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亿元乡镇企业党建工作一瞥

常州亿元乡镇企业党建工作一瞥

一、常州亿元乡镇企业党建工作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石文华[1](1995)在《常州亿元乡镇企业党建工作掠影》文中认为常州亿元乡镇企业党建工作掠影石文华江苏省常州市是全国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至1993年底涌现出近50个亿元乡镇企业。最近,笔者走访了部分乡镇企业的党政领导,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靠“两手硬”。他们在艰难起步、苦求生存、开发新品、拓展...

燕志华[2](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张敬华[3](2014)在《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的回顾基础上,以江苏省苏中扬州、泰州为基点,分析了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实地走访、座谈和建模等方法,以及1082份有效问卷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明确了农民、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找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成因,实证了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以工业主导型张万村和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了两村新农村建设成效与可推广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扬泰地区以政府、村干部和农民为主体联动的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农民视角。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最重要也是应优先发展的内容,其次是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最后是乡风文明;农民认为很重要和不满意的未必就是农民认为急需改善的;农民对生活设施的改善需求高于对生产设施的改善需求,对公共产品的改建需求高于自家需要改建的需求;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体主要是政府和集体,农民自己愿意适当出资出力。对于生产,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民非农化程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民主要从业于二三产业,土地有偿转让态度明确,如有生活保障大多数农民愿意放弃务农和到城里定居。农户家庭小规模生产的劳动力和土地的机会成本高,农村用工价格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基本补贴能落实到位。农民对水电等生产基础设施状况满意。对实用技术需求强烈,期望科技培训与指导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且愿意为新技术支付一定的费用。农民参加新型合作组织的比例不高,农业信息渠道利用不充分,主要依赖于电视、村里通知和开会,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重低。妇女和老人是农业劳动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占比低而不稳定;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要素非农化明显,农民投入重商重工轻农,表明农民农业从业意愿不强。对于生活,农民生活满意度较高,品质生活有所提升。大多数农民收入都有增长,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主要耐用消费品、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面较大。家庭最主要支出和压力均是教育和日常开支,生产资料支出占比低仅为5.8%。农民参保比例总体不高,对医药费报销满意程度一般。做生意、外出打工、技术和勤劳是公认的致富主要因素,但花木主导型的横沟村不少农民认为种植大户也是致富的主要原因;疾病、无劳动力、无人做生意和无人外出打工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农民希望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牵头和带领致富。对于乡风,农民对乡风文明的关注程度和深层次认识不高,但要求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开展相关活动的意愿较为强烈。文化活动和设施少,看电视、打牌、打麻将和串门聊天是打发闲暇的主要方式。邻里关系和睦,治安状况良好,但赌博和迷信、小偷小摸、不讲卫生和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甚至较为严重。对于村容村貌,农民认为变化较大,但要求继续改善的意愿依然强烈。生活垃圾、河道清淤和小工厂污染等是急需解决问题,旧危房、厕所圈舍和村庄布局调整等农民认为很重要但不认为急需改善。农民强烈要求改善村里道路、交通和路灯,对自来水(特别是水质)和活动室也有一定需求。对于民主管理,农民意识在提高,但个体间差异较大。农民对管理民主关注度较高,在新农村建设五大内容重要性排序中管理民主居于第四位。农民对村里民主选举、决策、理财、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实施情况评价不高。对基层干部了解不多,40岁以上的农民对村干部认同度较高,但年轻人的评价较低。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因素影响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男性、中年、高中文化、就业于第三产业、家庭收入在4-6万元和来自工业主导型示范村的农民,其认知与评价相对较高;其他的则相对较低,且呈现出非规律性变化。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得出显着影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意愿的因素有收入增长、参加教育培训、有人在外工作、生活满意度、对村干部满意度和参加合作组织等,家庭人口数、家庭总收入、参加村里活动、户主性别和年龄的影响不显着。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其投资、投劳和新技术支付一定费用的意愿均为负相关。2.基于典型村视角。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和工业主导型张万村研究显示,走上富裕之路的新农村,虽然各自模式和路径不同,但其发展具有共性特征。即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及时把握和充分利用发展机遇与政策;发挥地方能人带头作用;挖掘和开发当地资源,培植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集聚,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同时,花木主导型、工业带动型两典型村与普查村比较研究显示,不同类型村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行为表现差异较大。示范村农民的认知程度和投入意愿明显高于普查村;示范村农民对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对村容整洁的需求相对较低;示范村农民愿意出钱比例高于普查村。3.基于村干部等视角。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难点依然存在。农民认知不深,参与程度不高,建设主体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生产发展思路难以拓展,主导产业比较“矮小”,高效农业规模不大,农业内部挖潜难。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农民创业不强和进一步转移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基础生活设施、文化设施和卫生环境整治的资金缺乏,现行土地制度制约规划中的结构调整。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保险等与实现城乡均等化要求差距还较大。社会化服务和人力资本未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实证研究表明,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主体建设,调动主体积极性,发挥最大效用;需要挖掘地方资源和培植主导产业,增强地方经济实力;需要做好城乡间、农村区域内部、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生产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农民收入增长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齐升的统筹,实现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新型农民,丰富农村人力资本;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努力。

孙新新[4](2017)在《苏州市村域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的战略,从而导致乡村凋敝、城乡差距日益显着。当前为解决传统的低水平、不完全的异地城镇化带来的问题,村域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式被提上议程,也成为现阶段广大农村转型的合理选择。村域城镇化是以行政村为空间载体,推动农村产业非农化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市民化的过程,其更加注重村域经济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文本从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影响因素、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扩充村域城镇化的理论体系,其意义在于提升乡村本体地位与价值。根据苏州村域经济转型特点,通过分析村域产业结构、城乡人口变动之间的规律,将苏州村域城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村域城镇化起步阶段,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农民就地实现职业非农化转变;20世纪90年代,市场型经济主导的村域城镇化探索发展阶段,以企业进工业小区、职工进城镇为特征,为苏州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为村域城镇化质量提升阶段,凸显村域第三产业的引擎作用,及生态保护、乡村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特征。苏州村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村庄撤并、村域工业化、制度创新、乡村精英带动作用及地理区位优势等。本文依据主导产业视角,将苏州村域城镇化分为工业主导型、农旅融合型、电商带动型三种发展模式,分别总结每种模式的发展基础、内涵与特征、运行模式、发展成效,并选取代表性案例加以说明,进而提出每种模式的优化策略。随着乡村工业化的主导作用逐渐减弱,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兴起,农村农旅融合与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将成为村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与重要引擎。因此,依据不同的视角总结得出多元化发展模式,能够更好地为后发地区村域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最后,得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并说明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后续研究的发展方向。

石好为[5](2015)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进城镇化是提高我国乡村居民生活水平、推进产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处于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时期,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之上,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既面临巨大机遇,也面临诸多难题,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与乡村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乡村生活空间,对其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是新时代赋予的要求。苏南,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其乡村基本生活条件普遍较为优渥,面临生活需求新的转折点,本文以乡村生活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和探究苏南乡村生活空间的演变规律、发展困境、优化路径等问题,进而指明苏南地区乡村生活发展方向,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提供理论参考。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对乡村生活空间概念加以详细论述与界定,并在影响苏南乡村生活空间要素的基础上回顾其生活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出,随各阶段社会发展其生活空间次第围绕着居住空间、劳作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交往与休闲空间、文化空间展开的规律,而后对当代苏南乡村生活空间进行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生活空间范围剧增,生态危机;生活空间活力衰退,动力不足;生活空间风貌异化,文化流失。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语境下,在历史沿革、社会环境和自身诉求的三个维度中,在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论述苏南乡村今后的发展应着力提升文化空间在生活空间中的地位,以适应乡村居民从生理和安全向情感和归属的需求转变,进而在一系列优化原则的指导下,提出围绕两个层面——宏观与微观、两个主题——加强城乡要素流动与重塑乡村居民文化观念、一个重点——文化空间核心化的优化路径,最后辅以吴江农创村作为研究实例进一步阐述。

赵醒[6](2006)在《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文中提出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举国关注文化研究的当今,尽占地利人和优势的中原之于中原文化研究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在建国以后出版、刊行了许多,狭义文化所包含的文、史、哲、民间文化和文化专题类论着在已过去的五十余年中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笔者主要以《全国总书目》、《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河南人民出版社图书总目录》和其他相关书目类文献为资料来源。共对302部1949~2005年间出版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进行研究和叙录。另有330部笔者仅收集到部分信息而未能亲见的论着,收入存录部分。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有着不同形式与内容,这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着述风格与目的。既有单册专着和多册丛书,也有工具书和非正式出版物,这些论着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出版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文化的不同侧面在不同时代受到关注情况的变化。同时,这些论着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记录性的论着较研究型的论着为多,褒扬性的文字较批判性的文字为多。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不同的风格和水准,除了相对严肃、价值极高的学术着述,也有相对浅易、普及知识的随笔之作。此外,不同的论着也有着不同的着述目的,既有出于学术追求、研究兴趣者,也有旨在普及知识、促进发展者。 已收录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及相关信息也体现出了中原文化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从内容上看,各类相关研究论着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地域本位主义”倾向,强调本地域特色,而对与全体的联系重视不够;强调本地域优势,而对其他地域尊重不够;强调本地域目的,而对其他地域关怀不够;强调本地域“贡献”,而对文化创造的共同性认识不够。从风格上看,以功利实用为目的的论着多轻躁急切、主观人为、好大喜功、浮光掠影,但真正的学术研究要求的是沉静笃实、科学客观、点滴积渐、深入深刻;前者的大量出现与中原文化的研究并无更大积极意义,后者得不到充分关照反而会使中原文化的科学研究进程缓慢。

周慧[7](2011)在《突发事件问责研究 ——基于突发事件防范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近年来推行的问责制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遏制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方面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因此,将问责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结合起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来研究突发事件问责问题。第一部分是关于问责的历史、规范和概念,包含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关于突发事件应对问责研究,包含本文的第三、四、五章;第三部分关于突发事件安全监管问责研究,包含本文的第六、七章,各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是有关问责的历史和规范的研究。问责是个实践问题也是个历史问题。对问责历史的考察是从实践史、制度史和观念史三个层面分别着手的。问责史的考察范围围绕“问责制”的建设来确定。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详细考察我国地方政府近年来颁布的问责法规,不仅了解到我国地方政府在问责问题上的态度,也为突发事件问责研究带来启示和思考。第二章是关于“accountability”的概念及其理论趋向的研究。依据英文相关文献,本章首先考察了accountability作为问责这层含义的来龙去脉,以及如何和中文“问责”之间建立了相应的联系;其次还考察了问责的定义、问责类型和关系、问责的功能、不足与界限;第三,主要考察了问责理论基础及其新的理论趋向。基于民主宪政理论,现在平行问责、协商问责、事前问责、基于公共安全的个体问责等问责新观念比较流行。第三章是有关“问责”观念的重新解释。我国传统问责主要是一种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垂直问责,它是以事后的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这种观念不仅与accountability概念内涵大异其趣,而且也不利于本文的进一步研究。第四章是关于突发事件应对问责的研究。突发事件应对是一种过程应对。以事后责任追究为主要形式的现行问责制度不能有效监督突发事件应对过程责任的落实,构建突发事件应对问责制并将之作为法律追责的前置程序,不仅能弥补这一缺憾,而且有利于应急管理体制的完善。转变问责观念的直接动因是突发事件应对的现实困境。“问责”的核心内涵在于问责主体对责任主体履职过程的监督、过问,以及责任主体对监督、过问的回应,仅将问责制理解为责任追究制不可避免会带来诸多问题,突发事件事后问责不利于突发事件的整体应对,也难以保证应对过程责任的层层落实。构建应对问责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应急管理和落实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责任,因而应对问责应遵循三大原则;应对问责的法律关系是应对问责制的核心内容,它与应对问责制的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客体、问责情形和方式等概念密切相连,主要表现为性质不同的三类问责主体与四类问责对象之间的五大关系;应对问责程序是以“责任实现”为中心而设计的,应遵循“闭合原则”和“效率原则”,但实践中程序模式的选择,应以非正式简易程序为原则,正式的普通程序为例外。第五章是关于突发事件应对问责法制化研究。在现有的有关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来构建突发事件应对制是本章研究的出发点。因此,本章详细分析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关责任条款,分析其中的不足并给出相关的修改建议。在此基础上,并结合上一章的内容,试拟了《突发事件应对问责暂行办法》。第六章是有关突发事件安全监管问责的整体考察。我国有关突发事件的安全监管的最大问题是监管主体过于复杂。因此本章主要考察了安全监管的机构及监管体制,并对突发事件安全监管的事前问责给予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第七章是有关事故灾难的安全监管问责研究。突发事件问责案例表明,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除有关企业不落实主体责任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监管责任没有落实。这是构建安全监管问责制度的直接动因。实施安全监管问责不仅有重要政治意义,也是现实的需要。安全监管体制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监管事项众多、监管主体多元、监管职责交叉重叠上。安全监管体制直接关系到监管问责的主体、对象和客体。基于突发事件防范的重要性,安全监管问责应当考虑事前问责的必要和可能,借助“责任链”假说,可对此予以成功论证。安全监管责任的规定分散于不同层级的各类法规当中,它关系到安全监管问责情形的拟定和具体制度设计。基于防范同类事件发生的目的,拟定安全监管问责情形必须考虑以前的相关问责案例。“多头监管”是目前我国安全监管中的最大问题,解决此问题可构建“一头督查、多头分管”问责主体制度。

二、常州亿元乡镇企业党建工作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州亿元乡镇企业党建工作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2)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党报效应”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理论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1、研究的热点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抽样法
        2、文献法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2、新华日报的特质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2、“头版难题”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1、意识形态导向
        2、改版与变化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一、党报头版头条
        1、地位及重要性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二、从农村到城市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2、城市社会的来临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1、“公”与“私”的宣传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2、“维稳观”的三阶段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1、从强力到困境
        2、“打死老虎”现象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话语”辨析
        2、话语模式
        3、话语折射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3)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目标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数据来源
        1.4.1 论文结构框架
        1.4.2 文中数据来源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2.1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1 文献回顾
        2.1.2 文献述评
    2.2 理论综述
        2.2.1 公平与效率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文中涉及的几个概念说明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与影响因素
    3.1 扬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
        3.2.1 “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概况
        3.2.2 “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目标
    3.3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3.3.1 政策与制度因素
        3.3.2 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
        3.3.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3.3.4 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因素
        3.3.5 人力资本因素
        3.3.6 农民自身因素
    3.4 研究假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基于农户的调查
    4.1 新农村建设指标选取与调查样本特征描述
        4.1.1 调查问卷设计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调查问卷特征描述分析
    4.2 生产发展
        4.2.1 农业生产获得发展,但阻碍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
        4.2.2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
        4.2.3 科技成果推广加速,个体覆盖率有待提高
        4.2.4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改善,但农户家庭相关投入较少
        4.2.5 农业生产劳动力女性化和老年化特点明显
        4.2.6 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待提高
        4.2.7 本节小结
    4.3 生活宽裕
        4.3.1 家庭收入有一定增长,但农户家庭间差距较大
        4.3.2 家庭消费特点显着,经济压力相对集中
        4.3.3 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品质生活消费在提升
        4.3.4 家庭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率高
        4.3.5 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但整体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4.3.6 农民生活满意程度较高,子女教育压力较大
        4.3.7 本节小结
    4.4 乡风文明
        4.4.1 农民对乡风文明理解和关注程度
        4.4.2 社区文化设施少,文化生活较为贫乏
        4.4.3 农村社区活动单调,农民参与度不高
        4.4.4 邻里关系和睦,社区治安状况良好
        4.4.5 不良风气依然存在,但严重程度不高
        4.4.6 本节小结
    4.5 村容整洁
        4.5.1 村容村貌改善已有成效,卫生环境改善需求强烈
        4.5.2 农村垃圾问题严重,农民处理方式有待引导
        4.5.3 基础生产设施建设良好,公共生活设施急需改善
        4.5.4 农民对村容村貌改进投入主体的认识理性
        4.5.5 本节小结
    4.6 管理民主
        4.6.1 农民对管理民主的理解和关注程度较高
        4.6.2 农民对民主选举的评价基本满意
        4.6.3 农民对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评价一般
        4.6.4 农民对村里情况关注程度不高
        4.6.5 农民对村党员干部作用发挥的评价一般
        4.6.6 本节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难点与成因
    5.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欠充分和参与性不强
        5.1.1 对新农村建设内容理解不深
        5.1.2 对新农村建设主体性认识不足
        5.1.3 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实际行动不力
        5.1.4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
    5.2 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
        5.2.1 发展思路模糊,目光较为短浅
        5.2.2 主导产业不高,结构仍需优化
        5.2.3 增收渠道狭窄,增收空间有限
        5.2.4 农民思想守旧,自身素质约束
    5.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
        5.3.1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5.3.2 环境综合整治难度大
    5.4 村集体工作和事务开展有阻碍
        5.4.1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
        5.4.2 村组干部报酬低队伍不稳
        5.4.3 村组干部老年化现象严重
        5.4.4 村组工作开展困难较多
    5.5 农村社会事业和保障建设开展较难
        5.5.1 乡村集体相关资金短缺
        5.5.2 农民认识不足不愿投入
        5.5.3 部分基层干部消极畏难
    5.6 人力资本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
        5.6.1 缺乏基层管理与组织协调者
        5.6.2 缺乏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队伍
        5.6.3 缺少相当数量的新型农民
    5.7 社会化服务未完全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的认知、意愿与影响因素
    6.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意愿
        6.1.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
        6.1.2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知的行为表现
        6.1.3 其它相关问题的认知与意愿
        6.1.4 本节小结
    6.2 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2.1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因素选择
        6.2.2 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案例——基于两种类型试点村的调查
    7.1 案例一: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江都横沟村的调查
        7.1.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7.1.2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7.1.3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7.1.4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7.1.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7.1.6 本节小结
    7.2 案例二: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兴化张万村的调查
        7.2.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7.2.2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7.2.3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7.2.4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7.2.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7.2.6 本节小结
    7.3 两种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7.3.1 两种产业模式经验集成
        7.3.2 两种产业模式的经验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策建议、主要结论、研究创新与展望
    8.1 相关建议
        8.1.1 地方政府自身职能把握与主体作用发挥
        8.1.2 寻找和落实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8.1.3 优化和提高村两委干部管理和带动能力
        8.1.4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水平
        8.1.5 快速实现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目标
        8.1.6 完善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8.1.7 加强民主管理建设以维护农民民主权利
        8.1.8 培育新型农民增加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
        8.1.9 坚持长期性观念调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8.2 研究结论
    8.3 论文创新
    8.4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与参与的相关项目
附录
    1.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农户)
    2.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村干部)

(4)苏州市村域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下农村转型的新方向
        1.1.2“三农”问题的政策指引
        1.1.3 乡村振兴成为现代化新契机
        1.1.4 苏州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应用价值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
        1.4.3 案例研究法
        1.4.4 归纳总结法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村域
        2.1.2 村域经济
        2.1.3 村域城镇化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
    2.2 国内外农村城镇化研究综述
        2.2.1 区域经济理论
        2.2.2 城乡关系演进理论
        2.2.3 农村城镇化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农村城镇化实践经验
        2.3.1 美国、英国及日韩的实践
        2.3.2 苏南、温州及珠三角的实践
第三章 村域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3.1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3.1.1 恢复与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 年)
        3.1.2 调整与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7 年)
        3.1.3 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1978-至今)
    3.2 村域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3.3 村域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3.3.1 村庄地域性
        3.3.2 产业非农化
        3.3.3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3.4 村域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3.4.1 产业等经济发展水平
        3.4.2 政策推动与制度保障
        3.4.3 村庄撤并与社区集聚
        3.4.4 地理区位与资源禀赋
        3.4.5 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3.4.6 农民素质与迁移意愿
    3.5 村域城镇化的判定标准
        3.5.1 评价指标
        3.5.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第四章 苏州村域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研究
    4.1 苏州村域城镇化发展概况
    4.2 苏州村域城镇化阶段划分
        4.2.1 初期阶段:内生型就地城镇化
        4.2.2 发展阶段:市场型异地城镇化
        4.2.3 提升阶段:均衡型村域城镇化
    4.3 苏州村域城镇化发展成效
        4.3.1 苏州村域城镇化发展成就
        4.3.2 苏州村域城镇化存在问题
        4.3.3 苏州村域城镇化初步判定
    4.4 苏州村域城镇化动力机制
        4.4.1 村庄撤并促进规模扩大
        4.4.2 乡村工业化为经济基础
        4.4.3 城乡一体化推进与制度创新
        4.4.4 乡村精英带动作用
        4.4.5 地理区位优势
    4.5 苏州村域城镇化的模式划分
        4.5.1 划分依据
        4.5.2 划分类型
第五章 工业主导型村域城镇化模式
    5.1 发展基础
        5.1.1 城市工业的辐射带动
        5.1.2 人多地少的现实基础
        5.1.3 集体经济的不断积累
    5.2 模式内涵
        5.2.1 模式的内涵
        5.2.2 模式的特征
    5.3 运行模式
        5.3.1 参与主体:企业、村委会(村集体)
        5.3.2 模式由“村企合一”走向“村企合作”
        5.3.3 发展机制
    5.4 发展成效
        5.4.1 工业化成为村域经济增长主要方式
        5.4.2 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5.4.3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5.4.4 存在的问题
    5.5 案例分析—以永联村为例
        5.5.1 基本概况
        5.5.2 发展过程
        5.5.3 发展成效
    5.6 优化策略
        5.6.1 推动乡村工业企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5.6.2 整合土地资源,建设合理的功能分区
第六章 农旅融合型村域城镇化模式
    6.1 发展基础
        6.1.1 政策支持
        6.1.2 农旅融合的产业基础
        6.1.3 区位交通的可达性
        6.1.4 旅游市场需求新趋势
    6.2 模式内涵
        6.2.1 发展的背景
        6.2.2 模式的内涵
        6.2.3 发展的特征
    6.3 运行模式
        6.3.1 参与主体:政府+企业+村民
        6.3.2 主导力量不同的运行模式
    6.4 发展效果
        6.4.1 促进村域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6.4.2 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旅游空间布局优化
        6.4.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地域认同感
        6.4.4 存在的问题
    6.5 案例分析—以陆巷村为例
        6.5.1 总体概况
        6.5.2 发展过程
        6.5.3 发展现状
    6.6 优化策略
        6.6.1 注入农耕文化,加强农旅融合度
        6.6.2 完善配套设施,形成全域旅游与区域联动
        6.6.3 加强社区参与,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第七章 电商带动型村域城镇化模式
    7.1 发展基础
        7.1.1 政策引导
        7.1.2 网络配套设施建设
    7.2 模式内涵
        7.2.1 发展的背景
        7.2.2 模式的内涵
        7.2.3 模式的特征
    7.3 运行模式
        7.3.1 运行主体
    7.4 发展成效
        7.4.1 推动村域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7.4.2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设施及平台建设,打造电商集聚
        7.4.3 培育新型网民,促进人口城镇化
        7.4.4 存在的问题
    7.5 案例分析—以消泾村为例
        7.5.1 总体概况
        7.5.2 发展过程
        7.5.3 发展成效
    7.6 模式优化
        7.6.1 加快电商服务平台、信息网络设施建设
        7.6.2 加强电商与乡村旅游融合,实现多元发展
        7.6.3 建立农村电商治理体系,加强人才培训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主要结论
        8.1.2 创新点
    8.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概念解析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内外乡村空间相关研究述评
        2.1.2 国内外生活空间相关研究述评
        2.1.3 乡村生活空间相关研究的启示
    2.2 新型城镇化理论解读
        2.2.1 多学科范畴中的城镇化
        2.2.2 乡村视角下的城镇化
        2.2.3 新型城镇化“新”的体现
    2.3 乡村生活空间内容认知
        2.3.1 乡村的概念
        2.3.2 乡村生活空间的理解
        2.3.3 乡村生活空间的组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发展解析
    3.1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演变要素分析
        3.1.1 自然生态要素
        3.1.2 经济形态要素
        3.1.3 宏观政策要素
        3.1.4 文化观念要素
    3.2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发展回顾
        3.2.1 封建社会时期的苏南乡村生活空间
        3.2.2 近代时期的苏南乡村生活空间
        3.2.3 现代时期的苏南乡村生活空间
        3.2.4 各阶段苏南乡村生活空间演化
    3.3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发展困境分析
        3.3.1 生活空间范围剧增,生态危机
        3.3.2 生活空间活力衰退,动力不足
        3.3.3 生活空间风貌异化,文化流失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策略
    4.1 新型城镇化对苏南乡村生活空间的影响分析
        4.1.1 城乡一体化宏观政策推进落实
        4.1.2 乡村居民文化观念变革
    4.2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的必然性
        4.2.1 外界环境—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4.2.2 内在动力—苏南乡村的转变诉求
        4.2.3 历史沿革—乡村文化的物质承载
    4.3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原则
        4.3.1 关注居民主体,以人为本
        4.3.2 肯定现状差异,因地制宜
        4.3.3 平衡各项矛盾,和谐可持续
    4.4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路径
        4.4.1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目标导向
        4.4.2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政策指引
        4.4.3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功能改善
        4.4.4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结构调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农创村为例
    5.1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农创村概述
        5.1.1 农创村当前基本情况
        5.1.2 新型城镇化与农创村的发展
    5.2 农创村生活空间研究
        5.2.1 农创村生活空间现状特征
        5.2.2 农创村生活空间存在问题
    5.3 农创村生活空间优化
        5.3.1 功能优化——加强品质提升型水乡文化功能
        5.3.2 结构优化——完善与旅游开发配套的公共服务空间
        5.3.3 结构优化——复建乡村文化节点,植入乡村文化传承空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论
    第一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形式
        一、单册专着
        二、多册丛书
        三、工具书
        四、非正式出版物
    第二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内容
        一、文学类
        二、史学类
        三、哲学类
        四、民间文化类
        五、文化专题类
    第三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几点不足
第二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
    第一节 文学类
    第二节 史学类
    第三节 哲学类
    第四节 民间文化类
    第五节 文化专题类
第三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存目
参考书目
后记

(7)突发事件问责研究 ——基于突发事件防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提出
    二、本文拟题及关键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意义和前提
    四、研究方法和目标
    五、整体研究思路和框架
    六、本文创新点及其应用价值
第一部分 问责的历史、规范和概念
    第一章 问责的历史和规范
        一、“问责”简史
        (一) 实践史
        (二) 制度史
        (三) 观念史
        二、地方问责规范的实证调查分析
        (一) 引言
        (二) 地方问责法规文本量化解读与简要分析
    第二章 ACCOUNTABILITY:概念及理论趋向
        一、概念
        (一) 从ACCOUNTABILITY 到问责
        (二) 作为“问责”的ACCOUNTABILITY
        二、问责理论新趋向
        (一) 问责的民主宪政理论基础
        (二) 问责理论的新走向
第二部分 突发事件应对问责
    第三章 “问责”观念的重新阐释
        一、“问责”并不等于“事后责任追究”
        二、“问责”重在对责任的“过问”
        三、“问责”重在对“过问”的回应
        四、“问责”应该是一种侧重“预防”的管理机制
    第四章 突发事件应对问责
        一、当前我国突发事件问责的特点、现状和问题
        (一) 突发事件问责的特点
        (二) 突发事件问责的现状
        (三) 突发事件问责存在的问题
        二、构建全方位突发事件应对问责体系
        (一) 突发事件应对问责目的和原则
        (二) 突发事件应对问责法律关系
        (三) 突发事件应对问责程序
    第五章 突发事件应对问责法制化
        一、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责任条款
        (一)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责任体系考察
        (二) 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责任体系的问题与建议
        二、构建突发事件应对问责制度
第三部分 突发事件安全监管问责
    第六章 突发事件安全监管问责概述
        一、安全监管问责的政治意义与现实基础
        (一) 政治意义
        (二) 现实基础
        二、监管机构和体制
        (一) 安全生产类
        (二) 公共卫生类
        (三) 自然灾害类
        (四) 社会安全类
        三、“责任链”假说与监管责任
        (一) 责任倒查机制与“责任链”假说
        (二) 监管责任事前问责的必要和可行
    第七章 事故灾难的安全监管问责
        一、典型问责案例调查分析
        (一) 典型问责案例基本情况
        (二) 影响问责的有关因素分析
        (三) 安全监管责任单位及问责原因分析
        二、相关法规对安全监管责任的规定
        (一) 一般规定
        (二) 特别规定:针对不同事项
        (三) 特别规定:针对不同领域
        三、事故灾难安全监管问责情形拟定及主要制度设计
        (一) 监管问责情形拟定
        (二) 安全监管问责的制度设计
结语
    一、有关问题的说明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地方政府发布的综合性问责法规目录
    附录二:突发事件问责案例表
后记

四、常州亿元乡镇企业党建工作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常州亿元乡镇企业党建工作掠影[J]. 石文华. 领导科学, 1995(01)
  • [2]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3]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 张敬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4]苏州市村域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 孙新新. 苏州科技大学, 2017(06)
  •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研究[D]. 石好为. 苏州科技学院, 2015(06)
  • [6]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D]. 赵醒. 郑州大学, 2006(12)
  • [7]突发事件问责研究 ——基于突发事件防范的视角[D]. 周慧.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常州亿元乡镇企业党建工作一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