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毒毛旋花子甙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邓宏中[1](1976)在《毒毛旋花子甙生产工艺的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毒毛旋花子甙-K,是从羊角拗种子中提取得到的白色或微黄的不定型粉末,味苦,易溶于水和醇,它是一种含强心甙的混合物,K-毒毛旋花子甙,K-毒毛旋花子次甙-β和糖芥甙为其主要成分。目前,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点是:需使用乙醚和醋酸铅,且最后的产品收率低(为原料所含有效成分的20~25%)。据分析,产品损耗主要在氢氧化铅水溶液的纯化和乙醇—氯仿溶液在氧化铝上吸附这二步工序上。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作者进行了工艺改进。改进的结果:提取液蒸去乙醇后的残液,采用丙酮处理,革掉了纯化水溶液和沉出皂甙所需的乙醚,省去了处理水溶液所用的铅盐及用碳酸氢钠去除残存铅离子的操
林克勤[2](1983)在《铃兰毒甙生产工艺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铃兰毒甙为速效性强心甙,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作用与毒毛旋花子素相似。国产铃兰毒甙生产工艺系由中国科学院林土所生物分所植化组利用野生植物铃兰(Conva-laria keiskei Miq)提取铃兰毒甙经多年研究获得成功,工艺流程如流程图2。获得铃兰毒甙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和附医院临床观察确定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原科研单位于1969年将其科研成果于一面坡制药厂移植投产,铃兰毒甙的投产、为国内填补空白。其产品投产后认为工艺流程还存在不足,如工艺流程较繁,铃兰毒甙结晶时间长,生产周期不好控制、为更适应生产,对工艺有再改进提高的必要。
陈芳[3](2012)在《HACCP体系在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药注射剂由于发展时间短,成分复杂,引起其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涉及原料、生产和临床使用的各个环节。建立一套完整而有效的管理系统,保障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是中药注射剂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标。2008年4月24~25日,备受关注的“高风险品种系列研讨会—中药注射剂风险管理研讨会”召开,推进企业对于中药注射剂风险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推进企业“药品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建立中药注射剂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应仅局限于管理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也应该关注中药注射剂原料生产、患者和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环节,只有把风险意识落实到中药注射剂的各个环节才可取得最佳效果。中药注射剂应建立全面的、系统的质量风险管理体制。通过促进质量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本文从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理论入手,对比研究了欧美和我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已上市中药注射剂的管理现状及风险因素,通过政策、技术、经济等层面分析了 HACCP用于已上市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管理的可行性,最后建立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管理的HACCP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概论。通过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和我国药品风险管理现状的比较分析,总结在我国推行药品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介绍了质量风险管理工具HACCP用于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流程。(2)HACCP概述。介绍了 HACCP的概念、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基本原理,HACCP实施的现状。比较分析了 HACCP与GMP、SOP的区别与联系。(3)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风险管理。介绍了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和中药注射剂的管理现状,分析了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风险因素,提出了中药注射剂的风险控制策略。(4)详细论述了 HACCP用于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别从政策、技术、经济三个层面论述了 HACCP用于中药注射剂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借鉴了HACCP在其他行业中的经验和取得的效果。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实施HACCP体系的必要性。阐述了 HACCP用于中药注射剂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5) HACCP体系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将HACCP的七个基本原理用于中药材种植、生产过程中,分析中药材种植、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建立HACCP计划表,确定关键控制点、控制限值,确定监控对象、监控方法、监控频率和实施监控的人员,确定验证方法,确定确定需要保存的记录和文件。(6)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HACCP体系的建立。首先进行HACCP管理体系的预先步骤——组建HACCP小组、产品描述、确定预期用途和适用患者、描绘生产流程图、流程图现场确认;然后结合HACCP的基本原理,对中药注射剂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监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体系、关键控制点失控时采取的纠正措施、证实HACCP体系有效运转的系统以及保持记录的系统。(7)HACCP体系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的应用。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流程,分析各环节的潜在危害,以决策点判断树为基础,确定临床使用中的关键控制点,据此建立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HACCP计划表。通过在中药材生产、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建立HACCP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中药注射剂原料、生产、使用中的风险因素,从原料、生产、储存、使用等多个环节加强质量管理,才能提高我国中药注射剂整体风险管理水平,避免中药注射剂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
马军刚[4](2002)在《有机概念图和泡沫分离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首次将有机概念图理论和泡沫分离技术应用到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和分离上,是对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重大改进,并具有普遍适用意义和指导作用。 有机概念图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计算中药有效成分的有机性值与无机性值,从而确定其在有机概念图各性状区的分布。通过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与有机概念图之间的关系,可以验证许多中药有效成分的性状,并能够很好地解释几味常用中药的分离提取、剂型设计及复方配伍等问题。另外,根据常用中药在有机概念图中的分布,可以推测其他有效成分的性质或者进行药物筛选。 泡沫分离技术主要是根据中药中含有蛋白质、皂甙类等表面活性剂的性质,进行浓缩和分离中药有效成份的一种简便新型的分离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泡沫分离技术对浓缩和分离甘草酸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娄子洋[5](2007)在《中药注射剂的化学物质基础与全程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注射用双参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注射剂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化学成分入手,以注射用双参中两味药材所含生物活性成分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前处理条件的系统研究,确定了丹参与人参两味药材、中间体和注射剂中多种化学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两味药材中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分离和分析,通过对色谱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液相分离分析条件。结合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对两味药材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利用离子阱质谱初步解释了各类主要成分的质谱碎裂规律。在对两味药材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与结构解析的基础上,确定各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学物质,制作中药材、中间体与注射剂的指纹图谱,从而达到对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控制。本文主要分以下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注射用双参及相关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定性鉴别与分析实验中分别对丹参与人参药材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优化,对于丹参以已有的七个对照品为指标,考察了影响丹参药材提取效率的各个因素,包括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提取溶剂,提取次数等,最终确定采用70%的甲醇提取。人参通过比较各提取方法,最终采用药典方法提取人参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然后对其液相条件进行系统考察优化以确定最佳的分析检测条件,使各色谱峰都达到较好的分离。HPLC-DAD色谱图显示丹参药材色谱图中,共有40个明显的色谱峰被分离,人参药材色谱中有42个明显的色谱峰被检测到;借助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各化学物质质核比的精确分辨能力,得到丹参中40个成分和人参中42个成分的精确分子量,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定性。然后利用离子阱技术对各同分异构体进行多级裂解分析,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结构式。结果显示丹参的主要特征性成分为酚酸类和二萜醌类成分。其中酚酸类成分极性较大,在色谱图上首先出峰,集中在018min,而二萜醌类成分极性较小,在色谱图上后出峰,保留时间集中在1830min。人参的主要特征性成分为人参皂苷。丹参的两类成分在离子阱上分别显示出不同的裂解规律。丹参中酚酸类成分呈现单体、二聚体或多聚体等,大多数酚酸类成分为丹参素,咖啡酸单体的聚合物,所以其裂解图谱时显示出信号较强的的去丹参素、咖啡酸的碎片离子;二萜醌类成分的基本结构母核相同,因此在其多级裂解图谱上,具有共同的碎片裂解特点,如均易失去15,28,44,形成去甲基,羰基,羧基的碎片离子。人参中主要特征性成分为人参皂苷类,据文献报道人参中人参皂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原人参二醇型,原人参三醇型和齐墩果烷型。三种人参皂苷在离子阱上显示出各自明显的裂解规律。负离子模式下,易形成分子离子,较少形成碎片离子;正离子模式下,三种人参皂苷显示出各自特征性的碎片离子,如原人参二醇型具有m/z 443,425,407的碎片离子,其中407的碎片离子信号最强;原人参三醇型具有m/z 441,423,405的碎片离子;齐墩果烷型显示出m/z 439的碎片离子。在对两味药材中各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药材、中间体和制剂进行化学成分归类定性,并结合其临床应用和药理学研究结果,确定其各个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学物质,为指纹图谱的制作提供可靠依据。为采用质谱法对中药材、中间体及注射剂中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和质量控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第二部分注射用双参药材、中间体、制剂的指纹图谱研究在对药材、中间体、制剂分别进行了定性鉴别和结构确证的基础上,对色谱图中各共有峰进行成分明确化分析。在对中药材、中间体和注射剂中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HPLC-DAD, HPLC-TOF-MS, HPLC-MSn三种分离分析技术,以HPLC-DAD为主,HPLC-TOF-MS, HPLC-MSn为辅,HPLC-TOF-MS,HPLC-MSn二种技术用于各成分的定性鉴别,确定其共有峰所代表的化学物质,以HPLC-DAD为主,制作指纹图谱。利用HPLC分别建立了丹参与人参药材不同批次的指纹图谱,中间体与注射剂不同批次的指纹图谱,为中药注射剂的指纹图谱研究与全程质量控制提供示范性的研究工作。
邹晓伟[6](2014)在《雪莲细胞培养物成分及新型循环色谱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山雪莲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名贵中药,资源极为稀缺。运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期内获到大量的雪莲细胞培养物,理论上可生成与植物雪莲相同的药效物质,从而成为天然雪莲的替代资源。本文旨在明确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中化学成分,为这种新资源的质量控制及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此外,本文还开发了新制备型循环液相色谱系统(下文称“自制色谱系统”),用于解决雪莲细胞培养物中低含量成分难分离的问题。本文第一部分(第一章)综述了药用雪莲植物以及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这其中包括简单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甾体类等多种化合物,为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同时,综述了色谱仪器的在线前样品处理技术和循环色谱仪器的研究进展,为新色谱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本文第二部分(第二章)对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离鉴定了酚酸、黄酮、木脂素等类型化合物共计41个,研究结果表明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是该细胞培养物中最为丰富的物质。其中,苹果酰-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为新物质,目前在天然植物尚属罕见,因此在分子结构上具有特征性。体外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新物质具有高抗氧化活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针对雪莲细胞培养物中5个代表性物质(即绿原酸、紫丁香苷、1,5-O-二咖啡酰奎尼酸,两种苹果酰-咖啡酰-奎尼酸类新化合物),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为该细胞培养物的质量控制,以及培养工艺的调控提供了参考。本文第三部分(第三~四章)设计了新制备型循环液相色谱系统用于雪莲细胞培养物中低含量成分的分离。与传统仪器相比,该色谱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添加了捕集柱系统,具有在线样品富集、色谱峰捕集、低含量成分富集、循环分离、产品浓缩回收等多种实用性功能,可以以简捷高效的循环分离方法从复杂样品中制备出低含量化合物。本文应用自制色谱系统,建立了雪莲细胞培养物中3个苹果酰-咖啡酰-奎尼酸类新物质的循环分离方法,并以多酚类化合物为模型样品研究了该循环分离方法适用的物质极性范围,实验结果表明中等极性和较弱极性(极性与绿原酸接近或较弱)的化合物适用于该方法分离。作为扩展研究,本文应用该色谱系统从药物水飞蓟素中分离出一种含量在百分之一以下,且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微量杂质。以上实例证明了自制色谱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尤其对天然产物或药物分离领域中的低含量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
黄荣增[7](2005)在《咽速康气雾剂的药学及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咽速康气雾剂是由人工牛黄、珍珠、雄黄、蟾酥、麝香、冰片所组成。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总有效率为100%;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总有效率为90%。此外,该气雾剂对多种呼吸道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该方是集中医理论、现代研究和临床经验为一体的经典组合。 本课题研究是在临床疗效可靠的前提下,从药学及药效学角度对咽速康气雾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把本制剂开发成为更安全、有效的药品奠定了基础。咽速康气雾剂是混悬型三相气雾剂,处方中所含不溶于抛射剂和潜溶剂中的药物制备成均匀分散的混悬型分散体系,采用先进的气流粉碎技术,使微粉粒度均小于10μm,不仅增强分散体系的稳定性,也大大增强了微粉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吸收度,并选用有利于药物稳定的表面活性剂和潜溶剂。对麝香、蟾酥采用无水乙醇提取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切合实际的最佳提取工艺。质量标准方面对本品中所含人工牛黄、珍珠、蟾酥、冰片进行了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研究;对本品中所含麝香进行了气相色谱定性鉴别的研究;对本品中冰片的主要有效成分龙脑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初步确定了其含量限度,并对其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对本品中人工牛黄的主要有效成分胆酸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初步确定了其含量限度,并对其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制订了控制该制剂质量的质控指标;采用室温留样试验法和加速试验法(40℃,75%)对三批中试放大产品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考察研究;药效学方面主要考察了本品的抗炎、免疫、镇痛和抑菌作用。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经筛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处方中人工牛黄、珍珠、雄黄采用先进的气流粉碎技术,使微粉粒度均小于10μm,蟾酥、麝香用无水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5小时,每次加15倍量的无水乙醇,滤过,合并滤液,加入冰片使溶解,再加入人工牛黄、雄黄、珍珠细粉,用无水乙醇稀释,再加入1,2—丙二醇,15%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司盘—80)的无水乙醇溶液,不断搅拌,灌封于特制耐压瓶内,压入抛射剂(二氯二氟甲烷),即得。 质量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成品中所含人工牛黄、珍珠、蟾酥、冰片薄层色谱鉴别色谱斑点清晰,特征性强,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麝香气相色谱鉴别供试品呈现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而阴性对照在相应保留时间处无相应色谱峰。本品含冰片以龙脑计每lml含龙脑(cl。HI:o)应为1.8一2.smg。本品含人工牛黄以胆酸计每耐不低于0.5 omg。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指标. 室温留样稳定性试验和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品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在六个月内均未发生变化,说明本品在二年内质量稳定。 急性毒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咽速康气雾剂小鼠灌胃给药LD,。为81.04士10.379/kg,95%的可信限为71.33一92.069/kg。 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1.咽速康气雾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度有显着地抑制作用,具有抗炎作用;2.咽速康气雾剂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有显着地降低作用,具有抗炎作用;3.咽速康气雾剂能显着提高热板致小鼠疼痛的痛阂值,具有镇痛作用;4.咽速康气雾剂能显着延长腹腔注射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的潜伏期时间和减少疼痛扭体反应的次数,具有镇痛作用;5.咽速康气雾剂能显着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6.咽速康气雾剂能显着抑制2,4二硝基氯苯致小鼠迟发超敏反应,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7.咽速康气雾剂能显着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引起的炎症渗出,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8.咽速康气雾剂对大肠艾希氏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杀菌作用;9.咽速康气雾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引起的体内感染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关键词咽速康气雾剂 质量标准药效学工艺研究急性毒理学
苏薇薇[8](2006)在《中药注射剂的研发方向》文中指出1中药注射剂的定义、分类及特点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使用的无菌溶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李光[9](2009)在《淫羊藿总黄酮的超高压提取与膜分离技术的综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利用超高压提取和膜分离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和探讨提取与分离淫羊藿总黄酮的工艺参数,并且与其他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一种新技术,为淫羊藿黄酮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一种新工艺,也为进一步提取与分离其它中药有效成分提供理论数据,进而减少药材在提取和分离环节的有效成分流失,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药现代化。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对淫羊藿黄酮的超高压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每个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研究,确定影响淫羊藿黄酮超高压提取的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提取工艺进一步优化;然后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得到超高压提取最优操作工艺参数;通过将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高压提取方法与其它提取方法相比较,进一步研究和分析高压提取方法的优点,为超高压提取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以实现使淫羊藿黄酮产品生产更加经济、高效。2、采用膜分离技术对经过超高压提取的淫羊藿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以淫羊藿黄酮粗品纯度超过80%为目标,进行工艺参数的研究。首先用微滤除去提取液中的大分子量杂质,然后根据淫羊藿黄酮分子量范围进行材料选择的试验,再者用不同等级的超滤,分别对微滤的过滤液进行分离,然后再用纳滤精制浓缩超滤的过滤液,最后浓缩干燥喷雾处理得到淫羊藿黄酮成品。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的不同乙醇浓度洗脱所得的洗脱液进行检验,为进一步分离淫羊藿黄酮单体和其他研究工作提供试验依据。
解永盛[10](2007)在《清开灵注射液质量标准与指纹图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开灵注射液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由胆酸、栀子、金银花等八味药材组成,化学成分较复杂,现行生产工艺与质量标准很不完善,大量不良反应报告表明,实现中药注射液的安全用药,优化生产工艺是前提,建立质量标准是关键。本文以陶瓷膜超滤法制备的清开灵注射液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药理论建立了胆酸、黄芩苷和栀子苷中三种指标成分的HPLC含量分析方法,并通过超滤工艺与传统工艺的对比,进一步证明了新工艺方法制备的产品质量安全可控。清开灵注射液的指纹图谱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的指导下完成,根据处方中各成分的性质选择实验条件并摸索液相梯度洗脱条件。利用制备色谱技术和紫外扫描的方法,根据既成的梯度洗脱条件和各成分的保留时间设置变波长检测方法,比较全面、丰富地表达指纹图谱的整体信息,确定14个共有峰作为整体指纹特征,通过共有峰与对照品的关系,确定绿原酸、黄芩苷和栀子苷的专属峰,经过反复验证,该方法精密度RSD=0.33%、重现性RSD=0.83%,稳定可靠。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对10批清开灵注射液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10批次相似度均大于0.98,符合中药制剂的要求,证明该生产工艺切实可行。
二、毒毛旋花子甙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毒毛旋花子甙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3)HACCP体系在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概论 |
2.1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 |
2.1.1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相关定义 |
2.1.2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原则 |
2.1.3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基本程序 |
2.1.4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工具 |
2.2 国外药品质量风险管理 |
2.2.1 美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 |
2.2.2 欧盟药品质量风险管理 |
2.3 我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 |
2.3.1 药品上市前的质量风险管理 |
2.3.2 药品生产中的质量风险管理 |
2.3.3 药品上市后的质量风险管理 |
第三章 HACCP概述 |
3.1 HACCP概念和相关术语 |
3.2 HACCP的起源和发展 |
3.3 HACCP的基本内容 |
3.3.1 HACCP特点 |
3.3.2 HACCP的基本原理 |
3.3.3 HACCP实施步骤 |
3.4 HACCP体系的应用 |
3.4.1 HACCP体系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
3.4.2 HACCP体系在制药业的应用 |
3.5 HACCP在药品质量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3.6 HACCP与GMP和SOP的关系 |
第四章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风险管理 |
4.1 中药注射剂的基本状况分析 |
4.1.1 中药注射剂概念 |
4.1.2 中药注射剂的发展 |
4.1.3 中药注射剂市场分析 |
4.1.4 中药注射剂的管理现状 |
4.1.5 中药注射剂的前景 |
4.2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风险因素分析 |
4.2.1 研发阶段 |
4.2.2 生产阶段 |
4.2.3 贮存和运输阶段 |
4.2.4 使用阶段 |
4.3 中药注射剂的风险控制 |
4.3.1 加大上市前研究的力度 |
4.3.2 建立科学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
4.3.3 加强生产企业的质量风险管理意识 |
4.3.4 增强流通过程药品质量控制措施 |
4.3.5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第五章 HACCP用于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5.1 国际上推荐在制药业应用HACCP |
5.2 国内新版GMP的要求 |
5.3 中药注射剂是高风险品种 |
5.4 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具有实行HACCP的技术基础 |
5.5 实施HACCP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
5.5.1 企业实施HACCP体系的成本 |
5.6 HACCP体系用于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管理可行性的实证研究 |
5.6.1 问卷设计和回收 |
5.6.2 数据统计分析 |
5.6.3 研究结论 |
第六章 HACCP体系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6.1 中药材生产的危害分析 |
6.2 确定关键控制点 |
6.3 制订关键控制点的控制限值 |
6.4 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程序 |
6.5 建立纠偏措施 |
6.6 建立验证程序 |
6.7 建立记录和文件保存制度 |
第七章 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HACCP体系的建立 |
7.1 建立HACCP管理体系的预先步骤 |
7.1.1 组建HACCP工作小组 |
7.1.2 描述产品和工艺 |
7.1.3 确定预期用途和适用患者 |
7.1.4 绘制流程图 |
7.1.5 流程图的现场确认 |
7.2 危害分析和预防措施 |
7.3 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
7.4 建立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CL) |
7.5 建立监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体系 |
7.6 建立关键控制点失控时采取的纠偏措施 |
7.7 建立验证程序 |
7.8 建立文件和记录保存体系 |
第八章 HACCP体系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的应用 |
8.1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流程 |
8.2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危害分析 |
8.3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HACCP计划表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不足之处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缩略词表 |
附件: 调查问卷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有机概念图和泡沫分离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甘草和甘草酸简介 |
1.3 有机概念图理论及应用 |
1.4 泡沫分离法研究及应用 |
第二章 有机概念图在中药提取和剂型设计中的应用 |
2.1 中药有效成分在有机概念图上的分布及其应用 |
2.1.1 中药有效成分物理性质的分类 |
2.1.2 提取溶剂的选择 |
2.1.3 薄层色谱展开剂的选择 |
2.1.4 抗癌药和兴奋剂的分布 |
2.1.5 中药剂型的设计 |
2.2 甙类物质的有机概念图 |
2.2.1 普通甙类 |
2.2.2 强心甙 |
2.2.3 皂甙 |
2.3 小结 |
第三章 泡沫分离法浓缩和分离甘草酸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甘草酸提取液的制备 |
3.2.2 甘草酸浓度的测定 |
3.2.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2.4 甘草酸纯度的测定 |
3.2.5 杂蛋白的去除 |
3.2.6 泡沫分离效果的表达 |
3.2.7 实验过程 |
3.2.8 实验装置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去除 |
3.3.2 进料浓度的影响 |
3.3.3 气体流量的影响 |
3.3.4 pH值的影响 |
3.3.5 离子强度的影响 |
3.3.6 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影响 |
3.3.7 甘草酸纯度的变化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5)中药注射剂的化学物质基础与全程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注射用双参中各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与结构解析 |
第一章 丹参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 |
1 仪器与试剂 |
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 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
4 HPLC-ESI-TOF-MS 质谱条件的确定 |
5 丹参中八个成分对照品的HPLC-ESI-TOF-MS 质谱分析 |
6 丹参中各成分的HPLC-ESI-TOF-MS 质谱分析 |
7 HPLC-ESI- MS~n (离子阱)条件的确定 |
8 丹参中八个对照品的HPLC-ESI-MS~n 质谱分析 |
9 丹参中存在的同分异构体的HPLC-ESI-MS~n 质谱分析 |
10 丹参中各化学成分的HPLC- ESI-MS~n 质谱分析 |
11 HPLC-DAD 色谱, HPLC-ESI-TOF-MS and HPLC-ESI-MS~n 总离子流图谱分析 |
12 小结 |
第二章 人参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 |
1 仪器与试剂 |
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 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
4 HPLC-APCI-TOF-MS 质谱条件的确定 |
5 人参中五个成分对照品的HPLC-APCI-TOF-MS 质谱分析 |
6 人参中各成分HPLC-APCI-TOF-MS 质谱分析 |
7 HPLC-APCI- MS~n(离子阱)条件的确定 |
8 人参中五个对照品的HPLC-APCI-MS~n 质谱分析 |
9 人参中其它化学成分的HPLC-APCI-MS~n 质谱分析 |
10 HPLC-DAD 色谱, HPLC-APCI-TOF-MS and HPLC-APCI-MS~n 总离子流图谱分析 |
11 小结 |
第三章 注射用双参中间体与制剂中各化学成分的定性研究 |
1 仪器与试剂 |
2 人参样品溶液的制备 |
3 丹参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二部分 注射用双参指纹图谱研究 |
第一章 丹参与人参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药材的来源与鉴定 |
3 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 |
3.1 色谱条件 |
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3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
3.4 色谱柱的选择 |
3.5 流动相的选择 |
4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
4.1 精密度试验 |
4.2 稳定性试验 |
4.3 重复性试验 |
5 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及其技术参数 |
5.1 丹参药材指纹图谱的采集 |
5.2 人参药材指纹图谱的采集 |
5.3 丹参与人参图谱色谱峰匹配 |
5.4 丹参与人参药材对照指纹图谱的生成 |
5.5 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
6 结果与讨论 |
6.1 样品制备和色谱条件 |
6.2 保留时间校正方法 |
6.3 药材共有峰匹配 |
第二章 丹参与人参中间体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色谱条件 |
3 中间体的制备和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4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
5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
5.1 精密度试验 |
5.2 稳定性试验 |
5.3 重复性试验 |
6 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及其技术参数 |
6.1 丹参中间体指纹图谱的采集 |
6.2 人参中间体指纹图谱的采集 |
6.3 丹参与人参中间体指纹图谱色谱峰匹配 |
6.4 丹参与人参中间体对照指纹图谱的生成 |
6.5 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
7 结果与讨论 |
7.1 丹参与人参中间体的制备 |
7.2 色谱条件的选择 |
7.3 药材共有峰匹配 |
第三章 注射用双参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色谱条件 |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
5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
5.1 精密度试验 |
5.2 稳定性试验 |
5.3 重复性试验 |
6 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及其技术参数 |
6.1 注射用双参指纹图谱的采集 |
6.2 注射用双参指纹图谱色谱峰匹配 |
6.3 注射用双参对照指纹图谱的生成 |
6.4 注射用双参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
7 结果与讨论 |
7.1 注射用双参批间一致性 |
7.2 药材共有峰匹配 |
7.3 注射剂成分定性分析 |
8 小结 |
综述: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现状与发展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雪莲细胞培养物成分及新型循环色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TABLE OF CONTENTS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药用雪莲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2.1 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 |
1.2.2 香豆素类化合物 |
1.2.3 木脂素类化合物 |
1.2.4 生物碱类化合物 |
1.2.5 萜类化合物 |
1.2.6 黄酮类化合物 |
1.2.7 甾体类化合物 |
1.2.8 其它类型化合物 |
1.2.9 小结 |
1.3 天然植物雪莲和人工培植雪莲药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雪莲成分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2 人工培植药用雪莲的研究进展 |
1.3.3 小结 |
1.4 色谱技术中在线样品前处理和循环色谱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在线样品处理技术进展 |
1.4.2 循环型液相色谱仪器的研究进展 |
1.4.3 小结 |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雪莲细胞培养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提取方法的确定 |
2.3.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3.3 新化合物的核磁数据 |
2.3.4 新化合物抗自由基活性研究 |
2.3.5 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3.6 代表性成分的定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制备型循环液相色谱系统的设计与考察 |
3.1 引言 |
3.2 仪器结构设计 |
3.3 系统评价实验 |
3.3.1 实验材料 |
3.3.2 捕集柱吸附性能研究 |
3.3.3 循环分离的研究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捕集柱性能考察结果 |
3.4.2 循环分离考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制备型循环液相色谱系统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样品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点 |
5.2 创新点摘要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药用植物雪莲中化学成分分子结构 |
附录B 部分谱图数据 |
附录C 雪莲细胞培养物中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
附录D 药物水飞蓟微量杂质背景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咽速康气雾剂的药学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正文 |
第一部分 处方中原料药材的文献资料 |
第二部分 咽速康气雾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
2.1 处方组成、制法及气雾剂制备工艺路线 |
2.2 麝香、蟾酥无水乙醇回流提取的工艺研究 |
2.3 处方中人工牛黄、珍珠、雄黄的微粉化研究 |
2.4 中试放大研究 |
第三部分 咽速康气雾剂成品质量标准的研究 |
3.1 咽速康气雾剂的处方、制法及性状 |
3.2 咽速康气雾剂的定性鉴别 |
3.2.1 咽速康气雾剂中冰片的定性鉴别 |
3.2.2 咽速康气雾剂中蟾酥的定性鉴别 |
3.2.3 咽速康气雾剂中麝香的定性鉴别 |
3.2.4 咽速康气雾剂中人工牛黄的定性鉴别 |
3.2.5 咽速康气雾剂中珍珠的定性鉴别 |
3.2.6 小结 |
3.3 咽速康气雾剂的检查项目研究 |
3.4 咽速康气雾剂中龙脑的含量测定 |
3.5 咽速康气雾剂中胆酸的含量测定 |
第四部分 咽速康气雾剂的初步稳定性试验 |
第五部分 咽速康气雾剂的急性毒性试验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4 结论 |
第六部分 咽速康气雾剂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
6.1 试验材料 |
6.2 方法与结果 |
6.2.1 抗炎试验 |
6.2.2 镇痛试验 |
6.2.3 免疫试验 |
6.2.4 抑菌试验 |
6.2.5 咽速康气雾剂的药效学实验结论 |
第七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9)淫羊藿总黄酮的超高压提取与膜分离技术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淫羊藿研究概况 |
1.1.1 淫羊藿的植物形态 |
1.1.2 淫羊藿的生长环境 |
1.1.3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1.4 淫羊藿提取物的生理活性研究概况 |
1.2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综述 |
1.2.1 中药有效成分传统提取技术概况 |
1.2.2 中药有效成分的现代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
1.2.3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
1.3 超高压提取技术 |
1.3.1 超高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
1.3.2 超高压提取机理 |
1.3.3 超高压提取特点 |
1.4 膜分离技术 |
1.4.1 膜分离技术发展现状及在中药分离方面的应用 |
1.4.2 工艺参数 |
1.4.3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
1.5 淫羊藿黄酮提取及分离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超高压提取淫羊藿总黄酮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和仪器 |
2.2.2 超高压提取分离工艺流程 |
2.3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2.3.1 工作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2.4 超高压提取工艺参数的确定 |
2.4.1 单因素试验 |
2.4.2 正交试验 |
2.4.3 验证试验 |
2.5 淫羊藿总黄酮超高压提取与其它常用提取方法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淫羊藿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材料 |
3.3 含量测定 |
3.4 膜的分离原理及主要过滤膜简介 |
3.5 工艺形式的选择 |
3.6 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
3.6.1 工艺流程图 |
3.6.2 操作方法 |
3.7 影响因素试验与结果分析 |
3.7.1 超滤膜材质的选择 |
3.7.2 超滤膜工艺参数的确定与结果分析 |
3.7.3 纳滤膜工艺参数确定与验证试验 |
3.8 膜的清洗与停机保养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对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超高压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
4.2 对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膜分离纯化工艺进行研究 |
4.3 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0)清开灵注射液质量标准与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药注射液质量标准概述 |
1.1.1 中药注射液的起源与发展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清开灵注射液及其质量标准研究概述 |
1.2.1 清开灵注射液新生产工艺过程控制 |
1.2.2 胆酸的HPLC分析 |
1.2.3 栀子苷的HPLC分析 |
1.2.4 黄芩苷的HPLC分析 |
1.3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
1.3.1 指纹图谱研究概述 |
1.3.2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3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过程 |
1.3.4 指纹图谱的信息解析原理 |
1.3.5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意义 |
1.3.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1 精制工艺的过程监控 |
1.4.2 清开灵注射液的质量控制研究 |
1.4.3 清开灵注射液指纹图谱的建立 |
1.4.4 清开灵注射液指纹图谱相似度研究 |
第二章 清开灵注射液的质量标准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及样品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胆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 |
2.3 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 |
2.4 栀子苷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 |
2.5 其它物质检查 |
2.6 陶瓷膜超滤效果的评价 |
2.7 结果分析 |
第三章 清开灵注射液指纹图谱的建立 |
3.1 原材料的鉴定 |
3.2 制备工艺流程 |
3.3 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
3.4 参照物的选择 |
3.5 测定方法的建立 |
3.5.1 液相条件 |
3.5.2 波长参数的设置 |
3.5.3 精密度实验 |
3.5.4 重现性实验 |
3.5.5 稳定性实验 |
3.6 样品测定 |
3.7 小结 |
第四章 清开灵注射液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
4.1 相似度评价的数学原理 |
4.2 清开灵注射液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实验研究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样品来源 |
4.2.3 色谱条件 |
4.2.4 供试品的制备 |
4.3 清开灵注射液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 |
4.3.1 应用软件 |
4.3.2 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
4.3.3 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 |
4.4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毒毛旋花子甙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毒毛旋花子甙生产工艺的改进[J]. 邓宏中. 中草药通讯, 1976(10)
- [2]铃兰毒甙生产工艺改进研究[J]. 林克勤. 自然资源研究, 1983(02)
- [3]HACCP体系在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陈芳. 沈阳药科大学, 2012(01)
- [4]有机概念图和泡沫分离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D]. 马军刚.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2)
- [5]中药注射剂的化学物质基础与全程质量控制研究[D]. 娄子洋.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2)
- [6]雪莲细胞培养物成分及新型循环色谱的研究[D]. 邹晓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7]咽速康气雾剂的药学及药效学研究[D]. 黄荣增. 湖北中医学院, 2005(04)
- [8]中药注射剂的研发方向[A]. 苏薇薇. 第八届全国医药新产品新技术展示交易会资料汇编, 2006
- [9]淫羊藿总黄酮的超高压提取与膜分离技术的综合研究[D]. 李光. 吉林大学, 2009(09)
- [10]清开灵注射液质量标准与指纹图谱研究[D]. 解永盛. 天津大学, 2007(04)