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桦木资源优化利用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党正,张志强,姚嘉林,王新军[1](2021)在《内蒙古经乌高速公路绿色公路建设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以习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核心,结合绿色公路指导意见的建设理念和内蒙古的区域特点,分析了内蒙古绿色公路建设内涵。以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经乌高速公路为例,阐述了经乌绿色公路建设的管理探索和实践成效。总结了绿色公路示范项目初期阶段的认识和经验,可以为行业其他绿色公路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林梦梦[2](2021)在《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是园林景观要素的主体,观赏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与搭配,左右着其景观效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观赏植物的应用与搭配则在景观观赏效果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论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和综合分析等方式,对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的整体应用状况进行了植物科属分析、生活型分析、观赏特性分析,并选取12个植物配置的样地,对其观赏植物搭配、群落密度和郁闭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调查,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共有490种,隶属于81个科,201个属。其中裸子植物有5个科,8个属,24种;被子植物有76个科,193个属,466种,没有发现蕨类植物。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花类植物有268种,观姿类植物203种,观叶类植物88种,观果类植物47种,观干类植物24种;有136种植物同时兼具两种及两种以上观赏特性;一共有常绿乔木19种,落叶乔木200种,常绿灌木17种,半常绿灌木4种,落叶灌木124种;攀缘植物17种;一二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93种;水生植物10种;竹类6种。乔木/灌木为1.5:1,较为合理。在样地植物配置中,乡土树种运用较为普遍,常绿、落叶比和乔灌比,较为合理;彩色叶树和花灌木的应用较为常见。2.唐山植物园的观赏植物种类丰富,植物造景形式多样,手法精巧,模拟自然,与其它景观要素结合紧密。3.唐山植物园面积较大,部分区域植物管理较为粗放,观赏效果有待精化,建议加强肥、水及病虫害管理,及时修剪和整形。4.建议唐山植物园室外植物配置方面增加色彩树种,向彩化和香化的方向发展。调查数据显示,样地的郁闭度在27%-92%之间,郁闭度低的地块应增加植物数量,提高生态景观效果。
赵栋昌[3](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赵扬辉[4](2021)在《贵州省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生观赏植物是生长于野外自然环境下,观赏价值较高、生态适应性较好、开发利用前景较大的一类优良植物种质资源。目前,国内诸多地区城市园林绿化中,常见观赏植物应用频度高、占比大,导致各地城市园林植物同质化现象严重,园林景观缺乏地方性特色。贵州省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多数野生植物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好,可开发利用种类多样。本研究通过对贵州省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踏查,收集和分析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区系和观赏等特征,构建野生观赏植物评价体系,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筛选出优良的野生观赏植物种类,并进行园林应用分析,以期为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保护、研究和园林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参考资料。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实地踏查和统计,并根据植物的科、属划分,共发现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141科392属698种,其中裸子植物有6科6属8种,双子叶植物有122科341属631种,单叶植物有13科45属59种。单种科、2-5科、6-9种科和10种以上科分别有47科、53科、19科和22科;单种属、2-5种属、6-9种属和10种以上属分别由有257属、119属、14属和3属。优势科共22科,优势属共25属。(2)针对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科、属地理区系进行分析,发现保护区科、属地理分布型可分划分为10个分布区、15个分布区变型和分为14个分布区和17个分布区变型。保护区科、属分布型均泛亚热带分布型为主,分别为29科和59属,表现出强烈的热带-亚热带区系性质,并加杂北温带的成分。(3)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生长型中,以乔木生长型221种和灌木生长型206种为主,草本生长型和竹类生长型最少,分别为60种和5种。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观赏多样性中,以观叶类植物为主,共529种;其次是观花类植物302种,观形类和观枝干类植物种类最少,分别为131种和87种。(4)野生观赏植物评价体系约束层中,以生态习性(0.4742)为主要限制因素,其次是观赏特性(0.3764)和资源潜力(0.1494)。观赏特性对应的标准层中以观赏器显示度(0.0801)为主要影响因素;生物习性以抗逆性(0.1397)为主要影响因素,资源潜力以再生能力(0.0427)为主要影响因素。(5)通过对朱家山自然保护区698种野生观赏植物进行综合评价、分级,共筛选出Ⅰ级野生观赏植物175种,Ⅱ级野生观赏植物310种,Ⅲ级野生观赏植物122种,Ⅳ级野生观赏植物91种。(6)分析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园林的利用形式发现,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园林应用以被植物类为主,有222种;其次是植篱及绿雕塑类153种,庭荫类135种,独赏类和花木类均为105种,林丛类88种,行道树类81种,桩景类和防护类最少,各有65种和32种。
刘晓东[5](2021)在《Ni/ZrPx催化微晶纤维素和桦木直接合成己糖醇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在“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开发更加高效的“碳中和技术”愈显迫切。生物质,是全球唯一可再生的、储量最丰富的可持续有机碳源。其中,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是全球分布范围最广、种类最多、来源最广泛、成本最低廉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因此,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碳中和”之路的重要一环。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组成,其中C、H、O三种元素占总元素含量的99%以上,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精细或大宗化学品也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因此,使用木质纤维素资源部分替代化石资源来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很好的原子经济性和大规模应用前景。山梨醇,作为由生物质衍生的最具发展潜力的十二大平台分子之一,在药物合成、食品加工、化妆品制备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作为木质纤维素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高选择性地转化可再生的纤维素为山梨醇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纤维素牢固的结构,使得纤维素转化利用较为困难,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的苛刻条件下完成。从纤维素出发高选择性得到包括山梨醇在内的单一产物研究也较少,主要原因是纤维素水解得到的大分子不容易接触到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且其转化路径较为复杂。以纤维素为底物生产山梨醇,多数已报道的催化剂采用Pt、Ru、Ir、Rh、Pd等贵金属,或者使用球磨法对纤维素预处理以降低纤维素转化的难度。这些方法降低了纤维素转化的经济性。金属Ni在纤维素转化生产山梨醇中是使用最广泛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但多数体系得到的山梨醇收率较低。基于此现状,设计一种可在温和条件下将纤维素或原始生物质一锅高选择性转化生产山梨醇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论文中,我们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P/Zr比例的磷酸锆(Zr(HPO4)2·H2O,ZrP)固体酸并负载金属Ni(Ni/ZrPx),用于转化微晶纤维素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山梨醇。在所筛选的催化剂中,ZrP2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为了探究山梨醇制备的结构-活性关系,我们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包括XRD、TEM、AAS、HADDF-STEM-EDS、XPS、FT-IR、NH3-TPD 和 H2-TPD 以及控制实验等。发现,对催化剂中酸位点与金属位点实施精准调控对于抑制胡敏素的生成和提高山梨醇的收率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使用Ni/ZrP2作为催化剂,以微晶纤维素为底物(1 wt%浓度),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获得了 60.8%的山梨醇收率。提高纤维素底物浓度至5 wt%,仍可以获得50.8%收率的山梨醇。此外,我们同样检验了该催化剂对原始生物质的直接解聚性能。使用桦木作为底物,可直接获得40.2%的山梨醇收率和67.9%的木糖醇收率。通过本工作的系统研究和讨论,对于纤维素转化的机理和调控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今后促进纤维素甚至原始生物质的多样化转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培哲[6](2021)在《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为例》文中认为湿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众多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栖息地,也是人类生命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发源地。我国是世界上湿地面积位列第四的国家,湿地种类丰富,数量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湿地生态环境遇到了湿地面积缩减、湿地生态作用衰减等问题。于此同时,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与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水库型湿地以水库为基础,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然而当今水库的建设中存在“重水利、轻景观”的问题,对水库建设大多单纯停留在其水利生产功能的层面,对其景观资源的价值不够重视。在研究水库型湿地景观特征及其类型,分析国内外水库型湿地景观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山西下庄水库湿地及其周边景观资源,运用生态旅游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反规划设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美学理论,分析下庄水库周边景观现状,挖掘景观资源,研究景观与水库型湿地产业之间的关系,最终,科学地将下庄水库周边景观资源与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使其成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重要动力。经过对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与提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系统研究了水库型湿地的相关理论及其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出黄土高原水库型湿地景观的设计策略如下:(1)水位变化下的水库型湿地可采用阶梯式挡土墙种植台、亲水廊桥、水生植物群落三者结合的方法设计驳岸。(2)水库型湿地的植被生态修复首先要保证水源、土壤、空气不受污染,植物种类选择因地区气候而异,推荐选择的植物有荷花、茭白、菖蒲、旱伞草、茨菰、芦苇、白茅等。(3)在规划设计中,水库型湿地景区周边距离0.5公里内的村落,可进行观光旅游、康养健身、农耕体验等方面的开发;距离湿地0.5公里至2.5公里的村落,可进行发展餐饮娱乐、旅居住宿产业的开发;距离水库型湿地2.5公里到5公里的村落可利用其基础设施补充水库湿地景区的不足,如医疗、消防、服务等,还可设置特色农产品批发销售网点,和景区的线上推广中心。(4)水库湿地周边的梯田大地景观在营造中可加入“人”与“人的活动”,赋予梯田景观生命力,共同塑造出更生动优美的梯田耕作画面。(5)水库型湿地景区的文化景观建设应从提炼代表性文化元素符号入手,将其合理融入到园区道路、广场、铺装、标识指示牌等处,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氛围。(2)通过对下庄水库湿地设计实践研究,下庄水库湿地景区划分为管理服务区、湿地公园区、湿地保育区、森林景观区、梯田景观区,能够满足景区综合服务管理、游人聚集疏散、湿地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森林康养健身、餐饮娱乐、农事体验旅游的功能。运用研究得出的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对场地内的道路结构、湿地公园、弹性景观、梯田与大地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李哲哲[7](2021)在《甘肃永靖县黄河绿道景观提升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道作为城市的生态走廊,不仅为市民提供景色优美的慢行和游憩空间,发挥整合区域破碎生境的生态廊道功能,同时也在连接沿线各生态游览景点方面发挥重要的游览组织功能,成为集游憩、生态、社会、经济功能于一体的线性游览空间,在改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作为刘家峡水电站的所在地,清澈的黄河水穿城而过,沿岸的红色丹霞赤壁伟岸绵延,构成永靖县美丽壮观的山水画卷。永靖县委及县政府高度重视自然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工程,不失时机地于2017年在城区段的沿黄北侧建设了一条长约7km的绿色景观道,满足市民步行、自行车及电瓶车漫游,成为市民在闲余时间运动休闲不可或缺的绿色开放空间,因此成为了当地人们心目中的绿道。由于当时的资金及绿道认识的局限性,该绿道仅有一条6m宽的彩色沥青混凝土游览线路及两侧的绿化带,就其功能而言,只能算做是一条初级层面的绿道。随着永靖县区域经济转型、黄河南岸花卉旅游带的开发,城市旅游业空前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永靖良好山水格局的巨大潜力,当地政府拟围绕生态、人文、民生及旅游经济的提质升级,对现有的黄河绿道进行提升改造设计和建设。以期优化沿黄生态格局、提升城市景观风貌、振兴沿黄旅游事业和更好的满足市民及游客的绿色休闲游憩需要。本文以永靖黄河绿道为研究对象,从绿道的本质要求出发,深入解读该绿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研读和问题研究,进一步探索绿道改造提升的理论基础和技术问题,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永靖黄河绿道进行了提升设计的具体实践,得出相关结论如下:1.基于项目地的前期勘查与调研,提出永靖黄河绿道在提升改造中拟重点关注的6个方面的问题:滩地土壤贫瘠、植物乡土性差、绿地退化、廊道构架不完整等生态脆弱问题;黄河洪峰期出现的洪涝威胁问题;水位及强蒸腾引起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干旱胁迫带来的养护压力问题;绿道功能不完整问题;景观格局不合理问题,作为研究与设计的切入点。2.通过对黄河绿道功能及结构的理论探讨,指出:绿道的生态建设应关注廊道空间、植物多样性和景观稳定性三个方面的问题;绿道的游憩功能提升应着眼于民俗文化、到访者需求和特色空间的研究;绿道应具有整合社会旅游资源、衔接城市慢型系统、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服务市民生态游憩、振兴区域经济等社会功能;绿道景观结构应重点关注平面功能布局、立面空间展示及环境协调融合等关键环节。3.针对威胁环境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有:植物景观营造应从注重乡土、适地适树、落稳定性、物种多样理论层面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应对干旱高寒等环境胁迫;防洪工程应采用软性与硬性防洪结合的方式对洪水进行综合管理;利用分区诊治、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盐碱地改良;采用“开源”与“节流”的节水技术,缓解园区缺水的问题。4.基于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的经验启示有:绿道设计应立足区域整体生态景观格局和文化特色,充分发挥绿道应有的整合生境、串接功能性主体、突出文化底蕴的作用;生态修复应注重系统性和过程性;防洪、盐碱化土地治理及节约型园林建设应立足学科理论及技术前沿,实现思路新、技术新、落地性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5.基于场地特征和相关理论探讨及案例分析,提出:保护优先、功能多样、文化主导的3个设计基本原则;区域综合开发、生态系统修复、用防结合治洪、分区诊治排盐、低成本开发、山水城市交融等6项设计策略;构建集生态安全、功能多样、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文化深厚于一体的城市滨河绿道指导思想。6.依据设计总纲的指导思想,形成“一轴、一道、一廊、两带、四园、七片区、十二节点”的永靖黄河绿道景观提升方案,方案具体内容包括:绿道整体设计、分区设计、节点设计、植物专项设计、建筑专项设计、景观设施专项设计、雨洪管理专项设计、盐碱治理专项设计、生态修复专项设计等9项具体设计成果。
姚晓寒[8](2021)在《吉林龙湾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泥炭沼泽湿地只占全球陆地面积约3%,但其碳储量是全球陆地碳储量的三分之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缓冲作用。近年来我国沼泽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湿地退化丧失情况较为严重,湿地服务功能严重削弱,所以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成为湿地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沼泽湿地分布区,在长白山区源头区域,分布在山谷洼地的泥炭沼泽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价值,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决定了流域下游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本研究以吉林龙湾国家级保护区典型泥炭沼泽湿地——金川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为重点,使用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并参考地方标准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野外采样调查、遥感数据解译等手段,结合多年水文监测数据,系统地从泥炭沼泽湿地的结构、功能及外部环境方面剖析金川泥炭沼泽湿地在十年间的变化,使用层次分析法及变异系数(CV)评估金川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状态,并根据各级指标的结果对沼泽湿地未来可能存在的变化趋势进行判断。通过评价与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金川泥炭沼泽湿地结构来看,湿地植物群落、水位及土壤理化性质等结构特征在十年间存在明显差异。去趋势对应分析(DCA)与TWINSPAN群落分类结果表明在十年间金川湿地存在植物优势种改变的现象,植被以湿生植物群落为主,但逐渐向草灌植物共存的方向发展,这与木本植物覆盖率增加的结果相符,灌木植物逐渐从四周向中央扩散。两个时期物种组成的差异物种占总物种数的39.44%,且多为中生植物,湿地内影响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土壤p H和水位。湿地的年际水位与月均水位在十年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2020年显着高于2011年(p<0.05),2020年水位在年内的波动十分剧烈,在湿地内各区域间水位变化存在较高的空间异质性。土壤有机碳(SOC)、C/N比及N/P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总氮(TN)和总磷(TP)在不同土壤剖面下没有明显差异。在十年间金川湿地的养分水平呈降低趋势,其中SOC和C/N比在十年间呈降低趋势,说明湿地表层泥炭在逐渐分解。(2)从金川泥炭沼泽湿地功能来看,固碳功能下降最为明显,十年间降低了25.81%。物质生产功能的两个指标间变化趋势是不同的,其中湿地NDVI均值呈增加趋势,NDVI峰值分布说明木本植物对NDVI值的贡献更大,而草本植物干生物量呈减少状态,干生物量变化与水位呈非显着负相关关系。在十年间湿地蓄水量下降,其原因主要为湿地水位峰值和饱和持水量的下降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金川湿地碳储量减少了0.32×108t,主要受土壤SOC含量、容重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所影响。(3)研究区所处的外部环境在十年间有明显变化。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来看,研究区所属的后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其中旱田面积显着增加,在金川湿地周围充斥着旱田和水田,湿地边界有人工河道和排水渠阻隔了与河流之间的水力联系,破坏了泥炭沼泽湿地的生态完整性,使金川湿地的水分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水位与前一个月降水量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也证明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在30年间呈降低趋势,说明研究区水分变化呈减少趋势,在十年间水分状态在在中等湿润-正常-轻度湿润-轻度湿润之间变化,符合该区域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特征,在水分季节变化中夏季呈降低趋势,而夏季是年内降水量最多的时期,长期来看金川湿地水分补给不容乐观。(4)金川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在十年间较为稳定,在准则层中变异性较大的为外部环境(CV:0.15-0.22),在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都有所改变的情况下,湿地的结构和功能依旧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各项指标的稳定性系数基本为0.85-1.00之间,其中变异性较大是年水位变化指标(CV=0.32),根据降水量与水位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知,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外部环境可通过降水量的变化影响湿地水位变化,改变湿地土壤理化性质,有可能成为威胁水文调蓄功能、湿地固碳功能乃至泥炭沼泽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康则全[9](2021)在《山西阁老掌村乡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乡土景观不但有着独特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景观风貌,而且还包含着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人文景观资源,其中绝大部分具有很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土景观的开发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乡土景观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乡土景观应用,能够使得当地旅游文化具备独特的气质,成为撬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因此探索乡土景观科学的设计方法、设计内容、遵循原则等,对助力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论文运用文献法、交叉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对乡土景观及其相关概念、组成、乡土景观特性、乡土景观与乡土产业关系、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乡土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和优秀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为乡土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以山西蒲县阁老掌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法对阁老掌村乡土景观资源进行调查及优劣势分析,调查结果反映出,阁老掌村存在位置偏僻、道路狭窄、空间格局散乱无序、基础设施不完善、建筑风格杂乱等问题;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农地资源、特色乡土建筑、非物质文化资源等是阁老掌乡土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窑洞建筑、梯田景观、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颇具特色;乡土产业单一,以第一产业种植业为主。阁老掌村应根据乡土景观与乡土产业融合的“旅游+”发展定位,遵循整体规划、区域协调、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以生态优先、乡土优先为规划原则,进行乡土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对这些研究结果的分析和阁老掌村乡土景观规划设计实践论证,得到以下结论:(1)阁老掌村乡土景观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可结合康养旅游进行森林旅游景观设计,充分开发森林资源,可利用上中下三维空间进行景观布局。同时结合林下种植和养殖产业发展林下景观。(2)草地资源的利用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注意裸露地的改良设计,可结合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产业进行草地民俗体验设计,形成集文化、饮食、旅游为一体的草地景观。(3)农地资源的利用不但要考虑景观效果,还要考虑经济效益,梯田景观的营造一方面可根据地形地貌自然肌理,选择当地特色的农作物、经济作物、中药材进行种植,形成大地景观愿景。另一方面可结合农业休闲旅游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农旅景观。(4)阁老掌村聚落空间重构,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周边环境、道路交通的综合因素,规划为双核集聚型聚落空间。其一为当地居民集聚核心,其二为康养旅游为主的游客民宿集聚核心。(5)阁老掌村聚落景观设计,建筑景观以当地的窑洞改造为主,结合周边环境风貌,根据人们居住和旅游的需求,结合乡土文化,改善窑洞内外部环境,构建不同康养主题的民宿;植物景观的营造,根据阁老掌乡土产业、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功能区划选择适宜的乡土植物进行营造;景观小品要根据乡土文化、农耕民俗等,巧妙利用当地的废弃物,并结合具有典型特征的乡土元素进行设计。
秦玲[10](2021)在《文化景观视野下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向前追溯,蕴含着原始的自然遗存;向后展望,能够穿越历史长河,传承人类社会的意识思想形态;着眼当下,也能对传统村落提供较为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因此,文章对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于生态保持、文化传承、景观塑造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乡村景观设计理论、植物景观营造理论、植物文化理论以及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理论作为研究依据,运用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搭建系统的研究框架对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与评价分析。首先,笔者就社会热点的传统村落问题和植物景观学术背景进行思考,明确了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研究成果的空缺与机遇,提出了传统村落植物景观和文化景观之间存在重叠,都是在人与自然环境长期而深刻的互动下形成的,笔者以此作为论文选题进行研究,不仅填补了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的研究空白,也为文化景观研究提供另辟蹊径的思考方向。其次,文章对西安地区录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石船沟村和老县城村进行基础调查,将村落绿化空间根据功能不同分为:村落外围、房前屋后、生态空间、文化场所贯彻整篇文章;同时以村民、游客、相关专业人士这三类认知主体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搭建问卷调查和景观评价两种调查分析方案,严格践行研究方案保障数据科学可信,总结出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的5个问题:现状养护普遍不佳、植物景观存在趋同、文化内涵有待挖掘、保护力度亟需提高、营造方式偏离传统。最后,文章以老县城村的植物景观进行具体的优化模拟实践,同时提出3个方面的优化策略: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优化、植物景观营造手法与原则的优化、营造思路与保障的优化,不仅是对文章观点的检验,也为其他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具体借鉴与参考。
二、桦木资源优化利用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桦木资源优化利用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经乌高速公路绿色公路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内蒙古绿色公路建设内涵与要求 |
2 经乌绿色公路建设管理实践 |
2.1 经乌项目基本情况 |
2.2 项目特点分析 |
2.2.1 公路沿线环境敏感脆弱,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
2.2.2 旅游资源丰富,带动区域发展作用明显 |
2.2.3 施工条件不良,工程建设品质要求高 |
2.3 绿色公路创建整体思路 |
2.4 绿色公路建设管理措施 |
2.4.1 建立组织管理制度 |
2.4.2 加强宣传培训 |
2.4.3 开展优化设计与专项咨询 |
2.4.4 制定工作指南 |
3 经乌绿色公路建成效 |
3.1 生态优先见实效 |
3.1.1 实现环境最小扰动 |
3.1.2 强化防沙治沙效果 |
3.1.3 提高生态修复水平 |
3.1.4 减少植被景观破坏 |
3.2 绿色品质共提升 |
3.2.1 提升标准化水平 |
3.2.2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
3.3 打造亮丽风景线 |
3.3.1 串联旅游资源 |
3.3.2 展现自然风貌 |
3.3.3 融合地域文化 |
4 结语 |
(2)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园概念及其特性 |
1.2 国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观赏植物的应用 |
1.2.2 国外观赏植物在植物园中的应用 |
1.2.3 国外观赏植物与植物园发展的关系 |
1.3 国内研究进展 |
1.3.1 国内观赏植物的应用 |
1.3.2 国内观赏植物在植物园中的应用 |
1.3.3 国内观赏植物与植物园发展的关系 |
1.4 研究场地——唐山植物园概况 |
1.4.1 唐山植物园的来由 |
1.4.2 地理位置 |
1.4.3 气候与土壤水文条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1 研究内容 |
2.1.2 研究方法 |
2.2 调查样地选择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整体分析 |
3.1.1 观赏植物调查科属分析 |
3.1.2 观赏植物生活型分析 |
3.1.3 观赏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3.2 对所选样地中观赏植物应用分析 |
3.2.1 纯植物材料的绿地植物配置 |
3.2.2 结合园路的绿地植物配置 |
3.2.3 结合建筑的绿地植物配置 |
3.2.4 结合园林小品的植物配置 |
3.2.5 结合水体的绿地植物配置 |
3.3 植物群落密度分析 |
3.4 植物群落郁闭度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存在问题 |
4.1.1 病虫害问题 |
4.1.2 植物修剪问题 |
4.1.3 植物密度问题 |
4.1.4 土壤及肥水管理问题 |
4.2 优化建议 |
4.2.1 病虫害防治管理 |
4.2.2 施肥管理 |
4.2.3 观赏植物修剪管理 |
4.2.4 观赏植物更换、补栽管理 |
4.3 优化措施的必要性 |
4.4 优化建议的可行性 |
4.5 本研究的特点 |
4.6 本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
4.7 唐山植物园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 |
4.7.1 增强各专类园之间的联系 |
4.7.2 由绿化到香化、彩化发展 |
4.7.3 由艺术性到艺术性生态性结合 |
4.7.4 适地适树,合理搭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森林文化 |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苗族概况 |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法 |
3.2 田野调查法 |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田野调查点 |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
5 小结 |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
5 小结 |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
1 引言 |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1 引言 |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
5 小结 |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
1 引言 |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
3 讨论 |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
4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
1 引言 |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
4.3 干扰理论 |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
6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结语 |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4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4)贵州省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立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 |
1.3.1 野生观赏植物的概念、分类、用途和价值 |
1.3.2 国内外观赏植物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4.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特点 |
1.5.2 创新点 |
2 研究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1.5 土壤条件 |
2.1.6 植被状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3.1 植物资源 |
2.3.2 观赏特性 |
2.3.3 评价体系 |
2.3.4 综合评价 |
2.3.5 园林应用 |
2.4 研究方法 |
2.4.1 资料收集 |
2.4.2 植物调查 |
2.4.3 资料统计 |
2.4.4 统计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2.6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2.6.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6.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特征 |
3.1.1 物种组成 |
3.1.2 科属特点 |
3.1.3 区系特点 |
3.1.4 生活型特点 |
3.2 观赏多样性分析 |
3.2.1 观叶类 |
3.2.2 观花类 |
3.2.3 观果类 |
3.2.4 观干类 |
3.2.5 观形类 |
3.3 评价体系分析 |
3.3.1 模型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3.3.2 指标权重值 |
3.4 评价结果分析 |
3.4.1 评分等级 |
3.4.2 评价结果 |
3.5 园林应用分析 |
3.5.1 独赏类 |
3.5.2 庭荫类 |
3.5.3 行道树类 |
3.5.4 防护类 |
3.5.5 林丛类 |
3.5.6 花木类 |
3.5.7 藤木类 |
3.5.8 植篱及绿雕塑类 |
3.5.9 地被植物类 |
3.5.10 桩景类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Ni/ZrPx催化微晶纤维素和桦木直接合成己糖醇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简介 |
1.2.1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概述 |
1.2.2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组成 |
1.3 纤维素组分水热转化制备醇类化合物简介 |
1.3.1 纤维素选择性转化制备己糖醇 |
1.3.2 纤维素选择性转化制备乙二醇及丙二醇 |
1.3.3 纤维素选择性转化制备乙醇 |
1.3.4 小结 |
1.4 固体酸简介 |
参考文献 |
第2章 Ni/ZrP_x催化微晶纤维素和桦木直接合成己糖醇及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2 催化剂制备 |
2.2.3 催化剂的表征 |
2.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2.2.5 催化剂循环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活性测试 |
2.3.2 催化剂表征与讨论 |
2.3.3 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结构 |
2.3.4 反应参数对纤维素转化的影响与催化体系的扩展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
1.1.2 下庄水库丰富的湿地资源 |
1.1.3 下庄水库湿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旅游 |
2.1.2 湿地 |
2.1.3 水库型湿地 |
2.1.4 湿地景观 |
2.1.5 水库型湿地景观 |
2.1.6 弹性景观 |
2.2 基础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反规划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生态旅游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2.3.2 水库型湿地景观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日本黑部水库 |
3.1.1 项目概况 |
3.1.2 景观设计分析 |
3.1.3 借鉴意义 |
3.2 胡佛大坝 |
3.2.1 项目概况 |
3.2.2 景观设计分析 |
3.2.3 借鉴意义 |
3.3 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
3.3.1 项目概况 |
3.3.2 景观设计分析 |
3.3.3 借鉴意义 |
3.4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景观设计分析 |
3.4.3 借鉴意义 |
第四章 水库型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分析 |
4.1 水库型湿地景观的特点 |
4.2 水库型湿地景观提升设计策略 |
4.2.1 水库型湿地景观与梯田大地景观结合的策略 |
4.2.2 水库型湿地景观应对水位变化的策略 |
4.2.3 水库型湿地景观植被生态修复的策略 |
4.2.4 水库型湿地景观与周边村落结合的设计策略 |
4.2.5 水库型湿地景观结合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4.2.6 水库型湿地景观与文化景观结合的策略 |
4.3 水库型湿地景观提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4.3.1 生态原则 |
4.3.2 以人为本原则 |
4.3.3 美学原则 |
4.3.4 统筹原则 |
4.3.5 经济原则 |
4.3.6 安全原则 |
4.4 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负面清单 |
第五章 山西省隰县下庄水库型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地理区位 |
5.1.2 地形地貌 |
5.1.3 气候水文条件 |
5.1.4 植物资源 |
5.1.5 经济人口 |
5.1.6 水利工程历史 |
5.1.7 文化旅游资源 |
5.2 优劣势分析 |
5.2.1 优势 |
5.2.2 劣势 |
5.3 下庄水库设计规划 |
5.3.1 设计目标 |
5.3.2 设计定位 |
5.4 总体规划方案 |
5.4.1 功能分区 |
5.4.2 景观结构 |
5.4.3 道路规划 |
5.4.4 主要节点 |
5.4.5 公共设施 |
5.4.6 植物配植 |
5.5 专项设计 |
5.5.2 文化景观设计 |
5.5.3 大地景观设计 |
5.5.4 水位变化下的弹性景观设计 |
5.5.5 公共设施设计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甘肃永靖县黄河绿道景观提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县域层面 |
1.2.2 国家层面 |
1.3 城市滨河绿道理论研究综述 |
1.3.1 城市滨河绿道概念 |
1.3.2 城市滨河绿道的功能 |
1.3.3 城市滨河绿道的构成 |
1.3.4 城市滨河绿道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5 我国西北区域滨水景观研究进展 |
1.3.6 我国西北地区滨河绿道建设存在问题 |
1.3.7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滨河绿道研究小结和思考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地调查研究法 |
1.4.2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归纳总结法 |
1.4.5 实例论证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项目地现状特征调查及拟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提出 |
2.1 项目地区域现状特征调查 |
2.1.1 区位环境 |
2.1.2 气候植被特征 |
2.1.3 水资源分布 |
2.1.4 土壤环境 |
2.1.5 社会活动需求 |
2.1.6 黄河绿道生态体系结构 |
2.1.7 永靖文化特色 |
2.2 场地调研及拟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提出 |
2.2.1 绿道结构功能不合理问题 |
2.2.2 绿道景观美感不佳问题 |
2.2.3 场地洪涝问题 |
2.2.4 土地盐碱化问题 |
2.2.5 环境胁迫问题 |
2.2.6 生态脆弱问题 |
2.3 绿道现存问题分析总结 |
第三章 永靖黄河绿道相关理论及技术性探讨 |
3.1 永靖黄河绿道相关理论探讨 |
3.1.1 基于黄河绿道功能及结构的理论探讨 |
3.1.2 环境胁迫下植物设计策略探讨 |
3.2 永靖黄河绿道技术性措施探讨 |
3.2.1 洪泛区治理技术性探讨 |
3.2.2 盐碱地治理技术性探讨 |
3.2.3 节水型园林建设技术探讨 |
第四章 城市滨河绿道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
4.1 案例分析 |
4.1.1 综合提升——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 |
4.1.2 生态修复——斯坦福市弥尔河公园及绿色廊道 |
4.1.3 盐碱治理——天津市泰丰公园 |
4.1.4 雨洪管理——北京市永兴河绿道 |
4.1.5 节约园林——北京市陶然亭公园 |
4.2 案例总结 |
第五章 永靖黄河绿道景观提升设计总纲 |
5.1 设计依据 |
5.2 指导思想 |
5.3 设计原则 |
5.3.1 保护优先原则 |
5.3.2 功能多样原则 |
5.3.3 文化主导原则 |
5.4 功能定位 |
5.4.1 生态恢复 |
5.4.2 组织交通 |
5.4.3 科普天地 |
5.4.4 游憩乐园 |
5.4.5 驱动枢纽 |
5.5 设计策略 |
5.5.1 区域综合开发策略 |
5.5.2 生态系统修复策略 |
5.5.3 防用结合治洪策略 |
5.5.4 分区诊治排盐策略 |
5.5.5 低成本开发策略 |
5.5.6 山水城景交融策略 |
第六章 永靖黄河绿道设计前期分析 |
6.1 场地区位分析 |
6.2 城市景观整体风貌分析 |
6.3 场地用地性质分析 |
6.4 区域用地管制分析 |
6.5 周边用地情况 |
6.6 周边风景资源 |
6.7 城市蓝绿空间状况 |
6.8 周边道路交通情况 |
6.9 驳岸及水利措施 |
6.10 公共服务设施 |
6.11 场地竖向分析 |
第七章 永靖黄河绿道景观提升设计实践 |
7.1 永靖黄河绿道提升设计方案 |
7.1.1 总体布局 |
7.1.2 景观结构分析 |
7.1.3 功能分区分析 |
7.1.4 交通流线分析 |
7.1.5 景观节点分析 |
7.2 黄河绿道专项设计 |
7.2.1 植物专项设计 |
7.2.2 建筑专项设计 |
7.2.3 景观设施专项设计 |
7.2.4 雨洪管理专项设计 |
7.2.5 盐碱治理专项设计 |
7.2.6 生态修复专项设计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吉林龙湾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系统稳定性 |
1.2.2 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 |
1.2.3 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及采样点设置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研究区样地布设 |
2.2 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法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2.3 子指标等级值计算 |
2.3 野外采样、监测及数据分析 |
2.3.1 植物群落调查及数据分析 |
2.3.2 水文、气象监测及数据分析 |
2.3.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及数据分析 |
2.4 遥感影像处理与信息提取 |
2.4.1 遥感影像选择及基本信息 |
2.4.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2.4.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2.4.4 后河流域遥感影像解译 |
第三章 泥炭沼泽湿地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 |
3.1 泥炭沼泽湿地植被变化 |
3.1.1 物种组成 |
3.1.2 植物群落分类 |
3.1.3 物种多样性指数 |
3.1.4 湿地植被指数 |
3.1.5 植物草本样方NDVI值 |
3.1.6 木本植物覆盖率 |
3.2 泥炭沼泽湿地水文变化 |
3.2.1 两个时期湿地生长季水位变化 |
3.2.2 两个时期湿地年均水位变化 |
3.2.3 水文情势综合指数 |
3.3 泥炭沼泽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
3.3.1 土壤不同剖面的含水率变化 |
3.3.2 土壤不同剖面的容重变化 |
3.3.3 两个时期土壤不同剖面的养分变化 |
3.4 湿地植物群落特性、土壤理化性质与水位之间的相关性 |
3.5 讨论 |
3.6 小结 |
3.6.1 植被变化 |
3.6.2 水位变化 |
3.6.3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
第四章 泥炭沼泽湿地功能特征及变化规律 |
4.1 泥炭沼泽湿地物质生产功能变化 |
4.1.1 草本层生物量变化情况 |
4.1.2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情况 |
4.2 泥炭沼泽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变化 |
4.2.1 湿地蓄水量指标获取 |
4.2.2 湿地蓄水量变化情况 |
4.3 泥炭沼泽湿地固碳功能变化 |
4.3.1 湿地碳储量指标获取 |
4.3.2 湿地碳储量变化情况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泥炭沼泽湿地外部环境特征及变化规律 |
5.1 后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5.1.1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 |
5.1.2 土地利用面积分布 |
5.1.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5.1.4 后河流域农田占比变化 |
5.2 降水量时间变异情况 |
5.2.1 年际降雨量变异性 |
5.2.2 生长季降水量变异性 |
5.2.3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 |
5.2.4 降水量与水位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 |
5.3 金川泥炭沼泽湿地人为干扰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
6.1 金川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
6.1.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6.1.2 稳定性度量方式 |
6.1.3 稳定性评价结果 |
6.2 金川泥炭沼泽湿地状态评价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山西阁老掌村乡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交叉研究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实地调研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乡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综述 |
2.1 乡土景观及其相关概念 |
2.1.1 乡土 |
2.1.2 景观 |
2.1.3 乡土景观 |
2.1.4 乡土产业 |
2.2 乡土景观组成 |
2.3 乡土景观特性 |
2.4 乡土景观与乡土产业的关系 |
2.5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进展 |
2.5.1 国外乡土景观研究进展 |
2.5.2 国内乡土景观研究进展 |
2.6 乡土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
2.6.1 反规划 |
2.6.2 可持续发展 |
2.6.3 建筑学 |
2.6.4 空间生产 |
2.6.5 景观生态学 |
2.6.6 旅游产业融合 |
2.7 乡土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
2.7.1 德清莫干山 |
2.7.2 陕西袁家村 |
2.7.3 美国纳帕谷 |
2.7.4 日本水上町 |
2.7.5 案例小结 |
第三章 山西阁老掌村乡土景观资源调查与分析 |
3.1 现状调查 |
3.1.1 村域概况 |
3.1.2 自然景观 |
3.1.3 聚落景观 |
3.1.4 文化景观 |
3.1.5 经济景观 |
3.2 优劣势分析 |
3.2.1 优势 |
3.2.2 劣势 |
第四章 山西阁老掌村乡土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1 乡土聚落空间重构 |
4.2 乡土景观空间重构 |
4.3 乡土自然景观营造 |
4.4 乡土聚落景观营造 |
4.4.1 乡土建筑改造 |
4.4.2 乡村道路景观营造 |
4.4.3 乡村其他设施景观营造 |
4.5 乡土文化景观营造 |
4.6 乡土经济景观营造 |
4.6.1 农田景观营造 |
4.6.2 草地景观营造 |
4.7 乡土景观与乡土产业融合 |
第五章 山西阁老掌村乡土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5.1 规划设计构想 |
5.1.1 发展定位 |
5.1.2 规划目标 |
5.1.3 规划理念 |
5.1.4 指导原则 |
5.2 总体规划设计 |
5.2.1 功能分区 |
5.2.2 空间结构 |
5.2.3 主要景观节点布局 |
5.2.4 道路交通规划 |
5.2.5 植物规划 |
5.2.6 主要景观节点设计 |
5.3 乡土景观专项设计 |
5.3.1 建筑更新设计 |
5.3.2 铺装景观设计 |
5.3.3 景观小品设计 |
5.3.4 基础设施设计 |
5.3.5 照明景观设计 |
5.3.6 导视系统设计 |
5.3.7 智慧乡村设计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文化景观视野下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危机:传统村落景观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
1.1.2 契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有序进行 |
1.1.3 转机:文化景观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新视角 |
1.1.4 生机:植物景观为研究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另辟蹊径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文化景观的研究综述 |
1.3.2 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3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综述 |
1.3.4 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文化景观 |
2.1.2 传统村落 |
2.1.3 植物景观 |
2.1.4 植物文化 |
2.2 相关概念 |
2.2.1 古村落 |
2.2.2 历史文化名村 |
2.2.3 文化景观遗产 |
2.2.4 村落文化景观 |
2.2.5 乡村植物景观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乡村景观设计及其基本理论 |
2.3.2 植物景观营造理论 |
2.3.3 植物文化理论 |
2.3.4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理论 |
2.4 从文化景观到传统村落植物景观 |
2.4.1 植物景观与文化景观的联系 |
2.4.2 植物景观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安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调查研究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调查研究主要内容 |
3.1.2 研究地域空间范畴:西安地区传统村落 |
3.1.3 研究对象:植物景观 |
3.2 调查研究方法与方案 |
3.2.1 基础资料收集 |
3.2.2 建立野外调研方案 |
3.3 调查研究地基本概况 |
3.3.1 地形地貌 |
3.3.2 植物资源 |
3.3.3 地域文化 |
3.4 石船沟村 |
3.4.1 基址文化 |
3.4.2 民风民俗 |
3.4.3 植物资源分析 |
3.4.4 配置情况 |
3.5 老县城村 |
3.5.1 基址文化 |
3.5.2 民风民俗 |
3.5.3 植种资源分析 |
3.5.4 配置情况 |
3.6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6.1 调查问卷目的及意义 |
3.6.2 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
3.6.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7 存在问题及分析 |
3.7.1 现状养护普遍不佳 |
3.7.2 植物景观存在趋同 |
3.7.3 文化内涵有待挖掘 |
3.7.4 保护力度亟需提高 |
3.7.5 营造方式偏离传统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评价体系构建 |
4.1.3 评价内容标准制定 |
4.1.4 构造判断矩阵 |
4.1.5 计算相对权重 |
4.1.6 一致性检验 |
4.2 研究对象选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评价因子权重评定及检验 |
4.3.2 样地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结果 |
4.4 存在问题及分析 |
4.7.1 生态功能层(B1) |
4.7.2 景观功能层(B2) |
4.7.3 社会功能层(B3) |
4.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模拟——以老县城村为例 |
5.1 老县城村稳定植物群落提取 |
5.1.1 生态群落提取 |
5.1.2 文化景观提取 |
5.1.3 植物群落优化 |
5.2 老县城村植物景观配置模拟 |
5.2.1 垂直方向植物景观构建理法 |
5.2.2 水平方向植物景观营造模拟 |
5.3 老县城村植物景观营造实践 |
5.3.1 村落外围植物景观营造 |
5.3.2 生态空间植物景观营造 |
5.3.3 文化空间植物景观营造 |
5.3.4 房前屋后植物空间营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优化策略 |
6.1 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优化 |
6.1.1 村落外围植物景观 |
6.1.2 生态空间植物景观 |
6.1.3 文化场所植物景观 |
6.1.4 房前屋后植物景观 |
6.2 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手法与原则优化 |
6.2.1 营造手法 |
6.2.2 营造原则 |
6.3 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思路与保障优化 |
6.3.1 营造思路 |
6.3.2 营造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西安市传统村落—石船沟村调查(文字)归档表 |
附录2 西安市传统村落—老县城村调查(文字)归档表 |
附录3 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村民调查问卷 |
附录4 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5 传统村落景观评价样地照片 |
致谢 |
四、桦木资源优化利用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经乌高速公路绿色公路建设探索与实践[J]. 张党正,张志强,姚嘉林,王新军. 公路, 2021(07)
- [2]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D]. 林梦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4]贵州省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与应用[D]. 赵扬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5]Ni/ZrPx催化微晶纤维素和桦木直接合成己糖醇及机理研究[D]. 刘晓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6]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为例[D]. 孙培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甘肃永靖县黄河绿道景观提升设计研究[D]. 李哲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8]吉林龙湾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D]. 姚晓寒.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9]山西阁老掌村乡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康则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10]文化景观视野下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 秦玲. 长安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