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耀州窑的龙纹瓷器(论文文献综述)
卫艺林,邓可卉,梅蓉[1](2021)在《民丰尼雅遗址出土蜡染棉布边饰纹样“鱼龙纹”的界定》文中指出尼雅出土东汉蜡染棉布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蜡染棉布,下方的边饰纹样通常被认为是鱼龙纹或龙纹。这种定性较为模糊,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文章从鱼龙纹和龙纹的形态演变入手,采用史料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在鳍、腹、足、爪、鳞、长宽比例、文化特征等各个方面对该纹样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形态分析。研究认为:该纹样并非中国传统的龙纹或鱼龙纹,可能是来自犍陀罗文明的某种植物或其他类型纹样。
侯一菲[2](2020)在《中国瓷器在美国的传布研究(1784-1844)》文中研究表明瓷器是海外中国形象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象征之一。在中外交往过程中,中国瓷器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元素,早已成为人类文化史上具有真正意义的“全球性商品”。1784年,美国首次派遣商船来华,自此两国开始了平等关系下的商业往来。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两国之间的平等关系被打破,依托国家政治关系而进行的经济往来由此也丧失了商业自由精神。本文主要探讨1784—1 844年中美关系早期,以贸易往来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中国瓷器是以何种面貌、经过怎样的流程传入美国的,在美国大陆又呈现出何种区域分布特征,进而讨论以瓷器为主体的中美交往分别对两国和世界产生的文化影响,以期对世界文明交流史研究做出贡献。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写作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探讨中国瓷器传入美国的历史进程。本章以时间为线索,分别梳理中国瓷器在美国殖民地时期、两国直接开展贸易时期的传播情况及此后瓷器贸易往来渐消的原因。其中以直接贸易阶段为主,以“中国皇后号”为例,重点挖掘“一口通商”制度下,中美瓷器往来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原中美早期瓷器贸易的历史。第二章主要探究传入美国的中国瓷器及其文化内涵的流变。本章聚焦于瓷器往来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定制瓷,考证定制瓷交易的中介入,讨论定制瓷的纹饰和器型特征,挖掘定制瓷的美国文化内涵和原因,认为定制华瓷在本质上承载着美国文化精神的内核,是中美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见证。第三章主要考证中国瓷器在美国的区域性分布情况。本章从考古出土华瓷、广告和个人财产清单中的华瓷以及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瓷器三个方面,以城市和地域分布为依据,对中国瓷器在美国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认为在中美瓷器往来的早期阶段,中国瓷器多分布于殖民地或沿海港口城市,社会上层人士的瓷器占有比例较大,之后逐渐向普通民众普及。到19世纪,美国私人收藏家向各大博物馆捐赠华瓷,使中国瓷器遍布美国大陆各地。第四章主要剖析中美瓷器往来对两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本章从中国、美国和世界三个角度,分别论述瓷器往来对社会风俗、艺术创作、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探究以瓷器为媒介的文化吸收、接受和再创造的过程,认为中美两国之间的瓷器往来及背后的文化交流对推动文明互鉴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瓷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性文化艺术品。结语部分揭示中美早期瓷器往来所呈现的四个特征。第一,中美瓷器往来具有急剧发展和急剧衰落的特点;第二,在美国“买方市场”的作用下,中国输美瓷器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再塑造;第三,以瓷器为媒介的文化传播是由“器物”到“道”的过程,甚至进一步影响美国社会文化制度的建构;第四,瓷器文化交流具有双向作用的显着特征。本文认为,中国瓷器在中美乃至世界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项具有世界性身份的中国文化代表,对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何其乐[3](2018)在《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装饰设计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属于釉下彩绘瓷器。其装饰性强,既有中国传统国画风格,又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广阔的文化视野,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瑰宝”。自1952年美国波普博士《伊斯坦布尔的一组十四世纪中国青花瓷器》一书面世起,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就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的论文或论着层出不穷,浩如烟海。但是,目前专门论及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装饰设计的却微乎其微。本文以工业设计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以遗址遗物、古今文献以及博物馆藏品为依据,紧扣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装饰设计这一主题,多角度、深层次地论证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造型设计、装饰设计和纹饰设计等关键问题。在论证这些关键问题时,首先将设计理念与工艺技术,文化视野结合起来,对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装饰设计艺术的特征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科学研究,着重考证了陶瓷材料、色彩、制作方式等工艺技术以及国画、版画、元曲、织绣、民俗、宗教等中国传统文化对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装饰设计的艺术风格与审美情趣之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其次深入揭示了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装饰设计与伊斯兰民族艺术之间相互交流、彼此促进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盛况和民族精神。全文既谈装饰设计,又谈装饰设计背后鲜为人知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增强本文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希望能为当代陶瓷艺术创作、古陶瓷研究以及古陶瓷收藏提供有益的借鉴。
袁胜文[4](2017)在《宋元瓷器装饰述论》文中提出宋代是中国瓷器装饰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胎装饰、釉装饰和彩装饰三大类装饰技术相较前代均有很大进步,而瓷器装饰风格则分为官窑和民窑两个体系。官窑体系以青釉釉装饰为主,符合传统儒家文化的审美意趣。民窑体系则以胎装饰和彩装饰为主,适应当时的民俗和审美。金元时期瓷器彩装饰的繁荣与少数民族的喜好关系密切。
王龙阳[5](2016)在《中国寺龙口越窑青瓷与韩国镇西里和柳川里高丽青瓷的对比分析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越窑青瓷的创烧标志着人类完成了从陶到瓷的转折,是我国陶瓷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使中国成为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寺龙口作为越窑系的代表窑口之一,其出土的大量瓷器,以明确的考古学层位,展现了晚唐到南宋不同阶段越窑青瓷的特征风貌,工艺技术的历史演进和特征变异。而高丽青瓷是在中国越窑青瓷的影响下发展而来,它与越窑青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韩国全罗北道的扶安郡不仅有着数量众多的高丽青瓷遗址,出土的青瓷器物质量亦属上乘。为使这两地青瓷在相对集中的时空区域内进行比较,从而更好的补充完善中韩青瓷的对比研究内容,本课题以五代(公元907979年)及南宋(公元11271279年)寺龙口越窑青瓷与韩国全罗北道扶安郡镇西里及柳川里12世纪末至13世纪高丽青瓷样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现代科技分析检测手段,初步探究了两地青瓷在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及其影响原因。研究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EDXRF)测试分析了两地青瓷样品相关胎、釉化学组成,并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两地青瓷胎、釉组成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分析了两地青瓷样品胎、釉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初步揭示了两地青瓷在显微结构、物相组成方面的异同;此外,还采用色度仪和热膨胀仪等仪器测定了样品的胎、釉色度、烧成温度及其他相关物理性能,并结合组成和结构测试结果,综合探讨了原料配方、微观结构与样品外观性能的内在关系,及两地青瓷异同的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寺龙口越窑青瓷胎与镇西里及柳川里高丽青瓷胎的化学组成差异不大,且波动较小,均存在一定量的石英、长石和莫来石晶体;但釉的化学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变化波动较大,其中寺龙口越窑青瓷釉除K2O的含量明显低于后者,其硅铝摩尔比、CaO、MgO、Fe2O3和TiO2等含量均高于后者。两地青瓷釉中均存在数量不等的石英与钙长石晶体,但镇西里及柳川里高丽青瓷釉层厚度均值为(200μm),厚于寺龙口越窑青瓷釉(3050μm)。镇西里及柳川里高丽青瓷的烧成温度高于寺龙口越窑青瓷,且前者烧制的还原气氛更强,釉面呈色更为翠绿。另外,通过对两地青瓷样品物理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两地青瓷的外观及内在特征,可为两地青瓷的对比研究提供新的补充资料和技术支持。
彭嘉[6](2015)在《中国瓷器纹饰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瓷器是中国汉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项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对于世界文明是一项巨大的贡献,故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研究瓷器的纹饰艺术,将其利用于服装艺术设计之中,便是以瓷器纹饰为研究对象,在设计方法上进行研究,探索如何对中国传统手工艺艺术文化进行提取和利用,从而更好的为中国的服装设计界开拓新的设计思路,为发展国内服装设计事业献出一份力量。本文始于对瓷器艺术的解析,从其不同的纹饰分类入手,重点对瓷器纹饰样式以及艺术风格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与总结瓷器纹饰的艺术风格特点。在服装艺术设计与瓷器纹饰艺术间展开对比研究,通过对现有实例的分析以及风格主题应用分析,探讨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关联性。由奥斯本设问创新法发掘出更多适用于服装设计的创新应用思维,并将创新性的设计思维方式进行梳理总结,从而得出将该艺术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之中的研究方法以及应用方式,并期望由此推导出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式。
刘庆[7](2014)在《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特色及文化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官窑瓷器装饰特色鲜明,在“仿古”、“仿西洋”等仿烧过程中,阐变新法,创造新奇。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时传至中国的西洋文化等,有选择地吸收到瓷器装饰的表现中,使之成为十七至十八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风尚艺术品”。无论是造型装饰,还是釉、彩装饰以及纹样的装饰,就其工艺精湛的程度而言,都是史无前例的。对此,本文对清代官窑瓷器装饰的特色内容以及特色中隐含的文化渊源进行研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述课题开展讨论:第一章主要讲开展这项课题的意义和清代官窑瓷器装饰所采用的基本工艺方法,并对中国古代陶瓷装饰的概况加以回顾。在对清代官窑烧造概况进行介绍的同时,还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对文中所涉及的部分研究内容、表述方法进行了几点说明。第二章清代自顺治十一年(1654年)在明朝御器厂的基础上开始恢复官窑瓷器的生产,所造瓷器以仿烧明代官窑为主。进入康熙时代,以康熙十九年(1680年)为界,官窑瓷器的装饰出现了前、后两期的变化。康熙十九年后,由当时的刑部主事刘源呈献“瓷样”,御窑厂烧造出了富于装饰特色的“臧窑”,从清代官方文献的记载上看,臧窑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康熙三十二年,康熙在清朝内廷造办处组织人员尝试以画珐琅技法用于瓷器装饰,并于康熙五十年前后获得成功。可以说,康熙十九年、康熙三十二年在官窑烧造方面出现了求变创新的现象,康熙官窑瓷器装饰在求变与创新中体现出特色。第三章雍正于雍正五年在训诫内廷匠人的谕旨中提出:“不可失其内廷恭造之式”。这其实就是雍正对包括御窑瓷器在内,所有的宫廷活计制造提出的一个装饰标准。具体到御窑瓷器的装饰问题,不但实行严格的“呈样送审”制度,而且雍正还通过“蠢”、“雅”、“秀气”等评语不断传达出宫造活计“标准”的意象。雍正官窑的装饰特点是“标准”在实践中的验证结果。第四章乾隆官窑仍是在雍正所提出的“标准”下进行烧造生产。从乾隆官窑瓷器的装饰特点上明显地可以看出乾隆帝的文化思想和艺术品位。乾隆朝中前期的官窑烧造达到了清代官窑发展史上的顶峰。乾隆朝晚期至宣统退位,清代官窑的发展逐渐萎缩,最后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冲击下,转型为“江西瓷业公司”。第五章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形成特色,是基于文化因素的影响。总体上呈现的是宫廷文化背景下的特色。可以说清代官窑是在仿烧中形成装饰特色。在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上,既反映出一定的“文人化”倾向,又可以看到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同时还有对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体现。而一些“巧做”瓷器的出现,则体现出时代文化的特色。第六章在官样制度的约束下,清代官窑瓷器在装饰上以画珐琅彩瓷的成就最高。其装饰特色的形成是由康熙、雍正二帝一手缔造的。由画珐琅彩瓷装饰技术衍生出洋彩装饰、粉彩装饰。后代常混淆以珐琅彩、洋彩、粉彩定名的瓷器,此种情况为当代学者留下了新的研究课题。第七章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特色因皇帝之“赏”而成就,因赏赐王公大臣、少数民族贵族、外国公使而成为“风尚艺术品”,并对贵族士大夫的生活产生影响。由于收藏官窑瓷器之风盛行,促使民窑大量仿烧官窑瓷器,带动了民窑瓷器装饰风格的发展。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亦对西洋工艺品的装饰风格有所影响。并对后世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总之,清代官窑瓷器是社会文化的物质体现,它的装饰题材深受统治者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宗教观念影响,从它的装饰风格上可以领略到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价值。为我们今天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文化交流以及以帝王为核心的宫廷生活状态提供了很好的实物材料,可以说清代官窑瓷器装饰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其装饰特色反映出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
石小龙[8](2014)在《古陶瓷器中的干支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古陶瓷断代研究有重要作用的纪年款,一般来说分为三种:以帝王年号为纪年的朝代款、以天干地支为纪年的干支款、只写朝代不写年号的特殊款识。在这三种纪年款中,干支款最有可能将某件器物的制作年代范围定位到最小,然后当作标准器去考证具有相似特征的器物。本文所讨论的干支款陶瓷时代从汉代至清代,不包含紫砂器物,主要来源于出土或传世的馆藏器物。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干支款与古陶瓷,第三章、干支款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实践,第四章、结语。论文中涉及如下内容:对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资料收集与评述,在对资料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分类比较和分期研究,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对干支款的定义、类型、署款方式、年代判定、演变、出现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带干支款的龙泉窑“泰定四年丁卯”凤尾尊和“康熙辛亥中和堂制”青花釉里红盘为切入点,对相关器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带干支款器物进行了编年统计,对于今后相关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吴宁[9](2013)在《元代至明早期龙泉窑官样瓷器初考》文中提出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瓷窑,以烧造青瓷为主。各时代烧制的产品都颇具特色,如北宋的淡青釉、刻划花青瓷,南宋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元代的贴花、露胎装饰青瓷,明清的刻划花青瓷等。宋以后,龙泉窑各时期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深受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关于龙泉窑的窑场性质问题,在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分歧,是龙泉窑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元代和明早期都是龙泉窑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与宫廷用瓷有一定联系,对这段时间里龙泉窑产品生产模式的研究和讨论很有意义。就此问题,本论文分别对元代和明早期的龙泉窑窑场形态进行分析,并对元代至明早期的龙泉窑瓷器和景德镇窑瓷器进行比较,探究龙泉窑在这两个时期生产官样瓷器的情况,从而认为龙泉窑在元代可能作为官方窑场为朝廷和官府烧制过官样瓷器,而明早期的龙泉窑经过对文献和最新考古发掘成果的梳理则可以基本确认其曾经按照官样生产瓷器。本文同时用所得的结果兼论龙泉窑在元代和明早期的窑场性质。
谷莉[10](2011)在《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辽夏金时期堪称新形势下的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具有较大深度和广度的多民族文化艺术大融合时期。契丹、党项、女真所代表的辽夏金是与宋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长期抗衡、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民族大融合的旋涡中,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激荡的声浪中,艺术不断交融与创新,孕育并铸就了中国装饰纹样艺术的又一次辉煌。宋代装饰纹样是时代的主流。由于工艺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工艺美术品的繁盛发展,有益于装饰纹样的发展,使装饰纹样的应用面和题材比以往更宽广,传承并超越了唐代装饰纹样。宋代是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整个社会文化程度得到提高,市民的审美欣赏能力普遍较高。装饰纹样一方面体现了文人士大夫所主导的文人审美情趣,突出儒雅性,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普通的市民阶层生活审美的需要,反映了当时的市民生活情趣和社会风俗,表现世俗性。纹样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形成雅俗共赏的装饰纹样艺术面貌。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深度融合是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形成基础。辽、夏、金民族作为游牧民族,在装饰纹样上体现了北方民族雄迈豪爽的精神风貌和淳朴的审美观点。辽、夏、金装饰纹样与宋的装饰纹样并存发展,其装饰纹样艺术都经历了模仿汉族文化,把汉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逐渐有机融合,加上外来文化的遗韵,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装饰纹样的过程。辽、西夏、金装饰纹样与主流汉族装饰纹样在交流互补中竞相发展,构成了统一的中国装饰纹样的多维有机整体,其特有的民族纹样特征丰富了主流纹样的内在气质,促进了民族纹样艺术的双向交流与融合,在装饰纹样领域得到了共同繁荣迅速发展。宋、辽、夏、金在装饰艺术上都出现了新的纹样,一直到元朝统一中国,最终游牧农业合二为一,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装饰纹样面貌。一直以来,辽、西夏、金时期的装饰纹样在中国纹样史上就如沧海一粟,不为重视。尽管分别建立这三个朝代的契丹、党项族、女真族在历经民族文化的融合,接纳和吸收中原文化之后生成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装饰纹样却也因不被视为正统而被淹没。本文尝试重现这一段在中国纹样史上相当重要,却为我们长期所忽略的篇章。总的来说,宋辽夏金时期是我国装饰纹样发展的集大成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元明清装饰纹样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在装饰纹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宋辽夏金时期我国装饰纹样的整体发展趋势由古典趋向于世俗,从宫廷拓展到市场,从而奠定了中国装饰纹样发展的格局。
二、耀州窑的龙纹瓷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耀州窑的龙纹瓷器(论文提纲范文)
(1)民丰尼雅遗址出土蜡染棉布边饰纹样“鱼龙纹”的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1 鱼龙纹辨析 |
1.1 鱼龙纹的源头:印度摩羯纹 |
1.2 摩羯纹的传入与鱼龙纹的诞生 |
1.3 纹样造型分析与模拟复原 |
2 龙纹辨析 |
2.1 汉代之前的早期龙纹 |
2.2 唐宋之后的晚期龙纹 |
3 结 论 |
1)诞生时间不符: |
2)文化体系冲突: |
3)与摩羯纹或鱼龙纹的造型存在较大差异: |
4)与龙纹的造型存在较大差异: |
(2)中国瓷器在美国的传布研究(1784-1844)(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瓷器传入美国 |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的瓷器输入 |
一、海禁时期经欧洲中转的华瓷入美 |
二、《航海条例》限制下美国商人的海上贸易尝试 |
第二节 独立自主后的瓷器贸易(1784—1833) |
一、“一口通商”制度下的瓷器贸易流程——以“中国皇后号”为例 |
二、美国其他赴华商船的瓷器贸易 |
第三节 美国华瓷市场的衰落(1833—1844) |
第二章 传入美国的中圈瓷器及其文化内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瓷器及瓷文化 |
第二节 针对美国市场的定制瓷器 |
一、定制瓷器的重要中介人 |
二、定制瓷器的主要纹饰及文化内涵 |
(一) 费茨休纹(Fitzhugh) |
(二) 广东样式(Canton Pattern) |
(三) 鹰纹和鹰旗图 |
(四) 商船图 |
(五) 纹章图 |
(六) 其他历史与现实题材的纹饰 |
三、定制瓷器的主要器型及原因 |
(一) 成套餐具与长桌分餐式饮食 |
(二) 茶具与饮茶文化 |
(三) 咖啡具与咖啡风尚 |
(四) 酒具与酒馆文化 |
第三章 中国瓷器在美国的区域性分布 |
第一节 殖民地城市及沿海地带出土的中国瓷器 |
第二节 广告和个人财产清单中的中国瓷器 |
第三节 美国大陆各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 |
一、东海岸: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代表 |
二、美国中部四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瓷器 |
(一)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
(二)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
(三)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
(四)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
三、西海岸: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和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 |
第四章 中美瓷器往来的文化影响 |
第一节 “美国定制”对中国的影响 |
一、加速中国对西方艺术和美国历史的了解 |
二、促进中国瓷器器型和纹饰的创新 |
第二节 中国瓷器对美国的影响 |
一、美国民众生活习惯和社会民俗风尚的改变 |
二、艺术收藏领域对中国瓷器的审美认同 |
三、绘画及日常装饰中的中国瓷元素 |
第三节 瓷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
一、中国瓷器对世界文化的吸收与改造 |
二、世界对中国瓷器及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插图索引 |
(3)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装饰设计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依据 |
1.1.1 对景德镇元代青花瓷散存情况的基本了解 |
1.1.2 对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综合价值的科学评估 |
1.1.3 对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装饰设计的实践经验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课题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1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
1.4.2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发展历史概要 |
2.1 青花瓷的起源 |
2.2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装饰设计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 |
2.2.1 元朝政府对景德镇制瓷业的极端重视 |
2.2.2 “二元配方法”的发明 |
2.2.3 磁州窑釉下黑彩技术的引入 |
2.2.4 中国与伊斯兰诸国之间的经贸交流空前发展 |
3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 |
3.1 原料制备 |
3.1.1 胎料的制备 |
3.1.2 釉料的制备 |
3.2 成型技法 |
3.2.1 阴模印坯成型法 |
3.2.2 阳模印坯成型法 |
3.3 施釉技术 |
3.3.1 琢器施釉技术 |
3.3.2 圆器施釉技术 |
3.4 烧炼工艺 |
3.4.1 装匣 |
3.4.2 满窑 |
3.4.3 烧窑 |
4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造型设计 |
4.1 器形品种 |
4.2 功能分类 |
4.3 形体风格 |
4.4 造型设计 |
5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装饰设计 |
5.1 钴料运用 |
5.2 色彩效果 |
5.3 构图方式 |
5.4 彩绘艺术 |
6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纹饰设计与文化渊源 |
6.1 常见纹饰的设计与文化渊源 |
6.1.1 牡丹纹 |
6.1.2 菊花纹 |
6.1.3 莲花纹 |
6.1.4 龙纹 |
6.1.5 凤纹 |
6.1.6 鱼纹 |
6.2 特异纹饰的设计与文化渊源 |
6.2.1 栀子花纹 |
6.2.2 云肩纹 |
6.2.3 玉马纹 |
6.2.4 莲池鸳鸯纹 |
6.2.5 雁衔芦纹 |
6.2.6 元曲故事纹 |
7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装饰设计的艺术成就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宋元瓷器装饰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宋元瓷器装饰的分类 |
1. 胎装饰 |
2. 釉装饰 |
3. 彩装饰 |
二、宋元瓷器装饰的特征———审美的异化 |
三、宋元瓷器装饰特征的成因 |
1. 审美异化的文化动因 |
2. 制瓷技术的进步是物质基础 |
3. 不断借鉴其他手工艺装饰技法和纹样 |
4. 市场经济繁荣推动了瓷器装饰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
四、余论 |
(5)中国寺龙口越窑青瓷与韩国镇西里和柳川里高丽青瓷的对比分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青瓷的起源与发展 |
2.2 中国越窑青瓷概述 |
2.2.1 越窑窑址 |
2.2.2 越窑青瓷窑炉及窑具 |
2.2.3 越窑青瓷胎釉特点 |
2.2.4 寺龙口越窑青瓷概述 |
2.3 韩国高丽青瓷概述 |
2.3.1 高丽窑址 |
2.3.2 高丽青瓷窑炉及窑具 |
2.3.3 高丽青瓷胎釉特点 |
2.3.4 镇西里及柳川里高丽青瓷概述 |
2.4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越窑青瓷研究 |
2.4.2 高丽青瓷研究 |
2.4.3 越窑青瓷与高丽青瓷对比研究 |
2.5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3 寺龙口越窑青瓷与镇西里和柳川里高丽青瓷化学组成对比研究 |
3.1 样品选取与表征 |
3.2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EDXRF)分析 |
3.2.1 实验方法与样品预处理 |
3.2.2 实验结果 |
3.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寺龙口越窑青瓷与镇西里和柳川里高丽青瓷显微结构与物相组成对比研究 |
4.1 电子显微镜分析 |
4.1.1 实验方法与样品预处理 |
4.1.2 实验结果 |
4.2 X射线衍射分析 |
4.2.1 实验方法与样品的预处理 |
4.2.2 实验结果 |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寺龙口越窑青瓷与镇西里和柳川里高丽青瓷物理性能对比研究 |
5.1 色度测试分析 |
5.1.1 色度学原理和实验方法 |
5.1.2 色度测试分析结果 |
5.2 烧成温度测试分析 |
5.3 吸水率、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测试分析 |
5.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1 色度对比分析与讨论 |
5.4.2 烧成温度对比分析与讨论 |
5.4.3 吸水率与显气孔率对比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瓷器纹饰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中国瓷器纹饰概况 |
(一)中国瓷器概览 |
(二)中国瓷器纹饰的分类 |
1.龙纹饰 |
2.植物纹饰 |
3.山水纹饰 |
4.人物纹饰 |
5.动物纹饰 |
6.文字纹饰 |
(三)中国瓷器纹饰的风格特点分析 |
二、中国瓷器纹饰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一)中国瓷器纹饰在服装设计应用中的实例分析 |
1.国内设计应用 |
2.国外设计应用 |
(二)中国瓷器纹饰在不同风格主题下的应用分析 |
(三)中国瓷器纹饰元素的应用方式 |
1.基本应用分析 |
2.创新应用分析 |
三、中国瓷器纹饰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实验 |
(一)中国瓷器纹饰的收集与整理 |
(二) 基于瓷器纹饰的服装设计实践 |
1.服装风格以及应用元素确定 |
2.设计主题以及设计方案说明 |
3.服装设计应用实验 |
四、结 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特色及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清代官窑瓷器装饰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清代官窑瓷器装饰的基本工艺方法 |
1.2.1 造型工艺 |
1.2.2 彩饰工艺 |
第三节 古陶瓷装饰研究的概况及回顾 |
第四节 清代官窑烧造概况 |
1.4.1 顺治朝十一年御窑厂建立,恢复生产瓷器 |
1.4.2 康、雍、乾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官窑瓷发展的鼎盛时期 |
1.4.3 从嘉庆朝至宣统朝官窑烧造走向衰落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2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恢复中的求变与创新——顺、康官窑装饰特点 |
第一节 恢复生产时期的顺治官窑及其特点 |
2.1.1 顺治朝官窑瓷器的造型工艺及其特点 |
2.1.2 顺治官窑的彩饰工艺及其特点 |
2.1.3 顺治时期的官窑在恢复生产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原因 |
第二节 康熙官窑的分期及臧窑的历史地位 |
2.2.1 康熙十九年是康熙官窑分成前后两期的时间节点 |
2.2.2 康熙官窑若以求变、创新为原则,有两个时间节点 |
2.2.3 臧窑在康熙官窑中的历史地位以及对釉彩装饰的贡献 |
第三节 “官样”的出现与顺治、康熙官窑的装饰 |
2.3.1 “官样”的出现与御窑产造有关 |
2.3.2 顺治官窑的装饰及其特点 |
2.3.3 康熙官窑的装饰及特点 |
第四节 求变、创新中呈现的康熙官窑装饰特色 |
2.4.1 康熙官窑在釉、彩装饰中寻求变化 |
2.4.2 康熙官窑在造型装饰上寻求创新 |
2.4.3 康熙官窑产造的瓷器类型富于特色 |
第三章 “内廷恭造之式”的建立与实践——雍正官窑装饰特点 |
第一节 “标准”提出的具体时间 |
第二节 “标准”形成的原因及内涵 |
第三节 “秀气”、“甚好”等评语传达出的“标准”意象 |
第四节 唐英监造时期的雍正官窑装饰及特点 |
第四章 从辉煌到衰败——乾隆至清末官窑装饰特点 |
第一节 乾隆皇帝的思想、文化政策与艺术品位 |
第二节 唐英督陶的实践活动与乾隆朝官窑的创新 |
第三节 乾隆朝晚期以后官窑的发展及衰败原因 |
第五章 不同文化因素影响下的清代官窑装饰及特色 |
第一节 宫廷文化对清代官窑装饰效果的影响 |
5.1.1 突出表现皇帝的至尊地位 |
5.1.2 追求精美绝伦 |
5.1.3 仿古创新、无所不包 |
第二节 仿烧中形成的“特色” |
5.2.1 针对清代以前瓷器的釉、彩装饰进行仿烧 |
5.2.2 清代官窑在仿烧中形成的釉、彩装饰创新 |
5.2.3 也是仿制,也是创新 |
第三节 “文人化”倾向的官窑装饰特色 |
5.3.1 康熙官窑中的文具类、案头类瓷器,在造型装饰上多有特色 |
5.3.2 以诗、书、画、印装饰的雍正官窑精品 |
5.3.3 乾隆官窑瓷器上的“御制诗”纹样装饰 |
5.3.4 清代官窑中的斋堂款瓷器 |
第四节 中西合璧的官窑装饰特色 |
第五节 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在清代官窑装饰中的特色体现 |
第六节 清代官窑中的“巧做”瓷器及其装饰特色 |
第六章 “官样”装饰特色之形成分析——以画珐琅彩瓷为例 |
第一节 清代官窑生产中的官样与制度 |
6.1.1 清代官窑生产中的官样 |
6.1.1.1 画样 |
6.1.1.2 实物样 |
6.1.1.2.1 木样 |
6.1.1.2.2 以宫中旧藏瓷器为实物样 |
6.1.1.2.3 以新拟瓷器为实物样的官窑产造 |
6.1.1.2.4 以其它工艺品为实物样的官窑产造 |
6.1.2 清代官样制度的具体呈现 |
6.1.2.1 呈样审核制度 |
6.1.2.2 依样烧造制度 |
6.1.2.3 官样回收制度 |
第二节 画珐琅彩瓷的兴衰 |
6.2.1 画珐琅彩瓷的出现是康熙帝政治心理的需要 |
6.2.2 画珐琅彩瓷的艺术成就得益于雍正皇帝“务要精细”的指示 |
6.2.3 乾隆皇帝的兴趣转移是画珐琅彩瓷的烧造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 |
第三节 官样制度与画珐琅彩瓷装饰特色形成的关系 |
第四节 画珐琅彩瓷派生的装饰品种及相互关系 |
6.4.1 珐琅彩(本文指瓷胎画珐琅或画珐琅彩瓷) |
6.4.2 洋彩 |
6.4.3 粉彩 |
6.4.4 关于珐琅彩、洋彩、粉彩之间关系的讨论 |
第七章 清代官窑装饰特色的影响 |
第一节 因“赏”而成的风尚艺术品 |
7.1.1 皇帝之鉴赏 |
7.1.2 皇帝之“赏赐” |
7.1.3 社会人等之欣赏 |
第二节 清代官窑对贵族士大夫生活的影响 |
7.2.1 收藏 |
7.2.2 陈设 |
第三节 清代官窑对民窑产造及装饰风格的影响 |
第四节 清代官窑对西洋工艺品装饰风格的影响 |
第五节 清代官窑对后世陶瓷烧造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
7.5.1 收藏概况 |
7.5.2 对后世瓷造技术的影响 |
7.5.3 学术研究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古陶瓷器中的干支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况 |
第二章 干支款与古陶瓷 |
第一节 干支款的定义 |
第二节 干支款的类型 |
第三节 干支款的署款方式 |
第四节 干支款器物的年代判定 |
第五节 干支款的演变 |
第六节 干支款在古陶瓷器上出现的原因 |
第三章 干支款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实践 |
第一节 龙泉窑凤尾尊的分期研究 |
第二节 “康熙辛亥中和堂制”瓷器小考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元代至明早期龙泉窑官样瓷器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官窑及官样瓷器的定位 |
一、官窑的概念 |
二、官样瓷器的定位 |
第二节 元至明早期龙泉窑研究回顾 |
一、考古实践活动 |
二、文献及论着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二章 元代龙泉窑窑场形态及官样瓷器 |
第一节 元代官窑形态探究 |
第二节 元代景德镇窑官样瓷器分析 |
第三节 元代龙泉窑官样瓷器分析 |
一、祭祀用瓷 |
二、外交赏赐用瓷 |
第四节 元代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官样瓷器比较 |
第五节 关于元代龙泉窑窑场形态的讨论 |
第三章 元代龙泉窑瓷器到明早期龙泉窑瓷器的过渡 |
第一节 器型及装饰方法的过渡与改变 |
一、器型方面 |
二、装饰方法方面 |
第二节 制作工艺的过渡与改变 |
第四章 明早期龙泉窑窑场形态及官样瓷器 |
第一节 明早期龙泉窑窑场历史背景及形态 |
第二节 明早期龙泉窑官器与景德镇官窑器物比较 |
一、器型方面 |
二、纹饰方面 |
三、两窑器型与纹饰均相近的器物比较 |
第三节 明早期龙泉窑官器的官属特性 |
一、制瓷工艺 |
二、废品处理方式 |
三、中央政府派内官监督烧造 |
四、龙泉官器在宫廷的功用 |
第四节 明早期龙泉枫洞岩窑窑场性质的讨论 |
一、风格迥异的官窑器与民窑器 |
二、对枫洞岩出土“官”字款标本的讨论 |
三、并未完全垄断的官方烧造形式 |
第五节 明处州龙泉窑停止烧造官样瓷器的时间及原因 |
一、烧造时间 |
二、停烧原因 |
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对象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辽夏金时期装饰纹样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历史传承 |
一、宋辽夏金以前装饰纹样的发展轨迹 |
二、继承发展的宋辽夏金装饰纹样 |
第二节 宋辽夏金时期装饰纹样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政权的并立和对峙 |
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
第三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技艺的发展 |
一、宋辽夏金手工业的发展 |
二、工艺美术品装饰技术的提高 |
第二章 多姿多彩的宋辽夏金装饰纹样 |
第一节 几何纹样 |
一、回纹 |
二、八达晕 |
三、卍字纹 |
四、方胜纹 |
五、球路纹 |
第二节 植物纹样 |
一、牡丹纹 |
二、莲花纹 |
三、菊花纹 |
四、叶纹 |
五、瓜果纹 |
第三节 动物纹样 |
一、龙纹 |
二、凤纹 |
三、虎纹 |
四、狮纹 |
五、摩羯纹 |
第四节 人物纹样 |
一、佛教人物纹样 |
二、人物故事纹样 |
三、乐、舞、杂剧纹样 |
四、婴戏纹 |
第五节 其它纹样 |
一、水纹 |
二、抽象纹样 |
三、舟船纹 |
第三章 宋代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审美意识的变迁 |
第二节 影响宋代装饰纹样的人文因素 |
一、宋代政治经济制度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二、宋代思想文化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宋代文学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四、宋代书画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三节 装饰纹样的普及 |
一、城市经济繁荣发展为装饰纹样普及创造了物质条件 |
二、世俗文化兴起为装饰纹样普及打下了人文基础 |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装饰纹样的普及作好了技术准备 |
第四节 雅与俗共赏的装饰纹样艺术风格 |
一、装饰纹样中的雅 |
二、装饰纹样中的俗 |
三、雅俗共赏的装饰纹样特色 |
第五节 疏与满并存的装饰纹样构图 |
第六节 范式与自由化的装饰纹样艺术手法 |
一、宋代装饰纹样的范式 |
二、宋代纹样自由化的装饰手法 |
第七节 装饰纹样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以瓷器纹样为例 |
一、对漆器艺术的借鉴 |
二、对金属器艺术的借鉴 |
三、对剪纸艺术的借鉴 |
四、对建筑艺术的借鉴 |
五、对绘画艺术的借鉴 |
六、对雕塑艺术的借鉴 |
七、对染织艺术的借鉴 |
第四章 辽夏金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独树一帜的辽代装饰纹样 |
一、走进自然——游牧生活影响下的装饰纹样 |
二、唐风宋韵——中原汉文化对辽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佛道之光——佛道文化对辽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四、兼容并蓄——外来文化对辽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二节 佛光辉映的西夏装饰纹样 |
一、走进佛国——多元佛教影响下的装饰纹样 |
二、承袭唐宋——中原汉文化对西夏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博采众长——外来文化对西夏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三节 豪放质朴的金代装饰纹样 |
一、走进中原——辽宋文化影响下的装饰纹样 |
二、面向世俗——佛道文化对金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多元交融——外来文化对金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五章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历史地位 |
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国装饰纹样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
二、由古典趋向于世俗、从宫廷拓展到市场——奠定了中国装饰纹样发展的格局 |
第二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对后世的影响 |
一、对元、明、清装饰纹样的影响 |
二、对近现代中国民间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三节 宋代装饰纹样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
结论 |
一、宋代装饰纹样作为主流的发展 |
二、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并存发展 |
三、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互动和交融丰富了中华装饰纹样 |
四、奠定了中华装饰纹样发展的格局 |
征引文献 |
一、史料古籍 |
二、论述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图像书籍 |
附录 |
表 1 宋辽西夏金政权的建立 |
表 2 宋辽西夏金政权的主要战争与和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论着 |
后记 |
四、耀州窑的龙纹瓷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民丰尼雅遗址出土蜡染棉布边饰纹样“鱼龙纹”的界定[J]. 卫艺林,邓可卉,梅蓉. 丝绸, 2021(05)
- [2]中国瓷器在美国的传布研究(1784-1844)[D]. 侯一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3]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装饰设计之研究[D]. 何其乐.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8(02)
- [4]宋元瓷器装饰述论[J]. 袁胜文. 文物春秋, 2017(03)
- [5]中国寺龙口越窑青瓷与韩国镇西里和柳川里高丽青瓷的对比分析及研究[D]. 王龙阳.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6(05)
- [6]中国瓷器纹饰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D]. 彭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7]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特色及文化传承研究[D]. 刘庆. 南开大学, 2014(07)
- [8]古陶瓷器中的干支款研究[D]. 石小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02)
- [9]元代至明早期龙泉窑官样瓷器初考[D]. 吴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
- [10]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 谷莉. 苏州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