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极限的一般定义

关于极限的一般定义

一、浅谈极限的一般定义(论文文献综述)

胡渝民,宋飞,汪忠[1](2021)在《广义布里渊区与非厄米能带理论》文中指出能带理论是凝聚态物理的基石之一,其应用范围已延伸至许多其他物理领域.近年来,众多非厄米物理问题要求将能带理论推广至非厄米体系.人们在非厄米拓扑体系的研究中发现,这一推广需要修改能带理论的若干基本概念.非厄米趋肤效应(non-Hermitian skin effect)这一普遍的非厄米现象导致了布洛赫能带图像的失效以及常规体边对应关系的破坏.在能谱计算与拓扑不变量定义中,通常的布里渊区概念需要代之以广义布里渊区(generalized Brillouin zone).非厄米体系的一系列独特现象可以在广义布里渊区下得到精确刻画.基于广义布里渊区的非厄米能带理论成功描述并预言了非厄米系统的大量新颖现象.因其相对布洛赫图像的偏离,这一理论被称为非布洛赫能带理论(non-Bloch band theory).本文梳理了广义布里渊区和非布洛赫能带理论的主要概念,并简要介绍了该理论在非厄米体边对应原理、格林函数、波包动力学、手征衰减和非布洛赫宇称-时间对称性等方面的应用.

任艳霞,宋仁明[2](2021)在《分枝马氏过程与超过程的中心极限定理》文中研究指明给出近几年来在分枝马氏过程与超过程的极限理论方面得到的部分结果.主要包括分枝机制满足二阶矩条件的分枝Hunt过程的中心极限定理;分枝机制满足二阶矩条件的一般超过程的中心极限定理;分枝机制是空间齐次的稳定分枝机制的超OU过程的中心极限定理.文章同时涉及到大数律结果.

丛成华,邓小刚,毛枚良[3](2021)在《绕椭球的低速流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解和预测绕椭球的流动对指导飞行器和潜艇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近年来,针对椭球绕流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对有攻角下椭球绕流分离的定性描述和定量研究,促进了对三维分离的辨识和拓扑研究.文章对流场特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分离对气动力、噪声、尾迹的影响,以及实验条件对流动的影响.上述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机动过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非定常机动过程不能作为定常或准定常问题处理,在机动过程中,分离出现明显延迟,气动力出现明显变化.随后介绍了数值模拟在求解绕椭球流动中的进展,当前求解雷诺平均的N-S方程湍流模式仍然是解决绕椭球大范围分离流动的主要工程方法,大涡模拟和分离涡模拟等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受限于计算能力,直接数据模拟只能用于较低雷诺数,在高雷诺数流动中还不适用.非定常机动过程的数值模拟较定常状态,与实验结果的差距要大一些.最后,介绍了对椭球绕流场转捩的研究进展,对T-S转捩与横流转捩的机理和辨识已经较为准确,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但对再附转捩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尤其是迎风面,因此椭球绕流转捩的研究还需要依靠实验.

吕翔[4](2021)在《季冻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一种具有超高强度、高耐久性及高温适应性等特点的超高性能混凝土。RPC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物的自重,增加跨越能力,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PC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通常掺入纤维以提高其性能。吉林省蕴藏着丰富的玄武岩矿石,玄武岩产物的推广和应用对我省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玄武岩矿石熔融拉丝生产的绿色环保型玄武岩纤维是一种具有天然相容性的新型高性能无机纤维。本文将这种抗拉强度高、耐酸碱腐蚀的玄武岩纤维作为掺合料改性RPC,对玄武岩纤维RPC复合材料的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玄武岩纤维RPC的配合比进行设计,提出一套适用于季冻区桥梁、道路工程,和易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满足要求的玄武岩纤维RPC制备方案。试验结果得出玄武岩纤维RPC的最佳配合比:砂胶比为0.9、水胶比为0.18、玄武岩纤维掺量为8 kg/m3、硅灰水泥比为0.25;相对于不掺玄武岩纤维的试件,玄武岩纤维掺量为8 kg/m3的试件抗折强度能提高18%,抗压强度能提高32%。(2)针对季冻区冻融循环效应显着,桥梁、道路工程常用除冰盐等特点,考虑裂缝、冻融循环和氯盐侵蚀的影响,不但研究了玄武岩纤维RPC的基体耐久性,还研究了玄武岩纤维RPC内嵌钢筋耐久性。此外,从微观结构角度对玄武岩纤维RPC耐久性变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裂缝是玄武岩纤维RPC基体及其内嵌钢筋耐久性的显着性影响因素;玄武岩纤维RPC骨料石英砂与水泥基体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厚度可忽略;玄武岩纤维RPC的水化产物以密实的C-S-H基体为主;玄武岩纤维在RPC材料中呈乱向分布,没有聚集成团现象,并且与水泥基体连接紧密。(3)详细量化分析裂缝不同属性(裂缝深度、裂缝数量、裂缝宽度)和冻融循环对玄武岩纤维RPC耐久性的影响。并引入声发射技术和Weibull分布理论,利用声发射累计能量和幅值参数评价玄武岩纤维RPC的抗冻性,利用Weibull分布理论建立冻融损伤模型,实现对带裂缝玄武岩纤维RPC冻融损伤全过程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RPC抗冻融耐久性能优异,当冻融循环次数达到600次时,带裂缝玄武岩纤维RPC的质量损失率为2.52%,抗压强度损失率为18.62%,抗折强度损失率为29.89%。(4)量化分析裂缝、界面损伤和氯盐侵蚀对玄武岩纤维RPC内嵌钢筋耐久性的影响。运用电化学方法,以钢筋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密度、极化电阻评价玄武岩纤维RPC中钢筋的锈蚀程度,进而评价氯盐侵蚀对玄武岩纤维RPC的影响,为制定RPC专用的抗氯盐侵蚀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电化学方法从钢筋锈蚀的角度评价玄武岩纤维RPC的抗氯盐侵蚀耐久性是可行的。玄武岩纤维自身耐腐蚀的特性可以增加RPC的基体电阻,使RPC各部分的连接更加紧密,进而抑制钢筋腐蚀的发生,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5)考虑了钢筋粘结长度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两个粘结性能影响因素,通过梁式试验方法研究了变形钢筋与玄武岩纤维RPC之间的粘结性能,依据试验结果拟合了钢筋与玄武岩纤维RPC的粘结应力,建立了完整的玄武岩纤维RPC与变形钢筋的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6)通过四点弯曲试验测试了钢筋-玄武岩纤维RPC试验梁抗弯全过程的静力响应,通过位移、应力等试验数据拟合并推导了适用于钢筋-玄武岩纤维RPC简支梁的开裂弯矩、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和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并基于声发射参数断裂表征方法分析了钢筋-玄武岩纤维RPC梁的断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在RPC中拉伸、扭转和变形作用导致试验梁产生的Ⅰ型裂缝减少,减小了Ⅰ型裂缝引起的低应力脆断,进而提高RPC简支梁的抗拉伸能力,增加RPC简支梁的承载能力。

董朝华,高集体,朱平芳[5](2021)在《正交级数方法与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估计和检验的一些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经济、金融、气候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存在大量非平稳时间序列.为了促进这些学科的理论研究,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极限理论在近二十年左右得到了密切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另外,传统的级数估计方法往往要求变量的取值范围为有界紧区间,在一定情况下,特别是在所研究的问题里出现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情况下,制约了这种非参数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作者及其合作者们为了突破传统筛分法的瓶颈而使用正交级数方法所做的一些理论成果和实证应用,尤其是在非参数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研究上,为正交级数估计方法在经济、金融、气候科学和相关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潘从建[6](2021)在《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0年代,美国研发了干式连接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抗震结构体系(PRESSS),发布了相关技术标准,开展了部分工程实践。该体系的框架节点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局部无粘结耗能钢筋混合配筋的连接构造,具有施工效率高、地震损伤轻、延性好、自复位的特点。PRESSS框架节点的干式连接构造,导致连接界面抗扭性能薄弱,而现有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未考虑梁端扭矩影响;同时,针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少,全装配楼板对该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针对上述主要问题,进行了考虑初始扭矩作用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相关有限元模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系统分析了梁-柱、板-梁、柱-柱、柱-基础等相关节点构造;研究了全装配楼盖对协调多层规则框架结构整体抗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结构顶部楼层(结构高度80%以上)设置刚性楼板的措施。(2)完成了2组共8个不同配筋率、不同初始扭矩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极限位移角下,高配筋率较中配筋率的框架梁端混凝土受拉和受压损伤增加,但损伤仍较轻;随着受弯位移角增加,界面受压区高度减小、耗能钢筋屈服,界面抗扭性能随之变弱;界面抗扭失效可发生于位移角加载和卸载状态,卸载状态下更易抗扭失效;界面抗扭失效后的扭转变形随着加载循环次数和位移角增加而累积且不可复位;小扭弯比时,极限位移角下节点的扭转变形小,对梁端受弯滞回性能不利影响微小,大扭弯比时与之相反;提高配筋率,可使节点的抗扭性能有一定改善。(3)基于初始扭矩下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界面剪应力分布的理论计算,揭示了受压界面在弯-剪-扭耦合作用下的抗扭失效特征及受力机理,提出了梁端界面的弯-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方法。(4)进行了1/2缩尺的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在各级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损伤情况等。结果表明,框架柱柱脚损伤轻,框架柱端损伤位置与节点“强柱弱梁”分布规律一致;框架梁端损伤微小且可自复位;大震下,试验模型呈现混合铰屈服机制,有较好的自复位性能和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楼板构造能够适应梁端转动变形的需求,且无明显残余滑移;采用顶部设置刚性楼板的全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侧向变形协调性能。(5)基于OpenSees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模型逐级地震动加载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初始频率与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及结构损伤分布特征与试验结果规律较一致,结构动力弹塑性模拟分析方法较合理;各框架节点均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有限元模型,呈现框架梁端先产生塑性铰的抗震屈服机制和框架柱地震损伤更轻的抗震性能。(6)基于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和相关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王路遥[7](2021)在《通气空腔两相流动及其减阻增稳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舶装备的节能、增速和增稳问题是船舶运输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以船底通气流动控制为手段的减阻增稳技术是提升运载体性能与能耗指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由主动通气形成一定尺度的通气空腔能显着影响近壁面边界层流体的流动特征,可有效降低船舶运输装备的摩擦阻力,并提升运载体整体的纵向动稳性,在高性能船舶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面向高速船舶的通气流动控制增效增稳需求,基于两相流数值模拟、水洞通气平板实验和静水拖曳水池通气船模实验,探索通气空腔流动、减阻及船体动稳定性问题,以期探究通气空腔两相流的流动机理问题,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面向水洞实验和静水拖曳实验,搭建了包含阻力测量、两相流动可视化等功能的平板实验机构和通气船模实验装置,建立了通气平板和拖曳船模两相流数值计算模型。2.针对通气空腔流的边界层特征及减阻机理问题,研究发现可以将中高弗鲁德数来流下形成的空腔划分为三个具有明显流动差异的区域,即连续空腔区,过渡空腔区和混流空腔区。这三个空腔区在流向的流动状态、密度、粘度和壁面剪应力上表现出显着的区域化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阻力降低同空腔边界层特征值之间的量化关系,并构建了半经验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流动方向连续空腔和混流空腔区的壁面剪切应力值。3.针对通气空腔流的两相流动问题,梳理了在水洞实验中出现的三种稳定几何形态的空腔和水池实验发现的七种不同流动模式的空腔结构,分析了通气空腔的生成演化特征、形态(拓扑)分布及其转变机理,研究了空腔闭合脱落规律。探究了气体射流动量和气液相之间的压差力在影响空腔形态上的主导性问题。4.针对通气空腔流的减阻增稳问题,建立了包含附加能耗的净节省功率估算方程,得到了净节省功率关于弗鲁德数的关系曲线,研究得到的船模最大减阻率范围为10%-30%。发现了通气空腔对船模高速纵向失稳(海豚运动失稳)的抑制作用,并揭示了中/高弗鲁德数下空腔增稳效应的作用机制,即纵倾值的降低致使的船体排水体积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海豚运动失稳现象的消失。本文在现有通气减阻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通气空腔流的两相流动机理,研究发现了空腔流型的转变机制、空腔边界层区域化的流动特征以及空腔对海豚运动失稳现象的抑制作用,阐明了通气空腔流的减阻增稳机理,成果可为高性能水面运输装备的减阻、提速、增稳设计即工程应用提供支撑。

李斌[8](2021)在《重力坝变形监控的智能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重力坝变形监测数据包含了大坝变形过程的重要信息,对其信息挖掘、分析预测、安全评价是掌握大坝安全性态至关重要的技术方法。随着大坝安全监控的发展,监测数据的采集方式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智能,数据量也越来越大,这就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挖掘更多的有用信息,是了解大坝运行性态的基础;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预处理,是提高数据质量的前提;而对效应量保持长期精准的预测以及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是大坝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重力坝变形监测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引入数据挖掘、智能算法、机器学习等方法,用于监测数据的异常值检测、预测预报、安全评价等分析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与实测数据验证,总结了重力坝变形的一般规律。首先,对空间维度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坝段之间均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形状相似系数,用于描述不同测点在变形幅度上的大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以中间坝段为中心将坝体对称分开,一般情况下,处于对称位置的坝段变形相似度较高,同时相邻坝段的变形相似度也较高。然后,对时间维度的单测点数据进行了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分析,从而得知某个数据与其前1时刻、前2时刻、或前3时刻有显着相关性。最后,从整体、局部和空间3个方面对重力坝变形监测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研究适合该类数据特征的异常值检测算法。(2)对重力坝变形监测数据中的异常值进行了定义,并总结了异常值的分类与特征。然后分析了基于距离的异常值检测算法在重力坝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中的适用性,并借鉴该类算法的思想,提出了多重局部异常系数法,该方法通过提取待检测值前k个数据组成的局部窗口数据,并根据设定的判别准则,可简单、快速地进行异常值实时检测。该算法主要针对原位监测数据中异常值的预处理检测,目的是为了获得高质量数据,便于后续建模分析。(3)改进了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关于初始解的选择方式,得到了改进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Improved Self-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ISADE),这提高了该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然后将其用于在线极限学习机(Online Sequentia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OSELM)的优化,提出并建立了基于ISADE-OSELM的重力坝变形预测模型。该模型仅通过训练最新数据便可更新已有模型的参数,可实现模型的自我更新,改善了传统模型的更新方式,同时结合优化算法,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泛化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ISADE-OSELM模型的综合性能优于逐步回归模型、ELM模型和OSELM模型。(4)在传统置信区间法拟定监控指标的基础上,考虑了监测数据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将云模型融入其中,使得一个具有明确边界的置信区间,拓展为一个以区间为边界的置信区间。提出并建立了云置信区间法的重力坝变形监控指标,该方法以ISADE-OSELM预测模型的误差为研究对象,因此可随着ISADE-OSELM模型的更新而更新,这使得监控指标的拟定方式更加高效。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云置信区间不仅具有传统置信区间的功能,还可按一定隶属度评价接近置信区间边界数据的安全性,这种评价方式更符合实际情况,对大坝的变形监控更加合理。

李杰明[9](2021)在《基于构件冗余度与节点构形度的杆系结构抗倒塌能力提升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构鲁棒性体现了局部构件破坏后的结构整体安全性,若结构的鲁棒性不足,在初始损伤出现后可能引起结构的连续性倒塌破坏,因此保证结构具备较好的鲁棒性能是维持其安全性的重要措施。构件的冗余特性是结构鲁棒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构件失效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是构件重要性程度的综合体现;而结构易损性与鲁棒性是一对相反的概念,构件的易损性可以综合反映结构发生破坏的容易程度。研究结构构件的冗余度及其易损性,通过加强低冗余-高易损构件对于提升结构整体性能和抗倒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结构构件的冗余度及易损性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提升结构整体性能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获得的结果有:(1)为合理评价结构构件的重要性,以构件应变能对结构设计参数(构件截面面积、材料弹性模量)的敏感性为依据,并考虑其失效后的结构应变能变化量,建立了结构构件冗余度的评价指标,以衡量其在结构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构件的冗余度系数可以准确地反映构件在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失效后对结构的影响程度,冗余度系数值大的构件其失效后对结构的影响较小,而冗余度系数值较小的构件其影响则相对较高。(2)根据构件冗余度系数值的大小,将结构构件划分为重要构件、一般构件和次要构件等三个不同层次的构件集合,实现结构构件的分类控制。将各构件间的冗余度标准差与各层次内的构件冗余度标准差之和的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减小构件间的冗余度差异为目的,获得满足要求的构件截面尺寸。结果表明,减小构件间的冗余度差异,可以实现构件截面尺寸的合理分布,有效提升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极限承载力,通过优化构件间的冗余度差异明显减小,结构的承载能力得到显着提高。(3)在构件冗余度评估的基础上,考虑荷载作用下(静力、动力)的构件易损性,建立构件易损性评价指标,根据构件的冗余度系数与易损性系数的大小,将构件分为高易损—低冗余构件、高易损—高冗余构件、低易损—低冗余构件、低易损—高冗余构件等四类构件。而后通过加强高易损—低冗余构件,同时削弱低易损—高冗余构件,实现结构材料的合理利用,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结果表明,构件的冗余度及易损性指标可以准确反应其在荷载作用下的冗余特性及易损性能,通过加强结构重要构件,同时削弱次要构件,可有效性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及其整体力学性能。(4)为实现网壳结构节点连接能力的均衡分布,改善结构性能,提升其极限承载力。基于构形易损性理论建立了衡量结构节点构形度差异性的评价指标,用以评价结构节点连接性能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将构件截面尺寸作为优化变量,以节点构形度差异系数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并考虑结构位移、构件长细比、强度及稳定性等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结果表明,节点构形度差异系数能准确反映网壳节点连接性能的差异性,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可实现结构节点连接性能的均衡分布,改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模式,有效提升了结构的整体性能。

胡衍冬[10](2021)在《装配式框架梁企口连接区域受力性能数值模拟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建筑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成为了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目前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施工复杂,整体性弱和地震中可靠性差等缺点。在建筑结构向高效施工方向发展趋势下,装配式框架结构需进一步改进。提出的新型装配式框架节点主要由暗牛腿和预制缺口梁两部分组成,并通过以高强螺栓固定的连接盖板和后浇叠合层混凝土进行连接。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对4个足尺试件(一个现浇节点、三个装配式节点)进行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破坏现象与形态和各抗震性能参数。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企口连接形式能够满足一般的设计需要,但对其构造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整浇试件破坏区域主要集中在梁端,而装配式试件的破坏区域主要集中在梁顶部后浇叠合层区域以及暗牛腿部位,可以实现塑性铰外移的目的,主要连接部位(螺栓和钢板)传力可靠。(2)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装配式企口连接区域的有限元模型,将模拟得出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认为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出装配式试件的材料属性、传力特点以及抗震性能。(3)在验证了仿真分析合理性之后,进行了参数扩展分析,分别研究了每个参数对于抗震性能的影响。侧面连接盖板厚度和底部连接盖板厚度对于抗震性能都有所提升,侧面连接盖板厚度对于抗震性能提升更明显。初始试件TGA-B2的螺栓布置最能同时满足经济型和抗震性能的要求,提高后浇叠合层区域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侧面连接盖板厚度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延性。通过变参分析,装配式试件的峰值承载力接近现浇试件,但是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略低于现浇试件。总体上认为提出的新型节点连接形式基本达到了等同现浇的设计目标。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对装配式企口连接区域的抗震性能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试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建立了较为准确的有限元模型,为该类型装配式节点连接形式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浅谈极限的一般定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极限的一般定义(论文提纲范文)

(2)分枝马氏过程与超过程的中心极限定理(论文提纲范文)

1 预备知识
    1.1 模型介绍
        1.1.1 分枝过程
        1.1.2 分枝马氏过程
        1.1.3 超过程
    1.2 分枝马氏过程和超过程的极限定理发展
2 关于底过程的假设和性质
    2.1 基本符号
    2.2 基本假设和性质
    2.3 满足假设1的对称马氏过程的例子
3 上临界分枝对称马氏过程的中心极限定理
    3.1 大数定律
    3.2 中心极限定理
4 上临界分枝非对称马氏过程的中心极限定理
5 上临界超过程的中心极限定理和泛函中心极限定理
    5.1 假设条件
    5.2 大数定律
    5.3 中心极限定理
    5.4 泛函中心极限定理
6 稳定分枝机制上临界超Ornatein-Uhlenbeck的中心极限定理

(3)绕椭球的低速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参数与坐标系定义
3实验和理论研究
    3.1椭球绕流场分离的定性描述
    3.2椭球绕流场分离的定量研究
    3.3椭球绕流场分离的辨识
    3.4椭球绕流场分离的拓扑研究
    3.5分离对气动力的影响
    3.6分离产生的噪声
    3.7转捩带的影响
    3.8分离后旋涡的演化过程
    3.9非定常机动实验
    3.10尾部支撑对流动的影响
    3.11突起物对流动的影响
4数值模拟研究
    4.1欧拉方程及渐近理论
    4.2三维边界层方程
    4.3简化的N-S方程及层流
    4.4 RANS
    4.5 RSM
    4.6 LES
    4.7 LES/RANS混合方法
    4.8 DNS
    4.9非定常机动过程的模拟
5椭球绕流场转捩的研究
6结论和展望

(4)季冻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RPC配合比设计
        1.2.2 RPC耐久性研究现状
        1.2.3 RPC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玄武岩纤维RPC配合比设计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验材料与试件制备
        2.2.2 试验设计
        2.2.3 试验指标测试方法
    2.3 试验结果与响应面模型
        2.3.1 试验结果
        2.3.2 响应面模型
        2.3.3 响应面模型检验
    2.4 各因素影响分析
        2.4.1 各因素对流动度影响分析
        2.4.2 各因素对抗折强度影响分析
        2.4.3 各因素对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玄武岩纤维RPC耐久性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试验材料与试件制备
        3.2.2 试验设计与试验流程
        3.2.3 试验方法
    3.3 多因素对玄武岩纤维RPC耐久性影响分析
        3.3.1 极差分析
        3.3.2 方差分析
        3.3.3 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
    3.4 玄武岩纤维RPC与普通混凝土耐久性的异同
    3.5 微观结构机理研究
        3.5.1 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3.5.2 微观结构定量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玄武岩纤维RPC抗冻耐久性量化分析
    4.1 引言
    4.2 试件概况
        4.2.1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4.2.2 试验设计
        4.2.3 试验流程及试验指标测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冻融质量损失率
        4.3.2 抗压强度及抗压强度损失率
        4.3.3 抗折强度及抗折强度损失率
    4.4 声发射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冻融质量影响
        4.4.2 裂缝不同属性影响
    4.5 带裂缝玄武岩纤维RPC冻融损伤模型
        4.5.1 基于Weibull分布的RPC冻融损伤模型
        4.5.2 冻融损伤度Weibull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玄武岩纤维RPC钢筋锈蚀量化分析
    5.1 引言
    5.2 试验概况
        5.2.1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5.2.2 试验设计及试验流程
        5.2.3 电化学试验方法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TPP试验结果
        5.3.2 EIS试验结果
    5.4 玄武岩纤维RPC内嵌钢筋耐久性特点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变形钢筋与玄武岩纤维RPC粘结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设计
        6.2.1 试验方法
        6.2.2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6.2.3 试验流程
    6.3 试验结果
        6.3.1 粘结应力-滑移曲线
        6.3.2 不同因素对粘结应力-滑移曲线的影响
    6.4 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模型
        6.4.1 粘结应力特征值回归分析
        6.4.2 滑移特征值回归分析
        6.4.3 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钢筋-玄武岩纤维RPC简支梁力学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试验概况
        7.2.1 试验梁设计
        7.2.2 试验流程
        7.2.3 试验梁四点弯曲测试
    7.3 试验结果
        7.3.1 荷载-位移曲线
        7.3.2 裂缝扩展
    7.4 钢筋-玄武岩纤维RPC简支梁设计
        7.4.1 开裂弯矩计算
        7.4.2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7.4.3 裂缝宽度计算
    7.5 断裂性能分析
        7.5.1 b值分析
        7.5.2 基于FCM聚类方法的RA-AF联合值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2.2 钢筋混凝土连接界面抗剪要素与受剪承载力计算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与分析
    2.1 框架结构体系和节点构造
        2.1.1 结构体系
        2.1.2 节点构造
    2.2 顶部楼层刚性隔板对多层框架结构抗侧变形协调影响的分析
        2.2.1 基本原理
        2.2.2 模型对比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3.1 框架梁端的扭矩及抗扭要素
        3.1.1 框架梁端扭矩水平
        3.1.2 梁端界面抗扭要素
    3.2 试验设计
        3.2.1 试件研究参数与分组
        3.2.2 试件加工
        3.2.3 试验装置
        3.2.4 试验加载机制
        3.2.5 试验测试方案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试验现象及分析
        3.3.2 梁端界面裂缝宽度-位移角曲线
        3.3.3 梁端耗能钢筋应变-位移角曲线
        3.3.4 梁端梁顶和梁底混凝土应变-位移角曲线
        3.3.5 梁端扭转变形-位移角曲线
        3.3.6 预应力钢绞线轴力-位移角曲线
        3.3.7 竖向力-位移角曲线
        3.3.8 刚度退化曲线
        3.3.9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位移角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的力学性能计算分析
    4.1 摩擦抗剪和摩擦抗扭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4.2 耗能钢筋销栓抗剪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4.3 基于Abaqus的节点试件力学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4.3.1 有限元模型信息
        4.3.2 模拟分析结果
    4.4 基于OpenSees的节点试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4.4.1 有限元模型信息
        4.4.2 模拟分析结果
    4.5 界面在剪力和扭矩下的剪应力计算
        4.5.1 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2 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3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4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6 梁端界面弯-剪-扭相互影响的机理
        4.6.1 初始扭矩下梁端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的界面受力过程机理
        4.6.2 相关因素对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下受力性能的影响
    4.7 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4.7.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7.2 框架梁端界面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5.1 试验研究内容
    5.2 试验设计
        5.2.1 原型概况
        5.2.2 模型设计
        5.2.3 试验地震波
        5.2.4 试验工况
        5.2.5 试验测试方案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试验现象及损伤分析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Open Sees的振动台试验模型抗震性能模拟分析
    6.1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6.1.1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模型
        6.1.2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6.2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7.1 楼盖体系与构造设计
    7.2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设计方法
        7.2.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2.2 极限位移状态梁端界面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7.2.3 框架梁端界面抗扭设计建议
    7.3 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始扭矩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试件加工详图
    附录2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加工详图
    附录3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测点布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通气空腔两相流动及其减阻增稳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通气减阻方法
        1.2.2 二维空腔势流理论
        1.2.3 通气空腔两相流体动力学研究现状
        1.2.4 通气减阻机理研究现状
        1.2.5 船模高速纵向失稳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2章 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
    2.1 平板通气水洞实验和数值模拟
        2.1.1 平板通气水洞实验
        2.1.2 平板通气水洞数值模拟
        2.1.3 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2.2 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和数值模拟
        2.2.1 船模拖曳水池实验
        2.2.2 船模拖曳水池数值模拟
        2.2.3 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平板通气空腔两相流动及其减阻机理
    3.1 通气空腔两相流动特征
        3.1.1 空腔形成及其演化特征
        3.1.2 空腔流型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3.2 通气空腔减阻机理
        3.2.1 边界层解析方程
        3.2.2 边界层速度分布
        3.2.3 边界层密度和粘度分布
        3.2.4 壁面剪切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半经验预测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船模通气空腔两相流动及减阻效应
    4.1 通气空腔两相流动特征
        4.1.1 空腔流型特征
        4.1.2 空腔闭合和脱落特征分析
        4.1.3 空腔拓扑特征及其形成转变机理分析
    4.2 通气空腔气量需求分析
        4.2.1 空腔生长曲线量化分析
        4.2.2 空腔气量需求相关性分析
    4.3 船模减阻效果及能耗节省分析
        4.3.1 船模净减阻特征
        4.3.2 船模能耗节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气空腔对船模纵向运动失稳的抑制作用
    5.1 船模固有的水动力特征
    5.2 通气空腔对船模海豚运动的抑制特征
    5.3 船模纵向增稳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重力坝变形监控的智能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异常检测研究进展
        1.2.2 大坝安全监控模型研究进展
        1.2.3 大坝变形监控指标拟定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变形监测数据的规律与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重力坝变形影响因子及其规律分析
        2.2.1 水压因子
        2.2.2 温度因子
        2.2.3 时效因子
        2.2.4 重力坝的一般变形规律
    2.3 变形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2.3.1 面板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2.3.2 面板数据的形状相似性分析
        2.3.3 时序数据的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分析
    2.4 变形监测数据的特征分析
        2.4.1 整体特征
        2.4.2 局部特征
        2.4.3 空间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多重局部异常系数法的异常值预处理
    3.1 引言
    3.2 异常值的基本概念
        3.2.1 异常值定义
        3.2.2 异常值的分类
        3.2.3 异常值的特征
    3.3 基于距离的异常值检测算法
        3.3.1 距离的度量方法
        3.3.2 局部离群因子算法
        3.3.3 K近邻算法
    3.4 多重局部异常系数算法研究
        3.4.1 多重局部异常系数算法
        3.4.2 窗口长度的选择
        3.4.3 阈值的选择
        3.4.4 多重局部异常系数
        3.4.5 实例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ISADE-OSELM重力坝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在线极限学习机
        4.2.1 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
        4.2.2 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
        4.2.3 极限学习机
        4.2.4 在线极限学习机
    4.3 在线极限学习机的优化研究
        4.3.1 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4.3.2 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的改进
        4.3.3 ISADE-OSELM预测模型
    4.4 ISADE-OSELM预测模型应用研究
        4.4.1 工程概况
        4.4.2 模型拓扑结构
        4.4.3 参数选择
        4.4.4 ISADE-OSELM模型预测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云置信区间法的重力坝变形监控指标研究
    5.1 引言
    5.2 置信区间法的变形监控指标拟定
        5.2.1 置信区间法
        5.2.2 误差序列的分布检验
        5.2.3 置信区间法拟定的监控指标
    5.3 云置信区间
        5.3.1 云模型
        5.3.2 云置信区间的组成
        5.3.3 云置信区间的计算步骤
        5.3.4 云区间的选择
    5.4 云置信区间法的变形监控指标拟定
        5.4.1 数据转换
        5.4.2 云区间的计算
        5.4.3 云置信区间法拟定的监控指标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基于构件冗余度与节点构形度的杆系结构抗倒塌能力提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以及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构件重要性评价研究现状
        1.2.2 结构鲁棒性评价方法与构件重要性系数相关研究
        1.2.3 结构冗余特性研究现状
        1.2.4 结构易损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构件冗余度评价指标
    2.1 引言
    2.2 静力作用下结构构件冗余度系数分析方法
        2.2.1 静力作用下结构的应变能响应敏感性
        2.2.2 静力作用下构件的冗余度评价指标
        2.2.3 12 杆桁架构件冗余度分析
    2.3 地震作用下结构杆件冗余度系数分析方法
        2.3.1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弹性响应敏感性
        2.3.2 地震作用下构件的冗余度评价指标
        2.3.3 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冗余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构件冗余度均衡化的结构性能提升优化设计
    3.1 引言
    3.2 构件冗余度的均衡优化
    3.3 采用粒子群算法的结构构件冗余度均衡优化的实现
    3.4 算例分析
        3.4.1 10 杆平面桁架结构
        3.4.2 15 杆桁架
        3.4.3 25 杆桁架
        3.4.4 20m K6N3 单层球面网壳结构
        3.4.5 15m柱面网壳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构件冗余度及易损性的结构抗倒塌能力提升方法
    4.1 引言
    4.2 静力作用下结构构件易损性评价指标
    4.3 静力作用下构件冗余度及易损性的结构承载能力提升
        4.3.1 10 杆桁架
        4.3.2 120 杆空间桁架结构
    4.4 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易损性评价指标
    4.5 地震作用下构件冗余度与易损性结构抗震能力提升
        4.5.1 K6N3 单层球面网壳
        4.5.2 20m肋环网壳结构
    4.6 结论
第五章 基于节点构形度均衡化的单层网壳结构抗倒塌能力提升
    5.1 引言
    5.2 节点构形度与节点构形度差异系数
    5.3 采用粒子群算法的节点构形度差异系数最小化的实现
    5.4 算例分析
        5.4.1 40m跨度K6N6 单层球面网壳
        5.4.2 15m跨度单层柱面网壳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装配式框架梁企口连接区域受力性能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装配式框架节点连接形式综述
        1.2.1 装配式梁柱节点湿连接形式
        1.2.2 装配式梁柱节点干式连接
    1.3 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论文研究目的
        1.3.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3.3 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2 装配式框架梁企口连接区域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设计
        2.2.1 试件设计
        2.2.2 试件材料
    2.3 加载方式与加载制度
    2.4 破坏情况
    2.5 滞回曲线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装配式框架梁企口连接区域有限元研究
    3.1 引言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3.2.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3.2.2 单元类型的选择
        3.2.3 材料模型
        3.2.4 界面模拟
        3.2.5 边界条件和加载
        3.2.6 网格划分
        3.2.7 有限元模型
    3.3 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
        3.3.1 破坏形态对比
        3.3.2 滞回曲线对比
        3.3.3 骨架曲线对比
4 装配式框架梁企口连接区域有限元参数分析
    4.1 力学性能指标介绍
        4.1.1 滞回曲线
        4.1.2 骨架曲线
        4.1.3 屈服位移与延性
        4.1.4 承载力退化
        4.1.5 刚度退化
        4.1.6 耗能能力
    4.2 侧面连接盖板厚度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4.2.1 骨架曲线与延性
        4.2.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4.2.3 耗能能力
    4.3 底部连接盖板厚度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4.3.1 骨架曲线与延性
        4.3.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4.3.3 耗能能力
    4.4 侧面螺栓个数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4.4.1 骨架曲线与延性
        4.4.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4.4.3 耗能能力
    4.5 底部螺栓个数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4.5.1 骨架曲线与延性
        4.5.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4.5.3 耗能能力
    4.6 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4.6.1 骨架曲线与延性
        4.6.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4.6.3 耗能能力
    4.7 底部螺栓直径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4.7.1 骨架曲线与延性
        4.7.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4.7.3 耗能能力
    4.8 侧面螺栓直径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4.8.1 骨架曲线与延性
        4.8.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4.8.3 耗能能力
    4.9 是否达到等同现浇的讨论
        4.9.1 骨架曲线与延性
        4.9.2 耗能能力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浅谈极限的一般定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义布里渊区与非厄米能带理论[J]. 胡渝民,宋飞,汪忠. 物理学报, 2021(23)
  • [2]分枝马氏过程与超过程的中心极限定理[J]. 任艳霞,宋仁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3]绕椭球的低速流动研究[J]. 丛成华,邓小刚,毛枚良. 力学进展, 2021(03)
  • [4]季冻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D]. 吕翔. 吉林大学, 2021(01)
  • [5]正交级数方法与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估计和检验的一些研究进展[J]. 董朝华,高集体,朱平芳. 计量经济学报, 2021(03)
  • [6]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潘从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7]通气空腔两相流动及其减阻增稳效应研究[D]. 王路遥. 浙江大学, 2021(01)
  • [8]重力坝变形监控的智能分析方法研究[D]. 李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基于构件冗余度与节点构形度的杆系结构抗倒塌能力提升方法研究[D]. 李杰明.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10]装配式框架梁企口连接区域受力性能数值模拟分析[D]. 胡衍冬.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关于极限的一般定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