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也谈一谈计算机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樊胜柯[1](2020)在《面向信息意识培养的信息技术学科项目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意识是个体在信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备品格。只有具备良好信息意识的学生,才能正确应对未来的挑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而信息意识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无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学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关注项目教学。新版课程标准提倡以项目教学为主要借鉴,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而信息意识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基础要素,能够引领其它要素的发展。因此,设计面向信息意识培养的项目教学方案至关重要。为此,研究采取行动研究法,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深入解析信息意识的意蕴。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从信息意识的概念、特征、表现与结构四个方面对信息意识的意蕴进行了解析。第二,明确项目教学有助于信息意识的培养。首先,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初中生的信息意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缺乏主动性、敏感度不够、判断信息价值的方法单一以及不愿意与他人共享信息等。其次,发现项目教学能够解决以上问题,从而明确了项目教学对信息意识培养的意义所在。第三,初步设计面向信息意识培养的项目教学方案。从一般的教学设计出发,将项目教学与信息意识的过程结构、目标结构相结合,初步构建项目教学流程,以信息意识培养为主线,详细分析了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第四,实践并验证了项目教学对提升信息意识有效。通过三轮教学实践的反思与修正,完善了最终的教学流程。最后通过后测问卷与访谈法,对项目教学在培养信息意识方面的有效性做了验证,结果证明项目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具体表现在:学生在项目教学前后,信息意识有显着差异,且对项目教学反馈良好,等。研究凸显了信息意识的培养,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性,同时为项目教学应用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赵凤龙[2](2020)在《设计趣味环节 提高核心素养——浅析中职计算机优质课堂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崛起,以往陈旧的计算机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大量需求,所以计算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已经刻不容缓。中职与普通中学相比更侧重于技术性与职业性,为了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技术实操能力与职业素养,教师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教学设计方面采用趣味性更高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对计算机知识进行钻研与探索,帮助其更为高效地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同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帮助其适应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背景。根据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部分误区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提高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望为各位教育同仁提供参考。
刘恩凤[3](2019)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世界各国纷纷开始了对核心素养的本土化研究,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进行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信息技术因为其与信息化的密切关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微课程也一度成为研究热点,各学科微课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那么,将核心素养与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相融合,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基于这种思考,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进行了研究。聚焦核心素养和中职信息技术这两个要素,本研究首先对中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进行了探讨,继而基于当前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和应用现状,选择开发方法,选取中职教材内容,进行了案例设计。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核心素养框架构建:结合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职业核心素养构建出以信息意识、责任意识、数字化实践力、计算思维、发展意识为核心维度的中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框架。第二部分为现状分析;通过访谈和案例分析对中职微课程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认为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存在的问题是;微课程类型单一、知识点交叉泛化、交互性不足、课程开发不系统。第三部分为开发内容: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思路、开发流程进行了分析,依据ADDIE模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发流程是:前期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第四部分为开发实例:依据笔者构建的中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框架,选取中职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面向核心素养五个维度的微课程。
盛权为[4](2019)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高校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了高校是否具备现代教育实力的重要指标。但是从实际角度来说,网络技术虽然有着无法匹配的优势,但是其劣势也比较明显,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在高校信息化建设初期就已经存在了。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在自身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有效应用。本文首先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再结合本人的一些思考,谈一谈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王谦[5](2018)在《基于探究式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今,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教育为了契合时代发展的步伐,针对各个学科出台了相应的新课程标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多方面也进行了转型。以“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信息技术教学,而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促使学生从“要我学”逐步转化为“我要学”,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逐步转化为“参与者”、“指导者”,探究式学习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探究式学习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组内成员的交流与合作等,能够普遍提高学生学习态度,较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教学模式已在中小学乃至高校的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中广泛应用,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因师资、课时、学生人数、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制约导致此模式使用的相对较少,在已有的研究中针对理论性课程的研究又远少于操作性课程的研究。本研究重点探索能否利用探究式学习的优势改善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中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笔者根据文献资料初步构建一套能实施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探究式教学基础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实验班的课程教学,而对照班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前后测问卷及考试成绩的数据,得出该模式使用前后的对比结果。实践尾声,笔者总结了本次研究的经验,也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持续探究以完善研究方案。
庄月[6](2018)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J省国税局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新时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互联网+”成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词。传统行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合推动着国家税收改革的进程,而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更是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从一无所有到初成体系,从简单操作到复杂应用,经历了一段艰辛历程。然而,税收管理信息化改革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对涉税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比对,以管税信息流为核心,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税收工作水平,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纳税服务渠道,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社会满意度,不断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砥砺前行,取得新成果。由此,“互联网+”背景下的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正是在深化改革的指引下,依据纳税人遵从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诺兰模型与米歇模型,以J省国税局为案例分析对象,在明确“互联网+税务”、税收管理信息化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互联网+”对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而笔者在结合在国税局的实际工作体会与理论思考的研究过程中发现,J省国税局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革经验既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也存在着显着问题,如“互联网+税收”的工作模式未形成、信息共享程度低、税收信息应用系统繁杂、基层税务人员信息化应用技能差等等。所以,针对“互联网+”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思想认识、共享机制、应用系统整合集成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五项对策方案:其一,转变思维观念,积极拥抱“互联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二,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其三,提高数据管理和分析利用的能力,保障涉税信息采集质量;其四,打造“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体系,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以“数字人事”激发创新活力;其五,构建“互联网+”系统与集成平台,建立针对不同处理对象的“互联网+”系统与集成的应用平台。知势者,当知发展之势。税务机关应积极拥抱“互联网+”以期优化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展信息化之翼,圆现代化之梦!
许子桓[7](2018)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漏洞以及危险软件也随之发展起来,所以计算机网络信息环境变得极为不安全。故而本文将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漏洞,简要谈一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陈蓄[8](2018)在《小学信息技术“学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信息素养的提升。新技术、新理念、新课程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信息学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其本质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笔者希望将学本课堂的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实践,改变传统的课堂形态,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信息素养。因此,笔者确定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小学信息技术基于“学本课堂”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为此,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教学实验和调查问卷对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开展了研究,总结出了教学设计的方法和课堂实施的策略。首先、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出了以“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模式为原型,结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实际情况,以问题贯穿整个课堂,将课堂创新为问题导学课、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和问题拓展课,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课型。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学本课堂的课堂实施策略,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策略、教师智慧导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策略。第二、通过教学实验对教学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完善教学设计的方法。第三、围绕教学设计的五个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即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课堂组织、学习支持和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对于教学设计中各方面的态度,为后续改进学本课堂的教学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后总结研究结论。1、学本课堂适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2、规范化的教学设计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果。3、学本课堂导学策略。4、学本课堂能提升学习的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创新主要有两点:1、教学设计突出“结构化”和“规范化”。依据不同课型进行教学设计,不同课型对应不同的课的结构,使用相对应的“问题导学工具单”。2、学本课堂能很好的解决因学生的差异性而产生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是主要的教学形式,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在小组中找到合适的角色,做到研究真问题、活动真参与。
沈靖易[9](2017)在《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表明在网络通信越来越迅速的今天,计算机病毒也传播的越来越快,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对于保护个人计算机和个人网络信息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作用机理及其防范技术与措施来谈一谈。
李树波[10](2017)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防火墙技术的运用探析》文中认为自从计算机产生以来,计算机技术刚开始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但是经历过一段的沉淀之后,特别是能够通过网络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且其成本越来越低,而且完全被商业化之后,计算机网络计算经历了飞速的发展。这种发展速度让人瞠目结舌,无法想象。尤其是进入到新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运用和普及率也越来越广泛,到目前为止,基本上生活中的大部分都与网络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运用,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安全也开始备受关注和重视。由于计算机技术对于工作办公的协助性和方便性,计算机网络计算也大量的被运用到企业当中。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计算机被攻击所给公司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不仅仅会带来一些实质上的金钱的损失,也是将很多商业机密进行外泄,造成间接的损失。所以计算机网络防火墙技术的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在本文,笔者从多个方面来对计算机网络防火墙技术进行阐述和探讨,希望能够丰富计算机网络防火墙技术方面的理论基础。
二、也谈一谈计算机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谈一谈计算机病毒(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信息意识培养的信息技术学科项目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信息意识研究现状 |
二、项目教学研究现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信息意识的意蕴与价值解析 |
第一节 信息意识的意蕴解析 |
一、信息意识的概念推演 |
二、信息意识的特征分析 |
三、信息意识的表现解读 |
四、信息意识的结构剖析 |
第二节 信息意识价值解析 |
一、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
二、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 |
三、实现自我发展的先决条件 |
第三章 面向信息意识培养的项目教学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初中生信息意识水平有待提升 |
一、初中生信息意识问卷设计 |
二、信息意识问卷结果分析 |
第二节 项目教学有助于信息意识的培养 |
一、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关注信息 |
二、项目活动促进信息意识的发展 |
三、分工合作提升学生共享信息的意愿 |
四、数字化产出助力信息意识的升华 |
第四章 面向信息意识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前期分析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习者分析 |
三、目标设计 |
第二节 项目结构设计 |
第三节 教学过程设计 |
一、明确项目主题,产生学习兴趣 |
二、规划项目方案,聚焦信息问题 |
三、探究项目活动,增强信息意识 |
四、展示项目成果,共享信息观点 |
第四节 教学评价设计 |
一、信息意识评价设计 |
二、项目评价设计 |
第五章 面向信息意识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实践 |
第一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 |
一、制定计划 |
二、实施行动—旅行计划的制作 |
三、课堂观察 |
四、第一轮反思与修正 |
第二节 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一、制定计划 |
二、实施行动—海报设计 |
三、课堂观察 |
四、第二轮反思与修正 |
第三节 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一、制定计划 |
二、实施行动—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
三、课堂观察 |
四、第三轮反思与总结 |
第四节 行动效果分析 |
一、问卷数据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学生信息意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学生信息意识后测问卷 |
附录三 信息意识水平分级表 |
附录四 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测试题 |
致谢 |
(2)设计趣味环节 提高核心素养——浅析中职计算机优质课堂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前安排知识点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
二、增强教学环节的趣味性 |
(一)课堂练习内容贴近学生感兴趣的方向 |
(二)设计个性化教学环节,教育更具针对性 |
(三)借助多媒体课件,授课更具趣味性 |
(四)教师可适度引导 |
三、教学语言贴近生活,课堂沟通更有趣 |
(3)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
1.3.2 微课程相关研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 |
2.1 中等职业学校 |
2.2 核心素养 |
2.3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
2.4 微课程 |
2.5 中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内涵分析 |
2.5.1 中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参考框架 |
2.5.2 中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要素的遴选原则 |
2.5.3 中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
第3章 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现状分析 |
3.1 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的教师访谈与分析 |
3.1.1 教师访谈设计 |
3.1.2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
3.2 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应用案例分析 |
3.2.1 微课程平台与案例的选取 |
3.2.2 微课程案例分析 |
3.3 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与应用问题总结 |
3.4 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的问题归因分析 |
第4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 |
4.1 开发思路 |
4.1.1 开发可行性 |
4.1.2 开发主体 |
4.1.3 开发原则 |
4.1.4 开发价值取向 |
4.1.5 开发理论基础 |
4.2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流程 |
4.2.1 前期分析阶段 |
4.2.2 设计阶段 |
4.2.3 开发阶段 |
4.2.4 实施阶段 |
4.2.5 评价阶段 |
第5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示例 |
5.1 教学设计前端分析 |
5.1.1 学习者特征分析 |
5.1.2 学习内容分析 |
5.1.3 教学目标分析 |
5.1.4 教学环境分析 |
5.2 面向责任意识素养的微课程设计 |
5.3 面向信息意识素养的微课程设计 |
5.4 面向发展意识素养的微课程设计 |
5.5 面向数字化实践力素养的微课程设计 |
5.6 面向计算思维素养的微课程设计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隐患的分析 |
(一) 系统安全漏洞 |
(二) 病毒感染 |
(三) 非法入侵攻击 |
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
(一) 身份认证 |
(二) 信息加密 |
(三) 设置防火墙 |
(四) 安装杀毒软件 |
三、结语 |
(5)基于探究式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探究式学习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2 国内探究式学习研究背景及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课题的创新性 |
2 相关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
2.1 相关的概念 |
2.1.1 探究式学习 |
2.1.2 学习态度 |
2.2 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
2.2.1 主体性教育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调研 |
3.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
3.2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 |
3.3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
3.3.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
3.3.2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
3.4 小结 |
4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 |
4.1 教材内容分析 |
4.2 模式的建构 |
4.2.1 教学准备 |
4.2.2 引入情境和布置任务 |
4.2.3 探究活动 |
4.2.4 小组汇报和评价反思 |
4.3 探究式学习的活动设计 |
4.4 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评价 |
4.4.1 学生评价 |
4.4.2 教师评价 |
5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学习的应用研究 |
5.1 研究对象及分组分工 |
5.2 实验流程 |
5.3 研究班级的选取及研究结果与分析 |
5.3.1 研究班级的选取 |
5.3.2 学生学习态度调查表结果及分析 |
5.3.3 小学信息技术知识后测试题结果及分析 |
5.4 探究式学习的应用反思 |
6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互联网+”背景下的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J省国税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 |
第二章 “互联网+”给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1 “互联网+”带来的历史机遇 |
2.1.1 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2.1.2 有利于促进纳税人遵从 |
2.2 “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
2.2.1 对税收征管模式 |
2.2.2 对传统纳税服务方式 |
2.2.3 对涉税数据管理 |
2.2.4 对人员管理模式 |
第三章 J省国税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
3.1 J省国税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概述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建设现状 |
3.2 “互联网+联背景下改革举措 |
3.2.1 形成现代税收征管机制 |
3.2.2 重构纳税服务方式 |
3.2.3 建立省局集中的数据中心 |
3.2.4 打造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团队 |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问题探究 |
4.1.1 “互联网+税收”的工作模式未完全形成 |
4.1.2 信息共享程度有待提高 |
4.1.3 税收应用系统繁杂 |
4.1.4 基层税务人员信息化应用技能差 |
4.2 成因分析 |
4.2.1 部分基层税务干部思想认识不足 |
4.2.2 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
4.2.3 应用系统管理薄弱 |
4.2.4 培训体系不完善 |
第五章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5.1 夯实“互联网+联建设基础 |
5.1.1 培养“互联网+联思维 |
5.1.2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5.2 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共享机制 |
5.2.1 完善“互联网+联相关政策法规 |
5.2.2 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
5.3 提高数据管理的能力 |
5.3.1 提高涉税信息采集质量 |
5.3.2 提高数据分析利用能力 |
5.4 打造“互联网+联背景下信息化人才体系 |
5.4.1 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
5.4.2 以“数字人事”激发创新活力 |
5.5 构建“互联网+联系统与集成平台 |
5.5.1 建立不同处理对象的“互联网+联系统 |
5.5.2 建立集成的应用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安全漏洞 |
1.1 信息泄露 |
1.2 病毒入侵 |
1.3 恶意入侵 |
2 防护措施 |
2.1 访问限制 |
2.2 加密技术 |
2.3 漏洞补丁包 |
(8)小学信息技术“学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学本教育 |
2.1.2 学本课堂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观 |
2.2.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 |
2.2.3 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2.3.1 学本课堂的缘起 |
2.3.2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 |
2.3.3 学本课堂的学习形式 |
第3章 小学信息技术学本课堂的教学设计 |
3.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
3.2 设计思路 |
3.3 设计框架 |
3.4 教学资源准备 |
3.4.1 开发学习资源,搭建学习支架 |
3.4.2 设计问题工具单 |
3.5 规范设计课堂实施方案 |
3.6 课堂实施 |
3.6.1 学生预学 |
3.6.2 小组合作学习 |
3.6.3 教师智慧导学 |
3.7 学习评价 |
3.7.1 评价的目的 |
3.7.2 评价的形式 |
3.7.3 教师学本课堂教学的自我诊断 |
3.8 学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
3.8.1 教学设计案例 |
3.8.2 教学设计案例 |
3.8.3 反思 |
第4章 小学信息技术学本课堂实施效果分析 |
4.1 实验前期准备 |
4.2 实验设计 |
4.3 实验实施 |
4.3.1 第一次实验 |
4.3.2 第二次实验 |
4.4 数据分析 |
4.4.1 第一次实验数据分析 |
4.4.2 第二次实验数据分析 |
4.5 实验小结 |
4.6 学生访谈 |
4.7 影响“学本课堂”教学效果的进一步研究 |
4.7.1 数据来源 |
4.7.2 教学设计的组成要素 |
4.7.3 问卷设计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4.7.4 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中的困惑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学本课堂调查问卷 |
附录B 小学信息技术课型分类 |
附录C 计算机病毒小测验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病毒的含义 |
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
3 计算机病毒分类 |
4 计算机病毒的存在方式 |
5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及预防措施 |
5.1 工作原理 |
5.2 预防措施 |
6 结束语 |
(10)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防火墙技术的运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一) 自然因素 |
(二) 人为因素 |
(三) 计算机病毒因素 |
二、防火墙技术分析 |
(一) 定义 |
(二) 主要特点 |
(1) 堵塞通信功能 |
(2) 充当网络的安全卫视 |
(3) 层次性 |
(三) 技术类型及其比较 |
三、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具体应用 |
(一) 加密技术的应用 |
(二) 身份验证技术的应用 |
(三) 防病毒技术的应用 |
四、结论 |
四、也谈一谈计算机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信息意识培养的信息技术学科项目教学设计研究[D]. 樊胜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设计趣味环节 提高核心素养——浅析中职计算机优质课堂教学策略[J]. 赵凤龙. 现代职业教育, 2020(12)
- [3]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研究[D]. 刘恩凤.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A]. 盛权为. 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 2019
- [5]基于探究式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D]. 王谦.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3)
- [6]“互联网+”背景下的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J省国税局为例[D]. 庄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7]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J]. 许子桓. 数码世界, 2018(04)
- [8]小学信息技术“学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陈蓄.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 [9]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措施[J]. 沈靖易. 数字通信世界, 2017(12)
- [10]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防火墙技术的运用探析[J]. 李树波.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