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审计档案工作向信息管理为主转变的必然性(论文文献综述)
梁英松[1](1995)在《论审计档案工作向信息管理为主转变的必然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审计档案工作向信息管理为主转变的必然性梁英松审计档案管理按管理对象来分,可分为实体管理和信息管理两种方式。实体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基础.信息管理是实体管理的发展和延续。审计档案信息存在于档案实体中,并且固定于档案中的特定位置。档案利用者利用审计档案是为...
孙坤[2](2003)在《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文中研究表明审计因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必须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满足社会为其提出的新的要求,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审计质量始终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尤其是在中国已经加入WTO,注册会计师职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之后,如何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在论述了审计功能的不可或缺性、审计质量对实现审计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审计质量的含义、审计质量的特征、评价审计质量的标准等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审计质量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责任主体,并构建出以政府、注册会计师职业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群体为要素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保证体系。 本文由导言和7章组成。 导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动机和研究的思路。笔者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质量本来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且由于近几年来涉及注册会计师的财务丑闻的相继出现,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社会公信力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审计执业质量问题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写作思路是,首先论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社会地位,然后分析审计质量对于审计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进而剖析影响审计质量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及其责任归属,建立起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保证体系。 各章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审计质量是审计功能实现的保证。本章首先说明在市场经济结构中,审计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功能。通过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论证审计功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实施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审计功能。 在论述了审计功能的不可或缺性的基础上,说明审计功能的实现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得出审计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以令人满意的审计质量为基础的结论。审计是通过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审计信息来实现其功能的,功能实现的程度2内容提要取决于审计信息的质量,也就是取决于审计的质量。本章将对审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并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现状加以评价。 第二章,审计质量的制约因素和审计质量保证体系。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按各种因素与审计主体的关系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加以论述。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和科教文化的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和法律因素对民间审计的影响是最强烈的;内部因素包括职业组织的自律性质量管理、事务所质量控制、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标准和审计方法等。二是审计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构成审计质量保证体系的主体可以说都是审计质量的责任者。笔者将审计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为四个主体,即政府部门、职业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群体。这两部分内容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即每一种审计质量的制约因素都可以归属到一个或几个责任者身上,也就是说,可以归结到审计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或两个层面上。如,能够改变或控制影响审计质量的外部因素的主体就是政府;能够影响审计质量控制这一因素的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群体对审计质量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具体表现在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比较丰富的执业经验,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并不断地有所创新,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进行专业判断。有的因素受到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多个成分的影响,如行业监管问题,既与政府有关,也与行业组织有关;审计职业标准的建设、实施和完善则要依靠政府、职业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和全体注册会计师的共同努力。 从第三章开始探讨审计质量的保证问题,内容安排采用因素与保证体系相结合的形式。第三章谈政府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其职责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审计外部环境,如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变审计关系失衡局面;治理虚假会计信息;推动法治建设、改善法律环境等。二是强化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和监督。改善审计外部环境可间接地提高审计质量,强化政府监管可直接提升审计质量。内容提要 第四章,职业组织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职业组织是审计质量保证体系中的第二个层次,行业自律性管理对审计质量有着广泛的和直接的影响。关于行业监管模式问题还是有必要讨论的。当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与注册会计师有关的财务造假事件之后,美国等国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进行了改革,我国也做了调整,政府收回了原委托给职业组织的行政管理权,所以目前实行的是一种以政府管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行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也许符合一定时期的情况,但是否是一种长期的、最有效的模式还值得探讨。本章还论述了职业组织的管理职责和管理内容,提出了改进行业管理的建议。 第五章,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在审计质量保证体系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说是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像产品加工厂一样,会计师事务所是审计产品的加工厂,是审?
丁水明[3](2006)在《政府审计信息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是随着国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而逐渐开展的。目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日趋普及,以查账为主要手段的审计职业遇到了来自计算机技术的挑战。为此,审计机关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大力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全面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总的来说,审计信息化建设包括审计实施信息化和审计管理信息化两个方面。文章对计算机审计含义、方式、目标、任务、特点及其产生和发展进行剖析,对国内外计算机审计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和比较,阐述了各种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技术和方法。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的存储方式,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联网审计模式。为了规范审计工作程序,根据审计项目的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和审后汇总三个阶段的不同需求,提出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在审计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质量控制措施。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审计工作实践,提出了区级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方案,该方案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模块已开发完成并成功投入使用。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是审计实施的信息化建设,对计算机审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提出了集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信息管理以及联网审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区级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方案,这对于各级地方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周云平[4](2007)在《转型期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践的发展。因此,本文以我国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为研究对象,较为深入系统地探讨了政府绩效审计理论。这对于促进在我国建立和完善政府绩效审计监督制度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包括绪论、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审计系统分析、组织模式、审计实施模式、审计方法模式、审计结果运用模式、案例分析和结束语等九部分内容。本文首先把绩效审计模式研究的视角定位在我国“转型期”,将国外绩效审计先进的理论、方法、实践经验与我国当前国情和审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政府绩效审计模式作为一个处于一定外部环境下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把政府绩效审计的外部环境作为分析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构建我国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并得出结论要建立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特点的绩效审计模式,实现财务审计为主向绩效审计为主的渐进式转变。以绩效审计模式作为框架,以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期”为背景研究绩效审计是本文的理论创新。接着,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系统论等现代管理理论,从组织实施、审计方法和结果运用等角度构建绩效审计模式,一是实行审计过程的“系统流程再造”,提出要适应公共政府、责任政府和民主政府建设的需要,强化系统流程的输入和输出环节,提高绩效审计的公开透明度和审计结果运用度,变审计系统“自闭式”循环为“开放式”循环。二是探索政府绩效审计方法体系。因为单纯研究具体技术方法不能解决开展绩效审计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思想方法创新指导具体审计技术方法的角度进行绩效审计方法模式研究。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体系包括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一般方法,实质上是审计人员的思想方法。审计技术方法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审计自身目的的变化和对象范围的扩展,审计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以及在规划与实施审计时审计人员以什么为工作切入点,才能以高效率低风险的方式完成审计任务,从而达到设定的审计目标。理论联系实际是本论文的一大特点。最后,本文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某城市滨海公园建设项目的绩效审计案例的分析,对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实施运用进行了实证研究,说明了本文提出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在我国转型期是可行的。
程倩[5](2016)在《审计信息化背景下审计电子文件管理规律探究》文中指出在计算机普及的进程中,信息化审计的普遍导致审计电子文件的数量和种类迅速扩张,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釆用网络文献搜索法、代入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以审计信息化为背景,从审计电子文件的定义的角度出发,总结出近年来审计电子文件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其次,从三个不同审计主体的角度比较审计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的异同点,讲述了审计电子文件从准备阶段、开展阶段到完成阶段的形成过程。最后,本文在广泛搜集资料、调查对比探究出审计电子文件管理规律的五大方面,并通过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电子文件形成过程的差异化,来探究出审计电子文件管理过程的规律,为后续的该类文件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审计电子文件的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它属于审计档案的一种分支,围绕审计电子文件管理规律的研究是从文件的形成主体、文件的形成过程、文件的管理差异等一系列工作,探究其文件管理的规律。
张斌,高大岭,计红胜,韩建华,徐拥军,张晓,李红梅,魏扣,丁子涵[6](2014)在《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实际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宏观体制(国家层面的企业档案事业管理)、微观体制(组织层面的企业档案工作管理)以及业务模式面临挑战。因而,企业档案管理体制和模式创新提上日程,对其进行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1.1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历史演变及现状1.1.1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宏观体制历史演变企业档案管理宏观体制即外部管理体制,主要是指从国家、地区和专业系统的角度确立对企业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职能、组织
王艳霞[7](2007)在《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4年12月国家提出旨在建设农业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的“金农工程”以来,各地投资几十亿元,建成了县级以上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但是网络信息的“进村入户”——向农业生产领域的延伸受到阻滞,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发挥。在国家投资有限、农民收入较低的现实情况下,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必须通过科学管理和制度创新,走一条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道路。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如何构建一个结构完整、动力充足、产出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为分析工具,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信息系统运行的“源”-“流”-“用”出发,构造出生产子系统、传播子系统和施效子系统,并对三个子系统的内部结构、要素状态、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接着探讨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政府主导、联合推动”的模式是适合我国现实的基本模式,并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评价法构造了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的实际测评,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是研究结论,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一部分:背景分析,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理论和实践发展。第一章“导论”,主要对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二章“基本概念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辨析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然后重点介绍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和信息管理理论,它们是支持本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方法支持。第三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首先综述了我国学术界对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服务研究的理论贡献,然后简述了国际上主要国家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现状和经验,最后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找准研究的切入点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二部分:系统结构分析,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构成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的核心部分。第四章“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研究”,区分了农业信息资源与信息产品的不同涵义,设计了农业信息产品生产过程模型,结合河北省农业信息资源规划实际,重点考察了农业信息资源规划、信息源、采集与加工、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库共享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第五章“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研究”,结合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对信息传播的不同形式进行了比较评价,应用传播理论的“五W模型”构造了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分析了传播子系统中要素的存在状态和传播机制,总结了突破“最后一公里”的几种经验模式,并对几种模式内部包含的利益机制和适用环境进行了比较和总结。第六章“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研究”,定义了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构造了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分析了农业信息施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以“四个效率”为中心,提出了促进信息施效的五组控制要素,接着分析了“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条件、因素和作用机制,提出了促进网络信息施效的措施。第三部分:系统控制与管理,即第七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农业信息的公共品特性是国家主导系统建设与管理的理论依据,政府主导、联合多主体共同推进的模式对于加快系统建设的步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各地方已经出现“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建设与管理”的成功模式。第四部分:系统评价,即第八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在本章设计出一套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层指标的单层次排序权重向量,以此作为下一步多级模糊评价中所需要的指标权重:然后计算出各层指标相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根据组合权重值排序就十分清楚不同指标对总目标的重要程度,从而可以确定对系统重点管理和监控的对象;多级模糊评价结果与评价值相结合不仅能测定评价系统的水平,还可用于对不同区域的比较,有利于区域之间相互促进;运用专家调查资料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实际评价,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第五部分即第九章“研究结论”,在综合考虑全文所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论点,并对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何岸[8](2006)在《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高校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高校内部管理中逐渐被广泛应用,对高校内部审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在高校运用的日趋成熟,使得高校的内部控制随之改变,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现代高校审计不仅要利用计算机作为其审计手段,还要把计算机信息系统作为其审计的对象。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在信息处理流程、内部控制、信息存储介质和存取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技术、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证据的评价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为了更好、更充分地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作用,对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展开研究,既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又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全文围绕着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展开论述。首先对高校内部审计进行理论阐述,分析了内部审计的本质和特征,以及加强高校内部审计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信息化对高校传统内部审计的影响,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着重对高校内部审计的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的关键步骤和核心基础,良好的内部控制将有利于信息系统的安全与完整,并保证系统所提供信息的真实与可靠。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策略,即提高审计地位强化信息化意识、设置审计委员会、实施审计项目外包、积极探索审计方法的创新、培养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审计队伍、以及努力建设高校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等。文章最后以对某高校收费系统的审计进行实证分析。
徐茜[9](2017)在《基于信息化视角下的XX公司内部审计流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确保公司业务正常运行的监督职能部门,在中小企业管理层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与外部审计相比较,内部审计能保障公司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还能在公司制度、章程等方面确保其按合规、合法、合理的原则运行,成为帮助公司防范风险、优化管理、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手段。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也为公司带来了技术性的变革。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内部审计在当下的困境,是目前内部审计角色转变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转变传统内部审计工作方式,结合信息化手段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以XX公司为背景,分析了其内部审计现状,以商业促销审计为例进行了审计流程的详细示例,指出其存在问题。然后结合该企业现阶段建立起的业务一体化信息环境,设计出适合案例公司的信息化背景下的内部审计流程,详细的阐述了每个步骤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具体操作方法。该流程的建立,将手工审计方式变为计算机自动控制过程,使事后的内部审计变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审计,让内部审计的功能得以有效的发挥。在文章的第五部分,选取该公司的具体审计项目为案例,借助Power Builder9.0系统开发工具,按照设计的内部审计流程,开发了该审计项目的审计模块,演示了信息化背景下内部审计的运作流程,简要说明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内部审计流程是如何运作的。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为案例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参考方法。
叶鹏[10](2015)在《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实现研究》文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蕴含着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精髓,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和社会生命力。截至2013年5月,中国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共有29个。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指导下加入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各级各类的政府机构与科研团体均对非遗保护进行了进行了系统性建设和阶段性研究。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与科技融合”重大战略的提出将不断推动我国非遗研究向的发展,在研究领域中尝试和实现跨界融合和创新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着眼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视角,以我国非遗保护需求为切入点,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创新点,以档案学理论为支撑点,结合我国非遗的自身特点与保护实际,重点引入国外成熟的非遗保护机制模型和保护理念,研究具有普适价值的非遗保护机制及其实现路径,为我国非遗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从“融合创新”出发,以多学科理论为背景,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的非遗保护机制模型,综合运用元数据、非遗图谱等技术与方法,以非遗档案数字化融合保护平台为载体,提出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下非遗档案保护的驱动机制、管理机制、创新机制和参与机制,阐释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档案保护新机制,从而推动我国应用性、科技性非遗保护机制的形成。在应用研究方面,本文从“顶层设计”入手,研究构建非遗档案数字化融合保护平台,在对现有数字化非遗档案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信息挖掘和可视化保存,保证非遗数字化信息的得到保存、传播和利用。通过平台实施打通保护需求和行政管理的隔阂,从政府主导、融合创新、需求导向和社会保护的角度,推动我国非遗档案保护的拓新发展,从而加速我国原真性、整体性非遗档案保护策略的实现。全文由绪论、文献综述、正文和结语四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等内容。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非遗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技术发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正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非遗保护机制的相关界定。本节以讨论非遗、非遗保护和非遗保护机制等概念为途径,在梳理非遗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为引入文化与科技融合理念的相关研究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第二部分——当前我国非遗保护机制的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诉求。本节通过对我国非遗保护机制的总结与分析,提出现阶段我国非遗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下非遗保护机制的界定及其内涵。第三部分——国内外非遗保护与科技融合的案例分析。本节通过对欧盟ECHO工程、加拿大LAC工程、韩国国家非遗数字化档案记录工程和中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案例分析,并对上述工作运行机制进行了概括,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第四部分——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下我国非遗保护机制的构建。本节基于前述对文化与科技融合下非遗保护机制的阐释,对该机制形成的影响要素、构建原则、构建方法和驱动机制模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文化与科技融合下非遗保护机制的实现打下理论基础。第五部分——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下我国非遗保护机制的实现。本节根据前述对文化与科技融合下非遗保护机制的理论研究,结合国内外新兴技术和机制方法,从管理、制度和技术三个方面提出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下非遗保护驱动机制的构建举措。第六部分——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下我国非遗保护机制实现的保障举措。本节从政策保障、行政保障、资金保障和传承保障四个方面,提出推动和拓展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下我国非遗保护机制发展的保障措施。结语则包括笔者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系全体老师的虔敬谢意,以及在攻博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二、论审计档案工作向信息管理为主转变的必然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审计档案工作向信息管理为主转变的必然性(论文提纲范文)
(2)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研究动机与思路 |
1 审计质量是审计功能实现的保证 |
1.1 审计的动因--从审计的产生看审计功能的不可或缺性 |
1.1.1 受托经济责任论 |
1.1.2 代理论 |
1.1.3 信息论 |
1.1.4 保险论 |
1.1.5 冲突论 |
1.1.6 个人评述 |
1.2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审计成长的根本推动力 |
1.2.1 合伙企业的出现 |
1.2.2 股份公司的兴起 |
1.2.3 资本市场的形成 |
1.2.4 经济危机的发生 |
1.2.5 跨国公司的发展 |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审计功能 |
1.4 审计功能实现的形式--审计信息供给 |
1.4.1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商品 |
1.4.2 信息商品的价值取决于质量 |
1.4.3 审计信息的含义及其质量特征 |
1.5 审计功能实现的依托--令人满意的审计质量 |
1.5.1 质量的含义 |
1.5.2 审计质量的含义 |
1.6 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 |
1.6.1 最高标准 |
1.6.2 职业标准 |
1.6.3 两类标准的关系 |
1.7 对审计供求现实的评价 |
1.7.1 审计需求 |
1.7.2 审计供给 |
2 审计质量制约因素与质量保证体系 |
2.1 审计质量制约因素 |
2.1.1 外部因素 |
2.1.2 内部因素 |
2.2 审计质量保证体系 |
2.2.1 政府 |
2.2.2 职业组织 |
2.2.3 会计师事务所 |
2.2.4 注册会计师 |
3 政府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 |
3.1 中国注册会计师所面对的外部执业环境 |
3.1.1 失真的会计信息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如履薄冰 |
3.1.2 市场缺乏对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 |
3.1.3 法律环境方面--法律的约束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 |
3.2 谁应对审计外部执业环境负责 |
3.2.1 从会计信息失真看政府的责任 |
3.2.2 市场为什么不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
3.2.3 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和低水平的会计工作限制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
3.2.4 不尽完善和协调的法律使审计缺少刚性约束 |
3.3 政府应该做什么 |
3.3.1 改善执业环境 |
3.3.2 强化政府监督 |
4 职业组织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 |
4.1 职业组织是审计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
4.1.1 职业组织的作用 |
4.1.2 我国职业组织监管的简要回顾 |
4.2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选择 |
4.2.1 管理模式的比较 |
4.2.2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理性选择 |
4.3 现行管理模式下协会管理的目标、职责与内容 |
4.3.1 职业管理的目标 |
4.3.2 协会的职责 |
4.3.3 协会管理的内容 |
4.4 关于改进行业管理的思考 |
4.4.1 理顺行业监管体制 |
4.4.2 加强职业组织建设,完善行业自律管理机制 |
4.4.3 完善行业法制建设 |
4.4.4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体制建设 |
4.4.5 建立事务所质量评价体系 |
4.4.6 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并举 |
4.4.7 加强审计质量信息管理 |
5 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 |
5.1 事务所质量控制的原则 |
5.1.1 制度化原则 |
5.1.2 全面控制的原则 |
5.1.3 重点控制的原则 |
5.1.4 分级管理的原则 |
5.2 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和组织结构 |
5.2.1 事务所的体制选择 |
5.2.2 事务所的组织结构 |
5.3 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 |
5.3.1 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
5.3.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容 |
5.3.3 从质量出发对审计人员实施恰当的管理 |
5.4 事务所全面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
5.4.1 建立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依据 |
5.4.2 全面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 |
5.5 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 |
5.5.1 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控制 |
5.5.2 委派审计人员的控制 |
5.5.3 审计计划的控制 |
5.5.4 内部控制评价的控制 |
5.5.5 审计取证的控制 |
5.5.6 审计工作底稿的控制 |
5.5.7 审计报告的控制 |
5.5.8 审计档案的控制 |
5.5.9 主审的质量控制 |
6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 |
6.1 职业道德 |
6.2 专业胜任能力 |
6.2.1 必要的专业知识 |
6.2.2 审计方法的运用与创新 |
6.2.3 专业判断 |
7 审计职业标准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 |
7.1 审计职业标准概述 |
7.1.1 建立审计职业标准的背景 |
7.1.2 审计职业标准体系 |
7.1.3 职业标准体系各组成部分的配合 |
7.2 审计技术标准:独立审计准则 |
7.2.1 审计准则的作用 |
7.2.2 审计准则的要素 |
7.2.3 审计准则体系 |
7.2.4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非鉴证业务准则 |
7.2.5 关于审计准则建设的思考 |
7.3 审计职业道德标准:职业道德准则 |
7.3.1 建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意义 |
7.3.2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素 |
7.3.3 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设的思考 |
7.4 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
7.4.1 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意义 |
7.4.2 质量控制准则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7.4.3 我国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的内容 |
7.4.4 思考与建议 |
7.5 职业后续教育标准:审计职业后续教育准则 |
7.5.1 建立职业后续教育准则的意义 |
7.5.2 职业后续教育准则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政府审计信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背景 |
1.2 论文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2章 计算机审计 |
2.1 计算机审计的含义 |
2.2 计算机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
2.3 计算机审计方式 |
2.4 计算机审计的目标、任务和特点 |
2.5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技术 |
2.6 计算机审计软件 |
第3章 国内外计算机审计发展状况 |
3.1 国外计算机审计发展状况 |
3.2 我国计算机审计现状 |
3.2.1 我国计算机审计初见成效 |
3.2.2 审计署驻南京市特派员办事处进行了远程审计的尝试 |
3.2.3 广东省南海市网络审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
3.3 我国计算机审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联网审计 |
4.1 审计数据分布类型 |
4.2 联网审计的数据采集 |
4.3 联网审计的数据存储 |
4.4 联网审计组网模式的选择 |
4.4.1 联网审计集中式组网模式 |
4.4.2 分布式组网模式 |
4.4.3 点对点式组网模式 |
第5章 审计管理信息化 |
5.1 审计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
5.2 审计项目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
5.3 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在审计过程中的运用和质量控制 |
5.3.1 审计程序 |
5.3.2 审前准备管理及其质量控制 |
5.3.3 审计实施管理及其质量控制 |
5.3.4 审后汇总管理及其质量控制 |
第6章 案例:南汇区审计信息化实践 |
6.1 系统目标 |
6.2 设计原则 |
6.3 约束条件与规范环境 |
6.4 需求分析 |
6.4.1 系统功能需求 |
6.4.2 系统性能需求 |
6.4.3 系统运行需求 |
6.5 系统的功能 |
6.6 系统结构 |
6.6.1 审计办公自动化系统 |
6.6.2 审计项目管理系统 |
6.6.3 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 |
6.6.4 审计支持系统 |
6.6.5 审计决策系统 |
6.6.6 审计政务公开系统 |
6.7 系统环境配置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转型期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 |
1.2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基础 |
2.1 传统审计理论 |
2.1.1 审计导因理论 |
2.1.2 传统审计模式 |
2.2 系统学理论 |
2.2.1 系统的概念 |
2.2.2 系统的特征 |
2.2.3 系统论研究 |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1 理论概述 |
2.4.2 理论提出及演变 |
2.5 组织结构理论 |
2.5.1 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 |
2.5.2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
2.6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6.1 信息经济学理论概述 |
2.6.2 信息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
2.6.3 西方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 |
2.6.4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意义 |
第三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系统分析 |
3.1 政府绩效审计系统学研究 |
3.2 政府绩效审计系统外部环境分析 |
3.2.1 社会需求环境 |
3.2.2 经济制度环境 |
3.2.3 政治体制环境 |
3.2.4 法制建设环境 |
3.2.5 文化传统环境 |
3.2.6 技术基础环境 |
3.3 基于进化博弈的政府绩效审计系统内部利益相关者分析 |
3.3.1 绩效审计利益相关者关系分析 |
3.3.2 绩效审计利益相关者进化博弈分析 |
3.3.3 对策和建议 |
3.4 建立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
3.4.1 转型期绩效审计的需求性分析 |
3.4.2 转型期绩效审计的特殊性分析 |
3.4.3 转型期绩效审计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模式——审计组织优化 |
4.1 当前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模式及缺陷 |
4.1.1 当前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模式概述 |
4.1.2 当前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模式缺陷 |
4.2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模式优化 |
4.2.1 政府绩效审计外部组织优化 |
4.2.2 政府绩效审计内部组织优化 |
第五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模式——审计程序优化 |
5.1 当前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模式及缺陷 |
5.1.1 当前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模式 |
5.1.2 当前绩效审计实施模式缺陷 |
5.2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模式优化 |
5.2.1 审计准备阶段 |
5.2.2 实施审计阶段 |
5.2.3 审计报告阶段 |
5.2.4 审计结果运用 |
5.2.5 后评价阶段 |
第六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方法模式——审计方法优化 |
6.1 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研究综述 |
6.2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方法优化 |
6.2.1 思想方法优化 |
6.2.2 数据信息收集技术优化 |
6.2.3 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优化 |
6.2.4 绩效审计技术方法优化 |
第七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结果运用——审计应用优化 |
7.1 当前绩效审计结果运用概况 |
7.2 国外绩效审计结果运用经验 |
7.2.1 审计结果公告 |
7.2.2 政府答复 |
7.2.3 跟踪检查 |
7.3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应用模式创新 |
7.3.1 健全绩效审计结果应用规范 |
7.3.2 建立审计发现问题问责制度 |
7.3.3 落实审计整改措施 |
7.3.4 推行审计公告制度 |
7.3.5 创新绩效审计的成果形式 |
第八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实证研究 |
8.1 某市政建设项目背景 |
8.2 绩效审计组织模式优化 |
8.3 绩效审计实施模式优化 |
8.3.1 审计准备阶段 |
8.3.2 审计实施阶段 |
8.3.3 绩效审计报告阶段 |
8.4 绩效审计方法模式优化 |
8.4.1 审计指标确定 |
8.4.2 审计指标权重确定 |
8.4.3 项目审计综合结果 |
8.5 绩效审计结果运用优化 |
8.5.1 审计结果问责——有关部门管理建议 |
8.5.2 审计结果问效——公众与政府监督建议 |
8.6 绩效审计案例总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审计信息化背景下审计电子文件管理规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三、课题研究的结构安排及主要方法 |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 |
第一章 审计信息化概述 |
第一节 审计信息化 |
一、审计信息化概念 |
二、审计信息化的必然性 |
第二节 审计电子文件 |
一、审计电子文件的概念 |
二、审计电子文件的种类 |
三、审计电子文件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审计电子文件形成过程 |
第一节 不同审计主体审计电子文件形成的区别与联系 |
一、审计电子文件形成的区别 |
二、审计电子文件形成的联系 |
第二节 审计电子文件形成过程 |
一、准备阶段电子文件形成过程 |
二、开展阶段电子文件形成过程 |
三、完成阶段电子文件形成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审计电子文件管理模式探研及规律 |
第一节 不同审计主体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研究 |
一、内部审计电子文件管理模式 |
二、社会审计电子文件管理模式 |
三、政府审计电子文件管理模式 |
第二节 审计电子文件管理规律探究 |
一、审计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化 |
二、审计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化 |
三、审计电子文件管理网络化 |
四、审计电子文件采集证据化 |
五、审计电子文件鉴定技术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信息、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2.1.1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一般特性 |
2.1.2 农业信息的概念、特点、内容和功能 |
2.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 |
2.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 |
2.2.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
2.2.2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2.3.1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2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3.3 信息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研究现状 |
3.1.1 21世纪之前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
3.1.2 21世纪至今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
3.1.3 有关农业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 |
3.2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概况 |
3.2.1 美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2 法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3 日本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4 韩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5 印度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6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共同特点与启示 |
3.3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3.1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历程 |
3.3.2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现状 |
3.3.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研究 |
4.1 农业信息生产的涵义与系统目标 |
4.1.1 农业信息生产的涵义 |
4.1.2 农业信息生产的特点 |
4.1.3 农业信息生产的指导原则 |
4.1.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主要任务 |
4.1.5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目标 |
4.2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
4.3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要素分析 |
4.3.1 农业信息生产主体 |
4.3.2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 |
4.3.3 农业信息源 |
4.3.4 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手段 |
4.3.5 农业信息采集指标和标准 |
4.3.6 农业信息加工和存储技术 |
4.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研发现状与管理措施 |
4.4.1 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支持有待加强 |
4.4.2 农业信息管理人员急需增加 |
4.4.3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生产的先导 |
4.4.4 农业信息源的培养和分类建设 |
4.4.5 根据农民需求组织信息生产 |
4.4.6 提高采集与加工技术水平,确保信息产品质量 |
4.4.7 数据标准化与数据库共建共享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研究 |
5.1 农业信息传播的形式和系统目标 |
5.1.1 农业信息传播的涵义 |
5.1.2 农业信息传播的作用 |
5.1.3 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 |
5.1.4 农业信息传播形式 |
5.1.5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目标 |
5.2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区别与联系 |
5.2.1 农业技术推广的背景 |
5.2.2 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传递机制 |
5.2.4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联系 |
5.3 农业信息传播系统的要素分析 |
5.3.1 信息传播系统的五要素模型 |
5.3.2 传播子系统的五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
5.4 推进农业信息传播的实证分析 |
5.4.1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涵义 |
5.4.2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案例分析 |
5.4.3 几种成功模式的经验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研究 |
6.1 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 |
6.1.1 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 |
6.1.2 农业信息施效的特性 |
6.1.3 农业信息施效与农业信息效果的区别 |
6.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构成因素与作用机制 |
6.2.1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
6.2.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要素与作用机制 |
6.3 网络入户的信息施效 |
6.3.1 网络入户的条件分析 |
6.3.2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影响因素 |
6.3.3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作用机制 |
6.3.4 网络入户的分析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 |
7.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动力的来源 |
7.1.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动力机制的涵义 |
7.1.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供给主体 |
7.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来源 |
7.1.4 系统目标的统领作用是形成合力的基础 |
7.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运行模式 |
7.2.1 政府推进模式 |
7.2.2 市场推进模式 |
7.2.3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模式 |
7.2.4 不同模式分析与比较 |
7.3 政府主导多主体联合推动模式 |
7.3.1 政府主导的理论基础 |
7.3.2 农业信息服务的市场化发展趋势 |
7.3.3 社会公益帮助是系统建设的重要补充力量 |
7.4 政府的干预边界与战略选择 |
7.4.1 政府干预边界 |
7.4.2 政府主导的战略重点 |
7.5 政府主导、联合推进模式的案例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 |
8.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8.1.2 评价的目的 |
8.1.3 指标筛选 |
8.1.4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8.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评价模型 |
8.2.1 评价模型的选择 |
8.2.2 用AHP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建模过程 |
8.2.3 用FCE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关系的建模过程 |
8.3 用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
8.3.1 一级权重计算 |
8.3.2 二级权重计算 |
8.3.3 三级权重计算 |
8.3.4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
8.3.5 结果输出 |
8.3.6 对排序结果的分析 |
8.4 应用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
8.4.1 实证资料来源 |
8.4.2 计算说明 |
8.4.3 对规则层子集进行单级模糊评价 |
8.4.4 对子目标层各子集进行二级模糊评价 |
8.4.5 计算总目标的综合评价隶属度向量 |
8.4.6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8.4.7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必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 |
9.1.2 领导重视是系统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 |
9.1.3 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家对农业的造血性支持 |
9.1.4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在信息产品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9.1.5 重点加强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力量,提高辅助决策支持水平 |
9.1.6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制度创新 |
9.1.7 网络信息“使用不经济”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存在的经济学原因 |
9.1.8 扩大信息应用规模是信息成本管理的重点 |
9.1.9 政府应严格遵守干预边界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分类分批建设 |
9.2.2 理顺行政隶属关系,解决跨部门资源协调问题 |
9.2.3 搞好项目发展规划,保证落实 |
9.2.4 重视农业信息加工,提高农业信息产品质量 |
9.2.5 普及县、乡农业信息服务大厅 |
9.2.6 网络延伸应该作为国家重大研究课题 |
9.2.7 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 |
9.2.8 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信息服务者的积极性 |
9.3 本文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8)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审计与高校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 |
1.1 审计的概念及分类 |
1.2 内部审计的本质及特征 |
1.3 高校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
1.4 加强高校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
第二章 信息化的发展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影响 |
2.1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
2.2 信息化对高校传统内部审计的影响 |
2.3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
2.4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
第三章 面向内部控制的高校内部审计运作模式分析 |
3.1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
3.2 高校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 |
3.3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
3.4 高校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 |
第四章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
4.1 提高内审地位、强化信息化意识 |
4.2 设置审计委员会 |
4.3 实施审计项目的外包,提高审计质量 |
4.4 积极探索审计方法的创新 |
4.5 培养适应信息化环境审计队伍 |
4.6 努力建设高校内部审计信息系统 |
第五章 实证分析——高校学生收费系统的审计 |
5.1 高校学生收费系统功能模块图 |
5.2 高校学生收费系统审计的步骤 |
5.3 高校学生收费系统审计评价 |
总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基于信息化视角下的XX公司内部审计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内部审计理论 |
2.1.1 内部审计基本概念 |
2.1.2 内部审计基本职能 |
2.2 内部审计信息化理论 |
2.2.1 基本概念 |
2.2.2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特点 |
2.2.3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然性 |
2.2.4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
3. XX公司内部审计现状与问题 |
3.1 XX公司概况 |
3.2 XX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
3.2.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
3.2.2 内部审计业务范围 |
3.2.3 内部审计流程实施情况 |
3.3 内部审计流程存在的问题 |
3.4 构建信息化内部审计流程的必要性 |
4.XX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流程设计 |
4.1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业务处理流程设计 |
4.1.1 审前准备 |
4.1.2 审计立项 |
4.1.3 审计计划 |
4.1.4 审计实施 |
4.1.5 审计终结 |
4.2 传统审计与信息化审计流程的对比分析 |
5. XX公司商业促销业务内部审计案例 |
5.1 商业促销内审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
5.1.1 审计模块功能介绍 |
5.1.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1.3 系统物理数据模型PDM |
5.2 商业促销内部审计流程的实现 |
5.2.1 审计立项 |
5.2.2 审计实施 |
5.2.3 审计终结 |
5.3 流程实施效果对比 |
5.4 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2 主要概念的界定 |
2.1 非遗 |
2.2 非遗保护 |
2.2.1 非遗保护的概念 |
2.2.2 非遗保护的原则 |
2.3 非遗保护机制 |
2.3.1 非遗保护机制的概念 |
2.3.2 非遗保护机制的内涵 |
2.4 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机制 |
2.4.1 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机制的概念 |
2.4.2 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机制的创新阐释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非遗保护新机制的创新诉求 |
3.1 非遗保护机制的形成沿革 |
3.2 我国非遗保护机制的成绩 |
3.3 创新我国非遗保护机制的背景分析 |
3.3.1 创新我国非遗保护机制的内生性 |
3.3.2 创新我国非遗保护机制的外生性 |
3.3.3 创新我国非遗保护机制的必然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非遗保护与科技融合机制的案例分析 |
4.1 区域遗产协同保存机制 |
4.2 非遗档案数字化保存机制 |
4.3 文献遗产数字化共享机制 |
4.4 非遗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
4.5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新机制的总结 |
4.5.1 推动法规建设 |
4.5.2 构建保护体系 |
4.5.3 开拓参与机制 |
4.5.4 推动生产性保护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机制的模型构建 |
5.1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机制的构建原则 |
5.2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机制的构建基础 |
5.2.1 以有效保护非遗资源为本底基础 |
5.2.2 以构建非遗文化空间为保护形式 |
5.3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机制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机制的实现方式 |
6.1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机制的驱动模型 |
6.1.1 非遗保护机制模型的生命周期分析 |
6.1.2 非遗保护机制驱动模型的内容阐释 |
6.1.3 非遗保护机制模型的优势分析 |
6.2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机制的实现路径 |
6.2.1 以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为主管 |
6.2.2 以科技管理部门为主导 |
6.2.3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 |
6.3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机制的实现制度 |
6.3.1 以管理制度创新为基础 |
6.3.2 以体制制度创新为重点 |
6.3.3 以科技制度创新为推动 |
6.4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非遗保护机制的实现平台 |
6.4.1 非遗数字化融合保护平台概述 |
6.4.2 非遗数字化融合保护平台的关键技术 |
6.4.3 非遗产数字化融合保护平台上的构建框架 |
6.4.4 非遗数字化融合保护平台的集成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文化与科技融合下非遗保护机制实现的保障概述 |
7.1 政策保障 |
7.2 行政保障 |
7.3 资金保障 |
7.4 传承保障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论审计档案工作向信息管理为主转变的必然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审计档案工作向信息管理为主转变的必然性[J]. 梁英松.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5(01)
- [2]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D]. 孙坤. 东北财经大学, 2003(03)
- [3]政府审计信息化研究[D]. 丁水明. 同济大学, 2006(02)
- [4]转型期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D]. 周云平. 天津大学, 2007(08)
- [5]审计信息化背景下审计电子文件管理规律探究[D]. 程倩. 黑龙江大学, 2016(03)
- [6]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研究[A]. 张斌,高大岭,计红胜,韩建华,徐拥军,张晓,李红梅,魏扣,丁子涵. 创新:档案与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档案事业发展研究报告集, 2014
- [7]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D]. 王艳霞.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8]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 何岸. 湘潭大学, 2006(12)
- [9]基于信息化视角下的XX公司内部审计流程研究[D]. 徐茜. 重庆理工大学, 2017(02)
- [10]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实现研究[D]. 叶鹏. 武汉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