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对肝炎、肝硬化的辨证论治(论文文献综述)
徐由立[1](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初步探讨肠道差异菌群与甲基化相关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案,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中医院门诊招募慢性乙肝患者12例,其中脾胃湿热证有5例、肝郁脾虚证7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由6名健康志愿者构成,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三组样本的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变化情况,比较各组菌群结构特征;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甲基化感染相关蛋白DNMT1、MeCp2、E-cad、P53的浓度;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肠道菌群与DNMT1、MeCp2、E-cad、P53之间的关系。结果:1.本次研究的三组18个样本DNA共检测出1980988条高质量的Clean reads,得到8352条OTUs,这些OTUs分属于11个菌门,19个纲,25个目,45个科,89个种,146个属,其中健康对照组(3399)>脾胃湿热组(2654)>肝郁脾虚组(2299),三组样本共有的OTUs有263个,健康对照组和脾胃湿热组之间有469个交叉OTU,和肝郁脾虚组之间有445个交叉OTU,脾胃湿热组和肝郁脾虚组两组共有419个OTU,各组特有的OTU个数分别为健康对照组2748,脾胃湿热组1674,肝郁脾虚组2053。2.门水平上:本次研究三组样本均以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脾胃湿热组和肝郁脾虚组拟杆菌门丰度降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丰度升高,B/E值下降;科、属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慢性乙肝证候组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萨特菌属(Sutterella)、多尔氏菌属(Dorea)、毛螺旋菌下菌属(LachnospiraceaeUCG-008)、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9)、阿里松氏菌属(Allisonella)、Anaeroglobus属丰度升高,食物谷菌属(Victivallis)丰度降低,且脾胃湿热组检出链型杆菌属(Catenibacterium)和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两个菌属,肝郁脾虚组检出泰泽属(Tyzzerella);与脾胃湿热组比较,肝郁脾虚组检出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而链型杆菌属(Catenibacterium)、Intestinibacter菌属消失。经LEfSe分析,脾胃湿热组和肝郁脾虚组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上差异显着。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ALT、AST、GGT、TBIL、DBIL、TBA明显升高,HBV-DNA拷贝数高于检测下限(>1.0E+3),(P<0.05);与脾胃湿热组比较,肝郁脾虚组AST、GGT有所降低(P<0.05)。4.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慢性乙肝脾胃湿热组与肝郁脾虚组DNMT1、E-cad、P53、MeCp2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脾胃湿热组相比较,肝郁脾虚组E-cad、P53、DNMT1、MeCp2浓度有所上升,差异无意义(P>0.05)。5.脾胃湿热组DNMT1与B/E呈较强相关(r=0.772),E-cad、P53、MeCp2与B/E无明显相关(r<0.3,P>0.05),肝郁脾虚组E-cad与B/E呈较弱相关性(r=0.601),DNMT1、P53、MeCp2与B/E无相关性(r<0.4,P<0.05)。6.脾胃湿热组DNMT1与Proteobacteria呈较弱相关性(r=-0.589),E-cad、P53、MeCp2与Proteobacteria无明显相关性;肝郁脾虚组E-cad、P53、MeCp2、与Proteobacteria无相关性(r<0.5,P>0.05)。结论:1.本次研究证实慢性乙肝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微生物存在明显差异性;2.本次研究证实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具有各自的优势菌种;3.本次研究证实慢性乙肝的进展与宿主的DNA甲基化有关,DNMT1、E-cad、MeCp2、P53在影响宿主甲基化的同时可能也参与了慢性乙肝的进程;4.慢性乙肝状态下机体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肠道微生态失调和甲基化修饰,B/E值、差异菌Proteobacteria与甲基化蛋白DNMT1、E-cad、MeCp2、P53呈一定相关性,很有可能是肠道菌群通过甲基化修饰的方式干预了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在慢性乙肝中发挥作用,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黄淑芳[2](2002)在《养阴柔肝化瘀法在肝炎肝硬化治疗中应用初探》文中提出肝炎肝硬化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一直倍受国内外医学研究的关注。中医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对其病因病机有着深刻的认识,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在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治疗与实验探讨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临床观察显示,肝炎肝硬化患者,感受湿热之毒,其伤阴之弊胜于伤阳,临床上肝肾阴虚者并不少见。除共有的肝炎肝硬化症状外,许多患者舌质红暗或红嫩有瘀点、瘀斑,甚至舌红绛,显示出肝肾阴虚,瘀血阻滞的证候。在此病因、病机的基础上,针对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型患者,导师拟定了养阴柔肝化瘀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养阴柔肝化瘀法治疗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型患者进行了初步探讨,分为理论探讨、导师经验和临床观察三个部分。理论探讨:在对古今中西医有关文献的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肝炎肝硬化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认为湿毒耗伤肝血,脾湿肝郁,瘀血凝于肝络,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肝体枯萎变硬而失用是肝炎肝硬化的基本病机。治疗应分期、分型论治,注重调理气血阴阳平衡。 导师经验:总结了导师治疗肝炎肝硬化的辨证思路与方法。即正确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准确把握正、邪对病机变化规律的影响;注重脏腑相关,气血同调;对肝肾阴虚型的患者,倡导养阴柔肝化瘀,平衡气血阴阳的治疗方法。临床观察:为了解养阴柔肝化瘀法治疗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适应证、应用指征及方法,临床观察了3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接受养阴柔肝化瘀法治疗后的症状证候表现及理化检查指标的变化。治疗时,予患者口服根据养阴柔肝化瘀法制定的方剂,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比较,根据养阴柔肝化瘀法制定的方剂在改善肝肾阴虚型患者症状证候,降低ALT、TBIL、GLO,缩小脾脏厚度及升高ALB上疗效显着。临床疗效分析表明,养阴柔肝化瘀法有改善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型患者临床症状、证候,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胆汁排泄,提高血浆白蛋白及减轻门静脉高压的功效。从患者的中医证候上来看,除纳呆、胁痛、腹胀、乏力外,因所有患者皆具备舌红、舌暗红、舌嫩红、舌体瘦红,苔少或无苔的证候,故舌红、舌暗红、舌嫩红、舌体瘦红,苔少或无苔是临床应用养阴柔肝化瘀法的重要指征,而其他证候(诸如眼干涩、五心烦热、低热、耳鸣、耳聋、头晕、眼花等)则不必悉具。综观治疗的全部过程,养阴柔肝化瘀法组方药性柔和,可坚持较长时间服用。但因其药性偏凉、偏于滋腻且活血化瘀力量较强,故寒湿内停、脾肾阳虚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应用。此外,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疾病发生演变,出现伤阳或湿停的证候变化,临床用药应泥法不泥方,随机应变,对证处理,灵活化裁,以取得更好疗效。
赵丽红[3](2014)在《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炎肝硬化是由于肝炎病毒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的终末阶段,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破坏正常肝小叶的结构,代之以再生结节和假小叶,使肝脏正常血液供应被破坏,临床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及肝功能障碍等。根据中医理论,肝炎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存在肝主疏泄和藏血功能的异常,其中“肝藏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瘀、阴虚等基本病机。本研究拟从分析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入手并由病理反推生理,为阐释“肝藏血”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一定依据。目的1梳理“肝藏血”的理论与肝炎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分析中医对肝炎肝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构建探讨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相关性的研究思路。2基于临床横断面调查数据,分析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其“肝藏血”功能异常相关的证候要素血瘀、阴虚等的表现特点。3基于临床横断面调查数据,分析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时微观指标的表现特点,为进一步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提供参考依据。4基于临床横断面调查数据,分析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并由病理反推生理,为阐释“肝藏血”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一定依据。方法1构建研究思路通过梳理中医对“肝藏血”功能及功能异常表现和肝炎肝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西医对肝脏生理和肝炎肝硬化病理生理的认识,归纳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的证候要素以及微观指标,构建探讨两者间相关性的研究思路。2临床数据采集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运用课题组统一制订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采集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等微观指标。3制订《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供本课题研究使用)参照现行的多个诊疗共识,结合前期文献回顾与临床调查结果,并经过二轮专家论证制订。4制订《肝炎肝硬化常见症状与证候要素量化表》根据信息采集表中对中医症状和体征的量化分级形成,证候要素量化得分为相关症状、体征得分的加和。5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录入,数据清洗,数据类型转换等。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6.1分析分布特点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三组间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统计推断以0.05作为检验水准。6.2分析相关性(1)线性趋势图:观察血瘀、阴虚的证候要素量化得分与微观指标水平均值的线性趋势。(2)简单相关分析:连续、分类变量分别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3)多元线性回归:以血瘀、阴虚的证候要素量化得分为因变量,微观指标水平为自变量,自变量筛选采用逐步回归法。(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判定为血瘀或阴虚合并血证为因变量,以微观指标是、否异常为自变量,采用进入法分别进行单自变量的模型拟合。(5)逐步贝叶斯判别分析:以是、否判定为血瘀或(和)阴虚以及其是、否合并各血证作为因变量,以微观指标为自变量,自变量筛选采用Wilks’ Lambda法。结果1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相关性的研究思路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肝藏血”功能异常的血瘀、阴虚等基本病机密切相关。以统计学方法为工具,探讨患者的血瘀、阴虚(或合并血证)与微观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脾脏体积、胃镜检查、肝脏储备功能、血管活性物质等指标)的相关性。2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2.1常见证候要素的分布80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血瘀503例,阴虚448例,湿热257例,气滞438例,气虚517例,阳虚428例,水停462例。2.2血瘀、阴虚的分布在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中,血瘀分别占52.50%、69.60%,量化得分分别为4.97±2.41、5.96±2.61(P<0.05);阴虚分别占55.40%、56.30%,量化得分分别为5.33±2.05、5.55±2.15(P>0.05)。2.3血证的分布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患者在代偿期/失代偿期分别有5例/38例,5例/33例,7例/16例,72例/78例,43例/70例。齿衄多合并鼻衄,吐血多合并便血,前者两期均有分布,后者主要分布在失代偿期。2.4血瘀、阴虚与血证组合的分布67.40%的吐血、71.00%的便血、91.30%的紫斑、92.00%的齿衄及96.40%的鼻衄患者均合并血瘀或(和)阴虚。血瘀、阴虚得分在血瘀、阴虚与(血瘀合阴虚)分别合并各血证的三组间存在差异,在合并紫斑、吐血、便血时均较高。3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时微观指标的表现特点3.1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瘀出现或程度加重时微观指标的表现特点分别比较患者血瘀组与非血瘀组、血瘀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微观指标水平的差异以及血瘀在各微观指标是、否异常两组的分布和得分差异,在血瘀出现或程度加重时,微观指标的变化有:(1)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降低;(2)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3)白蛋白、白球比、前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4)MELD、Child-Pugh评分升高;(5)脾脏长径增长、厚径增厚;(6)门静脉内径增宽、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减低,等。比较患者血瘀分别合并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时在各微观指标是否异常两组的分布差异,在血瘀合并血证出现时,微观指标的变化有:(1)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降低;(2)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3)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降低;(4)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升高,等。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肝炎肝硬化患者阴虚出现或程度加重时微观指标的表现特点分别比较患者阴虚组与非阴虚组、阴虚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微观指标水平的差异以及阴虚在各微观指标是、否异常两组的分布和得分差异,在阴虚出现或程度加重时,微观指标的变化有:(1)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2)球蛋白升高、白球比降低;(3)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降低;(4)脾脏厚径增厚;(5)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升高、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减低;(6)NO水平降低,等。比较患者阴虚分别合并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时在各微观指标是、否异常两组的分布差异,在阴虚合并血证出现时,微观指标的变化有:(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降低;(2)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3)MELD评分升高;(4)肝固有动脉内径扩张,等。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瘀、阴虚与(血瘀合阴虚)三组间微观指标的表现特点比较血瘀组、阴虚组与(血瘀合阴虚)组及其分别合并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时三组间指标水平的差异,微观指标的变化有:(1)血瘀或(血瘀合阴虚)与阴虚相比,白蛋白、白球比、总蛋白降低,MELD、Child-Pugh评分升高,门、脾静脉流速降低;(2)(血瘀合阴虚)与阴虚相比,红细胞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3)阴虚或(血瘀合阴虚)与血瘀相比,5-HT、NO水平降低;(4)阴虚与血瘀相比,门静脉内径变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等。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4.1肝炎肝硬化血瘀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总结血瘀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在线性趋势、简单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表现,与血瘀呈正相关的微观指标有:(1)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降低;(2)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3)球蛋白升高,白蛋白、白球比降低;(4)脾脏厚径增厚;(5)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减低、门静脉内径增宽;(6)AT-Ⅱ水平升高;(7)MELD、Child-Pugh评分升高;(8)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等。总结血瘀分别合并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时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在简单相关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表现,与血瘀合并血证呈正相关的微观指标有:(1)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2)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3)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升高,等。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肝炎肝硬化阴虚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总结阴虚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在线性趋势、简单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表现,与阴虚呈正相关的微观指标有:(1)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2)白球比、前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3)门静脉内径变窄、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升高、肝固有动脉内径扩张;(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5)5-HT、TNF-α、NO水平降低,等。总结阴虚分别合并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时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在简单相关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表现,与阴虚合并血证呈正相关的微观指标有:(1)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2)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3)肝固有动脉内径扩张,等。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肝炎肝硬化血瘀、阴虚与(血瘀合阴虚)三组间的判别分析在判别血瘀、阴虚与(血瘀合阴虚)时有贡献的微观指标为红细胞、白蛋白、门静脉内径、5-HT和TNF-α。在判别血瘀、阴虚与(血瘀合阴虚)分别合并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时有贡献的微观指标为红细胞、白细胞、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Child-Pugh评分和NO。结论1随着肝炎肝硬化血瘀程度的加重,门静脉高压加重,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加重,肝脏储备功能降低,肝脏凝血功能障碍,等。(?)2随着肝炎肝硬化阴虚程度的加重,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功能障碍,肝脏合成血浆蛋白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加重,等。3从肝炎肝硬化的病理反推生理,初步表明,“肝藏血”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脾脏功能、肝脏合成血浆蛋白功能、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功能、肝脏储备功能等有一定相关性。
施梅姐[4](2010)在《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的乙肝肝硬化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索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候特征、证候演变规律及中医辨证治疗规律,为制定及优化乙肝肝硬化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运用SPSS13.0软件采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中医院2002年10月一2010年4月共593例符合乙肝肝硬化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例资料。从人口学信息、中医证候及治疗等方面,探索岭南地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及治疗规律。结果1.发病概况对593例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发现,其病例来源于肝病科(380例)、消化科(213例)。其中男性475例,女性118例,男性约占80%;年龄最大92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52.94±13.19岁;病程从1天到50年不等,平均病程约11.68±10.40年;平均住院次数1.94±1.79次,多次入院率为35.8%;死亡率为7.75%;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占83.8%(497例),通常死于多种并发症,本研究中并发肝癌者107例(45%),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7例(24%),自发性腹膜炎32例(14%),肝性脑病27例(12%),肝肾综合征11例(5%)。2.证候特征从乙肝肝硬化的常见症候上看,患者常见的症候有二十余种,如乏力、腹胀、双下肢浮肿、身目黄染、口干口苦、胁痛、纳差、眠差、小便少、便溏等,其出现频率均在10%以上,其中以疲倦乏力、腹胀出现频率最高,分别占85.2%及54.8%。从舌脉象上看,其中舌暗红275例(46.4%),舌暗淡109例(18.4%);苔黄腻145例(24.5%),苔白腻52例(8.8%);脉弦滑291例(49.1%),脉弦细124例(20.9%)。舌质以舌暗红、暗淡者多见,苔黄腻明显多于苔白腻,脉弦滑明显多于脉弦细,说明夹湿夹热者多见。从中医辨证证型来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情复杂,证型多变,病例大都是复合证型,其前十位的中医证型排列如下:肝郁脾虚,湿瘀互结>肝郁脾虚,湿热瘀结>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热伤胃络>肝郁脾虚>脾气亏虚,湿浊中阻>湿热瘀结>脾气亏虚,湿热蕴结>肝肾阴虚,湿瘀互结型。3.治疗规律特征乙肝肝硬化的中医治则的78%为标本兼治;其治法与中医证型相互呼应,所收集病案的中医治法居前的排列如下:疏肝健脾、祛湿活血>疏肝健脾、清热祛湿活血>清热祛湿>疏肝健脾、清热祛湿>清热凉血止血>疏肝健脾>健脾祛湿>健脾清热祛湿>清热祛湿活血>补益肝肾、清热祛湿。其中常见的中成药依次排列顺序如下:复方鳖甲软肝片、五味子制剂、鸡布茵颗粒、易善复胶囊、舒肝健脾颗粒、肝复乐、安络化纤丸、肝纤丸、肝泰乐、益血生安珐特、八宝丹。其中常见中药汤剂依次排列顺序如下:柴芍六君汤、茵陈五苓散、苍牛防己黄芪汤、五苓散、茵陈蒿汤、三黄泻心汤、四君子汤、一贯煎、实脾饮、滋水清肝饮、柴胡疏肝散、四逆散。所使用的药物归类在前十位的种类如下:利水渗湿药>益气健脾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养血药>化湿药>消食药>滋阴药>止血药,并佐以祛风除湿药、辛温/温里药、化痰药、安神药。出现频数在80次以上的药物有:茯苓、白术、甘草/炙甘草、柴胡、茵陈、枳壳/枳实、白芍、泽泻、猪苓、丹参、太子参、郁金、川朴、川牛膝/怀牛膝、大腹皮、淮山、赤芍、益母草、黄芪、党参、苍术、陈皮、布渣叶。结论通过对593例病案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乙肝肝硬化患者具有男性发病率高、年龄偏大、病程较长、住院次数较多、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从临床症候来看,其病情复杂,寒热掺半,虚实夹杂,湿、热、瘀邪为病变过程中主要致病因子和病理产物,病理阶段有气分、血分之分;其主要的中医证型是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湿浊中阻、湿瘀互结、湿热瘀结等,多以复合证型出现,而肝郁脾虚是乙肝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一种证型。从诊治方法来看,乙肝肝硬化的诊治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乙肝肝硬化的治则以标本兼治为主,治法以疏肝健脾、清热、祛湿、活血为主要大法。其主要的中成药以软肝散结、抗纤维化药物为主,如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肝纤丸,中药汤剂以疏肝健脾、利水消肿类为主,如柴芍六君汤、苍牛防己黄芪汤、五苓散、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实脾饮等。总之,乙肝肝硬化的辨证论治当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准则,分期分阶段进行辨证用药,并结合其他多种中医治疗方法进行诊疗。
赵姗姗[5](2014)在《丹黄方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作用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拟采用丹黄方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旨在通过临床观察验证此方在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方面的疗效,为其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法:将符合乙肝后肝纤维化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qd,iv,连续给药30天)、水飞蓟素(起始治疗剂量:一次1粒,一日三次;维持剂量:一次1粒,一日二次。饭前用适量液体吞服,连续给药8周)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黄方治疗6个月,1剂/日,2次/日。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变化、肝纤维化指标变化、APRI、Fibrolnd的变化及B超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显着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2)肝功能结果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肝功能均有显着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显着降低,低于对照组(P<0.05)。4)血小板(PLT)比值指数、肝纤维化指数的数值:治疗前,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APRI、Fibrolndex的数值均有显着降低,低于对照组(P<0.05)。5)肝门静脉主干、脾厚等指标:治疗前,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肝门静脉主干、脾厚等指标均有显着降低,低于对照组(P<0.05)。6)毒副作用比较: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丹黄方可以显着缓解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血小板(PLT)比值指数、肝纤维化指数的数值及肝门静脉主干、脾厚等指标,且无不良反应,效果理想,而其作用机理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李小红[6](2012)在《滋木丹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瘀毒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滋木丹颗粒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瘀毒型患者的生化、影像学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瘀毒型患者完整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给予治疗组滋木丹颗粒治疗,给予对照组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白蛋白、脾脏厚度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胸胁隐痛、腰酸腿软、两眼干涩、虚烦失眠、纳差、腹胀等症状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白蛋白、脾脏厚度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生化指标和症状改善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滋木丹颗粒能明显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瘀毒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升高白蛋白,降低转氨酶、胆红素、球蛋白和回缩脾脏的作用,在改善患者症状和肝脏生化方面优势明显,短期内对改善门静脉直径宽度未见明显效果。
商永红[7](2012)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PRO量表特异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分析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atientreportedoutcomes,PRO)在不同人群中应用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以评价其区分度。方法运用课题组先期研制的肝炎后肝硬化中医PRO量表,明确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临床所采集的住院患者资料,符合入组条件的10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50例消化溃疡患者,以及5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临床调查。通过鉴别指数法、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对量表分别在三组人群中应用的每条条目得分的区分度进行考评,以Mann-Whitney U检验对量表总分区分度进行考评,并据此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剔除区分度低的条目。以克朗巴赫α系数法评价其信度。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剔除条目有第2条目腹痛(冷痛,胀痛,刺痛,隐痛,窜痛,抽扯痛),第3条目胁痛(灼热痛、胀痛、刺痛、隐痛、窜痛、抽扯痛、闷痛),第8条目头痛(胀痛、刺痛、隐痛、抽扯痛、空痛、灼热痛),第11条目周身疼痛(刺痛,隐痛,窜痛,酸痛)此四个条目的子条目区分度均差故剔除子条目,第9条目头重,第18条目龈衄,第19条目目干涩,第22条目眼胀痛,第27条目感冒,第34条目嗳气,第49条目周身烘热。修订后的肝炎后肝硬化中医PRO量表共50+1个条目,进行Mann-Whitney U Test,健康人组和肝炎肝硬化患者组P=0.000,消化性溃疡患者组和肝炎肝硬化患者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组和健康人组:P=0.001,检验水准H0=0.01,P值均小于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形成由50+1个条目组成的肝炎后肝硬化中医PRO量表,从而评价量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肝炎后肝硬化中医PRO量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及健康人三类人群之间有良好的区分度,可有效用于中医对肝炎后肝硬化的生命质量及临床疗效的评价。
闫玉光[8](2011)在《“减权法”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量化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基于中医证候复杂、多态的特点,借鉴证素辨证方法,对收集到的79个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征信息进行证素拆分,并根据权重赋予不同分值进行计算,实现中医对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的定量分析,从而达到中医证候分类诊断的客观化与规范化目的。方法运用课题组先期研制的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量表,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采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一般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根据证素辨证原理,将患者的每个四诊信息分解成证素,利用自行研究的“减权法”为每个证素赋值,计算出每个患者症状中各个证素所占的百分比。依据前期临床调查发现的肝炎后肝硬化常见的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湿热内蕴证及瘀热蕴结证五个证候的各自辨证特点,结合证素的百分比情况判定患者的证候。再利用《证素辨证学》中提供的“双层频权剪叉算法”,对相同的病例资料进行辨证并得出证候诊断结果。最终,以专家辨证结果为标准,使用SPSS 16.0软件,对“减权法”和“双层频权剪叉算法”所得出的辨证结果进行McNemar检验和Kappa检验,检验二者之间的优势性和一致性。结果79例病倒中,专家辨证示;肝肾阴虚证12例;脾肾阳虚证2例;瘀热内蕴证5例;湿热内蕴证26例;肝郁脾虚证28例,气虚血瘀证6例;根据减权法计算,肝肾阴虚证的证素百分比权值结果中以阴虚、热、气虚三者为主。脾肾阳虚证的以阳虚、寒、湿、气虚四者为主。瘀热内蕴证的以热、血瘀、气滞三者为主。湿热内蕴证以湿、热、气滞三者为主。肝郁脾虚证以气滞、气虚、湿三者为主。而证素百分比权值结果不符合上述五种证型的为气虚血瘀证。以其对全部病倒进行辨证,结果与专家辨证完全一致的41例,部分一致12例,错误26例;运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判定结果与专家辨证完全一致的42例,部分一致11例,错误26例;二者间优势性检验(McNemar)结果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一致性(Kappa)检验的结果示二者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通过对79例病例资料辨证分析证实,在对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的量化诊断中,“减权法”与“双层频权剪叉算法”具有相同的优势性及极高的一致性。2.“减权法”可根据实际相关证素的数量来动态计算证素的权值,不用查询和记忆证素的权值,较“双层频权剪叉算法”简便且易于操作。3.本研究提出的量化诊断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医生辨证过程中的主观臆测,从而为中医临床诊治肝炎后肝硬化提供客观、有效的工具。
吕善东[9](2006)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治疗近况》文中研究指明
张邦桑[10](1974)在《祖国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用中医中药治疗类似肝炎的病症已有悠久的历史,取得较好的成就。近年来,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的发病人数较多,各地医务人员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运用中医药治疗肝炎者日趋普遍,因此在肝炎的医疗实践和理论认识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中医没有肝炎这一名称,只能从其见证诸如黄疸、胁痛、腹胀……等表现中来按照四诊八纲,脏腑经络,以审病求因,审因论治,又由于肝炎在当前还是一个较为
二、中医对肝炎、肝硬化的辨证论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对肝炎、肝硬化的辨证论治(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乙肝的认识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病机概述 |
1.3 证候探索 |
1.4 中医药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乙肝的认识 |
2.1 病原学 |
2.2 流行病学 |
2.3 发病机制 |
2.4 治疗 |
3 肠道菌群的研究概况 |
3.1 肠道菌群的结构 |
3.2 肠道菌群的主要功能 |
3.3 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的因素 |
3.4 肠道菌群研究方法 |
4 肠道菌群在乙肝中的研究现状 |
5 肠道菌群应用于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 |
5.1 脾虚证的微生态研究 |
5.2 湿热证的微生态研究 |
5.3 肾阳虚证的微生态研究 |
5.4 其它证型的微生态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一.利用16SrDNA测序技术对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诊断标准 |
2.3 排除纳入标准 |
3 实验材料 |
3.1 主要试剂 |
3.2 主要仪器 |
4 实验方法 |
4.1 粪便标本采集 |
4.2 肠道菌群DNA的提取 |
4.3 肠道菌群DNA的 PCR扩增 |
4.4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
4.5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4.6 测序数据处理 |
4.7 统计学分析 |
5 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肠道菌群检测结果 |
5.3 OTU聚类分析 |
5.4 Alpha多样性分析 |
5.5 Beta多样性分析 |
5.6 组间显着性差异metastats分析 |
5.7 群落结构分析与热图 |
5.8 群落相似度比较 |
5.9 LEfSe分析 |
二.肠道菌群与DNA甲基化相关指标的关联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实验材料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血液标本采集 |
3.2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3.3 ELISA法检测血浆HBV慢性感染相关指标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HBV-DNA定量 |
5.2 肝功能检测结果 |
5.3 DNA甲基化相关蛋白检测结果 |
5.4 肠道菌群与DNA甲基化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
1 四川地区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现状分析 |
2 慢性乙肝相关菌属分析 |
3 慢性乙肝不同证型相关菌属分析 |
3.1 脾胃湿热证菌群分析 |
3.2 肝郁脾虚证肠道菌群分析 |
4 DNA甲基化相关蛋白分析 |
5 DNA甲基化与中医证型分析 |
6 肠道菌群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分析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养阴柔肝化瘀法在肝炎肝硬化治疗中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病因病机 |
1.1 古代中医对胁痛、积聚、臌胀的认识 |
1.1.1 胁痛的病因病机 |
1.1.2 积聚的病因病机 |
1.1.3 臌胀的病因病机 |
1.2 现代中医对肝炎肝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疫毒感染的病因理论 |
1.2.2 湿热内蕴的病机观 |
1.2.3 情志内伤使疾病迁延难愈 |
1.2.4 饮食不节、嗜酒过度加重疾病损害 |
1.3 西医对肝炎肝硬化的认识 |
2 治法治则 |
2.1 古代中医对胁痛、积聚、臌胀的辨证论治 |
2.1.1 胁痛论治 |
2.1.2 积聚论治 |
2.1.3 臌胀论治 |
2.2 现代中医对肝炎肝硬化的辨证论治 |
2.2.1 治肝为重理论 |
2.2.2 攻补兼施理论 |
2.2.3 化瘀为先理论 |
2.2.4 补土为主理论 |
2.2.5 分期论治理论 |
2.2.6 辩病与辨证结合理论 |
2.3 肝炎肝硬化的西医治疗概况 |
2.3.1 抗病毒治疗 |
2.3.2 调节免疫功能 |
2.3.3 抗纤维化治疗 |
2.3.4 基因治疗 |
2.3.5 腹水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导师经验 |
1 湿毒内伏的病因病机学理论 |
2 注重正气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
3 倡导养阴柔肝化瘀的治疗方法 |
4 脏腑相关,气血同调 |
5 分期论治,谨守病机 |
6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7 强调情志饮食调节的重要性 |
前言 |
第三部分 临床观察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观察对象 |
1.1.1 病例选择 |
1.1.2 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 |
1.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2 中医辨证标准 |
1.1.2.3 分级标准 |
1.1.3 中医证候积分法 |
1.1.4 纳入病例标准 |
1.1.5 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症及剔除病例) |
1.2 观察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药物组成 |
1.2.3 观察项目 |
1.2.3.1 临床观察 |
1.2.3.2 病原学检测 |
1.2.3.3 生化检测 |
1.2.3.4 B超检查 |
1.2.4 疗效评价标准 |
1.2.4.1 综合疗效评价标准 |
1.2.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1.2.4.3 理化检查指标改善比较 |
1.2.4.4 不良反应 |
1.2.5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结论 |
2.1 临床资料分析 |
2.1.1一 般资料 |
2.1.2 病原学检测 |
2.1.3 理化检查指标 |
2.2 疗效总结 |
2.2.1 中医证候学变化 |
2.2.1.1 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比较 |
2.2.1.2 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2.2 治疗前后患者理化检查指标比较 |
2.2.3 总有效率分析 |
2.2.4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疗效分析 |
3.1.1 中医疗效分析 |
3.1.2 西医疗效分析 |
3.1.3 疗效讨论 |
3.2 病因病机分析 |
3.3 养阴柔肝化瘀法的作用机制分析 |
3.3.1 中医立法组方分析 |
3.3.2 西医临床药理观察 |
参考文献 |
综述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分型 |
3 辨证论治 |
3.1 早期肝硬化的治疗 |
3.2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
3.2.1 益气、活血、化瘀利水类 |
3.2.2 健脾、活血、软肝利水类 |
3.2.3 疏肝、健脾益气、利水类 |
3.2.4 清利湿热,软肝散结利水法 |
3.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中药药效机制的研究 |
4.1 单味中药的临床实验研究 |
4.2 复方制剂的临床实验研究 |
5 问题与展望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3)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一 肝硬化的中医证候与西医指标关系的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肝藏血”的现代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相关性的研究思路探讨 |
第一节 中医关于肝藏血的认识 |
第二节 中医对肝炎肝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三节 西医对肝脏生理及肝炎肝硬化病理生理的认识 |
第四节 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相关性的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见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研究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第一节 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时微观指标的表现特点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第二节 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 |
一、乙肝肝硬化的中医病名认识 |
二、乙肝肝硬化病因病机的探讨 |
三、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进展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结果 |
讨论 |
一、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一般情况概述 |
二、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候规律探讨 |
三、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探讨 |
四、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规律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丹黄方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作用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肝炎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
2. 肝炎肝纤维化的现代医学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
3. 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4 分组 |
1.5 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7 疗效标准 |
1.8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治疗 |
1.1 病因病机 |
1.2 治疗 |
2. 本组方药组成及功效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
综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滋木丹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瘀毒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及辨证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辨证标准 |
2.3 证候积分法 |
2.4 用药前观察指标 |
2.5 用药期间观察指标 |
2.6 临床观察方法 |
2.7 疗效评价标准 |
2.8 证候疗效制定标准 |
2.9 生化检查指标的比较 |
2.10 上腹部 B 超检查的比较 |
2.11 不良反应的观察 |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临床资料分析 |
4.2 疗效 |
4.3 不良反应的观察 |
5 讨论 |
5.1 疗效分析 |
5.2 临床研究结果 |
5.3 本临床研究的科学性 |
5.4 本临床研究的不足 |
第二部分 导师学术思想及实验方剂 |
1 提出瘀毒为本病之关键 |
2 倡导治肝重脾肾 |
2.1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2.2 肝肾同源 |
2.3 疏肝与养肝结合 |
2.4 病变日久保护肾气 |
3 临床实验方剂 |
3.1 滋木丹颗粒方药组成 |
3.2 滋木丹颗粒功效 |
3.3 滋木丹颗粒方解 |
3.4 滋木丹颗粒配伍特点 |
3.5 滋木丹颗粒方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三部分 综述 |
1 传统中医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2 现代医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认识 |
2.1 肝细胞凋亡与炎症坏死 |
2.2 肝细胞再生与结节形成 |
2.3 结构的改变 |
2.4 血管的改变 |
3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西医治疗 |
3.1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治则治法 |
3.2 乙型肝炎肝硬化西医治疗概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肝炎后肝硬化中医PRO量表特异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减权法”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量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证候的历史渊源及其动态性与过渡性 |
2 中医证候量化的经典含义 |
3 量化研究是证候规范化的必经途径 |
4 结论 |
5 展望 |
正文 |
1 临床资料 |
2 试验方法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肝炎后肝硬化中医治疗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方加减治疗 |
2 专方治疗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展望 |
四、中医对肝炎、肝硬化的辨证论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研究[D]. 徐由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2]养阴柔肝化瘀法在肝炎肝硬化治疗中应用初探[D]. 黄淑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2(02)
- [3]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赵丽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4]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D]. 施梅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5]丹黄方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作用的临床观察[D]. 赵姗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1)
- [6]滋木丹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瘀毒型)的临床研究[D]. 李小红. 陕西中医学院, 2012(03)
- [7]肝炎后肝硬化中医PRO量表特异性评价研究[D]. 商永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6)
- [8]“减权法”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量化中的应用[D]. 闫玉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01)
- [9]肝炎后肝硬化中医治疗近况[J]. 吕善东. 广西中医药, 2006(05)
- [10]祖国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J]. 张邦桑. 重庆医药, 19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