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代蒙古游牧经济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谢娟燕[1](2021)在《清代西域行记研究》文中提出
马敏[2](2021)在《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研究及创新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相结合是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路径。蒙古族马烙印文化在历史的不断发展演变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征。其图形种类多样、形态独特,饱含吉祥寓意,体现了蒙古族的地域资源、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本文首先以蒙古族马烙印文化为起点,结合时代发展背景及当下蒙古族马烙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厘清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起源与演变因素;其次系统分析蒙古族马烙印图形形态特征,探究其文化内涵,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探索蒙古族马烙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分类收集整理蒙古族马烙印图形,阐释其演变因素。其次运用符号学方法分析其表层意义与深层涵义,并结合蒙古族马烙印文化特征对图形的形态类型、构成骨式等进行系统性研究,梳理蒙古族马烙印图形语义及构成形态等,构建理论研究基础。最后以创新设计为视角探索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创新应用方法与路径,提取蒙古族马烙印图形元素,以图形重组衍生等方法进行再创作,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传递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促进蒙古族马烙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文立足于文化理论基础,通过对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发展变化及图形特征的分析充实了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创新思维与新兴设计手段为蒙古族马烙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这一研究为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借鉴路径,为多元文化共生境遇下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提供了参考。
李大龙[3](2021)在《试论游牧王朝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的族群及其所建政权大体可以分为农耕和游牧两大类,二者在"大一统"思想的主导下共同缔造了多民族国家中国。"大一统"思想诞生于中原农耕族群,但为游牧族群所继承并发展:从匈奴到鲜卑呈现对抗、认同与发展的特征;从突厥、契丹、女真到蒙古则呈现努力实现"中国"一统的特点;清朝集历代王朝之大成,在定型和实践"大一统"的同时,也将多民族国家由传统王朝带入了近现代主权国家行列。准确认识农耕和游牧族群对"大一统"思想的认同,有助于清晰认识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并准确评价两大族群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康煜婕[4](2021)在《明清到民国初期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的形成、发展与完善,具有历史继承性。现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沿黄地区的城镇体系基本格局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城镇体系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中国古代城镇的选址与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地理条件,城镇的兴起与发展也会对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影响。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在其流域两岸形成了众多的城镇,探讨黄河与其沿岸城镇的关系,分析黄河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对于城市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宁夏沿黄地区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黄河上游流域传统农耕区。作为最早的黄河引灌区,自秦汉开始,这一地区就有城镇的设立,但相比于内陆、沿海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发展水平较低。明代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主要用于抵御北方蒙古部落的侵扰,黄河为其提供了天然的一道军事防线,形成了以黄河西岸宁夏镇城为中心,东岸以灵州城为次中心的军事防御城镇体系。卫所、守御千户所、属城、屯堡各级城镇均沿河而建,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但由于黄河流域水患对城镇时有破坏,城镇的军事职能受到影响,城镇体系变化较大。在明代宁夏城镇体系基础上,清代以宁夏府城为核心的城镇体系不再只是单一的军事职能城镇体系,蒙汉贸易互市以及黄河水运的发展,促使这一地区形成了以宁夏府为中心的商业贸易城镇体系。民国时期,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依靠黄河水运与公路、铁路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一商业中心,形成了以宁夏、吴忠、中卫,石嘴子为核心的多中心城镇体系,城镇发展进入近代化。黄河水运还带动了宁夏地区与上下游城镇体系的融合与发展。对明代、清代和民国不同历史时期下,宁夏沿黄城镇体系的发展特征、过程等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城镇体系发展的差异,把握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总体脉络,可以看出黄河在城镇体系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有一定的制约,结合地域、地形、民族、人口等其他因素,宁夏沿黄城镇体系逐渐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沿岸城镇体系分布格局。
温鹏辉[5](2021)在《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全新世是地球历史上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时期,近年来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成为不同学科的研究热点。农牧交错带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研究,可为认识该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人地关系演变的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合运用地理学、环境考古、历史文献学、GIS分析等方法,多学科交叉定量化研究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本文不仅对农牧交错带环境变迁以及人地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有着科学上的意义,而且可以为鄂尔多斯高原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沙漠化趋势预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人类活动遗址是研究历史时期区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时空坐标。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新石器以来人类活动遗址数量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遗址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遗址时空变迁的原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人类活动遗址以中小型规模及农耕政权遗址为主,游牧政权遗址数量较少,且基本分布于明长城以北区域。遗址数量及遗址出现频率呈现阶段性地上升-下降的波动状态,遗址选址对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水源、非沙漠地区均具有较强烈的环境选择倾向。遗址时空分布格局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两方面综合影响,叠置型人类活动遗址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但其数量较少。当气候温暖湿润时,遗址数量明显增多,空间分布也扩散到整个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时,遗址数量相对较少且分散。此外,人类活动遗址出现频率受当地民众生业方式影响显着。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水环境变化、沙漠化两方面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进而总结鄂尔多斯高原人地关系整体演变的规律。通过对无定河上游三岔河古城古井、泉水、古城的野外考察,结合14C测年、粒度分析等技术手段及聚落遗址空间分析和历史地震分析,本文认为新构造运动是造成无定河流域地壳抬升和河流加速切割的原因。河流快速下切导致了三岔河古城及周边区域地下水水位的下降,水环境的退化是无定河上游区域沙漠化的重要原因。此外,历史时期湖泊退缩通常导致人类活动的迁移,进而对区域政治经济中心产生影响。本文通过统计地层中古土壤、风成砂年代累积频率及沙丘底界年代,研究发现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与周期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2000 a以来经历了魏晋、唐末、明中晚期3次较为明显的沙漠化过程。通过分析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研究发现鄂尔多斯高原人地关系演变存在较为明显的“海绵效应”。环境适宜时“吸收”了大量的人口,而当环境开始恶化,这些人口又被“挤”出至其他地区。这种人口的迁徙结果在短时间内很容易导致资源相对适宜区的人地关系失衡,进而引起农耕、游牧之间的战争。
王方瑜[6](2020)在《青海省土族传统手工技艺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古代北方各游牧民族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土族传统手工技艺随着土民族形成的历史而发展,是土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所需也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直接体现,也体现了土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他们的准确认知和的应用的合理性,凝聚着民族智慧,承载着民族文化,也对地方性民族文化和知识的保护与弘扬具有积极意义。与土族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土族酩馏酒酿制技艺、土族织褐子技艺和土族擀毡技艺,现已被列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土族酩馏酒酿制技艺是饮食中的一部分,土族织褐子技艺与土族日常穿着联系紧密,土族擀毡技艺则是家居用品床毡的常用技艺之一。但与上述三项传统手工艺的研究成果及文字记录却寥寥无几,呈碎片化状态。学术界关于青海省土族传统手工艺的相关研究较为薄弱且零散,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则主要通过详尽的田野调查,从技术传承现状、技艺流程、所用工具等方面,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调查地点,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青海省土族酩馏酒酿制技艺、织褐子技艺、擀毡技艺为对象,着重采访了土族酩馏酒酿造师雷发淳、董兴林、董占科,土族织褐子技艺传承人何生林,土族擀毡技艺传承人安生林,以及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非遗中心负责人了解到相关技艺传承情况,辅以互助县文化馆提供的些许文字及影像资料,对上述三项技艺的制作过程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获得了详细完整的记录,经过整理后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青海省土族互助自治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因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在从事各项生产活动时从自然环境中索取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着详实的了解是展开田野调查的基础和前提。然后对土族酩馏酒酿制技艺的田野调查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包括技艺传承现状、三种酿酒的工具装置、酿酒使用的原料及工艺流程等方面,探讨了酩馏酒的文化内涵,并与藏族手工酒酿制技艺进行了比较,得出酩馏酒技艺是对藏族传统技艺的学习和改良,进一步体现了民族融合与民族交流的结果。对土族织褐子技艺进行了田野调查,对传承人及传承现状、工具和加工工序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整理,并结合其他民族织褐子技艺消失状况讨论了土族织褐子技艺传承发展面临的问题。对土族擀毡技艺的传承人现状、擀毡工具与原料、擀毡流程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与记录,此外,将土族擀毡技艺与蒙古族擀毡技艺做了比较,指出了两者的异同,从擀毡使用的工具、所需场地等方面存在比较出差异,体现出土族生产生活方式从游牧方式转换为农牧生活方式,尤其是擀毡工具的合理使用,例如将游牧民族经常使用的弓扩大其形制,制作成专为弹毛时使用的弹弓,都体现出了是土族对蒙古擀毡技艺的合理改良和对生产环境的适应,此外,还探讨了土族毛毡在土族婚礼中的特有的文化属性。技艺无声,物品无言,传统技艺的技艺本身以及创造出的物品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对土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是土族传统手工技艺土族日常生活点滴的承载者,是民族知识的传播媒介,也是土族传统工匠精神的体现。最后由于纯手工传统技艺落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三项土族传统手工技艺中的擀毡技艺与织褐子技艺发展现状并不理想,针对现有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对三种技艺的传承发展提出了建议提出恳切的发展建议,对土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地方性民族知识内容也大有裨益。
岳媛[7](2020)在《查慎行扈从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查慎行是清康熙朝着名诗人,曾三次扈从康熙出塞,其间共创作诗歌155首,集成《随辇集》《考牧集》《甘雨集》,收录于《敬业堂诗集》中。本文以这三部诗集为研究对象,力求对查慎行的扈从诗进行多方面研究分析。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结合查慎行的人生经历阐述了选题意义,并且梳理了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正文第一部分以查慎行出塞路线为脉络,通过诗中描绘的地名和地理景观,探究诗人营造的地理空间。第二部分从自然地理意象和人文建筑地理意象两方面,探究诗人扈从途中复杂的情感变化,了解塞外丰富的物产。第三部分通过的扈从诗探究了查慎行对于清朝政治的态度,从中可以发现作者既有对康熙的感激与称赞,也有归隐心态及对清政权的疏离。第四部分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探究了满族对汉族文化的接受,以及游牧民族的民俗文化,从生产生活各方面展现了民俗文化的交融与传承。第五部分从文学风格方面对诗歌进行分析,一方面阐释了诗人柔美的诗风,在扈从诗中的体现;另一方面,探究了扈从诗中呈现的壮美风格。
娜荷芽[8](2020)在《文化接触与语言变迁 ——以图瓦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民族语言研究是构筑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客观需要。从文化的视角研究语言及其发展与变迁是语言人类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也是学界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内容。因此,文化的变迁也影响语言的变迁。形成语言变迁的内部和外部机制有很多,而文化接触是其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对接触各方或一方语言文化可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俄罗斯联邦是世界多民族国家之一。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其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共存的基础。俄罗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域特点吸引着学界的关注。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沿线国家之一,俄罗斯与中国有着长久而友好睦邻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深入而广泛的人文交流传统。图瓦人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它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多民族聚居的社会特色使其民族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图瓦语是图瓦人的重要交流工具,也是他们认知世界和信息交流的符号系统。不仅如此,图瓦语也是图瓦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者,是图瓦人认同、情感和思想表达的载体。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语言活力和多样性调查,图瓦语被列入脆弱语言行列。这一现实情况也表明图瓦语言文化保护和传承以及图瓦语研究的重要性和客观需要。而且,图瓦语研究对深入了解当今俄罗斯图瓦人的文化特征以及对促进中俄两国人文交流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将围绕文化接触与语言变迁主题,以本作者在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克孜勒市进行的实地田野调查和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分析依据,结合人类学理论与方法,重点论述图瓦文化与俄罗斯文化之间的接触如何影响图瓦语并对其形成变迁。本文将在简要论述图瓦人和图瓦语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教育、媒体、日常生活领域所体现的图瓦语变迁及其表现形式。本文第二章从语言与教育、学前教育、初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教科书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重点论述了教育领域所体现的图瓦语变迁及其表现形式。整体而言,学生群体兼用图瓦语和俄语的情况趋向普遍,而且多数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双语能力。图瓦语教科书内容类型多样,而且课文内容中的俄语借词较多,部分内容也体现俄罗斯各民族共同奋斗,共谋发展的历史过程。因此,教育领域体现出图瓦语言文化与俄罗斯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与共存。本文第三章从语言与媒体、纸媒体语言、电视媒体语言和网络媒体语言等四个部分来阐释了媒体领域所展现的图瓦语变迁及其表现形式。图瓦语纸媒体和电视媒体中使用较多俄语借词。图瓦语网络词汇拼写特点表明凸显图瓦语特点的?、?、?三个字母时常被人们由О、У、Н三个字母代替使用。网络图瓦语缩略词也呈现与网络俄语缩略词相同的特点。现代网络媒体图瓦语体现图瓦—俄罗斯文化的接触对图瓦语的影响以及该两种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本文第四章由语言与日常生活、人名和亲属称谓变迁、语言场合与选择、语言态度与选择等四方面的内容构成,并探讨了图瓦语在日常生活领域中所体现的变迁及其意义。图瓦人名和亲属称谓词不仅保留了图瓦语言文化的传统与习俗,同时也体现着俄罗斯语言文化特点。部分图瓦人取俄罗斯名或者带有俄语人名或俄罗斯文化特点的名字。日常生活中,图瓦人的部分亲属称谓词也使用俄语亲属称谓词。对于图瓦人来说图瓦语和俄语有各自的使用功能。图瓦人的语言态度与选择也表明他们对图瓦语和俄语的重视以及该两种语言对他们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日常生活领域体现出图瓦文化和俄罗斯文化接触和交融背景下的图瓦语传承与变迁以及多元文化共存的现象。通过上述内容与分析,本文重点探讨了图瓦文化与俄罗斯文化接触对图瓦语形成的影响与变迁。以图瓦文化与俄罗斯文化接触为前提的图瓦语言文化变迁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文化涵化现象较突出。图瓦语变迁体现了图瓦文化接受和适应俄罗斯文化的部分特征。不仅如此,俄罗斯图瓦人采借俄罗斯文化并将其与图瓦文化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促进了图瓦—俄罗斯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民族语言研究不仅是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理论借鉴依据,也符合国家发展、国际间人文交流政策导向。同时,民族语言研究对构筑人类共有精神家园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图瓦语个案研究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璇[9](2020)在《肃南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裕固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份子,裕固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独特性在于裕固族分东西两个部落,东部裕固族操蒙古语系的东裕固语,西部裕固族操突厥语系的西裕固语,由于缺少文字,裕固族的历史一直以来通过口述传承,在这过程中难免会有偏差,而肃南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正好有助于人们对裕固族的历史与文化的深入了解。笔者以肃南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自己的实地调查和感受,运用博物馆学的理论知识对肃南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研。首先,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主要物品以肃南裕固族的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生活用品为主,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另外,还有当地其他民族的生活用品和器物及自然资源的展示。博物馆将其分为四个分馆进行展示,体现了当地以裕固族历史文化为主的和谐发展的地方文化特色。再次,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主要内容,就是想通过丰富的藏品向观众讲述与传播裕固族的历史与文化,让观众深刻地感受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最后,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主要向观众传达器物背后有关裕固族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而加以传承和保护,并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大力开发和形塑地方特色文化,吸引更多外地人前来参观和旅游。
张美玲[10](2020)在《宋代凉州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凉州,控关陇,连番部,通西域,是历代西北边塞的军事、政治要地,是文人出使边塞的重要通道,其特殊的地域文化与民族风俗影响着历代诗人,在此背景下孕育出的凉州诗歌,是河西地区灿烂的文化瑰宝。凉州诗歌源远流长,宋代凉州诗歌有其时代特色。本文意在充分查阅文献资料与分析诗歌的基础上,研究宋代凉州诗歌与前代凉州诗歌的不同,探讨宋代凉州诗歌的特色,讨论宋代凉州诗歌的价值。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简要阐述凉州在古代政治、军事、交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并对本文研究的凉州及宋代凉州诗歌作一范围上的界定。追溯凉州诗歌的源头,梳理宋前凉州诗歌的内容。第二,讨论宋代凉州诗歌整体概况,分析宋代咏凉州诗人的构成。宋代亲历凉州诗人较少,多为未过境诗人,但其中有晁说之等人到达甘肃;有范成大、陆游等亲历边塞;有曹勋、苏辙等出使他国。其他诗人虽未过境,也没有到达边塞的机会,但他们有诗歌提到“凉州”“武威”“姑臧”“西凉”等,通过对比诗人构成,分析诗人的创作视角与想象空间,为进一步研究诗人诗歌奠定基础。第三,研究宋代凉州诗歌的特色。主要研究诗歌题材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凉州”意象。首先,宋代凉州诗歌在描述边塞战争,边地风景,人文景观等方面大体承接前代,但宋代咏凉州诗人运用想象,视角转换叠加等创作手法,宋代凉州诗歌出现征夫思妇形象的刻画,英雄形象的塑造与想象,记录当时军事、政事、官员日常生活、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等题材内容方面的突破与新变。其次,宋代凉州诗歌的情感基调大致为乐观昂扬、积极报国与悲凉伤感、冷静平和两种,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诗歌情感基调会发生转变,甚至同一首诗歌前后情感可能会不同;宋代凉州诗歌语言趋向朴实美,有少数民族语,俗语,口语,市井化词句,其意象多百姓生活常见意象、世俗化意象,风格追求平淡美,多用冷色系色调,重实用,摒弃华丽等,体现其设色之淡与“美刺”功能;宋代凉州诗歌的创作手法,主要为用典,以及以陆游为代表的“以梦入诗”。最后,从空间诗学的角度来讨论凉州诗歌中“凉州”意象的嬗变,发现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延伸,主要为自然空间的衍生,诗意空间的迁移,文化空间的辐射,出现了“地名”“边塞”“失地”“凉州曲”“曲牌”“词牌”“凉州艺人”“葡萄”“葡萄酒”“异域文化”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意义,使得“凉州”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诗歌意象符号。第四,分析宋代凉州诗歌的价值。宋代凉州诗歌涵盖层面广,具有一定的文献学、史料学、地域文化价值。从文献学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文献的辑佚、校勘,辨伪等价值;从史料学来看,宋代凉州诗歌有补充宋代人物生平史料,宋代经济、军事、政治等各方面史料的价值;从地域文化方面来看,宋代凉州诗歌中对于凉州地区山川河流,自然环境,植物,民俗的描述,对我们研究凉州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清代蒙古游牧经济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代蒙古游牧经济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2)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研究及创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六)创新点 |
一、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起源与发展 |
(一)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历史渊源 |
1.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概述 |
2.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产生 |
(二)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演变因素 |
1.游牧文化的影响 |
2.藏传佛教的浸润 |
3.政治经济的促进 |
小结 |
二、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语义分析 |
(一)体现蒙古族地域特征的表层意义 |
1.表现蒙古族丰富的地域资源 |
2.展现蒙古族独特的生活方式 |
(二)诠释蒙古族审美特征的深层涵义 |
1.自然崇拜下的审美取向 |
2.宗教崇拜下的精神寄托 |
3.施印民俗下的美好祈望 |
小结 |
三、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视觉形态分析 |
(一)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种类 |
1.文化包容的文字图形 |
2.情感交融的形象图形 |
(二)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造形语汇 |
1.精炼至简的直线形 |
2.生动简雅的曲线形 |
(三)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构成骨式 |
1.神圣安定的均衡式 |
2.几何适配的和谐式 |
3.血缘继承的延续式 |
小结 |
四、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设计转化原则 |
(一)设计语义的转化原则 |
1.表层意义的传达性 |
2.隐性意义的象征性 |
(二)设计形态的转化原则 |
1.体现视知觉的组织性 |
2.表现视知觉的整体性 |
3.视觉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
(三)设计语用的转化原则 |
1.使用功能的转化 |
2.文化功能的转化 |
小结 |
五、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的创新应用 |
(一)应用价值 |
1.迎合用户祈盼兴旺喜乐的心理需求 |
2.丰富市场对文创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
3.传承蒙古族马烙印文化的价值 |
(二)设计主题构建 |
1.使用场景的设定 |
2.目标用户及设计载体的设定 |
3.设计主题类型 |
(三)创新设计流程 |
1.图形提取 |
2.图形重组 |
3.图形赋色分析 |
(四)应用展示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蒙古族马烙印图形分类及特征分析 |
附录2 创新应用展示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奖情况 |
(3)试论游牧王朝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抗、认同与发展:从匈奴到鲜卑 |
二、对“中国”的一统:从突厥、契丹、女真到蒙古 |
三、继承与完善:清朝对“大一统”思想的改造与实践 |
(4)明清到民国初期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史料介绍 |
(五)创新及不足之处 |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 |
一、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 |
(一)自然地理条件 |
(二)人文地理条件 |
二、黄河与明代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的建立 |
(一)黄河西岸以宁夏镇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建设 |
(二)黄河东岸以灵州为次中心的城镇体系建设 |
(三)宁夏镇城和灵州城下辖寨堡与边墙 |
(四)明代宁夏沿黄渡口设置和扩展 |
三、黄河与清代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 |
(一)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的规模扩展及职能变化 |
(二)宁夏沿黄城镇体系中的桥梁、津渡的扩展 |
(三)黄河水患对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的影响 |
四、黄河与民国时期宁夏沿黄地区多中心城镇体系的形成 |
(一)黄河对民国时期宁夏沿黄城镇体系的影响 |
(二)商业贸易发展推动多中心的宁夏沿黄城镇体系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
(5)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水文 |
2.1.3 植被土壤 |
2.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2.1 沙漠化 |
2.2.2 水土流失 |
第三章 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 |
3.1 全新世人类活动的气候背景 |
3.2 鄂尔多斯政区沿革与区域开发 |
3.3 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分布 |
3.3.1 遗址数量分布特征 |
3.3.2 遗址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3.3.3 叠置型人类活动遗址 |
第四章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 |
4.1 河流下切与人类活动变化 |
4.1.1 三岔河古城 |
4.1.2 三岔河古城环境退化 |
4.1.3 无定河上游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变迁 |
4.2 湖泊退缩与人类活动遗址的变迁 |
4.2.1 北大池与古城选址 |
4.2.2 小盐池与盐池县治的迁移 |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响应 |
5.1 地层剖面揭示的全新世沙漠化过程 |
5.1.1 地层年代资料统计 |
5.1.2 统计分析结果 |
5.1.3 三岔沟湾剖面 |
5.2 古城变迁与沙漠化 |
5.2.1 统万城 |
5.2.2 铁柱泉古城 |
第六章 鄂尔多斯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讨论 |
6.1 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变迁原因 |
6.1.1 自然环境 |
6.1.2 人类活动 |
6.2 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2.1 多学科交叉 |
7.2.2 长时间序列 |
7.2.3 沙漠化形成机制的一种新解释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青海省土族传统手工技艺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2.土族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互助县地形地貌 |
2.1.2 互助县土壤 |
2.1.3 互助县水资源 |
2.2 人文地理环境 |
2.2.1 土族居住地历史沿革 |
2.2.2 土族文化 |
2.3 土族的生活方式 |
2.3.1 土族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 |
2.3.2 土族人在生产生活方式中的原料和技术积累 |
3.土族酩馏酒酿制技艺 |
3.1 酩馏酒传承人及其他酿酒师现状 |
3.2 酩馏酒的传说 |
3.3 酩馏酒的使用装置 |
3.3.1 酿酒装置 |
3.3.2 储酒装置 |
3.4 酩馏酒的原料、酒曲 |
3.4.1 原料 |
3.4.2 酒曲 |
3.5 酿酒工艺 |
3.5.1 小型作坊式酿制流程 |
3.5.2 家庭式酿酒方式 |
3.6 酩馏酒文化 |
3.7 土族酩馏酒酿制手工艺与藏族酿酒手工艺的比较 |
3.8 小结 |
4 土族织褐子技艺 |
4.1 传承人及现状 |
4.2 织褐子的原料及工具 |
4.2.1 原料 |
4.2.2 工具 |
4.3 织褐子工序 |
4.3.1 原料准备 |
4.3.2 纺织 |
4.4 其他民族织褐子技艺 |
4.5 土族织褐子技艺发展现状 |
4.6 小结 |
5.土族擀毡技艺 |
5.1 土族擀毡技艺传承现状及传承人 |
5.2 擀毡流程 |
5.2.1 原料准备 |
5.2.2 擀毡流程 |
5.3 擀毡工具比较 |
5.4 土族擀毡技艺与蒙古族擀毡技艺比较 |
5.5 土族毛毡的文化属性 |
5.6 土族擀毡技艺的发展现状 |
5.7 小结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使用工具的特殊性 |
6.1.2 日常生活中的承载者 |
6.1.3 民族知识的传播媒介 |
6.1.4 土族传统技艺的工匠精神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查慎行扈从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查慎行诗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查慎行扈从诗中的地理空间 |
(一)查慎行三次扈从出塞的经历 |
(二)地名的书写与作者对大一统国家的歌颂 |
(三)地理景观的书写与作者对大好河山的赞美 |
二、查慎行扈从诗中的地理意象 |
(一)查慎行扈从诗中的自然地理意象 |
(二)查慎行扈从诗中的人文建筑地理意象 |
三、从扈从诗看查慎行对清朝统治的态度 |
(一)查慎行对康熙礼遇的感激 |
(二)查慎行对农牧业政策的称赞 |
(三)查慎行对满清政权的疏离态度 |
四、查慎行对多元民俗文化的描摹 |
(一)对满族统治者接受中原民俗文化的描摹 |
(二)对草原民俗文化的描摹 |
五、查慎行扈从诗刚柔相济的美学风格 |
(一)江南文人塞外书写的柔美风格 |
(二)查慎行笔下塞外山川的壮美特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文化接触与语言变迁 ——以图瓦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文化变迁相关研究 |
二、国外图瓦语相关研究 |
三、国内图瓦语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图瓦人与图瓦语 |
第一节 图瓦人历史与现状 |
一、历史记载 |
二、关于图瓦人的名称 |
三、图瓦人现状 |
第二节 图瓦语历史与现状 |
一、时代背景 |
二、图瓦语现状 |
小结 |
第二章 教育与图瓦语变迁 |
第一节 语言与教育 |
第二节 学前教育 |
一、学前教育相关规定 |
二、克孜勒市学前教育 |
第三节 初中等教育 |
一、第W混合学校 |
二、第E民族学校 |
三、图瓦语老师 |
第四节 高等教育 |
一、高等教育相关规定 |
二、克孜勒市高等教育 |
第五节 教科书 |
一、图瓦语教科书内容分类 |
二、图瓦语教科书内容分析 |
三、双语教材 |
小结 |
第三章 媒体与图瓦语变迁 |
第一节 语言与媒体 |
第二节 纸媒体语言 |
一、唐努图瓦共和国时期《真理报》 |
二、苏联时期《真理报》 |
三、俄罗斯联邦时期《真理报》 |
第三节 电视媒体语言 |
一、图瓦语和俄语电视新闻内容分类 |
二、图瓦语和俄语电视新闻节目语句和有声语言分析 |
第四节 网络媒体语言 |
一、网络新闻语言 |
二、字母?、?、? |
三、缩略词 |
小结 |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与图瓦语变迁 |
第一节 语言与日常生活 |
第二节 人名和亲属称谓变迁 |
一、人名变迁 |
二、亲属称谓变迁 |
第三节 语言场合与语言选择 |
第四节 语言态度与语言选择 |
小结 |
结论 |
一、文化接触与语言变迁 |
二、文化接触下的语言变迁表现形式 |
三、文化接触对语言变迁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9)肃南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资料收集与整理 |
四、重难点及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肃南民族博物馆概况 |
第一节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概况 |
第二节 博物馆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章 肃南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物品及策略 |
第一节 陈列展览的主要物品 |
第二节 陈列展览的主要策略 |
第三章 肃南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容 |
第一节 博物馆中的裕固族历史 |
第二节 博物馆中裕固族的传统物质文化 |
第三节 博物馆中的裕固族传统精神文化 |
第四章 肃南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作用 |
第一节 对裕固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作用 |
第二节 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形塑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宋代凉州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重点和难点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凉州及宋前凉州诗歌 |
第一节 凉州 |
第二节 宋前凉州诗歌 |
一、唐前 |
二、唐代 |
(一)写边塞景色 |
(二)写边地战争 |
(三)写凉州歌舞 |
(四)写凉州风俗 |
第二章 宋代凉州诗歌概述 |
第一节 宋代凉州诗歌整体概况 |
第二节 宋代咏凉州诗人 |
第三章 宋代凉州诗歌的特色 |
第一节 题材内容 |
一、承接 |
(一)战争题材的承接 |
(二)自然景观内容的承接 |
(三)人文题材的承接 |
二、新变 |
(一)边塞戍役题材 |
(二)上层社会现实 |
(三)塑造英雄形象 |
(四)关注百姓生活 |
第二节 艺术特色 |
一、情感基调的转换 |
(一)乐观昂扬、积极报国 |
(二)悲凉伤感、冷静平和 |
二、语言风格的变化 |
(一)语言趋向朴实美 |
(二)风格追求平淡美 |
三、创作手法的丰富 |
(一)典故运用 |
(二)以梦入诗 |
第三节 “凉州”意象 |
一、自然空间的衍生 |
(一)地名 |
(二)边塞、失地 |
二、诗意空间的迁移 |
三、文化空间的辐射 |
(一)凉州曲 |
(二)曲牌、词牌 |
(三)凉州艺人 |
(四)葡萄、葡萄酒 |
(五)边塞及异域文化 |
第四章 宋代凉州诗歌的价值 |
第一节 文献学价值 |
一、辑佚 |
(一)补宋代文人别集之缺 |
(二)保留宋代文人诗歌残篇 |
二、校勘 |
三、辨伪 |
第二节 史料价值 |
一、补充宋代人物史料 |
(一)补正诗人生平史料 |
(二)补正他人生平史料 |
二、补充宋代军事史料 |
三、补充宋代经济史料 |
四、补充宋代政治史料 |
第三节 地域文化价值 |
一、地理 |
二、植物 |
三、民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宋代凉州诗歌及作者 |
四、清代蒙古游牧经济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西域行记研究[D]. 谢娟燕. 集美大学, 2021
- [2]蒙古族马烙印图形研究及创新应用[D]. 马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试论游牧王朝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实践[J]. 李大龙. 西北民族研究, 2021(02)
- [4]明清到民国初期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变迁研究[D]. 康煜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D]. 温鹏辉. 兰州大学, 2021(09)
- [6]青海省土族传统手工技艺调查研究[D]. 王方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查慎行扈从诗研究[D]. 岳媛. 内蒙古大学, 2020(10)
- [8]文化接触与语言变迁 ——以图瓦语为例[D]. 娜荷芽.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肃南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 刘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宋代凉州诗歌研究[D]. 张美玲.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