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mechanism of retinomotor movements in the retina of banded grouper (Epinephelus awoara)(论文文献综述)
岳静伟[1](2021)在《大白猪和民猪胚胎期骨骼肌染色质可及性研究及差异分析》文中提出胚胎期猪骨骼肌的发育受转录机制的精确调控,转录机制取决于染色质可及性。然而,关于染色质可及性如何在猪胚胎期骨骼肌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ATAC-Seq(Transposase-accessible chromatin with high-through sequencing)和RNA-Seq技术对大白猪(Large White,LW)和民猪(Min pigs,M)妊娠期45天、70天和100天的胚胎期骨骼肌组织中的染色质可及性和转录变化进行鉴定,同时利用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推测与猪胚胎期骨骼肌发育相关的共表达基因,然后对这些基因进行差异分析,推测导致不同品种猪的骨骼肌发育差异的候选基因;并进一步与GWAS结果相结合,推测影响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的候选基因。分别在大白猪妊娠期45天、70天和100天的胚胎中检测到21638、35447和60181个染色质可及性区域(Accessible chromatin regions,ACRs);其中有13%-29%ACRs被注释到基因近端启动子区。45、70和100 dpc(day post-coitus)分别检测到722、989和5688个阶段特异性ACRs注释基因,这些基因均能显着富集到肌肉发育相关通路中。MYOG在45 dpc时显着富集,MEF2A、MEF2C和MEF2D在100 dpc时显着富集;在70 dpc时,检测到一个潜在的转录抑制因子,即E2F6;在LW70 vs LW45、LW100 vs LW70和LW100 vs LW45中,分别发现3、20和113个在ATAC-seq中下调但是在RNA-seq中呈上调趋势的基因,以及0、5和12个在ATAC-seq中上调但是在RNA-seq中呈下调趋势的基因。分别在民猪妊娠期45天、70天和100天的胚胎中检测到35088、61676和58264个ACRs;分别在M70 vs M45、M100 vs M70和M100 vs M45中得到5587、13355和18795个显着差异ACRs以及831、1497和2671个显着差异基因。差异ACRs和差异基因的联合分析发现,分别在M70 vs M45、M100 vs M70和M100 vs M45中得到340、1498和2815个差异ACRs,分别对应183、613和1167个差异基因。这些基因均能够显着富集到与肌肉发育相关的生物学进程中。这些通路中的ALPK2、NMRK2、PDLIM3、CD9、CSRP3、FGF9和FOS等基因可能在民猪骨骼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不同品种间的差异ACRs分析,分别在LW45 vs M45、LW70 vs M70和LW100 vs M100中得到794、1959和2779个差异ACRs。利用WGCNA分析共检测到6个与胚龄相关的候选模块,对这6个模块内的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45 dpc相关模块基因显着富集到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骨骼肌发育的生物学进程;70 dpc相关模块基因显着富集到许多与骨骼肌组织发育的生物学进程;100 dpc相关模块基因显着富集到与蛋白质修饰有关的生物学进程。对45 dpc和70 dpc相关模块基因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分别在45 dpc和70 dpc中得到1576和205个差异基因。其中DLK2、TNFAIP1、SVEP1、VCAM1、FGFRL1、PARQ7和TUFT1等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导致大白猪和民猪骨骼肌发育差异。本研究揭示了猪胚胎期骨骼肌发育过程中染色质可及性的动态变化,丰富了猪中关于染色质可及性的研究,增加了人们对猪染色质可及性的认识,为研究哺乳动物肌肉发育的机制提供参考。
赵鸿昊[2](2019)在《养殖密度和投喂模式对草鱼肌肉品质和代谢调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渔业转型发展,水产养殖业正经历从单一增产型向提质增效型转变的历程。养殖鱼类的品质提升受到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在养殖过程中,食物来源、养殖环境和养殖方式等是影响鱼肉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以饲料投喂和高密度放养为基础的集约化养殖是我国池塘鱼类生产的重要方式。但高密度的养殖容易引起养殖环境劣化,导致鱼类生长减缓、免疫力降低、鱼肉品质下降等情况。如何实现水产品的优质供给是水产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年产量超过500万吨,位居淡水养殖鱼类产量首位。研究养殖密度和饲料投喂模式对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代谢调控机制,有利于我们理解养殖鱼类品质的形成机制,为提质增效型草鱼养殖模式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本文设计了草鱼的养殖密度实验和饲料投喂模式实验两个研究内容。养殖密度实验以平均初始体质量为99.15±0.70 g的草鱼为对象,设计了低养殖密度(LSD,2.45kg/m3)、中养殖密度(MSD,7.44 kg/m3)和高养殖密度(HSD,14.47 kg/m3)3个实验组,每组4个平行重复,实验时间为78 d。饲料投喂模式的实验在养殖池塘中开展,设定人工配合饲料投喂(AF)和天然草料投喂(GF)两组主养草鱼的试验养殖池塘,每组3个平行池塘。在每个试验池塘(2666.4 m2×水深1.8 m)中放养3000尾草鱼(平均体质量35 g/尾),并搭配550尾鲢(平均体质量14 g/尾)和350尾鳙(平均体质量25 g/尾)。实验养殖期间,分别向AF池塘和GF池塘的草鱼投喂人工配合商品鱼饲料和天然草料,实验时间为113 d。养殖实验结束后,通过对各组实验草鱼样品的多组学联合分析与生理生化研究,分析不同养殖密度和不同饲料投喂对草鱼生理生化指标、肌肉组织结构、肌肉生长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等的影响,绘制出了代谢调控互作网络,揭示了草鱼肌肉生长代谢的潜在分子调控机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养殖密度影响草鱼肉质特性和肌肉转录水平草鱼的生长速度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LSD组的草鱼增重率最高,HSD组的草鱼生长速度最慢(P<0.05)。MSD和HSD组中的草鱼肌肉游离氨基酸(FAAs)和不饱和脂肪酸(UFAs)含量高于LSD组。相比其他实验组,低碳链饱和脂肪酸(SFAs)(C12:0-C16:0)含量在LSD组的草鱼肌肉中表现出较高水平。肌肉中C17:0-C22:0 SFAs则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显着升高。转录组检测表明,3个实验组间共有394个非重复性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其进行功能性分析发现,转录水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肌肉生长发育、结构和收缩特性以及物质代谢合成(脂质、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等方面。这些DEGs还显着性富集在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和信号转导途径中(P<0.05)。高密度和低密度养殖条件均可造成草鱼肌肉组织的脂肪浸润、抗氧化抑制和免疫因子表达降低,从而引起鱼体的脂肪沉积增加和抗病力下降的情况。2.人工配合饲料和天然草料对草鱼肌肉营养特性及代谢组的影响投喂天然草料(GF组)的草鱼血清中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显着升高(P<0.05)。人工配合饲料喂养(AF组)的草鱼肌肉脂肪含量显着高于GF组(P<0.01)。与GF组相比,AF组的草鱼背部肌肉更具有粘附性、内聚性和咀嚼性(P<0.05),而弹性和剪切力则明显降低。肌肉组织MyoG和MyoD的表达水平在GF组显着上调,而Myf-5、MRF4、igfs和MSTNs的表达量则相对较低。投喂天然草料可促进肌肉组织胶原蛋白编码基因CoL1a-1和CoL1a-2的表达。根据性别和投喂饲料的不同将实验鱼分为4个检测组,分别为雌性人工饲料投喂组(FAF)、雌性天然草料投喂组(FGF)、雄性人工饲料投喂组(MAF)和雄性天然草料投喂组(MGF)。液相色谱-质谱(LC-MS)检测结果表明,AF组草鱼肌肉中具有更高水平的二十二碳五烯酸(DPA)、二高γ-亚麻酸(DGLA)和花生四烯酸(ARA)等代谢物质成分。而GF组草鱼肌肉样品中n-3 UFAs显着升高,如二十碳五烯酸(EPA)、α-亚麻酸(ALA)和γ-亚麻酸(GLA)等。与MAF组相比,MGF组肌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水平显着增加(q-值<0.05);而DHA在雌性样品中,没有表现出组间差异性。经代谢途径富集分析发现,ARA代谢途径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途径被显着富集(q-值<0.05)。3.不同饲料投喂对草鱼肌肉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对各组实验草鱼进行转录组和蛋白组的检测分析后发现,AF组草鱼肌肉的脂肪酸β-氧化活性显着升高,主要表现为脂肪酰基辅酶-A、脂肪酸合成酶、酰基辅酶-A合成酶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以及脂肪酰基肉碱的表达均显着增加。GF组和AF组的葡萄糖摄取和代谢过程具有不同模式。gpia、fbps、pfkfb-4、aldo、tpi-1b、ga3pdh、eno3和pkma在AF组草鱼肌肉中表达上调;而GF组的hk-2、fbp-2、pfkffb-1、pfkma、tpi-1a和pgks则表现出了更高的表达水平。其次,参与JAK3-STAT、Ras-Raf和Wnt/β-catenin等信号转导途径的分子,在GF组和AF组之间也差异表达。对组间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蛋白(DEPs)的富集功能和调控网络分析表明,不同饲料喂养的草鱼,在肌肉生长、运动机能、物质代谢、免疫应答和信号转导等方面,表现出了显着差异性。天然草料的投喂能够增强草鱼肌肉的抗应激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同时,通过降低胰岛素生长因子(igfs)的表达来减轻胰岛素抵抗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GF组草鱼的鱼体健康状况和鱼肉品质。
伊丽竹[3](2018)在《抗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和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是病毒性神经坏死症(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的主要传染病原,感染全球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在鱼苗期的致死率可达100%,严重制约着全世界的鱼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由于鱼苗特异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目前对于感染NNV的幼鱼尚无有效的病毒防治措施。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引起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在我国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危害鱼类的种类最多、流行水域最广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大量耐药菌株的发生,研发新的防治手段刻不容缓。卵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of yolk,IgY)来源于卵生动物,经血清转移并富集至卵黄中,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和理化性质稳定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被动免疫,尤其是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幼仔。本研究制备了两种特异性病原卵黄抗体。我们克隆并表达了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RGNNV)的重组衣壳蛋白,并将其作为抗原免疫产蛋母鸡制备特异性抗RGNNV的卵黄抗体。同时将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免疫母鸡以制备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开展了卵黄抗体的稳定性和免疫保护实验。主要结果如下:1.卵黄抗体的制备和效价。采用水稀释法分离鸡蛋中的卵黄抗体,两步硫酸铵盐析法进行纯化。ELISA检测显示首次免疫后第六周抗RGNNV卵黄抗体效价达到最高值。最高效价可达1:51200,而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于首次免疫后第七周效价达到最高值,效价为1:25600。两种卵黄抗体均可持续保持高效价数周。2.卵黄抗体的稳定性。抗RGNNV卵黄抗体在70℃以下、pH=2-10、及胃蛋白酶消化(pH=3-10)的条件下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活性。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在60℃以下及pH值高于4时其活性稳定性较高。经30-60℃加热处理或pH(2-10)处理及胃蛋白酶消化(pH=3-10)的抗RGNNV卵黄抗体仍可以完全抑制RGNNV在GF-1细胞中增殖,但在pH=2的环境下胃蛋白酶消化处理的特异性卵黄抗体与病毒的中和能力有所减弱。证明卵黄抗体具有较稳定的耐高温、耐酸碱、耐胃蛋白酶消化的特点。3.抗RGNNV卵黄抗体的免疫保护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抗RGNNV卵黄抗体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能够有效识别RGNNV衣壳蛋白。特异性抗RGNNV卵黄抗体能有效地中和RGNNV,抑制病毒在石斑鱼鳍条细胞(Grouper fin cell line,GF-1)中的复制,保护GF-1细胞免受病毒感染,表明特异性抗RGNNV卵黄抗体能有效防止RGNNV在细胞中的感染。4.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的免疫保护作用。在使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团头鲂前24 h注射特异性卵黄抗体,攻毒一周后存活率为60%;而注射非特异性卵黄抗体组和不注射卵黄抗体组的存活率仅10%。使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团头鲂后12 h注射特异性卵黄抗体,攻毒一周后存活率为50%,注射非特异性卵黄抗体和不注射卵黄抗体的实验组的死亡率为100%。这些免疫保护结果和组织病理切片结果一致。表明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有显着的预防和治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效果。
刘春强[4](2017)在《石斑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调研主体为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石斑鱼为研究对象,针对苗种繁育、养殖技术、营养需求、病害防治四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并结合海发公司养殖现状加以阐述,以期对石斑鱼养殖户和技术人员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以提高石斑鱼增养殖的效益和技术水平。1.本文对国内外石斑鱼亲鱼培育、早期胚胎发育、仔鱼开口饵料及影响发育的环境因子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总结。结合海发公司苗种繁育情况,总结出了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食性的转变和养殖管理。2.随着在石斑鱼工厂化养殖中水处理设备、水质在线监测设备、远程在线诊断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的引进,营造出了一个菌、鱼共生的微生态平衡,为石斑鱼提供了良好的、稳定的生长环境。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循环水养殖系统单产由原来的15 kg/m3提高到50 kg/m3,能耗比公司成立初期降低了40%,养殖成活率可达到90%。3.本文对国内外石斑鱼营养需求研究进行了概述。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海旗牌石斑鱼人工饲料与国际知名品牌同种饲料相比,石斑鱼生长快,饵料系数低,粪便成型率高,氮、磷排泄率低。目前石斑鱼幼鱼人工饲料配方1种,饵料系数1.08,成鱼人工饲料配方1种,饵料系数1.1-1.2。4.本文对海水石斑鱼养殖病害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针对海发公司生产现状,阐述了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5.目前石斑鱼健康养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商品鱼市场价格低迷,养殖成本高,导致养殖利润太低;配合饵料营养不均衡,缺乏适合苗种开口、促进性腺发育等方面的精准营养专用配合饲料;苗种期的病毒性、细菌性病害频发,石斑鱼苗种成活率低,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孙园园[5](2017)在《鱼类病原菌荧光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及宿主抗菌免疫因子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水养殖鱼类经常被病原微生物所感染,导致产量下降,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鱼类病害防治仍没有有效的措施,原因之一是病原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病原和宿主免疫两方面入手,研究了鱼类常见病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致病机制和鱼类宿主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免疫因子(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PI和B型甘露糖结合凝集素BML)的抗细菌感染功能。本文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首先比较了在正常和缺铁培养环境中荧光假单胞菌TSS全菌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在蛋白表达谱中发现了22个具有显着性差异表达的蛋白,通过查阅文献和结构分析,选取了其中四个,即Hem O(血红素加氧酶)、PspB(丝氨酸蛋白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TfeR(Ton B依赖型外膜受体),分别构建了基因突变株,即TSS(35)hemO、TSS(35)pspB、TSS(35)sod和TSS(35)tfeR并进行了功能研究。实验表明,与野生株TSS相比,TSS(35)hemO、TSS(35)pspB和TSS(35)tfeR在组织侵染、致死率和抗宿主血清杀伤等方面的能力都显着降低,表明pspB、hemO和tfeR是参与感染的毒力基因;对宿主的免疫保护实验结果显示,当重组的TfeR和PspB以亚单位疫苗的形式免疫鱼类宿主后,宿主对于TSS的侵染产生了显着的免疫保护效应;抗体阻断实验表明,抗TfeR的抗体抑制了荧光假单胞菌TSS对宿主细胞的侵染。这些结果表明,环境中铁的含量会影响荧光假单胞菌大量蛋白的表达发生变化,其中包括一些重要的毒力因子。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了在正常和缺铁培养条件下荧光假单胞菌TSS外分泌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在外分泌蛋白表达谱中,发现了15个具有显着性差异表达的蛋白,选取了一个差异蛋白——丝状血凝素(FHA),构建了编码该蛋白的基因突变株TSSfha,比较分析了突变株与野生株在毒力及生理方面的差异。体外实验表明,相较于野生株TSS,突变株(1)生长速度基本没有改变,但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和产生胞外丝状物的能力显着下降;(2)鞭毛受到破坏,运动性下降;(3)粘附宿主细胞的能力和自凝集能力显着下降;(4)凝血能力和抗宿主血清杀伤的能力显着下降。体内感染实验表明,突变株感染宿主组织的能力显着降低,对宿主的致死率下降;抗体阻断天然FHA后,野生株TSS感染能力降低。此外,免疫保护实验表明,重组FHA免疫大菱鲆后可以显着提高大菱鲆抵抗TSS侵染的能力。这些结果表明了荧光假单胞菌FHA是一个关键的毒力因子,并且在与致病相关的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荧光假单胞菌的鱼类宿主半滑舌鳎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两个免疫因子在抵抗荧光假单胞菌侵染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是先天免疫中一个重要分子,在哺乳动物中可以清除入侵的革兰氏阴性菌。在硬骨鱼中,BPI的功能还未可知。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半滑舌鳎BPI(CsBPI)在抵抗荧光假单胞菌等病原感染方面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蛋白定位结果表明,CsBPI可以被半滑舌鳎外周血白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环境中。重组CsBPI(rCsBPI)能够结合荧光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且对荧光假单胞菌的结合力最强,但不能结合革兰氏阳性菌;rCsBPI通过与荧光假单胞菌的结合,进而增强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其结构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并且与rCsBPI结合的荧光假单胞菌更容易被外周血白细胞吞噬。体内实验表明,rCsBPI上调一系列参与抗菌和抗病毒的免疫基因的表达,并且能够增强半滑舌鳎抗荧光假单胞菌以及抗病毒感染的能力。这些结果首次表明,硬骨鱼类的BPI具有显着的免疫调节及抗菌和抗病毒功能。凝集素是一类糖结合蛋白,在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半滑舌鳎三个B型甘露糖结合凝集素(CsBML1、CsBML2和CsBML3)在抗荧光假单胞菌等细菌感染中的功能。分析发现,这三个凝集素均具有三个保守的甘露糖结合基序QXDXNXVXY,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细菌感染之后表达均上调。CsBML1、Cs BML2和CsBML3的重组蛋白(分别命名为rCsBML1、rCsBML2和rCsBML3)以剂量依赖的方式结合荧光假单胞菌等多种鱼类病原菌,但对于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结合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三个凝集素均具有甘露糖结合特异性和钙离子依赖性,但三者对细菌的凝集能力有所差异。体外实验表明rCsBML1和rCsBML2可以杀死细菌,体内实验表明rCsBML1和rCsBML2能抑制细菌对宿主组织的侵染,但rCsBML3无此功能。这些结果表明,在硬骨鱼类中,B型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对于抵抗病原菌侵染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此家族的不同成员在抗菌方面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陈建国[6](2017)在《美洲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突眼”症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养殖中美洲黑石斑鱼的“突眼”病症严重影响着其苗种繁育工作,给其养殖产业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本文在探究引发美洲黑石斑鱼(C.striata)患“突眼”症的相关病原和其病理学影响中:运用了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测酶活、显微病理学、超微病理学等相关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美洲黑石斑鱼“突眼”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美洲黑石斑鱼的“突眼”症状表现为:眼球白浊、充血、异常增生。从眼球病灶部位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优势菌,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落中部隆起、黄色,有黏性,杆状菌,端生单鞭毛,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定名为CJG01。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对美洲黑石斑鱼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幼鱼眼球突出、脱落。解剖感染组的幼鱼发现:患病幼鱼的肝脏、肾脏红肿、脾脏肿大,肠道内有淡黄色液体。其半致死浓度LD50为2.67×105 CFU/ml。API 20NE快速鉴定及相关生理生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CJG01的生长温度为28-37℃,最适温度为28℃,在含盐量0-5%之间的TSB培养基可生长,对弧菌抑制剂O/129敏感,氧化酶反应阳性,鸟氨酸脱羧酶反应阳性,V-P反应阴性,可同化甘露醇、麦芽糖、苹果酸,不能同化葡萄糖、阿拉伯糖、甘露糖、癸酸、已二酸、柠檬酸、苯乙酸等,菌株CJG01的生理生化特性与哈维氏弧菌一致。对病原菌的16SrDNA序列对比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菌株CJG01与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9%。药敏实验证实,该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诺氟沙星、青霉素、阿奇霉素、多粘菌素B,等8种药物不敏感,对头孢唑林、恩诺沙星、链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新生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唑酮、利福平、四环素、米诺环素,等16种药物敏感。2.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美洲黑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健康黑石斑鱼相比,患病幼鱼血清的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肌酐含量显着增加(P<0.05),球蛋白的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患病幼鱼血清的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显着增强,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溶菌酶的酶活性均显着增强(P<0.05);患病幼鱼血清的K+含量的显着降低(P<0.05),Cl-含量显着增加(P<0.05),Na+、Ca2+的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这表明患“突眼”症的美洲黑石斑鱼的,肌肉、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损伤严重,肝功能、肾功能异常。3.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美洲黑石斑鱼的显微病理学影响:患病幼鱼的眼球肿胀,含有囊状物,晶状体部位含有凝血块;肌纤维损伤坏死;心脏肌节模糊不清,红细胞增多;肝中央静脉扩张充血,肝细胞空泡变性,部分肝细胞核溶解、消失,大量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于肝细胞间质;脾脏组织坏死,红细胞破裂,脾脏充血,淋巴细胞增多;部分黏膜细胞脱落、坏死,胃底腺细胞排列疏松,胃底腺细胞空泡变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于肠道黏膜层、黏膜下层,肠绒毛坏死;肾间质淤血,大量红细胞浸润,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肾小管管壁细胞空泡变性、坏死,细胞核溶解、消失;鳃组织的病理变化不显着。4.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美洲黑石斑鱼的超微病理学影响:患病幼鱼的神经突触间质充血,角膜的成纤维细胞坏死,胶原蛋白溶解。肌原纤维超微结构,H带模糊,M线模糊,肌原纤维断裂,线粒体数量减少,部分线粒体解体。心肌纤维的H带不清楚,M线不清楚,I带不清楚,Z线不清楚,肌原纤维断裂。肝细胞肿大、变形,一些肝细胞核被挤压,偏离细胞中心。细胞核膜界限模糊,胞质内的线粒体数量含量降低,部分线粒体解体。粗面内质网断裂,空泡化严重,脂滴充满整个肝细胞质,细胞器溶解、弥散于细胞核周围,溶酶体增多,部分肝脏细胞坏死、凋亡。脾脏组织的淋巴细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淋巴细胞溶解死亡,细胞质细胞器崩解,核膜破坏。患病幼鱼胃组织的细胞界限模糊,核膜破坏,细胞核浓缩,细胞器溶解。肠上皮细胞细胞界限模糊,细胞空泡化严重。肾上皮细胞部分坏死,细胞核溶解,同时细胞内溶酶体含量增多,幼鱼第一近曲小管,内皮细胞坏死,细胞界限模糊,绒毛脱落。鳃丝,细胞界限清晰,细胞器完好,没有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
金华[7](2016)在《中华胭脂鱼胚胎发育、幼鱼耗氧率及缺氧导致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华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为试验材料,采用体视显微镜活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两种方法,对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2015年5月孵化生产的中华胭脂鱼胚胎至出膜14天仔鱼的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经统计在水温21.023.0℃下,总发育时间较长,为119 h40 min左右,有效积温为1743.59℃,平均受精率为68.51%。胭脂鱼卵为端黄卵,沉性,微粘性,胚胎发育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分化和孵化等6个阶段。初孵仔鱼的卵黄囊呈带状,在出膜第10天左右吸收完毕。出膜第2天可见围心腔中心脏结构明显,心跳逐渐增强,血液颜色逐渐加深。鳃弓在出膜第2天轮廓清晰,第4天可见4对鳃弓,鳃丝和鳃小片数量逐渐增多。出膜第1天可见晶体、视网膜和色素膜,随后视网膜、色素层逐渐增厚,至出膜814天,眼睛的后房较明显,没有出现前房。内耳分布在延脑的左右两侧,内有听板,可见感觉毛和圆形的耳石。脑在出膜前已分化为端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延脑5个部分,后逐渐增大。口由下位逐渐转移至亚下位,消化道的肠在出膜前出现盘曲,分段打通,在出膜第4天左右消化道完全打通。中肾为主要的排泄器官,出膜第1天即可见,后逐渐增大。鳔在出膜第2天充气,至出膜14天为1室。在头、背部及腹部均可见星形的色素细胞分布。采用封闭静水法,测定3月龄中华胭脂鱼的平均体长6.36±0.82cm、平均体重7.23±2.43g,在18℃、21℃、24℃、27℃、30℃五个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组间耗氧率差异极显着(P<0.01)。胭脂鱼幼鱼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用y=0.012x-0.087(n=10,P<0.01,R2=0.7603)表示。胭脂鱼幼鱼的半致死溶解氧含量在不同温度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采用测定致窒息点致死后的3月龄胭脂鱼幼鱼,以Bouin’s液固定,叔丁醇脱水,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中性树胶封片,对因缺氧而死亡的幼鱼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可见鱼脑、入鳃动脉、出鳃动脉、心脏、肝胰脏、脾脏、中肾内发生动脉充血、静脉淤血,鳃、心脏、中肾都出现了含铁血黄素,鳃小片呼吸上皮细胞剥离,肝细胞发生水样变、气球样变,中肾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玻璃样变,全身各组织器官缺氧导致器官代谢异常,由此表明,缺氧窒息的胭脂鱼体内主要发生了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死亡。
李国聪[8](2015)在《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行为、生理和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以珍珠龙趸幼鱼(体长5.64±0.16cm,体重4.99±0.46g)为实验对象,在8种光照强度:0Lx、50Lx、100Lx、200Lx、400Lx、800Lx、1600Lx、3200Lx及5种光照波长:460-470nm(蓝光)、515-530nm(绿光)、585-595nm(黄光)、620-630nm(红光)、全光谱(白光)下,于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30天养殖实验。基于生态学、生理学及免疫学的理论基础,对幼鱼的行为活动、摄食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并在0d、5d、10d、15d、20d、25d、30d七个时间阶段对幼鱼生长情况进行测量,以及对其体内抗氧化物酶、酸碱磷酸酶、皮质醇生理指标进行检测,以求从表观到内在分析幼鱼在不同光照强度和波长下的综合表现,寻找其生长的最适光照条件,为实际生产提供光照调控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分析,本实验得出以下结果:1.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行为的影响不同光照强度下,0Lx、50Lx照度组的幼鱼可快速(1d)适应环境,状态自由,摄食积极;1600Lx、3200Lx照度组适应性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应激状态,于低水层高密度集群;其余各照度组在第10d后达到完全适应状态。摄食水层随着照度的降低而升高,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0Lx>50Lx>100Lx>200Lx>400Lx>800Lx>1600Lx>3200Lx,且15d前0Lx、50Lx的摄食水层显着高于1600Lx、3200Lx照度组(p<0.05);摄食状况水平0-800Lx照度普遍优于1600Lx和3200Lx照度组,且10d前两者差异(p<0.05)。不同光照波长下,蓝光、绿光下可幼鱼可快速(2d)适应环境,活动自由、摄食积极;其余波长组则在15d后达到完全适应状态;摄食水层在不同光照波长下存在差异,表现为:蓝光波长>绿光波长>红光波长>黄光波长>白光波长,且25d前蓝光波长的摄食水层显着高于白光波长组(p<0.05);摄食等级的评估表现为:蓝光波长>绿光波长>红光波长>黄光波长>白光波长。2.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生理的影响本实验所有光照条件下,珍珠龙趸幼鱼体内SOD、CAT活力均呈现“上升—缓慢下降—逐渐平稳”的变化趋势,GSH呈现“小幅下降—大幅上升—大幅下降并逐渐平稳”的变化趋势;AKP活力呈现“小幅上升—大幅上升—大幅下降逐渐平稳”的变化趋势,ACP活力则呈现“下降—上升—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皮质醇呈现“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上述酶活力和激素含量均在5d-15d阶段内产生较大波动,并于20d-30d阶段回落到实验前期的稳定水平。在高照度和短波长光照(蓝、绿光)下SOD活力较中低照度组和长波长光照组下的高,反映其胁迫较大,而中低照度和长波长光下胁迫则相对较轻;在CAT活力上升阶段,其活力随着照度下降而提高,短波长光照组也在施加光照条件后保持着较高活力,反映中低照度和短波长光下幼鱼具有较高的H2O2清除能力;GSH-PX的活力高峰期阶段,中低照度与长波长光照组活力较高,具有较好的H2O2清除能力。AKP与ACP活力在中低照度下均处于较高水平,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同波长下各组间的活力则无明显差异。皮质醇含量在5d阶段下,中高照度组显着高于低照度组(p<0.05),且在10d、15d阶段大幅提高,相对于低照度组出现明显的延后;相似短波长的蓝绿光和红光5d阶段快速响应,含量显着高于白光和黄光组,且在后续阶段短波长的的蓝绿光皮质醇含量逐步降低,其他波长组的下降则有所延后。整个实验进程中,0-800lx的中低照度下幼鱼表现出较低环境胁迫,各抗氧化酶效率更高,能有效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短波长的蓝绿光也与之相似,可快速适应环境。3.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30天养殖实验中,珍珠龙趸幼鱼均保持着近100%的成活率,在0-1600lx中低照度下总摄食量显着高于3200lx的高照度环境(p<0.05),饵料系数、饲料转化率等均表现较优;短波长蓝绿光同样有着较大的摄食量和较优的饵料系数及饲料转化率,黄色光则表现最差。不同光照强度下珍珠龙趸幼鱼在0-800lx中体长较大,显着高于3200lx组(p<0.05);体质量也在0-800lx下较大,且0-200lx组显着大于3200lx组(p<0.05);体长日增长、日增重、增重率、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均在0-100lx下显着高于3200lx组(p<0.05);而体长特定生长率、增长率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整体均反映0-800lx的照度下幼鱼具有优秀的生长性能。不同光照波长下幼鱼的体长和体质量大小均表现为:蓝光>绿光>红光>白光>黄光,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体长体重的特定生长率、日增长、日增重、增重率及增长率均在15d阶段存在部分显着性差异,但整体则差异不显着性(p>0.05)。综合各指标,0-800lx和短波长的蓝绿光下,幼鱼具有较好的生长性能。
肖志忠[9](2014)在《条石鲷种群遗传学及养殖生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条石鲷(Oplegndthus fasciatus)隶属石鲷科(Oplegnathidae),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海、东海和台湾沿海,主要栖息于沿岸岩礁区域,以底栖动物为食,是一种高品质和高产值的海洋经济鱼类。本研究采用DNA分子标记、细胞学标记和实验生态学手段,系统观察和研究了条石鲷群体遗传结构、种间遗传分化和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学、组织学和生态学特征,为条石鲷种质资源保护、杂交育种、人工繁育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同时,通过人工繁育和养殖生产试验,建立了条石鲷苗种培育及养殖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为将来条石鲷规模化、标准化苗种培育以及养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荧光-AFLP标记技术,通过4对选择性引物组合,从3个不同地理群体中共扩增出1264条条带,发掘出1248条多态片段。基因分化系数Gst、AMOVA、 STRUCTURE分析均显示条石鲷种群存在显着的遗传结构,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差异(59.55%),群体内个体间差异占40.45%。NJ系统树显示条石鲷三个地理群体存在显着的谱系地理结构,分为南北两大支系。2、采用线粒体(mtDNA)控制区序列分析方法,对条石鲷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在长度为484bp的同源片段中,养殖群体F1代单倍型多样度水平略低于野生群体,却显着高于养殖F2代群体;野生群体、F1代养殖群体和F2代养殖群体的核苷酸多样度水平和核苷酸差异数均呈递减趋势;AMOVA、两两群体相比较的ΦST和P检验结果皆显示养殖群体F1代和F2代与野生群体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单倍型最小跨度分析和NJ系统分析结果均未检测到显着的谱系结构。3、条石鲷与斑石鲷属内种间遗传分化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线粒体COI、Cyt b基因和D-loop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97、0.080和0.172。核苷酸替代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D-loop> COI> Cyt b,条石鲷和斑石鲷线粒体COI基因片段上的核苷酸替代速率明显的高于Cyt b基因片段,条石鲷和斑石鲷的分歧时间约为385-530万年,分化事件发生于上新世早期。本研究结果为条石鲷与斑石鲷人工杂交育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4、通过对条石鲷染色体核型和C带分析表明,雄性条石鲷具有1条中部着丝粒的巨型性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7,其核型为3m+44t,雌性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为2m+46t,臂数都为50;雄鱼的带纹总数为42、雌鱼的带纹总数为41,异染色质含量分别为40.56±0.38%、41.49±0.71%。在雄性条石鲷的异型染色体上具有1条着丝粒带和2条端带,可以作为该种特有的带纹特征。初步推测其性别决定类型为复性染色体型。5、通过对条石鲷早期发育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确定了胚胎发育时序,详细阐述了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以及主要功能器官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条石鲷受精卵具有龟裂结构。在22±0.5℃,盐度为30的条件下,卵子授精后31h仔鱼孵出。前期仔鱼背鳍膜有4-5个星状黑色素。12dph,鳃发育完成;18dph,肝胰脏结构发育结束;21dph,眼各部分均已发育完成;24dph,食道结构已发育完善;27dph,肠壁、心脏均已发育完善;29dph,脾脏发育完善;30dph,胃、鳔发育完成;33dph,肾脏形成;60dph,胸腺发育完成。6、条石鲷胚胎发育的阈值分别是15℃和33℃。条石鲷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1-27℃,最适水温24℃,孵化率为96%。条石鲷仔鱼在24℃条件下,初次摄食和PNR点分别为:3dph和5-6dph,最高初次摄食率为76.67%出现在4dph。7、在胚胎期,由于免疫器官没有发育完成,所以SOD的活性比仔鱼期的还要高。孵化后,SOD的活性在14日龄达到最低点。免疫器官淋巴化的顺序为肾脏(10dph)、胸腺(15dph)、脾脏(21dph)。随着免疫器官的发育完成,SOD的活性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8、通过对条石鲷亲鱼人工调控、苗种培育和养殖模式等相关生产技术的试验,建立了条石鲷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的工艺流程。为今后条石鲷规模化、标准化苗种培育以及养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周邦维[10](2014)在《主要营养素源及光色对工业养殖豹纹鳃棘鲈生长、肤色及生理指标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同时艳丽的肤色又赋予其很好的观赏价值,故经济价值极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工业化养殖豹纹鳃棘鲈的营养饲料和环境光色研究为空白,目前也尚未见到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与蛋白营养源间互作对养殖鱼类影响效应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即主要营养素(蛋白质和脂肪)水平与不同色素蛋白营养源(含色素的蛋白质原料)组配饲粮,探寻其对工业化封闭循环水养殖豹纹鳃棘鲈幼鱼生长、肤色、水环境及生理代谢的效应和机制;同时探究环境光照颜色单因素对幼鱼生长、肤色及生理代谢的效应。旨在为工业化养殖豹纹鳃棘鲈的营养调控、光色设置以及生态专用饲料配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借鉴。本研究以生态营养学、生理生化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进行两大部分试验。试验一,探究饲料蛋白质水平(46%、50%,简写为P46、P50)、脂肪水平(8%、10%,简写为L8、L10)与色素蛋白源(植物性、动物性色素蛋白源,简写为VPP、APP)三因素交互作用的1-8#处理,对封闭循环水养殖豹纹鳃棘鲈幼鱼(64.2±1.1)g的效应;试验二,探究环境光色(红光、蓝光、黑暗和昼夜光对照)单因素的4个处理,对封闭循环水养殖豹纹鳃棘鲈幼鱼的效应。经过94d的动物试验、生理代谢测试、统计分析等,得到以下试验研究结果。1、各营养处理组间试鱼,存活率差异不显着(p>0.05),平均存活率为92.71%。46%蛋白、8%脂肪与植物色素蛋白源组合的1#摄食量达1.04g/d/尾,显着提高18.2%-36.8%(P<0.05)。饲粮46%蛋白、10%脂肪与动物色素蛋白源组合的4#显着提高试鱼增重率17.4%-34.1%,并降低饲料系数11.6%-23.3%(p<0.05)。同时,不同处理对养殖水环境中氨态氮、亚硝态氮和COD没有显着影响(p>0.05)。2、饲料高蛋白、低脂肪单因素分别显着提高试鱼皮肤胡萝卜素含量15.4%和37.86%(p<0.05),低脂肪还显着提高黑色素含量22.1%(p<0.05),皮肤叶黄素含量相对很少;50%蛋白、8%脂肪与动物色素蛋白源互作显着提高皮肤胡萝卜素含量43.2%-88.3%(p<0.05)。另外,试验新发现,试鱼皮肤胡萝卜素与黑色素含量,在不同营养素源处理下出现增减同步异幅现象,说明调控皮肤颜色,并不是简单地增加胡萝卜素就能减少黑色素含量,而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变化规律。3、饲料高蛋白、高脂肪单因素显着提高试鱼主要消化吸收相关酶活力。脂肪酶和Na+,K+-ATP酶在50%蛋白或10%脂肪下均具有最大活力,脂肪酶活力显着提高23.5%和51.3%,Na+,K+-ATP酶显着提高40.8%和13.0%(p<0.05);50%蛋白还显着提高碱性磷酸酶活力67.8%(p<0.05)。饲粮10%脂肪与动物色素蛋白源双因素互作显着提高胰蛋白酶活力12.1%-45.4%(p<0.05)。可见,高蛋白、高脂肪与动物色素蛋白源组合有助于改善试鱼胃肠道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4、饲料高蛋白单因素显着提高试鱼肝胰脏GOT和GPT活力(p<0.05),分别提高25.8%和18.1%,高脂肪显着提高GPT活力20.5%(p<0.05);高蛋白与动物色素蛋白源双因素互作提高LDH和GOT活力,前者显着或极显着提高了13.6%-32.1%(p<0.05或p<0.01),后者显着提高25.7%-46.8%(p<0.05);高蛋白、高脂肪与动物色素蛋白源三因素互作下,试鱼代谢酶活力显着增强(p<0.05),LDH活力提高34.4%-48.6%,GOT活力提高21.0%-73.3%,GPT活力提高35.8%-56.2%。高脂肪提高血清SOD活力;高蛋白提高溶菌酶活力,降低MDA含量;低脂肪与动物色素蛋白源互作效果,与高脂肪与植物色素蛋白源类同,都能够降低MDA含量;低蛋白、高脂肪与动物色素蛋白源三因素互作提高SOD活力20.8%-35.3%(p<0.05)。低蛋白、高脂肪及动物色素蛋白源组合提高血清17β-E2和VTG含量,但并不能直接反映出不同营养处理对试鱼性发育的影响,其原因仍需今后深入探究。5、各光照颜色处理组的试鱼存活率及摄食量差异不显着(p>0.05);昼夜组的试鱼增重率最大,分别显着或极显着高于黑暗组和红光组28.6%和39.2%(p<0.05或p<0.01),蓝光组显着高于红光组31.2%(p<0.05);而各组间饲料系数差异不显着(p>0.05)。昼夜组皮肤胡萝卜素含量显着高于蓝光组和黑暗组45.7%和68.5%(p<0.05),红光组具有提高皮肤胡萝卜素含量的趋势。另外发现,昼夜组和红光组黑色素含量也显着高于蓝光和黑暗组,即环境光色处理对胡萝卜素含量与黑色素增减含量的影响也呈现同步异幅现象。黑暗环境下试鱼雌二醇和卵黄蛋白原含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其他组45.5%-94.2%和34.6%-50.1%(p<0.05或p<0.01),其性发育水平更高,可能不利于后期生长性能的提高,但该结果可为亲鱼性成熟培育提供参考。6、蓝光组胰蛋白酶活力分别显着高于红光组和昼夜组34.3%和21.8%(p<0.05),这与其提高增重率的结果对应一致。红光和昼夜光照极显着提高试鱼Na+,K+-ATP酶活力,两者均值提高78.1%(P<0.01)。黑暗组的肝胰脏GOT活力显着高于其他组26.8%-75.5%(p<0.05)。昼夜组试鱼免疫指标优于其他组,血清SOD和LZM活力均分别极显着高于其他组20.4%-39.7%和140.4%-161.2%(p<0.01),且MDA含量显着和极显着低于黑暗组与红光组24.7%和44.2%(p<0.05和p<0.01)。总之,本试验研究表明:饲粮主要营养素源的变化和互作,影响着试鱼的生长、肤色及生理代谢,动物色素蛋白源优于植物色素蛋白源。初步确定50%蛋白、8%脂肪与动物色素蛋白源组合是兼顾豹纹鳃棘鲈幼鱼生长、肤色和消化吸收的优良组合饲粮;50%蛋白、10%脂肪与动物色素蛋白源组合饲粮,可提高豹纹鳃棘鲈代谢酶活力。而若要提高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并兼顾其肤色优美,则应适当调控饲粮蛋白质与脂肪含量。昼夜光照下试鱼的生长、肤色及免疫等指标都表现出显着优势;但也发现,蓝色光照可提高蛋白质消化能力,且有提高试鱼生长的趋势;红色光照提高皮肤胡萝卜素含量;而黑暗环境有利于试鱼性发育。根据试验结果,本研究获得了使封闭循环水养殖豹纹鳃棘鲈幼鱼生长速率快、肤色鲜艳的营养饲料和环境光色之重要参数,基本确定了适宜于该养殖模式的主要营养素源组合饲粮和环境光色配置的方案,并初步查明其影响效应的生理机制。该研究成果,为工业养殖豹纹鳃棘鲈的营养调控、光照优化以及生态专用饲料配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借鉴,填补了其营养饲料和环境光照研究的空白,可显着提高其饲料配制技术水平和效益,促进豹纹鳃棘鲈工业化养殖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The mechanism of retinomotor movements in the retina of banded grouper (Epinephelus awoar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mechanism of retinomotor movements in the retina of banded grouper (Epinephelus awoara)(论文提纲范文)
(1)大白猪和民猪胚胎期骨骼肌染色质可及性研究及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猪胚胎期骨骼肌发育概述 |
1.1.1 骨骼肌发育过程 |
1.1.2 参与骨骼肌发育调控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概述 |
1.2 不同品种猪骨骼肌转录组研究进展 |
1.3 染色质可及性概述 |
1.4 染色质可及性的研究方法 |
1.4.1 DNase-seq |
1.4.2 ATAC-seq |
1.4.3 MNase-seq |
1.4.4 NOMe-seq |
1.5 基于 ATAC-seq 技术探索染色质可及性的研究进展 |
1.5.1 基于ATAC-seq技术探索人类染色质可及性的研究进展 |
1.5.2 基于ATAC-seq技术探索其他物种染色质可及性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ATAC-seq文库测序 |
2.2.2 ATAC-seq测序数据的分析 |
2.2.3 RNA-seq数据处理 |
2.2.4 ATAC-seq与 RNA-seq的联合分析 |
2.2.5 大白猪和民猪的染色质可及性和转录组差异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大白猪和民猪胚胎期骨骼肌组织的高通量文库和测序数据质量检测 |
3.1.1 大白猪和民猪胚胎期骨骼肌组织的 ATAC-seq 文库和测序数据质量检测 |
3.1.2 大白猪和民猪胚胎期骨骼肌组织的 RNA 质量和 RNA-seq 数据质量检测 |
3.2 大白猪胚胎期骨骼肌发育过程中全基因组染色质可及性 |
3.2.1 大白猪ATAC-seq文库概述 |
3.2.2 大白猪中染色质可及性检测 |
3.2.3 大白猪中ACRs在基因组上的分布规律 |
3.2.4 大白猪中ACRs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
3.2.5 大白猪中阶段特异性ACRs和阶段共有ACRs鉴定 |
3.2.6 大白猪ACRs注释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3.2.7 大白猪ATAC-seq和 RNA-seq联合分析 |
3.3 民猪胚胎期骨骼肌发育过程中染色质可及性研究 |
3.3.1 民猪胚胎期骨骼肌组织的染色质可及性检测 |
3.3.2 民猪ACRs在基因组上的分布规律 |
3.3.3 民猪中ACRs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
3.3.4 民猪ACRs在胚胎期骨骼肌发育不同阶段间的差异分析 |
3.3.5 差异ACRs与差异基因的联合分析 |
3.4 大白猪和民猪胚胎期骨骼肌组织的染色质可及性和转录组的差异分析 |
3.4.1 大白猪和民猪染色质可及性的时序性分析 |
3.4.2 大白猪和民猪在同一阶段的染色质可及性差异分析 |
3.4.3 大白猪和民猪在同一阶段的基因差异分析 |
3.4.4 大白猪和民猪差异ACRs与差异基因、GWAS的联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ATAC-seq 测序应用局限性 |
4.2 ATAC-seq 文库和测序数据质量检测讨论 |
4.3 大白猪胚胎期骨骼肌发育过程中全基因组染色质可及性讨论 |
4.3.1 大白猪ACRs在基因组的分布规律 |
4.3.2 大白猪阶段特异性ACRs和阶段共有ACRs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
4.3.3 大白猪ATAC-seq和 RNA-seq的联合分析 |
4.4 民猪胚胎期骨骼肌发育过程中染色质可及性研究 |
4.4.1 民猪差异ACRs注释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4.4.2 民猪ATAC-seq与 RNA-seq的联合分析 |
4.5 大白猪和民猪全基因组染色质可及性和转录组的差异分析讨论 |
4.5.1 不同品种胚胎期骨骼肌发育进程差异 |
4.5.2 大白猪和民猪差异ACRs分析 |
4.5.3 大白猪和民猪差异基因分析 |
4.5.4 大白猪和民猪差异ACRs与差异基因、GWAS的联合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 |
5.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养殖密度和投喂模式对草鱼肌肉品质和代谢调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养殖鱼类品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1.1 鱼类肌肉品质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 影响养殖鱼类肌肉品质的因素 |
2.鱼类肌肉品质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
2.1 肌肉生长发育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 |
2.2 肌肉中营养物质代谢的调控途径 |
3.多重组学研究技术在水产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3.1 转录组学技术在水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3.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水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3.3 代谢组学技术在水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4.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养殖密度对草鱼肌肉特性和转录组的影响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草鱼的饲养及实验条件 |
2.2 样本采集与处理 |
2.3 生长指标计算 |
2.4 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5 草鱼肌肉组织转录组检测 |
2.6 测序数据处理及分析 |
2.7 数据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草鱼生长的动态 |
3.2 肌肉中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 |
3.3 各理化指标与养殖密度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3.4 Illumina测序结果和功能性注释 |
3.5 组间差异性表达基因的确定及功能性分析 |
4.讨论 |
4.1 养殖密度对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4.2 养殖密度对肌肉脂代谢和糖酵解的影响 |
4.3 养殖密度对鱼体应激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
5.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饲料投喂对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及肌肉代谢调控机制的多组学分析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鱼类的养殖条件及实验设计 |
2.2 池塘水质的检测 |
2.3 草鱼组织样品的采集 |
2.4 性腺组织学观察与性别鉴定 |
2.5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
2.6 肌肉质构和剪切力的测定 |
2.7 肌肉组织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
2.8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9 Real-time PCR |
2.10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与数据分析 |
2.11 转录组及蛋白组数据的检测分析 |
2.12 数据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生长特性 |
3.2 血清生化指标 |
3.3 肌肉的质构特性与组织学特征 |
3.4 肌肉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 |
3.5 肌肉组织代谢组的差异比较 |
3.6 肌肉转录组及蛋白组的联合分析 |
4.讨论 |
4.1 不同饲料投喂对草鱼生长及血液生化特性的影响 |
4.2 肌肉质构和生化组成特性的变化 |
4.3 肌肉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4.4 不同饲料投喂诱导的肌肉脂质代谢的改变 |
4.5 肌肉组织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改变 |
4.6 鱼体信号转导与免疫应答的改变 |
5.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抗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和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神经坏死病毒研究进展 |
1.1.1 NNV概述 |
1.1.2 NNV的分类与分布 |
1.1.3 NN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 |
1.1.4 NNV的诊断方法 |
1.1.5 NNV的传播与防治 |
1.2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
1.2.1 嗜水气单胞菌概述 |
1.2.2 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 |
1.2.3 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治 |
1.3 卵黄抗体研究进展 |
1.3.1 卵黄抗体的研究历史 |
1.3.2 卵黄抗体的结构 |
1.3.3 卵黄抗体的生物学特性 |
1.3.4 卵黄抗体的提取纯化方法 |
1.3.5 卵黄抗体在水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抗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与饲料 |
2.1.2 细胞与病毒 |
2.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GF-1细胞的培养和感染 |
2.2.2 总RNA的提取 |
2.2.3 构建衣壳蛋白重组质粒 |
2.2.4 衣壳蛋白表达条件的摸索 |
2.2.5 GST融合蛋白的纯化 |
2.2.6 母鸡的免疫 |
2.2.7 卵黄抗体的纯化 |
2.2.8 抗神经坏死病毒卵黄抗体的效价检测 |
2.2.9 抗神经坏死病毒卵黄抗体特异性检测 |
2.2.10 抗神经坏死病毒卵黄抗体的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2.2.11 抗神经坏死病毒卵黄抗体稳定性检测 |
2.3 实验结果 |
2.3.1 神经坏死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
2.3.2 卵黄抗体的纯化 |
2.3.3 抗神经坏死病毒卵黄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检测 |
2.3.4 抗神经坏死病毒卵黄抗体的免疫保护作用 |
2.3.5 抗神经坏死病毒卵黄抗体的稳定性实验 |
2.4 讨论 |
3 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制备 |
3.2.2 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的制备 |
3.2.3 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的效价检测 |
3.2.4 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稳定性检测 |
3.2.5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2.6 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的免疫保护与治疗 |
3.3 实验结果 |
3.3.1 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的效价检测 |
3.3.2 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的稳定性检测 |
3.3.3 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的免疫保护和治疗作用 |
3.4 讨论 |
4 结论及不足之处 |
4.1 结论 |
4.2 创新之处 |
4.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石斑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石斑鱼繁育及养殖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外石斑鱼繁育现状 |
2.1.1 亲鱼培育与性逆转 |
2.1.2 石斑鱼早期生长发育及其环境因素研究 |
2.1.3 石斑鱼仔鱼开口饵料的研究 |
2.1.4 石斑鱼早期发育的环境因素研究 |
2.1.5 石斑鱼幼鱼发育环境因素研究 |
2.2 石斑鱼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
2.3 石斑鱼繁育和养成调研 |
2.3.1 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以珍珠龙胆石斑鱼为例) |
2.3.2 石斑鱼养成 |
第三章 石斑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3.1 蛋白质及氨基酸需求 |
3.1.1 蛋白质 |
3.1.2 氨基酸 |
3.1.3 蛋白源替代研究 |
3.1.3.1 动物性蛋白源替代研究 |
3.1.3.2 植物性蛋白源替代研究 |
3.2 脂肪和脂肪酸需要量研究 |
3.2.1 脂肪 |
3.2.2 必需脂肪酸需求的研究 |
3.2.3 脂肪源替代研究 |
3.3 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研究 |
3.4 维生素需要量研究 |
3.5 矿物质需要量研究 |
3.6 石斑鱼配合饲料现状和养殖效果 |
3.6.1 国内石斑鱼配合饲料现状 |
3.6.2 石斑鱼养殖效果 |
第四章 石斑鱼的疾病及防治研究进展 |
4.1 病毒性疾病 |
4.1.1 神经坏死病毒病 |
4.1.1.1 主要病状 |
4.1.1.2 传播途径 |
4.1.1.3 免疫防控 |
4.1.2 虹彩病毒病 |
4.1.2.1 主要症状 |
4.1.2.2 传播途径 |
4.1.2.3 防控措施 |
4.2 细菌性疾病 |
4.2.1 主要特征 |
4.2.2 疾病防治 |
4.3 寄生虫类疾病 |
4.3.1 原虫类 |
4.3.1.1 海水小瓜虫 |
4.3.1.2 车轮虫 |
4.3.1.3 粘孢子虫 |
4.3.2 单殖吸虫类 |
4.3.3 环节动物 |
4.3.4 节肢动物 |
4.4 海发公司石斑鱼疾病调查情况 |
4.4.1 石斑鱼昏睡病 |
4.4.2 石斑鱼溃烂病 |
4.4.3 石斑鱼车轮虫病 |
4.4.4 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 |
4.4.5 鱼蛭(水蛭)病 |
4.4.6 石斑鱼淀粉卵甲藻病 |
第五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鱼类病原菌荧光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及宿主抗菌免疫因子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荧光假单胞菌 |
1.1.1 荧光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征 |
1.1.2 荧光假单胞菌与疾病 |
1.1.3 荧光假单胞菌研究现状 |
1.2 细菌毒力因子 |
1.2.1 细菌的铁吸收利用 |
1.2.2 丝氨酸蛋白酶 |
1.2.3 血红素加氧酶 |
1.2.4 TonB依赖型外膜受体 |
1.2.5 丝状血凝素 |
1.3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 |
1.3.1 鱼类天然免疫及研究现状 |
1.3.2 BPI的结构 |
1.3.3 BPI的功能 |
1.3.4 BPI与疾病 |
1.3.5 鱼类BPI研究现状 |
1.4 凝集素 |
1.4.1 凝集素的分布与结构 |
1.4.2 凝集素的分类 |
1.4.3 凝集素的功能 |
1.4.4 鱼类凝集素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缺铁胁迫下荧光假单胞菌全菌蛋白表达变化及毒力基因的功能研究 |
2.1 材料、方法及仪器设备 |
2.1.1 伦理规范 |
2.1.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2.1.3 细菌全蛋白样品制备 |
2.1.4 双向电泳 |
2.1.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1.6 敲除株TSS(35)hemO、TSSΔpspB、TSSΔsod和TSSΔtfeR的构建 |
2.1.7 生长曲线测定 |
2.1.8 细菌抗宿主血清杀菌能力测定 |
2.1.9 细菌组织侵染能力检测 |
2.1.10 细菌对宿主致死率的测定 |
2.1.11 重组蛋白原核表达纯化 |
2.1.12 疫苗保护效应 |
2.1.13 ELISA检测血清效价 |
2.1.14 rTfeR多克隆抗体制备 |
2.1.15 荧光显微实验 |
2.1.16 抗体封闭细菌粘附细胞实验 |
2.2 实验结果 |
2.2.1 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铁胁迫下TSS全蛋白表达变化 |
2.2.2 mRNA水平验证基因差异表达 |
2.2.3 分析并突变编码四种差异表达蛋白的基因 |
2.2.4 TSSΔhemO、TSSΔpspB、TSSΔsod和TSSΔtfeR的生物学功能 |
2.2.5 重组蛋白rTfeR和rPspB作为疫苗的潜力 |
2.2.6 rTfeR抗体与TSS的相互作用 |
2.2.7 抗rTfeR的血清对细菌感染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缺铁胁迫下荧光假单胞菌外分泌蛋白表达变化及fha基因的功能研究 |
3.1 材料、方法及仪器设备 |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3.1.2 制备荧光假单胞菌胞外蛋白 |
3.1.3 双向电泳、质谱分析鉴定 |
3.1.4 构建突变株TSSfha |
3.1.5 细菌粘附FG细胞能力的检测 |
3.1.6 细菌自凝集效应和胞外基质的产生 |
3.1.7 细菌运动性能力检测 |
3.1.8 细菌鞭毛检测 |
3.1.9 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检测 |
3.1.10 细菌凝血实验 |
3.1.11 抗宿主血清杀菌功能 |
3.1.12 组织侵染和对宿主致死率分析 |
3.1.13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
3.1.14 免疫荧光显微观察TSS表面Pf_(Fha) |
3.1.15 免疫荧光显微观察rFha与FG细胞之间的作用 |
3.1.16 抗体血清封闭TSS侵染宿主实验 |
3.1.17 疫苗保护效应 |
3.2 实验结果 |
3.2.1 双向电泳分析 |
3.2.2 mRNA水平验证基因差异表达 |
3.2.3 分析鉴定Pf_(Fha) |
3.2.4 细菌运动性、鞭毛形成和自凝集效应 |
3.2.5 生长曲线、生物膜和细胞外基质产生 |
3.2.6 免疫荧光和粘附宿主细胞实验 |
3.2.7 Pf_(Fha)结合宿主细胞 |
3.2.8 凝集血细胞和在宿主血清中存活能力 |
3.2.9 突变株的体内实验 |
3.2.10 rFha的免疫保护效应 |
3.3 讨论 |
第四章 半滑舌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抗菌功能研究 |
4.1 材料、方法及仪器设备 |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2 序列分析 |
4.1.3 组织分布特异性 |
4.1.4 基因在病原刺激后的组织中表达 |
4.1.5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 |
4.1.6 抗体制备 |
4.1.7 提取舌鳎外周血白细胞 |
4.1.8 CsBPI细胞定位 |
4.1.9 蛋白结合细菌实验 |
4.1.10 蛋白杀菌实验 |
4.1.11 rCsBPI破坏荧光假单胞菌TSS膜完整性 |
4.1.12 rCsBPI促进PBL吞噬荧光假单胞菌TSS |
4.1.13 rCsBPI调节半滑舌鳎体内免疫基因表达 |
4.1.14 rCsBPI促进鱼体抵抗微生物侵染 |
4.2 实验结果 |
4.2.1 CsBPI的序列特征 |
4.2.2 CsBPI在鱼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
4.2.3 检测PBL中CsBPI的产生 |
4.2.4 rCsBPI与病原菌的相互作用 |
4.2.5 rCsBPI的杀菌活性 |
4.2.6 rCsBPI改变细菌膜结构完整性 |
4.2.7 rCsBPI促进PBL对TSS的吞噬 |
4.2.8 rCsBPI调节鱼体内免疫基因的表达 |
4.2.9 rCsBPI促进鱼体抵抗微生物感染 |
4.3 讨论 |
第五章 半滑舌鳎三种B型甘露糖特异性凝集素抗菌功能研究 |
5.1 材料、方法及仪器设备 |
5.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1.2 序列分析 |
5.1.3 组织分布特异性 |
5.1.4 基因在病原刺激后的组织中表达 |
5.1.5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 |
5.1.6 蛋白结合细菌实验 |
5.1.7 蛋白凝集细菌实验 |
5.1.8 蛋白杀菌实验 |
5.1.9 蛋白促进鱼体内抵抗细菌侵染 |
5.2 实验结果 |
5.2.1 序列分析 |
5.2.2 基因在舌鳎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
5.2.3 蛋白与细菌的结合 |
5.2.4 蛋白凝集细菌的能力 |
5.2.5 蛋白杀菌活性 |
5.2.6 蛋白对舌鳎抗细菌感染作用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美洲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突眼”症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美洲黑石斑鱼(C. striata)繁殖生物学特性 |
1.1.1 形态特征 |
1.1.2 生存环境 |
1.1.3 繁殖生物学特性 |
1.1.4 亲鱼的强化培育、产卵特性和苗种培育 |
1.1.5 苗种期间疾病防治 |
1.2 石斑鱼常见疾病的研究现状 |
1.2.1 寄生虫病 |
1.2.2 病毒性疾病 |
1.2.3 细菌性疾病 |
1.3 哈维氏弧菌 |
1.3.1 生物学特性和理化性质 |
1.3.2 致病因子 |
1.3.3 鉴定方法 |
1.3.4 对生物组织病理学影响的研究 |
1.3.5 探究对鱼类的病理学影响方法 |
1.3.6 弧菌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
1.4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价值 |
第二章 美洲黑石斑鱼“突眼”症病原菌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致病菌的分离和纯化 |
2.1.3 致病菌株的电镜观察 |
2.1.4.致病菌株的革兰氏染色实验 |
2.1.5 人工感染试验 |
2.1.6 致病菌株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 |
2.1.7 细菌 16S rDNA序列的测定 |
2.1.8 致病菌株的药物敏感试验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原菌株的形态特征 |
2.2.2 人工感染实验结果 |
2.2.3 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
2.2.4 菌株CJG01的 16S rDNA序列分析 |
2.2.5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美洲黑石斑鱼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健康美洲黑石斑鱼 |
3.1.2 人工感染试验 |
3.1.3 血清的采集 |
3.1.4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美洲黑石斑鱼血清中常见物质含量的变化 |
3.2.2 美洲黑石斑鱼血清中常见酶活性的变化 |
3.2.3 美洲黑石斑鱼血清中离子含量的变化 |
3.3 讨论 |
3.3.1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美洲黑石斑鱼血清中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
3.3.2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美洲黑石斑鱼肌肉组织的影响 |
3.3.3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美洲黑石斑鱼肝功能的影响 |
3.3.4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美洲黑石斑鱼肾功能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美洲黑石斑鱼的显微病理学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石蜡组织切片的制作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3.1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美洲黑石斑鱼眼球的显微病理学影响 |
4.3.2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肌肉组织、心脏的显微病理学影响 |
4.3.3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肝功能和造血功能的显微病理学影响 |
4.3.4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消化功能的显微病理学影响 |
4.3.5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肾脏功能的显微病理学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美洲黑石斑鱼的超微病理学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动物 |
5.1.2 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制备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3.1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美洲黑石斑鱼眼球的超微病理学影响 |
5.3.2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肌肉组织和心肌纤维的超微病理学影响 |
5.3.3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肝功能和造血功能的超微病理学影响 |
5.3.4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消化功能的超微病理学影响 |
5.3.5 哈维氏弧菌CJG01病原株对肾脏功能的超微病理学影响 |
5.4 结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华胭脂鱼胚胎发育、幼鱼耗氧率及缺氧导致组织病理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华胭脂鱼研究现状介绍 |
1.1.1 中华胭脂鱼简介 |
1.1.2 中华胭脂鱼胚胎至仔鱼发育的研究现状 |
1.1.3 鱼类耗氧率及窒息点测定的研究现状 |
1.1.4 鱼类因缺氧死亡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现状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中华胭脂鱼胚胎-仔鱼发育的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活体胚胎观察部分 |
2.1.2 组织切片观察部分 |
2.2 试验结果 |
2.2.1 中华胭脂鱼胚胎发育时间统计 |
2.2.2 有效积温 |
2.2.3 中华胭脂鱼胚胎发育观察 |
2.2.4 中华胭脂鱼胚后发育(即器官的发生)观察 |
2.3 讨论 |
2.3.1 发育时间 |
2.3.2 有效积温 |
2.3.3 受精率及孵化率 |
2.3.4 胚胎发育形态及过程 |
2.3.5 胚后发育形态及过程 |
2.3.6 试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及体会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中华胭脂鱼幼鱼不同温度下耗氧率及窒息点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用水 |
3.1.3 研究方法 |
3.1.4 数据统计 |
3.1.5 试验仪器及试剂 |
3.2 试验结果 |
3.2.1 中华胭脂鱼幼鱼的耗氧率 |
3.2.2 中华胭脂鱼3月龄幼鱼的窒息点 |
3.3 讨论 |
3.3.1 中华胭脂鱼3月龄幼鱼的耗氧率 |
3.3.2 中华胭脂鱼3月龄幼鱼的窒息点 |
3.4 结论 |
第四章 缺氧死亡中华胭脂鱼幼鱼的病理观察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器材及试剂配制 |
4.1.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3.1 鱼体外部观察 |
4.3.2 组织病理学观察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行为、生理和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珍珠龙趸的生物学特性 |
1.2 光照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
1.2.1 光照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 |
1.2.2 孵化的影响 |
1.2.3 光照对鱼苗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
1.2.4 光照对鱼行为的影响 |
1.2.5 光照对生理生化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行为活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养殖系统及设置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数据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光照强度对珍珠龙趸幼鱼的日常活动的影响 |
2.3.2 光照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的日常活动的影响 |
2.3.3 不同光照强度对珍珠龙趸幼鱼摄食水层的影响 |
2.3.4 光照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摄食水层的影响 |
2.3.5 不同光照强度对珍珠龙趸幼鱼摄食等级的影响 |
2.3.6 光照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摄食等级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光照强度对珍珠龙趸幼鱼活动的影响 |
2.4.2 光照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活动的影响 |
2.4.3 光照强度影响鱼类行为活动的机理 |
2.4.4 光照波长影响鱼类行为活动的机理 |
3 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生理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养殖系统及设置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数据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抗氧化酶的影响 |
3.3.2 不同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酸碱磷酸酶的影响 |
3.3.3 不同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不同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抗氧化酶的影响 |
3.4.2 不同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酸碱磷酸酶的影响 |
3.4.3 不同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
4 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养殖系统及设置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参数及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光照波长、强度对珍珠龙趸幼鱼成活率的影响 |
4.3.2 不同光照强度和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摄食的影响 |
4.3.3 不同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生长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不同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成活率的影响 |
4.4.2 不同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摄食的影响 |
4.4.3 不同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生长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条石鲷种群遗传学及养殖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鱼类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 |
1.1.1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涵义及其研究的重要性 |
1.1.2 种群遗传多样性常用的检测标记方法 |
1.1.2.1 形态学标记 |
1.1.2.2 细胞学标记 |
1.1.2.3 DNA分子标记 |
1.2 鱼类早期发育生物学 |
1.2.1 胚胎期 |
1.2.1.1 卵裂 |
1.2.1.2 囊胚 |
1.2.1.3 原肠期 |
1.2.1.4 神经胚期 |
1.2.1.5 器官分化期 |
1.2.1.6 孵化期 |
1.2.2 仔鱼期 |
1.2.2.1 前期仔鱼 |
1.2.2.2 后期仔鱼 |
1.2.3 稚鱼期 |
1.2.4 幼鱼期 |
1.3 鱼类早期发育期死亡特征 |
1.3.1 胚胎期 |
1.3.2 仔鱼期 |
1.3.3 稚鱼期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条石鲷繁、养殖生物学研究 |
1.4.1 条石鲷生物学特性 |
1.4.1.1 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
1.4.1.2 形态特征 |
1.4.1.3 生活习性 |
1.4.1.4 繁殖习性 |
1.4.1.5 其他 |
1.4.2 条石鲷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条石鲷种群遗传学研究 |
2.1 条石鲷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的AFLP研究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1.1 实验材料 |
2.1.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1.1.3 AFLP实验方法 |
2.1.1.4 数据统计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2.1 AFLP扩增结果 |
2.1.2.2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2.3 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
2.1.2.4 聚类分析 |
2.1.3 讨论 |
2.2 条石鲷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线粒体控制区序列遗传变异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实验材料 |
2.2.1.2 实验方法 |
2.2.1.3 数据分析 |
2.2.2 结果 |
2.2.2.1 条石鲷mtDNA控制区序列遗传多态 |
2.2.2.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2.2.2.3 系统发育分析 |
2.2.3 讨论 |
2.3 基于线粒体DNA部分片段探讨条石鲷与斑石鲷的亲缘关系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1.1 实验材料 |
2.3.1.2 实验方法 |
2.3.1.3 数据分析 |
2.3.2 结果 |
2.3.2.1 mtDNA三个片段的核苷酸组成 |
2.3.2.2 条石鲷和斑石鲷的遗传分化 |
2.3.2.3 条石鲷和斑石鲷的分歧时间 |
2.3.3 讨论 |
3 条石鲷细胞遗传学研究 |
3.1 条石鲷染色体核型与带型研究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实验材料 |
3.1.1.2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3.1.1.3 核型分析 |
3.1.1.4 C带带型制备 |
3.1.1.5 C带分析 |
3.1.2 结果 |
3.1.2.1 条石鲷染色体数目 |
3.1.2.2 条石鲷染色体组型 |
3.1.2.3 中期染色体相对长度 |
3.1.2.4 C带分析 |
3.1.3 讨论 |
3.1.3.1 染色体核型比较 |
3.1.3.2 染色体带型分析 |
3.1.3.3 异型染色体分析 |
4 条石鲷早期发育生物学研究 |
4.1 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1.1 亲鱼培育与受精卵孵化 |
4.1.1.2 样品采集与形态学、组织学观察 |
4.1.2 结果 |
4.1.2.1 成熟卵的特点 |
4.1.2.2 卵裂前期 |
4.1.2.3 卵裂期 |
4.1.2.4 囊胚期 |
4.1.2.5 原肠胚期 |
4.1.2.6 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 |
4.1.2.7 孵化期 |
4.1.2.8 胚胎发育时序及形态学观察 |
4.1.3 讨论 |
4.1.3.1 受精卵的形态特征 |
4.1.3.2 卵裂分析 |
4.1.3.3 胚胎发育时序 |
4.2 条石鲷胚后发育的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亲鱼培育与鱼苗培育 |
4.2.1.2 形态学观察 |
4.2.1.3 组织学观察 |
4.2.2 结果 |
4.2.2.1 前期仔鱼 |
4.2.2.2 后期仔鱼 |
4.2.2.3 稚鱼期 |
4.2.2.4 幼鱼 |
4.2.3 讨论 |
4.2.3.1 前期仔鱼 |
4.2.3.2 后期仔鱼 |
4.2.3.3 稚鱼期 |
4.3 温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和仔鱼PNR的影响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1.1 实验器材 |
4.3.1.2 胚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育试验 |
4.3.1.3 不同温度对仔鱼PNR的影响试验 |
4.3.2 结果 |
4.3.2.1 条石鲷胚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孵化时间和孵化率 |
4.3.2.2 温度对仔鱼初次摄食率及PNR的影响 |
4.3.3 讨论 |
4.3.3.1 温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 |
4.3.3.2 温度对仔鱼初次摄食率及PNR的影响 |
4.4 条石鲷免疫器官的发生与SOD相对活性变化 |
4.4.1 材料和方法 |
4.4.1.1 亲鱼培育 |
4.4.1.2 采卵孵化 |
4.4.1.3 仔、稚鱼培育 |
4.4.1.4 组织学观察 |
4.4.1.5 SOD的活性测定 |
4.4.1.6 统计分析 |
4.4.2 结果 |
4.4.2.1 仔、稚鱼的生长变化 |
4.4.2.2 肾脏的发育 |
4.4.2.3 脾脏发育 |
4.4.2.4 胸腺发育 |
4.4.2.5 SOD活性的测定 |
4.4.3 讨论 |
5 条石鲷繁、养殖技术研究 |
5.1 条石鲷亲鱼生殖调控技术研究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1.1 亲鱼来源 |
5.1.1.2 亲鱼室内周年培育 |
5.1.1.3 亲鱼强化培育 |
5.1.1.4 亲鱼生物学测定 |
5.1.1.5 采卵 |
5.1.1.6 受精卵孵化 |
5.1.2 结果 |
5.1.2.1 亲鱼培育 |
5.1.2.2 亲鱼产卵习性 |
5.1.2.3 产卵及孵化 |
5.1.3 讨论 |
5.1.3.1 亲鱼获得与选择 |
5.1.3.2 亲鱼培育 |
5.1.3.3 自然产卵 |
5.2 条石鲷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1.1 亲鱼培育与受精卵孵化 |
5.2.1.2 苗种培育 |
5.2.2 试验结果 |
5.2.2.1 亲鱼产卵与胚胎发育 |
5.2.2.2 苗种培育 |
5.2.3 总结与讨论 |
5.2.3.1 受精卵的孵化与前期苗种培育技术 |
5.2.3.2 后期种苗培育技术 |
5.3 条石鲷养殖技术研究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1.1 网箱养殖 |
5.3.1.2 室内养殖 |
5.3.2 结果 |
5.3.2.1 南方养殖结果 |
5.3.2.2 南、北方接力养殖结果 |
5.3.2.3 室内养殖结果 |
5.3.3 讨论 |
6 总结 |
6.1 条石鲷种群遗传分析 |
6.2 石鲷属种间遗传分析 |
6.3 条石鲷染色体核型与带型分析 |
6.4 条石鲷早期发育生物学研究 |
6.5 条石鲷繁、养殖技术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主要营养素源及光色对工业养殖豹纹鳃棘鲈生长、肤色及生理指标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1.1 豹纹鳃棘鲈介绍 |
1.1.1 豹纹鳃棘鲈的生物学特点 |
1.1.2 豹纹鳃棘鲈工业养殖情况 |
1.2 豹纹鳃棘鲈的营养饲料研究情况 |
1.3 石斑鱼蛋白质和脂肪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
1.3.1 蛋白质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1.3.2 脂肪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1.4 蛋白营养源对石斑鱼类影响研究进展 |
1.5 环境光照影响养殖鱼类的研究进展 |
1.5.1 鱼类对光的感应机制 |
1.5.2 光照因子对养殖鱼类的影响 |
1.6 养殖鱼类肤色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1.6.1 鱼类的色素细胞及其色素 |
1.6.2 影响鱼体肤色的因素及调控 |
1.6.3 观赏鱼肤色研究进展 |
1.7 本试验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7.1 意义 |
1.7.2 创新点 |
第二章:主要营养素源对工业养殖豹纹鳃棘鲈摄食、生长性能及水环境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饲料 |
2.2.3 饲养管理 |
2.2.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摄食与生长性能 |
2.3.2 水环境指标 |
2.4 讨论 |
2.4.1 主要营养素源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2.4.2 主要营养素源对水环境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主要营养素源对工业养殖豹纹鳃棘鲈皮肤色素和消化吸收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试验饲料 |
3.2.3 饲养管理 |
3.2.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2.5 指标测定及方法 |
3.2.6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皮肤色素含量 |
3.3.2 胃肠道消化吸收相关酶活力 |
3.4 讨论 |
3.4.1 主要营养素源对皮肤色素含量的影响 |
3.4.2 主要营养素源对胃肠消化吸收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主要营养素源对工业养殖豹纹鳃棘鲈相关代谢酶、免疫及性发育指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试验饲料 |
4.2.3 饲养管理 |
4.2.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
4.2.6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三种肝胰脏代谢酶 |
4.3.2 血清免疫指标 |
4.3.3 性发育指标 |
4.4 讨论 |
4.4.1 主要营养素源对肝胰脏代谢酶的影响 |
4.4.2 主要营养素源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4.4.3 主要营养素源对性发育指标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环境光色对工业养殖豹纹鳃棘鲈生长性能、皮肤色素及性发育指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试验饲料 |
5.2.3 饲养管理 |
5.2.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5.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
5.2.6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生长性能指标 |
5.3.2 皮肤色素含量 |
5.3.3 性发育指标 |
5.4 讨论 |
5.4.1 环境光色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5.4.2 环境光色对肤色色的影响 |
5.4.3 环境光色对性发育指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环境光色对工业养殖豹纹鳃棘鲈相关消化吸收、代谢酶和免疫指标的初步探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设计 |
6.2.2 试验饲料 |
6.2.3 饲养管理 |
6.2.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
6.2.6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胃肠消化吸收指标 |
6.3.2 肝胰脏代谢酶 |
6.3.3 血清免疫指标 |
6.4 讨论 |
6.4.1 环境光色对胃肠消化吸收酶的影响 |
6.4.2 环境光色对肝胰脏代谢酶的影响 |
6.4.3 环境光色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作者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撰写文章和申报专利 |
四、The mechanism of retinomotor movements in the retina of banded grouper (Epinephelus awoara)(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白猪和民猪胚胎期骨骼肌染色质可及性研究及差异分析[D]. 岳静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养殖密度和投喂模式对草鱼肌肉品质和代谢调控的影响[D]. 赵鸿昊.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3]抗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和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D]. 伊丽竹.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4]石斑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进展[D]. 刘春强. 天津农学院, 2017(08)
- [5]鱼类病原菌荧光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及宿主抗菌免疫因子的作用研究[D]. 孙园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02)
- [6]美洲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突眼”症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研究[D]. 陈建国.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2)
- [7]中华胭脂鱼胚胎发育、幼鱼耗氧率及缺氧导致组织病理学的研究[D]. 金华. 天津农学院, 2016(07)
- [8]光照强度、波长对珍珠龙趸幼鱼行为、生理和生长的影响[D]. 李国聪. 广东海洋大学, 2015(01)
- [9]条石鲷种群遗传学及养殖生物学研究[D]. 肖志忠.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10]主要营养素源及光色对工业养殖豹纹鳃棘鲈生长、肤色及生理指标的效应研究[D]. 周邦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