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体喷射泵可调喷嘴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小凯[1](2021)在《低温热源驱动的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延峰[2](2020)在《船用柴油机增压系统匹配及潜度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海洋等特殊领域的探索步伐不断加快,需要更多能够适应海洋环境作业的船舶。所以说,海洋领域的柴油机增压性能问题就一直是柴油机生产厂商的首要研究问题,主要是难以匹配到与不同深度海洋环境都适应的柴油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柴油机的涡轮增压系统,涡轮增压系统通常应用一个增压器进行增压,当柴油机工作在低工况下,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情况。论文介绍了内燃机的增压技术以及船用柴油机增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并着重对涡轮增压技术进行了说明,根据某公司的船用柴油机的各项数据指标,整体的涡轮增压柴油机模型是在GT-POWER仿真软件创建的。创建模型之后,还对部分重点模块的建立过程及涉及的重点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例如:环境参数的设置、进排气管的模型及重要参数、喷油器的重要参数、进排气门阀的重要参数、气缸的重要参数、涡轮增压器的重要参数和中冷器的模型及重要参数。完成模型的建立及详细介绍后,对建立完的六缸涡轮增压柴油机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然后将仿真计算得到的扭矩、功率、进气量、燃油消耗量、空燃比和燃油消耗率的数据与某公司提供的船用柴油机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说明仿真计算得到的数据与实验数据的误差范围,并绘制出各项数据与转速之间的变化图加以说明,确定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准确性。然后对柴油机水下分别在30m、50m、70m、90m的四个潜度下确定背压的变化范围下进行仿真计算,将不同背压的扭矩、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性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船用柴油机在不同背压的作用下,在低转速低工况下,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最后针对问题进行优化,主要在涡轮增压器参数的完善、进排气正时的改进与优化和喷油提前角的改善与优化,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数据变化图,分析出进气正时开启角在165℃A、排气正时开启角在40℃A和喷油提前角在5℃A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马慧军[3](2018)在《汽水引射器的建模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和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随之带来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节能和环保已得到全球范围内的重视,利用低品位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余热回收也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余热回收和低品位热能利用的系统越来越多,引射器作为利用低品位热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部件在热泵、制冷、海水淡化等系统中使用。气液两相引射器是一种以高压蒸汽为动力的射流泵。高压蒸汽经过喷嘴加速后变为超音速流体,与低压的水混合形成两相流,两股流体直接接触换热达到速度和压力的平衡,到达混合室喉部产生激波,压力突变,达到升温升压的作用。引射器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运行费用低等特点。但是引射器的引射系数较低,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因此充分的研究引射器的原理和内部流场是推动引射器使用的关键。许多学者对引射器进行了一维建模。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原来假设和理论为基础,根据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知识,以喷嘴喉部的声速作为特征量建立了一维引射器模型,并与已发表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最大误差9.5%。随后利用新模型对引射器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压缩比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引射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工作压力较高,引射压力较低的状态下所达到的压缩比更大。喷嘴喉部面积的增大时,引射器内部的压力分布升高。随着喷嘴渐缩段绝热系数的增大压缩比逐渐增大。喷嘴喉部面积的增加引射比急剧下降。喷嘴渐缩段绝热系数的增大引射比显着下降,喷嘴渐扩段绝热系数对引射比和压缩比没有影响。本文计算得到引射器内部的(?)损失主要在喷嘴和混合室。最后还对不同压力下引射器喷嘴进行了 CFD模拟。喷嘴中的压力分布模拟结果和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压力开始时缓慢下降,流体通过喉部后产生激波,发生激波时压力会发生骤降,相应的(?)损失变大,在一小段距离后激波消失,压力下降速率变得缓慢。随着入口压力的增大激波的长度稍微增加。
张文青[4](2018)在《气力输送真空发生器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提出真空发生器应用在气力输送系统的管道清扫过程中,可以实现通过引入外部气量且不额外消耗压缩空气来增大气量的目的。本文提出了真空发生器在管道清扫中的应用,并设计了真空发生器在气力输送系统管道清扫过程中应用的流程图。基于索科洛夫理论,本文运用Python软件编写了真空发生器的最优喷射系数、几何结构参数及临界背压的计算程序,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理论计算值进行验证,通过对15个真空发生器验证得知,最优喷射系数的理论计算值和模拟值最大误差为18.79%,说明基于该理论所得的值可信度较高。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本文还探讨了不同工况和不同几何参数对真空发生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对16种不同工况进行模拟得出,存在唯一一种工况使得真空发生器恰好处于极限状态,这时提高工作压力或降低出口背压都会使得真空发生器继续处于极限状态下,但若降低工作压力或提高出口背压就会使得真空发生器脱离极限状态,喷射系数和临界背压会迅速降低。通过对5种不同混合室直径和9种不同喉嘴距的真空发生器在不同压缩比下的模拟分析,得出根据索科洛夫理论设计的真空发生器的混合室直径是最优值,但喉嘴距偏离最优值,喉嘴距的最优值应为喷嘴喉径的大小。真空发生器的喷射系数受混合室直径和喉嘴距的影响,真空发生器的升压能力主要受混合室直径的影响。为了扩大真空发生器可适应的工况范围,本文探讨了调节喷嘴喉径和调节工作压力两种方式,在保证出口气量不变的同时,可根据变化的出口背压计算出真空发生器的喷嘴喉径或所需的工作压力。
王晓和[5](2017)在《喷嘴可调式地面注水射流泵系统试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海上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海上平台采油生产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其中注水系统能耗巨大,占海上油田总能耗的比例高达30%~40%。海上平台注水开发采用集约化方式,通过单一的高压水源向多口注水井注水,不同注水井地层性质差异导致各井注水压力高低不一,为保证最高压力井的注入,其余各井必须经节流降压后注入,势必产生大量注水能耗损失。本文针对注水井井口节流损失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可调式射流泵代替井口阀门,利用其工作特性降低注水能耗的新思路。本文对注水用可调射流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分析了国内外注水节能研究应用和射流泵研究应用现状,介绍了射流泵的设计理论,分析了渤海某平台动态注水情况,针对平台特点确定注水要求,即注水压力1.4~4MPa、注水流量500~800m3/d。进而设计了注水用可调射流泵,并对其结构进行强度分析,满足强度要求,可用于加工制造。可调式射流泵个别尺寸无法根据理论公式得到确定数值,因此通过CFD数值方法模拟得到其优化结构参数:喉嘴距Lc=19.5mm(1.50倍喉管直径)、喉管长度为Lk=98mm。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16种不同开度下的可调射流泵注水流量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可调射流泵可以满足平台变注水压力和变注水流量的工作要求。依据强度校核结果和CFD优化结果,进行了可调射流泵的整体结构设计并完成实物加工。设计可调射流泵外特性试验方案,搭建试验台并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可调射流泵基本能够满足平台变注水压力和变注水流量的要求,利用试验值对模拟值进行修正,得到了修正后的注水用可调射流泵q-h特性曲线方程。简要分析了采用注水用可调射流泵的节能效果,每年可节能约71.5万千瓦时,与常规注水系统相比节能效果明显。设计了基于射流泵的海上平台节能注水系统,并简述了该系统的工作流程。
罗文龙[6](2016)在《用于撬装式LNG的引射器研究与实验》文中指出在一些小产量气田、废气井、偏远气田,铺设管道来收集这些天然气明显不经济,而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的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25,撬装式液化天然气设备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运行的小型橇装LNG装置采用的工艺主要有级联式液化工艺、混合冷剂循环制冷(MRC)工艺、N2膨胀制冷工艺和高压引射制冷工艺4种液化工艺。高压引射制冷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操作弹性大、原料气适应性强等优点,故广泛用于收集上述地方气体。在本文的引射工艺中,原料天然气经过两级换热器、一级制冷机、然后经过两级引射器被液化。引射器作为关键的制冷零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艺系统的效率的高低,本文将其进行重点研究。首先,本文以索科洛夫的一维设计理论为基础,选择空气作为工作介质进行设计计算,得出了引射器的结构尺寸。然后,以fluent软件作为平台,对引射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引射器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同时,改变引射器的结构参数(混合室直径,工作喷嘴出口到混合室入口的距离,工作喷嘴出口直径,混合室等截面段的长度),继续对其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各参数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了引射器的结构。将仿真优化的引射器进行加工、制造,用于实验,并与俄罗斯深冷机械制造股份公司制造的引射器进行实验对比。对比结果发现:(1)在实验时间内,俄罗斯深冷机械制造股份公司引射器的温度变化大,但是没有本文设计的引射器的温度梯度下降得快。(2)随着时间的推进,本文设计的引射器的温度梯度有下降越来越大、温差变化也会越来越大,引射器效果也更好的趋势。
张海朋[7](2016)在《海底水力冲射开沟作业数值计算》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海上油气运输的大动脉,海底管道在海洋石油工程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挖沟埋设是为了对其进行保护的一种有效措施。其中,挖沟埋设管道的一种专业设备就是海底水力冲射式开沟机。最新研究发现,在冲射开沟机的设计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射流相关参数设置没有根据,国家与行业也没有相关的理论标准,基本上都是依靠设计者的经验来设置。设定的射流参数是否合适无法确定,开沟机的射流破土能力也就无法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本文针对海底水力喷射式挖沟机射流破土技术,以喷射式挖沟机主要部件喷射泵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了有关喷射式挖沟设备及技术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冲射式挖沟机的关键技术,从中建立了喷射泵的几何与求解模型。运用了数值计算的方法,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流体力学、复杂流体力学,采用了CFD FLUENT软件分析计算了喷嘴锥角角度和扩散角度等参数对冲射式挖沟机效率的影响,对这些参数进行确定并且对挖沟机整体进行优化。第一,通过CF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对挖沟机开沟效率的影响最大的喷嘴锥角角度、扩散角度及喉嘴距,确定喷嘴、扩散管和喉嘴距的最优改进方案。第二,研究了开沟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主要采用的方法同样是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喷射泵所需喷射液体的最低速度,并确定了开沟机在海底所能工作的最大深度与在浅海正常工作最小深度。研究表明:进行数值模拟方案设计时采用单一变量法,既能减少数据处理量,又能减少数值模拟次数,时间和成本被节约的同时,数值模拟效果的全面性也能够达到。喷射泵工作效率在喷嘴锥角约为45°、扩散角为68°、喉嘴距为300mm时效率都能有很大的提高。喷射泵的效率随着海底深度的增加和入口流体速度的减小而减小。通过多组数值模拟及海底工况条件,模拟出开沟机允许的最大运行深度为100m,最浅工作深度为海平面下1.2m,并通过对喷射泵结构改进优化处理后,模拟出开沟机最浅运行深度可达海平面下0.6m。综上所述,本文研究成果可对海底水力挖沟技术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对今后喷射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王中华[8](2015)在《冷藏车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及喷射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易腐食品在我国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中已达50%,而相应的综合冷链运输率仅为25%,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冷藏车制冷系统的性能已成为冷链运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喷射器引入冷藏车压缩制冷循环,能够有效提升循环性能系数,同时缓解能源紧张形势。本文以冷藏车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及喷射器为研究对象,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用热力学方法对两种传统双温压缩制冷循环中的节流损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考察工况内,串联循环中节流损失占压缩机耗功百分率比并联循环高0.9%3.9%,回收节流损失后COP提升百分率则比并联循环高6.5%17%;(2)提高冷藏室蒸发温度或制冷负荷比时,两循环相对节流损失均上升;提高冷冻室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时,两循环相对节流损失均下降;2.针对三种常见节流损失回收方案进行了分析,利用Matlab对喷射器替代节流阀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考察工况内喷射器替代节流阀方案较原压缩制冷循环COP提升百分率达7.7%51.5%;(2)制冷负荷比大于1时,喷射器替代节流阀方案COP提升百分率高于完全回收节流损失方案;3.在变工况下对六种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考察工况内:(1)串联单相循环COP比并联单相循环高0.110.15,而喷射系数则比后者低0.1511.157;(2)并联两相循环COP比串联两相循环高0.520.78,冷藏室蒸发温度比后者高3.294.42℃,而喷射系数则比后者低0.0171.41;(3)串联单、两相循环COP比并联单、两相循环高0.782.12;相同负荷比下,对应两相喷射器的喷射系数比单相喷射器低0.3850.657;4.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型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与其它三种双温压缩/喷射循环一起,同传统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考察工况内各压缩/喷射循环COP最大提升部分率依次为:串联单、两相循环(97.6%),并联两相循环(49.3%),串联单相循环(30.9%)和新型循环(24.6%);5.对喷射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双温冷藏车实际工况设计了单相及两相喷射器,并利用Visual Basic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对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合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应分析。
杨亚军[9](2014)在《引射式燃烧器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引射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和操作方便等特点,因此在制冷、航空航天、轻化工等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引射器内部复杂的流场,实验研究具有局限性。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以及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的不断更新,可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准确模拟出引射器内部流场的分布,这对引射器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现状,确定了研究方法和内容;其次,通过计算得出了引射式燃烧器的基本尺寸;再次,对计算软件Fluent做了介绍;最后,借助于Fluent软件对引射式燃烧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引射式燃烧器内部的速度分布、工作流体流量、被引射流体流量。研究了影响引射式燃烧器引射效率的主要因素:几何参数(被引射入口与喷嘴的当量直径比、出口直径、喷嘴位置、喷嘴直径、喉口直径、喉口长度与扩压室长度比值等)和工况参数(工作压力、被引射压力、引射背压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工况参数不变时,引射式燃烧器的结构参数对引射系数的影响规律如下:1.当量直径比小于0.6时,随着当量直径比的增大,引射系数增大,当量直径比大于0.6时,随着当量直径比的增大,引射系数基本不变。2.在不同当量直径比下,随着出口直径的不断增大,引射系数不断地降低,并最终出现临界出口直径;3.随着L1/L2的增大,即喷嘴的位置远离吸收室入口处,引射系数降低;4.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大,引射系数降低;5.随着混合室喉口直径的增大,引射系数降低;6.随着喉口与扩压室长度比值的增大,引射系数增大。在结构参数不变时,引射式燃烧器的工况参数对引射系数的影响规律如下:1.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被引射流体流量基本不变,工作流体流量不断地增大,结果就是引射系数不断地下降;2.随着被引射压力的增大,引射系数和被引射流体流量都增大;3.随着引射背压的增大引射系数和被引射流体流量都降低,并且当量直径比越大,下降的速度越快。
李广甫[10](2013)在《CO2可调式引射器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引射器几何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无运动部件,用引射器代替节流阀来回收一部分膨胀过程中的压力势能,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减小压缩机的输入功,提高了制冷系统的COP。本文改造了跨临界CO2引射制冷实验系统,在前期对固定喉部直径式引射器性能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可调式引射器来控制喷嘴喉部通流面积。通过CFD数值模拟,分析可调式引射器的变几何参数和变工况特性,并对跨临界CO2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这对提高传统制冷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有无回热器的传统CO2两相流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相同工况条件下与原传统实验系统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实验台大幅提高了系统性能,对于无回热的跨临界CO2传统制冷系统,其系统COP和制冷量最大可分别提高28.15%和31.38%;对于有回热的跨临界CO2传统制冷系统,其系统COP和制冷量最大可分别提高27.01%和24.95%。本文对有无回热器的跨临界CO2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对系统COP和制冷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的COP和制冷量随着气体冷却器压力升高而增大,随着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升高而降低。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当喷嘴喉部直径约为1.7mm时,引射制冷系统的COP和制冷量较高。对有无回热器的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使用回热器的引射制冷系统的COP和制冷量高于无回热器引射制冷系统的,其中系统COP和制冷量最大可分别提高10.33%和8.32%。将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与传统制冷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引射制冷系统的COP和制冷量比传统制冷系统最大可分别提高7.08%和8.24%.对跨临界CO2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中引射器的内部流动进行CFD数值模拟,分析几何参数和工况条件等因素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随着引射器的一次流入口压力升高,引射器内产生激波的位置逐渐接近喷嘴出口处,激波强度则减弱,而引射器的引射比则增大。在定工况条件下,模拟结果显示:喷嘴喉部直径对引射器性能影响较大,引射比随着喷嘴喉部直径的减小而增大。
二、液体喷射泵可调喷嘴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体喷射泵可调喷嘴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船用柴油机增压系统匹配及潜度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内燃机增压技术 |
1.2.1 增压对柴油机基本性能的影响 |
1.2.2 柴油机增压技术的优点 |
1.3 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 |
1.4 船用柴油机增压技术的研究状况 |
1.4.1 船用柴油机增压技术在国内的研究 |
1.4.2 船用柴油机增压技术在国外的研究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柴油机与增压系统的性能匹配及相关数学模型 |
2.1 柴油机与增压系统的匹配 |
2.2 柴油机与增压器匹配性能的调整 |
2.3 柴油机运行中的相关数学模型 |
2.3.1 气缸内工作中的微分方程 |
2.3.2 进排气管道相关数学模型 |
2.3.3 扫气相关数学模型 |
2.3.4 燃烧数学模型 |
2.3.5 爆震相关数学模型 |
2.3.6 涡轮增压器的相关数学模型 |
2.3.7 中冷器相关数学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船用柴油机仿真模型建立及验证仿真分析 |
3.1 GT-POWER软件的简介 |
3.2 船用柴油机的仿真模型 |
3.3 柴油机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
3.4 柴油机主要模型的验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潜度下船用增压柴油机匹配研究 |
4.1 船用柴油机的排气背压计算 |
4.2 不同潜度下柴油机与增压系统的仿真匹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船用柴油机系统的仿真研究 |
5.1 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参数的优化 |
5.2 进排气正时对柴油机性能影响 |
5.2.1 进气正时的优化 |
5.2.2 排气正时的优化 |
5.3 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影响 |
5.3.1 喷油提前角的概念 |
5.3.2 喷油提前角的优化仿真研究 |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汽水引射器的建模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引射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引射器的理论研究 |
1.2.2 引射器的数值模拟 |
1.2.3 引射器的实验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引射器概述 |
2.1 引射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引射器的分类 |
2.3 引射器的应用 |
2.4 引射器性能的主要影响条件 |
2.4.1 工作条件 |
2.4.2 结构尺寸 |
2.5 性能指标 |
第三章 引射器的理论建模 |
3.1 引射器的一维建模 |
3.1.1 工作喷嘴和吸入室 |
3.1.2 混合室 |
3.1.3 扩压室 |
3.2 一维建模计算流程 |
3.3 一维建模的结果验证 |
3.4 模型预测 |
3.4.1 压缩比 |
3.4.2 引射比 |
3.4.3 绝热指数和损失系数的影响 |
3.4.4 (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射器的CFD模拟 |
4.1 数学模型 |
4.2 引射器的数值计算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气力输送真空发生器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气力输送研究进展 |
1.2 真空发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真空发生器在气力输送系统中的应用 |
1.3.1 真空发生器在气力输送系统中应用现状 |
1.3.2 真空发生器在气力输送管道清扫中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课题思路 |
2 真空发生器理论研究及程序设计 |
2.1 真空发生器工作机理 |
2.2 索科洛夫喷射器计算理论 |
2.2.1 真空发生器喷射系数计算 |
2.2.2 真空发生器背压计算 |
2.2.3 最优喷射系数及临界背压计算 |
2.2.3.1 极限状态 |
2.2.3.2 最优喷射系数 |
2.2.3.3 临界背压 |
2.2.4 真空发生器几何参数计算 |
2.3 程序计算 |
2.4 临界背压程序验证 |
2.4.1 背压对喷射系数影响 |
2.4.2 临界背压程序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真空发生器数值模拟及分析 |
3.1 数值模拟的目的及意义 |
3.2 真空发生器在气力输送管道清扫中的应用及计算实例 |
3.2.1 气力输送管道清扫管道压力及气量的计算 |
3.2.2 真空发生器几何结构参数计算实例 |
3.3 真空发生器几何模型及网格模型 |
3.3.1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
3.3.2 网格模型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
3.4 最优喷射系数理论计算的准确性验证 |
3.4.1 最优喷射系数程序计算 |
3.4.2 模拟和理论对比验证 |
3.4.3 真空发生器内部流场模拟分析 |
3.5 变工况对喷射系数影响 |
3.5.1 工作压力 |
3.5.2 出口背压 |
3.6 本章小结 |
4 几何结构参数探讨 |
4.1 混合室直径 |
4.1.1 混合室直径对喷射系数影响 |
4.1.2 混合室直径与背压的关系 |
4.2 喉嘴距 |
4.2.1 喉嘴距对喷射系数的影响 |
4.2.2 喉嘴距对背压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真空发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调节 |
5.1 喷嘴喉径调节方式 |
5.2 工作压力调节方式 |
5.3 调节方式再探讨 |
6 总结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论文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喷嘴可调式地面注水射流泵系统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节能注水研究现状 |
1.3 射流泵研究现状 |
1.3.1 喷射技术及射流泵 |
1.3.2 射流泵相关研究 |
1.3.3 可调式射流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节能注水射流泵设计方法研究 |
2.1 射流泵设计理论 |
2.1.1 无量纲参数 |
2.1.2 基本性能方程 |
2.1.3 最优参数方程 |
2.1.4 汽蚀性能方程 |
2.2 设计参数选定 |
2.3 设计方法研究 |
2.3.1 设计方法 |
2.3.2 设计结果 |
2.3.3 选材及加工 |
2.4 强度分析 |
2.4.1 有限元模型 |
2.4.2 强度评价标准 |
2.4.3 计算及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能注水射流泵CFD数值模拟 |
3.1 建立模型和划分网格 |
3.2 选择湍流模型 |
3.3 定义材料属性和确定边界条件 |
3.4 选择离散格式 |
3.5 确定求解方法及其它 |
3.6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节能注水射流泵结构优化 |
4.1 喉嘴距优选 |
4.2 喉管长度优选 |
4.3 喷嘴类型的影响分析 |
4.3.1 流线型喷嘴 |
4.3.2 对比分析 |
4.4 节能注水可调射流泵注水流量的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节能注水可调射流泵外特性试验研究 |
5.1 节能注水可调射流泵外特性试验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方案及流程 |
5.1.3 试验设备 |
5.1.4 试验结果分析 |
5.2 注水用可调射流泵节能效果分析 |
5.3 注水系统方案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与成果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用于撬装式LNG的引射器研究与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级联式制冷工艺 |
1.1.2 MRC工艺 |
1.1.3 N_2膨胀制冷工艺 |
1.1.4 高压引射制冷工艺 |
1.2 引射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维理论研究 |
1.2.2 二维理论分析 |
1.2.3 喷射制冷系统中工作流体的选择 |
1.2.4 引射器几何结构的优化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引射器设计理论的研究 |
2.1 引射器概述 |
2.2 引射器的设计方法 |
2.2.1 经验系数法 |
2.2.2 经典热力学法 |
2.2.3 气体动力学函数法 |
2.3 引射器的设计计算 |
2.3.1 原始参数 |
2.3.2 引射器最大喷射系数的计算 |
2.3.3 引射器的结构尺寸的计算 |
第三章 引射器流场的数值模拟 |
3.1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3.1.1 物理模型 |
3.1.2 网格划分 |
3.2 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型的选择 |
3.2.1 控制方程的选择 |
3.2.2 湍流模型的选择 |
3.3 近壁面湍流处理 |
3.4 引射器模型的求解 |
3.4.1 求解器的选择 |
3.4.2 物性参数 |
3.4.3 边界条件 |
3.5 改变结构参数对引射器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1 喉管面积比 |
3.5.2 工作喷嘴出口位置到混合室入口的距离(NXP) |
3.5.3 工作喷嘴出口直径 |
3.5.4 混合室等面积段的长度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引射器的实验研究 |
4.1 俄罗斯引射器简介 |
4.2 实验台 |
4.3 方案 |
4.4 实验结果 |
第五章 总结 |
5.1 本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海底水力冲射开沟作业数值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喷射式挖沟设备及技术的研究概况 |
1.2.2 现有冲射式开沟机的几种类型 |
1.3 海底冲射式开沟机关键技术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喷射式海底挖沟机的理论基础 |
2.1 喷射式挖沟机简介 |
2.2 喷射泵 |
2.2.1 喷射泵的结构 |
2.2.2 喷射泵的工作原理 |
2.2.3 喷射泵的相似定律 |
2.2.4 喷射泵的特性方程 |
2.2.5 射流基本理论 |
2.2.6 喷射泵的主要优缺点 |
2.2.7 喷射式液体输送泵的基本参数 |
2.2.8 喷射泵存在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固两相流基本理论 |
3.1 液固两相流研究概况 |
3.1.1 理论研究 |
3.1.2 应用问题研究 |
3.2 液固两相流的基本参数 |
3.2.1 流量 |
3.2.2 速度 |
3.2.3 密度 |
3.3 滞留效应 |
3.4 固体颗粒在流体中的受力分析 |
3.4.1 斯托克斯粘性阻力 |
3.4.2 虚拟质量力(附加质量力) |
3.4.3 压力梯度力 |
3.4.4 巴塞特力 |
3.5 液固两相流的基本方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射泵流场模型及几何模型的建立 |
4.1 FLUENT软件简介 |
4.2 喷射泵内部流场模型的建立 |
4.2.1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4.2.2 计算模型 |
4.3 喷射泵内部流场模型的求解 |
4.4 喷射泵内部流场模拟几何模型的建立 |
4.4.1 模型的建立 |
4.4.2 网格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1 喷射泵运行参数可行性研究 |
5.2 数据对比分析 |
5.2.1 喷嘴锥角对喷射泵效率的影响 |
5.2.2 扩散角对喷射泵效率的影响 |
5.2.3 喉嘴距对喷射泵效率的影响 |
5.2.4 开沟机海底运行深度对喷射泵效率的影响 |
5.2.5 开沟机入口流体速度对运行效率的影响 |
5.3 开沟机浅海作业分析 |
5.3.1 开沟机在浅海工作深度的确定 |
5.3.2 对泵的结构进行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冷藏车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及喷射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及喷射器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喷射器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研究 |
2.1 双温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节流损失分析 |
2.1.1 双温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介绍 |
2.1.2 双温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节流损失计算模型 |
2.1.3 计算结果分析 |
2.2 双温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节流损失回收方案分析 |
2.2.1 三种节流损失回收方案比较 |
2.2.2 喷射器回收节流损失可行性验证 |
2.3 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研究 |
2.3.1 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介绍 |
2.3.2 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喷射器设计 |
3.1 喷射器工作原理及评价指标 |
3.2 喷射器的设计理论及方法 |
3.2.1 经验系数法 |
3.2.2 经典热力学法 |
3.2.3 气体动力学函数法 |
3.3 单相喷射器设计 |
3.3.1 单相喷射器数学模型 |
3.3.2 单相喷射器结构设计 |
3.3.3 单相喷射器设计实例 |
3.3.4 单相喷射器设计计算程序 |
3.4 两相喷射器设计 |
3.4.1 两相喷射器数学模型 |
3.4.2 两相喷射器结构设计 |
3.4.3 两相喷射器设计实例 |
3.4.4 两相喷射器设计计算程序 |
3.5 本章小结 |
4 数值模拟可靠性验证及实验方案设计 |
4.1 串联单相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对比分析 |
4.2 并联两相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对比分析 |
4.3 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实验方案设计 |
4.3.1 实验方案介绍 |
4.3.2 实验主要部件分析 |
4.3.3 抽真空及密封性检测 |
4.3.4 实验数据采集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特殊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引射式燃烧器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引射器的介绍 |
1.2.1 引射器介绍及其原理 |
1.2.2 引射器结构与作用 |
1.3 引射器的分类 |
1.4 引射器的应用领域 |
1.5 国内外关于引射器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引射式燃烧器设计及计算 |
2.1 引射式燃烧器的设计 |
2.2 引射式燃烧器的理论计算 |
2.2.1 引射式燃烧器中的气体流动基本方程式 |
2.2.2 引射式燃烧器的效率 |
2.2.3 引射式燃烧器尺寸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模拟的理论及方法 |
3.1 CFD技术及FLUENT软件简介 |
3.2 控制方程的建立 |
3.2.1 质量守恒方程 |
3.2.2 动量守恒方程 |
3.2.3 能量守恒方程 |
3.2.4 物质输运方程 |
3.3 湍流模型 |
3.4 求解器 |
3.5 本次边界条件设置及选型 |
3.5.1 网格划分 |
3.5.2 边界条件的设置 |
3.6 数值模拟与实验的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几何参数和工况参数对于引射式燃烧器的影响 |
4.1 影响引射式燃烧器引射性能的因素 |
4.2 引射系数的定义 |
4.3 几何参数对于引射式燃烧器引射性能的影响 |
4.3.1 被引射入口与喷嘴的当量直径比对于引射系数的影响 |
4.3.2 出口直径对于引射系数的影响 |
4.3.3 喷嘴位置对于引射系数的影响 |
4.3.4 喷嘴直径对于引射系数的影响 |
4.3.5 喉口直径对于引射系数的影响 |
4.3.6 喉口长度与扩压室长度比值对于引射系数的影响 |
4.4 工况参数对于引射式燃烧器引射性能的影响 |
4.4.1 工作压力对于引射式燃烧器的影响 |
4.4.2 被引射压力对于引射式燃烧器的影响 |
4.4.3 引射背压对于引射式燃烧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10)CO2可调式引射器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引射器的研究 |
1.2.1 引射器的应用介绍 |
1.2.2 引射器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 |
1.2.3 引射器的 CFD 模拟研究进展 |
1.2.4 引射器在蒸汽压缩引射制冷系统的应用研究 |
1.3 课题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可调式引射器设计及跨临界 CO_2引射制冷系统 |
2.1 可调式引射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 可调式引射器的结构设计模型 |
2.2.1 可调式引射器喷嘴的几何设计 |
2.2.2 可调式引射器扩压器的几何设计 |
2.2.3 设计计算结果 |
2.3 跨临界 CO_2引射制冷系统原理 |
2.4 跨临界 CO_2引射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引射器 CFD 数值模拟 |
3.1 引射器物理模型的建立 |
3.2 引射器模型的六面体结构化网格划分 |
3.3 引射器模拟物理条件的设定 |
3.4 引射器模拟结果分析 |
3.4.1 引射器内部流动分析 |
3.4.2 喷嘴喉部直径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 |
3.4.3 一次流入口压力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 |
3.4.4 一次流入口温度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临界 CO_2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
4.1 系统实验装置介绍 |
4.1.1 跨临界 CO_2引射制冷系统改造前后对比 |
4.1.2 跨临界 CO_2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的主要设备 |
4.1.3 系统管路设计计算 |
4.1.4 蒸发器设计校核 |
4.1.5 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4.2 水系统介绍 |
4.3 数据测控系统 |
4.4 实验步骤 |
4.5 实验工况 |
4.6 数据处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
5.1 改造前后跨临界 CO_2传统循环系统的性能对比 |
5.2 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 气体冷却器压力对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
5.4 喷嘴喉部直径对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
5.5 有回热器和无回热器对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
5.6 可调式引射制冷系统与传统制冷系统的性能对比 |
5.7 引射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今后的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液体喷射泵可调喷嘴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温热源驱动的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D]. 潘小凯.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船用柴油机增压系统匹配及潜度仿真研究[D]. 李延峰.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3]汽水引射器的建模和研究[D]. 马慧军. 山东大学, 2018(12)
- [4]气力输送真空发生器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D]. 张文青.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5]喷嘴可调式地面注水射流泵系统试制研究[D]. 王晓和.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 [6]用于撬装式LNG的引射器研究与实验[D]. 罗文龙.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4)
- [7]海底水力冲射开沟作业数值计算[D]. 张海朋.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8]冷藏车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及喷射器的研究[D]. 王中华. 郑州大学, 2015(01)
- [9]引射式燃烧器的优化设计研究[D]. 杨亚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10]CO2可调式引射器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 李广甫. 天津商业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