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轩,陈益元[1](2022)在《论中国革命道路形成的三重逻辑》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成功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雪洗了近代以来的百年耻辱,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当下外临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内有历史虚无主义抬头,面对此双重压力,明晰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对我们来说很有必要。从现实、理论、实践三个方面探析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深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并牢牢把握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对新时代的我们继承和发扬伟大革命精神、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导向。
徐亚东[2](2021)在《建党百年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动态演进与逻辑》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大历史观",在梳理农地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分析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这有助于党和国家判断并顺应历史潮流,制定科学有效的农地政策。研究发现,第一,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经历了5次农地制度变迁,分别是由"国家公有、农民经营"向"农民私有、农民经营"、向"地主所有、租赁经营"、向"农民私有、农民经营"、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向"集体所有、农民经营"转变;本文构建"国内国际环境与农地制度调整变迁"理论分析框架,解释了中国农地制度百年变迁史。第二,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表明,每次农地制度变迁都伴随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以及党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第三,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实践逻辑表明,农地制度调整是党和国家在推进农地制度变迁时,结合国内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制度实施过程中经验总结对农地制度进行的修正。第四,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表明,党和国家在推进农地制度变迁和调整过程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中国农村实践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郑有贵[3](2021)在《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百年破解“三农”问题的考察》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间成功破解一个又一个"三农"难题极为不易。基于大历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分析,百年间,中国共产党从农民维度、中华民族复兴维度、现代化维度、生产力维度、国际维度把握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方位和调整完善"三农"政策,探索走出中国特色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道路。其中贯穿百年的主线是解放农民和促进共同富裕、在工业化进程中工农互促、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互促、以党的坚强领导和强化政策支持破解"三农"发展受弱质性困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农"发展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
徐璐[4](2021)在《都市现代性视阈下的革命主体及其危机——以左翼文学的工人叙事为中心》文中认为左翼文学的工运叙事中,非技术性工人多以城市革命主体的正面形象出现,技术性工人形象多被赋以消极落后的表征,文学想象与历史叙说之间的悖反张力,指向纠缠在普罗列塔利亚、市民阶层和知识分子多重身份认同之中的技术性工人,在左翼视野中他们更易为都市现代性"腐蚀"。但鲁迅的《阿金》披露了异托邦之中潜在的革命主体皆可能遭遇异化的严峻现实。左翼工人形象"症候"实际成为一种镜像,照见了同在城市革命队伍序列之中知识分子的内在焦虑。30年代初,丁玲、蒋光慈等作家的一系列创作实践,试图通过工人叙事重新探讨突围都市革命困境的有效路径,即工人离开城市、发动农村革命。这一叙事与同时期中共革命领导人在"反围剿"军事行动中探索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决策形成共时性的互动。
郑有贵[5](2021)在《中国共产党解放农民和赢得农民的统一》文中指出解放农民、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战略支点。中国共产党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出发,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解放农民、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支点,使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翻身,赢得了农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解放农民和赢得农民的统一是中国革命成功走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至关重要的原因。农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演进中的选择,也是他们深切认识到只有跟共产党走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选择。农民则以多种方式投身革命事业,在革命中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组成人员而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主力军,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唐正芒,张春丽[6](2021)在《192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奠基——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中指出建党之初的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进程中,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革命道路、军队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就、积累了初步经验。这十来年的理论成就和实践经验,从一些大的方面为后来指导中国革命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总结和分析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揭示其重要的奠基意义和学术价值,当能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包娜仁其木格[7](2021)在《马克思城市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城市问题是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中始终高度重视的问题。他以城市为对象探讨了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过程,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系统的城市思想,丰富了唯物史观理论,而且对当代城市建设也具有反思和指导的作用。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探讨了城市起源、演进的基本规律,指出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提高,指明了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对城乡的未来走向做出了基本判断,阐释了在城市发展中随着生产方式变革使城市环境问题、住宅问题、阶级问题逐渐凸显,提出唯有消灭私有制、消除旧式分工才能使城市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本文对马克思城市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针对城乡关系问题、城市空间问题、阶级问题进行了着重分析,尤其对马克思重点关注的资本主义城市问题进行了必要考察,以达到对马克思城市理论的深入理解和系统认识,从而为分析当代城市建设和发展问题提供借鉴。
熊务丰[8](2021)在《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革命的内涵指向为人类从事的一切“改变世界”或“对现存事物的改造”的活动。对于20世纪的中国而言,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主题就是革命。在整个现代历史的进程脉络中,中国革命是一场历经四分之三个世纪的“漫长革命”,它历经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领域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革命性改造。中国革命是独一无二的,是一场最为持久和最为深彻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革命谱系中,有三个重大的历史性阶段: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国革命的影响贯穿始末,而整个中华民族在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中,一直朝着一个宏伟目标前进,即中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和民族伟大复兴”。辛亥革命之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思想条件和组织基础。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为了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民主革命的道路救亡图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正反经验的积累主要归功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形势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国际国内的经验教训,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艰难而又曲折地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走向现代社会树立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为中国实现向社会革命的转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的坚实基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革命永不停息的根本理由,社会革命将始终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在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后实现最终开辟的,但也是在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效进行社会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四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现的新格局新变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新历史时期的新特点新趋势作出科学的分析预判,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实施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转变,人们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将新时代的社会革命纵深推进到更高层次。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不断进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刀刃向内进行了坚决、彻底的自我革命,保持了党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历史研究以总结经验、启迪未来为理论旨归。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的在伟大而又复杂的中国革命中融入了诸多伟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进程中,既要解决中国因传统而产生的遗留问题又要聚焦新的发展阶段产生的新矛盾、不断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进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新的境界迈进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迪作用,我们必须将其总结和践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理论前提;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根本保障;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的实践根基;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力量之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循着中国革命所生成的内在逻辑,正在并将继续用自己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向全世界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发展前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拥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动员力,中国在新冠疫情危机关头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积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念,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全面胜利,并将继续用实践行动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新境界;同时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把握正确的社会革命方向,不断缔造新的发展奇迹;中国正在开创一种崭新的人类发展文明道路,对整个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进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革命开创的中国道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崭新的发展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经验;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为科学社会主义带来希望。
赵欣楠[9](2021)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认为话语体系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事关我国国际话语权,事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维护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面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现实任务,我们仍然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大师毛泽东那里,汲取话语创新的营养,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供理论借鉴。1921建党以后,党在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并不成熟。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将苏联式革命话语作为革命主流话语。然而,照搬苏式革命话语导致党内逐渐被“左”倾革命话语主导。“左”倾革命话语以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和共产国际文件为导向,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毛泽东从实践逻辑出发,批判了教条主义话语从理论规定实践的线性逻辑,以“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论作为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基础性命题,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价值立场,突破了苏联革命话语和三民主义的话语制约,建构了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新话语,实现了从苏式马克思主义话语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的转换,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建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主客观因素的合力结果。毛泽东救亡图存的理想、深入群众的人民立场,以及注重学以致用、调查研究的性格特质是他能够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主要原因。就客观条件而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与党内知识分子的集体智慧为话语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为中国共产党赢得革命话语权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实践力量。毛泽东建构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的历程,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逻辑出发建构话语,以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正面临的问题为中心,把人民群众作为最核心的话语对象,围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构建话语,结合世界视野与民族特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收养料,主动吸收世界上代表进步潮流的文化成果,积极应对话语挑战,重视传播话语新模式建设,在回应时代问题中构建和完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与时代相呼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
栗广[10](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关系”研究:历程、现状与发展走势》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关系"研究经历了从初步兴起到蓬勃发展的过程。从整体上看,研究者们的关注点相对集中于以下领域: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的土地革命、共产国际"左"倾错误对中央苏区的影响、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关系中的重要人物、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关系中的其他重要问题,等。在可预见的将来,"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关系"研究可能会朝着如下趋势发展:研究对象从上层政治领域向下层政治领域扩散,研究所使用的史料多边化、多样化,注重对具体问题和历史细节进行实证研究。
二、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中国革命道路形成的三重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现实逻辑中把握中国革命道路形成的依据 |
(一)帝国主义的入侵 |
(二)封建主义的剥削 |
(三)官僚资本主义的作恶 |
二、在理论逻辑中把握中国革命道路形成的脉络 |
(一)党成立之初理论的初步探索 |
(二)土地革命时期理论的孕育初生 |
(三)抗日战争时期理论的发展完善 |
三、在实践逻辑中把握中国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 |
(一)在工农运动中展现革命道路的大道初成 |
(二)在土地革命中展现革命道路的星火燎原 |
(三)在抗日战争中展现革命道路的磅礴伟力 |
(四)在解放战争中展现革命道路的光明未来 |
(五)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展现革命道路的耀眼光芒 |
四、结语 |
(2)建党百年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动态演进与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二、建党百年以来农地制度变迁:动态演进与理论框架 |
(一)“站起来I”时期的农地制度演进 |
(二)“站起来II”时期的农地制度演进 |
(三)“富起来”时期的农地制度演进 |
(四)“强起来”时期的农地制度演进 |
(五)理论框架:国内国际环境与农地制度调整变迁 |
三、历史逻辑:国际国内环境变化、战略重点转移与农地制度变迁 |
第一,土地“国家公有、农民经营”阶段(1921—1932年)。 |
第二,土地“农民私有、农民经营”阶段(1932—1937年)。 |
第三,土地“地主所有、租赁经营”阶段(1937—1945年)。 |
第四,土地“农民私有、农民经营”阶段(1945—1956年)。 |
第五,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阶段(1956—1979年)。 |
第六,土地“集体所有、农民经营”阶段(1979年—至今)。 |
四、实践逻辑:国内农村环境与农地制度调整 |
(一)制度变迁与制度调整辨析 |
(二)国内农村环境与农地制度调整 |
五、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思考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农地制度上的体现 |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
(3)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百年破解“三农”问题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维度 |
二、中国共产党破解“三农”问题的实现路径和成就 |
三、余论 |
(4)都市现代性视阈下的革命主体及其危机——以左翼文学的工人叙事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文学想象与历史现实之间:“错位”的工人形象及叙事 |
二、纠缠的多重身份认同:在普罗列塔利亚、市民与知识分子之间 |
三、革命主体何以克服都市现代性危机? |
结语 |
(5)中国共产党解放农民和赢得农民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解放农民、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战略支点 |
(一)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
(二)解放农民、建立和发展根据地成就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
二、赢得农民 |
(一)农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 |
(二)农民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
(6)192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奠基——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峥嵘岁月: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历程 |
(一) 接续而来的百年记忆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非凡开篇 |
(三) 值得研究和纪念的十年 |
二、框架雏型: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成就 |
(一)统一战线:“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
(二)武装斗争:“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三)革命道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 |
(四)党的建设:“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五)军队建设:“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
三、规律认知: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
(一)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 |
(二)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命题 |
四、结 语 |
(7)马克思城市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研究法 |
3.1.2 比较研究法 |
3.1.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3.2 创新点 |
3.3 论文逻辑构建与基本内容 |
一、马克思城市思想的理论出场 |
1.1 马克思城市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1.1.1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发展 |
1.1.2 资本主义城市问题逐渐凸显 |
1.1.3 马克思对欧洲城市变化的亲历与感知 |
1.2 马克思城市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1.2.1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城市思想 |
1.2.2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思想 |
1.3 马克思城市思想的形成过程 |
二、马克思关于城市演进的历史性考察 |
2.1 城市的历史起源 |
2.1.1 城市的产生与演变过程 |
2.1.2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
2.1.3 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的区分 |
2.2 城市发展演进的内在机制 |
2.2.1 生产力提高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物质前提 |
2.2.2 城乡关系的演变 |
2.2.3 私有制消除是推进城乡融合的关系前提 |
2.2.4 文化的进步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 |
三、马克思对城市功能的探究和城市空间的分析 |
3.1 城市功能是不断丰富与演变的 |
3.1.1 城市的初始功能 |
3.1.2 城市的当代功能 |
3.2 城市是地理空间的具体存在方式 |
3.2.1 城市是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载体 |
3.2.2 资本积累塑造了城市空间的面貌 |
3.2.3 劳动分工拓展了城市空间的广度 |
3.3 城市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起源地 |
3.3.1 城市是人现实生存的场所 |
3.3.2 无产阶级在城市中产生并推动城市革命运动 |
3.3.3 城市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摇篮 |
四、马克思城市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4.1 马克思城市思想的理论意义 |
4.1.1 验证和深化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
4.1.2 为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导 |
4.1.3 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提供了理论资源 |
4.2 马克思城市思想的现实价值 |
4.2.1 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 |
4.2.2 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融合 |
4.2.3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期刊类 |
3.学位论文 |
致谢 |
(8)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革命 |
(二)关于中国道路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正确理解马克思革命理论 |
一、革命的概念 |
二、马克思革命思想 |
三、马克思革命思想的类型划分 |
(一)政治革命 |
(二)社会革命 |
(三)哲学(精神)革命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选择民主革命道路的历史语境 |
一、近代中国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 |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 |
(一)关于中国道路选择的论战 |
(二)工人阶级的壮大与共产主义小组的发展 |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确立 |
三、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革命的理论逻辑和行动逻辑 |
(一)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二)救亡压倒一切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正反经验的积累 |
一、大革命的洪流中党对革命的初步探索 |
(一)找准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
(二)大革命的失败 |
(三)大革命的教训提炼 |
(四)大革命时期下的党与人民群众 |
二、土地革命时期党对革命道路的发展 |
(一)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的有机结合 |
(二)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创 |
(三)土地革命的经验教训 |
三、长征对党革命品性的锤炼 |
(一)党开始形成理论自觉 |
(二)成熟领导核心的构建 |
(三)党内政治生活的构建 |
(四)党群众路线的升华 |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提炼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与构建 |
(二)党“三大法宝”理论的成熟运用 |
(三)整风运动 |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 |
第四章 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发展轨迹 |
一、政治革命向社会革命的转化 |
(一)理清革命与改革的逻辑机理 |
(二)对革命观念的认知转换 |
二、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的实践历程 |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1949-1978) |
(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2012) |
三、新中国前三十年探索为社会革命提供重要条件和正反面经验 |
第五章 新时代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 |
一、进一步深化革命观的认知 |
(一)对革命观的精准校正 |
(二)重申改革开放是伟大的社会革命 |
(三)以坚决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 |
二、社会革命向更深层次推进 |
(一)经济建设 |
(二)民主政治建设 |
(三)文化建设 |
(四)和谐社会建设 |
(五)生态文明建设 |
三、不断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
(一)党在新时代开展自我革命的必要性 |
(二)以从严治党开启更深层次的自我革命 |
四、发扬伟大革命精神应对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
(一)新时代下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
(二)发扬伟大革命精神应对风险挑战 |
第六章 马克思革命思想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理论前提 |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
(二)在真理的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
(三)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 |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根本保障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坚持从严治党 |
三、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的实践根基 |
(一)实事求是 |
(二)问题导向 |
四、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一)科学把握时代主题 |
(二)顺势而为 |
(三)与时俱进 |
五、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力量之源 |
(一)紧紧依靠人民 |
(二)以人民为中心 |
第七章 把握中国革命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革命开创的中国道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崭新的发展模式 |
(一)为人类文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
(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经验 |
(三)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
(四)为科学社会主义带来希望 |
二、贯彻人民至上是中国道路走向光明未来的价值保障 |
(一)执政最大底气就是人民 |
(二)实践中贯彻人民至上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共产主义革命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
(三)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
四、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动员力为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一种高效的解决路径 |
五、永葆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是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战略引擎 |
(一)发扬革命精神进行自我革命的必要性 |
(二)永葆革命精神 |
(三)勇于自我革命 |
六、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
(一)更新革命的基本范畴和内涵 |
(二)把握社会革命的正确前行方向 |
(三)重视革命精神的宣讲和代际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出场背景 |
2.1 “左”倾革命话语的特点及表现 |
2.1.1 话语内容脱离中国实际 |
2.1.2 话语表达华而不实、脱离群众 |
2.2 “左”倾革命话语的实质及危害 |
2.2.1 “左”倾革命话语的实质: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
2.2.2 “左”倾革命话语对中国革命的危害 |
2.3 “左”倾革命话语流行的主要原因 |
2.3.1 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准备不足 |
2.3.2 共产国际话语权威对中国共产党的负面影响 |
2.3.3 封建思想残余助长教条主义盛行 |
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内容 |
3.1 以“实事求是”为话语建构的方法论 |
3.1.1 逻辑起点:立足“实际经验”的调查研究话语 |
3.1.2 以实践逻辑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 |
3.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
3.2 以“新民主主义论”为主要内容 |
3.2.1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性质 |
3.2.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3.2.3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革命指向 |
3.3 以“为人民服务”为话语建构的价值立场 |
3.3.1 价值定位:“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3.3.2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3.3.3 方法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3.4 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话语表达形式 |
3.4.1 “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 |
3.4.2 在实践中创造新鲜活泼的马列主义新话语 |
4 毛泽东建构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的条件探析 |
4.1 主观条件:毛泽东兼具理论家和实践家的特点 |
4.1.1 救亡图存、贴近群众的人民立场 |
4.1.2 博览群书、独立思考的性格特点 |
4.1.3 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方法路线 |
4.1.4 善于在斗争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创新 |
4.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客观条件 |
4.2.1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与传播 |
4.2.2 党内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迪与理论贡献 |
5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
5.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贡献 |
5.1.1 为中国共产党争夺革命话语主导权奠定理论基础 |
5.1.2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行动纲领 |
5.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当代启示 |
5.2.1 坚持以实践为导向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内核 |
5.2.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建构立场 |
5.2.3 坚持世界视野与民族特点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
5.2.4 坚持以掌握话语主导权为话语建构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中国革命道路形成的三重逻辑[J]. 李文轩,陈益元.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2(01)
- [2]建党百年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动态演进与逻辑[J]. 徐亚东. 农业经济问题, 2021
- [3]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百年破解“三农”问题的考察[J]. 郑有贵.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1(05)
- [4]都市现代性视阈下的革命主体及其危机——以左翼文学的工人叙事为中心[J]. 徐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9)
- [5]中国共产党解放农民和赢得农民的统一[J]. 郑有贵. 宁夏社会科学, 2021(04)
- [6]192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奠基——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J]. 唐正芒,张春丽. 河北学刊, 2021(04)
- [7]马克思城市思想研究[D]. 包娜仁其木格.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8]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D]. 熊务丰.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研究[D]. 赵欣楠. 浙江大学, 2021(01)
- [10]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关系”研究:历程、现状与发展走势[J]. 栗广.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