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麻腹部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性质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林意瑜[1](2021)在《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术后切口疼痛,麻醉药物的副作用比如术后恶心呕吐等明显影响亚肺叶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经研究发现针药复合麻醉的意义重大。故本试验通过对针药复合麻醉组及单纯麻醉组患者相关数据收集及分析,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及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择期行亚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对照组(单纯麻醉组)和试验组(针药复合麻醉组)各35例。两组均行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楔形手术)。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案:先以咪达唑仑、异丙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再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行麻醉维持。在基础麻醉下,加上针刺方案为本试验的试验组:在行麻醉方案前30分钟使用针灸针针刺手术侧内关、合谷、耳穴肺部、耳穴神门,得气后,使用电针治疗仪,频率2Hz/15Hz疏密波,刺激强度以病人在5~20m A以内,持续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则未行针刺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天的用力肺活量/预计值(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FEV1%)以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高呼气流速(PEF),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PONV)情况等临床数据。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对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瑞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出现术后恶心呕吐较对照组频数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经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肺功能(FVC%、FEV1%、FEV1/FVC%、PEF)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FVC%、FEV1%、FEV1/FVC%、PEF)均较术前降低,对照组较试验组降低明显。试验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肺功能(FVC%、FEV1%、FEV1/FVC%、PEF)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能有效地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恶心呕吐、术后疼痛情况,对亚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赵瑞瑞[2](2020)在《探讨电针在喉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将电针运用到喉镜检查中,观察对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咳嗽、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的改善情况,并通过观察喉镜检查前后心率、血压的改变,了解麻醉对患者生理干扰的情况,为针刺麻醉在喉镜检查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和参考,从而为喉镜检查提供一项更安全、更舒适的麻醉方法。方法:本研究将需要行喉镜检查的60例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针刺麻醉组)和对照组(丁卡因麻醉组),每组各30例。检查前记录患者个人信息及相关病史;测量并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判断其是否紧张、焦虑等。对照组予以丁卡因麻醉,实验组在检查前予以电针刺激麻醉,取双侧天鼎穴和扶突穴,连接频率2 Hz/15Hz、疏密波的电针仪进行持续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度为主,留针直至检查结束。参与临床试验的喉镜医师均为同一人,且操作熟练。检查后对患者进行VAS评分,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不良反应及检查结果等,并调查患者是否愿意再次接受喉镜检查。结果:1、针刺麻醉组与丁卡因麻醉组相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有关影响喉镜检查的个体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2、针刺麻醉组与丁卡因麻醉组相比,两组患者咽反射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喉镜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3、针刺麻醉组与丁卡因麻醉组相比,两组患者检查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及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4、针刺麻醉组与丁卡因麻醉组相比,前组患者咽喉部分泌物泡沫少,视野清晰,喉镜检查更加顺利,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麻醉组与丁卡因麻醉组相比,前组患者咳嗽咳痰、恶心呕吐及头晕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5、针刺麻醉组与丁卡因麻醉组相比,前组患者满意度及复检接受率明显高于后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电针运用到喉镜检查中,可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咳嗽、恶心呕吐等不适,从而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可有效减少患者咽喉分泌物泡沫的产生,促进喉镜视野清晰;此外,针刺麻醉还能提高喉镜患者的复检接受率。
陈佳懿[3](2019)在《龙虎交战针法在结肠镜应用中的镇痛效应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将传统中医针灸技术应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中,评估其是否能减轻受检者肠镜时不良感受,缓解镜检过程中的痛苦与不适,为肠镜医师和受检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措施;在针刺镇痛结肠镜中加用龙虎交战复合针法,观察其是否能增强针刺镇痛效果。方法:将9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复合手法组和对照组各30例。单纯针刺组在镜检前30分钟针刺双侧阳陵泉、梁丘、足三里、三阴交、承山,针刺得气后留针20分钟。镜检时针刺一侧手三里、合谷穴,使用电针刺激持续至镜检结束;复合手法组镜检同样予20分钟针刺治疗,镜检时电针持续刺激一侧手三里、合谷穴,另一侧采用龙虎交战针法对合谷穴进行连续刺激;对照组肠镜前和镜检过程中不予针刺或其它镇痛措施。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的一般信息及既往史,包括手术史、针灸史和胃肠镜史。监测患者肠镜前后心率变化,分别观察三组受检者结肠镜插镜经过直乙交界、乙状结肠、脾区、横结肠、肝区、升结肠时的疼痛级别;记录插镜至回盲部镜检时间、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检查后患者满意度。结果:共完成病例88例,复合手法组中1名患者因心率过快,为安全起见,改用其它麻醉方式,退出试验组;对照组中1名受检者在直乙交界段即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并要求退出试验组。所有数据经第三方统计学处理,单纯针刺组与复合手法组相较于对照组FPS评分及VRS评分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单纯针刺组与复合手法组肠镜前后心率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单纯针刺组与复合手法组进镜时间及术后满意度评价有统计意义(P<0.05)。单纯针刺组与复合手法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镇痛应用于电子结肠镜可明显减轻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疼痛,提高患者心率稳定性,缩短肠镜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满意度。
朱江[4](2018)在《电针辅助局麻在老年性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治疗过程中,针药复合麻醉镇痛效果及降低牵拉反应效果。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即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分院)外一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术前完善胸片、心电图、血常规、凝血、术前检测等一般情况。治疗组采用电针辅助局麻下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局麻下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利多卡因用量、疼痛VAS评分、疼痛程度、牵拉分数、牵拉程度等相关情况。收集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分析两组之间差距,以P<0.05为具有差距性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研究入组60人,研究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距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用量比较: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疼痛程度: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拉分数、牵拉程度: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麻醉具有安全可行、操作简便、经济、术中可以调节生理机能作用等特点。电针辅助局麻在老年性腹股沟疝手术治疗中,具有辅助麻醉的作用,电针辅助局麻对比单纯局麻可以减少利多卡因用量、降低疼痛程度、降低牵拉程度。
韩济生[5](2016)在《针麻镇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回顾针麻镇痛的科研道路,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初期探索:1958年上海和西安有一部分医生将针刺技术应用于外科手术,试图不用麻醉药或减少麻醉药用量而完成外科手术,称之为针刺麻醉(针麻)。这一创新性临床实践,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兴趣。(2)临床推展:1965年开始全国许多医院进行仿效;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全国几乎所有医院全部开展针麻;进入20世纪80年代,临床应用针麻逐渐减少。(3)原理探讨:1965年开始,大量基础研究工作者参与进行人体和动物实验研究,从1970年开始的30年间,针麻镇痛研究论文持续发表,这些科研肯定了针刺镇痛疗效,并试图阐明其原理。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举办针刺疗法听证会,证明针刺镇痛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导致国内和国际上加大了科研资助,针麻镇痛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4)重点研究:2007年中国将针麻镇痛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在全国9个大医院进一步确定开展临床针麻镇痛的有效性及其相关原理的研究。确认了电针与手针有同样的镇痛效果,研制出了电针仪和经皮穴位电刺激仪器,临床实践证明其可以简化针麻镇痛步骤,便于在手术室推广应用。(5)理论总结:鉴于经络的实质尚待明确,但可以明确的是分布于穴位下的神经纤维是刺激"穴位"发挥镇痛作用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因此认为,可以用现代神经科学知识理解针麻实质。中国古老的针灸疗法与现代神经科学两者互相促进,提高并扩展了针刺相关疗法的临床应用,更好地实现为患者服务的目的。(6)回归现实: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和发展,针刺具有镇痛作用的事实已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针刺辅助麻醉"或"针药复合麻醉"已成为某些特定手术的首选麻醉技术。由于开展针麻镇痛研究而掀起的科研浪潮既促进了针刺疗法在全世界的应用,也推动了针灸疗法本身和神经科学的发展。但理论和实践的转化,基础和临床的交融,是永无止境的。半个世纪的实践值得加以总结,以便深入阐明原理,提高临床效果,纠正可能的错误。
张维政[6](2013)在《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药物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对机体生理功能可能产生某些不良影响,如:血流动力学相对不平稳、心律失常、心血管的抑制、呼吸的抑制、中毒反应、过敏反应、恶性高热、神经毒性反应、清醒延迟、术后恶心呕吐等。针刺麻醉用于临床已几十年,安全、简便、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相对少等优点已被认同。但单纯针刺麻醉存在镇痛不完善、肌肉松弛效果不好、内脏牵拉反应不能完全控制等问题。而针刺麻醉与药物麻醉方法相结合,可减少单纯药物麻醉和单纯针刺麻醉的并发症及解决了单纯一种麻醉不足的问题,电针刺激穴位后对机体各系统产生的双向调节作用,极大地保护了患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有效地稳定了血流动力学,提高了麻醉手术的安全性。因此,针刺复合全身麻醉比单纯全麻围术期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小,由于麻醉药用量减少和针刺的调节作用,适合于各种全麻手术患者,为患者的康复取得良好的效果。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于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为了对比针药复合麻醉与药物全麻在胃大部切除术中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时间的影响,选择100名择期胃大部切除术的麻醉病例,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估计分级(ASA)为I或II级。将其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I组,n=50)和针药复合全麻组(II组,n=50),两组均以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针药复合麻醉组在全麻诱导前应用针麻仪(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上巨墟穴)进行电针刺激,针麻诱导15min后与全麻组一样开始全麻诱导和维持。记录麻醉前10分钟、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切皮、术中、术毕、拔管、拔管15分钟后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改变;并同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各监测时段的血压(BP)及心率(HR)变化,II组患者均较I组患者低且平稳,且术后恢复时间更短。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针药复合麻醉较之于药物全麻,在血流动力学上更加平稳,并可显着提高拔管质量和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并且能减少麻醉药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戴玲颖[7](2011)在《针药结合麻醉运用于混合痔手术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在混合痔手术中,针药结合麻醉与药物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的镇痛麻醉效果、术中毒性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试图找出两者的优劣点及差异,评估针药结合麻醉在混合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推广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麻醉组15例和药物麻醉组15例。针药结合麻醉组予1%的利多卡因经骶管裂孔注射5ml,后同时电针针刺腰俞穴、长强穴15-20分钟,在电针刺激10分钟时长强穴注入1%的利多卡因5mL,肛门松弛后视镇痛情况再加用5ml的1%利多卡因于肛周病变处行局部浸润麻醉。药物麻醉组经骶管裂孔注射1%的利多卡因20ml,肛门松弛后视镇痛情况再加用5ml的1%利多卡因于肛周病变处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体位均为俯卧折刀位,手术方法均为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麻醉有效率及术中发生毒性反应、术后对泌尿系统及运动系统影响情况。结果:两组麻醉镇痛效果无显着差异,均为100%(P>0.05),但术中毒性反应、术后泌尿系统及运动系统障碍的发生率,针药结合麻醉组与药物麻醉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麻醉组明显少于药物麻醉组。结论:针药结合麻醉在混合痔手术中麻醉作用肯定,镇痛麻醉效果和药物麻醉相似;针药结合麻醉术中毒性反应发生率低,对术后泌尿系统影响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临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崔嵩生[8](2010)在《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辅助镇痛和机体调整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观察耳穴贴压用于围手术期辅助镇痛的效果。2、观察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对机体的调整作用。3、探讨耳穴贴压相关的作用机制。4、基于研究结论,总结出一套简便、行之有效的耳穴贴压用于围手术期的方法。方法:1、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92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三组:①耳穴贴压组(耳穴组),31例;②安慰对照组(对照组),31例;③空白对照组(空白组),30例。2、实验步骤:(1)各组操作方法:全部病例均需进行耳廓视诊,并记录阳性反应的类型、部位。①耳穴组:术前一日利用耳穴探测器,选取双侧神门、皮质下、内分泌、耳中、肺、脾和子宫、盆腔等耳穴,常规消毒后敷压磁贴。以拇指、食指对压耳穴,以局部发红、发热,病人可耐受为限。术中操作者每隔30分钟按压1次,每次以60-90次/分的频率按压耳穴,每穴30秒,用力均匀。叮嘱患者或其家属手术前后自行按压耳穴,按压3-5次后,则不痛不压,痛时再压,3天后去除耳穴贴。②对照组:在所选耳穴区敷贴同样外观、数量的无磁珠胶布,不予任何刺激。③空白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2)所有患者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和苯巴比妥钠100毫克,术中静脉输注5%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或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输液速度统一为8ml·kg-1·h-1,并根据失血量按晶体:胶体为2:1补充液体。(3)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连接多功能监测仪(Marquette EA-GLE 3000)常规监测,开放外周静脉。右侧卧位下行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以术中保持病人安静、无痛和手术能顺利进行为前提。记录术中麻醉药的用量。(4)术中保持患者意识清醒,并常规鼻导管吸氧,必要时面罩辅助给氧。(5)术毕时利用耳穴探测器,在耳穴组患者的耳穴区内探查大、小肠及胃、脑点并加敷磁贴。3、观察指标:(1)分别于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三天时采用SAS自评量表记录患者神志情绪评分,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神志情绪状况的调整作用。(2)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时、手术开始切皮时、分离肿物时、术毕时、术后第一天各个时期的心率(HR)、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Ramesay评分,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功能的调整作用。(3)观察并记录各种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的调整作用。(4)记录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胃肠功能恢复的调整作用。(5)分别于贴压耳穴前、术后第三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构成比、生化等相关指标,以探明耳穴贴压对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作用机制。(6)分别于术前准备期、术毕时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静脉血β-内啡肽和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以探明耳穴贴压镇痛抗炎的相关作用机制。结果:1、三组病人按照年龄、体质指数、ASA分级、疾病构成、孕产史构成、手术方式构成、中医证型等方面进行对比,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病例耳穴阳性反应的比较:三组的阳性率依次为93.5%、96.8%、93.3%,总阳性率达到94.6%,其中子宫和盆腔穴处血管充盈的阳性反应类型占较大的比例。说明耳穴阳性反应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3、三组病例术前SA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耳穴组的S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的分数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的S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病例各时间点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Ramesay评分自身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组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Ramesay评分在各时间点虽有变化,但无显着的影响。而在术始切皮时、分离肿物时、术毕时各时间点的三组血压的组内比较,以及耳穴组与对照组、空白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刺激对患者术中的血压有良好的稳定、调整作用。5、术前各组症状程度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白组在手术前后比较在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失眠、皮肤瘙痒等症状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耳穴组在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失眠方面,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刺激可降低患者使用麻醉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耳穴组的排气、排便时间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7、三组病例的手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耳穴组的硬膜外用药量、加用芬氟合剂的例数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8、三组病例术前血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耳穴组的单核粒细胞总数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的单核粒细胞总数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9、三组病例术前血清β-内啡肽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术后血清β-内啡肽的组间比较、C-反应蛋白的组间及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刺激可使血清β-内啡肽水平升高而起到镇痛的作用。结论:本研究表明,耳穴磁疗在妇科开腹手术的围手术期中对机体功能的调整作用是肯定的。手术前期通过耳穴刺激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调整体内失调、紊乱的代谢过程或功能状态,使机体朝着正常生理状态方向发展转化,并降低术后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失眠等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手术中期可以即时调整、稳定患者的血压,不同程度地减轻病人手术中因内脏牵拉引起的胃部不适、恶心等症状,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后期患者的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说明耳穴贴压可改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但其具体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在麻醉方面,手术中期耳穴组的硬膜外用药量比对照组、空白组的药量少15%-20%,需加用芬氟合剂的例数也较对照组、空白组少,仅占16.1%。目前针药复合麻醉主要还在于辅助镇痛,减少麻醉药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本研究还观察到耳穴刺激可使血清β-内啡肽水平在术前升高;抑制单核粒细胞总数的增加,从而稳定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陈怀龙[9](2007)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5~55作为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穴位电刺激加异丙酚复合麻醉组;B组为单纯异丙酚麻醉组。两组均于麻醉前1h肌注鲁米那纳0.1g,东莨菪碱0.3mg。静脉诱导前,A组先行电刺激双侧内关、足三里穴30min。而B组在手术室静置30min。然后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静注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1.5μg/kg,维库溴铵0.12mg/kg。麻醉诱导时异丙酚初始靶浓度设为2μg/mL。术中A组以Han’s穴位刺激仪持续电刺激双侧内关、足三里穴(频率2~100Hz疏密交替,强度8~12mA)。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追加芬太尼,调节异丙酚靶浓度,维持BIS值在45~55范围。手术结束即停止使用所有药物,并开始尝试唤醒病人,记录各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前、插管后、切皮前、切皮后、术中探查、术毕关腹时记录BIS、HR、MAP、异丙酚靶浓度和术中芬太尼用量,并测定相应时间点外周静脉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的浓度。结果①A组针刺诱导后BIS值、HR和MAP较基础值显着下降(P<0.05),B组在相同时间内虽然三者也略有下降,但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A组较B组异丙酚有效靶浓度和芬太尼用量明显降低(P<0.01)。③A组较B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P<0.01)。④A组术中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浓度波动小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中探查时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浓度均显着升高,与基础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⑤A组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着短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降低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减少镇痛药剂量,同时能适当地抑制应激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病人手术后迅速苏醒,促进手术后恢复。
陈怀龙,王明山,王世端[10](2006)在《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及前景展望》文中认为
二、针麻腹部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性质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麻腹部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性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和英汉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脱落标准 |
7 脱落处理方法 |
研究方法 |
1 病例分组 |
2 研究方案 |
2.1 围手术期常规管理 |
2.2 麻醉方案 |
2.3 针刺方案 |
2.4 试验组 |
2.5 对照组 |
2.6 与本研究相关的医疗器械 |
3 观察指标 |
3.1 术前观察指标 |
3.2 术中观察指标 |
3.3 术后观察指标 |
4 疗效评定标准 |
4.1 肺功能 |
4.2 VAS评分 |
5 安全性观察指标 |
6 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1 术前指标分析 |
2 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比较 |
3 术后第 1 天、术后第 3 天VAS评分比较 |
4 两组患者术后24h恶心呕吐情况比较 |
5 术前、术后第3 天肺功能(FVC%、FEV1%、FEV1/FVC、PEF)比较 |
讨论 |
1 针药复合麻醉的认识 |
2 针药复合麻醉的作用 |
3 麻醉药物的特点 |
4 课题组方及药物分析 |
5 研究结果分析 |
6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7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药复合麻醉应用于肺手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探讨电针在喉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麻醉药物在喉镜检查中的应用现状 |
1.1 常规麻醉用药 |
1.2 喉镜药物麻醉的不足 |
2 针刺麻醉的发展和应用 |
2.1 针麻的发展历程 |
2.2 针刺麻醉的作用机制 |
2.3 针刺麻醉的应用 |
2.4 针刺麻醉的常用穴位 |
2.5 针刺麻醉在内镜检查中应用的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终止试验标准 |
2 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操作方法 |
2.3 不良事件处理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喉镜检查前观察指标 |
3.2 喉镜检查后观察指标 |
3.3 喉镜检查后的回顾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针刺麻醉运用于喉镜检查中的理论探讨 |
1.1 穴位选择依据 |
1.2 电针选择依据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4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龙虎交战针法在结肠镜应用中的镇痛效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病例选择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终止及剔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量计算 |
3.2 随机与分组 |
3.3 研究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3.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3.6 临床疗效评价者 |
3.7 安全性评价 |
3.8 统计学方法 |
3.9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 |
2.研究结果 |
2.1 受试者结肠镜完成情况 |
2.2 三组受试者FPS评分情况 |
2.3 三组受试者VRS评分情况 |
2.4 肠镜前后心率变化情况 |
2.5 肠镜镜头到达回盲部时间 |
2.6 三组受试者满意度评价 |
第三部分 理论研究 |
1.针刺镇痛相关研究 |
1.1 针刺治痛在《内经》中的理论基础 |
1.2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 |
1.3 中西方医学对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 |
1.4 针刺麻醉的近现代临床研究 |
2.结肠镜相关研究 |
2.1 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
2.2 无痛肠镜检查与针刺镇痛肠镜 |
3.针刺镇痛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
3.1 针麻镇痛的穴位选择 |
3.2 龙虎交战手法的相关研究 |
3.3 临床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四部分 分析讨论 |
1.本次试验的选穴原则 |
2.试验相关情况分析 |
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2.2 三组结肠镜完成度及终止情况分析 |
2.3 结肠镜检查各项指标分析 |
3.总结 |
4.问题、思考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4)电针辅助局麻在老年性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现代医学对老年性腹股沟疝的认识 |
1.1.1 流行病学 |
1.1.2 病因病机 |
1.1.3 老年性腹股沟疝的特点 |
1.1.4 腹股沟疝的治疗疝气手术 |
1.2 针刺麻醉的临床研究 |
1.2.1 针刺麻醉历史研究 |
1.2.2 针刺麻醉在现代医学的发展 |
1.2.3 针刺麻醉镇痛原理 |
1.2.4 电针麻醉的相关研究 |
1.2.5 针刺麻醉的不足 |
1.2.6 关于针灸与疝气的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及一般资料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2.1 疝气的诊断标准 |
2.3 病例研究标准 |
2.3.1 纳入、排除标淮 |
2.3.2 剔除病例和脱落病例 |
2.4 研究实施方案 |
2.4.1 随机方法 |
2.4.2 研究方案 |
2.4.3 实验方案 |
2.4.4 观察指标 |
2.4.5 疗效评估 |
2.4.6 统计学分析 |
2.5 研究结果 |
2.5.1 一般资料 |
2.5.2 性别 |
2.5.3 年龄 |
2.5.4 发病时间 |
2.5.5 术中利多卡因用量 |
2.5.6 术中疼痛评分结果 |
2.5.7 术中疼痛分级 |
2.5.8 术中牵拉评分结果 |
2.5.9 术中牵拉分级 |
2.6 安全性指标评价 |
第三章 讨论 |
3.1 针刺穴位的选择 |
3.2 电针辅助麻醉在老年性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优势 |
3.3 针麻的不足与展望 |
3.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针麻镇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确认针刺具有镇痛作用 |
1.1 人体观察 |
1.1.1 针刺引起正常人痛阈变化 |
1.1.2 对“针麻镇痛”现象的初步理解 |
1.1.3 穴位深部预先注射局麻药可以消除针刺镇痛作用 |
1.1.4 针刺偏瘫和截瘫患者患侧的穴位,不出现针刺镇痛效果 |
1.1.5 电针产生的镇痛作用与手针的作用基本一致 |
1.2 动物实验 |
2 针麻镇痛机制探讨 |
2.1 经络学说 |
2.2 电生理研究(包括神经形态学研究) |
2.3 神经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
2.4 脑影像学研究 |
2.5 针刺疗法与神经调控(neuromodulation)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
2.6 电针与TEAS设备的特性 |
2.7 关于电针应用的时间(单次治疗持续若干分钟)和频度(每周治疗若干次)的选定 |
2.8 关于针刺效果个体差异的问题 |
2.9 关于对照组设计的意义 |
3 针麻镇痛临床应用 |
3.1 针麻镇痛的定义 |
3.2 针麻镇痛经典方法 |
3.3电针或TEAS代替手捻针进行针麻镇痛的优选条件 |
3.4 适合应用针麻的特定手术 |
4 结语 |
4.1 针麻的优势 |
4.2 针麻的不足之处和克服之道 |
4.3 今后的展望 |
(6)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病例分组 |
1.4 医疗器械 |
1.5 麻醉用药及组方 |
2 麻醉前准备 |
2.1 麻醉术前病情估计 |
2.2 麻醉手术中基本监测 |
2.3 麻醉手术中基本监测设备 |
2.4 麻醉前一般准备 |
2.5 麻醉诱导前即刻期的准备 |
3 麻醉管理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讨论 |
1 祖国中医药学对本研究的指导 |
2 西医学对本研究的指导 |
3 全身麻醉期间的药物相互作用 |
4 本组研究没有加入区域麻醉组 |
5 组方依据 |
6 存在问题 |
7 应用前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1 胃大部切除术使用针药复合麻醉的现状 |
2 现代中医药麻醉对用于胃大部切除术的理论依据 |
3 西医麻醉方式用于胃大部切除术现状 |
4 中西医结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的组方与手法依据 |
5 术后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针药结合麻醉运用于混合痔手术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骶管阻滞麻醉风险性 |
2. 针刺镇痛(麻醉)机理 |
2.1. 针刺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2.2. 针刺对神经递质的作用 |
3. 针刺麻醉历史演变 |
3.1. 针刺复合局麻 |
3.2. 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 |
3.3. 针刺复合全麻 |
4. 针药复合麻醉在肛肠科的运用 |
5. 针刺麻醉穴位的选择 |
5.1. 准确取穴 |
5.2. 穴位的选择 |
5.3. 取穴方法相配合 |
6. 针刺麻醉中电针参数选择 |
6.1. 波形 |
6.2. 频率 |
6.3. 强度 |
6.4. 诱导时间 |
7. 针刺麻醉术前准备 |
7.1. 术前预测 |
7.2. 试针 |
7.3. 心理诱导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具体操作方法 |
1.4. 观察方法 |
1.5. 疗效评定标准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结果 |
2.2. 结果分析 |
2.3. 结论 |
第三章 讨论 |
1. 针药结合麻醉在混合痔手术中可行性 |
2. 麻醉药物的选择 |
3. 针刺麻醉穴位的选择 |
4. 电针参数选择 |
5. 针药结合麻醉与纯药物麻醉的比较 |
6. 针药结合麻醉的优点 |
7. 针药结合麻醉的缺点 |
8. 操作体会 |
9.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辅助镇痛和机体调整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针刺麻醉研究概述 |
一、针刺镇痛 |
二、针刺麻醉 |
三、针刺复合麻醉 |
四、耳针麻醉 |
五、耳针麻醉的国内外现状 |
六、针刺麻醉的研究与不足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 一般临床资料 |
(二) 耳穴阳性反应的观察 |
(三) 手术前后主要症状的观察 |
(四) 各时间点的心肺功能及Ramesay评分比较 |
(五) 手术时间、麻醉用药的比较 |
(六) 手术前后血分析、生化指标的比较 |
(七) 手术前后血清β-内啡肽和C-反应蛋白的比较 |
(八) 手术前后SAS和术后VAS评分的比较 |
(九) 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的比较 |
三、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的作用评价 |
三、耳穴贴压的中、西医理论基础 |
四、耳穴敷压磁贴的作用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10)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镇痛的作用机制 |
1.1 综合理论 |
1.2 其他潜在机制 |
2 针刺麻醉的取穴原则 |
2.1 精选穴位 |
2.2 耳穴 |
3 针刺麻醉的针刺类型 |
3.1 侵入性方式 |
3.2 非侵入性方式 |
4 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 |
4.1 术前准备 |
4.2 术中针刺辅助麻醉 |
4.3 术后疼痛治疗 |
4.4 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
5 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前景 |
5.1 针刺麻醉到针刺辅助麻醉 |
5.2 术后病人自控针麻镇痛 |
5.3 针麻效果的客观评定 |
四、针麻腹部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性质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研究[D]. 林意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探讨电针在喉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D]. 赵瑞瑞.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龙虎交战针法在结肠镜应用中的镇痛效应观察[D]. 陈佳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电针辅助局麻在老年性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临床研究[D]. 朱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8)
- [5]针麻镇痛研究[J]. 韩济生. 针刺研究, 2016(05)
- [6]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研究[D]. 张维政.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9)
- [7]针药结合麻醉运用于混合痔手术临床研究[D]. 戴玲颖.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4)
- [8]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辅助镇痛和机体调整作用的研究[D]. 崔嵩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D]. 陈怀龙. 青岛大学, 2007(01)
- [10]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及前景展望[J]. 陈怀龙,王明山,王世端.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