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硫酸生产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王友友[1](2021)在《BLL公司并购动因及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认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马青艳[3](2020)在《天安化工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有关化学工业方面的应用尤为重要,被誉为化学工业的发动机。硫磺制酸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少、公用工程和动力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余热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一期8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于2005年3月建成投产,工艺上采用快速熔硫、机械过滤器除去杂质、机械雾化燃烧、“3+1”两转两吸、四塔两槽浓酸吸收流程,尾吸处理SO2,其总转化率达99.83%,吸收率达99.95%。该装置自投产以来,生产稳定,能耗低,经济效益较高。但随着装置运行时间的推移,再加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的特点,近年来逐渐出现了一系列疑难问题,通常只有降低生产负荷至才能维持运行,甚至有时就只有停车检修,严重影响装置的稳定运行,亟待进行技术改造。本论文针对8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衍生的系列问题,系统地对该装置的转化、吸收、尾气洗涤、余热综合利用等工段进行技改优化,具体内容如下:1.对核心设备转化器进行理论核算,计算结果表明,转化器的工艺参数包括通气量、触媒装填量等都符合要求,设备设计参数即转化器直径、承重面积、许用应力也都满足要求。说明转换器能够满足现行国标要求,可以开展后续的技改工作。2.针对干吸系统干燥塔阻力升高严重影响生产负荷进行技改,将干燥塔内原来的乱堆填料更换成125Y型S型陶瓷波纹规整填料,同时将干燥塔的纤维除雾器更换成金属丝网除雾器,工程验证表明,干燥塔的阻力已降到适宜的范围内,能够保证装置的顺利运行。3.针对干燥酸温升高影响生产负荷的问题,找到主要原因是由于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影响,从而需要加强循环水质的管理,坚持每班按时按量加药,按周期对循环水质进行清洗、预膜和正常处理程序。通过水质的处理使换热效果大大提高,酸温能够降到指标以内,恢复了装置的生产能力。4.针对新增低温位热能回收装置投用后,一吸塔出口酸雾量超标的问题,摸索出一些最合适本系统的控制手段:(1)尽量提高高温吸收塔的进塔酸温和出塔酸温,同时还应提高进塔气温。(2)严格控制干燥塔出口的水分。(3)对现有的一吸塔酸循环系统进行改造,合理的控制二级吸收酸量。(4)尽量提高二级吸收酸度。5.尾气洗涤装置的优化是通过增加除沫层高度、增加一根加水管、控制好吸收塔液位三项措施来实施。经过改造后的生产实践证明,该装置尾气排放指标能够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6.对整个系统的热效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通过硫磺制酸工艺优化,硫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从-0.199 tce/t降到了-0.217 tce/t,降低了9.0%,硫酸的单位生产成本降低了46.7419元,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对8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进行了系统的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能够使其真正发挥出大型硫磺制酸装置的优越性,并更好的符合现行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为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王伟[4](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裕根[5](2019)在《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 ——以橙县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为例》文中提出本文立足于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的组织行为,深入分析中央、县级政府、县级环保部门、乡镇政府、乡村企业以及村庄农民在推进国家环保法律执行的权力关系及其结构,从政府运作过程的视角揭示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并解释弹性的条块关系结构对基层环保执法的塑造。从现实经验看来,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的前提是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确实存在并通过有效途径把信号传递到县级环保执法部门。乡村企业污染总是发生在一定场域中,特定场域中的社会主体对污染认知和感受的差异化会影响环境利益的表达。村庄中不同农民认知观念、价值以及利益取向的差异化弱化了农民的集体行动能力,直接影响了村庄社会的环境利益表达。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农民的弱组织性影响到国家执法力量的介入方式和强度。只有当农民组织起来反映自己所受的损害并释放出环境违法行为的强烈信号,国家执法力量介入的力度才会加大。然而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乡村企业排污行为是否构成环境违法行为还依赖于国家的权威技术认定。国家在认定乡村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时,污染认定的科技理性与村庄生活理性之间常常存在冲突。农民与企业发生环境利益冲突,县级环保部门及乡镇政府对污染的界定存在权威支配、话语支配以及信息支配,农民基于生活理性对污染的认知话语常常被边缘化,这为乡镇政府和县级环保部门调解企业和农民的环境纠纷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与企业、乡镇政府以及县级环保部门数次利益博弈之后,农民渐渐陷入了“补偿陷阱”,象征性污染补偿逐步代替实质意义上的法律监管。县级政府、县级环保部门与乡镇政府本身处于地方条块关系中。县级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决定了县级环保部门和乡镇政府法律执行的立场和态度。受制于地方条块权力结构以及政商关系,具有执法权的县级环保部门并不会严格执法而是选择“以罚代管”策略,让法律不完全执行。“以罚代管”既协调了县领导与乡村企业的政商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县级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然而,“以罚代管”并没有治理污染问题,反而使得乡村企业排污行为具有了正当性。尽管部分农民不断上访,但根据信访属地管理原则,乡村企业与农民的环境污染纠纷最终还是要乡镇政府进行处理。由此,在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时,没有执法权的乡镇政府必须协调好乡村企业和村庄农民的利益冲突关系。而受制于县级政府发展和稳定的双重考核机制、基层社会的权力—利益关系网以及自身治理资源的欠缺,乡镇政府往往会选择一种模糊性治理策略来对待污染问题。乡镇政府模糊化处理乡村企业和农民的环境污染纠纷,实际上掩盖了乡镇政府履行属地的环境监管责任。由于县级政府要维护乡村企业的利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再加上基层社会复杂的人情关系网络,所以县级环保部门和乡镇政府未能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真正重视乡村企业污染问题的治理,这导致国家环保法律实施始终处于“悬浮”状态,也即,地方条块环保履职实践存在执法目标偏离。与此同时,受污染影响的农民群体也遭遇了环境利益诉求表达上的挫败感。环保督察是一种在党政体制结构内推动环保法律执行的制度创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各种方式传导政治压力让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地方党委政府也会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应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环境问题。县级党委政府在感知中央环保督察的政治压力之后,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整合相关环境执法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力量开展联合执法,通过责任倒逼机制落实到每个执法者,此时基层环保执法力度加大。这就改变了以往法律执行的“悬浮”状态,使得国家法律渗透到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实践中。通过环保督察解决了一些底层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但受制于央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央难以有效监督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果,中央环保督察难以倒逼地方对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治理。因此,基层环保执法目标偏离只是得到中央的适度矫正。当中央的力量介入地方条块履职实践,此时条块关系中的央地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党政体制的政治整合功能。从法律执行角度看,当基层环保执法目标偏离很大时,中央能够通过政治整合的方式,把县级政府、县级环保部门、乡镇政府、乡村企业以及村庄农民之间的权力关系进行整合,打破国家环保法律在地方执行中梗阻,推动国家环保法律向基层社会渗透,同时对执法过程的利益冲突进行整合,让执法目标偏离得到适度矫正。但是,这种矫正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动态中与执法偏离形成多次互动和博弈关系,并在偏离中寻适度。纵观基层环保执法的过程可以看到,乡村社会的环境利益难以有效吸纳到常规环保执法的政府决策和执行中。当乡村社会的环境利益无法得到地方政府有效吸纳和整合,导致执法目标偏离过大影响到中央的政治权威时,中央能够在既定的体制结构内创新系列制度推动环保法律执行。中央通过环保督察的形式创建了中央与基层群众的制度化联系,并通过政治压力传导重新激活了地方政府启动新一轮意见表达、政府决策以及政府执行的政府过程,从而让基层社会的环境利益能够被吸纳到地方政府决策和执行中。由此,以党政关系为基本的条块关系时刻存在弹性,这种富有弹性的条块关系结构塑造着基层环保执法实践,并在实践中呈现波动性。
李春光[6](2018)在《新疆某砂岩铀矿地浸开采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我国砂岩型铀矿地浸率和浸出效率不足、生产过程预测、控制理论和技术缺乏的现状,本文以新疆伊犁某低渗透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显微放射性照相、电子探针测试、XRD、XRF、SEM/EDS及压汞法等实验方法对矿区矿石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然后提出了复配表面活性剂联合酸法地浸的方案,通过大量试验对表面活性剂的初选、优化、配方和二元复配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应用搅拌浸出、水平柱浸、树脂吸附、淋洗试验探讨了CSH联合酸法浸出的动力学机理;最后创新性的将铀赋存形态和234U/238U活度比作为工具,研究他们对地浸生产实践的指示、预测和控制作用。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第一,砂岩铀矿整体特征表现为:渗透性低,平均渗透系数仅为0.133m/d。铀矿物主要以沥青铀矿形式存在,兼具少量的铀石、钛铀矿物,胶结物中尚存吸附铀,在矿石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都有分布,化学组成总体上有利于酸法地浸。粗粒级铀矿石占比最大,含铀量最高,但溶浸剂进入内核所需路径长,难以被润湿和浸出。中粒级所占比重大于细粒级,但铀含量却低于细粒级。铀矿石形态复杂,孔隙度不低但孔径较小,微小孔隙占比大,限制溶液在其内部的自由流动与渗透。从而导致矿层渗透性较低,提高矿层渗透性成为该类低渗透铀矿地浸开采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需采取措施提高溶浸液的润湿性和渗透性,其中表面活性剂是首选外加剂。第二,对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机制研究表明:当摩尔分数为0.47时,FS-3100与OP-10进行混合的协同效果最明显,可将硫酸溶液的表面张力最低将至17.9mN/m,将此二元混合体系定义为CSH。CSH实测临界胶束浓度CMCexp低于应用理想混合溶液理论计算的CMCideal,二者并非理想混合。热力学分析表明摩尔分数适中时,FS-3100与OP-10可自发作用,通过分子之间的嵌套形成新的结构。CSH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发挥受到表面吸附量和分子结构的影响,与非正规溶液理论存在一定差距。CSH助浸机理研究表明:助浸效果总体表现为粗粒级>中粒级>细粒级,主要通过润湿和增渗起作用。浓度为9mg/L时,CSH可将搅拌浸出的铀浸出率提高到92.7%,渗透系数提升90.2%,柱浸铀浓度提升18.9%,铀浸出率提高31.6%。CSH对树脂吸附和淋洗无不利影响,并可提高淋洗效率。CSH可以改变浸出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将主要由扩散控制转化为扩散和化学反应的共同控制,将表观速率常数从0.0023/d提高到了0.0082/d,提升了3.6倍,并得出了化学反应控制浸出表观速率常数0.0077/d。该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应用于低渗透砂岩铀矿的地浸生产,也可以用于恢复地浸生产中渗透性降低的地浸采场的生产。第三,赋存形态在地浸采铀预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改进的Tessier法逐步提取,低渗透砂岩铀矿存在五种赋存形态,其中F2>F3>F1>F4>F5,归为易浸铀(F1-F3)、可浸铀(F4)及难浸铀(F5)三大类。在铀矿石当中,易浸铀占绝对主体地位,可浸铀占比高,难浸铀占比较小。易浸铀高的铀矿石其品位也高,铀的赋存形态特征可直接反映铀矿石浸出的难易程度。扩散控制阶段铀浸出速率Kd随F1中铀的品位呈对数关系增大,化学反应控制阶段Kr随F1-F4态中铀的总百分含量提高线性增长。原地浸出开采铀浓度总体变化特征可根据F1态的铀百分含量分为两类,地浸采铀监测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四阶多项式关系,构建的预测模型方程为yi,x=aix4+bix3+cix2+dix+ei,参数可通过回归分析利用铀赋存形态求解。同时构建了铀浓度峰值与F1-F4总品位之间的指数相关模型。经有效性检验,模型精度合格,可在实际生产中供精准采矿和CSH联合浸铀借鉴。第四,通过对连续提取各相态和柱浸过程中铀同位素234U/238U活度比ARS测量与分析,得出如下ARS特征对地浸采铀的指示作用:ARS在可离子交换态(F1)和酸易溶态(F2)中较高(1.2931.348),在酸可溶态(F3)中略有下降(1.2041.229),在可氧化态(F4)中降到最低(0.9170.934),在难溶态(F5)中又升高至1.0181.142;浸出过程可根据ARS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ARS比较高,在1.2171.318之间,主要是F1、F2和F3中的U(Ⅵ)浸出;第二阶段ARS下降直至1.016,主要是F3及F4中的U(Ⅳ)溶解;第三个阶段ARS在1.0701.118之间小幅波动,主要是F5中极少量难溶的U浸出。
刘林[7](2018)在《油田挤注防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文中提出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增加,油井的产量和质量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了停产的问题。为了提高采油率,提升油层压力,必须对油田采用注水开发。但在实际生产中,注水开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结垢现象,如地层孔隙堵塞、管道结垢、井筒结垢,用水清洗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成分复杂的污水,给环境造成较大危害。因此,研究防垢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水的排放,其对环境问题至关重要。通过与其他防垢技术的对比,本文采用的是在国外油田应用广泛的挤注防垢技术,其可以系统的抑制近井地带、井筒以及地面集输设备内的结垢,而且具备防垢有效寿命长、操作简单等优点。而目前油田挤注防垢剂的应用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局限性。因此,本文根据砂岩油田储层中岩石表面带负电的特征和挤注防垢剂的要求(防垢效率高、易检测、吸附滞留能力强),采用以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次磷酸钠(SHP)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一种适用于砂岩油田储层的挤注防垢剂PADS。通过考察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引发剂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次磷酸钠加量对防垢率和分子量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各因素进行调整与优化,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浓度为30%,AA:DMC为20:2,引发剂加量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次磷酸钠加量5%,并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PADS进行结构表征,谱图分析证明合成了目标产物。参照涠洲12-1油田区块的水质,配制实验模拟用水,从加量、温度等方面探讨了PADS的防垢性能,并对PADS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阻垢剂PADS加量为20mg/L时,对碳酸钙的防垢率>85%,达到防垢剂在油田的应用要求,加量为35mg/L时,防垢率达93.07%,具有优良的防垢效果;PADS的防垢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合扫描电镜图分析了 PADS主要通过晶格畸变、分散作用来防垢;同时,PADS对硫酸钡垢的具有良好的防垢效果,温度越高,抑制硫酸钡垢的能力越强,当温度90℃时,对硫酸钡的防垢率达85.31%;与涠洲12-1油田的地层水配伍性良好。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岩心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对防垢剂PADS在砂岩表面的吸附滞留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过程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实时检测防垢剂的浓度,并利用油田防垢样品MS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ADS的静态吸附量约为MS的3.23倍;防垢剂PADS和MS在砂岩上的静态吸附量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80℃下,PADS在砂岩上的吸附量仍保持3.2mg/g,远大于MS的0.74mg/g;对PADS和MS的吸附等温曲线进行拟合,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防垢剂在石英砂上的吸附量随氯化钠含量增大而有所增加,达到2%时,保持稳定;同样条件下,PADS在砂岩上的动态吸附能力要优于MS,其挤注寿命为MS的1.69倍;温度升高和流体的流速增大会缩短PADS的挤注寿命;初始注入浓度的增大对提升PADS在砂岩中挤注寿命的作用有限。通过对涠洲12-1油井基本数据的分析,结合室内实验结果以及相关挤注参数,确定现场施工过程中各药剂的用量,并进行了现场施工和效果评价,防垢剂PADS现场注入性良好,挤注寿命可达1年。
王晓颜[8](2016)在《基于超重力技术的硫酸生产尾气脱硫设备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超重力工程技术是一项强化化工反应过程中的动量、热量、质量传递过程的突破性技术,它可以适用于能源、材料、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并在实际应用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超重力设备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易运转、易维修、安全、可靠,具有很强的行业推广可能性。另外,该设备不怕震动、安装位置和方向多变灵活,物料反应快,因此它可用于一些传统技术无法胜任的工况,这进一步拓展了超重力技术应用的范围。目前我国的硫酸生产方法主要有硫磺制酸、冶炼烟气制酸、硫铁矿制酸,都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SO2气体,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当SO2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对建筑、车辆、人体皮肤都有腐蚀作用,若人体呼吸道暴露在这种环境下,还会引起多种呼吸道疾病,因此,SO2气体的高效处理工艺和设备是硫酸生产企业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工业硫酸生产过程中,若把SO2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存在下,便会迅速高效生成硫酸。因此,国家环保部对硫酸工业尾气排放有严格的限制标准。根据《GB26132-2010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关于SO2排放量的要求,自2013年10月1日起,工业硫酸生产企业的SO2排放量要小于400mg/m3,标准出台后,国内硫酸生产的相关企业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技攻关,除了提高SO2转化率,SO3吸收率外,在尾气吸收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目前主要有氨-酸法、钠碱法、新型催化剂法、活性焦法、有机胺法等技术,这些技术在实践中都进行行了企业的试用,分别有各自的特长和缺点。铜陵市某化工公司的硫酸生产技术采用两转两吸流程,主要设备有沸腾焙烧炉、余热锅炉、电除尘器、电除雾器、吸收塔、转化器等,废气中主要含有SO2气体。该公司自2012年起陆续在三套硫酸生产装置中增设了超重力脱硫装置,并取得了很好的除硫效果。笔者对该公司的硫酸尾气超重力脱硫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研究,主要研究了脱硫效率、吸收母液的浓度、SO2吸收后的盐溶液处理技术,认为超重力技术运用在硫酸生产尾气脱硫设备中,具有脱硫效率高、能耗低、易运转、易维修、安全、可靠、灵活等特点,另外,使用超重力设备后,吸收母液的硫酸盐浓度较为稳定,对后续其它产品的生产十分方便。但目前该脱硫设备工作过程中无法对进气量和进气的SO2浓度进行脱硫效果的动态调节,自适应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针对目前该单位使用中的基于超重力技术的硫酸生产尾气脱硫设备的缺陷,本文进行了基于PID控制器的超重力脱硫设备的动态除硫方法的研究,对现有超重力脱硫设备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设计的PID控制器对设备的脱硫效果进行了进一步提升,对硫酸行业的尾气治理进一步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拥军[9](2008)在《德铜分公司20万吨/年硫铁矿制酸项目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保证建设项目以最少的投资耗费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手段,也是实现建设项目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建设上可行的的科学方法。本文对德铜分公司20万吨/年硫铁矿制酸项目二期工程有关的社会、经济及技术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对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比较论证,采用财务评价、社会评价及不确定性分析、风险评价的方法,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项了预测和评价,得出项目可行的结论,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本项目规模为年产100%H2SO471.424kt,104.5%H2SO428.704kt,年作业时间为8000h,日产量为300t,矿石为浮选硫精矿,主要成分FeS2,干矿含硫35%,进炉硫精矿含水7.5%,采用氧化焙烧、酸洗净化、“3+1”两次转化、96%酸干燥、98%酸中温两次吸收工艺。税后主要经济指标财务净现值达2464.1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达20.21%,超过基准收益率10%,说明经济效益较好: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孙正东,张一麟[10](2006)在《我国硫磺和硫铁矿制酸大型装置综述(续完)》文中研究说明主要介绍硫磺及硫铁矿制酸的技术和装备,分析国产化硫磺及硫铁矿大型装置技术动态,提出持续发展我国硫酸工业的若干建议:同步发展硫铁矿山;开发低温位热能的回收和利用;使用新材料;提高国产钒催化剂的竞争力及矿渣的综合利用等。
二、国外硫酸生产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硫酸生产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天安化工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1.2 硫酸的性质 |
1.3 硫酸的制备方法 |
1.4 硫酸的国内外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 |
1.4.1 国内硫酸的生产概况 |
1.4.2 国外硫酸的生产概况 |
1.4.3 硫酸的市场行情 |
1.4.4 世界硫酸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1.5.4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80万吨/年硫磺制酸工艺及相关理论计算 |
2.1 80万吨/年硫磺制酸工艺 |
2.2 硫酸产品规格 |
2.3 理论计算分析 |
2.3.1 硫磺制酸转化器所存在的问题 |
2.3.2 转化工段理论计算分析 |
2.3.3 转化器设备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吸工序中干燥塔的优化 |
3.1 干吸工序中干燥塔优化的必要性 |
3.2 干吸原理及流程 |
3.2.1 干吸原理 |
3.2.2 干吸工艺流程 |
3.3 干吸工序干燥塔存在的问题 |
3.3.1 填料层阻力分析 |
3.3.2 塔填料阻力计算及分析 |
3.3.3 除雾器阻力分析 |
3.4 工程技改实施 |
3.4.1 更换干燥塔填料 |
3.4.2 更换除雾器 |
3.5 生产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循环水系统工艺优化 |
4.1 酸冷却器运行异常现象及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
4.2 循环水工艺流程 |
4.3 干吸酸温异常原因分析 |
4.3.1 影响酸冷却器换热效果的原因分析 |
4.3.2 酸冷却器的换热效果 |
4.3.3 循环冷却水水质的处理 |
4.4 循环水系统的优化探讨 |
4.4.1 循环水损失和补水量 |
4.4.2 循环水损失的原因 |
4.4.3 循环水优化的思路探讨 |
4.4.4 针对损失原因进行分析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80万吨硫酸装置新增HRS优化改进 |
5.1 低温位热能回收原理 |
5.2 增加HRS技改前后流程简介 |
5.2.1 未增加HRS前工艺流程 |
5.2.2 新建HRS后工艺流程 |
5.3 增加HRS技改后的优缺点 |
5.3.1 HRS能够产生蒸汽和回收热能 |
5.3.2 增加HRS技改后缺点 |
5.4 造成酸雾量高的原因分析 |
5.4.1 工艺生产特点造成的酸雾高 |
5.4.2 塔内吸收率低造成的酸雾量高 |
5.5 改进措施 |
5.5.1 控制硫酸饱和蒸汽 |
5.5.2 控制吨酸喷淋量 |
5.5.3 控制好吸收酸温度 |
5.6 生产实施及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尾气洗涤改造后的优化 |
6.1 概述 |
6.2 尾气洗涤原理 |
6.3 存在问题及分析 |
6.3.1 前序工段送来的吸收气酸雾含量 |
6.3.2 氨洗涤塔内酸雾吸收效果 |
6.3.3 尾洗塔塔内泡沫较多 |
6.3.4 氨洗涤塔内除雾器补雾不完全 |
6.4 工程技改实施 |
6.4.1 尾洗塔内增加一除沫层 |
6.4.2 增加一根加水管 |
6.4.3 其它措施 |
6.5 验证效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硫磺制酸工艺优化的技术经济分析 |
7.1 硫磺制酸的节能 |
7.1.1 废热锅炉原理 |
7.1.2 废热锅炉工艺流程 |
7.2 节能效益 |
7.3 经济效益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谢辞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4)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
一、理解 |
二、学科 |
三、学科理解 |
四、学科理解水平 |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
六、相近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
第一节 PCK理论 |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
二、学科知识与PCK |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
六、研究启示 |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
四、结语 |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五、研究小结 |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六、研究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五、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 ——以橙县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
五、本文章节安排 |
第一章 乡村企业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及其执行体制 |
第一节 环保立法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实施的组织机构 |
一、现行环境法律体系规定的执法部门 |
二、环保部门的组织机构及其管理体制 |
第三节 乡村企业污染监管的执法体制 |
一、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
二、基层环保执法权的配置结构 |
三、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中的“条”和“块” |
第二章 环保执法的社会基础 |
第一节 矿山企业的环境污染 |
一、“矿业大镇” |
二、盛朝矿业公司 |
三、恒久矿业公司 |
四、“被污染包围的村庄” |
第二节 村庄不同主体的差异化认知 |
一、污染受害不同 |
二、农民环境利益分化 |
第三节 基层环保执法的村庄语境 |
一、农民的弱组织性 |
二、自利的村干部 |
三、上访的集体行动困境 |
第三章 环保执法的技术依赖及其后果 |
第一节 污染认定的技术标准 |
第二节 技术理性与生活理性之间的冲突 |
第三节 环保执法的技术支配形式 |
一、权威支配:污染认定的技术权力 |
二、话语支配:污染识别的专业知识 |
三、信息支配:污染信息的非开放性 |
第四节 技术支配的后果 |
一、技术权力支配排斥农民参与 |
二、象征性补偿代替法律监管 |
第四章 县级环保部门“以罚代管”的制度逻辑 |
第一节 乡村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及其基本特性 |
一、乡村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
二、环境违法行为的基本特性 |
第二节 基层环保执法的组织环境和“以罚代管”策略 |
一、组织内部执行力不足 |
二、组织之间的关系制约 |
三、“以罚代管”的执法策略 |
第三节 “以罚代管”的生成机制 |
一、政商关系的嵌入 |
二、企业与执法者的合作博弈 |
第四节 “以罚代管”的社会后果 |
一、污染问题得不到精准治理 |
二、执法目标的消解 |
第五章 乡镇政府环境监管中的模糊性治理 |
第一节 环境上访的属地管理 |
一、农民环境上访 |
二、乡镇政府模糊性应对 |
第二节 环境监管中的模糊性因素和策略选择 |
一、乡镇履职中的模糊性因素 |
二、模糊性治理的实践 |
第三节 模糊性治理的结构动因 |
一、发展与稳定的双重考核体制 |
二、权力-利益关系网络 |
三、属地监管的“悬浮” |
第四节 模糊性治理对环保法律目标的消解 |
第六章 中央环保督察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组织应对 |
第一节 环保执法的专项行动与环保督察 |
一、环保执法的专项行动 |
二、环保督察 |
三、中央环保督察的组织机制和目标 |
第二节 中央环保督察的政治压力传导 |
一、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与自下而上的群众信访 |
二、政治压力传导的形式 |
三、地方政府应对的组织机构 |
第三节 “一切为了通过”:政治高压下乡村企业污染的运动式治理 |
一、领导注意力传递 |
二、执法力量整合 |
三、责任倒逼机制 |
第四节 环保督察的治理限度 |
一、中央难以监督地方环境治理效果 |
二、地方临时性应对而非整体性治理 |
结语 |
一、基层环保执法的实践样态 |
二、执法目标偏离与适度矫正 |
三、基层环保执法的政治逻辑 |
四、基层环保执法的弹性体制结构与改革挑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一 调研访谈人员名单 |
附录二 法律法规、政府文件及档案资料 |
附录三 全国部分乡村企业污染案例(2008-2018) |
致谢 |
(6)新疆某砂岩铀矿地浸开采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低渗透砂岩铀矿地浸开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增渗技术现状与表面活性剂 |
1.3 铀浸出预测及赋存形态的应用现状 |
1.4 同位素的指示作用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2.1 矿床地质特征 |
2.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2.3 铀矿石粒级分布及孔隙结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及助浸机理 |
3.1 前言 |
3.2 新型表面活性剂原料实验研究 |
3.3 新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实验与理论研究 |
3.4 CSH表面活性剂联合浸铀机理研究 |
3.5 CSH表面活性剂对浸出后处理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铀赋存形态的地浸采铀预测模型 |
4.1 铀赋存形态分级 |
4.2 铀赋存形态粒级分布特征 |
4.3 铀赋存形态与浸铀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
4.4 基于铀赋存形态的地浸采铀预测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234)U/~(238)U同位素活度比特征对地浸采铀的指示 |
5.1 矿样采集与理化性质分析 |
5.2 ~(234)U/~(238)U活度比在砂岩中不同铀赋存形态中的规律 |
5.3 ~(234)U/~(238)U活度比对铀浓度与浸出率的指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油田挤注防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油井结垢及防垢 |
1.2.1 结垢的原因 |
1.2.2 结垢的危害 |
1.2.3 物理防垢技术 |
1.2.4 化学防垢技术 |
1.3 挤注防垢技术现存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提高挤注寿命防垢剂制备的可行性研究 |
2.1 通过单体优化增强防垢剂吸附性的可行性 |
2.1.1 提高吸附能力的技术措施 |
2.1.2 分子结构设计 |
2.2 合成小分子量防垢剂的可行性 |
2.3 功能单体聚合的可行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挤注防垢剂的合成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2 聚合原理与步骤 |
3.1.3 防垢率的评价方法 |
3.1.4 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
3.2 聚合条件优化 |
3.2.1 单体浓度的影响 |
3.2.2 单体配比的影响 |
3.2.3 引发剂加量的影响 |
3.2.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2.6 次磷酸钠加量的影响 |
3.2.7 正交实验 |
3.3 防垢剂分子的结构表征 |
3.3.1 红外光谱表征 |
3.3.2 核磁共振波谱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垢剂PADS的性能评价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1.2 防垢性能评价 |
4.1.3 配伍性实验 |
4.1.4 防垢剂浓度的测定 |
4.1.5 静态吸附实验 |
4.1.6 动态吸附实验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1 PADS对碳酸钙的防垢性能 |
4.2.2 PADS对硫酸钡的防垢性能 |
4.2.3 防垢机理 |
4.2.4 PADS的配伍性能 |
4.2.5 静态吸附性能 |
4.2.6 动态吸附解吸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挤注防垢剂现场应用研究 |
5.1 油井现场情况 |
5.1.1 油田结垢情况 |
5.1.2 油井基本数据 |
5.2 防垢剂现场挤注施工 |
5.2.1 挤注参数的确定 |
5.2.2 各种工作液的加量 |
5.2.3 施工情况 |
5.2.4 施工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基于超重力技术的硫酸生产尾气脱硫设备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情况 |
1.3.1 国外研究的情况 |
1.3.2 国内研究的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超重力技术概述 |
2.1 超重力技术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
2.1.1 超重力技术的定义 |
2.1.2 超重力技术的设备简介 |
2.2 超重力技术的应用特点 |
2.3 超重力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
2.3.1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合成领域 |
2.3.2 纳米新材料合成领域 |
2.3.3 油田注水脱氧技术的应用 |
2.3.4 超重力技术在烟气除尘脱硫脱氮中的应用 |
2.3.5 超重力技术脱除H2S气体方面的应用 |
2.3.6 超重力技术在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上的应用 |
2.3.7 超重力技术在生物育种上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硫铁矿制硫酸的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 |
3.1 目前国内的硫铁矿制硫酸生产的主要工艺 |
3.1.1 原料工段 |
3.1.2 焙烧工段 |
3.1.3 净化工段 |
3.1.4 干吸工段 |
3.1.5 转化工段 |
3.1.6 排渣工段 |
3.2 硫酸生产三废产生的主要流程及处理办法 |
3.2.1 废水(液) |
3.2.2 废渣 |
3.2.3 废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重力技术硫酸生产尾气脱硫方面的的应用实践 |
4.1 目前硫酸生产企业的尾气主要除硫方法 |
4.1.1 湿法吸收 |
4.1.2 干法吸收 |
4.2 超重力设备的用于硫酸生产尾气脱硫的应用研究 |
4.2.1 该设备运行原理 |
4.2.2 该公司的超重力尾气处理系统设计的主要参数 |
4.2.3 影响超重力脱硫效果的主要参数 |
4.2.4 超重力法脱除SO_2的流程及实测情况 |
4.2.5 超重力法脱硫存在的问题 |
4.2.6 超重力法脱硫后的副产品处置 |
4.2.7 超重力反应器的安装运行维护情况 |
4.2.8 超重力反应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ID控制的超重力脱硫设备的动态除硫方法的研究 |
5.1 超重力脱硫设备现状问题分析 |
5.2 基于PID控制的超重力脱硫设备的动态除硫方法的研究 |
5.2.1 PID控制简介 |
5.2.2 PID控制器的设计 |
5.2.3 仿真分析 |
5.3 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德铜分公司20万吨/年硫铁矿制酸项目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论文写作目的 |
1.1.3 论文选题意义 |
1.2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创新之处 |
1.2.1 论文的写作思路 |
1.2.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2.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二期项目政策(市场需求)可行性研究 |
2.1 我国硫酸工业技术设备、工艺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
2.1.1 概述 |
2.1.2 技术装备水平 |
2.1.3 环境保护 |
2.1.4 余热利用 |
2.2 硫铁矿制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2.1 我国发展硫铁矿制酸的必要性 |
2.2.2 硫铁矿制酸的发展方向 |
2.3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2.3.1 项目提出的背景 |
2.3.2 投资的必要性及意义 |
2.4 国内、外市场情况预测 |
2.4.1 产品现状及用途 |
2.4.2 国际硫磺供用预测 |
2.4.3 国内硫酸需求预测 |
2.4.4 太平洋沿岸地区硫酸平衡情况 |
2.4.5 江铜的传统市场及分析 |
2.4.6 产品的价格分析 |
第3章 工艺技术方案可行性研究 |
3.1 建设条件和厂址选择 |
3.1.1 建厂地区概况 |
3.1.2 公用工程设施情况 |
3.1.3 气象条件 |
3.2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
3.2.1 产品方案选择 |
3.2.2 对建设规模的选择 |
3.2.3 产品品种、产量 |
3.3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
3.3.1 原料路线的确定原则及依据 |
3.3.2 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 |
3.3.3 工艺技术方案及选择理由 |
3.3.4 工艺流程及消耗定额 |
3.3.5 主要设备选型方案 |
3.3.6 自控技术方案 |
3.4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
3.4.1 余热利用方案 |
3.4.2 土建工程 |
3.4.3 工厂运输 |
3.5 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 |
3.5.1 硫酸装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
3.5.2 采取的环保措施 |
3.5.3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
3.6 劳动保护、安全卫生与消防 |
3.6.1 劳动保护、安全卫生 |
3.6.2 消防 |
3.7 节能 |
3.7.1 能耗指标 |
3.7.2 节能措施 |
3.8 供电及电信 |
3.8.1 电源现状和厂内系统配置 |
3.8.2 电气信号和电气控制 |
3.8.3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3.9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
3.9.1 工厂体制及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 |
3.9.2 生产班制度和装置定员 |
3.9.3 人员的来源和培训 |
3.10 项目实施初步规划 |
3.10.1 建设工期规划 |
3.10.2 项目实施进度表 |
第4章 项目经济评价的相关理论综述 |
4.1 项目经济评价概述 |
4.2 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和内容 |
4.2.1 项目评价的方法 |
4.2.2 项目评价的内容 |
4.3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
4.3.1 指标及指标体系的概念 |
4.3.2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
4.4 外部效果的界定 |
4.4.1 外部效果的含义 |
4.4.2 外部效果理论的内容 |
第5章 经济可行性研究 |
5.1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5.1.1 投资估算 |
5.1.2 资金筹措 |
5.2 社会评价 |
5.3 财务评价 |
5.3.1 产品成本费用估算 |
5.3.2 财务评价 |
5.3.3 评价结论 |
第6章 不确定分析 |
6.1 盈亏平衡分析 |
6.1.1 盈亏平衡分析的含义及目的 |
6.1.2 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
6.2 敏感性分析 |
6.2.1 敏感性分析的含义 |
6.2.2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
6.2.3 项目敏感性分析 |
第7章 结论 |
7.1 综合评价 |
7.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国外硫酸生产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BLL公司并购动因及效应分析[D]. 王友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天安化工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工艺优化[D]. 马青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 ——以橙县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为例[D]. 王裕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新疆某砂岩铀矿地浸开采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D]. 李春光. 南华大学, 2018(01)
- [7]油田挤注防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D]. 刘林.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8]基于超重力技术的硫酸生产尾气脱硫设备的应用研究[D]. 王晓颜. 武汉工程大学, 2016(03)
- [9]德铜分公司20万吨/年硫铁矿制酸项目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D]. 项拥军. 南昌大学, 2008(11)
- [10]我国硫磺和硫铁矿制酸大型装置综述(续完)[J]. 孙正东,张一麟. 硫酸工业,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