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毕业设计 搞好实验室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朱远来[1](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施瑛[2](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说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李亚敏[3](2010)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为代表的医学科技前沿的发展及突破,预示了新一轮医学革命的到来。医学模式的转变,五星级医生概念的提出,生态环境失衡和人口的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对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医院学科建设中,临床学科是医院最重要的技术资源,也是内生性卫生资源中最集中、最活跃的部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作为医院临床学科中的优秀群体,是承载高校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最多的战略单元,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基地,是出成果、出成绩最多的地方,也是衡量一所医学院校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不断发展,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位授权点数量不断增长。二是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国家为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相关文件,组建和完善了研究生教育评估机构,并定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可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是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达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目的。本研究对于客观了解影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因素,加强学科管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与步骤:首先,针对目前学科评估的现状,结合本校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初稿。选取9名专家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草案,并明确研究的方法、目标和内容。其次,遴选了军队和地方6所高等医学院校的23名专家,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并运用分解目标法、归类合并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排序法等方法,修订完善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情况调查表,对23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填写的学科情况调查表,结合构建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聘请8名专家对两所医科大学的23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其中二级学科11个,三级学科12个)进行评估,并用评估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性和区分度检验,同时对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评估找出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心血管内科发展策略和烧伤科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策略。结果:(1)构建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培养环境。二级指标11个:博士导师、梯队结构、学生情况、培养措施、奖励情况、培养水平、科研方向及课题、科技成果及专利、实验室条件、医疗工作环境和思想政治建设。三级指标37个。(2)制定了三级指标四级评分标准。(3)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4)为检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统计学检测方法。(5)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线形回归分析,总结出了一套简化指标体系的方法。(6)找出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队伍老龄化、科室研究生学习不规范、科技成果和教学成果偏少、缺少高质量的SCI论文等。(7)提出了心血管内科的发展策略和烧伤科的发展路径。(8)对A、B两所医科大学的23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分别进行了排名。A大学第一名烧伤科,最后一名内分泌科。B大学第一名儿科,最后一名康复科。(9)提出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策略。在学术队伍方面:选好学科带头人、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在科学研究方面:①选好研究方向;②积极进行课题的申请,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③加强成果转化;④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⑤加强临床与基础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①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②强化教学意识;③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④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学习活动;⑤积极申请教学课题,撰写教学文章;⑥加强疑难病例讨论,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在培养环境方面:①抓好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②抓好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③建设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学科文化;④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态势。在学科建设规划方面:①实行学科群建设;②组建学科特区;③建立创新的学科管理理念。结论:(1)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2)三级指标的四级评分标准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特点。(3)准确地找出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对A、B两所大学的选优分析和诊断分析均符合两所大学的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可信。(5)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策略。
顾佩华[4](2020)在《新工科与新范式:实践探索和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科技革命和创新经济对工科毕业生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天津大学提供了新工科的天大方案(CCII-EEE)。该方案以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企业家、工程科学家和领军者为核心理念,提出了一种以立德树人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合新文理教育、多学科和跨学科工程教育的个性化专业教育的新工科教育模式。天大方案定义了面向未来的工程科技人才综合能力特征,突破单一学科课程支撑专业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了面向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主题的开放式多学科培养平台,包括5种项目为节点的融合贯通课程体系及建设路线图,以及相应的教学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正在试点实施中的天大方案,鼓励以创新为主题的多种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工程教育新范式。结合后新冠疫情时代新需要,本文还讨论了新工科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等方面的工作,愿能与工程教育同行共同探讨和学习。
胡大白,杨雪梅,张锡侯,罗煜,李高申,樊继轩,汤保梅,王军胜,时会永,李艳杰,董黎丽,褚清源,冯玉荣,陶继新,刘万福[5](2009)在《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走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民办本科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力本位的"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育模式。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思想道德教育、学分制、就业机制等,实现育人目标。
程静静[6](2011)在《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山东体育科技管理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构建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理论体系,通过探析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的影响因素、模式构建、评价体系、十一届全运会的实证研究和管理创新对策研究,以期为我国科技管理理论体系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本研究对全国备战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意义,对实施科技强省战略系统工程具有强大的助推力,对我国体育科技管理模式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认为:1)山东体育科技管理历经“八运”到“十一运”四个全运会周期十六年的大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符合山东省体育事业发展实际的体育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了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理论体系。2)目前山东体育科技发展中存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机制不健全,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合理,经费、人员投入不足,效益不高现象,导致出现体育科技“层次低”、“水平低”、运动队的“认可程度低”,以及服务面“窄”等严重问题。3)制约山东体育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法规、经济体制、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奖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等影响因素,需要立足山东体育的发展进行体育科技管理创新,构建特定的管理模式。4)总结提出了山东体育科技管理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组织实施和评价研究等。5)通过对第十一届全运会实证研究,确立了山东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包括复合型教练员团队创建、以重特大课题形式为依托的科技攻关与构建攻坚性科技团队科技服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6)通过对第十一届全运会实证研究,山东体育科技的服务模式创新包括“捆绑式、一对一、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创建,大赛临场指挥、流动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和主客一体的互动模式。7)山东体育科技管理创新包括发展规划、发展策略、发展路径和突破口等内容。按照建设体育强省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体育科技强省,以“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院建设”为总抓手;以促进体育科技教育工作由服务保障型向创新引导型的转变,由单一竞技体育领域向体育事业多领域、全方位的转变的“两个转变”为方向,以提高提高体育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转化的能力和提高解决夺金“瓶颈”问题的科研攻关能力的“两个能力”为核心;以实现一流的硬件设施,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工作业绩的“三个一流”为目标,加大创新,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体育科技在体育事业中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康涛,卢毅,刘小高[7](2003)在《当前综合性院校农科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 ,并在培养合格人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综合性大学的农科实践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必须寻求相应对策和措施扭转这种局面。提高农科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对策是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健全实践教学新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建立规章制度 ,强化对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农科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是 :加强实验室建设 ,搞好实验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搞好专业实习 ;加强组织管理工作 ,搞好社会实践活动
闫慧茜[8](2017)在《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医药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是一种学术总称和工作定义。经过世世代代的薪火相传,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医药延续至今,不断成长、强大,已形成一门学科,即民族医学。我国民族医学的传承方式大都经历了口耳相传、以师带徒、寺院教育、现代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等模式培养本民族医药人才,其中师承最为广泛。目前,我国民族医学的教育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并存,以高等教育为主要的培养途径。截止到2016年底,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壮医、瑶医、苗医、彝医、朝鲜医、哈萨克医、土家医跨入高等院校教育。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至今经历近60年的曲折发展,部分已形成了自身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民族医学的高等人才,梳理其发展脉络,追溯其源流,研究其教育之体制、思想、改革、成果、政策影响及发展之现状、阻碍、特色、趋势等,融合10余个民族,以期丰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民族医学现代传承的影响因素,对少数民族传统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发展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民族医学教育史涉及史学、民族学、医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以文献法和实地调研为主。通过搜集相关论文、论着、档案资料、地方志和网络信息等方法,获取相关研究资料。同时,实地调研了西藏、甘肃、四川、青海、云南、广西、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高校、医院、研究所、学位办、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制药厂,获取其政策法规、文献整理、科研状况、教育基地、临床教学、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学科专业、教学改革、交流派遣、招生就业等方面的资料;采用访谈法对学科带头人、档案管理员、教师、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等进行访问以获取评价、期望、建议等资料。以历史发展为轴,运用文献学和比较学的方法,根据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特点,将其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时期(1958-1976年)、成长时期(1977-1997年)和崛起时期(1998-2016年)三个阶段。在研究中,对每一阶段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各自的特点,总结整体发展的态势。同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对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国有23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与民族医学专业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958年,蒙医率先开展本科教育,藏医、维医、傣医、壮医、朝医、瑶医、苗医、彝医、回医、哈萨克医等紧随其后,共11种民族医学开展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1980年蒙医首批招生硕士研究生1名,虽然最后未能获得学位,但毕竟开启了民族医学研究生教育之先河。目前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壮医、朝医、瑶医、土家医、苗医、彝医、回医、哈萨克医共12个民族医学开展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其中的壮医、瑶医、土家医、回医更是以研究生教育这样的高起点跨入高等教育体系。此外,藏医、蒙医和傣医开展了博士研究生教育。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层次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大专教育为辅,研究生教育领跑的民族医和民族药教育共同发展的高等教育格局,逐渐形成了教研紧密结合、注重互相交流借鉴、重视传统教育等自身的特色,并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医学教育与医学的互助关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医学高等教育,鼓励民办教育、重视借鉴交流等建议。
张素姗[9](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哈军工”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哈军工”是我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也是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以建设现代化国防为使命,紧跟国防科技发展趋势,开设先进专业、发展先进技术,实现了从培养维修、使用人才到培养研究、设计人才的跨越式发展。“哈军工”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道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院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对“哈军工”人才培养进行专题研究,有益于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以陈赓为核心的院党委,以毛泽东主席为学院颁发的《训词》为指南,领导全院开展办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以“政治为首,尊师重教,保持特色,发扬传统”为核心内涵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怀下,“哈军工”得到各方配合和支持,人才培养得到了较为充足的条件保障。其中,大批的国内教授、专家、干部以及规模庞大的苏联顾问团汇聚,使学院具有人才优势。“哈军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不论是对人才培养的主体还是对象,都有着严格的政治思想条件要求。“哈军工”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员在德、智、军、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其各类课程正规而严格,政治思想性贯彻其中,以政治、技术、军事、体育为框架的教学内容实践体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哈军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以管理育人;同时,围绕教学开展广泛、深入、多样的学员政治思想工作,以保证培养质量。“哈军工”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展现出鲜明的特点,积淀了优良传统。“哈军工”的人才培养实践启示当今高校:不遗余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以改革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着力把握立德树人核心使命。
樊秀娣[10](2003)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经过大量调研,本人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最根本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建设问题。这是由于高职教育“多样性”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高职教育的基本建设是指围绕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开展的各项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环节。本课题具体是指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产学研合作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主要内涵是高等技术教育。这样的定位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的。高职教育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其基本特征,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观。高职教育的基本建设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更富成效。 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高职教育早于我国,从中揭示了高职教育兴起和发展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且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与特点,这些对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基本建设都有很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高职教育的发展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科技发展、市场机制、文化观念等是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高职教育也对它们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高职教育的基本建设也是如此。 在对高职教育基本理论和内、外部规律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国际比较,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基本建设的现实,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各项基本建设展开研讨。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这些更多的涉及到高职院校的工作,实践基地的建设、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产学研合作建设、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这些更多的需要高职院校和社会相关部门双方的协作努力来实现。 为保证我国高职教育基本建设顺利有效的开展,相关的政策指导和扶持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从系统的角度把高职教育基本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本课题还有许多深层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如高职教育各项基本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各项基本建设实践经验的提炼升华,等等。
二、结合毕业设计 搞好实验室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合毕业设计 搞好实验室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学科概念及内涵 |
(一) 学科的定义 |
(二) 学科的成长分期 |
(三) 学科结构 |
(四) 学科运行机制 |
(五) 学科成长的影响因素 |
二、学科评估概念及内涵 |
(一) 学科评估定义 |
(二) 学科评估的目的及作用 |
(三) 学科评估的理论基础 |
(四) 学科评估的模式 |
三、学科建设概念及内涵 |
(一) 学科建设定义 |
(二) 学科建设的原则 |
(三) 学科建设的要素 |
(四) 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 |
第三部分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草案的建立 |
(一) 方法与步骤 |
(二) 结果 |
二、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咨询 |
(一) 方法与步骤 |
(二) 结果 |
三、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咨询 |
(一) 方法与步骤 |
(二) 结果 |
小结 |
第四部分 临床医学博士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
一、方法与步骤 |
二、结果 |
(一) A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选优分析结果 |
(二) B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选优分析结果 |
(三)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检验 |
1. 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性检验 |
2. 评估指标体系的区分度检验 |
(四)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结果的分析 |
1. 评估结果的信度分析 |
2. 评估结果的效度分析 |
(五) 评估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 |
(六) A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诊断分析结果 |
(七) B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诊断分析结果 |
(八) 两所学校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个案分析 |
(一) 心血管内科发展策略分析 |
(二) 烧伤科发展路径分析 |
小结 |
第五部分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策略 |
一、在学术队伍方面 |
(一) 选好学科带头人 |
(二) 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
(三) 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选拔和任用 |
二、在科学研究方面 |
(一) 选好研究方向 |
(二) 积极进行课题申请,发表高质量的SCI 论文 |
(三) 加强成果转化 |
(四) 积极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
(五) 加强临床与基础的结合 |
三、在人才培养方面 |
(一) 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
(二) 转变观念,强化教学意识 |
(三)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 |
(四) 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学习活动 |
(五) 积极申请教学课题,撰写教学文章 |
(六) 加强疑难病例讨论,提高研究生临床诊断思维能力 |
四、在培养环境方面 |
(一) 抓好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
(二) 抓好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提高诊治水平 |
(三) 建设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学科文化 |
(四) 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态势 |
五、学科建设规划 |
(一) 实行优势学科群建设 |
(二) 组建学科特区 |
(三) 建立创新的学科管理理念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高等院校学科评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新工科与新范式:实践探索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新工科天大方案设计与设施 |
1. 新工科教育变革与创新的需求。 |
2. 天大方案培养模式。 |
2.2.1 天大方案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 |
2.2.2 建设多学科—跨学科—全开放培养平台。 |
2.2.3 建设融合贯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路线图。 |
2.2.4 建立教学质量新标准及评价体系。 |
2.3 天大方案的试点实施。 |
1. 建立多学科教育平台。 |
2. 组建多学科教师团队。 |
3. 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
4. 试点培养平台招生。 |
5. 试点课程实施工作。 |
6. 试点课程的反思与改进意见。 |
2.4 天大方案培养模式与试点实施分析。 |
1. 培养模式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可行性。 |
2. 新工科教育是一把手工程。 |
2.5 新工科天大方案的国际比较。 |
2.5.1 天大方案与 MIT-NEET(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
2.5.2 天大方案 与Ol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培养模式。 |
2.6 新工科天大方案创新点与特色。 |
三、 新工科教育范式——“X-创新”(X-Innovation Paradigm) |
四、 新工科再深化、再拓展与再突破的思考 |
五、 结语 |
(5)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新形势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
二、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要从科学定位开始 |
(一) 定位的概念及高校类型划分 |
(二) 国外高校的类型定位及启示 |
(三) 民办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 |
1.培养目标的概念 |
2.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 |
3.民办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 |
三、民办高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有办学特色和竞争实力 |
(一) 高校办学特色的内涵 |
(二) 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来自核心竞争力 |
(三) 民办本科高校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凸显办学特色 |
1.办学理念是前提 |
2.个性校长是灵魂 |
3.师资队伍是根本 |
4.育人模式是核心 |
5.加大投入是关键 |
(四) 黄河科技学院特色办学初具成效 |
1.把握方向, 坚持办学的公益性 |
2.探索创新, 敢为天下先 |
3.艰苦奋斗, 实现滚动发展 |
四、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改革 |
(一) 我国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猛增的社会背景 |
(二)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类型 |
1.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
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
3.外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 |
(三)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走向 |
(四) 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
1.优化培养方案和改革课程体系 |
2.强化实践教学和品德培育 |
3.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加强师德建设 |
五、民办本科高校宜构建“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
(一) “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传承 |
(二) “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 |
1.“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
2.“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
3.“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能力本位教育模式 |
(三) “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实现“三个统一” |
1.本科学历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统一 |
2.理论教育 (知识传授) 与实践教育 (能力培养) 相统一 |
3.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相统一 |
(四) 转变教育观念, 为构建“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扫除思想障碍 |
六、“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课程体系建设 |
(一)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现有课程分类 |
1.学科基础课程 |
2.专业基础课程 |
3.技术能力-知识课程 |
4.技术规范课程 |
5.工作任务课程 |
6.通用课程 |
(二) 民办本科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 |
1.受公办本科高校影响较大, 理论知识过重, 实践内容不足 |
2.人文、社科等通识性课程比例偏小, 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
3.不少民办本科高校重视改革课程体系, 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
(三) “本科学历+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四) “本科学历+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七、“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实践教学 |
(一)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
(二) 构建“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
1.制订一个相对独立、四学年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大纲 (或教学计划) |
2.加强两个实践教学支柱的建设, 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
3.抓好三个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服务 |
(三) 黄河科技学院实践教学的两个案例案例一:医学护理专业 (本科) 的实践教学改革 |
1.制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
2.改革实践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改善护理实践教学条件 |
1.改革课程设置, 强化基础训练 |
2.抓好实践教学, 突出能力培养 |
3.引进“双师型“教师,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
八、“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
(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是培养学生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必由之途 |
1.思想品德决定获取知识的思想动机和学习态度 |
2.思想品德决定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方向和所产生的社会价值 |
(二) 抓住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特点, 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 |
(三) 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 促进民办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
2.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
3.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
4.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相结合 |
5.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九、“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学分制构建 |
(一) 民办本科高校实施学分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二) 实施学分制的基本路径 |
1.转变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先导 |
2.引进培养, 建设高素质的有志献身于民办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
3.科学投入, 提供充足的教学条件是保障 |
4.积极研发, 建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
(三) 广东培正学院 (民办本科) 探索与实践学分制的主要经验 |
1.培正学院“完全学分制”的具体内容 |
2.完全学分制遭遇现实困境 |
3.改革创新, 修订完全学分制实施方案 |
(四) “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宜实行“学年学分制” |
1.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
2.处理好学生自主选课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
3.处理好学生主修与辅修的关系 |
十、民办本科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对策 |
(一) 民办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1.当前形势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 |
2.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不足 |
3.民办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二)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民办高校提高就业率的根本举措 |
1.准确定位, 明确就业目标市场 |
2.从根本入手, 面向市场设置专业 |
3.重视实践教学, 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
(三) 民办高校要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
1.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
2.主动出击, 外引内联, 拓宽就业途径 |
结束语 |
(6)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2 课题的现实依据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科技管理研究 |
1.2.2 中国体育科技管理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逻辑分析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比较研究法 |
2.2.6 系统科学方法 |
2.3 研究的基本路线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的理论研究 |
3.1.1 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的回顾 |
3.1.2 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的战略需求 |
3.1.3 山东体育科技管理发展的必要性 |
3.1.4 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的影响因素 |
3.1.5 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的模式构建 |
3.2 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的实证研究 |
3.2.1 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证研究 |
3.2.2 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体育科技服务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 |
3.3 山东体育科技管理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
3.3.1 山东体育科技管理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3.2 山东体育科技管理创新的发展规划 |
3.3.3 山东体育科技管理创新的发展策略 |
3.3.4 山东体育科技管理创新的发展路径 |
3.3.5 山东体育科技管理创新的突破口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附件 1 |
附件 2 |
附件 3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当前综合性院校农科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农科实践教学质量状况 |
1.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开展实践教学热情不高 |
2.实践教学程序不规范, 考核不严格 |
3.仪器设备不全, 不少实践教学开展不了 |
4.实践教学基地缺少, 学生专业实习受阻 |
5.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毕业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
二、提高农科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对策 |
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
2.健全实践教学新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
3.建立规章制度, 强化对实践教学的管理 |
三、提高农科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
1.加强实验室建设, 搞好实验教学 |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搞好专业实习 |
3.加强组织管理工作, 搞好社会实践活动 |
(8)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科学意义 |
1.1.3 资政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分期及其依据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 |
1.3.2 实地调研 |
1.4 创新点 |
2 萌芽时期(1958-1976年) |
2.1 蒙医的高等教育 |
2.1.1 中蒙医系的设立 |
2.1.2 学制及培养目标 |
2.1.3 课程设置 |
2.1.4 教研室 |
2.1.5 教材编写 |
2.1.6 师资建设 |
2.1.7 蒙医高等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
2.2 藏医的现代学校教育 |
2.3 小结 |
3 成长时期(1977-1997年) |
3.1 民族医药的恢复与发展 |
3.1.1 民族医药机构的崛起 |
3.1.2 蒙医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
3.2 五省藏医的高等教育 |
3.2.1 藏医在五省的分布和概况 |
3.2.2 高等教育前的藏医士教育 |
3.2.3 五省藏区的藏医高等教育 |
3.3 新疆和田维吾尔医专科学校 |
3.4 朝医学的专科教育 |
3.5 教材编写 |
3.5.1 藏医教材的编写 |
3.5.2 第1版蒙医高等教材的编写 |
3.5.3 维吾尔医大专教材的编写 |
3.6 师资培养 |
3.6.1 在职提高 |
3.6.2 机构代培 |
3.6.3 外出进修 |
3.7 先行的研究生教育 |
3.7.1 蒙医的研究生教育 |
3.7.2 壮医的研究生教育 |
3.8 留学生教育的尝试 |
3.9 小结 |
4 崛起时期(1998-2016年) |
4.1 专科与本科教育 |
4.1.1 教育机构的发展 |
4.1.2 傣医的本科教育 |
4.1.3 壮医的本科教育 |
4.1.4 瑶医药教育 |
4.1.5 苗医药的本科教育 |
4.1.6 彝医药的本科教育 |
4.1.7 哈萨克医药的本科教育 |
4.1.8 回医的本科教育 |
4.2 研究生教育 |
4.2.1 研究生教育概况 |
4.2.2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点 |
4.3 民族医学高等教育专业的分科发展 |
4.3.1 民族医专业 |
4.3.2 民族药专业 |
4.3.3 民族医学相关专业(方向) |
4.4 教材建设 |
4.4.1 本科教材 |
4.4.2 研究生教材 |
4.5 教学方面 |
4.5.1 双语教学模式 |
4.5.2 实验室教学——经验教学向科学教学的转换 |
4.5.3 临床教学的重视 |
4.5.4 医德教育 |
4.6 执业医师考试 |
4.7 “引进来”与“走出去” |
4.7.1 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
4.7.2 民族医学教育走出国门 |
4.8 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特色渐成 |
4.8.1 突出的教研结合模式 |
4.8.2 传统教育的回归与重视 |
4.8.3 民族医药特色内容的强调1 |
4.8.4 民族医高等教育出现交流 |
4.9 小结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医学教育与医学的思考 |
5.2 发展因素——政策、地方政府、人、文化 |
5.3 发展民族医高等教育之建议 |
附录1: 文中图片出处说明 |
附录2: 民族医学相关专业招生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哈军工”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基本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哈军工”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概况 |
2.1“哈军工”的历史发展 |
2.1.1“哈军工”的创建 |
2.1.2“哈军工”的发展历程 |
2.1.3“哈军工”系科专业的发展 |
2.2“哈军工”人才培养的目标 |
2.2.1 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 |
2.2.2 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
2.3“哈军工”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
2.3.1 政治为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
2.3.2“两老”办院 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
2.3.3 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
2.3.4 学习苏联“以我为主”开展实践 |
2.3.5 从严治院培育军工特色校风 |
2.3.6 发扬传统艰苦奋斗勤俭办院 |
2.3.7 尊重地方处理好与院外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哈军工”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 |
3.1 人才队伍建设 |
3.1.1 苏联师资援助 |
3.1.2 教师队伍建设 |
3.1.3 干部队伍建设 |
3.1.4 生源选拔 |
3.2 制度体系建设 |
3.2.1 教学制度建设 |
3.2.2 科学研究制度建设 |
3.2.3 行政(军事)管理制度建设 |
3.3 基础条件建设 |
3.3.1 教学设施设备建设 |
3.3.2 教学图书资料建设 |
3.3.3 生活文体条件建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哈军工”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4.1 教学设计 |
4.1.1 教学计划及其执行 |
4.1.2 各阶段教学计划的特点 |
4.2 教学内容实践体系 |
4.2.1 政治方面 |
4.2.2 技术方面 |
4.2.3 军事方面 |
4.2.4 体育方面 |
4.3 教学过程管理 |
4.3.1 教学过程检查 |
4.3.2 教学质量分析 |
4.3.3 教学方法改进 |
4.3.4 教学纪律执行与学籍管理 |
4.4 教学设计与实践评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哈军工”的学员政治思想工作 |
5.1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5.1.1 引领政治方向 |
5.1.2 保证教学工作 |
5.1.3 培育优良学风 |
5.2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的主体 |
5.2.1 基层干部 |
5.2.2 教师 |
5.2.3 学员骨干 |
5.2.4 领导干部及各岗位职工 |
5.2.5 党政军高层领导 |
5.3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
5.3.1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的途径 |
5.3.2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哈军工”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优良传统 |
6.1“哈军工”人才培养的特点 |
6.1.1 强调政治为首 |
6.1.2 凸显军校风格 |
6.1.3 注重实践锻炼 |
6.1.4 计划精确统一 |
6.1.5 全程严爱合一 |
6.2“哈军工”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 |
6.2.1 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 |
6.2.2 报效祖国献身使命的价值追求 |
6.2.3 严谨求实笃学精业的治学态度 |
6.2.4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品格 |
6.2.5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传统 |
6.2.6 开放办学吸收经验的国际视野 |
6.2.7 热爱人民支援地方的军队本色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哈军工”人才培养对当今高校的启示 |
7.1 不遗余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7.1.1 增强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 |
7.1.2 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7.2 以改革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
7.2.1 明确学校定位和发展重点 |
7.2.2 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
7.2.3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结构 |
7.2.4 推进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
7.2.5 总结实践经验稳步改革 |
7.3 着力把握立德树人核心使命 |
7.3.1 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
7.3.2 用主流思想引领大学生价值观 |
7.3.3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全程 |
7.3.4 以精神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10)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课题的由来 |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三、 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
四、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研究方法 |
五、 课题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与基本思路 |
六、 课题的创新之处 |
七、 几点补充说明 |
第一章 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基本特征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的定位 |
一、 高职教育定位的基本前提 |
(一) 树立教育创新思想 |
(二) 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
二、 高职教育的合理定位 |
(一)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对高职教育的定位 |
(二) 我国高职教育的合理定位 |
第二节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 |
一、 在价值取向上的分析 |
二、 在培养目标上的分析 |
三、 在教育方式上的分析 |
四、 在社会期望上的分析 |
第三节 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 |
一、 在价值基础上的分析 |
二、 在生源条件上的分析 |
三、 在目标方向上的分析 |
四、 在教育形式上的分析 |
第四节 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观 |
一、 高职教育的人才观 |
二、 高职教育的质量观 |
三、 高职教育的办学观 |
四、 高职教育的教学观 |
第二章 国际高职教育特征与启迪 |
第一节 国际高职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和社会渊源 |
一、 高职的兴起和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在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
二、 高职的成长之路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结构改革而形成的 |
三、 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接受是高职教育得以生存的发展的最本质基础 |
第二节 国际高职教育成功发展的个案 |
一、 德国的双元合作式高职教育 |
二、 美国的以社区为依托的高职教育 |
三、 澳大利亚的TAFE高职教育 |
四、 日本的短学制高职教育 |
五、 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式高职教育 |
六、 我国台湾的贯通制高职教育 |
第三节 国际高职教育发展的启迪 |
一、 高职教育应以满足地区经济、科技发展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
二、 重视具有高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
三、 建立与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和沟通的开放式的办学机制 |
四、 注重人才的实际职业能力,大力发展职业资格证书 |
五、 建立政府为主体的专家督导和评价体系,保证办学质量 |
六、 各国高职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各国的国情应势利导,各具特色 |
第三章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的进程简述 |
一、 我国高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
二、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 |
第二节 影响高职教育的主要社会因素 |
一、 经济增长与高职教育的关系 |
(一) 经济基础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和需求 |
(二) 经济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和内容 |
二、 科技发展与高职教育的关系 |
(一) 科技发展的水平制约高职教育的教学程度 |
(二) 科技发展制约高职教育的教学技术与方法 |
三、 市场机制与高职教育的关系 |
(一) 市场机制的完善有助于加大高职人才的社会需求 |
(二) 市场机制的完善有力地拓宽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 |
四、 文化观念与高职教育的关系 |
(一) 鄙视职业教育的陋习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
(二) 人文科技的协调发展丰富了高职教育的内涵 |
第三节 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
一、 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
二、 高职教育基本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高职教育基本建设(上) |
第一节 专业建设 |
一、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 |
二、 专业设置要有机结合地方的资源特点和学校的学科优势 |
三、 专业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 |
第二节 教学计划建设 |
一、 高职教育人才的智能结构 |
二、 高职教育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三、 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结构 |
第三节 课程和教材建设 |
一、 以“技术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 |
二、 建立“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 |
三、 教材建设应体现知识应用体系这一高职教育特色 |
第四节 师资队伍建设 |
一、 高职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
二、 要通过多种途径让优秀高职教师层出不穷 |
三、 队伍建设要有机制上的保障措施 |
第五章 高职教育基本建设(下) |
第一节 实践基地建设 |
一、 实训基地建设要强调利用和共享多种资源 |
二、 实习基地建设要选择行业领先和管理规范的企业 |
三、 高职院校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努力 |
第二节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 |
一、 高职教育应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同等重要 |
二、 建立权威和有影响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制度 |
三、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要与其它基本建设相结合 |
第三节 产学研合作建设 |
一、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岗位急需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 |
二、 企业参与高职也是企业求生存和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
三、 产学研合作应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
第四节 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
一、 要有坚定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 |
二、 要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
三、 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要做到制度健全、人员到位、措施落实 |
第六章 对我国高职教育基本建设的政策思考 |
第一节 从整个社会大系统角度的思考 |
一、 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宏观管理 |
二、 鼓励地方和行业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和扶持 |
三、 理顺高职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 |
四、 确立高职教育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有力地位 |
第二节 从高职教育系统内角度的思考 |
一、 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扶持高职教育 |
二、 搞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和推广 |
三、 加强对高职教育办学的监督和评估,规范高职教育办学 |
四、 开展高职教育理论研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结合毕业设计 搞好实验室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3]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D]. 李亚敏. 第三军医大学, 2010(12)
- [4]新工科与新范式:实践探索和思考[J]. 顾佩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04)
- [5]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胡大白,杨雪梅,张锡侯,罗煜,李高申,樊继轩,汤保梅,王军胜,时会永,李艳杰,董黎丽,褚清源,冯玉荣,陶继新,刘万福.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9(06)
- [6]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程静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11(10)
- [7]当前综合性院校农科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J]. 康涛,卢毅,刘小高.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 [8]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D]. 闫慧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2)
- [9]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哈军工”人才培养研究[D]. 张素姗.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10]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 樊秀娣.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