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7 双通道大气数据计算机

C-17 双通道大气数据计算机

一、C-17双通道大气数据计算机(论文文献综述)

屈文麒[1](2013)在《燃烧过程中重金属在线监测、释放和吸附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来自燃煤和垃圾焚烧等排放源的大气污染物增长速度急剧加快,其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更是造成人类多种癌症的原因,危害人类健康。重金属污染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必须加强燃烧过程中汞及其他重金属的排放特性和控制机理研究。但是,目前对于燃烧烟气中重金属污染的在线监测方法,以及汞在碳基表面的气固吸附机理还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解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为寻求快速、准确的重金属污染环境监管手段,以及经济、高效的重金属控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测定烟气中多种重金属方法均属于离线式测量,不能及时观测到污染情况,而且取样和分析的耗时很长。针对环境监测中对极短时间内快速预报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风险的迫切需求,本文发展了烟气中多种重金属污染的在线监测方法,研制了先进的校准系统,将超声波雾化与去溶剂系统耦合,提高雾化效率,解决气溶胶中H20,CO2等的存在对等离子体的热力学性质和元素激发的干扰,并保证了基体组成和水分含量的一致性,可以连续测定燃烧烟气中重金属的瞬时浓度。对烟气重金属在线监测方法的测量水平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监测方法检出限最低可达0.5·10-3mg/m3,存在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动态线性范围宽等优点,为监测和控制燃烧烟气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提供了有效手段。针对目前间接研究重金属的挥发释放行为的不足,利用本文中自行开发的烟气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对流化床500-900℃下矿物质基体(多孔A1203和海泡石)、垃圾、煤和污泥焚烧释放的Cd、Pb和Zn元素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研究温度等因素对重金属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过程中,温度是影响重金属的挥发速率的主要因素,随温度升高重金属的释放率也增大。对比900℃煤粉燃烧过程中三种元素的释放率,煤粉中Cd的释放率最高,约为34.0%;Zn的释放率最低,仅为14.3%。重金属的释放规律很复杂,涉及到重金属的气化、从熔融体内部向表面运输、矿物质反应等多个过程。燃料灰分的Al2O3、SiO2等矿物质影响重金属的挥发。研究结果对于重金属的释放规律及排放控制有重大意义。使用簇模型精确、科学地模拟固体表面。构建了较好表征碳基固体表面的锯齿形(zigzag)和扶手椅形(armchair)的簇模型。应用密度泛函理论B3PW91方法,对于Hg和I原子选用RCEP28DVZ基组,对于C、H、O、N、S等其他原子选用6-31G(d)全电子基组。定量分析了碳基固体表面的成键特征,结果表明完整碳基固体表面的C-C键平均键长1.41A,C-H键平均键长1.09A,与实验值吻合。研究了含有缺陷位的碳基固体表面对碳基结构和性质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位的存在使碳基表面C-C键成键强度发生改变,平均键长减小为1.39A,同时内部的电子更多的向表面转移,缺陷点成为碳基表面的活性中心,因此含有缺陷位的碳基固体活性更强,更易发生吸附作用。烟气中不同的形态汞在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过程还不清楚。为深入研究碳基吸附剂对烟气中汞的吸附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汞的卤化物(HgCl、HgCl2、HgBr、HgBr2、HgI和HgI2)在碳基固体表面上的非均相吸附机理。通过电荷数分析发现单质汞在碳基固体表面的吸附过程中电子从汞原子转移到碳基表面的碳原子上,结合布居数分析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汞在碳基表面吸附稳定,吸附能在-29.6到-66.4kJ/mol之间。当存在含缺陷位的碳基固体时,汞更容易吸附于含有缺陷的活性位上,吸附能在-123.6到-239.1kJ/mol之间,吸附更稳定,属于较强的化学吸附。汞的卤化物主要以化学吸附的形式吸附在碳基固体表面。汞的卤化物在吸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吸附、解离吸附、脱附等多个复杂的化学吸附过程,其中碳基固体对HgBr2的吸附能为-327kJ/mol,吸附最稳定。相比HgCl2和HgI2,HgBr2在碳基表面不易发生脱附,相对稳定。因此,Br改性碳基吸附剂对汞的吸附效果最好。这对于碳基吸附剂改性增强对汞的捕获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研究发现烟气成分对汞在碳基上吸附影响的机理非常复杂。应用密度泛函理论从本质上认识烟气成分(HCl、NOx、SO2、CO和CO2)对碳基吸附汞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烟气成分在碳基固体表面的吸附能在-103.5到-565.3kJ/mol之间,属于稳定的化学吸附,其中HCl和NO2在碳基表面的吸附存在着解离的可能。单质汞与烟气成分在碳基固体表面吸附稳定性依次为NO2>CO2> HCl> CO> NO> SO2> Hg0。Hg0在含烟气组分碳基固体表面的吸附能在-59.8~-216.8kJ/mol之间。计算结果表明烟气成分与单质汞在碳基固体表面的吸附反应存在着竞争、协同吸附共同作用的机理。当烟气成分浓度低时,烟气在碳基固体表面的吸附会促进碳基表面活性位对单质汞的吸附,此时协同吸附机理起主要作用;当烟气中各组分浓度逐渐升高后,占据了大量碳基表面的吸附活性位,使碳基表面无法提供足够多的活性位与单质汞进行反应,因此会抑制碳基对汞的吸附,此时竞争机理起主要作用。理论计算结果很好的解释了实验现象,为理解烟气组分对碳基吸附汞的影响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俊刚[2](2017)在《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植被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占到总挥发物的90%以上,排放种类上千种之多,它们具有杀菌、净化空气等生理生态学功能,其又具有高反应活性,能够与大气中的氧化物质反应,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对对流层臭氧的形成、全球辐射平衡、碳循环和大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开展植物源挥发物的研究,通过搞清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机制、辨识活性VOCs物种,对于更好的挥发植物在环境净化效应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以细颗粒物污染为特征的大气复合型污染日益凸显,在这种环境污染背景下,一方面森林植被通过直接覆盖地表,改变林内微气象,利用独特的枝叶结构可以捕获大气颗粒物;另一方面,森林植被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光氧化物质二次有机气溶胶又成为大气颗粒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对于后者植物源挥发物的负效应作用机制目前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因此,本研究选取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五种北京山区优势森林树种,系统的对植物挥发物种类和成分进行了辩识,估算了不同植物挥发物的排放速率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对单株单位叶面积到林分挥发物排放潜力量化进行了尺度转换。基于以上研究,采用室内光化学烟雾箱模拟和野外观测相结合的方式,监测体系内VOCs组分和浓度变动,动态监测体系中颗粒物新组分,推导VOCs向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反应途径,通过跟踪超细颗粒物的粒径变化,探讨SOA成核机制,并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大气颗粒物,分析其中植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分子特征、化学性质和粒径分布的时空异质性。基于气粒分配理论,探讨VOCs向二次细颗物(SFPM)转换机制,并利用气溶胶生成潜势系数法估算VOCs转化二次细颗粒物(SFPM)潜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森林树种挥发物种类具有时间差异性。从总挥发物数量上来看,不同树种挥发物种类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日变化规律上来看,针叶树种排放挥发物在11:00—12:00或13:00—14:00时间段达到峰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针叶树种(油松、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萜烯类化合物较多。(2)针叶树种(油松、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大。不同森林树种释放挥发物相对含量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异性。从总挥发物数量上来看,不同树种挥发物相对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日变化规律上来看,油松、侧柏、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的挥发物在春、夏、秋、冬四季在13:00—14:00和15:00—16:00出现峰值概率较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就具体萜烯类物质而言,五种树种排放的异戊二烯相对含量在11:00-12:00达到最大值,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五种树种单萜烯相对含量呈现“双峰双谷”型变化趋势,在11:00-12:00和15:00-16:00时间达到最大值。(3)不同森林树种释放的萜烯类化合物具有一定差异性。针叶树种(油松和侧柏)主要排放单萜烯,主要包括α-蒎烯(25.05%),β-蒎烯(13.29%),月桂烯(10.64%),香芹烯(5.81%),3-蒈烯(13.91%),水合桧烯(10.7%)。阔叶树种主要排放异戊二烯,由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的异戊二烯分别占到TBVOC的55.25%,76.47%,45.33%。(4)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排放异戊二烯速率较高,其中毛白杨排放异戊二烯速率最大。针叶树种(油松、侧柏)主要排放单萜烯,单位叶面积油松排放α-蒎烯、月桂烯和香芹烯速率较大,侧柏单位叶面积排放α-蒎烯、柠檬烯和水芹烯速率较大。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变化趋势一致,随白天温度和光照的升高而增大到最大值,随夜晚温度和光照的降低而下降到最小值。(5)单萜烯排放潜力对比,油松林>侧柏林>栓皮栎林>毛白杨林>刺槐林。从不同季节排放潜力来看,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夏季排放潜力超过冬季8倍以上。从全年不同月份排放潜力来看,油松林、侧柏林、栓皮栎林、毛白杨林和刺槐林单蒎烯排放潜力最大均均是在7月份(1.32 mg·m-2·h-1、1.19 mg·m-2·h-1、0.87 mg·m-2·h-1、0.73 mg·m-2·h-1、0.69 mg·m-2·h-1),最小是在 1 月份(0.12 mg·m-2·h-1、0.08 mg·m-2·h-1、0.1 mg·m-2·h-1、0.06 mg·m-2·h-1)。(6)针叶树种(油松、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刺槐)排放萜烯类物质与大气温度和光照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指数增长。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在一定光照范围内呈非线性增长,并在光照达到一定程度时,排放速率增长逐渐保持平稳。不同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与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呈极显着正相关。植物单萜烯排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7)萜烯类物质通过与03发生反应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和增长贡献很大。当O3浓度从100 ppbv提高到400 ppbv时,颗粒物数量浓度增加了 3.76×103个·cm3,颗粒物的粒径从9.8 nm增加到25.53 nm。当O3浓度为200 ppbv和400 ppbv时,颗粒物粒径增加明显,而O3浓度为100 ppbv时,颗粒物数量浓度很低,粒径变化也不明显。(8)异戊二烯的光氧化产物甲基四氢呋喃(分为顺式和反式甲基四氢呋喃)、2-甲基甘油酸、C5-烯三醇和2-甲基丁四醇浓度分别为0.87±0.33μg·m-3、6.13±2.36μg·m-3、17.64±1.82μg·m-3 和 8.12±2.14 μg·m-3;α-/β-蒎烯的光氧化产物蒎酮酸、3-羟基戊二酸、3-甲基-1,2,3-丁三酸浓度分别为7.25±1.87μg·m-3、4.64±1.52 μg·m-3和3.12±1.14 μg·m-3;β-石竹烯的光氧化产物β-石竹酸,平均浓度为3.44±1.53 μg·m-3。植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浓度与大气温度成正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成负相关。(9)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在细模态颗粒物中浓度较大。异戊二烯的光氧化产物甲基四氢呋喃、C5-烯三醇、2-甲基丁四醇呈单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4 nm、0.7 nm和0.8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而2-甲基甘油酸则呈双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7 nm和3.3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α-/β-蒎烯的氧化产物蒎酮酸呈双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8 nm和3.3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而其它两种氧化产物3-羟基戊二酸和3-甲基-1,2,3-丁三酸(MBTCA)则呈单峰分布,分别在0.4 nm和3.3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β-石竹烯的氧化产物β-石竹酸呈单峰分布,在0.8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丁二酸、戊二酸和o-邻苯二甲酸呈现双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5 nm-4.7 nm之间浓度达到最大值。而苹果酸、m-邻苯二甲酸、p-邻苯二甲酸浓度都呈单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8 nm、1.1 nm和1.1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10)针叶树种(油松和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刺槐)释放的烯烃类物质是对二次细颗粒物的贡献率最大。油松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7.43μg/m3(春季)、12.56μg/m3(夏季)、7.43 μg/m3(秋季)和 1.55μg/m3(冬季)的 SFPM。油松和侧柏释放的α-蒎烯、β-蒎烯是烯烃类物质中对SFPM生成贡献率较高的两种物质。侧柏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6.46 μg/m3(春季)、9.27 μg/m3(夏季)、8.56 μg/m3(秋季)和1.33μg/m3(冬季)的SFPM。栓皮栎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5.19 μg/m3(春季)、11.09μg/m3(夏季)、和5.69μg/m3(秋季)的SFPM。毛白杨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6.94 μg/m3(春季)、9.86 μg/m3(夏季)、和7.85 μg/m3(秋季)的SFPM。刺槐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7.82 μg/m3(春季)、9.26 μg/m3(夏季)、和5.69 μg/m3(秋季)的SFPM。其中,春夏秋冬四季烯烃类物质是对二次细颗粒物的贡献率最大。α-蒎烯、β-蒎烯、3-蒈烯、β-石竹烯和长叶烯是阔叶树种排放的烯烃类物质中对SFPM生成贡献率较高的物质。

郭文婷[3](2020)在《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环境检测与抗癌活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以及对有毒物质的任意排放,导致环境中出现了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很容易扩散至水体、土壤或者空气中,并且长期残留,具有“伪持久性”。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由于在生物体中的累积和放大效应,这些污染物即使是在相当低的浓度,也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研究已经证实了肿瘤和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等均与环境中的污染物存在某种关联。因此,通过发展先进的检测方法来检测与监测环境污染物是明确污染源、研究污染物作用机理、预测污染进程、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条件、保护人体健康的前提。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荧光分析法因具有灵敏度好、检测快速、准确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成为分析检测和跟踪目标污染物最有效和常用的方法。Salamo型化合物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构易于优化,制备过程可控以及与金属离子配位能力强等优点,在催化和传感领域表现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基于此,通过对Salamo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衍生化,得到了两种半Salamo型单肟配体,分别用这两种配体与铜离子配位从而组装成了相应的配合物及配位聚合物,同时研究了这些配合物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此外,制备了六种结构特异的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致力于研究其在环境污染物分析检测和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应用,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与设计思路相一致。研究内容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1)首次报道了半Salamo型配体HL1的铜(II)配合物的单晶结构[Cu2(L1)2(μ-OAc)2],研究发现铜(II)配合物是通过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一个向内无限延伸的三维的超分子构型。模拟细胞微环境的实验证明了铜(II)配合物可以降低GSH水平,改善肿瘤微环境,且具有协同增强化学动力治疗(CDT)效果。细胞毒性研究表明铜(II)配合物可实现在极低浓度下对HeLa细胞的有效杀伤。(2)以半Salamo型配体HL2为前驱体,经Cu(II)催化作用其O-N键断裂形成的配体HL3与醋酸铜(II)反应得到铜(II)配位聚合物∞[Cu(L3)]。体外实验表明该铜(II)配位聚合物能被肿瘤微环境中的GSH分解和还原得到Cu(I),Cu(I)与肿瘤细胞中过量表达的H2O2发生芬顿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提高了细胞内ROS水平,达到高效的CDT。本研究为开发Salamo型配位聚合物作为增强CDT的潜在抗癌药物提供了新的策略。(3)首次合成了不对称单Salamo型荧光探针G1,并用于高选择性检测硼酸盐和甲醛。其检测机理是G1与硼酸盐发生配位反应关闭了G1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过程,从而达到了对硼酸盐比率检测。此外,G1可以用于检测和确定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硼酸盐的含量,从而在工业废水监测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趣的是G1和硼酸盐形成的复合物G2可以用于对HCHO污染物实现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其检测机理是通过坎尼扎罗歧化反应诱导传感器G2分子结构内硼酸基脱去,触发“启动”Salamo型传感器荧光团。传感器G2在空气和水中能稳定存在,在检测甲醛的同时,将有毒性的甲醛进一步转化为毒性低的化合物。实验证明传感器G2可以用于冷冻食品和水体中甲醛污染物分析。此部分的研究工作也证明:设计的不对称单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可将污染物转化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在环境修复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4)首次将单激发双发射半Salamo型传感器G3用于H+的高灵敏检测,其检测范围是pH=2~11。传感器G3检测机理是基于不同pH环境下分子呈现不同的互变异构体构型,从而抑制或开启ESIPT过程,并在生理pH环境中可实现比率传感。此外,发光Salamo型萘基传感器G3分子结构中含有Cu2+离子配位的N2O2配位空腔,可实现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识别Cu2+离子,其检测限为2.4×10-12mol/L。同时,该传感器G3可实现对实际水样(自来水和黄河水)中Cu2+离子的检测。为提高传感器的应用便捷性,通过制备负载传感器G3的试纸,可方便、快捷和准确地应用于实际水样中Cu2+离子的检测。此外,传感器G3对于Cu2+的识别过程可以应用于防伪领域中,这将大大拓展传感器G3的应用潜力。(5)首次开发出半Salamo型荧光传感器G4用来特异性识别精氨酸(Arg)和谷胱甘肽(GSH),其中Arg使传感器的荧光增强,而GSH使传感器的荧光猝灭。传感器G4也是第一个在含水体系中可以对Arg进行荧光检测的Salamo型荧光小分子传感器。研究发现传感器G4中不同的取代基对分子识别起着重要作用。经实验及量子化学理论计算证实了传感器G4和精氨酸形成了1:1的复合物,可以用于食品及药品中Arg的测定。传感器G4在结构中存在两个潜在活性位点,可以区分GSH与Cys/Hcy,从而建立了一种生物硫醇鉴别新策略。利用三种硫醇结构上的细微差别以及传感器G4中两个特异性结合的活性位点,消除了Cys与Hcy存在时对GSH的干扰,这为3种生物硫醇的荧光区分识别提供了可能。同时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和经济的优点,且传感器G4细胞毒性较小,可进一步拓展应用到生理环境检测。此部分研究工作也证明:设计的新型半Salamo型荧光传感器G4在灵敏性和选择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有望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6)合成了Salamo型荧光传感器G5,利用其结构中Schiff碱(亚胺)键的断裂和生成分别实现了对Cl O-和SCN-高灵敏和快速识别。传感器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作为信号机制,通过改变电子的推-拉能力,分别实现了对ClO-和SCN-的比率荧光响应。经实验验证该传感器能在实际水样(自来水和黄河水)中很好地实现对目标物ClO-和SCN-的比率检测。基于ClO-和SCN-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传感器G5在检测环境体系中污染离子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而不对环境产生影响。与其它类型的传感器相比,单Salamo型荧光传感器G5具有合成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行、响应时间快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王洛[4](2006)在《C-17飞机简介及设计特点分析》文中认为C-17飞机作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装备的大型战略战术运输机,兼顾了战略和战术任务的先进设计理念及航空先进技术,集中体现了军用运输机的最新发展方向。该文简要介绍了C-17飞机的研制及使用情况,并从总体、气动、结构和系统等方面分析了C-17飞机的设计特点。

樊景森[5](2007)在《峰峰矿区煤矸石山对环境的污染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峰峰矿区的峰峰五矿和九龙矿为研究对象,以矸石山对周围环境的有机污染中的多环芳烃的研究为重点,从有机元素、可溶有机质、饱和烃、芳烃入手,运用有机元素测试、色——质谱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等地球化学研究分析手段,对煤矸石山给矿区周围的环境带来的有机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两个煤矸石山对环境的有机污染进行对比,总结出了煤矸石山对周围环境影响的一些规律,为矿区的有机污染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峰峰五矿土壤表层样品的有机元素的含量都远远高于土壤背景样品中的含量,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有机抽提物的含量都基本上高于土壤背景样品中的含量,且于有机碳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本文共测出八种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土壤样品中主要检测出萘、荧蒽、苯并荧蒽三种多环芳烃,并且含量都比较低。峰峰五矿河流沉积物中样品的有机元素的含量都远远高于距离煤矸石山约9公里的滏阳河中的样品的含量;有机抽提物与有机碳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样品中有八种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被检测出,与滏阳河中样品对比显示多环芳烃形成一定的污染。九龙矿所有样品中的有机元素含量随着距离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煤矸石山附近样品有机元素含量较高可能的原因是采样点受到煤微粒的影响;有机抽提物与有机碳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八种多环芳烃基本都被检测出,且含量相对较高,说明煤矸石山对周围环境形成一定的多环芳烃的污染。

王冰[6](2018)在《高温气冷堆乏燃料干式贮存冷却系统瞬态分析》文中提出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HTR-PM)在乏燃料的暂存与中间贮存阶段均采用干式贮存冷却方案。暂存阶段乏燃料余热功率较高,需采用强制通风冷却,中间贮存阶段余热功率较低,采用自然通风冷却。研究乏燃料干式贮存冷却系统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余热排出特性与风机失效时的事故进程,对于验证设计基准、评价事故工况下的安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干式贮存冷却系统是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的瞬态通风系统,其瞬态过程分析也为大尺度通风系统的模拟提供一种新思路。本文首先根据干式贮存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多尺度耦合的单相瞬态流动模型与共轭传热耦合辐射换热的瞬时固体传热模型。采用CFD方法研究贮存系统小尺度上的局部阻力特性与传热特性,在粗网格上实现瞬态过程计算,通过传递函数实现小尺度与大尺度的单向耦合。将竖井固体区域分层,独立求解每层的共轭传热耦合辐射换热的过程。其次研究瞬态分析模型的求解方法,并开发了瞬态分析程序TAC-DS。通过有限积分法将流动与传热方程在空间上离散,采用半隐格式处理对流传热,将通风流动与固体传热分离求解。流动离散方程采用半隐格式,使用压力修正方法转换为线性代数方程组并求解。固体传热离散方程也采用半隐格式,使用牛顿迭代法直接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将模型与上述求解方法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固化,开发了瞬态分析程序TAC-DS,并根据实验数据与CFD模拟对模型与程序进行验证。应用TAC-DS程序,分别研究HTR-PM乏燃料缓冲贮存区与中间贮存区在多种运行工况下的余热排出特性,得到了稳态情况下各竖井的流量分布、温度分布,以及风机失效事故后自然通风的建立与固体温升过程等信息。结果表明,缓冲贮存区与中间贮存区在正常工况与风机失效事故工况下均能有效排出余热,保证竖井内固体结构温度低于材料的安全温度限值。研究了贮存区存放贮罐数量、环境温度和固体表面热发射率对余热排出特性的影响,拓展了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最后将瞬态分析模型与TAC-DS程序扩展并应用于单相多组分流动换热,并以公路隧道火灾为例,分析火灾事故情况下的烟气扩散特性。表明瞬态分析模型不仅适用于高温堆乏燃料干式贮存冷却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建筑通风系统气相组分扩散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张强[7](2014)在《小型测绘无人机遥感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测绘、土地、电力、公安、城建等部门对局部区域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遥感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测绘型无人机平台作为新型的遥感平台以其使用灵活方便,基本不受场地和天气的限制,可携带各种有效载荷,成本低廉等优点,已渐渐成为民用无人机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围绕无人机遥感系统关键技术展开研究,重点对自动驾驶仪、组合导航算法、三轴自稳技术、相机检定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综合成图实验与精度验证实验证明本文所述方法的正确性。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为满足测绘型无人机对基于多传感器捷联惯导的多源导航数据信息融合、基于模糊控制的区域任务飞行和三轴稳定平台三个关键技术对硬件系统的要求,完成了小型自动驾驶仪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电路参数计算、元器件选型以及原型机的制作等工作。2)在充分分析捷联惯性导航(SINS,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全球卫星导航(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大气导航和磁导航的原理基础上,重点推导了符合自制自驾仪硬件方案的集中式卡尔曼滤波(Kalman)滤波的实用组合导航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导航较独立导航系统在改善系统稳定性和提高精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滤波后输出的航向角精度为0.28°(动态范围10°),横滚角精度为0.39°(动态范围10°),俯仰角度精度为0.77°(动态范围40°),水平精度可为2.25m,高度精度可达0.7m。3)依据航空摄影测量规范对飞行平台和有效载荷的要求,系统地提出了无人机飞控和三轴自稳定云台的控制精度指标,设计并实现了无人机飞控和三轴自稳定云台的Fuzzy-PID控制算法。实验证明,Fuzzy-PID比传统PID在响应时间、失调量、稳定时间和稳态误差上均优于传统PID,尤其超调量特性非常有利于无人机的稳定控制。Fuzzy-PID的上升时间为0.13s比传统PID慢0.05s,但在可接受范围内。室内精度实验和实际飞行实验检测表明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要求,满足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立体测绘对飞控和稳定平台的要求。4)针对非量测型CCD数字相机特点和野外快速检定非量测型相机的现实需求,详细分析了误差来源,建立了相机检定的数学模型。详细讨论了多片分组迭代求解DLT系数、内方位和畸变参数和多片后方交会法求解内外方位和畸变参数的方法,自制了野外快速非量测型相机的检定架,通过检定片分别求出两种方法下的内方位和畸变参数,通过验证片进行了精度验证。从精度验证片前方交会的结果来看,多片DLT算法的X最大误差为0.2585mm,Y最大误差为0.6719mm,Z最大误差为0.1319mm,多片后交算法的X最大误差为0.1914mm,Y最大误差为0.9808mm,Z最大误差为0.1453mm。2种方法的前方交会精度相当,均小于1mm;多片DLT算法平面精度小于0.2585mm,高程精度小于0.6719mm,多片后交算法平面精度小于0.1914mm,高程精度小于0.9808mm,多片后交算法平面精度略高于多片DLT,而多片DLT算法的高程精度好于多片后交算法。本文采取的两种多片相机检定的方法,都能够基本满足非量测型相机用于摄影测量的要求,同时也注意到了内方位元素和畸变差参数解算精度不高的问题。但是对于非量测相机来说,内方位和物镜畸变差参数真值的未知并不影响摄影测量的精度。

李智[8](2010)在《运输机超低空空投大气扰动补偿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运输机超低空空投技术能显着提高空军远程机动能力和后勤保障速度,对于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以及维护不断扩展的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运输机超低空空投属于C种飞机阶段,需要极高精度的航迹跟踪和姿态保持。空投过程中,运输机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速度低,气动特性大大降低,抗扰动能力较弱;二是货物对飞机的扰动剧烈,飞机重心发生变化;三是随着飞机高度下降,飞机遭遇紊流、低空风切变等大气扰动的概率会明显增加。本文通过研究与仿真,针对大气扰动对空投任务的影响,创新性地提出了扰动补偿控制方法。首先给出了研究飞行控制技术经常采用的三种大气扰动模型:随机紊流模型,离散突风模型和低空风切变模型。然后给出带大气扰动的超低空空投六自由度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运输机与大气扰动运动的耦合。接着,采用经典控制理论分别设计了超低空空投下滑段、拉平段、空投拉起段的基本控制器和横侧向的基本控制器。在基本控制器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大气扰动的纵向和横侧向补偿控制器。最后,引入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超低空空投大气扰动补偿的模糊控制器。通过仿真分析得出结论,大气扰动补偿的经典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均能显着补偿大气扰动的影响。在受到一定强度大气扰动情况下,运输机的航迹和姿态均能够达到超低空空投性能的严格要求。两种控制器的比较可以看出,模糊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航迹跟踪效果也更精确。

凌志勤[9](1995)在《C-17双通道大气数据计算机》文中研究表明 霍尼韦尔公司为C-17研制的大气数据计算机(ADC)与F-16、F-15、B-52/KC-135和F-18飞机的大气数据计算机属同一系列。每个C-17ADC外场可更换部件(LRU)提供两个独立的ADC通道。ADC中的每个通道具有一个自主式1750处理机,能通过两个MIL-STD-1553B远距终端提供与

李世俊[10](2020)在《太阳X-EUV成像仪热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阳X-EUV成像仪是风云三号卫星上的重要遥感仪器之一,其采用的X射线掠入射和EUV正入射一体化的设计方案是由我国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设计实现的。该仪器作为我国最新的空间太阳观测仪器,结构复杂且姿态多变,同时低温探测器三维运动且长时间工作,这些都给热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太阳X-EUV成像仪的热设计难点为依据,开展了二维变姿态空间相机外热流计算、低温探测器组件热控制技术以及热分析模型修正三大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空间观测太阳探测器的热控制技术研究现状,总结了从太空观测太阳的主要方法、探测器的工作特点和热设计方案。对太阳X-EUV成像仪的结构特点、工作模式进行介绍,分析了其热控系统的难点。根据成像仪的在轨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在J2000坐标系下进行二维变姿态空间相机的外热流算法。该方法能够计算出成像仪实时的姿态角,为热分析计算中热模型的姿态设置提供参考。同时,该方法计算出的外热流为成像仪的热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然后对成像仪低温探测器组件进行了详细的热设计。在热设计过程中,对影响CCD温度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找出了影响CCD温度的主要因素,制定了相应的热控措施来保证CCD满足工作时的温度。特别对低温探测器散热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该装置不仅满足低温探测器和周围组件大温差的需求,也满足探测器能够完成三维运动的要求。根据热设计结果对探测器组件进行了热平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CD的温度范围为-69.2°C-50.8°C,满足热控指标要求,热设计合理可行。接着介绍了成像仪的光机结构和在轨观测特点,对成像仪各个组件进行了详细的热设计。利用I-deas/TMG软件建立热分析模型,进行热分析计算。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各组件的温度均满足热控指标的要求,热控系统能为成像仪正常工作提供保障。最后,根据成像仪热设计的结果,分别进行了整机和整星热平衡试验。热平衡试验结果表明,各组件的温度均满足热设计要求,验证了热设计的正确性。同时根据整机热平衡试验的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坐标轮换法相结合的热分析模型修正方法。模型修正时,以高温工况的试验结果为依据进行修正,并利用低温工况加以验证。对比修正前后热分析计算与热试验的偏差,修正后的结果表明,高温工况时,最大偏差由11.5°C降为1°C,且70%的偏差都小于0.5°C;低温工况时,最大偏差由11.5°C降为2°C,且75%的偏差都不大于1.5°C。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热分析模型进行修正。

二、C-17双通道大气数据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17双通道大气数据计算机(论文提纲范文)

(1)燃烧过程中重金属在线监测、释放和吸附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燃烧烟气中重金属元素的在线监测技术
    1.3 燃烧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和迁移转化
    1.4 燃煤烟气中汞的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烟气重金属污染的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烟气重金属在线监测校准方法的发展
    2.3 烟气重金属在线监测方法的发展
    2.4 分析原理和分析条件
    2.5 分析条件的优化
    2.6 校准方法的建立
    2.7 灵敏度、检出限和背景等效浓度
    2.8 本章小结
3 燃烧过程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装置与方法
    3.3 矿物质基体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
    3.4 温度对燃烧过程中重金属的释放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量子化学方法的选择及簇模型的建立
    4.1 引言
    4.2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3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选择与验证
    4.4 碳基固体表面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4.5 含缺陷的碳表面簇模型的建立及构型优化
    4.6 本章小结
5 不同形态汞在碳基表面的吸附机理
    5.1 引言
    5.2 碳基固体吸附剂对汞的吸附
    5.3 单质汞在碳基表面的吸附机理
    5.4 单质汞在含缺陷位碳基固体表面的吸附机理
    5.5 汞的氯化物在碳基固体表面的吸附机理
    5.6 汞的溴化物在碳基固体表面的吸附机理
    5.7 汞的碘化物在碳基固体表面的吸附机理
    5.8 本章小结
6 烟气成分对汞在碳基表面吸附的影响机理
    6.1 引言
    6.2 HCl对汞在碳基固体吸附的影响机理
    6.3 NO对汞在碳基表面吸附的影响机理
    6.4 NO_2对汞在碳基固体吸附的影响机理
    6.5 SO_2对汞在碳基表面吸附的影响机理
    6.6 CO对汞在碳基表面吸附的影响机理
    6.7 CO_2对汞在碳基表面吸附的影响机理
    6.8 本章总结
7 全文总结及建议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工作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2)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生物代谢
        1.3.2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发展历程
        1.3.3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影响因素
        1.3.4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贡献
        1.3.5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生物学功能
        1.3.6 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机理
        1.3.7 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研究方法
    1.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被条件
        2.1.5 森林资源概况
        2.1.6 北京市大气污染情况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区域位置
        2.2.2 地貌和土壤
        2.2.3 气候和水文
        2.2.4 植被
3 研究内容、方法与试验设计
    3.1 试验材料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植物源活性VOCs研究
        3.3.2 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研究
        3.3.3 质量控制方法
        3.3.4 数据处理模型与公式
    3.4 技术路线
4 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特征
    4.1 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1.1 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1.2 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2 侧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2.1 侧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2.2 侧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3 栓皮栎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3.1 栓皮栎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3.2 栓皮栎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4 毛白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4.1 毛白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4.2 毛白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5 刺槐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5.1 刺槐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5.2 刺槐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6 讨论与小结
5 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相对含量变化
    5.1 油松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2 侧柏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3 栓皮栎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4 毛白杨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5 刺槐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6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成分特征
        5.6.1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变化
        5.6.2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日变化特征
    5.7 讨论与小结
6 森林植物释放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及排放潜力
    6.1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特征
    6.2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随温度动态变化
    6.3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随光照动态变化
    6.4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标准化
    6.5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潜力估算
    6.6 讨论与小结
7 森林植物释放萜烯类化合物影响因素分析
    7.1 植物排放萜烯类物质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7.2 温度对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的影响
    7.3 光照对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的影响
    7.4 植物生理特征对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的影响
    7.5 讨论与小结
8 森林植物萜烯类物质转化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机制
    8.1 植物源挥发物臭氧氧化分解机理
    8.2 O_3对植物排放萜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8.2.1 O_3对油松排放萜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8.2.2 O_3对侧柏排放萜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8.3 植物源萜烯类化合物转化二次有机气溶胶
    8.4 植物排放萜烯类化合物臭氧分解数值模拟
    8.5 讨论与小结
9 森林植物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组分及形态分析
    9.1 森林区域颗粒物组分BSOA与无机离子浓度变化
    9.2 气团和颗粒物结合水对BSOA形成的影响
    9.3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森林地区BSOA的影响
    9.4 森林区域BSOA粒径分布特征
    9.5 讨论与小结
10 森林植物挥发物转化二次细颗粒物分析
    10.1 天然源VOCs转化二次细颗粒物机理
        10.1.1 对流层生物质挥发物停留时间
        10.1.2 生物源挥发物形成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机理
        10.1.3 生物源挥发物转化二次有机细颗粒物估算
    10.2 油松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3 侧柏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4 栓皮栎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5 毛白杨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6 刺槐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7 讨论与小结
11 结论与展望
    11.1 结论
    11.2 创新点
    11.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环境检测与抗癌活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Salen及 Salamo型配合物研究进展
        1.1.1 Salen型配合物的合成
        1.1.2 Salen型配合物的催化性能
        1.1.3 Salamo型配合物的发展及催化性能
    1.2 荧光化学传感器
        1.2.1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识别过程
        1.2.2 Salen型荧光化学传感器
        1.2.3 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
    1.3 基于肿瘤微环境特点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抗癌研究与应用进展
        1.3.1 肿瘤微环境的特点
        1.3.2 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缺氧,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1.3.3 以过渡金属-芳烃体系为基础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2 基于半Salamo型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肿瘤微环境中消耗谷胱甘肽增强的化学动力治疗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溶剂
        2.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2.2.3 半Salamo型配体HL~1的合成
        2.2.4 同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
        2.2.5 铜(Ⅱ)配合物与GSH的反应
        2.2.6 产生羟基自由基(·OH)
        2.2.7 细胞培养和细胞活力
        2.2.8 细胞内ROS染色
        2.2.9 实验方法
    2.3 结果讨论
        2.3.1 元素分析
        2.3.2 红外光谱分析
        2.3.3 紫外光谱分析
        2.3.4 铜(Ⅱ)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2.3.5 铜(Ⅱ)配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2.3.6 铜(Ⅱ)配合物的Hirshfeld表面分析
        2.3.7 铜(Ⅱ)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2.3.8 pH对铜(Ⅱ)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2.3.9 配体HL~1及铜(Ⅱ)配合物的量子化学计算
    2.4 铜(Ⅱ)配合物在细胞中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2.4.1 铜(Ⅱ)配合物在体外的化学动力学治疗机制
        2.4.2 铜(Ⅱ)配合物的细胞毒性与细胞内ROS的生成
    2.5 结论
3 基于半Salamo型铜(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化学动力治疗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溶剂
        3.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3.2.3 半Salamo型配体H2L3的合成
        3.2.4 半Salamo型铜(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3.2.5 铜(Ⅱ)配位聚合物与GSH的反应
        3.2.6 产生羟基自由基(·OH)
        3.2.7 细胞培养和细胞活力
        3.2.8 活死细胞染色
        3.2.9 铜(Ⅱ)聚合物产生ROS的机理及细胞内ROS荧光探针检测
    3.3 结果讨论
        3.3.1 元素分析
        3.3.2 红外光谱分析
        3.3.3 紫外光谱分析
        3.3.4 铜(Ⅱ)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3.3.5 聚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3.3.6 聚合物的Hirshfeld表面分析
        3.3.7 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3.3.8 pH对配位聚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3.3.9 配体H2L3及配位聚合物的量子化学计算
    3.4 配位聚合物在细胞中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3.4.1 铜(Ⅱ)配位聚合物在体外的化学动力学治疗机制
        3.4.2 铜(Ⅱ)聚合物的细胞毒性与细胞内ROS的生成
    3.5 结论
4 单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分别对硼酸盐和甲醛比率型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溶剂
        4.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4.2.3 传感器G1的合成过程
        4.2.4 实验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剂对化学传感器G1发光性能研究
        4.3.2 含水量对化学传感器G1发光性能的研究
        4.3.3 紫外滴定实验
        4.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下传感器G1的抗干扰实验
        4.3.5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识别性能研究
        4.3.6 B_4O_7~(2-)的荧光滴定
        4.3.7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离子的最低检测限
        4.3.8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离子的抗干扰实验研究
        4.3.9 化学传感器G1荧光稳定性
        4.3.10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离子的时间响应
        4.3.11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离子结合常数的计算
        4.3.12 传感器G1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3.13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识别性能研究
        4.3.1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选择性分析与竞争性实验
        4.3.15 化学传感器G2识别HCHO的荧光光谱
        4.3.16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的荧光滴定
        4.3.17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的最低检测限
        4.3.18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的竞争实验
        4.3.19 化学传感器G2的时间稳定性
        4.3.20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的时间响应
        4.3.21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配位常数的计算
        4.3.22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pH响应
        4.3.23 传感器在实际样品中甲醛含量检测的应用
        4.3.24 识别机理探讨
        4.3.25 量子化学计算
    4.4 结论
5 单激发双发射半Salamo型传感器G3的合成及其对H~+和Cu~(2+)的荧光检测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溶剂
        5.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5.2.3 传感器G3的合成过程
        5.2.4 实验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化学传感器G3溶剂依赖性荧光性质
        5.3.2 化学传感器G3在二元水混合体系中的荧光性质
        5.3.3 化学传感器G3的pH依赖性荧光性质
        5.3.4 pH荧光滴定实验及pKa值的测定
        5.3.5 化学传感器G3光稳定性研究
        5.3.6 化学传感器G3对pH响应的可逆循环
        5.3.7 化学传感器G3选择性与竞争实验
        5.3.8 传感器G3细胞毒性
        5.3.9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的选择性
        5.3.10 紫外光谱分析
        5.3.11 紫外滴定实验
        5.3.12 Cu~(2+)的紫外抗干扰实验
        5.3.13 荧光滴定实验
        5.3.14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的最低检测限
        5.3.15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的竞争实验
        5.3.16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离子的Job曲线测定
        5.3.17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离子的时间响应
        5.3.18 传感器G3在实际水样中的应用检测
        5.3.19 利用传感器G3检测实际水样中Cu~(2+)离子的浓度
        5.3.20 传感器G3对Cu~(2+)的荧光响应用于防伪领域
        5.3.21 识别机理探讨
        5.3.22 量子化学计算
    5.4 结论
6 半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G4的合成及其对精氨酸(Arg)和谷胱甘肽(GSH)的选择性识别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与溶剂
        6.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6.2.3 传感器G4的合成过程
        6.2.4 实验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溶剂对化学传感器G4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6.3.2 含水量对化学传感器G4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6.3.3 化学传感器G4 对谷胱甘肽(GSH)、精氨酸(Arg)识别性能研究
        6.3.4 荧光滴定光谱
        6.3.5 化学传感器G4对Arg与 GSH的最低检测限
        6.3.6 化学传感器G4对Arg与 GSH的竞争实验
        6.3.7 化学传感器G4对Arg、GSH的 Job曲线测定
        6.3.8 化学传感器G4对Arg、GSH的时间荧光响应及稳定性评价
        6.3.9 化学传感器G4与Arg、GSH的结合常数
        6.3.10 化学传感器G4对Arg、GSH的 p H响应
        6.3.11 细胞活性
        6.3.12 化学传感器G4用于检测实际样品中Arg含量
        6.3.13 识别机理探讨
        6.3.14 量子化学计算
    6.4 结论
7 单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G5的合成及其对ClO~-/SCN~-比率型荧光传感性能的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试剂与溶剂
        7.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7.2.3 传感器G5的合成过程
        7.2.4 实验测试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溶剂对化学传感器G5发光性能研究
        7.3.2 含水量对化学传感器G5发光性能的研究
        7.3.3 化学传感器G5对ClO~-识别性能研究
        7.3.4 ClO~-的荧光滴定
        7.3.5 化学传感器G5对ClO~-离子的最低检测限
        7.3.6 化学传感器G5对ClO~-离子的抗干扰实验研究
        7.3.7 化学传感器G5对ClO~-离子的时间响应
        7.3.8 化学传感器[G5-ClO~-](G6)对SCN~-识别性能研究
        7.3.9 化学传感器G6对SCN~-的荧光滴定
        7.3.10 化学传感器G6对SCN~-的最低检测限
        7.3.11 化学传感器G6对SCN~-的竞争实验
        7.3.12 化学传感器G6对SCN~-的时间响应
        7.3.13 化学传感器G5对ClO~-与SCN~-的可逆循环响应
        7.3.14 检测实际水样中ClO~-和SCN~-
        7.3.15 识别机理探讨
        7.3.16 量子化学计算
    7.4 结论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C-17飞机简介及设计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C-17飞机总体布局及技术数据
    1. 总体布局
    2. 技术数据
二、C-17飞机设计特点
    1. 构型特点分析
        (1)机身及驾驶舱
        (2)机翼
        (3)尾翼
    2. 起落架
    3. 动力装置
    4. 系统
    5. 机载设备
四、可靠性与维护性

(5)峰峰矿区煤矸石山对环境的污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1.2.1 研究现状
        1.2.2 论文特色
        1.2.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1.3 主要工作量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样品制备
    2.3 有机抽提
    2.4 色质谱分析
    2.5 电感藕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试
第3章 煤矸石的污染及危害
    3.1 煤矸石的组成
        3.1.1 煤矸石的矿物组成
        3.1.2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
        3.1.3 煤矸石主要岩石类型及形成环境
    3.2 煤矸石的危害
        3.2.1 对矿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3.2.2 对水环境的影响
        3.2.3 对矿区农田耕地的损害
        3.2.4 对矿区景观的破坏
        3.2.5 对人身安全的危害
        3.2.6 辐射污染
        3.2.7 煤矸石引起地面温度升高
    3.3 煤矸石的污染
        3.3.1 多环芳烃
        3.3.2 有害微量元素
第4章 有机污染物特征及来源分析
    4.1 正构烷烃的特征及来源分析
        4.1.1 煤矸石样品
        4.1.2 表层土壤
        4.1.3 河流沉积物
    4.2 多环芳烃特征及来源分析
第5章 峰峰五矿煤矸石山的污染分析
    5.1 峰峰五矿概述
    5.2 样品采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有机元素组成
        5.3.2 有机整体参数
        5.3.3 饱和烃的组成
        5.3.4 芳烃的组成
        5.3.5 有害微量元素
    5.4 小结
第6章 九龙矿煤矸石山的污染分析
    6.1 九龙矿概述
    6.2 样品采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有机元素组成
        6.3.2 有机整体参数
        6.3.3 饱和烃的组成
        6.3.4 芳烃的组成
        6.3.5 两矿样品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分布规律
        6.3.6 有害微量元素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6)高温气冷堆乏燃料干式贮存冷却系统瞬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乏燃料贮存冷却系统研究现状
        1.2.1 乏燃料贮存水池的研究
        1.2.2 乏燃料干式贮存设施的研究
    1.3 大型建筑物通风散热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现有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评价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乏燃料干式贮存冷却系统瞬态分析模型
    2.1 干式贮存冷却系统的单相瞬态流动模型
        2.1.1 干式贮存冷却系统的通风动力学特性
        2.1.2 单相瞬态流动模型的控制方程
        2.1.3 流动阻力特性传递函数
    2.2 干式贮存冷却系统的传热模型
        2.2.1 干式贮存冷却系统传热过程的物理描述
        2.2.2 固体瞬时传热模型的控制方程
        2.2.3 竖井内对流换热关系式
    2.3 干式贮存系统的热源分布
        2.3.1 乏燃料贮罐的余热功率
        2.3.2 再装料贮罐的余热功率
    2.4 气体状态方程与固体物性方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瞬态分析程序TAC-DS的开发与验证
    3.1 瞬态分析模型控制方程的空间离散
        3.1.1 流动控制方程基于交错网格的空间离散
        3.1.2 固体传热方程的空间离散
    3.2 空间离散控制方程的求解算法
        3.2.1 瞬态分析模型的解耦与分离求解
        3.2.2 流动离散方程的半隐格式
        3.2.3 固体传热离散方程的半隐格式
        3.2.4 数值求解过程
        3.2.5 数值解法的时间步长
        3.2.6 稳态计算的加速方法
    3.3 TAC-DS程序开发
    3.4 瞬态分析模型与求解算法的验证
        3.4.1 高温堆堆芯上下封头间自然对流模型实验
        3.4.2 简化贮存冷却系统的CFD模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HTR-PM乏燃料缓冲贮存区余热排出特性
    4.1 乏燃料干式贮存冷却系统安全目标
    4.2 缓冲贮存区的布置与运行工况
        4.2.1 缓冲贮存区通风冷却系统布置
        4.2.2 缓冲贮存区的运行工况
    4.3 缓冲贮存区正常运行工况分析
        4.3.1 控制体划分
        4.3.2 正常运行工况下的余热排出特性
    4.4 缓冲贮存区风机失效事故分析
        4.4.1 事故工况下自然通风的形成
        4.4.2 事故工况下的余热排出特性
    4.5 参数影响性分析
        4.5.1 贮罐数量的影响
        4.5.2 环境温度的影响
        4.5.3 固体表面热发射率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HTR-PM乏燃料中间贮存区余热排出特性
    5.1 中间贮存区的布置与运行工况
        5.1.1 中间贮存区的通风冷却系统
        5.1.2 中间贮存区的运行工况
        5.1.3 中间贮存区的热源分布
    5.2 中间贮存正常运行工况分析
        5.2.1 控制体划分
        5.2.2 正常运行工况下的余热排出特性
    5.3 堆芯排空运行工况分析
    5.4 堆芯排空时风机失效事故工况分析
        5.4.1 事故工况下自然通风的形成
        5.4.2 事故工况下的余热排出特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单相瞬态分析模型在多组分流动换热中的应用
    6.1 单相多组分流动换热的物理模型
    6.2 单相多组分瞬态流动的求解算法
    6.3 隧道火灾烟气扩散分析
        6.3.1 隧道火灾情景
        6.3.2 两种隧道通风系统的烟气扩散特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贮存系统流动结构阻力特性传递函数
附录 B 瞬态流动半隐式求解代数方程组系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小型测绘无人机遥感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无人机的定义与起源
        1.1.1 无人机的定义
        1.1.2 无人驾驶飞机的起源
    1.2 无人机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军用无人机发展趋势
        1.2.2 民用无人机应用的初步尝试
    1.3 测绘型无人机关键技术分析
        1.3.1 无人机遥感平台的优势分析
        1.3.2 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支撑
        1.3.3 自动驾驶仪技术
        1.3.4 组合导航技术
        1.3.5 飞行平台和云台自稳定技术
        1.3.6 非量测相机野外快速检定技术
        1.3.7 新型无人机平台技术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小型无人机自驾仪的硬件设计
    2.1 硬件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2.1.1 系统原理方案设计
        2.1.2 整体硬件架构
        2.1.3 组合导航信息同步对硬件的要求
    2.2 传感器方案
        2.2.1 惯性传感器
        2.2.2 GNSS传感器
        2.2.3 气压高度传感器
        2.2.4 磁场强度传感器
        2.2.5 压强传感器
    2.3 嵌入式CPU与外围芯片方案
        2.3.1 核心ARM CPU单元的选型
        2.3.2 主要外围芯片选型
    2.4 执行机构选型
    2.5 自驾仪核心电路设计
        2.5.1 惯性传感器单元
        2.5.2 GNSS传感器单元
        2.5.3 气压传感器单元
        2.5.4 磁航向传感器单元
        2.5.5 OSD单元
        2.5.6 电源单元
        2.5.7 印刷电路图和实物原型
    2.6 稳定平台控制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型自驾仪组合导航算法的研究
    3.1 组合导航概述
        3.1.1 捷联式惯导概述
        3.1.2 GNSS导航概述
        3.1.3 大气导航概述
        3.1.4 磁航向概述
        3.1.5 Kalman滤波概述
        3.1.6 组合导航小结
    3.2 导航坐标系的定义
        3.2.1 地心惯性坐标系
        3.2.2 地球坐标系
        3.2.3 地理坐标系
        3.2.4 机体坐标系
    3.3 SINS姿态解算
        3.3.1 姿态角和姿态矩阵定义
        3.3.2 求解姿态矩阵的算法比较
        3.3.3 四元数定义
        3.3.4 四元数与姿态矩阵的关系
        3.3.5 四元数微分方程
        3.3.6 四元数初值的确定
        3.3.7 四元数的规范化处理
        3.3.8 等效旋转矢量法
    3.4 SINS速度与位置解算
        3.4.1 基于SINS的速度和位置一般解算方法
        3.4.2 基于SINS的速度与位置算法补偿
        3.4.3 重力加速度补偿
        3.4.4 速度与位置状态的初值的确定
    3.5 SINS的导航数据解算步骤
        3.5.1 系统初始对准
        3.5.2 解算姿态矩阵
        3.5.3 解算速度和位置
        3.5.4 实用解算步骤
    3.6 大气数据解算方法
        3.6.1 气压高度解算方法
        3.6.2 空速解算方法
    3.7 磁航向解算方法
    3.8 基于集中式KALMAN滤波的组合导航算法
        3.8.1 组合导航设计模式
        3.8.2 反馈控制型离散Kalman滤波的一般形式
        3.8.3 各导航子系统误差模型
        3.8.4 集中式滤波器的观测方程
        3.8.5 信息同步
    3.9 仿真实验
        3.9.1 Kalman滤波静态仿真实验
        3.9.2 Kalman滤波动态仿真实验
        3.9.3 实验结果分析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任务飞行和三轴自稳定云台控制律的研究
    4.1 航空摄影测量对飞行质量的约束
        4.1.1 最小转弯半径约束
        4.1.2 航线弯曲度约束
        4.1.3 航高稳定度约束
        4.1.4 像片重叠度约束
        4.1.5 像片倾斜角约束
        4.1.6 像片旋偏角约束
        4.1.7 控制律设计指标
    4.2 基于FUZZY-PID的飞行控制律设计
        4.2.1 Fuzzy-PID
        4.2.2 纵向控制律
        4.2.3 横向控制律
    4.3 基于FUZZY-PID的三轴云台控制律设计
        4.3.1 三轴云台控制原理
        4.3.2 PID控制律改进
    4.4 FUZZY-PID参数解算
        4.4.1 模糊接口
        4.4.2 模糊推理
        4.4.3 解模糊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1 MATLAB仿真实验设计
        4.5.2 MATLAB仿真实验步骤
        4.5.3 MATLAB仿真实验结果
        4.5.4 MATLAB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4.5.5 云台实验结果及分析
        4.5.6 飞行实验结果及分析
        4.5.7 设计指标与实测指标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量测型数字相机的野外快速检定
    5.1 数字相机的组成结构和成像原理
        5.1.1 数字相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5.1.2 数字相机的成像原理
    5.2 误差来源分析
        5.2.1 辐射误差
        5.2.2 几何误差
    5.3 数字相机检定的内容和方法
        5.3.1 数字相机检定的内容
        5.3.2 数字相机检定的方法
    5.4 DLT法
        5.4.1 DLT算法的一般形式
        5.4.2 带畸变改正的直接DLT算法
        5.4.3 带畸变改正的多片分组DLT算法
        5.4.4 带畸变改正的多片分组DLT算法计算过程
    5.5 空间后方交会法
        5.5.1 单片后方交会算法的一般形式
        5.5.2 带畸变改正的单片后方交会算法
        5.5.3 带畸变改正的多片后方交会算法
        5.5.4 带畸变改正的多片后方交会算法计算过程
    5.6 空间前方交会
        5.6.1 空间前方交会原理
        5.6.2 空间前方交会计算过程
    5.7 实验与结果分析
        5.7.1 实验设备
        5.7.2 实验步骤
        5.7.3 实验结果
        5.7.4 结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综合成图实验与精度验证
    6.1 1:1000 航测综合成图实验
    6.2 航空摄影考古
    6.3 城镇规划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个人简历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8)运输机超低空空投大气扰动补偿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和研究工作
第二章 大气扰动的模型化
    2.1 连续随机紊流模型
        2.1.1 连续随机紊流模型的频谱函数
        2.1.2 连续随机紊流的尺度和强度
        2.1.3 连续随机紊流的仿真
    2.2 离散突风模型
        2.2.1 离散突风的数学模型
        2.2.2 离散突风的仿真
    2.3 低空风切变模型
        2.3.1 低空风切变的数学模型
        2.3.2 低空风切变的仿真
    2.4 小结
第三章 大气扰动与运输机运动的耦合分析
    3.1 运输机非线性运动方程
        3.1.1 坐标系的定义
        3.1.2 运输机运动参数的补充
        3.1.3 运动方程列写
    3.2 大气扰动对飞机的作用
    3.3 运输机在风场中的响应
    3.4 小结
第四章 超低空空投大气扰动补偿控制器设计
    4.1 超低空空投纵向补偿控制器设计
        4.1.1 超低空空投纵向下滑段控制
        4.1.2 超低空空投拉平控制
        4.1.3 超低空空投的空投拉起段控制
        4.1.4 超低空空投自动油门控制
        4.1.5 大气扰动的纵向补偿控制
        4.1.6 大气扰动的纵向补偿控制效果分析
    4.2 超低空空投横侧向补偿控制器设计
        4.2.1 超低空空投侧向偏离的基本控制
        4.2.2 大气扰动横侧向补偿控制器设计
        4.2.3 大气扰动横侧向补偿控制效果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大气扰动补偿控制器优化设计
    5.1 模糊控制器的介绍
        5.1.1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和分类
        5.1.2 模糊控制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5.2 纵向大气扰动补偿的模糊控制器
        5.2.1 纵向模糊控制器结构的选取
        5.2.2 精确量的模糊化
        5.2.3 模糊推理选择和模糊规则设计
        5.2.4 输出量的模糊判决
        5.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5.3 横侧向大气扰动补偿的模糊控制器
        5.3.1 横侧向模糊控制器结构的选取
        5.3.2 模糊-PD 控制器的设计
        5.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太阳X-EUV成像仪热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空间观测太阳的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典型空间观测太阳探测器的热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太阳X-EUV成像仪二维变姿态外热流的计算
    2.1 基本假设及计算流程
    2.2 成像仪在轨位置和速度矢量计算
    2.3 太阳的位置及辐射强度
    2.4 成像仪二维姿态角及姿态变换矩阵
    2.5 外热流的计算
        2.5.1 太阳直射热流
        2.5.2 地球反照热流
        2.5.3 地球红外辐射热流
    2.6 计算结果及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温探测器组件的热设计及试验验证
    3.1 低温探测器组件的结构
    3.2 热设计难点及CCD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3.3 低温探测器组件的热设计方案
    3.4 辐射冷板的优化设计
    3.5 能量走向分析
    3.6 热平衡试验
        3.6.1 试验方案
        3.6.2 试验工况
        3.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阳X-EUV成像仪热设计
    4.1 X-EUV成像仪的结构
    4.2 X-EUV成像仪的热环境
    4.3 镜头热控
    4.4 电箱热控
    4.5 指向机构热控
    4.6 导行镜和光度计热控
    4.7 X-EUV成像仪主动热控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X-EUV成像仪热分析计算
    5.1 热分析模型建立
    5.2 热控指标
    5.3 热分析工况定义
    5.4 热分析计算结果
        5.4.1 最大β角(88.6°)工况热分析结果
        5.4.2 最小β角(57.4°)工况热分析结果
        5.4.3 关机补偿工况热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X-EUV成像仪热平衡试验与热分析模型修正
    6.1 热平衡试验
        6.1.1 X-EUV成像仪整机热平衡试验
        6.1.2 X-EUV成像仪整星热平衡试验
        6.1.3 整机与整星热平衡试验的对比分析
    6.2 X-EUV成像仪热分析模型修正
        6.2.1 热分析模型修正技术发展现状
        6.2.2 X-EUV成像仪热分析模型状态
        6.2.3 X-EUV成像仪热分析模型修正流程
        6.2.4 修正方法
        6.2.5 修正结果及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C-17双通道大气数据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 [1]燃烧过程中重金属在线监测、释放和吸附机理的研究[D]. 屈文麒.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2]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D]. 陈俊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3]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环境检测与抗癌活性中的应用研究[D]. 郭文婷.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C-17飞机简介及设计特点分析[J]. 王洛. 航空科学技术, 2006(02)
  • [5]峰峰矿区煤矸石山对环境的污染分析[D]. 樊景森. 河北工程大学, 2007(02)
  • [6]高温气冷堆乏燃料干式贮存冷却系统瞬态分析[D]. 王冰. 清华大学, 2018(04)
  • [7]小型测绘无人机遥感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 张强.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4(11)
  • [8]运输机超低空空投大气扰动补偿控制研究[D]. 李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7)
  • [9]C-17双通道大气数据计算机[J]. 凌志勤. 国际航空, 1995(01)
  • [10]太阳X-EUV成像仪热控关键技术研究[D]. 李世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8)

标签:;  ;  ;  ;  ;  

C-17 双通道大气数据计算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