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规定》,实施设备全过程管理

落实《规定》,实施设备全过程管理

一、贯彻《条例》实行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采编部,王旭[1](2021)在《推动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加强生猪屠宰管理是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键环节。原《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是2008年8月1日修订实施。该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生猪屠宰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在有效解决私屠滥宰问题、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条例的一些条文已经不适应当前最新的形势,有必要对其予以修改完善。

王阳[2](2021)在《某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数额不断增多,政府投资在基本建设项目中的比例巨大,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对于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然而,在政府投资高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造价管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仍然很严重,建设管理过程中某些阶段、某些过程监管不力,造价管控依据不充分、造价管控各方主体职责不明确等。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没有系统地针对政府投资高校项目进行造价管理。因此,只有立足于实际项目,从项目各个阶段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政府投资高校项目造价管理问题,强化全过程造价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本文以某政府投资高校新区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工程实例调研、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整理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数据,对分部分项工程的变更情况进行了分类、梳理和原因分析,归纳出造成建设项目全过程“三超”现象的原因有,建设项目初始规划不周全,建设项目前期调研工作不到位,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编制深度不够;设计周期短,没能全面推行设计招投标制度,设计图纸错误多,未能真正推行限额设计;评标方法有缺陷,合同形式单一,投标单位利用不平衡报价获取不正当利益;设计变更滞后,责任划定不清楚,现场签证管理不合理;将审计结果作为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多头管理失控,各方责任不明确,造成法律纠纷;后期维修费用不明确等等。本文从全过程造价管理角度出发,针对政府投资某高校实际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从各阶段入手提出了政府投资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功能需求定位、建设单位中长期发展、建设项目所在地区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因素的影响,通过总体方案、初步设计方案准确确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使政府投资项目的可研及投资估算、初步设计及概算一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就作为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的最高目标,不得随意突破;重视初步设计审批工作,实施限额设计,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评标方法,选择合适的合同模式;及时进行竣工结算和审核等等。根据政府投资高校建设项目特点,提出实质性地推行全过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推行可研、初步设计批准后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在项目全过程、投资发生的主要阶段中明确承发包双方的责任和权利,总承包人承担相应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造价管理责任,避免由于决策、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阶段造成的投资失控事件扯皮推诿。业主方应委托与工程总承包相配套的工程全过程咨询单位进行全过程咨询。第三方审计不仅要进行竣工结算审计,更要从本质上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真正履行跟踪审计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审计。

屠萌[3](2021)在《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在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失当会给城市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带来危害。随着这一问题的日益凸显,建筑垃圾的管理开始进入政府的政策议题。我国对建筑垃圾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没有形成规范、统一、高效的建筑垃圾管理模式。就济南市而言,市区的十几个建筑垃圾消纳场容量已经饱和,建筑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是粗放式的露天堆放和填埋,不仅挤压了本就紧张的城市空间,而且会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危害,因此,当前亟需对城市建筑垃圾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以《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为依托,以构建更加完善的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体系为目的,根据《济南市统计年鉴》中公布的相关数据,估算出济南市近十年的建筑垃圾年产量,说明济南市建筑垃圾产量正逐年增长,建筑垃圾管理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同时,本人通过政务平台公开的政策法规等信息,结合本人对政府相关部门(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城管执法局等)、相关企业(如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建筑垃圾再利用企业等)以及项目承包商的访谈,发现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政策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监管不到位以及缺乏政府与社会共同协作等问题。结合济南市当前推行城市管理改革的背景,并吸取国内外其他城市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盯紧新时代背景下完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最后针对前文发现的问题,在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提出了明确主体责任、加码处罚政策、放宽产业扶持以及提升政策战略性的建议;在政府部门职能分配方面提出了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能以防止多头管理、建立建筑垃圾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联动机制的对策;从监管方面提出了加强源头监管以及全过程监管的建议,并提出可以通过加强考核来完善监管模式;在推进社会参与建筑垃圾的协同治理方面,则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明确企业主体地位、发动第三方参与以及深化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总体上来说,本文的写作旨在有效解决济南市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问题,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对构建和谐美丽的济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曹云霄,于晓东,单淑娟,王龙,陈刚,张展敖,徐景阳[4](2021)在《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政策演进、存在问题分析及建议》文中指出为详细分析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的演进历程并为其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性建议,对我国医疗废物管理的发展阶段和历程进行了细致梳理,并阐明了国际医疗废物管理经验对我国管理体系建立的借鉴作用。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层面总结了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并系统分析了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环境管理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结果发现,我国现有医疗废物管理体系仍存在待完善空间,管理要求与技术发展水平需进一步匹配;同时,设施规划布局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最后,提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将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的有关内容逐步列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医疗废物的源头分类管理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决策参考。

万筠[5](2020)在《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日益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社会的兴起,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的生活垃圾问题逐渐暴露并日趋严峻,据统计现在全国2/3以上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困境。我国自八十年代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开始出台专项政策以来,经历了早期的随意丢弃简单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集中收集处理、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源头分类的综合治理阶段,然而其在发展变迁中却并非一帆风顺,曾面临着焚烧设施大规模兴建期和反焚烧冲突频发的矛盾,也在垃圾分类推广中出现时而暂缓停滞、时而积极热情的现象。基于这些实践观察和矛盾张力,本研究尝试探究的问题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变迁形态?在中国的制度结构和政策运行中,如何理解这种变迁形态的运行机理和内在动力?随着政策变迁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可了政策变迁的非线性发展形态,结合着对中外政策变迁代表性理论的梳理,本研究从政策窗口开启的机会视角、行动者之间的博弈互动视角、制度与时机兼顾的转换视角对其不足和启示进行评析,并继而提出了“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分析框架用来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阶段形态、均衡式发展机理、及间断发生的因果机制,为政策优化和城市治理提供更好的政策建议,并进一步回应和推动本土化政策变迁理论的发展。在构建并利用“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框架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实证分析过程中,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政策内容分析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历史和逻辑统一法、半结构访谈法等方法来分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发展的形态特征、内在机理和因果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安排:首先,在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形态的分析判断上,借助政策范式理论的序列分布设定判断标准,通过与政策内容分析法的结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处理和具体解读,并进而划分出四个时期,分别为:末端被动管理的第一个均衡期(1986—2003年)、鼓励市场参与的第二个均衡期(2004—2009年)、冲突频发和转向源头防治的间断期(2010—2016年)、以及源头防治和公众参与的新均衡期(2017—至今)。其次,在针对推动均衡式变迁的机理解释上,借助制度结构对中国政策运行过程的影响,推导出自上而下的“中央政策制定—地方偏好执行—社会反馈互动”政策运行“三阶段”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制度惯性在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及成本作用形式:中央政策制定阶段的价值导向固化提升认知成本、地方偏好执行阶段的路径依赖提升决策和交易成本、社会反馈互动阶段的参与渠道缺失提升信息成本,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中的均衡期产生、维持及推动新均衡期重新出现的内在运行机理。再次,在针对间断发生的因果机制分析上,具体进入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政策在各地执行过程中因遭遇反焚烧冲突所形成的间断发生场域,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并验证间断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因果机制,并将其归纳为:扩大社会影响的“负面形象—媒体互激”、政府维稳压力下的“焦点—吸纳”、维稳压力与社会影响共存的“媒体互激—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员—共识”四种模式,在将四种模式统一整合后补充了行动者之间如何互动导致间断结果出现的因果机制链条,也进一步完善了从机会之窗开启到间断结果出现的中间逻辑环节。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分析框架进行了补充完善,将均衡运行机理、间断因果机制的分析结论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顶层设计和过程优化进行结合,并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未来发展之路作以展望。限于作者有限的知识能力,本研究或有以下三方面的理论贡献:其一,对政策变迁形态认知边界的拓展。本研究对间断均衡的变迁形态判断持肯定态度,在融合了政策范式理论后重新设定了形态判断标准,并通过对政策文本材料的内容分析,将原来应用在公共财政领域的研究材料和判断标准进行了拓展,并将间断期视为一段时期的矛盾凸显期。其二,通过对政策运行过程的提炼,分析了制度惯性对均衡式变迁的作用机制。聚焦决策环节的传统变迁理论分析是一种截面式的观察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渐进式变迁逻辑的关注,本研究将中国的政策运行过程进行了自上而下的三阶段提炼,并通过制度惯性在其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分析了均衡式变迁的内在机理,是一种关注政策长期发展的历时性视角。其三,通过间断发生场域概念的提炼和具体分析,补充了政策间断出现的因果机制。传统理论对“机会之窗”开启到间断出现的中间因果机制并未给予足够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焦点事件开启机会之窗后各主体的行为互动进行了 fsQCA分析,回应了传统理论对因果机制分析不足的问题,并由此对间断发生的变迁过程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徐玉波[6](2020)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付费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棚户区改造、地下交通建设等民生工程的进一步深入,全国每年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且每年的产生量逐年增长。据统计,全国建筑垃圾治理35个试点城市(区)2018年建筑垃圾的产生量约13.15亿吨,全国来看建筑垃圾产生总量巨大。建筑垃圾每年产生量如此巨大,而资源化利用能力却严重不足,且实际产能发挥不到50%,资源化利用率更是与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平均90%相去甚远。笔者认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付费机制没有建立是关键原因。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作为研究支撑,研究分析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利益主体的付费责任及意愿,又以我国东部地区S市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为例,对装修垃圾的运输成本和资源化处理成本进行了分析测算,提出了构建基于“全过程管理及数据平台监管”的付费结算机制,以期为建筑垃圾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行业解决建筑垃圾处理成本高与不盈利的矛盾。论文的主要成果包括:(1)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责任和收益并没有实现对等,是导致既有付费机制无法履行的主要原因。(2)以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为例,分析了影响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成本要素,并据此提出建筑垃圾成本核算和处理费用定价依据。(3)构建基于“全过程管理及数据平台监管”的付费结算机制,以监管平台全过程管理为核心,对运输企业、处理企业的结算方式进行优化并提出政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建筑垃圾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行业可持续发展更有现实意义,为政府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促进我国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

周意林[7](2020)在《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全过程风险识别与控制 ——以HY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的发电能源结构中,火电所占比重最大,超过半成。基于我国传统能源结构,利用煤炭发电的局面还将长期存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还将作为主体能源和重要原料,火力发电的主导模式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在火力发电模式中,燃料成本占发电总成本的比例高达70%,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电厂的生产经营情况,且燃料管理工作内容复杂,信息量大,专业性强,流程繁多。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容易忽略燃料风险管理,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研究燃料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HY火力发电厂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以及专家访谈法,提出一套适用于火力发电企业的燃料全过程风险管理工作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如下:(1)以HY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工作为例,分析其燃料风险管理的优势和挑战。(2)对HY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全过程(包括从燃料计划、调运、接卸、入厂验收、入炉燃烧耗用、燃料配掺、燃煤储存到业务核算)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3)针对重要的风险要素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对燃料全过程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上述研究既可以弥补文献中缺失的燃料全过程风险管理的有关内容,也为同类型具有相似情况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张文靓[8](2020)在《H矿业公司的环境成本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前些年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忽视了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普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行“先污染,后治理”模式。这些企业虽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另一方面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煤炭行业,是我国十三个重污染行业其中一员,是国家为改善环境、追求绿色生态所要重点进行整治的行业对象。由于煤炭行业为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主要的能源支撑,因此开采规模大、耗费能源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性强。由于国家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环保部门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力度,煤炭行业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改善环境污染,从而满足企业可以符合环保要求、进行正常生产。2018年我国为了保护环境,制定了缴纳环保税这一规定,由于煤炭企业对环境的高破坏性,必须付出更多的成本进行来治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煤炭行业虽然成为带动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另一方面产生了废气、废水、地面大面塌陷等生态破坏。随着环保部门的日益严格要求,煤炭企业也继续增加保护、治理环境方面的投入,从而导致环境成本日益增多,企业的经营利润不断缩减。加之目前天然气等新兴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导致煤炭产能过剩,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风险。所以,让企业关注环境成本,通过有效手段加强环境成本控制,可以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实现长远发展。本文以H矿业公司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等方法分析了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着对环境成本控制重视力度不足、环境成本核算与分配不科学、未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缺乏环境成本审计、环境成本控制在绩效考核力度不足等问题,进而根据H矿业公司现阶段的问题和自身实际设计出一套包含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全过程的环境成本控制优化方案。其中,事前控制从强化环境成本控制意识、树立科学理念、健全机构、开展环境与分析与加强矿井设计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进行叙述;事中控制的优化包括实施清洁生产、建立单独核算账户、引入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和分析;事后控制阶段则强调开展环境成本控制考核、实施环境成本审计和生产污染后专项控制、对尾矿进行再处理。本文最后分析了H矿业公司进行环境成本控制优化带来的预期效果,该套优化方案可以提高企业的环保资产与效益、有效降低资源消耗与“三废”排放,企业管理者可及时掌握环境成本信息,提高业绩评价,促进企业革新观念,从而提升整体的环保意识。针对H矿业公司未来进行环境成本控制中可能遇到的阻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管理层重视程度和财务人员素质、加强环境成本核算理论研究和清洁技术的研发、使用等保障措施,从而可以使H矿业公司的环境成本控制优化得到更好地实施。

孙静琴[9](2020)在《医疗PPP项目风险全过程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当下的中国,医疗诉求与医疗供给的不平衡使得“看病难、看病贵”仍是老百姓的一块“心病”。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最根本原因是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不足,政府财政资金有限性不能完全满足老百姓的医疗诉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贯彻2018年党的十九大的精神指示,倡导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医疗卫生多元筹资机制。笔者对各国医疗PPP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文献进行了解后发现,因医疗行业具有行业特殊性,各国政府在该领域运用PPP模式的态度较为保守,故医疗PPP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相较于传统PPP项目的近400年运用历时而言,其尚属于新鲜事物。笔者翻阅传统PPP项目在风险方面的文献研究资料后发现,PPP项目在市政建设、道路建设等领域的风险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故大胆设想医疗PPP是否可以借鉴一下呢?本论文共有六章节,核心章节主要为第三至五章。第三至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医疗PPP项目风险的全过程管理研究,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配及风险管控四个阶段。在风险识别阶段,笔者先采用文献调查法整理出传统PPP项目普遍性的风险因素,再结合专家智囊团运用WBS-RBS方法讨论出的医疗PPP特有的风险因素,最后得出36个风险因素。在风险评估阶段,笔者收集专家智囊团对36个风险因素的打分结果,整理后作为风险因素的赋值,形成专家数据矩阵。在风险分配阶段,结合公私双方博弈谈判的结果将风险做初次分配及二次分配,形成公私方数据矩阵,作为综合评估风险模型的数据基础,并根据风险与收益正相关原则,将公私方数据矩阵导入综合评估风险模型后将其综合为一个公私双方利润分配比例结果。在风险管控阶段,笔者构建了风险管控体系,从文化、组织、制度上为医疗PPP风险管控奠定基础。第五章为案例分析,笔者选取用PPP构建G眼科医院的案例对第三至四章所论述的风险全过程管理研究结果进行运用,验证综合评价风险模型的有效性。

高晓芸[10](2020)在《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建筑垃圾数量也随之急剧增长。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置仍主要采取堆放、填埋和焚烧等传统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且未经处理直接露天堆放,容易污染水源、土壤和空气,更严重的是2015年发生了深圳市建筑垃圾堆放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建筑垃圾运输乱象屡禁不止,野蛮运输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此外,建筑垃圾因处理难度大,回收成本高,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0%。我国“建筑垃圾围城”现象日益凸显,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优化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逐渐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根据建筑垃圾全生命周期,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源头管理薄弱、运输管控不规范、消纳场运行质效低、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建筑垃圾相关制度建设存在欠缺、部门监管不到位、市场主体忽视社会责任、社会参与不充分等。因此,结合新公共管理、协同治理和管理过程理论,在借鉴国内外各城市经验基础上,优化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必须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统筹谋划,完善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建设;发挥部门主管作用,构筑建筑垃圾全过程闭合监管;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进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利用;发挥社会参与作用,营造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良好氛围。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方能构建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行业主管、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体系,从而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二、贯彻《条例》实行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贯彻《条例》实行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推动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严格规范屠宰管理保障生猪产品安全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生猪定点屠宰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2)某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工程造价管理及研究现状
        1.2.2 国内工程造价管理研究及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工作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相关内容综述
    2.1 政府投资项目
        2.1.1 政府投资项目概述
        2.1.2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特性
        2.1.3 政府投资高校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特性
    2.2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2.2.1 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2.2.2 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阶段划分
第3章 某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问题分析
    3.1 建设项目简介
    3.2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情况分析
        3.2.1 对101项单位工程的调查
        3.2.2 对6个单项工程的调查
    3.3 建设项目各个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分析
        3.3.1 决策阶段
        3.3.2 设计阶段
        3.3.3 招投标阶段
        3.3.4 施工阶段
        3.3.5 竣工验收阶段
        3.3.6 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问题小结
    3.4 问卷调查分析
        3.4.1 调查问卷的内容
        3.4.2 调查问卷的发放
        3.4.3 问卷调查结果
        3.4.4 问卷调查研究结论
第4章 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策略
    4.1 全过程各阶段造价管理建议及改进方法
        4.1.1 决策阶段
        4.1.2 设计阶段
        4.1.3 招投标阶段
        4.1.4 施工阶段
        4.1.5 竣工验收阶段
    4.2 全过程EPC造价管理模式
        4.2.1 实行工程总承包
        4.2.2 以高校建设单位为主导
        4.2.3 第三方单位全程参与
        4.2.4 引入大数据技术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某政府投资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建筑垃圾
        2.1.1 建筑垃圾的定义
        2.1.2 建筑垃圾的分类
        2.1.3 建筑垃圾的危害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治理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3 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1 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基本情况
        3.1.1 济南市建筑垃圾产量估算
        3.1.2 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政策现状
        3.1.3 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现状
    3.2 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 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不健全
        3.2.2 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
        3.2.3 政策执行监管有漏洞
        3.2.4 .缺乏政府与社会共同协作
4 国内外部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经验借鉴
    4.1 国外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践经验
        4.1.1 韩国首尔市对建筑垃圾实行“多管齐下”式管理
        4.1.2 新加坡加大对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和管理投入
    4.2 国内部分城市的建筑垃圾管理推进情况
        4.2.1 深圳市建筑垃圾管理试点工作
        4.2.2 临沂市建筑垃圾管理试点工作
    4.3 国内外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启示
5 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的改进对策
    5.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提升战略高度
        5.1.1 明确政策指向,界定建筑垃圾管理主体责任
        5.1.2 加码处罚政策,规范城市建设建筑行业乱象
        5.1.3 放宽产业扶持,为建筑垃圾管理产业注入动力
        5.1.4 战略设计政策,推动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5.2 明确相关部门职能,建立联动机制
        5.2.1 明确部门职能,防止建筑垃圾“多头管理”
        5.2.2 建立联动机制,助力最大化部门工作合力
    5.3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健全监管体系
        5.3.1 加强源头监管,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生产
        5.3.2 打造线上平台,助推“排运消利”全过程监管
        5.3.3 健全考核制度,保障建筑垃圾管理不失范
    5.4 创建社会共治模式,推动协同治理
        5.4.1 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筑垃圾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5.4.2 明确企业的建筑垃圾治理主体地位
        5.4.3 发动第三方参与建筑垃圾协同治理
        5.4.4 深化公众及媒体在建筑垃圾管理中的作用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立意和议题选择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关于生活垃圾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本研究政策相关概念的梳理辨析
        三、国外政策变迁理论的回顾述评
        四、国内政策变迁研究的理论进展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分解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的分解
    第五节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论文结构和篇章布局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的政策变迁分析框架
    第一节 关于政策变迁的三个解释视角
        一、对不确定性的关注: 政策窗口开启的机会视角
        二、对理性选择的关注: 行动者之间的博弈互动视角
        三、对子系统的关注: 制度与时机兼顾的转换视角
        四、解释视角的不足和启示
    第二节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 一个解释框架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制度惯性的作用形式
        三、注意力转移的驱动因素
        四、分析框架的具体说明
第三章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历程
    第一节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体系
        一、城市生活垃圾界定及属性
        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理念及原则
        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职能与体系构成
    第二节 间断均衡期划分的判断标准
        一、政策范式理论
        二、判断标准的说明
    第三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内容分析
        一、阶段历程的划分
        二、扎根理论的选择依据
        三、具体操作步骤
    第四节 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发展历程
        一、1986—2003年: 末端被动管理的均衡期
        二、2004—2009年: 鼓励市场参与的均衡期
        三、2010—2016年: 冲突频发和转向源头防治的间断期
        四、2017—至今: 源头防治和公众参与的新均衡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度惯性: 均衡式变迁的内在机理分析
    第一节 制度惯性与政策运行过程
        一、制度结构对中国政策运行过程的影响
        二、制度惯性的作用过程: 自上而下的三阶段政策运行
    第二节 制度惯性的阻力及成本分析
        一、中央政策制定: 价值导向固化提升认知成本
        二、地方偏好执行: 路径依赖提升决策交易成本
        三、社会反馈互动: 参与渠道缺失提升信息成本
    第三节 制度惯性对均衡式变迁的塑造、延续与调整
        一、第一个均衡期: 初步构建、塑造成型
        二、第二个均衡期: 方向延续、阻力对抗
        三、新均衡期实现: 成本支付、政策调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注意力转移: 基于间断发生场域的因果机制分析
    第一节 间断发生场域和影响因素模型
        一、政策间断的发生场域
        二、影响因素模型和变量设计
    第二节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过程
        一、fsQCA的选择依据
        二、具体运算过程
        三、真值运算结果讨论
    第三节 间断发生的模式提炼和因果机制分析
        一、扩大社会影响的“负面形象—媒体互激”模式
        二、政府维稳压力下的“焦点—吸纳”模式
        三、维稳压力与社会影响共存的“媒体互激—吸纳”模式
        四、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员—共识”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策变迁: 理论阐释、实践对策与发展之路
    第一节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框架的理论启示
        一、对政策变迁形态的认知拓展
        二、制度惯性维持均衡式变迁
        三、注意力转移助推间断发生
    第二节 均衡性与顶层设计: 管理体系的制度建设
        一、层级治理迈向法理分权
        二、转向协商共识的公共决策
        三、完善创新扩散的试点机制
    第三节 间断性与过程优化: 冲突应对和消解策略
        一、冲突应对: 多元行动者参与的嵌入式治理
        二、消解冲突: 多元利益诉求的制度化吸纳
    第四节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的未来发展之路
        一、源头主动防治,兼顾前瞻性与协调性
        二、鼓励公众参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
        三、践行“三化”原则,构建配套政策体系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理论贡献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付费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建筑垃圾
        1.2.2 组成和分类
        1.2.3 资源化利用
        1.2.4 付费机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支付意愿
第3章 建筑垃圾处理付费政策基础
    3.1 国外政策基础
        3.1.1 英国
        3.1.2 德国
        3.1.3 丹麦
        3.1.4 日本
    3.2 国内政策基础
        3.2.1 大陆
        3.2.2 香港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利益主体付费责任及意愿
    4.1 利益相关者矩阵
    4.2 利益相关者责任分析
        4.2.1 政府部门
        4.2.2 开发企业
        4.2.3 施工企业
        4.2.4 资源化利用企业
        4.2.5 运输企业
        4.2.6 公众
    4.3 支付意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链全过程付费机制构建
    5.1 成本分析
        5.1.1 基本情况
        5.1.2 运输成本
        5.1.3 处理成本
    5.2 付费机制构建
        5.2.1 政府主导
        5.2.2 管理平台
        5.2.3 付费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用案例分析及政策建议
    6.1 付费机制运行工作基础
        6.1.1 数据集成共享
        6.1.2 建筑垃圾产生量估算
        6.1.3 付费结算标准核算
    6.2 深圳市应用分析
        6.2.1 基本情况
        6.2.2 监管系统及付费关系
        6.2.3 问题分析
    6.3 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全过程风险识别与控制 ——以HY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1.2.1 研究思路
        1.2.2 本文应用价值
        1.2.3 研究方法
    1.3 本文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
    2.1 风险管理理论
        2.1.1 早期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2.1.2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2.1.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2.1.4 国内风险管理研究
    2.2 燃料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2.2.1 燃料供应风险管理
        2.2.2 燃料成本风险管控
        2.2.3 其他环节风险管控
    2.3 概括性结论
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3.1 风险管理理论
    3.2 燃料管理概述
    3.3 燃料管理相关术语描述
    3.4 燃料管理全过程流程分析
        3.4.1 燃料供应管理
        3.4.2 燃料验收及计量管理
        3.4.3 燃料耗用及配掺管理
        3.4.4 燃料库存管理
        3.4.5 燃料业务核算
        3.4.6 燃料统计与经济活动分析
4 燃料管理全过程风险识别
    4.1 HY发电公司简介
    4.2 HY燃料管理现状分析
        4.2.1 HY发电企业燃料管理优势
        4.2.2 HY发电企业燃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4.2.3 HY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流程
    4.3 燃料全过程管理风险识别及评估
        4.3.1 燃料全过程风险识别
        4.3.2 燃料全过程风险评估
    4.4 燃料全过程风险分析
        4.4.1 燃料前期风险分析
        4.4.2 燃料中期风险分析
        4.4.3 燃料后期风险分析
5 燃料全过程风险控制
    5.1 燃料前期风险控制
    5.2 燃料中期风险控制
        5.2.1 验收风险控制
        5.2.2 燃料耗用风险控制
        5.2.3 燃料存储风险控制
    5.3 燃料后期风险控制
        5.3.1 燃料信息风险控制
        5.3.2 燃料资金风险控制
        5.3.3 燃煤成本风险控制
        5.3.4 燃煤指标风险控制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供应商月度评价表
附录B 煤炭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H矿业公司的环境成本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图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环境成本相关概念
        2.1.1 环境成本含义和特点
        2.1.2 环境成本分类
    2.2 环境成本控制相关概念
        2.2.1 环境成本控制的内涵
        2.2.2 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原则
        2.2.3 环境成本控制的三个阶段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全过程管理理论
        2.3.2 社会责任成本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4 清洁生产理论
    2.4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述
        2.4.1 作业成本法的内涵
        2.4.2 运用作业成本法的步骤
        2.4.3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3 H矿业公司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及问题
    3.1 H矿业公司简介
    3.2 H矿业公司环境成本控制现状
        3.2.1 员工环境成本控制意识情况——问卷调查形式
        3.2.2 环境成本的现行核算与控制
        3.2.3 环境成本的构成情况
        3.2.4 环境成本审计和绩效考核情况
    3.3 H矿业公司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3.1 对环境成本控制的重视力度不足
        3.3.2 现行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与分配不合理
        3.3.3 未实施全过程的环境成本控制
        3.3.4 在绩效考核中环境成本考核力度不足
        3.3.5 缺乏环境成本审计
4 H矿业公司的环境成本控制优化方案
    4.1 事前控制的优化方案
        4.1.1 提高环境成本控制意识
        4.1.2 树立科学的环境成本控制理念
        4.1.3 健全环境成本控制机构
        4.1.4 开展环境预分析
        4.1.5 加强矿井设计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
    4.2 事中控制的优化方案
        4.2.1 实施清洁生产
        4.2.2 建立环境成本核算账户
        4.2.3 引入作业成本法核算环境成本
        4.2.4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环境成本分析
    4.3 事后控制的优化措施
        4.3.1 开展环境成本控制考核
        4.3.2 实施环境成本审计
        4.3.3 实施生产污染后专项控制,提高废物利用率
        4.3.4 对尾矿进行再处理
5 H矿业公司环境成本控制优化的预期效果分析和保障措施
    5.1 环境成本控制优化的预期效果分析
        5.1.1 革新企业观念,提升环保意识
        5.1.2 提高环保资产与效益
        5.1.3 降低资源消耗与“三废”排放
        5.1.4 及时掌握环境成本信息,提高业绩评价
    5.2 未来进行环境成本控制优化的保障措施
        5.2.1 提高企业管理层重视,发动全员参与
        5.2.2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5.2.3 加强企业内部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医疗PPP项目风险全过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医疗PPP定义及特点
        1.2.2 风险理论
        1.2.3 全过程管理理论
    1.3 研究意义
    1.4 创新之处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框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风险识别研究
    2.2 风险评估研究
    2.3 风险分配研究
    2.4 风险管理研究
    2.5 文献述评
3 医疗PPP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3.1 医疗PPP项目风险识别
        3.1.1 风险识别方法
        3.1.2 医疗PPP特有风险
        3.1.3 风险因素识别结果汇总
    3.2 医疗PPP项目风险评估
        3.2.1 风险影响程度评估表
        3.2.2 构建专家评审权重打分矩阵
        3.2.3 一致性检验
4 医疗PPP项目风险分配与管控
    4.1 医疗PPP项目风险分配
        4.1.1 风险分配主体
        4.1.2 风险分配原则
        4.1.3 风险分配方法及思路
        4.1.4 构建公私方风险矩阵
    4.2 医疗PPP项目风险收益分配
        4.2.1 项目收益分配模式
        4.2.2 综合评价风险模型
    4.3 医疗PPP项目风险管控
        4.3.1 针对风险点的具体管控措施
        4.3.2 风险管控体系建立
        4.3.3 提高风险管控的措施
5 案例分析
    5.1 基本情况介绍
    5.2 组建G眼科医院
        5.2.1 前期决策
        5.2.2 选择社会资本合作伙伴
        5.2.3 立项和筹建
        5.2.4 项目运营阶段计划
        5.2.5 项目移交阶段计划
    5.3 G眼科医院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5.3.1 设计风险影响程度调查表
        5.3.2 收集风险影响程度评估数值
        5.3.3 整理专家评估数据并构建矩阵
        5.3.4 一致性检验
        5.3.5 分析风险评估结果
    5.4 G眼科医院项目风险分配与管控
        5.4.1 构建风险分配矩阵
        5.4.2 综合评估风险模型运用
        5.4.3 T公司预计获利情况
        5.4.4 建立G眼科医院风险管控体系
        5.4.5 G眼科医院风险动态调节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不足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10)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成果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建筑垃圾
        2.1.2 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管理过程理论
第3章 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现状
        3.1.1 建筑垃圾管理机构与信息平台
        3.1.2 建筑垃圾管理法律法规及制度
        3.1.3 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流程
    3.2 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建筑垃圾源头管理薄弱
        3.2.2 建筑垃圾运输管控不规范
        3.2.3 建筑垃圾消纳场运行质效低
        3.2.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
第4章 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相关制度建设存在欠缺
        4.1.1 建筑垃圾法律法规分散未成体系
        4.1.2 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制度不健全
        4.1.3 建筑垃圾运输管控制度出台较晚且虚置
        4.1.4 建筑垃圾处理规划不够合理
        4.1.5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缺乏
    4.2 部门监管不到位
        4.2.1 条块分割与职能交叉
        4.2.2 协同合力不足
        4.2.3 执法力量薄弱
        4.2.4 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未有效发挥作用
    4.3 市场主体忽视社会责任
        4.3.1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推卸监管责任
        4.3.2 建筑垃圾运输企业逐利而行
        4.3.3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能力不足
    4.4 社会参与不充分
        4.4.1 公众参与意识淡薄
        4.4.2 行业协会介入不足
        4.4.3 媒体宣传及监督不力
第5章 国内外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经验借鉴
    5.1 国外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主要做法
        5.1.1 德国汉堡
        5.1.2 日本东京
    5.2 国内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主要做法
        5.2.1 商丘市
        5.2.2 南京市
        5.2.3 常州市
    5.3 对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的启示
        5.3.1 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制度保障
        5.3.2 精准细化,落实全过程管理
        5.3.3 科技创新,优化智慧闭合监管
        5.3.4 协调合作,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第6章 优化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统筹谋划,完善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建设
        6.1.1 建立建筑垃圾法律法规体系
        6.1.2 健全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制度
        6.1.3 严格落实建筑垃圾规范运输制度
        6.1.4 合理规划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6.1.5 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
    6.2 发挥部门主管作用,构筑建筑垃圾全过程闭合监管
        6.2.1 明确权责分工
        6.2.2 健全协调联动机制
        6.2.3 加强常态化联合执法
        6.2.4 提升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全过程监管效能
    6.3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进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利用
        6.3.1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落实源头监管责任
        6.3.2 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落实主体管理责任
        6.3.3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重视技术创新
    6.4 发挥社会参与作用,营造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良好氛围
        6.4.1 强化公众参与主动性
        6.4.2 强化行业协会监督管理
        6.4.3 强化新闻媒体宣传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贯彻《条例》实行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推动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J]. 采编部,王旭. 中国畜牧业, 2021(15)
  • [2]某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 王阳.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问题研究[D]. 屠萌. 东华大学, 2021(12)
  • [4]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政策演进、存在问题分析及建议[J]. 曹云霄,于晓东,单淑娟,王龙,陈刚,张展敖,徐景阳. 环境工程学报, 2021(02)
  • [5]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D]. 万筠. 山东大学, 2020(08)
  • [6]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付费机制研究[D]. 徐玉波.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7]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全过程风险识别与控制 ——以HY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为例[D]. 周意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8]H矿业公司的环境成本控制优化研究[D]. 张文靓.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9]医疗PPP项目风险全过程管理研究[D]. 孙静琴. 浙江大学, 2020(02)
  • [10]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问题研究[D]. 高晓芸. 扬州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落实《规定》,实施设备全过程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