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完善金矿分段勘探 分期建设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祁冰[1](2020)在《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标题中“长城地带中段”所指代的范围大体相当于今内蒙古中南部、陕北、晋西地区。众所周知,夏商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并巩固、东亚地区青铜文明滥觞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文化环境,长城地带中段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文化发展的策源地之一,也是人群、技术交流融合的大熔炉。本文从该区域夏商时期的考古遗存入手,在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动因、对外影响,进而尝试从社会、经济角度观察长城地带中段青铜时代早期的文明进程。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笔者在对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进行说明的前提下,详细梳理了相关考古学研究史,总结了以往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进而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介绍了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全面考查了区域内夏商时期各类考古遗存的文化内涵、分期与年代、发展与源流。将区域内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演进历程分为三阶段,年代分别约相当于夏纪年时期、商代前期、商代后期,再根据各阶段所呈现出的具体特点,将一、二阶段合并为“发展期”、将第三阶段归属于“鼎盛期”。第四章,整合前文所取得的认识,探讨区域内文化格局演进及相关问题。认为其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本地原先的文化传统受到外来因素冲击的结果,同时气候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过程。笔者还强调了长城地带中段地区在整个欧亚草原地带青铜文明进程中所起到的推进作用。第五章,结合文献记载及以往研究,总结了区域内考古学文化于西周早期走向衰落的原因,兼论商代后期各类遗存的族群归属问题。指出商周王朝对西北地区以“鬼方”为代表的诸族群的攻伐战争,特别是周人的大规模军事征服和移民政策,是导致当地考古学文化进程“中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六章,尝试利用相关材料及研究成果,从经济、社会的角度观察区域内夏商时期的文明进程。通过综合分析当地社会阶层、生业形态、信仰习俗的发展过程,推测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的社会形态整体上应该处在由“酋邦社会”向“早期国家”过渡的阶段。第七章为结语,罗列了本文的主要收获和结论,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将来值得重视的相关课题。
李昊[2](2020)在《疆锋铁矿460m采区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疆锋铁矿Ⅱ号矿段460m采区矿体赋存标高为460~520m,矿体埋深为270~150m,埋深不大,矿体形态较为简单,矿体以磁性铁为主;矿体赋存产状与地层产状相近,倾向105°~162°,倾角74°~90°,单工程矿体厚度0.8m~18.65m,属于急倾斜薄~中厚矿体。本文以疆锋铁矿Ⅱ号矿段460m采区急倾斜中厚矿体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和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该采区矿体进行了开采技术评价,初选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机械化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进路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三种采矿方法。通过工艺分析、成本测算、经济比较,最终选定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作为Ⅱ号矿段460m采区采矿方法。根据矿体厚度以及围岩顶板稳固性情况,为了控制顶板及侧壁的暴露面积,参照以往的开采经验值,初选可能的矿房长度(15m、25m、35m、45m)。并通过Mathews稳定性图解法分别计算得出当矿房尺寸为15m、25m、35m、45m时,稳定状态和崩落状态条件下的极限跨度以及极限暴露面积。使用FLAC3D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采场矿房长度不宜大于35m。结合矿体顶板与侧壁的合理暴露面积,选定矿房长度为35m。根据模拟计算结果,矿房长度为35m时,矿柱尺寸从4m逐渐增大到8m,地表及矿柱位移量明显逐渐减小,而从8m增大到10m时,变化不大,为保护地表橡胶林,最终选定矿柱合适尺寸为8m。根据选定的采矿方法及确定的采场结构参数对Ⅱ号矿段460m采区460m中段一采场进行工业试验,从试验揭露的矿围岩稳固性情况来看,选定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的结构参数可以实现空场,满足出矿及充填的要求,因此选用的采矿方法与结构参数是合理可行的。本次采矿方法优选研究为疆锋铁矿深部采矿方法的确定提供了指导性与实践性的经验。
张成法[3](2020)在《夏甸金矿井下深部开采通风降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受黄金价格飙升影响,金属非金属矿山行业得到迅猛的发展。矿井在转入深部开采后,由于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致使金矿矿山正面临岩石温度高、内燃设备产热量大、作业面温度高、通风线路不畅通等问题,从而导致深部开采作业人员劳动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大幅升高,身心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本文以夏甸金矿为研究模型,通过长期井下现场调研与分析发现,夏甸金矿矿井风量、通风断面严重不足,存在循环风,通风线路长、阻力大,能耗高等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现场试验、技术分析等手段,研究出夏甸金矿深部通风降温的解决方案。本文以原岩温度研究为着手,首先在不同水平不同勘探线进行打钻孔,钻孔打完48小时后,在开展后续测量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测试要求的不同,从近到远完成测量,主要测量的项目主要包括气流的温度以及风速,以后基于此整理相应的绘图,完成研究与对比,推算出调热圈半径和地热增温率的平均值,从而推算出原岩温度拟合直线表达式,可以应用表达式来推测深部开采的任意分层的原岩温度,为矿井通风优化改造提供原岩温度数据。其次,对深部开采热源进行分析,其中主要的研究对象包括周围岩层对应的温度以及空气压缩产生的热量、生产设备放出的热和人体散发的热,通过采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场实验分析和数值计算分析的方法,分别分析计算出以上几种热源的散热量和热贡献率。通过对各工作面热源散热量的计算和热贡献率的分析,可以为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降温措施提供理论支持,为深井空气调节降温起到指导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作为技术支撑,结合对井下深部开采作业现场生产布置规划的调研与分析结果,按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规定,计算出矿井总风量,根据总风量规划设计出合理的通风线路并分配出各线路的风量,并验证与矿井极限风量的关系,而后算出该矿井通风线路的通风阻力,为矿井选择合适的通风主扇。为保证通风降温研究准确性,再利用ventsim三维通风系统模拟软件进行模拟、结算、校核与改造,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深部通风降温思路,降低作业面的温度,可以有效的改善矿井内部的空气条件,这对于提升人员的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以保证人员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安全。
黄松[4](2020)在《山博赛金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与三维成矿预测》文中指出资源储量优化估算、成矿靶区预测对于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十分重要。矿床资源储量评估和深边部隐伏矿体的预测定位贯穿于矿床勘探、建设、运营、直至闭坑的整个生命周期。本文以吉尔吉斯斯坦山博塞卡林型金矿床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Surpac、Leapfrog、Supervisor等软件为主要研究工具,在地质多源数据信息挖掘、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以地质统计学和三维成矿预测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完成了山博塞金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地质统计学估值参数优化、资源储量估值评价和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矿区原始地质资料的分析、整理,创建了多源地质数据库,完成了地形、地层、断层、物探异常区、化探异常区、矿化体等各种面模型与体模型的三维建模工作,并对包括岩石类型、矿物类型、围岩蚀变程度与类型、结构与构造类型、氧化程度、风化程度等地质模型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2)通过对影响矿床数据实验变异函数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样品间距、样品组合方法与长度、品位特高值处理、数据偏态分布比例效应等进行的数据分析,明确了多种变异函数影响因素的实施与优化可以保证获得稳定性更高的实验变异函数曲线,同时可以简化后期的变异函数拟合过程。(3)通过Supervior地质统计学软件对矿床主要矿体进行钻孔方向变异函数拟合,提取块金值;完成三方向变异函数拟合,提取搜索椭球体参数和克里格估值参数;计算应用指数模型下的变异函数,并创建对应的转换矩阵。(4)通过克里格临域分析,借助于回归斜率(Slope ofregression,SR)、克里格效率值(Kriging efficiency,KE)以及协方差(Covariance,CO)等指示参数,完成克里格估值相关流程的参数优化。块体尺寸、最大样品数、单孔最大样品数和离散系数等估值参数得到了最优化处理,块体模型估值结果与原始样品结果的相对误差明显缩小,估值结果精度也得到了显着提高。(5)通过普通克里格估值方法完成矿体资源储量估值,并采用品位-体积分段图以及品位-吨位累积分布图对估值结果进行评价;同时,通过指示克里格法、距离幂次反比法对矿体进行二次估值,进而对估值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并对不同估值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系统总结。(6)通过各个控矿因素的距离、密度场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地层约束、断层约束、物探异常区约束、汞锑砷三个化探元素异常区约束以及黄铁矿指示矿物密度分布约束为主要的控矿指标;通过灰色系统理论隶属度的复合计算得到成矿关联度数据;通过将成矿关联度与模糊层次评判法相结合构建模糊互补矩阵和模糊一致矩阵,得到成矿有利度数据;通过建立控矿指标与矿化品位分布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应用到预测矿化块体得到预测品位;最后,结合成矿有利度数据以及矿块预测品位,在山博塞金矿床研究区域圈定了三个主要的勘探潜力靶区。山博塞金矿床三维成矿预测工作的最终研究成果,为类似矿山隐伏矿体三维成矿预测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马英琪[5](2020)在《基于六西格玛的XC金矿“三率”改善控制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黄金在通讯、电子、航空、医学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专家学者在提高黄金产量问题上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精准的地质勘探、高水平设备的应用以及采选矿方法的不断改进成为提高黄金产量的主要措施。技术上的改进固然重要,管理上的提升也需重视,将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在金矿企业或将成为提高生产效能新趋势。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将以客户满意度作为核心,以生产数据为驱动力,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方法。精益生产关注企业的生产流程,致力于减少浪费,简化流程,建立高效的运营系统。将精益管理工具运用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中,为各行业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和精益生产工具,以提高选矿的精矿品位和精矿产量为目的,从提高回收率、降低损失率、降低贫化率的角度出发,分析理地质勘测、开采、提运以及洗选过程中存在的影响矿石“三率(损失率,贫化率,回收率)”的因素,研究改善“三率”的方法,从管理和技术上对“三率”进行改善和控制。本文首先对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三率”改善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根据XC金矿企业背景和工艺流程,阐述使用六西格玛管理进行改善的理由。其次,通过分析客户需求,确定质量改善目标,分析改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制定改善目标,为相应团队建设和计划安排提出建议。并对测量系统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然后梳理采矿和选矿流程图,针对“三率”分别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使用鱼骨图、因果矩阵分析和FMEA潜在失效模式分析确定各关键影响因素。接着通过开展标准化作业、全员设备维护、单点课活动和个人技能育成等工作对损失率和贫化率进行改善,分别通过数据分析建模、试验设计的方式改善选矿作业,进而提高回收率。最后,对改善措施进行控制,确定生产过程关键控制对象和关键控制点,安排控制计划,确保改善措施顺利执行,并对改善效果进行评价。
池沫菲[6](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的矿区景观重塑研究 ——以灵宝市矿业示范区为例》文中认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一系列生态问题。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矿行业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健康环境越来越高的追求,使得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和景观重塑成为重点关注问题。本文从生态修复角度出发,以矿区景观重塑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在生态修复理念指导下如何进行矿山景观重塑问题,以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将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工作延伸到矿区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综合得出一套具有可行性的矿区开发实践模式,达到帮助完善地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产业转型,改变资源型城市单一经济结构模式,推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聚焦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问题,通过景观的表达方式改善矿区环境,最终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矿区景观重塑研究现状,分析矿区景观重塑相关概念,完成理论部分研究。结合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总结出传统矿区开发模式下产生的环境、社会、景观问题。通过对国内设计实例调研总结矿区景观重塑成功经验。综合其上提出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设计策略,分析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的设计方法,并进一步提出适用于灵宝市矿产示范区的景观重塑开发模式,最后用过灵宝市矿产示范区项目展开案例验证。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学科交叉理论研究,初步建立矿区景观重塑设计理论框架,为矿区生态化开发以及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科学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与探索多元化的生态景观实践设计提供了有效经验和新思路。
李洪梁[7](2020)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特提斯喜马拉雅(TH)东段扎西康矿集区中新世造山型金矿床的首次发现与报道证实,造山型金矿床不止产于主碰撞挤压构造环境,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同样可发育造山型金成矿作用。以扎西康矿集区马扎拉金矿床和新近发现的明赛和姐纳各普金矿床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各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示踪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查明控矿因素,厘定成矿时代及动力学背景,建立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模式,探讨金成矿作用,丰富和完善大陆碰撞金成矿作用理论,对矿集区与区域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扎西康矿集区内的造山型金矿床形成于19~17 Ma,处于印度—欧亚大陆后碰撞伸展阶段(<25 Ma),矿体严格受伸展断裂构造控制;金属矿物主要以自然金、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为主,含少量磁铁矿、辉砷镍矿、黝铜矿,而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铁白云石、方解石、绿泥石以及高岭石等;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为主;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其次为石英和粘土矿物。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与激光拉曼成分分析显示,明赛、姐纳各普和马扎拉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以CO2-H2O型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270~290℃、230~270℃和230~260℃之间,平均盐度为3.8 wt%Na Cl.eqv、3.4 wt%Na Cl.eqv和3.6 wt%Na Cl.eqv,平均密度为平均0.82 g/cm3、0.84 g/cm3和0.85 g/cm3,属富CO2的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H2O-Na Cl-CO2-(CH4-N2)体系,成矿压力与深度分别为73.88 Mpa、6.98 km,64.90 Mpa、6.50 km和62.84 Mpa、6.39 km;多元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壳源变质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源。综合分析认为,由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拆离活动及由此引发的错那洞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改变了地壳应力状态,诱发下地壳强烈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脱流体,形成富CO2的变质流体,携带来自于深源的成矿物质,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沿南北向裂谷运移至地壳浅部,与改造型大气饱和水或建造水混合,在运移至层间破碎带及南北向高角度正断层等张性空间时,压力骤降,导致流体沸腾、相分离,诱发Au的快速高效沉淀、成矿。通过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内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控矿构造、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方面差异显着。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喜马拉雅带存在2期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即始新世主碰撞挤压背景下,与俯冲的特提期洋壳板片的回卷和断离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以及中新世后碰撞伸展背景下,与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及由此引发的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作用相关的金成矿作用。
王雪飞[8](2020)在《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河北保定赤瓦屋铜多金属矿区勘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省保定市赤瓦屋铜多金属矿区地处中朝准地台(Ⅰ)、山西断隆(Ⅱ)、五台台拱(Ⅲ)、阜平穹褶束(Ⅳ)构造单元西北部的赤瓦屋-大海陀构造岩浆岩带南缘赤瓦屋岩体中。区内广泛出露阜平变质表壳岩、变质深成岩;断裂构造发育,太行山深断裂带纵贯本区;中生代以来岩浆活动强烈,多阶段脉动式侵入,形成麻棚-赤瓦屋复式中酸性杂岩体,为区内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地质条件。赤瓦屋地区铜多金属矿化属斑岩型铜矿,已发现矿体主要产于赤瓦屋岩体内部,以细脉浸染型矿化方式为主。矿石主要金属矿物黄铜矿、辉钼矿、白钨矿;主要脉石矿物斜长石、钾长石、石英、角闪石;根据成矿温度与矿物组合划分为三个成矿期:石英-黄铜矿阶段、钾化多金属阶段、碳酸盐阶段;围岩蚀变强烈,具有蚀变范围广,多阶段,多期次叠加不同分带的特点,并以赋矿岩体为中心,形成强硅化钾化带、钾化硅化带和石英绢云母化带矿化蚀变分带现象。本次工作,主要采用地质调查、激电中梯测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井中激电等多种综合研究方法,开展赤瓦屋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模型的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开展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认为麻棚-赤瓦屋岩体属燕山期复式杂岩体,矿床受赤瓦屋岩体内部花岗闪长岩、斑状花岗闪长岩斑岩蚀变体系控制,斑岩矿化特征明显。对矿床成矿模式初步认为是由生成多金属含量的较高初始矿源层,在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经多期次侵入与重熔作用,进而形成多金属含量较高的岩浆热液,多金属元素在成矿构造有利部位不断富集成矿床。2、对研究区进行激电中梯测量,查明了低电阻率(小于800Ω·m)、高极化率(大于2.5%)异常分布形态,准确地反映出测区矿(化)带的特征,与已知地质信息吻合较好,反映了矿(化)体、岩层、岩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对矿(化)体深部规模及形态进行科学预测,为研究矿床分布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撑。3、本次研究利用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技术手段,通过圈出地球化学异常,发现Mo、Bi、Cu、Ag、W异常套合较好。通过对异常综合分析成矿元素浓集分带特征,划定了新的找矿靶区。4、综合研究矿区物化探异常特征,利用综合剖面对成矿有利地段进行物化探技术方法联用,分析综合异常特征并通过工程验证发现了铜、钼、钨矿化体,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为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多金属矿区的找矿应用积累了实践经验。
张亦海[9](2020)在《考虑岩体非线弹性的深部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应力是地下岩体工程的基本荷载条件,也是地下岩体工程稳定安全分析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对地下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目前基于岩体线弹性假设为前提的地应力测量理论在深部岩体地应力测量中产生了较大偏差,本文在研究了现有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测量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深部岩体在高应力状态下非线弹性变形特性,改进标定了适用于深部解除法试验方法与技术,提出了一种考虑应力解除过程的原岩应力分段叠加算法,同时对现有空心包体应变计在探头结构、胶结材料、采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便捷性、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山东黄金集团莱州三山岛金矿及甘肃金川集团镍矿二矿区埋深800m和1000m深部花岗岩进行花岗岩单轴、三轴静态力学加载试验。针对深部花岗岩试件结晶颗粒大,节理裂隙发育,不同试件之间差异较大等特性,设计了同一试件在多个围压下的三轴阶梯加载试验,通过分析同一岩样在围压1OMPa、30MPa、50MPa下弹性变形段应力-应变数据,建立了体应力与变形模量之间的非线弹性模型,模型中包含三个物理参量a、b、K0(c、d、Go),并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2)针对现行围压率定试验装置最大压力值无法满足模拟深部岩体所受原岩应力大小的现状,研发了基于液压油自密封原理的多尺寸岩芯通用型高围压率定装置和高压长效加载率定系统,该装置由加载系统、高压舱体、多口径适用型盖板、高强度自密封皮套等部分组成,实现了最大径向压力达100MPa和60MPa下长期保载2个月的性能。(3)应用高围压加卸载试验技术,进行了深部解除岩芯高压率定试验研究,将提出的非线性模型引入到原岩应力计算参数的增量公式中,推导出解除岩芯所受平均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公式,提出了非线性岩体地应力测量的围压率定修正方法。(4)在岩芯解除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应变测量结果引起的误差是不可忽略的,在蔡美峰院士发明的温度补偿空心包体应变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测量应变片和采集电路进行双温度补偿修正解除应变值,尽可能的减小应变片和采集电路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测量误差。三山岛金矿-795水平深部花岗岩无线式空心包体应变计解除岩芯,采用温度补偿算法计算的热敏通道(T1)数据从424με修正为359με,修正量为15%,采用双温度补偿算法后,各测量通道补偿修正值在10~23με。解除过程中测点温度变化约在3℃左右,变化规律符合空心包体解除应变曲线特征。(5)为了消除空心包体应变计与岩壁之间有几毫米左右的环氧树脂胶对所测地应力结果的影响,计算公式中引入四个k系数。讨论了岩芯所受平均应力从0到30MPa时k1、k2、k3、k4系数变化取值,分别为1.021到1.163,0.967到1.140,0.738到0.788,1.944到1.132。若按分段取值方法确定,则对计算时引起的最大误差为8.14%,10.27%,4.06%,11.84%,若采取每段都是按相同值计算引起的最大误差为11.34%,13.01%,5.48%,18.1%,因此采用分段取值方式确定k系数有助于提高地应力计算精度。(6)基于深部岩体非线性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应力解除过程的原岩应力分段叠加算法,消除了传统计算方法中线性拟合计算参数所带来的误差。算法中每个阶段的应变计算值是应变计探头最小时间间隔所采集解除应变值,上一阶段的原岩应力计算值用于下一阶段K和G参数代入计算获取,初始计算参数为完全解除状态时的K0和G0。(7)在三山岛金矿-795水平原位地应力反演计算中,应用分段叠加算法和传统算法分别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考虑深部岩石高应力加载状态下非线性变形特征,应用双温度补偿技术修正解除应变,采用分段取值方法确定k系数等方面提高了应力分量计算精度,所提出的分段叠加算法计算的原岩应力平均值比传统算法计算值大19%,且两种算法计算的三个主应力方向和倾角基本一致。
马莉[10](2019)在《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能源保障,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解决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绿色矿山是一种全新的矿山发展模式,被认为是解决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的推广,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数量迅速增加,绿色矿山建设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研究和评价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总结与探索绿色矿山发展模式,构建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对于我国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调查和调研资料,剖析了绿色矿山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并通过设计指标体系,分行业指数化评价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归纳总结了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最后在理论分析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宏观上构建了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微观上提出了矿山企业提升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调研了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情况。首先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历程进行回顾梳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绿色矿山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逐步走向规范四个阶段。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格局基本建立,在数字化、现代化矿山建设、科技创新与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以及矿地和谐发展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同时,绿色矿山发展存在发展格局不协调、绿色矿山标准体系不健全、绿色矿山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协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并面临综合利用方面、重大科技问题攻关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的诸多挑战。(2)在分析现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和PSR模型分析,分矿种提出和构建包含反映共性和重要性的核心指标以及反映行业特性和矿种特色的辅助指标的指标体系;将指数化评价、集对分析法引入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分行业对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行业内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煤炭、黄金、有色行业东部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领先于其它地区;油气行业东北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最高;化工行业中部地区进步最显着。(2)不同规模间的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大型矿山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小型矿山企业。(3)行业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油气行业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化工行业和黄金行业,建材非金属行业水平最低,综合水平差距较小。在各个发展维度上,节能减排方面差距最大,其次为科技创新和土地复垦。(4)行业间协调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油气和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各维度协调发展状态最好,煤炭、有色、冶金行业最差。(3)在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索绿色矿山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生态恢复、绿色技术、和谐社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和综合利用。在此基础上利用AMOS22.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变量路径分析,发现绿色矿山发展的6条直接路径和15条间接路径;通过路径效应分析,发展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绿色技术、生态恢复、综合利用和社区和谐。其次,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典型绿色矿山建设成功经验对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划分,有绿色管理模式、绿色技术模式、生态恢复模式、社区和谐模式和循环经济园区模式等,初步形成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体系。最后根据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典型发展模式提出绿色矿山发展提升路径。(4)对驱动绿色矿山发展的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等因素进行了理论解读、驱动机理理论分析及博弈关系分析。理论分析显示,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均在理论上对绿色矿山发展有显着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了包含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监管机制、协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评价机制发现矿山企业及其政府政策和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督促企业积极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协同机制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主体的目标协同与行为协同。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配套措施以保障绿色矿山发展的长期顺利进行。该论文有图58幅,表48个,参考文献197篇。
二、进一步完善金矿分段勘探 分期建设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一步完善金矿分段勘探 分期建设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1.1 时间范围 |
1.1.2 空间范围 |
1.2 自然环境 |
1.3 文化传统与时代特征 |
1.4 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 |
1.4.1 第一阶段 |
1.4.2 第二阶段 |
1.4.3 第三阶段 |
1.5 研究现状和不足 |
1.6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2章 夏纪年至商代前期遗存 |
2.1 大口二期文化 |
2.1.1 文化内涵辨识 |
2.1.2 分期与年代 |
2.1.3 发展和源流 |
2.2 朱开沟文化 |
2.2.1 文化内涵辨识 |
2.2.2 分期与年代 |
2.2.3 发展与源流 |
2.3 吕梁山区的东太堡文化遗存 |
2.3.1 文化内涵辨识 |
2.3.2 分期与年代 |
2.3.3 发展与源流 |
2.4 吕梁山区南段的夏纪年至商代前期遗存 |
2.4.1 文化内涵辨识 |
2.4.2 发展与源流 |
第3章 商代后期遗存 |
3.1 李家崖文化 |
3.1.1 文化内涵辨识 |
3.1.2 分期与年代 |
3.1.3 发展与源流 |
3.2 吕梁山区其他商代后期遗存 |
3.3 西岔文化 |
3.3.1 文化内涵辨识 |
3.3.2 分期与年代 |
3.3.3 发展与源流 |
3.4 西坬渠类型 |
3.4.1 文化内涵辨识 |
3.4.2 年代推断 |
3.4.3 发展与源流 |
3.5 晋陕铜器群 |
3.5.1 文化内涵辨识 |
3.5.2 出土情景及材料筛选 |
3.5.3 分期与年代 |
3.5.4 发展与源流 |
3.6 黑豆嘴类型 |
3.6.1 文化内涵辨识 |
3.6.2 出土情景及材料筛选 |
3.6.3 分期与年代 |
3.6.4 发展与源流 |
第4章 文化格局的演进 |
4.1 文化谱系及发展脉络 |
4.2 演进特征及发展动因 |
4.3 对外影响及历史作用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文化传统的衰落与人群流向 |
5.1 族群归属 |
5.2 历史背景 |
5.3 原因推测 |
5.4 人群流向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6.1 聚落形态 |
6.1.1 聚落布局 |
6.1.2 聚落等级 |
6.1.3 小结 |
6.2 社会分层 |
6.2.1 墓葬 |
6.2.2 房址 |
6.2.3 小结 |
6.3 生业形态 |
6.3.1 以往观点辨析 |
6.3.2 阶段性特征 |
6.3.3 小结 |
6.4 手工业门类 |
6.4.1 阶段性特征 |
6.4.2 新兴技术的来源分析 |
6.4.3 小结 |
6.5 信仰习俗 |
6.5.1 瓮棺葬 |
6.5.2 卜骨 |
6.5.3 其他相关遗迹 |
6.5.4 小结 |
6.6 本章总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收获 |
7.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邻境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概述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疆锋铁矿460m采区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废开采技术 |
1.2.2 大规模采矿技术 |
1.3 采矿方法优选及结构参数确定 |
1.3.1 采矿方法优选 |
1.3.2 采场结构参数确定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2.1 矿区及矿床地质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 |
2.2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2.2.1 矿体赋存特征 |
2.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3 工程地质条件 |
2.2.4 环境地质条件 |
2.2.5 外界制约条件 |
2.3 工业指标 |
2.4 保有资源储量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Ⅱ号矿段460m采区采矿方法选择研究 |
3.1 开采范围及开采对象 |
3.2 疆锋铁矿岩石力学特征 |
3.2.1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
3.2.2 矿体顶底板及围岩稳定性评价 |
3.3 采矿方法比选 |
3.3.1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
3.3.2 机械化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
3.3.3 进路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
3.3.4 矿石损失率及废石混入率 |
3.3.5 采准与切割工程量 |
3.3.6 采矿方法比选结果 |
3.3.7 推荐采矿工艺生产能力计算 |
3.4 开拓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场嗣后充填法结构参数初选与优化 |
4.1 现场地质调查 |
4.1.1 岩体结构调查 |
4.1.2 结构面调查分析 |
4.2 基于Mathews稳定性图解法的采场结构参数初选 |
4.3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
4.3.1 模型的建立 |
4.3.2 正交试验设计 |
4.3.3 计算结果分析 |
4.4 采场参数确定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现场工业试验采场设计与应用 |
5.1 矿山建设现状 |
5.2 试验采场分段地质概况及采场布置 |
5.3 460m中段一盘区一采场试验采场设计 |
5.3.1 采矿方法 |
5.3.2 采场结构参数 |
5.3.3 采准工程布置及顶板管理 |
5.3.4 回采顺序 |
5.3.5 回采工艺 |
5.3.6 充填工艺 |
5.4 采矿方法经济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附图 |
(3)夏甸金矿井下深部开采通风降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夏甸金矿矿井井下开采现状 |
2.1 矿山地质条件和开采现况 |
2.2 采矿方法 |
2.3 通风系统现状 |
2.4 矿山开采规划 |
2.5 矿井开拓系统 |
2.6 小结 |
3 原岩温度测试 |
3.1 钻孔测温的种类 |
3.2 深孔测温方案及测试内容 |
3.3 温度测量数据与处理 |
3.4 小结 |
4 深井热源分析 |
4.1 围岩散热 |
4.2 空气压缩产热 |
4.3 生产设备产热 |
4.4 工作面人员散热 |
4.5 热贡献率分析 |
4.6 小结 |
5 通风降温方案优化 |
5.1 矿井通风存在的问题 |
5.2 风量计算 |
5.3 风流规划及风量分配 |
5.4 矿井通风系统风量分配 |
5.5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
5.6 主扇风机的选择 |
5.7 通风网络解算及校核 |
5.8 通风系统改造工程量和通风构筑物 |
5.9 改造效果 |
5.10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山博赛金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与三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金矿床勘查研究现状 |
2.1.1 金矿资源分布情况 |
2.1.2 金矿主要矿床类型 |
2.1.3 卡林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2.2 地质统计学研究现状 |
2.2.1 地质统计学的诞生与理论发展 |
2.2.2 地质统计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 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2.3.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3.2 层次分析法 |
2.3.3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3.4 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
3 数据准备与三维地质建模 |
3.1 矿床建模流程介绍 |
3.2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
3.2.1 区域地质 |
3.2.2 矿区地质 |
3.2.3 矿床类型 |
3.3 数据库构建与数据审核 |
3.4 三维模型圈定与地质解译 |
3.4.1 地形模型 |
3.4.2 矿体模型 |
3.4.3 地层模型 |
3.4.4 断层模型 |
3.4.5 地球物理异常区模型 |
3.4.6 地球化学异常区模型 |
3.4.7 其它地质信息分析 |
3.4.8 地质三维模型总结 |
3.5 数据预处理 |
3.5.1 区域化变量与地质域分析 |
3.5.2 样品组合与统计分析 |
3.5.3 特高品位处理 |
3.5.4 样品分类处理 |
3.5.5 无效与缺失样品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4 变异函数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优化拟合 |
4.1 变异函数定义和性质 |
4.2 实验变异函数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取样间距影响因素分析 |
4.2.2 组合长度影响因素分析 |
4.2.3 特高品位影响因素分析 |
4.2.4 比例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4.2.5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
4.3 变异函数模型拟合与结构分析 |
4.3.1 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 |
4.3.2 变异函数的套合 |
4.3.3 山博塞金矿区理论变异函数拟合 |
4.3.4 本章小结 |
5 块体模型构建与资源储量估算 |
5.1 研究内容与方法概述 |
5.1.1 普通克里格估值法 |
5.1.2 指示克里格估值法 |
5.1.3 距离幂次反比法 |
5.2 块体模型估值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块体尺寸KNA分析 |
5.2.2 最大样品数KNA分析 |
5.2.3 离散化系数KNA分析 |
5.3 块体模型估值 |
5.3.1 块体模型参数 |
5.3.2 克里格估值参数 |
5.3.3 克里格估值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矿床地质条件分析与三维成矿预测 |
6.1 控矿因素分析与指标提取 |
6.1.1 地层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
6.1.2 断层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
6.1.3 地球物理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
6.1.4 地球化学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
6.1.5 矿物分布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
6.1.6 其它信息控矿指标提取分析 |
6.1.7 控矿指标与矿化分布相关性分析 |
6.2 三维成矿预测体系构建 |
6.3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的权重确定 |
6.3.1 预测因素隶属度确定 |
6.3.2 控矿因素灰度关联法分析 |
6.3.3 因素权重值模糊层次法分析 |
6.3.4 预测结果与分析 |
6.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三维定量成矿预测 |
6.5 三维成矿预测成果分析 |
6.5.1 预测结果二维可视化分析 |
6.5.2 预测结果三维可视化分析 |
6.5.3 预测结果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六西格玛的XC金矿“三率”改善控制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
2.2 本文所用的质量管理方法——六西格玛管理 |
2.3 本章小结 |
3 XC金矿现状和目标界定 |
3.1 XC金矿工艺流程介绍 |
3.2 “三率”的定义 |
3.3 项目界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关键过程测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关键过程测量 |
4.2 影响因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项目改善及控制 |
5.1 项目改善 |
5.2 改善效果控制 |
5.3 项目改善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球磨机单耗统计表 |
附录2过程能力分析精矿品位两个月数据 |
附录3 二次模型试验设计数据 |
附录4 皮带机设备维护标准菜单 |
附录5 综合计划部经理助理(工程审计)工作标准 |
附录6 安全组织管理标准 |
附录7 测量专业技术标准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的矿区景观重塑研究 ——以灵宝市矿业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研究 |
2.1 生态修复理论概述 |
2.1.1 生态修复的概念 |
2.1.2 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
2.1.3 生态修复的价值实现 |
2.2 矿区生态修复相关概述 |
2.2.1 矿区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2.2 矿区生态修复的作用 |
2.2.3 矿区生态修复目标 |
2.3 矿区景观相关概述 |
2.3.1 矿区景观的特征 |
2.3.2 矿区开采对景观的影响 |
2.3.3 景观重塑的概念 |
2.3.4 矿区景观重塑的意义 |
2.3.5 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的关系 |
2.4 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相关理论概述 |
2.4.1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2.4.2 土地生态学理论 |
2.4.3 环境美学理论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5 低影响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3 矿区传统开发模式分析研究与案例研究 |
3.1 矿区传统开发模式分析研究 |
3.1.1 传统矿业开发模式主要价值诉求 |
3.1.2 传统矿业开发模式主要问题 |
3.2 案例研究 |
3.2.1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 |
3.2.2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
3.2.3 承德鞍匠乡矿山 |
3.2.4 借鉴与反思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策略研究 |
4.1 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影响因素 |
4.1.1 自然因素 |
4.1.2 人文因素 |
4.2 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目标 |
4.2.1 生态环境目标 |
4.2.2 产业经济目标 |
4.2.3 社会文化目标 |
4.3 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基本原则 |
4.3.1 整体性原则 |
4.3.2 因地制宜原则 |
4.3.3 自然优先原则 |
4.3.4 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5 功能与美学兼顾原则 |
4.3.6 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兼顾原则 |
4.4 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设计方法 |
4.4.1 自然过程导向引入景观设计 |
4.4.2 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
4.4.3 大地艺术设计表现 |
4.4.4 水资源整合利用设计 |
4.4.5 地域文化传承设计 |
4.5 矿区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
4.5.1 采前规划 |
4.5.2 边开采边治理 |
4.5.3 分期分区修复 |
4.5.4 场地综合整治 |
4.5.5 植物生态修复 |
4.5.6 生态修复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5 灵宝市车堂峪矿业示范区项目设计方案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区位 |
5.1.3 基地概况 |
5.1.4 现状分析 |
5.2 项目规划理念 |
5.2.1 项目定位 |
5.2.2 产业定位 |
5.2.3 功能构成 |
5.2.4 规划目标 |
5.2.5 设计原则 |
5.2.6 设计方法 |
5.3 矿区规划开发模式 |
5.3.1 矿产、生态、景观、艺术开发方案同步规划 |
5.3.2 全生命周期介入 |
5.3.3 政府,企业,高校合作模式 |
5.4 项目规划设计 |
5.4.1 空间结构规划 |
5.4.2 空间功能布局 |
5.4.3 交通流线设计 |
5.4.4 植物配置设计 |
5.4.5 水体系统设计 |
5.4.6 产业升级策划 |
5.5 近期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规划设计方案 |
5.5.1 东矿区 |
5.5.2 西矿区 |
5.5.3 其他区域 |
5.6 中期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规划设计方案 |
5.6.1 东矿区 |
5.6.2 西矿区 |
5.6.3 其他区域 |
5.7 远期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规划设计方案 |
5.7.1 东矿区 |
5.7.2 西矿区 |
5.7.3 其他区域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9年4月9日灵宝调研计划 |
附录2 灵宝矿业示范区拟选用植物配置表 |
附录3 图表索引 |
附录4 作者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2.1 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藏南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扎西康矿集区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与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生界(Pz) |
2.2.2 三叠系(T) |
2.2.3 侏罗系(J)—白垩系(K)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3.3 穹窿构造 |
2.4 区域岩浆作用 |
2.4.1 白垩纪岩浆岩 |
2.4.2 渐新世岩浆岩 |
2.4.3 中新世岩浆岩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明赛金矿床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体地质特征 |
3.1.3 Au的赋存状态 |
3.2 姐纳各普金矿床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体地质特征 |
3.2.3 Au的赋存状态 |
3.3 马扎拉金矿床 |
3.3.1 矿区地质特征 |
3.3.2 矿体地质特征 |
3.3.3 Au的赋存状态 |
3.4 小结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流体包裹体 |
4.1.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
4.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成分特征 |
4.1.3 均一温度、盐度与密度 |
4.1.4 成矿压力与深度 |
4.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
4.2.2 H-O同位素组成 |
4.2.3 He-Ar同位素组成 |
4.2.4 S-(Pb)同位素组成 |
4.3 讨论 |
4.3.1 成矿流体特征 |
4.3.2 成矿流体来源 |
4.3.3 成矿物质来源 |
4.4 小结 |
第5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作用 |
5.1 成矿年代学 |
5.1.1 明赛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
5.1.2 姐纳各普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
5.1.3 马扎拉金矿床成矿年龄限定 |
5.2 控矿要素 |
5.2.1 地层与成矿 |
5.2.2 构造与成矿 |
5.2.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5.3 矿床成因 |
5.3.1 热液金矿床的分类 |
5.3.2 矿床成因 |
5.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5 成矿模式 |
5.5.1 成矿流体的形成 |
5.5.2 金迁移的介质 |
5.5.3 金迁移的驱动力及机制 |
5.5.4 金的沉淀机制 |
第6章 区域对比与找矿潜力分析 |
6.1 与藏南典型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性 |
6.1.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1.2 控矿构造 |
6.1.3 矿床地球化学 |
6.2 矿集区找矿潜力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河北保定赤瓦屋铜多金属矿区勘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金属矿床物探勘查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2 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3 赤瓦屋铜多金属勘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本次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
2.7 区域矿产 |
第3章 赤瓦屋地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第4章 赤瓦屋勘查区铜多金属矿化特征及成因 |
4.1 矿化特征 |
4.1.1 矿化类型及矿体特征 |
4.1.2 矿石特征 |
4.1.3 成矿期次/阶段划分 |
4.1.4 围岩蚀变及分带特征 |
4.2 铜多金属矿化成因 |
4.2.1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
4.2.2 成矿时代 |
4.2.3 成矿构造环境 |
4.2.4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第5章 综合物化探找矿技术方法及应用 |
5.1 工作方法 |
5.2 激电工作方法技术 |
5.3 激电工作成果 |
5.4 化探测量 |
5.5 化探工作成果 |
5.6 地-物-化找矿模型 |
第6章 靶区圈定与找矿效果 |
6.1 异常圈定 |
6.1.1 地球化学异常圈定 |
6.1.2 地球物理异常圈定 |
6.1.3 成矿靶区预测 |
6.1.4 成矿靶区主要异常剖析 |
6.2 找矿效果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考虑岩体非线弹性的深部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地应力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
2.1.1 国外地应力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地应力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
2.2 地应力测量方法总结及研究进展 |
2.3 空心包体应变计研究发展现状 |
2.4 岩石非线性特性研究现状 |
2.5 本文技术路线 |
3 深部花岗岩非线弹性特征试验研究 |
3.1 岩石试件径向应变数据处理原理 |
3.2 深部花岗岩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
3.2.1 岩石试件获取加工及物理性质 |
3.2.2 单轴、三轴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3.2.3 岩样多围压阶梯加载试验研究 |
3.3 花岗岩非线弹性变形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深部岩体应力解除法试验标定技术研究 |
4.1 岩石试验设备研发改进 |
4.1.1 应力解除岩芯高围压率定试验系统 |
4.1.2 基于双温度补偿技术无线式空心包体应变计 |
4.2 解除岩芯高围压标定试验研究 |
4.3 深部解除岩芯非线性应力应变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考虑深部岩体非线弹性地应力算法 |
5.1 传统原位应力计算公式 |
5.1.1 解除应变和原岩应力分量之间的关系式 |
5.1.2 修正系数k计算公式 |
5.1.3 岩芯参数计算公式 |
5.2 考虑岩体非线弹性地应力分段叠加算法 |
5.2.1 原岩应力分段叠加算法公式 |
5.2.2 k系数取值方法及误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三山岛金矿地应力测量实例应用 |
6.1 三山岛金矿原位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 |
6.1.1 原岩应力测点情况 |
6.1.2 原位测量施工概况 |
6.1.3 解除应变采集数据读取 |
6.2 解除岩芯温度补偿标定试验 |
6.2.1 应变花的温度补偿性能标定试验 |
6.2.2 测温传感器补偿标定试验 |
6.3 测点原岩应力分量的计算 |
6.3.1 最小二乘优化算法 |
6.3.2 考虑非线弹性原岩应力分段叠加计算 |
6.3.3 两种计算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2.2 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绿色矿山发展历程 |
3.2 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现状 |
3.3 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4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方法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关键要素分析 |
4.2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
4.3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 |
5.1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2 建材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3 油气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4 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5 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6 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7 冶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8 各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
5.9 绿色矿山发展协调程度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6 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研究 |
6.1 分析方法 |
6.2 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
6.3 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 |
6.4 企业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提升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
7.1 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
7.2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总体框架 |
7.3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进一步完善金矿分段勘探 分期建设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D]. 祁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2]疆锋铁矿460m采区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选研究[D]. 李昊.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夏甸金矿井下深部开采通风降温研究[D]. 张成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4]山博赛金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与三维成矿预测[D]. 黄松.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六西格玛的XC金矿“三率”改善控制研究及应用[D]. 马英琪.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的矿区景观重塑研究 ——以灵宝市矿业示范区为例[D]. 池沫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李洪梁.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河北保定赤瓦屋铜多金属矿区勘查中的应用研究[D]. 王雪飞. 吉林大学, 2020(08)
- [9]考虑岩体非线弹性的深部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D]. 张亦海.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10]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D]. 马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