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种不同特性的锥形辐射

具有两种不同特性的锥形辐射

一、两种不同特征的锥辐射(论文文献综述)

胡悦[1](2021)在《汽车发动机舱典型油品火灾行为及火焰热辐射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汽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在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加的同时,汽车带来的火灾问题不容忽视。汽车发动机舱是一个具有复杂构造的统一整体,在有限的空间内,油路、电路和管路等各个功能部件均需承载复杂的工况。在不同的故障模式下,每一部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火灾风险。汽车火灾具有起火形式多样、火灾蔓延迅速、爆炸式燃烧和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特点,一旦发生,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研究汽车发动机舱典型故障模式下的油品着火、火蔓延和火焰辐射等科学问题是整车设计、汽车火灾调查和灭火救援的基础。本文对汽车发动机舱中典型的油路系统故障模式导致的火灾开展研究,探讨了发动机舱典型油品材料的热氧化、着火和燃烧特性,并通过模拟发动机舱起火情境,重构火灾蔓延过程,建立相关火焰辐射模型量化评估整车燃烧的火灾危险。主要内容包括:(1)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开展了空气气氛下汽车变速箱油品质量和热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油品热氧化过程可分为低温氧化(LTO)和高温氧化(HTO)两个阶段,在低温氧化阶段,质量下降约为90%,是衡量油品热氧化安定性的重要阶段。综合运用四种等转化率方法获取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油品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在转化率0.6之前,活化能基本保持不变,主要包括水分蒸发和添加剂(如醇类、脂类等含氧化合物)的降解等简单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之后随着转化率的增加,活化能呈现增加趋势。油品低温氧化阶段的平均活化能为71.78±13.12kJ/mol。另外,在分别通过Kissinger和Criado方法初步获取不同升温速率下指前因子的变化范围及反应模型函数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的优化拟合方法,获得油品低温氧化阶段优化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69.33 kJ/mol和1.28×106min-1,且其反应模型遵循减速模型曲线。(2)对外加辐射热流和初始油品厚度耦合条件下变速箱油品的液相温度、点燃时间、燃烧速率和热释放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点燃时间随外部辐射热流的增加而显着减小,但随初始油品厚度的增加,这种下降趋势逐渐减弱。此外,点燃时间随初始油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外加辐射热流的增加,点燃时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同时,本文还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液相热传递模型,发现点燃时间的变化规律本质上与被点燃前液相的一维传热有关。油品厚度的增加对上下液层间的热量传递具有促进作用,导致表面的升温速率降低,最终延长了点燃时间。但在较高外加辐射热流条件下,初始油品厚度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固定面积油品池火的准稳态燃烧速率几乎是恒定的,与初始油品厚度无关,而与外加辐射热流呈现线性关系。本文建立了初始油品厚度与峰值热释放速率指数形式的表征关系,并发现当油品初始厚度超过8mm这一阈值后,峰值热释放速率的增加幅度呈下降趋势。(3)开展了发动机舱起火后火蔓延过程、热释放速率和火焰辐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舱起火后,火焰从发动机舱到乘客舱再蔓延到车体后部,前保险杠和汽车车窗的掉落使得发动机舱和乘客舱的燃烧强度大幅提升。起火后15 min内燃烧主要集中在发动机舱,当在空调格栅处出现溢流火后,热释放速率(HRR)曲线首先以t2快速火发展。随后,保险杠的烧毁掉落,使得HRR以15.273 kW/s的增长速率达到峰值热释放速率。汽油泄漏后,峰值HRR达到3.38MW。本文还建立了发动机舱和乘客舱剧烈燃烧阶段的长方体火焰辐射模型,依据汽车尺寸、辐射热流和热释放速率试验数据,获取并验证了发动机舱和乘客舱剧烈燃烧阶段的火焰辐射分数,量化了汽车燃烧时周围的辐射场,提出了消防安全距离的判定标准。针对本文的研究条件,对无任何防护措施的人员、并行放置的相邻车辆和对头放置的车辆的消防安全距离最小建议值分别为7.3 m、2.1 m和 2.2 m。

郭永亮[2](2021)在《含磷离子液体的制备与阻燃聚苯乙烯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聚苯乙烯(PS)作为一种典型的热塑性树脂具有高度的易燃性。燃烧过程中,PS释放大量的燃烧热,产生浓厚的烟雾并伴随严重的熔滴现象。目前聚苯乙烯阻燃方法主要包括使用纳米材料和膨胀阻燃体系(IFRs)。然而,纳米材料容易在聚苯乙烯基体中团聚,而膨胀阻燃剂也受到阻燃效率和对基体力学性能损害的困扰。因此,增强纳米材料与聚苯乙烯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提高膨胀体系阻燃效率以及缓解力学性能损害是科研和生产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离子液体(IL)具有灵活的分子设计性以及与聚合物基体良好的界面相容性等优点,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本文中,分别尝试将含磷离子液体引入到纳米材料和膨胀阻燃体系,制备了离子液体修饰的杂化材料和三元膨胀阻燃体系,并进一步研究其对PS的阻燃行为模式。通过核磁共振仪(NMR),傅里叶红外扫描(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A)等手段对IL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极限氧指数仪(LOI)、垂直燃烧等级测试(UL-94)、微型量热仪(MCC)和锥形量热仪(CONE)测试了PS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和阻燃性能;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仪(XRD)、SEM、FTIR以及热重-红外联用仪(TG-FTIR)探索凝聚相和气相产物形貌和成分;运用旋转流变仪测试PS复合材料的流变学性能;使用万能拉伸机研究了离子液体对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力求为离子液体在阻燃聚苯乙烯的应用和高效阻燃体系的开发方面提供研究数据和理论依据。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选用1-乙烯基-3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VIm][BF4])和1-乙烯基-3咪唑丙基磺酸酯(VIPS)为单体,分别在乙烯基聚倍半硅氧烷(POSS)表面原位聚合,制备了两种POSS-ILs杂化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方式,分别将两种阻燃材料加入到PS树脂中制备了POSS-ILs/PS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聚离子液体的修饰使PS在燃烧过程中的点燃时间分别延长了21和26s,燃烧早期(200s)的热释放总量较PS分别下降了29.7%和27.0%。此外,离子液体改善了POSS与基体的界面相容性,提高了PS材料的弯曲强度。2.选用丁基三苯基鏻为阳离子,螯合水杨酸硼酸酯为阴离子,制备了含磷离子液体[BTP][BSc B]。将[BTP][BSc B]与聚磷酸铵(APP)和膨胀石墨(EG)复配组合成三元膨胀阻燃体系(APP/EG/IL),用于提高PS复合材料(APP/EG/IL/PS)的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APP/EG/IL总含量为15wt%时,APP/EG/IL/PS复合材料通过UL-94V0等级,极限氧指数达到26%,热释放速率和烟气产生速率峰值较PS分别下降了84.3%和74.2%;在燃烧过程中APP/EG/IL/PS产生了更早的膨胀现象。此外,流变学测试表明,APP/EG/IL/PS在相对较低温度下(251℃)建立了EG交联网络。3.选用丁基三苯基鏻为阳离子,分别使用苦杏仁酸、草酸、苹果酸制备了螯合硼酸酯为阴离子,继而得到三种含有不同阴离子的含磷螯合硼酸酯盐。将三种螯合硼酸酯盐分别与APP、EG复配组合成三元膨胀阻燃体系IFR/ILs。测试结果表明:当IFR/ILs含量为17wt%时,其中一种丁基三苯基鏻—螯合硼酸酯盐([BTP][BMB])使PS复合材料通过UL-94 V0等级,LOI达到27%。复合材料流变学结果表明,[BTP][BMB]使复合材料在较低温度(271℃)下建立了交联网络,展现了最好的阻燃能力。4.选用次磷酸铝(AP)和膨胀石墨为自膨胀体系,结合[BTP][BSc B]组成三元阻燃体系(AP/EG/IL),尝试开发高效阻燃体系,同时揭示离子液体驱动膨胀体系对火焰快速响应行为的产生原因。测试结果表明,当AP/EG/IL添加含量为13wt%,AP/EG/IL/PS复合材料通过UL-94 V-1等级。AP/EG/IL/PS在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和烟气总产生量较PS分别下降了72.5%,25.6%和28.3%。在燃烧过程中,[BTP][BScB]向气相释放了含磷物质,在凝聚相内降低了膨胀石墨在复合材料中的起始膨胀温度和拓宽了膨胀温度区间,使得自膨胀体系产生了更快的膨胀响应和更大尺寸的燃烧产物,从而产生快速膨胀和更早的保护响应。此外,IL改善了EG与基体的界面相容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PS的23.5±0.2 Mpa提升到26.0±0.8 Mpa。

张申级[3](2021)在《脉冲星子脉冲漂移现象分类的验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1967年脉冲星发现以来,脉冲星的研究就受到了天文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脉冲星是具有高速自转、强磁场和高密度的中子星,目前已经发现了3000多颗。脉冲轮廓是指脉冲星的辐射信号随时间周期变化的曲线。由于脉冲星会周期性的辐射出脉冲信号,因此在每个周期内记录下的脉冲信号就称为单脉冲。将多个单脉冲按周期叠加就会形成形状比较稳定的平均脉冲轮廓。子脉冲是单脉冲更精细的结构,子脉冲在辐射窗口中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是随机的,但也观测到,有一些脉冲星的子脉冲在辐射窗口中会向前或者向后以一定的速率移动,经历多个周期后子脉冲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的现象称之为子脉冲漂移。脉冲星的子脉冲漂移现象能反应脉冲星的辐射过程和一些物理机制,因此是脉冲轮廓研究中重要的方向之一。前人的研究将具有子脉冲漂移现象的脉冲星进行了分类。按照子脉冲在漂移时相位变化的特点分成了四类,分别为低混合相位调制漂移、切换相位调制漂移、相干相位调制漂移和弥散相位调制漂移。其中前三个分类与脉冲星辐射模型和视线扫过的位置相关。在核加双锥的辐射模型中,当视线所扫过的位置分别为核中心区域、内锥区域和外锥区域时,依次呈现为低混合相位调制漂移、切换相位调制漂移和相干相位调制漂移的性质。为了证实这种分类的准确性,本文对其进行了验证。首先从欧洲脉冲星数据库中找到前人工作中已经分类的具有子脉冲漂移现象,并且偏振位置角具有较好“S”曲线的脉冲星,共13颗。其中一颗脉冲星在5个观测频率的“S”曲线都较好,因此都进行了收集,共17组数据。然后对这些脉冲星的脉冲轮廓通过高斯拟合进行成份分离。通过成份数的数目就能初步判断视线扫过辐射轮廓的区域。为了进一步确认,计算出分离出来相应成份的宽度值,对前人们拟合出来的磁倾角和撞击角的值进行了验证,然后用磁倾角、撞击角及每个成份的宽度值,通过辐射束几何模型计算出相应成份的辐射束半径。比较撞击角和相应成份的辐射束半径大小就可以得出视线扫过辐射轮廓的区域。最后通过计算结果和对比分析,在核加双锥辐射模型中,发现切换相位调制漂移、相干相位调制漂移的分类较为准确,而低混合相位调制漂移的分类不太理想。

麦麦提艾力·米吉提,温志刚,王娜,王兆军,袁建平,YUEN Rai,闫文明[4](2021)在《PSR B1237+25的强脉冲辐射特性的观测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强脉冲是一种特殊的单脉冲辐射,表现为较强的射电爆发.利用新疆天文台南山25 m射电望远镜研究了PSR B1237+25的强脉冲辐射特性.发现探测到的793个强脉冲出现在积分轮廓的所有辐射成分中,峰值流量密度是平均脉冲的10.2至82.5倍.用对数正态分布对强脉冲的峰值流量密度比、信噪比和脉冲宽度的分布进行了拟合.在1540 MHz频率下首次发现PSR B1237+25有新的、微弱的辐射成分.新发现的最内锥辐射属于部分锥,前导成分非常微弱,因此很难被探测到.对3层锥结构进行的详细研究发现新成分非常靠近核区,辐射区高度以约300 km为步长逐步升高,中心锥和外锥辐射可能来自同一套磁力线.

黄文俊,黄秀健,温志刚,王洪光[5](2020)在《脉冲星PSR J1906+0746射电辐射束的观测特征及其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公开数据研究了PSR J1906+0746的主脉冲和中间脉冲的辐射特征。通过对各段时期的平均脉冲轮廓进行高斯拟合,得到了对应的10%峰值脉冲宽度和峰值流量密度,进而研究了与碰撞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脉冲辐射束的主要可见部分可由一束有确定磁经度角范围的磁流管产生,而中间脉冲则来自于环绕磁轴的磁力线上的辐射。现有的扇形束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主脉冲的特征,但难以解释中间脉冲的辐射特征。中间脉冲的特征要求改进扇形束模型,在假设磁轴四周的磁力线均有辐射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选择模型参数模拟观测到的条形辐射束。

吴开军[6](2020)在《后承力/整流支板和中心锥一体化结构流动传热研究》文中提出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在加力状态时有利于稳定燃烧,在非加力状态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流阻损失并提高推进效率,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红外辐射和雷达散射,缩短加力燃烧室长度,减轻加力燃烧室的重量,是未来高推重比、高隐身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本文以一体化加力燃烧室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后承力支板、整流支板和带气膜冷却的中心锥一体化设计的方案,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其流动传热特性及影响因素。在研究中心锥气膜孔结构参数对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的流动传热特性时,设计了三种中心锥气膜冷却方案,对应的一体化结构分别为: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基准模型(中心锥气膜孔α=90°、β=0°)、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模型A(中心锥气膜孔α=25°、β=0°)和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模型B(中心锥气膜孔α=25°、β=45°),得出以下结论:(1)α从90°减小到25°时,中心锥气膜冷却的总冷气量减少,出口截面的总压损失增加;中心锥壁面的平均温度降低,平均冷却效率升高;整流支板、后承力支板和内涵壁面的温度都略微增加,平均冷却效率都有所下降。(2)β从45°减小到0°时,中心锥气膜冷却的总冷气量增加,出口截面的总压损失降低;中心锥壁面的平均温度降低,平均冷却效率增加;整流支板A、B、内环、外环、支板和内涵外壁面的平均温度略有升高,内涵内壁面的温度略微降低;整流支板A、B、内环、外环、支板和内涵外壁面的平均冷却效率降低,内涵内壁面的平均冷却效率增加。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温比和压比对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模型A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温比的增加,内涵进口流量不断减少,外涵进口流量略微降低,中心锥气膜冷却的总冷气量变化不明显,但其与内涵进口流量的比值不断增大,出口截面的总压损失系数呈下降趋势;中心锥壁面平均温度逐渐升高,平均冷却效率逐渐降低;整流支板、后承力支板和内涵壁面的平均温度都单调升高,但整流支板A、B的平均冷却效率变化规律不明显,后承力支板和内涵外壁面的平均冷却效率逐渐减小,而内涵内壁面的平均冷却效率逐渐增加。(2)随着压比的增加,内涵进口流量和外涵进口流量都不断增加,中心锥气膜冷却的总冷气量近似线性增大,且总冷气量与内涵进口流量的比值也不断增大,出口截面的总压损失系数近似线性增大;中心锥壁面的平均温度逐渐降低,平均冷却效率逐渐增加;整流支板、后承力支板和内涵壁面的平均温度逐渐下降,平均冷却效率逐渐增加。

张涛[7](2019)在《管式加热炉简化机理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管式加热炉是石油化工过程中重要的加热设备,同时也是能耗最大的设备之一,对其生产过程的模拟与优化也成为了近年来加热炉的重点课题。因为其复杂的化学物理反应过程,以及内部传热过程相互耦合的复杂程度,使得直接对其进行模拟与参数优化变得更加困难。本文以某石化加工厂600万吨/年常压管式加热炉为研究对象,对加热炉传热过程进行了简化仿真建模与数值模拟两部分研究,以下为主要工作:(1)针对传统管式加热炉辐射与对流传热模型复杂且参数校正困难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各管路独立模拟再整体耦合传热的方法,将各个管路的辐射传热公式参数简化为整体的单一传热参数,从而简化了加热炉内辐射与对流过程,解决了参数的复杂校正困难。此外,简化模型将燃烧生成的烟气与火焰作为唯一热源,各段管壁作为中间介质接受烟气热量并对被加热流体传热。实验的仿真结果显示该简化模型可达到有效性与准确性;(2)利用CFD商业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对管式加热炉炉膛内部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实际现场管式加热炉实际尺寸建立三维几何模型,FLUENT6.3软件对炉膛内温度场,流场,浓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其内部湍流,燃烧,传热的全部过程。仿真过程中,借助Gambit软件对炉膛,燃烧器,炉管进行三维几何的建模和网格划分。选用标准的k-e湍流模型,不同的燃烧模型与辐射模型进行对比实验。(3)实验探究,采用组分运输模型中的涡耗散模型,P-1辐射模型计算结果和工业运行数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炉膛底部燃烧器附近会产生较大回流区,这对于炉膛内燃烧与温度分布有着相当重要作用,同时炉管表面向火侧与背火侧存在温度与热流不均现象,会严重影响炉管使用寿命。模拟计算结果为大型加热炉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陈绮惠[8](2019)在《毫秒脉冲星轮廓宽度随频率演化的研究》文中认为脉冲星是上世纪60年代发现的一种强磁场的致密天体,其快速自转能够产生很强的射电脉冲辐射。白转较慢的正常脉冲星的辐射宽度已有大样本的统计研究,但对毫秒脉冲星还缺乏较大样本的研究。本文的第一个工作是从EPN数据库中筛选了 38颗毫秒脉冲星,测量这些脉冲星脉冲轮廓的10%峰值宽度。利用Thorsett关系W10=Avμ+W10.0来拟合数据,得到每个脉冲星在400MHz和4.85GHz上的宽度相对变化率。结果发现48%的毫秒脉冲星轮廓随频率升高而变窄,13%的轮廓随频率升高基本上不变,39%的轮廓在高频时其脉冲宽度明显变宽。这个结果与正常脉冲星宽度随频率演化研究中的规律相似,只是宽度随频率升高而变宽的比例显着高于正常脉冲星。Kramer等人曾提出当观测者视线扫过脉冲星辐射束的部位越靠近边缘,观测到的射电辐射谱会比内禀的谱更陡的几何效应。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工作收集了 78颗同时具有磁倾角、碰撞角、脉冲轮廓宽度-频率演化关系和射电辐射谱指数的脉冲星,研究了谱指数对碰撞角相对于辐射束宽度比值的分布,没有发现统计上的相关性,因而从统计上排除了这种辐射谱致陡的几何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以后检验和发展不同的辐射束模型,脉冲星轮廓变化和辐射机制等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张颜荣[9](2019)在《脉冲星模式变换的分类研究》文中认为模式变换是脉冲星辐射的一种特殊现象,通常表现为辐射状态的突变,如脉冲轮廓形状、相位、强度、子脉冲漂移速度等。从模式变换现象被发现距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但是各种模式变换的研究散见于文献,缺乏系统的梳理,而物理机制也至今不明。本文旨在开展模式变换辐射特征的普查,并进行分类。从文献中共收集到64颗模式变换源,并收集和测量了辐射特征参数,这是迄今最大的样本。这些脉冲星的模式变换行为可以分为以下4种:脉冲星平均轮廓强度的变化、平均轮廓成分数量的变化、子脉冲漂移脉冲星漂移速率的变化、以及平均轮廓窗口的变化,我们分别对这四种行为对脉冲星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说明不同的模式变换行为可能会出现在不同年龄段的脉冲星上面。对进行过不同模式的偏振观测的模式变换脉冲星,我们也判断了其模式变换时辐射波模的变化,发现大部分有波模切换的发生。除了统计分类外,本文还对年轻脉冲星PSR J0614+2229的多频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两种模式的辐射流量和谱、脉冲相位、脉冲宽度、偏振位置角曲线以及辐射区的差异。结果表明这颗星的相位靠前的辐射模式的谱要比靠后的模式的谱更平,在模式变换发生时磁场位形保持不变,但是两种模式高度随频率的降低有显着差别,辐射区域在脉冲星表面也沿环向发生了偏移。论文通过从文献中收集模式变换脉冲星得到了最新最全的模式变换脉冲星样本以及他们的部分参数,制作成了第一个模式变换脉冲星星表,这为FAST等天文望远镜未来的脉冲星辐射机制的观测研究大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本文也首次对脉冲星模式变换行为进行了分类描述,并首次发现不同的模式变换行为可以发生在不同年龄段的脉冲星上面,这对脉冲星模式变换行为的理解以及模式变换与消零和子脉冲漂移的关系的研究很有帮助。

田乐[10](2019)在《《基础地质学》(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革新的科学技术使得地质学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基础地质学》因其丰富全面的内容和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很好的地质科普材料。翻译《基础地质学》也具有了一定的价值。《基础地质学》介绍了地质工作者的研究发现以及善用地球资源的方法。本书涉及专业领域,具有大量专业术语和一些如被动句、名词化以及长句等科技文本的特点,这给翻译工作造成困难。根据赖斯文本类型论,《基础地质学》属于事实性信息文本。翻译过程中运用简洁的语言力求清晰地表达内容。具体运用了转化法翻译名词化和被动句,使用拆分、理解、重组的方法成功翻译了长句。对于地质术语,译者通过字典等方式确定并分类了表达方式,避免了歧义并增加了可读性。没有精确表达的术语,译者结合上下文最终也确定了合理的表达方式。通过这次翻译项目,译者加深了对地质学科和翻译工作的认识。第一必须扩大专业知识面,这有助于完整地理解原文本。其次,善用理论并明确翻译策略。更重要的是,必须充分考虑中英文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避免母语干扰,同时灵活使用翻译技巧,使译文忠实通顺,朗朗上口。最后必须不断追求优秀的双语能力,使译文更上一层楼。

二、两种不同特征的锥辐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不同特征的锥辐射(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发动机舱典型油品火灾行为及火焰热辐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汽车火灾数据统计
        1.1.2 汽车火灾发生原因
        1.1.3 汽车火灾典型案例及其火灾危险性
    1.2 研究现状
        1.2.1 汽车材料与部件燃烧的研究现状
        1.2.2 汽车不同故障模式下火灾行为的研究现状
        1.2.3 汽车火蔓延规律和火灾危险性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思路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实验装置和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平台
        2.2.1 微尺寸和小尺寸实验平台
        2.2.2 全尺寸实验平台
    2.3 实验测量系统和方法
        2.3.1 质量损失测量系统
        2.3.2 火焰辐射测量系统
        2.3.3 温度测量系统
        2.3.4 火焰图像拍摄系统
        2.3.5 红外热像仪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发动机舱典型油品热氧降解规律及动力学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油路系统故障模式分析
    3.3 油品的基本物化参数
    3.4 实验设计
    3.5 动力学理论
        3.5.1 动力学方程
        3.5.2 动力学分析方法
    3.6 油品的热氧降解过程分析
    3.7 油品的动力学机制分析
        3.7.1 基于传统动力学方法的动力学机制分析
        3.7.2 动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的建立及数据拟合
    3.8 本章小结
    本章符号
第4章 发动机舱典型油品的点燃与燃烧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油品的热物性参数
    4.3 实验设计
    4.4 油品液相温度分布规律及分析
        4.4.1 油品的液相温度分布规律
        4.4.2 液相温度分布的数值计算
    4.5 点燃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分析
        4.5.1 点燃时间的变化规律
        4.5.2 基于传热的点燃时间变化原因分析
    4.6 燃烧速率和热释放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分析
        4.6.1 燃烧速率和热释放速率的变化规律
        4.6.2 峰值热释放速率的表征模型
        4.6.3 热释放速率数据有效性的验证
    4.7 本章小结
    本章符号
第5章 发动机舱起火条件下火焰热辐射模型和消防安全距离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设计
        5.2.1 实验车辆
        5.2.2 实验条件
        5.2.3 实验测量方法
    5.3 整车的燃烧过程
        5.3.1 燃烧过程分析
        5.3.2 燃烧过程中车体内外的温度变化规律
        5.3.3 燃烧过程中汽车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的变化规律
        5.3.4 燃烧过程中汽车周围辐射热流的变化规律
    5.4 典型燃烧阶段火焰热辐射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获取
        5.4.1 火焰热辐射模型的建立
        5.4.2 视角系数和总火焰面积的确定方法
        5.4.3 辐射分数的计算
        5.4.4 热辐射模型的可行性验证
    5.5 基于热辐射模型的消防安全距离的确立
        5.5.1 消防安全距离预测模型的建立
        5.5.2 发动机舱剧烈燃烧阶段消防安全距离的确定
        5.5.3 乘客舱剧烈燃烧阶段消防安全距离的确定
    5.6 一般性讨论
    5.7 本章小结
    本章符号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含磷离子液体的制备与阻燃聚苯乙烯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合物阻燃技术简介
        1.2.1 聚合物燃烧特点及聚合物阻燃研究方法
        1.2.2 聚合物阻燃研究进展
        1.2.3 聚合物阻燃研究小结
    1.3 聚苯乙烯燃烧特点及阻燃策略分析
        1.3.1 聚苯乙烯燃烧特点及火灾威胁
        1.3.2 聚苯乙烯阻燃策略分析
    1.4 聚苯乙烯阻燃研究现状
        1.4.1 纳米材料阻燃聚苯乙烯研究进展
        1.4.2 膨胀体系阻燃聚苯乙烯研究进展
        1.4.3 有机阻燃聚苯乙烯研究
        1.4.4 聚苯乙烯泡沫阻燃研究
        1.4.5 聚苯乙烯阻燃研究小结
    1.5 离子液体阻燃聚合物研究进展
        1.5.1 离子液体的固化行为对阻燃性能影响
        1.5.2 离子液体提高聚合物材料阻燃性能研究
        1.5.3 .离子液体协同无机材料阻燃聚合物研究
        1.5.4 离子液体阻燃聚合物研究小结
    1.6 课题内容及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聚离子液体修饰笼状硅氧烷提高聚苯乙烯火灾安全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乙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Vinyl POSS)的制备
        2.2.3 杂化体POSS-VIPSP的制备
        2.2.4 杂化体POSS-EVIM的制备
        2.2.5 POSS-ILs/PS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检测与表征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OSS-EVIM杂化体的化学结构表征
        2.4.2 POSS-VIPSP杂化体的化学结构表征
        2.4.3 POSS-ILs杂化体形貌表征
        2.4.4 POSS-ILs杂化体的XRD分析
        2.4.5 POSS-ILs杂化体热稳定性分析
        2.4.6 POSS-ILs/PS热稳定性分析
        2.4.7 POSS-ILs/PS微型量热仪和极限氧指数测试
        2.4.8 POSS-ILs/PS锥形量热仪测试
        2.4.9 POSS-ILs/PS燃烧残余物形貌分析
        2.4.10 POSS-ILs/PS燃烧产物拉曼分析
        2.4.11 POSS-ILs/PS机械性能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离子液体驱动自膨胀体系的快速响应行为高效阻燃聚苯乙烯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丁基三苯基鏻溴盐的合成([BTP]Br)
        3.2.3 双水杨酸螯合硼酸酯锂盐的合成(Li[BSc B])
        3.2.4 丁基三苯基鏻-螯合硼酸酯离子液体的合成([BTP][BSc B])
        3.2.5 APP/EG/IL/PS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检测与表征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BTP][BSc B]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表征
        3.4.2 APP/EG/IL/PS热稳定性分析
        3.4.3 APP/EG/IL/PS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
        3.4.4 APP/EG/IL/PS锥形量热仪测试
        3.4.5 APP/EG/IL/PS燃烧炭层形貌表征
        3.4.6 APP/EG/IL/PS燃烧炭层化学成分分析
        3.4.7 APP/EG/IL/PS燃烧产物拉曼分析
        3.4.8 APP/EG/IL/PS热裂解气相产物分析
        3.4.9 APP/EG/IL/PS流变性能分析
        3.4.10 APP/EG/IL/PS阻燃机理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阴离子的螯合硼酸酯高温熔盐对自膨胀阻燃聚苯乙烯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丁基三苯基鏻溴盐的合成([BTP]Br)
        4.2.3 双丙二酸螯合硼酸酯锂盐的合成(Li[BMLB])
        4.2.4 双草酸螯合硼酸酯锂盐的合成(Li[BOB])
        4.2.5 双苦杏仁酸螯合硼酸酯锂盐的合成(Li[BMB])
        4.2.6 丁基三苯基鏻-螯合硼酸酯盐的制备
        4.2.7 IFR/ILs/PS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检测与表征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丁基三苯基鏻-螯合硼酸酯盐的化学结构表征
        4.4.2 IFR/ILs/PS垂直燃烧和极限氧指数测试
        4.4.3 IFR/ILs/PS锥形量热仪测试
        4.4.4 IFR/ILs/PS燃烧炭层形貌表征
        4.4.5 IFR/ILs/PS燃烧炭层的XRD和 FTIR分析
        4.4.6 IFR/ILs/PS热裂解气相产物分析
        4.4.7 IFR/ILs/PS流变性能分析
        4.4.8 IFR/ILs/PS阻燃机理探讨
        4.4.9 螯合硼酸盐及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
        4.4.10 IFR/ILs/PS拉伸性能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离子液体驱动次磷酸铝/膨胀石墨体系的快速膨胀行为对阻燃聚苯乙烯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离子液体[BTP][BSc B]合成
        5.2.3 AP/EG/IL/PS复合材料制备
    5.3 检测与表征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AP/EG/IL/PS热稳定性分析
        5.4.2 AP/EG/IL/PS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
        5.4.3 AP/EG/IL/PS锥形量热仪测试
        5.4.4 AP/EG/IL/PS燃烧炭层形貌表征
        5.4.5 AP/EG/IL/PS复合材料XRD分析
        5.4.6 AP/EG/IL/PS复合材料FTIR分析
        5.4.7 AP/EG/IL/PS热裂解气相产物分析
        5.4.8 AP/EG/IL/PS拉伸性能分析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B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3)脉冲星子脉冲漂移现象分类的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中子星与脉冲星的发现
    1.2 脉冲星的性质
        1.2.1 脉冲星的特点
        1.2.2 脉冲星的灯塔模型
        1.2.3 脉冲星的射电辐射机制
    1.3 脉冲星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3.1 脉冲星对于星际介质的研究
        1.3.2 脉冲星时钟
        1.3.3 脉冲星导航
        1.3.4 引力波探测
    1.4 脉冲轮廓的研究
        1.4.1 单脉冲和平均脉冲轮廓
    1.5 本文结构
第2章 子脉冲漂移现象的相关研究
    2.1 子脉冲与子脉冲漂移
    2.2 关于子脉冲漂移的分类情况
第3章 成份数对子脉冲漂移现象分类的初步验证
    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3.2 脉冲轮廓高斯拟合成份分离
    3.3 子脉冲漂移分类的初步验证
第4章 辐射束半径与撞击角的比较对分类的近一步验证
    4.1 脉冲星的偏振
    4.2 辐射束几何模型
    4.3 撞击角和磁倾角的验证
    4.4 辐射束半径的计算
    4.5 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工作情况

(4)PSR B1237+25的强脉冲辐射特性的观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观测与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强脉冲信号在时间和相位上的分布
    3.2 强脉冲的S/N、W50和峰值流量密度比的统计分布
    3.3 辐射几何的分析
4 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5)脉冲星PSR J1906+0746射电辐射束的观测特征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脉冲宽度与碰撞角的关系
    2.2 辐射流量密度与碰撞角的关系
3 讨 论
    3.1 现有辐射束模型的困难
        (1)WPZ模型可以定量解释的观测事实
        (2)难以用WPZ模型解释的观测特征
    3.2 扇形束模型改进的方向
    3.3 关于磁轴附近辐射的物理机制
    3.4 两极辐射束的差异性
4 结 论

(6)后承力/整流支板和中心锥一体化结构流动传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先进加力燃烧室研究现状
        1.2.2 高温部件冷却方式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流固耦合传热计算方法
    2.1 流固耦合传热基本控制方程与湍流模型
        2.1.1 质量守恒方程
        2.1.2 动量守恒方程
        2.1.3 能量守恒方程
        2.1.4 固体导热方程
        2.1.5 湍流模型
    2.2 组分守恒方程
    2.3 辐射方程
        2.3.1 辐射传递方程
        2.3.2 离散坐标模型
    2.4 计算软件与求解过程设置
        2.4.1 计算软件
        2.4.2 湍流模型求解过程设置
        2.4.3 组分输运模型求解过程设置
        2.4.4 DO模型求解过程设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物理模型、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
    3.1 物理模型
        3.1.1 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基准模型(中心锥气膜孔α=90°、β=0°)
        3.1.2 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模型A(中心锥气膜孔α=25°、β=0°)
        3.1.3 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模型B(中心锥气膜孔α=25°、β=45°)
    3.2 计算模型
        3.2.1 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基准模型
        3.2.2 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模型A
        3.2.3 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模型B
    3.3 网格划分与网格独立性验证
        3.3.1 网格划分
        3.3.2 网格独立性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基准模型流动传热特性研究
    4.1 计算模型
    4.2 计算域与边界条件
        4.2.1 计算域
        4.2.2 边界条件
    4.3 参数与截面定义
        4.3.1 参数定义
        4.3.2 截面定义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4.4.1 流动特性分析
        4.4.2 中心锥气膜冷却效果分析
        4.4.3 支板传热特性分析
        4.4.4 内涵壁面传热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支板-中心锥一体化结构流动传热特性和中心锥气膜冷却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5.1 计算模型
    5.2 计算域与边界条件
        5.2.1 计算域
        5.2.2 边界条件
    5.3 流动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5.3.1 中心锥气膜孔结构参数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5.3.2 发动机状态参数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5.4 中心锥气膜冷却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5.4.1 中心锥气膜孔结构参数对中心锥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
        5.4.2 发动机状态参数对中心锥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
    5.5 支板传热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5.5.1 中心锥气膜孔结构参数对支板传热特性的影响
        5.5.2 发动机状态参数对支板传热特性的影响
    5.6 内涵壁面传热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5.6.1 中心锥气膜孔结构参数对内涵壁面传热特性的影响
        5.6.2 发动机状态参数对内涵壁面传热特性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管式加热炉简化机理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加热炉相关领域的历史、现状及研究进展
        1.2.1 管式加热炉概述
        1.2.2 管式加热炉的分类
        1.2.3 加热炉一般结构
        1.2.4 加热炉模型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论文结构及各章节内容
第二章 加热炉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2.1 辐射室基本控制方案
    2.2 湍流模型
        2.2.1 直接数值模拟法
        2.2.2 大涡模拟法
        2.2.3 雷诺平均法(RANS)
    2.3 燃烧模型
        2.3.1 概率密度函数模型
        2.3.2 涡耗散模型
    2.4 辐射模型
        2.4.1 P-1模型
        2.4.2 离散坐标(DO)辐射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常压炉的CFD模拟研究
    3.1 加热炉的三维模型建立
    3.2 网格划分
    3.3 边界条件的建立
    3.4 炉内模型的确立
    3.5 燃烧器简化结构
    3.6 模型结果分析
        3.6.1 燃烧模型对比分析
        3.6.2 辐射模型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热炉简化机理模型
    4.1 简化模型理论基础
        4.1.1 基准假组分理论
        4.1.2 燃烧模型理论
        4.1.3 炉内简化辐射对流方法
        4.1.4 耦合求解方法
    4.2 简化模型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实验稳态数据对比
        4.2.2 简化模型预测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毫秒脉冲星轮廓宽度随频率演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脉冲星辐射特征和研究前沿
    2.1 脉冲星的发现
    2.2 脉冲观测特征
    2.3 毫秒脉冲星与正常脉冲星的比较
    2.4 累积脉冲轮廓随频率的变化
    2.5 脉冲星射电辐射束模型
第三章 毫秒脉冲星轮廓宽度随频率演化的研究
    3.1 数据来源
    3.2 轮廓宽度测量
    3.3 宽度数据拟合
    3.4 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脉冲星射电辐射谱致陡的几何效应的观测检验
    4.1 数据来源
    4.2 数据处理
    4.3 几何效应的检验
    4.4 结果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毫秒脉冲星轮廓宽度随频率演化的研究
    5.2 脉冲星射电辐射谱致陡的几何效应的观测检验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脉冲星模式变换的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脉冲星简介
    2.1 脉冲星的动力学演化
    2.2 脉冲星的热演化
    2.3 旋转矢量模型
    2.4 正交偏振模式
    2.5 脉冲星的辐射束结构
    2.6 脉冲辐射随频率的变化
    2.7 不稳定脉冲星
    2.8 小结
第3章 脉冲星模式变换行为的分类
    3.1 模式变换脉冲星星表
    3.2 模式变换脉冲星的总体分布
    3.3 模式变换脉冲星的分类
    3.4 模式变换脉冲星的偏振变化
    3.5 小结
第4章 PSR J0614+2229的多波段观测
    4.1 观测与数据处理
    4.2 流量-相位关系的模式依赖性
    4.3 流量和谱特征
    4.4 相位和宽度特征
    4.5 PPA的 RVM拟合
    4.6 脉冲辐射窗口与辐射高度
    4.7 小结
第5章 讨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模式变换脉冲星概况
后记

(10)《基础地质学》(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Project Overview
    1.1 Description of the Projec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Chapter Two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 Parallel Texts Collection
    2.2 Glossary Building
    2.3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3.1 Difficulties
        3.1.1 Technical Terminologies
        3.1.2 Nominalization
        3.1.3 Long Sentences
        3.1.4 Passive Sentences
    3.2 Solutions
        3.2.1 Selection of Equivalents
        3.2.2 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3.2.3 Division and Sequence Adjustment
        3.2.4 Conversion from English Passive into Chinese Active
Chapter Four Feedbacks and Reflections
    4.1 Feedbacks
    4.2 Reflection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Appendix A Translation of Physical Geology(excerpts)
Appendix B A Feedback Sheet

四、两种不同特征的锥辐射(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发动机舱典型油品火灾行为及火焰热辐射模型研究[D]. 胡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2]含磷离子液体的制备与阻燃聚苯乙烯机理研究[D]. 郭永亮.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脉冲星子脉冲漂移现象分类的验证研究[D]. 张申级. 西南大学, 2021(01)
  • [4]PSR B1237+25的强脉冲辐射特性的观测与研究[J]. 麦麦提艾力·米吉提,温志刚,王娜,王兆军,袁建平,YUEN Rai,闫文明. 天文学报, 2021(01)
  • [5]脉冲星PSR J1906+0746射电辐射束的观测特征及其启示[J]. 黄文俊,黄秀健,温志刚,王洪光.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20(04)
  • [6]后承力/整流支板和中心锥一体化结构流动传热研究[D]. 吴开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7]管式加热炉简化机理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D]. 张涛.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8]毫秒脉冲星轮廓宽度随频率演化的研究[D]. 陈绮惠. 广州大学, 2019(01)
  • [9]脉冲星模式变换的分类研究[D]. 张颜荣. 广州大学, 2019(10)
  • [10]《基础地质学》(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田乐.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具有两种不同特性的锥形辐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