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海温与副高异常关系的初步研究

低海温与副高异常关系的初步研究

一、低海温与副高异常的关系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钱琦雯,梁萍,祁莉[1](2021)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活动与变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是太平洋上空的永久性高压环流系统,其季节内活动对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异常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西太副高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西太副高位置的季节内变率特征及其可能机制和对周边天气气候的影响:西太副高的季节内振荡表现为纬向和经向位置的变动,主要周期为10~20天和30~60天;西太副高的季节内异常活动对亚洲东部气温、降水及台风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热带系统、中高纬环流、南亚高压等大尺度系统通过引起大气环流的异常,影响西太副高季节内异常活动,遥相关是这些系统影响西太副高的重要方式之一;西太副高对前期和同期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海温存在显着响应,ENSO(El Ni1o-South Oscillation)的不同位相和演变背景对西太副高的季节内异常有调制作用,El Ni1o发展年和衰退年、La Ni1a发展年和衰退年,西太副高的纬向和经向位置变化的时间和强度都呈现出显着差异。针对西太副高季节内变率的研究尚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例如多时间尺度变率相互作用、海陆冰外强迫、平流层和对流层相互作用等对西太副高季节内活动的影响。

段欣妤,薛峰,郑飞[2](2021)在《超长La Ni?a事件背景下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1999~2000年和1984~1985年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基于多种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次超长La Ni?a事件中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选取的两次事件分别发生在1984~1985年和1999~2000年,但强度有明显差异,其中前者为中等强度事件,而后者则为强事件。在两次事件过程中,暖池对流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偏东偏弱,但季节内变化有很大差异。对强事件而言,6月对流开始发展,异常值在7月达到最大,8月稍弱,这与La Ni?a年合成结果一致,表明La Ni?a信号主导了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与此不同的是,在1984~1985年事件中,6月和8月对流偏强,7月偏弱,呈双峰型异常变化。分析表明,当前一个月海温偏高时,后一个月对流偏强,减弱了太阳辐射,造成局地海温降低,偏低的海温又反过来抑制了后一个月的对流发展,暖池地区局地海气相互作用在中等强度La Ni?a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两次超长La Ni?a事件中,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过程和影响因子有很大差异。此外,由于副高偏东,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总体上偏少。

冯文[3](2020)在《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是造成海南岛大范围洪涝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2000年、2008年和2010年10月份海南岛东半部的三次重大洪涝灾害就是由该类暴雨引发的。为了系统研究此类暴雨形成、加强和维持的机制,增进对热带地区暴雨的认识,本文利用海南省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NCEP、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暴雨过程中多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深对流触发、发展和维持的机制,以及中尺度系统的动力、热力学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气候统计上发现,海南岛降水随时间变化分布形态与越南中北部地区较为相似,但与华南其他各区存在较大差异,双峰结构不明显,随着暴雨级别的提高,单峰现象愈加显着。全年降水峰值出现在秋汛期内,且近50%的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都出现在秋汛期,其中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日占全年总数高达58%。秋汛期特大暴雨降水强度地理分布非常有规律性,整体呈一致的东多西少的态势。40年平均风场分析发现低空偏东强风带在南海北部的出现和逐候加强是秋汛期内最显着的环流特征,其形成的机制是秋季南北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导致海陆之间相对涡通量的增大,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急流。(2)从多个个例的合成场上发现,南亚高压、中纬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南海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是秋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暴雨发生期间,北半球亚洲区内ITCZ异常活跃,南海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南撤速度缓慢,比常年平均异常偏北偏强。南亚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东偏南,东亚中纬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也比常年明显偏强。造成暴雨增幅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支流,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和大陆冷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3)从不同强度个例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天气系统配置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正好位于南海北部上空,高层存在稳定的辐散区;对流层中、低层,热带扰动、中纬槽后冷高压和副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北部地区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梯度加大,海南岛上空锋区结构建立,涡旋增强和维持,同时诱发偏东低空急流。海南岛正处这支偏东低空急流的出口区左侧,风向风速辐合明显。强的秋汛期暴雨降水个例的急流核强度、长度、厚度,以及急流上方的风速梯度远大于弱个例。最强降水日中强个例的低空急流核正好位于海南岛东部近海上空,在水平方向上稳定少动,垂直方向和风速上则脉动剧烈,有利于强降水激发。弱个例的急流核在水平方向上东西振荡明显,在垂直高度和风速上变化很小,不利于强降水在固定区域的维持。(4)从个例的模拟分析中发现,湿中性层结、非绝热加热和水平运动导致的锋生以及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深对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中性层结的形成是弱冷锋后的稳定层结区向热带扰动外围偏南风所带来暖湿气团的不稳定层结区过渡带来的垂直层结变化的结果。暴雨过程中非绝热加热项和水平运动项在局地锋生的过程中贡献最大。低层和中层风切变影响下的回波结构变化和移动方向、速度有助于解释回波“列车效应”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的线性和非线性求解,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中中尺度涡旋生成和加强,与水平风切变、积云对流潜热释放、垂直风切变或低空急流以及冷空气有关。其中强盛的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热带中尺度涡旋垂直运动振幅的增强起主要作用,有利涡旋的发展和维持。(5)地形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岛地形高度的变化对东部暴雨量级有显着影响。由于地形存在,迎风坡前强烈抬升的气流凝结形成降水导致大量凝结潜热释放,潜热释放又反馈增强对流区暖心结构,进而加强其垂直运动,对对流形成正反馈效应,这也是海南岛东部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刘佳,晏红明,李艳春[4](2020)在《2019年初夏云南异常高温干旱的环流影响因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云南省125站1961~2019年降水资料及ERA5逐日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水汽输送特征、太平洋及印度洋海温异常等方面,对2019年初夏云南异常高温干旱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抑制了孟加拉湾印缅槽的发展和孟加拉湾暖湿空气向云南地区的输送。另外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导致同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异常偏南、南亚高压异常偏北。西风急流异常偏南,利于西风带上的副热带槽脊波动到达青藏高原西侧,在山脉的阻挡下,西风槽移速减缓。槽前上升气流令高原地区大气热源异常偏强,进而在热源中心上空制作负涡度,令南亚高压异常偏北。云南地区位于对流层高层异常反气旋南部,强劲的下沉绝热增温效应,加之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偏少,引发了初夏持续性高温干旱事件。

钱代丽,管兆勇[5](2019)在《滤除ENSO信号前后夏季热带印度洋海盆尺度海温距平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不同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哈得来海表温度和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特征指数,对比分析了ENSO背景下的夏季印度洋海盆尺度模(Indian Ocean basin mode,IOBM)与独立于ENSO的纯IOBM(pure Indian Ocean basin mode,IOBMP)对西太副高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滤除前期ENSO信号后,西北太平洋上为海温负距平,并在其西北侧强迫出Gill型反气旋。另外,印度洋与海洋性大陆间存在西高东低的海温距平梯度,印度洋正、负海温距平激发出的赤道开尔文波影响至海洋性大陆西部地区,强迫出的异常大气环流关于赤道基本对称。加之此时中国南海至西北太平洋地区降水偏弱,潜热释放偏少,从而非绝热冷却,导致西太副高异常偏强、偏南。而在前期厄尔尼诺的影响下,次年夏季印度洋与海洋性大陆地区均有利于出现海温正距平,开尔文波的影响偏强、偏东,强迫出的异常环流偏向北半球,通过"埃克曼抽吸"和非绝热冷却在对流层低层制造出异常负涡度进而影响西太副高,使其明显偏强、偏西、偏南。由于IOBMP在2和8年周期上对西太副高的影响最明显,而ENSO信号中主要是3—7 a的短周期振荡,因此,ENSO背景下的印度洋变暖对西太副高的遥强迫实际包含了来自热带中太平洋的3—7 a周期信号的滞后影响和印度洋地区局地变化特别是2和8年周期变化的作用。这些结果为人们深入理解西太副高变化规律和做出有效预报提供了线索。

王佳琪[6](2019)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性过程中的风雨分布变化特征》文中指出热带气旋(TC)北上过程中,常与中纬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而发生变性(ET),其结构和风雨分布也将产生明显变化,故变性热带气旋(ETTC)风雨落区预报具有较大难度。本文首先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CMA/STI)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对1987-2016年西北太平洋ETTC的时空分布和活动规律进行统计;然后利用美国飓风联合警报中心(JTWC)最佳路径资料、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全球多平台热带气旋风场资料(MTCSWA)和CMORPH降水资料、日本卫星云顶黑体辐射温度(TBB)资料等对ETTC变性期间的风雨分布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环境风垂直切变(VWS)对ETTC风雨落区的影响;进而基于Cloudsat卫星资料,对比分析ETTC在成熟期和变性期,云系结构以及温湿结构的不同,探讨其对降水变化的影响;最后,利用WRF中尺度模式对1710号台风海棠的变性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海棠变性过程中风雨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统计结果表明:(1)30年间西北太平洋ETTC共228例,约占TC总数的26.2%。绝大多数出现在夏秋季节,峰值在9月。ETTC通常在中纬度区域完成变性;在30°N以南完成变性的通常出现在春夏或秋冬交替时,仅占ETTC总数的10%左右。(2)ETTC路径大多为西北行转向东北或偏北行,且通常在转向后完成变性。(3)变性期间,半数以上ETTC移速加快,大多数强度减弱或维持。合成分析ETTC变性期间的风雨分布和演变特征,并探究VWS对ETTC强风雨分布的作用。结果表明:(1)ET期间,TC最大风速半径增大,近中心最大风速减小,内核结构变松散;TC北侧象限的34节风圈半径明显大于南侧,且差异随时间推移增大,风场结构非对称性增强。(2)TC内核区域的对流活动和降水量在ET期间均明显减弱,而东北象限外围区域的降水量在变性完成前后有一定增幅。(3)ET期间,强风、强降水分布均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强风区主要在ETTC中心东侧,即其路径的右侧及后侧;强降水主要出现在TC北侧两象限,且强降水高频区随时间推移向东北象限外围扩张。(4)较强的VWS对ETTC的风雨分布有重要影响。ETTC大多处于强大的西南风VWS中,强降水容易在顺风切及顺风切左侧区域出现;移除TC运动时,强风更易出现在风切左侧区域。对ETTC成熟期和变性期的云层垂直结构、反射率分布和温湿结构等特征进行合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ETTC成熟期,近内核区域以云底较低,发展深厚的单层云为主;雨带区域多层云占比更高。而在变性期,近内核区域多层云占比有所升高,云系的发展厚度明显减小;雨带及外围区域单层云占比升高,且垂直厚度在10 km以上的单层云比例明显增大。(2)变性期ETTC(东北象限),内核区域中高层反射率、冰粒子有效半径和数浓度较成熟期均明显减小;而外围区域5至7 km高度上上述物理量则明显增大。(3)变性期ETTC暖心和湿心的范围和强度均减弱。内核区域温度和比湿都出现更为明显的负距平,表明内核区域存在干冷空气的侵入。(4)成熟期ETTC各区域内均表现为5km以下气层对流性不稳定,5 km以上对流性稳定;变性期ETTC各象限内核区域气层稳定性均有所增强,北侧象限低层大气层结总体较南侧稳定。1710号ETTC海棠模拟结果表明:(1)海棠变性发生在副高西南侧,其变性过程并非发生在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下的典型形势下。(2)海棠变性过程中,低层风速有所减小,强中心外移。其10 m高风速大值区由东南象限转至东北象限。这与海棠和副高的相互作用有关:此期间两者之间的气压梯度大值区从海棠东南侧转移至东北侧,导致大风区的改变。(3)海棠变性过程中,东南侧雨带维持;北侧在变性后出现明显雨带。TC南侧雨带的维持与其处于指向东南的VWS有一定关系,而北侧雨带主要与中低层的弱锋生相关。(4)海棠北侧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变性后6 h。雨带位于低层大气对流性不稳定层结中,水汽通量辐合较强的区域,且锋生强迫明显。其中垂直运动项相比水平运动项对锋生有更大的正贡献。

钱代丽[7](2019)在《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区域异常热力强迫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NOAA海温、Hadley海温、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Nino3.4指数、中国国家基本站观测数据、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以下简称“西太副高”或“WPSH”)特征指数等资料,采用了经验正交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小波分析、功率谱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区域异常热力强迫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化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前期热带印度洋(Indian Ocean,IO)与太平洋(Pacific Ocean,PO)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变动存在显着的联合影响。热带中印度洋(Central Tropical Indian Ocean,CTI)与赤道中太平洋(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CEP)是影响夏季西太副高的关键海区,且初春CTI海温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与夏季WPSH的年(代)际变化关系表现得更为密切。热带印度洋-太平洋(Indo-Pacific Oceans,以下简称“印-太”或IP)海温联合异常导致的辐散强迫出Gill型反气旋,并随辐散中心的移动而移至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同时,CTI偏暖激发的Kelvin波东传,导致在南海西太平洋低纬的反气旋性切变增强,从而在西北太平洋上加强了由于Gill响应而形成的异常反气旋;增强了的反气旋异常进一步通过Ekman抽吸加强了夏季风经向环流,在WPSH活动区出现了显着异常下沉,使得对流层低层制造出负涡度异常。以上三种机制的联合作用导致了副高增强,面积偏大。(2)ENSO背景下的夏季印度洋海盆尺度模(Indian Ocean basin mode,IOBM)与独立于ENSO的IOBM(Pure IOBM,IOBM_P)对西太副高的影响机理不同。滤除前期ENSO信号后,西北太平洋上为冷SSTA,并在其西北侧强迫出Gill型反气旋。另IO与海洋性大陆(Maritime Continent,MC)间存在西高东低的海温异常梯度,印度洋暖SSTA激发出的赤道Kelvin波影响至MC西部地区,强迫出的异常大气环流关于赤道基本对称。加之此时我国南海至西北太平洋地区降水偏弱,潜热释放偏少,从而非绝热冷却,导致西太副高异常偏强、偏南。而在前期El Ni(?)o的影响下,来年夏季IO与MC地区均有利于出现暖海温异常,Kelvin波的影响偏强偏东,强迫出的异常环流偏在北半球,通过“Ekman抽吸”和非绝热冷却在对流层低层制造出异常负涡度进而影响西太副高,使其明显偏强、偏西、偏南。由于IOBM_P在2年和8年周期上对西太副高的影响最明显,而ENSO信号中主要是3-7年的短周期振荡,因此,ENSO背景下的印度洋增暖对WPSH的遥强迫实际包含了来自热带中太平洋的3-7年周期信号的滞后影响和印度洋地区局地变化特别是2年和8年周期变化的作用。(3)超强与普通厄尔尼诺两类事件的不同生命阶段内海表及次表层特征存在显着差异,其对西太副高的影响亦存在显着不同。对超强厄尔尼诺事件而言,正SSTA发展早且迅速,正SSTA大值中心偏东,纬向梯度强,但对普通厄尔尼诺事件而言,其正SSTA中心偏西,纬向梯度小。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源于次表层海温异常(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Anomaly,SOTA)随开尔文波东传并沿温跃层上升到达海表所致,其波动前部区域异常垂直海流对SOTA的变化起到重要作用;当海气激烈耦合时,可在温跃层激发出更强的海洋波动,使得次表层变暖更明显,发展出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海温异常强迫出的大气异常环流的强度与强迫源的强度关系密切。两类厄尔尼诺均能通过异常的沃克环流引起大气Gill型响应,使得西太副高偏强、西伸,且当超强厄尔尼诺发生时,异常沃克环流更强,海洋性大陆区域上空的异常强辐散导致Gill型响应而产生的反气旋更强,对西太副高的影响更甚。印度洋SST对厄尔尼诺的滞后变暖所带来的影响在上述亚太大气环流的持续异常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些结果有利于加深对不同类型厄尔尼诺事件及影响西太副高机理的认识。(4)东南热带印度洋与热带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梯度有利于引起WPSH脊线位置异常变动。2018年夏季,由于WPSH活动极端偏北,使得华北、东北以及朝鲜-日本南部一带的气温年际正异常最为明显。究其原因,是西北太平洋(Northwest Pacific Ocean,NWPO)与东南印度洋(Southeast Indian Ocean,SEIO)上东高西低的SSTA梯度,强迫中南印度洋至西北太平洋间在垂直方向上维持一个气旋式环流异常,促进西北太平洋上的低空异常辐合,并通过Gill响应,异常辐合区西北侧被迫出现一支异常的气旋式环流。这支异常的气旋向北侧传递Rossby波扰动能量,进而在我国华北至东北地区激发出异常的Rossby波反气旋,导致WPSH活动极端偏北,造成当地异常的下沉增温。可见夏季NWPO与SEIO间的SSTA梯度对同期WPSH的南北异常活动存在重要影响。(5)使用关键海区SSTA指数,以及与夏季WPSH异常有密切联系的热带印-太海洋SSTA典型模态,分别构建夏季WPSH面积、强度和西脊点的预测模型。根据热带印-太海洋上对WPSH变动存在重要强迫影响的关键海区SSTA指数,以及与夏季WPSH强度和位置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的热带印-太海洋SSTA典型模态,分别选取预报因子,可构建夏季WPSH特征指数的回归模型。模型能很好的拟合1981-2010年夏季WPSH面积、强度和西脊点的特征。但相比使用关键区海温异常指数所构建的模型的预报,基于热带印-太海洋SSTA典型模态所构建的预测模型更稳定,对2011-2018年的模拟预报结果更接近实况。这其中又以西脊点的预报效果最好。表明该模型在进行夏季西太副高的预报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郭栋,王琳玮,李震坤,苏昱丞,覃皓,黄莹[8](2016)在《2015/2016和1997/1998超强El Nio衰减年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El Nio可通过海—气相互作用遥相关型影响东亚季风,进而影响中国气候,是中国短期气候最重要的预测指标之一。典型的El Nio事件通常在春、夏季开始,在秋、冬季成熟,在下一年的春、夏季消退,考虑到海—气作用的滞后效应,El Nio事件甚至可以在消退时期对东亚大气环流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利用中国160站的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美国NOAA提供的全球海温数据,对比分析了2015/2016年和1997/1998年典型El Nio衰减年我国夏季降水和东亚环流特征的差异,并讨论了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2016年和2008年夏季降水都大范围偏多,2016年夏季降水异常更为集中,但降水强度不及1998年。2)2016年降水的季节推进特征不明显。1998年6—8月的降水逐渐从南向北推进,与传统的季风降水演变进程较为一致。3)2016年和2008年我国夏季降水的差异与副热带高压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1998年6—7月副热带高压较2016年同期偏西偏南,而2016年8月副热带高压更为偏西并明显比气候平均偏北。4)1997/1998年El Nio事件中的赤道西太平洋异常冷海温比较强盛,而2015/2016年基本表现为偏暖,可能是造成1998年6—7月副热带高压较2016年同期偏西偏南的原因。

杨涵洧,封国林[9](2016)在《2013年盛夏中国持续性高温事件诊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盛夏(7-8月)中国发生大范围持续性高温事件,其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强均为历史罕见。通过对此次事件的特征及其对应的大气环流、可能的外部强迫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AO正位相为此次持续性高温事件的发生提供了环流背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持续出现的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西伸脊点偏西等,则是导致此次持续性高温事件发生的直接因子,而副高的这种持续异常特征则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高空西风急流带主体显着东伸至华北中南部地区,有利于高温的稳定维持;(2)同期和前期海温对此次高温事件发生、发展均有重要的作用,表现为夏季赤道西太平洋以及赤道印度洋以北海温异常对副高的持续加强西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前冬赤道印度洋海温的一致增温则是此次高温事件的主要前兆信号;(3)前冬青藏高原积雪的异常偏少,有效加强对持续性高温事件具有直接影响的关键因子,也是此次持续性高温事件的又一可能的前兆信号。

柯宗建,华丽娟,钟霖浩,杜良敏[10](2015)在《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强度先兆信号的影响》文中提出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CMAP格点降水资料和中国气象站降水资料,通过合成、相关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79—2012年东亚夏季风强度与其先兆信号的关系,并分析了热带海温异常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先兆指数反映了2月200 hPa纬向风距平的主要模态特征(EOF1),前冬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高),2月亚洲地区西风急流位置偏北(偏南),东亚夏季风先兆指数偏强(弱)。前期热带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强度有明显影响,前冬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高)有利于东亚夏季风偏强(弱)。2月亚洲中纬度地区纬向风异常特征在春季不能持续,先兆信号与东亚夏季风强度的联系主要源自热带海洋。

二、低海温与副高异常的关系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海温与副高异常的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活动与变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西太副高的季节内活动
    1.1 副高东西位置的季节内活动
    1.2 副高南北位置的季节内活动
    1.3 副高强度的季节内活动
2 影响西太副高位置季节内活动的因子
    2.1 环流因子
    2.2 海温因子
    2.3 青藏高原
    2.4 季风雨带
3 西太副高季节内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4 展 望

(2)超长La Ni?a事件背景下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1999~2000年和1984~1985年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与超长La Ni?a事件的选取
3 1999~2000年超长La Ni?a事件中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
4 1984~1985年超长La Ni?a事件中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
5 小结和讨论

(3)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研究进展
        1.2.1 夏季风的撤退对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的影响
        1.2.2 华南暖区暴雨
        1.2.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资料、方法和定义
        1.5.1 资料
        1.5.2 方法
        1.5.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定义
第二章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1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总体特征
        2.1.1 概况
        2.1.2 海南岛降水与华南各区及周边邻近地区降水分布的差异
        2.1.3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量级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4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类型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5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分布的地域特征
    2.2 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2.2.1 年代际分布
        2.2.2 月际分布特征
        2.2.3 特大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
        2.2.4 最大降水量极值空间分布特征
        2.2.5 秋汛期特大暴雨短、中、长过程的频数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3.1 海南岛秋汛期逐候环流特征
        3.1.1 对流层上层
        3.1.2 对流层中、低层
    3.2 秋汛期南海中北部偏东低空急流形成的机理
        3.2.1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特征
        3.2.2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形成的热力、动力学机制
        3.2.3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对海南岛降水的影响
    3.3 典型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的天气学特征对比分析
        3.3.1 个例降水概况
        3.3.2 天气系统配置
        3.3.3 典型个例的环流异常特征
    3.4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的对比分析
        3.4.1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过程概况
        3.4.2 环流形势和动力特征对比分析
    3.5 1971-2010 年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合成场分析
        3.5.1 合成方法
        3.5.2 环流合成场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典型个例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制
    4.1 过程概况
        4.1.1 雨情
        4.1.2 环流系统配置
    4.2 暴雨过程中热带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2.1 热带中尺度涡旋的云图演变
        4.2.2 热带中尺度涡旋生成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3 深对流触发、发展、维持的机制
        4.3.1 最强降水日中尺度雨团与地面流场演变特征
        4.3.2 湿中性层结对深对流形成、维持的影响机制
        4.3.3 局地锋生过程及其对对流组织发展的影响
        4.3.4 垂直风切变对对流发展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形对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影响
    5.1 地理分布特征
    5.2 个例挑选和模拟方案设计
        5.2.1 个例暴雨实况和环流形势
        5.2.2 模式和试验设计
        5.2.3 模拟结果检验
    5.3 模拟结果分析
        5.3.1 降水量的差异
        5.3.2 水平风场的差异
        5.3.3 大气垂直结构的差异
        5.3.4 地形变化对水平局地锋生的影响
        5.3.5 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度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2019年初夏云南异常高温干旱的环流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2 2019年云南初夏高温干旱特点
3 2019年云南初夏降水异常成因分析
    3.1 200 hPa环流异常特征
    3.2 中低层环流异常特征
    3.3 垂直风场异常特征
    3.4 水汽输送异常特征
    3.5 海洋表面温度异常
4 结论

(5)滤除ENSO信号前后夏季热带印度洋海盆尺度海温距平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不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资料和方法
3 独立于ENSO的热带印度洋海盆尺度异常信号对西太副高的影响
    3.1 独立于ENSO的印度洋海盆尺度模异常信号
    3.2 纯印度洋海盆尺度模信号与西太副高异常活动的关系
4 可能的机制
    4.1 印度洋海盆尺度模海温距平对低层环流的影响
    4.2 西太副高活动区内异常产生的原因
5 结 论

(6)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性过程中的风雨分布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西北太平洋ETTC活动特征
    2.1 资料与方法
    2.2 时空分布
        2.2.1 时间变化
        2.2.2 空间分布
    2.3 活动特征
        2.3.1 变性过程TC移速变化
        2.3.2 变性过程TC强度变化
    2.4 小结
第三章 ETTC风雨变化特征
    3.1 资料与方法
        3.1.1 风场资料
        3.1.2 降水资料
    3.2 风场结构变化
        3.2.1 特定风速圈半径与最大风速半径
        3.2.2 平均风速
        3.2.3 强风分布变化
    3.3 降水变化
        3.3.1 对流活动变化
        3.3.2 降水量变化
        3.3.3 强降水分布
    3.4 ETTC风雨分布与环境水平风垂直切变
    3.5 小结
第四章 ETTC云系结构变化特征
    4.1 资料与方法
        4.1.1 资料描述
        4.1.2 分析方法
    4.2 云层垂直结构分布
        4.2.1 云层数分布
        4.2.2 云底高度和云体厚度
        4.2.3 云分类
    4.3 雷达反射率分布特征
    4.4 冰云微物理参数分布特征
        4.4.1 冰水含量分布
        4.4.2 冰粒子有效半径
        4.4.3 冰粒子数浓度
    4.5 ETTC热力结构分析
        4.5.1 温度分布
        4.5.2 比湿分布
        4.5.3 假相当位温
    4.6 小结
第五章 海棠(1710)个例模拟
    5.1 海棠(1710)概况及环流背景
        5.1.1 海棠概况
        5.1.2 环流背景
    5.2 模式配置与验证
    5.3 海棠变性过程风雨分布变化特征
        5.3.1 风场变化
        5.3.2 降水变化
        5.3.3 水成物分布
    5.4 海棠变性过程中风雨变化成因
        5.4.1 环境场
        5.4.2 动力、热力条件
        5.4.3 锋生诊断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ETTC的活动特征
        6.1.2 ETTC的风雨分布及演变特征
        6.1.3 ETTC云结构变化特征
        6.1.4 海棠(1710)风雨变化机理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区域异常热力强迫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国家需求
        1.1.2 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形成、结构特征与自身活动规律的研究
        1.2.2 海陆热力强迫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研究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热带印度洋与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变动的联合影响
    2.1 引言
    2.2 资料和方法
    2.3 WPSH面积的异常变化与印-太热带区域SSTA的联系
        2.3.1 影响WPSH面积异常的关键海区
        2.3.2 WPSH面积的异常变化与印-太热带区域SSTA的联系
    2.4 海温异常影响副高面积变化的机制
        2.4.1 与WPSH异常相联系的SSTA分布型
        2.4.2 联合影响机制
    2.5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滤除ENSO信号前后夏季热带印度洋海盆尺度海温异常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不同影响
    3.1 引言
    3.2 资料和方法
    3.3 独立于ENSO的热带印度洋海盆尺度异常信号对WPSH的影响
        3.3.1 独立于ENSO的 IOBM异常信号
        3.3.2 IOBM_P与 WPSH异常活动的关系
    3.4 可能的机制
        3.4.1 IOBM SSTA对低层环流的影响
        3.4.2 WPSH活动区内异常产生的原因
    3.5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超强与普通厄尔尼诺海-气特征差异及对西太副高的不同影响
    4.1 引言
    4.2 资料和方法
    4.3 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异常特征对比
        4.3.1 海表异常特征对比
        4.3.2 次表层异常特征对比
    4.4 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对西太副高的不同影响
    4.5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热带印-太海洋异常热力强迫对夏季西太副高脊线变动的影响:以2018 年为例
    5.1 引言
    5.2 资料和方法
    5.3 东亚极端高温热浪天气与WPSH的异常
    5.4 导致副高异常偏北的可能原因
        5.4.1 与WPSH异常偏北相联系的准定常Rossby波活动
        5.4.2 热带异常强迫
        5.4.3 异常海洋强迫与环流异常的持续性
        5.4.4 四种海温异常信号与WPSH脊线位置南北变动的关系对比
    5.5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基于热带印-太海洋热力异常影响的夏季西太副高预测模型构建
    6.1 引言
    6.2 资料和方法
    6.3 基于热带印-太海洋SSTA典型模态构建预测模型
    6.4 使用关键区海温异常指数构建预测模型
    6.5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附录 A
附录 B
    B.1 热带印-太海洋热力异常的典型模态
    B.2 与观测的海温异常信号的关系
    B.3 与夏季WPSH异常变动的可能联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2015/2016和1997/1998超强El Nio衰减年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
2 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比较
3 大尺度环流异常的比较
4 结果与讨论

(9)2013年盛夏中国持续性高温事件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3 持续性高温事件的主要特征
4 大气环流特征诊断分析
    4.1 大气环流演变特征
    4. 2 高空西风急流的异常特征
5 大气外部强迫的影响
    5. 1 海温强迫异常特征分析
    5. 2 高原积雪对此次高温事件的影响
6 讨论
7 结论

四、低海温与副高异常的关系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活动与变异研究进展[J]. 钱琦雯,梁萍,祁莉.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1(06)
  • [2]超长La Ni?a事件背景下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1999~2000年和1984~1985年的对比分析[J]. 段欣妤,薛峰,郑飞.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21(02)
  • [3]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冯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4]2019年初夏云南异常高温干旱的环流影响因子分析[J]. 刘佳,晏红明,李艳春.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0(02)
  • [5]滤除ENSO信号前后夏季热带印度洋海盆尺度海温距平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不同影响[J]. 钱代丽,管兆勇. 气象学报, 2019(03)
  • [6]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性过程中的风雨分布变化特征[D]. 王佳琪.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9(08)
  • [7]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区域异常热力强迫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D]. 钱代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 [8]2015/2016和1997/1998超强El Nio衰减年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比较[J]. 郭栋,王琳玮,李震坤,苏昱丞,覃皓,黄莹. 大气科学学报, 2016(06)
  • [9]2013年盛夏中国持续性高温事件诊断分析[J]. 杨涵洧,封国林. 高原气象, 2016(02)
  • [10]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强度先兆信号的影响[J]. 柯宗建,华丽娟,钟霖浩,杜良敏. 应用气象学报, 2015(05)

标签:;  ;  ;  ;  ;  

低海温与副高异常关系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