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测与仪表1968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瑞芬,高伟[1](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认为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著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郑敬辰[2](2020)在《基于ARM的冲击波传感器阵列校时及数据传输系统研制》文中提出冲击波超压是对武器弹药毁伤效果进行评估的重要参数,通常以爆心为圆点,在等距的同心圆上多点布设冲击波测压传感器进行测试。由于爆炸属于瞬态过程,多个独立运转的冲击波超压传感器之间必须实现精确的时间同步,才能有效采集冲击波超压信号。如何实现传感器阵列精密校时和海量测试数据高效传输是实际测试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在细致分析冲击波超压发展历程和测试原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靶场冲击波测试中的有线同步触发信号线易被炸断,无线方式的爆炸闪光触发易受光照环境影响的难题,提出以ARM结合GPS同步校时技术实现多点的超压传感器运转时间同步,采集数据的时间标签实现统一。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冲击波数据的采集、GPS校时、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字存储卡)存储、无线数据传输、后台数据处理与显示的功能。通过模拟测试,传感系统时间同步精度达到100ns,完全符合冲击波超压测试要求。当1个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同步采集12个终端时,无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68kbit/s。综上所述,通过ARM和GPS进行精准校时结合SD卡存储技术,解决了有线触发采集和光触发采集所面临的技术难题,通过高速Wi Fi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提高了海量数据的传输效率,为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网络化的冲击波测试阵列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洪生[3](1977)在《电子测量仪器专业国外科技资料检索方法简介》文中认为查阅国外科技资料,是了解国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和世界先进水平、吸取经验教训、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国外科技资料的类型很多,包括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资料、专利、技术标准、产品样本和说明书等,数量十分庞杂、分散。为了迅速、准确、全面地获得所需要的资料,必须掌握检索即查找方法。本文着重结合电子测量仪器,简要地介绍各类资料的特点和参考价值,主要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举例说明进行检索的步骤和方法,可供科技情报人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孙如昊[4](2019)在《薄膜材料电阻率高通量表征平台开发》文中认为电阻率是反映电子材料的导电性及其内部载流子浓度的重要指标。光伏薄膜材料的开发过程中,电阻率表征工作是对材料性能进行评估的重要步骤。将材料基因组计划的研发思想应用于光伏薄膜材料的开发,对快速准确地对大批量薄膜样品的电阻率进行高通量表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测试设备存在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并且为了满足其修正精度,对样品的规格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开发设计自动化程度更高的、针对批量化小尺寸薄膜样品进行电阻率表征的设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这一课题目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总体阐述了当前阶段薄膜电阻率测试的主要方法及其各自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范围;尤其对直线四探针法以及基于此的四探针双电测组合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将其作为本测试设备开发的基础原理依据。针对小尺寸薄膜样品进行了双电测组合法修正算法的简化与改善,提出了对于样品自身电阻率分布不均匀性的优化理念。其次,以双电测组合法的基本测试原理建立了自动化测量装置。以虚拟仪器平台为核心进行系统的规划整合,利用数字源表与继电器模组来完成整体电信号回路的导通;使用步进电机驱动的运动模组以及附加压力传感器的样品平台来实现样品的切换以及探针的稳定接触;数据处理阶段,上位机后台程序将仪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调用求解程序计算样品的方阻值并进行修正,最终实现小尺寸薄膜样品阵列的电阻率自动化测试。选取ITO薄膜、炭黑薄膜,碳纳米管薄膜等为测试样品进行试验,利用本表征设备分别测试其样品方阻。通过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可知,在充分考虑测试环境等边界条件的前提下,本测试系统的测试结果与理论值一致性较好,从而也说明了针对小尺寸样品的优化修正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对于不同浓度配比的炭黑薄膜样品阵列进行高通量扫描测试,获取了阵列中样品的方块电阻分布。
高岩涛[5](2004)在《注聚泵综合参数测试装置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注聚泵的广泛应用,油田上迫切需要一种综合的参数测试装置,将注聚泵的机组效率、容积效率和单耗等参数及时准确的测量、显示出来,并可储存形成历史数据,以便及时调整工艺,提高三采效率。本论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注聚泵综合参数测试装置的主要功能、测量方法、硬件电路、软件设计和误差分析。该装置适用于注聚泵的工况现场,对注聚泵的多项运行参数进行测量,可用来测量注聚泵的输入有功功率、入口、出口处压力、聚合物流量,并根据所测的数据通过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容积效率、机组效率和单耗等主要性能参数,还可将数据存储或打印输出。该装置由上位机处理、显示和输出数据,以8位单片机89C51作为数据采集控制器件,负责对各传感器的输出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并在上位机需要时送上位机进行处理。本装置具有功能齐全,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等优点。
张向辉[6](2019)在《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立及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文中提出国家计量主管部门近几年相继发布了最新版的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技术规范,并用数字多用表和多功能标准源校准规范代替了长期使用的检定规程,对交直流数字仪器建标及校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关于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标、不确定度评定等研究资料基本是按照旧版来编写和评定的,存在混乱和分歧,不能适应最新的要求,因此,按照最新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标和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同时该研究结论为考核计量标准的校准能力,判定其作为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的可行性,为申请计量标准考核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本文以本单位拟新建的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为研究对象,按照最新颁布的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1587-2016《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JJF1638-2017《多功能标准源校准规范》以及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各种技术规范的要求,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对计量标准的建标过程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实例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方案设计、工作原理分析、稳定性考核、重复性试验以及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与验证等方面,阐述了应用新版计量技术规范来建立计量标准的主要步骤和过程,并归纳出校准数字多用表时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以及不确定度评定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同时认识到相关计量技术规范只是各计量专业的通用规则和基本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和分歧,有需要完善和补充之处,针对这些难点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有:总结出计量标准配置方案设计流程图,解决了计量标准如何选择、选型的问题;通过对稳定性考核的分析,得出了稳定性考核中核查标准的技术指标理论上应与被考核标准技术指标相当或更高的结论;通过不确定度评定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了当计量标准不满足校准规范要求时的校准方法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作为对校准规范的有效补充等。文章最后探讨和解释了与不确定度评定密切相关的自由度的应用、包含因子取值、分辨力和重复性、以及不确定度来源的取舍等问题,消除了理解上的歧义。使建标和不确定度评定更加规范、完整,便于校准结果的相互交流和比较,达到正确使用新版计量技术规范的目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其它类似计量标准的建标和不确定度评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
师丽娟[7](2016)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工程是将工程技术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以及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工程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以其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因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较晚而致中外学科所关注具体问题及发展阶段产生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可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论文以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历史演进为主线,从纵横两个维度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全方位研究,基于国内外学科发展规律,建构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框架,为学科科研队伍建设与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以此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运用积累变革规范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创建、发展及变革历程,归纳总结了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中外学科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波浪式前进的态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运用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分别对中外学科启动时间、形成条件、推动力量、发展路径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欧美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先发内生型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后发创新型发展模式。(3)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技术,从科学研究视角可视化揭示并比较分析了中外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外农业结构不同造就学科研究各有侧重;动力与机械等学科传统研究领域中外出现关注度相对下降现象;中国追赶国际学科前沿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智能农业等新兴研究主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学科创新动力虽明显加强,仍需在原始创新方面进行重点突破。(4)运用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两种模式的有机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应立足地域需求,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度,课程内容更趋多元化,国内则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中国应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教学,文理并重,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5)探讨了中外高等工程教育最新变革趋势以及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面临的环境。研究表明,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指导思想高度一致,二者为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农业工程学科的创新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深化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毛先勇[8](2013)在《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综合分析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司的发展战略问题。首先从现实背景出发,论述了对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并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理论,确定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对公司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重点描述了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的市场前景和行业发展趋势;在对企业、行业和市场的基本情况了解之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态势分析,明确了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竞争优势和不足。第三,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战略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结合公司的愿景、目标和使命,指出公司应以巩固“红海”市场为基础战略,以开拓“蓝海”市场为长远战略,从战略定位、战略方向和战略途径三个方面对公司的业务战略进行了具体设计,并从市场营销、研发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制度机制方面对职能战略加以设计。第四,分析了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路径和保障,分别从产品研发、企业规模、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六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讨论。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和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张莹[9](2021)在《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文中提出力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代表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新中国建立之初,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研究这一时段技术学科的提出和中国力学专业创建不仅是对学科历史的补充,而且为当今学科建设、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带来一些有益启示,更是为建设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学术界对学科建设的关注度逐渐增强,前人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但尚存一些薄弱环节。研究着力于以下三方面工作:一、考察在1949年之后中国力学学科从无到有的建立过程,包括对科学家在力学专业建立之初对力学专业性质的讨论;二、梳理三种类型的力学专业的创建情况;三、分析技术科学思想对力学学科在中国建立的影响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对三种类型的力学专业建立过程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力学学科是在科学家的影响下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下建立起来的,是中国特色学科。研究以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对力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进行历史考察,为技术学科的发展和国家一级学科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黄建仁[10](1978)在《美国钻井工业发展中的科学化和自动化阶段》文中提出本文概述美国钻井工业的发展过程,并着重介绍钻井科学化和自动化阶段的主要成就。同时介绍近几年美国钻井科研的主要趋势。并对我国钻井战线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提出几点简略和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
二、电测与仪表1968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测与仪表1968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ARM的冲击波传感器阵列校时及数据传输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冲击波超压测试的意义 |
1.2 冲击波超压测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冲击波超压测量的发展趋势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冲击波超压测量的基本理论 |
2.1 冲击波超压信号的特点 |
2.1.1 理想冲击波信号与主要参数分析 |
2.1.2 冲击波传播特性分析 |
2.2 冲击波超压测量传感器 |
2.2.1 压电式传感器 |
2.2.2 压阻式传感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冲击波超压数据采集装置的设计 |
3.1 采集装置的组成 |
3.1.1 系统的设计目标 |
3.1.2 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3.1.3 系统的组成 |
3.2 采集装置的传感器电路设计 |
3.2.1 冲击波传感器选型 |
3.2.2 传感器适配电路仿真设计 |
3.2.3 传感器恒流源驱动电路设计 |
3.3 模拟数据采集装置的设计 |
3.3.1 A/D转换电路芯片选型 |
3.3.2 A/D转换采集电路接口 |
3.4 冲击波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3.4.1 数据存储SD卡存储器接口 |
3.4.2 SD卡存储数据格式 |
3.4.3 存储数据量与速度分析 |
3.5 采集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冲击波超压测试阵列GPS校时方法和实现 |
4.1 冲击波超压测试阵列的拓扑结构 |
4.2 GPS同步校时和时钟同步原理 |
4.2.1 GPS精密授时原理 |
4.2.2 GPS时钟同步原理 |
4.3 冲击波超压测试阵列的校时方法 |
4.4 测试阵列GPS同步校时的程序设计 |
4.4.1 GPS与 ARM接口程序 |
4.4.2 GPS校时程序 |
4.4.3 数据与SD卡存储程序 |
4.5 测试阵列GPS校时功能测试和误差分析 |
4.5.1 校时功能测试 |
4.5.2 校时误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冲击波超压测试海量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和实现 |
5.1 冲击波超压测试阵列无线组网 |
5.1.1 采集单元的无线模块选型与功能 |
5.1.2 无线数传模块和AP选型与功能 |
5.2 无线WiFi电路接口设计和实现 |
5.2.1 无线WiFi电路接口 |
5.2.2 ARM与 Wi Fi接口程序 |
5.3 ARM数据采集存储电路和软件接口实现 |
5.3.1 冲击波信号高速AD采集和存储电路 |
5.3.2 数据采集和SD卡存储ARM接口程序 |
5.4 WiFi触发与海量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
5.4.1 WiFi无线触发数据传输控制 |
5.4.2 海量数据传输协议和程序设计 |
5.5 冲击波超压数据采集传输模拟测试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薄膜材料电阻率高通量表征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薄层电阻率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
1.3 高通量实验表征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四探针方法基本理论 |
2.1 四探针法的基本原理 |
2.1.1 体原理 |
2.1.2 薄层原理 |
2.1.3 直线四探针法的测准条件 |
2.1.4 修正理论 |
2.2 四探针双电测法的测量原理 |
2.2.1 基本原理 |
2.2.2 修正方法 |
2.2.3 双电测组合法主要优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构成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功能需求分析 |
3.1.2 主要创新点 |
3.1.3 总体方案设计 |
3.2 运动模组及样品平台 |
3.2.1 模组构架与稳定性分析 |
3.2.2 路径规划与定位误差分析 |
3.2.3 压力检测装置 |
3.3 电信号采样通路 |
3.3.1 数字源表 |
3.3.2 继电器模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控制软件 |
4.1 虚拟仪器技术概述 |
4.1.1 虚拟仪器的定义 |
4.1.2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比较 |
4.1.3 LabVIEW软件介绍 |
4.2 系统控制软件 |
4.2.1 软件整体架构 |
4.2.2 下位机通信模块 |
4.2.3 数字源表通信模块 |
4.3 数据计算与修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设计 |
5.2 测试结果 |
5.3 测量误差分析 |
5.3.1 随机误差分析 |
5.3.2 系统误差分析 |
5.3.3 疏失误差分析 |
5.4 阵列化样品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注聚泵综合参数测试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三采技术的发展及注聚泵的应用 |
1.2 功率及压力变送器概述 |
1.2.1 功率测量及功率变送器的发展 |
1.2.2 压力变送器的发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装置所达到的各项指标 |
第2章 硬件电路的设计 |
2.1 测量方案的选取 |
2.2 测量装置硬件的构成 |
2.3 功率变送器的设计 |
2.3.1 时分割乘法器的原理与三相四线功率变送器的设计 |
2.3.2 电流输入电路 |
2.3.3 电压输入电路 |
2.3.4 三角波发生电路 |
2.3.5 调宽调幅电路 |
2.3.6 求和滤波电路 |
2.4 压力变送器的选型 |
2.5 流量标定器 |
2.6 下位机系统的设计 |
2.6.1 I-V变换电路 |
2.6.2 MAX197简介 |
2.6.3 数据采集电路 |
2.6.4 时间的测量 |
2.6.5 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
2.6.6 串行通讯接口电路 |
2.6.7 单片机监控电路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件的设计 |
3.1 选用VC++语言设计的用户界面与通信程序 |
3.1.1 面向对象编程(00P)与VisualC++ |
3.1.2 多线程设计 |
3.2 下位机程序的设计 |
3.2.1 单片机控制程序 |
3.2.2 测试子程序的设计 |
3.2.3 通讯子程序的设计 |
3.2.4 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抗干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误差与综合 |
4.1 误差分析 |
4.1.1 功率变送器误差分析 |
4.1.2 数据采集电路的误差分析 |
4.1.3 时间测量误差 |
4.2 误差综合 |
4.2.1 功率测量的误差综合 |
4.2.2 压力测量的误差综合 |
4.3 功率实际测试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工程硕士研究生简介 |
参考文献 |
(6)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立及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情况 |
1.3.1 相关计量技术规范的发展简述 |
1.3.2 不确定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方案设计和校准方法分析 |
2.1 建标的主要内容 |
2.1.1 计量标准的方案设计 |
2.1.2 计量标准计量特性的考核和验证 |
2.2 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方案设计 |
2.2.1 计量标准器的选择和选型 |
2.2.2 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命名 |
2.2.3 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
2.3 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校准方法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稳定性考核和重复性试验 |
3.1 常用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区别 |
3.2 环境要求 |
3.3 稳定性考核 |
3.3.1 方法与要求 |
3.3.2 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稳定性考核 |
3.3.3 试验数据分析 |
3.4 重复性试验 |
3.4.1 方法与要求 |
3.4.2 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与验证 |
4.1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
4.1.1 不确定度的来源和测量模型 |
4.1.2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
4.1.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
4.2 数字多用表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1 直流电压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2 直流电流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3 直流电阻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4 交流电压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5 交流电流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3 验证和分析 |
4.3.1 校准结果的验证方法 |
4.3.2 校准结果的验证和分析 |
4.3.3 计量标准的验证和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不确定评定中其它问题的探讨 |
5.1 自由度v |
5.2 扩展不确定的包含因子k |
5.3 不确定度分量的取舍 |
5.4 分辨力和重复性 |
5.5 不确定度的报告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d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 |
2.1 积累与变革规范 |
2.2 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 |
2.3 科学计量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发展模式与规律 |
3.1 农业工程学科的缘起 |
3.2 学科发展阶段性特征 |
3.3 学科发展模式及演进规律 |
3.4 学科发展模式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科学研究视角的学科知识结构演化 |
4.1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
4.2 国外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3 国内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4 中外知识结构演化之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演变 |
5.1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
5.2 中国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5.3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之变迁 |
5.4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
6.1 学科专业、学位制度及专业认证 |
6.2 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 |
6.3 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6.4 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本文研究贡献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3 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公司发展历程与行业背景 |
3.2 公司的SWOT分析 |
4 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战略设计 |
4.1 战略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4.2 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使命 |
4.3 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战略 |
5 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
5.1 加强产品研发 |
5.2 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
5.3 强化技术开发 |
5.4 完善营销体系 |
5.5 推进管理创新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9)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力学学科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力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资料来源 |
第2章 中国力学学科的建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
2.1 国家的政策支持 |
2.2 力学家的推动作用 |
2.3 对力学学科性质的讨论 |
2.4 力学学科的建立 |
第3章 基础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同济大学数理力学系为例 |
3.1 师资建设历程 |
3.2 课程设置沿革 |
3.3 历年人才培养统计 |
第4章 应用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为例 |
4.1 师资队伍建设进程 |
4.2 课程历史沿袭 |
4.3 历届毕业生统计分析 |
第5章 技术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为例 |
5.1 师资力量优化过程 |
5.2 专业课程设置变革 |
5.3 历年毕人才统计 |
第6章 三种不同类型的力学专业建设对中国力学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
6.1 力学专业与人才培养 |
6.2 科学家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 |
6.4 摆脱西方的模式构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电测与仪表1968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2]基于ARM的冲击波传感器阵列校时及数据传输系统研制[D]. 郑敬辰.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3]电子测量仪器专业国外科技资料检索方法简介[J]. 王洪生. 电子测量技术, 1977(01)
- [4]薄膜材料电阻率高通量表征平台开发[D]. 孙如昊.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9(01)
- [5]注聚泵综合参数测试装置的研制[D]. 高岩涛.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4(01)
- [6]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立及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D]. 张向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7]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D]. 师丽娟.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8]陕西电测仪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毛先勇. 西北大学, 2013(06)
- [9]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D]. 张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10]美国钻井工业发展中的科学化和自动化阶段[J]. 黄建仁. 石油钻采机械通讯, 19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