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案大王”张廉(论文文献综述)
陈雅婧[1](2018)在《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已成为国家间相互竞争的关键,而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将为当代国家文化发展开辟一条新的创意路径,并为地区文化的长久繁荣提供更多的可能。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现日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众多的中国艺术资源,这些资源经过日本政府及博物馆多年的经营,在海外异乡绽放华夏文明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态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京都国立博物馆因受到上野理一、富冈谦藏、长尾雨山、森冈峻山及须磨弥吉郎等与中国渊源颇深的私人藏家寄赠,而获得了为数众多的高品质中国近代绘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的收藏过程,半公开式的分类保存方式,自建团队与外部专家的合作修复,博物馆文化财保护基金的运营,专门研究人才的培养,以及与藏品相关的展览、出版、教育、研讨等活动的展开,以特定藏品的具体管理措施为切入点,来探讨日本国立博物馆对待中国艺术资源的态度及其背后的运营机制。并由此引申出当今日本国立博物馆在大型特别展览会制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海外艺术品引进法及“文化艺术立国”政策等的指导和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对外来艺术资源管理的未来视野及全球战略。再通过与欧美国家博物馆进行横向对比,概括出国家文化事业从“行政管理”到“资本运营”的必然趋势,博物馆作为国际资讯中心的平台塑造,以及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全球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国家文化品牌的树立等方面的战略价值。
曾广明[2](2017)在《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旅游文本日译问题考察 ——以旅游景区官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海外旅游也成为了新的热潮。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互为邻邦,中国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长年吸引着大量日本游客来华旅游。为了吸引更多的日本游客,中国多个旅游景区的官方网站陆续推出了日语版本,但旅游文本的日语翻译中存在诸多问题,恐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令人堪忧。针对中文旅游文本的对外翻译问题,英国着名学者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文本的汉译英问题上,有关汉译日问题的研究数量较少、尚未透彻。本文以纽马克翻译理论为理论依据,在概述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异同点、文本分类法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旅游文本具有信息传递、旅游吸引等功能和效果,是一种兼备信息型文本特征的呼唤型文本,进而论证交际翻译理论在旅游文本汉译日问题上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以景区知名度、日语官网的有无等因素为标准,选取了无锡影视城、亚龙湾鸟巢度假村、韶山风景名胜区、崂山森林公园、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八达岭长城等国内六大类主要旅游景区日语官方网站的旅游文本为研究对象,在分类指出汉字对应错误、外来语错译、语法误用等典型错译问题的同时,特别提到了机器翻译在旅游文本汉译日方面的错误应用,并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特征的角度分析了现行旅游文本在翻译中的不足。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斟酌用词、增译、减译、调整结构等适用于旅游文本日语翻译的有效策略,并尝试运用上述策略,从六大类景区的旅游文本中摘取了六段文字进行了改译。为了验证上述策略的有效性,本文以普通日本人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改译前后的日语翻译进行了"文章理解度"和"旅游吸引力"的评价,得出结论是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汉译日翻译策略具有实用性,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上述翻译策略,能够有效实现旅游文本特有的信息传递和旅游吸引的效果,但同时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中日跨文化理解能力等素质,灵活运用翻译策略。
罗银科[3](2012)在《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村职业教育是当下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关注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历史的回溯,但是目前学界尚缺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即试图对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农业学校教育(以下简称“农业教育”)进行梳理、评析。论文从职业教育的意义、目的和范围三个维度,对近代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梳理与辨析,发现近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存在“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笔者认为应从“实然”层面理解职业教育的近代内涵。进而推演出近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农村职业教育针对农村,因而以农业教育为主,而职业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因此,本研究的内容就是职业教育四类型中的农业教育,三形式中的职业学校教育,即论题: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论文将研究范围内农业教育的发展分为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抗战及内战时期四个阶段,并回溯清末农业教育的发展,以便前后衔接。每个阶段主要从农业学校的设置与修订、农业学校课程与教材、农业学校师资、农业学校经费、农业学校与学生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就以上各方面做前后的对比,标明特异之点,给予简要评价,提出一些不同的解释,希望这样的尝试对后继研究者有所帮助。第一章,笔者提出“癸卯学制”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学制系统,但是并不适用于农业教育。初等农业学堂与中等农业学堂之间不存在断层现象。开设课程适当融入了一些具有本土性的课程,一律没有读经课程。清末采取了延聘外国农学教习、派遣学生出国学习农业再回国办学和设立农业教员养成所三种方式培养农业师资,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农业学堂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款、官员富绅出资和适当收取学生学费三种途径,其中官员富绅出资兴办较为普遍。初、中等农业学堂数和学生数有了较快增长,但是作为实业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少。第二章,笔者认为“学堂”到“学校”称谓的改变,可以看作是新政府为了与前朝“划清界限”的一种姿态,但实际并无改变。而从“初、中等”改称“甲、乙种”则有实质性的变化,即意在打破农业教育系统,割断各级农业教育的联系,但在事实层面很难办到。从“壬子癸丑学制”始,高等农业教育从职业教育体系中分离出去,农业教育限于中等以下。该时期缺乏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本土性农业教材。师资仍然沿袭清末的培养模式,以农业教员养成所为主。农业学校教员人数,多于同期工、商业学校教员数。农业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府、农会、私人和学费。该时期实业教育经费在各中等教育中所占比重最低,但以生均教育经费计算,则一直处于较高位置。农业学校经费数高于同期工、商业学校经费数。第三章,笔者认为本期农业学校设置“自由度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之前学制存在问题的修正,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庸”之道的体现。本期首次拟定了农业学校课程标准,同样体现“自由度大”的特点。出版了一些农业教育教材,但是并未改变农业教育教材难觅的局面。“自由度大”的特点在师资培养上也得到体现。但是这种看似自由度大的规定,事实上是承认了之前学制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方式,不做任何改变。该时期职业教育岁出经费数占整个中等教育岁出经费数的比重在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1922年新学制后,普通教育职业化吸纳了本该直接投入到职业学校的经费。第四章,本期农业学校设置与“壬子癸丑学制”如出一辙,这是对于不能解决的现实问题的一种“规避”。农业学校设置以立法的形式呈现,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但不能高估,它不过是民国法律架构的一小环。首次有了部颁农业教育各科课程表,对于提高农业教育水平不无帮助,但是仍无课标。主观上的不作为是主要原因。终于有了部订农业学校教材,并且在职业教育各科中数量最多,但是仍有不少学科无部颁教材。农业教育师资问题正随着整个职业教育师资问题逐渐解决,但是效果还未显现,抗战即爆发。农业教育经费来源在制度层面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为了挽救因“壬戌学制”职业教育普通化造成的中等教育严重失衡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扩张职业学校的措施,但是中学“独大”的状况并未改变。第五章,本期农业教育在制度上为适应战争需要,做了微调。依然沿用1933年的类课标。组建了专为编辑农业教材的“农业职业学校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并且融入了奖励机制。这种机制对农业教材的编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师资问题受到重视,并在实际层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远没有达到解决的程度。农业教育经费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战时公费制度刺激了职业学校的发展,但是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之间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原因一方面在于承诺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无法落实,另一方面在于普通教育也有相应的激励措施。第六章是对前五章共性问题的探讨。先从农村经济的角度探讨了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维度展开。笔者认为农民与农业的需要,使得农业教育成为必要,农村的状况为农业教育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分析应建立在排除“农业破产论”这一“歧路”的基础上。职业教育“重农”与“重工”论争是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又一歧路。笔者对这一论争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第七章,笔者试图以实证的方式,通过对《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全208期共3139篇文章进行数据统计,从计量的层面分析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特点。主要关注“农业教育”和“农村教育”两个维度,从文章的数量、年代分布、介绍国家和介绍中国省份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用数字表明:民国时期农业教育“质”“量”兼备;民国时期农业教育“与时俱进”;民国时期农业教育“内外兼顾”。前面单纯的研究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发展是无法得出这些结论的,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了这样实证研究的意义所在。
胡明贵[4](2011)在《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文中研究表明近现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五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这个大变局造就了中国现代一个有声有色的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文化维面。在这一维面上,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自由平等观念、道德价值体系,不断插入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催生了新的文化范型和文化视野,形成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文学变化特有的新文化运动,将反封建的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同时,这一新的文化范型和文化视野,对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价值体系和现代文学的批评理论及创作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一套具有现代文化特征的文学观念、文学形态、文学价值及文学冲动,并由此推动了现代文学批评观念的建立和批评理论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与演进。因此自由主义思潮曾在近现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双重诉求的语境中形成了一个话语场,对中国社会、政治及文学向现代转型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果没有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果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周作人等没有受过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浸润,那么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追求人的自由、平等、解放等人文精神,可能就不会呈现在中国文学里,民主共和国的现代国家的文学想象和文学表述也将是缺席的。因此,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但长期以来,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陷入先验概念“自由主义文学”缠绕之中,先入为主,“以论代史”现象突出。本文力求突破已有的纠缠于先验概念——“自由主义文学”——的研究格局与局限,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起点——五四新文化的建设出发,描述和阐释五四前后中国文学史内部所插入的自由主义种种因素,诸如民主、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等,以自由主义为中心轴,考察围绕在这一轴心周围的文学阵地、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等文学现象和史实,全面深入地研究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关系。选题的基本论证思路是:(1)从文学转型期外部环境变化对文学的诉求,说明在中国近现社会转型中传播自由主义思潮的动机和目的,及中国作家认同并接受自由主义思想的主客观因素。(2)从留学生留学及他们所经营报刊杂志、图书翻译等情况,探讨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与影响。(3)考察以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对自由主义价值理念的把握与表达,及自由主义价值理念对中国文学批评范式革新和文学转型的催化作用,探索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型的影响。(4)从新文学创作主体意识的觉醒,及新文学对个性解放、妇女解放、家庭解放、婚姻自由、国民性批判、民主共和国的现代国家想象等的介入与表达等,探讨自由主义思潮给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哪些新的价值体系、理论资源和文学史经验,开辟了哪些新的阐释空间和发展维度,探究自由主义价值观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形成之间关系。论文在上述梳理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作品、流派及社会影响等等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出自由主义思潮在新文学“现代性品格”形成中的得失经验,正确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地位,为推进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创作经验。
张桂丽[5](2009)在《李慈铭年谱》文中提出越缦是晚清着名文学家、学者。着有《越缦堂日记》、《白华绦跗阁诗》等,藏书、校书亦具特色。学界对越缦之关注较多集中在《越缦堂日记》、诗歌创作与主张、史学研究成就。但越缦之着述散佚状况、爱情诗词、藏书校书等未有人做研究。上世纪六十年代陈仲瑜编有《李慈铭年谱》,约四万字;近年傅振照编有《李慈铭年谱》,仅编至谱主二十岁;两谱皆仅从越缦《日记》中徵引材料。至今,尚未有关於越缦全面而深入之生平研究成果。本论文完整梳理越缦及其同时代人着述,考证其生平部分公案,展现越缦人生轨迹与性格思想之复杂及变化。首次考察越缦之婚恋、交游、着述之散佚、藏书积聚与归宿、学术成长历程、诗歌创作与主张之变化。笔者搜辑越缦佚札百余通、诗文数十篇,已将部分篇章纳入本论文。论文亦着重考察越缦其它散佚作品之篇名,以待进一步访觅。希望通过综合各种相关材料,考证事件之本相,客观全面反映越缦生平,推动越缦相关研究深入展开。
赵醒[6](2006)在《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文中提出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举国关注文化研究的当今,尽占地利人和优势的中原之于中原文化研究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在建国以后出版、刊行了许多,狭义文化所包含的文、史、哲、民间文化和文化专题类论着在已过去的五十余年中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笔者主要以《全国总书目》、《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河南人民出版社图书总目录》和其他相关书目类文献为资料来源。共对302部1949~2005年间出版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进行研究和叙录。另有330部笔者仅收集到部分信息而未能亲见的论着,收入存录部分。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有着不同形式与内容,这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着述风格与目的。既有单册专着和多册丛书,也有工具书和非正式出版物,这些论着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出版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文化的不同侧面在不同时代受到关注情况的变化。同时,这些论着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记录性的论着较研究型的论着为多,褒扬性的文字较批判性的文字为多。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不同的风格和水准,除了相对严肃、价值极高的学术着述,也有相对浅易、普及知识的随笔之作。此外,不同的论着也有着不同的着述目的,既有出于学术追求、研究兴趣者,也有旨在普及知识、促进发展者。 已收录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及相关信息也体现出了中原文化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从内容上看,各类相关研究论着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地域本位主义”倾向,强调本地域特色,而对与全体的联系重视不够;强调本地域优势,而对其他地域尊重不够;强调本地域目的,而对其他地域关怀不够;强调本地域“贡献”,而对文化创造的共同性认识不够。从风格上看,以功利实用为目的的论着多轻躁急切、主观人为、好大喜功、浮光掠影,但真正的学术研究要求的是沉静笃实、科学客观、点滴积渐、深入深刻;前者的大量出现与中原文化的研究并无更大积极意义,后者得不到充分关照反而会使中原文化的科学研究进程缓慢。
蔡梦麒[7](2006)在《《说文解字》字音注释研究》文中提出读音是和意义紧密相连的,也与其书写形式密不可分,所以正确的读音是读书识字的基础,也是语言文字研究的前提。《说文解字》本身缺乏明确、全面的注音形式,但自魏晋南北朝以後爲《说文》注音者不绝如缕,只是各家注音展示给我们的都只有注音的结果而没有注音的过程,更缺乏注音过程的辨证。段玉裁、桂馥、王筠等在爲《说文》作注的过程中常伴有对《说文》个体字音的辨析,可惜他们的分析都过於零散的,缺乏系统性。 我们对《说文解字》的字音注释进行研究,主要解决《说文》收字的读音问题,即《说文》某个字中古怎麽读,现在怎麽读。关於中古读法,我们以徐铉注音爲中心,以朱翺注音、《篆韵谱》注音爲辅助材料,以《王韵》、《唐韵》、《广韵》、《玉篇》等爲参照对象,清理《说文》注音的发展脉络,分析类比《说文》个体汉字的实际读音,并就各家注音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希望从中筛选出比较合适的反切注音来。一般情况下不涉及注音材料的语音系统问题,也不对中古音系、具体的中古读音进行拟测。关於现在读法,我们以《汉语大字典》的注音爲中心,以李行杰《说文今读暨五家通检》、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以及崔枢华《标点注音说文解字》的注音爲主要参照对象,分析研究各家在《说文》今读审定方面的异同,然後结合中古读音、对应规律、今读实际等,对《说文》收字的今读进行确认。 论文分“通说篇”、“辨证篇”两个部分。“通说篇”总论《说文解字》的注音问题,以徐铉注音爲中心分析《说文解字》的中古注音,以《汉语大字典》的注音爲中心分析《说文解字》的现代读音,共八章。第一章简述《说文》注音的历史、研究《说文》字音注释的意义。第二章介绍大徐本《说文》的来源及流传。第三章就大徐本的切语用字进行校订。第四章研究徐铉注音与《唐韵》的关系,确认徐铉反切不等于《唐韵》反切,得出结论:徐铉注音的混切现象反映了当时实际语音的变化,与《唐韵》无关。第五章就徐铉注音中的一字多读进行分析。第六章重点对徐铉注音中出现的注音失误进行分类例举。第七章分析《说文解字》注音辨证的对象内容、材料以及注音辨证的方法。第八章重点解释今音审定分歧的原因,确定《说文解字》今音标注的标准与原则。“辨证篇”选择需要辩证字音的785个《说文》例字,以《说文》爲次第,逐个进行注音辩证,这是“分析篇”的具体运用。
吴湉南[8](2006)在《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欧风美雨”持续东来,至清末民初,“欧化”、“西化”思潮盛行,中国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中西文化的交锋自此便一直贯穿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新文化运动期间,随着西学输入步伐和规模的迅速加大,传统文化遭到了更为猛烈的撞击。自晚清以来思想界兴起的新旧学之争、中西学之争、传统与现代之争,遂演化为一场更为深入持久的东西文化的大论战。虽然在此论战中,文化保守主义的观点始终处于明显的劣势,但是作为其“符号”的“国学”却在文化保守主义者及新派人士“殊道同归”的推动下,成为热学,同时还带来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国学热”,诞生了各色各样的国学教育与研究机构。在众多国学教育机构中,有一所被知者誉为“与清华国学研究院齐名”的国学教育机构,她便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简称无锡国专)创办于1920年底,是一所私立国学专科学校,比北大国学门尚早近两年,被誉为“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的典范。在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的教育与研究中有着成功的探索和不凡的贡献。值得当今学术界、教育界认真研究和借鉴。 唐文治是无锡国专的灵魂,无锡国专体现了唐文治的个人特征。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思想、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方法无不深受其影响。唐文治(1865-1954),着名理学家、教育家,儿时即怀有“伊尹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政学思想和理想一直是他的人生目标。1892年进士及第,开始在清廷为官,官至商部右侍郎,署理尚书。唐文治为官时即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兴办西式学堂,认为“理学为体,洋务为用”是转变世风、重振国力、挽救清王朝的唯一途径。1906年以丁母忧为名辞官,此后再未涉足政治。1907年受邀赴上海任实业学堂监督,从此终生从事教育。1920年,复辞去该校校长之职。 同年受施肇曾邀请创办私立无锡国学专修馆,第二年正式开馆上课。1928年更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院,1929年更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49年,改名为中国文学院,1950年与苏南师范学院合并,无锡国专至此结束。唐文治以“正人心、救民命”为办学宗旨,认为今日之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沉沦,政治腐败,战乱不断,经济凋敝,百姓生活极为困苦。欲拯救这一切,必须以儒家思想道德“正人心”始,人心正,方能改变社会风气,重塑社会道德,发展实业,学习西
刘群[9](2006)在《新月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月社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的新文学社团之一,又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团体而着称于现代中国思想史。本文打破过去或偏重文学艺术或偏重政治思想的单向度研究,首次将新月社置于文学史与政治思想史的统一框架中,围绕新月知识分子以聚餐会、出版物及出版机构等开辟的“公共空间”,着重从社团内部发展史、人事变迁的角度探讨新月社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全面充分地再现了新月社及新月派文人的整体风貌。论文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在清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众说纷纭的新月社成立时间做出考辨,继而分析了新月社出现的背景及其意义、主要由知识精英与上流社会人士聚合而成的成员特点、新月社的经费来源及具有传统文人雅兴特色的日常活动等问题,并特别对新月的灵魂人物徐志摩与新月精神领袖胡适之间的交往关系进行梳理与比较。最后以史带论详述了新月社最重要的活动即参与接待泰戈尔访华排演泰氏剧作《齐德拉》等前前后后的情况,并以徐志摩、梁启超、胡适等人对待泰戈尔访华的态度为例透视新月知识分子主张自由宽容的文化价值观。第二章以徐志摩主编时期的《晨报副刊》为中心,探讨新月文人如何将《晨报副刊》这一现代传媒机构转变为发布他们自己的政治态度及文艺观念的“喉舌”机关。徐志摩“圈子化”的编辑思想及“苏俄仇友大讨论”、“闲话事件”等几次大论争鲜明体现了新月知识分子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以及他们作为留学美英群体与留日群体的对峙姿态;而作为新月同人刊物的首次亮相,《诗镌》与《剧刊》是清华文学社、中华戏剧改进社的主力成员与徐志摩为核心的新月社借助《晨报副刊》这一传媒平台合流的结果,艺术家群体成为此时的主角。本文详述了它们的创办缘起与经过,阐述了新月文人倡导的新诗格律化运动、国剧运动及其影响,同时更将笔墨侧重于同人内部在诗歌戏剧观念上的歧见及由此造成的人事离散、两份刊物“短命”等问题的挖掘。第三章则以新月书店为中心,考察新月文人介入现代都市出版领域的具体实践。首先分析了新月书店创办的人事聚合背景,指出时局的变动促成了新朋旧侣汇集上海的因缘际会,出版的渴望是新月文人创办书店的内在动因;进而详述书店从创办发展历经危机与中兴终至关门的始末,首次提出并分析了新月书店五任经理的更替,并着力突出了邵洵美对新月书店发展的贡献。继之,考察了新月书店的经营策略及其出版业绩。最后剖析了新月书店瓦解的原因:新月文人立足个人职业的岗位意识使其涉足出版界的经营活动具有“玩票”的性质,而追求个人文化政治理想与商业经营之间的冲突是其倒闭的内因,外因则源于委托经营方式的不力与同人地域上的离散造成的人心涣散。本章末附有笔者整理的新月书店出版书籍一览表。第四章以《新月》月刊为中心,从编辑“轮流坐庄”的角度入手展现新月文人内部的聚合与分岐,以窥新月知识分子的多重身份建构。创刊前后的诸多细节与波折体现出新月文人强烈的独立个性;而月刊编辑的不断更替暴露了社团内部重心不断位移的复杂形态: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及后期叶公超主编时期倾向于文艺,并大力培育文学新人,体现出某种“岗位”知识分子的特性;而以梁实秋为主力、同仁配合与鲁迅及左翼的论战,标明了新月派与革命文学对峙的鲜明立场;同时,以“平社”组织及成员为依托,胡适发动罗隆基等人高扬起的“人权论战”,展示了新月文人立足于“广场”面向“庙堂”言说的激烈姿态,提示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渐进改良的思想进路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失意受挫的现实遭际。最后小结了《新月》由于资金、稿源及人事离散等问题停刊的结局。第五章则以《诗刊》季刊与《新月诗选》为中心,着重论述“新月诗人群”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的传承与变异。《诗刊》标志着新月第二代诗人的崛起,《新月诗选》则是新月诗派的总结和诗歌成就的集中体现。论文围绕新月新老诗人的创作实践及理论主张,重点寻觅他们在诗艺方面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变化与突破的线索,最后从诗歌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分析新月诗派在当时文坛上与现代派诗、左翼诗歌所处的对峙地位。结语部分追踪了新月文人分化后的去向。胡适及部分同人创办《独立评论》继续着新月“谈”政治的兴趣;叶公超、闻一多等创办的《学文》杂志是《新月》的后身,继承了新月文艺的流风余脉,也使“新月派”最终走向与“京派”的合流。《学文》的停刊标志着“新月”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的中止。而储安平1946年创办《观察》周刊是对新月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追求的自觉继承,卞之琳、何其芳等1950年代提出的“现代格律诗”延续和推进了新月诗派的理论主张。总之,通过对新月社历史演变轨迹及人事活动的追溯,本文认为新月知识分子以自己兼具中西教育背景的独特知识架构,以“讲学复议政”的形式参与社会进程,进而建立起他们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在公共空间中属于自己的角色位置:他们身上既表现出厕身“庙堂”的渴望与尝试,更有广场知识分子启蒙大众的使命感,同时具备通过积极从事教育及出版领域的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培育扶持文学新人,从而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薪火相传的岗位知识分子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矛盾的集合体,也体现出了新月文人内部结构的繁杂性、松散性、丰厚性。
阳信生[10](2003)在《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文中提出绅士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颇具活动能量的特权阶层,是名副其实的地方权威,并构成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有外国学者甚至认为士绅阶级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并决定了中国的命运。的确,绅士阶层作为封建社会阶级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其发展、演化以及锐变对封建制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绅士阶层作为封建制度的附属物,其命运也就是封建社会历史命运的缩影。因此,对绅士阶层及其演变的研究,对于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化及其最后的历史命运,对于把握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探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和总结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绅士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虽然对中国绅士阶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绅士阶层的区域研究还非常缺乏,特别是对湖南这一中国近代绅士数量发展最快、绅权势力最大、绅权特征非常典型的地区而言尤其是如此。湖南绅士的研究较为薄弱,且比较分散,零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一部系统全面研究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的专着问世。 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充分挖掘极其分散的有关湖南绅士的历史资料,以湖南绅士阶层在近代(1895—1912)的演变为经,以湖南绅士与近代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为纬,运用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化理论和社会变迁理论对湖南绅士阶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湖南绅士阶层在近代演变的原因(影响因素)、过程、结果和影响,同时,分析了湖南(并以此观照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动力和阻力因素,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介绍了湖南绅士研究的基本概况以及本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意义,以为正文的铺垫。 正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讨论了与绅士研究密切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讨论了近代绅士的涵义、起源、基本构成、分类、地位和作用机制以及主要特征,回答了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一些问题,为笔者的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分析了湖南近代绅士的基本概况。特别是对湖南近代绅士阶层进行了比较全面、认真的统计分析。用真实可信的统计数字回答了“湖南是近代中国绅士数量增长最快、绅权力量最为强大的地方之一”这一命题。并据此对湖南绅士阶层的基本构成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1895年以前湖南绅士阶层是以守旧为主要思想特征的。 第三章研究了戊戌维新时期绅士阶层的历史分化及其对湖南社会的影响。洋务派绅士和维新派绅士的崛起,推动了湖南社会的近代化;但是,不可避免的绅士新旧之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湖南维新运动的挫败。守旧派绅士仍然具有对整个社会的支配力。 第四章探讨了清末新政时期湖南绅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对湖南社会的历史影响。虽然清政府主动开始了近代化运动,但这些措施还基本停留在“中体西用”的水平;在这种新政大背景下,绅士阶层新旧力量对比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这极大地制约了这一时期湖南社会的演进。 第五章探讨了预备立宪时期湖南绅士阶层的重大转型及其对湖南社会演进的历史影响。“预备立宪”运动为绅士阶层的大规模分化提供了“制度”保证。立宪派绅士开始成为湖南绅士阶层中的主导力量。他们通过咨议局、地方自治机构等合法的政治舞台,扮演着具有一定近代色彩的社会角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且,由于与清政府的矛盾愈加激烈,使得立宪派绅士附和革命,成为革命的一个“同盟军”,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绅士革命”极大地制约了辛亥革命的广度和深度,使得中国社会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给中国的近代化蒙向了一层巨大的阴影。 第六章、第七章分别对新式绅士和守旧派绅士进行了个案研究。新式绅士选择谭嗣同、谭延阎、龙璋、杨度等人为研究对象,旧派绅士选择王先谦、叶德辉、王闻运、曾廉等人为研究对象。新旧绅士对近代社会变局回应的方式,力度,以及基本的目标都存在重大的差异。绅士阶层守旧与开新的力量消长的基本态势,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基本走向。 结束语。结束语中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社会变迁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绅士分化的速度和彻底程度,而绅士的近代分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绅士阶层就是在传统与近代的困境中艰难擅变的。而绅士阶层近代化转型的缓慢和艰难,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困境。中国近代社会就是在这种困境中不断发展演进的。
二、“提案大王”张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案大王”张廉(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收藏背景和现状 |
第一节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立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中国艺术资源在日本国立博物馆收藏史中的位置及影响 |
第三节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艺术资源现状分析 |
第二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来源及特点 |
第一节 博物馆与收藏家的战略联盟 |
第二节 须磨弥吉郎的中国近代绘画收藏 |
第三节 馆藏中国近代绘画的整体性与多样性 |
第三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对中国近代绘画的保存与修复 |
第一节 半公开式的藏品分类保存 |
第二节 自建团队与外部专家的合作修复 |
第三节 博物馆文化财保护基金的运营 |
第四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对中国近代绘画的研究和推广 |
第一节 专门研究人才的培养——西上实与吴孟晋 |
第二节 作为知识生产的展览、出版与教育活动 |
第三节 相关作品鉴定、论坛与国际研讨会的开展 |
第五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制度研究 |
第一节 大型特别展览会的普及和完善 |
第二节 以市场为导向的博物馆法人化改革 |
第三节 多重法律体系的保驾护航 |
第四节 “文化艺术立国”政策的强力助推 |
第六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英国大英博物馆 |
第二节 资本化运作的非营利机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第三节 政府直接管辖的公益机构——法国吉美博物馆 |
第四节 日本与欧美国家博物馆的运营比较 |
第七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价值启示 |
第一节 从“文化行政管理”到“文化资本运营” |
第二节 国家博物馆外向型发展的未来趋势 |
第三节 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的战略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重要中国艺术品公开目录 |
附录2: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官网公开目录 |
附录3: 须磨弥吉郎中国近代绘画收藏笔记部分藏品目录及简介 |
附录4: 京都国立博物馆学艺员西上实与吴孟晋先生访谈稿 |
附录5: 日本的博物馆法 |
附录6: 海外艺术品公开促进法等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2)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旅游文本日译问题考察 ——以旅游景区官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中文摘要 |
摘要 |
はじめに |
1. 研究の背景と目的 |
2. 研究の对象と方法 |
3. 先行研究 |
4. 论文构成 |
第一章 ニューマーク翻訳理论の枠组み |
1. ニューマーク翻訳理论の概说 |
2. テキスト类型论 |
3. 意味重视の翻訳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ヨン重视の翻訳 |
第二章 観光案内文とニューマーク翻訳理论 |
1. 観光案内文の特徴分析 |
2. 観光案内文とコミュニケ一シヨン重视の翻訳 |
第三章 ニューマーク翻訳理论に基づく観光案内文に関する分析 |
1. 误訳分析 |
2. 情报型テキスト分析 |
3. 勧诱型テキスト分析 |
第四章 観光案内文日本语訳の改善策 |
1. 言叶选びに慎重 |
2. 加訳 |
3. 减訳 |
4. 构文の调整 |
第五章 アンケート调査による改善策の効果検证 |
1. アンケート调査の基本状况 |
2. アンケート调査の结果分析 |
おわりに |
1. まとめ |
2. 不足と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付录1 観光地公式サイトの中日対訳観光案内文サンプル |
付录2 アンケート调査の原稿 |
付录3 アンケート调査のデータ集计 |
(3)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论 |
一、 选题旨趣 |
二、 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三、 研究现状 |
四、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五、 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农业教育的前奏——清末农业学堂之农业教育 |
一、 制度确立——“癸卯学制”中农业教育的体现 |
二、 课程体系初具,教材付之阙如 |
三、 多渠道解决师资问题 |
四、 经费“宽筹” |
五、 零星尝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农业教育的转向——北洋政府时期甲、乙种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
一、 制度调整——“壬子癸丑学制”中农业教育的缩减 |
二、 课程体系微调,教材缺乏本土化 |
三、 师资标准出台,沿袭清末培养模式 |
四、 明确经费来源 |
五、 办学停滞不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教育的转型——军阀混战时期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
一、 制度扩充——“壬戌学制”中农业教育的泛化 |
二、 课程标准初拟,教材仍旧难觅 |
三、 师资问题解决乏术,放任自流 |
四、 经费投入渐少 |
五、 农业学校有所增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教育的立法——“黄金十年”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
一、 制度规避——“戊辰学制”中农业教育的轮回 |
二、 类课程标准公布,本土化教材渐出 |
三、 谋师资“统制”化,缺口依然难补 |
四、 政策性经费倾斜难以实现 |
五、 农业学校不断扩充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教育的应战——抗战及复员时期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
一、 制度的变通 |
二、 承战前类课标,重教材编译 |
三、 农科大学落实师资培养,问题如故 |
四、 政策性经费倾斜目标渐行渐远 |
五、 战时公费制度刺激学校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歧路 |
一、 “可能性”与“必要性” |
二、 “农业破产论” |
三、 “重农”与“重工”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特点——基于《教育与职业》杂志的统计分析 |
一、 《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的统计分析 |
二、 农业教育的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两职校规程对比 |
附录 2 《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目录索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自由主义:观照中国现代文学的必要视角与研究对象 |
(一) 为什么要从自由主义角度研究现代文学 |
(二) 自由主义概念 |
(三) 自由主义与现代性及新文学现代性品格 |
(四) 几个相关概念辨析及影响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关键性因素 |
二、问题与方法:自由主义与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误区 |
(一)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二) 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三、研究范围与思路 |
第一章 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通道及对现代作家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留学生对自由主义的接受 |
一、自由主义对留学生思想的浸润 |
二、留日时期自由主义思想对李大钊的浸润 |
三、留美生涯与胡适自由主义思想形成轨迹 |
四、鲁迅接受自由主义思想的途径 |
五、陈独秀自由主义思想的来源 |
第二节 留学生对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
一、发行报刊杂志传播 |
二、翻译出版图书传播 |
三、自由主义思潮传播的主要特点及对新文学的深远影响 |
第二章 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型的影响 |
第一节 自由主义文化思潮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 |
一、危机:自由主义传播与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型的历史机遇 |
二、自由主义: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型的思想文化资源储备 |
第二节 自由主义与"五四"文化批判及文学反传统 |
一、什么是传统? |
二、自由主义与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 |
三、自由主义与思想解放、个性解放及改造国民性 |
四、自由主义理论资源与"五四"反传统的文化批判 |
五、文化批判的自由主义视角与文学反传统的互动 |
第三节 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现代性重构 |
一、自由主义话语场与反传统文化批判及新文学批评 |
二、自由主义核心观念与新的文学观念话语重构 |
三、自由主义与新文学白话文运动的话语重构 |
四、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及文学文体话语重构 |
五、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学悲剧观念的重构 |
六、现代文学批评话语重构对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诉求 |
第三章 自由主义价值观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自由主义与现代作家主体意识觉醒及新文学悲剧品格 |
一、个人主体意识觉醒与现代性表征 |
二、新文学对个人"主体意识"的招魂 |
三、自由主义与新文学作家的精神认同 |
四、狂人、超人:个人主体意识觉醒的招魂幡 |
五、多余人:新文学的乱世哀音 |
第二节 自由主义与妇女解放及新文学表达空间的拓展 |
一、自由主义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
二、新文学与妇女解放运动 |
三、女性抒写与新文学现代性悲剧审美品格 |
第三节 自由主义与国民性改造及乡土小说悲剧品格的开创 |
一、自由主义与理想国民的现代性想象的隐形视角 |
二、新文学作家对自由主义文化的反刍与"苦难"视角的非人印证 |
三、个性缺失与性格悲剧 |
四、性格悲剧加剧命运悲剧 |
第四章 自由主义对新文学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多元与复调:徘徊在个人自由与阶级解放之间的文学诉求 |
一、革命文学话语的衍生语境 |
二、革命文学话语对自由话语的消解 |
三、自由主义的张力:价值理性对左翼文学工具理性的制衡与互补 |
四、革命文学话语对自由主义话语的有意误读和借用 |
第二节 个人主义的余波与革命文学创作实践的背离 |
一、徘徊在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30年代鲁迅的典型意义 |
二、革命文学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的背离 |
第三节 新月派的人权运动与自由主义的演进 |
一、新月派政论文与自由主义思潮的演进 |
二、新月派人权运动与"五四"自由主义思潮的接续 |
三、新月派与英美自由主义文化传统 |
四、新月派政论文与新月派的文学主张 |
五、新月派人权运动对新文学的促进作用 |
结束语自由主义思潮:一个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话题 |
一、自由主义与现代人、现代民族与现代国家 |
二、自由主义:一个被误读和被遮蔽的思潮 |
三、自由主义思潮与现代文学新传统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5)李慈铭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一) 李慈铭研究之学术回顾 |
(二) 本文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 |
(三) 本文创新点 |
李慈铭简论 |
(一) 家世盛衰 |
(二) 爱情婚姻 |
(三) 交游 |
(四) 仕途 |
(五) 文学创作与批评 |
(六) 学术研究 |
(七) 藏书、校书 |
(八) 着述 |
年谱 |
谱前 |
卷一 早年风华(一岁至三十岁) |
卷二 蹭蹬京师(三十一岁至三十六岁) |
卷三 校书乡邦(三十七岁至四十二岁) |
卷四 骋才京津(四十三岁至六十六岁) |
谱後 |
徵引文献 |
附录:《越缦堂藏书目》 |
後记 |
(6)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论 |
第一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形式 |
一、单册专着 |
二、多册丛书 |
三、工具书 |
四、非正式出版物 |
第二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内容 |
一、文学类 |
二、史学类 |
三、哲学类 |
四、民间文化类 |
五、文化专题类 |
第三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特点 |
第四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几点不足 |
第二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 |
第一节 文学类 |
第二节 史学类 |
第三节 哲学类 |
第四节 民间文化类 |
第五节 文化专题类 |
第三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存目 |
参考书目 |
后记 |
(7)《说文解字》字音注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通说篇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说文》注音简史 |
第二节 《说文》字音注释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说文》字音注释研究的目标 |
第二章 徐铉与大徐本《说文》 |
第一节 徐铉其人 |
第二节 《说文》的校订 |
第三节 徐铉校订《说文》的内容 |
第四节 大徐本《说文》的版刻流传 |
第三章 徐铉注音用字校订 |
第一节 前人对徐铉注音的校订 |
第二节 《说文》徐铉注音校订 |
第四章 徐铉注音与《唐韵》 |
第一节 有关文献所反映的《唐韵》 |
第二节 《唐韵》传本 |
第三节 蒋斧本《唐韵》与徐铉注音比较 |
第四节 徐铉反切不等于《唐韵》反切 |
第五节 徐铉反切的混用现象 |
第六节 徐铉反切混用的性质 |
第五章 徐铉异读研究 |
第一节 徐铉注释中的异读 |
第二节 徐铉异读的形式 |
第三节 徐铉异读的特点 |
第四节 徐铉加注异读的几种情况 |
第五节 徐铉异读与意义 |
第六章 徐铉注音订议 |
第一节 段玉裁与徐铉注音 |
第二节 徐铉注音举误 |
第七章 《说文》注音辨证 |
第一节 《说文》注音辨证的对象内容 |
第二节 《说文》注音辨证的材料及运用 |
第三节 《说文》注音辨证的方法 |
第八章 《说文》今读研究 |
第一节 今音标注意义 |
第二节 今音标注分歧 |
第三节 今音标注分歧的原因 |
第四节 各家注音的标准及检验 |
第五节 今音标注的标准与原则 |
下编 辨证篇 |
《说文解字》第一 |
《说文解字》第二 |
《说文解字》第三 |
《说文解字》第四 |
《说文解字》第五 |
《说文解字》第六 |
《说文解字》第七 |
《说文解字》第八 |
《说文解字》第九 |
《说文解字》第十 |
《说文解字》第十一 |
《说文解字》第十二 |
《说文解字》第十三 |
《说文解字》第十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现代国学思潮鼓荡下的国学教育与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国学思潮的由来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国学思潮与“整理国故”运动 |
第三节 国学思潮与国学教育 |
第二章 无锡国专的掌门人唐文治 |
第一节 “学而优则仕” |
一、唐文治的学术渊源 |
二、从政与弃政 |
第二节 从关注教育到转向教育 |
一、“非士习西法,则终不足以自强” |
二、南洋大学堂:兴办实业与保存“国粹”共举 |
第三节 情系国学,再图发展 |
第三章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创建和发展 |
第一节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之初创时期(1920-1927) |
一、施肇曾与无锡国学专修馆 |
二、无锡商绅之襄助 |
三、草创时期的曲折 |
第二节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转制发展时期(1927-1937) |
一、无锡国学专修学院 |
二、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
三、改制后的学校建设 |
四、危难之中见志节 |
第三节 无锡国专桂校、沪校并立时期(1937-1950) |
一、暂避湘地——流浪大学的开始 |
二、流浪广西:桂校八年的艰苦岁月 |
三、国专沪校概观 |
第四章 无锡国专的运作机制 |
第一节 校董事会的建立及其职能 |
第二节 国专的校务管理 |
第三节 国专的师资聘用 |
一、坚持不拘门户、德才兼备的用人方针 |
二、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拓展教学资源 |
第四节 无锡国专的招生与管理 |
一、国专的招生制度 |
二、国专的学生管理 |
三、成绩考核与毕业 |
第五章 无锡国专的教学模式 |
第一节 无锡国专的教育方针 |
第二节 无锡国专的课程设置 |
一、国学专修馆时期的课程设置(1921-1927) |
二、内迁之前的课程设置(1927-1937) |
三、内迁之后的课程设置(1937-1950) |
第三节 无锡国专的教学 |
一、教学主旨与内容 |
二、教材与教法 |
三、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 |
四、国学教育与民族抗战精神的激发 |
第四节 国专的名师风范 |
一、国专开馆教习朱文熊 |
二、诗学名家陈衍 |
三、教务主任冯振 |
四、校务主任钱基博 |
第五节 传统书院与现代学校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 |
一、师生教学互动,营造自由探讨的氛围 |
二、国专的导师制度 |
三、注重实践训练环节,发挥学生研究潜能 |
第六章 无锡国专的教育成就 |
第一节 国学人才的培养业绩 |
一、国专培养人才知多少 |
二、国专学生的社会就业流向 |
三、唐门“五杰” |
四、国专人才面面观 |
第二节 国学研究之成果 |
一、教师之着述 |
二、学术刊物之发行 |
第三节 无锡国专之社会影响 |
简短的结语:无锡国专教育事业留下的思考 |
一、坚持独立不倚的办学精神 |
二、坚持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 |
三、注重引导和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月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新月社:雅士与雅兴 |
第一节 新月社的成立及其背景考察 |
第二节 新月社的成员与活动 |
第三节 新月社与泰戈尔访华 |
第二章 《晨报副刊》:第一块“园地” |
第一节 “圈子文艺”与政治“疯话” |
第二节 绝非闲话的“闲话”之争 |
第三节 诗与剧的飞扬——《诗镌》与《剧刊》 |
第三章 新月书店:出版之翼 |
第一节 新月书店的创办与发展始末 |
第二节 新月书店的经营策略及业绩考察 |
第三节 岗位与“玩票”——瓦解新月书店的内因 |
第四章 《新月》月刊:我们的“言说” |
第一节 一波三折,《新月》出世 |
第二节 魅人的缪斯——徐志摩、闻一多主持下的“文艺风” |
第三节 辩者之困——梁实秋主持下的“论战风” |
第四节 面向“庙堂”的言说——胡适与《新月》的“论政风” |
第五节 政治家的炮火——罗隆基与《新月》的“论政风” |
小结 叶公超的力撑和《新月》的消散 |
第五章 《诗刊》《诗选》:痴鸟的歌唱 |
第一节 诗刊·诗选·诗人 |
第二节 在聚拢中锤炼诗艺 |
第三节 自我幻灭与价值对峙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近代绅士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第一节 为“绅士”正名 |
第二节 绅士的起源及其构成 |
第三节 绅士的地位和作用 |
第四节 绅士阶层的基本特征 |
第五节 绅士阶层的近代分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湖南绅士阶层的基本概况 |
第一节 湖南绅士的起源和发展演化 |
第二节 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的计量分析 |
第三节 1895年前湖南绅士阶层的基本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湖南戊戌维新时期的绅士阶层(189 |
第一节 甲午战争后湖南绅士的近代转型 |
第二节 绅士与湖南维新运动的开展 |
第三节 绅士新旧之争与湖南维新运动的挫败 |
第四节 湖南绅士与自立军起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新政时期的湖南绅士阶层(190 |
第一节 绅士与清末新政时期湖南社会的演进 |
第二节 绅士阶层的基本构成及其主要思想倾向 |
第三节 绅士新旧之争与湖南社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备立宪”时期的湖南绅士阶层(190 |
第一节 “预备立宪”时期湖南绅士阶层的演变 |
第二节 从湖南咨议局看绅士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绅士与湖南地方自治运动 |
第四节 绅士与“预备立宪”时期湖南社会的演进 |
第五节 湖南绅士与辛亥革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南近代绅士个案研究(上) |
第一节 谭嗣同 |
第二节 谭延闿 |
第三节 龙璋 |
第四节 杨度 |
第七章 湖南近代绅士个案研究(下) |
第一节 王先谦 |
第二节 叶德辉 |
第三节 王闿运 |
第四节 曾廉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提案大王”张廉(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D]. 陈雅婧. 上海大学, 2018(03)
- [2]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旅游文本日译问题考察 ——以旅游景区官网为例[D]. 曾广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8)
- [3]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D]. 罗银科.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4]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D]. 胡明贵.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5]李慈铭年谱[D]. 张桂丽. 复旦大学, 2009(10)
- [6]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D]. 赵醒. 郑州大学, 2006(12)
- [7]《说文解字》字音注释研究[D]. 蔡梦麒.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8]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 吴湉南.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9]新月社研究[D]. 刘群. 复旦大学, 2006(02)
- [10]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D]. 阳信生. 湖南师范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