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发源地”被质疑

“武汉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发源地”被质疑

一、“武汉是中国现代高教最早发祥地”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席龙飞[1](1994)在《“武汉是中国现代高教最早发祥地”质疑》文中认为“武汉是中国现代高教最早发祥地”质疑席龙飞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中国现代高教最早发祥地为武汉之说,曾见于《长江日报》1993年4月19日第2版头条。该报以“徐正榜副研究馆员新近透露的确凿考证结果,武汉:中国现代高教最早发祥地”为题报道说:武汉大学最早的前身...

王薇[2](2020)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世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领头雁,代表了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学科种类较为单一,结构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建设仍有待提升。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源头、发展和变革作深刻的历史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探究,深入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察其制度建构及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为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应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及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呈现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分析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用主义哲学提倡的实用主义人才教育观铺垫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直接催生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早期专业协会推动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得创办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肇始阶段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此开启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发布开启了专业认证活动,此后各专业协会陆续制定各专业认证标准并展开专业认证活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推进阶段为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该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增长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复合化发展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特点,不仅出现了大量新兴应用性学科专业硕士,还出现了联合学位和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专业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全国性认证机构许可组织和社会评估媒介,评估指标呈现出学生结果导向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跃升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强势的数量优势压倒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最后在归纳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出其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且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紧密衔接,始终体现着职业导向;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学院实施教学,实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且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资格认定来引导和保障其培养方向和教育质量;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学位类型、学制年限、课程种类和教学方法,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此,我国在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倡导探索灵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徐军伟[3](2018)在《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文中指出自恢复高考以来,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经历了三次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9年,以中心城市办大学为主要特征开始了第一次布局调整。从1999年到2008年,以六大高教园区建设、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兴办和高职院校的兴起为标志,进行了第二次布局调整,初步建立了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和温州为副中心的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自2008年以后,以高等学校“县域办学”为标志,开启了浙江省第三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程,“县域办学”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新探索。论文按照高校为什么会选择落户县域?落户县域的高校有什么特征?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推动落户县域的高校更好发展这一逻辑主线,在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照下,做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市场机制与政策因素是推动高校“县域办学”的两大动因,与以往按照计划模式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不同,市场机制在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优化办学模式、强化办学特色的需要,结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论文分析了美国赠地学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点,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强化服务面向、完善资源渠道等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论文分析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相关遇阻案例,研究了高校“县域办学”在决策机制、规划布局、办学定位、管理体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帮助政府与高校科学决策,建立了以县域GDP、常住人口、一般公共预算、交通条件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以办学类型、办学规模、办学时间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以这两类指数为基础,构建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布局的量化分析模型。并从区域高等教育布局规划、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县域高校办学模式、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社会参与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县域办学”提出政策建议。

侯叶[4](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姜超[5](2019)在《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大学教师的发展,大学教师发展制度是大学的基础性制度。相较于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等资源配置层面的改善,在更为基础的制度层面进行创新,激活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力,成为新时代大学教师发展乃至整个大学发展重要着力点。大学教师发展场域中不同的主体关系和权力分配,会从根本上影响制度的创新方式、运行特征和实施效果。有效的制度创新必须以处理好各类主体之间的角色关系为基础,建立在主体之间合理的权力格局之上。因此,本研究运用新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对学术职业核心内涵的理解为价值基础,将揭示大学教师发展中政府、高校和大学教师之间的角色关系作为研究制度创新的突破口。重点对如何确定三类主体的权力边界,主体以何种方式如何介入大学教师发展场域,如何相互协作和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主要追求两个方面的“收益”。一是促进大学教师的发展,包括大学教师个体和相关群体在素质能力上的提升;二是促进学术职业的发展,也就是大学教师作为一个以学术活动为工作内容的专门职业,其学术生产力整体得到提升。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实质,就是通过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原有的制度,解决制度供给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充足的问题,使大学教师在新的制度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在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履行学术职责,满足各类主体对学术职业的期待。推动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主体主要分为政府、高校和大学教师三个大类。这三大类主体在具体的制度创新过程中根据地位和角色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区分为“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因此,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中三类主体的角色关系问题可以转化为行动集团理论下的“两两关系”。理想的制度创新应是应是以学术职业的核心价值为基准,处理好政府-高校、政府-教师、高校-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他们形成准确的角色定位和及时的角色转换。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梳理来看,我国的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主要存在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和教师主导型制度创新两条路径。这两条路径虽然都经历了制度逻辑的转换,但始终难以实现三元主体之间在利益相关度和意义理解度两个维度上的契合。也就是说,在大多数的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中,都只有“第一行动集团”,没有形成与之协作的“第二行动集团”,制度创新一直存在“单主体困境”。造成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单主体困境”的原因,要在政府、高校和教师三类主体身上寻找,包括政府面对学术职业发展的“诺思悖论”和“有限理性”,教师的“单位意识”和“平庸思想”,以及高校的“科层体制”和不完全委托-代理关系等。要想突破这种“单主体困境”,首先要明确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基本属性,确认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在学术职能和组织职能两方面的“收益”结构。以此为前提,寻求政府、高校和大学教师之间合作的利益共同点,实现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从“单主体推动”向“三元主体协作”的转变。“三元主体协作”制度创新在内涵特征上表现为制度创新主体的网络化结构和基于多元学术理论的分工协作。就理论逻辑而言,这一制度创新模式的实现以高教体系及师资结构的有序分化为前提,以实现有序分化基础上的协作发展为目标,以学术组织变革为核心,最终实现大学教师在多个维度的全面发展和制度环境的整体改观。就实践策略而言,“三元主体协作”制度创新需要在政策规制、规范引导和文化培育三个方面进行合法性构建,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教师三元主体在处理相互之间的“两两”关系时,共同围绕激发学术“活力”这一核心目标选择相应的行动策略,以此实现正确的角色定位,共同完成各类制度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构建。

徐晓丹[6](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李学丽[7](2014)在《中国大学模式移植研究 ——历史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模式移植是世界大学发展史上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个国家大学模式的形成往往借鉴国际大学模式。许多高等教育制度的后发国家的近代大学就是产生在模式移植的过程中,中国大学也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际化、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文化碰撞逐渐增多,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面临更多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模式移植对于中国大学发展也变得更加普遍,更加重要。而且,在模式移植的过程中,中国大学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时至今日,一批中国大学已经迎着21世纪新的曙光陆续迈入了百年老校的门槛,但它在创办伊始乃至今日形成和不断生成的缺陷和不足,有多少得到确诊,多少得到医治,至今还是问号。论从史出,知古可以通今。历史的最大用处就是让我们更加清楚地明白过去,由此使我们更加清醒地面对现在与走向未来。研究中国大学的模式移植历程对于诊断和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国大学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中国大学的百年“模式移植”历程,认识中国大学模式移植历程中发生的变化与规律,总结其发展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大学模式的选择与形成寻找证据支撑,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所裨益。具体来讲,本研究主要由以下四章组成:第一章,建国以前,中国大学在近代化历程中主要学习和借鉴了日本大学模式、德国大学模式和美国大学模式。此阶段,中国大学承载着国家、社会和民族对它们的期望——教育救国,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当西方的坚船利炮逐渐地将中华民族置于“风口浪尖”之时,清政府决绝地废弃书院,盲目地模仿西方——兴建学堂。此后,中国大学对于每一种模式的移植,基本上都是盲目的全盘照搬,以至于各种模式的移植处于频繁的转换之中,即使也曾出现过“典范”,但最后还是无果而终。这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近代中国大学的模式移植是其“睁眼看世界”的开端,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气息,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近代化之门。但是,更为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发展历程留下的深刻教训:西方大学理念的真谛——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理念成为模式移植中的“遗珠”;书院精神——大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大学批判精神成为模式移植的附属“牺牲品”。这也是中国大学发展亟需吸取的要素。第二章,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以前,在建国之初的特殊背景下,中国大学先是全盘照搬了苏联大学的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两所试点院校的调整,揭开了中国移植苏联大学模式的序幕;随后,中国大学进入了全国性的院系调整时期;模仿苏联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经过一系列的院系调整和改革,很多大学元气大伤。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大学进入了自我封闭与独立探索阶段,主要经历了“大跃进”,调整、巩固、提高时期和“文化大革命”三个时期。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学改革遭遇了一系列失败,大大延误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这一阶段中国大学模式移植历程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使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反面说明大学的模式移植是普遍存在的,在我国大学改革和发展时期,自我封闭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但是不能全盘照搬,关键在于模式移植要具有适切性。第三章,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大学依然走模式移植的路线,继续从国外汲取有益的办学经验。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中国大学主要向美国学习,包括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重点大学建设的浪潮下,“复归”美国大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科学研究在高校的地位,掀起重点大学建设的浪潮;二是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重点大学的办学质量。第二阶段,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下,中国大学继续走美国路线。主要表现在:一是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观念模仿及借鉴,先后进行了院校合并,扩大高校招生,掀起大学城建设等。二是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代大学制度模仿及借鉴,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实施并完善了校长负责制。最后特别介绍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传承及借鉴,指出“世界一流大学”既是我国高校发展自主探索活动的延续,同时也积极借鉴美国大学的先进经验,直接引进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历史跨入21世纪,中国大学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引领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多元化及多样化趋向。首先,美国的影响依然不可忽视: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沿袭与借鉴。其次,探讨了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开放大学建设。指出开放大学是以中国原有的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主要借鉴英国开放大学模式,在办学理念、办学结构、教学运行模式以及办学体制结构四个方面实现嬗变与超越的结果。最后,以英国诺丁汉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为案例阐明了中国全面移栽外国大学模式——包括制度、理念、师资等的成功。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的模式移植已从“盲从”变为根据本国发展需要有鉴别地学习外国高等教育中的先进内容,面对外来影响已越来越“自觉”,而不再处于“自在”状态,发生了明显和深刻的变化:政治色彩的逐渐转淡与“以人为本”的持续升温;渐别单一、保守与走向开放多元;内外因逐渐走向和谐统一。但是,一系列变化背后依然残存着一些“顽疾”:育人本质依然薄弱、科学研究存在异化、社会服务渐趋越位、对美国大学模式的过分依恋。第四章,试着从模式移植的历程及经验教训来审视当代中国大学模式的选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章结合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中国大学的模式移植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为基础来审视中国大学模式的选择与形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西方经典大学理念——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理念的吸收是中国大学模式形成的核心要素;书院精神——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坚守是中国大学模式形成无法逾越的文化根基;超越自我、开拓创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统一,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大学模式形成的必要路径。这给予了我国大学模式形成中实存的困惑和潜在的茫然非常清晰的注脚,也希望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燃起一盏明灯。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

喻本伐[8](1995)在《中国近代大学“第一”之争剖辨》文中研究表明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大学,均为当代中国的着名学府。若各溯其前身,中国新型高等教育究竟由谁开其先河呢?本文对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和方言学堂的属性问题,进行了论述,否定了其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祥地的“考证”。剖析了天津大学的前身中西学堂、北洋大学堂的性质及办理实况,推翻了该校系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的“新说”。作者考察了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创设历程及历史地位,从而维护了该校代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是名实相副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的历史结论。最后,对这场“争第一”中所折射出的观念、学风问题有所针砭。

周作明[9](1998)在《中国古代史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概述11建室简史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成立于1953年,至今已有45年的历史。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的有蒙达坦副教授(1953—1960)、任一鸣副教授(1960—1964)、覃延欢教授(1964—1978)、严沛教授(1978—1983)、何应忠教授(19...

赵惠君[10](2011)在《“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是高校声望的重要载体。世界上任何职业,即便从业者受过充分严格的职前学历教育,我们也无法期望他从业伊始即能做出充分的贡献。高校新进教师的培训与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化、规模化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虽有良好初衷,但缺乏合理设计。自1998年开始实施,运行十余年后,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已出现功效危机,成为急需研究的现实问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相关研究虽不少,但缺乏系统深入探究,甚至很多研究仅仅站在管理者视角俯视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但归因失真,使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应然面目更加混淆不清。本研究运用中美比较研究、问卷调研以及个别访谈等方法,站在促进高校新进教师发展的立场展开言说,首先从岗前培训理念反思入手,然后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从组织运行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考核诸环节进行全程全景式剖析、解构、建构;最后进行根本归因分析,指出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走向。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导论。包括本研究的选题缘起、研究价值、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研究方法。第二章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缘起及现状分析。本章首先对我国高校教师培训的政策脉络进行梳理,同时解读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文本,再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国际高等教育关注的共同主题等三方面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挖掘出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需要关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培训理念、培训组织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考核,接下来的五章即围绕这五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第三章“公共服务”——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理念。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在何种理念下运行,是影响其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章对中美两国高校教师培训理念——管理主义与公共服务的内涵及其表现进行了分别阐述,并比较两种理念形成的背景和主要区别。指出公共服务理念的根本缺失与管理主义的浓郁盛行不仅体现在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制定上,也渗透在岗前培训实施的每一个环节,理念转变是关键。第四章“低重心”——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组织方式。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在统一的行政指令下运行。本章在对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组织方式进行述评后,对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历程、运作模式、组织原则进行案例分析,并在中美比较后提出参考建议。第五章“实用”——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内容学科化呈现、计划式供给,导致岗前培训“内容空洞、形式化、教条化、缺乏实用性与针对性”。本章对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内容现状进行述评后,对美国高校教师培训的内容进行分类阐述,并分析其核心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内容的实用性特点,最后就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提出培训内容方面的改进举措。第六章“自我导向”——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方法。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具体方法主要为灌输式讲授,形式单调。这并非高师培训中心有意为之,实乃高校课堂教学的微观镜像、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自然延续,受岗前培训班级规模的制约以及岗前培训考核方式的影响。本章对美国高校教师培训的10余种方法进行分类详尽描述,在比较的基础上运用成人学习理论的“自我导向”思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启示。第七章“谁考核谁”——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评价。本章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应试盛宴”进行现实扫描,同时指出与“应试盛宴”相伴的另一不容忽视的负效应——“老师也作弊”,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反观美国,其高校教师发展机构不仅不对参训教师进行鉴定性评价,相反,培训机构还经常组织参训教师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谁考核谁”这对关系在中美高校的倒置颇值得思考。本章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与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之间的制度关联进行了析解,并主张消解不合理的制度关联、理顺倒置的评价主客体关系,去却岗前培训现有的“筛子”之职,发挥其应有的“水泵”之效。第八章“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发展走向。前面三至七章虽然就五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中美比较,并环环解构后积极重构,但要根本破解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低效甚至无效之困境,需要进行根本归因分析。本研究认为,行政指令替代教师自主——即岗前培训的“强制性”与“统一性”特质,是导致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低效甚至无效的根本原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管理重心的下移与服务理念的上扬是改革的根本理路,亦即构建在“校本”培训与“师本”培训双重保障下的“校园内的公共服务”,是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走向。

二、“武汉是中国现代高教最早发祥地”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是中国现代高教最早发祥地”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学位
        (二)专业硕士学位
        (三)第一职业学位
        (四)专业认证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一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动因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
    第四节 早期专业协会对专业教育的推动
    第五节 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局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肇始(20世纪初~二战结束)
    第一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倡导
        一、艾略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张
        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确立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创
        一、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二、密歇根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陆续出现
    第三节 专业认证活动的出现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开启专业认证活动
        二、专业协会成为专业认证主体
        三、各专业认证标准陆续出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推进(二战后~1970 年代末)
    第一节 战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一、新型产业结构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联邦政府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大力资助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硕士教育的推动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系列标准的出台
        一、全美大学联合会建立专业硕士教育标准
        二、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规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标准
    第三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规范化发展
        一、哈佛大学教学文硕士课程的规范
        二、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计划及其标准化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扩张及规范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确立
        一、建立全国性专业协会许可制度
        二、制定统一的专业协会认证标准
        三、规范专业认证的程序和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复合化发展(1980 年代至今)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变革的需求
        一、高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联邦政府对跨学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三、学科高度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革新政策的颁布
        一、《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推动跨学科发展
        二、《美国竞争法》之“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
    第三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复合化发展
        一、凯克研究所开设“生物加商学”交叉学科学位
        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与工程硕士联合学位计划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多样发展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成熟
        一、设立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二、出现社会评估媒介
        三、强化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指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始终体现鲜明的职业导向
        二、依托专业学院与专业协会
        三、灵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
    第二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二、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三、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
        四、倡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五、建立健全专业硕士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部分专业学位发展史概览
附录2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型一览表
附录3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一、县域
        二、高等学校
        三、县域办学
        四、第三次布局调整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二、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第二章 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一、第一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二、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三、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四、第一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第二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一、第二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二、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三、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四、第二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三次布局调整的背景与特征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背景分析
        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
        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类型分析
        一、县域校园的建设时间分类
        二、县域校园的功能性质分类
        三、县域校园的建设出资分类
    第三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特征分析
        一、市场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主要特征
        二、应用型: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群体特征
        三、多元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显着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县域办学”高校个案研究
    第一节 我国早期“县域办学”高校
        一、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县域办学”高校
        二、基于区域发展特定需求的“县域办学”高校
    第二节 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
        一、浙江省本科高校县域校区
        二、浙江省独立学院县域校区
        三、浙江省高职院校县域校区
    第三节 高校“县域办学”遇阻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A校义乌分校建设遇阻
        二、案例二: B校迁建慈溪方案遇阻
        三、案例三: C校迁建岱山方案未获批准
        四、案例四:D校落户县域方案两次遇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美高校面向区域的办学特征
    第一节 美国赠地学院办学特征
        一、赠地学院的发展背景
        二、赠地学院的办学理念
        三、赠地学院的办学特点
    第二节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征
        一、多科技术学院产生背景
        二、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点
        三、多科技术学院对英国高教的价值
    第三节 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征
        一、“相互作用大学”的产生背景
        二、“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思想
        三、“相互作用大学”的基本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县域办学”的决策机制
        二、县域高等教育的宏观布局
        三、落户县域高校的办学定位
        四、高校落户县域的管理体制
        五、县域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一、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的参数
        二、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的参数
        三、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第三节 完善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高校“县域办学”整体布局
        二、推进县域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三、加快县域高校办学模式转变
        四、建立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机制
        五、县域高校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
        六、建立社会参与的高校内部治理模式
结语
论文附件
    附件一: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与现状指数对比表
    附件二: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汇总表
    附件三: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汇总表
    附件四: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汇总表
    附件五: 浙江省高校校区分布统计表
    附件六: 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的通知
    附件七: 浙江省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表
    附件八: 分析模型指标参数权重判定问卷
    附件九: 浙江省领导对高校“县域办学”情况统计与分析报告的批示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大学教师发展: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
        (二)国际背景:政府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介入
        (三)国内实践:绩效至上的政府强势主导
        (四)回归学术“原点”:透过主体关系对制度创新的重新检视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视角的切入
        (三)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综述
    一、大学教师发展
        (一)大学教师发展的多样定义
        (二)大学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
        (三)大学教师发展的实施方式
        (四)大学教师发展的有效性研究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一)新制度主义概述
        (二)制度及其构成
        (三)制度创新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在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历史回顾
        (二)制度视角下大学教师发展的现实审视与改革趋向
第三章 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理论界说
    一、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概念诠释
        (一)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概念界定
        (二)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层次划分
        (三)大学教师发展制度与其他大学教师制度的关系
    二、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主要功能
        (一)确定教师发展的现实空间
        (二)促进教师在发展中的合作
        (三)为大学教师发展提供稳定的激励
        (四)塑造大学教师发展的基本模式
    三、大学教师发展的制度创新
        (一)制度创新的实质
        (二)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主体
        (三)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双重路径
    一、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
        (一)制度逻辑
        (二)扩散机制
        (三)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价值与问题
    二、教师主导型制度创新
        (一)制度逻辑
        (二)扩散机制
        (三)教师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价值与问题
    三、“双重路径”中的主体关系
        (一)主体关系分析模型
        (二)不同制度创新类型的现实境遇
        (三)行动集团理论下的三元主体
第五章 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单主体困境”
    一、“单主体困境”的成因
        (一)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诺思悖论”和“有限理性”
        (二)教师的“单位意识”和“平庸思想”
        (三)高校的“科层体制”和不完全委托-代理关系
    二、“单主体困境”的现实表现
        (一)主体行为的策略性背离
        (二)主体间关系的单向度约束
        (三)制度创新过程的线性特征
    三、“单主体困境”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的有效供给降低
        (二)制度创新的交易成本提高
        (三)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增强
    四、对“单主体困境”的路径突破
        (一)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双重“收益”
        (二)对学术职业的重新审视
        (三)对制度创新的理解转向
第六章 高校“三元主体协作”制度创新的建构
    一、“三元主体协作”制度创新的内涵特征
        (一)制度创新主体的网络化结构
        (二)大学教师发展的分工式协作
    二、“三元主体协作”制度创新的理论逻辑
        (一)以高教体系及师资结构的有序分化为前提
        (二)以实现有序分化基础上的协作发展为目标
        (三)以学术场域的组织变革为核心
        (四)以制度实践的整体性发展为观照
    三、“三元主体协作”中制度要素的合法性构建
        (一)政策规制:确立教师发展的基本规则
        (二)规范引导:形成一致的约束性期待
        (三)文化培育:建构共同的信念体系和意义框架
    四、“三元主体协作”制度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政府:构建外部支持保障体系
        (二)高校:构建内部主体共生体系
        (三)大学教师:形成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6)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咨政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一、协同
        二、协同创新
        三、利益配置机制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已有研究评述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四、系统分析法
        五、调查访谈法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二、创新理论演进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一、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结语
附录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7)中国大学模式移植研究 ——历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大学模式的研究
        (二)关于模式移植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
        (四)总结与分析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历史分期说明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历史分期说明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建国以前中国大学的模式移植
    第一节 中国移植西方大学模式的前奏
        一、鸦片战争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学堂的建立
        二、甲午战争与以日本为模式的近代中国大学制度的肇始
    第二节 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引入与蔡元培领导的北京大学改革
        一、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形成及特点
        二、蔡元培的“德国大学情结”及其大学观念的形成
        三、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嫁接——蔡元培大学理念与北京大学改革
        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之火的“浇灭”
    第三节 美国大学模式的移植与中国实用主义思潮的萌发
        一、美国大学模式及其特点
        二、留美学生群体的壮大与美国大学制度和理念的嫁接
        三、美国大学模式成功移植的个案
        四、学习美国大学模式的最终结果
    第四节 该阶段中国大学模式移植的经验教训
        一、西方大学理念的真谛成为模式移植中的“遗珠”
        二、书院精神成为模式移植的附属“牺牲品”
第二章 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大学的模式移植
    第一节 中国大学的苏化时期
        一、苏联大学模式的特点
        二、全盘照搬苏联大学模式
        三、中国大学苏化的后果
    第二节 “独立自主”旗帜下中国大学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的“大跃进”时期
        二、高等教育的调整和提高时期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四、中国大学“独立探索”下的后果
    第三节 该阶段中国大学模式移植的经验教训
        一、“政治盔甲”成为模式移植的厚重枷锁
        二、模式移植的封闭性与保守性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模式移植
    第一节 美国大学模式的新发展
        一、当代美国大学模式的理念基础
        二、当前美国大学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重点大学建设浪潮下美国影响的复归
        一、复归美国大学模式的背景分析
        二、复归美国大学模式下的重点大学建设
    第三节 高水平大学建设战略下美国路线的持续
        一、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观念模仿及借鉴
        二、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代大学制度模仿及借鉴
        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传承及借鉴
    第四节 高水平大学建设引领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趋向
        一、美国的影响依然不可忽视
        二、英国开放大学的影响
        三、其它国家的影响
    第五节 该阶段中国大学模式移植的经验教训
        一、政治色彩的逐渐转淡与“以人为本”的持续升温
        二、渐别单一保守与走向开放多元
        三、内外因逐渐走向和谐统一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模式的选择
    第一节 西方经典大学理念的吸收是中国大学模式形成的核心要素
        一、推进自主办学是中国大学改革和发展的外在保障
        二、陶铸学术自由是中国大学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书院精神的坚守是中国大学模式形成的文化根基
        一、回归书院的人文精神是中国大学改革和发展的内在意蕴
        二、传承与发扬书院的批判与革新精神是中国大学改革和发展的旨归所在
    第三节 超越自我、开拓创新是中国大学模式形成的必要路径
        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协调统一是中国大学超越发展之途
        二、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大学开拓创新的路径取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8)中国近代大学“第一”之争剖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金匾该挂谁家
二、武汉大学挂不上“第一”
三、天津大学也不必争这金匾
四、北京大学早享此誉
五、有关争抢“第一”之感言

(10)“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一) 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岗前培训受众广,影响深远
        (二) 值得关注的双高比例:岗前培训需求大,功效低下
        (三) 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岗前培训归因失真,急需探求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基本内容
    六、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缘起及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相关政策的历史脉络
        一、1997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出台前的教师培训法规
        二、1997年颁发的关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的正式文件
        三、1997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出台后的补充文件
    第二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文本解读
        一、政府部门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关注
        二、岗前培训由行政部门全面负责的基调
        三、政策文本对高校及教师主体性的忽略
        四、培训部门对岗前培训政策的简化处理
    第三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我国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需要
        三、高校教师发展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共同关注的主题
    第四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现状调查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
        二、问卷统计与结果
        三、我国现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突出问题
第三章 "公共服务"——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理念
    第一节 "管理主义"——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理念
        一、"管理主义"释义
        二、"管理主义"在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的表现
        (一) 上层控制
        (二) 细节控制
        (三) 考核与惩戒
    第二节 "公共服务"——美国高校教师培训理念
        一、"公共服务"释义
        二、"公共服务"在美国高校教师培训中的表现
        (一) 教师自主
        (二) 细节提升服务
        (三) 无考核与评价
        (四) 服务对象开放
    第三节 中美高校教师培训理念比较分析
        一、两种理念形成的背景
        二、两种理念的主要区别
第四章 "低重心"——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组织方式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组织方式述评
        一、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体系运行机制
        二、高重心:现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组织方式
    第二节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组织方式及案例分析
        一、美国"高校教师发展运动"历程概述
        二、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与培训机构的组织方式
        三、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与培训机构的普及性设置
        四、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与培训机构案例选取
        五、美国高校教师发展和培训机构的具体运作
        六、美国高校教师发展和培训项目的组织原则
        (一) 自愿原则
        (二) 保密原则
        (三) 协商原则
        (四) 免费参与
    第三节 中美高校教师培训组织方式比较及其借鉴
        一、降低管理重心
        二、短时段与日常化
        三、教师自愿参与
        四、提供免费培训
第五章 "实用"——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述评
        一、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
        二、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内容的特点
    第二节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案例分析
        一、培训内容的分类——从培训对象的角度
        (一) 针对研究生设计的教学培训内容
        (二) 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内容
        (三) 成长期教师培训内容
        (四) 针对其他培训对象设计的内容
        二、教学能力培训——培训的核心内容
        (一)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二) 教育技术
        (三) 与学生的沟通
        三、实用: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分析
    第三节 中美高校教师培训内容比较及其借鉴
        一、培训内容以教学技能为主
        二、"组合菜单"替代"单一模块"
        三、提供研究生教学培训项目
        四、区分专任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
第六章 "自我导向"——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方法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方法述评
        一、单调的灌输式讲授: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常用方法
        二、原因分析
        (一) 高校课堂教学的镜像
        (二) 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延续
        (三) 岗前培训班级规模的制约
        (四) 岗前培训考核方式的影响
    第二节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方法案例分析
        一、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常用方法
        (一) 讲习班(workshop)
        (二) 习明纳(seminar)
        (三) 个人培训
        (四) 微格培训(micro teaching)
        (五) 特色培训---"小剧场"(Theatre)
        二、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其他方法
        (一) 网络培训
        (二) 建立教学档案袋
        (三) 教学沙龙或教师餐会
        (四) 听课
        (五) 设立优秀教师奖励项目
        三、自我导向: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美国高校教师培训方法分析
    第三节 中美高校教师培训方法比较及其借鉴
        一、全面认识讲授,避免填鸭式灌输
        二、积极倡导对话,重视探究性参与
第七章 "谁考核谁"——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评价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核述评
        一、应试的盛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核现实扫描
        二、"老师也作弊"——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不容忽视的负效应
        三、原因分析
        (一) 现实中的混乱关联
        (二) 管理层的便捷选择
    第二节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考核"的案例分析
        一、美国高校教师培训机构不对参训教师进行鉴定性评价
        二、参训教师是高校教师培训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的参与者
    第三节 中美高校教师培训评价比较及其借鉴
        一、岗前培训与资格证书?——消解不合理的制度关联
        (一) 资格证书与岗前培训谁先谁后?
        (二) 统一的外部认证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是否必要?
        (三)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筛子"还是"水泵"?
        二、谁考核谁?——理顺值得商榷的主客体关系
        (一) 于参训教师:取消考试等鉴定性评价方式,消除参训压力
        (二) 于培训机构:重视参训教师的评价与反馈,提升服务水平
第八章 "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发展走向
    第一节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低效归因:行政指令替代教师自主
        一、强制性
        二、统一性
    第二节 "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发展走向
        一、"校园内的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
        二、"校园内的公共服务"的实施原则
        (一) 自主性
        (二) 公益性
    第三节 "校本"与"师本":"校园内的公共服务"实现之双重保障
        一、校本培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管理重心的下移
        (一) 校本培训的内涵及其常见曲解
        (二) 校本培训创建背景
        (三) 校本培训基本特征
        1、培训参与的"自愿性"
        2、培训服务的"针对性"
        3、培训组织的"常态化"
        (四) 校本培训创建条件
        1、管理重心的下移
        2、培训经费的保障
        3、培训师资的培育
        二、师本培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服务理念的上扬
        (一) 师本培训的内涵
        (二) 师本培训的对象
        1、高校场域的"游离部落"
        2、经验积累与改造中的"成人"
        3、校本培训中心"流动的马赛克"
        (三) 师本培训的特征
        1、尊重个体
        2、信任教师
        3、宽松氛围
余论"不统一的自然"与"有尊严的多样化"——我国未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遐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武汉是中国现代高教最早发祥地”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汉是中国现代高教最早发祥地”质疑[J]. 席龙飞. 交通高教研究, 1994(04)
  • [2]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王薇. 河北大学, 2020(08)
  • [3]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D]. 徐军伟. 厦门大学, 2018(12)
  •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D]. 姜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
  • [7]中国大学模式移植研究 ——历史的视角[D]. 李学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9)
  • [8]中国近代大学“第一”之争剖辨[J]. 喻本伐.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5(04)
  • [9]中国古代史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周作明.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S1)
  • [10]“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D]. 赵惠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武汉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发源地”被质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