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四期全国电视教材编导讲习班在上海举办(论文文献综述)
黄家周[1](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杜光胜[2](2013)在《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处于民族危难之际,国家积弱、人民穷困,“唤起民众”、提高国民素质成为当时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批有志之士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和社会改良社会实践运动之中,幻灯、电影、播音等教育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改革之中,电化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利器”。对于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近些年,尤其是2005年以后,在国内教育技术界开始得到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例如,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朱光岳老师编著的《江苏电化教育史》,从高教电化教育、普教电化教育、社会电化教育、电化教育学术团体4方面对早期江苏省电化教育进行了论述。2007年,由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经过4年的研究,在一批热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资料收集和挖掘,涌现出不少优秀研究成果,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做了有益探索。我国台湾地区也有一些研究专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台湾教育传播暨科技学会会长张霄亭,中央研究院编著的《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集刊》中对20年代的电化教育也有简略叙述。但笔者认为,上述研究中对以下几个方面深入不够:1.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江苏省电化教育得到较好较快的发展,值得对其发展原因和历程进行深入探讨;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与全国各地电化教育交流和互动,最终形成支撑了当时极具影响的民众教育发展,对二者之间关系值得深入探讨;3.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技术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技术应用观念变化带来了哪些教学观念变革?本文试图以史料为基础,围绕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交流阐述江苏省电化发展历程,通过典型性江苏省电化教育人物的活动、教育思想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对全国的影响,旨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史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和深入研讨,探索近代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发展规律,探寻电化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进行较深层次地思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这部分介绍20世纪20年代初,江苏省电化教育兴起建立的客观条件,说明江苏省既具有特殊的地理和地域特点,又承担了更多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责任,使其教育特别是电化教育事业得到极大地推动和发展。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主要从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组织管理、各地在学校和社会开展识字教育、电影教育、播音教育等方面开展电化教育活动情况,借助历史文献资料、覆盖人数、经费统计、当时的社会报道,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历程。重点以镇江民众教育馆、南京民众教育馆、徐州民众教育馆开展电化教育活动,认真梳理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各地电化教育近30年的发展历史。3.电化教育人才培养重点从高校开展电化教育教学、社会电化教育培训活动,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和普及活动,阐述了学校及社会机构开展电化教育的内容、规模、经费使用等,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壮大的根源。4.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根据民国时期江苏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刊物(如《民众教育通讯》、《教育与民众》)、电化教育专著、社团活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研究及其对电化教育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传播的基本思想方法。5.电化教育交流活动与示范作用重点从省内、省际、国际三方面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情况,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活动对全国电化教育导向和影响,同时通过江苏省电化教育与全国电化教育互动,通过国家倡导电化教育、全国普遍推行电化教育,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探讨早期电化教育交流的意义。6.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本章重点从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两方面阐述了江苏省引进电化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教育应用,在开展幻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中,对光源和声音扩音进行了技术改进,创造性地设计了六伏脱两用教学机,解决巡回教学用电问题,着手自行设计了适合交流电、直流电的中华式扩声机,在推广电化教育应用中起到良好功效。7.代表人物及其电化教育思想民国时期,江苏省产生了一系列的电化教育工作者,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陈果夫、刘之常、赵光焘、陈汀声、俞庆棠、赵鸿谦、戴公亮、孙明经等人的电化教育活动,详细阐述了具有江苏省地域特征的电化教育思想形成过程。8.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在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历史原因的基础上,说明了江苏省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特定条件下激发的社会需求催生了江苏省电化教育,政府和社会机构的积极推动引导江苏省电化教育不断发展。同时,文章也以历史条件为背景,根据史料情况说明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中人员、教学理论、电化教育实施方面的不足。
陈洁[3](2012)在《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文中提出本文剖析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的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苏州弹词,是目前我国从业人员最多、专业演职团体最多、拥有专门表演场所最多、保存传统书目最多、原创的新编书目最多、电台电视台播放节目总时最长的曲艺类非遗项目。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江、浙、沪甚至海外,都有热衷于此的票友团体;众多曲艺品种中,唯有它是拥有专门的传承学校、专设的领导机构并有专业理论刊物出版。从苏州弹词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文化自觉过程中,通过自我保护、能动传承而实现其艺术复兴。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该遗产富有代表性的弹词流派为切入点,观察分析这些流派在“非遗”保护视野下,如何实现原样保护和能动传承的相关具体做法;首次将听客和学者层面与“非遗”保护的互动,纳入曲艺传承体系之中考察;尝试从音乐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剖析苏州弹词在传统艺术式微的今天依然相对繁荣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做到妥善地保护和发扬苏州弹词文化遗产,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的能动性,即演员主体的创演能动性、学者文人的研究主动性和书迷票友的传承自觉性。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作为曲艺、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考的范本。苏州弹词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说明,对音乐、曲艺、戏曲等艺术类非遗项目来说,外力支持固然不可或缺,但首要保护的应是该艺术形式的自身内在活力,激发其新陈代谢的自我创造能力,变被动的外在保护为能动的自我发展,聚集外力以推进内功修炼,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多样性并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宋青红[4](2012)在《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研究(1938-1946年)》文中指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新运妇指会)作为战时妇女运动的总机构,组织和领导了战时的妇女工作。宋美龄以蒋夫人的身份,团结各派各派各界妇女参与战时妇女新运工作,各妇女工作组织者更是积极推行其妇运理念和主张。在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和领导下,妇女慰劳、儿童保育、战地服务、乡村服务、妇女文化事业、妇女生产事业和妇女生活指导等各项事业得以展开。新运妇指会各分会的设置则与国民政府行政机构密切相关,各机关新生活妇女工作队依国民政府中央各机关而设立,各省新运妇委会依托各省机构而设立。新运妇指会领导下的妇女动员具有明显的性别色彩。新运妇指会组织者群体或者由于其丈夫的党派属性或行政职务直接参与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工作,或者由于其对某一妇女工作的热情,响应战时妇女工作的需要参与战时妇女工作;或者由于服务某一政党的组织需要,被安插新运妇指会中。新运妇女干部训练班学员,约有三分之二由国民党中央党部或各省党部保送,自由考取仅占三分之一左右。新运妇指会的经费来源,既有政府专款补助和其它补助,也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捐款,政府拨款占据很大比例,当拨款余额不足时,由中央银行代为发放职员薪津。新运妇指会的成员,有国民党妇女干部、共产党员、左派进步人士和督教人士等人,也妇女名流,专家学者俞庆棠等人,还有宋美龄的私人秘书钱用和等人,各方各面的妇女参与新运妇指会。其中又以国民党政要夫人和女国民党员占相对多数,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更占据新运妇指会的主导地位。与其它妇女组织相比,在抗战前期,新运妇指会起着统一领导全国各界妇女,并指导其开展妇女工作的任务。到抗战后期,随着国民政府其它妇女行政机构和官方妇女组织的设立,新运妇指会的“妇女团体的总机构”的地位受到一定的挑战。抗战胜利后,新运妇指会由战时陪都重庆迁往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动员妇女从事战时妇女工作的妇女组织,转变成战后单纯从事妇女生产、儿童福利的妇女组织,组织机构和工作规模大为缩减。新运妇指会动员了大量的妇女从事战时生产、慰劳、保育、乡村服务、战地服务等事业,为战时妇女工作乃至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运妇指会努力动员妇女为国家民族事业服务,但对于妇女自身的利益所做的贡献极为有限。新运妇指会组织和动员妇女的同时,实际上鼓舞了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各项活动,有利于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提高其经济地位,从而松动传统的性别关系,其组织形式对以后的妇女团体和妇女运动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戴俊超[5](2010)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加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相关史料,从社团活动的侧面来了解、透视中国近现代音乐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及特点。本论文的指导思想是,把此间的音乐社团发展史,归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音乐文化冲突、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作一个整体观察。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重在对于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对于建立在史料分析基础之上的必要评价,也是力隶‘以史带论”。本论文除‘绪论”与“结语”部分外,正文凡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为前二章:第一章“步履维艰的说唱音乐班社”、第二章“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与第三章“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主要讨论中国传统班社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的进展情况。其中,说唱音乐班社根据历史擅变过程分为帮会性质的“三皇会,与“长春会”、行会性质的“光裕社”与“润余社”、改良性质的改进会与研究会、顺应世变的救国会与宣传队等;对于中国戏曲音乐社团也是按照历史发展轨迹来叙述,分为清末皇家剧团、传统科班与戏班、民初戏曲改良组织与以民主化、大众化为基础的剧团等部分来叙述;对于中国传统器乐社团,提出了中国传统器乐社团三分法:1、自娱型,2、风俗型,3、专业演出型,此外,还对此间致力于‘国乐改进”的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进行单独的考察。第二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以西乐东渐为特征的新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第四章‘自西租东的新音乐社团”,第一节按照历史线索将起源于留日学生中的音乐讲习会作为新音乐社团之滥筋,第二节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成立于知识阶层的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第三节对此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进行历史透视,第四节叙述西洋管弦乐队在中国创立与发展历史。第五章“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对此间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音乐社团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一节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作为音乐教育社团来考察,认为其主要功绩在于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系列占有一席之地;第二节以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为叙述对象,考察其音乐活动的特点与历史意义:第三节以大中学校课余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来考察这些社团对于当时促成社会音乐风尚的实际影响:第四节以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为研究对象,考察建国前夕上海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第三部分为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主要研究在左翼音乐运动、新音乐运动、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军旅音乐活动中的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第七章“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以隶属于戏剧、文学以及广播电台组织的音乐社团为例,考察此间音乐社团与文化团体的互动与关联;第八章“侨民音乐社团”,主要对外国侨民在中国组建的音乐社团以及中国侨民在外国组织的音乐社团的发展历史进行大致的分析与归理。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基本内容的概括,旨在对此间音乐社团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流变过程做一全面总结与归纳。
周朝晖[6](2019)在《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百多年前,在上海美租界乍浦路成立了一个新型的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这便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美术院校,日后名闻遐迩的上海美专。多年以来,对于这所学校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和论文车载斗量,但是苦于文献方面的缺失,目前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有关这所学校西洋画教学方面的整体性的研究。近年以来,随着一些有价值的文献,尤其是散失在民间的资料不断被发现、收集、整理,相关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能。《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一文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写成的。任何学术研究的结论必须建立在翔实、充分的数据的支撑下。由于文献资料动态化的特点,以及相关领域整体性研究的缺位,上海美专在西洋画教学方面的成就和历史地位虽已得到了比较高的程度上的认同,然而建立在最新文献资料基础上的系统性研究,仍然有其必要性。在这几年来的专业理论学习中,一个关于研究方向的核心问题点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成才率和创造力是如何形成的?围绕这个问题寻求答案,须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成就等信息梳理入手,深入分析达到这一高“产值”的内在逻辑。本文正论部分可以概括为“一纵三横再收官”的结构。第一章对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进行了纵向的、学术史方面的梳理。根据美专四十年办学历史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几次对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将西洋画教学史分为“探索期”“酝酿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文章的主体部分是第二、第三、第四三章,分别就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学术研究三个并列的板块,结合第一章的历史分野,依据大量重要历史文献,对美专在这些关键教学环节上的做法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分析其举措的得失和对整个教学体系的影响。关键的第五章,经过前四章“一纵三横”的叙述和分析,对本文的核心问题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将一个具有四十年办学历史,影响巨大的学校,进行完整的数据整理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还存在着严重的文献佚失情况。故本文采取了将覆盖面和典型案例结合的方法,就“人才培养”和“成果产出”两个层面,对学校的办学成绩进行了总结。至于取得这些成果的内在原因,则是文章研究的难点和要点,经过前文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术研究等重要环节的梳理,一条隐藏于办学过程中的,体现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特点的逻辑链条已隐约可见,那便是以“宽容”“开放”和“创新”为其主要特色的“海派”办学风格所带来的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环境,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是办学者通过“体内循环”和“体外循环”有意营造的多种学术观点,多种艺术风格的碰撞和对抗,激活了学校思辨、创新的空气和土壤,并由此为西洋画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推力。本章的最后还对西洋画教学及其所引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本文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法、形式分析法为主。这两种研究方法对文字和图像资料,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和较高的需求。得益于导师数十年的积累,加上所在教学团队长期在本领域研究所形成的学术资源,使本人能够及时获得文献资料新发现的信息,让课题研究得到了充分的史料支撑。文献的收集和使用,正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点。在多年的艺术教育工作中,笔者有幸结识了上海美专的毕业生朱瑚教授,朱教授虽已年过九旬,但记忆力过人。他为本文做的口述历史,不仅提供了部分关键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也启发了本人对问题点的思考。文章最后对核心问题点所作出的结论,即海派宽容开放的思想,激活了创新的学术氛围,最终对学科发展形成了推力,是在前文所做的大量研究、推论的前提下自然形成的结果。
刘业伟[7](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著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著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黄家周[8](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屈怀凯[9](2018)在《诚为传承乐教 终成治史名家 ——音乐史学家、教育家孙继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继南是我国当代为人敬仰的著名音乐史学家、音乐教育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领域,其对黎锦晖、李叔同、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等专题的苦心耕耘,或颠覆学界认知,或有筚路蓝缕之功,均取得了极高成就。在音乐教育实践上,亦是涉及了学校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等各种教育领域。他淡泊名利、谦逊低调的处世之风,向来也被学界同仁引为标榜。本文以文献分析为基础。对于研究对象的音乐生平,主要结合其学术生平、教育生平,整体疏理,文献分析的同时亦借鉴部分“口述”史料;对于其音乐教育方面的贡献,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了“口述”史料、网络资源;对于研究对象的音乐史学研究的研究,则进一步结合历史学、文化学、音乐哲学(美学)、社会学等研究成果、方法。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孙继南音乐生平疏史,借鉴“纪事本末体”的写作方式,史论结合,将其一生分为虔心求学、音乐教育、潜心治史三个阶段。第二章为孙继南音乐教育贡献研究,在对其教育实践作出简单疏理后,继而对其教育贡献进行了归纳。第三章为孙继南音乐史学研究之研究,分别对其音乐教育、黎锦晖、李叔同等专题的研究成果,从研究缘起、研究路径、代表成果、学术评价等层面展开全面、细致的分析、思考。第四章为孙继南治史观研究及思考,在梳理其学术观念的基础上,对其所持之史学理念作了一定的拓展性思考。文章结语点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及大量相关音乐教育专题史料的研究,确立了孙继南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研究中的奠基人地位;其在黎锦晖和李叔同乐歌专题研究方面所产出的大量成果,使其成为两个专题的首席学者;其音乐教育实践及思考,为推动山东音乐师范教育体系完善及音乐史学研究在全国师范系统的专业化等层面,均做出了积极成功的探索。并通过前文分析、思考、感悟,结合“重写音乐史”论辩,对“历史细节”的重要性作了一定阐发。
崔文豪[10](2019)在《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发展回顾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摄影艺术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摄影专业教育也影响了中国摄影人才的培养,同时满足了人们表现图像的愿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摄影专业教育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开始逐渐完善,一方面,摄影专业在初期的摄影培训中作为兴趣班存在,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摄影艺术带来的视觉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为此,笔者通过中国高校摄影教育发展的历史、发展方向和方法,回顾了从早期摄影培训到摄影教育的完善过程,希望摄影专业教育能够得到高校的关注。教育的理解和观点使我们更加意识到摄影专业课程的重要性,通过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摄影专业概况,综合性大学和艺术类院校的比较,分析学校摄影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摄影专业的逐步演变过程可以使摄影教育更加规范和完善,也可以为高校摄影教育提供重要保障。同时,本文还将重点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概况,对我国高校摄影教育进行分析和思考,吸收国外摄影专业教育的优势和资源,提高国内大学摄影教育的标准化水平。通过对本文的分析和回顾,笔者希望为摄影教育提供一些参考,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摄影专业的优缺点,为今后高校摄影的发展给予启示。
二、第四期全国电视教材编导讲习班在上海举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期全国电视教材编导讲习班在上海举办(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著及科研情况 |
(2)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1.1 选题价值与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学术价值 |
1.1.3 现实意义 |
1.2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
1.2.1 档案资料 |
1.2.2 史料选编及汇编 |
1.2.3 地方史志资料 |
1.2.4 相关论著 |
1.2.5 相关杂志与报纸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1.3.1 大陆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1.3.2 台湾地区研究情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2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 |
2.1 近代江苏省地域特点 |
2.1.1 地域范围 |
2.1.2 独特的地域特征 |
2.2 近代江苏省文化与教育 |
2.2.1 文化 |
2.2.2 教育 |
2.3 电化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兴起 |
2.3.1 对国外视听教育新思潮与经验的引介 |
2.3.2 知名人士对电化教育的提倡 |
3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 |
3.1 十年发展黄金期(1927—1937) |
3.1.1 电影教育 |
3.1.2 播音教育 |
3.1.3 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事业 |
3.2 战争环境下的艰难发展(1937—1949) |
3.2.1 抗战时的艰难维持 |
3.2.2 抗战后的缓慢重建 |
3.3 历史的经验与启示 |
4 江苏电化教育人才培养与组织管理 |
4.1 高校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与专门人才的培养 |
4.1.1 金陵大学 |
4.1.2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
4.1.3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
4.2 教育部开展的全国电化教育培训及江苏扮演的角色 |
4.3 江苏省电化教育组织管理 |
4.3.1 推行的机关 |
4.3.2 计划、措施、法令的制定与实施 |
5 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探讨研究 |
5.1 相关期刊与研究论文 |
5.1.1 《民众教育通讯》月刊及其相关论文 |
5.1.2 《教育与民众》月刊及其相关论文 |
5.2 重要电化教育专著 |
5.2.1 《教育电影实施指导》 |
5.2.2 《电化教育概论》 |
5.3 其他期刊与著述 |
5.3.1 《教育电影半月刊》 |
5.3.2 电影教育实施法 |
6 江苏省电化教育推广与交流活动研究 |
6.1 国内开展电化教育交流活动 |
6.1.1 省内各县巡回活动 |
6.1.2 江苏与外省的电化教育交流 |
6.2 参加国际电化教育交流活动 |
7 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 |
7.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 |
7.1.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 |
7.1.2 电影及播音教育的最初应用 |
7.2 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 |
7.2.1 幻灯技术传入我国 |
7.2.2 幻灯技术与社会教育结合 |
7.2.3 相关技术改进 |
8 江苏省电化教育重要人物研究研究 |
8.1 陈果夫对电化教育的倡导与推动 |
8.1.1 重视并积极推行教育电影 |
8.1.2 建广播电台,推进教育播音 |
8.1.3 倡导和推行电化教育 |
8.2 刘之常对电化教学的开拓性探索 |
8.2.1 主持推进电播教学 |
8.2.2 探索开展电影教学 |
8.2.3 编写电化教育教材 |
8.3 赵光涛对电化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 |
8.3.1 主持民众教育馆电化教育 |
8.3.2 结合电化教育实践深化理论研究 |
8.4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实践 |
8.4.1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 |
8.4.2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 |
8.4.3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8.5 其他电化教育人物研究 |
8.5.1 俞庆棠创办电化教育专修科 |
8.5.2 赵鸿谦与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 |
8.5.3 戴公亮的电化教育实践 |
8.5.4 孙明经与金陵大学的电化教育活动 |
9 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回顾与总结 |
9.1 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9.2 政府与教育机构对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大力推动 |
9.3 江苏省电化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活动 |
9.4 江苏省电化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回顾 |
四、称谓界定 |
第一章 水乡文化孕育的苏州弹词 |
第一节 循序酝酿的播种期 |
第二节 风格迸发的黄金期 |
第三节 稳中求变的盘整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艺术价值的延续和主体多元 |
第一节 苏州弹词艺术价值的体现 |
第二节 对传统遗产的固守 |
第三节 对变革创新的追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弹词艺术的色彩疏密与流派特征 |
第一节 流派的形成与嬗变递延 |
第二节 以《情探》为例的早期风格基点 |
第三节 开篇《新木兰辞》的气质浓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词艺人的创演自觉和经验反思 |
第一节 艺术风格的成型与成熟 |
第二节 音乐语言的戏剧性开拓 |
第三节 艺人的自发性经验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评弹学者的文化自觉和理论操守 |
第一节 苏州评弹研究机构 |
第二节 理论研究和书谱出版 |
第三节 评弹研究的期刊阵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传媒对文化遗产的弘扬 |
第一节 广播电台与苏州弹词的联姻 |
第二节 近年来广播书场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广播书场对保护和传播苏州弹词的促进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受众群体与弹词传承的全方位互动 |
第一节 大众听客的接受与反馈 |
第二节 文人墨客的雕饰与修书 |
第三节 国家政要的偏爱与扶持 |
第四节 票房雅集的实践与互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 原样保护:艺术价值的凝结和递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核心体现 |
二、 能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关键手段 |
附录 苏州评弹演变历史及名家流派形成大事年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研究(1938-1946年)(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资料综述 |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运妇指会的组织沿革及经费概况 |
第一节 战前及战时新运妇指会概况 |
一、战前新运妇指会概况 |
二、妇女界庐山谈话会与新运妇指会的扩大改组 |
第二节 战时新运妇指会经费概况 |
一、新运妇指会总会经费收支情况 |
二、新运妇指会总会职员薪津 |
第三节 战后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变迁 |
一、战后新运妇指会的总会组织 |
二、战后新运妇指会的各分会组织 |
三、1949年接管前后的新运妇指会 |
四、小结 |
第二章 新运妇指会的人事关系网络 |
第一节 宋美龄与新运妇指会 |
一、号召宣传——动员妇女抗战 |
二、亲历亲为——指导妇女新运工作 |
三、各界称赞——妇女新运工作成绩显著 |
四、选贤举能——领导妇女工作的特点 |
五、领导妇女工作的身份 |
第二节 战时新运妇指会的组织者群体 |
一、新运妇指会委员 |
二、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各组组长 |
三、各省新运妇委会主任委员 |
四、新生活妇女工作队队长 |
第三节 女性群体与新运妇指会高层职员 |
一、国民党政要夫人与新运妇指会 |
二、国民党妇女干部 |
三、中共党员及左派进步女性 |
四、基督教人士 |
第四节 新运妇指会中下层职员群体 |
一、关于战时新运妇指会职员的规定 |
二、新运妇女干部训练班教、职、学员群体 |
三、各服务队指导员与指导员会议 |
四、其它女性职员 |
第三章 总会各部门组织运作及工作概况 |
第一节 妇女干部培训及妇女服务事业 |
一、新运妇女干部培训 |
二、从乡村服务队到乡村服务组 |
三、从战时服务队到荣誉军人服务队 |
第二节 妇女生产事业及生活指导 |
一、妇女生产事业 |
二、妇女生活指导工作 |
第三节 文化事业及《妇女新运》杂志 |
一、新运妇指会文化事业 |
二、《妇女新运》的刊行 |
第四节 慰劳与儿童保育事业 |
一、妇女慰劳事业 |
二、战时儿童保育事业 |
三、新运妇指会与妇慰会、战时儿童保育会 |
第四章 新运妇指会各分会组织及工作概况 |
第一节 新生活妇女工作队的概况 |
一、工作计划 |
二、组织成立——以各机关为依托 |
三、妇女工作概况 |
第二节 军政部新生活妇女工作队 |
一、组织成立——依托军政部而设立 |
二、队费承担者——女性队员背后的男职性员 |
三、各组长、各支队长联席会议 |
四、工作概况及成效 |
五、遇到的问题 |
第三节 重庆市政府新生活妇女工作队 |
一、组织概况——依托重庆市政府而设立 |
二、各分队组织概况 |
三、队务会议及各分队代表会议 |
四、各项工作及成绩 |
第四节 各省及海外华侨分会的组织及工作概况 |
一、各省新运妇指会概况 |
二、组织与行政——以江西省妇女指导处为个案 |
三、海外华侨新运妇委会 |
第五章 新运妇指会的总体评价 |
一、成就及地位 |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
三、结语:总体评价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未刊档案文献 |
二、报刊杂志 |
三、新运妇指会出版品 |
四、已刊史料集(按时间先后) |
五、文史资料、自传、回忆录、访谈录等 |
六、中文论著 |
七、外文文献 |
本人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概述 |
二、研究基础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步履维艰的传统说唱音乐班社 |
一、传统的浸染——三皇会与长春会 |
1、社会转型中的说唱音乐 |
2、三皇会 |
3、长春会 |
二、初浴现代——光裕社 |
1、光裕公所 |
2、光裕社 |
三、顺天应时——训练班、改进会与研究会 |
1、艺人训练班 |
2、改进会与研究会 |
3、改进说唱艺术的“宝全堂” |
四、涅磐新生——救国会与宣传队 |
1、抗战期间说唱艺术的境遇 |
2、说唱艺人救国会 |
第二章 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 |
一、奢华的终结——皇家剧团的收场 |
1、清末宫廷剧团 |
2、晚清民间戏班在宫廷中的演出 |
二、“梨园军营”——传统科班与戏班 |
1、富连成班 |
2、从科班到职业戏班 |
3、民间戏班与“玩友”戏班 |
三、统制与分途——禁戏与戏曲改良组织 |
1、精忠庙 |
2、正乐育化会 |
3、秦腔易俗社 |
四、中西交汇——从戏班到剧团 |
1、戏社与剧社 |
2、梅兰芳剧团的访美演出 |
3、雪声剧团 |
第三章 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 |
一、同好会奏——琴社与雅集社的民族器乐活动 |
1、自娱型器乐班社 |
2、琴社组织 |
3、雅集社 |
二、展现风俗——民俗性器乐组织 |
1、风俗型器乐班社 |
2、锣鼓乐与鼓吹乐班社 |
3、丝竹乐与弦索乐班社 |
三、定格传统——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班社 |
1、传统型音乐班社 |
2、江南丝竹社团 |
3、广东音乐社团 |
四、以西补中——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 |
1、改进型音乐社团 |
2、大同乐会 |
3、国乐改进社 |
第四章 西乐东徂的新音乐社团 |
一、社团滥觞——讲习会与传习所 |
1、音乐讲习会 |
2、音乐传习所 |
二、学贯中西——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 |
1、乐友社 |
2、乐艺社 |
3、音乐艺文社 |
三、俗雅之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 |
1、流行乐队组织 |
2、明月社的前前后后 |
3、上海新兴音乐社 |
四、竞奏新声——西洋管弦乐队的演进 |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 |
2、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管弦乐队 |
3、中华交响乐团 |
第五章 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 |
一、学术归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社团性质 |
2、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发展历史 |
3、意义——专业音乐教育的“预演” |
二、特种教育——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 |
1、历史背景 |
2、发展过程 |
3、活动特点 |
三、尚乐之风——学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
1、中小学中的课外音乐社团 |
2、普通高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
3、专业艺术院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
四、憧憬未来——音乐教育协进会 |
1、音乐教育的协会组织 |
2、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 |
3、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的相关活动 |
第六章 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 |
一、双重变奏——左翼音乐社团与新音乐运动社团 |
1、历史背景 |
2、左翼音乐社团 |
3、新音乐运动社团 |
二、中国呼声——民众歌咏会与武汉合唱团 |
1、民众歌咏会 |
2、武汉合唱团 |
三、民族脊梁——抗敌演剧队的演变 |
1、救亡演剧队 |
2、抗敌演剧队 |
3、抗敌演剧宣传队 |
四、精神支柱——军旅音乐社团的活动 |
1、军乐队与警乐队 |
2、军乐研究会与陆军军乐学校 |
3、八路军战斗剧社 |
第七章 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 |
一、同源共祖——春柳社的音乐活动 |
二、倡导美育——中华美育会 |
1、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
2、中华美育会 |
3、中华美育会的音乐活动 |
三、艺术革命——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
1、南国社成立的背景 |
2、南国社的演变 |
3、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
四、近传远播——广播电台的音乐组织 |
1、广播电台与音乐组织的互动 |
2、桂林广播电台管弦乐队 |
3、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 |
第八章 侨民中的音乐社团 |
一、臣服与“自由”——俄侨与犹太侨民的音乐社团 |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聚居中国的难民潮 |
2、俄侨音乐社团——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 |
3、犹太侨民音乐社团——上海欧洲犹太艺术家协会 |
二、五方杂处——上海租界中的音乐社团 |
1、租界的历史 |
2、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
3、上海租界中的其它音乐社团 |
三、粉饰太平——日本侨民音乐社团 |
1、聚居东北的日本侨民 |
2、日侨在大连的音乐社团 |
3、日侨在长春的音乐社团 |
四、中国情结——海外华侨音乐社团 |
1、海外华侨的发展历史 |
2、东南亚华侨中的中国音乐社团 |
3、北美地区华侨的中国音乐社团 |
余论 |
一、音乐社团的文化源流考察 |
二、音乐社团的文化阶层考察 |
三、音乐社团的文化生命考察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前期相关研究综述 |
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历史分野 |
第一节 筚路蓝缕——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探索阶段” |
第二节 初露峥嵘——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酝酿阶段” |
第三节 艺术策源——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成熟阶段” |
第二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课程体系 |
第一节 写生教学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特色课程在美专西洋画教学中的历史作用 |
第三节 美专西洋画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涵分析 |
第三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教师团队 |
第一节 核心人物对于教学理念形成的引领地位 |
第二节 中坚力量的构成和教学核心作用 |
第三节 从教师团队结构的变化看教学理念的成熟 |
第四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学术研究 |
第一节 技法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二节 艺术创作观念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学术研究对实践教学的反哺作用 |
第五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分析与反思 |
第一节 对成才率和创造力之形成的分析 |
第二节 对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相关人名录 |
附录二: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年表 |
附录三: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名师统计表 |
附录四:上海美专西洋画优秀学生统计表 |
附录五: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方面的重要学术活动 |
附录六:上海美专师生入选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西洋画作品统计 |
附录七:朱瑚教授口述历史(根据录音整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7)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
一、为何选择丁玲? |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
一、文研所的筹备 |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
一、文讲所的恢复 |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
一、活跃的课堂 |
二、多彩的课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
二、在办学中发展 |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
一、文研所时期 |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
三、九十年代 |
四、新世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
一、理论学习 |
二、社会实践 |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
一、文讲所前期 |
二、文讲所后期 |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
一、八十年代 |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
三、新世纪高研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
本章小结 |
附录 |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
六、史料 |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著作 |
二、期刊 |
后记 |
致谢 |
(8)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著及科研情况 |
(9)诚为传承乐教 终成治史名家 ——音乐史学家、教育家孙继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孙继南音乐生平疏史 |
第一节 虔心求学阶段(1928—1954) |
一、蒙于乐亦爱于乐 |
二、投考“山师”遇伯乐 |
三、得荐“上音”勤补缺 |
第二节 音乐教育阶段(1955—1984) |
一、进修返校传乐学 |
二、“艺专”时期始发文 |
三、调入“山师”兴乐教 |
四、为兴乐教勤作歌 |
五、高师乐史“讲习班” |
六、高师“学会”任会长 |
第三节 潜心治史阶段(1985—2016) |
一、重回“山艺”建师范 |
二、《名曲欣赏》得出版 |
三、“弘学”研究踏征程 |
四、求其本真撰《黎评》 |
五、尽职尽责通《简编》 |
六、为传乐教编《纪年》 |
七、诚为“乐史有传人” |
八、云归佛土足此生 |
小结 |
第二章 孙继南音乐教育贡献研究 |
第一节 音乐师范教育体系的初步构建 |
一、“社会本位”结合“学生本位” |
二、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
三、“疏”而勿“堵”的引导教育 |
第二节 开拓创新编写音乐教材 |
一、音乐史教材编写及评价 |
二、《中外名曲欣赏》分析及评价 |
第三节 音乐普及与乐教传承 |
一、以身为范的个人要求 |
二、乐在普及的教育归旨 |
三、走出区域的教育格局 |
小结 |
第三章 孙继南音乐史学研究之研究 |
第一节 音乐教育研究之研究 |
一、《纪年》缘起 |
二、《纪年》版本比较 |
三、《纪年》学术评价 |
第二节 黎锦晖专题研究 |
一、黎锦晖研究缘起 |
二、进化的批评 |
三、《黎评》与《黎派》比较分析 |
四、学术评价 |
第三节 李叔同专题研究 |
一、李叔同研究缘起 |
二、渐至精细的研究路径 |
三、重要研究成果 |
四、学术评价 |
第四节 其他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孙继南治史观研究及思考 |
第一节 学术观念形成 |
第二节 学术理念认知 |
一、“史学只是史料学” |
二、决断于“一手史料” |
三、以“史家生命”治史 |
四、书写“人文音乐史” |
第三节 学术方法缕析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孙继南年谱 |
附录2 孙继南各研究专题学术成果年表 |
附录3 孙继南研究文章年表 |
附录4-1《纪年》“初版”1840-1949时限,修订与增补情况表 |
附录4-2《纪年》“初版”与“增订本”1840-1989修订、增补情况表 |
附录4-3《纪年》“增订本”与“新版”修订、增补情况表 |
附录5-1《黎评》与《黎派》结构编排对照图 |
附录5-2《黎派》主要丰富内容 |
附录5-3《黎派》主要历史场景的内容精确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发展回顾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选题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摄影教育早期发展和演变类型 |
第一节 早期摄影团体对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摄影教育发展的类型 |
第二章 中国高校摄影教育发展回顾 |
第一节 早期摄影课程萌芽发展回顾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摄影专业函授班与干部班发展回顾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专科摄影教育发展回顾 |
第四节 本科摄影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的形成发展回顾 |
第五节 研究生摄影教育发展回顾 |
第三章 中国高校摄影教育发展举例探析 |
第一节 从艺术类院校思考摄影专业教育发展——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 |
一、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 |
二、课程演变 |
三、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艺术理念 |
第二节 从综合类院校思考摄影专业教育发展——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 |
一、课程体系 |
二、课程培养目标 |
三、南京师范大学摄影专业艺术理念 |
第三节 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本科教育阶段的思考 |
一、本科摄影教育阶段各高校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
二、本科院校摄影专业教育的异同点 |
第四节 中国高校摄影专业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思考 |
一、研究生阶段摄影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
二、研究生阶段摄影专业教育的创新 |
第四章 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的思考与启示 |
第一节 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的贡献 |
第二节 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的艺术创新理念 |
第三节 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的启示 |
结语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第四期全国电视教材编导讲习班在上海举办(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2]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D]. 杜光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1)
- [3]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D]. 陈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2)
- [4]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研究(1938-1946年)[D]. 宋青红. 复旦大学, 2012(03)
- [5]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 戴俊超. 中国音乐学院, 2010(07)
- [6]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D]. 周朝晖. 上海大学, 2019(02)
- [7]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8]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9]诚为传承乐教 终成治史名家 ——音乐史学家、教育家孙继南研究[D]. 屈怀凯. 山东艺术学院, 2018(01)
- [10]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发展回顾探析[D]. 崔文豪.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