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省燃煤电厂对人群所产生的附加辐射剂量(论文文献综述)
姜子英,张燕齐,陈晓秋,廖海涛,潘自强[1](2018)在《中国燃煤发电排放的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取不同装机容量等级的典型燃煤机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地理区域划分滨海北方、滨海南方、内陆北方、内陆南方等4个评价区,采用一批新的调查数据和参数,评价当前我国燃煤发电排放的放射性环境影响。结果表明:(1)全国燃煤电厂放射性排放所致80 km范围公众的归一化集体剂量平均值为2.2人·Sv/GWa。(2)小火电机组所致剂量约为6.0人·Sv/GWa,主流燃煤机组约为1.8人·Sv/GWa,小火电机组是主流燃煤机组的约3倍。(3)剂量贡献最大的核素是210Po,其次是210Pb。食入和吸入内照射是主要照射途径。(4)不同燃煤电厂周围的人口密度差别很大,使得集体剂量相差可达1个数量级。基本结论:与天然辐射源所致公众照射剂量相比,燃煤发电的辐射环境影响仍然很小;煤电的辐射环境影响是核电的34倍。淘汰小火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我国燃煤发电所致公众归一化集体剂量仍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目前电厂除尘技术难以高效去除和有效控制210Po排放,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于洋[2](2016)在《哈尔滨市燃煤电厂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煤炭是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和化石燃料,被广泛应用到火力发电之中。大量调查表明,煤炭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在煤炭燃烧过程中,这些放射性核素不同程度的在飞灰和炉渣中富集,进而随着飞灰和炉渣进入土壤环境中,对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本文以哈尔滨市两座主要的燃煤电厂(群力电厂和呼兰电厂)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纯锗γ能谱仪测量了两座燃煤电厂所使用的原煤、飞灰以及周围土壤样品中238U、232Th、226Ra、40K的比活度。测量结果表明,天然放射性核素在飞灰和炉渣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两座电厂周围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超出了全省平均水平,电厂的长期运行对周围的土壤造成了一定的放射性影响;分析燃煤电厂周围土壤、飞灰和粉煤灰建材对公众的剂量贡献,其中土壤对公众的剂量贡献最大,但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姜子英,潘自强,王春红,汪传高,李金凤,温保印,刘伟富,张燕齐[3](2015)在《燃煤的放射性排放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电力工业是燃烧煤炭最多的行业。煤中含有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铀系、钍系和40K,煤燃烧后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210Po、210Pb等)富集在煤渣和飞灰中并向环境排放,氡及其子体也会释放到周围空气中,从而产生附加的辐射影响。本论文介绍了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了燃煤电厂的放射性排放过程、主要核素和影响因素,讨论了燃煤的辐射影响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和加强辐射环境监管的建议。
姜子英[4](2008)在《我国核电与煤电的外部成本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对环境压力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减轻污染和减排温室气体,以一定规模的其他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发展核电是现实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尚未有效融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关键原因是缺乏把环境成本融入传统经济价值体系中。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煤电与核电的外部成本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应用影响路径分析方法建立了核电链与煤电链的外部成本计量框架,主要步骤是:(1)对能源链系统的描述,确定系统边界和分析范围。(2)环境负担的确定和计量。(3)影响优先级的确定和影响的计量。(4)价值计量和总的外部成本。外部成本货币化需要使用市场的和非市场的计量技术。本文使用了市场价格法、替代/修复成本法、防护费用法、支付意愿法、疾病成本法,基于政策规定中的价值标准的方法,以及收益移植方法计量不同影响的价值。煤电链与核电链的外部成本分别为3.80×10-1元/kWh和3.31×10-3元/kWh。核电链与煤电链比较:(1)煤电链排放大量的化学污染物,核电链由于间接能耗排放少量非放射性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煤电比核电高12个数量级。(2)核电链有少量气态和液态放射性排放到环境中,产生少量固体放射性废物被封闭处理。煤电链由于燃煤将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转移到环境中。辐射健康危险煤电链是核电链的43倍。(3)总的外部成本煤电链是核电链的115倍。与国际研究相比:(1)一致的结论是:核电是清洁的、煤电的环境影响严重。(2)我国煤电链的外部成本构成同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异。(3)我国煤电的外部成本比核电高100多倍,这一比值远高于发达国家。(4)煤电外部成本高昂的主要直接原因是煤耗高、环保设施效率低。从环保标准、废物处置和事故应对等方面来看,核电是环境友好的能源。外部成本反映出当前存在的问题:(1)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煤电是能源环境问题的核心。(2)我国对环境价值,尤其是人的健康和生命的价值认知不足。(3)能源价格机制不合理。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议:(1)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2)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3)改变能源利用方式。(4)发展环境友好能源战略。
杜恒雁[5](2008)在《重庆市伴生矿放射性水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矿产资源丰富,矿物种类繁多,矿产开采量大,同时又地处三峡库区核心区域,日益发展的工业活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三峡库区的环境安全,重庆市大量伴生矿开发利用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就是其中之一。伴生矿是指各类矿物除了含所需的矿用成分外,同时伴生有较高水平的天然放射性物质,这些天然放射性核素在开采、冶炼、加工和利用过程中将被迁移、浓集和扩散,从而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污染。由于历史原因,全国尚缺乏对伴生矿的污染现状进行有效系统的研究,而重庆也未开展过此项工作,更缺乏相关性基础资料,因此本文主要从重庆市伴生矿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放射性污染基本要素入手,按照有关原则,从全市4473家矿山中筛选了737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共涉及全市38个区县和18类矿种,研究内容包括:矿物或废渣堆场及对照本底γ辐射剂量率、矿物或废渣核素比活度、矿区氡浓度及水环境分析,部分伴生矿成因及污染链分析以及伴生矿管理限值初步探讨。从研究结果分析,我市的钒矿、铝矿均显着高于本底辐射水平;煤矿、铁矿、铅锌矿、磷酸盐矿、钡矿、花岗石矿整体高于本底水平;而硅矿、萤石矿、重晶石矿、锶矿、锰矿、萤石矿、白云石矿、石灰石矿、大理石矿整体低于本底水平。从各筛选矿区检测的氡浓度、矿井水体放射性均高于环境对照本底,对矿工和公众可能造成一定危害,部分矿井中氡浓度还应采取补救措施。本文对煤矿、钒矿、磷酸盐矿及花岗石矿伴生放射性成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煤矿、磷酸盐和钡矿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按照国家相关剂量限值、居留因子和核素剂量转换系数,初步提出以下列公式作为重庆市伴生矿的管理限值:按照原则,从本次研究矿山中共确定了40家为伴生矿。本文为重庆市伴生矿基础性研究,以对伴生矿科学的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王峰凌[6](2008)在《西安市燃煤电厂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煤炭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煤炭燃烧过程中,煤中的放射性核素会在煤灰和煤渣中残留富集,进而随煤灰、灰渣进入周边土壤,影响土壤放射性水平。陕西省内煤炭资源丰富,燃煤电厂较多,燃煤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而燃煤电厂固废的环境辐射影响研究极为欠缺。本研究在辐射监测与防护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西安两大燃煤电厂(灞桥和西郊热电厂)为研究对象,应用低本底伽玛能谱法分析燃煤电厂原煤、煤灰、炉渣以及电厂、储灰场周边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了解煤炭燃烧过程中核素的迁移富集特征,分析燃煤电厂对环境的辐射影响以及电厂固废建材使用的辐射暴露。研究结果显示,西郊和灞桥电厂周边土壤本底较低,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由于飞灰释放沉积,电厂周边土壤表层中放射性核素226Ra含量显着增加,储灰场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更加明显。西郊和灞桥电厂灰渣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其带来的额外辐射,防止居民健康受到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西郊热电厂原煤中226Ra平均含量为16.2 Bq/kg,232Th平均含量为28.0 Bq/kg,40K平均含量为49.6 Bq/kg。(西郊热电厂)煤灰中226Ra平均含量为59.2 Bq/kg,232Th平均含量为72 Bq/kg,40K平均含量为250.1 Bq/kg。(西郊热电厂)炉渣中226Ra平均含量53.5 Bq/kg,232Th平均含量为49.7 Bq/kg,40K平均含量为214.4 Bq/kg。(西郊热电厂)煤灰中226Ra含量为原煤的3.7倍,232Th含量为原煤的2.6倍,40K含量为原煤的5.0倍;(西郊热电厂)炉渣中226Ra含量为原煤的3.3倍,232Th含量为原煤的1.8倍,40K含量为原煤的4.3倍。(西郊热电厂)煤灰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富集度为0.725,232Th富集度为0.881。(西郊热电厂)炉渣中为226Ra富集度为0.761,232Th富集度为0.707。大量使用西郊电厂煤灰作为建筑材料,将导致建筑物室内空气吸收剂量率增加0.458×10-8 Gy/h;长期居住在使用西郊电厂灰渣建材的房屋内,居民受到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074 mSv。2.西郊热电厂周边1公里范围内,表层土壤中226Ra含量平均为31.46 Bq/kg,B和C层中226Ra平均含量分别为24.85 Bq/kg和25.70 Bq/kg,土壤226Ra本底为25±1 Bq/kg;232Th和40K含量与陕西省土壤平均含量接近。电厂周围土壤1m高处空气γ平均剂量率为56.4 nGyh-1;电厂周围土壤表层等效镭浓度平均为128.74 Bq/kg。西郊电厂周边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产生的陆地γ辐射对周围居民产生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550 mSv。3.灞桥热电厂原煤中226Ra平均含量为36.56 Bq/kg,232Th平均含量为36.08 Bq/kg,40K平均含量为88.55 Bq/kg,灞桥电厂原煤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与全国平均含量相比较低。(灞桥热电厂)灰渣中226Ra平均含量为55.18 Bq/kg,232Th平均含量为65.15 Bq/kg,40K平均含量为242.84 Bq/kg。(灞桥热电厂)灰渣中226Ra含量为原煤的1.5倍,232Th含量为原煤的1.8倍,40K含量为原煤的2.74倍。(灞桥热电厂)灰渣中226Ra富集度为0.550,232Th富集度为0.658。使用灞桥电厂灰渣作为建筑材料,将导致建筑物室内空气吸收剂量率增加0.423×10-8Gy/h,灞桥电厂灰渣建材给居民带来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060 mSv。4.灞桥热电厂周边1公里范围内,表层土壤中226Ra含量平均为36.57 Bq/kg;电厂周边土壤中226Ra本底为26±1 Bq/kg,低于陕西省土壤226Ra含量平均值,232Th和40K含量与陕西省土壤平均含量接近。灞桥电厂周围土壤1m高处空气γ平均剂量率为58.3 nGyh-1,电厂周边表层土壤等效镭浓度平均为133.82 Bq/kg,陆地γ辐射对周围居民产生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552 mSv。5.灞桥热电厂储灰场周围1公里范围内,表层土壤中226Ra含量平均为42.83 Bq/kg;储灰场周围土壤中226Ra本底为26±1 Bq/kg,低于陕西省土壤中226Ra平均含量;土壤样品中232Th平均含量均低于陕西土壤平均值;40K含量范围为200.83-673.16 Bq/Kg。储灰场周边土壤1m高处空气γ平均剂量率为58.8 nGyh-1,储灰场周边表层土壤等效镭浓度平均为136.70 Bq/kg,储灰场周围陆地γ辐射对周围居民产生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553 mSv。
郑阳华[7](2007)在《重庆市典型矿区环境放射性水平研究》文中认为重庆市矿产资源丰富,矿物种类繁多,矿产开采量较大,各类矿物除了含所需的矿用成分外,同时伴生有高于规定水平的天然放射性物质。由于伴生矿资源中含有较高水平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在开采、冶炼、加工和利用过程中,佯生矿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也将迁移、浓集和扩散,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废弃物也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污染。因此,研究各种矿藏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放射性环境污染现状将会为保障人群健康,提出放射性环境污染防治对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本文依托重庆市环保局课题“重庆市伴生放射性矿调查”,根据全市1643家煤矿单位和2830家非煤矿山资料,筛选出20个典型矿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量、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获得了矿物堆场γ辐射剂量水平、空气中氡-222浓度,以及矿物和周围土壤的镭-226、钍-232、钾-40放射性比活度、矿周围水(井水或矿井水)样品的总α、总β含量等方面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各矿区之间γ辐射剂量率水平差距比较明显,处在61 nGy/h-439 nGy/h之间,平均值为119.8 nGy/h,γ辐射剂量率最大值出现在南川吉兴煤矿。通过模型预测,各矿区γ辐射所致公众、职业照射有效剂量最大值分别为0.54 mSv/a、0.61 mSv/a,均未超过年剂量限值(1mSv/a、20mSv/a)。20个矿区氡浓度范围为8.29-617 Bq·m-3,平均值为83.55 Bq·m-3,内照射剂量预测结果表明,这三个矿区的公众(成人)的内照射剂量均超过了年剂量限值的要求,但职业照射年剂量没有超过限值。黔江天生桥煤矿、南川吉兴、南川市甄子岩铝矿矿物所含放射性核素中,Ra-226比活度明显高于对照点土壤中测量结果最大值,南川市甄子岩铝矿矿物所含放射性核素中Th-232比活度明显高于对照点土壤中测量结果最大值,矿区矿物所含放射性核素中K-40比活度均低于对照点土壤中K-40测量的平均值。通过20个矿区的初步研究,对部分放射性水平较高矿区进行了再次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煤矿成品煤堆场和煤渣灰堆的结果明显高于尾矿堆、周围土壤、周围菜地,也高于环境对照点的结果最高值。空气中222Rn浓度呈现出较高水平的点位均分布于矿坑和矿井内。矿井流出水的总α、总β含量明显高于附近饮用水中的含量,而矿区饮用水中总α、总β含量又比矿区所属区县的城区饮用水中的含量高。论文探讨了伴生矿判定标准,建议按照内照射指数IRa=ARa/400,外照射指数Iγ=ARa/330+ATh/260+AK/3800计算,满足IRa≥1或Iγ≥2任何一个条件均确定为伴生矿。经计算检验,判定标准的应用效果非常好,空气γ辐射剂量率与外照射系数、内照射系数均在0.01的水平上显着相关;从计算结果看,南川吉兴煤矿的内照射指数为1.90,外照射指数为2.43,属于伴生矿范畴。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研究了重庆市各类典型矿区电离辐射水平,搞清了矿物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现状,与环境对照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预测了对公众和职业人员产生的照射剂量,并在国内创新性的探讨了伴生放射性矿的判别标准。
文湘闽,李红,付晓华,李建成,尹艳[8](2003)在《煤灰渣利用中的辐射影响》文中指出
尹艳,李红,文湘闽,李建成[9](2002)在《燃煤电厂排放灰复田对公众所致的辐射剂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
文湘闽,李建成,李红,付小华[10](1997)在《煤灰渣利用中对公众的附加辐射剂量》文中研究说明
二、四川省燃煤电厂对人群所产生的附加辐射剂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燃煤电厂对人群所产生的附加辐射剂量(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燃煤发电排放的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燃煤发电概况 |
2 燃煤电厂排放的放射性影响评价 |
2.1 研究对象 |
2.2 评价方案 |
2.3 模式和参数 |
2.3.1 评价模式 |
2.3.2 发电用煤中放射性含量 |
2.3.3 燃煤电厂的放射性核素排放 |
2.3.4 人口密度 |
2.3.5 气象参数、食谱参数和核素参数 |
2.4 结果和分析 |
2.4.1 评价结果 |
2.4.2 结果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2)哈尔滨市燃煤电厂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分布和危害 |
1.2.1 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
1.2.2 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分布 |
1.2.3 天然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
1.3 燃煤电厂辐射情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样品采集和测量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哈尔滨市地理概况 |
2.1.2 调研区燃煤电厂概况 |
2.2 采样方法 |
2.2.1 采样原则 |
2.2.2 采样点分布状况 |
2.2.3 样品的处理 |
2.3 实验装置及测量过程 |
2.3.1 实验装置介绍 |
2.3.2 实验测量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测量结果分析 |
3.1 燃煤电厂放射性核素对周围环境及公众的影响 |
3.1.1 原煤、煤灰及灰渣中放射性核素对环境的辐射影响 |
3.1.2 飞灰对环境的辐射影响 |
3.1.3 煤灰建材后续利用对环境及公众的影响 |
3.2 哈尔滨燃煤电厂原煤、炉渣和飞灰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 |
3.2.1 哈尔滨群力热电厂原煤、炉渣和飞灰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 |
3.2.2 哈尔滨呼兰热电厂原煤、炉渣、飞灰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 |
3.2.3 实验结果与全国部分地区对比分析 |
3.3 电厂周围土壤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 |
3.3.1 群力热电厂周围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 |
3.3.2 呼兰热电厂周围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 |
3.3.3 其他省市地区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 |
3.4 黑龙江省各市地区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调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燃煤电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4.1 电厂周围土壤的放射性水平 |
4.1.1 电厂周围土壤的等效镭浓度 |
4.1.2 陆地γ辐射 |
4.1.3 年有效剂量 |
4.1.4 放射性核素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
4.2 哈尔滨热电厂飞灰对公众的辐射影响 |
4.2.1 哈尔滨群力热电厂飞灰对公众的辐射影响 |
4.2.2 哈尔滨呼兰热电厂飞灰对公众的辐射影响 |
4.3 粉煤灰建材对环境及公众的辐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我国核电与煤电的外部成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论文内容 |
1.3.1 工作思路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能源外部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
2.1 研究方法学的发展 |
2.2 能源外部成本分析的指导原则 |
2.3 能源链分析的范围确定 |
2.4 影响路径分析 |
2.5 本文的计量框架与计算模型 |
2.5.1 计量框架 |
2.5.2 能源链系统(第Ⅰ步) |
2.5.3 环境负担计量(第Ⅱ步) |
2.5.4 影响计量模型(第Ⅲ步) |
2.5.5 价值计量(第Ⅳ步) |
第3章 环境成本的计量 |
3.1 环境价值计量中的一些概念 |
3.2 环境价值的评价技术 |
3.3 能源的外部成本计量 |
3.4 本文使用的价值计量方法 |
第4章 煤电链的外部成本 |
4.1 能源链系统描述 |
4.2 主要环境负担 |
4.3 影响的优先级 |
4.4 环境负担与影响的计量 |
4.5 煤电链的总的外部成本 |
第5章 核电链的外部成本 |
5.1 能源链系统描述 |
5.2 主要环境负担 |
5.3 影响的优先级 |
5.4 环境负担与影响的计量 |
5.5 核电链的总的外部成本 |
第6章 结果分析:核电与煤电的比较 |
6.1 核电站与燃煤电厂的比较 |
6.2 核电链与煤电链的比较 |
6.3 与国际上能源外部成本研究的比较 |
第7章 能源可持续发展 |
7.1 核电与煤电的环境友好性比较 |
7.2 当前存在的问题 |
7.3 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燃煤电厂的气载放射性排放及其辐射影响 |
A1 概述 |
A2 燃煤电厂情况 |
A3 燃煤电厂的气载放射性排放量 |
A4 辐射剂量 |
A5 结果讨论 |
附录B 论文使用数据与所作补充情况的说明 |
B1 前言 |
B2 计算模型与方法 |
B3 煤电链的数据使用和补充修正情况 |
B4 核电链的数据使用和补充修正情况 |
B5 环境影响计算中数据使用情况 |
B6 结语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重庆市伴生矿放射性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放射性废气污染 |
1.1.2 放射性废水污染 |
1.1.3 放射性废渣污染 |
1.1.4 其他问题 |
1.2 研究内容 |
1.3 所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现状 |
2.1.1 我国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情况 |
2.1.2 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2 国内外伴生矿环境污染研究现状 |
2.2.1 对于伴生矿的研究现状 |
2.2.2 矿物影响研究 |
2.2.3 矿渣及周边环境影响研究 |
2.2.4 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
第3章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质量保证 |
3.1 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3.2.1 现场检测 |
3.2.2 现场采样 |
3.2.3 实验室分析 |
3.3 质量保证 |
第4章 矿区放射性水平研究结果分析 |
4.1 矿区环境γ辐射剂量率 |
4.2 矿山矿物或废渣的核素放射性 |
4.3 高放射性水平矿山废水及周边环境水体放射性水平研究 |
4.4 高放射性水平矿山氡浓度水平研究 |
第5章 部分伴生放射性矿成因分析 |
第6章 伴生放射性矿物利用中污染链初步研究 |
第7章 伴生放射性矿判定标准研究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西安市燃煤电厂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天然放射性核素来源、分布和危害 |
1.2.1 天然放射性核素来源 |
1.2.2 天然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分布 |
1.2.3 天然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
1.2.4 放射性研究指标 |
1.3 燃煤电厂环境放射性研究 |
1.3.1 电厂环境辐射研究的方法 |
1.3.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西安地理状况 |
2.1.2 西安市主要燃煤电厂概况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 实验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西安燃煤电厂原煤、煤灰和炉渣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 |
3.1.1 西郊热电厂原煤、煤灰和炉渣的放射性 |
3.1.2 灞桥热电厂原煤和灰渣的放射性 |
3.2 西安燃煤电厂周围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 |
3.2.1 西郊电厂周围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 |
3.2.2 灞桥电厂周围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 |
3.3 灞桥电厂储灰场周围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 |
3.4 电厂周边环境的辐射暴露水平 |
3.4.1 电厂周围土壤中等效镭浓度 |
3.4.2 陆地γ辐射和年有效剂量当量 |
3.5 电厂灰渣建材利用的辐射影响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重庆市典型矿区环境放射性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放射性废气污染 |
1.1.2 放射性废水污染 |
1.1.3 放射性废渣污染 |
1.1.4 其他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所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现状 |
2.1.1 我国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情况 |
2.1.2 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2 国内外伴生矿环境污染研究现状 |
2.2.1 对于伴生矿的研究现状 |
2.2.2 矿物影响研究 |
2.2.3 矿渣及周边环境影响研究 |
2.2.4 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
3 研究矿区及实验方法 |
3.1 研究矿区 |
3.2 主要研究指标 |
3.2.1 γ辐射剂量率 |
3.2.2 空气中氡(氡-222)浓度 |
3.2.3 矿物及周边土壤镭-226、钍-232、钾-40 含量 |
3.2.4 矿井及周边地下水中总α、总β |
3.3 现场测量仪器及方法 |
3.3.1 γ辐射剂量率 |
3.3.2 空气氡(氡-222)浓度 |
3.4 实验室分析仪器及方法 |
3.4.1 矿物及周边土壤镭-226、钍-232、钾-40 |
3.4.2 矿井及周边水体总α、总β含量 |
3.5 质量保证方法 |
4 矿区放射性水平研究结果分析 |
4.1 矿区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 |
4.1.1 堆场γ辐射剂量率测量结果 |
4.1.2 与环境 γ 辐射水平测量点的数据比较 |
4.1.3 γ辐射致年有效剂量估算 |
4.2 矿区环境氡浓度研究 |
4.2.1 矿区氡浓度测量结果 |
4.2.2 与对照点氡浓度结果比较分析 |
4.2.3 氡致人群剂量估算 |
4.3 矿物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分析 |
4.3.1 测量结果分析 |
4.3.2 与对照点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比较 |
4.4 矿区周边水体及土壤放射性污染调查 |
4.4.1 矿区水体放射性水平分析 |
4.4.2 矿区土壤放射性核素结果分析 |
4.4.3 环境对照点中放射性核素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5 高放射性水平矿区研究 |
5.1 空气γ辐射剂量率 |
5.2 空气222Rn 浓度 |
5.3 矿物及周围土壤核素比活度 |
5.4 矿区及周边环境水样分析 |
5.5 小结 |
6 伴生放射性矿判定标准研究 |
6.1 矿物放射性核素含量与空气γ辐射剂量率相关性分析 |
6.2 伴生矿判定标准探讨 |
6.3 重庆市伴生矿的确定检验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9)燃煤电厂排放灰复田对公众所致的辐射剂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检验与测量方法 |
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1.2 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测量 |
1.3 仪器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排放粉煤灰中天然放射性水平 |
2.2 粉煤灰复田对公众所致的辐射剂量 |
3 小结与建议 |
四、四川省燃煤电厂对人群所产生的附加辐射剂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燃煤发电排放的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姜子英,张燕齐,陈晓秋,廖海涛,潘自强. 辐射防护, 2018(03)
- [2]哈尔滨市燃煤电厂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分析[D]. 于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3]燃煤的放射性排放研究进展[A]. 姜子英,潘自强,王春红,汪传高,李金凤,温保印,刘伟富,张燕齐.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5册(核材料分卷、辐射防护分卷), 2015
- [4]我国核电与煤电的外部成本研究[D]. 姜子英. 清华大学, 2008(08)
- [5]重庆市伴生矿放射性水平研究[D]. 杜恒雁. 清华大学, 2008(08)
- [6]西安市燃煤电厂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研究[D]. 王峰凌.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 [7]重庆市典型矿区环境放射性水平研究[D]. 郑阳华. 重庆大学, 2007(06)
- [8]煤灰渣利用中的辐射影响[J]. 文湘闽,李红,付晓华,李建成,尹艳.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3(03)
- [9]燃煤电厂排放灰复田对公众所致的辐射剂量评价[J]. 尹艳,李红,文湘闽,李建成.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2(04)
- [10]煤灰渣利用中对公众的附加辐射剂量[J]. 文湘闽,李建成,李红,付小华. 职业卫生与病伤, 19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