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仲景对眩晕的辨治(论文文献综述)
朱红梅[1](2021)在《基于现代医案的郁证证治理论研究》文中提出
纪鑫毓[2](2021)在《“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医诊疗思维贯穿于中医诊治疾病过程的始终,是医者对疾病的感性与理性认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互转化的隐性思考过程。“象”“气”“神”相关范畴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在发展过程中对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诊疗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医学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注重三者相关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另外,中医的学术流派和诊疗方法派系繁多,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不同的辨证模式。多种辨证模式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相互融合,但其深层次的诊疗思维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并且学术的百花齐放使得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流派分歧、选择倾向等问题。所以,进一步探寻不同辨证模式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把握中医临床的诊疗思维模式的核心。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假说。本文通过对“象”“气”“神”概念的界定,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关联关系,诠释“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突破即有的“象”“气”“神”分而论之的认识,将三者有机整合并形成理论模型。阐述“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科学内涵,系统梳理“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在历代医家中的潜在应用,揭示“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客观规律,从而为彰显中医药的原创优势及创新中医临床诊疗模式提供新思路。目的本研究欲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界定本研究中“象”“气”“神”的内涵,诠释“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分析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整体观的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第二,通过分析代表性的医家着作,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潜在的表达方式及运用方式,揭示“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在不同辨证中的不同体现,以揭示诊疗思维的客观化规律。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全面搜集、挖掘和整理历代文献中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选取代表性的着作,对“象”“气”“神”的内涵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采用发生学的方法,反映和揭示“象”“气”“神”概念的发生、演化。采用诠释学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理解和解释,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后续研究夯实基础。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对“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在历代医家中的潜在应用进行分析。以真实世界冠心病的回顾性研究为例,分析“象”“气”“神”三者在现代临床中的关联,建立临床数据库,根据冠心病患者发病时间换算成五运六气、节气等信息内容。使用R软件(4.6)对回顾性研究的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对一般研究性指标进行频数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组内检验的统计方法采用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不同运气时段患病百分比的差异。通过关联规则分析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挖掘,界定“象”“气”“神”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及整体观,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挖掘“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规律。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象”“气”“神”的哲学内涵均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而形成的,保留了体验和概括的结合、具象与抽象统一的特点。“象”存在于周易的卦象以及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老子的“大象无形”“道中有象”、儒家的“象以比德”、庄子的“象以筑镜”等方面都是援引“象”来阐述学术理念,是古人对于世界探知的方法;不同的时代对“气”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仍存在着相同之处。如“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具有物质性和不断运动的功能属性,能够沟通天地万物,决人生死。道家以“气”来论道,老子援引“气”诠释道、无、朴的内涵。庄子援引“气”论述不受客观事物所束缚的自由自在的精神;“神”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神秘现象的观察以及鬼神的思考,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神”有不同的内涵,如原始社会的灵魂和鬼神的观念,母系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动物神的崇拜,以及父系社会时期对“祖先神”的崇拜。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逐渐加深,“神”渐渐褪去了自然和动物的形态,而向附有人性的“神”过度。2.界定“象”“气”“神”在本研究中的概念内涵。本文研究的“象”包括了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具有“物象”和“意象”两个层面。“物象”是指事物所展现的表象,医者通过对“物象”的思考抽提凝练为“意象”,展现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时间节段相对静止的状态,具有物我合一的属性;“气”主要指气机,即自然万物与人体之气的运行机制和功能活动,涉及升降出入等活动状态;“神”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角度,“神”是自然万物运动的玄妙和变化规律,这种变化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狭义角度指人的生命活动现象,包括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情绪,情感等。3.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本文认为“象”是“气”“神”的外在表现和相对静止的状态;“气”的运动是“象”“神”变化的动力;“神”是“象”“气”的主宰,但也同时以“象”“气”为物质基础。“象”“气”“神”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中医诊病时注重“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通过局部的舌象、脉象、面象、形态等能够探知人体内部“气”的运动和“神”(精神、意识、情绪)的状态变化;人体之气和天地自然之气的运动能够导致人体之“象”和“神”的状态变化;人的“神”(精神、意识、情绪)能够影响“象”的改变和人体之“气”的运动。从狭义角度来讲,医者通过人体所呈现的“物象”经过思考形成“意象”,以判断人体“气”与“神”的状态,从真义角度来讲,“象—气—神”包含“形气神”和“精气神”的内涵。4.“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中,医者通过对患者的“物象”的观察,经过思维的分析加工形成“意象”,“象”包括“物象”与“意象”,通过相对静止的“象”来认识人体中变化的“气”“神”。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人体“气”“神”之偏颇,从而达到恢复人体之“象”的正常状态。在诊疗思维过程中,“象”“气”“神”三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中医诊疗过程中是把“象”“气”“神”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完整揭示疾病本身存在的客观的本质,更客观有效地诊治疾病。通过对历代医家的论着进行分析,探索“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潜在应用,发现不同的医家着作对“象—气—神”的诊疗思维模式不尽相同。5.以冠心病的回顾性研究为例,分析天地之气对人体之“象”和“神”的影响,探索性分析三者在现代临床中的关联,根据冠心病患者发病时间换算成五运六气、节气等,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冠心病在客气为厥阴风木时发病人数最多(485人),在客运为土运时发病人数最多(595人);冠心病的兼证如睡眠欠佳会随着客气以及客运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关联规则发现所有症状均与两目少神,面色晄白存在关联关系。6.“象—气—神”三位—体诊疗思维模式虽然源自古代医家,但是与信息时代和概念时代的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能把中医诊疗思维模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互融合,使得理论和现代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那么将会使中医诊疗思维模式更加清晰化、客观化、技术化。结论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挖掘和分析,从哲学和中医的角度发现“象”“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关联的。从而构建了“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探索性分析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整体观的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系统探讨了该模式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代表性医家着作中的“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潜在应用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揭示“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规律。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挖掘“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象”是“气”“神”状态的展现,“气”是“象”“神”的变化的动力,“神”是“象”“气”的运动主宰。其次“象”“气”“神”三者是一体的,三者一起共同展现人体的状态,“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包含了“形气神”与“精气神”的内涵。2.揭示了“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结构和内涵,其内涵是中医诊疗体系中,不仅时刻关注诊察主体的“象”,更注重象所反映出来的气运动的功能和“神”(意识、精神、情绪)的情况,不仅关注人的疾病,也将人置身于整个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中,整体把握诊察时的功能状态。其结构具有动态时空性、普遍性、稳定结构性、可演化性、注重体悟性等特点。3.系统挖掘并分析了部分中医名家的代表着作,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潜在的表达和运用方式。发现各个时期的医家着作对于“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运用不尽相同,“象”“气”“神”三者在古代临床中应用广泛,为以后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4.探索性分析了在真实世界临床中,“象”“气”“神”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五运六气、节气)能够影响人体之“象”(疾病的症状)的变化,人体的神(精神状态)与人体之象(疾病的症状)存在一定相关趋势。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角度,验证“象”“气”“神”三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黄友泽[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学术思想》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记录的病案,归纳辨治规律,探讨张锡纯医学理论及学术思想。方法:通过对书中医案成立数据库,使用统计学技术.一、频数(Frequency)计算元素频次;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关联技术,计算各元素的关联系数,按系数大小排列,比较关联强度,显示规律;三、阶层式分群类聚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 Dendrograms),显示药物分群类聚。分析证与症,证与药、症与药、药与药的关联规律;证为证候,症为身体出现的状况,分为脉象、舌象、大小便、气血寒热、脾胃肠、肺呼吸、胸腹肝胆肾、肢体状态、心脑精神、与脏腑虚实(中医概念)。结果:纳入研究统计的证候类别44项,其内各元素频次共934次,病症类别15项316种,其内各类元素频次共7294次。频数分析,以脉象右与左的频数最大,百分率分别为21.1%与21.0%,之后依次为气血寒热10.7%,脾胃7.5%,大便7.3%,肺呼吸6.6%,心脑精神5.7%,肢体5.1%,脏腑虚实4.7%,舌象4.4%,胸腹(肝胆肾)2.8%,占最小频次率是小便1.7%、寸脉0.8%、关脉0.3%,尺脉0.4%;显示张氏辨证,以脉诊为主,并参合其他各种因素。关联系数分析,显示不同程度中至强关联规律,频次最高前八类病证,累计率53%,依次为:外感发热、外感风寒、虚劳、咳嗽,痢疾、血证、痰证、痹证,进行关联规律分析,探讨张氏辨证论治观点。外感发热证关联规律,分析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伏气乘虚入少阴;外感风寒证关联规律,分析伤寒病理,肺喘病理,外寒内热,伤寒与温病异同。虚劳证关联规律,分析心郁伤脾,脾胃不和,血痹血瘀,肾阴亏损,气虚气脱,脾肺阴虚,阴阳两虚;咳嗽证关联规律,分析虚劳肺肾亏虚,温病原因,伤寒原因;痢疾证关联规律,分析外感内伤,肝肺蕴热,寒迫内热;血证关联规律,分析肺心肝咳嗽,脾胃受伤吐血,气陷咳血,气陷二便下血;关联规律比较,分析吐血,大便出血,小便出血;痰证关联规律,分析心肺阳虚,心肾交病,肾虚;痹证关联规律,分析脾胃虚弱,肝受损伤,肝肾虚弱。关联系数分析,显示不同程度中至强关联规律,探讨张氏辨证论治观点,分析气陷,气虚,气逆,气郁,气脱。气陷关联规律,分析呼吸胸满闷,神昏怔忡,短气辨别,脉象微弱,气陷变化;气虚关联规律,分析血虚气虚,脉数脉弱,胃气虚弱,阳虚,伤肝,气陷,因病,血瘀,久病;气逆关联规律,分析肺金虚弱,胃热胃寒,胃气不下,肝胆气逆;气郁关联规律,分析肝气郁结,脉象沉弦,胃气不降,胁疼,精神昏愦,血瘀气郁,肺喘;气脱关联规律,分析上脱下脱外脱虚脱,阴阳不相维系,邪盛肝肾亏虚,血脱;寒热关联规律,分析发热,寒热往来,阳虚,阴虚。关联系数分析,显示不同程度中至强关联规律,探讨张氏辨证论治观点,分析脉象数,弦,有力,洪。脉数关联规律,主实分析寒束热陷,阴虚腑实,主虚分析虚劳,内伤,血虚,阴虚,肾虚,气虚;脉弦关联规律,分析肝胆有热,火盛阴亏,火衰有寒,气血两亏,肝火胃热,肝脉挟风,疼;脉有力关联规律,分析脉力度,脉力度真假,脉由心主导,白虎汤证;脉洪关联规律,分析胃腑实热,假热真寒,上盛下虚,温病,实热心火;脉浮关联规律,分析阴阳气血肝肾虚,太阳阳明少阳经;关联规律及分析脉象上盛下虚,重按不实。药物运用研究,共279种类5864药次,以关联系数区分,药对为0.9以上,特强配伍0.7-0.89,强配伍0.6-0.69,常用配伍0.5-0.59;分析高频次二十种药物,在病证频次二十以上,使用的关联规律、剂量及分布。高频次药物,前二十种依次序为:甘草、山药、白芍、石膏、党参、知母、代赭石、玄参、黄芪、生地黄、山茱萸、龙骨、当归、牡蛎、连翘、半夏、白术、柴胡、没药、天花粉(药对龙骨-牡蛎,乳香-没药)。病证频次二十以上,共十四项,依次序为外感发热、外感风寒、虚劳、咳嗽、痢疾、血证、痰证、痹证、痧疹、喘证、痿证、头疼、泄泻、痞满。联规律分析关特强配对药物,张氏常用药对:三棱-莪术,海螵蛸-茜草,升麻-桔梗,红花-桃仁;强配伍药对药团:白头翁-秦皮,地榆-秦皮,肉苁蓉-柿霜,天冬代-赭石,五味子-细辛,生姜-大枣,杏仁-五味子,公丁香-胡椒,牛蒡子-川贝母,麦芽-白芍-茵陈。阶层式分群类聚(Hierarchical Clustering)药物分类,分析六十种高频次药物:第一组[干姜-附子]。第二组[党参-麦冬]-[[[[天冬-麦芽]-沙参]-玄参]-[山药-生地黄]]-[甘草-白芍]]。第三组[厚朴-茯苓]-[[生姜-桂枝]-柴胡]。第四组[[大黄-芒硝]-[朱砂[竹茹]]-[[滑石-茅根]-粳米]-[[薄荷-蝉蜕]-羚羊角]。第五组[麻黄-杏仁]-半夏。第六组[[[枸杞子-鸡内金]-山茱萸]-牛膝]-[[龙骨-牡蛎]-柏子仁]]-[[代赭石-苏子]-茵陈]。第七组[龙眼肉-熟地黄]-[[桔梗-升麻]-[没药-乳香]-丹参]-[[黄芪-当归]-白术]。第八组[[三七-天花粉]-[知母-龙胆草]]-[[牛蒡子-川贝母]-瓜蒌仁]-[[石膏-阿斯匹林]-连翘]。张锡纯药物配伍运用原则:必需熟谙药物,生用为主,炮制慎用,寻求方药精练,善于七情配伍-相须、相使,避免相恶、相反,对效药物运用-相畏、相杀-寒热、补破、润燥、通涩、散涩,以求发挥最大功能效用;研究分析医案内药物味数以及一味药剂量与频次,显示张氏单行原则,专效专用,以实效为用,不拘份量的思想。总结:数据挖掘分析《医学衷中参西录》,揭示张氏医学的辨治规律;从现代医学科学角度综合理解张氏“气”的理论,大气宗气观念,气与肝之间关系,在生理学的解析。综合张氏的脉诊观点:脉与诊,脉与心肺脾,脉与气-元气虚极、脾胃真气泄、气血两亏、阴分亏虚、肝火冲胃;左脉与右脉-外感内伤、肝左脾右、左右参照。张氏的中西医学思想,在病证、诊断及用药方面,对现代中医药具启发性影响。研究归纳张氏医学,凭脉理判断病位病情及轻重,气血气机状况判断人体以及相关脏腑的寒热虚实,参照人体各种形态表现征状,以气血脉结合证症药,通变施治,有效指导临床治病。张氏用药原则是注重专效专用,剂量与配伍简单精炼,熟谙药物以胜病为主,以七情配合及对效功能发挥效用,西药以中医原则施行,治法方药不拘一格。研究总结张氏辨证论治的关联规律,气血与脉,证与药,症与证与药,供临床参考。
陈红梅[4](2021)在《肝气虚病机理论溯源与集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活跃肝气虚病机的文献、理论、临床等研究,确认该领域研究的瓶颈所在,为未来研究指明路向,推动肝气虚病机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提高肝藏象乃至整个藏象学说的完整性,促进肝气虚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与相关病证疗效的提高。方法 运用中医文献学方法,搜集整理古今有关肝气虚的文献,挖掘整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肝气虚病机理论。结果 以溯源为基础,继以集成研究,对肝气、肝气虚概念进行界定,剖析肝“其脏最贵”及其主要生理学基础,剖析古代医籍少论肝气虚的原因,揭示与总结肝气虚的病因,并提出肝气虚临床诊断的参考要素。结论①肝气虚病机理论是客观存在的,有着详实的古籍文献依据与丰富的临床实践依据。确认肝气虚病机理论,对于提高肝藏象乃至整个藏象学说的完整性,对于促进其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病证疗效的提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②当代肝藏象理论构建必须明确肝气为生理概念、肝气虚为病机概念,肝气定义的广义、狭义之分决定了肝气虚概念的广狭二义。但与肝藏血功能相对待,肝气即肝主疏泄功能,肝气虚即肝主疏泄功能减退。③肝主疏泄(狭义肝气)的生理效应具有其他四脏所无法比拟的广泛性、特殊性与重要性,它决定了肝气虚病机理论的突出重要价值。④古代医籍文献少论肝气虚病机以及当代有关研究举步维艰的原因主要来自肝脏系统理论的内部,与肝气疏泄生理效应、病理影响的广泛性、复杂性、特殊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正是研究“瓶颈”之所在,未来探索之路向。⑤对肝气虚病因的认识,在强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的基础上,应重视禀赋不足、年高久病、伐肝太过等因素的重要影响。⑥肝气虚的诊断是个难题,困难同样来自肝气疏泄生理效应、病理影响的广泛性、复杂性与特殊性。但原则上则宜依据气虚的共有症状和肝脏系统特异性定位症状两个方面做出判断。
姜晓军[5](2021)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饮食的症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对《伤寒杂病论》中涉及饮食描述的条文进行研究,提取张仲景对“饮食”相关症状的不同描述,辨别其含义,并根据其特点作出分类。对其中的阳性症状,探求其病因病机、发病机理、症状特点、鉴别要点;对其中的阴性症状,探求张仲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规律,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伤寒杂病论》,丰富临床辨证资料。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归纳总结研究。首先,筛选出《伤寒杂病论》中涉及“饮食”症状的条文,提取张仲景对“饮食”相关症状的不同描述,辨别其含义,并对其进行分类。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伤寒、金匮专着,提取古今医家对相关条文的注解,并相互对比,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对于阳性症状,重点研究其病因病机、发病机理、症状特点、鉴别要点。对于阴性症状,重点挖掘张仲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规律。最后,归纳总结出:(1)《伤寒杂病论》中与饮食相关的阳性症状的病因病机、发病机理、症状特点、鉴别要点。(2)《伤寒杂病论》中与饮食相关的阴性症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规律。研究结果:1.通过研究发现《伤寒杂病论》中与“饮”相关的症状,可以分为“渴欲饮水”、“不欲饮(不渴)”、“能饮”、“不能饮”、“饮水喜恶”、“饮后的反应”6大类。其中阳性症状从病因病机、发病机理、症状特点、鉴别要点等4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于阴性症状,张仲景一方面应用于鉴别诊断,用于病因、病位、病机的鉴别;另一方面应用于辨疾病的预后转归。2.通过研究发现《伤寒杂病论》中与“食”相关的症状,分“能食”、“消谷多食”、“不能食”、“欲食”、“不欲食”、“进食喜恶”、“食后反应”7大类。其中阳性症状从病因病机、发病机理、症状特点、鉴别要点等4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于阴性症状,张仲景一方面应用于鉴别诊断,用于病因、病位、病机的鉴别;另一方面应用于辨疾病的预后转归。结论:1.《伤寒杂病论》中与饮食相关的症状有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之别。张仲景十分重视阴性症状,常将其用于疾病鉴别诊断和辨疾病预后转归。2.渴饮的异常变化反应了机体津液的虚实及相关脏腑功能的盛衰。3.辨食欲与食量可以反映脾胃虚实和阳气盛衰,与疾病的预后转归密切相关。
孔庆斌[6](2021)在《张松兴教授针灸并用从三焦论治眩晕的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探讨、总结张松兴教授从三焦论治眩晕的辨治特色和辨治经验,并对其针灸治疗处方及思路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认识眩晕、治疗眩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及方法。材料与方法:1.通过查阅古籍,整理张松兴教授三焦论治眩晕学术思想源流,并总结张松兴教授诊治眩晕的独特之处。2.通过跟师出诊及规培,以及辅助张松兴教授临床诊疗,收集大量临床案例,揣摩并领悟张松兴教授从三焦论治眩晕的思想,总结张松兴教授针灸治疗眩晕的处方思路和针灸方法。结果:1.眩晕的发生与三焦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2.张松兴教授提出眩晕的部位三焦辨证,根据三焦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辨别患者上、中、下三焦病变部位,并结合舌脉表现辨虚实。3.张松兴教授认为调理中焦是治疗眩晕的关键,并强调针灸操作顺序:⑴先灸神阙,再进行针刺治疗;⑵先针刺腹部穴位,后针刺头面四肢穴位;⑶头面及四肢穴位中,先针刺主穴后针刺配穴。4.张松兴教授治疗眩晕:⑴立足中焦,重调枢机;⑵通调三焦,标本兼顾;⑶明证审穴,针灸并用。结论:张松兴教授针灸并用从三焦论治眩晕,以中焦为核心,疗效确切。
梁达歌洋[7](2021)在《基于辨证要素的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中医医生在临床应用方剂时主要依据方剂的功效进行甄选,现行的功效表述尚不够规范与系统,难以与辨证结论进行有效、精确的对接,探讨一种对方剂更为规范有效的功效标定方法,是深化发展中医辨证论治学体系的必经道路。目的:本研究试探讨基于辨证要素对经典方的功效进行规范标定的方法,并构建相应方剂数据库,以有利于方剂学习和运用的精确选择。通过对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希望达到以下目的:第一,对方剂功效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表述,以适应依法选方的要求;第二,使学者对功效的药理内涵有更具体和准确的理解;第三,功效的规范标定利于临床根据辨证需求进行化裁合方;第四,将研究结果做成数据库,便于从多角度对方剂进行检索、学习,为临床提供更系统、明晰的选方思路。方法:(1)基于对《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着作中方证对应的规范描述,进行功效的解析确认;(2)借鉴姚氏(姚荷生先生)和导师对辨证论治规范和病证分类研究的学术成果,作为指导方剂功效标定的理论借鉴;(3)收集整理导师临床用方经验,以规范辨证的要素标定,作为本研究的临床辅证;(4)以上研究结果为基础,设计能够多维度分类检索的方剂数据库,以规范方剂的精细化标定方式。结果:本课题共收集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方剂共421首,在对主治病证的辨证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诸方剂进行了可规范的功效标定,文句式的综合表述,并初步标定量级,配以药理分析,最后制作成功效标定的结构化表格,形成能够进行多维度分类、检索的方剂数据库。结论:(1)方剂的功效的标定以主治病证的辨证要素(病因病所病机)为参照点,能够形成对其功效更为精准的认识;(2)每个方剂的功效应主要由作用病所、消除病因与逆转病机作用复合构成,因而也应由此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确认与标定;(3)每个方剂的功效的作用病所,都可以从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多维度进行认识和标定;(4)方剂功效的三方构成要素,在实际运用中,并非是平行等量的,治疗效应存在各有侧重的情况;(5)构建的方剂数据库确能实现多维分类与检索,且有利于同类方的比较研究。
严忠婷[8](2021)在《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应用白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论文以《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为基础,整理收集其中所记载的运用白芍的相关理论、方剂和病案,窥探张锡纯应用白芍的学术渊源,深入研究其对白芍功效的认识和配伍的应用。并辅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一步分析张锡纯应用白芍的配伍规律。方法:以《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基础,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总结张锡纯对白芍功效和配伍的认识,并整理收录书中论述含白芍的完整方剂,按照病名、病因病机、症状、脉象、用药、白芍剂量六项内容录入资料,全面进行归类,并建立数据库,再利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从统计及数理角度剖析张氏应用白芍之规律。结论:张锡纯对白芍的理解运用源于《神农本草经》,传承发扬于《伤寒杂病论》,但并不拘泥于两者,多以自己的亲身试验和临床经验扩宽了白芍的临床应用。张锡纯喜用生杭芍,认为白芍具有清泻肝胆火热、防热药上僭、凉润柔肝、滋阴补血、补气益肺、善利小便、收敛纳气、敛阴止汗、收敛止血、潜阳敛火等功。常用配伍有:白芍伍甘草,白芍伍附子,白芍伍阿胶,白芍伍熟地,白芍伍山药,白芍伍石膏,白芍伍干姜,白芍伍龙骨、牡蛎,白芍伍玄参,白芍伍代赭石等。《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含白芍处方的病种共涉164个,其中温病的出现频次最高;共涉症状87个,其中以心中觉热,咳嗽有痰出现频次最高;共整理病因病机58个,肝胆之气火上冲和外感寒温之热传入阳明出现频次最高;在配伍规律上白芍与山药、甘草、生地黄、玄参、代赭石配伍关系最为密切。
姚蕙莹[9](2021)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传承《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精髓,彰显五行学说,蕴含着独具特色的五脏辨治思想,并且有严谨的组方用药法则。通过与不同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比较,可总结归纳出《辅行诀》五脏辨治理论的独特性。目的:1.通过对《辅行诀》的研究,能够从文献资料上对相关书籍的医学研究及文献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历史依据;尤其对该书的参考文献:《神农本草经》、《桐君采药录》、《汤液经法》及《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提供参考。2.研究《辅行诀》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发掘其中的辨治特色,丰富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理论,拓展中医辨治法则,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1.研读《辅行诀》各版本,总结其中的五脏辨治理论。2.探讨、总结历代代表性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3.与历代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梳理、归纳《辅行诀》中独具特色的五脏辨治规律。结果:1.《辅行诀》中五脏辨治理论以《黄帝内经》、《难经》的“藏象”思维为根基,五行学说为框架,引入了哲学“体-用-化”模型,融合了陶弘景行医经历与修行思想,其中内容别具风格。2.与历代各医家典籍对比研究,《辅行诀》所载的五脏辨治理论与传统脏腑辨治理论不尽相同。其特点可归纳为:(1)在辨析病证上:病归五脏,证分虚实;(2)在病证治则上:五味互含,补用泻体;(3)在遣方用药上:方出《汤液》,源同《伤寒》。结论:通过对《辅行诀》的研究,不仅补充了中医学辨治理论,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价值;还在文献研究方面为医学界与史学界提供新的历史依据。
孙洪颖,马进[10](2021)在《从痰饮论治眩晕》文中认为眩晕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古今医家对眩晕论述颇多,主要从瘀血、肝风论治,通过分析痰饮在眩晕发作的病因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张仲景、朱丹溪对痰饮致眩的治疗经验,同时浅析导师根据仲景、丹溪理论治疗眩晕1则医案,为今后治疗眩晕提供参考。
二、试析仲景对眩晕的辨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仲景对眩晕的辨治(论文提纲范文)
(2)“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中医诊疗思维研究进展 |
1.1 传统文化对中医诊疗思维的影响 |
1.2 基于古籍的中医诊疗思维研究 |
1.3 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研究 |
1.4 中医诊疗模式的革新研究 |
1.5 中医诊疗思维方法的研究 |
1.6 研究评述 |
1.7 展望 |
2 中医“象”范畴的研究进展 |
2.1 中医“象”的内涵研究 |
2.2 中医“象”的特点研究 |
2.3 中医象思维的研究 |
2.4 “象”与象思维在中医诊疗中的运用研究 |
3 中医“气”的研究进展 |
3.1 中医“气”的内涵研究 |
3.2 中医“气”的特点研究 |
4 中医“神”内涵的研究进展 |
4.1 中医“神”的内涵研究 |
4.2 中医“神”的特点研究 |
5 “象”“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
5.1 “象”与“气”的相关性 |
5.2 “气”与“神”的相关性 |
5.3 “象”与“神”的相关性 |
5.4 “象”“气”“神”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6 小结 |
前言 |
第一部分 “象”“气”“神”概念的界定 |
1 “象”概念的界定 |
1.1 “象”概念的发生 |
1.2 “象”的哲学内涵 |
1.2.1 符号之象——象征万物的起源 |
1.2.2 象以比德——从意象上升至德行圭臬 |
1.2.3 随物赋形——主观与客观的天道象征 |
1.3 “象”的中医内涵 |
1.3.1 天地自然之“象” |
1.3.2 人体之“藏象” |
1.3.3 诊疗活动中的“象” |
1.4 小结 |
2 “气”概念的界定 |
2.1 “气”概念的发生 |
2.2 “气”的哲学内涵 |
2.2.1 冲气为和—《老子》以“气”释道 |
2.2.2 气是宇宙的本源—《列子》论“气” |
2.2.3 气聚而有生—《庄子》论“气” |
2.2.4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淮南子》论“气” |
2.2.5 太虚即气—张载论“气” |
2.3 “气”的中医内涵 |
2.3.1 天地自然之“气” |
2.3.2 人体之“气” |
2.3.3 诊疗活动中的“气” |
2.4 小结 |
3 “神”概念的界定 |
3.1 “神”概念的产生 |
3.2 “神”的哲学内涵 |
3.2.1 天神 |
3.2.2 变幻莫测 |
3.2.3 万物的内在规律 |
3.2.4 生命活动的重要标志 |
3.3 “神”的中医内涵 |
3.3.1 阴阳不测—天地自然运动的规律 |
3.3.2 精神内守—人体生命活动之“神” |
3.3.3 诊疗活动中的“神” |
3.4 小结 |
第二部分 “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 |
1 “象”“气”“神”相互关联 |
1.1 “象”是“气”“神”的状态体现 |
1.1.1 藏象—藏于内,象见于外 |
1.1.2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
1.2 “气”是“象”“神”的本质与动力 |
1.2.1 人体之气的运动导致人体之象、神的变化 |
1.2.2 天地自然之气导致人体之象、神的变化 |
1.3 “神”是“象”“气”的主宰 |
2 “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 |
2.1 “象—气—神”的广义内涵 |
2.2 “象—气—神”的狭义内涵 |
2.3 “象—气—神”的真义内涵 |
2.3.1 “象气神”与“精气神”发微 |
2.3.2 “象气神”与“形气神”发微 |
第三部分 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理论研究 |
1 临床诊疗思维模式的含义 |
1.1 诊疗的基本含义 |
1.2 思维模式的含义 |
1.3 中医诊疗思维的特点 |
2 “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 |
2.1 象的不同的层次 |
2.2 司外揣内 |
2.3 知常达变 |
2.4 见微知着 |
3 中医“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特点 |
3.1 变化溟蒙含时空 |
3.2 荡摇浮世生万象 |
3.3 相生相融亦相变 |
3.4 心悟者上达之机 |
第四部分 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临床运用研究 |
1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2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4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
5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6 张从正《儒门事亲》 |
7 李东垣《脾胃论》 |
8 张景岳《景岳全书》和《类经》 |
9 吴鞠通《温病条辨》 |
10 小结 |
第五部分 以冠心病为例在真实世界中探讨“象—气—神”三位一体的临床关联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排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库的建立 |
2.2 入院日期的转化 |
2.2.1 五运主运、客运的时间转化 |
2.2.2 六气主气、客气的时间转化 |
2.3 数据处理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单一运气时段、节气与冠心病罹患的关系研究 |
3.2 基于五运六气研究运气与冠心病相关症状的关系 |
3.3 基于五运六气分析患者症状与情绪的关系 |
4 研究结果 |
4.1 冠心病患者情况分析 |
4.1.1 一般资料 |
4.1.2 合并症的频次 |
4.2 五运六气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分析 |
4.2.1 主气、客气与疾病发病情况 |
4.2.2 主运、客运与疾病发病情况 |
4.2.3 二十四节气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
4.3 冠心病患者在不同客气情况下症状与情绪状态的研究结果 |
4.3.1 不同客气的症状情况 |
4.3.2 客运与症状情绪的关联 |
4.4 冠心病症状的相互关联关系 |
5 讨论 |
第六部分 从“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角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思考 |
1 “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是复杂的巨系统 |
2 从表象到意象—状态与知识的转化 |
3 从“气”的运动状态到中西医的交叉融合 |
4 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方法 |
结论 |
创新点 |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查新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学术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数据挖掘思路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案资料 |
1.3 研究分类说明 |
1.4 研究方法路线 |
1.5 数据挖掘 |
1.6 关联系数与结果分析说明 |
1.7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技术 |
1.8 阶层式分群类聚分析 |
1.9 构建数据库 |
第二章 数据挖掘分析 |
2.1 频数分析 |
2.1.1 病案频次 |
2.1.2 病证频次分析 |
2.1.3 脉象频次 |
2.1.4 舌象频次 |
2.1.5 大便症状频次 |
2.1.6 小便症状表频次 |
2.1.7 气血寒热频次 |
2.1.8 脾胃饮食症状频次 |
2.1.9 肺呼吸症状频次 |
2.1.10 胸腹肝胆肾症状频次 |
2.1.11 肢体症状频次 |
2.1.12 心脑精神症状频次 |
2.1.13 脏腑虚实频次 |
2.1.14 频数研究小结 |
2.2 关联规律与张氏观点 |
2.2.1 关联分析外感发热、外感风寒、虚劳、咳嗽 |
2.2.1.1 外感发热 |
2.2.1.2 外感风寒 |
2.2.1.3 虚劳 |
2.2.1.4 咳嗽 |
2.2.2 关联分析痢疾、血证、痰证、痹证 |
2.2.2.1 痢疾 |
2.2.2.2 血证、吐血、二便血 |
2.2.2.3 痰证 |
2.2.2.4 痹证 |
2.2.3 关联分析气陷、气虚、气逆、气郁、气脱 |
2.2.3.1 气陷 |
2.2.3.2 气虚 |
2.2.3.3 气逆 |
2.2.3.4 气郁 |
2.2.3.5 气脱 |
2.2.3.6 综合分析 |
2.2.4 关联分析发热、寒热往来、阳虚、阴虚 |
2.2.4.1 发热 |
2.2.4.2 寒热往来 |
2.2.4.3 阳虚 |
2.2.4.4 阴虚 |
2.2.4.5 综合分析 |
2.2.5 证与症关联规律分析小结 |
2.2.6 关联分析脉象左右数、弦 |
2.2.6.1 脉象数 |
2.2.6.2 脉象弦 |
2.2.7 关联分析脉象左右有力、洪 |
2.2.7.1 脉象有力 |
2.2.7.2 脉象洪 |
2.2.8 关联分析脉象左右浮 |
2.2.9 关联分析脉象上盛下虚、重按不实 |
2.2.10 脉象分析小结 |
2.3 药物关联规律与频次分析 |
2.3.1 药物频次 |
2.3.2 药物标准规范化对照 |
*注解:人参、辽人参、潞参、台参、党参 |
2.3.3 药物与剂量 |
2.3.4 关联规律分析: 高频药物、剂量使用、强配对 |
2.3.4.1 关联规律甘草、山药、白芍、石膏、党参 |
2.3.4.2 关联规律知母、代赭石、玄参、黄芪、生地黄 |
2.3.4.3 关联规律山茱萸、龙骨、当归、牡蛎、连翘 |
2.3.4.4 关联规律半夏、白术、柴胡、没药、天花粉 |
2.3.4.5 关联规律强配对药物莪术-三棱,海螵蛸-茜草,升麻-桔梗,红花-桃仁 |
2.3.4.6 关联规律强配对药物白头翁-秦皮、地榆-秦皮、肉苁蓉-柿霜、天冬代-赭石 |
2.3.4.7 关联规律强配对药物五味子-细辛,生姜-大枣,杏仁-五味子,公丁香-胡椒 |
2.3.4.8 关联规律强配对药物牛蒡子-川贝母,麦芽-白芍-茵陈 |
2.4 药物分类阶层式分群类聚 |
2.4.1 阶层式分群法 |
2.4.2 分群结果并病证关联规律 |
2.5 张氏药物运用配伍 |
2.5.1 药物运用配伍 |
2.5.2 医案诊次药物味数 |
2.5.3 一味药剂量分析 |
第三章 总结 |
3.1 张氏气的思想 |
3.1.1 大气宗气 |
3.1.2 气与肝 |
3.1.3 什么是气? |
3.2 张氏脉诊思想 |
3.2.1 脉与诊 |
3.2.2 脉与心肺脾 |
3.2.3 脉与气 |
3.2.4 左脉右脉 |
3.3 张氏中西医学思想 |
3.3.1 中西诊断 |
3.3.2 中西病证 |
3.3.3 中西药用 |
3.4 总结 张氏医学学术思想 |
3.5 总结 药物使用原则思想 |
3.6 总结 归纳关联规律 气血-脉 |
3.7 总结 归纳关联规律 证-药 |
3.8 总结 归纳关联规律 症-证-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4)肝气虚病机理论溯源与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肝气虚病机理论溯源研究 |
一、形成期(先秦两汉) |
(一) 《黄帝内经》 |
(二) 《难经》 |
(三) 《伤寒杂病论》 |
(四) 《神农本草经》 |
(五) 小结 |
二、形成期(晋唐宋元) |
(一) 晋唐 |
(二) 宋元 |
三、成熟期(明清) |
(一) 明代 |
(二) 清代 |
第二部分 肝气虚病机理论集成研究 |
一、肝气与肝气虚的概念界定 |
二、肝“其脏最贵”及其生理学基础 |
(一) 肝“其脏最贵”的主要生理学基础在于肝气(狭义) |
(二) 肝气疏泄的生理效应 |
三、古籍文献少论肝气虚的原因剖析 |
(一) 一个颇为趋同的观点——古籍文献少论肝气虚 |
(二) 外部原因 |
(三) 内部原因 |
四、肝气虚的病因 |
(一) 感受外邪 |
(二) 饮食不节 |
(三) 情志失调 |
(四) 禀赋不足 |
(五) 年高久病 |
(六) 过劳 |
(七) 伐肝太过 |
(八) 他脏传变 |
五、肝气虚的诊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成立以来肝气虚临床研究疾病汇要(来自CNKI) |
致谢 |
文献综述 肝气虚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
参考文献 |
(5)《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饮食的症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一部分 症状研究及鉴别的重要性及价值 |
第二部分 饮食的生理回顾 |
第三部分 《伤寒杂病论》中与饮食相关症状的因机分析及鉴别 |
第一章 《伤寒杂病论》中与“饮”相关症状的因机分析及鉴别 |
1.渴欲饮水 |
2.不欲饮水(不渴) |
3.能饮与不能饮 |
4.饮水的喜恶 |
5.饮水后的反应 |
第二章 《伤寒杂病论》中与“食”相关症状的因机分析及鉴别 |
1.能食 |
2.消谷多食 |
3.不能食 |
4.欲食与不欲食 |
5.进食喜恶 |
6.食后反应 |
讨论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6)张松兴教授针灸并用从三焦论治眩晕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张松兴教授从三焦论治眩晕的学术思想源流 |
1.1 历代主要文献关于三焦的论述 |
1.2 张松兴教授论述三焦与眩晕的关系 |
2 张松兴教授从三焦论治眩晕的经验 |
2.1 眩晕三焦辨证要点 |
2.2 眩晕的针灸治疗 |
3 验案举隅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眩晕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基于辨证要素的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 背景与目的 |
1.2 本课题研究方向的提出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第3章 内容与结果 |
3.1 《伤寒论》方剂 |
3.2 《金匮要略》方剂 |
3.3 《温病条辨》方剂 |
3.4 课题研究结果 |
第4章 问题与讨论 |
4.1 三部与三焦的界定 |
4.2 病所的多维性与统一性 |
4.3 “一方多证”现象辨析 |
4.4 方剂功效的量级标定 |
4.5 方剂功效与治法、辨证要素之不同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 |
5.2 课题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8)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应用白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医学衷中参西录》及白芍的文献研究 |
1 《医学衷中参西录》简介 |
2 白芍的文献研究 |
2.1 白芍的古代文献研究 |
2.1.1 白、赤相分和白芍功用的进展 |
2.1.2 芍药在经方中的应用 |
2.2 白芍的现代研究 |
2.2.1 白芍中药及其相关方剂的药理研究 |
2.2.2 白芍不同炮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
二、《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含白芍处方分布情况 |
1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剂篇》中含白芍效方 |
2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案篇》中含白芍的处方的分布情况 |
3 《医学衷中参西录》含白芍方创方思路 |
三、张锡纯应用白芍精要 |
1 对于性味、炮制、剂量的认识 |
2 张锡纯对白芍功效的认识 |
2.1 清泻肝胆火热 |
2.2 防热药上僭 |
2.3 凉润柔肝 |
2.4 滋阴补血 |
2.5 补气益肺 |
2.6 善利小便 |
2.7 收敛潜摄 |
2.7.1 收敛纳气 |
2.7.2 收敛止血 |
2.7.3 敛阴止汗 |
2.7.4 潜阳敛火 |
3 张锡纯对白芍配伍的应用 |
3.1 白芍配甘草,补气益阴,缓急止痛 |
3.1.1 甘苦化合,功近人参 |
3.1.2 益脾胃,滋气阴 |
3.1.3 清肝热,理胁、腹之痛 |
3.1.4 利小便,疗热淋 |
3.1.5 滋阴利水,止滑泻 |
3.2 白芍配附子,“翕收元阳下归宅窟” |
3.3 白芍配阿胶,分利二便 |
3.4 白芍配熟地,滋阴利水行滞 |
3.5 白芍配山药,滋阴退热通淋浊 |
3.6 白芍配石膏,清阳明之热 |
3.7 白芍配干姜,温阳袪痰饮 |
3.8 白芍配龙骨、牡蛎,镇逆熄风 |
3.9 白芍配玄参,滋阴退热 |
3.10 白芍配代赭石,镇冲降胃 |
四、《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有含白芍处方的整理与分析 |
1 资料收集 |
1.1 资料来源 |
1.2 选择标准 |
2 数据处理 |
3 统计方法 |
4 频数统计的基本分析 |
4.1 《医学衷中参西录》运用白芍的病种分布 |
4.2 《医学衷中参西录》运用白芍的症状分布 |
4.3 《医学衷中参西录》运用白芍的病因病机分布 |
4.4 《医学衷中参西录》运用白芍的脉象分布 |
5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 |
5.1 《医学衷中参西录》运用白芍方剂的药物频次 |
5.2 《医学衷中参西录》运用白芍方剂的白芍用量 |
5.3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白芍的配伍 |
5.4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白芍组方药物的归经 |
5.5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白芍组方药物的四气分析 |
5.6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白芍组方药物的五味分析 |
6 《医学衷中参西录》运用白芍最高的5 个病种药物配伍分析 |
6.1 《医学衷中参西录》温病处方中白芍的配伍 |
6.2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虚劳喘嗽方中白芍的配伍 |
6.3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吐衄方中白芍的配伍 |
6.4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淋证方中白芍的配伍 |
6.5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痢方中白芍的配伍 |
五、讨论 |
1 对白芍利小便的作用的思考 |
2 对张氏应用白芍治疗痰饮咳喘病的思考 |
2.1 利小便以开邪之出路 |
2.2 平肝之横逆,滋肝之不足 |
2.3 甘苦化合,补肺之佳品 |
3.对白芍滋阴、益气功效的思考 |
六、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张锡纯应用白芍的特色探析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辅行诀》的研究概况 |
1 《辅行诀》的发现与流传 |
1.1 对作者的考证 |
1.2 名称及相关版本 |
2 《辅行诀》的内容及价值 |
2.1 《辅行诀》的五脏辨治内容 |
2.2 《辅行诀》的学术价值 |
第二章 历史发展中各典籍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 |
1 先秦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
1.1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辨治 |
1.2 《难经》中的五脏辨治 |
2 汉魏晋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
2.1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五脏辨治 |
2.2 《中藏经》中的五脏辨治 |
2.3 《脉经》中的五脏辨治 |
2.4 《针灸甲乙经》中的五脏辨治 |
2.5 《肘后救卒方》中的五脏辨治 |
3 隋唐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
3.1 《诸病源候论》中的五脏辨治 |
3.2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的五脏辨治 |
3.3 《外台秘要》中的五脏辨治 |
4 宋金元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
4.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五脏辨治 |
4.2 《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五脏辨治 |
4.3 《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中的五脏辨治 |
4.4 《脾胃论》中的五脏辨治 |
4.5 《丹溪心法》中的五脏辨治 |
5 明清时期各书籍的五脏辨治 |
5.1 《景岳全书》中的五脏辨治 |
5.2 《医宗金鉴》中的五脏辨治 |
5.3 《温病条辨》中的五脏辨治 |
第三章 《辅行诀》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 |
1 肝脏病辨治 |
1.1 肝脏虚实辨证 |
1.2 肝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
1.3 肝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
2 心脏病辨治 |
2.1 心脏虚实辨证 |
2.2 心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
2.3 心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
3 脾脏病辨治 |
3.1 脾脏虚实辨证 |
3.2 脾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
3.3 脾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
4 肺脏病辨治 |
4.1 肺脏虚实辨证 |
4.2 肺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
4.3 肺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
5 肾脏病辨治 |
5.1 肾脏虚实辨证 |
5.2 肾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
5.3 肾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
第四章 与其他典籍对比《辅行诀》的五脏辨治特色 |
1 各时期典籍中五脏辨证规律 |
1.1 先秦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
1.2 汉魏晋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
1.3 隋唐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
1.4 宋金元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
1.5 明清时期各书籍的五脏辨治规律 |
2 《辅行诀》五脏证治规律 |
2.1 五行五味,归经五脏 |
2.2 证分虚实,苦欲补泻 |
2.3 仅言五脏,未论六腑 |
2.4 方出《汤液》,源同《伤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辅行诀》脏腑辨证探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获奖情况 |
(10)从痰饮论治眩晕(论文提纲范文)
1 仲景从痰论治眩晕 |
2 丹溪从痰论治眩晕 |
3 经典医案 |
4结语 |
四、试析仲景对眩晕的辨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现代医案的郁证证治理论研究[D]. 朱红梅.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D]. 纪鑫毓.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学术思想[D]. 黄友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肝气虚病机理论溯源与集成研究[D]. 陈红梅.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
- [5]《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饮食的症状研究[D]. 姜晓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张松兴教授针灸并用从三焦论治眩晕的经验总结[D]. 孔庆斌.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7]基于辨证要素的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方法研究[D]. 梁达歌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应用白芍的研究[D]. 严忠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D]. 姚蕙莹.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从痰饮论治眩晕[J]. 孙洪颖,马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