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北部石炭纪冰川-海洋相地层的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韩同林,王乃文[1](1983)在《西藏北部石炭纪冰川-海洋相地层的发现》文中认为 1980年作者在西藏林周、申扎地区发现了石炭纪冰海相沉积地层。林宝玉在《地质论评》1981年第27卷第 4期曾作过报道。但该文称其为“与冰水有关的沉积”,时代属“中石炭世永珠群上组”。作者通过详细室内研究,认为该区冰海相地层的形成,不是“与冰水有关的沉积”,而是属冰川-海洋相(简称冰海相)复合成因的产物。同时申扎地区冰海相地层不但在中石炭世有广泛分布,在下石炭统、上石炭统也有发现。
韩同林,王乃文[2](1983)在《西藏北部石炭纪冰川-海洋相地层的发现》文中认为1980年作者在西藏林周、申扎地区发现了石炭纪冰海相沉积地层。林宝玉在《地质论评》1981年第27卷第4期曾作过报道。但该文称其为“与冰水有关的沉积”,时代属“中石炭世永珠群上组”。作者通过详细室内研究,认为该区冰海相地层的形成,不是“与冰水有关的沉积”,而是属冰川-海洋相(简称冰海相)复合成因的产物。同时申扎地区冰海相地层不但在中石炭世有广泛分布,在下石炭统、上石炭统也有发现。
曹仁关[3](1986)在《云南西部晚石炭世冰川-海洋相地层的发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西部石炭系特别发育,自上而下可分为上石炭统卧牛寺组、丁家寨组,下石炭统铺门前组和香山组,中石炭统缺失。丁家寨组下部为滨海相杂砾岩,其中一部分砾石为冰川漂砾,中部属正常冰川-海洋相沉积,含冷水动物群化石,冰川砾石面上具擦痕、压裂和凹坑等;上部含(竹蜒)科化石,气候已由寒冷变为温暖。
纪占胜[4](2006)在《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提出研究了西藏及滇西地区石炭纪一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的时空演化规律、讨论了成因及其地质学意义,最终对羌塘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的区域和层系提出了建议。在地层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拉萨地区旁多群的地层序列、厘定了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岩石地层序列、在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发现了三叠系的碳酸盐岩地层剖面,新建了三叠系江让组、指出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的地层时代不是晚二叠世,而是晚三叠世一早中侏罗世。在青藏高原和滇西地区,共考察10余条剖面,通过系统分析,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了石炭系一三叠系的地层格架。在古生物学方面,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晚石炭世一晚三叠世的牙形石序列。发现了晚石炭世的Neognathodus动物群、中二叠世Vjalovognathus动物群和Rabeignathus动物群、中二叠世中后期的Mesogondolella动物群、晚二叠世长兴阶的Clarkina动物群,在阿里狮泉河地区的左左剖面的左左组中上部发现了早三叠世的牙形石化石。此外,在措勤敌布错的江让组中识别出了早三叠世一晚三叠世的多个牙形石带。在微古植物学上,在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永珠组下部发现了混生孢子组合、在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中发现了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的孢粉组合。系统采集了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腕足类化石,首次建立了腕足类和牙形石化石带的对比关系。发现了牙形石和腕足类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地层划分的意见分歧,指出现在的冈瓦纳相和特提斯相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地层划分的主导门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矛盾,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并在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存在矛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对冰海相杂砾岩、含砾板岩的特点、成因、大地构造背景和时空演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珊瑚、腕足类和牙形石类在形态、结构和古生物地理区系的分析,总结出早石炭世一中二叠世生物群性质暖一冷暖混生一冷一冷暖混生一暖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沉积特征、沉积相的分析得出了相同的规律。在沉积和古生物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炭一二叠纪冰期和冈瓦纳大陆冰川、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谷系、生物群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冈瓦纳一特提斯过渡相区是在早石炭世末期冈瓦纳大陆北缘形成的裂谷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为大陆边缘裂谷,在中二叠世时期裂谷作用增强,发展成陆表浅海,一直持续到晚二叠世末期,而羌南和羌北在晚二叠世末期已经拼合到劳亚大陆,三叠纪早中期,又一次大规模伸展,三叠纪末期受喜马拉雅块体的俯冲碰撞,冈底斯以北隆升成陆地。构建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构造演化模型。在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分布规律的研究基础上,指出羌南和羌北地区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时期,隶属于冈瓦纳大陆的北缘,经过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的冈底斯以南地区的裂谷作用的加强和强烈的伸展运动,在晚二叠世末期已经拼贴在劳亚大陆的南缘,在三叠纪时期羌南和冈底斯以南地区又一次强烈的伸展,在雅鲁藏布江一带形成具有洋盆性质的深水盆地,在班公湖一怒江断裂带在附近拉伸出大陆边缘的裂谷,晚三叠世末期,雅鲁藏布江一线俯冲碰撞,冈底斯及以北地区强烈隆升,形成陆地。通过三叠纪时期的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序列,分析出三叠纪在冈底斯北缘、羌南地区形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的岩相配置,通过盆地热演化史和牙形石有机变质成熟度的分析,指出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北缘和羌南的三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李超[5](2017)在《西藏措麦晚古生代盆地记录探讨》文中指出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行政区划归属于日喀则地区昂仁县,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实测剖面、调查路线等实际工作对措麦地区各晚古生代地层进行岩石地层、生物与年代地层在内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分析出各组的沉积特征及盆地演化规律;应用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测试技术对上石炭统永珠组的碎屑锆石进行了年代学的探索,并结合羌塘地块、拉萨地块等邻区的碎屑锆石、继承锆石等的综合研究结果,进而分析措麦盆地潜在的物源区。针对拉嘎组花岗岩漂砾做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分析,同时对永珠组-拉嘎组碎屑岩做了岩石学、沉积地球化学分析。全文共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建立了上石炭统永珠组(C2y);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拉嘎组(C2P1l)、下二叠统昂杰组(P1a);中二叠统下拉组(P2x)的沉积序列、沉积旋回,明确了各自时代。(2)进行了晚古生代区域地层对比,探讨了晚古生代盆地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指明沉积相演化整体上为滨岸相-浅海陆棚相-混积陆棚相-台地相。(3)永珠组碎屑锆石的3组年龄峰值分别为1175Ma、1562Ma、1783Ma,与安多微陆块、西羌塘、拉萨地块、特提斯喜马拉雅、高喜马拉雅等地的已有碎屑锆石与继承锆石的研究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永珠组独特的1175Ma的年龄峰值同拉萨地体一样,与周边地区约950Ma的年龄峰值具有迥异性。通过与澳大利亚西部及北部地区的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做对比,永珠组碎屑锆石具有相似的约1170Ma的年龄特征,认为拉萨地体来源于澳大利亚北缘,Albany-Fraser造山带为其晚古生代盆地提供了物源,并恢复了拉萨地体晚元古-早古生代古地理图。(4)拉嘎组花岗岩砾石测年结果约2450Ma,属于A2型花岗岩,俯冲前的拉伸环境的火山弧花岗岩,与澳大利亚Gawler克拉通南部Sleaford杂岩带中的Glenloth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指明Gawler克拉通约2450Ma花岗岩是措麦花岗岩漂砾的直接物源,花岗岩在晚石炭-早二叠世冰期随冰川运移并以漂砾形式赋存于碎屑岩中。(5)永珠组-拉嘎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在晚石炭-早二叠世,拉萨地体处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物源区为Albany-Fraser造山带,母岩为酸性、基性岩浆岩,并恢复了拉萨地体中二叠世末期古地理位置图。
耿全如[6](2007)在《西藏冈底斯晚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提出冈底斯作为重要的中、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带,历来是青藏高原最热门的地质研究领域。中、新生代岩浆岩在冈底斯带出露最多,研究程度相对较高。近年来的地质大调查发现,冈底斯带在石炭—二叠纪也有大量火山岩喷发,但对这套火山岩的研究却很少,对冈底斯带晚古生代的构造意义缺乏研究。作者在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冈底斯晚古生代火山岩的重点区域西藏八宿县然乌乡、波密县、林周县的石炭、二叠纪火山—沉积岩系进行了详细地质剖面测量、系统采样和观察。对火山岩样品采用ICP-MS、ICP-AES(TJA IRIS)等离子质谱,MAT-262热电离质谱等先进分析仪器和手段,获取岩石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Sr-Nd-Pb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数据。通过对各类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对冈底斯石炭、二叠纪火山岩时空分布、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动力学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以下有意义的重要成果。(1)本文首次对冈底斯带石炭纪火山岩的区域展布、地球化学和形成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诺错组(C1)、来故组(C2)和拉嘎组(C2)火山岩作为夹层,夹在深海—浅海相碎屑岩中。石炭纪火山岩主要为浅变质安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英安岩、流纹岩等,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特点。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石炭纪火山岩具有拉斑玄武岩特点,与典型MORB和岛弧玄武岩相比,具有MgO含量低,TiO2、Al2O3、P2O5等含量高等特点,稀土和微量元素为LREE和LILE富集型分配模式,与岛弧玄武岩存在差异,与大陆拉斑玄武岩有相似之处。石炭纪酸性火山岩属于亚碱性系列,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陆内流纹岩相似。岩石地球化学和共生的沉积岩系特征表明,石炭纪火山岩形成于伸展背景下的大陆边缘裂陷环境,为陆内裂谷型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冈瓦纳大陆北缘在早石炭世已发生局部裂谷作用。石炭纪火山活动的特点是断续出现、持续时间长、火山岩喷溢的厚度小,火山作用的强度远小于典型的火山裂谷型大陆边缘。初步研究表明,冈底斯地区石炭纪并非典型的火山裂谷边缘,应属被动裂谷,为不完整的裂谷演化过程。(2)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石炭纪火山岩源区位于60—100 km的石榴石橄榄岩稳定区和尖晶石橄榄岩稳定区。然乌诺错组(C1)玄武岩的地壳物质混染程度较大,波密地区诺错组和西部拉嘎组(C2)玄武岩受地壳混染相对较低。源区发生过复杂的混合作用,然乌一带涉及到原始地幔、富集地幔EMⅡ和冈瓦纳大陆北缘下地壳的混合;波密地区的源区混合主要涉及原始地幔和冈瓦纳北缘上地壳。石炭纪火山岩的源区地幔具有典型Dupal异常,可能是由于冈瓦纳古陆的壳源物质俯冲、再循环进入古老地幔所致。(3)本文对冈底斯带二叠纪火山岩的地层学特征、地球化学和形成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二叠纪火山岩在冈底斯东段属于洛巴堆组,以玄武岩为主;在冈底斯西段属于中、上二叠统下拉组,岩石类型有玄武岩、英安岩、安山岩等。玄武岩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的显着特点是Al2O3含量较高、MgO含量低,与岛弧高铝玄武岩相似。火山岩均表现为LREE和LILE富集型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配曲线,Nb、Ta负异常显着,与岛弧火山岩相似。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二叠纪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中,为古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的产物。冈底斯在二叠纪进入岛弧演化阶段。早二叠世由于古特提斯洋壳向南的俯冲、消减作用,冈底斯带演化为洋内弧环境,形成拉斑玄武岩。中晚二叠世演化为陆缘岛弧—安底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形成钙碱性系列火山岩。二叠纪末期和早、中三叠世,冈底斯带已隆升成陆相剥蚀区。(4)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洛巴堆组玄武岩形成于不均匀地幔源区,都存在Dupal异常,但林周—勒青拉玄武岩Dupal异常更明显。唐家乡洛巴堆组玄武岩源区发生过略亏损地幔和下地壳成分的混合过程,为混合源区,源区为深度50 km左右的上地幔。林周—勒青拉剖面洛巴堆组玄武岩和措勤来故组玄武岩源区深度为50~100 km,为EMⅡ型富集地幔,源区未发生混合作用,岩浆上升和演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地壳混染作用。(5)本文对石炭—二叠纪冈底斯带的构造—岩浆演化作了深入总结。在时间演化坐标上,各类成分特征指数演化曲线在早/中石炭世、石炭纪/二叠纪和早/中二叠世界面上发生显着变化,分别与三次构造活动有关。早石炭世为被动大陆边缘初始裂陷阶段;晚石炭世为大陆边缘裂谷活动强烈阶段,壳—幔物质发生强烈交换;冈底斯带在二叠纪为俯冲消减带,进入岛弧演化阶段。(6)通过对古特提斯构造域火山—沉积建造进行了区域对比,指出古特提斯东段和西段在晚古生代具有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古特提斯西段石炭纪发生南、北大陆碰撞,形成海西期Variscan造山带,晚石炭世之后逐渐转入陆内演化阶段。东段在石炭纪仍为伸展阶段,处于浅海环境。东段未出现海西造山带,直到中晚二叠世由于岛弧造山而局部隆起。早中石炭世,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发生初始碰撞。碰撞首先开始于冈瓦纳非洲西北部(摩洛哥)和劳亚大陆东南部的Armorican。石炭纪强烈的造山作用形成欧洲中南部的海西期Variscan造山带,东西向的挤压作用在美洲、非洲—阿拉伯,甚至澳大利亚东部均受到广泛影响,造成了隆升、逆冲和沉积盆地转化的过程。晚石炭世,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发生全面的右旋剪切碰撞,沿Variscan造山带聚合成一个超级大陆Pangea。碰撞从西向东进行,石炭纪中期在北美为残留洋,东特提斯仍为开阔海域。晚石炭世在欧洲为同造山和晚造山期花岗岩侵入和流纹岩喷发。在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地区,石炭纪为伸展背景下的陆缘裂谷盆地,局部伴随火山岩喷发。特提斯东段的印度北缘和泛华夏大陆群之间未发生石炭纪的碰撞,不存在类似于欧洲的海西期造山带。石炭—二叠纪期间,泛华夏大陆群是古特提斯东部位于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外的独立地块。本文研究区位于冈瓦纳北缘的外喜马拉雅带(特提斯),晚古生代主要受古特提斯洋拉张、消减过程的控制,在早石炭世至中二叠世均为浅海相沉积,直到晚二叠世才发生隆升,未发生明显的海西期造山。北喜马拉雅带和冈底斯带在早石炭世及其以前的沉积和构造环境相似。早石炭世以后,冈底斯带逐渐向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演化,大部分地区海水逐渐变浅,到晚二叠世成为滨浅海相或陆相;北喜马拉雅带则随着新特提斯洋盆的扩张,在二叠纪逐渐演化为离散型被动大陆开阔陆棚—深海盆地相沉积。两者在生物面貌和区系上也逐渐分异。冈底斯带在晚古生代作为冈瓦纳大陆北缘的一部分,经历了从稳定的被动边缘到陆缘弧的演化过程,其中石炭、二叠纪火山岩记录了这一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信息。本文的研究弥补了冈底斯带地质研究的不足,有重要的意义。
方润森,范健才[7](1993)在《关于滇西地质的一些新认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据对云南西部保山、腾冲地区晚古生代丁家寨组、勐洪群含砾地层的研究,认为含砾地层属冰川成因,时限为中、晚石炭世的Baskirian期—Kasimovian期。其层位与西藏珠穆朗玛峰、阿里、拉萨地区及印度次大陆、泰国西部和马来西亚西部的冰成岩系均可对比。根据云南西部及邻区深部地质构造及澜沧江断裂的资料,论述了澜沧江断裂是一条超壳深的压性、压扭性深断裂,是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带。结合带以西属于冈瓦纳大陆,以东均属扬子大陆。两大板块的最终敛合时间可能在古新世末期。
吴中海[8](2004)在《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新生代期间的强烈隆升对东亚季风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关于青藏高原大陆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高原隆升及其对周缘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一直是该区的研究热点。位于西藏中部作为藏南与藏北的重要地质、地理与气候分界线的西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是研究高原内部第四纪冰川作用、湖泊演化、古环境与古气候变迁、断裂活动和构造-地貌演化等一系列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理想地区。晚新生代期间伴随青藏高原内部的东西向伸展运动,沿西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发生了强烈的正断层和左旋走滑断裂活动,并引发了强烈的山脉隆升和冰川作用。鉴于该区的第四纪湖泊演化和冰川作用过程及其时代与山脉隆升、断裂活动密切相关,本论文在第四纪地层-地貌和断层地貌的研究基础上,将第四纪冰川作用与活动断裂研究相结合,合理利用裂变径迹、U系、电子自旋共振、光释光和碳14等多种年轻地质体的测年手段和技术,初步确定了该区晚第四纪湖泊演化和第四纪冰川作用所形成的相关地质-地貌体的时代以及晚新生代以来不同阶段的断裂活动速率与山脉隆升过程,并初步探讨了与其相关的高原隆升及其机制问题。1、区域地质概况:西藏当雄及邻区位于平均海拔约5000m的青藏高原造山带中部的拉萨地块中部,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该区经历了多期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事件和复杂的地壳变形和演化过程,发育了元古代的念青唐古拉变质杂岩,古生界特别是石炭-二叠系灰岩浅变质沉积-火山岩,中生界的灰岩、砂岩、火山岩和花岗岩体,老第三纪的砂岩、砾岩、火山岩和花岗岩体,中新世的花岗岩体,上新世河湖相地层和第四纪的湖泊、冰川和河流沉积物以及泉华、重力堆积物等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岩石地层记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区域构造格局和高原地貌景观。该区主要包含了纳木错低山湖盆区、念青唐古拉极高山区、当雄-羊八井盆地区和旁多高山峡谷区等4个特征不同的地貌单元。地球物理特征显示,该区地壳厚度可达70~80km,地壳热流值普遍较高,其中地壳15~25km深处存在部分熔融层。位于地壳之下的是显示出地震波各向异性特征的相对冷和硬的印度岩石圈地幔。2、第四纪地层与时代:研究区典型的第四纪沉积物主要包括:分布于西藏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4718m)周缘的湖泊沉积和洞穴堆积,念青唐古拉山及两侧的冰碛和冰水沉积物,主要发育在旁多山地中的河流阶地堆积,当雄-羊八井谷地中的冲、洪积物与泉华堆积。另外,该区还发育了风成沙堆积、沼泽堆积、残坡积物、重力堆积和土壤层等沉积物。其中最老的沉积物可能形成于上新世-早更新世期间,仅分布于吉达果盆地东侧的特穷曲和南侧的夏息果一带、羊八井盆地西南的羊井学一带和宁中盆地的甲果果、沙康果一带,主要为一套河湖相的砂、粘土层和冲、洪积相的砾石层。环纳木错进行的1:25万地质填图和对19条湖相地层和湖岸堤剖面进行的水准测量结果表明,在纳木错沿岸,发育了拔湖1.5~8.3、8.3~15.6、14.0~19.9、18.7~25.8、26.0~37.3和38.3~47.6m等6级湖岸阶地和拔湖48m以上,最高至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在拔湖27m以下,发育了多达8~30条的湖岸堤;而一条明显的湖蚀凹槽,则集中出现在拔湖17.5~19.8m的高度上,与纳木错与仁错的分水垭口的高度相当。纳木错沿岸7个剖面的12个和邻近湖泊的3个富含碳酸盐的湖相或湖滨相沉积的铀系全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90.7±9.9~71.8±8.5ka B.P.的晚更新世早期,第六、五、四、三和二级阶地分别形成于53.7±4.2、41.2±4.7~39.5±3.0、35.2±3.0、32.3±4.4和28.2±2.8ka B.P.的晚更新世中晚期,而与湖蚀凹槽相当的湖滨相沉积和湖岸堤则稍早于29.3±2.7ka B.P.。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进行的古冰川作用调查发现,该区在中-晚更新世期间发育了三套分布于切割山脉的沟谷中和山麓地带的冰川与冰水沉积物,全新世期间则形成多道分布于现今冰川末端附近的终碛垅,并且可能存在早更新世的冰川沉积物。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的电子自旋共振(ESR)、U系和光释光(OSL)测年结果表明,可能属于早更新世冰川作用产物的欠布砾石层形成于约800~900 kaB.P.。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的三套冰碛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593~678kaB.P.,315~112kaB.P.和72~25kaB.P.。其中后两个冰川作用期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2~3个阶段,并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2、4、6.2、6.4和8等相对应。上述测年结果表明,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所发生的中-晚更新世的3次冰川作用,分别相当于青藏高原南部的聂聂雄拉冰期、古乡冰期和白玉冰期。在羊八井盆地西侧和旁多山地中的峡谷地段,发育拔河高度分别为3~5m、10~25m、30~45m、55~70m、80~90m和100~110m的6级河流阶地,其中与T1和T2阶地时代相当的冲、洪积台地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和当雄-羊八井盆地中有广泛分布。在大部分阶地缺少测年资料的情况下,经过区域对比认为其中的T1形成于约4.2ka B.P.,T3和T2分别形成于相当于末次冰期早冰段和晚冰段,而T6、T5、T4则分别于中更新世的中、晚期。泉华沉积的调查发现,在拉多岗、羊八井、宁中、当雄和谷露盆地中都发育有多期次的古泉华沉积。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该区的古泉华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0~10kaB.P.期间,并相对集中在500~350kaB.P.、250~150kaB.P.、100~40kaB.P.和约2kaB.P.以来等四个时期,这与古泉华都分布于中更新统冰碛或冰水台地上和野外产状所显示的多期演化特征是吻合的。其中约400~350kaB.P.期间和100kaB.P.以来是区域内热泉活动的两个高峰期。3、第四纪环境与古气候:纳木错高位湖相沉积的发现表明,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之间的羌塘高原在约120~40ka B.P.间的某个时期,可能曾经发育面积可达100000km2左右的古羌塘大湖。根据不同阶段湖泊沉积物的测年结果可以将纳木错的发育初步划分为120~40ka B.P.间之羌塘古大湖期,40~30ka B.P.间的外流湖期和30ka B.P.以来的纳木错期等3大阶段。在古大湖阶段,包括纳木错、色林错等羌塘高原东南部的一大批现代大中型湖泊,是互相连通的一个大湖,其范围可能超过了现代的内、外流水系的分水岭,可称为“羌塘东湖”。它或许还与羌塘高原中南部和西南部的其它古大湖相连,成为统一的“羌塘湖”。在外流湖期,古羌塘湖逐渐解体成为多个次一级的大湖,各个大湖泊之间可能通过河流相通,也有一些湖泊与大湖完全脱离而独立出来。在纳木错期,纳木错成为独立的湖泊,其它大户也逐步脱离而形成与现今类似的藏北湖群地貌。古冰川作用过程、湖泊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结果、古湖岸堤剖面和古冰缘现象等古气候和古环境变迁的地质标志表明,研究区在第四纪期间特别是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经历了多期周期性的冷、暖交替的气候变化过程。其中冰川作用表明,该区在更新世期间经历过4次大的冰期和其中的多次冰进阶段。其中可能为最老的欠布冰期大致对应于MIS26~22阶段,其后分别发生了大致与MIS18~16、MIS8~6和MIS4~2等阶段相对应的宁中冰期(700~600ka B.P.)、爬然冰期(300~120ka B.P.)和拉曲冰期(75~15ka B.P.)。全新世期间则经历了新冰期(4~2.5ka B.P.)和小冰期(1450~1880A.D.)。在爬然和拉曲冰期中还至少各自包含了2个冰进阶段。孢粉记录、湖岸阶地和古湖岸堤演化表明,纳木错地区在MIS5以来经历了频繁的湖面波动、气候的冷暖和干湿变化以及森林-草原与草原植被的交替演化。其总体特征是:约115.9ka B.P.时,纳木错湖面最高。在116~78ka B.P.期间,对应于MIS5阶段,区域气候温和凉爽或温和偏湿,区域附近的植被以疏林草原与森林草原或森林的交替出现为特征,湖面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基本保持在拔湖140~88m之间。在78~53ka B.P.期间,对应于MIS4阶段,该区气候干冷,区域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湖面大幅度下降,并在拔湖约36~48m之间波动。约53~32ka B.P.期间,区域气候温暖偏湿或温暖湿润,湖面波动于拔湖约15~28m之间,波动较为频繁。与阶地的发育相对应,该期间的气候变化可细分为三个暖期和其间的两个冷期(即相当于MIS3a、3b、3c、3d和3e)。其中暖期时的区域植被主要以由松、蒿、桦为主含一定量的冷杉的森林为主,其中36ka B.P.左右气候最温暖湿润,区域附近可能出现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约32~12ka B.P.期间,区域气候干冷,古植被以草原和疏林草原为主,湖面再次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最低可至拔湖约8m处,但通常维持在拔湖约12~17m之间。约11.8~4.2ka B.P.期间,区域整体较为暖湿,其中在约8.4~4.2ka B.P.期间区域气候最温暖湿润,区域内可能为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湖面波动于拔湖2~9m之间,整体波动幅度较小,但波动最为频繁。区域气候对比发现,纳木错地区的冷、暖气候变化过程与整个青藏高原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都是一致的,特别是阶地下切所反映的湖面退缩过程与北大西洋的Henrich冷事件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综合分析包括孢粉、冰川进退和冰缘沉积等全新世期间内的多种与气候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地质记录发现,该区全新世期间的气候变化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1)约11.8~8.4kaB.P.期间,本区处于微温期和升温期,气候相对温和稍湿。(2)约8.4~4.0 kaB.P.期间,为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时期或大暖期。该期间的平均气温可能会比现今高约5℃,降水量可能比今多100~200mm。(3)约4.0kaB.P.以来,本区气候整体较为干冷。纳木错湖面发生持续下降,其最大下降幅度可达11.4m。冰川进退和湖面波动表明,该期间内本区的气候波动过程包含了新冰期和小冰期两个寒冷期,其中又各包含3次明显的冷期。其中新冰期期间的最低年平均气温可达-6℃左右。约1970年以来,区域气候向暖湿方向转化,造成念青唐古拉山西布冰川后退约120~200m,纳木错湖面上涨了约2m左右。4、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地震活动特征: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是研究区主要的活动断裂。其构成了高出高原面千米左右、发育现代山岳冰川的西念青唐古拉山与平均海拔4300m左右、宽约5-15km的谷露-当雄-羊八井-安岗地堑之间的构造边界,并且还是西藏中部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和地热活动带,着名的羊八井地热田就分布在该断裂带之上。沿该断裂进行的地质填图和路线调查发现,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整体呈北北东和北东走向,其主要由呈右阶雁列分布的近南北向的吉达果-安岗盆缘断裂带、北东向的当雄-羊八井北缘断裂带和北北东向的谷露西缘断裂带等三段构成,全长约240公里,倾向南东。其中吉达果-安岗盆缘断裂带和谷露西缘断裂带都属于典型的正断层,而当雄-羊八井北缘断裂带是由多条北北东-北东走向、呈右阶雁列或平行分布的次级正断层带和其间北东东走向的左旋走滑断裂带所构成的复合型断裂带。其中的次级断裂带又构成呈右阶斜接的羊八井、拉多岗、宁中和当雄等次级菱形盆地的边界断裂,而左旋走滑断裂带分布于次级盆地之间起着协调断裂两侧地堑拉张的作用。因此整体上看,当雄-羊八井断裂带可以看作兼具有左旋走滑和正倾滑性质的斜滑断层,但其走滑活动是通过正断层的右阶分布和局部的走滑断裂来实现的,并且伴随着断裂带走向向东的偏转,其走滑分量是逐渐变大的。沿山麓地带的路线调查发现,断裂带错动不同时期的晚第四纪冰碛、冰水沉积物和河流阶地所形成的断层崖高度随着地层时代的变新而系统地减小。根据利用水准仪和皮尺测量的185个不同时代的断层活动量数据和29个地形图判读数据以及相关的错动地层的ESR、U系、14C、光释光与热释光年龄分析结果发现,该断裂带不同时期的垂直活动速率是有所变化的。其中约340~200ka B.P.以来的断裂垂直活动速率介于0.8~1.3mm/a之间,约170~160ka B.P.、125~75ka B.P.、58~32ka B.P.、15~12ka B.P.以来和全新世期间的断裂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介于0.7~1.3mm/a、0.4~1.3mm/a、0.2~1.8mm/a、0.4~2.8mm/a和0.6~5.3mm/a之间。整体上显示出距今越近断裂带在不同地点的垂直活动速率变化越大的特点。将不同时期以来的断裂垂直活动量换算为不同时段内的垂直断距后可以估算出断裂不同时段内的垂直活动速率。结果表明,断裂带约340~240 ka B.P.、240~170 ka B.P.、170~125 ka B.P.、125~58 ka B.P.、58~15 ka B.P.、15~4 ka B.P.和4~0 ka B.P.期间的断裂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约0.86mm/a、1.14mm/a、1.33~2.44mm/a、0.34~0.72mm/a、0.11~1.04mm/a、0.21~2.53mm/a和0.6~5.3mm/a。其中125~15ka B.P.期间是断裂带活动强度比较低的时期,而全新世是断裂活动速率随地点变化最大和最大垂直活动速率最大的时期。另外根据不同地点的断层崖高度可以发现,在断裂带近南北走向或北北东走向时断裂的垂直活动强度往往比较大,而当断裂带走向转为北东东向时,其垂直活动速率则变小,此时也是走滑断裂出现的地段。整体上看,断裂带在10万年尺度内的断裂活动速率是比较稳定的,而在1~5万年时间尺度内的断裂活动速度随地点变化较大。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谷露西缘的巴仁多~甲赤岗、当雄盆地北缘的拉尔根~哈公淌和羊八井盆地北部的古仁曲~那夙果一带是断裂带垂直活动相对较强烈的地段。对分布于当雄盆地东、西两端、宁中盆地东北端和羊八井盆地北部的走滑断裂的调查结果表明,断裂的走滑活动速率基本上介于1~4mm/a之间,并且也显示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速率要普遍高于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活动速率的特点。其中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活动速率为1.7±0.9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活动速率为2.5±1.5mm/a。另外,根据断裂带所错动地层的时代和断层泥的ESR年龄结果判断,断裂带在第四纪期间具有不断向盆地内部迁移和多期活动的特点,其中在中更新世以来700~500ka B.P.、350~220ka B.P.、140ka B.P.左右、70~50kaB.P.和全新世等几个阶段是断裂带的活动相对比较强烈的时期。念青唐古拉山断裂带对该区的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1411年和1952年沿该断裂带的北段和中南段分别发生过Ms.8和Ms.7.5级地震。统计仪器记录的1900~2000年期间大于4级的地震活动发现,该区在1900年以来,地震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准周期性特点,Ms=5.7~6.9级的地震大致以15±5a的周期重复出现。但在近15年的时间内该区已没有≥5.5级的地震发生,并且早期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该断裂带的两端——夹多乡-吉达果-安岗和当雄-谷露-桑雄一带,而在断裂带中段的羊八井-拉多岗-宁中一带,明显属于近期地震活动的“空区”,可能暗示该区属于近期发生中强地震活动的危险区或正在孕育更大强度的地震。对谷露1952年7.5级地震和羊八井1411年8级的地表破裂带的调查结果表明,前者的地表破裂带的最大垂直位移为4~5m,宏观震中出现在谷露西南的巴仁多-纳布扎一带,地表破裂的形成具有单点破裂-扩展特点。后者的最大垂直位移可达8~10m,出现在古仁曲沟口至那夙果一带。沿谷露-羊八井多处发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活动遗迹,根据断层崩积楔、断层崖坡折和断层上升盘的多级阶地等古地震标志认为,该区在约18~15ka B.P.以来至少发生过6~7次7~8级的古地震。古地震活动的相关地质-地貌体和断层崩积楔的测年结果表明,该区在约7.4±0.7 ka B.P.、4.5±0.3 ka B.P.和2.3±0.2 ka B.P.分别发生过3次7~8级古地震。结合历史地震初步认为,约8.1ka B.P.以来该区发生7~8级地震的地震重复周期为2300±700a。约5ka B.P.以来的地震重复周期为1700±200a。5、晚新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特征及其机制:当雄-羊八井地区的盆-山构造地貌和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的断裂活动是该区地壳伸展变形的主要表现形式。盆-山地貌特征分析表明,位于当雄-羊八井地堑西翼、高出高原面千余米的念青唐古拉山是该区隆升最强烈的地区,且山脉隆升具有明显的掀斜特征。半地堑为主的地堑形态、裂谷翼部20~30km的地势变化波长、较窄的10~15km的裂谷宽度和通常小于1000m的地堑充填物厚度等暗示盆-山地貌的发育符合伸展构造背景下上地壳发生弹性弯曲并由低粘度的下地壳进行均衡补偿的模式。地表的断裂性质及其组合形式显示,该区的断裂活动符合N105±10°E方向的伸展构造变形方式,地表的高角度正断层受控于深部10~15km处的低角度伸展型韧性剪切带。综合该区有关深部探测、岩浆活动、热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上地壳的伸展变形、上-中地壳的局部熔融和中-下地壳的韧塑性流动等不同构造层次的构造活动都应该是在统一的近东西向伸展变形的动力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该区的近东西向伸展变形开始于约18~11Ma以来,并经历了多阶段的发展过程。各方面的证据表明,目前发生在高原内部的构造变形特征符合在近南北向挤压的动力学背景下,由于双倍地壳的巨大重力势能和低粘度、热而弱的下地壳的存在而导致的在下地壳热塑性流动驱动下引发上地壳脆性伸展变形的动力学机制。而高原南、北部地表伸展变形样式的不同可能是大地构造环境和深部地质背景的差异引起的。
曹仁关[9](1994)在《云南省板块构造与古生物地理区的划分》文中研究说明作者根据云南省的地层、古生物地理区和古地磁资料的综合分析,将其划分为杨子板块、澜沧板块和保山板块。这三个构造单元中,前二者的古生物群基本相同,属于南方古生物地理区,后者发育了冈瓦纳相沉积,属于滇西古生物地理区。据现有古地磁数据,杨子板块从寒武-石炭纪位于南半球,自二叠纪才开始漂移到北半球地区;保山和澜沧二个板块,在古生代时期处于南半球区,之后它们分别在晚二叠世末期、三叠纪迁移入北半球。最后,在中侏罗世三个板块发生了相互碰撞,从而拼合为一个整体。
李才,谢尧武,蒋光武,施建荣,王生云[10](2008)在《藏东吉塘地区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的特征及其意义》文中提出察雅县吉塘镇澜沧江以西的酉西和泄巴发现冰海杂砾岩,是藏东地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东首次发现的冈瓦纳相沉积岩,其基本特征与青藏高原南部的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相同,而吉塘镇澜沧江以东的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与古生物则是典型的扬子型的。冰海杂砾岩的分布范围大致代表冈瓦纳大陆塔尔切尔冰期影响的空间,并具有时代对比价值。这些资料可能说明一个事实,藏东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大陆的东部边界为北澜沧江断裂带。
二、西藏北部石炭纪冰川-海洋相地层的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北部石炭纪冰川-海洋相地层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4)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三、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一节 西藏石炭-二叠系的研究历史 |
第二节 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古生物地层区系划分 |
第三节 西藏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地层和古生物特色 |
第四节 冈瓦纳-特提斯过渡相区的石炭-二叠系研究意义 |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 |
第六节 主要研究剖面和工作重点介绍 |
第二章 拉萨地区旁多群形成环境与时代的研究 |
第一节 拉萨地区石炭-二叠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二节 旁多群地层层序的完善 |
第三节 旁多群的沉积构造、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解释 |
第四节 坠石在旁多群中的发现及意义 |
第五节 生物地层和地层年代 |
第六节 旁多群的划分和对比 |
第三章 申扎地区石炭系和二叠系的研究及其意义 |
第一节 申扎地区石炭-二叠系的地层划分 |
第二节 沉积特征和环境解释 |
第三节 古生物及地层时代的研究现状及争论焦点 |
第四节 永珠组下部的混生微古植物群 |
第五节 腕足类和牙形石时代意见的分歧 |
第六节 德日昂玛-下拉剖面的研究意义 |
第七节 扎杠-木纠错剖面中上二叠统的地层和古生物研究 |
第四章 夏岗江混生植物群及其地层时代新解 |
第一节 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二节 坚扎弄组和敌布错组的孢粉学研究 |
第三节 敌布错组下伏地层中三叠纪牙形石的发现 |
第五章 狮泉河地区中、上二叠统牙形石的发现 |
第一节 羊尾山剖面那子夺波组顶部的牙形石动物群 |
第二节 左左地区羊尾山组和左左组的牙形石动物群 |
第六章 羌南-保山地层区石炭-二叠系的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羌南地层小区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序列 |
第三节 保山地层小区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序列 |
第四节 Rabeignathus 牙形石动物群发现的意义 |
第五节 丁家寨组时代下限的新认识 |
第七章 石炭-二叠纪古生物群和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成因及其意义的探讨 |
第一节 古生物群时空演化规律 |
第二节 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 |
第三节 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的成因 |
第四节 地层古生物学和构造学意义 |
第八章 青藏高原三叠系时空格架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
第一节 西藏三叠系研究的新进展 |
第二节 夏岗江植物群时代修订和江让组发现的意义 |
第三节 三叠系的时空格架及其演化过程 |
第四节 西藏三叠系研究的地质意义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实测剖面描述 |
图版说明 |
图版 |
(5)西藏措麦晚古生代盆地记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础地质研究现状 |
1.3.2 拉萨地体的起源研究现状 |
1.3.3 西藏晚古生代冰筏砾岩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已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构造 |
2.3 大地构造背景 |
第3章 研究区晚古生代地层沉积学特征 |
3.1 永珠组(C_2y) |
3.1.1 剖面列述 |
3.1.2 岩石地层综述 |
3.1.3 生物组合及时代归属 |
3.2 拉嘎组(C_2P_1l) |
3.2.1 剖面列述 |
3.2.2 岩石地层综述 |
3.2.3 生物组合及时代归属 |
3.3 昂杰组(P_1a) |
3.3.1 剖面列述 |
3.3.2 岩石地层综述 |
3.3.3 生物组合及时代归属 |
3.4 下拉组(P_2x) |
3.4.1 剖面列述 |
3.4.2 岩石地层综述 |
3.4.3 生物组合及时代归属 |
3.5 盆地充填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 |
3.5.1 沉积相特征 |
3.5.2 区域地层对比 |
3.5.3 沉积环境演化 |
第4章 永珠组碎屑锆石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 |
4.1 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 |
4.1.1 样品的采集 |
4.1.2 样品的分选与测试 |
4.1.3 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 |
4.2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及意义 |
4.2.1 碎屑锆石年龄特征及其与周围地块碎屑锆石的对比 |
4.2.2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4.2.3 永珠组碎屑锆石的构造-古地理意义 |
第5章 永珠-拉嘎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5.1 拉嘎组花岗岩漂砾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的采集 |
5.1.2 岩石学特征 |
5.1.3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5.1.4 地球化学特征 |
5.1.5 物源探讨 |
5.2 永珠-拉嘎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5.2.1 样品的采集 |
5.2.2 岩石学特征 |
5.2.3 地球化学特征 |
5.2.4 物源探讨及构造-古地理重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6)西藏冈底斯晚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冈底斯带地质研究历史综述 |
1.2.1 奠基阶段的地质调查研究(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 |
1.2.2 大规模资料积累阶段(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 |
1.2.3 深入调查和研究阶段(90年代后期—至今) |
§1.3 研究现状、发展趋向及存在问题 |
1.3.1 冈底斯带的构造属性 |
1.3.2 冈底斯晚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几种不同观点 |
1.3.3 几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
1.3.4 研究意义 |
1.3.5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6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冈底斯带区域地质背景 |
§2.1 冈底斯带区域构造及时、空格架 |
2.1.1 构造演化与盆地叠置 |
2.1.2 冈底斯带构造单元划分及空间展布 |
第三章 晚古生代火山岩的地层学约束 |
§3.1 然乌地区石炭纪火山-沉积建造 |
§3.2 波密地区石炭纪火山-沉积建造 |
§3.3 林周—墨竹工卡地区二叠纪火山-沉积建造 |
§3.4 冈底斯中西部申扎-措勤地区石炭-二叠系 |
§3.5 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石炭纪火山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 |
§4.1 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
§4.2 石炭纪火山岩的岩相学特征 |
§4.3 石炭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蚀变作用 |
4.3.2 常量元素岩石化学特征 |
4.3.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火山岩构造环境与岩浆作用讨论 |
4.4.1 构造环境判别 |
4.4.2 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岩浆源区特征 |
4.4.3 岩浆过程 |
§4.5 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二叠纪火山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 |
§5.1 二叠纪火山岩的岩相学 |
§5.2 二叠纪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 |
5.2.1 变质和交代作用的影响 |
5.2.2 常量元素岩石化学特征 |
5.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4 微量元素岩石化学特征 |
§5.3 火山岩构造环境与岩浆作用讨论 |
5.3.1 构造环境判别 |
5.3.2 当雄纳龙地区洛巴堆组和狮泉河地区下拉组火山岩 |
5.3.3 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岩浆源区特征 |
§5.4 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火山-沉积建造的区域对比 |
§6.1 环古特提斯洋火山-沉积区域对比 |
6.1.1 古特提斯南缘印度北部—北喜马拉雅带 |
6.1.2 古特提斯东缘"三江"构造带 |
6.1.3 古特提斯西部美洲—阿拉伯北缘 |
6.1.4 古特提斯欧洲大陆南缘 |
6.1.5 古特提斯澳大利亚大陆北缘 |
§6.2 北喜马拉雅和冈底斯石炭-二叠纪火山-沉积建造 |
6.2.1 北喜马拉雅石炭、二叠系火山-沉积建造 |
6.2.2 喀喇昆仑-冈底斯石炭、二叠系火山-沉积建造 |
§6.3 小结和讨论 |
第七章 火山岩的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 |
§7.1 岩浆源区和构造环境的阶段性演化 |
§7.2 冈瓦纳大陆北部石炭纪裂谷边缘的特征和成因 |
7.2.1 冈底斯带石炭纪裂谷作用的特点 |
7.2.2 冈底斯带石炭纪裂谷作用的类型 |
§7.3 冈底斯带二叠纪岛弧火山作用的特征和成因 |
§7.4 冈瓦纳大陆北缘石炭—二叠纪构造演化 |
§7.5 小结和讨论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8)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二节 区域地层系统 |
第三节 区域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
第四节 区域地貌特征 |
第五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二章 第四纪地层及时代 |
第一节 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纳木错盆地的第四纪沉积物 |
第三节 念青唐古拉山的第四纪沉积及时代 |
第四节 羊八井-当雄-谷露盆地的第四纪沉积物 |
第五节 旁多山地的第四纪沉积物 |
第三章 第四纪古气候与古环境 |
第一节 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的冰川沉积记录 |
第二节 晚更新世以来的纳木错湖面波动及古植被与古气候 |
第三节 全新世期间的古气候与古环境 |
第四节 阶地发育与古气候变化 |
第四章 活动断裂及其灾害效应 |
第一节 活动断裂及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活动断裂带 |
第三节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的地震活动特征 |
第四节 其它典型地质灾害 |
第五章 晚新生代地壳伸展变形及机制 |
第一节 地壳伸展变形的地表响应—盆-山构造地貌 |
第二节 晚新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的构造特征 |
第三节 晚新生代伸展变形与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第四节 地壳伸展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
参考文献 |
四、西藏北部石炭纪冰川-海洋相地层的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北部石炭纪冰川-海洋相地层的发现[J]. 韩同林,王乃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3(03)
- [2]西藏北部石炭纪冰川-海洋相地层的发现[A]. 韩同林,王乃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7), 1983
- [3]云南西部晚石炭世冰川-海洋相地层的发现[J]. 曹仁关. 地质论评, 1986(03)
- [4]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D]. 纪占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6(01)
- [5]西藏措麦晚古生代盆地记录探讨[D]. 李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6]西藏冈底斯晚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耿全如. 中国地质大学, 2007(02)
- [7]关于滇西地质的一些新认识[J]. 方润森,范健才. 现代地质, 1993(04)
- [8]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D]. 吴中海.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4(03)
- [9]云南省板块构造与古生物地理区的划分[J]. 曹仁关. 中国区域地质, 1994(01)
- [10]藏东吉塘地区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的特征及其意义[J]. 李才,谢尧武,蒋光武,施建荣,王生云. 地质通报,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