.1.2 龟龄集对MCI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的调节作用 |
4.1.3 龟龄集对MCI大鼠血清代谢通路的调节 |
4.2 海马组织LC-MS代谢组学分析 |
4.2.1 仪器稳定性评价 |
4.2.2 龟龄集对MCI大鼠海马代谢轮廓的调节作用 |
4.2.3 龟龄集对MCI大鼠海马代谢通路的调节 |
5 龟龄集对MCI大鼠血清和海马差异代谢物及差异代谢通路比较分析 |
6 讨论和小结 |
6.1 讨论 |
6.1.1 龟龄集对MCI大鼠血清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
6.1.2 龟龄集对MCI大鼠海马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
6.1.3 龟龄集对不同衰老模型血清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综合分析 |
6.2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1 研究工作总结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水体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模拟与宽波段遥感叶绿素-a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科学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色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
1.2.2 叶绿素遥感反演算法研究现状 |
1.2.3 水体BRDF模型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美国塔霍湖 |
2.1.2 渤海海域 |
2.1.3 三亚湾海域 |
2.1.4 内陆湖泊 |
2.2 数据分析 |
2.2.1 CAR数据 |
2.2.2 MODIS数据 |
2.2.3 SPOT6 数据 |
2.2.4 光谱数据分析 |
2.2.5 水体吸收光谱分析 |
2.2.6 水体成分参数 |
2.2.7 气象数据 |
第3章 水体遥感反射率模型的建立 |
3.1 辐射传输原理 |
3.2 大气校正模型 |
3.2.1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的建立 |
3.2.2 近红外黑暗像元迭代法 |
3.3 表面反射模型的建立 |
3.3.1 粗糙海面菲尼尔反射模型 |
3.3.2 白帽反射率统计模型 |
3.4 底部反射模型的建立 |
3.5 水体BRDF模型的建立 |
3.5.1 Morel水体BRDF模型 |
3.5.2 Lee水体BRDF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散射BRDF模拟验证 |
4.1 耀斑反射模拟验证 |
4.2 体散射BRDF模拟 |
4.3 模拟结果验证 |
4.3.1 CAR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2 CAR多角度观测数据 |
4.4 不同成分的水体BRDF模拟 |
4.5 MODIS数据BRDF校正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宽波段遥感叶绿素-a反演机理 |
5.1 叶绿素-a反演算法原理 |
5.1.1 经验/半经验算法 |
5.1.2 QAA算法 |
5.2 基于实测光谱的叶绿素-a模型的建立 |
5.2.1 不同类型水体反射率和叶绿素-a相关性研究 |
5.2.2 叶绿素-a反演最佳波段选择 |
5.3 改进的宽波段半经验叶绿素-a反演模型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SPOT6 数据的模型应用 |
6.1 大气校正 |
6.2 边界条件影响去除 |
6.2.1 耀斑去除 |
6.2.2 底部反射对离水反射率的影响 |
6.3 边界条件对叶绿素-a反演的影响 |
6.4 模型的统计分析 |
6.5 反演结果分析 |
6.6 三亚湾叶绿素-a分布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低泄漏率PP/石蜡定型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变材料 |
1.2.1 相变材料的分类 |
1.2.2 低温固-液有机相变材料 |
1.3 定型相变材料 |
1.3.1 定型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2 定型相变材料的支撑材料 |
1.4 定型相变材料的应用 |
1.4.1 建筑领域 |
1.4.2 纺织领域 |
1.4.3 电器电子领域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石蜡的增粘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3 弹性体/石蜡的制备 |
2.2.4 测试方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增粘剂的种类及用量对石蜡粘度的影响 |
2.3.2 增粘剂对石蜡热性能的影响 |
2.3.3 增粘剂对共混物定型能力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3章 PP/增粘石蜡定型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3 PP/增粘石蜡定型相变材料的制备 |
3.2.4 测试方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P/增粘石蜡的加工性 |
3.3.2 PP/增粘石蜡定型相变材料泄漏率研究 |
3.3.3 PP/增粘石蜡定型相变材料定型能力 |
3.3.4 PP/增粘石蜡定型相变材料结晶性能 |
3.3.5 PP/增粘石蜡定型相变材料热性能 |
3.3.6 具有出色定型能力低泄漏率的PP/石蜡定型相变材料制备 |
3.4 结论 |
第4章 PP/无机粉体/石蜡定型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2.3 PP/无机粉体/石蜡定型相变材料的制备 |
4.2.4 测试方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无机粉体微观形貌 |
4.3.2 粉体种类对PP/无机粉体/石蜡定型相变材料泄漏率的影响 |
4.3.3 粉体种类对PP/无机粉体/石蜡定型相变材料定型能力的影响 |
4.3.4 降低PP/滑石粉/石蜡定型相变复合材料泄漏率研究 |
4.3.5 PEW-g-MA对 PP/滑石粉/石蜡定型相变材料定型能力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便携式生物传感器的构筑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药残留检测 |
1.1.1 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 便携式生物传感器 |
1.2.1 纸基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1.2.2 基于丝网印刷电极的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1.2.3 基于智能手机检测平台的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1.2.4 其他便携式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面向甲基对硫磷检测的羟基氧化钴纳米酶基比色传感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羟基氧化钴纳米片的制备 |
2.2.3 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方法 |
2.2.4 纸基传感器的制备 |
2.2.5 甲基对硫磷的检测方法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羟基氧化钴纳米片的表征 |
2.3.2 羟基氧化钴纳米片的过氧化物酶特性 |
2.3.3 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结果 |
2.3.4 纸基传感器的特性 |
2.3.5 甲基对硫磷的检测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于对氧磷现场高灵敏检测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纸基电化学传感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3.2.3 酶活性评估 |
3.2.4 双输出(电化学和比色)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 |
3.2.5 对氧磷的电化学和比色检测方法 |
3.2.6 实际样品的检测方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表征 |
3.3.2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特性 |
3.3.3 对氧磷的电化学和比色检测结果 |
3.3.4 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用于现场农药助剂检测的“一体式”水凝胶试剂盒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纳米酶水凝胶的合成方法 |
4.2.3 水凝胶试剂盒的设计与制备方法 |
4.2.4 水凝胶试剂盒-手机传感平台的组装方法 |
4.2.5 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nO_2纳米酶的表征 |
4.3.2 MnO_2类氧化物酶特性 |
4.3.3 用于草酸钠检测的凝胶试剂盒-手机传感平台特性 |
4.3.4 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于对氧磷现场监测的凝胶试剂盒手机传感平台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BSA-Mn O_2 NFs的合成方法 |
5.2.3 BSA-Mn O_2 NFs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5.2.4 基于智能手机的对氧磷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对氧磷传感体系的设计与建立 |
5.3.2 水凝胶便携式试剂盒检测对氧磷的结果 |
5.3.3 基于智能手机POCT设备检测对氧磷 |
5.3.4 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高通量计算与机器学习的材料设计方法与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材料领域高通量计算工具概述 |
1.1.1 大型材料结构及物性计算数据库 |
1.1.2 现有高通量计算软件包 |
1.2 用于材料学领域的机器学习算法概述 |
1.2.1 监督学习算法 |
1.2.2 无监督学习算法 |
1.3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计算材料学的理论背景和物性计算方法 |
2.1 密度泛函理论概述 |
2.1.1 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历史 |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
2.1.3 Kohn-Sham方程 |
2.1.4 交换关联泛函 |
2.2 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物性计算 |
2.2.1 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物性计算概述 |
2.2.2 本文中涉及到的材料第一性原理物性计算 |
2.2.2.1 表面原子的STM图像 |
2.2.2.2 表面能 |
2.2.2.3 原子填充因子 |
2.3 结构描述符 |
2.3.1 材料的结构表征方法概述 |
2.3.2 本论文中涉及到的材料结构表征方法 |
2.3.2.1 原子成键键取向序列(BOO) |
2.3.2.2 原子位置平滑重叠(SOAP) |
2.4 新材料的计算设计方法 |
2.4.1 基于高通量计算的计算设计方法 |
2.4.2 基于结构预测的计算设计方法 |
2.4.3 基于机器学习的计算设计方法 |
第三章 开发机器学习辅助的高通量计算材料设计工具 |
3.1 参与开发机器学习辅助的高通量计算材料设计软件JAMIP |
3.1.1 开发背景 |
3.1.2 开发工具 |
3.1.3 开发细节 |
3.1.3.1 晶体结构的文本文件格式转换 |
3.1.3.2 结构原型数据库 |
3.1.3.3 百千级高通量计算任务测试 |
3.1.4 本节小结 |
3.2 基于无监督学习及高通量计算开发晶体结构原型生成软件SPGI及数据库LAE-ICSPD |
3.2.1 开发背景 |
3.2.2 开发工具 |
3.2.3 开发细节 |
3.2.3.1 创建LAE-ICSPD的流程概述 |
3.2.3.2 初始结构的筛选及预处理 |
3.2.3.3 结构局域原子环境的表征 |
3.2.3.4 聚类分析 |
3.2.3.5 无机晶体结构原型数据库LAE-ICSPD的创建 |
3.2.3.6 结构原型生成软件SPGI |
3.2.3.7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高通量计算 |
3.2.4 本节小结 |
3.3 结合机器学习与高通量计算的逆向晶体结构预测策略 |
3.3.1 逆向晶体结构预测的研究现状 |
3.3.2 可逆结构表征方法“二维切片格点图” |
3.3.3 结合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的逆向晶体结构预测策略 |
3.3.4 本节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主研发的高通量计算方法与软件在设计半导体光电材料中的应用 |
4.1 高通量计算材料设计方法用于设计半导体光电材料的研究现状 |
4.2 JAMIP在研究半导体光电材料的结构及性质中的应用 |
4.2.1 JAMIP在研究钙钛矿材料CsPbBr_3表面中的应用 |
4.2.1.1 CsPbBr_3钙钛矿薄膜样本的实验合成方法及STM观测结果 |
4.2.1.2 高通量计算模拟表面原子STM图像的方法及结果 |
4.2.2 用JAMIP做高通量计算研究钙钛矿(5-AVA)_xMA_(1-x)PbI_3的稳定性.. |
4.2.2.1 (5-AVA)_xMA_(1-x)PbI_3钙钛矿的实验合成方法及稳定性测试 |
4.2.2.2 高通量计算辅助研究(5-AVA)_xMA_(1-x)PbI_3钙钛矿的稳定性 |
4.2.3 高通量计算二维层状硒化铟材料的电子性质 |
4.2.3.1 二维层状硒化铟材料的带隙值随层数的变化规律 |
4.2.3.2 二维层状硒化铟材料的电子迁移率随层数的变化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P(VDF-TrFE)/CsPbBr3量子点的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压电材料的历史与现状 |
1.2.1 无机压电材料 |
1.2.2 有机压电材料 |
1.3 压电纳米发电机简介 |
1.3.1 压电效应及其机理 |
1.3.2 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发展 |
1.4 PVDF及其共聚物P(VDF-TrFE)的简介 |
1.4.1 PVDF压电材料的结构与压电性 |
1.4.2 P(VDF-TrFE)压电材料的结构与压电性 |
1.5 PVDF基钙钛矿类压电纳米发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钙钛矿氧化物类压电纳米发电机 |
1.5.2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类压电纳米发电机 |
1.5.3 全无机钙钛矿类压电纳米发电机 |
1.6 本课题的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安排 |
1.6.1 本课题的选题思路 |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安排 |
第二章 P(VDF-TrFE)/CsPbBr_3 QDs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3 P(VDF-TrFE)/CsPbBr_3 QDs复合薄膜及器件的制备 |
2.4 CsPbBr_3 QDs及复合薄膜性能表征 |
2.4.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3 傅里叶变换光谱(FTIR) |
2.4.4 d33 压电系数测量 |
2.4.5 电性能测试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VDF-TrFE)/CsPbBr_3 QDs复合材料压电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P(VDF-TrFE)/CsPbBr_3 QDs复合材料压电性能的表征 |
3.4 P(VDF-TrFE)/CsPbBr_3 QDs复合材料不同作用力下压电性能的表征 |
3.5 P(VDF-TrFE)/CsPbBr_3 QDs复合材料不同作用力下压电性能的表征 |
3.6 P(VDF-TrFE)/CsPbBr_3 QDs复合材料压电性能稳定性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VDF-TrFE)/CsPbBr_3 QDs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P(VDF-TrFE)/CsPbBr_3 QDs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为电容充电 |
4.4 P(VDF-TrFE)/CsPbBr_3 QDs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在人体运动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基于柔性PEDOT:PSS有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电材料 |
1.2.1 热电效应 |
1.2.1.1 Seebeck效应 |
1.2.1.2 Peltier效应 |
1.2.1.3 Thomson效应 |
1.2.1.4 Kelvin关系 |
1.2.2 热电效应的应用 |
1.2.2.1 温差发电 |
1.2.2.2 热电制冷 |
1.2.3 热电材料的性能参数 |
1.2.3.1 电导率 |
1.2.3.2 Seebeck系数 |
1.2.3.3 热导率 |
1.3 导电聚合物概述 |
1.3.1 导电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2 导电聚合物的转运机制 |
1.3.3 导电聚合物的掺杂 |
1.4 PEDOT:PSS概述 |
1.4.1 PEDOT:PSS的简介 |
1.4.2 PEDOT:PSS热电性能的研究 |
1.4.3 PEDOT:PSS基热电复合材料 |
1.4.3.1 PEDOT:PSS/无机复合材料 |
1.4.3.2 PEDOT:PSS/碳基复合材料 |
1.5 论文的立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试剂与仪器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第三章 柔性PEDOT:PSS:PANI薄膜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制备PNAI |
3.2.2 PEDOT:PSS:PANI薄膜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3.3.2 热电性能的讨论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EDOT:PSS/PVA/Te NWs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制备Te NWs |
4.2.2 制备PEDOT:PSS/PVA/Te NWs复合纤维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4.3.2 热电性能的讨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WRF-Chem模式中土壤NOx排放和气溶胶化学机制改进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污染成因 |
1.2.2 污染物排放 |
1.2.3 气溶胶化学机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模式介绍与数据方法 |
2.1 WRF-Chem模式 |
2.1.1 模式简介 |
2.1.2 动力框架和物理方案 |
2.1.3 化学方案 |
2.2 大气再分析资料 |
2.3 排放源 |
第三章 土壤NO_x排放方案的改进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模式设置和数据介绍 |
3.2.1 模式设置 |
3.2.2 观测数据 |
3.3 SNO_x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和试验设计 |
3.3.1 SNO_x参数化方案的改进 |
3.3.2 试验设计 |
3.4 结果与讨论:加利福尼亚州 |
3.4.1 土壤NO_x排放的对比 |
3.4.2 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模拟评估 |
3.4.3 土壤NO_x脉冲的模拟评估 |
3.4.4 土壤NO_x排放对加州空气质量的影响 |
3.5 结果与讨论:中国东部地区 |
3.5.1 土壤NO_x排放的对比 |
3.5.2 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模拟评估 |
3.5.3 土壤NO_x排放对中国东部空气质量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溶胶粒子表面非均相化学反应的添加 |
4.1 引言 |
4.2 模式设置和数据介绍 |
4.2.1 模式设置 |
4.2.2 观测数据 |
4.3 模式评估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南京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模拟 |
4.4.2 敏感试验的设计及非均相反应机制的介绍 |
4.4.3 气相反应速率对SNA的影响 |
4.4.4 非均相反应对SNA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相化学反应的不确定性及初步改进 |
5.1 引言 |
5.2 模式设置及数据介绍 |
5.2.1 模式设置 |
5.2.2 观测数据 |
5.3 模拟评估 |
5.3.1 气象场 |
5.3.2 化学场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南京地区污染物的模拟 |
5.4.2 云水含量的模拟评估 |
5.4.3 云水含量的校正方法及敏感性试验的设计 |
5.4.4 模式中云水含量的改进对气溶胶模拟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履历 |
个人简介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参加的学术交流 |
主要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美国几个无机产品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龟龄集的化学分析和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D]. 史静超. 山西大学, 2021
- [2]从深圳地铁无机人造石应用谈产业发展[J]. 巢守美. 石材, 2021(11)
- [3]水体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模拟与宽波段遥感叶绿素-a反演[D]. 于岩. 吉林大学, 2021(01)
- [4]低泄漏率PP/石蜡定型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陈雪芳.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1)
- [5]便携式生物传感器的构筑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D]. 金蕊. 吉林大学, 2021(01)
- [6]基于高通量计算与机器学习的材料设计方法与软件的开发与应用[D]. 罗树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7]基于P(VDF-TrFE)/CsPbBr3量子点的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D]. 聂佳佳. 广西大学, 2021(12)
- [8]基于柔性PEDOT:PSS有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D]. 杨家霁.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9]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改进研究 ——以无机元素化合物教学为例[D]. 李芬芬.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10]WRF-Chem模式中土壤NOx排放和气溶胶化学机制改进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D]. 沙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