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浒》的真人真事(续完)(论文文献综述)
钟闻[1](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研究表明
钟闻[2](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1."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水浒争鸣》案头语(《水浒争鸣》编委会)2.《水浒》的真人真事(王利器)3.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周绍良)4.《水浒传》与《宣和遗事》——口头文学所奠定的《水浒》基础之一(高明阁)
李帅[3](2020)在《徐昌霖电影创作实践与理论作为之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徐昌霖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多面手”,既有编导成果,也有理论建树。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大后方文学界声名鹊起的“杭州才子”徐昌霖来到上海,因成功编剧《天堂春梦》而踏足电影界,首次编导的神秘恐怖片《十三号凶宅》更是一炮而红。在近半个世纪的从影生涯中,他共参与了24部影片的创作,跨越了战后电影时期、十七年电影时期和新时期。徐昌霖始终饱含着强烈的社会意识,他的电影常常旗帜鲜明地干预现实,或讽刺,或歌颂。他的剧作结构工整,强调传奇性和真实感的同时,注重道具和场景的设计。徐昌霖认同电影的商业属性,但绝不沉迷于“生意眼”。他擅长文学改编,用阵容豪华、制作严谨的影片吸引观众。虽然徐昌霖在学生时代便志愿入党,但他的政治敏感度较低,导致他在政治挂帅的“十七年电影”时期“水土不服”。徐昌霖的电影类型多样,创作手法灵活。他强调西学中用,前期学习好莱坞的拍摄技巧,后期探索中国电影的民族形式。鉴于徐昌霖在电影创作、理论研究的独特贡献,本文通过梳理徐昌霖的创作脉络、试论他的美学风格、讨论他的理论核心。试图整体把握徐昌霖的电影道路,为中国电影史暨导演研究添砖加瓦。
王海艳[4](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赵莎莎[5](2019)在《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腔作为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剧种,是整个梆子腔体系的代表。明清以来,生长于民间的传统秦腔经过长期演出实践,由无数民间艺人积累创造,形成了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剧目,承担着娱人娱神、祈福还愿、人际交往等多重社会功能,是西北地区民众性格、世俗人情、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现。“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是一项牵涉面较广的课题,本文着力于在戏曲学研究视域下对传统秦腔剧目进行综合性、全面性考察,融传统秦腔剧目的基本特征、发展流变、创作形态、文学特色、舞台呈现、民俗文化、地域流播等多方面的研究于一体。本文从传统秦腔剧目的概况研究开始,从“概况”、“分类”、“命名”三方面对剧目进行系统梳理。重点聚焦剧目的创作形态演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剧目的文学特色与舞台呈现,并延展到传统秦腔剧目在西北地区的流播。力图构建一个立体多元的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框架。第一章“传统秦腔剧目概况”是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主要考辨传统秦腔剧目的出现时间,探析其生成机制、传承方式及剧本体制特征,分析民间艺人集体创作特征及创作阶段,研究代表性文人创作剧目的秦腔移植,统计剧目数量并梳理存目、存本情况。第二章“传统秦腔剧目分类”按研究视域的不同,从戏曲研究的常规视角和传统秦腔剧目的本体特征两个维度出发,对剧目的分类进行系统梳理与细化评述,总结剧目分类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章“传统秦腔剧目的命名”关注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内容,从剧目命名方式的多样性出发,重点分析纷繁复杂的多名与重名现象,探究传统秦腔剧目命名背后的民间性特质。第四章“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形态及其演变”是第五章“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与第六章“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的研究基础。第四章从演员中心制为主导的剧目创作形态出发,梳理传统秦腔剧目从口头剧本形态的路头戏到有固定文本形态的定本戏的嬗变轨迹。第五章分析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重点关注剧目文学与地域文化、民众心理之间的关系。探讨叙事共生体背景下剧目的多元化题材来源,分析英雄演义、世俗传奇和神怪故事这三种传统秦腔剧目的主要题材类型对秦人性格、西北民风、甘陕民俗等秦地文化的展现。探究传统秦腔剧目的故事内涵对民众心理的体现以及集体愿望的表达,分析传统秦腔剧目中王侯将相、英雄人物的塑造所体现出的平民阶层的想象特征,分析“同姓一家”心理主导下演出剧目的民俗禁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概括传统秦腔剧目所具备的俗文学特质,重点分析经典剧目《五典坡》与《打金枝》中的世俗民情展现。第六章研究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传统秦腔剧目的编演将舞台效果放在第一位,特技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在舞台上艺术化地塑造人物、表现情绪、展现剧情。名角优秀的舞台表现力成就了一批经典剧目,二者之间形成了繁荣共生的关系。而传统秦腔剧目之所以适宜场上演出,和剧目所具备的剧场性密切相关。从南戏《琵琶记》与秦腔《铡美案》的对比分析可见,根植于民间的传统秦腔剧目具备更强的剧场性,更适合舞台演出。第七章是传统秦腔剧目的衍生研究。秦腔在西北地区的广泛流播使其具备了西北文化的共性特质,但不同地区依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秦腔班社和艺人在组织方式、擅演剧目上各有不同,剧目的流播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传统秦腔剧目由此更为丰富多元。余论部分是传统秦腔剧目研究的延展性讨论。关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戏改工作对剧目造成的影响,并引入“戏曲剧种文化生态”的概念探讨新时期以来秦腔的命运。
朱晓莲[6](2019)在《“女兵作家”谢冰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海峡两岸的阻隔,对着名“女兵作家”谢冰莹的研究亟待加强。本文在充分发掘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按照时间线索探讨谢冰莹在北伐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退居西北大后方时期及赴台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力图从两岸整合的视角剖析她在不同历史境遇下的心路变化和立场抉择,从而丰富现代文学史的文人书写。、绪论和余论部分外,主体内容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分析“大文学”的文化内涵及1920年代文坛的“大文学”写作趋势,揭示《从军日记》轰动一时的背景因素;其次从《中央日报》副刊主编孙伏园的办刊理念着手,指出文笔粗疏的《从军日记》获其青睐的真正原因不在于“纯文学”,而是包含了“战争”、“女性”与“革命”这些因素在内的“大文学”;最后,探讨北伐过后谢冰莹在创作上尽力弥补语言技巧上的不足,在文学活动方面加入北方左联,并两次东渡日本留学,力图突破与完善自身的“大文学”写作理念。第二章重点考察1937-1940年谢冰莹在国统区多元文学形态共同存立的论争场域内,抛弃党派意识、阶级意识,坚持“民族本位”的文学追求,并多次组织战地服务团救护伤员,充当战地记者,撰写抗日宣传文章。这一时期她的报告文学创作呈井喷之势,直率激昂的文体风格和多维度艺术手法的运用,在抗日文坛上独树一帜。第三章主要探讨1940年谢冰莹在凋敝的西北文化生态环境下,受个人境遇、文学使命认知和西北政治局势的合力影响,参与创办并接受主编了大型文艺刊物《黄河》;在主编《黄河》期间,她努力跳出体制内办刊的藩篱,在文章的选择上全面突出抗战主题,对国民政府的文艺政策进行了适当取舍,使《黄河》的文艺气息超过了党政色彩;《黄河》的创办与发展加强了西北文苑与全国文坛的区域互动,壮大了西北文艺队伍,推动了西北大后方的文化建设。余论部分对谢冰莹赴台后的创作走向和思想变化做了整体性把握。分析她在“战斗文艺”的官方话语下,隐匿和修正自己的左翼思想;在文学创作方面,以1956年为界,创作重点逐渐从“社会问题式”小说向散文及儿童文学倾斜。指出从赴台前到赴台后,她“关注民生,忠于民族”的立场是不变的;“女兵作家”到“学者型作家”的转变,谢冰莹也并非“个案”,而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典型“现象”。
史贝贝[7](2018)在《清末民初戏曲家许之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的戏曲创作及其理论研究,是中国戏曲史上再次崛起的一座高峰,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身为清末民初时颇负盛名的戏曲家,同时也是北大戏曲学教授的许之衡,生于广东番禺,祖籍浙江仁和,家境优越,祖上因游幕迁至广东番禺,祖父德高望重,家族中也是人才辈出,蜚声海内外。许之衡在广雅书院求学时,曾拜于康有为门下,1903年中副榜贡生,后赴日留学。回国后,许之衡在大约1913年前往北京,住在仙城会馆,希望有所建树。事与愿违,许之衡虽然在北京结交了很多文人,平日里常以诗词唱和,但因入京后一直抑郁不得志,满腔理想无法实现,许之衡心中时常有所感伤。所幸与吴梅结识,许之衡在戏曲的学习上有了极大的进步,不仅为补全吴梅《顾曲麈谈》而作了《曲律易知》,还为当红女伶刘喜奎写了部戏曲作品《霓裳艳》。后来,吴梅南下赴往南京大学任职,走前把许之衡引荐给了北大,以接替自己戏曲教学的职位,就这样,许之衡的人生有了重大的转折。许之衡在《霓裳艳》中,将自己、刘喜奎、吴梅代入其中,写了围绕着名伶刘喜娘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从取材上看,《霓裳艳》十分新颖,既遵循着戏曲创作的规范,又与时俱进,把一些真人真事和社会现象写入其中,立意鲜明,耐人寻味。从布局来看,许之衡把剧情的跌宕起伏安排得十分巧妙,用“一主脑两线索”的设置,让两条线上的人物既独立又交叉影响,共同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并插入适当的过场桥段,做到张弛有度。从人物形象上看,许之衡所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即使是同样的身份,在举止谈吐和观念也都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物的唱词也贴合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使善恶美丑相互对应,相互衬托。在北大期间,许之衡先后担任了戏曲史、声律学、曲学、作曲法、作词法等课程,并将讲义整理出版,共有《声律学》(即后来的《中国音乐小史》)、《戏曲源流》、《曲学》、《曲选》、《作曲法》、《词学及词选》六部,同时还出版了《守白词》。其中,《声律学》和《戏曲源流》是从发展史的角度来阐述戏曲的源头(歌舞)、发展(隋唐乐调)、成熟(宋金元戏曲)、盛行(明清戏曲)过程,将古籍文献中关于戏曲的记载进行归纳,对误处进行纠正,对存疑处进行考证。《曲学》、《作曲法》以及入职前所着的《曲律易知》则是许之衡的戏曲创作理论,许之衡将戏曲创作从整体布局、宫调曲牌、字眼句式从大的方面到小的细节处,一一进行分析论述。许之衡提出,排场要按悲、欢、离、合进行安排;宫调曲牌要按照唱词和气氛进行选择,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随心所欲;在大的方面上都已经妥当后,要着眼于字句,要按阴阳平仄的要求进行填词,在韵律不出差池的基础上做到文律并美。不仅如此,许之衡还总结了散套、杂剧、传奇的创作技巧,将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可以按照模板创作的地方指出来,以方便初学者熟悉作曲的法则。许之衡在戏曲藏抄上也有着极大的兴趣,其所藏抄戏曲称作“饮流斋抄本”。由于许之衡所藏抄戏曲大多为珍本、孤本,有的甚至连名目都十分罕见,所以“饮流斋抄本”在民国时期的藏曲家中十分出名。“饮流斋抄本”目前可搜集到的有43种,其中多数经许之衡题过序跋题记,包括许之衡的点评、对收藏来源做的交代、对戏曲创作者及年代的考证,以及对前人定论的勘误。这些题记序跋对于戏曲的流传与研究有着极大的帮助。许之衡还对其中四部戏曲作品进行了重校与改订,如重校《胭脂记》、改订《玉梅亭》,对《艳云亭》中《痴诉》一折的订正,在《聚宝盆传奇》中增补《闺怨》一出。整体来说,作为清末民初戏曲研究的佼佼者之一,许之衡应当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他的观点有着十足的先进性,在对他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清末民初时的戏曲方法和进展,对于现代戏曲的研究有着很深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尹雯[8](2018)在《1950年代初赵树理的文艺“通俗化”实践 ——以《说说唱唱》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赵树理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个重要的通俗文艺作家,目前学界对他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大部分研究者都倾向于从赵树理的小说文本切入分析,较少有学者从赵树理的通俗杂志编辑者身份切入研究。而赵树理的编辑工作恰恰是构成其“通俗化”文艺实践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赵树理一共编辑过四报两刊,即《黄河日报》副刊《山地》,《人民报》副刊《大家干》,《抗战生活》半月刊,《中国人》周刊,《新大众》和第一份全国性的通俗文艺刊物《说说唱唱》。其中,创刊于1950年,终刊于1955年的通俗文艺刊物《说说唱唱》是赵树理推行通俗文艺成果最为突出的刊物。《说说唱唱》共出刊63期,清晰地展现出通俗文艺在其时历史语境中的生存轨迹。赵树理于1950年至1951年担任《说说唱唱》主编。这也构成了赵树理在1950年代初“通俗化”实践的最重要的努力之一。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梳理赵树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整体构架。第二章勾勒《说说唱唱》与其时文艺“一体化”走向的历史语境,并考察赵树理与《说说唱唱》的关系,侧重从发掘作家、编辑理念、“雅俗”文艺之争,以及文人派系斗争等不同层面入手。第三章分析赵树理的“通俗化”文艺主张,并通过分析实践与主张的关系,呈现赵树理1950年代初期文艺“通俗化”实践的复杂性及其历史原因。总之,本文从通俗文艺杂志《说说唱唱》切入,试图返还1950年代初期的历史文化现场,深入探索兼具“民间立场”、“党员干部”与“知识分子”特质等多重身份的赵树理如何推进其文艺“通俗化”理想,辨析其“通俗化”文艺主张与实践之间的关联与冲突,冀望由此反思赵树理的文化身份、文艺实践与其时文艺场域之间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田玲[9](2017)在《想象的挽歌与真实的历史 ——孔雀胆故事演变中的历史记忆》文中研究表明《孔雀胆》是明代嘉靖晚期在云南出现的一个哀婉凄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明代大理国与大理总管的遗民们怀着故国之思编造出来的,不是历史的真实,但却真实地表达了大理黄胄贵族对大理故国的思恋、怀念以及恢复故国的复国之情。孔雀胆故事在明代后广泛流传,先后被文学家、剧作家、小说家演绎,创作出各种文学作品。影响最大的是郭沫若在皖南事变后创作的历史剧《孔雀胆》,他写出了时代的疾风骤雨、民族的悲欢喜怒,呼吁国人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大理白剧团1990年创作的《阿盖公主》用一曲爱情的悲剧,将大理贵族遗民的挽歌,变为歌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赞歌。吴蔚创作的小说《孔雀胆》则与历史无关,也与政治无关,完全是刺激人们好奇心的一部惊悚、离奇、古怪的探案武侠小说,是文化市场化的产物。时代在改变,孔雀胆的故事也跟着改变。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孔雀胆故事的起源、演变,将孔雀胆故事的历史真实与诗歌、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联系起来考察云南地方的历史记忆。这对于我们认识云南民族的历史,认识大一统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认识云南历史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孔雀胆》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历史则是真实的。孔雀胆故事的出现、演变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是时代变迁的艺术表达。《孔雀胆》故事从大理遗民的挽歌,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哀歌,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赞歌,反映了云南历史与祖国历史共同发展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这就是:古代和现实是一个整体,云南边疆和祖国内地是一个整体,云南各民族与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
冯尕才[10](2017)在《《水浒传》人物姓名深层意蕴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受小说史观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命名讲究来历,虚构者少。但这种情况到《水浒传》开始发生变化,作者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某些人物姓名经过精心构思和设计,使其突破了符号性、特指性而暗示了小说创作意图、思想倾向和在小说叙事结构中的作用,因而具有深层意蕴。《水浒传》顺应了历史潮流,对此后明清小说人物命名方式起到了引领作用。但因为是首倡者,史无前例,所以手法还不成熟,隐蔽性很强,有时候甚至显得似有似无,难以把握,解读时必须小心谨慎。
二、《水浒》的真人真事(续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浒》的真人真事(续完)(论文提纲范文)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 |
第二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 |
第三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 |
第四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
第五辑(张国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 |
第六辑(张国光、佘大平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
第七辑(张虹、喻斌主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
第八辑(张虹、刘启方主编,崇文书局2006年6月出版。) |
第九辑(张虹、康传忠、曹先锋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
第十辑(张虹、刘春龙主编,崇文书局2008年10月出版。) |
第十一辑(张虹、马成生、王益庸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
第十二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
第十三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
第十四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
第十五辑(张虹、王益庸主编,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11月出版。) |
第十六辑(张虹、浦玉生、窦应元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
第十七辑(景遐东、浦玉生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
(3)徐昌霖电影创作实践与理论作为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徐昌霖40年电影生涯之简述 |
第一节 编而优则导:中电时期(1946-1948) |
第二节 改造前后:私营厂时期(1948-1952) |
第三节 曲折探索:上影厂时期(1952-1985) |
第二章 徐昌霖电影创作实践之论述 |
第一节 剧作策略 |
第二节 电影技法 |
第三节 从西到中的风格流变 |
第三章 徐昌霖电影理论作为之评述 |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评价 |
第二节 民族化追求 |
第三节 诗意蒙太奇 |
结语 |
附录 |
一、参考文献 |
二、徐昌霖电影作品 |
三、徐昌霖主要戏剧作品 |
后记 |
(4)《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
第五章 结语 |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传统秦腔剧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传统秦腔 |
2、剧目与剧本之辨析 |
3、研究范围 |
三、研究综述 |
1、秦腔剧种演变史研究 |
2、传统秦腔文学研究 |
四、文献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来源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传统秦腔剧目概况 |
第一节 剧目出现时间 |
一、明初说 |
二、明中叶说 |
三、剧目出现时间推测 |
第二节 剧目生成机制、传承方式及剧本体制 |
一、生成机制 |
二、传承方式 |
三、花雅之争背景下传统秦腔剧本体制的定型 |
第三节 民间艺人与集体创作 |
一、创作主体及创作特征 |
二、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阶段 |
第四节 清代剧作家李芳桂“十大本”与秦腔移植 |
一、李芳桂生平及“影戏”简述 |
二、“十大本”及其秦腔移植 |
第五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数量与现存情况 |
一、剧目数量 |
二、现存情况 |
第二章 传统秦腔剧目分类 |
第一节 戏曲研究常见分类标准 |
一、体制规模 |
二、角色行当 |
三、题材类型 |
四、演出习俗 |
五、其他分类方式 |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研究主流分类标准 |
一、故事朝代 |
二、版本形态 |
三、禁演与否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分类的意义 |
一、故事题材丰富广泛 |
二、传统秦腔演出繁盛 |
三、传统秦腔作为独立剧种的成熟性 |
第三章 传统秦腔剧目命名 |
第一节 命名方式 |
第二节 多名与重名之探析 |
一、一剧多名(同目异名) |
二、多剧一名(同名异目)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命名的民间性特质 |
一、口语化、通俗化 |
二、类型化 |
第四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形态及其演变 |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创作的原始形态:路头戏 |
一、从台州戏班的路头戏讲起 |
二、秦腔剧目创作的原始形态:路头戏 |
第二节 民间艺人对演出剧目的整理:演出抄本 |
一、演出抄本产生的背景 |
二、演出抄本的三种类型 |
第三节 经典剧目的书坊刻印本与定本戏 |
一、经典剧目刻印本:曲词固定的定本戏 |
二、定本戏评述 |
第五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 |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题材分析 |
一、“叙事共生体”与多元化题材来源 |
二、题材类型与秦地文化之关系 |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民众心理表达 |
一、类型戏故事内涵:世俗心理的表达 |
二、平民化王侯英雄:草根阶层的想象 |
三、“同姓一家”的民众心理与民俗禁忌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俗文学特质 |
一、俗文学特质概说 |
二、个案分析:《五典坡》与《打金枝》中的世俗民情 |
第六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 |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与表演特技 |
第二节 经典剧目与名角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与场上演出 |
一、“填词之设,专为登场” |
二、对比研究:南戏《琵琶记》与秦腔《铡美案》 |
第七章 传统秦腔剧目在西北地区的流播 |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陕西的流播 |
一、中路秦腔(西安乱弹) |
二、东路秦腔(同州梆子) |
三、南路秦腔(汉调桄桄) |
四、西路秦腔(西府秦腔) |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甘肃的流播 |
一、中路秦腔 |
二、东路秦腔 |
三、南路秦腔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新疆、宁夏、青海等地流播 |
一、新疆秦腔 |
二、宁夏秦腔 |
三、青海秦腔 |
余论 |
一、戏改对传统秦腔剧目的影响 |
1、西北地区传统秦腔剧目审查与整理工作报告 |
2、戏改的影响 |
二、新时期以来秦腔的命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女兵作家”谢冰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谢冰莹生平简介 |
二、前人对谢冰莹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 |
三、本文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从军日记》与“大文学”写作 |
第一节 《从军日记》与《中央日报》副刊 |
第二节 对“大文学”写作理念的思考与突破 |
第二章 《抗战日记》与抗战文学 |
第一节 文艺工作者与女兵身份的构建 |
第二节 《抗战日记》与报告文学的勃发 |
第三章 《黄河》与西北统战区文学 |
第一节 《黄河》的创办与争议 |
第二节 对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取舍与背离 |
第三节 《黄河》对西北统战区文学的贡献 |
余论:赴台后的妥协与坚守 |
第一节 左翼思想的隐匿与修正 |
第二节 立场转变后的创作倾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谢冰莹年表(1906—2000) |
(7)清末民初戏曲家许之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许之衡研究状况与动态 |
1.1.1 对许之衡生卒年问题的研究 |
1.1.2 对许之衡活动任职的研究 |
1.1.3 对许之衡作品的研究整理 |
1.1.4 对许之衡戏曲理论的研究 |
1.1.5 对许之衡戏曲藏抄的研究 |
1.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过程与成果 |
1.3.1 研究过程 |
1.3.2 研究成果 |
2 许之衡生平及活动研究 |
2.1 许之衡家世考 |
2.2 许之衡生平考 |
2.2.1 求学经历 |
2.2.2 任职过程 |
2.3 许之衡交游考 |
2.3.1 同事群体 |
2.3.2 曲艺来往 |
2.3.3 词人结社 |
2.4 许之衡的政治观 |
3 许之衡戏曲作品《霓裳艳》考论 |
3.1 《霓裳艳》主要内容详究 |
3.2 《霓裳艳》的本事窥探 |
3.3 《霓裳艳》的叙事结构 |
3.3.1 悲喜交织下的团圆结局 |
3.3.2 一主脑两线索的设置 |
3.3.3 双线人物的独立性和交叉性 |
3.3.4 短剧过场的巧妙穿插 |
3.4 《霓裳艳》的创作理论 |
3.5 《霓裳艳》的人物语言 |
3.5.1 以对比衬托设置人物分组 |
3.5.2 不同角度各个人物的刻画 |
3.5.3 唱词语言的艺术特征 |
4 许之衡戏曲史观考述 |
4.1 歌舞与故事——许之衡谈戏曲起源 |
4.2 演剧形状的初成——许之衡谈隋唐乐调对后世戏曲的影响 |
4.3 从词到曲的彻底变型——许之衡谈宋金元戏曲的递进 |
4.4 北杂剧与南戏的对峙——许之衡谈明清戏曲的发展状况 |
4.5 小结 |
5 许之衡的戏曲创作理论 |
5.1 悲、欢、离、合——排场的布置设定 |
5.2 按词填调——宫调曲牌的正确选择 |
5.3 曲知四声——字眼句式的严格斟酌 |
5.4 全面把握——戏曲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
5.4.1 散套的作法 |
5.4.2 杂剧的作法 |
5.4.3 传奇的作法 |
5.5 小结 |
6 戏曲的重校与改订 |
6.1 《重校胭脂记》的原本与改本对比 |
6.1.1 剧情的增减 |
6.1.2 宫调的选择 |
6.1.3 人物牵连推进的组成模式 |
6.2 许之衡改订本与王季烈《玉梅亭》补全本对比 |
6.2.1 剧情的分析 |
6.2.2 移宫换羽的体现 |
6.3 小结 |
7 饮流斋抄本戏曲题记二十二种补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1950年代初赵树理的文艺“通俗化”实践 ——以《说说唱唱》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文学史中的“作家”赵树理 |
二、通俗文艺研究中的“编辑者”赵树理 |
第二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内容构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构架 |
第二章 赵树理与《说说唱唱》始末 |
第一节 转折时代与通俗文艺出版业 |
一、“转折”时代与文艺“一体化”进程 |
二、文学期刊报纸的国营化 |
第二节 成立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 |
一、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的成立及性质 |
二、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的组织活动及其成果 |
第三节 创办《说说唱唱》 |
一、编辑困境的突围:创作实践与作家发掘 |
二、编辑理念的变革:由“通俗”渐趋“精英” |
三、践行文艺“通俗化”的挑战:寻求生存的罅隙 |
第三章 赵树理与文艺“通俗化” |
第一节 赵树理的“通俗化”文艺主张 |
一、说唱性与民间性的共生 |
二、启蒙性与政治性的张力 |
三、通俗性与文艺性的辩证 |
第二节 赵树理的“通俗化”文艺实践 |
一、1940年代的赵树理 |
二、1950年代的赵树理 |
三、“通俗化”文艺实践之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说说唱唱》63 期作品目录 |
附录二 赵树理1949-1955年谱 |
后记 |
(9)想象的挽歌与真实的历史 ——孔雀胆故事演变中的历史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挽歌: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故事 |
第一节 《孔雀胆》:一个虚构的故事 |
第二节 大理总管:段氏的辉煌岁月 |
第三节 大理战书:负隅顽抗的哀鸣 |
第四节 《孔雀胆》故事:段氏没落的挽歌 |
第二章 哀歌:郭沫若的历史剧《孔雀胆》 |
第一节 抗日战争与郭沫若的历史剧 |
第二节 历史剧《孔雀胆》 |
第三节 周恩来对《孔雀胆》的批评 |
第四节 《孔雀胆》与皖南事变 |
第五节 《孔雀胆》:郭沫若的爱情悲剧 |
第三章 赞歌:小说与白剧对阿瓂的颂扬 |
第一节 《阿褴公主》:化神圣为世俗 |
第二节 《阿盖公主》:民族团结的颂歌 |
第三节 闹剧:历史探案小说《孔雀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水浒传》人物姓名深层意蕴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浒传》人物姓名深层意蕴举隅 |
(一) 史进、王进、柴进 |
(二) 宋江 |
(三) 吴用 |
(四) 高俅 |
(五) 李鬼 |
(六) 梁山好汉中没有赵姓者 |
(七) 其他一些解读 |
二、《水浒传》人物命名在明清小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一) 打破了小说史观对人物命名的桎梏 |
(二) 启发了后继小说创作的人物命名方式 |
(三) 小说人物姓名成了分析、评论人物形象的窗口 |
结语 |
四、《水浒》的真人真事(续完)(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J]. 钟闻. 水浒争鸣, 2020(00)
-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A]. 钟闻. 《水浒争鸣》(第十八辑), 2020
- [3]徐昌霖电影创作实践与理论作为之探讨[D]. 李帅.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2020(06)
- [4]《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5]传统秦腔剧目研究[D]. 赵莎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女兵作家”谢冰莹研究[D]. 朱晓莲.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7]清末民初戏曲家许之衡研究[D]. 史贝贝.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8]1950年代初赵树理的文艺“通俗化”实践 ——以《说说唱唱》为中心的考察[D]. 尹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9]想象的挽歌与真实的历史 ——孔雀胆故事演变中的历史记忆[D]. 田玲. 云南大学, 2017(05)
- [10]《水浒传》人物姓名深层意蕴探析[J]. 冯尕才. 菏泽学院学报,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