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水疱病病原学特征研究

猪传染性水疱病病原学特征研究

一、猪传染性水泡病病原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彩华[1](2020)在《塞内卡病毒qPCR、ddPCR方法的建立及标准物质的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塞内卡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在遗传上与小RNA病毒科、心病毒属病毒关系相近,临床上能引起猪的鼻吻、蹄冠状带部位出现水疱样病变,偶见腹泻症状,病情急促,新生仔猪病死率高,我国现已出现多省份猪场感染SVV的病例,猪群感染SVV后表现的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猪水疱病、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等病毒感染后症状非常相似,在临床症状上常常引起混淆。如果未能对以上几种疫病及时作出准确的鉴别诊断,将导致防控措施采取不当,养殖成本大大提高。在我国,2016年首次分离到了SVV。国内外对SV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已经开发了电子显微镜、免疫组化、RT-PCR等检测方法。数字PCR(dPCR)技术作为建立在q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的核酸绝对定量的新技术,与此前发展起来的qPCR核酸相对定量方法比较,其定量方法更加灵敏和准确度更高,而且不需要建立标准曲线可直接判断结果。核酸标准物质是验证SVV检测方法、检测试剂是否科学、可靠的关键,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因此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可为精准化疫病防控提供技术保障。国内针对塞内卡病毒检测方法的标准物质十分匮乏,各级检测机构缺少核酸标准物质。本实验设计了塞内卡病毒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了灵敏性高、特异性好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而筛选了数字PCR仪及试剂,建立了塞内卡病毒数字PCR检测方法,对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等特性均进行了验证;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塞内卡病毒数字PCR方法对分离鉴定的塞内卡病毒进行绝对定量,对其均匀性、稳定性、重复性等进行了测定,制备塞内卡病毒核酸标准物质,联合8个有资质的实验室对塞内卡病毒核酸标准物质进行特性值的确定。结果如下:1、塞内卡病毒和口蹄疫病毒二重实时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设计了FMDV和SVV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可鉴别FMDV和SVV的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本方法能高效扩增目的基因;最低能检测到1.0×101拷贝/μL。建立的FMDV和SVV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的诊断方法,可用于FMDV和SVV的快速检测及鉴别诊断。2、SVV微滴式数字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本研究在SVV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数字PCR supermix的选择、引物探针浓度的优化、反转录时间比对实验、退火温度优化、升降温速度的优化、SVV ddPCR检测方法的动态范围及灵敏度测定、ddPCR结果和荧光定量PCR结果换算等一系列的试验测试,成功建立了SVV ddPCR绝对定量检测方法。本方法能高效扩增塞内卡病毒目的基因,而对其他病原核酸无扩增。敏感性好,最低能检测到3个拷贝/μL。重复性计算出的变异系数为2.39%,建立的SVV数字PCR绝对定量检测方法可进行低峰值的样品进行很好的检测,而且能够对核酸进行绝对量的精确定量,可作为标准物质制备所采用的定量方法。3、塞内卡病毒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定值与应用本方法对塞内卡病毒候选物的筛选与鉴定,并采用建立的塞内卡病毒ddPCR绝对定量检测方法对塞内卡病毒浓度检测,细胞病毒培养液的预定值、均匀性初检等一系列研究,制备了塞内卡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并进行了分装;对其进行物理性状检验、灭活检验、支原体检验及其他病毒检验;进行了均匀性评估分析及最小取样量确定;对其短期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考察。SVV核酸标准物质呈无色透明液体;病毒灭活检验盲传三代后,各代次细胞均无细胞病变;qPCR未扩增出曲线,说明标准物质已经灭活;支原体检验,均为阴性;其他病毒检验除SVV有扩增片段外,其他均无扩增;组内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样品是均匀的;本核酸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为200μl。塞内卡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在4℃环境可稳定9d,在25℃环境可稳定1d。需冷链运输,运输时间不能超过9d。本标准物质在-20℃环境下可稳定6个月,可复融3次。选择8个有资质的实验室对塞内卡病毒核酸标准物质采用ddPCR绝对定量方法进行联合定值,从8个实验室检测的数据计算出塞内卡病毒核酸标准物质的均值为1.6×104 copies/μl,标准值为1.7×104 copies/μl,扩展不确定度为0.3×104 copies/μl。

黄胜义[2](2014)在《猪传染性水泡病及相似病例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一种猪的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蹄部皮肤发生水泡为主要特征,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偶有发生水泡。其症状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不感染牛、羊等偶蹄家畜。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在蹄部皮肤和口粘膜发生水泡。本病病状虽与口蹄疫相似,但并不感染牛、羊等家畜。一、临床症状三天前就已经发病,有的体温升高达4142℃,前两天发病的已经降至正常。发热的时候于蹄冠、蹄叉、蹄底或副蹄等部位出现一个或数个黄豆大的水泡;病猪表现跛行,蹄部敏感,弓背和行动困难,有一定的食欲。猪只患病时间稍微长一点的,水泡

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3](1974)在《猪的传染性水泡病》文中认为 猪的传染性水泡病,是一种用标准口蹄疫材料定型不出的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据国外报道,1966年10月,意大利浪巴得地方发现类似的猪水泡病;1972年1月,香港也发生类似的猪病;同年12月15日,英国亦有发生。在这以后的几周内,波兰、奥地利、法国、意大利等国亦有多次发生。本病蔓延较快,对养猪业危害较大,必须予以重视。

王薇[4](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海市猪传染性水泡病科研协作组[5](1977)在《猪传染性水泡病病原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的某些理化特性和形态大小,曾作了初步的研究。表明它与临床症状较为相似的口蹄疫、猪水泡疹、水泡性口炎病毒间存在着差异。为了进一步认识本病原,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与发展,我们对猪水泡病病毒又进行了差异离心、超离、DEAE纤维素层析、聚乙二醇透析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等病毒的纯化与浓缩,测定了提纯病毒的活力、紫外吸收光谱、浮力密度,并进行了电镜观察。

宋德光[6](2008)在《犊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及其水泡性口炎病毒受体的筛选》文中指出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是引起多种动物水泡性口炎的一种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属于弹状病毒科的成员。VSV对马、牛、猪特别易感,羊、山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均有易感性。水泡性口炎与口蹄疫、猪水泡病、猪水泡疹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以口腔黏膜、舌、唇、乳头和蹄冠部上皮出现水泡为主要特征。VSV对不同动物致病性的共同特征为具有嗜上皮性,根据这一特性开展该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对于水泡性口炎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本研究以犊牛口腔黏膜上皮为材料,分离培养犊牛原代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经形态学观察、细胞贴壁率和生长曲线计算、流式细胞仪检测等系统鉴定,确定已成功建立了一种原代犊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培养方法,并获得高纯度的原代上皮细胞,为研究具有嗜上皮性病毒的侵入机制和细胞cDNA文库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实验体系。将VSV接种于犊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应用超薄切片技术进行病毒的形态发生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特征的观察,通过接毒细胞出现病变和电镜观察到弹状病毒样粒子,证实VSV可感染原代培养的犊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并能繁殖扩增病毒。通过超微结构观察,初步明确VSV对该细胞的侵袭过程,且病毒通过细胞膜和胞浆内的空泡膜上出芽增殖后获得囊膜而成熟。将原代细胞大量培养增殖后,提取细胞的总RNA后分离其mRNA,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构建了对VSV具有高反应性的CPMBCs高质量cDNA表达文库。未扩增文库的滴度为1.3×107 pfu/mL,文库重组率为95.8%,扩增后文库滴度为2.4×1010 pfu/mL。为高通量地从库中筛选出与VSV相互作用的噬菌体重组子,即寻找该病毒相互作用受体蛋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纯化的VSV与构建的T7噬菌体展示文库进行文库筛选,获得一个VSV可能的受体蛋白基因功能区片段。该基因片段长度为801bp,含有一大小为37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24个氨基酸残基,将其命名为CPMBCsCP1。测序结果经登陆NCBI BLAST核酸同源性检索为与人类的剪接因子3b的同源性较高。DNAStar软件和ScanProsite分析结果表明是CPMBCsCP1蛋白亲水性较好,具有免疫原性和良好的抗原性,其生物学活性有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接受多种信号的调控。该项研究不仅为VSV由其受体介导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将为我国针对VSV引发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江文斌[7](2013)在《鹰潭市畜牧业发展与主要动物疫病风险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央对“三农”的逐步的重视,特别是近些年,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鹰潭市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规模得到了扩大,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逐年的提高,为农民增加收入贡献了力量。本文从鹰潭市畜牧业经济、主要畜禽产品产量、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禽养殖方式、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七个方面概括了鹰潭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同时阐述了鹰潭市畜牧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规划。风险分析作为预防消极事态发生的一种工具,在社会事务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对风险因素评估中,利用专家学者的意见,结合现代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方法,对减少社会经济损失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引入风险分析的概念,为预防动物疫病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动物疫病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 of AnimalDisease)作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防范动物疫病区域性发生、发展及流行,甚至大规模爆发的预防性管理的一种工具,在区域内动物疫病日常管理过程中,起到预报警示的作用,可以为区域内畜牧业的稳步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保障畜产品安全以及人们的公共卫生安全。特别是近些年,动物疫病的严重性及复杂性日益明显,病毒性疫病成为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难题,继发的细菌性疫病给防控工作雪上加霜,养殖场为了预防需要,抗生素滥用引发了公共卫生安全,畜牧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困境,因此,动物疫病风险分析成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及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工具。动物疫病风险分析包括动物疫病风险因素的确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风险交流四个环节,风险评估作为动物疫病风险分析的基础,其方法有三种:动物疫病风险定性评估,动物疫病风险定量评估,动物疫病风险定性和定量评估。通过对风险因素(病原微生物稳定性,温度、光照、辐射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以往或者周边疫情,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否到位,日常消毒制度和畜产品流通监督)进行风险评估指标评价,建立了适合当地的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模型,以便能对动物疫病进行综合评定风险水平。本文选择了对七种主要或者重大动物疫病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接近以往的动物疫病流行态势,这对保障鹰潭市畜牧业有着积极的作用。

刘芳[8](2012)在《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建立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的长效机制,采用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研究法、描述研究法、措施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首先从阐述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的角度,表明净化动物疫病的难度加大;从阐述动物疫病净化概念的角度,明确动物疫病净化的实质;从阐述国内外净化动物疫病的成功经验,分析和讨论完善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必要性和创新点。从而提出建立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可行性途径是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其次是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的技术措施和保障措施研究,拟结合我国目前的无疫区建设成就,借鉴美国、哥伦比亚等国家的经验,分析和讨论无疫区的建设可促进我国动物疫病净化基础的建设,从而提出我国实施区域化管理是净化动物疫病的先行步骤,可为净化动物疫病的成功提供保障。此外,本研究还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查询的方式归纳总结国内外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包括销毁和复育法(如区域化全进全出制和空栏期法)、种群封闭法(如生物安全管理法、清洁和消毒法、SPF管理技术)、检测和清除法(也称监测淘汰法)、药物治疗法、营养补充法、疫苗免疫法、直接病毒暴露法、后代隔离法。最后是根据动物疫病根除方案、区域化管理措施以及种畜禽管理措施等,总结得出垂直净化和水平净化的创新思路,指出垂直净化是重要技术手段,水平净化是行政手段。建议我国积极开展SPF化繁殖体系建设,并首选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内建设,通过SPF化垂直引种机制,从源头净化动物疫病。在区域垂直净化的基础上停止免疫,再结合水平净化的区域化管理模式,在非免疫无疫区周围进行扩展延伸,做到集中连片,最终实现由点到面的全国范围内的动物疫病净化无疫的目标。

李建强[9](2009)在《两种猪腹泻冠状病毒基因组克隆及载体构建》文中指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均为冠状病毒科(Coron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成员,是引起猪腹泻的重要病原。近年来,国内外对PEDV和TGEV全序列的测定、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及反向遗传学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本研究以采集的甘肃PEDV DX和TGEV TS毒株为材料,进行了两毒株全基因组的测序、部分基因的表达、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缺陷性病毒载体的构建。其主要结果如下:1.克隆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DX株结构蛋白基因和非结构蛋白基因。分析结果显示DX株S基因、M基因、sM基因和N基因分别为4152、681、231和1326个碱基,聚合酶基因和ORF3基因分别为20354和675个碱基。结构蛋白S基因核苷酸数与英国毒株CV777、中国株JS-2004-2以及韩国株Chujin99相等,均为4152个碱基,比韩国毒株AF500215、AF237764 S基因少9个碱基。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与中国毒株JS-2004-2关系最为密切。2.构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DX毒株N蛋白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了预期的N蛋白,试验表明其有良好的反应原性。3.分别构建了PEDV和TGEV S和N双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细胞显示绿色荧光蛋白得以表达,证明目的外源基因可在细胞中表达。4.克隆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S株全基因组。结果表明TGEV TS株全长基因组为28541 bp。其中结构蛋白基因S、sM、M和N分别为4350、246、786和1146碱基,非结构蛋白基因ORF1、ORF3和ORF7分别为20054、1015和237碱基, 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319和280碱基。TGEV TS ORF1a和ORF1b蛋白分别由4017和2680个氨基酸组成。进化树分析表明所有TGEV毒株可分为Purdue和Miller亚群,TGEV TS株与Miller亚群进化关系最为相近。5. TGEV TS株在ST、IB-RS-2(IB)和PK-15细胞上传代表明:在该3种细胞连传10代均可出现病变,ST细胞接毒后培养36小时病变特征明显,IB-RS-2和PK-15细胞接毒后48小时病变明显。TGEV TS株在ST细胞接毒后连传10代培养可以用PCR方法检测到3’端基因组,而其在IB和PK-15上接毒后连传10代用PCR方法检测不到3’端基因组。TGEV TS株在PK-15和IB细胞接毒连传50培养,感染PK-15细胞可检测到3’端基因组,而感染IB细胞检测不到3’端基因组。TS株接毒ST和PK-15细胞连传50代培养,PCR扩增3’端基因组发现TS毒株在PK-15细胞传代变异比ST细胞变异大。6.构建TGEV TS缺陷性病毒载体M33,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插入到载体中,在辅助病毒的作用下转染ST细胞,可观察到荧光蛋白的表达。

何秉耀[10](1978)在《猪传染性水泡病病原的某些特性及免疫方法的研究(摘要)》文中研究表明 猪传染性水泡病(简称猪水泡病),是猪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为经消化道或接触传染,发病率可达30—50%,甚至100%;症状为蹄冠,蹄叉或鼻盘发生水泡,和口蹄疫极为相似,但其病原与口蹄疫不同,和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也无共同之处。国外如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均有本病发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也传布较广,尤以生猪仓库危害较大,对出口援外任务的完成妨碍极大,是近年来猪病研究的新课题之一。

二、猪传染性水泡病病原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传染性水泡病病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塞内卡病毒qPCR、ddPCR方法的建立及标准物质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病原学
        1.1 SVV病毒的分类地位
        1.2 SVV病毒的分子结构
        1.3 SVV的发现
        1.4 病毒理化特性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2.2 易感动物
        2.3 传播途径
        2.4 地理分布
    3 诊断
        3.1 临床症状与病变
        3.2 实验室诊断
        3.2.1 血清学诊断
        3.2.2 病原学诊断
        3.2.3 鉴别诊断
    4 免疫应答
    5 溶瘤特性研究
    6 我国塞内卡病毒感染情况
    7 预防与控制
    8 数字PCR
        8.1 dPCR的发展历史
        8.2 dPCR的原理
        8.3 dPCR的应用
    9 标准物质
    10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塞内卡病毒和口蹄疫病毒二重实时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菌)株、临床样本
        1.2 仪器设备与主要试剂
        1.3 引物设计和合成
        1.4 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1.5 PCR扩增
        1.6 FMD/SVV标准品的制备
        1.7 FMD/SVV二重q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1.8 敏感性试验
        1.9 特异性试验
        1.10 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
        1.11 应用试验
    2 结果
        2.1 FMD/SVV PCR扩增及标准品的制备
        2.2 FMD/SVV二重q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2.3 敏感性试验
        2.4 特异性试验
        2.5 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
        2.6 应用试验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SVV数字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菌)株、临床样本
        1.2 仪器设备与主要试剂
        1.3 引物设计和合成
        1.4 核酸的提取
        1.5 RT-ddPCR检测方法的反应条件优化
        1.6 SVV ddPCR检测方法的动态范围及灵敏度测定
        1.7 ddPCR结果和荧光定量PCR结果换算
        1.8 特异性试验
        1.9 重复性试验
        1.10 临床样品验证
        1.11 核酸提取试剂盒的选择与性能评估
        1.12 核酸回收率计算
    2 结果
        2.1 数字PCR supermix的选择
        2.2 引物探针浓度的优化
        2.3 反转录时间比对实验
        2.4 退火温度优化
        2.5 升降温速度的优化
        2.6 SVV ddPCR检测方法的动态范围及灵敏度测定
        2.7 ddPCR结果和荧光定量PCR结果换算
        2.8 特异性试验
        2.9 重复性试验
        2.10 临床样品验证
        2.11 核酸提取试剂盒的选择与性能评估
        2.12 核酸回收率评估
    3 结论
第四章 塞内卡病毒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定值与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菌)株、临床样本
        1.2 仪器设备与主要试剂
        1.3 标准物质制备
        1.3.1 研制技术路线
        1.3.2 候选物筛选与鉴定
        1.3.3 病毒培养及浓度测定
        1.3.4 均匀性初检
        1.3.5 分装
        1.3.6 SVV特性的检验
        1.3.7 均匀性评估
        1.3.8 稳定性考察
        1.3.9 标准物质的定值
        1.3.10 不确定度的评定
        1.3.11 SVV标准物质量值结果的表示
        1.3.12 数字PCR仪器的比对试验
        1.3.13 合作者
    2 结果
        2.1 候选物筛选与鉴定
        2.2 病毒培养及浓度测定
        2.3 均匀性初检
        2.4 分装
        2.5 SVV特性的检验
        2.6 均匀性评估
        2.7 稳定性考察
        2.8 标准物质的定值
        2.9 核酸标准物质不确定度评定
        2.10 SVV标准物质量值结果的表示
        2.11 数字PCR仪器的比对试验
    3 结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猪传染性水泡病及相似病例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临床症状
二、病理变化
三、鉴别诊断
四、猪传染性水泡病治疗
五、结束语

(4)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共危机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2.1.3 危机防控能力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2.2.4 系统管理理论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犊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及其水泡性口炎病毒受体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水泡性口炎病毒研究进展
        1 VSV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
        2 VSV基因组成、结构蛋白及其功能
        3 VSV的分子致病机制
        4 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检测技术
        5 VSV在抗病毒、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6 结语
    第二章 病毒细胞膜受体的筛选与鉴定研究进展
        1 病毒受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
        2 病毒受体的筛选与鉴定方法
        3 结语
    第三章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
        1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产生
        2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
        3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特点
        4 噬菌体系统的种类
        5 噬菌体展示文库的种类
        6 噬菌体展示文库的筛选
        7 噬菌体展示文库的应用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新生犊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水泡性口炎病毒感染犊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CPMBCs cDNA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水泡性口炎病毒CPMBCs膜受体的初步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中文摘要
Abstract

(7)鹰潭市畜牧业发展与主要动物疫病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风险分析
    1.2 国内外将风险分析应用于畜牧业的现状
        1.2.1 国外将风险分析应用于畜牧业的现状
        1.2.2 国内将风险分析应用于畜牧业的现状
2 鹰潭市畜牧业发展概况
    2.1 鹰潭市 2012 年经济运行情况
    2.2 鹰潭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2.2.1 畜牧业经济
        2.2.2 主要畜产品产量
        2.2.3 畜产品质量安全
        2.2.4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2.2.5 畜禽养殖方式
        2.2.6 产业化经营水平
        2.2.7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2.3 鹰潭市畜牧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鹰潭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
        2.4.1 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
        2.4.2 鹰潭市“十一五”时期畜牧业发展成效
        2.4.3 目标任务
        2.4.4 主要工作措施
3 鹰潭市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3.1 动物疫病风险分析的内容
    3.2 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的方法
        3.2.1 动物疫病定性风险评估
        3.2.2 动物疫病定量风险评估
        3.2.3 动物疫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估
    3.3 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意义评价
    3.4 确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3.4.1 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
        3.4.2 重要性原则
        3.4.3 可操作性原则
        3.4.4 相对稳定原则
        3.4.5 相对独立原则
        3.4.6 易于评价原则
        3.4.7 专家论证与实践验证相结合
    3.5 风险评估指标
        3.5.1 动物疫病风险发生的概率(Y)
        3.5.2 目标要素层(X)
    3.6 指标评判标准
    3.7 综合指标函数表达式
4 鹰潭市主要动物疫病及其风险评估
    4.1 鹰潭市动物疫病风险分析
        4.1.1 潜在致病因子
        4.1.2 风险因素的确定
        4.1.3 动物疫病风险评估
    4.2 口蹄疫及其风险评估
        4.2.1 口蹄疫
        4.2.2 口蹄疫的风险评估
    4.3 猪瘟及其风险评估
        4.3.1 猪瘟
        4.3.2 猪瘟的风险评估
    4.4 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风险分析
        4.4.1 高致病性禽流感
        4.4.2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评估
    4.5 非洲猪瘟及其风险分析
        4.5.1 非洲猪瘟
        4.5.2 非洲猪瘟的风险评估
    4.6 新城疫及其风险分析
        4.6.1 新城疫
        4.6.2 新城疫的风险评估
    4.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其风险评估
        4.7.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4.7.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风险评估
    4.8 猪流行性腹泻及其风险评估
        4.8.1 猪流行性腹泻
        4.8.2 猪流行性腹泻的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8)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的动物疫病净化现状
        1.2.1 动物疫病净化的概念
        1.2.2 我国的动物疫病净化现状
        1.2.3 国外的动物疫病净化现状
        1.2.4 我国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与国外差别
    1.3 我国完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必要前提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1.6 研究方法和内容
    1.7 论文结构与内容
2 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2.1 规模化养禽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简介
        2.1.2 公司种鸡场疫病净化措施
        2.1.3 种鸡场疫病净化措施总结
    2.2 规模化养猪业和养牛业的疫病净化措施
        2.2.1 种猪场的疫病净化措施
        2.2.2 养牛业的疫病净化措施现状
    2.3 我国无疫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2.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3.2 海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成果
        2.3.3 广东省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措施
        2.3.4 我国疫病净化保障体系的研究
        2.3.5 我国无疫区建设对保障体系的促进作用
3 国外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3.1 养殖业的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3.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2 禽病净化措施
        3.1.3 猪病净化措施
        3.1.4 牛病净化措施
    3.2 国外无疫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
        3.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3.2.2 美国无疫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根除措施
        3.2.3 西班牙猪伪狂犬病根除方案
        3.2.4 荷兰猪伪狂犬病根除方案
        3.2.5 澳大利亚牛布鲁氏菌病根除方案
        3.2.6 德国非免疫无疫区的疫病净化措施
        3.2.7 南非免疫无疫区的疫病净化措施
        3.2.8 巴西口蹄疫的区域化净化措施
        3.2.9 哥伦比亚口蹄疫的区域化净化措施
4 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可行性研究
    4.1 研究方法和内容
    4.2 区域化管理模式和相关概念
    4.3 我国的区域化政策
    4.4 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的意义
        4.4.1 有利于制定疫病净化方案
        4.4.2 有利于净化长效机制的形成
        4.4.3 有利于净化基础的形成
    4.5 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可行性研究
5 讨论
    5.1 首先侧重我国动物疫病净化基础的完善
        5.1.1 净化相关法规、规章的完善
        5.1.2 净化长效机制的确立
        5.1.3 我国兽医组织机构体系的完善
        5.1.4 制定动物疫病净化工作规划
    5.2 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创新性研究
        5.2.1 垂直净化思路的研究
        5.2.2 水平净化思路的研究
    5.3 我国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思路
    5.4 展望
6 结论
    6.1 建立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步骤
    6.2 动物疫病净化措施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两种猪腹泻冠状病毒基因组克隆及载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写词英汉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DX 株全基因组的克隆分析与N 蛋白的原核表达
    第一节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特征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PEDV DX 结构蛋白基因的RT-PCR 扩增
        1.2.2 PCR 产物的克隆与鉴定
        1.2.3 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1.2.4 PEDV S 基因的序列及其特性分析
        1.2.5 PEDV M 基因的序列及其特性分析
        1.2.6 PEDV N 基因的序列及其特性分析
        1.2.7 PEDV sM 基因的序列及其特性分析
        1.3 讨论
    第二节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聚合酶及ORF3 的克隆与特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PEDV DX ORF1 及ORF3 基因的RT-PCR 扩增
        2.2.2 PCR 产物的克隆与鉴定
        2.2.3 序列的测定及拼接
        2.2.4 DX 株聚合酶基因的序列比较及其特性分析
        2.2.5 PEDV DX 株ORF3 序列及其特性分析
        2.3 讨论
    第三节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DX 株N 蛋白的原核表达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N 基因的RT-PCR 扩增及鉴定
        3.2.2 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
        3.2.3 SDS-PAGE 电泳
        3.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N 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1 材料和方法
        1.1 毒株与细胞
        1.2 载体及菌株
        1.3 工具酶及其它试剂盒
        1.4 细胞培养
        1.5 病毒RNA 的提取
        1.6 S 中和抗原位点和N 基因的制备
        1.7 S 中和抗原位点片段和N 基因的连接
        1.8 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
        1.9 同源重组用线性化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的获得
        1.10 AdEasier-1 BJ5183 菌细菌感受态的制备
        1.11 电转化 AdEasier-1 BJ5183 细菌感受态细胞
        1.12 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质粒的鉴定
        1.13 用重组腺病毒质粒转化宿主菌 DH10B
        1.14 转染AD-293 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
    2 结果与分析
        2.1 S 中和抗原位点和N 基因的扩增和鉴定
        2.2 S 中和抗原位点和N 基因在pQIC-X 载体上的连接及鉴定
        2.3 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
        2.4 获得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质粒
        2.5 重组腺病毒的收获及鉴定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S 株全基因特征及在不同细胞上的传代特性
    第一节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S 株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TGEV TS 株S、sM、M 和N 的RT-PCR 扩增
        1.2.2 PCR 产物的克隆与鉴定
        1.2.3 序列的测定及拼接
        1.2.4 TS 株结构蛋白基因的序列比较及其特性分析
        1.3 讨论
    第二节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S 株非结构蛋白基因及非编码区的克隆及特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TGEV TS ORF1、ORF3 和ORF7 的RT-PCR 扩增
        2.2.2 PCR 产物的克隆与鉴定
        2.2.3 序列的测定及拼接
        2.2.4 TS 株结构蛋白基因的序列比较及其特性分析
        2.3 讨论
    第三节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不同细胞传代的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PK-15 细胞胰酶耐受性
        3.2.2 TGEV 在不同细胞中的传代
        3.2.3 TGEV 传代不同细胞50 代3’基因组的克隆
        3.2.4 TGEV TS 在ST 细胞和PK-15 细胞培养50 代后3’基因的序列分析
        3.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N 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毒株与细胞
        1.1.2 载体及菌株
        1.1.3 工具酶及其它试剂盒
        1.2 试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
        1.2.2 病毒RNA 的提取
        1.2.3 S 中和抗原位点和N 基因的制备
        1.2.4 TGEV S 基因 AD 抗原位点片段和N 基因的连接
        1.2.5 含感受态细胞的准备
        1.2.6 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
        1.2.7 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构建
        1.2.8 转染AD-293 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
    2 结果与分析
        2.1 TGEV TS S AD 位点和N 基因的RT-PCR 扩增
        2.2 S AD 位点和N 基因在pQICX 载体上的连接及鉴定
        2.3 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
        2.4 获得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质粒
        2.5 重组腺病毒的收获及鉴定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猪传染性胃肠炎缺陷性病毒载体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病毒的增殖与收获
        1.2.2 病毒RNA 的提取
        1.2.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1.2.4 RT-PCR 扩增
        1.2.5 PCR 产物的纯化回收
        1.2.6 连接反应
        1.2.7 连接反应
        1.2.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2.9 转化
        1.2.10 质粒DNA 的提取
        1.2.11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1.2.12 重组质粒PCR 鉴定
        1.2.13 pSL1180 载体的改造和鉴定
        1.2.14 pSL-M33 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1.2.15 表达荧光蛋白的pSL-M33-GFP 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1.2.16 缺陷性病毒荧光蛋白的表达
    2 结果与分析
        2.1 构建缺陷性病毒载体片段的克隆
        2.2 构建缺陷性病毒载体片段的鉴定
        2.3 构建缺陷性病毒载体片段的鉴定
        2.3.1 pSL1180-CMV-BGH 载体的鉴定
        2.3.2 pSL1180-M33 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3.3 pSL1180-M33 荧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4 缺陷性病毒载体在辅助病毒作用下荧光的表达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 一般生物学特性
    2 基因组结构及表达方式
    3 基因及其蛋白的研究
        3.1 聚合酶基因
        3.2 S 基因
        3.3 开放阅读框架ORF3
        3.4 sM (small membrane) 基因
        3.5 M (membrane) 基因
        3.6 N (nucleocapsid) 基因
    4 PEDV 分子生物学检测
    5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 一般生物学特性
    2 基因组结构及表达方式
    3 基因及其蛋白的研究
        3.1 S 基因
        3.2 M 基因
        3.3 N 基因
        3.4 sM 基因
        3.5 基因1
        3.6 基因3
        3.7 基因7
        3.8 非编码区
    4 感染性cDNA 的研究
    5 TGEV 的组织嗜性
    6 TGEV 的变异性和免疫
    7 TGEV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8 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附录1 TGEV TS 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Genbank: DQ201447)
    附录2 PEDV DX 结构蛋白和ORF3 核苷酸序列(Genbank:EU031893)
    附录3 PEDV DX 非结构蛋白ORF1 核苷酸序列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四、猪传染性水泡病病原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塞内卡病毒qPCR、ddPCR方法的建立及标准物质的制备研究[D]. 谢彩华.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2]猪传染性水泡病及相似病例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J]. 黄胜义. 农技服务, 2014(02)
  • [3]猪的传染性水泡病[J]. 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上海农业科技, 1974(S2)
  • [4]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5]猪传染性水泡病病原特性研究[J]. 上海市猪传染性水泡病科研协作组. 兽医科技资料, 1977(S1)
  • [6]犊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及其水泡性口炎病毒受体的筛选[D]. 宋德光. 吉林大学, 2008(07)
  • [7]鹰潭市畜牧业发展与主要动物疫病风险分析[D]. 江文斌.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2)
  • [8]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研究[D]. 刘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9]两种猪腹泻冠状病毒基因组克隆及载体构建[D]. 李建强.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10]猪传染性水泡病病原的某些特性及免疫方法的研究(摘要)[J]. 何秉耀. 科技简报, 1978(22)

标签:;  ;  ;  ;  ;  

猪传染性水疱病病原学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