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适用于图书馆业务的市售微型机软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姜雪[1](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雷灵慧[2](2021)在《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人们生活条件得到显着改善,汽车数量不断增多,道路交通拥堵现象逐渐显现出来,交通拥挤问题愈发的突出,智能交通系统受到普遍关注。在智能交通与车联网等宏观政策背景下,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以信息化技术加快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已成为车联网方面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车联网技术的出现,带领智能交通技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让车载设备成为车辆日常出行必备品。贯彻“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理念,如何运用先进技术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重点。城市管理者与设计者在城市交通流量基础上合理规划、管理城市发展,也是与每个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快速有效的汽车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是当前汽车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了解目前主要通过构建车辆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来对交通拥堵问题进行解决,其中利用AMR传感器获取车辆信息,具有更好采集精度、可靠性以及应用价值,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方案。其次,提出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需求分析,并对整个系统的框架思路进行加药的论述,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接收系统、地磁采集系统以及人机交互系统三部分。再次,对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硬件与嵌入式软件进行设计与实现,针对硬件框架进行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进行元器件选型,随后对硬件功能模块电路进行设计,具体为电源电路设计、AMR传感器电路设计、模数转换电路设计、信号处理电路设计、数据存储电路设计及微控制器电路设计等,并绘制PCB电路板。最后,对软件功能进行设计,具体软件功能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前端设备管理、图表可视化管理、交通智能分析管理以及系统管理,并根据设计流程图完成了软件功能和界面的开发。系统开发完成后,本文搭建了仿真模型对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进行测试,包括硬件电路测试、通信测试以及道路实地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对道路车辆拥有较好的检测效果,能满足的预期的设计需求。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李翔[4](2020)在《基于ITIL方法对PC保险公司IT运维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二十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迅速,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引擎,驱动着社会进步。信息化建设在交通运输、能源、通讯、金融等重要行业应用广泛,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提高了运营的效率。便利和效率的背后是庞大的IT设施与信息系统持续的运转。如何做好IT运行维护与管理是IT管理者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即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被广泛运用于IT服务管理中,运维管理作为IT服务中重要的部分同样适用于ITIL思想作为指导。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了目前企业中IT管理者在运维管理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继而引入ITIL的管理方法论。通过学习国内外各行业对ITIL的应用现状和案例,总结经验,并以PC保险公司为例,通过用户调查找出满意度最低的事项,继续深挖找出运维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与ITIL的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实际需求提出优化方案。在企业的ITIL实践上,以往研究未针对IT运维管理采纳ITIL方法的满意度进行案例调查,本优化方案源于对企业的运维管理现状进行调查,重点聚焦于对用户满意度较差的ITIL运维流程进行改进,有利于完善运维管理体系,降低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隐患与风险,达到提升运维管理水平的效果,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和实践价值所在。
周琦[5](2020)在《城市创意产业区的空间集聚度及组织驱动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意产业是构成国家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作为推进城市产业区域建设的新趋势和新方向,在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强化产业空间驱动效应、实现深层次区域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的指标关联系统十分复杂,它成功借鉴了经济地理及管理工程的研究成果,高度融合了空间经济、创意文化、集聚扩散、企业组织等创新指标,持续强化了城市区域空间战略的产业管控。虽然国内外相关学者注重分析产业空间集聚下组织关联的特征,但在城市创意产业空间战略研究领域,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与驱动效应、影响因素之间的指标体系是部分缺失的。所以,完善城市空间集聚指标创新体系,完善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可视化,对促进产业组织管理、营造创意空间环境、保障创意产业高效运转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拓展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的可视驱动系统具有创新意义。论文研究的目标是构建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驱动创新体系。基于多因素理论模型指标,提出区域空间动态集聚轨迹算法(Density-Based Interest Spatial Clustering of Path,DBICP),并与计算机浏览器共建聚类可视化图像,为城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首先,根据文献资料分别从组织驱动和影响因素两个层面提取指标,建立空间集聚的关联框架,构建结构方程,形成初级理论模型。其次,进行实证检测,深入剖析了驱动效应与影响因素的强弱关联性,完善了多因素空间集聚模型。再次,基于理论模型创建了DBICP算法,对上海全域进行寻优求解。最后,基于卡口数据和浏览器策略进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动态可视化图像。本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内容是概念简述及文献综述(第一、第二章)。主要是绪论、描述背景、评述进展、阐述相关概念。对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演化、创意产业空间重构、空间影响因素、组织驱动效应等进行文献综述,找到研究的理论位置及问题症结,提出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构建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内容是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度、影响因素、驱动系统指标框架的建立(第三章)。首先,基于扎根理论对创意产业区空间影响因素和驱动效应进行质性研究,利用文献调查、量表访谈、问卷调研等方法,借助QSR NVi Vo12进行程序转译统计,基于AMOS构建了结构方程,形成了驱动效应和影响因素的指标框架。其次,基于耦合理论将其指标进行层级划分,得出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初级多因素理论模型。第三部分内容是模型验证及完善(第四章)。首先,基于赫芬达尔指数、就业人数以及产值区位熵进行测度分析,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结合TOPSIS算法选取空间集聚度对影响因素的七项关联性指标。其次,实证了驱动效应对影响因素指标的相关性,完善了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多因素理论模型。第四部分内容是模型求解及应用(第五章)。首先,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区域寻优,用GA遗传算法以较快的全局寻优能力搜寻到满意区域。其次,采用空间聚类DBICP算法得到空间集聚线性轨迹图。第五部分内容是图像输出(第六章)。首先,基于新算法的代码与计算机浏览器代码进行交互转译,在CANVAS容器中实现3D动态模拟,进一步挖掘空间集聚簇群在数值和语义上的驱动模式。其次,把集聚图像BubbleSet和ARCGIS进行地理视图叠合,最终实现了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动态可视化。以上海市为例,普陀区、浦东新区、徐汇地区的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聚类模式,并相应提出了分摊、均布、虹吸的管控策略,是对多因素理论模型的应用。第六部分内容是结论展望(第七章)。凝练论文主要观点,展望研究前景,提出城市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发展创新驱动路径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大数据动态图像的集聚方法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借鉴价值。论文的研究结论是构建了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多因素模型,根据模型中的指标,利用影响因素指标中车流量动态数据和其他静态面板数据,进行了动态聚类的DBICP算法优化,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再通过计算机浏览器媒介生成了上海市创意产业区域动态集聚可视图像。体现出地理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主要贡献和价值在于,(1)针对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提出了一种综合可视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7项创意空间指标选取、4000余条卡口地理定位选择、2项算法测试、3套Bubble-set初步轨迹视图、3组Canvas动态模拟时序视图和E-charts空间动态局部视图。(2)采用上述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普陀区、徐汇区3大区域内的创意产业地标进行检测,表现区域创意产业的集聚度比重大约占卡口检测量的30%,平均移动轨迹4.88km,区域集聚度量值0.84,动态集聚评价指数5.01,证实了方法的实用有效。(3)对城市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进行归纳,提出了分摊、均布、虹吸的管控响应策略。丰富了城市经济地理可视化与测绘信息管控服务领域,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论文的创新点,(1)定性定量梳理了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指标资料,建立了驱动系统和影响因素指标的关联框架。在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基本概念界定以及对其内涵的区域经济学原理、管理科学模型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的概念理解。尝试构建了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的研究逻辑构架,并根据广义的驱动效应下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运用扎根理论和耦合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创意产业区的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解构和重构,得到创意产业区空间影响因素的十四项要素指标和驱动效应的六项指标,形成了空间集聚度——驱动效应——影响因素的指标关联构架,构建了城市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的初级多因素理论模型。具有较强的学科前沿性与理论创新性。(2)实证探究了创意产业关联框架下指标强弱相关性,拓展了多因素理论模型中各指标的应用范畴。利用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测度分析和Topsis算法,实证检验了该模型空间集聚的相互作用机理。多因素理论模型显示了城市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的构成要素与驱动效应的动态关系。并从十四项影响因素指标中选取了七项强相关作用指标,完善了多因素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指标间的相互作用符合空间集聚指标的多功能区间函数描述,体现了城市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下的演化规律。(3)基于多因素理论模型指标提出空间动态集聚DBICP算法,实现了创意产业空间动态集聚可视化的有效途径。说明了多因素理论模型在城市区域可视化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基于Matlab程序代码与JavaScript代码进行后台交互。在浏览器层面对权重信息进行赋值。在CARVAS、ARCGIS中展现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效果。最终导入E-CHARTS浏览器,生成大数据动态可视化动态图像,表现出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为国家完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区建设提供了从理论到技术操作的依据,具有较强的学科开拓性与学术创新性。对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区域、创意发展以及政策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还可以对城市工程管控、规划决策实施和经济建设实践提供驱动支持。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促进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与驱动系统的创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张子姝[6](2020)在《基于本体的虚拟旅游社区用户画像研究 ——以马蜂窝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此为基础和媒介的社交媒体的推广和普及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尤其是虚拟社区,其已经在居民的生活中受到广泛的认可和青睐;信息及数据的聚集为公众创造了一个样式多、内容丰富的知识学习氛围,在这种条件下,能够实现公众对信息和数据的相互交流和交换。此外,虚拟社区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旅游业的形式,对信息提供者自身需求的满足和信息使用者最终完成用户信息的收集。随着虚拟社区的不断发展,其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用户在虚拟社区内进行旅游咨询时,虚拟旅游社区自动会增加许多大量的内容信息,对潜在的一些游客造成了严重的干扰,系统能够对用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对用户实施自动划分类别,主要目的是能够根据类别为用户提供其需要的或者可能产生兴趣的信息内容。本体构建这一建模工具是语义系统当中的一种建模方法,在知识相关体系建构领域应用的较为广泛。为了达到对用户信息建构及其分析的准确性和方法便捷性的目的,笔者充分利用数据调研和本体建构相结合的方式对信息用户的画像进行论述,帮助旅游虚拟社区经营者向用户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旅游者能够有效地利用群体智慧制定更加合理和个性化的旅行决策。在本研究中,笔者深入探讨了旅游行业当中虚拟社区的引入和用户画像的相关理论及其二者的相关性,探究旅游虚拟社区的应用研究,对用户画像这一较为新颖的构建模型方式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将这一建构模型的方法应用于虚拟社区当中的一些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具体使用建议。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本文作者主要是对旅游领域进行研究,以本体的构建为原则和实现目标,通过对需求的分析,对旅游的本体进行搭建。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和国家行业标准对术语的约束规则和关系定义的基础上,从本体自身出发,在设计本体中需要包含类、类的结构和类的属性等关系、要素、公理。通过本体编辑工具protege进行本体建模工作。然后经过数据爬取,对收集到的相关文字材料使用中文分词的方式先处理筛选后,借助加权改进算法对最初词语的特征值进行整合调整并计算新特征词的权重。将调整改良之后的新特征值用于画像的生成,使画像能够反映文本的重点。在本论文中,笔者对传统的算法进行了结合实际的改良生成了抽取改进算法,并将其用于用户画像结构中。且选取了虚拟社区发展中比较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马蜂窝”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在文本分词,获取新词和概念等的前提,生成了一个马蜂窝的用户画像。本文通过个性化的推荐中的应用,并且使用基于余弦相似度推荐算法,主要是在基于用户画像的研究。这种计算方式可以实现根据用户的相似程度对其进行类别的分类,并分析其相似群体内部较为一致的兴趣并给出分析结果及推荐内容。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应用文本建构的模型能够根据用户的画像进行有效的划分,这种类别的划分能够帮助使用者更加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关信息。
姜川[7](2020)在《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加快,我国城市垃圾产量逐年递增,垃圾围城现象愈发严重。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置垃圾分类桶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然而现有的垃圾分类回收设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下,并且人们对垃圾分类认识度、参与度不高,致使我国的垃圾分类实行至今仍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该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回收机控制系统、Android大屏系统、用户微信小程序、回收员微信小程序、后台管理系统。回收机控制系统用于回收机的监控以及数据采集,涉及回收机投口和箱门的开闭控制,垃圾重量、容量、温度等传感数据的采集;Android大屏系统用于人机交互以及相关信息展示,主要提供了回收机工作参数设置、垃圾投递业务、垃圾回收业务、广告宣传等功能;用户微信小程序服务于用户,主要提供了附近回收机查找、扫码投递、垃圾投递记录查询、环保金展示等功能;回收员微信小程序服务于回收员,主要提供了扫码回收、回收机状态查询、回收记录查询等功能;后台管理系统主要提供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通过该系统的运作,实现对垃圾分类设备的智能化监控以及相关数据采集,提高了现有垃圾分类回收设备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程度,同时本系统引入了垃圾投递奖励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同时,针对目前上海市实行的四分类垃圾分类标准存在垃圾所属类别辨别困难的问题,本文对自动问答系统在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自动问答系统。通过此问答系统实现对垃圾所属类别问题的回答,进而指导人们正确地分类投递垃圾。本文首先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其次简要介绍了系统开发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Android技术、微信小程序技术、Spring Boot框架技术、Nginx和Tomcat技术、My SQL数据库技术、Redis数据库技术;然后对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业务流程、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进行了深入的需求分析;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完成了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通讯接口设计;根据系统的总体设计,给出了系统各部分主要功能实现过程,包括回收机控制系统软硬件实现、Android大屏系统实现、用户微信小程序实现、回收员微信小程序实现以及后台管理系统实现。最后,通过功能测试和压力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用性与稳定性。此外,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问系统应用研究上,我们给出了相关背景及方法介绍、自动问答系统构建过程,并且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实验。为了验证CNN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将CNN模型和传统机器学习模型进行了文本分类对比实验,最终结果表明采用CNN模型构建的自动问答系统准确率到达88.6%,高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问答准确率,从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罗平[8](2019)在《基于微信小程序的K12在线教育助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互联网+”在各个行业中不断衍生发展。“教育+互联网”帮助改变着知识分享和接受教育的方式,在线教育与在线辅导正在飞速地被K12阶段的家长和学生群体所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助学系统也需要同步发展。微信小程序作为微信生态下的新物种,支持接近原生App的功能,并满足教育沟通时的需求。搭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K12在线教育助学系统,满足现阶段作业需求的同时,降低对移动设备的硬件条件,减少环境和条件限制,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可拓展性,保证了助学系统的持续发展。基于微信小程序的K12在线教育助学系统设计与实现,结合某一对一在线辅导平台的产品生态,聚焦微信小程序在作业考试助学方面的应用。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的助学系统能契合教育交流时的社交传播和沟通方便的需求,对在线教育助学系统载体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意义。论文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将整个系统分为教育助学的微信小程序及其相关后台管理系统两部分。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为小程序登录模块、任务中心模块、自主学习模块、错题本模块、个人中心模块和后台数据管理模块。系统借助Spring Boot+My Batis开发框架进行后端开发。前端搭建分别应用微信小程序前端原生MINA框架和Vue框架进行开发。最后借助软件测试方法和专业测试工具JMeter对系统功能完成测试。系统的微信小程序端和后台管理系统的功能基本实现,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整个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同时在性能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保障。针对在线教育助学的需求,系统给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案,配合着一对一在线辅导,辅助监督教学过程,帮助提升教学效果。
曹智[9](2019)在《基于SSM框架的企业人事管理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企业现代化管理意识的提高和信息化时代全面发展,企业的人事资源管理体系在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互联网行业还未像现在这样普及之前,早期的人事管理事务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量在较大范围内的分布,人事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具体业务增多,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传统的人工管理、维护和检索等事务无法正常实施。事实上不同的企业管理方式不一样,没有一套通用的解决方案,无法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快速做出功能的迭代。为方便企业对不同地区子公司的管理、从技术上解决传统人事管理方式的弊端,降低工作中出错的可能性,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对人事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精准管控数据和指标。鉴于此需求,本文将尽可能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实现一个人性化的人事管理系统,给企业大规模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一个技术服务平台,尽量解决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难题。本文将首要分析已有的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背景和发展状况,系统地分析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用户和不同用户的具体工作内容。而后对系统的各种特性进行叙述,并进行对应模块的功能开发。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拓展性,为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提供软件基础,同时兼顾后台业务与前台界面的友好设计,展示动态的系统使用效果,尽量满足所有用户人事管理业务中的工作需求。在此工作后,本文将对不同功能的实际实现进行效果展示。本文所设计的人事管理系统其开发过程以及具体的功能实现具体如下:人事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进行设计分析、不同用户角色需求分析、人事信息管理模块设计、指纹考勤管理用例设计、主要操作流程图的设计。首先,系统使用MySQL数据库以及Tomcat7应用服务器作为容器,结合系统数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数据的分数据库存储、读取结构类型,对人事信息的保密性以及数据的完整度进行对应的设计。然后,在系统的实现阶段引入了SSM框架,实现整个人事管理考勤系统的功能。最后,通过软件测试完成系统开发初期的预定目标,实现基于SSM框架的企业人事管理考勤系统。通过系统需求的调研,以现有技术手段为支撑,构建本文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考虑到企业对员工考勤的要求,以及站在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本人改进了现有的人事管理系统,创新点列举如下:1)本文将在人事管理系统中引入当前热门智能算法-改进的ID3算法分析员工满意度,通过员工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员工分析数据,使用改进的ID3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2)本文针对于大型企业这种分散的数据库组成的管理系统,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对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管理。3)本文将指纹打卡仪嵌入至人事管理系统,对企业员工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并在管理系统内以可视化的模型进行展示,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管理的效率。
董晓巍[10](2019)在《基于工作流的某部队协同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这几年,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演进和深入,能更好帮助人们完成办公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截止2018年底,部队内部的财务、人事和办公的协同系统需要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因此,部队协同办公系统已经成为了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由于部队内部各项管理的极其特殊,故需要定制开发相关协同办公系统。本研究中的协同办公系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可用性,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壮性,支持部队官兵能够同时在线操作,同时更要支持处于不同办公地点的官兵进行协同办公和管理等。本系统采用了B/S的模式,整合了Structs+Spring+Hibernate三个开源框架,完成了对部队官兵信息、部队公文信息管理、部队审批工作流程、部队行政管理、部队组织结构管理、协同管理系统管理等六个功能。整个协同办公系统拟采用三层模型,分别是展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管理层。课题设计了协同办公系统的数据库,进行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和表结构设计。对协同管理系统数据库的E-R图进行详细的设计,对用例图中的数据流进行总结,采用类图和序列图的方式对系统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实现。在协同办公系统测试阶段,本文制定详细的测试用例,给出功能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步骤,测试环境和详细的测试用例。此外,还采用了JMeter自动化测试软件,同时,给出相关的测试结果。总结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几点工作:(1)帮助某部队建立在线协同办公系统,研究了系统的建设过程,为其他类似系统提供参考。(2)帮助部队建立在线协同办公系统的数据库。(3)对部队协同办公系统开展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4)测试部队协同办公系统的相关功能,并进行相关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用例进行探讨。部队协同办公系统的创新意义在于可以帮助部队提供统一化的协同管理,对部队的队伍建设的实时性和有效性进行提升,破除了部队协同办公建设管理的传统模式,让部队管理模式更趋向自动化。
二、国外适用于图书馆业务的市售微型机软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适用于图书馆业务的市售微型机软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智能交通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车辆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大纲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研发理论与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系统研发理论 |
2.2.1 磁阻效应的基本理论 |
2.2.2 面向对象编程理论 |
2.3 系统研发的关键技术 |
2.3.1 传感器技术 |
2.3.2 无线传输技术 |
2.3.3 抗干扰技术 |
2.3.4 J2EE平台技术 |
2.3.5 数据库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引言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
3.2.2 系统硬件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3 软件运行环境需求分析 |
3.2.4 系统软件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可行性分析 |
3.3.2 性能分析 |
3.3.3 系统数据库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设计 |
4.2.1 系统的整体设计 |
4.2.2 系统的网络设计 |
4.3 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4.3.1 系统硬件设计 |
4.3.2 系统软件设计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E-R图 |
4.4.2 数据表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引言 |
5.2 系统硬件模块的实现 |
5.2.1 基于AMR传感器的终端感知模块的实现 |
5.2.2 硬件系统网络模块的实现 |
5.3 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软件部分的实现 |
5.3.1 软件登录功能 |
5.3.2 基础信息管理功能 |
5.3.3 前端设备管理功能 |
5.3.4 图表可视化管理功能 |
5.3.5 交通智能分析管理功能 |
5.3.6 系统管理功能 |
5.4 系统测试 |
5.4.1 测试环境 |
5.4.2 硬件和软件功能测试 |
5.4.3 软件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ITIL方法对PC保险公司IT运维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实践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2 PC保险公司IT运维管理现状 |
2.1 PC保险公司信息技术部基本情况 |
2.1.1 PC保险公司信息技术部组织架构现状 |
2.1.2 PC保险公司信息技术部IT架构 |
2.2 PC保险公司运维管理现状 |
2.2.1 运维服务流程框架 |
2.2.2 运维人员岗位安排 |
2.2.3 运维知识管理 |
3 PC保险公司IT运维管理问题分析 |
3.1 PC保险公司IT运维服务满意度调研 |
3.1.1 满意度调查方案设计 |
3.1.2 满意度调查结果 |
3.2 PC保险公司IT运维管理问题分析 |
3.2.1 服务台管理问题分析 |
3.2.2 事件管理问题分析 |
3.2.3 知识管理问题分析 |
3.2.4 发布管理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PC保险公司IT运维管理优化方案 |
4.1 服务台改进 |
4.1.2 服务台流程优化 |
4.1.3 服务台人员职能 |
4.1.4 服务台运营管理 |
4.2 事件管理优化 |
4.2.1 回顾验证 |
4.2.2 建立事件分级与升级机制 |
4.2.3 强化事件处理效率 |
4.3 知识管理优化 |
4.4 发布管理优化 |
4.4.1 发布管理流程优化 |
4.4.2 升级管理过程管控 |
4.5 本章小结 |
5 PC保险公司IT运维管理优化方案实施 |
5.1 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 |
5.2 优化方案持续改进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及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PC公司IT运维服务满意度问卷 |
致谢 |
(5)城市创意产业区的空间集聚度及组织驱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度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化理论及方法 |
2.1.1 空间集聚指标化简介 |
2.1.2 指标类耦合概念分类 |
2.1.3 空间集聚度测算方法 |
2.1.4 BP神经网络模型简述 |
2.1.5 SWARM群智能算法 |
2.2 城市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度相关概念 |
2.2.1 空间集聚的发展缘起 |
2.2.2 空间集聚的概念特征 |
2.2.3 空间集聚的概念认知 |
2.3 创意产业区空间影响因素的研究动态 |
2.3.1 影响因素的概念 |
2.3.2 影响因素的识别 |
2.4 创意产业区组织驱动效应的研究评述 |
2.4.1 组织驱动的概念及特点 |
2.4.2 创意产业组织驱动 |
2.4.3 驱动系统的概念 |
2.4.4 驱动效应的识别 |
2.4.5 驱动效应的机制 |
2.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3章 创意产业区集聚度、影响因素及驱动关系研究 |
3.1 研究前提 |
3.2 系统流程 |
3.3 调研数据来源 |
3.3.1 客观数据 |
3.3.2 访谈设计 |
3.4 扎根过程分析 |
3.4.1 初始译码的设计 |
3.4.2 开放式编码设计 |
3.4.3 主轴编码的解析 |
3.4.4 选择性编码设计 |
3.4.5 扎根的识别结果 |
3.5 扎根结果检验 |
3.5.1 描述性统计 |
3.5.2 信度检验 |
3.5.3 效度检验 |
3.6 结构方程分析 |
3.6.1 驱动效应与影响因素的关联构建 |
3.6.2 综合驱动效应检验 |
3.7 空间集聚度初级耦合模型建立 |
3.7.1 耦合内涵及特点 |
3.7.2 耦合类型的假设 |
3.7.3 耦合关系及指标框架建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度的驱动效应实证研究 |
4.1 空间集聚度的测量方法 |
4.1.1 数值选取 |
4.1.2 指标筛选 |
4.2 空间集聚度测算分析 |
4.2.1 就业区位熵LQ1测算 |
4.2.2 产值区位熵LQ2测算 |
4.2.3 赫芬达尔指数HHI测算 |
4.3 空间集聚度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TOPSIS模型实证分析 |
4.3.2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分析 |
4.3.3 面板数据模型平稳性检验 |
4.3.4 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分析 |
4.4 驱动效应对影响因素的计量与验证 |
4.4.1 面板模型的构建检验 |
4.4.2 实证结果的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5.1 研究结果 |
第5章 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度的驱动机制应用研究 |
5.1 空间集聚度的多因素理论模型求解应用 |
5.2 基于BP-GA神经网络下遗传算法的空间寻优 |
5.2.1 BP神经网络建模流程 |
5.2.2 BP神经网络指标构建 |
5.2.3 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 |
5.2.4 GA算法优化神经网络 |
5.2.5 GA算法空间寻优求解 |
5.3 基于寻优区域内DBICP密度算法的空间聚类 |
5.3.1 空间集聚数据选取及属性 |
5.3.2 DBSACN算法规则及标记 |
5.3.3 DBSCAN算法改进及优化 |
5.3.4 DBICP空间集聚轨迹迭加 |
5.3.5 DBICP空间集聚初步可视 |
5.4 本章小结 |
5.4.1 研究结果 |
5.4.2 研究结论 |
第6章 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度的驱动机制图像研究 |
6.1 基于DBICP的源JS代码交互实现 |
6.1.1 JS的环境建模 |
6.1.2 JS的代码实现 |
6.2 基于JS实现CANVAS可视化3D效果 |
6.2.1 CANVAS的技术构建 |
6.2.2 CANVAS效果输出及对比 |
6.3 基于CANVAS实现ARCGIS动态地图 |
6.3.1 ARCGIS三维图底加载 |
6.4 基于ARCGIS实现E-CHARTS可视图像 |
6.4.1 E-CHARTS的技术构建 |
6.4.2 E-CHARTS的效果输出 |
6.5 本章小结 |
6.5.1 研究结论 |
6.5.2 政策建议 |
6.5.3 不足之处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BP输入样本原始量表 |
附录二 :空间集聚研究量表附录 |
附录三 :调研问卷 |
附录四 :研究访谈 |
附录五 :代码附录 |
附录六 :JSON和 E-CHARTS的大数据动态代码 |
附录七 :ARC-GIS完整三维代码创建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基于本体的虚拟旅游社区用户画像研究 ——以马蜂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用户画像研究综述 |
2.1.1.1 用户画像国内外研究热点 |
2.1.1.2 用户画像构建方法 |
2.1.2 虚拟旅游社区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3 本体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3.1 本体的研究现状 |
2.1.3.2 本体的应用领域 |
2.1.3.3 本体的构建原则 |
2.2 相关概念 |
2.2.1 虚拟旅游社区的概念 |
2.2.2 用户画像的概念 |
2.2.3 本体的概念 |
2.3 理论基础 |
2.3.1 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 |
2.3.2 个性化推荐 |
第3章 旅游本体的构建 |
3.1 旅游本体的内涵 |
3.2 可复用本体选择 |
3.3 确定旅游领域的概念及术语 |
3.4 定义类和类的层级结构 |
3.5 定义类的属性 |
3.6 定义本体中的关系 |
3.7 Protégé形式化描述本体及其结构 |
第4章 基于旅游本体的马蜂窝用户画像构建 |
4.1 基于旅游本体的马蜂窝用户画像模型 |
4.2 马蜂窝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
4.2.1 马蜂窝数据的采集 |
4.2.2 马蜂窝数据的预处理 |
4.3 画像特征抽取阶段 |
4.3.1 初始特征权重赋值 |
4.3.2 基于旅游本体的特征改进算法 |
4.4 用户聚类与用户画像生成 |
第5章 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推荐 |
5.1 基于用户画像的推荐算法 |
5.2 基于用户画像的推荐实证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垃圾分类回收现状 |
1.3.2 国外垃圾分类回收现状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物联网技术 |
2.2 Android技术 |
2.3 微信小程序技术 |
2.4 服务端技术 |
2.4.1 Spring Boot框架 |
2.4.2 Tomcat与 Nginx服务器 |
2.5 数据库技术 |
2.5.1 MySQL数据库 |
2.5.2 Redis数据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业务流程分析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回收机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2 Android大屏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3 用户微信小程序功能需求分析 |
3.2.4 回收员微信小程序功能需求分析 |
3.2.5 后台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系统的安全性 |
3.3.2 系统的响应时间 |
3.3.3 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
3.3.4 系统的可扩展性 |
3.3.5 系统的可维护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2.1 回收机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
4.2.2 Android大屏系统功能设计 |
4.2.3 用户微信小程序功能设计 |
4.2.4 回收员微信小程序功能设计 |
4.2.5 后台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4 通讯接口设计 |
4.4.1 串口通讯协议设计 |
4.4.2 网络通讯接口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5.1 系统开发工具及环境 |
5.2 回收机控制系统实现 |
5.2.1 硬件系统实现 |
5.2.2 软件系统实现 |
5.3 Android大屏系统实现 |
5.3.1 垃圾投递业务模块实现 |
5.3.2 垃圾回收业务模块实现 |
5.4 用户微信小程序实现 |
5.4.1 用户回收机模块实现 |
5.4.2 投递记录模块实现 |
5.5 回收员微信小程序实现 |
5.5.1 回收员回收机模块实现 |
5.5.2 回收记录模块实现 |
5.6 后台管理系统实现 |
5.6.1 设备管理模块实现 |
5.6.2 数据分析模块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问答系统应用研究 |
6.1 背景及方法介绍 |
6.2 自动问答系统构建 |
6.2.1 系统分析 |
6.2.2 文本分类 |
6.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6.3.1 实验数据集 |
6.3.2 实验环境及参数 |
6.3.3 实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功能测试 |
7.2 压力测试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论文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微信小程序的K12在线教育助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系统相关技术 |
2.1 后端开发技术 |
2.2 前端开发技术 |
2.3 数据库相关技术 |
2.4 遗传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在线教育助学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功能性需求 |
3.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4 在线教育助学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在线教育助学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5.3 系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SSM框架的企业人事管理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人事管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1.2.1 国内发展状况 |
1.2.2 国外发展状况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
1.5 系统开发的实际意义 |
第二章 系统开发技术分析 |
2.1 系统架构分析 |
2.1.1 C/S架构 |
2.1.2 B/S架构 |
2.2 SSM框架技术分析 |
2.3 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分析 |
2.4 指纹识别算法原理与实现 |
2.4.1 指纹识别原理及方法 |
2.4.2 指纹采集方法及保存 |
2.4.3 指纹图像预处理 |
2.4.4 指纹图像特征提取 |
2.4.5 指纹图像特征匹配 |
2.5 多数据库分析 |
2.6 ID3 算法分析 |
2.7 Java EE技术分析 |
2.8 MyEclipse开发平台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事管理系统分析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3.2.1 经济可行性分析 |
3.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3.2.3 操作可行性分析 |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1 功能需求 |
3.3.2 性能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事管理系统设计 |
4.1 系统整体设计 |
4.1.1 系统结构设计 |
4.1.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1.3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1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
4.2.2 员工功能模块设计 |
4.2.3 信息发布模块设计 |
4.2.4 分公司员工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4.2.5 部门经理管理模块设计 |
4.2.6 指纹打卡模块设计 |
4.3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的分片设计 |
4.3.2 数据的分布设计 |
4.3.3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
4.3.4 多数据库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SM框架的企业人事管理考勤系统实现 |
5.1 用户登录模块 |
5.2 员工功能模块 |
5.3 信息发布模块 |
5.4 分公司管理员员工信息管理模块 |
5.5 部门经理管理模块 |
5.6 指纹打卡模块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2 软件测试原则 |
6.3 软件测试流程 |
6.4 软件功能测试内容 |
6.4.1 系统功能测试 |
6.4.2 系统集成测试 |
6.5 测试结果分析总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工作流的某部队协同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技术介绍 |
2.1 MVC开发模式 |
2.2 开发框架概述 |
2.3 MySQL数据库 |
2.4 软件建模思想 |
2.4.1 领域建模 |
2.4.2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协同办公系统功能需求 |
3.1.1 用户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
3.1.2 公文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
3.1.3 行政办公模块功能分析 |
3.1.4 工作流程模块功能分析 |
3.1.5 组织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
3.1.6 系统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
3.2 协同办公系统非功能需求 |
3.2.1 运行环境约束 |
3.2.2 错误处理需求 |
3.2.3 性能要求 |
3.2.4 可靠性要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概要设计 |
4.1 系统总体的设计原则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系统架构设计 |
4.2.2 物理网络结构设计 |
4.3 SOFA应用架构 |
4.3.1 扩展点设计 |
4.3.2 领域建模 |
4.3.3 分层设计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系统数据库逻辑设计 |
4.4.2 数据库表设计 |
4.5 安全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总体功能设计 |
5.3 用户管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4 公文管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5 行政办公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6 工作流程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7 组织管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8 系统管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 |
6.1 系统功能测试 |
6.1.1 测试环境说明 |
6.1.2 测试目的 |
6.1.3 测试方案 |
6.2 功能测试用例 |
6.3 系统性能测试 |
6.3.1 性能测试具体方案 |
6.3.2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国外适用于图书馆业务的市售微型机软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2]车辆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雷灵慧.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基于ITIL方法对PC保险公司IT运维管理优化研究[D]. 李翔.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5]城市创意产业区的空间集聚度及组织驱动系统研究[D]. 周琦. 东华大学, 2020(01)
- [6]基于本体的虚拟旅游社区用户画像研究 ——以马蜂窝为例[D]. 张子姝. 吉林大学, 2020(08)
- [7]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姜川.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8]基于微信小程序的K12在线教育助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罗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基于SSM框架的企业人事管理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曹智.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10]基于工作流的某部队协同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D]. 董晓巍.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